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驱动教育发展

2023-0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育创新驱动教育发展

创新驱动战略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异化现象:即以创新竞赛成绩论英雄,忽视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以创新课程唱独角戏,忽视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教育论创新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肩负建设创新型国家重任,必须实现价值取向重塑:重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重视创新教育内涵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重视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性,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要实现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必须努力践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新理念,倾力打造多元化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加强多层面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机制和平台。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重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早就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创新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创新驱动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高等学校学生造就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是扩大就业、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的新要求。但高职院校能否真正肩负起这一重要历史使命,取决其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认真审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和异化现象,多维度寻求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多渠道探讨实现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重塑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实拷问: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

近年来,适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加大了创新教育力度,涌现出一批创新教育的先进典型。但受我国历史和现实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仍然是一块短板,各校创新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集中体现出其存在严重的“离心”倾向,创新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识不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力不足,对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贡献率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异化”现象。

(一)以创新竞赛成绩论英雄,忽视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和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本质所在。近年来,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加强了对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整个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政策引导。早在2010年5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3]。并进一步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政策导向,使国家创新教育政策更加具体、指向性更加明确。然而,受竞赛成绩论英雄和创新创业教育全国排名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不少高职院校在创新教育目标定位上偏离“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倾向十分严重,许多高职院校把创新教育的重点放在创新创业大赛上,只抓少数精英的选拔和培养,忽视了创新教育的全员性(即面向全体学生),致使学校创新教育虽有其名,但无其实。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应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如果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将大大削弱作为创新“生力军”的高职学生的创造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以创新课程唱独角戏,忽视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及创新实践充分表明,创新是人的一种潜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经过不断学习和训练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但是,由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加之高职院校自身对创新教育认识的偏差,不少学校对创新教育并不重视,未能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重要的历史使命。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教育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不紧。虽然每个学校都将创新教育課程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了一般意义上创新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但不少学校并未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开展创新教育,未能实现创新教育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二是创新教育没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少高职院校创新理论学习的内容大多同专业学习没有直接关系,并未把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深化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更未能把创新的理念、元素、种子融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就连毕业设计这一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教学最后阶段的一项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未将创新教育融入其中。据笔者对所在省份的深入调查显示,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在校3年的学习生涯中,除接受了十几课时的创新教育课程学习外,几乎未参与过学校任何形式的其他创新教育及实践活动。在学生看来,学校创新教育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三)以创新教育论创新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

创新是以现有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4]。简而言之,创新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指导下的一种超越常规、改变现实的实践活动,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有机统一。创新缘于实践,大学生创新教育及实践也是如此。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直接目的不仅要帮助广大高职学生种下“创新的种子”,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创新的种子”落地、萌芽、生根、开花和结果。但据笔者对所在省份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许多高职院校就创新教育谈创新教育,轻视创新教育的实践性,对创新教育及创新实践的投入极其有限,创新教育及创新实践的条件严重不足。不少学校没有开展系列化的创新实践第二课堂活动,没有一定规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没有成熟的可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创新教育的竞赛体制,更没有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于一体的众创空间和创客学院等机制和平台。这样一来,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实践的进程中,学校无法帮助、指导广大学生正确分析创新创业环境,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意愿,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帮助和服务;无法正确指导不同层次或不同意愿的学生进入到创新实践探索的队伍中来;更无法对适宜创新实践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引領,切实给予其创新实践所需要的帮助和服务,使其努力在创新实践中有所作为。

二、理性反思: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

从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问题的剖析中,可以初步得到一个共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全员性、创新教育的全过程性及创新教育的实践性。当前,国家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主动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但高职院校能否肩负这一重任的前提是:必须消除创新教育的异化现象,实现对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应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从价值取向目标、价值取向内涵、价值取向手段等三个维度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

(一)价值取向目标:重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5]。高职院校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型目标,必须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作为其价值取向目标。因为,从个体发展需要来看,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和内在欲望,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发明创造工作,其所具备的创新意识、所形成的创新思维、所掌握的创新方法、所迸发出的创新精神亦会对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帮助。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提升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全面提高。创新型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细胞,要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纵观欧美发达国家的创新教育及其实践,亦可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创新教育对象不是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可见,创新教育作为普适性教育不容置疑。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将创新教育定位为全员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个性化的创新教育,为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二)价值取向内涵:重视创新教育内涵多样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打破常规思维解决问题、专注重点和注意细节;多学科、多领域持续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人格等多样化特性。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样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应具有多样性。其多样性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等多个方面。创新意识是人们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其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其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方法和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独到、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精神是人门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在创新活动中,上述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密不可分。其中,创新意识是基础,创新思维是方法,创新精神是动力,创新能力是核心。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守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内涵的多样性,聚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并重点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隐喻联想思维能力等人格因素入手整体推进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价值取向手段:重视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性,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与目标之间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和价值手段是创新教育对象性活动中两个互相联系的重要因素。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是高职院校这一活动主体在观念上事先建立起的创新教育活动的未来结果,其必须通过高职院校这一主体运用的价值取向手段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活动来实现。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同时也是引起、指导、控制、调节创新教育活动的自觉的动因。其作为一种内在的客观规定性,决定着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及其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性质。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则是实现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的方法、途径,是在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的对象性活动中介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尤指实现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的的工具和运用工具的操作方式、活动方式。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决定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而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必须为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服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内涵的多样性,决定着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不仅多样,而且要交叉融合。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必须跳出课堂谈创新教育,重视创新教育的过程性、创新能力形成的渐进性,应将创新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将其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其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实施教师全员参与、多种措施并举,以便在潜移默化的创新教育及其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路径选择: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重塑的实现

高职院校服务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创新教育的改革探索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要从转变创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创新项目孵化平台,建设创新教育教师团队等多个方面精准施策。

(一)践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新理念

当前,观念问题是实际制约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首要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其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现象,实现其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必须打破“创新教育是精英教育”“就创新教育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搞发明创造”等思想观念的束缚。一是“激发兴趣、激活想象力和好奇心”的理念。因此,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与此同时,要依据学生性格、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特质和专业优势及特点,确定创新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实践行动方案。二是“能力提升,潜移默化”的理念。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创新教育的过程性、能力形成的渐进性,应将创新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紧密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创新发展,实战至上”的理念。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实践为本”,优化创新教育的實战环境,让学生在实战环境中提升自己创新能力。

(二)打造多元化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同时要推进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根本性变革,让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创新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实现普适性的创新教育。高职院校不仅要将创新理论(创造发明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作为公共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让全体学生均能接受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基础性普及教育,而且要将创新教育的内涵融入通识课程之中,甚至可以开设哲学类、管理类、经济类等创新课程,以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来唤醒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志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复合创新能力。二是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专业化的创新教育。高职院校各专业要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重新修订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标准,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将创新的元素、种子、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三是一般性教育与针对性专门教育相结合,实现个性化的创新教育。高职院校要在创新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个性化或差异化的创新教育。对有创新意愿的学生,可由创客学院组织开展创新类专门课程培训;对有创新项目的学生,可进行遴选,让其进入创新训练营接受训练,并安排校内专任教师、创新导师对其进行全程业务指导。四是创新理论教育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实现实战型的创新教育。经个性化创新教育并通过遴选的创新项目不仅可获得院内或社会征集的创新资金,而且学院可为其创新项目团队成员安排资深创新导师进行“一对一”培养,继而将培育后的创新项目入驻学生创新创业园、校内创客空间等,进行创新实战体验。

(三)加强多层面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造就一支既有创新理论知识又有创新实践经验,专职和兼职结合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的全员性、价值取向内涵的多样性及价值取向手段的融合性,直接决定了实施创新教育主体的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的全员性。因此,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抓好教师普及性的创新教育,推进整个教师队伍的创新知识普及、创新意识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让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或多或少具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播种创新种子”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另外,在抓好教师普及性创新教育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创新知识传播教师团队建设。要让这支队伍掌握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了解创造发明的基本流程,熟知创造发明的典型案例,能够向广大学生正确传授创造发明的工具、方法和技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热情等。二是加强创新业务指导教师团队建设。重点打造一支大师、名师引领,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能工巧匠支撑的创新业务指导教师队伍,让其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技术前沿、工艺流程以及设备等方面的发展,指导学生分析和探讨本专业领域具有创新价值的薄弱环节,并为学生创造发明指明方向和目标。三是加强创新教育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聘请优秀校友、社会各界创新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让其现身说法,分享其创新成功经验,帮助学生把握创新方向,尽量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创新教育中的引领价值,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7]。

(四)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机制和平台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性教育,其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征,从广义上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包含着教育与实践两个方面,是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的内在有机的统一。创新教育是基础,创新实践是归宿。创新实践是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指导或推动下进行的,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高职院校要顺利推进创新实践,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真正落地、生根,必须搭建多样化创新教育的机制和平台。一是要健全和完善普适性的创新教育体系和机制。要借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打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格局,遴选专业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或重要活动(如技能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毕业设计等),推进创新实践的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和常态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创新实践的活动中来。二是要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创客空间等校内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定期举办创新沙龙,加强对有创新需求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和培养,开展创新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创新的“种子”(哪怕是极小的创意)能够在这一平台上萌芽、生根、开花和结果。三是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基于岗位和社会需求的双创实践平台,以优秀创新成果的培育和孵化为核心,构建“校内教师 + 学生 +创新导师 +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实践共同体,加强对创新项目的合作或协同攻关,让广大学生在创新实战环境中努力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2015-05-1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Z].2017-09-24.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2010-05-13.

[4]百度百科.创新[DB/OL].[2019-04-05].https://baike.baidu.com/item/创新/6047?fr=Aladdin.

[5]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国发[2015]32号,2015-06-16.

[6][7]陈烨,贾文胜,郑永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性反思与模式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70-175.

作者:雷世 平乐乐

第2篇:创新驱动发展视域下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分析

[摘 要]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在对重庆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成效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教育协同三方面分析了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成效;制约因素

[作者简介] 唐国锋(1980—),男,重庆铜梁人,管理学博士、博士后,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服务业管理与企业信息化、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李 丹(1985—),女,江西九江人,经济学博士、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数据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

近年来,重庆市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备、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高校定位不准等与新时期背景不相适应的问题[1]。如何识别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推进中存在的关键制约因素,进一步培育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创新驱动发展视域下,分析重庆市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制约因素。

一、重庆市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战略目标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近年来,重庆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形成。围绕重庆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创新项目发展要求,重庆市积极推进校校、校企、校所等各种渠道的协同育人模式发展,不断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建成了数百个市级特色专业点以及上百个特色专业群,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亮点做法,如各高校通过设立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创业园、校内企业、众创空间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以优势学科为基础,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建设工程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探索建立了“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创业教育专业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重庆市各高校主动适应“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大力推动各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下增设了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等新兴专业。2018年9月,重庆市教委发布了《重庆市本科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公示名单,15所院校设立了智能化相关专业43个,为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3.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各高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通过邀请行业成功创业者、企业高管等实践人才走进高校,加入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中,同时鼓励高校教师以挂职方式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名单,重庆市共有137人入选创新创业导师。

4.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已建成。近年来,重庆市各区县、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并从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机构设置、工作流程等方面加强建设,构建了相对完备的工作体系,做到了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市教委牵头规划建设市校两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各高校都成立了由就业、创新创业、金融、风险投资等部门共同组建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

二、重庆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分析

尽管重庆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以及校企合作、校地联动及政府的扶持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制约。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针对影响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1.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当前,重庆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转型换挡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然而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所培养出的理论型、学术型专业人才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普遍存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普遍反映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人难”,尤其是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支持发展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在本地高校毕业生中很难找到适岗的创新型人才。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专业结构僵化畸形。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着力点在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2]。创新创业教育要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依据创新创業教育的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系统化的课程体系[3]。尽管当前重庆市高校已初步建立了适应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战略需求的创新创业专业教育体系,但由于长期以来高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均是以传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作为闭环,知识更新相对缓慢,同时也缺乏具有丰富产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从而使得与创新创业紧密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业态难以在专业教育中充分体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有机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4]。

3.高校间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有效协同。创新驱动发展戰略强调协同创新,要求必须突破各类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要求各高校构建开放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整合校内外各类优势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聚合力”效应[5]。当前,受体制机制、传统观念等影响,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重庆市各高校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的多方共赢格局,高校间的学科优势、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发掘和有效协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唐国锋,李丹.创新驱动发展视域下重庆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46-47.

[2]刘桂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再认识[J].广东教育:职教,2019(3):10-12.

[3]邵际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20(1):95-100.

[4]孙秀丽.试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7):58-62.

[5]胡家保.创新驱动视域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J].教育评论,2018(3):62-66.

Key words: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ffectiveness;restrictive factors

作者:唐国锋 李丹

第3篇:艺术“成人”教育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摘要: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赓续民族创新活力、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艺术教育之所以成为“创新驱动”之源,突出体现为人才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情感力、创造力等感性能力的自我启蒙与蓄养。中国大学应抱怀全球化眼光和战略思维,坚定以“成人”统领“成才”的教育理念,传承创新艺术教育的精神涵容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艺术教育:感性能力;成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乎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与和谐发展,更是赓续民族创新活力、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美国为此专门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1994),并指出:艺术是“人类自我的发现”,“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艺术是“时代变迁的动力”,其对于创造文化、构建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与理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任何一种文明中,艺术与‘教育’一词的根本含义是密不可分的”。英、法、德等欧洲发达国家也先后通过立法,将艺术教育置于现代大学竞争、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高度上明确定位。对此,我国政府同样极为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规文件,代表者如:1989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1999年2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艺术教育的十年发展目标;2014年1月,教育部又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方式和实践路径。上述若干纲领性的文件,构成我们深入理解艺术教育的精髓与要义、艺术教育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系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藉机检视当下问题与不足、重塑艺术教育的目标与路径的重要蓝本。

一、艺术教育何以成为“创新驱动”之源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进一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而明确提出的基本国策,其中,“创新”是首要关键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仅在习总书记的公开讲话、文章及批示中,“创新”二字出现就已逾千次,内容涵括科技、人才、军事、文艺,涉及理论、制度、实践等方方面面。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人。那么,这个“人”或创新型人才何处来?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钱老看来,作为能够且必须为国家发展提供持续血液与活力的大学教育,其关键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强调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因此,我们应当把科学和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艺术之给养来开拓科学的创新思维。显然,“钱学森之问”包含了历史之问、体制之问等复杂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对此我们权且存而不论,先重点来探讨第二个问题,即钱老缘何如此重视艺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窃以为,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概括起来无外乎最基本的两种:一是理性能力,二是感性能力。現代大学教育偏重于智育、专业教育和成才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理性能力,而人格的健全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感性能力不可或缺,否则就会是失衡、跛足的片面发展。感性能力源于自由、游戏的冲动,进而涵化理性、科学的认知以及道德上的向善,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因此可以说是创造、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教育的形式有多种,“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力和精神力的整体”。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凸显“感性”“成人”“趣味和美”的艺术教育实则是人才创新驱动之源,理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具体来说,艺术教育对于创新型杰出人才的培养,突出表现为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情感力、创造力等“感性五力”的自我启蒙与蓄养。

1.感受力与创新驱动

一个人的感受自感性冲动而起,它既是人类体验和认知世界的起点,同时也是培植感性敏锐度和实现事业创造的起点。艺术可以蓄养和提振学生的这种感受能力,让其具备一种相较日常观察与认知更敏锐、更细致的“艺术家气质”。有艺术家气质的人与普通人的感受不一样,他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极为敏感,能将对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提升为一种审美创造性的感受,并且生动而立体。比如普通人感知酸甜,那就是味觉的酸甜,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则能由其联系到人生的遭际,从中品味出人生的细微况味。普通人感受的冷暖就是色彩的冷暖,而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则能不自觉地将其与某种社会性的情感模式相对应:“冷”的色彩犹如冰冷无情的人,令人生畏;“暖”的色彩则像热心的人或者热烈的欢迎场面,总是能把人强烈地吸引过去。不仅如此,即使是与有相当感受力的人群相比,有艺术家气质的人仍显得不一样。譬如“在思想家和艺术家之间,还有这种区别,后者的感受力要远比前者生动得多,强烈得多。他们两者都是根据他们的意识已经接触到的事实,来提炼自己的世界观的。可是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最初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进而言之,这种通感、感动的感性体验,实际也带有理性认知的意味,只不过它是通过“审美过滤”(去除冗余信息凝练精华要素)和“由表及里”(从直观感受出发深入本质意蕴)的方式和过程来实现的。总之,不论是专门的艺术从业者还是思想家、科学家,这种富于艺术家气质的感受能力至关重要,它构成一切创新、创造的起点和根基。

2.想象力与创新驱动

想象是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全部人类创造活动的关键性内驱力。“想象,或想象力,也像思维一样,属于高级认识过程”,“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助想象力产生预期结果的表象。任何劳动过程必然包括想象”。想象力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理论家几乎把它同艺术画等号。例如西晋陆机的《文赋》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来形容它的了无止境,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则用“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来赞誉它的跨越时空。黑格尔也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艺术不仅仅可以利用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式,而且还可以用创造的想象自己去另外创造无穷无尽的形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在科学领域,牛顿、爱因斯坦、李政道等杰出人物亦将个人的发明、创造归功于想象。爱因斯坦甚至特别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概言之,想象是艺术一形象思维与科学一抽象思维的有机融合体,而以艺术创意、表现以及表达为主要载体的艺术教育不但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专业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更重要的是还能激发直觉、灵感和想象链,从而突破逻辑理性的单向度和机械性,更好地形成创造性思维。

3.鉴赏力与创新驱动

鉴赏不仅指对艺术作品、现象的审美欣赏,还包括由表及里、触类旁通的品鉴与判断。首先,艺术蕴涵了人类至美且至真、至善的理想,因此,艺术欣赏不仅仅是“审美”,即对生命人生的体悟、探询与反思,同时,它还是“通真”和“养善”的,它能使知识的接受趣味化,且能让道德的教诲愉悦化。正是在此意义上,西方人视艺术教育为“解放的,给人自由的”,中国古人则称之为“乐教”。其二,对艺术的欣赏还能导向审美明辨力和道德判断力的提升。这是因为,艺术鉴赏的过程需要调动感知、预判、记忆、推理、归纳、演绎、警觉、自制等综合心理元素,进而将那些个别的、零碎的感性直观印象进行整合与重构,最终形成结论性的经验或判断。一方面,这种经验或判断与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高下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一个人的是非观、善恶观的形成密不可分。仍以爱因斯坦为例,众所周知,爱因斯坦不仅在物理学上有重大发现,而且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也极高:他几乎每天拉小提琴,钢琴也弹得不错,而且还经常与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此外,他喜好文学,自我评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从任何科学家那里多得多。所以他曾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与真。”同时他不忘提醒道:“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一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4.情感力与创新驱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是多层次的,主要有情绪、心境、激情、情操等。其中,情绪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之上的态度体验,如喜、怒、哀、乐之类;心境是一种平静且持久的情感体验,如悲伤、压抑、平和、释然等;激情偏重于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感体验,如兴奋、热烈、歇斯底里之类;情操则是伴随着认识,持续、稳定和系统化了的情感体验,如爱憎、同情、恻隐等。艺术教育的实质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艺术中的情感是一种创造性情感,它以动态的生命流供我们感知,同时又把我们的视界从艺术引向现实,不断增长由艺术习得而來的情感把握力和观照现实的能力。不仅如此,通过艺术的审美熏陶与情感刺提,从专业教育所获的智识和从社会经验所得的道德感也得到了深化,这正是一个“以美显真”“以美养善”的涵化过程。强调这一点的一个现实针对性就是,现代文明造就了人类物质生活的日趋丰盈,但也造成了人的情感、精神世界的愈加空虚。所以现代社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情感教育,而“艺术,就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着的情感”。艺术通过音乐、图画、影像、文学等的生动形象与形式,帮助人宣泄被压抑的情感,复苏因异化而尘封的情感,重拾宝贵却遗失的情感。艺术教育正是要藉欣赏与体验美的契机促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丰富、更细腻,并能以自由开放的心态对待新知识、新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与和谐发展,以切实奠定社会进步的微观基石。

5.创造力与创新驱动

创造力相对常规思维能力而言,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方案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是人的各种能力中层次最高、最重要也最宝贵的一种能力,是人类创新实践活动的骨髓与基石。科学发现,人的创造力是左、右脑功能的平衡发展和密切配合的结果。其中,人的右脑是图像脑,侧重于处理随意的、直觉的以及多感观的影像,并且决定着联想、想象、直觉、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的发育度。因此,艺术教育能开发右脑潜能,使之与左脑智力平衡、协调发展,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变得富于求异与创新,并由此进发出巨大的活力和生产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艺术凝聚着人类精神的创造性和最高理想,而艺术教育的目标就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历史上像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李四光、钱学森、茅以升、李政道等无数案例证明,越是杰出的科学家,对艺术越是重视。李政道曾明确说: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李政道先生本人就非常喜欢艺术,他曾先后三次请画家李可染将科学上的发现画出来:第一次是为核爆散发赤白芒角光芒的超新星“客星”,李可染激情挥就的作品名为《晓阳辐射新学光》;第二次是“场超弦与量子引力”,画家对应的抽象水墨画为《超弦生万象》;第三次是“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水墨作品则名为《对撞生新态》。对这三件作品,“二李”均甚为满意,就连旁观者也大为感慨,在创造力方面,艺术与科学竟然可以如此迷人的契合和相得益彰。

事实上,除了上述“感性五力”,艺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和提升人的统合能力、超越能力以及幸福感等等,限于篇幅且鉴于以上“五力”的基础性,这里就不一一举证。总之,在造就创新型杰出人才上,艺术教育足以通过对学生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情感力、创造力等的“熏浸刺提”,一方面熔铸感性、健全人格,另一方面还可达致涵化理性、以美通真和修身明德、以美养善的功效,不啻为一种以“成人”为内核、旨在开掘人才“创新驱动”之源的灵商教育。

二、重塑艺术教育的“成人”目标与路径

自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以来,学科细分化与专业化渐趋成为中西高等教育的主导方向。“一专到底”、偏重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的成才教育,已经是当下中国高校最基本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正是这种过度细分化、功利化的专业教育,成为“钱学森之问”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专业教育将学生牢牢地狭限在所学的专业领域,造成了“专业固化”。课程大多是经(政治的和科技的)意识形态取舍、过滤和强加的知识,缺乏严格的客观性、真理性,学生也相对封闭、短视,不易形成开阔的知识视野、求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运用所学去处理各种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关键的是,兴趣的专业化,也使学生的趣味、爱好单一化,极大限制了各项潜能发挥的可能性,进而堵塞了创新型人才形成以及社会创新的途径。概言之,专业教育重视智育、成才教育,却忽视了“过程”教育和“成人先于成才”的重要性。二是专业教育必然导向重“器”轻“道”,重“经世致用”輕“无用之用”,功利化色彩过于浓厚。世俗生存和社会创新无疑需要“技”“器”的支撑,但对工具理性、功利至上的片面强调势必造成人性分裂、异化和目标的欲速则不达。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智育、成才教育、专业教育的弊端日趋凸显的当下,强调艺术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是必需的。其足以克服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有知识无文化、有能力无趣味、专业素质高但人格畸形发展、片面追名逐利而精神世界空虚等现实问题,并且能够在以“成人”统领“成才”的教育理念之下,融合打通专业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区隔,切实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锻造人格健全、人性谐和且富于创造活力的杰出英才。

那么,在实践艺术“成人”教育的具体路径方面,虽然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以及新兴的职业性学院各有其办学定位和相应举措,值得我们尊重,但是在方法论上还是有诸多可通约之处,兹举要如下:

第一,统一认识,可持续性贯彻艺术“成人”教育与专业“成才”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任务。当前,我国大学的校长及管理者对“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包括艺术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因为他们大多系理工出身,对成人与成才的辩证关系尤其是艺术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多停留于个人感受或偏好的层次,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譬如将艺术理解为唱唱歌、跳跳舞,艺术教育的意义就是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与艺术修养,顺带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宣传、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如此等等。如此一来,艺术教育之“由博入雅”“精神成人”“以美通真”“以美养善”包括熔铸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要义,仅被简化为智育的附庸部分,而且是可存可废、极为次要的一部分,随时可能因领导更迭、管理层内部意见分歧而中途夭折。因此,很有必要重申大学教育的现代理念、目标任务及其延续性。大学不培养政治家,不培养作家,也不培养工程师;大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灵魂,健全地到达博雅的高度,即具有完整的人格。一个心灵健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一个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更容易胜任。事实上,在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之下也有个副标题,即“每一个年轻美国人在艺术中都应该知道和能够做什么”。这个引领世界教育先进潮流的国家尚且将艺术确立为与数、理、化、文、史、哲等地位相当的核心学科,发展中的中国自更当引以为范,坚定以全球化眼光和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传承创新艺术教育的精神涵容和实践路径。

第二,重点突破,以科学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口来统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综合改革与实践。艺术“成人”教育理念深邃,头绪繁多,具体举措则更是因建设基础、机构设置等的差异而可能大不一样,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性保障。在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窃以为要保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即艺术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呵护其自主选择和自我启蒙的权利,并将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动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所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神瑛,老师是侍者”。二是科学性原则,即需尊重科学办学规律,不仅是要优化艺术通识课程的开课量,还应审慎处理好专业教育和艺术教育、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科学通识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等的关系,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艺术教育简单、粗暴同时专业教育被挤压、变形的不良后果。三是专业性原则,即在有艺术学科、专业的高校,同时应加强艺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相关艺术院系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艺术学科、专业和艺术科研对艺术教育的支撑与辐射作用,从而切实增强艺术教育的质量水平和立德树人功能。四是系统化原则,即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确保并加大对艺术教育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如建立“驻校艺术家”制度,举办定期“艺术讲坛”,开办“艺术工作坊”,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更直接、更深入地接受艺术的熏陶;设立艺术教育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增加对专用场地、教室、器材等硬件资源的经费投入,改善艺术课程的授课条件及校园艺术活动的环境氛围,并进一步加大对相关艺术的教研与教改项目、教材建设、教学成果奖、教师与学生奖励等的支持力度等。

第三,巩固落实,通过建立领导与工作机构、健全评价与督导制度等以切实完善艺术教育的体制机制。具体举措如:成立以校领导任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重要事项的决策与协调;成立以教务职能部门牵头的艺术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艺术通识课程、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的落实与开展;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年度报告、自评公示及学生艺术素质评价等多元评价制度,不断规范、完善艺术教育的规范和科学发展;加强艺术教育督导力度,成立专门的艺术教育督导组,并且依据科学、量化的综合指标体系,开展常规性和针对性的督导检查等。

[责任编辑:周杨]

作者:王杰泓

第4篇:创新驱动,实现基础教育学校新跨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网络信息云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校的教育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者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领导层的创新思维优势,重新考虑调动全体教职工的能动性,优化教师队伍配制、考核,全员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达成校风、样貌的根本好转,造就一批合格学生。

一、做好结构改革,建立岗位框架,竞聘上岗。

学校校级领导层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设立岗位、岗位职数及岗位系数,制岗位职责、评价考核办法细则。 全校教职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竞聘上岗。学校要建立以校长为主的竞聘考核领导小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竞聘与考核,以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考核的客观公正性,能减少和杜绝人情竞聘、人情考核,让优者更优,劣者追优,酿造一种和谐、融恰、积极向上的学校教职工队伍。

这样,可以克服①学校岗位设置不合理,有的岗位人浮于事,有的岗位人员紧缺。②教师根据个人实际双向选择进入岗位,能热心本职工作,创造佳绩。③考核制度化,公开、公正,全员监督,更能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正能量,进而调动教职工动脑思维,创造性地工作。④优化学校管理结构,使人人有事做,做事有准则(标准),考核有目标。

二、严格考勤制度,考勤面前人人平等。

纪律是实现成功的保证。遵守劳动纪律是每一个教职工的义务。无论校级领导,中层干部,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任何人不论什么原因都不能置学校劳动纪律这外。领导干部要在教职工面前做好表率,实事求是,带头自觉遵守学校劳动纪律,“打铁还须自身硬!”

1 普通教职工也要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切记因为“我”与某某领导关系不错,他会给“我”开绿灯,为“我”开脱而给领导设置障碍,使领导不能公正执法,在别的教职工面前不能自圆其说,从而致使学校管理一盘散纱。

学校领导干部、业务素质、政治修养都应该比普通教职工强。在学校事务管理中要以身作则,带头垂范,切不能因为某教职工我们关系不错就睁只眼闭只眼,任其为所欲为,不讲原则,听之任之。长此发展,必将削弱在教职工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使更多教职工不信任,不信服,最终造成领导台上讲,教职工在台下搞。你讲你的,我做我的,我不给你当面理论,就是给你面子,造成学校管理的尴尬局面。

领导干部是全校教职工的楷模,教职工在很大程度上都在视其工作方法、管理方法、用人方法去做事,去工作。因此,唯有做到管理面前人人平等,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思维的能动性,发挥最佳工作效果,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

三、给教职工以发展平台,成就教师成功

四、改革利于教师发展的陈旧考核

随着教育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师评价制度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劳动积极性,应该重新修正。作为领导层应该大胆决策。这里例举几个现象,仅供参考。

1.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在考核教师时通常采用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与年级平均值的差值评价教师。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如政、史、地、生、理、化等小科目与语、数、外等大科目(指每周课时数与个人授课班级数)存在倒挂,往往语、数、外教师得分甚少,影响了语、数、外教师的劳动积极性。解决的办法是否可以考虑将教师班级授课时数作为参考

2 系数参与评价,以调平学科间评价的相对公正、公平。计算公式为:个人平均分得分=(个人班级平均分-年级平均分)×(班级授课时数÷学校教师标准工作量),这个公式仅能建立在学校在充分评估学生入学成绩的基础上实现均衡分班。但在实际中,我们有许多学校为了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和优化班级教学,大多都采取分层教学。这样,再用前面的计算公式简单评价教师存在明显不公平。教师中产生了消极怠工,部分教师凭借与领导的关系步入重点班(试点班或火箭班)后,与普通班教师一样,没有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而是处在不同层面的消极对待。学校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考核中规则不公平,教快班的教师永远优秀,教普通班的教师永远得不到优秀,极大地伤害了教师。建议学校是否考虑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考评教师,建立教师评价立体网络结构,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主人翁精神投入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教师评价体系公正、公平、透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领导层要高度重视,作为学校的领导层应该比一般教师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作为一个科任教师关注的是每一节课,作为班主任关注的是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学校领导层关注的应该是一所学校所有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与民展,关注的是一所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口碑。在学校的各项决策中都不能带有任何的私心杂念,要大公无私。

2.在评优选模方面,要客观公正,让优者实至名归。

学校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有激励机制的、客观公正的、充分发挥正能量的评优选模方案。杜绝随意性、人情化、草率了事、完成任务型的评选方式。

学校的工作是由方方面面、不同岗位上的教职工共同完成的,不是由少

3 数几个人完成的。因此,在评优选模方面不能只局限在少数几个人身上,不能让大多数的教职工认为工作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结果都一样。反正领导又看不到或者在领导眼里自己都不行。造成工作装模作样,敷衍应付。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很重要,但教师的工作是人的工作,往往需要学生的配合,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能力造就教师的成功。“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圣人的弟子为什么没有全部成为“贤人”?是孔子的教学出现了问题?我们有一所学校在某年的教师评价中,对一位教师是这样评价的:时隔十年,我们的某某教师又教出了一个满分学生,应该给予重奖。试问:这位教师那么会教,那么能教,为什么时隔十年才出了一个满分学生?为什么没有年年出满分学生?如果换成另一位教师任教,这个学生是否同样也能得满分?后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生得了满分,会与前面提到的那位教师获得同样的殊荣吗?

有这样一位教师,在学生入学分班抽签时,抽到的学生最高分和平均分都处于全年级8个班这第八。教师苦心教学,一年一个台阶,结果在毕业升学考试中,统揽全年级有三名于该班。领导却视而不见或根本就没有在意。在评价考核教师不能给予该教师教育教学成绩的充分肯定。追问原由何在?该教师不会阿谀奉承,只知道整天去管理自己的学生,研究自己的教学、备课、批发作业,没有抽点时间去与领导交心。

我们的一些教职工,平时工作应付了事,不求有功,也不求无过,但每到考核或评优选模时,表现犹为积极,又是找领导又是打招呼,简直忙疯了。在个人推荐中还说,你们都已经聘上职称了,教得好是理所应当的,你们还好意思给我争吗?同事间也碍于面子默让了。但久而久之,这样的人越来越多,长此以后,学校的工作没人做或没人好好做。时间长久了,就变

4 成了好好工作的人得不到尊重,受不到推宠。讲原则、说真话的人被唾骂,正义得不到伸张,歪风邪气盛行。学校变成一盘散纱。领导会上讲,教职工会下搞,你干你的,我干我的,我不给你争辩就是对你最大的恭敬。学生犯错无人管,你叫我来我就来,你让我去哪就去那,到不到是我的事,干不干也是我的事,只要我到场你就无话可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管理者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加强调研,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校教育教学发展,有利于本校教师与学生健康成长的运行机制。

5

第5篇:教育信息化大数据驱动下的创新教学

时下正值暑假,许多老师都纷纷踏入了暑假的列车,享受着假期的愉快。但回想刚过去的期末,不少老师还是会倍感头疼。每个学期末,都是老师准备期末考、加班统计学生成绩的高峰期。

期末总结对于使用速课堂开展移动教学的一线老师们又有着特殊的意味。因为速课堂方便了老师对学生们的过程性评价,平时学生在速课堂里的点名签到、资源学习、作业以及测试评价等教学活动都会有立体化数据分析,这些学习过程都被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相对传统教学,速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总结评价中的权重得到了老师们的重视和提升。所以每逢期末,检验一学期速课堂过程性教学效果的时候就到了。

速课堂在辅助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上,满足社会发展及个性化教学需求,结合AI智能技术,全程记录学生学习痕迹,从学生、课程、班级多样分析,形成个性化学情分析报告,助力教学。并通过学生的学习轨迹和在线考评、测试的结果反馈,教师有效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每位学生成长和进步。

数字立体化呈现班级学生总数、老师发起的教学活动次数,保障学习效果;教学资源学习数据实时跟踪统计,助力学生分析。此外速课堂提供知识变现,班级内的课程打赏收益总额和付费人数也会一一呈现。

速课堂通过雷达图呈现学生出勤表现、知识掌握程度、活跃度、努力度以及学习主动性数据,并运用百分比的形式全面分析学生们学习课件视频、音频和文档的次数和时长,全方位追踪教学数据。

课堂数据指的是整体的速课堂总数据,包括开设课程总数、班级总数、学生总数以及教学资源总数等,都可以查看到各个课程的数据。

用大数据驱动教学改革,在这个新时代已经成为可能,甚至成为现实。希望老师们能将新的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教学工具的结合应用继续下去,探索更为有效地开展教学的方式方法。

第6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与实践

摘 要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激发了各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独创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数量与规模发展快速,成效显著。江苏化工职教集团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建“高技能人才流动工作站”,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产业链与教育链对接为目标,构建了职业学校、企业、O2O平台间信息互动、资源整合、项目牵引的高效协同育人与创新模式,服务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合作共赢。

关键词 创新驱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高技能人才流动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05-0012-05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整个世界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通过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投入,是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各种创新的综合协同[1]。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对全面激发创新动力和创新活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是首次提出以创新为首位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16 年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各地区和部门结合实际状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的同时,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就是要深化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和变化,以全球的视野谋划和推进自主创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

职业教育集团是指由1个或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团体、协会等牵头协调,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团体、协会参与建设,以契约、资产等形式为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2],按平等原则组建而成的跨地区、跨行业、综合性、多功能、多层次、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一般情况下,各成员单位原有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人事关系、财政渠道等不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以职业教育集团为组织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办学层次、专业布局、教学业务、科研开发、质量监控、技术攻关等方面实行相对的统一规划、管理和考核。在师资、实验实习设施、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课题研究成果、教育信息、产教融合及校院联办、校企联合等方面,实现成员单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优势、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协同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一种办学行为,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模式创新[3]。它始于上世纪 90年代,经过 20多年的探索,其数量、规模均取得积极发展,办学成效逐步显现,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数量增长快速。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蒙妮坦美发美容职业教育集团是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集团;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成立职教集团257个;截至2017年9月,全国建成约1300个职业教育集团[4]。二是规模持续扩大。据2014年统计数据,已成立的1048个职业教育集团,基本覆盖了全国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全国主要行业和三大产业;1048个集团共有成员单位46400家,平均每个集团有44家单位。其中,参与职业院校8330多所(本科院校180多所),参与集团企业23500多家,政府部门1630个,行业组织1680多个,其他组织机构1450多个[5]。三是内涵不断提升。经过 20余年的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已从最初的数量规模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转变,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技术技能积累等方面成效显著。四是政策相继出台。国家高度重视集团化办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2004年,教育部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实行合作办学。2005年,《国?赵汗赜诖罅Ψ⒄怪耙到逃?的决定》首次提出,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集团化办学。2014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均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5年教育部专门出台《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同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出台,提出探索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6]。

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创新实践

(一)背景介绍

江苏化工职教集团(简称集团)成立于2006年,是在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的指导下,由代表江苏化工行业和化工职业教育水平的数十家企业、职业院校、研究院所、化工园区等单位组成。集团遵循“共建、共享、共赢”准则,充分利用集团成员各自资源优势,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区域内教育和经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服务科教兴省和“两个率先”战略,满足江苏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化工人才的需求。集团成立了4个工作委员会,分别指导教学、就业与培训、产学研合作和对外交流工作。集团自成立以来,以集团章程为指导,借助集团平台,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先后组织开展江苏省化工类对口单招技能考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国化工类技能大赛与师资培训等工作,提升了集团服务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等能力。

国家级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化工园区)为全国第二家获批、江苏第一家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化工园区形成以石化、碳等两大产业链为主要支撑,新材料、生命科学与高端精细化工为重要内容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园区规模、产业发展与区域集约开发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成为江苏省石化产业整合与提升的重要载体。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提档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需要培养能服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倡仪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政校企只有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产教融合,才能更好地培育出满足?^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优质职业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技术进步,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动力支持。在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的基础之上,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站,见图1,可以作为国家经济升级版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的一个有效补充,完善人才培养序列,切实解决“人才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校企间高技能人才的有效供需对接与合理流动,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二)实施过程

2015年4月,江苏化工职教集团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建“高技能人才流动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集聚集团内企业、院校优质资源,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产业链与教育链对接为目标,以政校企合作为支撑,发挥线上线下(O2O)联动的信息化优势,构建职业学校、企业、O2O平台间信息互动、资源整合、项目牵引的高效运行机制,通过集中对接就业、依需定向培养、知识技能提升、科技研发服务、协同创新发展、人才交流共享等途径,致力于人力资源集约化培养、就业、开发、使用,加强协同创新,提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水平,服务现代职教体系构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合作发展。

项目的总体运行模式为“一个平台、两个主体、三大场域、四大功能”。

“一个平台”――建成线上(高技能人才流动工作站的官方网站)和线下(高技能人才流动工作站驻园区办公室)的互联网+协同育人与创新平台。

“两个主体”――在化工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协调保障下,学校牵头的江苏化工职教集团与南京化工园区内企业相生相伴、共生共长,探索“互联网+”时代学校、企业产学研用结合共进“1+1>2”的长效机制。

“三大场域”――校企依托彼此需求而合作设计的项目主要在企业、学校、政府行政服务部门等三大场所区域实施,形成以高技能人才流动工作站为枢纽,以校企互设的专家(教授)工作室以及园区主导支持设立的园区校企合作服务中心为基本点,校企专职工作站联络员为支撑的校企合作互动网络化结构。

“四大功能”――校企依托高技能人才流动工作站,针对企业转型升级对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展多方位、多形式、深层次合作,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着眼,从招聘就业、协同育人、实习实训、知能提升、协同创新、人才交流、科技服务等环节入手,着力将工作站打造成高技能人才的“蓄水池与就业平台”“孵化培育基地”“开发储备基地”和“协同创新基地”。

(三)特色创新

1.政府全力推动

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化资源支持。化工园区管委会贯彻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要求,积极落实政府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推动责任,在与江苏化工职教集团签署政校共建工作站协议后,将工作站建设纳入重点工作,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定期组织校企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讨,面向企业专题宣讲政府购买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以及政府对企业职工上岗、初级、中级职业技能培训予以补贴等人事政策,解读“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等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和社会责任,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紧密对接,满足了新常态下区域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发展方式转变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

2.健全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顺利推进需要政府和院校以服务的姿态做好保障工作。政校双方联合成立工作站领导小组和工作站,合理规划、目标管理、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并切实做好工作站驻园区办公室人员、场地、经费的落实工作。为便利企业和学校顺畅对接沟通,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专门腾让出一块场地,协助江苏化工职教集团设立了工作站办公场所,以及可同时接纳近300名企业员工、职业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等活动的多功能化工园区校企合作服务中心,深受校企欢迎。

3.创新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能否取得实效,还取决于职业学校能否正确把脉企业的现实需求、建立能使企业便利享受学校各项服务的良好运行机制。校企将高技能人才及创新成果、培养平台载体、科研项目等供给与需求信息在网站集中规范发布,减少企业寻求人才与技术资源的时间、体力、货币等成本,也为职业学校服务社会、获取企业支持提供便捷通道,亦为企业提高行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创设载体。校企落实专职网站管理员(联络员)负责发布招聘就业、协同育人、实习实训、知能提升、协同创新、人才交流、科技服务等供给与需求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本单位发展需要择取有用信息,在必要时辅以工作站办公室的帮助,以项目化形式接受服务或提供服务,形成从线上到线下互为补充、联动一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运行机制。

4.强化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的核心在于给企业提供及时、丰富可选、优质的人才与技术等资源。工作站的建立弥补了以往校企合作中信息相对封闭、不对称、共享度不高、资源利用率低的不足,借助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形成从“一对一”到“一对多”“多对多”的转变,便于职业院校与企业共享人才、技术、管理、设备等各自发展所需资源,通过优势互补确立了多元比较优势,形成高校联盟、企业家联盟、校企共同体,抱团发展、互利共赢,更好地培养出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增强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突出互利共赢

职业学校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为根本路径,以产教融合为生命线,以校企产学研用合作为抓手,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合作现代化,把好区域企业发展脉搏,时刻关注企业发展需求,与区域企业同频共振,同呼吸、共命运,变“企业能为我们做什么”思维为“我们能为企业做什么”思维,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坚持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创新驱动,才能获取更多的优质办学资源,实现院校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使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进而激发企业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支持职业教育事业的热情。

(四)服务能力与运行成效

1.建成高技能人才“蓄水池与就业平台”

借助工作站信息平台,江苏化工职教集团与园区紧密合作,根据园区人才需求预测,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接,产业链与教育链呼应,建成园区企业“高技能人才蓄水池”,及时解决企业的用工缺口问题。

2.建成高技能人才“孵化培育基地”

合力共建现代化工人才培养立交桥,内部优化中职高职衔接,外部推动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沟通,紧抓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实施中职―高职―本科分段培养(“3+3”“3+2”)、对口单独招生、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训、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企业职工在职学历提升等项目,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后岗位适应期缩短,化工园区企业员工素质整体提升,集团化办学影响力显著增强。近两年,集团年均为园区企业职工培训达11000人次以上,学历教育达400人次以上。在共建专业、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基础上,集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等重点建设专业与园区企业合作开展校企“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3.建成高技能人才“开发储备基地”

园区企业和职业学校开展员工互聘互兼、互培共育活动,重点以专家(教授)工作室、校企实验室等平台为载体,促进了人才流动共享,加强校企管理骨干、企业技师和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储备。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厂常年服务于区内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和南化集团公司,是园区企业机械设备的应急维修基地。企业经常有大型进口机械设备维修业务,如果靠进口国外零部件,等待周期长、停车损失大,而学校机械厂承接维修任务,仅靠学校现有的技术力量又无法满足要求,为此,学校从附近企业引进了大型压缩机主要零部件磨损修复技术、转子动平衡及修理技术方面的专家进校设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担任机械厂的维修技术顾问,及时解决了国外核心设备零部件制造、修理的技术难题。同时,还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为园区相关企业培养了大型设备维修的技师5名和高级技工8名,舒缓了园区化工装备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情况。2016年,在工作站的协调组织下,园区内知名企业红太阳集团长江涂料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学校的“师资培训基地”,学校选派多名一线教师进企业挂职“访问工程师”,进行企业内研修,提高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

4.建成高技能人才“协同创新基地”

园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专家及集团学校的教授组成专业团队在园区和学校互动交流,聚焦企业技术难题,共同开展科技研发、产品升级,实现协同创新。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与化工园区内江苏和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协同创新工作小组并联合成立了有机光电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共同解决化工园区企业有机光电材料及其中间体的路线设计与工艺优化、医药中间体的设计与工艺优化、低温反应、无水无氧反应等合成新技术的研发等问题,协助企业完成国家及地方政府基金、知识产权的申报工作,并联合开展学生实习实训指导、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等工作。学校“节能测控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在学校科创园注册成立南京六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组织创新将自身技术或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生产力,为化工园区企业用户提供电气及自动化项目改造、设备状态检测等多种专业技术服务,在服务周边企业中求作为,在反哺教学方面求实效。该中心成立近2年来,为化工园区内包括兰精(南京)纤维有限公司(Lenzing)、纳尔科(南京)工业服务有限公司(Nalco)、南京扬子伊士曼化工有限公司(YEC)等知名跨国企业客户提供了进口设备国产化改造、设备控制系统改造、电气节能改造、设备状态检测等十多个项目的技术服务,完成项目累计金额60余万元,为企业客户创效(节约)数百万元。

(五)发展展望

提高服务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促进就业创业、服务职教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的能力是时代赋予职教集团的重要使命。江苏化工职教集团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作共建工作站的实践证明,在政府的支持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增强办学动力、促进校企间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随着工作站的运行机制逐渐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空间必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合作发展的水平必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有力支撑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胡勇,乔元波.诸种商业模式与创新驱动的关联度[J].改革,2016(6):69-78.

[2][5]中国职业技术学会.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19.

[3]王玉龙,刘晓.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历史、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62-66.

[4]教育部.介绍从数据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有关情况文字实录[EB/OL].(2017-09-28)[2017-12-11].http:///jyb_xwfb/xw_fbh/moe_2069/t20170928_315537.html.

[6]?S跃,郭静.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92-96.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chool-running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under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Cui Binghui

Abstract The proposal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sparked innovation vitality and creative potentials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School-running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which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rapid progress in quantity and scale, is an original research of China. Jiangsu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JSCVEG) and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Nanjing Chemical Industry Park has jointly established a mobile workstation for high-skilled talents. Taking innovation-driven program as the lead and targeting on the joint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hain, the workstation constructs a high-efficient cooperative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 with information sharing, resources integrating as well as program leading among vocational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online to offline platform, thus transforming the service development mode and promoting a win-win cooperation.

Key words innovation-driven;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 school-running mode; mobile workstation for high-skilled talents

Author Cui Binghui, research associate of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210048)

第7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2016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于5月14日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办,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与安徽富煌钢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大会主题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出席本届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安徽省住建厅副厅长李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辽宁省住建厅总经济师钱新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刘哲,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施工监管处长逄宗展,住建部科技司处长何任飞,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耿雪梅,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景万,巢湖市副市长张年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宏,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春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波,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安徽富煌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名誉副会长、多维联合集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多维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名誉副会长、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裘建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名誉副会长、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单际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明贵博士等。会议由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董春主持。

大会每年召开一届,现已成为建筑钢结构领域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被业内人士誉为“建筑钢结构领域中的奥林匹克”。其宗旨在于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传达落实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平台。本次大会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合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钢结构企业家、专家代表700余人参与本次大会。

安徽富煌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斌作为东道主首先发表了致辞,他在致辞中对于现场来宾表示了欢迎,并预祝大会顺利召开。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向与会来宾致欢迎辞:今天,我们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开幕,大家齐聚合肥,共商钢结构宏伟大计,值此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向出席会议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会议的企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对会务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富煌人表示感谢。过去的一年,由国务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发展钢结构产业的政策,特别是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必将使我们的行业迎来充满生机的春天,结合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行业发展趋势良好。

本届年会,我们邀请到了行业主管单位的领导,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术论坛、交流会等活动中共同解读国家政策,研讨前沿技术,并在展览会中充分展示钢结构行业中的最新产品。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将始终坚持“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思路,把为会员服务摆在首位。希望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多看、多听、多学、多交流,希望大家能有更多收获,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的建筑钢结构行业一定会兴旺发达。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发布2015年钢结构行业报告。在报告中,党会长首先就当前行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讲解,他先回顾1997年-2013年间钢结构行业产业政策,就近几年国家对于钢结构行业发展政策进行了说明,并例举了多个省市地方政策;然后对行业的新常态进行了分析,钢结构在我国应用已超过30年,特别是在近10余年期间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钢结构用量最大、制造施工能力最强、产业规模第

一、企业规模第一的钢结构大国;最后他指出行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十三五”期间钢结构行业挑战和机遇并存,把握行业趋势,顺势而为企业发展要主动变革、转型产业要多元化,实现关联发展。此外,党会长还对2015年分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汇报了2016年的工作计划。

随后,大会进入到了颁奖环节。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对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钢结构金奖”、2015年“优秀企业家”、“诚信5A企业”等奖项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钢结构金奖名单另附)。

最后,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斌将象征着年会承办权的会旗交到2017年的承办单位沈阳三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长禧手中,2016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至此?桃欢温洹?

除此之外,会议期间还组织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技术与应用论坛”、“中国国际建筑钢结构及配套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以及“四新”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收到了广泛的好评。本次高峰论坛邀请到了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以及各相关单位、兄弟协会、科研院所的领导,结合2016年“两会”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的要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性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新常态”下钢结构建筑推广的难点和热点解惑答疑,传递政府推进钢结构建筑的政策信息,交流钢结构建筑技术成果和应用案例,推进钢结构建筑“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的“三化”建造方式,从而提高钢结构建筑的设计、研发、应用水平,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建设报、科技日报、中国财经报、中国冶金报、中国房地产报、建筑时报、安徽日报、合肥日报、合肥市电视台、巢湖电视台、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等在内的多家媒体受邀参加了由主办方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们争相向主席台的诸位行业领导发问,主要涉及钢结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企业业绩与面临困境等,并得到了嘉宾的一一作答。

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建筑钢结构及配套产业博览会”于5月14日上午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刘哲、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阳、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波、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鸿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中大区总经理王朝阳、唐山钢铁集团中厚板公司副总经理尹宝良、上海钢之杰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金勇、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阮正洁、印度坡邱斯钢铁工程公司拉米德、山西华豹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蛟、厦门大禾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永康、山东雅百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辉、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钢构公司总经理廖向东、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民、唐山钢铁集团惠唐乐港金属科技分公司总经理周满春、唐山钢铁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远生、芜湖行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义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培华等参加开幕式。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鸿强与印度坡邱斯钢铁工程公司拉米德分别代表中外方参展企业发表了致辞,最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刘哲宣布博览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刘民主持。

本届博览会云集了行业上下游一线企业80多家,旨在展示企业风采,打造钢结构完整产业链,做最专业的建筑钢结构行业大展,展出面积达2万余平米。此外,博览会分会场,聚焦钢结构行业先进技术和产品应用,特邀来自全国各地知名企业做精彩推介,多元化主题满足不同建筑钢结构领域需求。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671-3362(2016)06-0026-04

第8篇:创新驱动 融合发展

鲁泰控股集团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在供给侧改革引领的新一轮转型升级下,山东各地都在奏响新旧动能转换的“变奏曲”。如何推动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处在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在探索、在发展、在破题。

鲁泰控股集团,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制定新旧动能转换的“施工图”,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实体产业与金融业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机遇,树立互联网思维,实施轻资产运营,培育形成了“煤炭、盐化工、电商物流、托管服务”四大板块竞相发展、相互支撑、协调并进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健康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集团公司在“十三五”期间,坚持科技兴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16年4月8日与济宁利特纳米有限公司签订石墨烯改性高分子材料项目合作协议。2016年11月5日,全国首家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在山东鲁泰控股集团建成启用。

该中心聘请两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十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建了研发团队。依托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济南大学、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合作,在石墨烯改性高分子材料、智能材料、氯乙烯合成非汞催化剂制备及氯乙烯生产新工艺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研发中心所研发的新型PVC树脂基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性能满足电磁屏蔽EP-2级材料要求,可广泛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包装和电磁波屏蔽等领域,并与海尔集团、中国铁路通讯信号集团达成了工业化生产的合作意向;今年3月15日,PVC防静电管材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被列为2017年第一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实施后将形成自主设计、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

坚持互联网思维,发展电商物流业

集团总经理李合军认为:“我们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立足企业实际,创新运用‘互联网+’模式。”近年来,鲁泰控股集团充分利用“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等宏观利好政策,应用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两个平台”,即电子商务平台和工业品公共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鲁泰物矿网于2015年底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店铺展示等功能。截至2016年12月底,共入驻会员9743家,完成在线交易1879笔。2016年5月11日与海尔集团乐赚互联网金融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接入乐赚互联网金融公司“快捷通”支付平台和“海融易”金融平台,在实现鲁泰物矿网在线交易闭环的同时,构建鲁泰物矿网的“企融通”服务平台,共同开发鲁西南互联网金融市场,开展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集团理财增值等服务,去年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2180万元。2017年,电子商务平台力争发展会员2万家,在线交易额突破15亿元,互联网金融业务突破1亿元。目前,鲁泰物矿网已接入“快捷通”支付平台,实现了平台在线业务链条闭合,预计年在线交易量40亿元以上。

工业品公共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重点整合各种物流服务资源,发展供应链物流服务,实现“互联网+物流”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轻资产运营 开展托管服务

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集团公司技术管理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陕蒙地区开展托管服务,分流富余人员,将企业“人员多、负担重”的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创新盈利模式,提升企业创效能力。自2013年11月以来,先后托管了神木县百吉煤矿、鱼台双合煤矿、府谷煤化集团亿隆煤矿、陕西省府谷县海则庙煤矿,陕北战略重心基地已初具规模。同时,积极开拓宁夏托管市场,与宁夏通达新能源集团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托管罗花崖煤矿、小泉煤矿,争取今年下半年并购建设月儿湾煤矿。

2013年以来,托管煤矿累计生产煤炭600余万吨,共分流人员800余人,节约人工成本近亿元,已累计实现利润4600多万元。对于“轻资产运营”模式,市领导指出“鲁泰控股集团成功拓展外包服务,实现了由输出煤炭产品到输出技术、管理与服务的转变,这是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

坚持改革改制积极对接资本市场

为落实《国务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市国资委和信达公司达成了推进鲁泰控股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和股改上市的共识。目前,集团公司委托中介机构完成了尽职调查,提出了市场化债转股和股改上市的初步方案。

扬帆举棹正劲时,乘势开拓谱新篇。李合军表示,鲁泰控股集团将不断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彰显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大显身手,大展作为。

第9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九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稿之九:创新变革,转型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货运部的徐向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新变革,转型发展》。

当2013年新春钟声敲响的时候,北京中远物流有限公司货运部正式步入了第12个发展的年头。窗外烟花绚烂,炮竹声连连,好似都在诉说着货运部这12年每一段艰辛成长的历程。望向窗侧,一幅普通的世界地图便充分见证了货运部在国际物流领域发展的进程。一个个踏实的脚印几乎遍布了五大洲,而非洲及中南美洲便是货运部在近几年哺育大型综合货运项目的乐土。

回首货运部自成立以来一段段的奋斗历程,无不向我们揭示着一个真理,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转型,货运部才能有所发展、有所作为。

货运部的前身是人员仅有十余人的北京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也仅仅是一般意义上传统集装箱订舱、代理陆运及代理报关业务。辛苦赚来的一点点代理收入也仅够维持日常运转,根本无盈利、发展可言。随着创新与转型思想理念的逐步建立,货运部积极学习、领会精神、落实工作,在多个方面完成了初步转型,即:业务类型转型;收入来源转型;客户类型转型和操作模式创新----从以国内文件操作为主向国外现场物流方案实施转型。

另外, 在业务转型、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货运部也不忘管理工作的职能作用,努力推进内部管理创新:率先在部门内部引进分板块、分层次考核机制,划分二级考核单元市场一部、二部、三部,充分挖掘团队潜能积极创效;积极进行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向市场营销倾斜,打破大锅饭,逐步拉开奖金分配距离;摒弃固有单纯管理模式,逐步深化以营销为主、以营销为重、全员营销、分层次营销的理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成绩已为过往,近两年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物流企业都在经历着自身业务发展的寒冰期。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一直致力于探索中求发展的货运部,把“加大营销力度,优化操作水平”作为创新转型发展的重点,在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同时,大力开展大客户营销,尤其是含金量较高的综合性客户,为其提供全面的服务,秉承一贯坚持的“不等、不要、不靠”的信念,积极主动开拓市场,通过不懈努力与业务模式创新,在攻坚克难的征程中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古语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是的,我们做货运,就要从每一小步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这样年复一年地坚持下来,终究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伴随中国企业海外项目的发展,货运部自2010年起在区域公司领导的支持下组建队伍,以东非五国服务网络及坦桑尼亚驻点为基础稳步发展非洲综合货运项目,将原有委托代理合作模式成功提升为以自营办事处形式独立操作、经营的业务模式,自行调拨社会车辆资源组织跨境运输并开展海外代理报关业务。中国有色、中航技、中色金属、北京建工等几个非洲跨境运输项目在原有基础上都做得有声有色。另一方面,货运部在提供原有出口到门物流服务链条的同时,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江苏大宏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皮棉进口项目成功建立由坦桑尼亚至中国的进口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体系。将原本单一的单向物流服务拓展为双向循环物流体系,有效提升竞争实力。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要做好一番事业,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货物部在稳定布局原非洲综合货运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中南美洲综合货运服务网络,中工国际玻利维亚糖厂项目及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特立尼达铸管运输项目2个自行开发的综合货运项目正是货运部在中南美洲市场开拓的成功案例。货运部通过近2年时间对中工国际玻利维亚糖厂项目进行持续的跟踪与营销,最终赢得客户信任,并受邀于2012年7月与客户组团前往玻利维亚进行了运输路线考察。从智利阿里卡港到项目现场有2条可选路线,长度分别为1000公里和2600公里。货运部派出2名精兵强将历时8天驾车穿越“死亡之路”将两条路线全部考察完毕。考察中他们经历着沿途道路的剧烈颠簸,悬崖边行车的惊心动魄,海拔4500米高原严重的高原反应以致在夜半时分需要紧急就医的各种考验。这一切的付出客户看在眼中感动在心中。2012年9月货运部终于收获了中标第一批4800方设备全程物流运输的喜讯。

但我们深知还有更为艰巨的任务等待着我们,毕竟这个市场对货运部来说是全新的市场,海外运输道路艰险,拉美地区人员工作效率远比国内要低,当地雨季的迫近又对接下来的海外内陆转运和清关实战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坚强的货运部坚守信念并未因此有所畏缩,工作团队一如既往发扬着攻坚克难的精神,潜心钻研、精心安排、不分昼夜进行国内外联动,硬是打响了中南美洲综合货运项目攻坚的第一战。由此可见,开发并保住新客户,不但要有信心、有耐心,更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一流的服务意识以及高超的业务操作水平。只有对业务熟练掌握,对操作过程严格把关,我们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像中工国际这样的客户。

货运部项目团队通过近5年的业务沟通、以操作其尼泊尔、哥伦比亚、秘鲁等多个项目为基础不断将到门运输服务理念渗入其贸易开发中,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等营销手段最终在2012年底成功拿下特立尼达4.9万方铸管到门运输项目。货运部全体项目组成员深知责任的重大,项目方案设计及操作质量不仅关系到货运部与客户长期业务发展的前景,更关系到客户在区域经济中业务开拓的成败。货运部需要在保证原有港到港运输质量的同时,开拓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为贴心、更为安心的延伸服务。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沟通,货运部在对客户市场开拓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需求调研后,决定将普遍意义上到门运输车板交货服务模式进一步做二次延伸,将服务节点推进拓展至门点卸货并按客户要求将货物堆码、摆放完毕,最终达到收货人可立即按需使用的服务结果。

浩大的中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一个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代理网络我们就找资源,没有成功经验可寻我们就跑现场、做设计,目的就是要给客户一个令人满意的整体解决方案。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带病上岗,多少次日夜兼程,甚至是本该与亲朋好友欢聚共度新春佳节的时间也被我们忽略而打包行囊奔赴一线,心中所牵只有项目的万无一失。实践证明,该服务模式的成功操作我们确已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认可,这也必将预示着中远物流综合货运服务领域的实践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与实践,货运部内外兼修,一方面已初步具备了在面对复杂、困难情况下分析、判断、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得起市场考验,在危机与苦难面前能够沉着应对,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货运部为了贯彻落实物流总部“二五规划”战略部署,继续以市场开发为重点,聚焦大客户,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盈利能力,坚持以为“中”字头企业海外项目提供门到门服务模式为市场定位,以全员营销、分层次营销、最后一公里营销思想为指导,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开发、走访客户,通过各类延伸服务巩固客户关系。通过与北京建工、中铝国际、中材国际、中航技、中电工等多家中字头企业的紧密联系,为综合货运业务的进一步开拓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传统货运不断向综合货运转型开辟道路。

回首过去,我们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持之以恒,奋发进取,勇敢地搏击市场,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途径,开辟了业务发展的新天地;

展望未来,货运部将不断总结经验,同时结合公司的发展定位,力争将自身打造成具有较高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物流服务团队,这个团队能够随时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并能够整合各类资源实施全球化运作!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是的,我们所从事的现代物流事业,是一项宏伟的事业,虽然我们现在正处于过坎、爬坡的艰难上升阶段,但,通过我们的创新实践和拼搏进取,未来,我们一定能攀登上事业的高峰、人生的险峰,去领略事业成功的无比喜悦、人生价值的无限风光!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规划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蓝图!在这样的宏伟时代背景和和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我们坚信,在区域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和大支持下,货运部全体员工必将与时俱进,创新变革,转型发展,为北京中远物流事业大发展做出新贡献,为早日实现中远物流的光明愿景而奋勇拼搏、而不懈奋斗!

谢谢!

上一篇:陆羽留下几首茶诗下一篇:电信服务营销技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