医疗学术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医疗学术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2011年7月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赵月枝所著《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专家评析暨传播学术前沿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就赵月枝教授著作的学术价值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启发意义展开研讨。

第一篇:医疗学术论文

学术诚信、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学术诚信、学术不端、学术规范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从标准上把握学术不端的“脉”和“度”,从制度和法律上规范高校的学术道德行为,从技术和服务上引导和支持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从教育上加强高校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是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学术诚信;学术不端;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思路对策

[

一、关于学术诚信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从文字上讲,“诚信”是由“诚”、“信”两字所组成的一个合成词。《说文解字》卷三上:“信,诚也。”“诚,信也。”诚、信两字都有诚实不欺之义,可以互训。二者的区别在于,“信”略重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践履一面;“诚”则着眼于反身自成的人性实现和人的本真存在之完成一面[1]。在“诚信”这一概念中,二者互证互成,表现出一种诚内形外、内外一体的整体意义结构。荀子在《荀子·修身》中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意思是说,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要诚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个人或每一件事。

西方国家也非常重视诚信道德,如德国的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在其著作《论学者的使命》中认为,学者“应当成为他的时代的道德最好的人,他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2]。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但其实,是人格。”[3]西方的诚信道德是以理性为依据、契约为表征和法律为基础的。

学术诚信是人类一般道德规范在学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与学术事业的内在特征有关,并随着学术本身的发展和学术与社会关系的变迁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就学术诚信的本真含义看主要有两层含义:学术行为主体对待科学要讲求”诚”,对待其他研究者及其劳动成果要讲求”信”。学术诚信的“诚”,是指学术行为主体要真诚,真实,不自欺,不欺心,强调内心的自我道德修养和操守,要做到“诚”,那就要求真,追求真理,尊重客观事实,不媚俗、不空谈、不编造数据、不捏造事实。学术诚信的“信”,主要是指学术行为主体对其他研究者及其科研成果要讲求信用、信誉。研究者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不能搞学术垄断和学术霸权,也不能互相猜忌。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引用了他人的观点和资料,就要表明出处,这也是对读者的尊重和讲求信用、信誉。

诚实守信是学术行为主体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和最重要的学术行为准则。

首先,对研究的准确真实性负责。要确保学术研究的信息资料、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和结论的真实性,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不篡改、不抄袭,在科研成果的发表和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有责任和义务及时修正。

其次,对文献引证的真实准确性负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利普森教授写了一本学术规范的论著——《正确引用》,专门讲述了引用的各种规范,其中包括:无论你是否同意他人的著作和思想,当你运用他人的话时,你就必须使用引号和引注,而使你的表述令人信服;当你要把你分析、叙述和得出结论的基础材料介绍给读者时,你就必须使用引号和引注;当你要引导读者查找你所引用的资料而有利于他们自己的检查时,你就必须使用引号和引注,他们可能有兴趣来确认你的作品和成果,或者向你的研究提出挑战或者只是为了对你的研究做更深的研究。总之,这些引用彻底暴露了你的资料来源,这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你的学术诚信来讲非常重要[4](笔者译)。

利普森认为,引用的正确本身就包含了诚信。一些是你做的原创性工作,你需要对它负完全责任;一些是他人所说的话语、思想、数据、图画或其他方面的工作,你需要公开和明确地承认它。如果你为了说明你的研究过程、解释你的主题,或证明你的结论,而必须仰赖他人的工作时,你就需要确切地说明这一点[5](笔者译)。

第三,对署名的准确真实性负责。署名要实事求是,署名的排序应经过合作者同意,未参与者不得署名,不得故意遗漏具备署名资格的合作者,在网站上发表的科技论文,不得以笔名、网名、化名或绰号等署名,必须用真名实姓[6]。

第四,信守约定和承诺。学术活动的学术主体应当全面履行合同的约定和承诺,如杂志社应就是否同意在网上公开发表及被其它网站使用等征求作者意见。

近年来,学术诚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而且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出版,这是我国学术研究发展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国际接轨的前兆。

二、关于学术不端

(一)学术不端的定义

学术不端又称科研不端。在国际学术界得到比较广泛认同的是美国对科研不端的定义。1989年,美国医学科学院、美国科学三院国家委员会对科研不端行为给出的最初定义是:“在计划、完成或报告科研项目时捏造(fabrication)、篡改(falsification)、剽窃(plagiarism)或其它严重背离科学界常规的做法。它不包含诚实的错误或者在资料解释或判断上的诚实分歧”[7]。在后来的实践中,人们对“其它严重背离科学界常规的做法”产生异议,认为其过于宽泛,不易把握。2000年,美国白宫的科技政策办公室正式公布了现行的“共同定义”(common definition):“在立项、实施、评审或报告研究结果等活动中捏造、篡改或剽窃。”[8]简称FFP。

我国对学术不端的定义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科技部在2006、2007年,教育部在2009、2010年等分别发布了规范学术行为的制度规定:学术不端为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科研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伪造注释等违反学术规范,破坏正当的学术活动程序,损害组织或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9]。

(二)学术不端的表现

学术不端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捏造篡改,捏造就是无中生有,篡改就是用作弊手段改动观点、数据等行为。如上海交大汉芯造假案。200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接到对微电子学院院长、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进等人涉嫌造假的举报,后得到证实。陈进在2002年8月从美国购买芯片,打磨之后加上印有“汉芯”字样的标示,并提供“由国内设计、国内生产、国内封装、国内测试”等虚假证明材料。2003年,“汉芯一号”问世,陈进以此申请多项科研项目,骗取国家上亿元科研经费。

二是剽窃抄袭、窃取别人作品的行为。如德国国防部长古滕伯格论文造假案。2006年,古滕伯格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法学院完成博士论文,2007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被发现其论文存在严重的“系统抄袭”。2011年2月23日,拜罗伊特大学宣布收回其博士学位,2011年3月1日,古滕伯格被迫辞去德国国防部长职务[10]。2009年5月,《中国青年报》披露了 “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的某篇硕士学位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惊人相似,除了改变作者名字,并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成“山东”之外,两篇论文的整体框架完全一样,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被抄袭的论文是南京财经大学的研究生袁某2006年答辩的一篇硕士论文 《江苏省FEEEP协调度研究》,“抄袭”的一篇硕士论文是研究生曾某2007年答辩的一篇硕士论文《山东省FEEEP协调度研究》[11]。2009年6月,《中国青年报》又披露了比“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还要牛的硕士论文抄袭案。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的胡春林的硕士论文与2003年入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的广西大学的黄晓慧的论文比较,除了“致谢”不一样外,两篇论文的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内容、注释、参考文献一字不差[12]。

三是违反科研伦理,是指在学术活动中,学术行为主体(个人或者组织)违反伦理观念和行为准则,侵犯他人或合作者权益的行为。如在医学实验中,违反知情者同意与知情选择原则,侵犯受试者人格、隐私权等权益的行为;在动物实验中,违反动物实验伦理,虐待实验动物的行为等。如2004-2005年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违反科研伦理、捏造篡改实验数据案。2004-2005年,黄禹锡两次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分别宣称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攻克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一时轰动全球。韩国授予其“最高科学家”、“科技勋章”、“创造勋章”等荣誉, 并向其研究小组提供了数百亿韩元的研究资金。2005年底,“黄禹锡神话”破灭。2006年,韩国首尔大学公布核实结果,证实黄的论文的11组胚胎干细胞系中,有9组纯属编造,只有2、3号干细胞系存在,但不是用患者的体细胞培养而成,而是利用受精卵胚胎干细胞培育而成。随后,黄及其与此案相关的其他6名研究人员获得的勋章和奖章被收回,并以侵吞研究经费罪、非法买卖卵子罪,被二审判决有期徒刑18个月、缓期二年执行[13]。

四是一稿多投,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是指著作权人违反法定或约定的再次投送期限,将同一作品、用同一种语言向两个以上的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行为。重复发表,是指著作权人将本质上相同的作品改头换面或将其内容分解成多篇稿件再次在报纸、期刊上登载的行为。有的是同一文章在不同的杂志同时或先后发表。

五是不当署名,是指学术成果署名与其学术贡献不符的行为。如将上级领导、提供学术资金者而未做出实质性学术贡献的人按照职级高低、人际关系排序署名,以及擅自将专家学者署名在自己的作品上等。如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抄袭事件。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何谓“理论”?》一文被曝涉嫌抄袭。随后辽宁大学校方表示,该论文第一署名人陆杰荣对此事并不知情,第二署名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2006级在读博士生杨伦承认是自己抄袭[14]。

最后,其它学术不端行为,如虚报冒领科研经费、设备,故意损坏、强占或扣押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须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数据、软件或其它与科研相关的财物,故意拖延对他人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或提出无法证明的判断、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骗取科研奖励或荣誉等[15]。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术不端也会不断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对此,要与时俱进地制定出相应的学术规范。

(三)造成学术不端问题的原因

造成学术不端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扭曲。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如追逐利益、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等冲击了学术界,学术成了某些人追求名利的敲门砖,价值观扭曲成为学术不端的根本原因。

二是学术规范教育不到位,部分学术主题缺乏学术道德的系统教育,恪守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如有的学生和刚从事学术工作的年轻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规则,不知道什么是学术规范,缺乏正确的学术行为的系统指导,对学术规范的认知有限。学术规范的教育就是引导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具体怎么做才符合学术规范。

三是学术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如一些学校将论文发表数量与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及奖励等级、奖金直接挂钩,引发一些人片面追求论文发表数量,导致学术造假。如井冈山大学的两名讲师,2年内在 SCI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70篇。调查还发现,黑龙江大学的Shan Gao,自2004年至2009年,在《晶体学报E卷:结构报告网络版》中发表的论文为279篇。与这位作者相比,井冈山大学这两位讲师的发文数量还算比较少的[16]。可以说,学术评价机制的不完善是学术不端的制度因素,是导致学术不端的源头祸水。

四是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证和制裁力度不够。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如老师或学生的作业、论文经软件检测查出存在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按照一定的程序,当事人很快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而我国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上存在着取证难、诉讼时间长、赔偿金额低、人力物力投入大、人情关系多等问题。

五是学术不端行为风险成本低,利益收益大。当“利益收益”大大高于“风险成本”时,就会促进某种行为的发生。

六是杜绝学术不端的技术和服务跟不上科技发展和学术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跟不上网络快速发展的形势。目前,我国的论文查重软件有多个不同版本,查重结果不一样,这为取证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这些仿照国外的查重软件尚不科学、不完善,导致一些学生被无端延期毕业或不能毕业。另外,查重缴费使所谓的查重软件成为某些单位或个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三、关于学术规范

(一)学术规范的定义

规范通常是指人的行为举止应当遵循的规则和标准。“规”是指画圆的工具,如圆规,常和“矩”字联用。“范”,本意是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常和“模”联用,模范的引申义就是标准、榜样,即值得学习和效法的人和事。《孟子·离娄上》云:“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就是说没有规矩、秩序和规范,什么事也做不好。比喻做事必须遵守规则,符合标准。《荀子·儒效》中有“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意思就是说,君子的言论要有界限,行为举止要有标准。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社会属性,人的行为总是与规范相联系。因此,规范可以理解为,人的行为活动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和判断其好坏的一般尺度。规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时时处处存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根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的定义:学术规范是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是学术共同体成员从事学术活动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是保证学术共同体成员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它从学术活动中约定俗成地产生,成为相对独立的规范系统[17]。

学术规范的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行为的主体,是学术活动的实施者,包括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团体,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工作者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二是学术活动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各学科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科技服务、科技管理的活动等;三是学术规范的内容,包括明确规定的法规制度、方针政策、技术标准和活动程序,也包括道德要求、约定俗成的学术惯例等[18]。

根据学术规范的内容,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是国家有关部门或社会组织制定的权威公正的大家共同遵守的学术活动行为准则。它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学术规范必须是权威公正的,二是大家都愿意认同并共同遵守。

(二)学术规范的分类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将学术规范划分为:选题与伦理规范、引用与注释规范、成果呈现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资源获得与权益自我保护规范等。该分类方法与学术活动密切相关,紧贴实际。

如果我们以对学术活动指导调节的性质、范围和制约强度作为分类标准,学术规范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类型[19]。

一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以法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行为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规范是学术活动的法律底线,是规范学术行为的“刚性”标准,是各种学术规范中最严格的规范,对学术活动具有显著的引导、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是政策规范。政策规范是指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一般有方向性、指导性、原则性和实效性特征。主要有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保护知识产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如《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

三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以道德调节和影响学术活动中人的思想行为的规范的总和。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恪守职业道德,自尊自立,塑造人格风范。

四是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指以技术要求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的规范的总和。主要通过建立标准及其体系予以实现,主要形式有规格、指标、程序、准则等,具有科学性、统一性和固定性等特点[20]。技术规范有国际、区域、国家、地方等标准。根据标准的性质和约束力可以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如药品、食品、卫生标准,试验、检验标准等。推荐性标准即通过推荐、鼓励倡导等方式实施的一种技术规范,如《学位论文撰写规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点符号用法》等。

五是内部规范。内部规范是以社会组织或团体系统内部要求、行政管理措施的形式,调整约束本单位内部人员关系的规范的总和,如各高校自行制定的研究生学术规范等。内部规范有较强的针对性,是其它规范的重要补充。

四、学术诚信、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的关系

从以上有关学术诚信、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三者内在的关系。学术诚信是学术规范的内在根据、基础和目的,是防止学术不端产生的道德防线。没有学术诚信或者说不讲学术诚信,学术不端就会大量产生,而学术规范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也没有制定的意义,更无遵守的必要。

科学的学术规范能够反映学术活动的规律,为学术活动主体开展学术活动提供公正、合理、有效的遵循依据,为他们提供符合学术活动规律性的、科学的思想行为指导,应该成为或者说必须成为学术界行为主体共同遵守的各项行为准则。同时,学术规范本身对学术行为主体具有教育引导、约束调节、预测警示的作用,能够保障学术行为主体的学术活动免受打扰,保护学术行为主体的权利不受侵害。可以说,学术规范既能够调节和影响学术主体的行为,又能够调节和约束学术主体的思想,能够引导学术行为主体形成科学的学术价值观和正确的学术思维和学术行为方式,不断增强学术行为主体的“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使行为主体逐步形成自我管控、自我矫正的意识和能力,由“必须遵守”内化为“自觉遵守”,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养成习惯”。

因此,学术规范是学术诚信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保障,学术诚信只有通过学术规范才能表现出来。学术规范是捍卫学术诚信、打击和遏制学术不端的方法和手段。

学术不端是学术不诚信的外在表现,也是违反学术规范的外在违法现象。学术不端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的普遍现象,诋毁了学术声誉,破坏了学术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浪费了科研资源,严重地污染了被称为社会净土的大学,污染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如四川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陈明芳同志,多年研究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墓葬,为了收集第一手资料,有时要攀登悬崖绝壁,跋山涉水,冒生命危险,克服多种困难,用十年时间写成了一本“悬棺葬”研究著作。但后来有一位从来不接触悬棺葬研究的研究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也写了一本同样内容的书《魂归峭壁》,出版后还得了奖。陈明芳把这本书与自己的对比,绝大多数属于抄袭,有的连字句也未改动[21]。此外,一些院士捏造、校长剽窃、博导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也屡见报端,如果都这样谁还会去真正地搞学术?不治理学术不端,我们国家的学术研究将难以健康地发展下去。学术不端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因此,全社会必须倡导学术诚信,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体系,使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成为有效打击和遏制学术不端的道德屏障和法治武器。

五、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国内外不少防治学术不端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总结和借鉴。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标准上把握学术不端的“脉”和“度”

结合我国国情和各高校的实际,科学制定学术不端的标准,正确把握学术不端的“度”,对打击和遏制学术不端很重要,而且这个“度”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发展。否则,打击力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阻碍学术事业的发展,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是我们思考防治学术不端的思路和对策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从制度和法律上规范高校的学术道德行为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高校学术道德评价体制。学术不端行为与扭曲的学术评价机制密切相关,当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过度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容易促使某些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追求短平快的研究成果,甚至铤而走险做出学术不端行为。应在考核评估中避免“一刀切”,建立“和而不同”的分类评价和质量导向的考核机制,抑制学术浮躁和学术不端,激励师生通过扎实的研究工作获取高质量的原创性学术成果。

其次,完善高校学术道德监管体制。公开透明是暴露学术不端的最好方式,搭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成果公开透明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保守秘密及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将教师和学生的论文、著作等学术成果在国家权威的网站上发布,供全社会查询和监督,将高校的学术成果全部暴露在诚信、公正的阳光下,而阳光下学术不端的罪恶就很难发生。

第三,要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和处理程序,建立独立的工作机构对学术不端进行调查和处理,既要做到快速严肃处理,又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从而建立完善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纠错机制。同时,我们也要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基本权益,制止不负责任的“诬告”和“恶搞”。

最后,要从法律上强制约束高校的学术行为。笔者去过美国两次,分别在两所知名大学作访问学者,感觉美国法律规则很多很严,而且人们遵守法律规则已成为习惯。如学生考试作弊或论文作弊,甚至平时作业作弊,一般都会被开除,情节轻的会留校察看。我国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也应该法制建设一样,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将有助于遏制学术不端,净化学术环境。

(三)从技术和服务上引导和支持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开发一个权威的、供全国所有公民,特别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免费使用的查重软件。每年有那么多研究生、大学生要毕业,毕业论文都要被学校查重软件检测,不少杂志在发表文章之前也要查重,这都需要花钱。政策法规的约束和技术手段的割裂,导致了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奇怪教育现象的发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我国特有的“学术市场”对学界同仁和广大学生实施的一种金钱“抢劫”行为。

(四)从教育上加强高校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教育是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对学术规范的无知和意识薄弱是导致学术不端的重要原因。学术规范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术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培养他们学术道德素养的前提,是建设高校学术道德体系的根据,更是营造健康良好的高校学术道德环境的保障。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尽快出版一部全国统一的学术规范指导教材,将有助于推进我国高校的学术规范教育。

应强化诚信教育,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列为教师岗前培训和学生学业教育的必备课程,引导师生克服投机取巧、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树立崇高的学术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不断规范师生的学术行为,促使其内化为自觉的学术行为习惯,并成为高校师生薪火相传的学术文化传统,从教育的源头上防止师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景林.诚信的本真涵义是什么[N].光明日报,2012-01-31.

[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124/17/211958_

14297738.shtm.

[3]杨玉红.是人格,造就伟大科学家[N].新闻晚报,2012-12-18.

[4][5]Charles Lipson.Cite Right[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p3,p3.

[6]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术监督管理办法[EB/OL].[2011-08-12]. http://www.edu.cn/xin_wen_gong_gao_1114/20110630/t20110630_642579.shtml

[7][8]美国医学科学院,美国科学三院科研委员会.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M].苗德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译者序p6~7,p23.

[9][18][19]周宁宁.学术规范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p40,p2,p13~14.

[10]德国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因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宣布辞职[EB/OL]. [2011-03-05].http://xinhuanet.com/edu/2011-03/02/

c_121136897.htm.

[11]来扬.“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9-05-25.

[12]周凯.比“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还要牛[N].中国青年报,2009-06-01.

[13]首尔大学公布最终报告,黄禹锡干细胞成果全是假[EB/OL].[2006-01-11].http://www.chinadaily.com.cn/gb/doc/

2006-01/11/content_511296.htm.

[14]辽大副校长论文涉嫌抄袭:他们伤害了中国学术[N].东方早报,2009-06-15.

[15]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学术道德规范(试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p197.

[16]赵亚辉,任江华.两年高产70篇论文的背后[N].人民日报,2009-12-30.

[17]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p2.

[20]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p8~15.

[21]陈明芳.抄袭剽窃的一大奇案——评罗二虎著《魂归峭壁》[EB/OL].[2001-12-1].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397&type=1001.

作者:岳云强

第二篇: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

摘 要: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和学术志趣(以下简称“学术三趣”)是一组前后展开的逻辑链条。学术兴趣是基石,学术乐趣是桥梁,学术志趣是彼岸。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来说,具备学术三趣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然而,由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学术三趣的部分缺失,在不尽科学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的引导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伪学术繁荣现象。改变这一局面除了要改革学术评价机制,更重要的是培育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学术三趣,要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真正热爱学术。

关键词: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

学术研究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不是兴之所至天马行空地抒发感想,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东拼西凑写几篇文章。在学术研究的路上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不能投机取巧,更不能有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然而,当今中国高校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表面的虚假繁荣之下(笔者称之为伪学术繁荣),掩盖的是学术创新的无力、学术动力的不足和学术生态的破坏。以上问题追根溯源,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的缺失。

一、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

兴趣、乐趣、志趣貌似是三个概念相同的词语,特别是兴趣与乐趣,许多人在使用中都把它们当成了可以相互替换的同义语。对学术研究来说,三个词汇确实有很大的差异,并且互相之间构成了一个可以前后展开的逻辑因果链条。

所谓兴趣是指“喜好的情绪”,比如,很多人对下棋感兴趣。所谓乐趣是指“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比如,工作中的乐趣是无穷的。所谓志趣是指“行动或意志的趋向”。通俗点讲,兴趣是指喜欢做一件事情,乐趣是指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志趣指是愿意把做某一件事情当成终生的追求和努力方向。如果这件事情是学术研究,那么相应的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学术志趣的概念也就再清晰不过了。学术兴趣是对学术研究的一种爱好(不见得会转化成学术研究的行动,或者转化之后难保会“叶公好龙”)。学术乐趣是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了快乐,不管快乐的原因是因为物质上的收益或者是精神上的满足(不见得因之而把学术研究当成毕生的追求)。学术志趣是把学术研究当成了自己终生的行为追求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达到了马克斯 韦伯所说的“以学术为业”。学术兴趣是基石,学术乐趣是桥梁,学术志趣是彼岸。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并且是逐步展开,依次递进,渐入佳境。一般意义上来说,有了学术兴趣,接着会有学术乐趣,最终会产生学术志趣。但事不尽然,现实生活中,有了学术兴趣,不一定有学术乐趣,有了学术乐趣也不一定有学术志趣,甚至学术兴趣、学术乐趣都具有了,也不一定会产生学术志趣,倒果成因、反向推理也是成立的,也即是,如果有了学术志趣,往往都会有学术乐趣,有了学术乐趣,也往往会有学术兴趣。借用逻辑学的说法,三者构成的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历史和现实中的大量例子也证明了这点,大凡有学术志趣者,皆是学术兴趣和学术乐趣兼备的,如居里夫人、陈景润等,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最为圆满的结果就是实现学术兴趣、学术乐趣和学术志趣的有机统一。有了学术三趣的统一,从事学术研究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由内心生发出的一种神圣使命感,是一种内心的呼唤、一种梦想的召唤。只有这时,做学术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再苦再累都会为之终生付出,无怨无悔。这样的学术才是真学术,得出的才是真成果,学术的繁荣才是真繁荣。

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

由于高校学术研究者学术三趣的部分或者全部缺失,导致在当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貌似繁荣的科研大軍中,缺少真正的“以学术为业”者。有些人具备学术兴趣,但缺乏学术乐趣,难得既有学术兴趣,也有学术乐趣,甚至相当有学术天分者,又因为经不住社会方方面面的诱惑而没有学术志趣,不愿意献身学术。正是因为缺失学术三趣者太多,学术研究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很多时候成为一种考核机制逼迫下的痛苦任务,成为了捞取功名利禄的进身阶梯,这样的学术仅仅是为“稻粱谋”,不是“道良谋”。

学术三趣的缺失尚不可怕,更为可怕的是,在缺失学术三趣的生态环境下,许多高校又实施了一刀切的机械量化式学术评价机制。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主观上的学术三趣缺乏,加上客观上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僵化偏执,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突飞猛进,直接催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大繁荣。可惜的是,这种繁荣泥沙俱下,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更多的是荒草丛生。无非是学术论文数量的一再增加,学术刊物的遍地开花,但有价值和意义的学术成果寥若晨星。这种繁荣甚至可以称作“伪学术”的繁荣。所谓伪学术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虽然没有错误,也算不上学术不端,但是这些成果并没有丰富人类知识的宝库,更谈不上启迪智慧、创新思想,只是在说着正确的废话,换个角度重复着已经被证明的真理,出版的成果无人问津。伪学术的繁荣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生态,一步一步侵蚀着本来就不多的学术生长空间,禁锢了学术三趣的培养。

应该指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伪学术的繁荣基本上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经济GDP增长有多快学术GDP增长也有多快,二者成正比例的关系。但是,就像经济GDP有虚高一样,学术GDP也会有水分。近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展,高校的增多意味着高校教师的增多,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只要是个高校都开设一些相似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这直接导致了人文社会科学师资的急剧膨胀。由于当今高校对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评价机制基本上是机械量化考核,这就导致了人文社科教师(特别是地方高校的人文社科教师)要拼命地发文章与做学术,拼命地去“创新”。学术著作汗牛充栋,学术论文堆积如山,学术价值少得可怜,除疯狂地拉高了学术GDP之外,还制造了数不尽的学术垃圾。虚假的繁荣掩盖的是真实学术的贫瘠和学术创新的滞后。长此以往,高校人文社科学者逐渐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厌恶和自我鄙视,学术自信日益消解,学术三趣更是难以建立。

三、培养学术三趣需要改革学术评价机制

(一)学术研究是慢功夫,不能催逼太急,更不能揠苗助长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需要漫长的学术积累,厚积薄发是正常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律。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来说,特别是青年学者,尚处于学术积累时期,正在慢慢培养自己的学术兴趣点,处于学术研究的厚积阶段。可惜,社会往往失去等待的耐心,催促着青年学者在这个时候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早出成果。违背学术规律进而揠苗助长,除了造成伪学术泛滥,更为可怕的是青年学者刚刚兴起的学术兴趣遭到了摧残和扼杀。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做的就是创造温馨宽松、自由自在的学术研究氛围,给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充分的自由和尊严,等待他们慢慢积累后的学术爆发。有了成果积极奖励,没有成果耐心等待,既不相逼也不相催,以平静之心等待果熟蒂落,最终会形成一片果园万果飘香、芬芳四溢。当学术研究者有了学术兴趣和学术乐趣,再树立起学术志趣时,还怕没有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吗?同理可知,如果没有培养起学术三趣,暂时的些许成果只不过是应景之作或者揠苗助长结出来的果实,是经不起阳光的暴晒和时间的打磨的。特别是不要奢求创新,不是不要学术创新,作为学者,创新思维要有、创新意识要强、创新的嗅觉要敏锐,但是不能没有创新乱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不是创新假装创新。拾别人的牙慧经过自己粗糙的加工,就加上“创新”两字,那是投机取巧,结出来的肯定是不折不扣的伪学术成果,这样的成果虽不敢说是欺世盗名,也是一种“高明”的学术不端。创新值得鼓勵,非创新性成果也有很多,同样值得欢迎,要秉持创新思维、坚守学术良知、做好学术规范,心存敬畏、勤勉敬业。

(二)学术评价机制不能机械量化

目前,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过于机械量化。刊物分级、数量至上、崇洋媚外、形式八股,而且评价模式单调划一,评价方法简单机械,操作流程行政官僚,诸如,轻视高校教师的教学表现、过分追求论文数量、人为划分刊物级别等。对凝结着学者思想和智慧的科研成果优劣高下的评价仅仅用量尺和磅秤来测量,这不像是知识分子云集的高校的做法,反倒像农贸市场。单纯的机械量化考核,使得学术生态环境恶化,伪学术层出不穷,学术GDP虚假虚高,非但没有培养起教师的学术三趣,而且逼迫教师做无意义的学术创造,扼杀了高校教师的学术乐趣和学术志趣。此外,学术成果评价实行的是一刀切,唯有科研成果算是成就,漠视教学效果优劣与否。事实上,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其次才是科学研究。难道授业解惑低人一等吗?通过上课培养很多有学术兴趣的学生就不算成绩了吗?须知,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毕竟占少数,绝大多数的高校还是教学型或者是教学研究型。特别是刚刚启动的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全国有将近一半的高校要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对于这一类型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占比不大,职称评聘恐怕要更多考虑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在应用型技能型实践中的贡献。最近清华大学正在试点的高等教育改革就是把教师分为两类,允许教师自己选择是学术型还是教学型。两类教师采取两种考核体系,地位平等,没有高低之别。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刀切式的单纯量化学术评价机制亟需改革,这种学术评价机制“会造成一种荒谬的导向,鼓励低层次或速成式的写作,造成‘成果’的泛滥,在虚假的学术繁荣表象下堆积起无数的泡沫文字,湮没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面对数量的盲目追求,同时也会影响到学者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深化”。在这样的学术评价机制下,教师的学术兴趣要么被阉割,要么转而化成通过学术寻求商机和沽名钓誉的动机,总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转化成学术志趣。我们可喜地看到,针对这一弊病,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方面的改革意见,对之前那种单纯追求论文数量的量化式评审方式进行了改革,同时赋予高校职称评审方面的自主权,各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类型和定位的职称改革方案。

(三)学术生态环境要净化,更要静化

学术研究除了需要干净的环境,还需要安静的环境,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学会净化并静化学术生态环境。所谓干净就是去除学术杂质,清除学术污染,挤掉学术泡沫,杜绝学术造假,严禁搞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就像农田,农作物的生长繁殖速度总是慢于杂草的速度,如果杂草不除,农作物的生长空间只会越来越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是同样,“劣币驱逐良币”,当伪学术大行其道时,真学术肯定节节败退。因此,需要定期清除学术杂草,扶持真学术开花结果,不给伪学术成长的空间。除需要干净的环境之外,学术研究更需要安静的环境。所谓安静就是学术研究者要甘愿坐冷板凳,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克服浮躁之气,保持知识分子的一种清修淡定和人格尊严。“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古人发奋苦读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用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领域是最合适不过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需要研究的事情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更多,但是大多需要旷日持久之功,很少有三五个月就能解决的,更不会是一日灵光浮现所能达成的。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一定要静下来、慢下来,多读书、多思考,等等自己内心的呼唤,有话可说则说,不能无病呻吟。西方有谚语讲“匮乏的肉体养不活高尚的灵魂”,在现如今的高校科研奖惩体制中,如果慢出成果、少出成果,科研工作者可能会面临生存待遇下降之忧。高校要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清修淡定创造条件,让他们能有淡定安静研究的资本。这个时候学术兴趣才会萌生,学术乐趣才会形成,然后才能奔着学术志趣去前行。

培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学术三趣是解决当前学术研究动力不足、创新不够、前景不明问题的不二法门,而培养学术三趣需要尽快改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评价机制,净化并静化学术生态环境,让学术研究慢下来,让学者的兴趣乐趣志趣追上来。只有这样,学术三趣才能逐步树立,才能迎来真学术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蒋寅.学术的年轮[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作者:王喜峰

第三篇:学术的真诚真诚的学术

2011年7月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赵月枝所著《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专家评析暨传播学术前沿座谈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就赵月枝教授著作的学术价值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启发意义展开研讨。

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长、《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对赵月枝教授的著作中表现出的人史情怀与价值关怀深有共鸣,他认为赵教授的研究对当今中国学界最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回答了当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学术上更关注中国时,中国学者当以怎样的心态和姿态面对世界的问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镇之教授认为,《传播与社会》是一本充满敏锐洞见的学术著作,既有严谨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又有着深刻的文化与社会关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卜卫研究员则从反思方法论的角度,肯定了赵月枝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于反省主流传播研究中“理论背后的基本假定”和破除“西方中心论”与“媒介中心论”迷思与打破二元对立的简单线性思维方式的启发意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就所谓传播研究“国际化”、重庆卫视现象、自由主义新闻观及“超越左右,回归问题意识”回应了赵月枝教授的中文新著,认为传播研究不能受限于左右标签,学术研究要秉持公众立场,并回忆了与赵教授“一见如故”的学术交往。中国传媒大学刘燕南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认为赵月枝教授的专著时刻提醒自己从媒介中心和技术路径的研究中“跳出来”,通过对媒介与社会发展的反思来推动自己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欧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刘昶教授则以个性化的语言对赵月枝教授的治学态度与学术坚守给出了“真诚的学术”与“学术的真诚”的概括。此外,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吴靖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任金州教授、刘自雄副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何威等也分别谈了各自的看法与体会。

面对历经改革开放三十年剧烈社会变迁的中国,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在中国社会价值重构的过程中,中国的传播研究需要与时俱进地观照社会现实,并将中国置于历史与全球的脉络之中,以做出更有力度理解和解释中国社会转型的传播研究,并能与其它社会学科进行严谨的学术前沿对话。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一书由“理论视野”“帝国时代的世界传播”“世界结构中的中国传播”与“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四篇构成,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视野,提供了将文化、传播置于社会权力关系中进行考察的研究路径。作者以“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核心范畴,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覆盖了全球化、民主、公共性等现代政治中塌重要的议题。

作者:张志华 龚伟亮

第四篇:保护学术自由还是学术特权

摘要:学术自由是大学的大学的核心理念。美国以终身聘任制为核心的教师聘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护了大学教师行使学术自由权利。但是终身聘任制也日益受到批评与反对。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正是对终身聘任制的逐步完善。本文通过对美国终身聘任制的分析,并针对我国教师聘任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终身聘任制;学术自由;教师聘任制

1915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简称AAUP)成立并发表了关于终身聘任制与学术自由关系的声明,经AAUP的大力的推广与提倡,终身聘任制成为美国高校保护学术自由的重要手段,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与重要组成部分。

一、缘起:保护学术自由的终身聘任制

大学是以探究和传播高深知识为使命的学术机构,作为高深知识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大学教师和学生必须享有不同于一般公民的特别的学术自由。尽管学术自由作为一种思想的萌芽源远流长,苏格拉底主张的——探索一个论点到它可能引向的任何地方,但作为一种正式的教育理念却是始于19世纪的德国大学。此后,学术自由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并因时代、文化背景和社会的不同而产生了转变。就美国大学而言,在19世纪中叶之前并没有学术自由的理念。[1]

应该说明的是,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早在1849年,德国就在其《法兰克福法草案》的第152条中明确规定:“学术及其教学是自由的。”并在宪法层面对学术自由加以切实的保障。[2]而作为英美法系国家,美国并未在宪法层面对学术自由进行明确的规定。加之美国大学教师并非像德国大学教师一样享有终身聘任的公务员地位,因此大学教师因学术观点与董事会或校长相左而遭到解聘的事件屡见不鲜。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也应运而生,AAUP在成立后不久就设立了学术与终身聘任委员会,发布《关于学术自由与学术任期的原则宣言》,积极致力于确定学术自由的范围,制定保护教授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的一般原则,终身聘任制成为捍卫美国学术自由的重要制度壁垒。

二、挑战与讨论:学术自由还是学术特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学术界开始不断质疑终身聘任制的合理性问题,终身聘任制保护的是学术自由抑或是学术特权?

(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保护学术自由的讨论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围绕终身聘任制的争论主要涉及究竟保护了学术自由还是学术特权的问题[3]。质疑者认为,首先,终身聘任制关于教师对学校所应承担的责任相对忽视;其次,终身聘任制限制了教师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发展;最后终身聘任制是为受聘教师提供永久的就业保障及其他各种福利。从这些角度来看,相对于保护学术自由,终身聘任更是保护一种学术特权。而捍卫者坚称,首先,终身聘任制的是为了使学者能够诚实地做出判断以及批评,其次更重要的是终身聘任强调学术活动自身的逻辑,并认为学术逻辑不应该屈从于经济、政治等其他外在的逻辑[4]。AAUP针对公众的质疑,最终做出申明,仍坚持认为终身聘任制在维护学术自由,提高教师质量与提升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终身聘任制的讨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资金紧张的问题不断出现,随之关于终身聘任制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反对者们主张对终身聘任进行改革,甚至是废除终身聘任,用学术责任来平衡学术自由。他们认为,终身教授“在不丰裕的收入中养尊处优,并且不对任何人负责。”[6]指出,终身聘任制只是大学教师们为保护自身职业安全的借口,它违反了市场竞争规律并损害职业的公平性。反对者坚称,他们并不反对学术自由,承认学术自由的重要性需要强调,当并不认为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因此,终身聘任的废除并不会影响对学术自由的保护。

随着公众废除终身聘任呼声的日益高涨,AAUP再次强调了终身聘任制是保护学术自由的重要手段并在维护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AAUP也作出相应改变即开始推行聘后评审制度,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来应对公众对于终身聘任的质疑。

三、发展与迁移: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终身聘任制的逐步完善——“聘后评审制度”

聘后评审制度,即对进入终身序列中的教师给予5年至6年的考核期,待考核期满并合格后授予获得终身教授的资格。实行聘后评审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对教师进行动态的考察,有利于教师的长远发展[8];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确保评审的公正、客观[9];评审结果处理上,利用鼓励和促进终身教授持续发展的方法。对于审核不通过或者不合格的教授,评审委员会并不是直接终止其终身教授的资格,而是根据评审结果为其制定有助于教授更好发展的职业计划。

可以看出,聘后评审制并没有否定终身教授制,而是一种针对其缺点的改进,是一种补充与完善,以此促进其不断的发展、完善,聘后评审制不仅保障教师们可以切实行使学术自由权利,而且更促进了教师们不断进步,激发了教师们研究探索的能力,有利于教师们的长远发展,是从另一方面捍卫了终身聘任制。

(二)对我国的启示

1.我国目前教师聘任制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全面推行聘用制即学校和教职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聘任)合同确立人事关系”。《意见》颁布为我国高校教师聘任的实施提供了相应法律基础[10]。我国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岗位设置不够合理。目前我国教师聘任中存在着明显的“因人设岗”,在岗位的设置上缺乏对学科发展,教师反正的充分考虑没,岗位设置比例不够合理,不利于学科建设与教师队伍的优化。[11]第二,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操作多流于形式。目前各高校根据自己指定的规定来进行教师的聘任、续聘以及解聘,全国并没有统一的聘任规范,相应的高校就缺乏规范与约束,不利于高校及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12]第三,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目前的考核评价机制中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与具体的考核内容;第二,缺乏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第三,定性考核较多,缺乏灵活的考核方式;第四,考核结果的可比性较差;第五,在考核等级的确定上有欠科学。[13]

2.对我国教师聘任制的启示

(1)评审应基于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

评价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为了证明。[14]美国的终身聘任制及聘后评审制其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针对对教授的评审结果为其制定更加符合其自身能力发展的职业改进计划,以促进教师的进步。相比于美国,我国对教师的考核定性方面较多,而对于考核后的结果却缺乏反馈机制,这样易使考核流于形式而并没有发挥出考核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2)实行分类考核,灵活制定考核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对于教师科研方面的考核比例也明显高于教学,造成教师在科研工作中投入的时间显著高于教学。美国的终身聘任制度是综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来进行考核,对与教师有着明确的定位,从而在对教师的考核中也有着灵活的考核制度。我国应对大学教师进行明确定位,实行分类考核制度,而不是片面追求科研,寻求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发展。

(3)总结经验,在改革中进步

美国的终身聘任制度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在经历了多次关于终身聘任制存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完善与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聘后评审制度,从而使得终身聘任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制度和措施是在一定的前提与背景下才具有可行性,同样关于我国的教师聘任制度也应吸取经验教训,在不断的总结中完善,不断的完善中合理。[15]

(作者单位:高等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欧阳光华.董事、校长与教授: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86-188

[2]周志宏.学术自由与大学法[M].台北:蔚理法律出版社,1986:6

[3]牛蒙刚,保护学术自由还是学术特权——美国终身聘任制的挑战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

[4]李子江,美国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制的走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5(7).

[5]李猛.如何改革大学?对北大改革方案的几点研究[J].书城,2003,(8).

[6]陈悦.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5).

[7]周文霞.美国教授终身制及其对中国高校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9).

[8]C.M.Licata.Post-tenureReview:AttheCrossroadofAccountabilityandOpportunity[J].AAHEBulletion,1998,50,(10):3.

[9]李金春.美国大学终身教授的聘后评审制度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10][12][15]丁晓雅.美国教授终身制度对于我国教师聘任制度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3(1).

[11][13]唐玉光.教师职务聘任制需要终身教授制的补充[J].中国高等教育,2005,(9).

[14]陈玉琨.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7.

作者:张凌云

第五篇:学术精神与学术方法

摘 要:在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需要建设和提升的今天,高扬学术研究之精神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要》所提倡的正确无私的学术目的、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科学求真的研究方法对今天的广大学者有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诫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要》;学术目的;学术精神;学术方法

《清代学术概要》[1]是评述清代学术的第一部专著,它系统论述了明末至梁启超以来200多年的学术发展概况。这部著作问世以来,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成为他们了解清代学术发展的入门必读书。更重要的是,这部著作所揭示的学术思想,对后代学者的学术研究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在今天——学术风气亟须提升的时期,《清代学术概要》所提倡的学术目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就凸现出了更大的价值。

一、学术研究之目的

学术研究的目的,是学术研究人员需要明确的最基本的问题。“科学不单是一种智力上的探索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过程”[2],研究人员的研究动机、价值趋向对他个人的成长和他所从事的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认清这个问题,是树立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形成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采取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基础。

关于学术研究的目的,《清代学术概要》有许多精辟论述,如:

震(戴震)之言曰:学者当……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161页)

读诸大师之传记及著述,见其“为学问而学问” 治一业终身以之,铢积寸累,先难后获,无形中受一种人格的观感,使吾辈奋兴向学。(174页)

凡真学者之态度,皆当为学问而治学问。(175页)

其实就纯粹的学者之见地论之,只当问成为学不成为学,不必问有用与无用,非如此则学问不能独立,不能发达。(175页)

殊不知凡学问之为物,实应离“致用”之意味而独立生存;真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谋其功’;质言之,则有“书呆子”然后有学问也。(219页)

所谓“学者的人格”者,为学问而学问,断不以学问供学问以外之手段。(225页)

梁启超的观点非常鲜明,“为学问而学问”正是他对于学术研究目的的看法。这一观点早在200年前就已提出,但对今天的学术界和学者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现象:从事研究的人员和出版的学术论著的数量巨增,可以用“史无前例”来形容。表面看来,学术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在这种巨大数量的背后,却是学术质量的低落,学术风气的恶化。与政治、经济领域相似,近几年来,学术界的学术腐败、学术造假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量的平庸和滥竽充数之作充斥,学术的神圣和尊严遭到毁坏。究其原因,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学术目的不端正却是最根本的一条。

为什么要“为学问而学问”?这是由“学术”的特点所决定的。根据李伯重[3]的解释,“学术”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与学院有关”,即学术研究并非人人可为,只有那些在专门的环境(研究型大学)中受过专门训练的人(研究型人员)才有资格进行学术研究。二是“非实用性”,即研究学问只是为了获取知识,摆脱愚昧,而无任何实用目的,也就是梁启超所提出的“为学问而学问”。

事实上,讲究实用性也确实限制了学术的发展和学术成果的获得。千百年来,“致用”一直是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治学”目的,在此目的之下,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把“学问”当作了一种手段,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或仅仅是为了博取功名、获得利益。于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学术成果与知识分子的数量是绝对不成比例的。这是因为,学术研究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它需要排除各种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只有抱有“为学问而学问”的目的,才能从兴趣出发,专心致志,把追求真理和真知作为自己的使命,把毕生精力运用到对学术的探索中去。相反,如果过分注重知识的功利性,甚至只是把学术当作为个人牟利的手段,那么,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必然会转移到学问本身之外,学术成果就难以获得,学术就难以发展。更甚者,在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之下,学术腐败,学术造假会应运而生、大行其道。

当然,“为学问而学问”并非要否定科学研究要服务于社会这一原则。许多研究成果,尤其是科技研究成果归根结底要落脚在应用上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但是,并非所有的学术研究成果都可以立竿见影地进行应用。若仅把“有用”“无用”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就会偏离科学研究的核心内涵——求真,就会影响学者“为真理而求知”的使命感。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一种功利主义——将学术研究作为获取名利、求取利禄的阶梯。与前者相比,这种学术目的更为可怕的,因为它无视学术的纯洁和尊严,让个人利益凌驾于学术之上,把学术研究只当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敲门砖,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歪曲学术的科学性,在这种目的驱使下的所谓研究只能阻碍学术的发展,成为科学发展的绊脚石。

由此可见,出于对知识本身的浓厚的兴趣而自觉地探索才是学术研究最根本的动力。各领域的学者只有不求功利,把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使命和志向,专心致志地探索、追求真理,才可能取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才能推动学术研究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学术研究之精神

学术研究的发展,要求学术研究人员具有积极向上的学术精神。学术精神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勇于探索的求知勇气,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等。

《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清代学界,尤其是清代正统派(乾嘉学派)的学风特点进行了论述,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其观点对今天的学者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如:

有清学者,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饶有科学的精神。(127页)

其(正统派)治学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征不信”。(135页)

钱大昕谓其(戴震)“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余廷灿谓其(戴震)“有一字不准六书,一字不通贯群经,即无稽不信,不信必反复参证而后安,以故胸中所得,皆破出传注重围”。此最能传写其思想解放之精神。(163页)

用此种研究法以治学,能使吾辈心细,读书得间;能使吾辈忠实,不欺饰;能使吾辈独立,不雷同;能使得吾辈虚受,不敢执一自是。(174页)

可以知学问之价值,在善疑,在求真,在创获;所谓研究精神者,归著于此点。(225页)

凡属学问,其性质皆为有益无害。万不可求思想之统一,……学问不厌辩难,然一面申自己所学,一面仍尊人所学,庶不至入主出奴,蹈前代学风之弊。(228页)

“实事求是”是正统派进行学术研究的根本原则,所谓“无征不信”、“忠实、求真”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梁启超还延伸出其他重要的学术精神,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学术研究不能拘泥于前辈成果,不可强求观点统一,不怕学术争论,而应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梁启超举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和王引之的例子,说:

段之尊戴(戴震),可谓至矣。试读其《说文注》,则‘先生之言非也,先生之说非是’诸文,到处皆是。即王引之《经义述闻》,与其父念孙之说相出入者,且不少也。彼等不惟旧注旧书之舛误丝毫不假借而已,而且敢于改经文”(170页)。

当然,正统派学者的怀疑和创新不是凭主观臆断而来的,而是经过大量的艰苦的劳动,穷搜冥索、旁征博引而得出的结论。正如梁启超所言,是“出于客观的钩稽参验也”。

在学术风气不正,学术质量不佳的今天,这一学术精神对学术研究人员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学术研究不能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否则学术就不能进步,所谓的学术成果也就只能是滥竽充数之作,甚至是一堆文字垃圾。其次,学术研究不能速成,不能凭灵机一动,主观猜测,就可以一蹴而就。在严肃的学者眼中,学术研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甘心吃苦头,坐冷板凳。

另一方面,学术争论中不能自以为是,蔑视对方,而应尊重别人的观点,虚心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梁启超认为学术分歧是学术研究中必然会存在的现象,对此,可以进行学术争论,也只有如此,学术才能进步。但是学术争论是“一面申自己所学,一面仍尊人所学”,决不能固执己见,藐视、不尊重持不同观点的人。

近些年来,学术界的学术争论有不少,但并非所有持不同观点的人都可以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在学术问题范围之内各抒己见。有些人不以客观实际为据,自以为是,明知有误,坚持不改;有些人甚至超越了学术争论的范围,大骂出口,搞人身攻击。因此,梁启超提出的学术争论的原则在今天无疑具有重要的规诫作用。

关于学术研究,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的第十三节对正统派的学风作了一个总结,共提出了十条治学原则。笔者认为,尽管这十条是清代某一学派的研究特色,并且主要是针对考据学研究所提出的,但它适用于任何时代的任何研究人员。如:

(一)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以臆度者,在所必摈。

(二)选择证据,以古为尚。以汉唐证据难宋明,不以宋明证据难汉唐;据汉魏可以难唐,据汉可以难魏晋,据先秦西汉可以难东汉;以经证经,可以难一切传记。

(三)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者姑存之,得有续证则渐信之,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

(四)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皆认为不德。

(五)最喜罗列事项之同类者,为比较的研究,而求得其公则。

(六)凡采用旧说,必明引之,剿说认为大不德。

(七)所见不合,则相辩诘,虽弟子驳难本师,亦所不避;受之者从不以为忤。

(八)辩诘以本问题为范围,词旨务笃实温厚,虽不肯枉自己意见,同时仍尊重别人意见;有盛气凌轹,或支离牵涉,或影射讥笑者,认为不德。

(九)喜专治一业,为“窄而深”的研究。

(十)文体贵朴实简洁,最忌“言有枝叶”。(173页—174页)

这十条是清代正统派的学风,也是任何一个有学术道德的学者都应当遵守的学术原则和学术规范。

前五条讲学术研究的“实事求是”原则。强调学术研究必须要客观有据、不可臆度;学者态度要诚实有信,讲究实证。其中,第四条涉及学术道德问题,指出了“隐匿证据或曲解证据”是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

第六、七、八条是学术研究中的规范问题,涉及学术继承、学术争论、学术批评等方面;这些学术规范是“实事求是”原则的具体延伸。其中,第六、第八条也涉及学术道德问题,尤其是第六条值得学术研究者特别注意:在清代正统学者看来,“剿说”是“大不德”,是“严重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

第九条是对学术研究方向的要求。梁启超主张研究要“窄而深”,他说:

学问可嗜者至多,吾辈当有所割弃然后有所专精。对于一学,为彻底的忠实研究,不可如刘献廷所诮‘只教成半个学者’,力洗晚清笼统肤浅凌乱之病。(227页)

第十条是对学术文风的要求。清代正统学也叫“朴学”,其学风求真务实,其文风同样朴实无华。梁启超说:

其为文也朴实说理,言无枝叶,而旨壹归于雅正。(187页)

今天,学术界低落的学风助长了文风的浮华,某些学术论著充斥着虚华不实的文字,故弄玄虚;有的甚至为了追求字数而累赘烦琐,枝叶蔓生。因此,对文风的要求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针对今天学术界出现的“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等种种不良现象,许多有学术道德的学者呼吁提倡科学的学风,讲求“学术规范”。可以说,《清代学术概要》中所提出的这些学术研究原则不仅是正统派的考证风格,更是一种科学的学术规范,是一种比占有资料更可贵的学术精神。这些重要的学术精神对今天的学者和学术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规诫意义。

三、学术研究之方法

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在具体的方法上会有所差别,例如物理学、化学研究要常用实验法;数学、逻辑学研究要常用推理演算法;语言历史研究要常用考证归纳法等。然而,有些方法所有领域的学术研究都会用到。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的研究方法。尽管这些方法是对清代正统派研究古代语言和文献的方法的总结,但作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他领域的研究同样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例如:

然诸公曷为能有此成绩耶?一言以蔽之:用科学的研究法而已。试细读王氏父子之著述,最能表现此等精神。吾尝研察其治学方法,第一曰注意:凡常人容易滑眼看过之处,彼善能注意观察,发现其应特别研究之点,所谓读书得间也。……第二曰虚己:注意观察之后,既获有疑窦,最易以一时主观的感想,轻下判断;如此则所得之“间”,行将失去。考证家决不然,先空明其心,绝不许有一毫先入之见存;惟取客观的资料,为极忠实的研究。第三曰立说:研究非散漫无纪也,先立一假定之说以为标准焉。第四曰搜证:既立一说,绝不遽信为定论;乃广集证据,务求按诸同类之事实而皆合;如动植物学家之日日搜集标本,如物理化学家之日日化验也。第五曰断案,第六曰推论:经数番归纳研究之后,则可以得正确之断案矣;既得断案,则可以推论于同类之事项而无阂也。(172)

清儒之治学,纯用归纳法,纯用科学精神,此法此精神,果用何种程序始能表现耶?第一步,必先留心观察事物,觑出某点某点有应特别之价值;第二步,既注意于一事项,则凡与此事项同类者或相关系者,皆罗列比较以研究之;第三步,比较研究的结果,立出自己一种意见;第四步,根据此意见,更从正面旁面反面博求证据,证据备则泐为定说,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凡今世一切科学之成立,皆循此步骤,而清代考证家每立一说,亦必循此步骤也。(186页)

清代正统派之精神,轻主观而重客观,贱演绎而尊归纳,虽不无矫枉过正之处,而治学之正轨存焉。(224页)

这些叙述既有治学方法,也有治学步骤,对学术研究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正如梁启超在引用了王引之《经传释词自序》后所说的那样:

此自言其治学次第及应用之法颇详明;虽仅叙一书著述始末,然他书可以类推,他家之书亦可以类推矣。清学所以异于前代,而永足为我辈程式者也。(173页)

《清代学术概论》还介绍了清儒常用的有助于学术研究的一些做法,例如:

大抵当时好学之士,每人必置一‘札记册子’,每读书有心得则记焉。……其实先有数千条之札记,后乃组织而成书”。(185页—186页)

再如:

清儒既不喜效明人聚徒讲学,又非如今之欧美有种种学会为聚集讲习之所,则其交换知识之机会,自不免缺乏;其赖以补之者,则函札也。……此类函札,皆精心结撰,其实即著述也。(187页)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札记册子”和“函札”这种手段似乎有些落伍,但清儒求真务实、注重积累,重视学术交流的风气和方法却永不落伍。

要言之,学术目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方法是学术研究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其中,学术目的是基础,目的不正,动机不纯,就不会有向上的学术精神,更不用谈研究方法;相反,从“为学术而学术”出发,才可能树立求实创新、自由探索的学术精神,进而找到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无论什么研究领域,要想有真正的学术发展,都应该加强这三个方面的修养和建设。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

然而语一时代学术之兴替,实不必问其研究之种类,而惟当问其研究之精神。研究精神不谬者,则施诸此种类而可成就,施诸他种类亦可以成就也。(224页)

注释:

[1] 梁启超著,夏晓红点校.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

[2] 吴海江.学术研究需要理想主义[N].光明日报,2004-9-7.

[3] 李伯重.论学术与学术标准[J].社会科学论坛,2005.

参考文献:

[1] 王子今.清代考据家的学术道德[N].光明日报,2005-1-11.

[2] 张明非.一种切实而有效的研究方法—谈谈古典文学历史文化研究[C].百年学科沉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作者:贾娇燕

上一篇:音乐生结业论文下一篇:医院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