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广告学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对广告学专业的《市场调查》课实践教学进行探讨,旨在建立一种基于调研主题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基于调研主题创新的实践教学改革,从主题选定、组织实施到总结评价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切实培养学生调研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实践教学广告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践教学广告学论文 篇1:

广告学专业“金字塔”实践教学模型的建构与阐释

摘要:以“就业率”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能满足招聘单位“急功近利”的用人需求,却满足不了业界对广告人才实践能力的真正渴求,肩负广告教育使命的高校,须遵循“金字塔”模型的基本思想,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将实践教学前伸至“实战训练”,后扩到“基础实践训练”,并从多种途径构建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以此才能化解广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难题。

关键词:广告学;实践教学;“金字塔”模型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一直是广告专业最为核心的问题,肩负广告教育使命的高校深信不疑,并将培养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人才作为衡量广告教育成败的关键标准。大部分开设广告专业的高校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但仍然无法满足业界对广告学生实践能力的强烈渴望,[1]因此,探讨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甚为必要。

高等学校在广告实践教学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但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部分广告公司对广告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并不满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广告实践教学停留在课程专业实践与参赛训练两个层面,至于大四的公司实习训练则由学生自由处置,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监控。具体言之,高校广告实践教学存在三大弊病:一是自娱自乐,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缺少客户力量的介入;二是急功近利,按照“上手就能用”的用人法则,培养后劲不足的技能型人才;三是注重虚名,一味追逐比赛获奖,忽视学生实效传播能力的培养。

由此笔者认为:构建“金字塔”实践教学模型,推动实践教学的“前伸后扩”,是化解广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高难题的根本思路。如图1所示:

从上图可发现:“实战实践训练”、“虚拟实战训练”、“课程专业实践训练”、“基础实践能力训练”等四部分,从高到低依次构成“金字塔”模型,各组成部分之间层层累加、因果勾连,共同铸就了较为完善的广告实践教学大厦。

如果说传统实践教学侧重“就业率”的提高,而“金字塔”模型在关注就业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未来命运与可持续性发展。笔者试从以下层面依次分析:

其一是追求“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利用业界资源提升广告实践教学水平,一直是我国大学广告教育的不懈追求。如今,越来越多的广告公司签约成为高校广告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与此同时,那些非签约公司也愿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可以说广告实践教学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了。不过,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1)不少高校的广告实习基地大都是形式上的、缺乏实际内容,签约双方“做戏”的成分远胜“做事”;(2)不少广告公司为降低用人成本,将实习生视作“廉价劳动力”,“盘剥”成分远大于“训练”。所以,“金字塔”模型将实战训练纳入其内,并赋予其重要的意义。在具体操作上,高校可根据“真刀真枪”原则,对传统实践形式进行改造,利用学校的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战机会。

其二是注重“假戏真做”的虚拟实战训练。虚拟实战训练是模仿实战情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者身份出现,模仿现实条件下的项目运作,或者小型广告公司的日常运作流程[2]。由于其情境的预先设定性,参与者往往会因“虚假”难以全身投入,以致虚拟实战训练流于形式。虚拟实战训练作为走向实战训练的一种过渡形式,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大部分高校业界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它的成本低廉、实施简单、可控性强、吸引学生等特点,更让其尽显实用主义本色,需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力度。

其三是培养“专业技能”的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实践训练是我国高校广告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提高广告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基本上跟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紧密联系,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例如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平面设计、广告调查、广告摄影等课程,都是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就目前情况看,大部分高校这方面呈现三大特点:(1)以验证性实践为主,配合理论学习进行实践教学;(2)以技能性实践为主,强调对具体文本的制作与实现能力;(3)以参赛为契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专业技能训练最容易出成果、见成效,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用人单位、上级领导、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是,高等广告教育与职业广告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应该为广告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3]而专业课程训练的秉性特征,决定其只能应招聘单位的一时之需,而不能对广告产业可持续性发展负责。鉴于此,“金字塔”模型在不削弱课程专业实践作用的同时,引入着眼“长久受益”的基础实践训练,以此弥补课程专业实践训练功能的不足。

其四是着眼“长久受益”的基础实践训练。从“金字塔”模型中可以看出,基础实践训练是整个广告实践体系的根基,可谓底盘越扎实,广告专业学生发展的后劲越足。但是在现实中,这部分常为很多高校所忽视,其原因:一则为此部分侧重学生可持续发展与未来的职业命运,短时间内难取其效,高校深受招聘单位“急功近利”的用人法则影响,在这方面的积极性显然不会很大;二则是对实践能力的误判,似乎认为“完成作品、做出文本”才是实践能力,“巧妙沟通、完美执行”就不是实践能力,殊不知“做事”的实践能力要比“造物”的实践能力来的更为重要、要求更为苛刻。所以“金字塔”模型将基础实践能力训练引入其中,并赋予其极其重要的地位,将其视为核心竞争能力的锻造与培养。

“金字塔”实践教学模型是提高广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理论出路,其最大的特点是战略远见与战术务实的有机统一,即在满足招聘单位现实需求的同时,为整个广告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输送“后劲十足”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类型,“金字塔”模型有如下几种实现路径:

其一是实践教学在理念上重视“公益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产业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在一段时间成为教育界的主流话语范式,但是教育的第一属性并非产业性而是公益性[4],过于强调产业性会使教育变得“急功近利”。我国广告教育是应中国广告业的迅猛发展而飞速成长起来的,不少高校受教育产业化的负面影响,在缺师资、缺硬件、缺业界支持的条件下,匆匆创办了广告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自然较难适应市场需求。高校为提高就业率、维护教育产业化过程中的既得利益,势必针对招聘单位“急功近利”的用人法则,选择见效快的职业技能教学。既违背了大学教育的宗旨,也是对中国广告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不负责。因此,落实“金字塔”模型的基本思想,首先要在理念上重视实践教学的“公益性”。

其二是深层次利用业界资源、做到合作的“精耕细作”。业界资源的使用对广告学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如前所述,大部分高校都能意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地与业界寻求合作,但是双方合作是“形式”大于“内容”,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业界资源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待此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务实的态度,不能将合作视为具有表演性质的“做戏”,要本着以学生为本、对中国广告业可持续性发展负责的精神开展合作;其次,认真研究、深入探讨双方合作的方式与内容,敢于打破陈规旧缚,创造一些新的合作亮点,尤其作为卖方并兼具公益属性的校方,应该通过机制创新来为双方合作创造新的动力。最后,校方还可以自己成立或参股一些业界公司,打破实践教学一味依赖业界公司的局面。

其三是完善评价与监控体系、力保“执行到位”。被誉为中国第一位管理培训大师的余世维认为:赢在执行力,执行力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尽管实践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有明显的差异,但在这个方面的道理是一致的。广告实践教学的具体规范与制度可以很快做出来,但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得看具体执行的情况。但是,不少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深陷文牍主义泥潭,文件规范一应俱全,但是具体运作却遵循另外一套逻辑。因此,广告学“金子塔”实践教学模型的实现,不仅体现在具体规范体系的建立上,还体现在评价与监控体系的完善与运作上。

其四是加大基础实践训练的力度。基础实践训练在“金字塔”模型中得到高度重视。一则因为其关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二则现实中不少高校对此表现出的冷漠与轻视;三则很多高校误以为人文素养的提高等于基础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大基础实践训练的力度,不单要在思想上廓清对它的认识,而且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它的重要性。有两种思路可以尝试:一是在人文素质类课程中增加基础实践训练的比例,例如演讲与口才课程,可以加大训练分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二是倘若旧有课程缺乏改造条件,可以针对“创造力”、“组织力”、“沟通力”、“合作力”、“执行力”等单独设置课程,在总课时量无法突破、其他课程又无法削减情况下,可以通过“暑期学校”或者“专题培训活动”等形式予以实现。

总之,当前中国广告业正从“量式扩张”走向“质性发展”的新阶段,对人才需求也逐渐从低层次“技能型”转向高层次“复合型”。“金字塔”实践教学模型作为一种理论工具,在批判“急功近利”的同时,尝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弥合点,即在满足用人单位“上手就能用”的要求同时,开发影响长久的基础性实践能力,以使广告人才供需不至于陷入恶性循环怪圈,最终促进中国广告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正辉.专业教师眼中的广告教学与实践—全国广告专业教师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广告,2009(6).

[2] 陈璐.虚拟:4A:广告学专业实务课程课堂教改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3] 刘悦坦.广告学专业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美国高校广告学教育的启示[J],新闻记者,2007(2).

[4] 肖擎.教育第一属性是公益性[N].光明日报,2010-3-5.

作者:陈相雨

实践教学广告学论文 篇2:

广告学专业《市场调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对广告学专业的《市场调查》课实践教学进行探讨,旨在建立一种基于调研主题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基于调研主题创新的实践教学改革,从主题选定、组织实施到总结评价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切实培养学生调研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市场调查;实践教学;调研主题创新

《市场调查》是研究经济领域中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步骤。目前,许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都开设了《市场调查》课程,并把其作为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市场调查》的课程教学必然对实践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市场调查》课程的特点

1.专业性强

《市场调查》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制定科学可行的调查方案,正确分析调查结果,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它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理论基础,又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较抽象的调查方法和预测方法。

2.实践性强

《市场调查》是一门方法性课程,从调查方案的设计到调查的实施,从数据的分析处理到调查报告的撰写,都有紧密联系实践的方法贯穿其中。学生既要切实操作一个市场调研的全过程,又要能正确解释调研结果,提出合理建议,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3.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市场调查》课程集方法性与实务性于一体,其培养目标并不只限于使学生掌握方法、学会调研,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意识,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消费者沟通的综合能力。

二、广告学专业《市场调查》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在市场调查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不适应市场需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理论教学,按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实践教学成为了一纸空谈。因为实践教学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如果和市场、社会完全脱节,再多的实践教学亦是枉然。如新媒体的发展必然带来媒体格局的变化,也给市场调研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就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2.学生缺乏实战性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

由于没有具体的项目、产品、市场或活动的实战性操作,实践教学缺乏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使得学生的训练脱离实际,只会闭门造车;此外,由于实践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训练,忽略人际沟通的训练,学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认知,导致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差,实践基础薄弱。

3.与广告学专业结合不紧密,教学陷入两难境地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并未开设《高等数学》之类专业课程,这样无论是在理论教学上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令教学组织者陷入一个尴尬的处境。按照市场营销调研的模式开展教学,要涉及到大量高等数学的知识,如正态分布、时间序列分析等,学生接受不了;按照广告调研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专注于广告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层面,则往往是滞后的,调研主题也缺乏针对性,限于模拟调研的范式,无法得到实践的印证。

三、基于调研主题创新的《市场调查》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就广告学专业学生而言,《市场调查》课的教学重点是广告调查。广告调查包括两个大的领域:广告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广告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市场调查》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旨在突破原有实践教学环节只注重解决广告实践问题的局限,既关注广告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也重视对广告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调研,使学生既熟练掌握市场调查的方法、技巧与流程,又对广告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1.学时分配

构建市场调查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在实践教学学时的分配上应科学而合理,既要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又不能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冲突。任何厚此薄彼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都将对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带来消极的影响。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笔者以为,15~20学时的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较为合理。教师应在此环节深入到调研现场,既可给学生提供指导,也是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监督。

2.调研主题

基于调研主题创新的市场调查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其核心是引入对“广告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调研。广告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广告的作用与作用机制、消费者对广告的认识、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广告接触之间的关系、消费者、产品、广告信息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广告诉求、广告表现和广告效果、广告要素和广告效果,等等。

3.组织实施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组与选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组建调研小组,每组人数限定为4~6人,并推选各组组长;在选题上,由教师提供调研选题,学生以组为单位认真展开讨论,确定各组的调研主题;二是撰写调研计划书,包括日程安排、人员分工、费用预算等内容,既让学生心中有数,亦便于教师的教学评估;三是设计调查问卷并反复修正。

(2)组织实施。《市场调查》课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阶段,教师深入到调研现场对学生进行调研指导,在具体实施中,强调团队协作,要求学生在调研中既分工合作,亦注重锻炼“单兵作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就“消费者对广告的认识”、“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广告接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主题进行了调研,反响和效果都非常好。如有个小组对“衡阳城区居民消费及广告接触行为”进行调研,该组学生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入户访问、电话调查等多种调研方法,得出了“衡阳城区居民对广告的评价普遍不高”、“广告应当在真实和实用上下功夫”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这样的实践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广告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学生走入社会的一种初体验,对其在人际沟通、交流方面的锻炼亦不无裨益。

(3)讨论与总结。讨论是一种最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可刺激学生运用知识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调研完成后,学生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整理,并形成调研报告。教师首先组织各组学生进行调研汇报,要求制作汇报课件,汇报中介绍整个调研的过程及体会,提供调研主要情景照,进行调研自评;然后学生小组互评,最后教师予以总结。

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分自评、互评、师评三个层面进行考核,其比例可由教师自行设定。在具体的评价中,结合学生的调研计划、问卷设计和调研报告进行综合评价,既考虑学生的实际调研水平,又兼顾其学习与运用的能力。对于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的调研报告,在评价其整体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个人在调研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予以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调研主题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施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师深入调研现场的要求,对现实问题估计不足导致的选题扩大化倾向、人员分配不合理导致的调研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都是教学模式创新中的问题与难点所在。应该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这些缺点,并在组织实施中加以弥补。

参考文献:

[1]黄合水.广告调研技巧[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黄合水等.中国广告教育状况研究报告[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6).

[3]刘祚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作者:冯林

实践教学广告学论文 篇3:

广告学专业“以赛代训”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参加全国甚至国际性广告比赛是目前各高校广告专业的共识,但其成为一种有效规范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以赛代训”转变成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并重点探索广告比赛实践教学模式的阶段性目标和内容。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 以赛代训 实践教学

广告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区别于视觉传达专业培养设计类人才的广告学培养方向,新闻传播学科下的广告学专业本科主要以培养广告文案、策划、调研、客服及品牌管理,公关和媒体的广告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更侧重于广告作业全流程中的各类专业技能的建立和提升。广告行业加上公关业,媒体业包括新媒体互联网和企业单位,其市场份额和从业人员每年都有增长,广告就业形式似乎十分乐观。但广告对口专业的各类型企业时刻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情况,缺少专门型和综合型的人才。一方面是的强烈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就业难,找工作难,归根结底是广告专业培养的人才其核心能力和专业素质是否达到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否能够快速进入并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关键在于企业要成为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成本付出方。所以毕业生中有无实践经验成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除了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广告学专业,探索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国内各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一,但主要以模拟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三种主要形式。模拟型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某一专业技能或综合技能,模拟广告公司的业务运作方法,完成相应的作业或练习,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中将企业正在面临的诸如品牌推广、广告调研、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制作等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以项目形式发布给合作院校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企业要求完成项目或提交方案。专业实习则是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企事业单位,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顶岗在岗的实践学习。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广告业和广告人比赛奖项的迅猛发展,面向高校在校生的广告比赛和由行业、企业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发起的各类广告比赛也日益激烈,层出不穷。学科竞赛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活动吸引了各高校师生的热情参与。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调研、策划和创意、设计与制作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检验与实战。这几项专业技能正是各高校广告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培养方案中的重点内容。

广告比赛与其他专业学科竞赛不同,它不仅是一种学生水平与能力的检验和竞争,而是要求学生完成真实项目和紧跟业界前沿动态,既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达到与业界的作业流程的高度一致,真实“还原”而非“模拟”广告运作的过程,其成果也是真实地运用于企业的传播推广中,加上丰厚的奖金和有一定含金量的奖状证书,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积极性比起其他实训形式更高,且达到了企业、主办方与校方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虽然参加广告比赛已成为各高校师生的共识,但是“以赛代训”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并没有被广泛纳入教学管理和培养方案中、以教学和制度保障其实训过程和实训效果。据笔者调查了解的几十所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学院奖)比赛的高校,将“广告比赛”写入培养方案的寥寥无几,且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所以很多高校以赛代训的实践教学基本上是松散的自由型参与状态,主观意愿和积极性较高的学生自主参加,遇到问题主动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作品获奖后与学校的其他学科竞赛一样,给以学生学分奖励和相应的奖金。其过程有“实践”而无“训练”,重“结果”而轻“过程”。

“以赛代训”要成为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之一,要成功地通过广告比赛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需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校方的高度重视与前期投入

对于校方来说,广告比赛不等同于其他的学科竞赛,它是完成实践教学的一种良好的手段,其节省了实训的投入,扩大了实训的范围,无论从精力和能力以及资金方面,其投入与收益比是众多实训手段中较高的形式。校方如能高度重视,将其纳入规范的教学体系,甚至形成课程或项目,除了可以更广泛地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也可以避免因制作经费不足限制学生的创意的充分发挥。

在“前期”投入一定的资金而非在“赛后”进行奖励和报销,是保证“广告比赛”成为“以赛代训”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条件。参赛需要报名费,制作需要道具、布景、拍摄、打印等费用,虽然制作经费不多,但对于学生来说,承担有一定困难,而作品数量较多,老师垫付也有一定难度。所以有的学生因此忘而却步放弃比赛,也有学生选择制作经费较少的形式表现或较廉价的制作手法,如将动态的变成静态的,将视频广告制作成平面或文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效果,甚至使创意完全得不到展现。从而也使实训内容,技能训练变成了空谈。

而“投入”的另一层含义是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实训过程除了专业课的老师作为课堂“借题”讲解的主题外,需要专业研究方向不同的指导老师共同协作,承担相应的环节实训,特别是专人专责承担相应的管理协调工作,而非各位老师分散作业,各自为政,随机指导,使实训变得不规范,不专业,也不能达到目的。

二、“实训”的流程管理与控制

“以赛代训”是广告专业的综合实训项目,是对学生的广告调查、广告策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和广告设计以及影视广告制作的全面综合运用。其过程需要实行流程的管理与全程控制,才能避免学生盲目而没有方向地创作,仅仅是完成了创作而没有通过参与作业流程,达到实训的目的。

实训的流程有中有六个主要的阶段(如图示),从调查研究阶段开始到总结评估阶段,各个时段应有不同的实训目标,有不同的实训内容和侧重点,有步骤,有条理,综合全面的进行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使学生规范、系统的接受实训,在各个环节中体验广告代理公司真实项目的操作流程和作业方法,体验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体验由指导老师模拟的美术指导与创意总监指挥下的完成广告的创意与制作的全过程,直至比稿和中标的反思与评估。并从中迅速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

三、明确“教——学”定位和职责

“以赛代训”实践教学中需要明确师生的“教”——“学”定位。“训”是实训,是实践训练,是学生参与实践,老师指导实践,而非老师参与实践,越俎代庖。老师过多地参与创意和制作,甚至代替创作,片面追求在“赛”中得到更好的成绩,则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

教师的定位在“以赛代训”的过程中首先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其次是模拟广告创意总监或美术指导,其职责是从旁引导思路,指明方向,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指明解决的途径,管理和控制参赛过程,达到实训目标。学生的定位在“以赛代训”的过程中是参与实践,接受实训。职责明确,分工清楚,教学有序,实训课程成就学生实践而非追求个别或一定比例的学生获奖。

总之,“广告比赛”在经历多年的发展后运作更为成熟,投入更大,品牌的传播力度更强,其周期性和规范性都给“以赛代训”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和契机,探索如何固势利导使之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高校不可回避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玉涛.论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广告业兴盛的成因[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2]钟璇.跨入广告行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04期.

[3]周华清 张艳萍 林怀宇;基于学科竞赛的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陶丽萍 熊文军 熊洁芬.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与改革研究[N].中华新闻报.2009年.

[5]鹿珍珍.广告大赛对高校学生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周海英.论本科院校广告教育中的“产品”实践教学模式[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广东广州市 510830)

作者:张鸿梅

上一篇:心理活动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秘书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