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暑期实践小结

2023-03-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暑期实践小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大学暑期实践小结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探讨了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其次指出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必要性 现状问题建议

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1.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家长的呵护、老师的照顾中,与他人的交往、与社会的接触是有限的,从而使一些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不深刻、理解不全面,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附从性,容易与现实脱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到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与真实的社会生活,逐步摆脱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扶贫济困、环境保护、文化宣传、医疗服务、社会调查等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本领,以一种理智的、成熟的视角感受社会的进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精神。

2.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一代,他们的总体素质比较好。但由于改革开放特殊的社会环境、自身的原因等因素,他們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有的大学生自理能力差,不会合理地照顾自己,更不用说照顾他人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使很大一部分青年大学生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物质匮乏的影子,怎么会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观念呢?有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生活和学习上遇到一些小问题就不知所措,更有甚者采取比较消极的措施,逃课、轻生时有发生。而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感受,从直接经验中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3.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是群体性的活动,需要学生甚至教师的共同参与、合作才能完成。它强调“团队精神”,讲求团结协作的意识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今天的实践活动,也许明天就是其生活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克服学校生活的单调性。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展示才华,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摆正个人在客观世界中的位置。广大青年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与广大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注重虚心向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人、农民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不仅受到了教育,还增加了锻炼,增长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拓展了自身素质,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1.社会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许多高校已经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中,不断扩大社会实践的领域、规模、水平。当前,暑期社会实践大多是由高校的团委组织进行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愿报名参加。从整体来看,由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规模比较小,大多高校不够重视,高校教师参与指导的规模和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难以保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也难以使暑期社会实践成为一项有组织、有要求、有考核、有奖励的实践教学活动。

2.对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不够

首先,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社会对暑期社会实践还未认同,这直接制约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挫伤了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其次,从高校整体来看,很多高校对暑期社会实践也不够重视,它们只是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课外活动来实施。正因为社会和高校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不够,所以才导致高校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作用的片面认识。

3.形式和内容单一

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有一定创新,但从整个大范围来看,组织形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高校系统专业集中、优势互补、智力资源充足的特点,并没有出现具有社会广泛赞誉的“品牌项目”和“精品项目”。社会调查和科技文化服务,如“三下乡”社会实践,参观革命老区,访谈、调查社会现象等,缺乏纵向发展的改革创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从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收获有限。社会实践的内容都是形势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科技支农、支教扫盲、生产劳动等,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与大学生的专业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

4.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健全

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是巩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然而很多高校都没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这样的状况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很多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临时性很大,没有形成“田野式”的社会调查。一部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是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的。这样的暑期社会实践不利于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训技能的质量,而且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建议

1.加强和完善社会实践体系

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体系。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把它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对于已经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该把社会实践作为评定学分的一个内容。如果只有教学实习学分而无社会实践学分就会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果把社会实践纳入到教学管理体系中就能使学生转变为主动性的社会实践。这样,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就能充分得到发挥。

2.加强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力度

巩固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争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广泛动员整个社会力量来促进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要端正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认识,切实把这一活动重视起来,加大对它们的宣传力度,使整个社会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有一个比较客观、科学的认识,以促进其更健康地发展。对于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的改革,我们必须坚持走暑期社会实践内容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组织科学化、活动社会化的改革路线,建构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新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适合其能力培养和自主发展的全新舞台。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从而使整个高校的社会实践模式的运作更有生命力。

3.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

一是鼓励学生自主设置社会实践项目。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把握社会热点与大学生兴趣点的共同之处,发挥众人之长,对社会实践的项目进行全校公开评估,在对师生进行评估以后,对其中有创新点的“精品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对创新点不够,思路老套,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不大,实际操作有困难的项目予以取消。通过这个民主的筛选机制,确保一批有创造力和高参与度的项目能脱颖而出,从起初就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实施的有效性。二是打破传统的以院系为单位的实践模式,组建优势互补的实践团队。大学生在评选出来的社会实践项目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这样团队能吸引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参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实践内容的创新和实践效果的提高。三是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在企业中锻炼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来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含量,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磨炼创业意志,完善创业途径,将受教育与作贡献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从而保持实践活动旺盛的生命力。

4.加强暑假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要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稳定性,没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行不通的,也只有实现社会实践的稳定性才能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性,从而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把高校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动员起来,与企业和地方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探索实现社会实践基地与生产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实践基地一体化的道路。

总之,大学生实践应从单向型转向复合型,提高科技含量,体现服务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我们要使广大学生通过实践既受教育又长才干,更作贡献。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马 增

第2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创新范式

摘 要: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锻炼环节,也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药科大学“十字方舟”团队通过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刻理解“中国梦”,明确身为一名医药人的责任,践行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健康中国梦”。

关键词:

社会实践;安全用药;中国梦

G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走进社会、历练心智、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最深刻的基础。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鼓舞了无数的年轻人,也在引领着青年大学生的发展道路。中国药科大学“十字方舟”团队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展开主题为“我的健康中国梦”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将药科大学学子的个人理想融入到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光荣使命中去,践行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1 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药学历史传统、传递药学文化精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早日解决乡村用药盲、用药难的问题,“十字方舟”团队在笔者的动员和指导下认真策划,精心筹备,积极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展开为期60天,主题为“我的健康中国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紧紧围绕“医药十字,梦想方舟”的宗旨,提高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2 活动主要内容

中国药科大学“十字方舟”团队40余名成员在笔者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筹备,广泛调研,合理分工,以南京市为主战场,通过走访南京各类医疗机构,采访医生患者,赴周边县区进行相关社会调查、知识普及、宣传演讲、视频录制,制作优秀活动集合录,搭建城乡医药交流平台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积极活泼,影响深远的实践活动,赢得了南京市民的赞赏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整个活动,以“我的健康中国梦”为出发点,贯彻“我的梦——药大梦——中国梦”的主线。由浅到深,从每一个药大人的梦想出发,进而演变到整个药大的梦想,最终归结为医药行业的健康中国梦。

2.1 我的梦

团队以药大学子以及在校普通工作人员为切入点,通过采访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理想,来了解药大人心中的“我的梦”。作为中国药科大学的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要时刻谨记“精业济群”的校训,秉承“不唯药,需为药,应围药”的理念,用专业和敬业关爱国民用药,在追逐“我的梦”的同时为实现人民的“健康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2.2 药大梦

团队通过采访药大在职领导和教授,聆听他们对于“药大梦”的理解和个人感悟,感受他们对于药学文化的传承理念以及对药学教育实践建设的梦想。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将多位老师的采访视频剪辑成“药大梦”的专题影视材料。希望通过短片的播放和药大梦想的传播来激励感染大家,为最终“中国梦”的实践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2.3 中国梦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而对于我们医药行业的学子来说尽自己所能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无疑是“我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向校园师生及周边居民讲解过期药品的危害及回收的益处,设立药品回收箱,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呼吁科学管理家庭用药。并且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居民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过期药品处置的盲点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广泛宣传。在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还走访了江宁县、石桥镇、溧水县、乌江镇等江苏周边村镇,开展了填写问卷、实地考察、采访咨询等调研活动,详细真实的记录了当前许多偏远的村镇里存在着的用药不合理的现状,并及时把调查情况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同时将收集到的DV短片,照片,实践日志,简报,媒体报道等记录,微博的跟踪记录情况上传团队人人主页、微信平台、微

博等网络平台,并且将活动成果发表在相关媒体报纸,扩大

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团队还联系到当地小学,开展夏令营活动,通过与小学生们的活动、游戏、交流,努力将“药大梦”真正发扬为“中国梦”。

3 活动总结及成效

中国药科大学“十字方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地、认真地、出色地贯彻了“三下乡”重要思想和团中央的有关精神,树立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本次团队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更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得到了历练,并在社会范围内打造了我们中国药科大学学生的形象,塑造了中国药科大学学子的风采。“十字方舟”团队受到大众的广泛好评,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和良好的社会影响被实践基地所在地的政府相关部门一致肯定。但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奉献于社会,宣传健康用药,帮助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传播药学文化,进而传播药大人的梦想。通过学生与老师的点滴努力,传承我国医药事业,早日解决乡村用药盲、用药难的问题,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瑞.浅谈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促进作用[J].科教导刊,2012,(3):233-234.

[2]成心漪.“中国梦”与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J].科教导刊,2014,(4):221-223.

作者:金雯彦 项莹

第3篇:探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思路

【摘 要】目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还存在活动流于形式、活动与所学专业结合不够紧密等现象。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以宿迁学院二系2013暑期社会实践为例,对如何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新时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实践;新思路;探索

宿迁学院二系历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变注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展,通过每年的活动开展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关心社会。本文适时总结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一些现状,以宿迁学院二系2013暑期社会实践为例,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新思路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贯彻党中央精神,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实效,初步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地方的现状分析

(一)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由于许多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时缺乏固定的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实践目的,很多实践活动开展起来就易流于形式。实践时进工厂转了一圈,就演变成了“某地经济现状调查”,到农村小学参观了一圈就叫“扶贫支教”。虽然这不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主流现象,但从总体上看,这样的现象无不阻碍了实践活动功能的充分发挥。这样的问题也亟需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学脱节

很多高校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将实践活动形式拘泥于参观、调查、座谈会等固定模式,而使学生缺乏自主选择形式的余地。不能按照所学专业进行有机结合。不能满足大学生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实际需要。活动形式与大学生的兴趣专业结合度不高。

(三)活动的覆盖范围较小

高校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资金的缺乏,往往采取的是学校重点团队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组建重点团队的形式固然,可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只有少数学生干部可以参加重点团队活动,而大多数学生无法参与。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时,由于资金等各方面的因素也是学生达不到理想的实践效果。甚至有学生疲于应付直接到相关单位开具证明,而实际上并未参加任何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思路初探

(一)创新服务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针对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可以通过建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管理机制和创新服务模式来改变。以往的活动多为“临时性”活动,学生到该地开展为期几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便草草结束,缺乏长期的坚持。我们可以暑期社会实践临时性模式转变为长效不定期模式。把活动实践不仅仅局限于暑期短短的几天,而是充分利用平的节假日和休息日,从而避免活动流于形式的局面。宿迁学院二系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就采取了该种模式,分别于宿迁市宿城区皂河镇和秀强玻璃厂建立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将活动的实践不局限于暑期,而是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宿迁学院二系实践团队还建立了管理机制,成立领导和监督小组,对个人自主的实践活动进行随机的抽查走访,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而不流于表面。

(二)实践活动与专业紧密结合

宿迁学院二系主要专业为:师范类、文秘类、园林、园艺、模具、机电等。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做到了各项活动与专业的紧密结合。例如:师范类的学生前往了宿迁市宿城区南蔡乡小学进行了支教活动,并且捐赠了20套书包文具、500本笔记本。为当地的孩子送去了知识送去了温暖。同时也让大学生们融入了基层、融入了社会。园林园艺专业的学生们来到了宿迁红枫种植基地。此地种植了大面积的没过红枫,也让园林园艺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专业的思想教育。

(三)实践活动由考评模式向奖励模式转变

大学生奖励模式即通过不断健全的奖励机制细则,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励的一般机制分为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竞争性奖励三种。以往的考评模式往往无法增加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学生带去了组织活动的压力。宿迁学院二系就建立较为完善的奖励模式,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积极优秀的同学进行公开表扬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同时进行综合素质分的奖励等。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运传.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2]赵振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路径探析[J].理论观察,2006:42.

[3]吴小榕.工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价值及实现路径[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8(4):84-86.

[4]陈爱民.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载体——以梧州学院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90-92.

作者:周晓红

第4篇:管理工程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结

今年暑假,我们管理工程系派出了三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蒋巷、昆山、沙家浜进行调查研究,拉开了我系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

小分队之一:深入蒋巷 感受农村

隶属常熟市任阳镇的蒋巷村是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百佳农村。其村支部书记常德胜也因为带领村民进行建设取得卓越成绩而被评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并多次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人大的会议。现在的蒋巷村厂房林立,别墅成群,水泥路面四通八达,覆盖了全村。村民们各尽其职,少有所为,老有所养,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在过去,蒋巷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吸血虫盛行的苦地方,交通闭塞,地形十分偏僻。由于地势低洼,而且一年到头雨水较多,所以一年总有多半年是污水蓄积,传染病肆虐,老百姓活不下去只好背井离乡去逃难。所以这里一直人丁稀少,经济长期处于滞留状态。1965年,年仅二十出头的常德胜挑起了这份沉重的担子,当上了蒋巷村支部书记,而且一干就是三十七个年头。他针对蒋巷村的实际情况,带领村民挑土垫村,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意志和决心,硬是把全村的海拔增高了一米多,解决了地势低洼、传染病盛行的问题,改变了生活环境的质量,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第一步。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常德胜以一种敏捷的洞察力仔细的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积极地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发展经济的道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常德胜带领全村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强村富民道路;坚持农村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村级集体工业的发展,鼓励、扶持民营经济,走上了一条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两手并抓,三业(农业、工业、商业)共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仅去年一年,全村的社会总产值就达到2.8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9300美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一万元(其中还不包括人均近1000元的集体福利)。

现在的蒋巷村已经实现了由原来的农业型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化,工业已经成为蒋巷的支柱产业,村里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村里拥有常胜钢铁集团公司等几家大型企业,并与澳大利亚、美国共同开发生产项目,为村里创汇。同时,村里把所有的农田、水面、树林承包给几个种植和养殖大户,然后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由村里出资购买这些种养植大户的主要农产品,供给村民消费。这样既保证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也让这些农户的收入有了根本的保障。

同时,蒋巷村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了,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村里为全村的每户村民免费征订报刊杂志3份,鼓励村民学习,并且设立奖金专项奖励有文章发表的村民。此外,村里还承担了全村的用电、用水等费用,村民不必出钱。村办小学免费为全村孩子提供教育的机会,而不必交学费。村民女年满55岁、男年满58岁就可以享受每月100~200元的养老金,并由村里供给全部的口粮。村里的家庭电话、有线电视、液化气灶具、卫生洁具等设施都由村集体投资建设。目前,村里已出资兴建了第一批别墅住宅区,并以最优惠的价格让村民入住等等。

蒋巷人是先富裕起来了,但他们却没有忘记周围还没有富起来的乡亲。他们多次由村里出资帮助周围的村安装自来水、修路、照顾孤寡老人等,遇到周边村遇到紧急情况,他们也不忘赶去支援。一次,附近的一个村发生火灾,烧毁民房数间,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蒋巷村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拨出几万元资金,帮助受灾村民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问题,体现了蒋巷村淳朴善良的风气。

蒋巷村由当初那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现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首先,蒋巷村拥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道是:“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村办企业的发展,他走南闯北,日夜操劳,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赢得了村民的绝对信任。蒋巷的领导班子在常德胜的带领下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其次,蒋巷村走出了一条“村厂合一”的农村发展新路子。由于面积小,人口少而且巷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从思想上解放。”

看到蒋巷的发展态势如此喜人,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我们也对蒋巷的发展有了一丝忧虑。正像蒋巷人所说的那样,常书记现在已经近六十岁了,那么再过几年,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位继任者能像常书记这样身得全村人民的信任,把蒋巷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相信,蒋巷人民会给自己,也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蒋巷的发展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看到这样深得民心的领导集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蒋巷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蒋巷村必将成为东吴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也相信,在我们国家将会有更多像蒋巷这样的现代化农村不断兴起!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所以蒋巷村决定只建立一个党支部,使村委会和企业处于同一个支部的领导下,这样就统一了思想,统一了领导,避免了许多因指导思想不同而带来的麻烦。由于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是企业职工,他们的职工大会也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村民大会。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摸索出了这样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蒋巷村的经济发展。

再次,蒋巷村十分重视思想理论宣传。他们努力地深化思想宣传力度,旨在提高蒋巷村人民整体的思想文化修养。在蒋巷村,“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齐奔富民强村道路”、“跟着共产党,建设新蒋巷”等标语随处可见。在一些重大的纪念日和中央召开重要会议之后,蒋巷村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且组织全体村民学习中央的会议和重要讲话精神,对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民的政治敏锐感和思想觉悟。正像常德胜同志所说的那样:“蒋

巷的发展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从思想上解放。”

看到蒋巷的发展态势如此喜人,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我们也对蒋巷的发展有了一丝忧虑。正像蒋巷人所说的那样,常书记现在已经近六十岁了,那么再过几年,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位继任者能像常书记这样身得全村人民的信任,把蒋巷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相信,蒋巷人民会给自己,也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蒋巷的发展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看到这样深得民心的领导集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蒋巷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蒋巷村必将成为东吴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也相信,在我们国家将会有更多像蒋巷这样的现代化农村不断兴起!

小分队之二:驻足昆山 目睹发展

说起昆山,其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世人瞩目。昆山市,坐落在上海与苏州之间,占地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兴城市,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

在过去,昆山就是一个“鱼米之乡”。作为江南的一个小城,昆山的发展曾经一直以农业为主,盛产稻米、水产品等。他们除了自己消费外,还有相当一大批农产品供给上海、常熟、张家港等周边地区,但俗话说“无工不富”,眼看着周围的常熟、江阴已经早早地实现了农业向工业的转化,昆山人再也无法死守着农业的摊子了。他们开始借鉴经验,着手发展工业。虽然起步晚了点,但昆山人急起直追,成就了今天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回顾昆山的发展里程,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⑴1984年~1988年,昆山同上海搞联营,开始了“农业向工业转变”的第一步。在此期间,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东倚上海,西接三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到1988年,昆山的联营企业达到30多家,总产值占昆山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上缴利税占昆山的百分之七十,昆山的工业已经初具雏形。⑵1988年~1995年,昆山开始实现由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的转化。在初期,昆山的对外之路也是困难重重,荆棘满地。面对经验老道的外商,昆山人没少吃苦头,交了不少学费。但昆山人就是在这样的经历中不断地成熟和精明起来。在1988到1995年间,昆山的三资企业项目从无到有,达到2400多项,合同外资也超过了120亿美元。⑶1995年到现在,昆山不断地调整自身定位,修正发展思路,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把重点从原来的重工业项目,即技术含量较低的项目转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他们不断地更新投资观念,不断地加大微型电脑、手机等现代高新科技产品的投资力度。这时,他们已经开始踏上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他们这一阶段提出的口号是:“学张家港精神,走昆山之路”。目前,昆山已拥有外资企业1400多家。其中,投入资金在一亿美元以上的项目已达20多项,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300项,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也达到了300多项。昆山最大的企业,南亚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金达25亿美元,占地1600亩。

第5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养老院团队感想小结

银杏树之行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题记

一首《春天里》唱出多少人的心声,面对老我们无法逃避,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老子的《道德经》有云:“为民上者,躬行节俭,力尽孝慈,为天下先。”信奉中庸之道的中国,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贯穿于我们的成长。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行八人来到了位于福建路的“银杏树老年服务中心”,开始了为期七天的义工生活,看望并照顾那里的老人们。 在七天的实践活动开展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活动: 1.关心慰问养老院里的老人们

第一天,我们利用半天上午熟悉了养老院托养中心的基本环境,养老院分为三层,第一第二层大多为生活半自理的老人,第三层分为客房及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们小队根据养老院的格局,迅速分为三个小队,每两人一组,负责一层楼的工作。

保持养老院的卫生是护工阿姨每天必做的事情,因此我们最先开始做的工作就是将养老院的卫生打扫干净,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组员们互相帮助,认真仔细地将院内垃圾清扫干净,然后擦拭窗台扶手,以及桌子板凳。老人们看着我们这些小丫头细心地做着活,都投来赞许的目光,而我们也从老人们的微笑中体会到了这次打扫的意义。

有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年瘫痪在床,我们所做的内容之一就是给这些老人喂饭,他们的饭都是特制的流食,这就考验了我们的耐心,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和年轻人在一起玩耍的小青年来说,耐心是最大的挑战。而在喂饭的过程中,我们的组员都表现出了对老人们极大的关爱和耐心,没有人半途而废,也没有人中途退缩,更没有人表露出不满的情绪,大家喂饭时还能很细心的给老人擦嘴,这让很多老人都很感动。就连平时护工阿姨说的吃饭最慢的那位奶奶在那几天里,吃饭的速度也不亚于别人,这让我们的内心充满自豪感。 2.开展关于银杏树养老院老年人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

从第四天起,我们就开始着手对养老院的老人们组织一些问卷调查。老人们看见我们拿着白色问卷,显得很拘谨,生怕说错什么话,有的老人甚至不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随后我们改变了策略,以聊天的轻松方式,将问卷中的问题带入了轻松的氛围中,这样问卷才得以顺利地进行。

我们的问卷主要从老人自身情况,养老院条件,以及老人们对养老院相关问题的看法等方面进行。老人们都如实相告,基本反映了老人内心真实想法。面对这一群年过古稀的老人,我们很难想象出他们也曾和我们一样充满活力,甚至还有的老人曾经是教授,工程师。他们在过去的青春岁月里都曾为社会做出过大大小小的贡献。现在他们年迈体衰,已经无力发挥余热,最是需要社会关怀的时刻。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老人都是因为由于长年生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子女们住得也比较远,很难照顾所以才来到这里的。但是他们的子女也会经常来看他们。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总的来说,老人们对这里的生活很满意。 3.收集并整理素材以便完成实践报告

我们此次取材主要以照片为主,而此次活动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那两天给老人们拍照了,有的老人忸怩着不愿意拍照,总是摆摆手“老了老了,照了不好看。”而这时,我们所有人又会齐齐上阵哄着他们,给他们信心。虽然有的老人觉得自己老了丑了,可又会情不自禁换上自己觉得最漂亮的衣服走到我们的镜头前。拍完后还会反复询问我们会不会把照片洗出来,得到确认后还会不放心。等到我们把洗好的照片送到每个人手上时,他们脸上露出的喜悦的表情就告诉了我们他们内心里有多开心。所有的照片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便是一位老爷爷笑得合不拢嘴,双手还孩子似的举出V字型,从他的笑容里我们更多地体会到了在晚年里得到的关注与爱护对一个老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实践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此次社会实践,我们都感到收获很大,也为我们日后的踏上工作岗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保持认真仔细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 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做一些繁琐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的耐心与细心。比如说给老人们喂饭,我们需要端着碗,每次用勺子舀少许的流食,悉心吹凉后再喂给老人,并要注意时不时用纸巾给老人擦拭嘴巴,保持清爽。再比如,我们跟老人谈话时,必须要有十足的耐心,因为他们的听力并不十分好,有时候简单的一句问候,我们甚至需要重复好几遍。但我们的队员们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时刻拥有一如既往的面对工作的热情。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不同的乐趣,让自己过得充实、有意义。

其次,是要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善于与伙伴们合作。

有句名言说得好:“成功在于合作”。身处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之中,我们要拥有足够的团队意识,与同事团结合作,齐头并进,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务,节省人力物力。在养老院的这一周里,我们几个队员们都是两两一组,分工合作,拿最简单的清理打扫工作来说,一位同学用泡沫清洁冰箱的部件,那么另一位同学就会紧接着清水过滤,再一位同学负责用干毛巾擦拭等等。这些过程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如果不是我们分工明确,那么我们将至少多花费几十分钟的时间完成这些工作,而不像我们原来那样省时省力。当然,这是我们相处久了而自然产生的默契,一开始,我们的合作也是晦涩的,渐渐地才拥有了默契。俗话说“兄弟一心,齐力断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只有拥有合作,才能拥抱成功。一人之力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需要风浪的推动;一人之力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需要朝霞的映衬;一人之力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婴儿,需要母体的滋养。我们需要不断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再次,是要学会与他人良好的沟通。

学会与他人沟通并能很好的沟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然而,我们此次养老院社会实践中在沟通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队员们因为都是女孩子从而都有些内向害羞,在问卷调查时的最开始,大家都有些“放不开”,十分依赖队里善于沟通的队长。但是在现代社会,不善于沟通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的协作。我们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才能获得成功。要知道,现实中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擅长人际沟通、珍视人际沟通的人。所以,我们在沟通方面还有待磨练。

总之,这次的社会实践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们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在大一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它为我们这些娇惯、依赖的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使我们对当今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更为可贵的是,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上,我们都在实习中成长的更加成熟。这样的经历将成为我们所永远拥有的“无形资产。”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复杂而多变,但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在这个舞台上谱出优美的旋律,跳出美丽的舞蹈!

第6篇:暑期实践小结

今年暑假很幸运的成为赴万佛湖暑期实践团队的一员,很是兴奋。考试还没结束,我们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6月27日,我们参加了电院政委郑伟关于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的讲座,收益匪浅,7月1日,我们参加了我们系出征前小组集体合影,7月2日,我们召开了会议,大家坐在一起商议实践的活动方针以及具体安排,并部署具体事宜。随后我们便开始具体的物资采购,准备并印刷问卷等具体工作。

期待中的7月4日终于到来,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发,途中有说有笑,显然大家都很有信心。上午我们就抵达了实践地——万佛湖。紧接着,我们询问了下人就马不停蹄的的奔赴万佛湖管理处,受到了领导们的热烈欢迎。我们就有关实践互相交流,我们大概告诉他们我们实践的方针,具体的行动,以及所期待的结果等等,他们听后大佳赞赏,也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最后领导们表示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并预祝我们实践成功。一片娱乐的氛围中,我们简单的谈话结束。

中午短暂的休息后,我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问卷调查同时宣传环保知识,目标是商铺的老板们。在商铺老板们热情配合下,我们出奇顺利的完成任务。接着我们又在周围进行简单的调研,亲自看看周围的环境情况以及居民们的意识表现。

晚上我们简单小结下今天的成果,大家就去睡了。

第二天我们的任务是找寻游客,做问卷,以及教导游客自觉爱护环境同时了解各处的环境问题。由于天气不好,游客较少,所以我们兵分两路去找寻游客,调查游客的环保意识。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游客也遇到不少,游客们也很热情,基本上是有问必答,填写问卷调查很认真,有不懂的地方也是很仔细的询问,周围的游客都跃跃欲试。在游客们那种饱和期待与满意的眼光中,我们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明白实践是成功的。万佛湖的环境也相当的喜人,不少游客都很自觉的把垃圾投向垃圾桶,偶尔也有少数人乱扔,但当我们去和他们说的时候,他们也是很虚心的接受,并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晚上大家都很累,但兴奋之情难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们聚在一起,开个小型的会议,汇总了今天的成果以及商议明天的行动,并分配任务。收获真的很大,大家都是带着甜甜的笑容进入梦乡的。

今天是我们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了,虽然前几天都很辛苦,可是大家依然干劲十足,丝毫都没有懈怠。今天上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万佛禅寺那儿办一个小型的交流会,向游客们宣传环保知识,并做现场解答。帮助游客们解答生活中遇到的环保问题。游客们也很积极的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我们的队员们都很卖力的宣传,让我们很感动的是,经过我们的宣传,大多数游客临走的时候,都自觉地将纸巾、饮料瓶带走了。下午我们又回到了万佛湖旅游管理办事处,工作人员很热情的欢迎我们,并向我们表示祝贺,这次暑期实践活动的圆满完成。同时,我们也很感谢他们的积极配合,并把游客的一些对万佛湖管理的意见告诉了他们。最后,我们请万佛湖的工作人员帮我们拍了照作为留恋,这也标志着这次万佛湖暑期实践活动的圆满完成。

第7篇:暑期实践活动小结

行动前

体验二:下乡--苦中作乐

平江七中的李杏威写道:

在路上,我边走边给他们介绍一些普通的农作物。其中最好笑的是一位同学指着水稻大叫“小麦,小麦!”引来同学们的一阵大笑。尔后,我们到了农家,真正体验农家老伯辛苦摘茶叶的艰辛。对我们而言,摘茶叶本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可是来自长郡中学的苏老师因为家在北方,竟然觉得很神奇,“哇,茶叶就是这样的啊!茶叶就是这样做成的啊!”突然之间,我对摘茶又有了一种别样的感受,竟然逐渐加快了干活儿的速度……

长郡中学的王宇卓视角独特:

采集开始了,只见黄志刚先生一马当先冲了出去,抄出两只黑色的蒲扇般的大手,眼光一扫,恶狠狠地盯上了一棵水灵灵的幼芽,手指凭空一夹,顺手一扔,那幼芽便以千万分之一毫米的误差放入自己的塑料杯中。其速度之快,眼力之准,非常人所能及也,足矣见其高手风范。他长舒一口气,缓缓收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似乎自己的功力又上了一层。其他组员则不然,他们都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又没有黄志刚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是一个个围着新朋友们打转,询问方法。接着,他们也动手了!有别于黄志刚先生的眼明手快,功力深厚,他们从一头到另一头,仔细而又小心地采摘茶叶,忙碌地挥洒着汗水。究竟鹿死谁手,且听下回分解!(武侠版《采茶日记》)

而长郡中学的孟楚涵则意味深长:

最让我感触的就是今天我们在农户家进行的采茶活动了。当时烈日当头,汗水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我们的衣服,脸上的汗水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晶莹。才几下子,我们就已累得精疲力竭。而我们仅仅只是做了一会儿,那些辛劳的农民却要这样做一生!他们又该是如何辛苦?的确,他们这些朴实的人,能教给我们的是在学校中永远学不到的,那就是在艰难环境中顽强的生存意志!宁静的田园中,这些辛勤劳作的人们给这田园增添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这让我们这群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土中成长小孩,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田间劳作

体验三:做客—童心如痴

我们醒在破晓的晨曦中,踏着晕湿裤脚的朝露,走入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茶园。虽说没有登临“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快感,却不乏,登高远眺的惬意。作为我们劳动的回报,我们有幸进入当地农户家享用午饭。城里的我们面对如此如此热情的村民,完全丢掉了初次相见时应有的羞涩与约束,体现的是90后原有的活跃与奔放。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生来具有的优越感和娇惯性,使我们只顾自我玩乐,而毫无顾忌主客之分,没有做到对主人应有的礼待和尊重。回到学校的我们,无意中在老师的谈话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而对当时的举动产生了深深的愧疚和忏悔。

中国素为礼仪之帮,礼乐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重要元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而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体现的则是对礼貌的冷漠与无视。每想至此,我都感到无比痛心“君不悦则臣辱,君辱则臣死”因此是为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应使我们沉痛于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知礼仪则知礼仪。我们应该以此为戒,知礼明耻,贯彻今日我以长郡为荣,明日长郡以我为荣的誓言,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理想。

进入主人家

体验四:返程—感慨良多

来自平江中学的吴军军深情地写道:今天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下乡。天气很热,但我们的激情也像太阳一样强烈。同学们个个都汗流浃背,但都强忍着。她们都是城里的孩子,第一次来这就要忍受如此火热的太阳。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老的精神。还有我们的带队老师--苏老师。她是我见过的老师中最有亲和力的老师,我很喜欢她。

来自平江中学的袁佳丽真挚地表示:我们一定会在快乐的汗水中收获硕果,在辛苦的劳动中收获满足,在自己动手中收获快乐。我们的人生因为劳动而更加精彩、绚烂、不同寻常。我也一定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再苦再累,都勇敢坚持下去,用自己的努力来对抗困难。我相信,最精彩的时刻总在绝望中到来,风雨过后会见到彩虹。

来自长郡中学的李思远认真地感慨:“只有面带微笑,才可以忘记一切的烦恼。”这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的。在今天的活动中,虽然我们受到了很多挫折和伤痛,但是我们没有畏惧。我们体验到了摘茶的辛苦,体验到了在烈日下等车的焦急,体验到了被别人拒绝回答的难受。但是我们走过来了,至少证明我们是勇敢的,是坚强的。我们亲手摘下茶叶,体会到了巨大的成就感,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相信我们会懂得在城市中学不到的东西,会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会更加珍惜我们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只有亲身去体验,才知道我们所拥有的是多么珍贵!

第8篇:暑期社会实践小结

——xx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而学校对每年的假期实践都相当的重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机会,并为我们保驾护航,期待着我们能从中得到锻炼,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与能力。而我们也正是本着对自己负责对社会热心的态度,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参加了这次实践。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炎热,烈日当头,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我们此行,接触的人们既有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也有朝气蓬勃的少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我们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但无论与谁,最重要的都是礼貌,以我们的真诚与笑容去和他们交流。同时,我们明白了要想获得相关信息,自己要有清晰的目标与要求,别人方能理解你,帮助你,满足你。这使得我们对钢都的文化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向青少年宣传了鞍山的钢城文化,通过交流,他们也增强了作为鞍山人的自豪感。

我们穿着志愿者服装奔走在炎炎夏日下,一起用汗水浇灌青春,用笑容同阳光比灿烂。这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和一份不可多得的回忆,我们的暑假因为有它而没有虚度,我们的阅历因为有它而更加丰富!

第9篇:暑期社会实践小结

大学二年级的暑假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们也迎来了大学里的第二次暑期社会实践。前几次的实践都是以帮助成年人为主的,我体验了环卫工人的辛苦,照顾老年人的耐心,从实践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也懂得了许多与人相处的经验,这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这次的社会实践我走进了孩子的世界,在幼儿园里,我看到的一群可爱的小朋友。虽然他们的年龄和我见习的时候接触的小朋友的年龄有一些差别,但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童真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他们的可爱与活力,更加喜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从一进幼儿园开始,小朋友们就能按照老师的指示和安排,开始了一天的活动。早上,小朋友来到教室里,叽叽喳喳的玩耍,好像是树林里刚刚起床的小鸟们在兴奋地聊天。随着老师走进教室,慢慢的小朋友们也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话。老师先是听小朋友们“汇报”到校以来的情况,然后,对一些被“小报告”了的小朋友进行了教育。然后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因为今天有新的老师来,所以小朋友们表现出了所有同龄人都有的特点,展示自己。当老师问有没有人愿意来唱一首儿歌时,好多小朋友站起来都要唱,于是老师就安排他们先是一个一个的唱,然后大家一起唱,他们都长大了嘴巴,让自己的声音最大,希望老师能够注意到自己,这非常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课,老师先是把上个学期教过的拼音和简单的生字进行了复习,小朋友们大多能够熟练的掌握,只是对少数的字不是很熟,第二节课,同样也是复习课,帮助小朋友们把学过的单位数加减法复习了一下,有写小朋友反应很快,而有些则不是很灵活的运算,老师就利用教室里的一些水果做为教具,帮助他们更好的记忆。这也是外面在面对儿童教育时经常使用的、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由于天气很热,教室里的空调坏掉了,小朋友们和老师都感觉很热,可是大家都很开心的玩着、学习着,老师们也尽量让小朋友们安静的讲故事,做游戏,减少剧烈运动。到了中午,小朋友们很自觉地来到桌子前面坐好,等老师按顺序给他们分饭,然后大口大口的吃饭,谁也不要老师喂他们。吃完了饭,他们排着队把自己的餐具放到桶里,去水池洗手,再自觉地爬到自己的小床上午睡,老师在收拾完之后也能得到片刻的休息。之后,小朋友们陆陆续续的起床了,来到教室外面活动,虽然外面很热,可是他们还是很开心的玩耍着,丝毫不觉得疲惫。到了放学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在教室里等着家长来接,必须有家长来接的孩子,老师才会放心的把小朋友送出去。而经过了在幼儿园和家长的教育,每个小朋友都会在离开的时候,向老师和其他的小朋友们道别,非常的有礼貌。 虽然这一天下来又累又热,可是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一直以来,幼儿园是儿童接触校园的开始,儿童能否喜欢上学校应该和在幼儿园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幼儿园不仅仅是家长找到的帮助照顾孩子的“托儿所”,也是孩子对校园认识的萌芽之地。在幼儿园里,儿童不断的学习着各种习惯和简单的知识,老师则是他们习惯的培养者,一个人能否有一个对自己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习惯,幼儿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里,我认识了一个非常可爱漂亮的小女孩,而从老师那里,我也知道了她身上的一个小故事,相信这件事会对她的产生很大的影响,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老师说第一次与张家怡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非常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是那个唯一睡不着的孩子。其他小朋友已经睡下很久了,大部分人都沉沉地熟睡,但老师还是不断地听到有谁在小声地哼唱。这是谁呢?循着声音寻过去,原来张家怡还没睡着。小朋友们午睡不久就会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而老师忽然听到“咚咚咚”的声音,原来是张家怡在敲床声音。

后来老师才知道,张家怡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幼儿园的老师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的老师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形成良好睡眠习惯。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对此,在帮助张家怡午睡时,老师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她开始睡不着,老师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帮助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老师就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做手工等。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等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

另外家园的配合,与老师共同培养这个小朋友的良好午睡习惯。老师和她的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师和家长都为此跟到很开心。

儿童在不同的时间和情景下会有不同的心理和想法,而很多时候,他们会同过画画来变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因为在幼儿园有了带孩子们画画的机会,所以能够看到孩子们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美术作品,也有机会了解到家长们对孩子绘画的不同见解,不同看法。

以前,我和我身边的家长们看了孩子的画后,总会这样说“你的太阳怎么涂成绿色的啦,太阳是什么颜色的?”“瞧你的画乱七八糟的,人的眼睛有这么大吗?”“你这是画的什么,一点都不像小兔子。”那个时候的家长对孩子作品的评价还停留在“像不像”、“是不是”的阶段。 我们很难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画画时的想法,因此总觉得孩子们画的画不符合逻辑,和事实不相符,认为他们是错的。而现在,家长们开始意识到孩子的学习不应该带有过多的功利性目的,更多的是让孩子体验快乐、培养兴趣,获得成功感。于是,“宝贝,你画得真好!”“你画的什么呀,哦,真漂亮!”“你看今天画得有点乱,下次画好一点,好吗?”这类言语多了起来。如果说前面的家长还有一个“像不像”的标准在关注孩子绘画的细节,那么这类家长的眼中只有鼓励孩子,而没有看到孩子绘画的本质意义,久而久之,孩子将迷失在这片空泛的赞誉声中。

看孩子的美术作品,我们要用心看。看孩子对周围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手法。孩子的画画喜欢夸张,他们总是把自己喜欢的或者有特别感受的形象予以“放大”来进行表现。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孩子画的人脑袋很大、眼睛很大,小兔子的耳朵特别长,太阳是绿色的等等。这是因为孩子在观察周围事物的时候,受到他自身思维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局限,常常只感知到事物某些突出“点”,不像成人可以一窥全貌。而且孩子们看到的“点”又往往是事物的非本质特点,而后他们经过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的“加工”,运用已有的线条和色彩经验,将这些“点”转化成具有自我特色的美术作品。所以,孩子们的画强调的是事物中自认为最重要的、最美好的、最鲜明的部分,而不是事物的客观状态,他们要画的是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看孩子的画,如同从孩子的眼睛里看世界。

因此,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变现出来的形象,我们可以问孩子“为什么你画的太阳是绿色的?”等等。孩子总是会不断的问成人做一些事情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懂、不明白,他们希望能够知道其中的奥妙,那么我们成人也应该能够像他们一样问问为什么,这既可以让我们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又可以让我们融入他们的世界。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是相互衔接的,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得知,在幼小衔接中存在着断层。首先是关系人的断层。入学后,关系人由充当“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幼儿园教师,向要求严

格、学习期望值高的小学教师转变。这样,孩子的心里可能在短期内不能很好的适应,而产生一定的厌学心里。第二,学习方式的断层。由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方式,向小学的正规科目学习方式转变。孩子们不能每天放松的玩耍,而要开始应对多学科的课程,负担加大。第三,行为规范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以往的感性将渐渐地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小学校园的校规与幼儿园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学生的约束力大大的加强,而在每个班级中,老师又会根据本班的情况制定出另外的一些条款,是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非常有序的进行学习生活,这样能够有效的管理好班级,减轻老师的工作压力,这和儿童在幼儿园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第四,社会结构的断层。与原有的幼儿园同伴分离,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进入小学后,集体意识在儿童的认识中地位不断上升,老师、学校都会教育儿童增强集体意识,而幼儿园时的玩伴可能有大部分不能再在一起,这就使得孩子们要认识新的伙伴,并且建立信的感情,从而使集体凝聚起来。然而由于儿童的性格和认知有所不同, 可能会早成小集体,这就是他们在面对集体问题时感到茫然。另外,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进入小学后,家长和老师作为成人会很快的改变对于孩子的看法,对于孩子的要求不断的加强,孩子玩耍饿时间就会减少,更多的时候是家长督促着看书、写作业,这样孩子就会在心里产生一定的厌烦感。最后,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儿期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为科目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学习障碍。

因此,帮助儿童顺利的完成幼小衔接的工作就落到了幼儿大班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的肩上。一方面,幼儿教师在儿童升级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待儿童的要求适量的增加,是儿童在升入小学时不会产生很大的落差,另一方面,小学低年级教师在接受新生时不能立刻以新的严格的要求约束学生,而应在学生进入小学后慢慢的转变学生的认识观念,使其适应要求的不断加强。而家长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孩子是慢慢的成长的,不是一下子就能懂事的,因此家长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对孩子替出要求,这样才是使幼小衔接对孩子的影响减到最小。

实践活动结束了,相信这次与小朋友们的亲密接触会在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产生一定,只有多和儿童接触,才能使我们更加了解儿童,更好的教育他们、帮助他们。

刘淑元

08小教

080308109

上一篇:导学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写个远方的她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