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劳动技术教育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初中阶段劳动技术教育纳入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高中《通用技术》作为必修课程实施。上海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一直将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实施,规定小学68课时,初中170课时,高中102课时。如何实施必修的劳技课程并向课外拓展,使全体学生受益部分学生提高,唯有创新才能实现。

第一篇:劳动技术教育论文

劳动技术教育与美术教学的融合研究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和美术教学在基础教育中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意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学中,重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美术作为小学美育的重要组成,其实践性是比较强的,在教学中时常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展开实践操作,这就与劳动教育有了一定的融合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深入劳动技术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帮助。对此,本文立足于中高年级段的小学劳动教育,分析了劳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以及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劳动技术教育渗透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渗透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提供一定建议。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美术;小学

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参与劳动的机会比较少,劳动技能退化比较严重,对中华民族劳动美德以及劳动技术的了解也比较少,这对其未来的生活发展产生了严重阻碍。就此而言,将劳动技术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不仅是素质教育背景的实际要求,更是小学生自身发展和成长的需要。在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中,含有很多实践操作的部分以及劳动美德方面的资源,这为劳动技术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可行性,教師应在教学中深入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将劳动技术教育更好地渗透其中,实现小学生审美水平和劳动技能的综合成长,为素质教育的深化落实助力。

一、劳动技术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五育并举”理念的提出,劳动教育逐渐成了小学教育的热点,各个学科教师都在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技术教育素材,建立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新联系,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把劳动技术教育渗透在美术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劳朴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有利于优化传统文化教育

劳动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朴实、踏实肯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劳动技术教育的渗透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提升美术学科育人质量。例如教师可以挖掘绘画作品中展示的劳动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树立劳动意识;还可以利用传统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们了解先民们的劳动智慧,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有利于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劳动教育是对立德树人的细化,也是推动德育教育的重要力量,小学生正处在劳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美术教师要重视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培养,逐步纠正小学生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和不良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比如在剪纸活动中小学生实践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废用纸张和垃圾,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其将自己的垃圾收拾好扔进垃圾桶,对于一些废弃的纸张还可以用来做草稿纸,以此培养其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节约美德。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劳动技术教育渗透的现状

在当前“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小学生各方面意识和技能的综合培养,尤其是劳动技术教育的渗透,逐渐成为教师在各科教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很多教师在理念意识和教学方法方面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缺陷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其中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再结合实际问题、现状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美术教师对劳动技术教育缺乏深入理解

在素质教育“五育”的贯彻过程中,小学教师对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模式,使得教学内容难以有效衔接。同时,对劳动技术教育了解和认知程度是影响教师展开教学实践和设计的关键。目前,小学美术教师对劳动技术教育普遍缺乏深入地了解,对其与本学科教学内容的结合、解读缺乏深度,导致劳动技术教育难以在教学中得到落实。因此,小学中高年级段的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渗透,保证学生美术素养提升的同时,实现综合方向的发展。

(二)美术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缺乏关注

在教育形式、思维和理念产生变革的背景下,教师更多以辅助者角色出现,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验。但是,在美术课堂中,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完全自由地构建和创造。其中,诸多教师未能清晰地调查和分析中高学段的学生美术水平和认知能力,未能将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和元素融入其中,致使劳动技术教育的融入大打折扣。所以,在实施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从学生学段、认知、思维发展规律入手,增强劳动技术教育和美术教学的针对性。

三、学科融合,劳动技术教育中渗透美术教学的对策

(一)深挖劳动教材,探索劳动技术教育与美术教学的素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材是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对此,要将劳动技术教育更好地融入美术课堂中,最重要的就是立足于教材中的资源,从教材出发探寻劳动技术教育的素材和融入点,进而实现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小学美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材内容中需要学生进行动手创作的内容非常多,且其中还涵盖一些传统文化内容,也会涉及一些劳动技术教育知识,这些内容,都是劳动技术教育渗透中十分有用的素材,需要美术教师的深入挖掘。

比如,《剪纸团花》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属于传统工艺制作板块,其是先辈们的优秀劳动智慧果实,蕴含着先人们的劳动思想和劳动精神。在这一课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展开劳动技术教育的渗透。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剪纸团花”制作过程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其制作的每一个步骤,发现其设计美妙和魅力之处的同时,体会其中蕴含的耐心、细心、创造等劳动精神,并引导其在自己动手实践时,将这些劳动精神内化于心。此外,这一课内容中含有劳动体验模块,这也是劳动技术教育非常合适的渗透点。在这一模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造,并亲自动手“做一做”,让其看到通过自己的双手将一张普通的纸变成“团花”的过程,并从劳动中收获成就感,使其认识到劳动的美妙。同时,其在进行剪纸的过程中,劳动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二)强调教学过程,抓住劳动教育渗透时机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的综合成长,在课堂中多重视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紧抓合适时机,渗透劳动意识的培育,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亲身操作,将其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激发出来,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并能够在劳动之中找到快乐与成就感。

在《剪纸团花》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渗透劳动技术教育。比如,在针对“剪纸团花”的背景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及其纹样所表达的传统意义出发,渗透古人的劳动理念。同时,在介绍剪纸团花的图案纹样和剪纸步骤时,将古人的劳动智慧渗透其中,让学生理解剪纸团花中用到的“对称性”这一劳动技巧,深入了解先辈们的创造力量及劳动智慧,树立其科学劳动观念和劳动创造意识。此外,在实践操作这一过程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剪纸团花”优秀作品的展示,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在实践操作中深入体会劳动过程。剪纸是一项非常细致的手工活动,在剪纸劳动过程中,需要学生保持细心、耐心,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更好地完成“剪纸团花”作品,这就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术形成了一定的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剪纸作品后,教师还可以联合学生,共同选出公认最优秀的几个作品,让学生们共同动手,将其装饰在教室中,渗透合作劳动意识,提升其协作能力。在课程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剪下来的一些碎纸和废纸收集起来,扔到垃圾桶或作为废物再利用,养成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其灌输保护环境和勤俭节约的劳动美德。

(三)重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劳动技能培养

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实践活动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也是学生劳动技能的充分体现,是促进学生劳动技能提升的主要载体。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在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技能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深度渗透。

依然以《剪纸团花》这一课为例,作为我国传统的一门手工技艺,剪纸团花的实践操作中有着很多细致的技能和技巧,对于学生的手工能力要求非常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春节”的氛围,将“剪纸团花”在春节中的应用展示出来,并据此创设一个“实践活动”情境:在“春节”的氛围下,装扮一下我们的教室吧!让学生沉浸到“春节”的情境氛围中,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做好示范,通过微课的步骤播放和教师的实操示范,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指导先模仿操作,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示范。因为剪纸中用到的剪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学生操作失误、错误或出现危险行为时,教师要及时提供正确引导,避免发生误伤情况,树立其严谨的劳动观念,使其充分掌握“剪纸团花”的手工技巧和步骤。之后,再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展开自主想象和剪纸创作,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巩固其劳动技能,并实现劳动创造能力的提升。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剪纸团花“折纸——画图案——剪纸”的制作步骤有了更深的掌握,并能够在保证自己和周围小伙伴安全的情况下,完成一个漂亮的剪纸作品,劳动技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四、結语

总而言之,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落实的重要一步,在小学教育中,除了要设立专门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外,还要注重其在其他学科中的渗透,通过多学科的协同,助力劳动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江.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与劳技教育的整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54.

[2]朱义,杨兴.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设计及行动研究[J].进展:科学视界,2021(7):3.

作者:宣海燕

第二篇: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第5条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由此可见,定位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

一、如何理解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技术教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专科院校所开办的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教育,它是指普通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技术教育。现在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和迅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它是区别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的课程标准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定位是:“劳动技术学科是中小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者与他人合作,在设计、制作、使用与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强技术意识,提高劳动技术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侧重实践的技术型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生产劳动,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因而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课程标准”体现了技术教育作為主线,以“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技术的本质、地位、作用和价值,进而确立了《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特征——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

二、思想层面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一)必要性的解读

1.知识经济社会及终身教育理念的需要。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学生终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此,包含技术、劳动和多方面综合科学知识在内的,以培养学生态度和技能为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

2.学生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的信息传递、知识增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职业流动等方面的变化使学生将来的求职、生存和发展,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择业、竞争、创业和应变的意识与能力,要具有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足够的生存能力。如果现在的学生不改变传统课程观下“死读书”和单一注重记忆的学习方式,不会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也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自身发展和学习与工作的需要。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与社会一般职业密切联系的劳动实践中,可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天资和才能发挥的劳动项目及职业种类,从而能从小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个性特长。这些兴趣、特长和精神都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创业。

3.知识内涵扩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知识的概念,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涵义,已经突破认识和经验的范畴,进入实践和创造的领域。知识的这种发展,使学生“学习最有用知识”的学校课程,自然也要随之变革和调整。

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使中小学课程体系增加了实践环节,把劳动、技术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术性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难以在书本和文化课中获得的知识,还可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去理解、探究、创造和发展知识,显然,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知识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上的误区

1.劳动与技术教育多此一举。有人认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有的是时间参加劳动,到时自然就学会了劳动技术。尤其是农村学生,放学回家经常要参加劳动,因而学校没有必要开设劳动与技术课。产生上述认识的偏误,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学生简单地参加劳动和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并不是一回事。虽然在劳动中,学生也能得到劳动锻炼,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也能通过直观模仿、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授有关的劳动技术。但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相比,不仅是低效的,而且是不完整的。

2.劳动与技术教育地位卑微。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生将来可能成为脑力劳动者,至少不见得将来会去种田、养猪、当缝纫工或修理工等,这种认识的产生,是对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的性质不了解的结果。其主要功能和基本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和技术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劳动与技术教育有碍教学。也有的人认为,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占用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所以,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学校打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旗帜,行“传统教育”之实。 殊不知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说明,劳动技术课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实践层面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一)积极方面

1.政策的保证。国家颁布的中小学课程计划明确规定,劳技课是必修课,并成为贯穿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课时每周2节,课堂教学成为了对中小学生实施劳技教育的主渠道,原国家教委对中小学课程进行调整时,反复强调劳技课是必修课程之一。

2.教材的多样性。劳技课列入中小学课表,作为一门必修课后,国家颁布了劳技课教学大纲, 劳技课也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了自己的教材。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劳技教材实行“一纲多本”的精神。各省市都结合自己的省(市)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中小学劳技教材。为使劳技教育更加切实际,有的县市和中小学校还根据当地实际自编了劳技课辅助教材。

3.内容的丰富化。传统的扫把加抹布的中小学劳技教育形式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更加富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更加强调制度化、系列化, 除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外,更加注重劳动技术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中小学劳技教育内容涵盖了自我服务劳动、 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等方方面面。

4.研究活动逐步开展。为了推动中小学劳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央及省市、县区教研机构均相继设置了专职或兼职劳技教研员,负责组织广大中小学劳技教师结合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中小学劳技教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实践中的困惑

1.应试教育经久不衰,劳动与技术教育无暇顾忌。不可否认虽然中小学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得到重视,但是不少地方的许多学校劳技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在不少学校也被当作一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无论是受重视程度还是开设状况都不能令人满意。通常是劳技课只进课表,不进课堂,劳技教育仍然沿袭传统的扫把加抹布,劳技教育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扫地抹灰等卫生清洁劳动。

2.劳技教师严重缺乏,教育质量无法保证。目前中小学劳技教师大多为兼职,且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素质欠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劳技教育的开展。从师范教育培养师资的方向看,专门培养劳动与技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更是寥寥无几,从根源上缺少高质量的教师,也就很难开展有效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3.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劳动与技术教育“硬件”瘫软。进行劳技教育要有一定的设施设备, 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都相对固定的劳动设施就无法正常开展劳技教育,但目前众多中小学校除了有几把扫把之外,根本就没有别的劳动工具、设备和基地。劳动中少了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两大要素,根本无法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加强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若干对策

1.要端正教育思想,提高对劳技教育的认识。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加之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劳技教育還缺乏足够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劳技教育的宣传,充分提高劳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的认识,切实把劳技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并把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纳入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2.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劳技教育与一般学科课程不同, 它是知识和实践、智力和能力的综合教育。 因此,师资要求与其他学科要求也有所不同。由于师范院校还没有设置劳技专业,劳技课师资缺乏正常的来源, 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劳技师资队伍建设,如在师范院校或农林工科院校设置劳技专业,培养中小学劳技师资;从现有教职工中精心挑选热爱劳技教育、动手实践能力强,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劳技教师;从工厂、企业、乡村农技站 以及种养专业户、能工巧匠中选聘兼职劳技教师等各种途径保证师资的质量。

3.增加教育投入以改善中小学劳技教育条件。地方政府和各有关方面要切实遵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具有一定数量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劳技教育专用教室、实验园地,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劳技实习基地及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建设区域性的劳技教中心。

正确定位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还其应有的发展空间,是政府与广大实践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周峰,《简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美育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2002(4)

[2] 龙艳,《劳动技术教育应立足实践》[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6)

[3] 于慧颖,《深化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11)

[4] 李四友,《对劳动技术课认识误区的剖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0(9)

[5] 刘冬芸,《中小学劳技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4(9)

作者:闵春雷

第三篇:立足课堂兴趣驱动项目实践 创新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初中阶段劳动技术教育纳入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高中《通用技术》作为必修课程实施。上海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一直将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实施,规定小学68课时,初中170课时,高中102课时。如何实施必修的劳技课程并向课外拓展,使全体学生受益部分学生提高,唯有创新才能实现。

一、创新缘由: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选择

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的总趋势、两种实施模式并存的客观要求,迫切需要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

1.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越来越显示出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习近平主席也指出“必须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这就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内容的认识。

当今人类面临自然、道德和社会等越来越多不利因素的挑战,我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层面,而是要通过教育改革进一步从道德意识、技术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与文明意识相互关联的统一上去审视。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综合了中小学各阶段各学科的知识和关联,不容割裂,它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显示出来。

2.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必迫使逼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和适合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国务院要求2017年起高考改革试点文理不分模式,第一依据“3”(语、数、外统考)体现了全员发展的要求,第二依据“3”(等级考自选)体现了个性化发展的要求,第三参考“其他学科”(合格考)将体现出更为广泛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高考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最吸引眼球的风向标。改革价值取向和改革风向标不仅直接引领了高中教育,也将间接引领几年义务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的显性发展和潜在发展均有着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过程中有着更为自主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必将迫使劳动技术教育创新,必将迫使劳动技术教育出新思路,推新举措,有新作为。

3.在劳技教育两种实施模式并存的历史阶段,劳技中心与学校之间必须加强联动,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从各地情况看,目前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模式,学校按行政班级或选课班级每周分散进行;第二种模式,各校学生去劳技中心自主选课集中一周进行。由于历史、城市化、体制等因素,上海市松江区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上述两种模式并存,预计这种情况还将存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学校和劳技中心实施劳技教育各有长短,但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劳技中心实施劳技教育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明显要高一些。劳技中心的主要优势在于课时有保障,专业师资强,专业设施完善,课堂教学整体水平高。学校的优势体现在部分劳技资源特色明显,拓展探究活动便于学生参加。因此,劳技中心与学校之间要加强联动,建立区域劳技教育共同发展平台,让优质劳技教育资源尽可能发挥作用,推进全区劳技教育新发展。

二、创新路径:立足课堂,兴趣驱动,项目实践

课堂是主阵地,兴趣是原动力,项目是好载体?我们在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过程中,选择了课堂、兴趣、项目三条路径。

1.立足课堂,优化过程,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实施开展的主阵地在课堂。劳技中心在一周集中教学中安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怎样上好课,如何实现全体学生学习劳技的有效性,是劳技教育课堂教学创新首先应该面对的问题。2007年起,我们尝试课程时代化和教学数字化探索,丰富了课程,生动了课堂。2010年起,我们开展培育特色课程和研磨精品课实践,促使课程更加特色,课堂效益更加提高。2013年起,我们加大创新力度,以学案导学法、技术分解导学法、项目教学法、分层施教法、多元评价法、微课程助学法等举措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针对劳技中心一周集中教学的特点,从贯彻劳技课程标准和学生选课多样性考虑,我们对第一轮校本课程教材进行优化改编,致使这些课程更具有科学性,更符合劳技课程标准,更适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更受学生欢迎。比如,《金属加工》具有初高中连贯和课内外兼顾特点,《实体设计》充实了3D打印技术,《电子技术》增加了数字电路和自动控制比例。设定一周集中教学的时间与一学期每周分散教学的累计时间相当,采用指导和自主选课相结合的方法,让每位学生分别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至少选修一门市统编教材的课程,然后再有更多的校本特色课程可选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了学习经历,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

2.兴趣驱动,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件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的成因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先发”的,与生俱来的;第二种是“后发”的,逐渐养成的。这两种成因的共同特点是,发自于人的内心,具有冲动性和持久性。

我们在开展劳技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正视了兴趣的“先发”与“后发”两个成因,通过发现和培养来实现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让学生在经历丰富的劳技学习之后,发现自己初步兴致所向,触摸体验,尽兴玩耍,深度探究,发现兴趣,进而内化为动机。

每年劳技节系列活动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劳技體验实践,让有兴趣的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周六劳技探趣——每年4、5月进行,全区初中、高中学生自主参与,探求劳技带来的乐趣,约有300余人次参与。

劳技竞赛——每年3月进行,全区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以学校组队自主报名,分学段分项目规定时间竞技,约有460余人次参与。

暑期开放活动——每年7月进行,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对劳技有兴趣的学生自主参与,在宽松的氛同中体会劳技感受,享受劳技快乐,带回劳技成果,约有200余人参与。

未来-程师创新夏令营——每年7月进行,十个整天,营员们自主设计、制造、体验,更接近社会实际,得到了课堂上从未经历过的快乐和收获,有70余人次参与。

劳技成果展评——每年11月进行,全区各小学、初中学生以学校组队自愿参与,分主题预先告知,提前准备,同台展示评比,约有480余人次参与。

水仙雕刻造型评比——每年12月进行,全区各小学、初中学生以学校组队自愿参与,约有500余人次,优胜者被推荐参加上海市中小学生水仙雕刻造型比赛。

从全体学生普遍经历的劳技课堂教学,到部分学生课余自主参与的“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松江区劳技节系列活动,经历了从试探兴趣到形成动机的过程,埋下了可能对人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种子,甚至烙下了痕迹。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项目实践,注重过程,培养学生多维思考,促进学生学会生存

劳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特点。因此,深度的劳技学习最适合以项目活动为载体运行实践。美国项目管理专家约翰·宾认为:“项目是要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一个项同具有确定的目标,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要完成的是以前从未做过的工作。学生作为项目实施者要参与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全过程,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更加贴近,更具真实性,当然也更有风险性、艰辛感和愉悦感。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白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得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上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因此,学生作为项目直接参与者,他们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从最初的调查探讨,到期间的设计开发,直至最终形成成果,学生都作为第一责任人。在整个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转化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均有实质性的提高。通过项目实践活动,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将知识与技能转换为直接生产力或是符合+会需求的思维模式。项目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尽早地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法负责。同时,通过组织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参加项目实践小组,也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项目实践的系统性、过程性和培养能力的多维度要素决定,要完成一个项日必须要求项目参与者从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实践、调整。“未来工程师创新夏令营”总结-2012年的《思行悟》、2013年的《梦之旅》、2014年的《智慧行》生动展现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收获。有机会多参加项目实践的历练,就有助于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教育思想。

三、创新成效: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我们通过立足课堂,兴趣驱动,项目实践,获得了收获。

1.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员和个性化发展

调查显示:学生对劳技学习愿望强烈,有89.9%的学生“很喜欢”和“比较喜炊”上劳技课,劳技作为创新和实践的载体受到学生欢迎,有39.9%的学生在上完劳技课之后,“经常参加”和“非常想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劳技拓展探究活动 学生有两方面反映。第一,劳技课堂生动有效。“这里的一节课50分钟,感觉上比我们平时的40分钟要快得多。”“真是不可思议,这么逼真精巧的花,竟然让我这样笨手笨脚的人给做出来了。”“老师本事真大呀!我们一开始认为学不会的东西,最后竟然有这么多的人做成功了。”第二,劳技拓展活动令人喜欢。一位学生说:“老师认真,营员专注,作品美妙,这里的收获有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在学校的课堂上从没碰到过。”一位学生心得:“无意之间翻到了一本关于荷兰风车的杂志,被它巨大、壮观、伟丽的构造所折服,这是我这次创意木工设计的灵感。用手转动风叶,好似听到了古老的风车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世界在我手指间转动,世界在我眼前展开。”一位学生感言:“只凭脑子的思考、蜻蜓点水般的触摸,是不能完成实际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的同时,认真操作实践,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成绩表明:三条路径创新劳技教育,丰富了学生学习经历,满足了学生拓展探究劳技的愿望,提升了学生的劳技素养。2007至2014年连续八年,我区中学生在一年一度的上海市中学生劳技竞赛中成绩稳中有升,2007年填补个人一等奖空白,2008年团体总分第五名,2009年团体总分第三名,2010年团体总分第四名,2011年团体总分第三名,2012年团体总分第二名,2013年团体总分第二名,2014年荣获团体一等奖。

2.明显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创新,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自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劳技中心共开展教研组活动22次,备课组活动52次,网络教研活动4次,校本课程培训3次。每次活动都有主题、有内容、有讨论、有交流,教研组成员、备课组成员对劳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交流,探讨劳技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策略,探索新技术在劳技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均比以往有更深的体会。在市、区级的教学评比和论文评奖中屡屡获奖。

借助“春播、夏耕、秋收、冬藏”劳技节平台,全区劳技教师共同成长发展。连续多年的区劳技竞赛和区劳技成果展评,全区各校教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师的组织能力、辅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更快的提升。一位来自基层学校的教师道出了心声:“劳技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以劳技节系列活动形式开展,对于我们劳技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件喜事,我们师生实践的活动更加丰富,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这将有助于我们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我们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我们倍感欣喜并倍加珍惜。”

四、创新续篇:信息技术、课程建设、联动机制,协同提升松江劳技教育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将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我们要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力量,运用性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综合多维意识改进课程建设,紧密中心学校之间联动,协同提升松江劳技教育,助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

一要充分运用现代性息技术,切实改进劳技课堂教学方法。针对技术学习特点,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增加指导和互动环节;精选知识技能点,精心录制微型课程,让学生通过智能终端自主下载,方便学生自学和交流。

二要完善劳技校本课程建设,综合体现劳技学科育人价值。突破狭隘的劳动和技术传统劳技教育观念的束缚,在劳技课程标准指导下改进优化劳技课程内容,综合渗透民族精神、道德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与文明意识等,体现劳技学科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育人价值。

三要着力建设中心学校联动机制,整体推进全区劳技教育发展。中心和学校在实施劳技教育的过程中,各有所长,各尽所能,要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共享,丰富全區学生劳技学习经历,持续促进部分学生劳技特色发展。

作者:柴秋云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摘 要】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学科被弱化,实施可有可无的状态,只有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创新操作体系,整合实践资源,开发实践内容才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创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劳动与技术教育 现状 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传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传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进行了重组和拓展,从而超越了传统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涵和要求。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是“小学3~6年级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之一。接受劳动与技术教育、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然而,透视现行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我们却遭遇着众多的困惑,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一、小学劳技教育的尴尬现状

1.劳动与技术教育跟综合实践活动的其它几个领域共用1个课时,实际操作时如何把握?

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其作用和价值毋庸置疑。据笔者和部分小学相关教师所作的初步探讨,大部分学校对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的“不合理”(注:此处仅是个人观点)仍然大量存在着。按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纲要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课时是每周3课时,但许多学校往往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把这3课时这样设置: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班队活动1课时。班队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却占着每周1课时的时间,四大领域之一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占1课时,而唯独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却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这三大学习领域共用1个课时。这样的课时量能保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正常开展吗?事实上,在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是可以比较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但以劳动操作性与技术性为主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却与其较难整合,这样共用1个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该如何有效实施?“人人要获得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经历”这一学生的基本权利能得到保证吗?试想:当大多数学校依然热衷于分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停留在口头上居多的今天,劳动与技术教育不就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吗?难怪有教师这样问了:小学劳技还开不开?这样的课时设置,对一线老师来说确实存在着操作上的难度,盼望相关部门出台一些建设性意见供大家参考。

2.和传统的劳技课程相比,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有被弱化的倾向,这是不是我们认识的狭隘?

劳动技术教育在过去一直以课程形态设置,在过去肯定是必修课。而在新课程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只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虽然在目前国际性的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以综合形态推出,无疑是顺应了改革的潮流,它必将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和实践品质得到展示,使课程的内容得到结构性重组,更有利于建构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也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对此,我们毫不怀疑把传统的劳技课程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价值,但从原本一门独立学科转变成一个学习领域,不免让人有被“弱化”的感觉,而且在实际操作时又没有硬性、统一性地规定它的具体课时。就算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比较正规、常态的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一块对它而言能分配的课时也是十分有限的。笔者观摩过很多综合实践活动,也阅读过很多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大多没有把劳动与技术教育融入其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似乎很难找到其踪迹,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在我们看来,新课程无疑是削弱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这是有违新课程的初衷?还是我们狭隘的认识所致?

3.劳动与技术教育不等同于单纯的劳动教育或科技活动,又该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支撑点?

在人们的观念中,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仅仅看作是动手劳动的课,学生能动手就行。有的老师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比如打扫卫生等,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回到家能帮父母干点家务已经蛮不错了,如今许多父母都没事做,泡在麻将里,叫孩子能做点什么呢?也有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应该让他吃点“苦”,适当的劳动是必需的,作为教师在帮助学生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可以和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这个想法确实有一定的新意,劳技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相同之处都是讲技术。其二者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至少通过科技实践活动实现让学生获得操作与体验的学习经历。但劳技教育和科技教育毕竟是有区别的。劳技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而科技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两者不能相互代替。

事实上,新课程理念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既包括传统的劳动教育(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也包括技术教育(技能练习、工艺制作、简易设计、技术试验、发明创造、职业体验等),它是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有机整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突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技术性”,增加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把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技术应用、技术评价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因而,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科技教育都不能替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功能,都不能涵盖它的全部。面对劳动与技术教育,我们又该寻求一种怎样的突破?

二、困惑中的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作为最能体现新课程亮点、最能体现素质教育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在推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其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小学的新课改中却可有可无,走在消亡的边缘,这实在有违新课改的初衷。该如何规范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和安排课时?如何有效操作?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1.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适当调整课程设置。笔者认为调整原先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包含四大学习领域,既然信息技术能单列安排每周1课时,那何不效仿把劳动与技术也安排每周1课时?剩下的1课时就是常规的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取消传统上单独设立的班队活动课。师资的安排也要考虑同一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由同一教师来指导。这样有了课时的保证,又落实了指导的教师,劳动与技术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地实施起来,不至于这一“人人都必须经历的学习领域”出现可有可无的尴尬,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浙教基[2005]36号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开足开好体育、艺术、品德、社会、劳技等课程,严禁利用这些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从中看出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不能减,而且要做足加法。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推进,特别是对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作必要的宣传,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开足课时,在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努力开好劳动与技术教育,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真正落实,以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推进和顺利进行。

2.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创新劳技教育实践体系。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兼具操作性、实践性的学科,目前由于一费制的实行,给相应配套材料的征订等方面带来了限制。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征订,这给教师教学、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困难。但学校和教师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校特色、当地经济创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体系:以劳技教育为平台,充分发挥劳技教育的主体性、引领性、学科性的优势,恰当地引进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整合发展其他教育资源和学习板块,以基地为载体,重新构建劳技教育学科,突出其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使其更丰富、更丰满、更成熟,进一步发展这一学习领域。

在劳动与技术实践操作过程中,作为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技术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其中,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也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可以把作品的制作过程,从怎样做变换成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办法把作品的质量做得更好。通过这样的引入,使学生有主动探索、寻找资料,创新成果的意识,也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有所依据,不至于感到茫然或手足无措。例如,指导学生设计制作畚箕这一活动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究:传统的畚箕在倒垃圾时,常有被风吹走垃圾的现象,如何来改变这一现象呢?学生经过分析、讨论、思考,再让学生去调查人们在防止吹落垃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让学生去研究如何制作出效果更好的防风畚箕。几天后,一个蕴含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防风畚箕诞生了。这样的整合更具有技术的成分、研究的味道,实践的效果也会更好。

3.整合实践资源,开发实践内容。

(1)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科技教育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开展劳技教育时,我们可以将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设计方案,自己制作,自己实验,然后分组总结、分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拓展思维,锻炼能力。

以下是我校(注:此处指浙江省海盐县于城镇中心小学,下文同)3-6年级科技型劳技教育的活动板块,可供大家参考。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可以把校园内的场地、树木花草、建筑、橱窗以及教室的墙面、绿地等划分成包干区,让学生清理、布置与维护,使学生获得劳动技术的实践与体验。此外,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清洁卫生工作,学具的收拾和整理,课桌椅的简单修理都是学生劳动技术实践与体验的资源。

其次,校园内可开辟生态园。学生们根据各自班级的实际,分别在生态园里种植了花卉、水果等绿色植物,他们常去松土、捡石块、拔草,播种、浇水、移栽、施肥,遇到疑难问题时向有经验的农民伯伯请教。当植物成活时,又分组开展护理活动,并经常性地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这样的生态园给学生提供了劳动技术实践与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劳动参与中研究问题、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陶冶美好情操,这是传统的教科书所无法做到的。还可在教室内开辟生物角,在生物角里种花、养小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与校外实践体验基地相结合。我们学校与四家农业特色种养殖大户建立合作关系,开辟综合实践活动校外体验基地。并利用这个基地,让学生参与一些农业劳动。适当的劳动,不仅可以使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得到很好的发育,而且可以提高运动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如葡萄的栽培,学生不仅要学习除草、疏果,而且要采摘,在学到栽培技术的同时,又加强了运动,锻炼了身心,可谓一举两得。当观察发现有病虫害时,还要去研究得的是什么病,侵害的是什么虫?又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都需要学生去研究、讨论、请教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还能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蔬菜、水果,农具,以及部分农具的实际操作。

(4)与家政、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家庭劳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也不要只偏重学习而放松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应给孩子安排必要的家务劳动,如洗衣、钉纽扣、打扫卫生、做菜、烧饭、整理房间等劳动。除了让孩子学会一部分家务外,还要给孩子安排一些固定的劳动岗位。如吃饭前拿碗筷;每天晚饭后扫地、倒垃圾;每天早上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铺,折叠好被子。使他们在劳动中获得更多地学习锻炼的机会。

其次,还可组织学生打扫社区街道卫生,清理乱张贴与卫生死角,到敬老院打扫卫生,为老人做事,给孤寡老人带去欢乐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劳动与技术教育要不断地挖掘本地、本校的各种资源,其内容的整合,既要与本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又要与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水平相适应,便于学生操作、教师指导。这样,有利于技术探究活动的展开和学生初步设计能力的形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需要素质全面的人才。劳动与技术教育尽管目前还在在着许多困难,但只要大家重视这门学科,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创新操作体系,整合实践资源,开发实践内容,就有可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开创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纲要(3-6年级)(试行)[Z].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肖金良

第五篇: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研究

[摘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最终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释放出了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致使一批劳动力必须选择转移就业。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与他们的教育情况密切相关,教育层次低的农村劳动力是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增加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转移能力和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最终增加社会经济总水平和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作者简介]李新平(1965- ),男,湖南邵阳人,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辽宁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制度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黄小红(1969- ),女,湖南邵阳人,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湖南邵阳422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制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6BJY029)

[

一、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推进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释放出了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生存问题成为我国当务之急。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但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活问题,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还增加了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水平,实现社会福利总水平的最大化,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因为从事教育活动取得收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教育活动的接受方则因为教育取得将来的预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表现在将来。首先,通过教育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谋生手段,这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劳动者必须进入的教育层次,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纳入了国家的义务教育计划,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就属于这种形式的教育种类;其次,当所有人都完成义务教育以后,一部分人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技术教育来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以应对专业性质较强工作的需要(没有接受过专门技术教育的劳动者不能胜任此种工作),其工资水平往往高于大众劳动者都能胜任的普通工作,因而接受专业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预期收入,这是对劳动者愿意花费大量的成本接受非义务专业教育的合理解释。非义务专业教育需要支付较高的教育成本,一方面是因为该种教育对教育活动主授方自身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其自身接受教育的成本较高,因而要求取得较高的回报;另一方面,该种教育不受国家义务教育的保护,因而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有限,便提高了教育活动接收方的支付成本,这是为什么非义务教育需要支付较高教育成本的合理解释。此外,教育活动的接收方因为接受非义务的专业教育,暂时不能从事那些目前能够胜任的工作,因而不能取得相应的就业收入,这种收入在经济学上称为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非义务教育的接受者既要支付教育的显成本,又要因此忍受不能工作的机会成本损失,所以接受非义务专业教育的成本是很大的。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公共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方法和技术,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则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性质的教育形式,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手段,接受不同教育类型的劳动者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就业,这就是劳动力资源的教育配置机制。不同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的差异则是对劳动者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育所支付成本的回报。大多数的研究发现,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社会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关性分析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工作环境和收入水平正相关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教育是一种经济活动,教育活动的主授方和被授方都是以取得相应的经济收入为前提的。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配置劳动力资源,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教育能够把不同的劳动者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并取得不同的工资水平。首先,接受不同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被配置到不同层次的工作岗位就业,只接受义务教育的劳动者仅具有大众化的劳动能力,不具有专业化的劳动能力,因而被配置专业技能较低的普通工作,这种工作的性质是技术含量较低,几乎每一个劳动者都能胜任,因而其工资水平也相应较低,而接受专业技能教育的劳动者,被配置到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性工作岗位,这种工作的特点是技术含量较高,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胜任,因而其要求的工资水平往往较高。其次,接受不同专业性质教育的劳动者,所接受的专业训练不一样,被分配到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工作岗位从业,其工资水平高低决定于专业教育结构水平,即使某个行业的技术含量较高,如果该行业教育机构培养的劳动者太多,也可能导致行業工资水平偏低,但平均来说技术含量较高行业的工资一般会高于技术含量较低行业的工资。大多数研究发现,接受较高教育层次的劳动者能够在环境优越的劳动岗位就业,并取得较高的劳动报酬。美国的教育学家发现,在美国平均每多受一年大学教育,将来的收入会比原来增加12%,这就是“教育收益”。我国2006年的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学文化程度为8744元,初中为10269元,高中为12204元,大专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为22995元、37880元,显示了劳动者接受教育层次高低对其收入水平的积极作用。

大多数农村劳动者由于受到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接受层次相对较低的义务教育,没有机会接受层次较高的非义务专业教育,因而其社会就业能力较差。从已经进城打工的农民来看,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粗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边劳动边积累的。无论农民工是选择外出就业还是就近就业,由于受到其教育层次和职业技能本身的限制,收入水平往往都不高,而且,教育层次决定了他们要提高收入的难度很大。一项对农村劳动力的研究发现,大学文化程度工资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4倍,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4~5倍,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者工资是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工资的3~4倍。而且,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教育的农村劳动者只能选择在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并且工作没有什么保障,无任何其他收入,工资上涨的弹性小。这说明职业技能教育与劳动力资源的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者转移就业能力正相关

农村剩余劳动者由于受到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接受层次相对较低的义务教育,其要求的劳动报酬相对较低,而就业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就业成本和转移成本往往较高,农村剩余劳动者转移就业的收入往往不足以弥补其转移就业的成本,导致农村剩余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相对较大。通过一定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不但可以让农村剩余劳动者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可以丰富其就业知识和就业信息,能够较容易地实现转移就业并取得相对较高的劳动报酬。

根据湖南邵阳市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一项调查,隆回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2009年全县总人口11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8.52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40余万人。隆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高中以上文化的转移率(转移劳动者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高达78%,中专以上为92%,初中以上为61%,小学文化程度为32%,文盲和半文盲的转移率只有11%。2009年,该县各级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和求职者特长统一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直接组织跨省转移就业16700人、省内劳务介绍21900人,全县稳定劳务输出23.8万人,大大增加了劳务输出的总量,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有序性,改善了农民工务工环境。

2005年武冈市农村人口60万,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43.1万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9亩,富余劳动力2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10.8万人,省内及市内实现就业58万人,还有近9.4万劳动力既不能在本地就业,也不能实现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只有63.8%。剩下的9.4万劳动力基本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这些都说明,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显示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转移就业能力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三、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教育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好坏和劳动报酬的高低。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低的平均劳动报酬,而教育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可以从事较高技术含量的资本密集型工作,相应取得较高的平均劳动报酬。教育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和相对较低的社会生活质量,必须增加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劳动者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提高其转移就业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技能,有助于形成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方面,由于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劳动者只能接受较低层次的大众教育,一般不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农村劳动力市场形成典型的供大于求的状况,因而其就业能力较差,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转移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都显得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我国现阶段教育结构和人口结构的限制,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又难以招收到合格的劳动者。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的专业性都很强,只有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从事与之相关的技术工作,但具有某种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却很难胜任其他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不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专业技术性质的工作,只能从事几乎所有人都能胜任的非专业化的普通型工作;具有较高水平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又基本上不愿意从事那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或者非本专业技术的工作。在劳动力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失衡会导致种类不同、级别不同的市场替代性较差,这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难度。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的需要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和兴趣所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专门人才,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合理供给。

(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不同种类劳动力的需求,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使劳动力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静止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每个劳动者都能找到自己能接受的工作,而每个劳动力需求者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劳动者。要满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就要存在社会分工劳动。一般说,劳动分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由社会产品种类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此形成不同产业、部门、行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其二是由劳动者从事的工作内容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此形成不同职业的劳动力需求。对体力劳动者,一般要考虑其劳动作业的操作程序、使用的工具、设备及原料、所生产的产品、提供服务的种类及服务的对象。脑力劳动者,一般要考虑其所具备的技能、学识、经历以及职务上的责任。由此可知,不同职业的差别往往很大,它们之间难以替代。因此,劳动力需求的职业特定性很强,必须要有相应种类的劳动力供给才能满足,而职业技术教育正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资格的教育。它能根据经济对劳动力规格的不同需求,培养出相应种类的劳动力。接受不同种类培训的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是在自然状态下利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能够调节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企业之间的供求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和企业对劳动力专业化程度要求不一样等,劳动力流动要以教育结构的合理性和教育质量的可靠性作保证。由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水平一般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水平高,现阶段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是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但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进入。农村地区由于产业发展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剩余劳动力又只接受了基本的大众教育,其专业技能很差,不适应现在高技术产业的工作,因而其转移的难度很大。依赖职业技术教育,让农村剩余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把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转化为技能、技巧,直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培养各类技术熟练的劳动者和技术、经济管理人才,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

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中大量采用机械作业,农业的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但社会总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因为,由于劳动效率提高引起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如果社会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的话,社会的总福利水平实际上减少了,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帕累托改进②没有实现。那么帕累托改进是否存在呢?怎样实现帕累托改进呢?通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增加农村劳动者的转移能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从而改善劳动者自身的经济状况,同时还能使劳动者就业地的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福利总水平将增加,帕累托改进实现。帕累托改进是否能够实现,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職业技术教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以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为前提,促进农村劳动效率提高,保障农业生产,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以降低农村本身的劳动效率为前提,必将损害农村经济本身的发展,即使转移就业者的收益增加,帕累托改进也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要以农村劳动力整体教育层次提高为前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只有当农村劳动力整体教育层次提高,才能提高农村劳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更好地发展,才能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而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强调农村劳动力整体教育层次的提高,不但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还要保证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

如果总的工作岗位没有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然挤占城镇职工原有的工作岗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没有提高,帕累托改进就没有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培养农业产业专业人才、农产品深加工专业人才,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深加工工业,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放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上,可以避免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到城市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增加农村经济总量和社会总福利水平,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

(三)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为基础,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职业技术教育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以增加其收入水平;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进城农民工的社会文明意识,使农民工能够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以直接提升农村文化和生活品位,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依托现有的乡镇和县城,合理分布、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的主要途径。

[注释]

①帕累托最优:经济学术语,用来描述资源配置状态是否最优化的标准,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②帕累托改进:经济学术语,用来描述资源配置状态是否最优化的标准,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如果改变这种资源配置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状况变坏,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是值得的,称为帕累托改进。

[参考文献]

[1]冯俭.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浮出水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2).

[2]邵阳市统计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EB/OL].http://ldt.hunan.gov.cn/pub/govweb/gzdt/2009/hn09/t20091020_48623.htm,2006-12-25.

[3]范先佐.職业技术教育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职教论坛,1997(12).

作者:李新平 黄小红

上一篇:科技核心论文下一篇:旅游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