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

2023-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

对中国景观建筑学的思考

【摘 要】景观建筑学是在一定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工程应用型专业学科经过了在国内外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本文探讨的是对我国景观建筑学的思考,主要论述了场所精神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景观建筑学 景观建筑设计 场所精神

19 世纪后期,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一词由美国“景观建筑学之父”奥姆斯特德在设计纽约中央公园时提出。1900 年,哈佛大学率先开设了景观建筑学专业,标志着现代景观建筑学的开端。

一、 何谓景观建筑学

根据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的定义,景观建筑学是一门运用科学和艺术的原则去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修建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学科,从业人员将本着管理和保护各类资源的态度,在大地上创造性地运用技术手段以及科学、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来规划安排所有自然和人工的景观要素,使环境满足人们的使用、审美、安全和产生愉悦心情的要求。景观建筑学关注的对象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既强调人类的发展又关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还强调城市规划、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景观建筑学的理论研究范围很广,它更侧重从生态、社会、心理和美学方面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实践中有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层次,这个专业的核心是研究景观环境与景观生态。

二、 我国景观建筑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经过调研和分析,可以总结如下:(1)景观建筑学作为新兴学科,在国际上哈佛大学 1901 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景观建筑专业,之后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少数世界著名大学也相继设置了此专业。在国内发展较晚,底子薄弱,仅有少数几所名校开设,综合来看处于起步阶段,其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力还不够。(2)设计表现与施工的衔接度不够:景观建筑设计中过于强调图纸的艺术化表现,实际空间却不尽如意。在现代的景观建筑设计中,许多设计师、规划师为了迎合社会上的现实需求,在图纸上反复推敲,极力表现平面图和效果图的美感,讲究整体和统一,力求做到完美展现,而对场地为谁服务置若罔闻,造成建成后大为逊色。(3)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彰显力度不够: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出现了各种表现形式,很多景观建筑从形式出发,其设计盲目借鉴,没有对场地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在功能、定位上有所偏差,既不充分考虑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也不遵从景观建筑功能与艺术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不伦不类的景观建筑到处遍地开花;也有些人在设计景观建筑时,缺少对场

地地域特征的科学认知与评价,由此导致了不同场地环境的景观建筑同质化的尴尬局面,造成建成使用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 对中国景观建筑学的思考

1. 挖掘场所精神

每个地域都有自身的自然特征、民俗风情、饮食习惯、社会结构和审美价值观等,它们积淀成了这个地区的场所精神。景观建筑学的工作任务之一是设计景观建筑,这种建筑是物质形态和文化载体的共同体现,需要以自然环境和人的活动参与为基点,满足人们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设计中要把建筑所表达的意境传达出来,要求设计师对项目的各种背景和性格特征有充分的理解,然后对其提取及注入,寻找与场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需求相一致的建筑形象,从而使建筑的美具有更深的内涵,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升华。对于景观建筑艺术创作,如果没有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成分,就不可能做出有内涵的作品。分忻一下现当代成功的景观建筑设计实例,大都强调了这种场所精神的重要性。事实上,要规划设计一个景观建筑作品,如果没有传统的场所精神,没有来龙去脉,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品。好在许多设计师已在地域文化的土壤中吸取灵感,如景观建筑大师巴拉甘的作品。他在借鉴了多元化的设计语言后,将其与墨西哥地方气候生活状态相结合,最终成功捕

获到了墨西哥本土文化的内涵。

2. 推崇生态意识

改革开放政策极大推动了城市化运动,随着经济的繁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相伴而生。在脆弱的生态系统面前,我国已开始逐步意识到生态观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将生态思想引入当代景观建筑学中,在设计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使景观建筑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应当是景观建筑所追求的更高境界。景观建筑生态观应当把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份子来思考,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设计思维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规划,以多角度评价其整体价值,来实现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是国内比较典型的对原有旧厂址的改造工程,经过精心设计后,使保留着的厂房和各种设施成为极具有欣赏价值的生态景观建筑。

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和多空间的发展理念,反映在现代景观建筑学领域中,则是一个以提高人类生存状态为基础,探索如何更好利用各种资源的前瞻性设计理念,已成为景观建筑学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设计中应将其作为战略并加以运用。景观建筑可持续性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之间辩证统一的动态的发展,该理念在协调现实与未来、功能与精神、人与自然等多种矛盾上有重要作用。代表作品有景观建筑师理查德·哈格承担的建于 1906 年的以可持續发展观念对城市废弃空间进行改造的西雅图煤气厂项目,成功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四、 结语

当前,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景观建筑学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和巨大的挑战。因此,现代景观建筑学的发展需在正视现状的基础上尤其要做到真正地去理解和运用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同时结合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以促进这一学科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建,崔珩.关于中国景观建筑专业教育的思考[J].新建筑,2005(3):31.

[2]逯海勇.现代景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3]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韩效.景观建筑学对中国景观设计发展状况的思考[J].四川建筑,2004,24(2):18.

[5]王胜永.景观建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胡函希,女,助理工程师,工作于河南地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胡函希

第2篇:中国建筑学教育现状思考

摘要:在比较国内外建筑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国内建筑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对中国建筑学的教育模式进行探析,指出建筑学教育应实行全面综合的团队教学法;中国的建筑学教育不应只注重外表,应表里如一;建立多元化的建筑师培养目标;提出一条新形势下建筑学专业改革与调整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關键词:建筑学教育 专业改革 团队教学 多元化培养

1. 国内外的建筑学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发展迄今不到百年的历史。尽管在1930年代已出现现代建筑的启蒙,但中国真正的现代建筑学教育起源于1950年代。当时的建筑教育先驱梁思成, 刘敦祯, 童窝, 杨廷宝, 冯纪忠等人几乎无一例外系统地接受了西方的建筑学教育。尽管由于地域及个人的差异而出现的不同大学之间的理念区分,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基本上全面吸收了欧美建筑学理念,传统的中国营造法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西方建筑大概成熟于192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的大规模尝试则至少比西方晚了三十年,而且基本上是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 纵观国内外的建筑学教育,你会发现作为现代建筑发源地的德国,德国的大学与中国的大学在建筑学教育培养目标上的实质差异,德国的大学培养出“毕业后便能进行独立工作的成熟的专业人员”,而中国的建筑学教育直到今天还培养着“设计院的学徒”。这正是中国半个世纪现代建筑学教育的状态[1]。

半个世纪以后随着社会以及技术的日新月异,国外的建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设计知识体系和自己动手的实践能力,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目前国内的建筑学教育所欠缺的。西方的大学早已把培养学生全过程的设计知识(包括建造知识)以及自主能力作为基本目标,而中国的建筑学教育理念却还基本停留在当初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在校学习方案设计技能,工程知识学习留给社会。所以,在今天不断改革开放的中国建筑业领域,大学毕业生事实上需要再培养,大量企事业单位很难招到有相应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成熟建筑师。这就造成了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建筑师;另一方面,一大批建筑学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2. 中国建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始于20世纪二十年代,其相对于漫长的中国历史而言,起步较晚。中国的建筑教育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兼容并蓄的道路。近年来,我国高等建筑教育为与国际接轨,在评估标准的要求下,不断探索教学改革,逐步规范培养计划,产学研紧密结合。多所建筑类院校相继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在接轨与中国特色、院校特色上寻找结合点。但从总体而言,中国目前的建筑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2.1建筑学教育的前瞻性不足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运动此起彼伏,从2008年的奥运会到2010年的世博会,再加上各个城市的新城区、高等院校的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十几年前的标志性建筑,现在看来,无论是建筑造型还是材质色彩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以郑州市为例,郑州市西区在80年代修建的汝河小区是当时郑州西区的示范性工程,可时隔不到30年,我们如今再看汝河小区,已经成为周边区域的一个败笔,建筑质量差、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马上就面临拆迁的危险。

目前中国的平均建筑寿命是35年,相比发达国家建筑,像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近年来中国不断出现的“楼歪歪”,“楼脆脆”等建筑质量问题不断给政府敲响警钟。建筑师思路的保守、思维的局限性和国内房屋建筑质量低劣等问题导致建筑的使用周期过短。由于我国的建筑发展水平本身就滞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建筑学教育的前瞻性、长远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2.2建筑学教育从“道”到“器”的转变举步维艰

中国建筑大师吴良镛曾经说过:建筑学专业培养的是“通才”。建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建筑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的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知识体系,如:哲学、历史、文学、音乐、绘画、物理学、生物学等等,在进行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只有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多样的的知识,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进一步的创新实践能力。但仅仅明确建筑学教育中的“道”对我们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建筑学教育中的“器”。建筑学教育中的“器”,就是建筑学教育的教学技巧和工程实践方法。“道”与“器”是一个相互促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从“道”到“器”的转变,是教育观念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质性改革。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设计活动(思维),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 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2]。

2.3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对工程技术重视不够。

《德国建筑杂志》的编辑、建筑师赛伦科在谈论中国建筑学的教育状况时,对方发表的评论是根据中国的教学手段和培养目标,学制只需三年,因为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基本上缺少建造的理念。我们用了五年时间重复着相同的方案设计技能训练,但由于方法不当、把关不严、缺少淘汰,事实上许多毕业生并未真掌握好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律。所以当德国教授托马斯· 斯密特在中国任教时惊讶地发现“今日的中国建筑是以如何一种程度,丧失了与环境的关联和它们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三流国际风格建筑的翻版。显然,中国的建筑学有点走歪了??学生对现代建筑理解的背景知识相当缺乏”。

两位德国建筑师的观察道出了不同建筑学教育理念的区别。以德国为例,战后的建筑学培养显然最受包豪斯的影响。早在1930年代末,当密斯初到麻省理工学院时就尖锐指出,学校的培养方向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他认为建造必须与构造相结合,所以必须领会构造,只有当房屋细腻地表达了我们的时代时,它才成为建筑。我们不可能设计房屋,我们只能建造房屋,所以,我们必须掌握材料的正确使用及其明确的构造。他相信工作的方式方法应是建筑学教育的核心[3]。

2.4缺乏与相关专业协作、配合

建筑设计是一项整体工程,规划、建筑、水、暖、电等多个专业既要各司其职又应紧密配合、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完成设计任务。中国的建筑学专业往往只限于本专业,没有协作与配合,在设计时缺乏整体考虑。作为设计龙头的建筑学专业,应当考虑城市规划对该设计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城市设计等。同时,负责提供给结构设备等专业准确详尽的平面条件,并对所设计的建筑提出设计文字要求。

欧美的教学方法大多是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以及建设管理人员的培养完全融合起来,通过大量共同的专业课程以及共同的工程项目练习,试图再次将造型的理念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旨在培养有全面技能的专业人员。对于建筑学学生的培养并非单从建筑方案设计角度,而是涉及从方案、初步设计到施工图的全过程训练,涵盖建筑、结构、水、电、暖、概预算各个领域。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前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建立起与各个工种协调的概念,初步积累作为从业建筑师的基本素养。国外的建筑学学生毕业后便成为事务所中的项目负责人;相比之下,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在这方面显然望尘莫及。

3.中国建筑学教育模式探析

3.1使用全面综合的团队教学法

团队式教学方法,必须把握如下“五度”:

(1)增加趣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进而长知识增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一定得能得引起大家的兴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准角度。教师在辅导课程设计时应引导大家找准“切入点”。可以从周边环境、建筑类型、风格、材质等中的一点为切入点,选准角度,突出重点。

(3)安排梯度。将建筑设计过程分为几个循序渐进阶段,通过分阶段控制方式和相关反馈机制,每个阶段设定关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化,使之面对复合、综合问题时,能够借助一种系统、循序渐进的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增强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控性,加强团队协作。

(4)难易适度。建筑设计的每个阶段题目设置应在满足教学要求和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前提下,选题应该结合工程实际并考虑到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覆盖面。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应适当,以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独立完成为宜。

(5)提高密度。在建筑学教学中,建筑设计知识的学习和设计技能的训练要有机组合,互相交错,疏密得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投入。依照整体化思想,相同类型的课程应以必修课为主线,选修课为辅线,组成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

3.2中国建筑实践不应过分注重外表,应表里如一

目前中国的建设项目众多,吸引了全世界建筑师的目光,各种招投标接踵而至。其中不乏好的设计思路和全面完善的图面表达,但也有不些投标方案华而不实,投标文本做足了面子,但细究其内容则粗制滥造,可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另外,目前的建筑学专业过分注重学生的手绘表达,有些学生为了有一个好的表达能力,专门自费去报名参加社会上的手绘班,这样手绘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课程设计的图面表达效果显著;但设计终究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评判一个建筑好坏的标准是方案本身构思创意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的掌握等因素。只重视手绘表达训练的直接后果便是工程技术知识的丧失,它将建筑学教学从现实世界中分离出来,使建筑系罩上了美术学院的色彩。缺乏技术支持的概念、构思以及大量时髦理论将学生引向空中楼阁般的大师梦,误解与偏见导致了对建筑学以及建筑师职业认识上的严重片面。

3.3 建立多元化的建筑师培养目标

近年来,在中国围绕建筑学培养目标的问题争论不休,但这些讨论很少触及本质。从四年本科改为五年、4+2模式、工学学位提升为建筑学学位等等,朦胧之中,大学却继续为设计院输送着一批批不具备工程知识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痛定思痛,我们应参照国际上与我国传统的教学体系,提出不同类型的建筑师培养目标:建筑师型、建筑设计师型、建筑管理师型。港大前任系主任Frewer认为应“将建筑的第一个学位视为启蒙,引向其他各种就业机会”[4]。即使在中国建筑市场人才需求非常大的情况下,也有相当的毕业生选择了城市管理、地产开发乃至从事相关的专业服务工作如开效果图公司、模型作坊等,但无论如何,这些毕业生所受到的建筑职业教育毕竟还是他们进行其他就业选择的基础。另一方面,通常我们所指的建筑教育主要是狭义的高等院校建筑教育,而完整意义上的建筑教育应该包括学校教育、专业实践、业务管理及社区参与等内容,在时间跨度上,建筑教育也不仅限于学校,而是贯穿在受教育者整个学习和从业生涯中[5]。

4.结语

本文针对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建筑教育体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状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利用自身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厚积而薄发,提出一条新形势下建筑学专业改革与调整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制定的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五年制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前沿的图书资料、更多的名家讲座及建筑研讨会,为学生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提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新形势下不同类型的建筑师培养目标等。这些新思路、新方法对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创新性的追求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且现实的意义。总之,建筑学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以及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工程技术知识是我们建筑学教学永远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 辰. 新体系的必要[J] . 建筑学报,2002( 4) : 38-39.

[2] 李竹成. 浅谈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特色[J] . 高等建筑教育,2003 ,(2) :1- 41.

[3] 蔡永洁. 大师·学徒·建筑师?---当今中国建筑学教育的一点思考[J].时代建筑,2005(3):75-77.

[4] 贾倍思.港大建筑新动向.时代建筑.2001增刊:23

[5] 王建国. 中国建筑教育发展走向初探[P]. 南京国际建筑教育论坛论文选.2003.

作者简介:张彩丽,1979年10月,女, 硕士,讲师,中原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在学校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材料、建筑设计方法以及生态智能建筑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彩丽

第3篇:建筑学专业美术课程设计化构想

摘 要:在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应重视美术基础的教学和设计化思维训练。在这一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将美术基础与设计相结合,通过构图、构形、构色等环节的训练,增进头脑中美感形象,并用形象的多种物态化形式表现出来,培养设计思维、提升设计意识,为今后建筑设计进行感性与理性完美相结合的创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 美术课程 设计化

美术基础课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美术课程包括建筑素描和建筑色彩等课程,课程的训练过程是艺术修养和技术技能提升的过程。“设计”一词的概念在各国的解释多样,包含:计划、草图、构想、预想、预设、配合、意图、企划等。美术课程设计化教学介于绘画与专业设计之间。设计化是在各种设计专业中,人们根据造型和色彩审美要求对制作形式的谋划;是在感性思维的基础上,主动的观察对象,用理性、辩证的手法表现对象的表里构造因素。设计思维的训练是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表现造型的写生训练,在训练中发现其设计意义的形态符号,并运用这些形态符号来充实自己的设计意识和手段,经过一定时间的设计训练有助于建筑设计意识的培养。

1 建筑专业的设计化美术课程的训练

1.1 设计素描和色彩的训练与一般性写实绘画训练的区别

建筑学专业的设计性素描和色彩写生是衔接绘画与设计的桥梁。从造型基础训练的角度出发,美术写生训练可分为一般性写实写生训练和设计训练。写实写生是为了获取造型能力的一般性规律的写生训练;设计素描和色彩的训练是以主观归纳性的艺术造型写生为主。一般性绘画的画面为一点透视,设计性绘画的画面的透视多为散点透视,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相近的地方。这种散点透视的画面的特点是:装饰性强;绘画手法丰富;构图灵活。20世纪初西方美术现代绘画主义的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的绘画作品,极富视觉冲击力、装饰性强,就是受东方美术的散点透视的启示,在手法上和色彩运用上大胆、自由、设计性强。

1.2 如何进行设计绘画的训练

首先进行写实性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设计化训练。设计性素描和色彩写生是介于具象绘画和平面装饰绘画之间的训练写生,与一般性绘画写生训练有相同点;画面都为焦点透视,空间、质感、虚实、肌理等因素在画面中都有所体现,把绘制对象的明暗造型、色彩冷暖、空间远近等加以概括、总结、提炼,是以客观呈现的状态为画面表现的主要形式。

接下来进行平面性设计写生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如何将三维的立体的物象通过绘画语言表现为二维绘画,通过构图、造型、色彩的装饰化处理,绘制出来。通过平面性的设计训练,使学生暂时抛却焦点透视的对客观对象立体空间感和远近虚实关系进行描绘。

再有就是意向性设计写生训练,是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中比较高级的,也是设计意识较强的训练阶段,与解构性写生的最大区别是更具抽象性,意向性写生设计训练主观表现意识更强,是打破习惯性思维、强调探索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阶段,使学生的写生作品更富有意境性、表现性、情绪性。

1.3 建筑学专业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的方法

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当中应注重主观意向的表达,丰富造型、结构、色彩关系、抽象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具材料的应用选择,包括肌理的运用。对于学生应采取发现特色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绘画设计,给予个性的指导,开发学生的丰富的主观思维。

对于以往写生教学当中对学生是“掰开了揉碎、喂”的方法,约束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缺乏个性表现,作品过于规范,遇到问题依赖老师、依赖成品抄袭等解决,设计和创新意识淡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建筑设计写生教学和现实生活结合不紧密,设计意识培养不够。应该在写实美术写生基础上,更注重引导学生主观分析对象的绘画语言,使其画面更具创造性、目的性。

在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中,从写实性造型设计写生,到平面性造型设计写生,再到解构性和意向性造型设计写生这一限制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歌德在《自然与艺术》一书中写道:“在限制中才能显出高手,只有规律才能给人以自由”。限制与创意是可以转化的,归纳色彩写生训练正是这种规律认识可转化为表现的自由,最后,产生别具一格的、具有强烈装饰性和形式美相融的艺术品[1]。

2 在建筑学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当中培养设计意识

(1)用主观意识培养客观事物的思维。在建筑设计绘画的训练中,大家面对的静物只是个参考,是客观存在的,是为建筑设计造型作品提供的表现素材。经过素材的提炼、加工而成为设计造型作品的过程是设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将客观事物通过归纳总结、主观重现绘制的过程,这一工作的好坏,是最终成果成败的关键。建筑设计绘画的过程是计划、制作、使用所形成的循环过程。建筑设计专业通过一系列专业基础课有目的地不断渗透和强化来实施,建筑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头、眼、手、脑相结合进行锻炼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思维意识,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以画面有较高的可视性为前提,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思维方式,表现设计意识。比如对于一组静物造型,学生们可以画成二维的平面设计写生、可以画成三维的写实性设计写生、可以画成四维的抽象设计写生作品;用想要传达给观者的造型表情定位画面,表现出个性思维、个性意识。设计写生的训练是摒弃了客观描摹的写生方法,使每个学生笔下的对象都是各异的、生动的,造型是丰富的,是很好地培养分析设计意识的课程。

(3)培养学生用抽象的概括、观察、提炼、夸张、整合等手法进行造型设计。设计绘画写生训练通过归纳总结、绘制的过程,舍弃琐碎的绘画语言,突出主题,培养化繁为简的设计意识;在写生训练中,注意画面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用设计思维把握构图、构色、构形,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如果写实写生是摄影的提升,那么设计绘画是写实绘画的提升,这一提升是意识上的提升,是将无意于画面的语言精简,将有力度的绘画语言强化,达到烘托主题、升华画面的目的。

3 通过设计绘画的训练培养设计意识在建筑设计当中的运用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功能,正常活动有70%都与视觉相关,人类的审美主要来源于视觉快感,画面效果好给人们的是感性的美,当我们面对丰富的造型和色彩的时候,总会找到情感的共鸣。作品的情感是感情与经验的结合。被人们誉为“冷抽象”代表蒙德里安所做的一些“色格子”设计及其形式受到现代许多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的青睐,用于其作品中;“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克里绘制的许多抽象的、充满想象的设计色彩作品,被运用到建筑设计和室内外装饰当中;法国的色彩大师朗克罗将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设计原理运用到建筑群设计的过程中,使形式单调的建筑群落由于色彩和造型的变化,赋予了设计的思维和灵性。意象性的造型设计写生训练是建筑造型设计的构形和构色的启示;设计的训练思维过程是对设计目标的艺术设计过程的完善。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抽象效果建筑充分表现了个人的主观和修养,让人看后过目不忘、惊叹不已。

4 结语

总之,设计不能只凭感觉,更多时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寻找各种表达方式,要把自己的设计意识转换为受众理解的语言形式。要通过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得出相应的语言形式表达设计意识,通过限制造型的理性的设计意识,绘制出无限魅力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赵云川,安佳.色彩归纳写生教程[M].沈阳: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张敏

第4篇:建筑学专业加试美术

几个瓶子,几个水果,你可以去找个教美术的地方学一两个星期就差不多了。要求起码物体的形要准,前后关系要对,构图要合理,然后是明暗关系(亮部和暗部区分),最高的要求当然是质感,能表现出质感的话考美院都没问题了

美术考试是素描,我们去年考得时候并没有很严格的要求,你可以画结构的,也可以画光影的,当时我们班大部分人画的带光影的。入学先军训,开始上课的第一天系主任会给你们讲解相关的专业信息,其中就涉及到美术加试的问题。这个你完全不用担心,美术对这个专业很重要,但这个考试完全只是摸底,看看你们的基础咋样,就算再差也不可能叫你们转专业,国家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不过由于很重要 ,还是要认真学。考试在我们专业专用的美术教室进行,有美术老师监考,实际上也不叫监考,因为那个真的只是摸底,大概就是从下午两点上课的时候开始考到下午放学,大概四个小时左右吧。这个你完全不用担心的,尽力画好就好了。

英语考试是这样的,中央电视台每年会举办一个CCTV英语电视大赛,我们学校每年都会选人参加,当然也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就是一个教口语班的课程,这个考试的成绩一方面是学校摸底,另一方面是作为那个培训资格的参考。考完之后平时上英语课一般是三个班一起上,从中选四个人。我们去年就是以那个成绩来选的,建筑学专业本身很不错的,所以在这个学校我们去年这个班上就是所有专业平均分中高考分数最高的一个班,相信你们也是的。当时那个大班上的四个名额都是我们班上,我也去了,那个培训是有学分的,所以你能考好的话最好是考好。考试内容就是一般的题,跟高考差不多的。分级考试的问题这个在我这一年的大学生活中我还没体会到是怎么回事。我猜可能是以后考了四六级就会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分开上课,而由于我们大一最早也是这学期末才考的 所以之前上课还是一个班的同学一起上的,现在考了,从下学期开始也许就分开了。这是我的猜想,下学期就知道了。你开学才大一,这个对你们目前没有任何影响。建筑学学英语的问题,肯定要学的啦。功利的来说,任何专业都要学英语,本科生要过四级,要考研的话硕士生要过六级才能难道学位证。实际的来说,英语是有用的,英语考能够让你有更广阔的视野。例如说建筑行业很多厉害的先进的东西目前外国有,很多资料啊什么的在互联网上都找不到翻译的版本,你必须自己懂英文才能获取这些信息,用中文书写的资料在互联网上的比例是很小的。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再联系我

第5篇:【长春建筑学院排名】长春建筑学院特色专业-长春建筑学院录取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长春建筑学院排名】长春建筑学院特色专业-长春建筑学院录取分数

线

学校概况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ollege

长春建筑学院招生网站:

第6篇:【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专业】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招生网站-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专业】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招生网站-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分数线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自然情况说明学校全称: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办学地点及校址:分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地址:辽宁省辽阳市南郊街11号 南校区专业如下:工程监理、基础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钢结构施工方向)、市政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信息管理、物业管理。 北校区地址: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青年大街24号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电子商务、市场开发与营销、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与统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与审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公办)。 办学层次:高职。 学习年限:学制为3年专业,学习年限为3-5年;学制为2年专业,学习年限为2-3年。 办学形式:全日制。 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35.852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1.9136万平方米,专任教师514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147人,教学仪器设备值6145万元,图书49.8万册。

二、计划特别说明经批准有语种限制的专业及允许招生的语种:学校外语教学使用英语,其它语种考生慎报。 有男女生比例要求的专业及限制比例: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三、专业设置说明须按下表中内容填报专业(方向)情况(高职专业不填写“科类”和“授予学位门类”),并提供专业及学位授予权审批文件。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制560301建筑工程技术3年560301建筑工程技术(钢结构施工方向)3年560504工程监理3年560303基础工程技术3年560601市政工程技术3年540601工程测量技术3年520108道路桥梁工程技术3年560402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3年560404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3年560401建筑设备工程技术3年560603给排水工程技术3年560405工业设备安装工程技术3年590102计算机网络技术3年590108软件技术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3年590202应用电子技术3年580202电气自动化技术3年560403建筑电气工程技术3年580203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3年580103数控技术3年/2年580106模具设计与制造3年58010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3年580301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3年56010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3年560104室内设计技术3年560105环境艺术设计3年560503建筑经济管理3年560502工程造价3年560501建筑工程管理3年560511建筑信息管理3年560702物业管理3年620405电子商务3年620402市场开发与营销3年620505物流管理3年620204会计电算化3年/2年620205会计与统计核算3年620201财务管理3年620206会计与审计3年640106酒店管理3年640101旅游管理3年590319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3年

四、毕业证书说明高职专科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高职专科毕业证书。

五、收、退费等说明1.学费收取标准: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并办理收费许可的标准向学生收费。 2.学费的退费办法: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院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

3、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困助学的具体措施我校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学校的实际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贫困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一是在按规定发放国家、辽宁省政府奖学金的同时,设立了学校的优秀学生奖学金,贫困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可获得奖学金,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部分费用;二是在按规定发放国家助学金的同时,在校内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助学贷款和学费减免事宜按国家和省政府文件执行。

六、获奖说明2004年被中共辽宁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和“军民共建先进单位”,2006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安全文明校园”,2009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说明

八、录取办法说明

1、调档比例根据生源情况控制在120%。 (注:辽宁省投档比例100%)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学院志愿及录取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4、对加分、降低分数投档考生的处理按省招考委关于加降分等的照顾录取规定处理。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所有专业招生不限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制男女比例,按分数优先择优录取。 对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根据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成绩进行由高到底排序,择优录取(当三科总成绩相同时,则依次根据数学、语文、英语单科成绩比较,择优录取)。

6.联系电话、网址联系电话:0419-23072

51、2302788传真电话:0419-2306455网址: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重点专业: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全景地图: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历年分数线: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报考指南: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招生计划: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7篇:2018中央美术学院081300建筑学考研招生人数、考研科目、专业指导、参考书目经验大全

2018中央美术学院081300建筑学考研招生人数、考研科目、专业指导、参考书目经验

招生人数、考研科目、

01 建筑学(工学)

吕品晶教授、程启明教授、周宇舫教授、王小红教授、傅祎教授、吴晓敏副教授、刘彤昊副教授、崔鹏飞副教授、王环宇副教授、韩涛副教授、何可人副教授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 日语或 241 德语 ③712 建筑设计④812 设计基础

19个

1、建筑史论

1、作品评述

2、面试

2、设计创意

专业指导、

笔记整理

范宽北宋时期著名山水画家,和董源、李成并称为北宋三大家。范宽的山水画最初是学李成的。范宽在艺术上借鉴前人而有所得,又进一步在思想上起了新的变化。范宽的山水是外师造化而来,这些山水的原型是从真山真水中汲取的。范宽是从当地的真实山水出发,汲取艺术形象,“对景造意”融会贯通,精炼概括,把山水典型化了,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峻拔深厚的艺术形象,雄阔伟美的气格;苍老沉着的笔墨。(概括的相当好。)《溪山行旅图》而《溪山行旅图》则是流传有序的赫赫名迹。

参考书目

《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罗小未著: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潘谷西著: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建筑材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建筑物理》柳孝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构造》东南大学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经验

笔记整理

[清]虚谷《松鹤延年图》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画家以满腔爱国热情投入了反法西斯的斗争,涌现出一批激励抗日斗志的优秀作品,如蒋兆和的《流民图》,徐悲鸿的《奔马图》、《醒狮》等。

抗日战争结束后,有的画家向海外发展,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并借鉴海外艺术的长处,央美高分咨询邓老师扣扣:三三**三四二二八六不断探索水墨画的创新。他们孜孜以求,使世界进一步认识了中国绘画的魅力,张大千就是其中的典型。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好评,有人称他为“东方的毕加索”。

活跃与大陆的学院派画家,也经过不懈的努力,推陈出新,逐渐形成南北互相呼应的局面。历经极左路线与“文革”的摧残,画家们坚持发展传统艺术的赤诚之心更坚,心胸更为广博,学养也愈为丰厚。“笔墨当随时代”,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崇尚艺德、不断创新的李可染、陆俨少是其中的佼佼者,经过他们艰辛的努力,中国绘画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

换,进入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更新的境界。

[现代]吴昌硕《红梅图》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艺术风格继承与开拓的四大家溶西创新的四大家为民愤世的蒋兆和绘画“大千世界”的张大千推陈出新的“北李南陆” .

海派----指活动在上海和浙江地区的画家群体,属文人画派。该派在文人画的基础上,从民间美术中吸收借鉴养分,形成了重色彩,构图相对饱满,雅俗共赏的新画风。代表画家:“三任”(任熊、任熏、任颐) “三熊”(张熊、朱熊、任熊),张大千、黄宾虹、吴昌硕等。

岭南派-----指活动在以广州为中心的中南地区的画家群体。代表画家是“两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其画风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宗系承传,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南画和西洋画画法,注重写生,创立了色彩鲜明,水分淋漓饱满,晕染柔和匀净的新岭南画风

第8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招生网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招生网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分

数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重点专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全景地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历年分数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报考指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招生计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9篇:建筑学院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创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世界人居奖和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

建筑学专业首批认证为全国重点一级学科,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名列第一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创办,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学院形成了清晰的办学思想和鲜明的学术特色。建筑学院以“专业帅才(professional leadership)”为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思想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关注国家建设需要、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坚持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

1992年,建筑学专业以优秀级首批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进行了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评估第一名;2007年,建筑学专业被首批认证为全国重点一级学科;2008年,建筑学专业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再次名列第一名。2010年9月,建筑学院进行了建筑学学科国际评估,来自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院校教授组成的评估组认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总体目标清晰、资源丰富、学术基础扎实、学生质量优秀、教师团队团结有力、成功参与中国城市建设”等9个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高水平(high standing in the world)。

建筑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全职教师109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50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并广泛延揽国际建筑领域高端人才参与教学活动,曾先后聘请贝聿铭、丹下健三等享有盛誉的建筑大师和理论家担任客座教授。

建筑学院坚持教学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成果丰硕。长期针对国家城乡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建筑学学科的各主要领域全面协调发展,整体水平始终处于学术前沿,先后完成了百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包括:以梁思成教授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荣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 李晓东教授荣获2010年国际阿卡汉建筑奖;吴良镛院士荣获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建筑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已和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建立了人员互访和讲学、合作研究和出版、联合培养等合作机制。每年邀请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建筑大师、普利策奖得主来做学术讲演,营造浓厚的国际学术氛围。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积极推动以学生交换和公派留学生为主要形式的学生交流项目,先后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法国巴黎马拉盖建筑学院、香港大学等20多所大学签署了学生交流协议或联合培养协议。建筑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重要的国际设计竞赛并荣获奖项。

60多年来,建筑学院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建设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中坚力量,人才辈出,毕业生中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占建筑领域院士总数的50%;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4人,占总数的20%。毕业生中,有16人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深圳大学建筑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等国内外多所院校担任建筑学院院长或系主任。本科生中学习成绩优异者可通过推荐免试的方式直读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还有部分毕业生得到世界一流建筑院校认可和录取继续深造。毕业生就业发展空间广、层次高,主要分布在国家政府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国内外知名公司,涌现出众多学术大师和兴业良才,既有享誉中外的知名教授、技术精英,也有著名企业家,更有毕业生短短数年就崭露头角,涌现出一批青年才俊,走上重要岗位并做出傲人成绩,成为我国建设领域的栋梁之才。

网址: http://arch.tsinghua.edu.cn/

上一篇:小学语文作文题目类型下一篇:基层党建工作计划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