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自我评批评

2022-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批评与自我评批评

试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代价值

[摘 要] 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涵文化的基因、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灵魂,具有工具文化价值。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在不同时空里演化发展为不同的内容,由于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化作用,使我国几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当代中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种政治文化力,只有文化有力才能凝聚中国力量,托举中国梦。

[关键词] 批评与自我批评 文化作用 执政理念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正是因为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能取得巨大的胜利。所谓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公开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它既包括批评自己,也包括批评别人和接受别人批评,是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统一。由党员自我批评逐渐深化和发展为党员之间相互批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缺点、错误的态度。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化内涵

批评与自我批评不管是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上,还是从党的战斗武器和自身建设的形式上看,其中都包涵文化的基因、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灵魂。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发展道路和民族振兴的精神方面的因素,如思想模式、行为方式、基本价值观等,特别是政治文化甚至包涵个人的反省、反思文化以及干部文化、廉政文化等。“反作用”的文化——即社会内部各要素间的矛盾运动所产生的作用和反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而由文化引领的人是关键因素。中国梦、中华民族复兴,只有用文化共识连接起来审视,才能有意义、有作用、有力量。比如作风与干部文化的关系,作风建设偏重干部的外在形象,体现的是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干部文化强调干部内在修养、思想观念、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精神状态。只有提升干部文化,才能引领和培育干部作风,为干部建设注入灵魂。广大干部只有不断正思、正念、正行,才能增强发展的软实力,提升干部的核心竞争力和执政能力。当然还有廉政文化、历史文化等等。总之,批评与自我批评具有道德性、科学性、传统性价值,也就是工具文化价值。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与时俱进

回顾我们党“建国”“建社会主义”“建党”“建发展”“建我”的历程,都有一条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那就是“三字经”:旗、路、民,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了谁。

黨的三大作风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建国执政理念的重要内容,其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的是党要如何执政,走什么路。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执政理念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在政治建设上,毛泽东认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党只有不断自我批评、自我完善,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提高自我能力,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方面要实行“双百”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这些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批评与自我批评起了很大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敢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首先纠正了党内“左”的错误思想,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邓小平解决的第二个重大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针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大胆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党的“三大作风”的与时俱进,其核心仍是党的执政理念三字经:旗、路、民。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解决之后,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了,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多元的变化。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党执政理念的创新思路,提出党要处理好多种社会阶层的关系,无论哪种所有制经济的代表者都是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针对党的建设,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执政宗旨、执政方式和执政形象的高度统一,把党的作风、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思想路线以及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等浓缩在“建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三字经”:旗、路、民的与时俱进。“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体现了在党的建设上的具体要求,实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到党风建设上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尤其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条,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思考,是新时期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迈进21世纪,社会发展呈现了新的特征,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发展既蕴含着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约束和压力。因此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步显现。例如,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特别是我国出现了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化、价值观扭曲等严重社会问题。实践的变化促使执政党反思,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胡锦涛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由此引领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即合理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三发展”也是从不同的时空里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三字经”精神的。

党的十八大后,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党的执政理念由党的外部指向党的自身,党要解决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即“我是谁”“我为谁”。简言之,就是解决“建我”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极大的理论勇气、理念勇气、实践勇气,即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提出了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主要内容,这是党的一次自我革命,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决心。党中央制定出台了八项规定,中央政治局常委带头执行,扎扎实实转作风,“严”字当头正学风,求真务实改文风,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真正把握群众这条生命线、工作线、保障线;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引领全国人民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党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提供强大力量,为使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好思想准备、作风准备、组织准备。由此可见,实现中国梦的三大方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党的执政理念三字经——“旗、路、民”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化精神是一致的。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化内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讲话中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的关键在于凝聚中国人,而凝聚中国人则在于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这种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就是把人民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

《周易·易传》中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国民之魂文而化之。文化含量是一切的灵魂。只有文化有力,才能过程有痕,才能终极成果,不可替代。那么,国人应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落实这一文化力量呢?

首先,要我们应内修传统文化,“进德修业”,就是用深邃的文化影响力来反省自我。在《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日“进德修业”所用的反省工夫,应该是最早的“自我批评”,这种反省反思的进修德业的思想建设,我们应该传承。

其次,我们当今的进德修业的思想建设,不能仅停留在反省、反思上,更要体现落实在行动上。我们不仅要有“自我批评”力,而且还要有“批评他人”力。“批评和自我批评”力,是我们思想建设的政治文化力。当然今天党的思想建设也不是曾子的那三个方面,而是第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阐释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自觉地按规律办事;第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第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思想建设的实质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促建的过程,也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力量所成就的。

上述可见,毛泽东提出的党的“三大作风”解决了建国问题;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社会主义”的“建社会”问题;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什么党,怎么样建党”的“建党”问题;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建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三方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解决了“中国梦”的问题,即用“三方略”解决“建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党的执政理念“旗、路、民”在不同时空里演化发展的具体内容。在实现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批评与自我批评”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时空里展现,既有一脉相承又有与时俱进的文化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邓晓琳.党的三大作风的现实价值[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6).

[2]雷琳,张倩.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化和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6(3).

[3]吴剑波,黄立红.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J].求实,2006(9).

責任编辑 彭月才

作者:吴晓彤

第2篇:陈云关于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贡献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

[摘要] 陈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提出了关于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系列思想:党内斗争主要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应当从领导做起,并且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采取客观的态度,切忌片面性,真正帮助犯错误的同志纠正错误;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最有纪律、最讲民主和自由的党,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的各项制度,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常进行,实现全党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些观点,是陈云为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理论建设;思想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陈云

[

勇于和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陈云作为中国共产党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从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宗旨出发,结合长期的领导实践,多次提出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指导方针和工作方法。深入研究这些思想,对于加强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在新世纪、新时期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党内斗争主要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解决党内矛盾,达到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在党内要反对“怕斗争的倾向”

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是解决党内矛盾、达到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云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团结和党内思想斗争的基本原理,总结共产党巩固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党内斗争的必要性并深刻分析党内斗争的性质,认为健全党内民主生活,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党不断前进的有力武器。

1939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陕甘宁边区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上专门强调在干部中间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他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反对干部里面怕斗争的倾向。我们不主张乱斗,而是主张在原则问题上进行必要的斗争。”[1-1]陈云认为,党内斗争主要是思想斗争,“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常常说,共产党员只有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才可以不断前进。”“领导着政权的党、领导着军队的党,自我批评更加重要。因为党掌握了政权以后,犯了错误会更直接更严重地损害群众利益。党员违犯了纪律,特别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1-2]建国以后,陈云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962年2月8日,他对参加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的陕西省全体干部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上下通气的必要条件。只有通气,才能团结;只有民主,才能集中。”只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们共产党就将无敌于天下。”[2-1]1978年12月10日,“文革”后重新出来工作的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的东北组会上发言,说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好就好在真正恢复了党的民主作风。“对同志的批评指名道姓,畅所欲言,这是会风,也是党风。如果我们党能够保持这次会议的作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胜利就有了保证”。[3-1]1979年1月4日,被增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并第一次担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不久的陈云,在中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中,他回顾了延安整风时期党的高级干部“面对面地指名道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情景,分析了建国以来党内批评难以开展,以致没有出现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的全党实现“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认为“这件事是我们全党最大的事情。”“如果鸦雀无声,一点意见也没有,事情就不妙。”[2-2]1981年12月31日,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指示,《人民日报》发表陈云撰写的《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一文,推动了发扬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1982年6月24日,陈云针对一份内部文件的起草提出:“过去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过分强调斗争哲学,不该斗的也斗,动不动就上纲到路线是非。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怕矛盾,怕斗争,怕得罪人。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只从维护党纪提出来,我认为还不够,应该把它提到全党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高度。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2-3]同年12月31日,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言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内有了民主集中制的气氛,才会有同志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原来是吃过苦的,搞一言堂。我过去说过,不怕人家讲错话,就怕人家不说话。讲错话不要紧,要是开起会来,大家都不说话,那就天下不妙。当然,有了不同意见,要在党内说,按照组织程序和组织原则严肃地提出来[3-2]

这些论述,揭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共产党内思想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不仅认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思想斗争的主要内容,而且强调必须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提醒全党注意反对不敢斗争和斗争过火这样两种不利于党的团结和巩固、不利于加强党内民主生活和思想组织建设的倾向。用陈云自己的话说,就是“党内不允许无原则的和平,更不允许相互包庇”[1-1]。“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

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首先应当从领导做起”。上级批评下级,“务必要适当和正确,千万不要戴大帽子”。“要采取客观的态度,切忌片面性”。批评的目的并不是出气,而是要真正帮助人家纠正错误

认真进行自我批评,及时改正错误,这是共产党员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如何正确地、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根据多年从事党的领导工作的实践,陈云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首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从领导做起,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陈云强调指出:领导者从自我批评做起,就是“检查自己有什么缺点,有什么错误。”“如果工作出了毛病,作为领导者,自己应当首先承担责任,不能上推下卸,诿过于人。一般说来,看别人的毛病比较容易,看自己的毛病比较难。”[1-3]“我们共产党是干事业的党,做事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为了纠正错误,就要进行自我批评。”[4-1]1945年5月9日,陈云在党的七大上作大会发言时说:我有责任把我看到的一个情况向各位代表讲一讲,就是党内的一部分干部有骄气。“许多人喜欢人家说他好,不喜欢人家说他坏;只能升官,不能降级;有功必居,有过必避。这样的人下级、中级、高级干部中都有,大头子也有。为什么骄傲,因为看到自己有

功劳。”他在分析了功劳是人民的力量、党的领导的结果之后说:“我们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有时你愈要面子就愈要丢脸。只有不怕丢脸,撕破脸皮,诚心改正错误,也许还有些面子。共产党准备牺牲性命,还计较什么面子?把面子丢开,怎么样对老百姓有利就怎么办。如果强调面子,讨论问题时就会不客观,看问题就会有个人角度。如果每个同志都把心摆得非常正,非常实事求是,我们的力量就可以抵得十万军队、一百万军队。”[4-2]

陈云不仅要求党的干部带头开展自我批评,自己也身体力行,认真地作自我批评。1949年4月13—20日,他在出席中共东北局高干会时,再次就辽东土改中的错误作了检讨,承担了责任。同时,他详细阐述了坚持南满斗争的决策过程,反驳了个别同志不符合事实的言论,并且请组织作出鉴定。23日,东北局就此情况向中央报告:以陈云为首的南满分局坚持与贯彻了正确方针,扭转了辽东在一个时期内的严重形势,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成绩很大。辽东的土改,成绩是基本的,只是在对待中农的个别问题上犯了错误。陈云已经作了充分的自我批评,已经纠正了错误[4-3]。实际上,当时中央对东北土改的指导方针确有偏差,但陈云勇于承担责任,使大家很受教育。关于批评要从领导做起的思想还包括敢于批评党自身的缺点错误、提出不同意见、勇于承担责任的观点。尤其是我们党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以后,陈云的这一认识更加深刻。1956年11月,他在谈到建国7年来商业工作的缺点时说:“许多政策和办法,都是上面定的,领导机关应负主要责任。当然,我也有责任。”“一有错就有人骂,容易改正。如果人家天天喊万岁,一出错就是大错。”“我们有了缺点错误,天天批评倒还好些。平时不批评,总有一天会来个大批评。”[2-4]陈云在这方面的言行,经常受到毛泽东的赞许。1956年9月1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讲到为什么党的八大要设中央副主席和总书记以及为什么要提名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时说:“至于陈云同志,……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5]1959年4月初,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针对当时干部不敢讲真话的情况特别提到:我在1月份找了中央几位同志谈经济和工业问题,其中陈云表示了非常正确的意见。他讲武昌会议定的当年生产计划难于完成。他这个人是很勇敢的,犯错误勇敢,坚持真理也勇敢。在武昌,对是否发表1959年粮、棉、钢、煤指标的问题,正确的就是他一个人。他的话很有一些同志抵触,我就赏识。我看他这个同志还是经验比较多一点。真理往往在一个人手里[3-3]

陈云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方法,长期以来为全党所称颂。他能够做到敢于批评和提不同意见,就在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做到唯实,主要靠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而调查研究的成败,关键是看被调查者敢不敢讲真话。要让被调查者讲真话,首先调查者必须讲真话。“大跃进”运动开始以后,党内说假话成风。说真话则被扣上“右倾”的帽子,横遭无情打击。在这种情况下,陈云每开座谈会总要强调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无所顾忌,不要怕说右倾。他说:革命总是有对有错,好事讲不坏,坏事讲不好。见了面只是哈哈哈,革命会大势已去。胜利了的革命也会大势已去。在他的鼓励下,汇报工作的同志确实做到了畅所欲言。1977年8月13日,陈云出席党的十一大时在上海代表团会议上发言指出:抓纲治国,首先要治党。要特别注意两点:第一,对抬轿子、吹喇叭和在逆风恶浪袭来时随风倒的人要保持警惕。这样的人都不是实事求是的人。第二,认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助于防止不正之风的横行[3-4]。1985年6月29日,在同离任的秘书话别时,陈云既是自我解剖、又是言传身教地说:我有过中央根据地失败的经验。因此,1945年到东北后,兢兢业业地工作。但我也有硬的一面。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时,毛主席要我讲话,我不肯讲,在陕西组的会上讲了“交换、比较、反复”。在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我也是顶的,讲了彭德怀的问题,超出了华国锋当时设定的、关于平反冤假错案不得超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界限。后来,审判“四人帮”,政治局开会讨论,许多同志主张判江青死刑。我说不能杀,同“四人帮”的斗争终究是一次党内斗争。有人说,党内斗争也可以杀。我说党内斗争不能开杀戒,否则后代不好办[3-5]

其次,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还要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方法。在这方面,陈云也有不少好的思想。1930年12月中旬,时任中共江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常委会上发言指出:“在党内斗争中,不要滥用名词,要态度诚恳,多做解释,使同志们弄清事实。”[4-4]1938年9月,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向即将奔赴前线的毕业学员发表了题为《论干部政策》的讲演。他说:“上级领导人对下级的批评,务必要适当和正确,千万不要戴大帽子”[1-4]。如果批评得过火或不正确,就会造成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的误解或蔑视。陈云尖锐地批评一些领导干部专门把任何问题都提到原则高度的作法,要求他们不要“机械地去看事情,一定要分出是不是错误,错误的大小轻重”[1-5]。在关系到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的问题上,更“要很郑重、很谨慎、很细心地去处理”[1-6],像父母爱护子女那样爱护党员。他还指出:干部政策,就是用人之道,即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共产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做到了解人、气量大,方能接受来自任何方面的批评和委屈,才能乐意并敢于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讲到“用得好”时,他说:“领导人要做到让下级敢说话,敢做事。”“少给人戴大帽子,不要动不动就说人家是‘左’倾空谈主义或右倾机会主义……;批评人不要声势汹汹地指责,而应该和颜悦色地说服。”在讲到“爱护人”时,他语重心长地说:“对干部不要‘抬轿子’,拍马屁不是好事,不客气地批评别人的人才是好人。”[4-5]批评的时候还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对老党员老干部,批评的态度和方式的好坏,关系不是很大,宜严宜宽时应该偏严;而对于新党员新干部,由于他们的意识观念与老党员有差距,批评时宜于采取温和的方式去劝导、说服。

第三,党员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当采取客观的态度,切忌片面性,防止主观武断。陈云对党

的领导干部如何带头搞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了思考,对党内同志如何互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健全党支部民主生活提出了见解。他认为,在党员之间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做到客观而不武断,就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从维护党的利益出发,坚持原则,实事求是[1-3]。从大局着眼,才能把问题看得全面。不仅看问题要全面,提问题也要全面。批评人家的错误,“目的……在于真正帮助人家纠正错误。”只有和颜悦色地说服人家,善意地指出犯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办法,“才能使被批评者心服意满,问题才能够真正解决。”[1-7]1940年10月29日,陈云在“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作《关于纪律、民主、党员与非党员关系问题》的报告。他首先强调民主可以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然后指出“极端民主也是错误的,不能不顾环境要求民主,或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个人攻击的自由批评。”[4-6]党员之间、党内上下级之间,应该体会到批评者的好意,虚心接受,不能只看到态度或语气的不妥,就认为不得了。因为,“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员学习的宝贵的武器,虚心地接受党的批评是一个党员进步的必要条件。好的共产党员,对党的每个批评都必须以诚恳的态度、愉快的态度去接受和了解,以改正自己的错误。”[1-8]

三“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一个最有纪律的党,也是一个最讲民主、最讲自由的党。”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的各项制度,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常进行,在全党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共产党的历史证明,经常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错误、缺点则是经常的、难以避免的。要做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经常化、制度化,就必须健全党内民主生活的各项制度,建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和机制,在全党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陈云为此提出不少宝贵的思想。

首先,党内应该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从制度上保证党内民主生活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常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云在谈到党内正确开展批评斗争时,不仅强调“领导者的态度要好”,“要使人敢说话”,也强调“在革命成败的紧急关头,对错误领导者进行斗争是必要的,但仍须遵循党章的规定,采取合法的手续(如遵义会议)。”[1-9]1962年2月,在党的七千人大会期间,陈云指出:这几年我们党内生活不正常。“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共产党不能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见面都是哈哈哈,我看人们就不会参加革命了,也不会愿意当这样的共产党员了。”[2-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陈云鉴于“文化大革命”中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再次呼吁党组织应该允许提不同意见,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好现象。1980年2月24日,陈云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讲话,强调新成立的中央书记处要认真实行集体领导制度,指出党的任何一级组织,允许不同意见存在不是坏事。这样做,可以使大家谨慎一些,把事情办得更合理一些。在表示同意四个同志(即汪东兴、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的辞职请求时,他说:对犯错误的同志可以批评,但不要扭住不放。应该全面考察干部,既要看到他犯了什么错误,也要看到他做过什么好事,还要看到他犯错误时党内的整个情况[3-6]

正因为发扬民主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就必须切实保证党员、党组织行使他们应该享有的民主权利。陈云提出:“党内有发表意见的自由。在决议作出以前,有争论的自由;在决议作出以后,有保留不同意见的自由(但行动上必须服从)。每个党员、党组织都有权上诉,直至中央。”[1-9]民主是集中的基础,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也不可能有自觉的纪律。这是陈云反复强调的一个思想。

其次,党内铁的纪律是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利武器。共产党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把有缺点错误的同志挽救过来。在我们的干部中间、党员中间,有些人很喜欢别人说他的好话。其实,只有“不客气批评别人的人,才是好人,才够得上是革命同志”。而这一切,都必须靠铁的纪律来保障。早在1940年3月19日,陈云给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毕业学员作《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报告,提出“用纪律保障党的意志和行动的统一”;“党的纪律是统一的,必须无条件遵守”,“无特殊人物,无特殊组织”;“坚定的革命者视纪律为自由”,“应该自觉自愿地接受其他党员和上下周围组织的监督,同时诚恳虚心地接受群众的监督”等思想。他特别申明:“强调纪律并不妨碍党员、党组织应有的权利。”“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一个最有纪律的党,也是一个最讲民主、最讲自由的党。”[1-10]这些思想的提出,为在党内同志之间正常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供了依据,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党内批评与党的纪律的辩证关系。

再次,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必须发挥党的职能部门的作用。建国以后,陈云担负了党和国家的领导重任,但仍然关注党的建设。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掌国家政权的条件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大门应该越开越大。党内民主生活的建设应该着眼长远,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在他担任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以后,他为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作出种种努力,为纠正党的“左”倾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所造成的重大冤、假、错案,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反复强调,健全党内民主生活,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目的就是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实现全党生动活泼、朝气蓬勃的政治局面,承担起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责任。因此,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种从宏观上把握未来,从战略全局来认识党的自身建设重要性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陈云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宽阔胸怀。

综上所述,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做到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解释说:“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我的体会就是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3-7]陈云一生无论在何种岗位上工作,也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认真践行了这一点。他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思想斗争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能否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与党的民主集中制紧密相关。针对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过火斗争和是非不分、当老好人两种错误倾向,他主张批评的目的在于真正帮助人家找到错误的根源,以便纠正错误;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讲真理,不讲面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要从领导做起,以身作则,讲究方式方法等。这些思想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蕴涵着这位老革命家的殷切期望。它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丰富多样的工作方法,想大局和谋大事,坚持原则而不混淆是非,敢于斗争而不过火批判,教育同志而不一棍子打死等党性原则,深深扎根于全党同志的心中。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每个党员重温陈云关于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系列思想论述,坚持提高党性修养,严于律己,爱护同志,关心党的事业,就能够十分坦然、光明磊落地进行自我批评和对待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

[参考文献]

[1]陈云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2[-1],182—183[-2],183[-3],117[-4],116[-5],120[-6],116-117[-7],143[-8],197[-9],196—198[-10]

[2]陈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1],240[-2],274[-3],32-34[-4],190[-5]

[3]陈云年谱:下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28[-1],316[-2],13[-3],211[-4],381[-5],256[-6],430[-7]

[4]陈云年谱:上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369[-1],416—417[-2],559-560[-3],106[-4],228-229[-5],293[-6]

[5]陈云年谱:中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331.

(责任编辑 周晓中)

作者:柳建辉

第3篇:政治伦理视域下的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探析

摘 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锐利武器,也是一项蕴含深厚伦理意蕴的思想教育方法。从政治伦理视域探析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新时代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政治伦理的内涵,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伦理内蕴进行历史考察,指出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巩固党内民主的政治伦理基础,彰显党内宽容的政治伦理品格,坚持党内团结的政治伦理原则。

关键词: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国共产党;政治伦理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保持初心使命的有效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目标,反复强调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蕴含了丰富的伦理特质和道德要求,对破解“塔西佗”陷阱、破除党内信任危机、维护党内团结形成政治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伦理内蕴的历史考察

政治伦理是政治主体在处理政治关系、解决政治问题、开展政治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法则。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独特优势,其理论与实践离不开政治伦理的内在驱动,对这种道德价值的审视具有内在合理性。

马克思对批评和自我批评伦理内涵的论述隐含于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当中。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发展程度实际上受到社会关系的决定,政党内部个人间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发展程度,也在不断建构着人与人之间的现存关系。因此,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所形成的党员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党员个人的发展程度,也建构着党内现存的政治伦理关系。恩格斯从伦理的视角论述批评和团结的辩证关系,他指出:“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上团结。”[3]列宁认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员责任是公开批评存在的弱点,应坦然接受并克服它,强调党内批评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意义,要求党员在批评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批评与自我批评高度重视,彰显了其对构建党内政治伦理关系、维护党内团结的重要价值。毛泽东倡导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现实要求。毛泽东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该是严正的、尖锐的,但又应该是诚恳的、坦白的、与人为善的”[4],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5]。邓小平也强调:“全党提倡民主、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能真正把全党的意志集中起来,真正做到万众一心。”[6]

新时代,我们党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必须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7];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正视、主动改正。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指出、帮助改进。对同志的提醒批评,要闻过则喜、虚心接受”[8];党员“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9]。

二、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政治伦理意义

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态,不仅是处理党内政治伦理关系的有效方式,更体现着党员的道德理性自觉[10]。全面从严治党,严在党纪国法,更严在党德。从政治伦理视角探析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方面,为治党管党提供道德参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抓好党员道德建设这个基础,要求全党同志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从而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党员队伍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要求,也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在任务。另一方面,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建设的重要一环,事关政党共同体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建设清廉政党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对党风廉政建设做出了重大部署,制度的约束、权力的监督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外在刚性制约,而批评与自我批评蕴含的民主、宽容、团结等伦理理念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道德软力量的内在引导,将这些理念融入廉政建设的内涵之中,是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党风建设的应有之义。

三、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政治伦理要求

批评的本质是根据一种价值标准分析和判断某种观点、做法进而展开的思想教育活动,当把自己视为批评的对象时,就是自我批评。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同于一般的制度规范,它是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全体党员为实践主体,以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准则为标准而展开的思想教育活动,因而具有独特的伦理要求。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发扬党内民主

民主作为政治伦理的基本内容,不仅具有深厚的道德力量,也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坚持的政治伦理基础。没有党内民主的伦理保障,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党内民主为批评和自我批评解放了思想。解放思想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是解放党员思想,直面问题,触及本质,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前提。第二,党内民主为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了融洽的政治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党内民主,营造民主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11]民主的政治氛围是党员各抒己见、消除分歧、统一思想的重要条件。第三,党内民主为激发党员主体能动性提供前提。党员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践主体,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是影响批评与自我批评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党内民主充分尊重黨员的主体地位和诉求,有效提高了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第四,党内民主为批评与自我批评提供了制度伦理保障。民主作为基本的伦理取向是现实的、具体的,并非形而上的道德托词,而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贯穿于制度之中,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提供有力的制度伦理支撑。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彰显党内宽容

宽容是化解党内矛盾、降低潜在摩擦风险的重要价值纽带,也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遵循的伦理品格。一般来讲,批评意味着对某种观点、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但人之本性所向是以他人的肯定和赞美为荣,批评易使人们被肯定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生不满甚至抵触情绪。宽容作为党员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一种与人为善的态度和优秀品格,具有独特的调和性价值,反映着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充分尊重和对不同意见的包容自制,有利于化解党内矛盾,增强彼此信任。其次,宽容为批评与自我批评拓展了表达空间,使批评和自我批评具有开放性。在批评过程中,宽容在主体理性的基础上鼓励表达自由,反对压制和贬低,容许党员在平等的前提下发表意见,关照每位党员的批评权利,有效克服和规避了党员不敢、不愿、不会批评的问题。再者,宽容为促进党员共同发展提供内驱动力。宽容是对党员主体的德行要求,是被批评者对正确意见的主动接纳,这种宽容的伦理自觉能够激发党员主动承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道德责任,从而发挥个体禀赋优势,弥补自身阈限,促进共同发展。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加强党内团结

党内团结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线,也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增强战斗凝聚力、维护团结统一的有效武器,是保持党内生机的“生命要素”。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诞生之日起,其目的就指向党内团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就是在不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方面,加强党内团结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本质是通过思想教育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形成强大的政治合力。因此,党内团结不是表面上一团和气,而是在团结的基础上通过真诚坦率的批评汇聚力量实现新的团结,这恰是“团结—批评—团结”方针的应有之义,也是维护党内生活健康运行、协调发展的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方法和目的的辩证统一。另一方面,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强化党内团结,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筑牢根基。加强党内团结要求党员不仅要有较强的规范意识,更要付诸积极的实践行为,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员的核心意识和大局观念,将思想上的同心同德转化为行动上同频共进,是巩固党内团结的内在要求。

四、结语

新时代,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充分利用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形式,持续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伦理安排,发扬宽容纳谏的政治伦理品格,加强党内团结的政治伦理指向,通过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责任自觉,彰显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价值遵循。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0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23.

[4] 毛泽东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9.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8.

[6] 鄧小平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7.

[7]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82.

[8] 习近平.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1-13(01).

[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7.

[10] 郗芙蓉,石艳娇.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政治伦理内蕴[J]. 人民论坛,2019(24):240-241.

[1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14:352.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石艳娇 郗芙蓉 高宏

第4篇:批评与自我评批评

党员个人剖析材料

梁文鹏

通过教育活动和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我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更深的了解,党的理论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警示自己,修正错误,鉴知未来,以利工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进行自我剖析如下:

自我存在的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

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学习是不够的,平时忙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导致对更多新事

物,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存在了差距。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对政治学习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但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

2、 业务知识不够钻研。

对待工作虽能主动、积极,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但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就懒

于思考,懒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近几年,随着新教材的层出不穷,我也力图创新教学模式,但创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往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惰性使然,便在创新的过程中依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太动脑筋去尝试创新,更不够大胆,害怕失败。

3、专业理论水平不够

专业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深刻的认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存在距离,有些只能

是想法,并没有演化为具体的做法;同时,也没有把教学经验提高到理论水平撰写成论文。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措施

1、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师生成功,学校发展、社

会满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必须学习。不管平时毕业班的工作有多么的繁杂,多么的忙,都要静下心来,挤出时间来学习、来提高。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解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2、增强自信心,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要有新课程的思想,要关

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对自己施加压力,要不断学习,不断磨练,不断熟悉业务工作,争取达到精通和融会于心的境界,为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3、树立创新精神,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积累经验,提高理论水平。教学中探

索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目前的教学形势下,我必须不断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这是我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所要思考和所要做的工作,我将不断创新,加强理论学习,把教学经验提高到理论水平撰写成论文,为二中教育教学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以上是我的自我批评,有不当之处,肯请大家多多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

2010年4月

党员个人剖析材料

靖西二中梁文鹏

通过集中的党员师德师风教育,使我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重视自身师德建设,通过加强师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都是肩负着培养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言传身教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把“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象” 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永恒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它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和职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现实可靠的途径。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言传身教,无私奉献,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爱岗敬业,不仅表现为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本职工作,还应表现为时时处处坚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因为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教书是都是育人的基本途径,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根本宗旨,教师只有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才能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

确立认真负责的态度,精心施教爱岗敬业,最终必须落实在教师认真负责、精心施教的工作态度上,必须体现在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之中。首先,要讲究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实际上是对事业、对学生的一种道德责任感。

伟大的时代蕴育不平凡,普通的工作中也能体现出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重塑新时代教师形象,才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完成好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本人还存在的问题:

工作中遇到困难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今后的改进方向:

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在管理方面,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2010年10月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梁文鹏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使我更近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我深深的认识到: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一颗文化创新种子 。人是一个创新的种子,一个拥有偏执和魅力的野性种子。一个突破屏障的种子,就是创新的开端。人处于自然的边界,人与自然、人与背景、人与社会的创新行为都是一个个故事。理解一个人的一次创新故事,需要一个对象,从对象那里实现欲望的扩充。人们面前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双重性的,不是这个,不是那个,也不是两个,而是第三空地里创新的一个。决策行为的二特性,是《博弈圣经》里描述的一个自然平行法则:“一切创新突破都介入了人与世界的相际关系,一切创造都是博弈的结果。”记录历史就是记录了英雄与罪犯的历史。其实,第三空地的现在是属于群体的。

科学发展观创新的文化不是讲量论,不是数学的统计,不讲资本与内容的记录,政绩的量论是历史的映像,像是旧票据,已经不是创新的内容。《博弈圣经》的创新结构是:“相对性的国正论是连着两个世界的桥梁,它中间的第三空地象征着一个可创新的美丽世界,是深刻现实的艺术中心,那里表现出最深刻的精神现实,就是创造博弈结构的无限可能。一切创新突破都介入了人与世界的相际关系,一切创造都是博弈的结果。”

通过改革开放,接受外来文化,让外来的众多体发生关系,人们创新的基地就是第三空地。

科学发展观的正理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眼睛。科学发展观是被发现的一个不同反响的文化命题,它里面是原始自然的果实----正理均赢论。它让人将文化命题转化为文明的成就。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创新基因,可扩充到各行各业相关联的各种观念,让人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并开放性地自由思考,不断地实践、创造,才能达到个人、集体、国家乃至人类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诠释理论是正理均赢论,它去除了人的虚伪和幻觉,去掉低能,它是大自然的优胜持续法则。有些高官是半盲目主义者,是一知半解的博弈文盲,他们有一部分被优先唤醒了,正带领着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和人民,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文化命题发展起来。它的文化创新基因结构都承载着人们追求正理均赢论的观念,表现出知识派别,并按照自己的兴趣与激情开发人类的欲望。它会呈现给人类种种梦想,使变化着的世界,不断地可持续发展,它的背后有一个帝国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在思想家的眼中,它是一种文化进程,是一个战略文化命题。在哲学家的眼里,它是大自然正理均赢的历史,是自然派哲学的优先唤醒。在各国政治家的眼里,它是一个政治科学的成果,是一个民族的复兴宣言。

2010年5月13日

学习《新形势下党员要增强九种意识》心得体会

梁文鹏

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永葆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在“九种意识”上得以体现:

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学习当成一种修养,一种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养成一种习惯,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果我们不注意学习,不用正确的理论去思考分析问题,党的先进性就会衰弱和消退,党的力量就会枯竭,就无法完成历史赋予我们党的神圣使命。所以要勤奋学习,不断增强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能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二、主人翁意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以岗为家,热爱本职、忘我工作,实实在在的做出业绩,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三、要有全局意识,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所以有力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持理想信念,以农为本,为民服务,深怀忧民之心,爱岗敬业,心系群众,恪守为民之责,倾注爱民之情,扎扎实实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四、要有创新意识。我们党从诞生的一刻起,就明确宣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理论精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品质和生命源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开拓创新。

五、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能丢,要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坚决做到不等、不靠、不要、不贪、不占。艰苦创业,树立居家过日子的思想,做低碳经济的表率,奋发进取、自强不息。

六、信念意识。共产党人的模范行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外在表现,模范行为最直接、最直观、最生动,因而也最有说服力、号召力。因此,要甘于平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奉献为乐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风气,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精神状态,坚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工作内容,大胆发明创造,探索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使农信社的业务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九、纪律意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经得起各个方面的诱惑,以廉为荣、严格自律、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拒腐防变,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肩负起党的历史使命。2010年10月22日

第5篇:自我剖析批评与自我批评

剖析材料

(批评与自我批评)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丢了这个武器,如同战士丢枪一样,就会在工作中和思想上打败仗。我们必须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通过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促使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清扫思想上的灰尘,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光辉典范。

联系自己平时的工作与学习情况,我把自己在目前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作如下汇报。不到之处,恳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在思想观念中摆脱不了一些条条框框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存在思维定势,习惯于墨守陈规、循规蹈矩,遇事求稳怕变,主要表现在对发展机遇认识较慢、对政策制度理解较慢、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推动发展动作较慢。

2、完成工作不够主动。在平时,领导安排的工作,虽然都按时完成了,但工作积极性不高,只满足于应付得了,过得去。而且在工作中,看表面现象多,看实质问题少,注重近期效应,忽视长期影响,缺乏预见性探索与研究。

3、工作作风不够进取。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在主动寻找自我突破、自我超越方面做得不够,缺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近一时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同志们的帮助,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了很大提高,深刻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思想认识升到了新层次,责任意识得到了新增强,自身建设找到了新水准,奋斗方向确立了新目标。今后,我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是提高学习能力。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运用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抓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解放思想、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二是提高工作能力。新形势下,不仅要主动积极完成自己的工作,更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

题,超前采取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是提高创新能力。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工作再上新台阶,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着力提高创新能力。要结合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提高,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

第6篇:自我剖析-批评与自我批评

自我剖析

自我批评要在学习、提高和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从自我剖析入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准和抓住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上查找深刻的思想根源。有宽阔的胸怀,要豁达大度,虚心接受意见,做到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下面,我对自己在思想、工作作风等各方面进行自我批评。 第

一、 理论知识学习不足

1、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运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不够,自觉主动抽出时间学习不够;

2、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去指导工作上有差距;

3、学习上还不够,特别是理论的学习还不够系统,学习还浮在表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

第二、 对本职工作业务知识把握得不深不全,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1、虽然有时候也学习业务专业知识,但有些实用主义的思惟,急用先学,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

2、自觉开展调查研究少,只注重于组织安排解决的问题。

3、在工作上,没有系统科学全面的认真分析成本及加强成本管理工作。 第

三、 性格比较急躁,自信心不足

1、一接到任务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保质保量的完成,有时存在简单的想法,没有时刻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及下属;

2、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处事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

我决心通过这次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问题,认清今后努力的方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不足,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第7篇: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通过前一阶段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对这次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认真学习发展观,紧密联系个人实际,认真查摆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对于自身不足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现结合本人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 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已要求自己在党组织的教育帮助下,能在今后各方面得到更大的进步和提高,时时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并优秀的党员。

二、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了目前加强职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中的一员,只有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能为人师表,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因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前,有些教师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花大力气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端正校风、教风、学风,重塑教师往日良好形象,正我师德,铸我师魂,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势在必行的一大举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

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更没有掌握邓小平同志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2、 宗旨观念不够牢固。

我有时对待学生和自己的同事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尤其当手头工作稍多,稍忙时,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至自己为学生服务、为同事服务的公仆意识淡化,没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为群众所急。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基层的预备党员,也干不了什么大事,没有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至于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表明坚持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而我却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一切为了群众”是要求我们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同事,做到树立党员一面旗的良好形象.

3、 业务知识不够钻研。

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自认为是专业院校毕业,又念了这么多年的本专业,用起专业知识来会措措有余,一种自傲的情绪,不愿更深入地去钻研;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得过且过,在业务方面存有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具体的示,我不用先急着干,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反而招来非议。自己没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所以在工作、学习中比较盲目.还有一方面,缺乏创新精神。对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依顺,不太动脑筋去创新尝试,不够大胆,害怕失败。

4、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做事情只安于表面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还会把工作作为负担,却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5、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亮点。可能就是个人性格的问题,不会很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就是不会去重视这个创新问题,觉得总会其他的同学来一起解决问题。而自身不会在问题出现时,想办法解决寻求更好的路径。

6、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上热情不够。表现没有真正的沉下心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东西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去翻书。

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老师,这种转变完全是180度的。走上讲台的一瞬间,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爱学生的人民教师。

一转眼走上工作岗位已经快半个学期了,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已经过去的工作、学习,作一自我剖析。在思想上,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的颁布及实施、教育界的新动态,以此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工作动机,严肃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我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了解内容,明确成为一位优秀党员有那些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怎样去做,并努

力以这些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在工作上,我认真学习大纲,吃透教材,力求备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效果;在教学工作中,尽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着手,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课堂内多精讲,在课堂外多拓展,精挑优选作业,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启发学生,努力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平时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多听课,多学习有益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教学经验;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提高为学生服务意识,启发学生入党,从生活上思想上真正的关心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尊重,才能教好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心,终身受益的课。

我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不能只满足当一个教书匠,想在讲课时把热点问题说清楚,就必须针对自己的课程搞科研,多发文章,多参加课题。

经过这一个阶段的的工作、学习,我可以说的确是有所收获,教学能力、协调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少不足,认真分析上述存在的问题,从自身找原因:

1、作为一个新人,工作的经验还不够丰富,驾驭课堂能力还不强,在备课方式和课堂组织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需要我平时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注意也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2、组织纪律性不强,存在自由散漫行为和心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时刻想着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3、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深刻的认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存在距离,有些只能是想法,并没有

演化为具体的做法。

4、工作上胆子不够大,有瞻前顾后的思想,惟恐事情做的不到位。而实际上思想包袱背的越重,工作反而越难开展。这需要我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本着只要立足点站稳,基本点站牢的原则,大胆、细

致地开展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暴露出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认识,加强理论

学习,增长自己的才干。

通过为期数周的马克思主义研讨会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刻剖析,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照,扬长避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现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实际,从思想和工作两方面对照检查如下:

一、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理论学习不刻苦,没有系统地钻研政治理论,特别是对原著的研读欠缺,只注重表面学习,没能准确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亮点。可能就是个人性格的问题,不会很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就是不会去重视这个创新问题,觉得总会其他的同学来一起解决问题。而自身不会在问题出现时,想办法解决寻求更好的路径。

3、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上热情不够。表现没有真正的沉下心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东西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去翻书。

4、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绪。一是接到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导致工作缺乏耐心,产生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三是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研究少,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工作效果不佳。

5 、群众工作经验不丰富,宗旨意识淡薄。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群众观念淡薄,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思想。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决心通过这次对照检查,找准问题,抓住产生问题的根源,认清今后努力方向,虚心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帮助,弥补思想上和工作上的不足。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益为落脚点,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2、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善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深挖其中的规律性;善于从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善于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8篇:批评与自我批评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增党性,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也是现今搞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原则。

各位领导、党员同志们:

以下是我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材料。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我通过不断学习,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增强了努力搞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离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面我本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对照自己的实际,挖掘思想,剖析根源。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思想不够成熟。存在着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忧患意识淡薄问题。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心存侥幸意识。认为只要跟着党组织学习就已足够,积极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将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放在完善自我的高度,没有自觉和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导致自己理论水平不够高。导致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改造重视不够,从而使思想水平在较低层次徘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明显不够。

2.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精神还不够。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缺乏深刻的认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存在距离,有些只能是想法,并没有演化为具体的做法。没有主动挤出时间来开展自学,系统的学习创先争优理论。具体工作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况,接到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尽快完成,而不是做到做好。做事虽有计划,但很难按计划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态度问题,认为理论是务虚的,能大致了解一些就可以了,满足于一知半解。

3.工作安于现状。做事风风火火走马观花不认真不细致。主要表现在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缺少灵活性和艺术性,对问题深层次思考不够,对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认识不深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从小节入手,以仔细的态度对每一件事。

4.开拓进取精神不足,缺乏迎难而上开创新局面的干劲和勇气,工作作风上有时紧时松,工作标准上有时不够严格。由于经验还不足,工作的水平还不高。个人创新不够。所以导致工作效果体现的不明显。在义无反顾抓落实方面做得不到位。

二、今后努力方向及整改措施

在工作中暴露出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认识,加强理论学习,增长自己的才干。认真开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教育活动成为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生动实践、加强党性锻炼的严肃课堂,教育活动就一定能够扎实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加强中特理论的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使我的思想和公司实际相结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支部工作,促进公司创投事业的科学发展。

第9篇:批评与自我批评

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不断学习,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职责感和使命感也大大增强。然而,对标新时代党的杰出代表,自身还存在诸多不足,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下面我从多个方面对自身实际做具体分析,期望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问题

1.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钻研精神还不够。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不能沉下心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容易一知半解。

2.工作艺术性不够。做事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深层次思考不够,缺少灵活性和艺术性,比如,在客观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不能实时调整,灵活执行计划。

3.开拓进取精神不足。缺乏迎难而上开创新局面的干劲和勇气,工作作风上有时紧时松,工作标准上有时不够严格。具体工作存在急于求进的状况,接到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尽快完成,而不去追求将工作既做到又做好、精益求精。

二、整改措施

1.继续加强理论的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潜力,不断研究新状况,新问题,新变化,使自身思想和组织工作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组织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2.坚持求真务实,努力提高工作水平。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工作中时刻注意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心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改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艺术性,在充分保证群众满意度的同时,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3.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基层组织工作环境。主动承担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勇于尝试,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其他党员干部作出表率。

今后,我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解放思想,以更新的理念指导自身思考与探索,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更好服务基层群众、基层党组织。

上一篇:执法检查自查报告下一篇:关于追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