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大纲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大纲

根据需求分析设计英语演讲课程大纲

摘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技能。英语演讲的课程在已进入各大高校的选修课程甚至成为外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文章作者通过问卷,调查了广西民族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参加英语演讲课的学生,分析和研究了学生们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对课程做出大纲设计,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英语演讲课程;需求分析;课程大纲

1.引言

欧美国家向来注重公共演讲,在西方教育中,对培养个人演讲能力是其素质能力教育的重要课程。伴随着ESP课程在我国各大高校的普及,英语演讲也逐步成为焦点,并广泛受到关注。对于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演讲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何其莘与胡文仲曾先后于2008、2009年指出:外语专业方向的学生大多数知识面狭窄,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作为一门较为新的大学课程,其在课程大纲与设计(包括课时安排、内容要点、教学材料的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尚未形成科学、完整、成熟的演讲课程规划模式。王彤(2001)简述了演讲课作为口语教学新课型试点效果。张东玉(2007)探讨在综合英语课上专门设置英语公众演讲的话题。

于是,了解学生的需求对于英语演讲课程的教学规划是尤其重要的一步。Yalden在其著作中曾指出,语言教授者在准备和教授二语课程时,选取教材和学习资料,布置学习任务等应该考虑学习者的需求,做到与之相一致,并根据学生变化的需求教师应做出相应的课程调整和计划安排(Yalden,2000:7)。语言学家Nunan亦曾提出“学习者中心理论”,核心思想为“学生或学习者就学习地点、内容和学习过程做出合理选择”。Hutchinson and Waters (1987)的Hutchinson and Waters把需求分成两大类即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其中包括了学生必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缺乏的知识和学习者自主想学习的知识。Yalden又把这些需要更加细致地分为语言技能(language needs)、英语交际技能(communicative needs)、知识需求(knowledge needs)、综合技能(general needs)和其他技能(other skills)。本研究在Yalden的需求分析上,对英语演讲课的问卷和访谈做出调查分析。

2.研究方法与设计

2.1 研究问题

1)英语演讲课程中的学生需求情况?

2)如何根据学生需求做出科学的课程大纲设计?

2.2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2班翻译方向的23名学生。学生为大学二年级,在大一已经修完英语基础课程后才修的英语演讲课,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2.3 研究工具

本文的研究采取了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时间是2014年10月10日。问卷发放了23份,得到有效问卷数据22份。调查问卷的问题包含选课的动机、目的,上课方式,教材选取,对教师的要求诸方面。问卷调查后,在班上随机抽取了部分自愿的同学对他们进行了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对英语演讲课程的看法,希望在该课程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由于问卷调查多为多项选择题,得出的数据采用百分比的分析方式,访谈后得到的数据,由作者全部转写成文字形式。

3.研究结果分析

从表1中呈现的数据,不难看出,学习者选择英语演讲课目的大多数集中为提高英语演讲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二者各占20%的比例,提升公众演说能力和培养思辨能力紧随其后,各占17.89%和16.84%。其中有4.21%的学生有在问卷中的其它一栏填上目的是为了克服心理问题,譬如锻炼胆量,这可能是因为一些学习者本身的个人性格特质——害羞内向。

表2反映的是学习者在进行英语演讲时的挑战情况,我们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语音语调和口语是影响学生英语演讲最大的两个因素;其次学生认为知识面和词汇量也是影响英语演讲较大的因素。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讲,虽然他们已经完成了英语基本课程的学习,但用英语演讲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访谈中有学生说道“我心里面知道都学过的知识和词汇,但是就是一时想不到说不来”。 Ellis曾经说道在习得语言时,学习者的输入并不等于输出,而输出需要在输入的帮助下借助才能得到(Ellis,1994)。英语演讲是语言的一种输出,这便需要学习者通过输入的练习,把输入的知识转化成输出。最后10.68%的学生认为心理障碍也是一大挑战。

经调查发现,学生对英语演讲教师的要求是责任心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幽默,学生认为风趣的老师在上课时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关注,对学生听课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教师的基本功所占比例也是较高的,学生反映非常崇拜老师发音纯正,语调好听,知识渊博;最后教师善于调动上课氛围也有影响,有学生说道“上课死气沉沉的教师使得我们都不愿听课,我们上课都不会积极参与。”

从访谈中可以得出, 英语演讲课程的内容应该应该包括对英语演讲的基本知识进行一定的讲解吗,如何撰写演讲稿、演讲技巧的训练和口语操练和学习中西文化差异。其它一些同学要求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克服心理障碍,譬如演讲时的紧张心理、怯场情况。另外学生心中好的演讲者应该是发音纯正,语调好听,口语流畅,词汇量丰富,知识渊博,反应敏捷,逻辑思维强,肢体语言恰当再加上一定的翻译机能。这正是学习者对于一个好的演讲者的期待和愿望,也是学生学习课程目标。

调查和访谈的数据都显示,对于教材的选取,多数学生偏向于在课堂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教材加以辅助。上课方式则是口语操练、演讲练习为主,知识、技能技巧为辅交替进行。

4.英语演讲课程大纲

Yalden指出,在做出需求分析之后所做的功课便是总结课程目标(Yalden称之为goal),并细化成具体目标(Yalden称之为objective)再规划设计。

4.1课程描述、学习者、课时安排、教材选取

英语演讲课程是综合英语基本技能,包括口语表达、写作、听力和阅读等方面于一体的输出型课程。以培养大学生或语言学习者成为具有语言交际综合能力、公众演说技能等的通用型人才。

学习者是修完英语公共基本课程,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总共学时为32学时,每周两个学时。由于多数学习者更倾向于英文原版教材,因此教材定为Stephen. E. Lucas的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Tenth Edition )。

4.2课程目标

综上所做的需求分析,可以总结出课程的几个具体目标为:学生在学习英语演讲课程后

1) 掌握英语公众演讲的基本知识;

2) 如何做好演讲前的准备,包括选题、找论点支撑、分析观众;

3) 提高英语语音语调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学习英语公众演讲的技巧;

5) 如何撰写演讲稿,包括开场、遣词、内容、讲稿构造、结语;

6) 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克服紧张心理、应对紧急状况;

7) 如何进行有准备的英语演讲和即兴演讲以及回答问题的部分。

8) 如何根据场合进行演讲,包括劝谏性演讲、告知性演讲、特殊场合演讲等。

4.3 课程内容安排

英语公众演讲课程内容安排为:每周2个课时,第1周主要是英语演讲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课程安排介绍;第2-4周: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视频“I have a dream”,讲解演讲前如何准备:选题、资料收集、分析听众;撰写演讲稿,演讲开场、讲稿构思、结束语;第5-8周:分配小组,训练发音和口语;欣赏奥巴马、卡梅伦、杨澜等名人的英语演讲视频,模仿语音语调;教师布置演讲任务,学生自主选题和撰写讲稿;教师指导学生小组修改讲稿并评估;第9-12周:观摩并学习优秀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视频,如CCTV杯(现改为外研社杯)演讲比赛;学生呈现自己有准备的演讲,教师和学生提问,演讲者回答问题;克服心理问题;第13-15周:赏析演讲视频,教师引出特殊场合演讲,学生模仿并进行场合演讲演练,小组进行评估。

4.4 课程成绩评估

韩宝成指出,基于语言任务的演讲测试目的在于评估语言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语言能力,同时应该对学习应试者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测评(韩宝成,2003)。英语公众演讲的课程评估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和思辨能力等进行测评。

5.结语

课程大纲设计是教师与学生学习联系紧密相关又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陈朗,2010:62)。教师在设计课程大纲时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明确地表达出课程计划、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和课程评价形式标准,以便教学顺利而有效进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韩宝成.2003.语言测试的新进展:基于任务的语言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5):352-358.

[2]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2008.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6):427-432.

[3]胡文仲.2009.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3):163-169.

[4]王彤.2001.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讲课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3):46-52.

[5]王薇.1999.远距离英语教学与校园英语教学──学习中心论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3):46-52.

[6]张冬玉.2007.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外语教学(3):46-52.

[7]Janice, Yalden. 2000. 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Nunan, D. 1995. Closing the Gap betwee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J]. TESOL Quarterly 29(1): 133-158.

作者:李玲

第2篇:《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大致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初步掌握旅游的各种地质、地貌、风景名胜,如峡谷、沙漠、草原、瀑布、湖泊等,丰富学员的旅游知识,提高自身的旅游文化素养。

二、学制与教材

学制二年,每周2学时,每学期30学时,共120学时。

教材:本校教材《中国(世界)旅游文化》上、下册

钱钧等编著浙江老年大学出版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学期30学时

第一单元:杭州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一章杭州西湖风景区

1.杭州概况

2.西湖十景

3.新西湖十景

4.三评西湖十景

5.西湖北山旅游沿线景区

6.西湖环湖南线风景区

7.西湖杨公堤及湖西风景区

第二章杭州西溪、运河、钱塘江

1.西溪湿地

2.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3.钱塘江和钱塘潮

第二学期30学时

第二单元:浙江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一章浙东水乡风情、东方大港、海天佛国之旅

1.绍兴旅游景点和文化

2.宁波旅游景点和文化

3.舟山(普陀山)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二章浙南雁荡奇山、美景丽水之旅

1.温州(雁荡山)旅游景点和文化

2.丽水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三章浙西、浙中民俗风情及影视文化之旅

1.衢州旅游景點和文化

2.金华旅游景点和文化

3.台州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四章浙北杭嘉湖平原及运河古迹之旅

1.嘉兴旅游景点和文化

2.湖州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三学期30学时

第三单元:中国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一章北京及津、冀、晋、蒙地区

1.北京市旅游景点和文化

2.天津市旅游景点和文化

3.河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4.山西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5.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二章东三省黑、吉、辽地区

1.黑龙江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2.吉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3.辽宁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三章华东六省一市地区(浙江省另立)

1上海市旅游景点和文化

2.江苏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3.安徽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4.福建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5.江西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6.山东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四章中原及湘、鄂、两广、海南地区

1.河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2.湖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3.湖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4.广东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5.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景点和文化

6.海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五章西南云、贵、川、渝、藏地区

1.云南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2.贵州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3.四川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4.重庆市旅游景点和文化

5.西藏自治区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六章西北陕、甘、宁、青海、新疆地区

1.陕西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2.甘肃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3.青海省旅游景点和文化

4.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景点和文化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

景点和文化

第七章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1.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景点和文化

2.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景点和文化

3.台湾地区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四学期30学时

第四单元:世界(主要国家)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一章亚洲地区

1.日本旅游景点和文化

2.韩国旅游景点和文化

3.越南旅游景点和文化

4.柬埔寨旅游景点和文化

5.泰国旅游景点和文化

6.新加坡旅游景点和文化

7.马来西亚旅游景点和文化

8.印度旅游景点和文化

9.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二章非洲地区

1.埃及旅游景点和文化

2.南非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三章欧洲地区

1.俄罗斯旅游景点和文化

2.法国旅游景点和文化

3.英国旅游景点和文化

4.德国旅游景点和文化

5.意大利旅游景点和文化

6.西班牙旅游景点和文化

7.奥地利旅游景点和文化

8.瑞典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四章北美洲和南美洲

地区

1.美国旅游景点和文化

2.加拿大旅游景点和文化

3.巴西旅游景点和文化

4.阿根廷旅游景点和文化

第五章澳洲地区

1.澳大利亚旅游景点和文化

2.新西兰旅游景点和文化

四、教学方法和建议

教学方法:课堂授课。

建议:针对老年学员社会阅历丰富、理解能力较强的特点,根据课本内容,多介绍旅游界最新趣闻,扩大老年学员的视野。历史传说、名人轶事、地方掌故,凡言之有据,一切皆可入题。务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第3篇:美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研究

摘 要: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本文选取美国阿克伦大学的13门课程大纲,通过比较它们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异同,旨在多维度地了解其大纲的个性化特点及功能,有助于树立我国高校教师的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制定出既能体现自己教学理念,又能使学生受益的课程教学大纲。

关键词:课程教学大纲;个性化;合同

课程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在中美高校教学管理中,课程教学大纲都被认为是专门针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管理措施, 虽然在具体的实施细则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方华明以教育学课程为例,比较了两国教育学专业的课程目标,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目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美国的专业课程目标详细而具体,更易于操作[1]。贾陆依以外语课程为例,就中美师生关系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在课程大纲设计这一环节,师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存在较为严格的上下级关系[2]。冯源则在介绍国外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大学课程教学计划制度[3]。

目前国内文献研究大多针对两国高校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的比较,对美国高校各类课程教学大纲缺乏多样化的介绍和个性化的认识,实证性研究比较缺乏。本文通过分析所收集的13份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大纲,旨在多维度地了解美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特点及功能,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

一、课程教学大纲的采集及来源

在美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是学生与教师就课程预期及政策达成的合同(a contract between the student and professor regarding course expectations and policies)【4】。笔者在美国阿克伦大学访学期间,选听了英语系的一些课程,共收集了各类大纲共计13份,其中硕士研究生课程4门,包括写作中的研究方法、写作理论与实践、语境语言学、外语教学法;本科生课程8门,包括美国文学、黑人英语、金融学导论、环境科学、地质学导论、地质学实验、高分子工程、绿色高分子科学、伦理学导论。

二、课程教学大纲的比较

大纲收集后,随即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课程大纲内容相对灵活,往往随着任课教师的不同而不同。通过对这13门大纲的基本内容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基本信息、教材和考核细则,这三个部分在所收集的13份大纲中都有,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它们在大纲中的核心地位。其他内容的选择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中包含教学日历的有10份,占总数的77%,教学目的的有6份,占总数的46%、其他说明的有6份,占总数的46%,课程概述的有5份,占38%,参考书的有2份,占15%,课程开设的意义有1份,占7%,高分子特征说明有1份,占7%。

大纲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其内容的组成部分,而且就相同的部分也会有较大的差别。以“考核细则”为例,各门课程的考评内容比较丰富,构成及类型同中有异。有的课程考核项目多达8个部分,如“外语教学法”;有的则只有2个部分构成,如“高分子工程”。在成绩考核构成中,由8个部分组成的课程有1门课,占总数的7%;由5个部分组成的有3门课程,占23%;由4个部分构成有6门课程,占46%;由3个部分组成的有2门课程,占15%;由2个部分构成有1门课,占7%。在考评项目的具体构成类型上,把期中、期末等综合性考试作为其中一项考评内容的,共10门,占77%;把课堂参与列入其中的,共8门,占62%。其他部分根据各课程的共享度,依次为:作业或练习、口头或书面报告,各有5门,各占38%;研究论文或课题、出勤、周测验或大测验,各有4门,各占31%;随堂测验,共3门,占23%。其他类型如IRB网上提交、文献回顾、教学实践、教案编写、教学观摩、学术刊物阅读、案例研究、职业模拟只有1门课程把其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各占总数的7%。

三、课程大纲的特点分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课程大纲的内容,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大纲应该包括什么,取决于该课的特点以及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大纲是教师自己教学思想的体现,其教学理念和思想会直接或间接地贯穿在课堂和大纲设计中。例如,“高分子工程”大纲包括了5方面的内容,除了常见的基本信息、教材、教学内容和考核细则及说明外,还用长达14页的篇幅对分子和高分子的结构和特征进行了说明。这一独特的内容设计,体现了这些分子结构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考核细则”虽然是每门大纲的共享部分,但一门课考什么、怎么考、各类项目的考核比例应占多少,也取决于任课教师对该课程特点及教学目的的解读和理解。例如,“写作中的研究方法”是英语系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了解写作中最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掌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具体要求是,学生深入某一写作课堂,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收集实际数据,最终提交学术规范的研究报告。基于此,该课程设定了成绩考核的5个部分。第一,IRB表网上提交(10%)。在美国,如果研究者要展开人文课题调查,则需要首先向学校研究机构董事会(IRB)网上提出申请,该机构对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内外进行的人文课题的调查实施监督和审查。未经许可,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人文调查。第二,预习检查(15%)。课前预习的作用不言自明。因此该课程设计了这一环节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其检查的形式主要通过课堂参与。第三,两次口头报告(20%)。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深入写作课堂,使用某种研究方法对所收集到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学期内每位同学各有两次汇报。一次是汇报所选课题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另一次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研究更趋完美。第四,文献回顾(20%)。为了更好地了解所研究的课题,要收集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在文献收集中,不要求穷尽文献,但要把该问题的相关理论从正反方面加以论述。第五,研究论文(35%):大纲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要遵循教材中提供的研究过程以及课堂中增补的方法,并指出论文必须包括的部分:引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结果、结果分析、未来的启示。

可以看出,“写作中的研究方法”大纲每个环节的设置,其目的非常清晰,即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帮助其真正了解该学科的前沿动态,掌握常见的研究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检测研究课题的动态,课程大纲要求学生共做2次口头报告,通过讲述,教师不仅及时了解了论文的进展情况,避免了学生临时抱佛脚、拼凑应付的弊端;还可以随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与反馈。

大纲中“其他”部分,其内容更是因师而异。在收集的大纲中,有6门课程列出了这个部分,但重点各不相同。例如,“美国文学”课,此部分的着墨较多。首先是对课堂纪律的强调。要求学生课堂语言要文明、行为要规范;不得带孩子及宠物入室;上课严禁使用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除非在等待心脏移植手术通知),如发现上课发短信一次,按缺勤一次处理;就上课的内容指出,该课程可能会涉及一些性、暴力、宗教、种族、政治等方面的敏感话题,也可能会涉及一些粗暴的语言,如果学生不能忍受,请慎重选择该课程;最后,大纲还提醒学生经常关注邮箱,如有课程变化,教师会在邮箱及时通知。在“环境科学”课中,大纲对学生退课的两个截止时间做出了特别提醒。在美国,学生选课后,会有一段时间的试听期。如果学生不喜欢任课老师,或者跟不上,可以在试听期内退课,但是试听期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退课,学生成绩单上不会留有任何记录,但到第二阶段退课,成绩单上有个w(withdrawal的缩写),即标明选过这门课,但退掉了。在“金融学导论”中,大纲中“其他”部分提供了学校学习服务中心的地点和办公电话,提醒学生如果学习方面出现障碍,可以寻求中心的帮助,该中心会提供学习技能、测试技能、时间管理、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指导。

四、课程大纲的功能分析

虽然这些课程大纲的内容形式各异,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共同点。

1. 课程大纲是师生之间的一份教学合同

在美国,课程大纲的直接受众是学生,大纲要采取什么形式和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约定。这份师生之间签署的教学合同,在首次上课时就会保证人手一份。大家都应该按“合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按“合同”逐条做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达到了“合同”要求,就能获

得该课程的学分。

作为一份合同,首先应该明确合同的主体——教师。大纲中“基本信息”一栏就是对教师身份的确定。这个部分,不仅提供了课程编号、开课时间及学分数等相关课程信息,更重要的是,把任课教师的姓名、学历、办公地点、电子邮箱、办公电话和办公时间等信息也展现给了合同的客体——学生,便于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

作为一份合同,它还规定了合同期内(即学期内)甲乙双方应尽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而言,明白了课程的目的和教师的要求,首先决定是否要选课。一旦选课,他们就会按照合同的要求,适时规划课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对照检查他们的行为。通过大纲中“教学日历”一栏,学生事先知道某日的教学内容是什么,上课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各类作业的截止日期等;通过成绩“考核细则”,学生明白了考评的类型,以及出现某种违纪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如缺勤、上课使用手机、晚交或不交作业、缺考、考试或作业作弊、抄袭等。

对教师而言,制定这样一份师生双方角色和责任的约定书,大大降低了学生因成绩不满带来的纠纷。事实上,一份规定明确、实施一贯的大纲,可以免除对教师的指责。1992年,美国肯塔基大学一名医学院学生因成绩不佳被学校开除。该生不满,将“外科实习课”的任课教师和学院院长告上法庭,结果败诉。法庭采信的理由是任课教师成绩评定的标准,完全符合课程大纲中的规定。当然,大纲制定之后,教师如果没有严格执行,也会成为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同年,在威斯康星奥史考史大学,一名英语系学生因“挂科”,将“当代美国文学”的任课教师状告至学校相关部门。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定教师考评项目超出了大纲规定的内容,要求教师提分并致信道歉。学校在多次说服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对老师做出了降级降薪处理。任课教师虽最终上诉到了地方法院,但法庭还是维持了学校的决定。

2. 课程大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一份细则详尽的课程大纲,不仅可以约束师生双方的行为,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课内学习,合理地帮助学生规划课余时间,并高质量地完成课程作业[5]。“写作理论与实践”的考核由四个部分组成。以口头报告的考核内容为例,大纲首先规定了每位同学口头报告的次数(2次);然后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要求,即报告人应在30分钟之内对预习的阅读材料进行总结,之后引导课堂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主要围绕阅读的材料展开;第三,要求报告人把报告内容打印出来,并分发给每位同学,人手一份;第四,提出了教师的评分标准,即基于报告人所提问题的质量与完成作业的能力。可以想象,当学生拿到这样一份书面大纲时,对自己的课内课外的应有表现有了明确的目标,避免了教师口头布置作业可能带来的种种误解,有助于学生高效地、明白无误地完成作业。

一份内容详细的大纲,还可以帮助学生弥补因缺课而耽误的功课。我们知道,大纲中“教学日历”部分,规定了每节课所讲的内容、要求预习的章节、各项作业的内容和提交的时间、各类考试的范围和时间、节假日以及老师外出停课的时间。这样,学生即使因故不能上课,也会依据教学日历自学空缺内容,并有的放矢地预习新课,不会因缺课而出现知识的断层或学习吃力现象。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适当进行课外学习,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随着认知科学、建构主义等理论对高等教育影响的深入以及科技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广泛作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知识的获取不仅仅局限于课内教学。因此,课程大纲会对拓展课外知识的渠道进行有效说明,例如,“金融学导论”,提供了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如Wall Street Journal,Barron’s和Beacon Journal business section;“地质学实验”提供了地质资源

中心拥有的设备和资源,旨在培养学生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由此可见,课程大纲以学生为中心,对培养如何成为高效的学习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分析表明,在美国课程大纲的制定过程中,任课教师是大纲制定的主体。大纲是教师自己教学思想的体现。大纲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取决于该课的特点以及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在美国高校,没有完全一样的大纲,即使是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担任,任课教师有自己选择教材和制定自己的课程大纲的权利。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权利事先了解教师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服务菜单(即课程大纲)决定是否愿意接受其服务,并对教师的服务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可见,如何能够以学生为本、制定出个性化的服务菜单,同时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服务承诺是教师在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以及实施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的国情虽然不同,但如何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师的主体意识,真正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确立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中教师与学生的合同关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方华明. 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以福建师范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85-93.

[2] 贾陆依. 中美高校外语专业师生定位关系比较研究[J]. 外语界, 2003(4):27-39.

[3] 冯源. 采用 Syllabus概念, 建立课程教学计划制度[J]. 大学教育科学, 2006 (5):50-53.

[4] 祝吉芳. 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与执行——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J]. 社会科学战线,2010(1):276-277.

[5] Matejka K. & Kurke L. B. Designing a Great Syllabus [J]. College Teaching, 1994 (3):115-117.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郭爱萍 宋燕

第4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实践环节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教学形式:分散

学时或周数:4周

学 分:2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设计目的

根据所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对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以及模拟与数字综合电子线路进行设计、安装与调试。

通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的理解,通过设计过程使学生受到设计思想、设计技能、调试技能与实验研究技能的训练,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基础理论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电子技术系统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用所学知识对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以及模拟与数字综合电子线路进行设计、安装与调试。

1、基础型课程设计项目 1.1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

1、OCL和BTL音频功放的设计 课程设计

2、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课程设计

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

4、水温电子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

5、语音放大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

6、集成差分放大电路(单运放差分放大器、双运放差分放大器、三运放差分放大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

7、RC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

8、用开关电容滤波器S3528实现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可设置) 课程设计

9、用开关电容滤波器S3529实现高通滤波器(截止频率可设置) 课程设计

10、用开关电容滤波器实现带通滤波器(截止频率可设置) 课程设计

11、用开关电容滤波器实现带阻滤波器(截止频率可设置) 课程设计

12、利用铅笔实现可变声音的写字 1.2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内容 课题设计

1、数字频率计 课题设计

2、数字电压表 课题设计

3、数字时钟

课题设计

4、出租汽车里程计价表 课题设计

5、数字电子秤

课题设计

6、红外线数字转速表 课题设计

7、数字温度计 课题设计

8、电容数字测量仪

课题设计

9、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

课题设计

10、数字定时声光报警抢答器的设计 课题设计

11、高速并行A/D转换系统

课题设计

12、数字式自动调节电路的设计

课题设计

13、直流电机的数字脉冲控制电路设计

2、综合型设计项目

课程设计1 测量放大器设计

课程设计2 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设计 课程设计3 频率特性测试仪设计

课程设计4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课程设计5 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课程设计6 简易智能电动车设计

课程设计7 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设计 课程设计8 电压控制LC振荡器设计 课程设计9 智能调制接收机设计

三、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3.1 基本要求

(1)以电子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设计实验分为基础型和综合型两个层次,基础型指基本单元电路设计与调试,系统型指若干个模拟、数字基本单元电路组成并完成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

(2)熟悉常用电子仪器操作使用和测试方法; (3)自学计算机软件辅助电路设计方法; (4)学习电子系统电路的安装调试技术;

(5)拓展电子电路的应用领域,能设计、制作出满足一定性能指标或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设计任务。

(6)独立完成选题的设计任务,写出设计报告,正确绘制电路图。 3.2 实验方法

(1)学生可自拟或从参考设计题目中选定设计题目(模电、数电各选一个或在综合设计项目中选择一个)

(2)学生自学与设计题目有关的参考资料;

(3)在规定时间内学习使用有关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方法

(4)学生针对实验课题的要求,查找资料提出设计方案,写出设计步骤,并进行初步设计;

(5)设计完成,要写出设计报告。

(6)教师在课内外给予及时指导和答疑

(7)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应适当讲授。

四、课程设计成果

课程设计报告是课程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课程设计报告应反映出作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及主要成果,以及作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4.1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1)每组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纸清晰、数据完整、结论明确; (3)课程设计报告后应附参考文献;

(4)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 4.2 设计报告主要内容

(1)设计方案电路的结构框图;

(2)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件参数计算以及元器件型号的确定; (3)设计手段、设计过程、步骤; (4)设计程序;

(5)安装、调试步骤;

(6)实验测试数据和误差分析; (7)设计的电子文档;

五、考核方式

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1. 理论设计方案、电路布局、安装和调试40% 2. 设计报告,占总成绩20%; 3. 考核答辩,占总成绩20%; 4. 考勤情况,占总成绩10%; 5. 创新设计及扩展功能10%;

六、主要参考教材

杨志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陈明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用教程.湖南:湖南中南大学,2006.

撰写人:谢新开 审核人:李泽光

课程负责人:李泽光

第5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 学分:2 学时:2周 制定人: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开设目的

本课程是在前导验证性认知实验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命题设计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查阅资料、设计、安装和调试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 综合设计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电子工程素质和科学实验能力非常重要,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之路。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的综合性试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模拟、数字、高频电路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了解一般电子电路与单片机构成简单系统及简单编程的方法。促使学生积累实际电子制作经验,准备走向更复杂更实用的应用领域,是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前的技能培训课程。目的在于巩固基础、注重设计、培养技能、追求创新、走向实用。

二、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2.1、基本要求

1、以电子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将设计实验分为基础型和系统型两个层次,基础型指基本单元电路设计与调试,系统型指若干个模拟、数字、高频基本单元电路组成并完成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的设计、调试;

2、熟悉常用电子仪器操作使用和测试方法;

3、学习计算机软件辅助电路设计方法,能熟练应用 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和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制作;

4、学习电子系统电路的安装调试技术;

5、拓展电子电路的应用领域,能设计、制作出满足一定性能指标或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设计任务。

2.2实验方法

1、学生自学与指定设计题目有关的参考资料;

2、在规定时间内学习使用有关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方法

3、学生针对实验课题的要求,查找资料提出设计方案,写出设计步骤,并进行初步设计;

4、学生必须完成基本设计任务后才能进行选作实验;

5、教师在课内外给予及时指导和答疑

6、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应适当讲授。 2.3、总结报告内容

1、设计题目

2、设计任务和要求

3、原理电路设计:(1)方案比较;(2)单元电路设计;(3)元件选择;(4)整体电路(标出原元件型号和参数、画出必要波形图);(5)说明电路工作原理。

4、整理实验数据和测试波形,对模拟电路应有理论设计数据、实测数据、仿真数据和误差分析,数字电路应有设计逻辑流程、波形图、时序图或真值表。

5、实验困难问题及解决措施。

6、实验参考文献。

三、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3.1、 方案论证(方案比较)与总体设计(举例说明) 3.

2、 单元电路的设计步骤(举例说明) 3.3、 电子元器件的选择

1、电子元器件选择原则

2、模拟集成电路的选择

3、数字集成电路的选择

4、晶体三极管的选择

5、电阻、电容、电感的选择 3.4 、参数计算

根据性价比和预设指标,合理选择参数进行计算。 3.5、总体电路画法

1、按照信号流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画出各单元电路;

2、整体电路尽量用计算机画在一张图纸上。将独立和次要图纸画在另外图纸,注明连线编号;

3、电路图中的元件符号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3.6、安装调试

1、电子元器件的一般安装原则

2、电路调试前的直观检测

3、电子电路调试注意事项

4、电路故障及故障排除方法 1) 直接观察法

2)静态工作点测量法 3)信号寻迹法 4)对比法 5)元件替换法 6)旁路法 7)短路法 8)断路法

5、电子干扰的抑制措施

四、电子电路综合设计项目(计算机辅助设计)

题目1:设计一个带有负反馈的单极放大电路

要求:设计一个带有负反馈的单极放大电路,并利用示波器电路波形变化情况,并进行以下分析:1)频率响应2)输入,输出噪声特性3)有反馈、无反馈的区别 4)交流分析5)傅里叶分析

题目2: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

已知条件:由一个三极管构成单管放大电路,三极管的偏置电压可调,利用示波器和波特仪观察和分析。进行以下分析1)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仿真分析2)三极管放大电路动态仿真分析3)三极管放大电路瞬态特性仿真分析4)三极管放大电路灵敏度分析5)参数扫描分析

题目3:多级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已知条件:由两级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构成。级间采用阻容耦合方式。进行以下分析1)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仿真分析2)多级放大电路频率响应分析3)多级放大电路极点—零点分析4)多级放大电路传递环数分析

题目4:集成运放构成的负反馈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要求:电压、电流、串、并四种反馈电路,并分析负反馈对频带展宽和对失真改善的作用。

题目5:差动放大电路

要求:设计一个差模放大电路,进行以下分析1)差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仿真分析2)差模放大电路频率响应分析3)差模、共模电压放大倍数4)共模抑制比

题目6:二阶高通滤波器

要求:设计一个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高通滤波器,要求截止频率为100Hz,增益为5。用示波器观察vi 和vo 波形。

题目7:二阶带通滤波器

要求:设计一个二阶压控电压源带通滤波器,要求中心频率为1KHz,增益为2。用示波器观察vi 和vo 波形。

题目8:稳压电源

要求:用7805设计一个稳压电源,输入为峰值是12V的交流电,输出+5V。

题目9:连续可稳压电源

要求:用LM317设计一个输出电压连续可调的稳压电源,输入为峰值是12V的交流电,输出+2V至+12V连续可调。

题目10:RC延时开关

要求:用一个晶体管及适当的阻容元器件设计一个延时时间为1s左右的延时开关。

题目11:晶体管非门

要求:用晶体管9014设计一个非门电路,测量出此非门的Vil、Vih、Vol、Voh 。

题目12:发光二极管钳位兼过压指示电路

要求:用二极管设计一个钳位电路,把输入信号嵌位在±(2.2±0.1)V之间。用示波器观察输入电压过高时的vi 和vo 波形。

题目13:三极管β值测试电路

要求:设计普通三极管β值测试电路,可以不用设计直接显示读数部分。但相关电流、电压信号,必须用虚拟仪器测试并计算出正确的β值。

题目14:恒流源电路设计

要求:输出电流范围0.1µA~500mA可调,电流通过虚拟电流表显示,电源由直流稳压电源提供,无须设计电源。 1.通过本课题的设计,要求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整方法、放大器基本性能的测试方法。 2.通过实验研究晶体管的特性,尤其是晶体管在通常所说的线性区中的非线性效应。

4.2、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内容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1:设计一个施密特触发器

要求:回差电压可调。

题目2:设计一个占空比可变的多谐振荡器

要求:用555定时器(及其他器件)设计一个占空比可变的多谐振荡器,其振荡频率为1HZ,占空比为1/2-2/3(连续可调)。

题目3:设计一个电灯延时开关控制电路

要求:用555定时器(及其他器件)设计一个电灯延时开关控制电路,当开关触动后,电灯点亮1分钟后自动熄灭。

题目4:表决电路设计。

要求: 某项体育比赛A、B、C三个副裁判和一个D主裁判,主裁判的裁定计二票,其它裁判的裁定计一票,用基本逻辑门设计一个表决电路,要求在多数票同意得分时电路发出得分信号(≥3票)。

题目5:举重比赛裁判电路设计。

要求:若举重比赛设一个主裁判两个副裁判.两个以上裁判且必须有主裁判同意通过时,表示成功。用基本逻辑门设计一个电路实现此功能。

题目6:信号灯工作状态监测电路

要求:用数据选择器74LS153设计一个监测信号灯工作状态的逻辑电路。其条件是:信号灯由红(R),黄(Y),绿(G)三种颜色灯组成,正常工作时,任何时刻只能是红,绿,黄加上绿当中的一种灯亮。而当出现其他情况时,电路发生故障,要求逻辑电路发出故障信号。设用数据开关的1,0分别表示R,Y,G灯的亮和灭状态,故障信号由LED亮表示。

题目7;抢答器电路设计

要求:用锁存器74LS373及其它门电路设计一个八路抢答器,当有一人先按下按键后,对应的那人的指示LED亮,并且其它人再按也不起作用,按某一键后可以再次工作。

题目8;数字定时器设计

要求:用相关数字芯片构成振荡器,经过分频以后得到1s的时间信号,送给计数器计数,后极输出控制Ф3 直径LED用于指示。

题目9:数字显示电路设计

要求:四位数码管显示,显示值可由四位拨码开关自由设定。拨码开关输入8421编码,显示器其对应的十进值数,无效位消隐。

题目10:彩灯显示电路 要求:根据功能表设计红,绿,黄三个彩灯循环显示 功能表:

CP

R

G

Y 0

0

0

0 1

0

0

1 2

0

0 3

0

0 4

1 5

0

0 6

0

0 7

0

0

1 提示:用中规模组件设计74LS160及74LS138及控制与非门。

五、教学时间安排(48学时)

5.1、模拟电路综合设计:选择1个综合设计实验,在第7学期集中2周完成设计任务 5.

2、数字电路综合设计:选择1个综合设计实验,在第7学期集中2周完成设计任务

六、电子课程设计验收考核办法

1、电路布局及安装焊接工艺

2、基本功能及性能指标

3、创新设计及扩展功能

4、问题答辩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5、现场绘图:电路原理图和PCB图

6、验收时间:3天

七、课程设计报告(文档和电子档案)

课程设计报告是课程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课程设计报告应反映出作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及主要成果,以及作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7.1、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报告内容:

一 基本要求和功能 二 方案论证 三 软件仿真

四 总结和测试体会。 五 参考文献

7.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基本要求

1.每个学员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纸清晰、数据完整、结论明确; 3.课程设计报告后应附参考文献;

八、本大纲适应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九、大纲实施基础:

在学生学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课程集成上方可进行电子电路综合设计,为学生电子信息技术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十、也可用其他仿真软件进行仿真

电气系

第6篇:《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大纲

设计周数:2学分:2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电方向)

一、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1、数控技术是一门学科交叉与综合的高新技术。本课程设计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数字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 算法,了解现代企业普遍使用的数控系统的功能结构,掌握数控机床手工编程的技巧及数控技术的在工程中的应用。基本掌握加工常用机械零件的编程方法,提高数控加工和实验能力,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理想的加工程序不仅应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的合格工件,同时应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和充分的发挥。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这一特点,必须熟练掌握其性能、特点、使用操作方法,同时还必须在编程之前正确地确定加工方案。

二、设计内容:

1、绘制零件图、毛坯图,加工工序划分; 加工路线的确定; 夹具的选择、工件装夹方法的确定; 刀具的选择及对刀点、换刀点的设置; 切削用量的确定; 数控加工编程,上机仿真加工。

三、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加工工序划分; 加工路线的确定。

2、夹具的选择、工件装夹方法的确定。

3、刀具的选择及对刀点、换刀点的设置。

4、切削用量的确定;。

5、数控加工编程

6、实验

7、校验、审核、修改、整理说明书。

四、成绩考核办法

1、出勤10%

2、编程35%

3、实验5%

4、答辩50%

教研室主任(签名):贾育秦

学院(系)领导(签名):孟文俊

第7篇:DSP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DSP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学 时: 2 周

编写人:刘伟春 审定人:余建坤 何海浪

一、 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课程设计课,其目的为通过对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使学生理解课程教学的理论内容,并且能够掌握和熟悉DSP的开发流程和基本的编程方法,开拓学生在现代控制技术上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硬件设计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由于设计中涉及到各种器件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知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实践活动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二、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三部分。一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包括信号处理系统的概念、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连续时间系统的离散化处理等等;二是DSP器件的基本理论,包括器件的结构(总线、CPU、寄存器、存储器等)和工作原理,器件中片内外部设备(定时器、计数器、串行I/O接口、直接内存存取DMA等)的工作原理;三是DSP仿真开发技术基本理论,包括DSP系统设计方法,系统指标分配,器件选择的原则以及DSP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三、 程序与要求

课题由指导教师给定,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题目较大时,可以以组为单位实施。教师在课内外给予及时指导和答疑。基本要求:

1.掌握以实现系统要求为目标的自上而下的DSP系统设计方法,并掌握系统指标分配,器件选择的原则以及DSP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2.掌握DSP仿真开发系统的结构。掌握仿真器的连接和安装,熟悉开发软件Code Composer Studio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3.掌握TMS320C54x芯片的硬件结构,了解CPU、寄存器和存储器中各数据的含义。了解TMS320C54x芯片外部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数据的处理过程和中断。了解TMS320C54x芯片的指令系统,熟悉各种指令和基本算法。

4.独立完成DSP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方案选择分析、重要单元电路分析、重要参数计算、基本测试数据等。

四、 主要内容提要

1.方案论证(方案比较)与总体设计; 2.单元电路的设计; 3.电子元器件的选择;

4.根据性价比和预设指标,合理选择参数进行计算; 5.程序设计,包括程序流程图与源代码的实现 6.仿真与结果分析。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1.平时表现,占10%;

2.论文排版规范,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占20%; 3.设计报告方案合理,系统软硬件设计正确,占70%。

六、配套指导教材

[1]戴明桢等编著.TMS320C54X DSP 结构原理及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7;

[2]彭启琮编著.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胡广书编著.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北京合众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编著.SEED-DTK系列实验手册.北京合众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出版,2007。

第8篇:《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名称:电子商务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学分:1

课程设计时间: 第五学期课程设计年级:三年级

课程设计学时或周数: 一周课程设计专业:电子商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应用所学面向过程的电子商务项目分析和设计的方法,进行电子商务项目的综合设计。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营销》所进行的电子商务策划案,进行相应项目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综合设计,包括需求分析及系统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及技术实现方法。使学生初步具体电子商务项目建设的综合设计的能力。

二、选题的原则及题目难度、深度、广度分析

选题根据学生在《网络营销》所进行的电子商务策划案,进行相应电子商务项目的技术方案书的撰写,有能力的同学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

三、课程设计内容

1、系统分析

2、系统设计

3、具体内容:

一、项目概述

1、项目的背景材料

2、企业概况和组织结构

3、系统目标、规模、界限

二、需求分析

1、主要业务流程分析

2、用户功能需求分析

3、性能需要分析

三、系统设计的原则

四、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系统架构设计(模式、系统平台)

3、网络平台设计(网络的拓朴图、各设备的选择)

4、应用系统设计(应用系统结构、主要应用流程设计、功能设计、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5、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备份)

6、安全设计

五、系统的实施与维护

1、系统实施方式

2、实施计划

3、维护的内容及方式

四、课程设计时间进程表

系统分析:2天,系统设计:3天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方法及评分标准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质量和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等综合打分。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者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总人数的20%。不及格者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需重新做课程设计,经指导教师考核及格后,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拟稿(签名):姜红波2009 年 10 月8日 核对(签名) 林建宗2009年 11 月 1日 审批(签名):瞿友喜2009年 11 月 2日

第9篇:《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名称: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课程设计学分: 1 课程设计时间:第六学期 课程设计年级: 3 课程设计学时或周数:1周(36学时) 课程设计专业:电子商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与要求

全面考查学生网站建设的能力,包括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网站软硬件平台的安装与配置、静态和动态页面的设计开发、Web数据库与访问技术等。特别要强化编写及调试ASP程序的能力。要求学生提交一个可运行的动态网站及网站说明书。

二、选题的原则及题目难度、深度、广度分析

1、网站选题有创意,符合社会需要;

2、页面具有鲜明的设计风格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3、具有后台管理系统,可动态管理前台页面。

三、课程设计内容

1、静态网页设计

2、动态网站建设

3、网站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时间进程表

第1天完成网站创意与基本设计;第

2、

3、4天分工完成网站的详细设计及编程;第5天测试网站,编写网站说明书。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方法及评分标准

根据学生网站建设的质量和课程设计的工作态度等综合打分。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不及格者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需重新做课程设计,经指导教师考核及格后,方可取得相应学分。有关的考查相关材料(文字材料以及光盘)统一妥善保管。

拟稿(签名):

邵婷

核对(签名) 林建宗

审批(签名):瞿友喜

2009年 10 月10 2009年 11 月 1 2009年 11 月 2 日

上一篇:中学生寒假调查报告下一篇:职工培训效果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