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2022-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济南市机场小学 刘永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刘。

师:怎么称呼我? 生:刘老师。 师:你们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怎么欢迎? 生:鼓掌。

师:同学们,鼓掌有很多学问呢。

师:手掌相对,(演示)有上下相对,还有左右相对。 师:双手交叉,这样能鼓掌吗?(不能)

师:这叫前后相对。相对是一种位置关系。十根手指插在一起也是一种位置关系。 生:相交。

师:相对和相交是非常重要的两种位置关系,今天的课堂我们就会涉及到。 师:上课。

一、 复习旧知

1、由线到形,由形到体

师: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一个点) 生:点。 师:再看。

(课件出示连点成线的过程) 生:线。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连点成线。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直线,在直线上截取两点,两点间的一段叫做? 生:线段。

师:再看,有几条线段啊? 生:4条。

(课件出示 4条线段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 生:4条线段组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我们把首尾相接的连接方式称为“围成”。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4条线段围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长方形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我们可以称它为一个面。 师:请同学们继续往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6个面围成一个长方体) 师:这叫围线成面。

(课件出示6个面围成一个长方体) 生:6个长方形组成了一个长方体。

师:刚才我们说了首尾相接的这种连接方式叫······? 生:6个长方形围成了一个长方体。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真棒!这是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的展示,我们系统的知道了点、线、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二、导入新课

之前我们对长方体有过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

2、举例生活中的长方体 生1:音箱是长方体的 生2:药盒是长方体的 生3:讲台是长方体的

师:像我们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 生:不能

师:看来长方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看一看,在这些图片上面你能找到长方体的影子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长方体,加入背景音乐) 师:你看到长方体了吗? 生:看到了

3、导入新课

师:我们看,这些物体的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但它们都是长方体的,那么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三、学习探究

1、认识面、棱、顶点。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我们在研究长方形的时候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研究的? 生:边、角。

师:如果给你一个长方体,你想研究它的什么? 生:面 生:角 生:边 „„

师:什么是长方体的面呢?在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就是长方体的面。拿出你的学具,指一指,哪里是长方体的面啊? 生:这里是。

师:和上面相对的是那个面? 生:下面。

师:有没有和上面相交的面? 生:有。前面、后面„.. 师:两个相交的面之间你看到什么了? 生:边。

师:请看大屏幕,两个相交的面之间有一条边,他的名字叫棱,一起读。 生: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

师:有没有和上面这条棱相对的棱,谁上来指指?请看长方体框架。 生:指一指。

师:有没有和上面这条棱相交的棱,谁上来指指? 生:指一指。

师:和这两条棱相交的棱有没有? 生:有。

师:三条棱相交形成了一个点,这个点也有名字,叫顶点。 生: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

2、探究面、棱、顶点特征。 (1)、面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他们有什么特点呢?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量一量、数一数、摸一摸等方法,完成学习单。 学生汇报:

师:关于长方体的面,你们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来回报?

生:长方体一共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 师:你们有问题吗?这6个面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有规律吗? 生:先数上下两个面,再数左右,最后数前后。

师:也就是说,一对一对的数,很有规律。这样数有什么好处? 生:不容易数乱,漏不下。 师:不重复,不遗漏。

师:这位同学说,相对的面都是相同的?哪是相对的面? 生:上下相对,左右相对,前后相对。 师:什么是相同的? 生:大小、形状都一样。

师:我们称为完全相同。什么是完全相同? 生: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成为完全相同。 师:哪些面完全相同? 生: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啊?

生:我发现有的长方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师: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2)、棱

师:关于棱你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体有12条棱,前后棱相等,左右棱相等,上下棱相等。 师:请你数一数。 生:数。

师:你们有想说的吗? 生:数的有点乱。 师:如何有规律的数?

生:一组一组的数,前后相对4条,左右相对的4条,竖着相对的4条。 师: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生: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顶点:

师:关于顶点有什么发现? 生:长方体有8个顶点。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

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谁能总结一下?

生: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体,有的有2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有8个顶点。

3、认识长宽高。

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模型),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 在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还有自己的名字呢。

课件出示。红色的棱叫长,蓝色的棱叫宽,黄色的棱叫高。 师:要想知道长、宽、高,要先确定什么? 生:顶点。

师:当一个长方体横放在桌面上时(课件出示),

一般把底面中横的这条棱的长度叫做长,纵的这条棱 的长度叫做宽,竖的这条棱的长度叫做高。

师:(课件出示)当长方体竖放在桌面上,请你指出它的长、宽、高?当长方体侧放时,长、宽、高又分别在哪儿? 学生分别指出长、宽、高。

师:看来长宽高随着长方体摆放位置的不同而改变,一般把地面较长的这条叫长,较短的一条叫宽,垂直于底面的这条叫高。 师:长、宽、高各有几条? 生:各有4条。 (课件展示) 师:那么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一猜。

生:长、宽、高越长,长方体越大。 生:改变长、宽、高长方体的形状改变。

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这样吗?

(课件动态演示:长宽高越长,长方体越大;长宽高变短,长方体变小。同时形状也在变化。)

师:看来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4、长方体透视图。

师:请大家将自己的长方体放在课桌左上角,从一个方向观察,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生:我能看到3个面。 生:我能看到2个面。 生:最多能看到3个面。

师:因而,把长方体画在平面上一般画成屏幕上这样(课件动态演示)。看不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前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来的是平行四边形。

四、 巩固应用

师:我们对长方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敢不敢接受挑战?

1、说一说

(1)、长方体上面是什么形状?与它相对的是 哪一个面?

(2)、前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哪个面与它相同? (3)、哪一个面长是12cm,宽是3cm?

2、判一判。

(1)、长方体右侧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

(2)、相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

(3)、长方体中任意一条棱长都可以看作是它的高。( ) (4)、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 (5)、长方体中最多有8条棱相等.( )

3、算一算。

下面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多少?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4、猜一猜: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长方体实物,可是有一位同学他却带来了一张纸。(出示)大家认为他做的对吗? 生:这张纸是长方形。

生:不是长方体,他只有四条棱,两个长两个宽。 生:他只有4个顶点,一个面。

生:老师我认为它可以看作是长方体,只不过这张纸很薄,厚度不大。 师:他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勇气可嘉。但只有勇气还不够,还要有智慧,用你的智慧来说服大家吧!

生:(不太敢确定)这张纸虽然很薄,但也有厚度。 师:那你能指指它的高吗? 师:它的高是多少你能求出来吗? 师:(出示一本书)现在这是什么图形?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张纸虽然很薄,但他的确还是有一定的厚度的。 生:我们可以测出这一摞纸的高,再除以纸的张数,就可以算出这一张纸的高了。

五、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的进步就像一张A4纸的厚度,看着很薄,难以发现,但是,只要我们日积月累,就会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

第2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 包装盒上的数学,导入新课(5分钟)

1、师:同学们,先让我们走进生活,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数学。(课件播放)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包装盒,这样的包装盒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其实,在包装盒上就有数学知识,同学们想想看,这上面有哪些数学知识呢? 生:提出有关图形、面积等的问题。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本节课我们就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基本的“图形问题”开始研究! 大家请看,这几个包装盒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课件) 生:长方体,正方体

师:现在我沿着这些物体的外沿给它“画个像”,然后把它藏起来,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种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师:要想研究立体图形,我们还得借助手中的实物来研究,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学具摸一摸,然后用手指沿外沿滑动“画个像”,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不能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呢?(生活动)

4、师:好了同学们,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刚才摸到了什么?

生:说一说,同时(课件展示:面、棱、顶点的形成过程)在数学上给出专门的名字并板书。(板书:面、棱、顶点)(简单介绍面、棱和顶点)

二、循序渐进,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自主观察,了解“面”、“棱”、“顶点”的数量。(2分钟)

- 1具的摆放位置,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哪些棱的长度。 (3)展开想象,探究“面”的特征(6分钟)

师:根据长、宽、高的数据,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吗?想想它的6个面应该是下列图中的几号图形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长方体边观察边思考,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生:前面是④号.

师:你是怎么看出的?到前面来结合这幅图说说你的想法.

生:因为前面的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和④号图是一样的.

师:从棱联想到面,真会思考!你们还发现哪些面是几号?

(电脑随之验证学生所选择的面)

师:根据长、宽、高,我们找到了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仔细观察这6个面,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

③变化棱的长度,认识特殊的长方体。

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棱的变化过程。

观察发现: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

寻找身边这样的特殊长方体。

三、自主探究,发现正方体的特征。(5分钟) 课件展示:(1)长方体变魔术,继续变化棱长,得到正方体。 (2)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自主探究正方体。 (3)讨论交流正方体的特征:

6个面,都是正方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相机揭示棱长的定义。

(4)比较发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说一说理由。 相机出示集合图。

小结: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下面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四、巩固练习,发展能力。(6分钟)

1、展开想象,正确选择。

根据所给数据选择对应物体。

(1)长、宽、高分别是60厘米、50厘米、160厘米 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 (2)长、宽、高分别是10米、2.5米、3米 ,

教室、公共汽车、家用冰箱 (3)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6厘米、6厘米 , 魔方、粉笔盒、骰子

(4)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1厘米, 数学书、新华字典、文具盒 (5)当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0.1毫米,猜猜是什么物体? 师:真有想象力!课件出示: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2、“破损的长方体”。

五、畅谈收获,总结课堂。(2分钟)

谈话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收获吗?现在,如果请你来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你有什么话想说呢?生:自主发言说一说。

小结:本节课同学们经过自主探索,在操作中探究了棱的特征,又由棱联想到面,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并独立探究出正方体的特征。特别棒!

第3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堂实录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等 生: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师:不错,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找找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 (出示课件)

生: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体

师:你们真棒!今天我们认识这些图形中的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模型,你们看是什么?(老师展示)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还记得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的一些方法吗?谁愿意来给老师说说? 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

师: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要看一下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师:现在请仔细观察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生: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组成的

师:说的真好,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三个部分组成的,那谁来指指长方体的面是哪一个部分? (请同学上台展示指出棱) (请同学上台展示指出顶点) (请同学上台展示指出面)

师:下面请同桌互相找一找面、棱、顶点 师小结:数学上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平平的部分叫做面,把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共同研究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发放表格)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手中的表格,明确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师生共同学习,明确要求) 生:好的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老师发放的表格中 (给予充分时间)

师:好、停,哪个组派一名同学来汇报长方体的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汇报的真棒!你们同意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吗?同意的请举手。看来其他小组也和他们的讨论结果一样。(不同意的小组请把你们的讨论结果跟大家汇报一下)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6个面的? 生:我数的

师:谁来给大家数一数 (学生展示)

师:长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一定吗?谁有不同意见? (教师出示特殊长方体) 生:可能有2个正方形

师:我们观察一下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师什么关系? 生:一样大

师:那我们怎样验证你的结论呢? 生:比一比,量一量

(老师课件出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12条棱是怎样发现的? 生:数出来的

师:谁来给大家数数看,他是怎样数的?还有别的数法吗? 师:老师这里准备一个长方体的框架,一起来跟着老师数数 (用课件数棱) 师:相对的棱相等,你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探究出来的呢? (课件演示相对的棱相等)

师: 如果让你把12条棱按它的长短分组,可以分成几组? 生: 可以分成三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师: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都是由3条棱相交而成的。于是我们就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3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下面请同学来说说这几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出示长方体) 生:回答

师小结:指着板书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通过看以看、比一比、量一量发现了长方体有(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6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2个面是正方形,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8个顶点。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出示正方体) 生:长宽高都是10厘米 师:它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正方体

师:下面我们就用研究长方体的方法研究正方体,请按老师的要求,将讨论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生:好的 师:好,哪个小组来汇报 小组汇报:

正方体有6个面,6个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正方体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都是由3条棱相交而成的 师:和这个小组一样的请举手。

师:那谁来说以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由六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而正方体由6个完全相等的正方形组成。长方体的棱相对的4条相等,正方体的12条都相等。

师:说的非常得好,正方体12条棱相等,那它相对的棱相等吗? 生:相等

师:正方体6个面相等,那它相对的面相等吗? 生:相等

师:如果我们用两个椭圆分别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多媒体出示两个椭圆),你们认为哪个椭圆表示的是长方体?哪个椭圆表示的是正方体?(学生边说老师一边演示课件) 生:正方体属于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现在老师就来检验一下同学学的究竟如何。请看下面的练习。 (学生回答)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

第4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长方体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过去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长方体的特征,也是学生深入研究长方体的开始。长方体是基本的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初步形成,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的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教学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学生通过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理解如何求长方体的总棱长,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长方体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14页,“认一认”“说一说”及“试一试”。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知道长方体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掌握求长方体总棱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感知长方体的形体特征。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2、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学会求长方体的总棱长。

3、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 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

3、(板书课题)

4、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长方体实物图片)

师:把你带来的长方体物品展示给大家吧!

二、探究新知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认识长方体的面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2)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认识长方体的棱

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用手摸一摸 (2)指导学生观察: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

4、师: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长 方 体 面 棱 顶点

个数 形状 大小 条数 长度 个数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 (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长 方 体 面 棱 顶点

个数 形状 大小 条数 长度 个数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 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总棱长=(长+宽+高)×4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练习巩固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计算自己做的长方体物体的长、宽、高,计算它们的总棱长。

3、完成“练一练” 第

2、3题。

4、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8条棱和12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4)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是正方形。(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注意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空间观念的积累-----动手操作

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拼组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抽象概括,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得出总棱长的计算公式,并展示自己动手做的长方体纸盒。

二、空间观念的形成------多向思维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知道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然后用和乘4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对总棱长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姓名:马莉 访问链接: 省份:陕西省

通讯地址: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丁家中心校 邮编:713600 联系电话:15891406654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 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三、第二节教学反思的四个视角

1.自我经历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

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2.学生角度

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 在新课程实验中,学习分段函数时,让学生去了解出租汽车的出租费用、或家长工资中的扣税标准,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第5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认识这几种直观的图形吗?

课件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生:分别说:“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师: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师:对,这些图形都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由几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而成的,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长方体 师:看这是什么图形?

师:对,它是长方体。(点击课件,出示“长方体”字样) 师:它叫什么图形?

师:对,长方体是立体图形,因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而平面图形不占有空间。

师:我们还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 生:举例。

课件出示:(圆柱体、正方体、圆锥体) 师:这些都是立体图形。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师:生活中的长方体可真不少,随处可见,今天我们重点研究长方体,看它有什么特征。

板书:长方体

(二)新课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纸盒,和老师一齐看。

师:指着长方体的面问:“看,这个地方是长方体的„„” 生:面。 板书:面

师:请同学们用手摸摸,什么感觉?

师:指着长方体的棱问:“这个地方叫长方体的什么?” 板书:棱。

师:用手摸摸,什么感觉?生:ge手。 师:看一看,它是几个面的相交而成的?

师:指着长方体的顶点问:“这个地方叫长方体的什么?” 板书:顶点。

师:请摸一摸长方体的顶点有什么感觉? 师:再观察一下它是几条棱相交而成的?

师: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用手指出相交成顶点的三条棱。

2、认识长方体面的特征: (导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那么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看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按老师的自学提示自己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好不好?)

(1)课件出示: 自学提示1:

1、长方体共几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以上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注意自学要求:先独立观察思考上面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再把你的观点说给同桌听。

生:自学

师:谁愿意把你的观察结果说给大家听? 的。

师:让学生到黑板前演示数面的过程。老师要提醒学生数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师强调:数的方法多样化,但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数)

课件演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3、认识长方体棱的特征。

课件出示2:

1、长方体有几条棱?

2、哪几条棱的长度相等?

3、关于长方体的棱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自学要求:还是先独立观察思考上面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再把你的观点说给同桌听。 生:自学。

师:谁愿意把你观察的结果说给大家听?

生汇报: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我还发现相对的棱不但相等还平行。

师: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拿着学具演示。

课件演示:长方体相对的棱相等且平行。

4、认识长方体的顶点的特征。

师:最后一起说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师:你们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出来的吗?

小结:长方体和特征我们研究完了,谁从面、棱、顶点这三方面总结一下长方体的特征?

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导语:长方体的特征你们都知道了,如果让你们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能完成吗?)

(1)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注意: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拿出你准备的小棒和橡皮泥,现在开始。 生:制作。 师:巡视指导。

(2)生做完后展示交流。 汇报:发现了什么; (3)、形成新知

师:把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呢?

长 宽 高

生:长、宽、高。

师在板书“棱”的后面板书:

师:同学们数一下长方体的长有几条?宽有几条?高有几条? 板书:4条

师:拿着长方体框架讲: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叫宽,和底面垂直的这条棱叫高。

师:同个长方体放置的方法不同,长宽高也不一样。老师拿着长方体框架演示学生说出长宽高。

课件演示: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课件中给出的数据的12条棱长的总和。

(三)、课中练习

1、判断 出示课件

2、计算 出示课件

3、计算出示课件

4、量出一块砖的长宽高。

(四)板书设计

长方体

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面:

棱:12条

顶点:8个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 宽 高

分析:优点

1、利用课件形象直观。

2、结合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

3、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足

1、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要加强。

2、动手合作时间有点短。

第6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参与长方体、正方体特征探究的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点,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特殊关系。

(2)通过摸一摸,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特征,丰富对长方体、正方体表象的认识,为进一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学习作好准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的直观,让学生亲历长方体、正方体形体特征的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中发现几何形体的奥秘,感悟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的兴趣,感受“空间”的深广与内涵。 教学难点:

1、 充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

2、 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宽的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一个长方体,小组四人中有一个相对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每人一张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回忆已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 2.平面,立体。

3.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 4.切萝卜,认识面,棱,顶点。 5.找面,棱,顶点。

二、引导探索自主学习

1.学习长方体的“面”的特征。(从数量、形状、是否相等来研究) (学生应用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实物)

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

1 ②看一看,比一比,长方体从形状和大小上有什么特点?观察老师手里的长方体,发现什么?(实物演示:可能有2个面是正方形。)

小结长方体的面的特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概括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学习长方体的“棱”的特征。

首先,长方体有多少条棱?(12)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从长度上来研究棱的特点。4人小组交流,可以用数一数、量一量的方法来研究。汇报。小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三条棱的交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呢?研究顶点的数量,学生独立数,汇报时同样强调(师说一说即可)数的顺序。

三、交流汇报

①学生汇报,并说说验证的方法。

②小结:(结合电脑演示比较的过程)左右方向这一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前后方向这一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上下方向这一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板贴: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在交流中明确长方体有8个顶点。(板书:8个)

回顾反思:我们从面、棱、顶点三方面研究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你能完整得说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吗?

四、认识长、宽、高

1、(结合长方体框架)介绍:我们知道三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我们就把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直观图上出示长、宽、高三个字)

2、说明:通常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长,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宽,上下方向棱叫做高。

3、练习巩固。手持一个长方体,让学生指一指它的长宽高,换个方向,让学生再指一指。

五、小结

不管长方体怎样摆放,都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长,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宽,上下方向棱叫做高。练习说长方体横放、竖放时的长、宽、高。为表面积

2 的学习打基础。

3

上一篇: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下一篇:基层党建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