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设计

2022-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中历史优秀教学设计

重视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培养优秀人才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初中生能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使初中生能学习到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还能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前提下,了解到历史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一系列贡献,提升初中生的历史文化素质,并使初中生形成符合当代社会的健全人格。教师只有在通过不断的教学中,不断地发现教学问题,不断地改进,才能创造出适应当今社会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培养优秀人才。

随着新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一些教学的理念和一些教学的方式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和改变,这就需要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积极提倡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都只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读给初中生听,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而乏味,更使得初中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把创新的教学方式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多种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这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

对于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教育,如何创新高效地教学初中历史,这成为了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丰富学生历史知识

如今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而多媒体也逐渐普及在各大校园内,所以,教师应该多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来更好地教育初中生学习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图片,并在每张图片之下都有明确的解释,使教科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而教师应该在授课之前充分进行多媒体备课,使多媒体教学与图文并茂的初中历史教材相结合,这无疑给初中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学习享受,也能更好地抓住初中生的课堂注意力。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运用PPT软件来制作多姿多彩的初中历史教学课件,通过网络搜索出所教初中历史课程相关的内容等,这不仅能使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也能拓宽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丰富并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初中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初中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又因为新课程的初中教科书有了新的改进,每一个单元都配备了许多有价值、艺术性高的图片,在历史内容的排版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动,使排版更加规律,图文紧密联系,更能突出初中历史的审美方式。而且在初中历史教材上的图片具备了相应的观赏性,与课本的教学内容相得益彰。精美的图片可以在无形中拉近初中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也能拉近历史与现代之间存在的距离,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初中历史学习环境,让初中生处在这种环境中能更好地学习初中历史。有了这些图片与文字的结合,能使初中生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能欣赏到相应的古典艺术。而初中历史教科书通过这种排版、这种布置、这种搭配,能更好地使初中生对初中历史产生兴趣,还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效果,并让初中历史教师能更容易地与多媒体教学系统相结合,开创出适合当今时代的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要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培养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自我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初中生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产生兴趣。教师要让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养成在课前先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这样做,就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课堂学习质量,也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的开辟)时,我们可结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的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新航路开辟中描写了诸多航海家“勇敢”与“凶残”,郑和下西洋中却描绘了郑和“勇敢”与“博爱”,还主要描述了他们远航的目的、影响……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中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与思考,表达自己的是非观念以及辩证的思维。再如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中,师生可以对话的内容有:齐桓公与周天子(称霸),汉武帝与董仲舒(思想统治)、主父偃(地方管理),张骞与大月氏(夹击匈奴),唐太宗与魏征(戒骄戒躁),郑成功与荷兰殖民者(维护国家主权),张学良与蒋介石(联共抗日),中共代表与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保护古城文化),毛泽东与蒋介石(争取国内和平)等。教科书中对长城修筑的时间、原因与作用,学生则会用亲身的游历、观察与思考、去审视中华民族的一种伟大象征——长城。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三、师生互动学习历史

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下,由师生共同参与,以认知性对话为基础、自我内对话为根本的获取知识、产生思想、发展思维、形成个性的学习活动;具有师生關系上的民主平等、教学过程上的参与创造、教学内容上的认知生成和教学方法上的启发诱导等特点。例如《罗斯福新政》,设计了“假如你是罗斯福,让你去与农民们谈话,你会选择什么内容?”的练习题;北师大版8年级下的《重返联合国》,设计了“如果你是中国政府代表,对联合国全面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你会发表怎样的感言?”的练习题。这样,学生不再是教材内容的旁观者,而是成长为文本积极的对话者,在思考中学习并能充分抒发情感。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只有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活动、创新的课程探究,才能使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这不仅能使初中生终身受益,还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途径对初中生实施素质教育,在关注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之余,还要关注初中生的内心想法,并帮助初中生解决学习中、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初中生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到初中历史的趣味所在。

参考文献:

[1]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许扣锁

第2篇: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强调“四个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教学改革具有一定影响,在初中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知识教学的有机融合,要求深挖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初中历史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应当注重历史教学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入,从而实现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的培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强调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优质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国家软实力的提高推动社会主义优质文化建设。但当前部分学生受到现代文化快节奏的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因此,有必要思考初中历史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策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大地在漫长历史发展时期所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具有自身独特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长期之间的发展过程中促进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风格,同时也积极吸纳其他文化特色,逐渐形成了道、儒、法等不同类别的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并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字、节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具有连续性的文明,其中富有自身特色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智力发展与价值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育,加大中华传统文化与实际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内涵对学生日常价值行为的有效引导,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社会未来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自身作用。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历史内容进行审视,充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网络移动设备的普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受到多种信息的冲击,在价值观念养成的关键阶段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容易产生错误思想,导致部分学生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不仅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同时不利于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培育,难以真正形成民族自豪感。因此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融合起来,使学生体会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树立起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人生理想,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发展。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学生人文知识的掌握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客观来看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大部分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只注重教材中相关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导致学生缺失历史学习兴趣不能真正发挥历史学科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时,历史教师通常只是简单的将古代历史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平铺直叙的叙述出来,忽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学习就是简单的内容背诵,而忽略历史大环境下优质文化精神内容的吸收,不能发挥历史教学对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难以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能引导学生真正挖掘优质文化精神内核,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要求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国家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五大要素,是历史学习的本质和要求。在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时间与空间的大背景,真正掌握历史内容,深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时代变化规律以及精神文明特色。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社会以及自身出发树立起相应的责任意识以及人文情怀,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产生浓烈的认同感,从而树立起爱国主义观念、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2]。同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对国家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时代变化的规律以及时代特征进行把握深挖历史的内涵,从而对客观世界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要求

在“两个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出现逆全球化趋势,我国更加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实现综合国力的提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提出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更好的把握时代特征,迎接世界带来的挑战。在国家与民族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建设,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直接影响民族传承与发展。因此在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另外,当前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促使多种文化思潮出现,并对青少年造成一定影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战略要求出发,將基础教育与文化内容有机结合,推动人才培养。

五、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实践学习活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往往照本宣科,仅仅是根据教材将书本中的知识念给学生。不仅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而通过实践学习活动开展,将有意义的活动与历史知识有机结合,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则能够增强学生内心的文化认同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同时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3]。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开展活动课,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习俗以及文化观念的养成,通过了解传统节日的不同来源,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我国“中秋节”为例,中秋节源自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盛于宋朝之后,中秋节实际上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中所包含的節日因素具有丰富古老的渊源,在中秋节通常以月亮为基托表达思念故乡之情。在开展中秋节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当前过中秋所涉及到的文化产品出发。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月饼”,结合相应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思考月饼与中秋节之间的关系,并说出自身的想法。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历史知识,思考中秋节在我国古代的发展以及定型的主要因素,通过课堂演讲的形式将自身对中秋节的认识表达出来。在学生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并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教学生可以认识到中秋节主要源自于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纪月演变而来,并在我国南北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逐渐被普及。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结合自身专业教学素养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发现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的错误。而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课程的进一步融入,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并排练中国古代传统礼仪,比如开展中秋祭月仪式等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中古代人民所具有的崇拜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对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内核产生更加深刻理解。

(二)结合课堂教学资源,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各类多媒体设施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拓宽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灵活的应用当前丰富的课堂教育资源,通过资源的丰富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4]。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多种形式,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因此难以真正对各类传统文化产生全面深刻的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设备,将传统文化以一种更加具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使传统优秀文化与历史教学之间的联系更加深刻。

例如,在进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部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中外交流的一个途径而非对某个位置的特指,但大部分学生却难以理解丝绸之路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结合当时的西域地理范围,利用地图和表格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概况,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初步解读认识到当时我国的主要文化背景。同时为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相关历史知识,以及背后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或相关纪录片的形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丝绸之路发展的意义及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外可以根据丝绸之路在当代的变化,从一带一路相关知识出发,关注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开阔情怀。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对互联网资源的应用,同时也要结合当地所具有的优秀文化,将历史教学与地方特色文化风情相结合,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同感。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特有的仪式、节日习俗、传统美食等方面,以及地方风俗文化馆或者博物馆,直接接触传统文化产品,在加强学生历史认知的同时更加深刻的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结合课堂教学教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入,从历史教学特点出发选择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从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历史课程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特点,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内容进行背诵,不仅会导致其产生厌恶情绪,同时也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知识的结合。导致学生不能沉下心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难以发挥优秀文化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积极影响。

例如,在进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部分知识教学时,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同时涉及到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时间轴,学生需要掌握该阶段时代的实际变化以及从此触发我国封建王朝的演变,了解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为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该部分历史内容并对相关的文化产生一定了解,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并通过历史剧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从此出发,树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作用,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秦的统一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比如,教师可以从“秦灭六国”部分内容出发,将学生分为七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国家,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秦国统一天下的目的以及秦朝统一的意义。最终将历史知识与中华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对于发展的重要性,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结合核心素养培养,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实际上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时期,能够在未来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而在历史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渗透,这是可以从学生价值观念出发,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内容,这是应当结合这三方面开展历史教学。例如,教师也可以结合“百家争鸣”的内容,首先将相应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从而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并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学习理解以及运用人文领域知识技能的基本能力,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审视当时存在的各类思想,并批判不同思想中所蕴含优缺点。在对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各类思想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各类思想的碰撞,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处于一种混乱、复杂的局面。之后,结合历史背景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时文化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各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比如儒家的“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传承优秀文化,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将历史知识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内容真正结合起来,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内容[5]。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应当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实现历史学科的发展,并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高学生精神文明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性选择教育策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的各个部分,帮助学生掌握优秀文化内核,推动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炜勋.初中历史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0055-0055.

[2]张慧真.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究,2020:285-285.

[3]陈孙玉.论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策[J].教育界,2020:36-37.

[4]刘英波.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0:43-44.

[5]刘梅.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渗透[J].读天下(综合),2020:0119-0119.

作者简介:朱洪森(1964-),男,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景芝镇中心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学习方法兴趣等。

作者:朱洪森

第3篇: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分析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初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理应承担起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让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教育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历史课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渗透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传统文化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8.024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还能够帮助教师更新历史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教学内容,有效增加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地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下全球竞争加剧,文化软实力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要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创新发展。初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是必要的。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网络的出现让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中学生受到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部分中学生开始怀疑自己国家的文化,失去了文化自信心,这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增强中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的方式也十分多元化,常见的有诗词歌赋和各种传统节日。新时代下在历史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歷史知识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历史教学知识的丰富。

二、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观意识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推进,在历史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应用程度加深,大部分的历史教师也认识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也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积极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并没有真正地掌握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在开展文化渗透时内容不全面,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情况,只是在课堂中简单地播放一些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并没有和初中历史教材进行紧密的结合,导致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时感觉到很枯燥,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情况,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在课堂上十分懒散,根本无法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短视频来了解传统文化,忽略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对于相关课文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难以在课堂中真正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学生过度依赖学习工具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阻碍,师生过于看重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在教学中遇到传统文化知识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仔细的研究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学习中过于功利化,只追求速度却不重视质量,没有深入琢磨历史课本中传统文化内涵,在教学当中没有正确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缺乏重视,再加上教师没有及时地引导学生,导致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无法高效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无法顺利开展。

三、新时期促进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文化的实践策略

1.深入历史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以初中历史教材为依据,深入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首先需要教师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高效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同时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明确传统文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能本末倒置,忽视历史教学的目标,一味地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渗透机会,把握好历史教学节奏,以课本教学为依据深入挖掘历史课本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素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价值,让学生通过教材更好吸收传统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知识理论,更好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进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先让学生了解人类最早是在什么东西上面书写的,这时学生回答在竹木简和帛上进行书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竹木和帛上书写有什么弊端,并向学生介绍造纸术的发明,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造纸所需要的原材料,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全面分析造纸术对当时社会的造成的影响,而在讲到汉朝医学发展作为书写载体有什么缺点,为学生介绍西汉造纸术的发明,展示《造纸工艺流程图》让学生在课本找出是谁改进了造纸术、造纸的原料有哪些,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到造纸术的影响。再讲解两汉时期医学上的进步时,为学生介绍张仲景和华佗在医学方面的贡献。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古人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养成不畏挫折、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2.拓展历史教学内容,突出传统文化教学价值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教师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教学辅助工具,搜集与教学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扩展教学的空间,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开展,让中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需要深入分析历史教材,找到相关的传统文化教学元素,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讲解,结合课外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充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在讲解《灿烂的隋唐文化》一课时可以向同学们介绍隋唐的社会风气和经济状况,让学生了解盛唐时民族平等、各民族友好相处的景象,但在历史课本中对于唐朝经济状态、民族交往、社会风气、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描述不够全面,因此教学需要整合这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介绍更加全面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唐代壁画、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唐代的文化艺术,建立正确的审美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3.开展特色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仅仅依靠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也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因此历史教学可以深入分析,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组织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故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人的优秀品质。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打从心底爱上传统文化,自觉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有效增加初中历史课堂的德育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名著的阅读,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实现传统文化的高效渗透。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开展初中历史课堂的传统文化渗透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积极意义。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建立历史教材与传统优秀文化的紧密联系。中学生作为未来文化的开创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和历史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史新生《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探讨》,《读写算》2020年第33期。

[2] 龙布加《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分析》,《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6期。

[3] 王绍文《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1期。

[4] 张小清《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北极光》2019年第5期。

作者:韩晓雪

第4篇:初中历史优秀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9课,隶属于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本课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并以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来说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本课既和前面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起构成了改革、开放从提出到实施的完整体系,也为后面第10课《世界经济的奇迹》、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可实施的教学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本课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和时间;经济特区的建立、特点及其影响;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对外开放的主要模式;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在能力上,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读《经济特区示意图》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示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感。

(2)通过分析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和晚清“门户开放”与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异同,提高学生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重点剖析深圳、浦东两大窗口城市,让学生逐步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提高材料解读能力。

(4)通过制作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的图表,培养学生的制表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了解对外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明白:“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结合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得出“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结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学会学习”,我遵循“因学定教”的基本原则,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学,准备采用以下教法、学法,营造一个教与学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一个追求梦的天空。)

教法:讲解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体验法、讨论法、交互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学法:阅读理解、讨论合作、史料分析、图表制作、自我展示、查阅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走近开放:开放的提出

1.引导学生想象时光倒流,是选择去唐朝生活还去清朝生活?并简述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兴,闭关穷”。

问:同学们,如果时光能倒流,你想不想回到清朝生活?(不想。)为什么呀?(因为清朝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最想回到哪个朝代?(唐„„)为什么呀?(唐朝开放繁荣。)——由此得出:开放兴,闭关穷。 2.简要回顾我国对外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不开放不行”,引出并复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问:1840年,英国打开了清政府紧锁的国门。从此,中国就一步一步被迫开放,一步一步屈辱挨打。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权独立了,但中国开放了吗?(没有。)那时由于由于严峻的国际形势及“左”的错误的影响,我国仍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那么新中国到何时作出了开放的决策?(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从哪里迈出了第一步?(安徽凤阳小岗村)

3.那么在我们封闭已久,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的情况下,在哪里以何种形式迈出开放的第一步才好呢?由此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想象来创设教学起始情景,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又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能唤起学生对我国不同时期对外政策的记忆,从而使本课的“开放”不显突兀,学生能对新时期改革、开放从提出到实施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让学生明白了两点:一是本课的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二是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使国家繁荣富强

● 第二环节:合作研习,重难释疑

二、感知开放:开放的过程

开放的过程主要是指对外开放从尝试到扩大到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开放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建立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我从课文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状况出发,逐层设置了8个问题,通过让学生看历史影像资料、阅读课文、识图、讨论、理解、归纳等办法,环环紧扣、步步推进、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地让学生理解特区之“特”和经济特区的作用,从而突破本目重难点。)

1.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问题, 学生通过看书和“1979年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影像资料”、读《经济特区示意图》,提取有效信息来解答,以了解经济特区建立的基本情况。 问:

(1)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以什么方式迈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 (2)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地方? (3)这几个地方的经济建设是如何进行的?

(在看影像资料时引导学生感受特区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学生回答第(2)问后,展示“经济特区示意图”,观察这几个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以增强历史空间感;同时追问: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地方作为经济特区呢?来为回答第(3)问奠定基础。)

2.通过前面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与解答,学生对什么是经济特区有了模糊的概念,这时再设置三个问题,引发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和教师适时的引导,最终理解并得出经济特区的准确概念。由此突破本课第一个难点。 议:(1)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样吗?

(2)晚清的“门户开放”和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3)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门户开放”)和生活实际(对港、澳有一定了解),能够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3.办特区是对外开放的一种尝试,究竟能不能取得成功?我们随着邓小平一起去看一看:“1984年深圳发展的视频”。

(这段视频和前面“1979年深圳视频”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与呼应。学生通过历史影像能直观感受到深圳的发展与成功。)

4.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与成功,让学生想一想经济特区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①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③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起了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这是本课第二个教学难点,由于在前面教学过程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结合课文可以较好的回答,但教师对于第④点要做点拨和提炼,以帮助学生理解。)

(二)开放的扩大:扩大沿海对外开放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扩大内地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成功了。但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只开放发展这几个地方远远不够,怎么办?——扩大开放。) 1.教师展示《对外开放新格局》动画图,学生识图感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由经济特区扩大到了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我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向太平洋向全世界敞开了胸怀。国际舆论对我国这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国从明朝以后的第一次开放。”

对外开放让沿海地区先行是必要,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差距的拉大。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什么呢?——开放内地。 内地的开放又该从哪里选择突破口呢?) 2.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为什么?这是本课第二个教学重点。多媒体展示一段材料,学生通过解读材料得出原因,解决重点。——发展上海经济,发挥龙头效应,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让浦东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后,浦东就一年一个样的发展起来了。1992年春天邓小平再次南巡,途中发表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全面解决了困扰国人的姓“社”姓“资”问题,还强调要抓住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根据南方谈话的精神,中央政治局决议在全国范围扩大对外开放。)

3.教师继续展示《对外开放新格局》动画图,学生识图感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扩大到了内地。

(逐层展示《对外开放新格局》示意图,让学生在动态中对整个开放过程有直观的体会,形成完整的历史空间感。)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这是本课第三个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制作图表的方式来突破。)

1.学生做一做:第一步:总结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模式,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图表,展示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并思考这一过程有何特点。

第二步:请1—2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设计,并作讲解。师生共同点评。 2.交流教师设计的图表。

(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学生通过制作图表和讲解,不但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完成了对本课前面所学知识的隐形小结。同时师生共同点评,又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三、感悟开放:开放的影响 1.请学生看书并结合身边事例,说说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②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③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④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外开放并不遥远,甚至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通过课本或身边具体事例可自行归纳总结出影响。) 2.展示沃尔玛超市中中国商品所占份额的变化和海尔集团在世界的发展情况,学生分析材料得出:开放不仅引进了先进的东西使国家发展,而且使中国走向了世界。 (此处点明并照应了本课课题——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3. 对外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它与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大家对对外开放带来成就的认同中,联系前面所学改革的内容,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经验。——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②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此处及时升华了本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对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使学生在情感上逐步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落实了本课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 第三环节:归纳小结,主题延伸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梳理本课知识结构,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应系统、直观、简洁。我采用结构式板书,来帮助学生构 建本课知识网络。) 2.教师作总结延伸。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和浦东带领着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在奋勇前行。21世纪初,我国于2001年末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将由以前地域的全方位开放,转变为地域和产业的全方位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2006年、2007年国家分别设置了天津滨海新区和川渝新特区,对外开放仍在不断扩大和深化。2010年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支持与信任。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使中国不仅富起来了,而且还昂首挺胸地走向了世界。 3.面对越来越开放的中国和全球化的汹涌潮流,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呢?——要有国际视野、树立全球意识和平等意识、学习、参与、创新„„ (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学会时刻以主人翁的姿态和立场来考虑家国大事,这个问题的设置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改革开放的距离,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和个人的具体行为联系起来了,从而升华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四环节:你问我答,巩固新知

多媒体给出习题,学生解答,巩固本课知识要点。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精选的习题能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知识要点。)

● 第五环节:自主探究,课后拓展

二选一:1.联系生活题:请以“改革开放与我的幸福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具体描述改革开放对我们日常生活某一方面的影响。 2.联系热点题:请上网查阅《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看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党和政 府如何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此你还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新课程要求历史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不能局限于教材,要联系现实、涉足生活。我为学生计了两道课后作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意愿选做一题。这为学生发表对问题的独特见解提供了平台,增强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板书设计(见第6页)

以上就是我对《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一课的构思,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指正。谢谢!

第5篇:初中历史优秀说课稿模1

初中历史优秀说课稿模板《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案

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 从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

本课是源头。是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起点,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开始,它促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上了新台阶,还由于列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它上承第三章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下启第四章其余四节,形成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本册书中具出突出地位,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2、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加上对教材和对我校校情、生情、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掌握基础史实,把握历史概念,如“垄断组织”“帝国主义”②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如从历史条件、主要内容、进程、影响等方面来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与探究, 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http:///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

①通过对垄断现象的分析,理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含义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③联系晋江实际,懂得“博览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1)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和异同点

(2)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而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和垄断组织这两个问题,理论性较强,都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来处理。

二、教法、学法的选择及依据

1、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总体构想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改变传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现状。“教师搭台”是指我制作网络课件,为学生提供知识脉胳,精心设置由浅入深,由易而难5个问题和配套练习;“学生唱戏”是指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派代表上台发言和提交作业,并相互评价。在这堂课中,我创设了活动情境,起到的是组织者和引路者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角。 采用的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阶梯设疑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学生学习方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2、主要依据

(1)学情分析:

A、现有知识基础: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对主要人物及重大发明和事件起因、影响有所了解。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细读课文,完成学案配套练习,编写教材提纲,掌握知识体系,总之,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此外,我校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较为突出。

B、学生心理特征:我校学生思想活跃,敢于表现自我,独立性强,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能与学习伙伴合作讨论。但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还需改进。

(2)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性和互动性的优势

资源性:从我组《春秋风》网站“高中历史资源库”栏目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采用网页与幻灯片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互动性:借助网络发布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分小组自主探究,积极参与讨论。利用网络教学优势,纵横对比,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讲练结合、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4)我校历史组的网络课件制作技术相当成熟,为本课提供了技术保障,我有多次网络教学的经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

三、学习程序

1、学习准备

(1)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对照比较,检测预习”和“任务驱动,学生探究”两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第3环节“一试身手,巩固知识”。

(2)课件准备:教师制作网络课件,由导学提纲、知识体系、重点分析、基础训练、视野拓展五部分构成。

(3)学生分组:选十位同学担任组长,并由组长自己按照5到6人的比例,自行招兵买马,对班上同学进行分组(依据知识水平、表达能力、电脑水平)

2、学习过程

首先,介绍课件的结构,点明本课教学的三大环节

(1)对照比较,检测预习

学生自行浏览课件中的“导学提纲”和“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归纳重大史实,理解重要概念。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看看自己的知识体系编写是否完整。 (2)任务驱动,学生探究

“重点分析”设置适合学生知识和智力水平的五个问题,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逐个抛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上台发言。当回答出现困难或不完整时,我适时进行启发和鼓励;当回答准确无误时,我会给予表扬,同学也报以热烈的掌声,发言者及小组成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背景模块(政权条件、资本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切入,把握第三章和第四章(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下面问题的背景文字、图片材料参见教学课件,在此不一一罗列)

2、如果你是1902年美国博览会的策划者,你要设立几个展区,展出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各有什么特点?

———从主要发明模块切入,通过角色体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也使学生对现实社会更加关注(结合2010上海世博会、晋江各类博览会)。

3、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有什么作用?如何评价?

———从影响模块切入,全方位把握“垄断组织”这一重要概念。

4、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起止时间

显著标志

主要工业部门

特点

影响

———细化课本知识。

5、想一想,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从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作用入手

———引导学生进行中外联系,把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纳入世界大背景中考察。(3)一试身手,巩固知识

A、学生完成“基础训练”中的七道选择题,利用网上在线测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实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B、学生分组完成“视野拓展”中的材料问答题,要求学生在留言版上做答(文字录入),并提交答案。通过BBS学生可查看其他小组的答案,上台对其他小组的答案进行点评。最后,我对课堂练习、学生的点评进行简要分析和小结。

四、教学反思

反思之一: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课对他们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反而比较喜欢。他们喜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第二,学习起来更轻松有趣。 反思之二:从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情况来看,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实现互动。而且,这种讨论的反映很激烈,一些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发言后,常伴有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真棒”的感叹。说明学生之间已经有了共鸣,产生了“欣赏”,在互动中将他人的智慧“据为已有”。在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出历史特征、总结出历史认识时,大多数同学会边记边点头。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已有的知识被激活,同时又发现了自己在知识掌握和运用中的不足,这会激励他们“查漏补缺”,增强学习成功的信心。

反思之三:从教学手段上看,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互动性特点,教师设置问题,分小组完成,先采取生生互评,学生为了本小组的“荣誉”,积极参与,争先恐后,在争鸣中分辨是非,掌握知识,最后是师生互评,在互动中促进教师对教、学生对学的反思和改进。

反思之四:听课教师在听课后充分肯定了这堂课,认为我这节课融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意新颖,是一堂并不多见的好课,有许多亮点值得学习和推广。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探讨①多设置亮问题诸如“如果你是1902年美国博览会的策划者,你要设立几个展区,展出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各有什么特点?”②探究需要较多时间,不可能将所学的知识都用探究方式来获得,如何掌握知识讲授法与问题探究法的“黄金比例”,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第6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浅谈

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历史教法浅谈

新课改的宗旨就是要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积极参与,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状况。这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但是,现在初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是:历史不列入中考的范围,属于“副科”,学生、家长不重视,对于一些好学生如想取得好成绩,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可以啦,所以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加上初中的学生本来就没定性,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按传统的教法,重在落实知识点,“填鸭式”的教学,怎么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么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么可能做到以学生为主呢?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开动脑筋,根据教学内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来谈谈在这几年教学当中我觉得比较有效的一些教法。

一、分小组竞争

争强好胜是年轻人特有的天性,初中学生好胜的特点尤为突出,教师如能利用好这点,把它运用到教学上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上课的时侯,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把每个小组的组号写在黑板的右上角。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设计好的各种问题在课堂上提问,哪个小组的成员回答对了一题,我就在黑板上相应的组号下面画一五角星。一堂课后统计看哪个小组获得的五角星多,这个小组就评为这堂课的优秀小组。这样,学生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会专心听课,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二、表演历史短剧

善于表现,勇于表现,想吸引别人的注意也是年轻人的又一特性。在课堂上我

们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能表现自己。表演历史短剧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我在上《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有一目“赤壁之战”的内容,我就让学生扮演剧中的历史人物,把这历史事件表演出来。台下的学生除了欣赏台上的同学表演之外还要思考问题“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少胜多,打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通过这样,不仅把沉闷的历史课堂搞得生动活泼,而且也让同学们掌握了历史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才能,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三、开展课堂小辩论

除了历史短剧,课堂小辩论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例如上宋金对抗这一课时,

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就可以让学生展开一场小辩论。为了辩论,学生必须掌握课本相关的知识,这就要他注意力集中,认真看书。而且通过辩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对“民族英雄”这个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他的口才。在我们的史学界上对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观点是有不同说法的,所以这种辩论的形式是我们在课堂能经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辩论学生不仅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四、撰写历史小作文

对于一些没什么难度,平铺直叙的课,如果教师也是按课文简单的复述一遍的话必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这样的课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握,然后通过写小作文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例如上《宋朝文化》这一课时,我就

用心爱心专心 1

以 “假如你是宋朝人,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为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学生为了完成这篇作文,必须掌握宋朝的相关知识,所以他就会认真的阅读课本。从交上来的作文看,同学们完全超出了要求,如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宋朝,遇到苏轼、陆游等大诗人,和他们把酒作诗等等,发挥的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这种做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五、学做小教师

对与一些难度较小的课,我们还可以选择让学生来当“老师”的方法来处理。我们可以指定一俩位同学,让他先备好课,然后由他们给同学们上课。同学们看到是自己的同学来当“老师”,他们就会觉得很新奇,很有兴趣,上课时也很配合,甚至想些问题来“刁难”一下小老师。而上课的同学也能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同时在备课时候也了解哪些知识是该掌握的,这对于他自己复习也是有帮助的。

“教有法,但教无常法”,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应该多用点心,研究教法并灵活运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愿意上我们的历史课,喜欢上我们的历史课。

用心爱心专心 2

第7篇: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秦朝的统一》教学设计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邓朝凤

教学目标:

简要了解与概括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及条件(重点)

1、根本条件(社会基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加强

2、人心所向: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实力条件: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4、主观条件(个人因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重用人才推行正确的政策(连横)

5、政治上:废分封,行郡县,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利于统一

6、诸侯争霸形成了局部性的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符合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政治方面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b、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管制和行政机构 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2、经济方面a、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b、统一度量衡、货币

3、文化方面 统一文字

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以及统一天下的时间

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30——公元前221)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秦半两钱,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社会上流行隶书

秦朝的疆域

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情景教学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秦得以统一中国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让学生明白统一是发展的趋势

四、教学准备:

1、教师通过各找到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对本课进行预习个途径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战国时期,七国割据称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奴隶制被废除,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因此,七国中秦国最有实力统一六国。 向学生播放《秦王扫六合》的歌曲,并配以秦始皇画面和李白《古风》诗句,即歌曲的歌词,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扫六合”的气氛,产生学习的注意力及好奇心, 提问:“秦王”指的是谁?(秦始皇)“扫六合”是什么意思?(统一天下)

2、新课分享 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5分钟),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秦灭六国的时间先后顺序是什么? 韩赵魏楚燕齐

秦朝完成统一的时间?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以及各个官职的职能是什么?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监察事物 太尉:管理军事

秦始皇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在全国所通用的字体,货币是什么?

在全国通用的字体是隶书,通行的货币是秦半两钱

3、快速阅读完成后同桌相互讨论,交流得出答案,再有老师抽查,最后公布答案,并让学生勾画出来。

学习探究

提问:为什么同一全国的任务由秦完成?

课后辩论: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作为我国的始皇帝他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其暴政,劳民伤财,横征暴敛,使劳动人民揭竿而起,反对秦朝的统治。那么秦始皇的功过与得失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学生可分为正方与反方进行辩论,增加乐趣)

五、板书设计:秦朝的统一

1、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 a、条件 b、过程 c、时间 d、意义

2、巩固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的建立

a、政治措施(2)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

(3)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 b、经济措施(1)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 c、文化措施 :统一文字

【总结与评价】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提出:通过《秦朝一统》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秦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采取的措施,也知道了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现在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一直被“统一”问题困扰着,台湾这个游子至今也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的看法,教师不做任何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让他们畅所欲言,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展想象空间。

【知识延伸】

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或到相关网站查找有关秦始皇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将进行一场“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会。给学生推荐一些历史学习网站,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上浩瀚的信息来学习历史知识,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第8篇: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课 题: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授课教师: 李赟峰 学校: 上海市杨浦初级中学

教材:____七年级历史_____第__二__章(单元) 第__5__节(课)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 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 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 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 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 过程与方法

1、 问题教学法;

2、 故事讲述法;

3、 小组讨论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 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 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 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 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 课堂准备

学生快速阅读(3分钟),用最简单的话或词概括阅读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老师在黑板注明关键词)

学生概括:“国家”、“改革”“商鞅”、“战争”、“动荡”、“争夺”……

教师:(询问:能否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乱”(板书大写的“乱”字?学生表示认同)

(二) 围绕“乱”字展开话题并设问,请学生再次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1、 为什么会“乱”?

2、 怎么“乱”的?

3、 天下大“乱”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三) 板书: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为什么会“乱”(板书)

1、要求学生根据第一章所提供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史料,分析周王室衰败的必然性。(小组讨论)

(①分封制确保了王室的血脉;②王室内部矛盾的不断显性化与统治力的衰弱。) 乱世出英雄(板书)

1、总括:

(1)“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

2、故事讲述

(1)退避三舍;(2)秦晋之好;(3)问鼎中原;(4)卧薪尝胆。

3、课本剧展示,回归历史:卫鞅力劝秦孝公纳其主张,实行变法。

4、齐桓公率先称霸

(1)条件

a)良好的地理位置——地处东方,盛产渔盐,经济富庶;

b)锐意进取,实行改革——管仲改革,国力逐渐强盛;

c)战略战术——“尊王”、“攘夷”,整合也力量,树立了威信,最终成就霸业。

(2)结果:齐桓公吹响了争霸有号角,诸侯之间互相兼并,诸侯国数量急剧减少,最后出现了以齐、宋、晋、秦、楚为代表的“春秋五霸”局面。

设问:如何理解争霸也是民族融合与进步的过程?(小组讨论)

(提示:诸侯国数量减少,割据状态与规模缩小,有利于国家向统一迈进。而且,诸侯国的兼并,使不同习俗的人走到了一起,也有利于民族团结。)

4、 秦国后来者居上——商鞅变法,秦称雄于世,并完成大一统。

(1) 秦为何成为“后来者”

a)地处西北,国力弱小;

b)受中原各大国轻视,被拒于诸侯盟会大门之外。

(2)厚积薄发——商鞅变法及其影响

a)鼓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爵与田宅;

c)编制户口,严刑峻法,实行连坐;

d)建立县制,国君直接任免官吏。

(3)影响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b)涌现了一大批军事新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有利于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强化国家的控制力;

d)有利于强化国王的权力;

e)但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商鞅最终惨遭酷刑而死。

乱之终结——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三、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兼并战争,最终消灭分裂实现天下统一。当今社会,和平是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大家也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训练与评价

课后思考: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改革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全集 荐中

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 (500字) 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3000字)

第9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优化历史插图教学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优化历史插图教学 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摘 要:历史插图教学应树立“读史”与“读图”互通、互动、相得益彰的教学理念,在充分考查各类历史插图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因“图”施教。指导学生科学“读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技巧和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探索出提高历史插图教学质量、实现历史插图教学创新的新方法。

关键词:插图; 历史教学;“读史”;“读图”

2010年11月中旬,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的一则关于“高中历史课本多位古人插图一致”的帖子被多次跟帖、转发,同时也被多家报刊登载[1],并引发热议。这位网友在微博里上传了一组插画,并称:“高中的历史课本,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原来全是同一个人”,都有着“倭瓜脸,倒八字浓眉,肿眼泡,鹰钩鼻,长胡须”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形象。据网友透露,这些画像一般都是取自《三才图会》之类明清类书,这类书在绘制历史人物画像时想象力一向比较有限。而有些高中历史课本采用了这些人物画像,导致了这种“千人一面”的历史人物形象。

网友和社会大众对历史插图的印象如此之深、关注度如此之高是绝大多数历史教师所始料不及的。进一步思考之后还会发现,当前历史插图受到社会关注,还有一定的时代因素背景,即:“读图时代”的到来[2]和“眼球经济”的蓬勃兴起。以数字化媒体的出现和繁荣为主要特征的“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动态和非动态的图像铺天盖地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引发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作为“图像”种类之一的历史“插图”,受到关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社会大众对中学历史教材插图设计和历史插图教学现状的不满意,以及“读图时代”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步步逼进,对当前的中学历史插图教学提出了挑战,应该引发历史教师对历史插图教学的深入反思。以下是笔者对当前历史插图教学的些许浅见。

一、“读史”与“读图” 重新定位

近年来,历史插图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改革力度虽然一直在加大,但对于“读史(研读教材文字)”与“读图(研读历史插图)”如何定位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很多师生仍有“重文轻图”的观念,认为教材插图处于服务和从属于教材文字的地位,教材文字是真正的主体,插图教学不应“喧宾夺主”。正是“读史”与“读图”的这种主从关系,导致插图教学改革一直滞后于教材文字的教学改革,难以取得大的进展和实质性突破。

1 事实上,相对于教材文字而言,历史插图的有些特点是前者无法比拟或无可替代的。例如:①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即使对历史学习积极性很低的学生,不愿看文字一眼,但也会饶有兴趣的浏览色彩亮丽的历史插图[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能及时抓住学生由历史插图激起的短暂的、肤浅的兴趣,将其酝酿、发酵、升华,引导为持久的、理性的学习兴趣,将赢得历史课堂教学的主动。 ②耐读性和耐品性方面:“一图胜千言”,图画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有时任何语言的描绘都无法企及。历史插图所具有的简洁明了、信息量大、现场感强等特点,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历史事件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的时空距离,还能给学生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体验,深层次地开发其审美鉴赏能力。其耐读性和耐品性是其它教学材料难以比拟的,如“清明上河图”、“兰亭序”、“敦煌飞天壁画”等插图,上至历史研究者下至不同层次的中学生,尽管学识和能力差别很大,都对这些插图产生不同的感悟和体验,回味良久。 ③从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学生接受历史信息的过程一般是: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抽象;先直观形象,后透视本质。在这一过程中,以历史插图为主要载体的“图像思维”和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符号思维”是并行的。没有以历史插图为载体的“图像思维”,而仅有抽象的“符号思维”,不符合学生接受历史知识和信息的内在思维规律。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教材文字与教材插图无优劣高下之分、“读史”与“读图”可以相得益彰的观点,研究文字与插图的不同特点和各自功能,寻求二者之间的互通、互动,提升历史插图教学改革的层次,引领历史插图教学改革进入快车道。

二、分类研讨 因“图”施教

教材中的历史插图分为历史人物图、历史地图、历史场景图、历史文物图、名胜古迹图以及漫画等。不同类型的插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每幅插图的教学地位和教学要求也不相同[4]。当前的插图教学需要进一步“精耕细作”,针对各类不同历史插图的自身特点,分门别类的研讨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5],做到因“图”施教,展现每张历史插图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对主要的教材插图能做到如数家珍、了然于心。

例如,历史人物图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使历史事件的主人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饱满、鲜活,这类人物插图一般信息量较小,因此要求做到以下三点即可:①认清人物的服饰和形貌;②感受人物形象的独特的精神和气质;③能复述人物的主要历史功过。例如,毛泽东《沁园春·雪》诗词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段,要求学生指出这首词中涉及到哪几位历史人物?词中出现的五位历史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教材中都有他们的插图。然后将上述五位历史人物的图片打乱顺序后展示,让学生根据他们的服饰和形貌辨别并一一对应,最后评价依次他们各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功绩等。通过类似训练即可以使学生掌握大多数历史人物图。

历史地图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空间概念而设置的。因为画面是地图,没有其它插

2 图生动,学生观察时也往往不得要领,所以历史地图往往是学生兴趣最低的一类插图,也是最需要教师指导的一类插图。以“战国形势图”为例,我们分为几个层次逐次引导学生分析。①直观信息的分析——识记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七国中处于东方的是齐国,处于南方的是楚国,西方的是秦国,北方的是燕国,中间的从北到南的是韩、赵、魏);②历史地图的比较分析——“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二图的比较:从春秋到战国后,诸侯国的主要变化及发展态势。③隐含信息的挖掘——不同地理位置决定下的七国各自的保家卫国策略: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与六国“合纵连横”策略的较量。④延伸拓展:“远交近攻”策略下六国灭亡的先后顺序。⑤升华提高:秦国一统天下与六国灭亡的主要经验教训,以及中国历史上的数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对于“战国形势图”的教学仅限于识记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则这一重要历史地图的教学价值就大打折扣。

三、加强“读图”指导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一般情况下,通过观察历史插图,学生都能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获取一些基本的显性信息,但这些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一些肤浅、模糊的零散知识。同时,因为方向不明,方法欠缺,难以进一步获取历史插图“一目了然”背后隐含的丰富历史信息,因此读图往往浅尝辄止,无法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形成历史知识网络、训练历史思维方法。所以,学生历史“读图”能力的提高,同样影响和制约着历史插图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

我们在插图教学时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①带着问题“读图”:缺乏目的性、没有问题作为引导是学生“读图”草草收场的主要原因,因此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关联性的问题,用“问题链”的形式来引导“读图”尤为重要。这些问题既可以教师拟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来,做到每图必问,带着问题“读图”。②读出演变趋势:历史反映的是由远及近、循序发展的客观事实。很多历史插图也能折射出史实演变趋势,历史插图反映出的变化趋势比文字总结得出的变化趋势更为直观,学生的印象也更为深刻。③读出历史结论:“读图”不能浅尝辄止,无“果”而终。对有些内涵深刻的插图,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透视其本质,得出多种历史结论。④读出情感态度[6]: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寓于插图教学之中,更易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经常性的此种训练,就会形成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的习惯,逐步习得科学有效的读图方法和技巧。

以教材插图《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时局图》等比较分析为例。教师首先设计若干逐步深入的小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覆盖插图中的诸多隐含信息、变化趋势、蕴含的主要结论等[6]。在“问题链”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理清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发展演变趋势:从东南沿海→整个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西南内地,步步深入。中国的贸易主权、领海主权、内河航运权等均遭到践踏。同时学生也可分析得出初步结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消极的方面是:中国的大门被枪炮打开,大量

3 的商品涌入,造成中国的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积极的方面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等。此外,从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岌岌可危,对列强的横行霸道、肆意欺侮中国等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 不断创新历史插图教学

多媒体技术带来了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也为历史插图教学的创新提供了良好平台。多媒体技术一方面使课堂上历史插图的展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还可以使许多教材以外的更多的历史插图进入课堂。这样不仅提高了历史插图的教学效果,还大大提升了历史插图在整个历史教学中的比重和地位,拓展了历史插图的教学功能。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历史网络资源,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将更多、更好的历史插图引入课堂,实现历史插图教学的创新。

①“图解”当前的国际、国内“热点”事件(问题)。例如:2011年4月4日,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正在寻求竞选连任美国总统,成为世界性的时政热点。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及多媒体灵活、快捷的特点,从网络上选取各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系列图片,配以简练的文字,以Powerpoint的形式全景式介绍美国黑人的辛酸历史。从16~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劫运大批黑人奴隶到美洲,到《美国南方的黑奴交易》,到到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再到《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直到贝拉克•奥巴马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这种“图解”方式既展示400年间美国黑人的地位发生的耐人寻味的变化,同时展现了相关的历史知识脉络,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②利用历史插图开展历史专题探究活动。在诸多的历史探究活动形式中,从学生喜爱的历史插图入手,更能激发学习探究兴趣,更具实际教学效果。例如,2012年是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活动较多的一年,中英《南京条約》签订(170周年)、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80周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40周年)等纪念活动将相继展开,这也为开展相关历史知识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时机。教师可以依据时间先后,顺次设置与这些重大事件相关的历史小型专题,安排学生上网搜集下载相关历史插图,归类比较,并配以相应的文字介绍,做成历史小报。以此激发学生寻求历史渊源,史实结合,以古鉴今,更好的体验和感悟历史。

没有历史插图的课堂是寂寞的,历史插图教学滞后的课堂是不完善的。只要充分、合理的利用课本内外的历史插图资源,在教学中多积累、多探讨、多总结,将历史插图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最优化,推动历史插图教学与时俱进,开创出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历史课本上有个“龙套”哥[N],现代快报,2010年11月17日封11版。

4 [2] 叶黎明; 陶本一,“读图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危机与走向[J], 教育学报,2007,3(3):60-63。 [3] 陆贵湘,何成刚.历史从插图中走出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10). [4] 李卿,从编者的角度看《历史》(必修1)——插图的设置与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08期. [5] 李卿, 关于人教版《历史1(必修)》教科书插图的设置[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7期. [6] 北京西城教研中心中学历史教研室,如何设计具有“发现”、“探究”特色的历史插图教学[J],历史教学,1998,(3):34-38. 5

上一篇:淮安土特产调查报告下一篇:银行金融知识活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