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互惠共赢

2023-0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企合作, 在现代社会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正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大脑。如今, 政府部门、职业学校及企业都相当重视, 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校企合作工作目前尚处于不断探索的初期阶段, 还面临着诸多待以解决的问题, 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学校的合作交流, 共同培养国家所急需的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摆在许多中职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从校企合作的意义与实践两个方面与读者一起来进行探讨。

1 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 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一家企业生产某种产品, 而这种产品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装而成, 所有零件能全部是这家企业生产吗?当然不是, 它们的生产需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需要由多家与之相关的企业为之配套生产各个零件, 最后组装而成为我们想要的产品。我们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这种人才就是学校的产品, 如果仅仅依靠学校, 就能培养出企业所需求优秀人才吗?这个答案是很明显的, 它同样需要合作, 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我们不能闭门造车, 因此, 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有效的值得探索的新模式, 引发了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思考。

1.1 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进行技能人才的培养

目前, 技工紧缺, 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更少, 许多企业出高薪也无法招聘到满意的技能人才, 这是个令企业倍感头痛的问题。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时又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学生进入企业后需要企业再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实习才能正式上岗。如何培养企业所需求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的需求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通过学校与企业经常性的交流合作, 学校不断地进行课程调整以适应企业需求的变化, 有的放矢地培养企业所需求的人才。

1.2 校企合作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实习设备、设施的不足及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技能培养离不开学生动手实习, 同时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技能实作培训后, 更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由于经费问题,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基本面临着实习设备、设施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实习要求的尴尬局面, 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企业拥有学校所急需的实习设备及场地, 拥有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技术工人, 他们都是学生到企业实习的优秀指导老师。同时, 学校教师到企业实习, 企业师傅到学校授课, 促进了老师与师傅的相互交流, 有利于双方业务能力的提高。

1.3 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员工素质提高、企业文化的形成及人才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企业的发展, 离不开科技创新, 归根到底是离不开人才。优秀的员工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新产品, 优秀的员工才能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需要不断地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 而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员工培训, 同时校企合作能够使学校有针对性地源源不断地培养企业所需求的各方面人才, 免除企业用人之忧。

可见, 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赢利, 并能够有效地解决人才培训、企业发展等各方面存在的各种难题。

2 校企合作的实践

校企合作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怎么进行有效的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更快速、更深入地推广, 并解决校企合作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本校近年来对校企合作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2.1 成立组织机构, 加强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与学校的重视程度相关, 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在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 没有相应的配套体系, 在实施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 这都需要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协调解决。因此, 学校应成立相应的校企合作工作办公室, 设置专职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校企合作日常工作中去。校企合作工作办公室应制订计划、实施步骤, 逐步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同时, 在实施过程中, 不断地建立健全一系列配套制度, 使校企合作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并能及时处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从而使校企合作工作有一定的组织保障, 规范、长期地不断开展和深入下去。

2.2 学校主动出击, 加大宣传力度

校企合作工作需要学校与企业双方都要积极主动相互配合, 才能有效地开展, 然而校企业合作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 很多企业还未完全意识到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对校企合作工作比较冷淡。另一方面, 有的企业从来没有直接与学校进行过交流合作, 相互了解不够, 对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学生情况等信息很茫然, 当然很难进行校企合作。我们学校上学期安排了09模具班到两家模具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 实习结束后, 企业对学生相当满意, 希望能与学校长期合作。然而, 为了这次实习, 学校在联系实习单位时没少碰壁, 很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 学校领导想了很多办法, 最后这两家模具企业勉强同意。实践证明, 这次合作对双方都是非常有利的, 在实习的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这两家企业目前都急需招收新员工, 但一直没有合适的, 这次实习后, 他们都希望能从学校招收一批学生作为技工。那么, 他们最初为什么不愿意与学校合作呢?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学校及学生, 有种种顾虑。因此, 作为学校应更主动一点, 多与企业联系, 多宣传推广我们的学校及学生, 让企业了解我们, 让他们从尝试性的初次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对学校产生信任, 以实现双方长期互利的合作。

2.3 不断进行探索, 创新合作形式

校企合作工作开展得好与不好, 与双方合作的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校应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合作形式, 逐步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有特色的深度合作。

(1) 学校教师、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生产、顶岗实习

下厂实习, 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习, 教师能不断地了解行业现状, 无论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良好掌握, 还是对学校的专业技能的教学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2) 学校与企业进行冠名办班, 实行订单式培养

企业冠名在学校办班, 订单培养人才, 使学生就业有了保障, 学习更有目标, 同时也便于企业对自己的冠名班级的培养情况进行全程追踪与管理。企业要求学校有针对性进行与企业需求相关的教学, 并提供给学校相关实习设备, 学校的硬件设备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3) 教师到企业进行职工培训, 企业专家到学校授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企业职工应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 学校教师参与到企业培训中去, 弥补了企业理论教学的不足。同时, 学校也应经常性地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授课, 传授企业技能实作经验。学校、企业各取所长, 共同发展。

(4) 学校与企业加强技术交流, 合作开发、修订课程、教材

市场在变化, 技术在革新, 学校培养的知识和方向应该随着社会的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当然, 这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学校教师应与企业专家在作好充分调研后, 共同探讨, 合作开发适合与行业需求的课程、教材, 并定期进行修订。

2.4 强化激励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初期阶段, 学校往往会临许多困难, 工作很难开展, 参与者要付出不少心血与努力, 因此难免会有一些畏难情绪, 在这个时候, 更多地需要学校的关怀和鼓励, 因此, 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给予参与者在政策上、资金的大力支持。如在评优、评职、各种奖励等方面向他们倾斜, 这样, 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多, 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学校不能在校企合作工作方面只提口号, 应该从制度上、实际行动上引导校企合作工作, 使校企合作有实质性的进展。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深刻指出, “没有一流的技工, 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培养一流的技工, 是我们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 而校企合作正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 我们职教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我们应不断努力和创新, 在校企合作这条道路上大胆探索、克服重重困难, 迈向胜利的终点。

摘要:本文通过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分析, 总结出中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 才能使学校、企业共谋发展。同时指出, 校企合作形式多样, 学校必须不断探索, 寻求适合市场需求、适合本校特点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意义,技能培养,创新形式,激励机制

上一篇:浅谈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工作下一篇:轮扣式支撑架支模体系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