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下学校教育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参加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平衡的重要保障,是践行共产主义核心思想的重要活动。文章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和生活教育理论,遵循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设计实践活动指导手册,探索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与实施策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劳动教育下学校教育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劳动教育下学校教育论文 篇1:

劳动教育的课程创新及机制建设研究

摘要: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完善人格、強健体魄、体验快乐、享受幸福以及提升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广大师生、家长,立足校园,辐射社区,带动地区,探索劳动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创新优化劳动教育的工作机制,从组织架构、课程设计、校内劳动、校外实践和综合评价等维度入手,将劳动教育作为新的拓展点,推动学校特色教育创建的规范化、制度化、功能化、品牌化、系列化。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意识;保障机制;激励评价体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加强劳动观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引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社会各方面都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也指出:“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基于此,我校在不断挖掘校内劳动教育资源的同时,充分调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科学整合劳动教育的内容,建立激励评价体系;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熟练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我校通过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

一、强化课程创新,建构“1+1+1”劳动课程模式

学校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社会参与为突破口,以实践创新为着力点,将劳动教育、安全意识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扩展劳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内生动力,广泛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一)筑牢基础课程

根据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相关标准,学校开设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每周1节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并辅以烹饪、手工、陶艺、茶艺等课程,完善基础课程设置。

(二)研发特色课程

学校鼓励相关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地域传统优势、学生兴趣爱好,开发校本特色课程“雷锋剪纸”“我们的传统节日”“研学旅行”“中国传统面食制作”等,使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生活,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劳动教育的新途径,推进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引进社会课程

学校面向社会邀请具有专业劳动教育技术的相关人士、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商户加入劳动教育,引进社会课程,如开展“环卫工人体验日”“一日售货员”“家政服务我能行”“社区志愿服务”等体验课程。

二、强化机制创新,建立“1+1+1”保障机制

学校坚持“小、近、实、效”的原则,构建“1+1+1”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形成学校牵头,学生、家长参与,社会加盟的劳动教育新格局,促进了学校劳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成立一个机构

为全面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学校成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家长和校外辅导员共同参与的领导工作小组。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劳动教育开展的情况,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及时解决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劳动教育的科学发展、深入发展和创新发展。

(二)完善一项制度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劳动教育工作管理制度》,从机构设置、课程设计、实践活动和资金保障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劳动教育的提供有力保障。

(三)形成一种合力

学校邀请部分家长、社会爱心人士和热心公益的企事业单位、个体业主加入到劳动教育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教育新格局,凝心聚力,共谋劳动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三、强化融合创新,打造“1+N”劳动教育特色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家庭条件的不断改善,现在的学生普遍拥有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参加和锻炼独立生活的机会相对减少。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甚至片面地认为让孩子穿好、吃好、享受好就是爱,很多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逐渐养成了懒惰的习惯;部分学生存在好逸恶劳,无视他人劳动成果,肆意铺张浪费等情况。这些因素致使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被弱化,在家庭教育中被软化,在社会教育中被淡化。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劳动能力下降,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劳动教育的认知,逐步建成社会资源充分融合、教育合力凝练融成的劳动教育体系。

(一)与学雷锋活动相融合

雷锋是时代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同志是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无私奉献的典型,学校不断挖掘雷锋成长过程中体现勤俭节约、劳动奉献的感人故事。开展“做新时代小雷锋”剪纸大赛和“讲雷锋故事,做雷锋传人”主题宣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向雷锋那样做“光荣的拖拉机手、优秀的推土机手、热爱集体的搬砖大王和善于钻研的修车能手”。

(二)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社会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劳动教育。邀请部分热心学校教育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业户加入到学校的劳动教育中,每年组织学生走进和平环卫所,开展“一日街路卫生保洁活动”;认领公交站点,开展文明出行宣传活动;走进社区,开展“娃娃楼长进社区”和“红领巾绿地认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二是引导学生定期到市区两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习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包括手工、科技、创意、拓展等课程,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生活的乐趣。三是通过家政劳动技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利用家政劳动技术学校,围绕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美食制作活动,如包饺子、汤圆、粽子、做月饼等,使学生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

(三)与研学旅行相融合

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认识。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同时还在每年的寒暑假和小长假倡导家长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引导其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学校积极组织家乡游、省内游、国内游等研学活动,每次研学之前都会结合实际,设计好行前准备、行中研学、行后拓展,并将劳动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例如,研学旅行前准备购买、整理的各种研学用品;研学旅行中研学引导学生互学共助、合作探究;研学旅行后拓展发挥小组合作效能,进行研学展示汇报。

(四)与节日文化相融合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要求,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通过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要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基于此,学校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节点开展系列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将劳动教育与节日文化有机融合。例如:“三八”妇女节开展“我为巾帼英模送快乐”岗位体验活动;“五一”劳动节开展“劳动光荣,奉献最美”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同时,还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将劳动教育与节日文化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感受浓郁节日文化氛围的同时,学会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意识、服务意识。

(五)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相融合

学校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程行为规范》的要求,倡导全体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设立各种日常劳动实践岗位,适时开展校班两级的岗位劳动竞赛,评选劳动能手,将劳动教育与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高效融合。

(六)与家庭教育相融合

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家校合力是保证劳动教育效果的主要措施。学校通过校班两级家长委员会和“家教讲堂”的培训,明确家长在家庭劳动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根据学生年级特征,设计家务劳动内容,如一年整理学具、二年级穿鞋带、三年级叠衣服、四年级收拾屋子、五年级做沙包、六年级美食制作等,家长配合学校监督和考核孩子的家务劳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学校和家庭分工明确,形成合力,将劳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七)与传承劳动精神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实施者,就要不断地将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劳动教育实践之中,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学劳模、爱劳动、当先锋的意识。学校聘请各行业劳动模范为校外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到部队军营、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农贸街市,跟随家长、劳动模范体验劳动者的一天,召开“争当光荣的劳动者”主题班队会,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奉献精神融入到劳动教育之中。

四、强化评价创新,探索高效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适时举办劳动技能比赛和成果展示,营造劳动教育创新环境。通过创新评价,促使学生的劳动素养得到大幅提升,劳动情感得到不断丰富。

(一)教育全覆盖

探索实时记录、阶段总结、多元评价等功能于一体,学校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全覆盖的评价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热心助人、服务社会的劳动价值观。

(二)评价多渠道

建立“3+1”考评制度,学校、年级、班级三级考评机制,定期征求社区及社会实践所在单位的意见。班级进行周评比、年级进行月评比,学期末学校组织评比,对参与活动特别积极主动、收获较大和具有劳动实践探究精神的学生,评选“劳动小雷锋”,并作为上一级推优评先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典型广宣传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挖掘各项评比活动涌现出的学生典型,利用学校公众号、校园广播站、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在全体学生中树立“比、学、赶、帮、超”意识。

五、劳动教育成效及社会反响

(一)学生层面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实践体验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技能,使其从劳动实践中寻找付出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此外,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品质,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实践、尊重他人劳动行为、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奠定基础。

(二)家庭层面

家校联动的劳动教育模式,密切了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间的沟通和合作,有利于双方形成共识。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体验家长辛勤的劳作,增进了家长与子女的亲情,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学生的劳动素养得到大幅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

(三)学校层面

学校在开展劳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坚持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在全体学生中初步形成了以雷锋为榜样,努力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帮着做,公益活动争着做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顺利转型,校园内人人有劳动岗位,时时有劳作的身影,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四)社会层面

学校开展社会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邀请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爱心企业和商户加盟,建立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同时,将更多的各行各业的优秀劳动者请进校园,用“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意识,壮大了育人队伍,使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社会化。

未来,学校将逐步建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专业培训制度,为加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人力基础,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服务制度,立足校内,带动社区,影响社会,不断为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建设提供新的理念向导;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激励机制,为加强从事劳动教育人员的队伍建设提供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郭立场.让劳动教育塑造年青一代美好未来[J].重慶与世界,2018(20).

[2]朱培垓.莫把打扫卫生当惩罚[J].新班主任,2016(03).

[3]朱云娟.恢复中小学劳动课的理论和现实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8(01).

[4]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

[5]崔保师.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J].教育研究,2018,39(09).

[6]苏甫.实现我国现代化根本大计的行动纲领——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粗浅体会[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02).

[7]冯秋萌.德育一体化背景下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18(Z2).

[8]刘静.中学生研学旅行项目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指导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08).

[9]王洪贵.立德树人视野下劳动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6).

(责任编辑:赵春艳)

作者:赵锡君

劳动教育下学校教育论文 篇2:

谈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融合策略

摘 要:参加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平衡的重要保障,是践行共产主义核心思想的重要活动。文章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和生活教育理论,遵循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设计实践活动指导手册,探索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科活动课程;融合策略

一、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现代学科的变革和优化,旨在培养学生加强综合素质,以满足当前全面学习和工作的综合特点。劳动教育与现代课堂中的纪律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我们根据实践即是劳动的活动观点,加强学校对劳动教育和实践课程的融合,通过设计劳动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面对课堂上有限的劳动时间和资源,学校需要整合劳动课程,加强劳动教育的工作效率。

二、學科教学中劳动教育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马克思主义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原则,该理论的实质是在科学教育基础上将教育和生产劳动这两个独立的过程联系起来,并加以融合,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训练人类能全面发展,让生产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专业教学与劳动的结合是文化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学校教育应与生活、劳动紧密结合,将劳动课程融入学校教育和其他学科活动的基本原则如下:1.发展性原则。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首先,促进学生认知概念的全面发展,然后在各大学科中获得其他劳动知识经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它反映了学生从某种类型的实践知识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新的未知这类全面发展过程。二是积极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发展由浅到深进行思维。三是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在理论和劳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积极投入劳动情感,树立光荣的劳动观念。2.实践性原则。具体实践体现在:首先,在实践的内容上,引导学生参加大规模制造业生产的具体实践活动,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等各种活动,让他们在实践基础上彻底了解劳动知识;其次,通过各种实践方式,学生可以体验到一个具体劳动动作过程,如仔细观察,实验,透彻地进行劳动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结果可以由学生共享。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体现在:一是可以在实践中进行多系列活动,学生可以在学校内,课堂上或课后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二是学生和老师可以在上学期或暑假,周末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第三是实践内容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教师以及父母也可以参与其中一起帮助学生完成实践劳动。

(二)建立开放的生活实践活动环境

很多实验学校设计了实践活动手册——《春风里的清明节》,我们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观念,可分为低、中、高三类手册。每一册都融合了劳动教育、语文、科学知识和德育等多学科内容。这样,劳动生活与教育得到了充分的融合,理论活动与实践设计是本次活动指导手册的核心内容。部分实践活动是以节日课程和习俗为主要内容,将体力劳动与科学研究、中国文化、数学物理和绘画等学科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祭祀,生产,种植等活动,更多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了解劳动的实际价值及其意义,珍惜所取得的一切劳动成就,通过参与劳动,建立劳动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以生活教育为出发点,把劳动文化实践和学习课程教育相结合,打破教室和书本的界限,我们整合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学校和家庭生活,为具体实践活动建立了开放多样的环境,要鼓励和支持家长发挥带头作用,与教师一起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三)抓好堂教育主阵地

在实施劳动活动时,课堂仍然是各种活动的主要前沿。活动开始前,学校教师在劳动教学内容中,要深入渗透关于体力劳动的知识和内在理念。上课期间,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各专业知识,继续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各种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继续巩固成果,以更好地实现活动手册的具体教育目标,通过《春风里的清明节》实践活动的实施,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劳动才能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到实践活动与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要把劳动工作阶段的内容转化为爱祖国,爱人民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工作的价值,感受体力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

(四)加强自然学科在劳动教育中的渗透

德、智、体、美、劳五种教育思想不仅是内在的统一,更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全面成长。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参加生活劳动感受实践魅力,通过努力工作接受生活锻炼,磨练自己的信念,培养同学之间的诚信合作。因为,在开展学校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社会公德高尚情操理论和实践不断结合,通过劳动教育所蕴含的锻炼精神和审美能力融入到其他学科和活动中去;不仅要牢记专业科目知识,还应融入劳动文化知识,宣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知识,通过语文,数学、中国历史其他学科加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宣传,深入实践,让文化教育不断创新,注意与其他文化教育的融合,可以让学生感觉劳动无处不在,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社会价值观以及很好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能更好地运用综合信息知识进行人文价值观的学习。

结语:随着学习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将进一步加强,我们应继续加强其他学科在劳动教学中的渗透和融合,促进人文学科的多元化衔接,培养学生能具备信息综合思维模式,提高自己实践性,劳动性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传世.全面构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课程[J].北京教育,2016(08)

[2]蒋雄超.小学生技术学习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3(4):8-12.

[3]卢正旻.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关系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20).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明亮镇江林小学,广西 上林 530500)

作者:韦士乐

劳动教育下学校教育论文 篇3:

传承劳动智慧 涵养劳动精神

摘 要: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需有侧重地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并将劳动价值观嵌入综合实践课程价值体认的目标中。与此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服务、日常生活劳动、职业体验劳动等,可正确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劳动智慧;劳动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勞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可见,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之一。

蔡各庄小学是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着力打造自然生态和文化氛围兼具的“田园文化”教育,遵循“一木一自然,一人一世界”的办学理念,尊重学生生长规律,尊重学生个性特长。一直以来,学校不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而且注重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学校主要是从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帮助学生体悟劳动智慧和传承劳动精神四个维度构建劳动实践教育体系,并通过开发劳动校本课程、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获取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渠道。例如,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蚕桑文化》,就集中对 “采桑养蚕认识与种植”“我们班的小菜园”“校园花草小园丁”“探秘二十四节气”“寻访老工艺传承工匠心”等一系列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与此同时,学校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氛围,树立劳动意识

《意见》明确要求“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因而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强化劳动意识。学校主要从课堂教学、“园木劳动实践”和常规卫生劳动三方面开展。

1.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校利用每周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宣讲等宣传劳动思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2.在校园里开辟劳动场地。我们结合学校“田园文化”中的“躬耕”教育理念开展“园木劳动实践”,通过为每个班的学生开辟种植园区,带领学生认领自己班的“锄禾园”。同时,校园的花草蔬菜树木归班级所有,学生可以在班级教师和校园园丁的精心指导下观察、培育自己班级的植物,赏析他班的花草果实。在“躬耕”过程中,春天的播种育苗,夏天的施肥修剪,秋天的丰收采摘,冬天的御寒保暖,以及校园里的向日葵、石榴树、龙爪槐、小白菜、小辣椒、西红柿、桑葚果的种植等,处处皆有劳动情怀教育。

二、研学旅行,培养劳动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如果一个学生接受十年制的教育,仅仅教给他科学基础知识,从不让他接受劳动训练,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悲剧。因为他在十年过程中脱离了劳动,脱离了生活,精神生活是空虚的,没有劳动技能,没有做好生活准备。”

为了让学生的劳动生产技能知识更为专业,学校结合研学旅行活动,利用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资源“集发农业梦想王国——北戴河集发农业生产观光产业园”,定期带领学生去集发研学旅行,主要观察农作物种植、探究农作物生长规律、学习专业培育知识。与此同时,学校还与集发自然教育营地联合聘请农学专家为学生讲解现代农学科技生产。因此,劳动研学基地的开发不仅为学校全面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而且解决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师资短缺与具体的实践操作等问题。

三、主题活动,体悟劳动智慧

文明源于劳动,劳动产生智慧。从古至今,劳动者的智慧结晶频频让人叹为观止,大到建筑、农学、艺术等,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劳动智慧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我们就地取材,选取学校的代表植物——大桑树为劳动智慧教育的研究对象,开展“蚕桑文化”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1.探索认知桑树的成长。在实践中,学生通过了解桑树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规律,参与桑树插苗培育、施肥浇水,并在桑树生病期间,在园林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科学的用药常识。

2.研究桑树的产品开发。桑葚具有调整机体免疫的功能,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物品。盛夏时节,学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桑葚食品的开发。比如,学生们用桑葚制作成特色的桑葚糖,师生一起研究晾晒制作桑葚干、熬制桑葚果酱,并将桑葚配合酸奶做成水果捞,将桑葚果干和花生核桃等一起混合制作成“每日坚果”小零食等。秋天时节,学生们会和教师一起采桑叶,烘干制作桑叶茶;用桑叶泡脚,了解桑叶祛湿止痒、疏通经络的养生功效。

3.了解我国的“蚕桑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产丝的国家,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领先水平。学校通过采桑养蚕的实践劳动既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劳动智慧,接受劳动科普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亲身体验、传播蚕桑劳动文化。春季时节,教师会带领学生采桑养蚕,一起学习探究蚕的生长变化,了解蚕生命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蛾。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还了解了手工抽丝剥茧的技术。

通过一系列的劳动实践,学校将该项实践活动梳理编写成校本课程《蚕桑文化》,用以总结学生在劳动主题活动中感受到的古代劳动人们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博大精深的蚕桑文化。

四、实践教育,传承劳动精神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劳动智慧,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传承勤勉质朴的劳动精神。家乡北戴河是个拥有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小镇,从解放初期旅游业的蒸蒸日上,到后来北戴河手工艺品贝壳雕塑、贝壳贴画、珍珠玛瑙首饰、手工制作流沙画等的不断发展,不仅体现了北戴河老工艺发展的历程,也见证了老工艺劳动人民身上的匠人精神。

1.寻访历史:开展老工艺劳动主题实践活动。学生拿着摄像机、记录本、话筒,体验职业新闻记者的角色,到北戴河市场管理局,向工作人员了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现在的市场发展演变过程。在寻访过程中,学生了解到初期纯手工工艺以家庭为单位,以贝壳雕塑、贝壳贴片加工制品最受欢迎,后期工艺品类别逐渐增多,纯手工的工艺品销量逐年减少,尤其到了信息化时代,在大数据商业网络的冲击之下,手工艺人的年龄逐渐增大,而子孙们延续老工艺人制作技艺的却少之又少。

2.拜访匠人:了解、传承工艺制作技术。学生通过拜访老一代手工艺人,了解到他们初期创业的艰辛。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老一代手工艺人常常需要花费几个月或半年的时间去进货,且带回来的都是不同材质的原珠,需经过精心的打磨、编制才能生成一件美丽的手工艺品。比如,流沙画制作。从流沙的选材,到玻璃的选材,再到用料用量、制作技艺,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需经过反复的实验尝试,否则便会很难呈现出流沙在小小的玻璃框中呈现出的山河海洋、大漠风光瑰丽或壮观的场景。而这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方式,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渐消逝。

采访回来后,学生们在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拜访到的北戴河老一代手工艺劳动者的故事拍成了宣传记录片,不仅可以宣传手工艺制作者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还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学习实践自己感兴趣的制作技术。

3.研学匠艺。研学匠艺劳动实践活动在全校引起了轰动,学校出面主动联系有条件开展该项老工艺实践操作的基地——北戴河青少年活动实践基地,基地领导非常支持此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研学实践的良好环境,还特邀老一代工艺人为学生做技术指导。在此期间,学生们亲身体验学习制作技艺,完成制作老工艺品,既充分体验到老一辈劳动者们的劳动情怀,又感受到老手艺人身上拼搏进取、精益求精的伟大匠心。

4.致敬匠心。研学匠艺活动后,学生们自发给老一代手工艺人举办了颁奖盛典,以表达少先队员对劳动者最崇高的敬意。学生们精心准备颁奖词、演说稿,并在现场播放制作好的《寻访老工艺传承工匠心》宣传专题片,让全校师生看到了匠人们最原始、最朴实的初心,以及传承古典技艺的坚定,从而呼吁更多的人在新时代发扬劳动人的智慧,为书写着虚心、恒心、细心的踏实的匠人精神融入更多的创新和力量。

社会需要匠人,時代需要匠心,匠人匠心的劳动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前进驱动力,是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开展老工艺劳动系列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文化的情感,而且坚定了学生传承家乡老工艺技术,弘扬北戴河人民劳动与智慧结合的“工匠精神”的信心。

因为劳动最光荣、最伟大、最崇高、最美丽,所以各中小学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劳动教育。与此同时,我们要认清劳动教育对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又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气,让学生切实感受劳动之美、劳动之用、劳动之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王一梦

上一篇:国庆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上半年旅游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