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经典文案

2023-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舌尖上的中国经典文案

舌尖上的中国

《汉书·郦食其传》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不错,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而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化则是人类的一种独特文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在饮食文化这片沃土上结出了累累硕果。饮食文化影响着我们生活、思想、文化与精神的方方面面。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国人反响颇大,趁着这股“舌尖”热,我们确定了探究课题——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整个课题分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交流阶段,采用分组搜集资料、本组分析、分组交流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

1.确定探究具体内容:⑴饮食文化与哲学;⑵饮食文化与道德;⑶饮食文化与文学;⑷饮食文化与医学。

2.根据兴趣自己选定一块具体内容,每位同学搜寻相关资料。

3.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形成文字。

注:这一阶段,老师参与到同学的搜寻、讨论与筛选工作中。

第二阶段:每小组推出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时间:一节课

【交流展示】

一、第一小组交流探究内容——中国饮食文化与哲学

1.以食喻国的道理

⑴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

以饮食直接作比,揭示治国之道,蕴含深刻的道理,给人警示,唐玄宗曾说:“小鲜,小鱼也,言烹小鲜不可挠,挠则鱼溃,喻理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乱。”

⑵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麹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尚书》)

⑶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左传》)

上两例用饮食作譬,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君臣协调,上下和谐。

结论: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人们精于饮食,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领悟出许多深奥的道理,给人以警示、勉励,饮食文化中闪烁着哲学的光芒。

2.与时偕合,阴阳转化

⑴夏吃萝卜,冬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俗语)

⑵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窃。(《周礼》)

例⑴是说人之于饮食要做到与时偕合,若违背了规律,就会有害身体。臊、焦、香、腥、腐五气为阳,甘、酸、辛、苦、咸五味为阴。例⑵是说用五味来调节人的身体,从阴阳互化中达到调和。

3.天人合一的思想

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黄帝内经》)

⑵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刺节真邪》)

五气、五味之于人,应达到“和”的境界,即天人合一。

4.防微杜渐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黄帝内经》)

古人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气病、血病、骨病、肉病、筋病,都不要酿成了大病才医治,饮食可调节,但要做到防微杜渐,阴阳协调。

其实,饮食文化里包含了许多人生道理,如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蕴含着这样的深刻道理:东西好,自然会发光,会为人青睐。

二、第二小组交流探究的内容——饮食文化与道德

1.诚信至上,安全第一

⑴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木不中伐,不鬻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鬻于市。(《礼记·王制第五》)

⑵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熟)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汉代《二年律令》)

⑶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唐律疏议》)

有文字记载,我国从周朝开始就有食品安全法律,从上面的文字来看,唐代食品法已相当严格。其实,宋代、清代都有相当严格的食品法。反观当下,有关地沟油、毒馒头、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吊白块”的新闻屡屡出现,让人寒心呀!

2.尊重生命,性从本善

⑴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韩非子·说林》)

这种吃人的现象,古已有之,介子推割股啖君,《公羊传》里“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的话,这是极不道德,极残忍的。再看:

⑵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

孔子不用网具断流捕鱼,射鸟而不猎击归巢之鸟。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做到天人合一。这一点上,孔子道德是无上崇高的!

结论:从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我们要懂得饮食安全、珍爱生命等相关知识,要多行善事。

3.杜绝浪费,崇尚节俭

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2013年1月22日,“财经网”)

三、第三小组交流探究内容——中国饮食文化与文学

1.饮食文化为文学提供大量素材

与饮食有关的内容大量散见于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之中,成了文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采薇而食的典故:薇,野豌豆苗,紫红色花,可食。《史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其歌称《采薇歌》,有抱志守节而归隐、避世之意,《诗经》中有《采薇》篇,其中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影响颇深。

高明的作家,往往能把与饮食有关的内容写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小说《红楼梦》中人物所饮之杏仁茶、玫瑰露、燕窝汤,所食之糟鹅掌、烤鹿肉、茄鲞……食物的颜色、味道、形状、禁忌以及专用的器皿、同风俗的关系等等,无所不及。秦一民写了一本书《红楼梦饮食谱》,专门介绍《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2.以食达志

小说《河豚子》是王叔任写于1924年的作品,因贫穷无法支撑自己的家,小说主人公让妻子煮一锅河豚让全家五口人吃,本想吃河豚中毒而死,结果因煮得时间太久,河豚毒性全失,想毒死全家人而不得。

作者借吃河豚想死而不得的故事,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诅咒以及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情。作家严歌苓的小说《甲鱼,甲鱼》、余华的小说《活着》,都写到与饮食有关的内容,同样精彩。

3.以食为文,文以传食

苏东坡诗《寒具》:“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诗中这位佳人做的便是流传到今的馓子,民间现在还流传这样句歇后语“坐月子不吃馓子——亏了”。

馓子又称“细环饼”,始于战国。《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它细如线,黄如金,环环入扣,丝丝相连,有香、脆、酥、甜的口感。

4.在对联、灯谜、成语、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中,饮食的身影无处不有

⑴一阵乳香知母至,半窗故纸防风来。(对联)

⑵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灯谜)

⑶因噎废食(成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俗语)、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歇后语)、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俗语)……

四、第四小组交流探究内容——中国饮食文化与医学

1.食疗

⑴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要方》)

⑵小子何莫吃夫粥?粥可以补,可以宣,可以腥,可以素。暑之代茶,寒之代酒,通行于富贵贫贱之人。(《粥经》)

战国时的《内经》即提出了食疗的理论,隋唐时食疗方面的著作盛行,现代人更讲究食疗养生。《粥经》上说的实际是粥疗的妙用;现实中,如果着凉感冒了,就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姜汤,此即食疗。

2.适量、平衡与调和

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

⑵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俗语)

以上告诉我们饮食要做到适量、守时、平衡。其实,生活中,人们总结了许多饮食经验,如豆腐不与菠菜混吃、吃葱后不喝蜂蜜、服药后不喝茶等,说的都是饮食平衡与调和的道理。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⑵饮食六宜:宜早、宜缓、宜少、宜淡、宜暖、宜软。

其实,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手段,人们已总结出了许多类似上面这样的话。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梦粱录》中记载,民间烹饪方法有蒸、煮、熬、酿、煎、炸、炒、炙、脯、腊、烧、冻、酱、焐等十九类,熟食839种。出现了如满汉全席、佛跳墙、八仙过海等许多美食菜谱,涌现出了许多流派与名厨。饮食文化的影响远不止这些,它的根须已深入到美学、礼教、人伦等各个领域。

作者:谢素萍 谭新阳

第2篇:《舌尖上的中国2_》第三集《时节》文案解说词

中国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历经千年而不衰。相比农耕时代,今天的人们与自然日渐疏远。然而,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以此安排自己的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这是关于时间的故事,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秘密。

张广才岭宽厚的背脊,覆盖着一米多深的积雪。云杉次生林深处,伐木队正执行封山前最后一次作业。队长是有25年经验的李树国,阳光直射赤道,已是春分时节,但这里,寒冷还未远离。储存一冬的食物消耗殆尽,妻子泰洪芝决定到山下采购。在东北,一桌好菜离不开鱼。炖鱼的同时,可以在四周贴上玉米饼,鱼肉飘香之际,正是饼子焦酥之时。3月的夜晚,零下15摄氏度,制作冻豆腐最适宜的温度。低温让豆腐中的蛋白质与水分子继续分离,冰冻后的水,把豆腐均匀的质地变得像海绵一样,这是李树国最喜爱的食物。七八公里之外,有条溪流从不封冻,当地人称为活水,用它炖鱼最好。干货,放入热水,曾经的色泽和风味瞬间复活,这不仅是炖鱼的配菜,也是冬季里最主要的维生素来源。油烧热,鱼很快焦黄成形,加入溪水漫炖。半小时后,豆腐出场,蜂窝状的冻豆腐,充分吸收汤汁,饱胀丰满。一餐铁锅炖鱼,漫长的冬季已接近尾声。

向南2000多公里,同样的春分时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天目山,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高宝良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大自然发出的信号。春雷过后的第一拨笋子,当地称作雷笋。竹笋10天之内可以食用,10天之后就会长成竹子。雷笋保鲜时间极短,一早一晚,滋味便大打折扣,过夜再吃,已有隔世之感。高宝良夫妇脚不停歇,最忙的时候每天要挖750公斤。深山里,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以竹笋为中心。削蔸,去皮,剥壳,雷笋在女人们手中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毕。雷笋脆嫩爽口,无论炒,炖,焖,煨,皆成美味。竹子,原生中国,临安,15万人以竹子为生。刚刚完工的茶熜,被高宝良夫妇用来制作另一种美味。笋,用香料熬煮入味,撕成一指宽的笋丝,炭火的热力将水分蒸发。这是江南一带最流行的佐茶小食,也是夫妇俩最重要的经济来源。1个月后,雷笋季节结束,属于山里人的美食故事才刚刚开始。残枝败叶下,泥土裂开一条细缝,笋头将出未出,这就是非常稀有的黄泥拱,一座山头或许只能找到三四棵,但它的肉质比任何春笋都更为细密爽脆,甚至有类似梨子的口感,更为奇妙的是,黄泥拱出土后品质随时间迅速退化,从收获到加工,必须以分钟计算。咸肉配黄泥拱,这是高家经常的做法。竹笋与咸肉在口感上形成巨大反差,只需要大火蒸7分钟,肉的浓烈与笋的清新,相互对抗的同时也相互交融,这种笋农们独享的美味,是中式饮食中一种极高的境界。

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沈敦树,上堡乡农民,他用另外一种方式感知季节变化。成形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历书,依据时间更替与气象变化的规律,一年里安排了24个节气来指导农事。3月回暖,播种南瓜,丝瓜,等待萌发成芽;4月蝴蝶化茧,砍取枝条,给山药搭好支架;5月燕子筑巢,准备秧苗,菜园等待施肥;夏种之后,玉米成熟,丝瓜,南瓜可以收获;待到9,10月,播种藠头,静待来年开春生长。四季轮回,应季而作,应季而收。中国农民用祖先的经验获得丰沛的回报。

水稻长出五六片叶子,需要分株,是插秧的季节。儿子远在北京,老沈唤回在省城工作的女儿回家帮忙,沈敦树坚信,儿女离家再远,也不能忘记土地才是农家的根本。

春季,万物萌发,庄稼青黄不接,但大自然已经备好各种野菜。鄱阳湖水边,野芹菜和藜蒿最为旺盛,做成蒿粑,不仅美味,还能领略自然的味道。北方山里,腌一罐木兰芽的习惯至今不改,蒸榆钱饭则是几代人记忆里最初的美食。

燕山余脉,安德文焦急地等待着一场倒春寒。本该谷雨生发的香椿,临近立夏还未发芽。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一种奇异的香味传来。香椿芽长成只需要两三天,多一天便老。筷子粗细的野菜,只生长在这座大山的背阴处。香椿素散发出一种奇特而浓郁的异香,有些人避之不及,但在爱它的人看来,这就是春天应有的味道。中国,世界上唯一将香椿嫩芽当作美食的国家。裹上鸡蛋面粉糊,油炸,叫香椿鱼。也可以切碎,摊鸡蛋,或与豆腐凉拌,都是独特的春季美食。一个星期,两茬香椿,叶子还在生长,却不再适合食用。对老安来说,春天就这样过去了。

上堡,秧苗长出了新根,沈敦树渴盼一场春雨的到来。沈家决定用一种美食来寄托他们最真切的期望。头年的大米,加入韭菜,磨出绿色的米浆。晾干的栀子果用水冲泡,调和出泥土般的黄色,第三层,大米的白色,最后,是喜庆的茄红。一层层添加蒸熟,反复九次,做出的米糕就叫九层皮。春季秧苗青葱,秋季稻谷金黄,打出大米雪白,过上日子红火

对地球上所有的稻作民族来说,这大概就是他们共同的心愿,以及这一心愿所应有的色彩。风雨一路向北,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是初夏时节。千岛湖,清澈的水中,一种美味正在酝酿。1个月前,松树授粉的季节,雄花球上,干燥的花粉随风飘落,滋养着中国最优质的家鱼。不过,现在还不是吃鱼的最好季节,渔民们另有目标。汉字里的“时节”二字,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天气转暖,螺蛳从深水区向浅水区迁徙,这种腹足纲软体动物,自古以来就是水乡居民的美食。江南人都是吃螺蛳的高手,唇齿之间,轻轻一嘬,螺肉应声入口,实在无从下手,还可以借用牙签。螺肉本无大味,吃螺蛳,除了螺肉的紧致口感,享受的更是吸食本身的乐趣。然而,最好的螺蛳,还藏在更深的山里。开化,位于钱塘江源头,深谷幽涧,是余云山的战场。自制的防水面罩,用牙齿咬住,清水下的世界一目了然。自从做了螺蛳捕手,老余成为这里最了解季节变化的人。余云山捕获的这种清水螺蛳,鲜味中微含清苦,口感滑润。妻子每天5点去市场贩螺,外壳墨绿细长的青蛳,由于生长水体高度净洁,品质优良,因而价格可观。一把紫苏,去腥提鲜,是青蛳最好的配搭。因为作息的差异,午餐是一家人唯一的共处时间。在女儿眼中,夏季父亲基本都在沉睡,她不知道的是,青蛳也是昼伏夜出。余云山要在水温下降之前,抓紧时间,这是他最好的收获季节。充满危险的劳作要持续整个夏天。

阳光和温度,造就美味,更带来多彩的世界,冰消水融,万物复苏,生生不息。光合作用促成植物发育,成熟。不同的积温,滋养出种类繁多的作物。阳光下,果实积累糖分,食物脱水得以储存。兰屿,面积45平方公里的火山岛,达悟族世代生息的地方。每年3月到6月的飞鱼季节,海洋会准时掀起男人们的集体心跳。为了躲避天敌,飞鱼进化出独一无二的技能。快速摆动尾部,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冲出水面,开启滑翔模式,奋力踩水,收起网口,依靠口袋战术和默契配合,才能有可观的收获。不过,在巴布的爷爷看来,年轻人的狂欢是对大海的不敬。飞鱼不仅是达悟族的食物,更是他们的信仰。过度的工业捕捞,曾经使兰屿附近的生态持续恶化,直到几年前才略有缓解。拼板舟,达悟人选取13种木材,精心制作出造型独特的船只。是他们出海捕捞飞鱼的座驾。收获五六条鱼,够一家人一天食用,就可以收工回家。只在每年鱼汛的结尾,达悟人才多捕一些,用来制作鱼干。在飞鱼离开的日子里,补充蛋白质。鱼干的加工并不复杂,简单腌制后用林投树根串绑,曝晒3日,即成美味。简单的食物,本真的生活,离大海最近的爷爷,深深懂得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又一次捕鱼归来,阳光以最明亮最透彻的方式,与鲜嫩的鱼肉交流。这是达悟人与上天和大海的约定。

自然,并不永远眷顾人类。湖南,艳阳高照,冠市镇的鱼塘接近干涸。何连荣一家面临着颗粒无收的困境。缺水,让稻子停止灌浆,只留下干瘪的谷壳。为了挽救30亩稻田,何家用尽各种办法,做最后的努力。尽管全国总体粮食丰产已经持续10年,但局部极端天气给农户带来的损失仍然是巨大的。干枯的稻秸被付之一炬,一家人准备尽快种上旱地作物。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

除了阳光,生命离不开水,中国的降水从东南到西北呈递减态势。吐鲁番,极度干旱,是中国最炎热的地区。贫瘠的砾石戈壁并未灭绝生机,天山冰川融水带来生命的奇迹。这里,是中国最甜蜜的所在。低矮的葡萄架下,哈力旦一家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吐鲁番,常年少有云层遮挡,充足的日照,活跃的光合作用,让葡萄积累丰富的糖分。夜晚热量消散,呼吸作用微弱,糖分得到很好的保存。中国最甜葡萄的秘密,就隐藏在这巨大的昼夜温差之间。白天采摘,傍晚挂进晾房,方形的花孔,避免葡萄被阳光直射而滋生酸味,又便于热空气流动。现在,葡萄的主人终于可以休息,等待温度和时间成就的味道。1个月后,比吐鲁番更甘甜的葡萄成熟。果实含糖量达到30%,伊比布拉要用葡萄汁制作一种热量极高的美食,玛仁糖。115摄氏度下熬煮4小时,,90公斤葡萄汁浓缩成30公斤糖浆,烘烤后的核桃仁,焦香酥脆,拌匀的玛仁糖,趁热切好,在中国其他地区,这种食物被称为切糕。它不仅是最具西域风情的甜点,也是当地人重要的热量来源。玛仁糖做好,吐鲁番的葡萄也到了华丽变身的时刻。含水量只剩下20%,果糖量高达60%,这就是超越时节,穿越四季的葡萄干。一锅家常的手抓饭,是对这一年忙碌最好的庆祝。新疆特有的黄萝卜切条,羊肉的油脂可以帮助胡萝卜素在肠道中溶解。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人体能够吸收的维生素A。西红柿将大米染成鲜亮的橙黄色,小火焖到汤汁收干,葡萄的酸甜中和了羊肉的厚重。不仅去油解腻,更为抓饭带来了丰富的味觉层次。只要对自然和时序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总会得到最甘甜的回报。

让我们回到夏天的故事,只有盛夏,水温超过18摄氏度,一种美食才会在水下孕育。长江和青戈江在芜湖交汇,许师傅将面搓揉成雪花状,压实,擀薄,小刀切好。面条滑爽绵糯,是芜湖一年四季小吃的代表。但是,要把小刀面吃出酣畅淋漓的美感,还要耐心等候三伏天的到来。温暖的水下,青虾开始繁殖,4到6厘米大小的母虾,包裹着上千粒虾子。河道缓流处,昨晚下水的丁字形筒状虾篓,盛满收获,用竹篓筛出虾卵,1公斤虾能收集50克虾子。日积月累,一个夏天才能收集8公斤左右。浇上葱姜汁,用黄酒蒸熟,在阳光下晾晒半小时,小火焙干。最后,连同未去皮的大蒜一起装进袋中,密封保存。盛夏的江城,小刀面旺火煮沸,拌葱花,酱油,再加上大骨高汤。100克面条,10克虾子,虾子和高汤的相逢,色白,汤清,味浓。虾子小刀面,正是芜湖溽热的苦夏给予当地人的最佳补偿。

对于时间,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感悟,破茧成蝶,花开花谢,草木枯荣,都是时间的脚步。而在四季变换中,中国人不懈地寻找美食的秘密。春江水暖,刀鱼最鲜,夏天滋补,笋干炖鸡,秋季肥美,鱼头不容错过,冬日最爱,必是那热腾腾的火锅。尽管生活越来越远离自然,但人们在餐桌的方寸之间,也能通过食物的变化。体察时间流逝,四季轮转。

经过春季到夏季的滋养,千岛湖家鱼最肥美的季节到了。欢腾的一幕,在几十个渔民拉住的阔眼渔网里,盛大上演。围网捕鱼,开启了丰收的序幕。中国人坚信,信守与时节的约定,就一定能在秋天收获丰厚的酬劳。

空气里满是诱人的甜香,吴江人采摘桂花,为的是让它们在舌尖上第二次绽放。长枳的柠檬酸保持花香和色泽,无论是咸桂花还是甜桂花酱,都能把专属于夏末初秋的花香,延续到深秋和隆冬。

一场秋雨之后,来自天空的身影,不断提醒着杨福星,最值得期待的美食,正在这里萌发。褐色小伞状的蕈子,其貌不扬,却被历代美食家奉为珍馐。尽管名气已大不如前,但是每年只要时节一到,杨福星就会匆匆上山,赶赴与这些宝藏一年一度的约会。板栗壳烧旺,干辣椒炸香,再加入嫩姜片,激出雁来蕈的奇鲜,类似松针的清香。蕈子汁水透出时,少量生抽提味,老抽着色,文火熬上十几分钟。汁水浓稠,雁来蕈酱就可以出锅了。看上去乌沉沉的东西,却有着柔韧的质地。不过现在,一盘好菜才完成了一半。

雨前的桂花,在雨后已经腌好,无论做馅儿还是调料,都极有风味。新鲜的板栗,最适合用来搭配鸡肉。肉豆腐,精肉和猪肝,用猪肠捆绑卤制,做出的扎肝最解馋。秋季,用味厚的食物补偿苦夏的亏空,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俗称“贴秋膘”,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传统。

雁来蕈酱等候的最佳搭档,远在百里之外的长荡湖。这是产蛋3年以上的老鸭,鸭肉与雁来蕈同烧。材质上的大荤大素,激发出滋味上的大开大阖,同季食材间的碰撞,把秋天的韵味渲染得分外浓郁。中国的厨师依靠丰富的经验,在时节的变化里,寻找到各种精彩的食物组合,并流传至今。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历138天的漫长生长期,收获还在继续,气温已是零下。

3000公里外,丰收过后的上堡,干燥的秋风劲吹。老沈家的第三代,开始了一生的旅程,新生的婴儿在秋收之后满月,是宴请亲朋庆贺的时候。满月酒,要按照历书,挑出最好的日子,菜单沿用五碗四盘的传统。肉菜的多少检验着主人家的诚意,这是稻农们盘点一年收成的时刻。春播种,夏长赢,等到秋天,颗粒归仓,儿孙满堂,这是中国人收获的季节。

最早进入冬季的是东北,大雪已经落下,土地开始封冻。李树国夫妇藏好粮食,以度过漫漫长冬。冬季,不仅是土地和作物休息的时间,也是忙碌一年的人们归家,用团聚犒劳自己的季节。春节前,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工作地踏上回家的旅程。他们带上简单的家当,借助一切交通工具,横跨千里,归心似箭,为的是一顿象征着团圆的年夜饭。这是农业文明留给现代中国的印记,也是我们关于时节故事的尾声。

江西上堡,越冬的水田已经蓄水沤肥。湖南衡阳,何连荣一家期盼新年风调雨顺。飞鱼季又至兰屿,巴布接替了爷爷的工作。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第3篇: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文案解说词第七集 三餐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文案/解说词

第七集 三餐

清晨六点的巴塘草原,丈夫和孩子外出放牧,吾金卓玛为全家准备酥油茶和糌粑。简单的食物为一家人提供充饥御寒的能量,这是一个藏族家庭的早餐。中国人吃早饭的习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都实行早、午、晚三餐制,利于生活,也利于生产。尽管一日三餐几乎成为人类共同的饮食制度,同样的饭食在中国却变换出不同的生活节奏,塑造出各异的人生感受。现代城市人早餐的首要需求就是简单快捷,天津人最懂得这一点。绿豆面展开一个美妙的圆形,薄匀不破;鸡蛋保证营养;馃篦儿,混沌皮油炸而成,金黄酥脆。煎饼果子,外柔内脆,咸香兼备,享受它,只需要两分钟。

中国早餐,味道至关重要。苦心经营 18 年,秦云深知其中奥秘。一碗香气扑鼻的小面下肚,重庆人才真正醒来。碱是和面的关键,它能使面中的谷胶蛋白结成致密的网络,锁紧淀粉颗粒,面汤不致混浊,还能让面条在嘴里产生令人愉悦的弹性。

长江流域,各大码头,都有碱水面的地盘。苏州面,味道来自于汤,清而不腻。细面是苏式面的精髓,装碗不拖水、不泼汤。夏季的大肉面,浇头是一块白嫩肥美的焖肉,白糟粒粒,面汤鲜滑。

武汉人把吃早饭叫“过早”,口味偏好咸鲜。面窝,三鲜豆皮,都是广受推崇的早点。而碱面做的热干面,才最代表这个城市的气质。水煮、拌麻油、晾干,芝麻酱必须调制得稠而不澥,这样才能均匀全面地附着在面上。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付出足够的腕力和持久的耐心。除了当老板,

重庆的秦云还收徒弟,他的学生已经超过 200 人。重庆小面最独特之处,在于调料的多样。辣椒、红油、花椒油、酱油等 12 味作料搭配,味道的平衡全靠手上拿捏。重庆小面馆大多只做早市和午市,下午时间用来炒料,秦云也不例外。热力喷薄,香料登场,辣椒浓香四溢,一香二辣三提色,这是多年的经验。除了小面,秦老板的招牌是牛肉面。牛肉每天限售10 公斤,精明的营销方式让这里每天排起饥饿的长龙。小面的“小”,既代表价格低廉,也流露着随意轻巧的美食态度。今天,它已是这座山城的早餐名片。

不是所有早餐都以快取胜,在广州,早餐享受的就是过程。早餐 7 点,位于老城区的酒家门前站满等候开门的人,而点心师傅已经忙碌了整整 3 个小时,一样样精致的茶点被一双双灵巧的手赋予生命。广东早茶丰富而奢侈,“茶”只是借口,更重要的是点心、菜肴、粥品。每个回头客都有自己心仪的座位,早茶长盛不衰,与广东近代以来的贸易兴盛有关。56岁的陈月霞,退休后成为这里的常客。陈月霞的儿子,29 岁的梁景轩,是位律师,同在广州,他的早餐却格外紧张。广式茶点有干湿两种,干点最为精致。招牌虾饺,水晶饺皮,包裹鲜

1嫩虾仁,饺皮柔韧,虾仁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统计表明,广东早茶的平均消费时间在 1小时以上。广州,是年轻人奋斗的战场,也是老年人生活的天堂。2013 年,广州 60 岁以上人口 125 万,占总人口的 15%,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这是中国的缩影。这座城市,一只手托举着发展,另一只手托举着传统。高速运转的都市,给年轻人提供更多创业的机遇,也挤压了他们像父辈那样享用午餐的时间。喝完早茶,母亲的主要工作就是准备晚饭。生抽、糖、酒、醋、水五种材料,焖出五味鸭。新鲜的鲈鱼最适合清蒸。西洋菜猪骨汤,去油解腻,四 季皆宜。一顿精心烹制的晚餐,等待着打拼了一天的儿子。

与梁景轩相比,另一些年轻人的三餐更加单调、乏味。每天早晨 7 点半,16 万人开始聚集,人潮汹涌的一幕在不到 3 平方公里的厂区,每周 5 天重复上演。工厂的生产主力是像杨圆圆这样的 90 后,他们刚从学校毕业,长时间重复简单劳动,对每个人都是挑战。21 岁的杨圆圆,必须每 5 秒完成一次操作,每天重复 5000 次,约 7 个小时。园区中央厨房,同样用工业化模式制造一日三餐。这些标准化食物,首先注重食品安全,其次考虑营养均衡。每天 2 吨鱼,3 吨猪肉,15 吨蔬菜,15 吨大米,满足 8 万人的消耗。20 个大大小小的餐厅, 分布在园区各处,最大的能容纳 2000 人同时用餐。每工作 2 小时休息 10 分钟,午饭时间 1小时,和中国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一样,“杨圆圆”们必须努力跟上这里的节奏。

徐磊,湖南人,在此工作了 11 年,如今管理着 200 多人的班组,负责制造国际品牌手机。核心生产车间对外高度保密,给庞大冰冷的工厂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园区外密集的住宅楼群里,是徐磊和妻子文菲的家。腊鱼,是夫妻俩都喜爱的家乡美味。浸泡、水煮,去除多余的盐分和杂质,在油锅中煎至两面焦黄,加辣椒、蒜、姜、豆豉,大火蒸 20 分钟,就可以把他们暂时带回遥远的故乡。几百公里外,徐磊的老家,岳母赵菊香从山上取黄土,用于制作一种古老的食物。1400 多年前,中国农书中记述了这种美食的制作方法。赵菊香带着 1 岁半的外孙女买回新鲜的鸭蛋,一场化学与时间的持久战即将开始。1 公斤鸭蛋 200 克盐,盐水冷却,与黄泥搅拌,将蛋没入其中,食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透过蛋壳逐渐渗入。鸭蛋在密封的坛子里沉睡,等待被唤醒的时刻。1 个月后,盐分渗入,水分渗出,鸭蛋固有的性状和风味发生改变。滚上草木灰,保质保鲜,防止破碎,它们将把美味和思念带到他乡。咸鸭蛋的迷人来自于蛋黄,腌制过程中分离出的脂肪聚集形成鲜香的蛋黄油,咸蛋黄独有一种绵密与颗粒感兼备的沙软口感。家乡的味道有种特殊的魔力,能让天各一方的家人穿越时空,聚在一起。数百万年轻人,在这座工业帝国里,为全世界源源不断地提供国籍模糊、更难分辨个人印记的全球化产品。一日三餐,浸透着青春和汗水。

不仅仅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深山里也有不得不选择简单生活的人。顾涛,电力公司职工,有 20 多年巡线经验,长年在崇山峻岭里穿越。一个班组一年步行总里程超过 25000公里,相当于四分之三个赤道。电塔脚下,生活的是凉山

州的彝族。7 月底,是马铃薯的收获季节,当地人把马铃薯称为“洋芋”。这里出产的洋芋根茎膨大,支链淀粉和干物质含量高,口感格外绵软。海拔 2600 米以上高寒山区的布拖县,出产一种马铃薯中的极品,乌洋芋。种植要求高,产量少,乌洋芋皮薄,质嫩,淀粉含量高。炒洋芋是最家常的一道美味,而更原生态的彝族吃法是火烤。烤熟后的洋芋香气浓郁,沙瓤酥软。8 月初,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来临。坨坨肉,凉山当地乌金猪的仔猪,肉嫩不柴,香而不腻。经过火烤的猪肉被切成拳头大小,用猛火煮,捞起放作料拌匀入味,但所有这一切都和顾涛无关。快速发展的中国,总有人因为生计放弃享受,与美食匆匆擦肩而过。大别山深处,一群少年即将开启一场艰苦的跋涉。照顾女儿高欣雅的一日三餐是李溪每天的任务。每年紧随高中毕业,全国高等学校入学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近千万年轻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毛坦厂中学,2 万名学生,是安徽省最大的高考生源地之一,也是家长心目中的“高考工厂”。学习异常紧张,休息时间宝贵,有条件的家长选择陪读。春暖花开,李溪正寻觅一种路边的野菜。蒿子,草本植物,俗名“粑蒿”。农历三月三,当地传统要吃蒿子粑粑。陪读条件简陋,但李溪依然遵循这个习俗。浸泡,去汁,剁碎,蒿子叶散发出阵阵清香。大米磨成粉,加入咸肉,蒿粑的风味和营养更加丰富均衡。当季野菜是女儿食谱中最好的调剂,每一个陪读家长都有自己的心得。90 个高考班,每个教室都坐满百余名学生,整个校园充满了如临大敌的紧张和亢奋。学生有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吃过蒿子粑粑,离高考已经不足两个月。高欣雅和母亲住在学校附近,更多住处较远的学生没那么幸运,短暂的用餐时间,没有固定餐桌,他们的父母又多了一个陪读任务,送饭。每天中午都有几千学生在校门口用餐。时间和精力,全部留给了下一代,然而随着知识日新月异,不少家长能做的,就是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比如做饭。饭菜的质量关乎考试成绩,甚至直接决定孩子的命运。临水而建的小镇,只有 1 万居民,高考使这个数字陡增了 3 倍。往日的恬淡生活和几近失传的手艺,与学生们的匆忙脚步并行着。老街上,豆腐坊依然使用最古老的方法制作远近闻名的豆干。这种 2 厘米厚的大豆制品,温软嫩滑,富于弹性。再过一天,高欣雅就要离开去市里参加高考,李溪加倍用心,为女儿做临行前最后一餐。干子烧肉,白嫩的豆腐和丰腴的五花肉,浓油赤酱,鲜香可口。象征马到成功的拖鞋完成了,母女俩共同经历的难忘时光即将画上句号。

简单生活并不一定出于无奈,有时它是发自内心的选择。上海,素食爱好者在普通菜蔬中寻找着健康,乃至人生的意义。选择素食的中国人已经超过 5000 万。清心寡欲,自古就是中国先贤修行的前提,如今,简单素食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益身心,它甚至成为餐饮业者招徕顾客的一种方式。王爱华找遍每个街角,不断丰富自己的美食清单。为筹备社区聚会的中秋素宴,爱华的工作夜以继日,几样关键食材还需要她出力。红豆沙和陈皮加入红糖混合而成的馅料,这是她的秘密武器。上世纪 60 年代,香港 70%的蔬菜来自土,如今这个比例不到 2%。粉岭,尚未被房地产开发吞噬的土地。农夫依循传统耕作方式,只用有机

肥,只种当季菜,虽然产量低,但爱华信任这样的农产品。冰皮月饼,是爱华为中秋素宴预备的点睛之笔。在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月饼。上世纪 80 年代,反叛月饼的传统制作方式,香港首创了冰皮月饼。糯米粉、粘米粉和澄面混合的冰皮,包裹着豆沙馅,软滑香糯,无需烘烤,冷藏,口感更佳。现代生活,把食物简化为贴上价签的消费品,快乐厨房的菜肴则让人思考食物和自然以及生产者的关系。世事变迁,人心进退,越是在水泥森林里久居,越向往对农耕生活的回归,社会的急速变化,搅动着每个人的内心。香港,繁华依旧,但最奢侈最时尚的,已不再是豪宅广厦,而是最简单的田园。如何顺应自然、传统,在内地,或许可以找到更多的生态样本。

每天早晨,72 岁的龙先贵都在古蔺河里捕鱼,这是他的早锻炼项目。古蔺县,四川最边远的县城,赤水河流过境内。依据发展规模,中国将城市分为 3 类,古蔺是比三线城市更小的城镇。古蔺手工面,耐煮,润滑,口感细腻,有很强的吸汤能力,是早餐首选。成熟的豌豆炖烂,当地叫“火巴豌豆”,加入面条有一种清香厚重的鲜美。赤水河边的小城,生活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前工业化时代,食材供应半径不超过 30 公里。选 3 年以上的公鸡,“肉爪子”扎破鸡肉,防止开裂。30 多味香料熬制底汤,反复使用的卤水可以留存并不断增加鸡肉的香味,这锅卤水是龙先贵前年制作的。汤味浓郁,还要配上红油蘸料,这是古蔺麻辣鸡最显性的味觉标志。麻辣鸡是曾孙女龙美旗的最爱,龙大爷急于给美旗一个惊喜。黄腊丁,学名黄颡鱼,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这些野生鱼是龙大爷清晨的收获。烹饪黄腊丁,各地都有自己的风味。古蔺做饭,常用盐酸菜和泡椒烹煮,既去除鱼腥,又激发鱼肉的鲜嫩。卤制将近 1 小时,麻辣鸡出锅,饱蘸红油,麻辣得当,肉质细嫩,香气扑鼻。几十年来,几乎每个周末,龙家都会出现这样团聚的场景,和一桌风生水起的筵席。清新的环境,低廉的物价,平淡缓慢的日子,以及在简单中寻找到的乐趣,让古蔺这样的小城镇充满生活气息。这曾经是我们的传统,但在今天,它开始变得稀有和珍贵。

久居紧张喧闹的都市,另一些人选择逃离,找寻心目中的简单快乐。大理,北京人史旭霞和王翀来过多次的地方,每次短暂驻足,两人总是意犹未尽。从北京西四环到大理洱海门,3000 公里,有了脚踩土地头顶蓝天的踏实感。更大的改变是结识邻居李奶奶,这是史旭霞小时候才有的邻里关系。新鲜的洱海鲫鱼,肉质甜美。李奶奶是厨艺高手,爱好美食的史旭霞不会错过一切学习的机会。白木瓜,大理人叫“酸木瓜”,是这道菜的味道识别码。白木瓜的酸,夹着特有的果香与辣,使得鲫鱼肉有绵长的回味。鱼肉滋嫩细腻,汤味鲜辣香醇。洱海,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水质优良,水产丰富。白族渔民世代在此捕鱼为生。苍山,平均海拔 3500 米,7 月雨季,是采摘“见手青”的季节。采菌人清晨上山收获新鲜的菌子,下山立即售卖,当地人称为“朝菌午食”。见手青,学名红网牛肝菌,破损后产生颜色变化,这是它含有毒性的标志,误食容易中毒,高温是解毒的关键。二次烹饪,先过一遍油,再次猛火持续爆炒,保证菌子彻底熟透。新鲜的见

手青口感爽脆,并伴有奇鲜,这是它虽微含毒性却让人趋之若鹜的原因。逆城市化生活,清静的日子,新鲜的空气,和睦的邻居,天然食材的饭菜,大理的生活体验,让史旭霞和丈夫做出一个重大决定。2013 年初,两人辞去北京的工作,移居大理。摆脱庸俗成功学的困扰,逃离都市,大理成为许多异乡人的理想居住地。新移民来自天南地北,感受田园之美的同时,他们也总有欣喜的自我发现。“粗茶淡饭,不一定苦闷,别人眼中的虚度生活,在我眼里却是无比珍贵的时光”,这是史旭霞日记里的一句话。

6 月 5 日,70 辆大巴,140 个车次,载着 1 万多名考生,从毛坦厂中学出发。对李溪来说,辛劳而幸福的陪读是母女俩难得的亲密生活,孩子长大,离家会越来越远。梁景轩每天早上的出行,都像是一次艰难的远征,只有晚上回家才是真正的歇息。一碗热汤,承载着一个广东家庭的温暖亲情。结束繁重的工作,杨圆圆走出工厂,转身投入自己的生活。无论对工作有多少抱怨,她仍然很享受这段青春时光。大凉山火把节的庆祝活动进入高潮,紧张的巡线任务告一段落,顾涛也坐下来品味美食。对美味的渴望源自人类的本能,然而关于美食,每个人又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选择。嗜荤茹素,快食慢餐,都有各自的理由。今天,空前丰盛的食物和前所未有的资源困境并存。如果到先辈的智慧中寻找答案,他们或许会这样告诫,我们短暂的一生,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第4篇:舌尖上的中国

性定菜根香

文:杜娅霜

有人这样形容看《舌尖上的中国》时的心情:“抱着借问酒家何处有的态度守在电视机前,收获的却不只是杏花村,而是一片令人感动的桃花源。”

触动人们心灵的不是美食本身,而是美食背后的文化和情感。舌尖上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滋味,更是一种国人的情怀。从天寒地冻的东北查干湖,到四季常青的海南岛,遍及中国的江南塞北,一处美食一处情,走到哪儿都有家乡的味道尾随而来,舌尖上弥漫着淡淡的乡愁,分不清是苦是甜,触动的是内心深处那根恋家的弦。无论是守在故里的家眷,还是背井离乡的游子,心里都保留有一份家乡的味道,不是玉盘珍馐,不是饕餮盛宴,仅仅是一颗辣白菜,一叠毛豆腐,一碗臊子面,都在时间的积淀下,在岁月的回忆里,历久弥香,余味无穷。 “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总导演陈晓卿如是说。于是,找寻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的态度,贯穿《舌尖上的中国》始终。发现美食并不难,关键是要带着一种怎样的观念去寻找采掘美食,当美食被用来反应国人的人生况味,被赋予了沉淀了历史精华和文化传承的东西后,美食已经不再是美食,而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历史的象征了。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人们在向自然索取食材时并没有忘记要遵守一种传统,松茸采摘之后覆盖以不破坏菌丝,挖笋不破坏竹根,查干湖的漏网和投放鱼苗,这就是猎杀不绝的传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善待自然的馈赠,才能年年有余,延续我们的希望,愉悦我们的味蕾。

食物需静心品味,乃得其旨。现代人静不下来,不停地忙碌着,自然尝不出食物的真滋味,真实的世界没那么喧嚣,而是默默存在着,你只有走近,才能看见。大山深处,田间地头,涉水深湖,黄土丘壑,那一个个辛苦劳作的身影,唤醒我们的视觉,当看到附属在美食背后的辛劳时,口中索然无味的吃食顿觉唇齿留香了。

从自然的馈赠,到我们的田野,以食材始,以土地终,视觉的盛宴在我们的不舍与惆怅中完美落幕。舌尖上的触动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才下舌头,又上心头,回味那一个个质朴的脸庞,一幅幅劳作的画面,一场场我们熟悉的场景,那绝不是舌头能尝出的味道,至鲜至美的食物,需静下心来,摒除杂芜,用心体味。

脾性若修得定然无它,嚼菜根亦觉唇齿留香。

方知,食前食后勿忘修德,勿忘感恩。

第5篇: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上人文课时,看了大致两集的《舌尖上的中国》。我是个比较喜欢看记录片的人,觉得纪录片能够带人走进一个新的世界,拓展人的知识,甚至还能够给人以发省。课堂上看了两集,觉得很不错,于是回寝室后,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将这部纪录片看完了,下面说一下我的感受。

整个纪录片分为七集,也就是从七个部分来进行解说中国美食。该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在整部片中,介绍了松茸、笋、水稻、糜子、小麦、青稞、芋头、紫菜、海参、海胆等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食材,介绍了古老中国人传下来的食品保存方法,介绍了中国人是如何烹饪的,如何使普通的食物色香味俱全。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不同,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器。中国的烹饪技术又是人类史上的一个重要创造,更是中国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酸甜苦辣咸是中国人所不可缺少的调味料,而正是这些简单的调味料,解密了中国人高超的烹饪和调味技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性格。

同时,在介绍食物的同时,摄像机也不忘拍摄一下美食出产地的独特风情,记录下当地人在采摘粮食时的欢乐笑脸。往往就是那一句简单的话,一张纯朴的笑脸,向世人展示出了中国人所特有的气质和品性;就是那样一个无技术性的镜头画面,展示出了中华大地的独特美景。

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母体,是哺育人类,延续人类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重要载体。依靠土地生存的中国人在利用自然的时候,并非一味的撷取,而是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既是土地上的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也是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也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的纯朴心性。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普通的中国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是如何战胜环境,如何的发挥创造性开拓出土地,种出累累的果实。尽管现在已经有了现代化的食品保存方式,但腌鱼腌肉、泡菜、醋、酱油、米酒等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传统的农耕时代,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传统的中国人对食品保存的所发挥出来的伟大智慧。

该片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也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片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哪里有绿色的生机,哪里就有天与人的和谐。 这是一句朴素却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贵州下尧村至今依然播撒着祖先留下的糯种,他们在梯田里放鱼和鸭子,鸭子以稻苗上的虫子为食,是天然的杀虫工具,鸭子的粪便既可以作为肥料,又可以作为鱼的饲料。糯稻、鸭子、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依存生长。这种近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的绝妙食材,既优良又清洁,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成果。下尧村人用天然的植物为糯稻染色正是中国人善于利用自然的智慧的表现。北京的贵春在屋顶上弄了一片菜地,这说起来似乎是一件不可能有结果的事,但事实证明他成功了,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总是硕果累累,这是大自然赐予的果实。沿海的人们抵抗海浪的冲击摘取紫菜,突破海水对人类活动的局限捕捞海洋珍产;沿湖的居民饲养河蟹,挖掘淤泥中的莲藕,在一块一块的垛田上种植芋头。人们在艰难的环境中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取食物,但不管如何,这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的所得。

《舌尖上的中国》不只是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国家文化的宣传片,更是一首献给广大劳动者的颂歌。

第6篇: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拍摄的七集美食专题纪录片。节目一经播出,就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引起巨大的反响。作为一名电视人,我也受益匪浅。

尤其是灵动而跳跃的背景音乐,香格里拉山坡上滴着露珠的松茸,黄土高原上大声吆喝叫卖黄馍馍的大爷,南海边上对着已故故丈夫照片沉思的虾酱奶奶,土锅中冒着香气汩汩作响的香辣鱼,解说员天籁般的画外音,以及现场同期声。。。。。。到现在还是记忆很深,这就是很多现代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在央视,走红在网络。看了这部片,我觉得电视不再是可有可无,家庭主妇觉得美食不再是遥不可及,美食引发的各种讨论,铺天盖地。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成功,对于道德的回归,甚至是对于人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浩若星空的历史长河中,美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对于美食的内涵,美食与人生的辩证关系,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关注。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是有文字记录中,对美食文化的最深刻理解和最高境界。

客观地说,普普通通的食材,普普通通的人,作出普普通通的菜。中国是一个农耕大国。地少人多的现实,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文气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一种精神。那就是,爱家,想家,回家。《舌尖上的中国》,表面上讲的是美食,实质上,始终贯穿着的却是中国人这种代代相传的伟大精神。从我们祖先发明的豆腐、还有各种各样的烹饪方式,使我们觉得,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

第7篇:《舌尖上的中国》影评

《舌尖上的中国——时间的味道》观后感

说到《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这其实已经是我第二次看了。而为了契合“食品科学导论”这一门课程,我特地选择了第4集。不知为何,每一次看这部纪录片,心中总有说不出的那种感觉和不同的心灵上的触动。应该说《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能够成功是有各个方面的因素。不仅仅是有比较好的摄影技术和设备、恰到其好的剪辑设计,更少不了偏重那些纯朴、真率的笑脸。整部纪录片,带给人的不是究竟这些美食有多么好吃、美味,而是这些事物背后那些辛勤劳动、朴实无华的耕种者们,使得整部纪录片的境界和含义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水准是向着美国国家地理的纪录片相靠近的,与以往国内华而不实的纪录片有截然不同的特征。这是我对这部纪录片的整体印象,现在谈一谈对于第四集——时间的味道的感受。

时间的味道一如既往地采用不同人物为线索讲述了事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正如介绍词所说: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为了保存食物,我们虽然已经拥有了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然而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鲜之余,也曾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有时甚至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

首先登场的是黑龙江绥化的朝鲜族女孩金顺姬以及她所钟爱的泡菜。得益于肥沃的黑土,黑龙江的植物种植得十分健壮,因此也就可以存储大白菜过冬了。不管天有多么寒冷,材料有多么稀缺,白菜和辣椒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他们朝鲜族的口味,也是他们好心情的写照。白菜经过乳酸菌的发酵变成腌泡菜也体现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发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将近一个冬天,用盐水去渍出多余的水分。这一过程已经是体现了现代食品的加工方法。但是,泡菜更是承载了金顺姬对于童年的记忆,无论是多么平淡无奇的日子,有了泡菜的陪伴,似乎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了。我感觉,泡菜已经超越一道菜,它上升成为了这写朝鲜族人的精神寄托,无可分割。更有甚者,在过年是,朝鲜族人喜欢找一个理由呆在一起去迎接新年的到来,也许你会说他们喜欢群聚,但我更相信他们喜欢热闹、喜欢团圆。

再望向南方的香港,由于南方潮湿闷热的天气,南方人喜欢腊味。不过,作为南方人的我倒不是特别喜欢腊味,我更对北方的面食情有独钟。腊味,也凝聚了食品科学的力量,用眼酱肉腌渍,再等风干,听上去很简单的样子。但是,在实际的潮湿天气中,拉我是很难被直接风干,因此在很多时候还是要借电风扇将其吹干,呵呵,在我看来这也很有创意啊。基于腊肠,诞生了一道很有名的菜——煲仔饭。尽管我没有尝到过正宗的煲仔饭,但是在看过制作过程后,我也感觉到美食背后的艰辛了。只是,越来越少的人选择向这个行业,实在有些担心将来正宗的煲仔饭会不会绝迹呢?我很喜欢片中阿添讲的那句话:多花一些心思在你做的事上,你就会成功。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普通人、平凡人也有他们自己的智慧。

说完腊味,不得不提一下刺激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东西——腌鱼,而且是各式各样的腌鱼,湖南靖州的禾花鱼、安徽徽州的腌鱼。禾花鱼需要在8月才能制作,把辣椒及盐一起洒在鱼身上,放在杉木桶中压紧,一直如此。小时候读书时这样,长大了还是这样,这记载了童年、家庭、生活、岁月的点滴和记忆。这些激励着那些大山中的人们,天会越走越亮的!同样徽州的腌鱼也是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才会出现的。在地少人多的徽州,不少人为了生存不得出去闯荡,于是就促成了腌鱼。

在影片的最后提到了一种东西——盐。盐在事物的保存中是必不可少的,似乎所有的特产中都有它的存在。恰好的盐的分量,不仅不会伤害人体健康,更会保存食物带给人一种新的享受和体验。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或者说那种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力量,甚至是向自然挑战的勇气。也许,他们不懂其中那些食品科学的原理,例如乳酸发酵之类等,但是千百年来流传的经验教会了他们如何去生存。这些人也用他们真诚的笑容打动了我们,一张张粗糙的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表情和收获的喜悦,鼓励着我们继续走下去。

当然,其中那些简单的保存原理也值得我们去探究。为何在千百年之前就已经有人能够利用现代的原理去保存食物。可能,我们的科技还有更高级的发展的余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后记:作为“食品科学导论”课的学生,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收到这样的作业,总觉得影评这类东西应该只和电影有关系,怎么也不会和理科有关系。但是,这份作业让我很欣慰,老师也很通情达理让我们自由选择,范围也很广,同样也很贴近生活应该说我们是幸运的。希望此类开放性的作业能够多多益善,也希望老师可以将更多生活中的东西融入教学中去增加我们的感悟。谢谢!

上一篇:环卫人员管理措施下一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