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方式介绍

2022-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校企合作方式介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方式探索

摘要: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备对流行时尚市场的把握,对时尚敏锐度和服装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认知能力。高等院校教学必须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交流,通过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中设计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方案,主动和企业交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等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各级各类“双师型”教师队伍,抓住设计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培养符合市场规律的服装设计师。

关键词:服装与服饰设计;校企合作;设计教学

我国高校的服装本科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30余年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至今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院校已达百余所[1]。该类专业培养学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是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他们应该是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一定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而这些类型的工作都不是单单纸上谈兵、会画几张好看的效果图就能实现的。

1 对在校生、毕业生及服装企业的走访调查结果

以扬州大学为例,在2017年之前的办学过程中,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几乎达到了100%,一年后跟踪调研和走访发现,学生的工作变动非常频繁,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再从事与服装相关行业的工作,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基于这种情况,通过与企业和学生双方的沟通发现,一方面服装企业每逢毕业季都热情地向院校发出招聘通知,招聘崗位多元化,多集中在服装设计开发、服饰陈列、品质监控等方面;另一方面,当毕业生与企业接触3个月至1年时间,就会发生转岗甚至跳槽事件。反思这一现象的存在,其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造成的:

1.1 学生对服装企业实际工作模式不适应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一门融合了艺术性、实践性、技术性的交叉性学科。由于我国服装专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条件的局限性,多数高校培养的服装专业类人才难以达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企业需要的是经过短期培训能迅速上岗并独当一面的综合应用类人才,而学生因为在本科学习阶段更多接触的是专业基础类课程,这类课程多数为48课时,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即使任课老师在授课时要求学生开展市场调研、实物制作等环节,但是由于课内学时及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制作出的成品多数不尽如人意,反映在教学效果上不过是60~90分的分数差距。而在企业工作时,企业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对作品的要求非常具体,设计师需要结合当季流行趋势、迎合目标消费群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面料、确定合适的工艺等,最终由市场实际销售额反映产品优劣,这样的工作强度对多数学生来讲是不容易适应的,因此优胜劣汰的现象多有发生。

1.2 服装企业对就业学生的管理体系有待改善

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的服装企业中,大学生员工在全厂员工人数中的占有比例不足5%,这样的人员配比导致在员工集中管理过程中会忽略大学生高于普通一线工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例如在服装企业,没有双休、流水线工人加班是常态,特别是大货生产时更是如此,很多学生反馈工作太辛苦、时常要加班等。同时,服装设计类工作是需要与市场流行趋势紧密结合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工作时不断开阔眼界,不只是在办公室中浏览很多国内外时尚网站,还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和平台,保证设计师定期出差或出国与同行交流,在专业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基于以上两点因素,学校要在有限的大学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引入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服装企业管理理念,使学生预知和适应将来面对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以及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在高强度、高竞争性的工作环境中能游刃有余、轻松面对;同时企业要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工作能力有较为清晰的了解,熟悉他们的工作与思维特点,尽最大可能擦出合作的火花,就必须加强校企双方联合协作,提前在学生与企业之间搭建有效沟通的桥梁,才能共同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服装设计类创新应用型人才。

2 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2.1 科学灵活设置专业课程学时及授课内容

根据国家对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每门设计类专业课通常按1∶2的配比制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师在讲完基本理论知识后会布置相关调研和设计专题。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设计专题一般由老师指定或由学生自行确认,相关的市场调研数据要么从网络中获得,要么通过实体店铺的调研获得。比如在扬州大学,因为扬州地处苏中,周边商场数量和服装品牌与货品数量较南京、苏州等中大型城市略有差距,在近3年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尝试将扬州地域较为成功的服装企业产品植入课堂教学环节,例如童装款式设计专题课上,任课老师将扬州本土品牌、全国十大优质童装“笛莎”引入课堂,带领学生实地去店铺、公司调研,了解品牌文化,沟通设计细节,为该品牌秋冬季服装设计了多款效果图,在经过老师指导、企业设计团队筛选、面辅料搭配等环节后,班级有5位同学的作品最终入选秋冬季大货名录。这样的实践经验远比简单的百分制课程成绩更具有认可度和鼓舞性,可以达到校企共赢的效果。

因此,校企合作的前提是使学生有较多时间融入企业,在开设设计专题类课程时,不能将设计类学生禁锢在课堂上,要提高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机动性。目前扬州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第7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安排有2个月的产业实习模块,任课教师提前拟定课程合作的企业名单,上报专业和学院教学秘书处报批备查,安排相应的交通及安全保障措施,满足学生的企业实习活动需要[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服从学校统筹管理,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院系要求提供自选实习企业的相关文本材料就近实习。任课教师通过定期回访、沟通、收缴实习报告等方式,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知识应用中的创新能力。

2.2 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好实习基地是校企合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学单位与企业双方本着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共同搭建好创新实践平台[3]。通常专业设计类课程涵盖服装多品类设计方向,学校可根据所在地服装企业的规模特点,有针对性地建设多种类实训实践基地,一般在学校所在地拥有5家左右服装企业实训基地为宜,便于后期实训实习环节院校的管理。

学校与合作企业达成共识,在相关实践课程植入教学环节后,特别是高年级相关产业实习、毕业实习等阶段性时长较长的相关课程,在学生参加企业实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是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光靠讲解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使企业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安排技术过硬且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人员对参与企业實习的学生进行细致认真的知识讲解及技能指导,将传统观念的师徒制转变为导师制,才能达到产学合作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企业导师的素质教育,使其对待学生更有耐心和细心,适当制定有效的奖惩机制,激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产学合作教育,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实践,保证产学合作教育的长久开展,促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综合运用其具备的以策划、设计、执行能力为核心的设计技能,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4]。经过一轮或多轮实践性教学环节后,校企双方应及时沟通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和企业导师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案和过程考核方案,为后续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第8学期的毕业设计创作阶段,学生可根据前期相关实践类课程与企业合作交流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企业进行毕业创作。通过与企业管理者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在相关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不仅不会被企业拒绝,反而企业会为学生提供极大的便利和技术支持。一方面,学生制作毕业设计的花费会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挖掘新生力量的设计才能,打破原有设计的固有思路,为自家产品的设计开发拓展新的视野。这种校企间的合作更像“订单式”培养模式,可以为后期企业招聘人才和学生就业提供充足的匹配空间。

校企合作要秉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将校内课程植入企业不能阻碍企业的日常生产、影响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因此,常态化地维护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是校企合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专业领导要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安排,并多维度开发合适的实践基地,这是高校专业建设评估中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标。

同时,院校为了满足日常教学实验需要,都配有相应的专业实验室,服装专业实验室中常见的设备有平缝机、包边机、烫衬机等普通缝纫机器。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减少打扰企业的频率,校企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在校内建设专项实验室,以院校提供实验场地、企业先期投资设备仪器、后期师生成果优先转化的合作方式开展实验室共建项目,例如目前很多纺织类高校建设的服装虚拟仿真设计实验室,需要三围扫描仪、虚拟仿真设计软件等相关实验投入,企业可以携手高校师资共同开发相关服饰款式和结构,企业可以大大降低开发成本,而教师利用便利的实验条件也更容易出成果,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成果。

2.3 “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

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基础,对高校和企业来说是双赢且一举多得的好事。高校师资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不仅局限于教师个人的学历和学术水平的高低,年度考核中,针对教师在大学生科创项目指导活动中的参与度也有相关的考核指标。学生申报科创项目类别多与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相关联,学生想申报校级、省级等系列科创项目,甚至高级别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项目,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这些科创项目要求指导教师各有专长,了解行业动态,熟悉生产实践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项目。

因此很多高校针对新入职的老师都提出了“双师型”相关要求,即要求新老师入职前需有在企业挂职的经历。作为应用型特色明显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师,如果未到企业培训或挂职锻炼,实战经验不足,会严重制约教师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针对这一现象,很多高校出台了相关文件,一方面鼓励在职教师去行业一线,为了使教师安心深入合作企业挂职锻炼、面向生产,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减免等政策,便于教师直接与企业人员合作进行产品开发,促进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立;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资金支持,方便其利用寒暑假参加合作企业或行业内提供的各类专业研修、技能竞赛等相关培训,在内部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业务能力。

教师对自身能力的锻炼,能使其在教学工作中更游刃有余。如今服装产品紧随市场潮流,款式、面料以及工艺更新非常快速,以往单一款式、大批量的生产设计模式已逐渐被多款式、小批量模式取代,设计师需要根据市场反馈快速设计并生产制作出令客户满意的商品,必须通过一线实战才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

同时,院校可以聘请企业中资深的技师或管理人员作为专业教学的外聘师资,定期安排这类人才进入课堂开展产业讲座,通常学生对企业一线拔尖的工作人员都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拜心理,通过这类兼职教师讲授的实践专业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学生打开另外一扇知识的窗户。院校老师讲课的逻辑多是理论联系实际,而企业员工会以一种更平实、更直观的表述方式使学生对未知的工作产生兴趣,为学生日常学习专业知识做好铺垫或带来美好的憧憬。

3 结语

校企双方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可以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借助地域优势,发挥自身优势。面对机遇和劣势,特别是在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服装市场经济受到巨大的冲击,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服装企业更需要与高校紧密合作,高效寻求匹配的求职者,高校也需要服装企业的鼎力支持,保证毕业季大学生稳定就业,校企双方加强交流,立足于服装产业背景,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更加全面地提高服装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使服装产业链更加健康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学术论坛,2015(12):240.

[2]阎玉秀,毛雯,楼丽娟,等.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校企合作SWOT分析——基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6):918.

[3]孙以栋,金阳.基于“校企合作”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装饰,2010(7):138.

[4]王晓蕾.试论艺术设计教育中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151.

作者简介:季敏(1982—),女,江苏扬州人,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服装材料与服装企业管理。

作者:季敏

第2篇: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方式初探

摘要:近年来,随着校企合作、学徒制、校中厂等新的教学模式出现,高职院校的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以其实践性的特点,必须在校企合作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本文就软件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教学改进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校企合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行业正在加速传统行业的变化,如网络化软件、“互联网+”等新兴概念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行业都需要以软件为支撑来保证其正常的工作。因此,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大,同时,对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所要求的软件专业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结原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未能紧跟社会需求,校企合作的紧密性不够,需要在校企合作方面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更多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

一、 校企合作对软件技术专业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使得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有利于减少这种需求差距。对学生而言,毕业生能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有利于兴趣及职业的发展。对学校而言,由于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状况,能不断调整专业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及学校品牌度。对企业而言,有利于招聘到企业所需的合适人才。这三者都离不开校企合作这一平台。因此,校企合作是进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当前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这对企业和学生造成了双重压力。

(一) 课堂效果不佳。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较低,在理论教学课堂中有很多睡觉、玩手机的同学,课堂教学效果未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软件技术不断更新的情况下,需要专业任课教师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工具和技术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 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差距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以学生专业技能为重点,辅以文化基础、职业素养等课程,但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存在不合理,在制定方案过程没有经过企业调研,仅仅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开设一些课程,高职院校的公共课一般是以全校性为单位统一进行安排,缺乏各专业的特点,从而使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一致。

(三) 缺乏项目式的综合实践。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生产率高效、团队意识高、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上比本科院校学生低,课后进行复习或实践的比率低。同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项目式的综合实践,往往都是以课程目标为主的实践,既缺乏综合实践项目,也缺少团队合作的开发项目,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在专业动手能力上较弱。

三、 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构建

校企合作对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影响在于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软件专业人才,在校企合作平台下全方位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项目安排、项目考核、综合素质等方面,平台构建框架如图1所示。

(一)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校企合作方式下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需要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规划与完善。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高职院校需要侧重于技能型、实践型软件人才的培养,通过对社会企业对軟件人才的需求调研,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重点体现项目式的教学过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企业师资教学。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师资进行教学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校企合作框架下,由企业派出经验丰富的企业能工巧匠进入课堂进行教学。企业教师能根据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重点环节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通过教学交流,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达到“双师型”标准。

(三) 学生综合项目实践与考核。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阶段安排相应的项目实践课程,并由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开展项目的考核,验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及项目开发的动手能力,并给出相应的学习建议,提高学生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综合能力。

(四) 校企共同安排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培养软件技术人才过程的体现,由于社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随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教学课程也需要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校企教师共同完成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安排计划,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相应的课程。

(五) 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是指培养其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团结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培养的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 总结

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校企合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开展以项目式的课程,分阶段进行项目考核和软件开发团队合作训练,为培养能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项目开发的高新技术人才而努力。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企业教师教学、综合项目实践与考核、校企共同安排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培养等过程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7,(02):77-80.

[2] 罗莎.基于校企合作平台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7,(01):217-218.

作者简介:侯超男,湖南省长沙市,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侯超男

第3篇: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方式研究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根据就业取向和市场形势,认识到行业一线急需高技能营销人才,所以开始着重注意学生服务和管理的培养。而校企合作作为提升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需要引起各大高校重视。本文从分析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探索了几种可行的合作方式。

关键词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 校企合作 方式

Universities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Research

YANG Li

(Liaoning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Shenyang, Liaoning 110122)

Key words college marketing professional;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ay

1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1 市场营销专业特性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教学建立在诸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如经济学、管理学,所以是一门应用型综合学科。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其特殊性,它不仅要求学生研究消费者需求以及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规律,还必须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接受营销实践的检验。因此,想学好这个专业,不能只靠课堂听讲和校内实践,这样学生不能获得必要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能够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资源共享,进而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提供良好的平台,最终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校方实现教学目标,企业获得所需人才。

1.2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变化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社会向市场营销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丰富的营销理论即书本知识,和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考量一个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根本标准。而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无体系,实践能力无处练等现象,导致学校送出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人才之间存在矛盾,人岗匹配不协调。为了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衔接,良好对接,我们必须致力于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起来。而通过校企合作,高校能夠做到提高适应需求的主动性,即重视教学环节的实践操作性,根据市场要求来持续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可见,校企合作就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效果。

2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2.1 校企合作的内容缺乏深度,形式单一

任何专业的校企合作都会受到专业的限制,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也不例外。在能够合作的企业范围有限的情况下,还面临着制造类企业营销人员岗位有限、要求学生需具备工科类基础知识等棘手问题。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以商贸类企业为主,比如超市、连锁专卖店等。在合作内容上,因为极易出现“一边热,一边冷”的情况,即学校积极主动,而企业不愿搭理。学生去企业实习,只分配到一些打杂、跑腿的杂事,并没有得到相关市场营销理论的实践机会。实习结束后,学生东拼西凑,形成毫无作用的实践报告。在合作方式方面,则以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和学校邀请企业人员兼职教学市场营销知识为主。

2.2 高校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缺乏管理

首先,学校对校企合作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陷入混沌。因为这些学生同时具有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的“员工”两个身份,需要同时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单位进行学习,所以,对其管理工作的难度加深,部分高校也逐渐放宽了对这些学生的管理。但是由于管理宽限的程度难以把握,过松过紧,都不利于校企合作下学生的成长。而完善的包括针对这部分学生管理条例的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管理工作陷入混沌。其次,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没有与时俱进。在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下,教学活动主体和地点都会发生很大变化,这时,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不能适应相应的变化,需要适时被改革和完善。而目前,尚存在不少高校没有根据相应的变化做出对管理制度的合适的调整和修改,影响对合作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效果。

2.3 学校和企业不愿为对方付出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相对付出多,而收益少。毕竟,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而学校则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两者的目标存在着根本的矛盾。但是,任何合作只有双赢才会持久。学校并没有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为愿意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质量优、数量足的服务,影响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接受程度,也影响已经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保持与学校长时间的合作,而不中途提出退出。学校一方面对企业的苛刻要求,要求他们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一方面又不愿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必要的人才共享通道;当然企业也会存在过分考虑成本和收益情况、视学生培训为额外负担、只注重社会声誉好的学校和热门专业等问题。这种局面不益于校企合作初步阶段的达成,也不益于长期内的保持。

2.4 财力物力供应不足

除了以上问题,还有很多影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质量的因素。比如,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师资匮乏,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不达标,因为挂职锻炼的机会不高,实践教学能力低;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都阻碍着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展开。

3 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路径研究

3.1 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提高合作内容的质量

针对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的问题,首先,学校要创新合作形式。为了将企业精英“请进来”,学校方要在合作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比如,积极兴建校办工厂,引进先进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建立实训基地,展现校企合作的诚意,吸引企业欣然与校方合作。其次,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也可为主导,允许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训操作锻炼。最后,实现兼职教师授课形式多样化。兼职教师在校方进行聘请后,可用于进行对学生的课堂授课,也可用于一对多的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实践指导和监督,这可以缓解兼职教师时间不灵活、易变动的矛盾。

针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内容简化、质量不高的问题,首先,校方需要不断改进实训课程设置情况。在具体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中,校方应该在保证课程连续性的前提下主动整合零散的实训课程,使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可以从原来短期且零散的分段实训变成相对长期的系统实训;其次,为提高学生参加企业实训活动的效果,高校可适当科学延长实训时间,使学生能够在长时间的训练中形成较高水平的技巧和能力,实现自我锻炼和升华,也能为企业观察、发现合适的岗位预备人选提供机会,提高企业的短期和长期效益,从而实现双赢。

3.2 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工作,做好绩效评价工作

针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管理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首先,校方要着重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管理机构。为了实现院校与企业间的有效沟通,专门的管理机构的设立能够将师资、学生管理以及企业实训场所相关的管理合为一体,有利于更加统筹、系统地开展对校企合作办学相关班级学生的管理,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加强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健全。主要是对学生考核标准的反思和完善。学生实习实践成果的考核标准应该通过这个标准真实合理反映。最后,要加强对相关校企合作办学下相关班级学生的管理。构建专人负责制度,选拔了解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并具备管理学生基本经验的专门管理人员,负责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相关班级学生的专门管理。

3.3 校企双向互动,实现双赢

前文也提到,高校是以培养人才为宗旨,而企业虽也注重社会效益,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所以,为了调和这个根本矛盾,要特别注意校企双方利益的均衡,使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都有所获,都能保持较高的合作的积极性。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市场营销一线人员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等问题进行指导和建议。当然,如果能征得企业的同意,可以将高校内部市场营销方面的先进师资力量输送到企业,在为企业市场战略进行科学定位和提高企业市场占有份额等方面充当“军师”的角色的同时,也能促进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提升自身挂职锻炼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也有益于市场营销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返回来回馈同学。在征得校方同意后,企业方可以将自己企业的员工输送到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机会,继续深造,提升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进而为企业效益的提高提供保证,增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这样的双向合作,雙向收益的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做好校企合作的保障工作

针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财力物力供用不足的问题,不管是校企双方还是社会上的各种相关力量,都应该要做好对校企合作的保障工作。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然后人才共享,这个目的要想实现,首先,离不开政府的法律保障和资金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条例,规范和明确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校企双方形成道德和法律上的约束,进而来指导校企合作有效、有秩序地展开。政府还要保证对校企合作工作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其次,要保证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师资人才录用工作的质量,对相关的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和挂职锻炼,使教师能够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资金、师资、法律等保障看似无形,但是对于高校市场营销学校企合并工作的开展极为重要。

4 总结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训锻炼作为衔接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过渡环节,能够提升学生的营销意识和技能,是学生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桥梁。校企合作作为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训锻炼的重要形式,虽然极具优越性,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静.“创业引领、校企合作、大赛促学”——常州纺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视界,2012(27):32-33.

[2] 宁科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4):197-198.

[3] 陈旭.高校校企合作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6):124-127.

作者:杨俐

第4篇:深化校企合作 创新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方式

深化校企合作

创新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方式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近年来众多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珠澳两地合作的背景下,本着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精神,地处珠三角核心地区的我校,大胆改革教学方式,创新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方式,力求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珠澳合作技能考核评价方式

1.实施背景

随着珠海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珠海市对服务业一线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中职学校作为地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为整个区域经济输送优秀的一线服务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培育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一直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因此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借着珠澳合作的东风,我校在充分借鉴澳门酒店行业职业技能认可基准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技能考核评价方法”。

2.主要目标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技能考核评价方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训练学生独立、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该评价体系与以往旧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很大不同,革新了旧体系中考评员结构单

一、考查内容单

一、综合实用性不强的弊端,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服务中综合技能的考核,最大程度上贴近真实的工作情境。

3.工作过程

3.1构建新型专业技能培训课程

学校成立了由澳门旅游学院专家、企业专家、高校专家、饭店协会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和审查了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及校本教材,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3.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校先后在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课程中率先引进澳门酒店行业的职业资格证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内容一致,操作程序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一致,最终考核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担任考评员。随后依照本地情况结合澳门特色,编写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确定了每门课程的考核项目、考核程序、考核评分表、考核等级。

3.3创新学生技能考核评价办法

随着校企合作、珠澳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我校对学生的技能考核办法进一步改革,由原来技能考核单一化、理论化转向技能考核的全面化、实操化,由原来任课教师单一考评转向企业专家参与考评的综合评价模式。

具体工作过程:

以《前厅服务》课程的考核为例,旧的考核评价中,只要求学生进行笔试答卷,实操环节只是简单的进行几个问题的问答和几句常用语的翻译,而考评员只有一名,他们大多数来自各个院校和培训机构。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技能考核评价方法则完全改变了旧的模式。

首先,考核内容是选取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最常见的十项工作任务[1],即:

①通过电话接受客人预订

②通过电话取消客人预订

③为一个有预定的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并转交留言信

④为一个没有预订的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

⑤通过电话为一个即将到达的客人留言

⑥将一次客人的咨询转变为一个销售机会

⑦办理贵重物品寄存手续

⑧转房与续住

⑨为客人办理退房手续并解释账目不清的问题

⑩处理客人投诉

这十项工作任务,依照企业真实服务过程与标准设立考核点,学生在考核中任意抽取两个工作任务,模拟工作场景进行考核。

以第六个工作任务“将一次客人的咨询转变为一个销售机会”为例,在实际工作中,前台服务人员经常会面对顾客的咨询,其中,向前台服务员咨询酒店的各类产品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工作场景,依照实际工作过程,对该任务设立了以下考核标准:

通过这个标准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里为一个无形服务过程设立了有形的评价标准,从服务态度、服务内容甚至服务过程中语言、表情的使用都做了规定,另外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必要的服务流程和标准,更要依照顾客的询问进行灵活的应对与销售。

在整个考核过程中,考评员将不仅仅由学校教师担任,还会聘请企业专家与澳门旅游学院的专业教师进行共同考评,要求学生从职业礼仪、专业技能、临场应变等多个方面做好准备[2]。

考评员将提供仿真模拟场景对学生进行考核,而学生在完成考试后不是简单的回家等结果,考评员会对学生的考试表现进行评核,现场进行反馈并提出优化意见,所以,学生经历的不仅是一场考试,而是对自己基础知识和应变能力的检验与升华。

4.条件保障

上述考评过程,要求一个过硬的师资与考评员队伍,因此,我校建立了旅游一部服务技能考核评审委员会,委员会由澳门旅游学院的考评员、我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所有评审委员会成员都必须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以上职业技术资格。

在硬件环境上,对考核岗位相关的实训中心进行改造。实训中心的建设紧紧围绕岗位对接课程、岗位技能对接教学内容的要求,以适应国际酒店服务人才培养为标准进行设计,学校建立了高仿真实训室。

5.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从2009年至今,我校已有多界学生参与到此考核评价方式中,学生普遍觉得通过这种方式的考核与评价,对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2013年的企业走访过程中,我校队多家用人单位进行访问,他们一致认为通过该评价方式考核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异。

6.体会与思考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技能考核评价模式,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大改革,这种评价模式突破了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单一,考评员结构简单等弊端,它更加注重对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考核内容来自实践、考核人员来自一线、考核环境贴近工作,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累更多的来自企业的真实工作案例,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以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进行再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学生能更加灵活周到的进行服务,这对当地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努力。

总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技能考核评价模式,合学校与企业之力,共同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努力,是非常好的一项改革,而教育教学的方法不是亘古不变的,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为当地经济服务,为当地职业教育服务,为无数个家庭与孩子服务,将是我们不断探索改革与创新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多言、朱瑞.职业技能考核评价要为就业服务[J].中国培训,2013(11)

[2]覃业银.对职业技术教学专业技能考核问题的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9)

第5篇:创建校企合作联盟?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龙源期刊网 http:// 创建校企合作联盟 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作者:苏海亚

来源:《职业·中旬》2013年第10期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教改革的重要表现形式,但存在着合作稳定性差、合作层次较低等问题。本文从笔者所在的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推出的―66670‖校企联盟合作模式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阐述这一模式的成功之处,证明其不失为一种建立校企深层次和稳定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联盟 课程改革 基地建设

推进区域校企合作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着企业参与主动性不强、合作层次不高、产学脱节、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如何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至今仍是一个难题,需要不断努力探索。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创设的―66670‖校企联盟合作模式,打破了校企合作的瓶颈,开启了校企合作的破冰之旅。

所谓―66670‖校企合作联盟,是指以政府为统筹协调,由6所职业学校、6个工业功能区、6个行业协会和70多家企业本着平等的原则而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联合体。它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为共同追求的目标,能够较好地实现校企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点对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双向合作、系统―面对面‖合作的转变,是校企合作发展的高级阶段。―66670‖拓宽了合作渠道,使得校企合作在合作平台、合作途径和合作目标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

一、合作平台:变―点对点‖为―面对面‖

以往大部分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与单一企业的―点对点‖合作,这种模式难以满足企业或学校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因为各自利益关系,合作比较松散。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笔者学校努力探索新的众力―合作‖模式——多所职校的联盟、政府力量的支持、多个功能区和多家行业协会的加入、70多家核心企业参与,形成了―面对面‖的合作模式。

―66670‖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促使合作关系更加紧密,既不会因某个学校没有某专业学生而导致合作无法开展,也不会因为某个企业的倒闭而致使合作关系的终结。同时,校企合作为双方或多方联动,达到了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联盟成员单位的合作领域更加宽广,从单一的校企合作变成校–企、校–校、企–企、校–企–校、企–校–企合作,拓宽了合作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二、合作途径:变―单通道‖为―多通道‖

―66670‖校企合作的途径,也由原来学校向企业单向输送实习生和毕业生的―单通道‖变成了学校与企业在多方面紧密联系合作的 ―多通道‖。

龙源期刊网 http:// 1.聘请企业专家,共商发展大计

联盟学校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家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等事关学校大局的事项进行研讨,对专业设置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企业领导和专家对学校招生计划和专业布局、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学生能力培养及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设实训工场、培养师资队伍、考核学生技能、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组织联盟成员,开展职前培训

自联盟成立以来,学校多次邀请成员单位来校为学生进行职前培训。培训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多个功能区领导、多家行业协会专家、多位企业老总和技术骨干莅临学校,给学生带来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文化、从业要求等信息,使学生提前了解实习、就业知识,从而增强就业竞

争力。

3.设立企业奖学金,参与学生培养

作为校企合作联盟单位的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参与学生评价与考核,使学校的培养方案更加合理和科学。如海宁德俊织染有限公司在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设立―德俊奖学金‖,每年奖励优秀毕业生;海宁雄风广告有限公司设立―雄风奖学金‖,每年奖励园林绿化和工艺美术专业中品学兼优的学生;海宁中国经编园区也设立―经编园奖学金‖,奖励经编专业品学兼优的学生。

这些奖学金的设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使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举措落到了实处。

4.引进企业文化,提升职业素养

通过校企合作联盟,企业文化渗透到学校管理当中。比如,联盟单位海宁市技工学校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仿真企业‖的管理模式。在―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保持班级特征的基础上,以理财教育为切入点,以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为载体,借鉴和模仿企业,将企业文化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成立―班级公司‖,并冠以―企业‖名称,每个―班级公司‖都提出自己的―企业‖核心价值内容,并浓缩为企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5.深入企业车间,实现校企对接

鲁昕副部长在―职业教育要学会与行业企业对话对接‖的讲话中指出,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全面推动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

龙源期刊网 http:// 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融合。教师、学生深入企业是进行有效对接的途径。

6.开展信息互通,畅通供需网络

作为联盟副理事单位之一的海宁市人才交流中心,在其网站上专门设置链接,发布联盟学校各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并及时提供用工信息,积极组织招聘单位来职业学校现场招聘,基本保证了每年两场专场招聘会。通过网络和现场招聘会,建立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供需网络,有效畅通了双方的供求信息。

三、合作目标:变―强知‖为―强用‖

所谓的三用即―够用‖―能用‖和―会用‖,―够用‖可以解决课程体系标准问题,―能用‖可以解决教学内容选择问题,―会用‖可以解决学生技能评价问题。为更好地实践校企合作,达到社会、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多方共赢的目的,我们必须以此为引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 1.以―够用‖为标准,改革专业建设,重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满足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企业最需要的是技能的―好人‖,因此,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应以企业用人的标准为准则,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制定上,学校应根据企业需要,以够用为原则,围绕知识、能力、素养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在专业性课程设置上,以企业对学生的技能需要为标准,以课程设置―够用‖为原则,强化专业技能课,重组以核心能力为框架的横向技能模块体系。在文化课设置上,学校针对企业对学生素养的需求,以培养企业―够用‖知识为原则,取消高

二、高三就业班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开设书法、应用文写作、口才、实用英语、礼仪、职业生涯设计、个人投资理财等课程,着力培养 ―说、写、礼仪、公关、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设计‖六大职业素养。 2.以―能用‖为标准,改革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在制订课程标准时,我们努力摆脱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限,在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改革课程标准。比如在了解到目前英语教学中―学生无兴趣‖―企业用不上‖的现状后,学校根据企业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需要,从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能力出发,改革现行英语课程,制订了《实用英语》课程标准。标准以能力为本位,重口语交际能力,轻语法、词汇知识,从学生生活场景出发,以任务为引领,结合海宁本土经济、文化特性,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

以往,中职学校在选用教材时,注重内容的体系性,忽视职业教育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到的不会做,该学的学不到。基于中职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的能力普遍低于普高学

龙源期刊网 http:// 生的这一状况,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从企业现实需求出发,以―能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发素养类和专业类校本教材,删减以往教材中繁杂难懂的内容,让学生用―能用‖的知识达到―会用‖的目的。

3.以―会用‖为标准,改革培养模式,重视基地建设,转变评价机制

(1)教学模式:变―重理论‖为―重实操‖。根据―会用‖原则和企业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学校在遵循职业教育要求的前提下,把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安排到总教学时间的60%以上,并着力构建―课堂设到工场、企业搬到学校‖的新模式,切实加强技能课教学。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经历三次实训、实习:教学见习,参观企业生产现场,建立感性认识;教学实习,进行技能操作和仿真实训,用实训、实践来检验所学理论知识,查漏补缺,巩固完善理论体系;毕业实习,到合作企业下车间顶岗实习,重在综合能力的运用,对几年来所学内容进行综合检验与考核,在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前最后一次检验审视自己。

(2)基地建设:变―学校单方‖为―校企共建‖。职业教育作为―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因职业劳动中的知识与技能存在较大的隐性成分,必须依靠实际的动手参与才能掌握。因此,职业教育对实训基地和实训工场的依赖性特别大。但由于受到资金、设备、场地等因素的制约,加上近两年招生规模的扩大,仅靠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根本无法满足学生见习、实习的需要。

校企合作联盟成立以来,联盟学校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场地,变基地建设从原来的―学校单方‖为―校企共建‖,极大地解决了学生见习、实习等问题,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评价机制:变―学校一方‖为―社会、企业和学校多方‖。以往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重视书面考核,而忽视技能和素养考核,因而学校评价产生的好学生往往不是企业所需的好员工。校企合作联盟建立后,考核主体由学校变为学校和企业,考核内容由专业知识考核变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考核,考核方式由单一的书面考核变为书面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近年来,随着考核内容和评价机制的改进,学校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多年的实践证明, ―66670‖校企合作联盟的确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达到了多赢的合作效果。我们将继续进行实践和研究,进一步解决区域性校企合作联盟深化发展、机制稳定以及体系完善等问题,区域性校企合作联盟有望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探索的一条新路子。

(作者单位: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第6篇:校企合作办---校企合作协议书模板

------------------公司

二〇一一年

日月

甲方:

乙方:公司

教育立足市场,科技依赖人才。为了加强校企联合,促进资源优势互补,探讨校企工学结合的新模式,为了凸显高职教育职教特色,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职业态度的高素质以及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相关资源共享、科研交流、学生实习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具体协议如下:

一、合作总则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遵循“需求

产生合作,供给产生需求,合作带来共赢,共赢促进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双方需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2.根据双方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友好的合

作关系,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科技产业化,使双方的事业发展迈向更高一个台阶。

3.甲方系作为合作主体,与乙方在教学、科研、生产、学生

实习、学生德育教育、企业职工培训、产品研发生产、技改升级等方面充分合作,互惠互利。

二、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与乙方合作,共同制定、实施更适合企业需求的专

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

2.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援助,进

行科研项目开发与研究,进行“”合作研究;

3.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与乙方合作进行某些实训项目条件建

设,要求乙方全力配合支持;

4.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利用甲方实验实训设备协助乙方进

行产品研发、生产;

5.委派专业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到乙方生产基地实习,实习期间要求教

师全力配合乙方工作人员做好实习学生实习的各项工作;

6.委派专业教师与乙方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

生实训、实习或承担企业生产、项目开发任务,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优化;

7.做好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实习学生严格遵守

实习单位的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它有关规章制度;

8.选聘乙方有突出成绩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系兼职教师或实习实训

指导教师,乙方受聘教师在参加学术交流、印刷名片等可使用甲方授予的兼职职务;

9.根据乙方的用人需要,优先并择优推荐甲方毕业生顶岗实习、就业。

10.负责基地牌匾的制作,并在媒体上宣传报道,提高双方知名度。

11.为乙方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行业职业资格鉴定等提供培

训与方便。

12.甲方为乙方的员工培训提供必要的资源,例如场所、多媒体教室、

实训室等。

三、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配合甲方进行专业开发。推选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

员与甲方共同研讨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和社会影响,根据需要与甲方进行项目

合作研究,并对双方成果进行推广;

3.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与甲方合作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合作建

设,为学院提供良好的产品生产实训资源;

4.在不影响生产的条件下,安排甲方人员进行顶岗锻炼,为甲方培

养“双师型”教师、技能型学生提供帮助;

5.为甲方提供良好实习场地,妥善安排甲方实习学生实习各项工作;

6.根据工作需要,推荐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甲方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7.配合甲方进行教学或实训质量考核,为甲方进行毕业生跟踪

调查提供方便;

8.学生在乙方实习期间,乙方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安全教育,发现异

常问题,应及时通报甲方。实习期满后,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作出书面鉴定,并提供给甲方;

9.优先选聘甲方推荐的优秀毕业生,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后

可直接入岗。

10.可以聘请甲方专业教授、工程师作为企业研发团队客座教

授、技术顾问,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可以以企业兼职身份对外宣传。

11、可以安排部分产品在学院实验实训室研发、生产,乙方

出技术人员协助把关,用以解决乙方产品生产、技术升级问题,解决甲方师生的技术提高与技能实训问题。

四、合作时间

本协议有效期三年,自20年月至20年 月止。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运行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五、其它方面

1.本协议一式二份,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

章之日起生效;

2.对于双方共同研发的专利项目,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

3.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签定

相关条款的补充协议;

4.如其中一方单方面违约或有损害对方利益或形象的行为,另

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代表(或授权)人:代表(或授权)人: 电 话:电话:

业务联系人:业务联系人:

电话:电 话:

2011年月日2011年月日

第7篇:与荣鼎通校企合作的讲话稿(校企合作讲话稿)

重庆江北财经校与荣鼎通集团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会上的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来宾:

下午好!

很荣幸受邀出席今天的盛会,与大家共享并见证荣鼎通集团打通中西,把健康的食材和幸福厨房的理念引进中国取得的成果和宏大的规划。 我代表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重庆教学部、重庆奥普兰商业有限公司对此表示祝贺 ,同时今天我方和荣鼎通签订2份战略合作协议成了收益最多的单位因此表示感谢。

下面我就校企合作平台合作事宜做如下分享:

深化校企合作 共建多赢局面

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延伸发展,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于2007年在重庆成立教学部,和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合并办公,是一家集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教育、总裁研修、企业内训、企业咨询、人才预职培训、校友服务、校企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培训单位和平台服务单位。我校和荣鼎通集团达成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对我方的办学、我方平台以及其它社会服务工作都有受之不尽的好处,同样对荣鼎通及合作伙伴也是多赢的大好事。

(一)首先,我方授牌荣鼎通集团成为我校的“教学实践与校友联谊基地”,我校将不定期组织学员、校友到企业参观考察,帮助创办企业内刊或网站,为企业组织宣传策划活动,请高管开讲座、分享经营管理经验、创业经验、人生感悟、指导就业等,企业有条件优先为学员提供学习机会、实习机会、就业机会、创业机会;

(二)另外 荣鼎通授牌我方为“企业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在培养企业现有人才,也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选拔、定制培养人才,同时校企可联合创建”企业商学院“。校方成为企业发展、升级的智力库、人才库。

(三)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方承诺利用办学资源、校友资源在企业发展中需要的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外部资源方面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也期望企业尽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今天与荣鼎通的战略合作加强了校企联盟的力量,为其它校友企业增加了合作交流的新机遇。重庆奥普兰商业有限公司是我校办学中学员抱团发展的典型代表,公司由几名核心校友代表牵头,在学校的助推下众筹的平台公司。

公司经营了一个集餐饮娱乐会务交流为一体的会所,我们叫做“窝子”,旨在打造一个以西财校友,各界精英人士为核心,以大爱传承理念为指导,集执善爱心、文化交流、人脉共享、合力发展等为一体的线下交流平台。

同时公司的线上平台“窝子好产品电商平台”已上线,旨在帮助校友推广最健康、最绿色、最富营养价值的洋产品、土产品,好产品,此举正和荣鼎通“健康、高品质”的产品理念一致,故达成今天的战略合作,我方将把荣鼎通的进口好产品作为主推的洋产品。在此面向与会的其他企业发出诚挚邀请,把你们的好产品放到我们的平台来跑跑。

最后祝愿校企合作、平台合作取得成功;祝愿荣鼎通和与会企业合强强合作,蓬勃发展、兴旺发达;寄望大家携手打造重庆乃至全国真正“健康餐桌”履行一份社会职责。

第8篇:校企合作校长发言稿与校企合作汇报会发言稿

校企合作校长发言稿

我校从xx年获得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来,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职业学校。目前开设有8个专业共

40多个教学班,在校生达2400多人。今年,我校还获得自治区立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获得......←摘要部分,全文如下:

尊敬的县人民政府罗副县长、县教育局叶书记、俏天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李总、各位来宾、各位学员:

大家好!

今天,各位领导在繁忙的工作中不辞劳苦,风尘仆仆地赶来出席荔浦职校成人在职学历教育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在此,我代表荔浦职校全体师生员工向与会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俏天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新学员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校从xx年获得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来,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职业学校。目前开设有8个专业共

40多个教学班,在校生达2400多人。今年,我校还获得自治区立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获得300万专项建设资金,这些必将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实力。

我校这次到俏天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开展“送教入企”活动,是贯彻执行《荔浦县委、县人民政府职业教育攻坚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县新型工业化、解决“三农”等问题上做的有益尝试。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为劳动者学习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服务、实现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快和-谐荔浦的全面发展步伐。

今后荔浦职校将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方针,加大力度搞好“送教入企”工作,进一步增强荔浦职校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意识和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荔浦贡献力量。把荔浦职校打造成为支持荔浦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为进一步提升荔浦的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

学员们,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荔浦职校的学生了!希望你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虚心求教,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争取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我校这次“送教入企”活动得到了俏天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这里让我代表荔浦职校再一次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祝我们的俏天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意兴隆,祝我们的俏天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与我校的合作万事顺意!

谢谢大家。 第 1 页 共 2 页

校企合作汇报会发言稿

我校是一所民办中专,位于丰润,现有在籍生xx人,开设机加工类、学前教育等十个专业。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合作的办学方向,和xx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xx总公司、七十五中学校办厂、金桥教育集团三家幼儿园以及唐山宾馆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为了加强专业教学力量,我们聘请唐车公司的四位工程师来校做兼职教师,多次聘请北京和当地有名望的幼儿教育专家、各个企业的技术骨干来校讲学,他们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学校每年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习期间,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有实习计划、实习记录。实习结束时,指导教师能会同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

为了提升学生生产能力,实现产教结合的探索,我们为唐车公司生产机车配件。XX年春天,生产180辆机车的法兰、xx多个座椅支架,产品合格率100﹪。我们还组织计算机专业学生为卫生系统录入病例xxx多件。这些生产成果,在XX年xx市技能展示周中得到了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我校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最近我们被丰润文广新局确定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培训基地,北方物流城也拟将我校确定为培训基地,为我们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实习、就业等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我们也为长城汽车天津分公司、庞大集团订单招生,为天津相关企业招收免学费班,实行企业助学、工学交替等。这些举措拓展了办学渠道,开辟了新的就业出口,也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为使我校的校企合作少走弯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XX年申请了xx科研课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并已经批准立项。

针对学校实训场地受限的状况,我们斥资xx万元,新建了xx平方米的标准实习车间,添置了机加工生产设备。能完成普通机械加工的全套加工工序。

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锻炼生存能力,我们利用寒暑假时间多次组织学生到京津唐相应企业进行劳动实践,这项工作,磨练了学生的意志,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增加了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

我校建校时间短,很多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比如学生实习还属于粗放式管理,距离科学化、精细化仍有一定的距离,部分学生还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等,这些情况我们会积极努力,使之尽快得以解决。

第9篇: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李文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效果和不足,创新性构建我校的校企合作的模式。这将为我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并将最终促使我校的教育内涵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创出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倡导,已经取得诸多成绩和经验。但是从实践来看,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校企合作中的症结,才能对症提出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次以企业为主体,针对校企合作当中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我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1、被调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状况

目前,我校拥有40多家合作企业,其中,中型企业3家,小型企业30多家;合作关系密切的有10家;与工科类专业合作的有20多家,与文科类专业合作的有10多家。

对问题“贵企业是否了解‘校企合作’的有关文件(2002年《教育部、国家经贸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意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回答“很清楚”的有33%,57%是“听说过”,还有10%回答不清楚。

有65%的企业曾经安排学校的学生顶岗实习;84%的企业曾安排学校学生其他形式的实习(见习、跟岗等);50%的企业曾为教师

提供到企业的实践机会;合作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主要集中在机电、汽修、建筑、旅游、酒店管理、陶瓷等相关专业上,占实习岗位总数的89%。学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493人。

2、企业参与合作的方式和程度

综观校企合作的方式,大约为以下几种:其一,“2+1”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其二,“订单”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类培养目前以“冠名班”形式最常见。如“东风班”、“将军班”、“浦建班”等。其三,“工学交替”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3、好的经验和做法

案例1:可推广的双赢模式——红玉红瓷、东风大酒店

2009年、2010年我校相继与东风大酒店、红玉红瓷合作办学,企业把需求传递给学院,并且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派遣兼职教师;企业还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定期接受学校顶岗实习、提供教师企业实践机会。

案例2:校企共组经济体模式——醴陵广信机电服务中心、卓艺广告公司

2011年,学校机电工程科和信息工程科以校企双方股份制形式分别成立广信机电服务中心、拓艺广告公司。企业向学校提供一部分的租金及水电费,自主经营,并承担学生的实习。

案例3:工学交替模式——醴陵市公交公司、时代金属

企业与学校合作,接受实习生工学交替式的顶岗实习。学生每年有大半年在学校上课,两至三个月在企业实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实习生完全可以顶岗,并且企业给予实习生一定的工资待遇。这些学生毕业时优先被企业录用。

二、校企合作的效果

(一)加强了实训实施和骨干专业建设

近几年,我校在拥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2010年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学校陶瓷烟花实训大楼。2011年,投资100万元建立汽修专业实训基地。我校有2场0多个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或实训室。经过创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被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精品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被确定为株洲市精品专业。

(二)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我校通过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开办企业“冠名”班,使学生就业目标明确,职业针对性和岗位适应能力增强。每年12月份我校均开展校园技能月活动,各个专业设定技能竞赛项目,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在经过初赛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决赛评奖。几年来,学

生技能竞赛成绩突出。每年学校组队参加株洲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均独占鳌头。2010年,参加湖南省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学生张林、贺科楷获得省级二等奖,并获全国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叁等奖;2011年我校12名学生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职学校春季技能竞赛,有11人获奖。

(三)提升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校企合作促进了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聘请企业有实践技能和特长的技工师傅到校任教,另一方面定期对教师实施轮训,分批派遣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1个月以上,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校企一体化办学,使教改获得不竭源泉。近3年,我校教师为教学编写了多本校本教材,如赖志炎编写的《UG教程》、幸文胜参编的《电工基础》等,分别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作为全国中职学校专业教材推广使用。几年来,教师在国家、省、市专业报刊发表、评奖教研论文100多篇。

(四)打造了学校特色办学名片

校企一体化办学,使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学校过硬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就业形式提升了办学品牌,2011年1月,学校创建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湖南省中职示范学校。我校靠科学管理树学校形象,靠专业技能树学校品牌,靠校企合作疏通就业渠道,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快速、健康、科学发展之路。我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受到企业界、职教界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广泛关注,我校办学已成为株洲市乃至湖南省职教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三、存在问题

尽管有以上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校企合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合作企业数量不足,专业发展不平衡

学校现有12个专业,合作企业仅有40多家,且多是中小企业,每年接收的实习学生数量只有几百人,提供的实习岗位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合作企业中,工科类专业明显好于文科类专业。

2、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企业没有积极性

7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目前的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没有硬约束力,处于自由化状态。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影响校企合作的最大因素。中小企业很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后备人力资源,但是又没有能力参与深度的特别是全面深度的合作,而有能力的大企业往往不愿参与合作。

3、有些实习生知识、技能水平的职业道德都不满足企业要求 被调查企业的50%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理论不行、技能不会、还不肯学”。一些学生缺乏职业道德,对工作没有正确认识,不肯吃苦。实习生有的不遵守企业制度,不打招呼就离岗,给企业带来的很大的压力。

4、实习安全缺乏保障措施,实习管理有漏洞

多个企业提出目前对实习生的安全问题没有一定的措施,越是实习生越容易出事故,这是企业非常担心的事,也是影响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生的主要障碍之一。18%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学校对实习生疏于管

理。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没有归属感,如果校企双方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学生在生活、工作和心理反面都很容易出问题。

5、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不完备

目前学校和企业合作都是点对点联系,很困难,45%的被调查企业希望能有一个服务平台可以实现点对面的合作。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在当前情况下,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是最适合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培训与使用的教育模式。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建立有赖于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

2、中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改革创新对推动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实施起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建议

1、开展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应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由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家代表、学校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并通过法律加以保障,在全社会形成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新体系。

2、应该科学构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课程结构,建立优化的课程体系,如何评估这一课程结构和体系在学生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仍是一项亟待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

3、实施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教师素质是关键。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4、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理论不足、技能欠佳的形象,让实习生实现由“跟岗”到“顶岗”,给企业帮忙,而不是“帮乱”。应加强对学生责任心、职业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学校在送学生实习前,应当开设指导课,介绍企业文化、规章,如何在企业做人、做事等,家长应当知情并同意实习方案。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学校应当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和鉴定应当纳入学生学籍管理。

上一篇:测量学实习报告的要求下一篇:幼儿园语言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