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开展

2023-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班美术活动开展

浅谈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摘要: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学习特点及新《纲要》要求,小班幼儿数学需要日常生活化、游戏化,但光靠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是不够的,需要教师给孩子准备自主学习数学的环境,并在教学中注意幼儿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使其主动学习;同时也要注重挖掘家长资源,使其小班数学教育有效开展。

关键词:幼儿;小班数学;游戏化;生活化;个体差异;家长资源

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教育内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总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于刚踏入幼儿园的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数学比较抽象、枯燥,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而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需要经过具体操作和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学习认知特点,如何有效开展小班数学活动,我实施了以下的教育对策:

一、寓数学教育于日常生活中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随时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如:在幼儿吃餐点时,请幼儿点数今天吃的水果、饼干数量等;吃饭时,给每组放六个碗、六把小勺,进行一一对应关系认识;午睡时观察床和幼儿人数谁多谁少,怎样变成一样多?为每位幼儿编上学号,当幼儿都认识了自己的学号后,教师便有意识的在幼儿经常使用的物品上写下学号,请幼儿认一认、找一找,对数字产生了兴趣而且轻松地认识了数字。餐前教幼儿手指游戏,练习点数;上下楼梯时,引导幼儿边走边计数楼梯的级数……

二、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可见游戏是幼儿在生活中最喜欢的活动,小班的数学活动更应游戏化。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获得有意的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构建知识。首先应有一个游戏化的题目,只有题目游戏化设计出来的活动才富有游戏性。如:我设计的《小兔搬新家》活动,孩子们一听这一题目马上就有兴趣了,积极参与围绕这一题目进行的点数小兔房子的数量、挂门牌号练习数与物对应、到给新家里的小兔送药学习按数取物练习;再有小班的数学游戏应注意设计出有趣的数学情境,以激发出了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如:教学活动《去郊游》,孩子们唱着歌,手拉手来到“农场”。从帮助工人叔叔消灭害虫(点数害虫数量并灭虫)、点数农场里的小动物放相应的数,看数字拍手、跺脚等肢体动作到最后按数上火车这一系列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动脑、动手,通过看看、数数、拍拍、跳跳、摆摆等多种形式,感知巩固5以内数量的数与物的对应关系的知识,避免了数学学习的单调和枯燥,增加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创设一个自主性学习数学的教育室内环境

蒙台梭利在《吸收性心智》中指出:“幼儿觉得数学困难,并不是因为数学的抽象,而是成人提供的错误方法所致,如果把它深深扎根于吸收的心智之中,那都将迎刃而解了。”只要给幼儿准备一个有利于学习数学的环境,他就会像学习语言一样的主动学习数学。为此,在数学区里,我和幼儿一起共同收集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如樱桃籽、塑料小动物、彩棒、塑料小图形、小贴画、压花机压出的各种小图案……幼儿可以随意地对各种数学材料进行点数、数与物对应、进行图形的比较、分类、拼建。蒙氏教育也为这一时期的孩子提供了一定数学教育内容及相应教具。 如:数棒、纺锤棒、砂字数学卡、数字与筹码等。 但我园班上孩子多,提供给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可操作的数学蒙氏教具偏少。为了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我根据蒙氏教育理念、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精心制作了一系列富有童趣、色彩鲜艳、可操作性较强的操作材料:有5以内数与量的认识的,如:给小动物喂食、蝴蝶找花、看数字送小动物上火车、小刺猬摘果子、虫吃苹果、看数字夹小珠、点数动物粘贴数字、看数贴花朵等……有趣的数学教具吸引幼儿参加学习活动,既可以帮助幼儿进行知识巩固又可鼓励他们进行更深一层地操作、探索,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

四、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为了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集体教学和蒙台梭利个性化教学相结合。蒙台梭利说过,“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知道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发挥蒙氏数学教学方法中注重操作活动的优越性,扬长避短,把抽象的概念、高深的数学思想融入到简单有趣的教具中,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潜移默化地理解数学概念,形成形象生动的直观思维。蒙氏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弥补传统数学的一些不足,这样既可以照顾了全班数学中等水平的孩子,又可以照顾了两头(能力强和弱)的孩子,满足了班上幼儿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

五、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学会了很多数学知识

小班幼儿的数学教育内容无处不在,单靠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是不够的,而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同样也包含了大量学习数学的好机会,我就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园地引导家长们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不断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例如:幼儿在家中过生日,可抓住隐藏在甜蜜生日蛋糕中的数学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观察蛋糕的形状、数一数上面的装饰物,“今天满几岁?”应该插上几只蜡烛?感受数与物对应……和孩子散步时观察树有高有矮、有粗有细。闲暇时和孩子玩数字游戏,让孩子们比较数的多少、大小,序数等知识。另外,家长们还可利用吃饭、睡觉、节假日等机会让幼儿获得生活情景中大量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在家长的指导下,幼儿也学会了许多数学知识。

总之,我们老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充分挖掘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内容,以游戏为手段,把小班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和环境之中,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这样小班幼儿会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地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样就能让孩子正真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体,在愉快的建构活动中走进数学的世界,学会更多的数学知识。

作者:唐萍

第2篇:浅谈小班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现在的幼儿绘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该文以河东区第十幼儿园为例,分析幼儿绘画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绘画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内容概念化和教学观念滞后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美术教学;创新意识

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包括在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对于幼儿来讲,美术课程是其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学习项目。如今大部分幼儿园都设有美术课程,而在这些幼儿园的美术课程教学中,绘画占据了一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而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极其有限,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更加有限,对作品的模仿效果水平较低。

一、我国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绘画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不具备科学性

经相关人员调查显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对绘画课程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现象。教师教学内容设计方案并没有很好的结合不同阶段的幼儿的各方面基础素养,其课程设计没有遵循幼儿发展的正常规律。这样针对性不强的教学方案设计,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适应其教学规律,使得幼儿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并对其加以吸收。小班幼儿还不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其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尚且有限,小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还处于具象化的初级阶段,无法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充分结合小班幼儿的整体特点,为其设计出更有利于其吸收的课程方案。

另外,在幼儿绘画课程活动中,缺乏教师的有效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幼儿教师对幼儿美术课程不够重视,而这种不重视导致幼儿对自己的绘画作品缺乏更加客观的认知,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绘画调整,使得幼儿的美术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绘画教学内容过于概念化

在绘画教学中,绘画活动对于幼儿来讲,就是游戏的一种,其手中的画笔就是玩具的一种。幼儿能在这种绘画“游戏”中进行大胆的创作,本身对其来讲就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游戏活动。而现实中的大部分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总是将绘画课程设计得过于概念化,这使得幼儿的想象能力被严重限制,使得幼儿的创造力也相应的被限制。例如,在对大自然中的动物进行绘画时,教师一般会先为幼儿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并直接教给幼儿对相应的绘画对象的具体画法,而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其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只能照搬教师的绘画方法进行作画。久而久之,幼儿对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的事物没有足够的认知,其观察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因此,教师应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更多的考虑到幼儿在各方面能力的有限性,从而制定出适合其各方面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让幼儿的美术素养得以有效提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班幼儿美术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在绘画教学环节的有效策略

在幼儿的绘画教学活动中,幼儿在进行作画的过程是一个将心理活动进行外化表现的过程,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活动,并根据其心理活动的规律制定更适合其吸收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案。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从幼儿的整体经验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更好的理解美术教学中的内容。第二,要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使幼儿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更多的了解,以便于更好的做出调整,提升其学习效率。

(二)让教学内容更加具象化

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内容中,主要分为清洁画、物体画、装饰画等几种类型。而教师在制定其教学方案时,应充分区分这几种绘画的主要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在进行物体画教学时,通常培养的是幼儿在造型方面的能力。应引导幼儿通过作画表达一定的主题。而教师在进行具体的绘画教学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兴趣性、本体性、以及多样化原则。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幼儿为中心,进行一定的课程构建。并在课程中加入一定的写生教学,使幼儿的现实生活能与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让幼儿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投入到绘画课程中。而当幼儿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进行具体的实践,而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进行適当的观察能力的训练,使得幼儿在进行绘画学习时,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很好的塑造,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的开始。不能对幼儿进行单方面的理论教育,其实践能力一样要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在小班幼儿的绘画课程中,教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课堂实践课程的塑造,使幼儿将脑与手进行充分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雨.利用废旧材料培养小班幼儿美工创造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112.

[2]李晶.浅谈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30.

[3]崔勇利,邱意之.幼儿绘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61-64.

作者简介

张红润,女,天津市河东区第十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作者:张红润

第3篇:学前教育中如何开展美术活动

【摘 要】学前美术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儿童的感觉、知觉、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不断发展,有助于儿童在智力方面的发育,对儿童的个性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美术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实践,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兒童绘画能力是其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对培养儿童的智能、情感和社会性起着重要作用,是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学前教育 兴趣 美术活动

一、学前教育中开展美术活动的现状

1.教育目标

在教育目标方面,出现两个误区: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便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没有本身的独立体系。

2.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和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于是儿童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幼儿园里、一个班级里,甚至在儿童作品展览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形象;社会上充斥于市场的儿童图书、练习册、电视中的动画片又为儿童提供了绘画范例。于是,大多数儿童失去了其原有的稚拙天性,有些儿童画在成人的加工下,故作“天真”,仍然会令人感到失去了真正的童趣。

3.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育中,用简单的几何形体作为标准模式,给儿童临摹学习,让其画出各种形状。教师是美术活动的中心,教师提供的形象是孩子们的典范,培养出来的几乎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式样,没有“自我”和“感觉”。教师为了寻找大量的模式给孩子临摹,简笔画也就应运而生,它的影响几乎涵盖全国,为灌输法大开方便大门。现在,关于简笔画的功过,还在激烈争辩之中。我们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教育观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用简笔画提供的种种图式直接灌输给孩子,从表面上看,孩子的画面内容丰富,但是,孩子们学得被动了,画出来的画就模式化了,它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孩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是扼杀了孩子潜在的创造力,摧毁其自我创造意识。

二、学前教育中开展美术活动的问题

1.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两种倾向

第一,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一般往往是由老师先在黑板上将要学的画画出来,然后再让幼儿依照老师做的画机械地模仿,是以幼儿习得美术技能为目标,只重视临摹训练,把幼儿视为被动的学习者,教师教的重点是一个一个的机械图像,以模仿得像不像作为衡量幼儿学习情况的标准,这种方式叫作“框架式”。这种教学方法必然会产生消极影响,扼杀幼儿的兴趣,甚至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话,通过幼儿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就成为无稽之谈。

第二,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过分强调幼儿的个性发展,使其享受过度的自由。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完全不受老师的管束和制约,幼儿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去作画,这种方式称之为“涂鸦式”。这种教学理念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幼儿缺乏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同时也缺乏一定的艺术表现技能和技巧,难以清楚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因此,幼儿会逐步失去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这就使得教育者错过了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

2.幼儿美术教育现存的误区

2.1 忽视幼儿绘画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和性别差异

幼儿个性和性别的不同,对绘画对象的兴趣也不同。一般而言,男孩子多喜欢画汽车、飞机、大炮、机器人等,女孩子则多喜欢画花、小鸟、鱼、人物、房子等。个性强的多喜欢色彩鲜艳或粗犷有力的飞机、高楼、狮子、老虎等,而个性弱的幼儿则偏爱表现较为细腻的鲜花、小动物,而我们一些教师不去分析、研究幼儿绘画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和性别差异,一味地强调统一,强调成人化,强调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灌输法”,使幼儿画失去了自然、童真和童趣。

2.2 忽视幼儿兴趣,强制其学画

有些家长急于求成,强制幼儿每天每周画多少幅画,而且必须画得像,否则重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其坚持性较差,比如做游戏时,一会玩这个,一会又去玩那个,需要不停地调换玩法。学画画也是一样,画一会就不想画了,强制他画下去,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幼儿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厌倦感。无论学什么,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因此,家长下功夫不应该在强制学上,而应该在培养兴趣上。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启发幼儿去观察,去想象,去自由地创造,对其创作多给予及时的鼓励而少给一些指责,学会看好幼儿的作品,使幼儿把对美术的兴趣内化成一种心理需要,自觉主动地进行美术创造。

2.3 忽视幼儿的思维创造能力

绘画是幼儿的天性,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十有八九的幼儿都酷爱绘画。由于知识经验有限,思维形象具体,因此他们喜欢借助于绘画来沟通语言,表现自我,理解事物。他们既不受时空的束缚,也不受客观理性的制约,在绘画过程中自由地表露情感、表达愿望和认识世界。然而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入美术兴趣班,不少美术兴趣班由于自身对儿童身心发展不了解,或为了迎合家长所谓的“成效”,采用的多是一种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脱离了幼儿身心发展和幼儿生活的实际,死背技法程序,压抑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幼儿产生依赖性,不教就不会画,使家长认为孩子容易成才。可事实上幼儿并不具备真正的造型能力。

三、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开展美术活动

1.端正对学前美术教育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让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使之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当指导。

2.要充分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孩子保持注意力的关键。低年龄段的孩子大多都比较好动,很难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引入新的刺激源。教师在组织集体绘画活动时,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肯定其成绩,让孩子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在组织美术活动时,可以用多种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1)选择生活性、游戏性强的作业内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2)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儿歌等形式引导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想象力尽可能得到充分发挥;(3)引入动手性强的课题,综合运用多种绘画材料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4)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兴趣,用儿童感兴趣的游戏,让他们快乐地投入到游戏中,用心感受,仔细体会。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让他们把从游戏中所感受到的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使作品各具特色,富有个性,反映儿童的不同体验,儿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也逐渐形成。

3.举一反三以激发其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

在教学活动中要教会孩子举一反三,不能会画圆就只会画圆,对于同样一个主题,要鼓励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将学到的技法能够运用到以后的绘画当中去,以此来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促进智力的健康发展。孩子在美术创作中往往是大胆的、天马行空的,他们无拘无束,单纯地涂抹着自己认为美好的画而,因此往往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教师要引导孩子,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想法。在教学中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创作绘画环境,要鼓励孩子乐于动脑,画出自己的想法,让每一幅画面都表现出儿童不同的内心思维。

四、结论

总之,学前美术教育不只是孩子的美术教育培训,更加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综合体。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前儿童的特点,综合各方面的先进理论和成果,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红星.从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看当前的儿童美术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尹小淳.美术及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3]郭雯.回归童心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

作者:何晓力

第4篇:小班美术活动

小班美术活动《方格子老虎》说课材料 小

(一)班 李 燕

一、 选材意图

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方格子老虎!让幼儿自由施展自己的特长爱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图片、宽松的环境。感受绘画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二、 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具体的美术活动能力,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内容、材料。“画有老虎的轮廓的底板”拓印”平常美术

活动中是很少见的,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欲、积极性,最关建的是这些活动形式对幼儿技能、技巧要求低,易操作,只要动手就能创作出漂亮的作品。体验审美愉悦以及满足感、成功感。还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大胆表现自我;促进个性发展。

2目标分析

知识性目标:

⑴就一种颜色——黑色

⑵让幼儿学习掌握画横线与画竖线组合的方法画方格子,是美术基本方法、常规。

⑶体验单色绘画中的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社会性目标:

⑴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自由想象自由施展自己,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⑵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他们获得创造后的愉悦体验。

⑶知道自己生活在绚丽多彩的世界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⑴让幼儿对单色产生兴趣。

⑵体验横线与竖线组合画方格子的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难点:⑴用语言表达对单色绘画的感受。

⑵横竖真确组合画方格子老虎。

三、幼儿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年龄在3岁——4岁左右,处于萌芽期、表现期,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喜欢明亮的色彩和有变化环境;不适宜学习临摹。从平日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看,动手能力较差,依赖成人的指导,操作中畏首、畏脚怕出错,甚至不敢画画。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游戏法、谈话法、提问法引出主题

游戏法、谈话法维护宽松的精神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而提问的方式又能引导幼儿靠近主题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2、观察、学习法提高幼儿审美感受

通过欣赏课件(强烈明亮的色彩组合)感受色彩的美丽,激发创作欲望

3、示范讲解法让

幼儿掌握基本技能、常规

低段幼儿是需教师分步骤示范操作,才能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技法,所以有条有序的示范、讲解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4、分组操作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根据活动内容、材料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11个活动组:合作起来完成一幅作品,给每个幼儿自由的创作空间。

5、个别指导法为幼儿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幼儿美术活动虽然游戏性很强,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消遣,老师在把握幼儿现有水平和每个孩子的特点的前提下,对个别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才能出成果。

五、教学准备

1、若干张画有老虎轮廓的底板

2、彩笔

3、课件制作(美丽的方格子老虎组合图)

六、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部分:游戏、谈话、提问引出主题

老师以游戏、谈话的方式,逐一提问①你们喜欢用手画画还是喜欢用彩笔画画?小朋友喜欢动物吗?⑵你喜欢吗?幼儿集体回答,再个别细答。

第二部分:欣赏观察方格子老虎的美

老师逐一出示色彩组合图,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是哪个年龄阶段或表现出内心的感受。

本环节中难点⑴的突破主要通过老师用表情、动作、适合小班幼儿的接受能力。

第三部分:幼儿分组创作

第一步:示范创作方法

1老师简单示范制作,让幼儿掌握几种美术形式的基本技能的、常规 。 2老师据幼儿掌握情况示范两张老虎轮廓底板

第三步: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老师个别指导突破难点。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

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第五部分:延伸活动

第5篇:小班美术活动

小班美术活动:可爱的毛毛虫

执教老师:沈星(小二班)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形和圆形连接的方法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愿意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打扮毛毛虫,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添画活动。

3、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绘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毛毛虫玩具、范画、蜡笔、白纸、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1、情景导入:毛毛虫手指谣。

师:毛毛虫,爬呀爬,爬到哪里了? 爬到膝盖了

毛毛虫,爬呀爬,爬到哪里了? 爬到肚子了 毛毛虫,爬呀爬,爬到哪里了? 爬到脸蛋了

二、基础部分

讲解演示毛毛虫的画法。

1、出示画好的毛毛虫图片一张,引导幼儿认识毛毛虫的主要特征。

师:哎呀,毛毛虫真可爱,我们一起来和毛毛虫打个招呼吧

(引导幼儿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毛毛虫的身上有什么?

(2)它由几部分组成?

(3)毛毛虫的头上有什么?

(4)毛毛虫是什么颜色?

2、以喂毛毛虫吃东西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圆形与圆形相连的画法。

师:毛毛虫的肚子好饿呀,谁愿意喂它吃东西呢? (师生配合完成一幅画)

3、交代常规要求,引导幼儿作画。

a、幼儿自主创作 师:多可爱的毛毛虫啊,圆圆的、长长的多好玩,可是它一个人多没劲啊,现在我们来帮它找些朋友吧! b、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作品展示)

在音乐声中,请幼儿扮演自己绘画的毛毛虫向别人介绍“我是一条XX颜色的毛毛虫?我在哪里?在干什么?”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外出找朋友,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第6篇:小班美术活动

毛毛虫 ( 粘贴 )

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

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

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

1 、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 , 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 、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

教具 : 范例一幅 ( 毛毛虫 )

学具 : 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 ; 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 ; 毛巾人手一块。

三、活动过程 :

1 、教师出示范例 , 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 ” 毛毛虫 ”

。提问 :

这是什么 ?( 毛毛虫 )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 圆片片 )

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 ?( 漂亮 )

你们想做吗 ?( 想 )

2 、教师进行示范 , 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 , 与此同时 , 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3 、幼儿进行操作 , 教师进行指导。

4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

四、效果分析 :

通过这个活动 , 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 , 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 惯 , 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但是范例稍微小了一点 , 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 , 使得教师的最后的

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

第7篇:小班美术活动

小班美术活动:小树的新衣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训练涂抹、粘贴等小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1、红、黄、绿等颜色的碎卡纸(树叶);

2蜡笔若干;

3、小篮子(装碎卡纸用)。

4、一棵示范树(供幼儿粘贴)

5、三张画好颜色的叶子(帮助幼儿辨别颜色)在一张没有颜色的叶子,现场教幼儿填颜色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师:秋天来了我们班的宝贝们都穿上漂亮的棉衣了,可是我们今天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它呀它就说我们班的宝贝们的棉衣好漂亮、而且也好暖和。它也想要一件和宝贝们一样的衣服,可是它妈妈太忙了没有时间帮它做,她想了想,哎,幼儿园里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的,请他们来帮忙吧。今天老师把小树请到了幼儿园里,一会儿就请小朋友帮小树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二、示范和讲解。

1、师:那我们用什么给小树做衣服呢?老师这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树叶,有红色的(出示),有绿色的,还有黄色的。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片树叶是什么颜色的。(随意拿起一片叶子,重复几次)。

2、师:可是我们这里还有一些没有颜色的树叶,老师这里有许多五颜六色蜡笔。现在老师就请我们班的宝贝们给我们树叶穿上漂亮颜色的衣服好吗?

3、师:教幼儿为树叶填颜色。(我们要把蜡笔图在我们的树叶的里面,不要把我们的蜡笔图在我们的树叶外面,如果图在外面的话那样它的衣服就会弄脏了 就不漂亮了)

师:我们在图颜色的时候,我们的蜡笔它也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如果我们班的宝贝把它的衣服撕了的话。那样它就会感冒它就不能陪我们宝贝们玩了所以我们就不要去撕它的衣服。我们在为树叶宝宝添颜色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位好朋友我们也不能把它的脸脸给弄脏了不然它就成小花猫了哦 它就是我们的桌子宝宝哦

2、师:这么多漂亮的树叶,我们要一张一张地贴上去,小树就穿上花衣服了。(边示范边讲解)先拿起一片树叶,请我们的爸爸妈妈们帮助我们为我们的树叶粘上双面胶,(帮助幼儿把胶轻轻的起开)再请幼儿轻轻地贴在树上,小手压一压。好看吗?小朋友看一看,这叶子是长在那里的?

师:对了,是长在树枝上,所以我们要把树叶贴到树枝上,掉下来就不好看了。我们再来贴一个。

3、请来贴。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指导。

1、操作要求;叶子贴的时候要轻轻的,不要忘记用手压一压。

2、操作。指导用各种颜色的树叶贴在指定的地方。

四、评价作品。

1、展示作品

师:好多小树都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现在我们把他送到树林里去。

2、评价作品

师:小朋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风婆婆在外面等我们呢,她要和我们一起去旅行呢。 活动延伸:

1、小小展览:把小朋友的画展览出来,让小朋友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

2、散步时引导观察各种树叶的形状。

第8篇:小班美术活动

小班美术活动《泡泡吹画》

[ 2009-7-7 13:02:00 | By: fhtyy ]

活动背景《园本研修活动评析》

活动主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小班美术活动《泡泡吹画》

执教者:王狄虹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很喜欢吹泡泡,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在嘴里玩着泡泡沫,但是这是很脏的一个行为,教师说了很久都没有效果;还有个别小朋友把周日买的吹泡泡玩具带到了幼儿园,她们都很感兴趣,还告诉我他们会追着阳光下的彩色泡泡跑来跑去,兴奋的不得了。于是我就抓住了幼儿喜欢吹泡泡的这个兴趣点,何不开展一节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泡泡吹画》的活动呢,于是,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泡泡吹画》,让幼儿在吹吹、玩玩、画画中体验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的无穷乐趣,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乐趣。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绘画卫生习惯。

本次活动重难点:

将吹出的泡泡轻轻地放在画纸上,并留下彩色泡泡。

分析: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的引出这节活动的课题,充分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对这节活动充满了兴趣和期盼。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往往忘记了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将吹出的泡泡轻轻地放在画纸上,并留下彩色泡泡成了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准备:范例;红、黄、绿三种颜料的洗洁精水;吸管;画纸;垫板。

准备分析:运用有颜色的洗洁精水能让幼儿清楚的看到留在纸上的泡泡,让幼儿能用感官去感受自己的成果

教学活动实录:

一、带幼儿玩接泡泡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幼儿围在教师身边)师:前两天我们在外面玩了吹泡泡的游戏,现在老师来吹泡泡,你们试试看用小手能不能把这美丽的泡泡接住?

(教师吹泡泡吸引幼儿注意力,幼儿主动接泡泡。)

分析: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孩子参与的主动性高。

2.师:刚才你们接住泡泡了吗?泡泡在哪里呀?(引导幼儿说出泡泡不见了) 幼1:泡泡破掉了

幼2:泡泡飞走了

分析:这一提问为有效提问,能引起幼儿思考,泡泡哪里去了,激发幼儿探究的愿望。

3.师:这些美丽的泡泡停留的时间太短了,宝宝的小手碰到就破了,不见了,真可惜。宝宝能想个办法把这美丽的泡泡留住吗?

幼1:把泡泡画下来

幼2:把泡泡吹在水里

幼3:用照相把它拍下来

分析:幼儿用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始终以正面引导,不断地肯定幼儿的想法。

二.师出示范例和作画材料,和幼儿共同讨论怎样吹出彩色的泡泡画。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吸管吹出的泡泡画,请幼儿认识作画材料:三种颜色洗洁精水、吸管)

分析:这一环节应让幼儿欣赏范画,引导幼儿感受泡泡画的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猜测教师是如何把泡泡留在画面上的,及其幼儿想操作的愿望。

三、教师示范作画步骤:拿相应的吸管轻轻的蘸上颜料——拿平吸管,轻轻的吹出泡泡,并在画纸上留下彩色的泡泡。(配上短小的儿歌:小吸管,喝口水,蘸一蘸,舔一舔,吹一吹,接一接,彩色的泡泡出现了。

分析:教师讲解清晰,用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作画更容易让幼儿掌握做画的方法。

3.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吹出彩色的泡泡。

(2)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在画纸上吹满泡泡。

(4)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分析:在知道活动中,时时注意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适时的知道,使美术活动得到良好的效果

三、请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说一说吹出的泡泡画像什么?(圆圆的泡泡像气球、像皮球等等)

活动评析:本次活动的选材符合本年龄段的特点,教师的引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整个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效果好。阅读全文 | 回复(1) | 引用通告 | 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Re:小班美术活动《泡泡吹画》

第9篇:小班美术活动教案

家长开放日活动教案《彩色的雨》

铜川第一幼儿园

小五班

2013.10.17

设计意图:

幼儿对颜色有较高的兴趣,能大胆而富有个性的涂色。本活动将营造缤纷多彩的语言环境,通过幼儿的想象力,运用多彩的短线和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彩色雨点,以引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针对我班幼儿现有的绘画基础,引导幼儿从熟悉的小雨点突破口,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画面,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地变换颜色,大胆地表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小雨点,即线条、点等认识 。

2.培养幼儿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

3.激发幼儿对颜色绘画的兴趣,积极参与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油画棒、魔术水桶3个、幼儿人手一份画有雨伞的画纸、范画一幅。

活动过程:

1.魔术导入。 魔术变幻,认识红、黄、蓝。

2.引出其它颜色,初步认识油画棒的不同颜色并说出名称。

3.出示下雨时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雨点的特征。引发幼儿认识下雨天气,并让幼儿思考雨天出门要使用什么工具。幼儿:雨伞。

4.绘画雨点。

(1)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太阳公公很高兴,见到我们小朋友,可是忽然一阵风吹来了,“嘀答、嘀答”下雨了。雨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

幼儿自由讨论举手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2)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A.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

哗!哗!下了一场大雨。幼儿空手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B .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儿?(幼儿讨论)

5.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1)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

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么回事?(幼儿讲述)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2)这么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取名:七彩雨、美丽的雨等)

(3)老师讲解幼儿要注意的地方,及绘画的方法。

6.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起来看漂亮的小雨点。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2)老师给幼儿发画纸和油画棒。

(3)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7.以儿歌方法结束活动。

幼儿听老师念《小雨点》的儿歌。

8.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幼儿的作品,表扬大胆绘画的幼儿,纠正个别幼儿不正确的绘画习惯。例如:雨点太少了,颜色不够丰富等情况。

附:儿歌:《小雨点》

小雨点,凉又甜, 又蹦又跳下的欢。 种子喝了发嫩芽, 花儿喝了更鲜艳。

活动反思:

根据本节美术课整体过程,反映出了不同的长处与短处,活动过程中虽然有家长在旁边观看,但是幼儿的注意力都被变色桶吸引,开始部分幼儿常规很好,和教师的回应也很积极,对五颜六色的油画棒很感兴趣。在讲到主题“彩色雨”时,图片不是彩色的,所以个别幼儿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家长,在最后的绘画彩色雨时,孩子们天性的好动、好奇心理起到很大作用,注意力十分专注地陶醉在各自的创作当中。此次活动,除了让孩子们认识了基本的红、黄、蓝颜色外,最大程度是开拓了幼儿的想象思维。

上一篇: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下一篇:廉政准则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