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设计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现代艺术设计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陶瓷艺术设计也有一定的进。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来看,现代陶瓷艺术充分展示了人类现代生活方式,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创新结合方面、意蕴结合方面、造型结合方面和装饰结合方面。

第一篇:现代艺术设计论文

有关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的“现代”含义研究

摘 要:西方现代艺术作为艺术群体中的一枝独秀,正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这使得艺术在整体上丰富了内涵,西方现代艺术同时也为现代艺术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其已在艺术文化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本文主要对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的“现代”含义进行研究。

关键词: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含义;研究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受社会的物质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并且同时还收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控制。但这些制约因素改变不了西方现代艺术成为世界艺术的潮流,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是其艺术设计的效仿者。我国在现代艺术领域中发展的起步较晚,所以向西方现代艺术设计进行借鉴和交流也是我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必然,在我国有非常多的学者曾对西方现代艺术设计进行悉心研究,并对此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1 现代艺术的概述

现代艺术又被称作现代派艺术,对于其定义,学者们可谓是众说纷纭。但从整体上来说,其可以被称作是现代主义的艺术或是现代派艺术,其泛指在进入20世纪之后,与传统艺术相区别的,并蕴含着前卫及流行色彩的流派和艺术思想潮流的统称。西方现代艺术是由很多种视觉上存在异样类型的艺术风格共同组成的,它是在科学以及理性的基础之上进行建立的,在西方几百年的艺术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将艺术作家、艺术作品以及观众之间存在的区别打破,并且倡导对人类生活进行融合和干预。西方现代艺术受现代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特别深,并对现实社会对人们生活的压迫进行批判。

2 现代艺术的现实意义

从现代艺术的发展始端至今,对精神的象征意义越来越关注,而不是死板的对自然进行单纯的模仿,并且现代艺术对传统守旧的文化进行了抨击,倡导艺术语言的变革创新。又对大众的审美进行了挑战。相比之下,现代艺术是对人们视觉的一种冲击,其表现的形式是多姿多彩的,并且不断向新式艺术进行发展。而因为它的发展也是人们对其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不容忽视,而这些都会致使人们从内心上对其进行方案,但由于热衷追逐潮流,只能将就。但总体来讲,现代艺术的出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其打破了常规,将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创造出的新式艺术已被大众所认可,并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已根深蒂固;其次,它的出现带动了社会的发展,更加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使现代文化丰富多彩;最后,其顺应了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潮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3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受现代理论的影响

3.1 启示着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发展规律

依据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发展的规律,可以了解到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会导致以下规律的出现:

1)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具有漫长和复杂的特点。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制度在不断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需要漫长和复杂的过程。

2)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革命性。由于人们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在逐渐转变,并且活动的空間也在逐渐增大,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具体内容和范畴早已经超出了人们的视野,其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和物质的享受要高于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3)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国度的不同导致其历史文化也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导致艺术创作的思想意识也不同,以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上也存在着差异,但无论差异有多大,都使艺术设计走向了现代化,并且设计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4)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发展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及系统性。不同的阶段其艺术设计理念也存在这不同,每种艺术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但不同阶段的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统一发展的系统。

3.2 启示着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研究内容

艺术设计这一门学科具有交叉性的特点,艺术设计的理论与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学科存在交叉点,他们的关系也存在着对立和统一,既相互区别又存在联系。但总体来说,现代艺术设计必然同现代化中的政治、社会、经济、科学等环境因素紧密相连,当然这些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影响因素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产生影响。而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也可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基础理论一般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对艺术设计进行探讨的,价值、本质、观念等是其探讨的重点;而应用理论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对艺术设计进行探讨,它是将所有的理论因素归结到一起而形成的理论,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构成了现代艺术设计理论这个整体。

3.3 启示着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哲学探讨

从现代化形式的哲学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探究不仅仅需要对各阶段、各时期的学者的艺术设计观点和理论进行归纳总结,而且还需要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本质特点及规律进行探索,以使设计的实例中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参透和了解,使现代人的主要特点显现出来。所以在现代艺术设计理论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为人们提供社会知识及生活质量进行考虑,还应该对人们的精神需求及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进行考虑,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人们生存的状态以及对创作的心态进行设计,对人们对待艺术设计的态度进行思考,并思考在对时代进行追逐的同时,怎样将人类的发展进行推进。

4 结语

综合以上所叙述的内容,并通过本文对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可知,由于现代艺术设计的概念以及时间方面存在着差异,以此,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所形成的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当我们开始研究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现代艺术设计的环境进行透彻的了解,并从社会背景、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来综合对“现代”的概念进行认识和了解,只有真正体会到“现代”的真实意义,才能够更好的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进行学习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杨多贵,牛文元,陈劭峰.现代化内涵、指标与目标的新探讨[J].学术探索,2015,21(04):1921.

[2]童星,崔效辉.“现代化”概念及其内涵[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20(04):5358.

[3]葛欢欢.有关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中的“现代”含义研究[J].文教专论,2015,8(29):5556.

作者简介:杨富云(1995),男,汉族,就读于西安翻译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作者:杨富云

第二篇:浅析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对现代西方园林设计的影响

园林设计是一门受经济、社会、文化、科学、艺术等多层因素影响的综合型学科,现代西方园林是基于对艺术成就的吸纳,同时融入时代精神与自然规律而不断发展与探索的。溯源现代西方园林,艺术对景观的影响总是不能回避的,它们彼此互动、同构发展。现代西方园林的早期探索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西方的“新艺术运动”,自此,现代西方园林突破了以往的束缚,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通过对现当代艺术源流的总结,提炼现当代艺术思想,可以探究出景观设计在现当代艺术影响下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形态及不同的表现手法,思考西方现代园林取得成就的原因,对于今后中国的园林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现状

(一)现代艺术概述

20世纪初,在美国和欧洲相继出现了一系列艺术改革运动,尤其是在世纪之初到二战期间,从思想方法、表现形式、创作手段、表达媒介上对人类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这个庞大的运动浪潮被称作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起源于后印象主义的三位巨匠:塞尚、梵高和高更,它的标志性运动从立体主义开始,随即抽象派艺术、未来派艺术、达达派艺术及其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相继产生,共同构筑起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宏伟大厦。

现代艺术的发展时期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指从1870年以后的后印象主义开始到抽象主义的现代主义时期,第二阶段是指以20世纪60年代为开端的后现代主义时期,也称当代艺术时期。

西方现代艺术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基本沿着两条不太相同的路径发展。一条路在形式上力图找到所谓的“真实”,从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一直到战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基本都属于这一条路。另一条路则力图强调艺术家的个人表现,强调真实的心理写照,强调表达人类的潜意识,代表新时代的方式。

(二)现代艺术研究综述

夏建统、林菁、王向荣、王晓俊等国内学者对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进行了系统介绍与分析,总结出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对于现代艺术的传承;王向荣把不同国家的设计思想、设计流派和设计师联系起来,构成了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和发展的脈络。

国外学者汤姆·特纳(Tom Turner)对英国的抽象现代园林进行了定义与时间限定,简·布朗(Jane Brown)介绍了英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多数学者也从其中总结出了1925年是现代主义影响英国园林的起点。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现代艺术与现代园林相关的研究不断增加,2000年至今,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出的“现代艺术”“园林设计”的相关文献数量逐年递增。在现代艺术与现代园林设计师及设计手法的研究中,多与景观设计、景观发展方向的研究相结合,并且研究热点为极简主义、大地艺术、波普艺术、空间表现、城市公园等,与此课题相关的热点设计师有佐佐木英夫、玛莎施瓦茨、野口勇、哈迪德等。

二、不同形式的现代艺术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

(一)现代艺术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

1.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可以说是整个20世纪艺术与设计运动的出发点,它使得我们在形式上脱离了客观事物的束缚。从亚美尼亚建筑师盖伍莱康在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上设计的“光与水的庭园”和后来设计的“玛丽·劳尔和查理·得若耶别墅庭园”可以看到现代园林对现代艺术的引入,通过铺装设计与花坛的结合,根据原有三角形框架进行编排与组织,打破了以往的规则式传统,并以一种现代的几何构图手法完成。完全采用立体主义的几何抽象构图,极力追求的是创造一个能够像体验一件独立的艺术品一样的庭园,形式关系的视觉效果在庭院中处于主导地位,与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抽象画以及毕加索的立体派作品如“伏拉像”“诗人”比较,即可看出其吸收了立体主义的形式解放的创新思维,在这一过渡时期率先融入了现代构成的艺术手法,被称为“立体派园林”。

2.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抽象艺术发源于立体主义,有冷抽象与热抽象之分,继后者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之后,又出现了野兽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战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虽然艺术流派之间思想和观念相差很大,但无论是情感的、梦境的或者是潜意识的,都强调了艺术家思想情绪的主观表达。

美国第一代景观设计师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的设计作品加州花园与超现实主义画家米罗笔下抽象的生物形态和童稚般的笔触相对比,可以察觉到两者之间的渊源。托马斯·丘奇将新的视觉形式运用到了园林景观中,同时满足了所有的功能要求。他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利用多重视觉焦点创造了无尽的视觉感受,“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形式语言(如锯齿线、钢琴线、肾型、阿米巴曲线)被他整合形成了简洁流动的平面。在他的作品唐纳花园(Donnell garden)和阿普托斯花园(Aptos garden)的设计中,肾形的游泳池、现代风格的更衣室、锯齿形的座凳等都将现代艺术形式运用到了景观中,并满足了功能要求。英国著名景观设计师杰里科(Geoffery Jellicoe)也受到了超现实画家保罗·克利(Paul Klee)的符号化的影响,使作品带有了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和神秘感。其最具代表性的亚特兰大历史花园,创造了一连串不同的空间,给人以穿越的感觉。

(二)后现代艺术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

与现代艺术时期相比,后现代艺术时期园林的设计风格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社会的直接影响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设计风格。设计师们以多样的园林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价值的多元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包含极广的艺术范畴,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以功能性、无装饰性为目的,以历史的折中主义、大众化的装饰风格和戏谑性的符号为主要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的纯粹性,更倾向于大众艺术。通过对传统语汇的转化,以隐喻或象征的手法将意义隐含于园景之中,使景观作品具有了文化气息和地方烙印。哈格(R.Haag)设计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基址现状,用废旧机器设备拼装出一派“反如画般景色”(Anti-picturesque),讲述了场地曾经拥有的历史,对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开发与重新利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并且该公园还吸收文脉主义的精粹,兼纳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为代表的集合艺术(Assemblage Art)、废物雕塑(Junk Sculpture)、摭拾物艺术(Found object Art)等艺术营养。

1.从极简艺术看现代艺术与景观设计。极简主义艺术为了达到美学效果,偏向纯粹、单一的艺术要素,通过极少的形式语言建构体现作品的艺术性。1955年印第安纳州哥伦布市的米勒花园(Miller Garden)被认为是丹·凯利(Dan Kiley)的第一个真正现代主义的设计,同时它也是丹·凯利具有相当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随后彼得·沃克融合60年代初开始的极简艺术、勒·诺特尔的古典主义和早期现代主义三种艺术思想创作出一种新颖的景观设计风格——极简主义景观。哈佛大学校园内的泰纳喷泉充分展现了沃克对于极简主义手法的纯熟运用,159块巨石镶嵌于草地之中,质朴的巨石与周围古典建筑风格完全协调。一些其他风格的设计师在作品中也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一些极简的特征,如玛莎·施瓦茨、乔治·哈格里夫斯、高伊策等,使景观中的极简主义成为了当代景观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的艺术追求。

安腾忠雄1997年设计的日本直岛现代美术馆附属工程庭园,既受到极简主义绘画的启发,又吸纳了印象派绘画艺术的精华与罗斯科的“红紫—绿—红”极简主义绘画的形而上学效果,極简主义园景同样纯粹、光亮、静默而圣洁,使人产生丰富而复杂的联想。

2.从波普艺术看现代艺术与景观设计。波普艺术(Pop Art)通常是对日常生活的转译描述,以抽象表面主义作为形态表征,在创作过程中积极尝试新主题、新材料与新形式,这种创作手法和作品呈现出的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业化与商业化气氛。玛莎·施瓦茨用人们所熟知的日常用品如面包圈、轮胎、糖果等来表达自己的设计,虽然行业内争议颇多,但波普艺术以其无所不包的取材手法和有意识的粗俗以及不太严肃的表现,更易被大众所接受。

3.从大地艺术看现代艺术与景观设计。大地艺术是将自然环境作为创作场所,使用大尺度和抽象的形式及自然材料,创造出的一种富有艺术整体性的视觉化艺术形式。

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带来了艺术化地形设计的观念,1991年查尔斯·詹克斯的“宇宙臆想”园景和螺旋形防波堤是典型的大地艺术作品,美国最具有影响之一的雕塑家景观设计师野口勇(Isamu Noguchi),早在大地艺术产生之前的20世纪初期已成功地将雕塑概念扩展到风景空间,使大地不再是展示作品的背景,而是作品自身的组成部分。

4.从其他艺术看现代艺术与景观设计。与上述各类艺术风格一样,现代景观设计极少受到单一艺术思潮的影响,除吸收了抽象艺术、立体艺术、超现实主义、后现代艺术、极简艺术、POP艺术、观念艺术、过程艺术等艺术效果外,还接纳了装置艺术、废物雕塑和各种其他时代艺术思想的影响。现代艺术的形式语言通过借助水池、道路、草地和植物等园林要素予以表达。通过对现代西方园林作品的要素解析、形式解构,可以从中探究与现代艺术的渊源。

三、结语

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对现代西方景观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设计师受艺术设计思想的影响,体现在园林设计要素与结构的表达等诸多方面,众多的艺术流派为现代园林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但与纯现代艺术不同的是,现代园林设计面临着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使用问题,在景观成为艺术思想载体的同时,需多元考虑时代的影响与科技社会的创新性。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杨子蕾

第三篇:浅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陶瓷艺术设计也有一定的进。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来看,现代陶瓷艺术充分展示了人类现代生活方式,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创新结合方面、意蕴结合方面、造型结合方面和装饰结合方面。

关键词: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现代生活方式;结合

我国自古就有陶瓷制作艺术,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意识和审美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陶瓷艺术也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现代陶瓷艺术。反过来看,现代陶瓷艺术在继承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也反映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而产生的智慧结晶。具体来说,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蕴、造型、装饰等几个方面。

1 创新结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生命所在

所谓现代陶瓷设计艺术的创新,就是指在促进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发展的过程中,全方位的进行创新,包括思维创新、造型创新、格调创新等。首先,思维创新,指的是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艺术设计人员要充实自己的头脑,同时具有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能够掌握比较扎实的陶瓷设计艺术,了解国内外的设计前沿,同时,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善于将自己的新思想应用到现代陶瓷设计艺术中去。目前,从现代陶瓷设计艺术的作品上来看,有不少作品显示出了设计者的思维创新。其次是造型创新,从现有的现代陶瓷设计艺术的造型来看,基本上大同小异,缺乏有效的创新。因此,现代要突破造型上的创新,就需要艺术设计人员在充分了解现有造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人们的需求特别创新出更多新造型的艺术作品来。第三,格调创新,对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人员来说,格调创新要结合人们的实际需要与陶瓷艺术的真实美,并且注重颜色的搭配。应该说,现代陶瓷设计艺术较好的展示了这一点。虽然现代陶瓷设计艺术基本能够展现出思维创新、造型创新、格调创新等方面的创新,体现了现代元素和人们审美意识的需求,但是其中仍有不少挖掘与进步的空间,这就需要陶瓷艺术设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发扬出创新的优秀品质来,设计出更多符合人们实际需求的作品来。

2 意蕴结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灵魂

意蕴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乏意蕴的陶瓷艺术作品是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的,从这一方面来看,就意味着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失败。基于这一思考,不少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者在结合现代元素的过程中非常看重意蕴的设计,这为现代陶瓷艺术增添了光辉形象。之所以意蕴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结合的灵魂,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充分展示了现代生活的元素,现代生活的意蕴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作品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意蕴。三是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具备一定的意蕴。作为艺术品,人们对现代陶瓷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境界也需要相应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具备一定意蕴的现代陶瓷作品就成了人们的首选。另一方面,现代陶瓷作品本身所具备的价值也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人们需要更具备意蕴色彩的现代陶瓷作品。从目前的现代陶瓷艺术作品的意蕴设计来说,比较充分地展现了现代人的生活,包括生活方式、精神境界、生活特点、特色爱好等各方面。以景德镇陶瓷花鸟画的意蕴为例,陶瓷花鸟画的装饰意蕴首先表现在水与墨、点与线的精妙施用上。点、线作为创作陶瓷花鸟画构思手段,在今天依然具有一种新鲜感。陶瓷设计者们将传统的、现代的各种因素渗透到形式技巧之中,并通过画中花卉、鸟禽的形象表达情感,也以此感染更多的观赏者。在这里,个人的情感在画面上是以花和鸟的神态显现的,而花和鸟的形象神态又主要从两方面展示出来:一是有意味的花貌形态,或灵秀,或清新,或滋润,或灵动,或厚重,使人们的视线被画面的优美神态吸引并意会;二是以技艺塑造手段,通过对花卉、翎毛、草虫等生机勃勃的美好形象创作,表现画家对自然美的感受,从而形成富有更多美学情趣内涵和一种诗意化般的意蕴,令人产生愉悦的特有形式美感。

3 造型结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本质

从目前我国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基本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基本符合了现代人的生活。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看,也体现出了造型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特点,同事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目前,不少现代陶瓷艺术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品。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造型方面,还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造型设计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一问题,一是陶瓷艺术自身发展方面;作为文化艺术作品,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不仅代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展现我国传统陶瓷艺术设计的工艺和手法。二是从人们对现代陶瓷艺术的需求方面来看;人们之所以想拥有现代陶瓷艺术,不仅是审美的需求,也是个人爱好的需要。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要互相配合,造型设计的好了,人们就会更加热爱陶瓷艺术,因此也就促进了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另一方面,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又对人们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和审美视角,促进了人们的精神境界的发展。

4 装饰结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风格

对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来说,风格不仅代表了设计者的心思,还代表了拥有陶瓷艺术品的人们的品位。从现在人们购买或者拥有各种陶瓷艺术作品的情况来看,风格问题依然是人们选择现代陶瓷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要做好现代陶瓷艺术的风格,就需要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装饰来分析这一问题。之所以把装饰作为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结合的风格,基本原因也在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本身与人们的审美需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互相促进,使得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带来了装饰上的不同风格。

目前,不少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者把装饰美融入陶瓷设计工作中去,可以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这种装饰美通过构图的丰富变化,色彩的对比谐调和扩张的表现力等几个方面,展现了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风格美和装饰美。我国陶瓷艺术经过近千年的陶瓷文化及工艺的发展,陶瓷器物发展了很多不约而成的纹理与纹饰,主要有和合如意图、金玉满堂图、独占鳌头图、祝寿图、莲花纹、海水纹、梧桐图、婴戏三果、眼前见喜图、福禄寿图、饕餮纹等各种丰富的装饰图案。这些图案无不表现出了现代元素,体现了现代人们的心理期盼和时代价值,也充分体现出了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风格。

现代陶瓷艺术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相结合,融入了现代人们生活的特点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历史的发展中,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以其自身的创新美、意蕴美、造型美和装饰美很好地展示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品。

参考文献:

[1] 张立群.我国现代陶瓷制作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2(12).

[2] 杨鹏,杨鹰.浅谈陶瓷在当代家居设计中运用的多样化[J].

作者:朱芳芳

第四篇:现代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的创新

摘 要:创新是现代艺术、现代环境艺术和现代艺术环境之生命线。人类文明社会的历史进步离不开艺术家的创新。本文对现代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的创新进行了深入阐述。

关键词:现代艺术;现代环境艺术;创新

引言

创新是现代艺术、现代环境艺术和现代艺术环境之生命线。现代艺术的多元化、个性化之多种风格的表现方式,同样体现于现代艺术、现代设计艺术各领域,尤其引人关注的是现代环境艺术这一极其重要的艺术领域。

1环境艺术的由来

自从人类开始建造居所以来,就存在着“人——建筑——环境”这三者间的关系。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古代,三者的关系比较松散,相互间显得无关紧要。而到了生产力非常发达的今天,它们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紧密关系,也就是这种关系促使了環境艺术这门综合性的形成,并使它成为每一个国家、每个民族必须重视的学科。环境艺术之所以成为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是由于人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情况和问题:19世纪,西方社会引以为豪的工业革命招致了自然界无情的打击,伦敦的酸雨和伸手不见五指的杀人烟雾、日本“水俣病”、“骨痛病”等,因环境污染引起成千上万人死亡,受害的惨剧震惊了世界。20 世纪50 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曾一度面临所谓“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三大危机的严重困扰。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的危机。在我国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是否会警觉我们生存的环境在急变,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危机正一步步向人们靠近。截至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里,2004 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2004年度珠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182亿立方米,2004年我国出现酸雨的城市有 298 个,占全国 527 个统计市(县)的56.5%,酸雨频率大于 40% 的城市占统计城市的30.1%,其中湖南常德、江西德兴、浙江丽水、安吉、开化酸雨频率为 100%。环境危机已然走近我们,悲剧可能即将酿成。

2现代环境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传统环境理论选址的基本原则和格局对现代建筑环境来说不能再用这些原则去生搬硬套,我们所要汲取的是传统环境理论所简述的“人——建筑——自然”怎样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的论述和观点。这些论述和观点与现代生态建筑学的基本取向完全相同,原则和方法相吻合。相比较而言,生态建筑学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更宏观、更深刻的认识基础上,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提示并协调“人——建筑——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这和传统理论在基本追求上相互一致,而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中,传统环境理论尤其强调的是相互间的协调与和谐的意境,再到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高峰。如:波特曼设计的海滨别墅,它大部分情况下室内与室外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室内与四周环境得到充分交流融合,绿色植物无处不在,但却被很好地控制,使整个建筑物融入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因建筑物的有机融入而更显生气。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需要一个好的、和谐的生存环境来缓解,而传统环境理论正是能够为人们获得一个好的和谐的生存环境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这并非出自简单的对旧事物的猎奇与展玩,而是当代社会人类理智深沉的辩证归复。即追溯人类历史并展望未来,从中寻觅人类曾一度摒弃却又为人类所必须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现代环境艺术必须以此为追求,努力在思想方面去改变人们,在实践上指导人们去寻求、创造“人——建筑——环境”相互和谐的生存空间。

3现代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的创新

创造性思维集意识、潜意识、下意识于一体,往往又融艺术哲学、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学、灵感学… …于一炉。这里,不由追溯一个美妙意蕴的梦境:庄子曾在梦中变成蝴蝶翩翩起舞,梦醒后分不清是庄周变为彩蝶,还是彩蝶幻化为庄周。这个古典浪漫主义的创造范例揭示了久远不衰的艺术规律特征。艺贵言简意赅。显然,梦幻之美不在梦,在于其高格调高品位、奇异思维之内涵。可见艺术家的情感和创作是紧紧相连的。

审视现代艺术史,作为一个别出心裁的艺术创意,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之异军突起,成为现代艺术、现代艺术设计、现代环境艺术与艺术环境有机结合的典范。它是现代艺术设计、现代科技、材料、材质工艺等综合发展的结果。这个标新立异的现代派艺术,内结构外露的整体构筑,一种不协调之协调的突破,创建了时代艺术的新格局。独特加新颖,始终是艺术家追求理想目标的兴奋点。奇特构思的独异建筑告诉了人们现代事业家成功关键之所在,以及超前意识、创新思维与持恒的关系。它启示人们回过头去,可以看到串联一体的是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正像卢佛尔宫不仅是法国的艺术宫殿,而是人类的艺术宝库一样,它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精神的基点,超越了国界,属于世界。现当代崭新的人类文化现象,整个现代世界的人类艺术在凝聚、在升华。观念作用于艺术家,并使之脱颖而出,创造了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与其遥相呼应的,正是100多年前法国印象派的艺术革命期。

心灵是按照它自己的本性在活动的。独创“有机建筑”理论的莱特,善于运用和发挥自然风景的特色。他让自然美艺术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梦界和现实结合在他的艺术设计中。他在现代环境艺术方面奇迹般地让所有去过美国匹茨堡“落水别墅”的人们惊讶不已。这个融自然和建筑为一体的艺术杰作令人心醉,与那个标新立异的现代工业时代型的庞然大物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截然不同,与西格拉姆大厦、代代木体育馆等现代环境艺术也都相异。优秀的环境艺术给予人生理心理和审美的满足,体现了创新创造的艺术本质特征产生的广义审美的多功能目标。正因为这些各不相同、形形色色的艺术创造,人类世界才大放光彩而生命才更有意义。

人们不妨从现代立体构成的演变和宇航员返回地球后的艺术观感之间,寻究现代艺术与现代科学的非断裂层的自然层次。人们会发现在一种签定其审美结构和凸现于内涵因素的外象之间,已经架起了一座沟通人类精神与时代象征的桥梁——当代艺术:悉尼歌剧院音乐厅。如果说袋鼠是澳大利亚过去历史的标志,那么,悉尼歌剧院正是澳大利亚和世界环境艺术体现和展示现当代文化精神的一种永久性象征和标志。这个区域性体现世界性环境艺术创举的典范,对于艺术构筑本身需要溶入新的概念新的理解。当时,一种独异和奇特的创造性灵感激发了丹麦建筑艺术家伍重,一股无法自控的强烈创造欲、创新直觉和灵性喷射而出。独树一帜的伍重根本不管世界级的建筑师们和将来的人们怎么想怎么看,将幻想、理想、现实塑成一体。可是,曾几何时,抨击之浪凌空而来,欲将所有创新型、独创型艺术家及其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之类的作品统统吞没掉。然而,潮涨自有潮落时, 17年艰难和20多年的压抑,伍重的精神重荷不仅解脱,还在梦界中升华。大海没有让井蛙视野的庸夫俗子们高兴;最后的笑属于真善美、属于爱的创造、属于伟大的艺术家们和理解她的人们。这尊独异的全球鹤立鸡群之作、现代派巨型叠合组合式弧形立雕,其本质是一个反常规的革命独创性、历史判断力的时代成果,这座多面壳形结构的艺术品还使人想起现代广义相对论的空间概念,现代科学空间概念在现代艺术上的完美表现。然而,这种体现多维空间的现代建筑结构,多面壳形的弧形艺术,绝不会出现在19世纪,必然诞生于现代。它是人类现代文明、现代文化内涵与艺术创新的必然产物,是艺术家心理个性特质与智能超越界域的创造结果。随着人类文化的深层推进,全新型智能结构的建立将占未来时代的主导地位。神奇而不朽的艺术不断超越时代,古老的司芬克斯、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一直在和我们现代人对话,递传伟大精神情感——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艺术!人类心灵创造的美涵盖一切,伟大的生命能、艺术魂,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在魅力永恒的不朽创造中进行对话、沟通、交融和共鸣。只有奉献出创造的才能和智慧,人的生命才真正富有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兆祯. 人与天调 天人共荣[N]. 中国建设报,2006-01-10007.

[2]梁庭望. 论中华文学的多元结构和丰富内涵[A].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史观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13:13.

[3]朱建宁. 中国园林文化艺术典型特征[J]. 风景园林,2010,03:108-111.

作者:马园

第五篇: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摘 要:陶瓷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形态上还是在色彩上,都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基于对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研究,首先,阐述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重要性;其次,分析陶瓷艺术特点元素,包括符号元素、字体元素等;最后,为更好地实现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给出创新结合、意蕴结合、造型结合等建议措施。

关键词:陶瓷艺术设计 现代生活方式 意蕴 结合

在如今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于审美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陶瓷艺术设计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与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人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该文将针对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1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产生的重要作用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审美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同时,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对于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而陶瓷艺术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刚好符合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将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让陶瓷艺术真正地走进寻常百姓家,从而为我国陶瓷艺术事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2 陶瓷藝术特点元素

2.1 符号元素

在一个陶瓷作品中,不同的纹饰会代表着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形象。从陶瓷艺术设计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中的基本元素大多是国画元素、色彩元素以及文字元素等。在原始社会的马家窑文化时期,通常都会将符号应用在陶瓷器皿上,主要是对陶瓷器皿起到一个简单装饰作用。符号不仅可以将其作为记事表达,同时还可以将其应用在艺术创作中,促使陶瓷能够朝着多样性方向发展。文字符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可以体现出创作者的创作能力与艺术水平[1]。色彩也是陶瓷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色彩能够明确创作者的情感动向情况,增强审美强度,通过色彩也能够表现出含蓄温婉、奔放、夸张或者趣味。

2.2 字体元素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书法的热爱都没有减退,好的文笔能够将高尚的情操表达出来。在陶瓷作品中,字体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实际字体的应用中,需要结合陶瓷器皿实际情况,确保字体设计的合理性与美观性。字体的应用,能够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增强陶瓷作品的艺术性。一个优质的陶瓷作品,往往需要书法落款,通过特殊的字体样式,陶瓷作品容易被其他人记住。除此之外,文字元素的应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陶瓷作品的审美效果。对书法进行改进,增强书法的抽象性,使整个陶瓷作品能够更具魅力。

3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措施

3.1 创新结合

相较于传统陶瓷艺术而言,现代陶瓷艺术在许多不同方面都做出创新与完善。比如,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工作开展中,设计师会进行思维创新、造型创新以及风格创新等。这样的现代陶瓷艺术品,才能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凸显出来。基于此,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创新结合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加强思维创新。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工作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中,需要逐渐深入现代生活中,对现代生活能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对生活有新的感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之后,在陶瓷艺术品的创作中,可以将创新思维融入其中[2]。与此同时,要及时做好创新思维培养工作,使设计人员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都能够得到培养,从而将自身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思维融入实际设计工作中。

(2)加强造型创新。在造型创新中,设计人员要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以及审美需求等有正确认识与了解,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地展开设计工作与创作。在造型创新期间,还可以对其他艺术品进行借鉴,然后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实现陶瓷艺术品造型的创新。

(3)加强风格创新。从目前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不难看出,许多设计人员更加注重风格创新。在风格创新中,能够将现代的色彩以及搭配等融入其中,通过对不同色彩、造型等应用,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特点的陶瓷作品,满足人们对陶瓷艺术品的需求。

3.2 意蕴结合

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中,还可以采取意蕴结合方式。意蕴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陶瓷艺术品缺乏意蕴,那么将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那么这个陶瓷艺术品无疑是失败的。基于此,在当今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设计者能够对意蕴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促使陶瓷艺术品能够增强自身的光辉形象[3]。可以说意蕴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与现代生活结合的灵魂,主要原因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能够将现代生活元素充分展现出来,现代生活意蕴能够在陶瓷艺术品中得到充分展现;意蕴是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发展的必需品;随着人们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陶瓷艺术品需要具备较强意蕴。

在现代生活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陶瓷艺术品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将意蕴融入陶瓷艺术品设计中。从目前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可以看出,能够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充分展现出来,并且能够保证全方位展示,比如精神世界、生活特点以及特色爱好等。如景德镇陶瓷花鸟画的意蕴表现在不同方面中,比如水、墨、点以及线中。在陶瓷花鸟画的构思创作中,点、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能够将各种传统因素、现代因素等融入形式技巧中,通过不同形象方式比如花卉形象、鸟禽形象等,将自身情感展现出来,这样也能够与更多观赏者产生情感共鸣[4]。个人的情感画面,通常是通过花、鸟的形象神态展现出来。比如具有一定意蕴的花貌形态,可以是灵秀的、清晰的、滋润的,通过不同方式,促使观赏者能够被不同形态吸引,并明确其中的内涵。除此之外,還可以通过花卉、草虫等富有生机美好形象的创作,体现出创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人们带来更加愉悦的感受。

3.3 造型结合

从目前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发展中可以看出,现代的陶瓷艺术品已经基本上能够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但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现代陶瓷艺术与现代生活方式造型之间的结合,这样可以将人们的生活特点凸显出来,同时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现如今大部分陶瓷艺术品都能够保证自身的造型优美,品种多种多样、装饰更加丰富,同时具备自身的风格特点。比如瓷质白如玉、声如磐、薄如纸,也因此陶瓷艺术品深受人们喜爱。对于造型设计,设计人员可以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在造型结合中,要对以下几点问题进行深入考虑与分析:(1)明确陶瓷艺术品自身实际发展方向[5]。陶瓷艺术品属于文化艺术作品,其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展示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与精神世界。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传统陶瓷技巧以及陶瓷艺术的传承,因此,在造型设计中,要及时了解陶瓷艺术品的实际发展方向,然后与现代人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设计效果与结合效果。(2)在造型设计期间,要对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明确人们对造型的需求,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陶瓷艺术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得到丰富与完善。总之,对于造型设计,设计人员要加强重视程度,结合实际情况与现代人生活方式。对陶瓷艺术品造型进行调整与完善,这样不仅能够展现出陶瓷艺术品特点,促使陶瓷艺术品能够更具自身特色。使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在产生共鸣的同时,加深对陶瓷艺术品的印象。丰富现代人生活,提高人们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陶瓷艺术品以及陶瓷设计要想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就要及时与现代人生活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审美需求以及审美特点等都要有明确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将现代人需求融入陶瓷设计中,促使设计出的陶瓷艺术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中将自身价值与作用发挥出来,促使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提升,实现社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宗椿理.承继与融合中的秦代陶瓷艺术——以秦人社会生活中日用陶瓷器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5):37-44,190.

[2] 陈军,徐冠华,朱峻熹,等.龙腾沧海凤舞九天——评何炳钦·南昌万达茂建筑环境陶艺青花装饰设计与创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51(7):31-40.

[3] 陈军,何炳钦.倾情演绎中国梦九龙湖上绘华章——“世界最大建筑环境陶艺青花群”设计大师何炳钦教授访谈[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51(6):4-8.

[4] 陈君,张春.十年生聚——HIFA国际陶艺教育交流项目暨湖北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成立十周年主题活动纪事[J].中国陶艺家,2018(4):20-33.

[5]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处.以瓷为媒彰显办学特色立德树人培育大国工匠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改革和创新发展概述[J].景德镇陶瓷,2018(5):1-3,56.

[6] 刘力.设计色彩在陶瓷艺术中的研究[C]//中国流行色协会.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2012:111-113,385-386.

[7] 杨亚平.陶瓷艺术在现代餐饮空间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

[8] 胡珂.莲花纹样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7.

作者:黄文勇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论文下一篇:小学美术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