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当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藩篱,遵循现代管理原则和高等教育规律,创新管理模式,依托大学文化精神,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人文关怀需要重视,保持推行高校文化管理;对实行目标进行管理,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媒体学生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媒体学生管理论文 篇1: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的创新机制构建研究

摘要:法治化模式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新媒体开辟了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模式的新路径,凸显了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模式亟须解决的多维困境。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必然要求突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构建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法律保障机制、多元化的权利救济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创新机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Mechanism of Legalization Mode of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in New Media Era

HUANG Ling-li,RAO Ai-min

(Security Department,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China)

Key words:new media era;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the mode of legalization; innovation mechanism

高校學生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内部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路径。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依法治校”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202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依法治理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融入、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体现了高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其实质在于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核心在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调节高校学生管理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这种管理模式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高校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和保障自身权益的诉求日益强烈,传统人治化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弊端凸显,法治化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高校师生的青睐。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社群性等特点,在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现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当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更新管理理念和规则,构建符合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的创新机制,提升高校的治理效能。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新媒体时代。以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模糊了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边界,迎合了信息消费者时间碎片化和需求个性化的趋势,成为当代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新媒体的普及和应用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为法治理念和法律规则的普及传播提供了平台,简化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新媒体属于受众主导型,“长尾效应”和“信息茧房效应”容易被无限放大,从而给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带来冲击。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面临的机遇

首先,新媒体提供了法治理念和法律规则普及传播的平台,开辟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领域。由于契合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新媒体正成为影响和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新载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乃至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传统框架,为高校管理者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平台。借助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手段,高校管理者可以嵌入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接纳和认可法治理念,这有助于在大学生中树立法律权威,树立适应高校治理需求的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增强对高校管理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等的认同感。换言之,新媒体开辟了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的新领域,提供了法治化管理的新手段。

其次,新媒体可以简化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工作程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点在于依法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既是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过程,也是规范高校学生管理权力行使程序的过程。[1]因此,必须坚持正当程序原则,以确保权力行使符合法定的权限、步骤和方式。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以学生到现场接受说教为主,如果遵守正当程序原则,受管理部门众多和工作流程繁杂影响,信息交流传递的速度较慢,管理成本较高,管理效率低下。新媒体突破了时空限制,高校管理者和学生能够及时地实现双向互动,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

最后,新媒体满足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拓宽了大学生参与管理和表达诉求的渠道。新媒体是“受众主导型”,受众享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权,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新媒体具有极强的交互性,信息传播方式是双向的,这就决定了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因此,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接受外部信息的方式,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参与、自我实现的机会,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和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新的平台。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方法产生了重大冲击。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方法较为单一,带有浓厚的人治化色彩,无法适应依法治校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忽略了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在大学生中树立法治思维的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采取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管理理念,注重学生的自由、平等与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参与权。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具有大众化、平民化和多元化的特点,缺乏对虚假信息、非法信息的甄别剔除机制,这就使得很多不合法的、有暴力倾向的、反人类反科学的信息泛滥,从而不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娱乐化也会给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带来冲击。例如,当发生涉及高校学生管理的突发事件时,由于“信息茧房”效应,信息发布者往往只考虑满足受众的需求,忽视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辨别,再加上高校管理的透明度不足,容易引发对学校的信任危机。如果学生反映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可能就会形成负面的群体噪音,从而给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亟须解决的多维困境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的顺利实施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法律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性、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不确定性、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不对称性和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不完备性成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障碍。

(一)法律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性

法治是规则之治、良法之治和善法之治。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前提。要想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法律供给与现实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常重视教育法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基本法为基础,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教育行政规章为补充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遗憾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立体式法律体系尚未科学建立,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没有形成上下有序、内容形式完整统一的体系”[2]。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学生管理立法较抽象、原则,且存在立法漏洞。例如,管理主体的法律地位不清晰,高校管理权限不明确等,这些都会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局面;二是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不统一甚至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三是不少高校制定的章程和管理办法,未能以尊重和保护学生利益、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为重点,忽视了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重要性。正如學者所言,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则系统所具有的“管理法”特征,是教育法律等硬法软化以及高校校规等软法硬化的现实写照,它客观上构成了中国公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制度性困局。[3]新媒体时代,以“控制”为特征的高校学生管理法律规范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亟须向以“服务”为理念的法律规范转变,以满足高校学生的时代需求。

(二)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定位的不清晰性

正确认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高校治理的核心问题,更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前提条件。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是个古老的话题,自大学出现之日起就一直饱受争议。在我国,对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发生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承袭过去政府与学生间的关系,以高校权力本位和学生义务本位为特征。[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从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向修正的特别权力关系转变的趋势。近年来,学者们充分认识到了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复杂多样性,两者之间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法律关系”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5]

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主要有单一说和混合说两种。单一说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其中又分为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和内部行政法律关系,高校权力来源也因此而有所区别。[6]混合说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双重或多重法律关系。在双重法律关系中,有学者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教育服务合同法律关系和学籍行政管理法律管理关系[7],也有学者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既有行政法律关系,也有民事法律关系。[8]在多重法律关系中,有学者认为学生入学时与高校为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合同关系,在校期间与高校为内部管理关系,离校时与高校为行政法律关系。[9]此外,还有根据高校管理的内容,将高校与学生关系划分为隶属型行政法律关系、平权型民事法律关系和高校自主管理关系。从立法上看,目前无论是《高等教育法》等法律,还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都没有对高校与学生关系作出明确规定。新媒体时代,由于现行立法对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定位不清晰,导致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确定性增加,高校管理与学生自治的边界模糊,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非对称性

规范高校管理权力和保障学生合法权利是现代高校治理的两大重要目标,也是高校管理法治化模式的必然要求。大学自治是现代大学发展的趋势,内在地要求高校享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权力。高校管理权力主要包括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这两种权力的合理配置对于依法治校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赋予高校一定的自主管理权力。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不仅规定了高校享有自主管理权,还规定了高校学生负有遵守高校管理制度的义务。在赋予高校管理权力的同时,各国立法还特别注重对高校学生权利的保护,力求在两者之间达到适当的平衡。

从法治维度考量,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不对称性是造成我国高校与学生冲突的根源,也是制约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的藩篱。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以高校权力本位和学生义务本位为基本特征,片面强调高校的管理权力,漠视学生的合法权利。例如,原《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总体上采取了“以权力为本”的权力与权利配置方式,充分彰显了“管理法”所具有的权力膨胀与权利受压制的规则特性。[10]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高校职能日趨多元化,高校权力也随之扩张。尽管新修改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加大了对高校学生合法权利的保护力度,但由于高校享有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内部管理规则制定权,使得其管理权力不断膨胀,从而形成高校与学生关系绝对的不平等。[11]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失衡对实现依法治校和提升高校治理效能产生了不利影响,成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发展亟须突破的桎梏。

(四)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不完备性

高校管理权力扩张是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失衡的具体表现,往往容易对学生的合法权利造成损害。“无救济即无权利”,如果权利受到侵犯后无法获得救济,那么权利最终就无法得到保障。不可否认,我国现行相关立法也对高校学生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的救济机制作出了规定。根据2015年修改的《教育法》第42条第四款规定,高校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有权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六章规定了高校学生的申诉制度。

总的来说,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学生权利救济规定得较为原则和模糊,并且很不完备,致使学生的救济性权利难以获得有效保障。这种救济机制的不完备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生的救济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二是救济的方式主要是内部救济,外部救济的机制不畅通;三是缺乏相关救济程序的规定。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不完备,直接影响了法律的权威,进而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的创新机制构建

如前所述,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面临着多重困境,这就需要我们更新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规则,采取法治化的手段和方法,创新高校学生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快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一)构建权力和权利相制衡的法律保障机制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供给与现实需求不平衡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完善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一是针对现行立法的缺陷,修改完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教育法律法规,明确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科学地配置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明确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形成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相互制衡的平衡机制;二是健全以高校章程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则,高校管理规则的制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并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利益需求,体现公平、公正和合理的法律价值,同时取消现行管理制度中不符合或者违背法律法规的内容,使高校的管理规则符合法治的基本精神。当然,高校学生管理规则系统,不仅需要考虑大学自治尤其是学术自治的特殊性与自主性,还需要考虑高校作为特殊行政主体的公共属性。只有积极推进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相关立法,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规则体系,才能推动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

法治的精髓在于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在新媒体时代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两大变化,即高校自主管理权力的不断扩大和学生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事实上,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是矛盾的结合体,两者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高校的管理权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另一个是法律授权高校自主制定的校规。高校校规是高校享有自主管理权的重要体现,是高校行使管理权力的重要依据,在高校治理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在现代大学治理中,不论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运行,抑或教师、学生权利的保障大多数是通过校规予以设定的,校规规划并描述着高校的治理框架与治理秩序。[12]由于现行法律进行了概括性授权,赋予高校制定校规的自由裁量权,却未对校规制定的内容和程序等方面进行限制,这就使得一些高校在制定校规时可以随意扩大管理权力,限制甚至排除学生的合法权利,造成了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不对等。为此,高校校规的制定必须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遵循并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内容具体明确,过程公开透明,保障学生民主参与,确保高校管理权力与学生权利的适当平衡。

(二)构建有效衔接的多元化学生权利救济机制

法治的基础是平等与公正,在高校与学生地位不平等和权力非对等的情况下,必须健全学生权利的救济制度,这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讲,高校学生的权利救济类型也应当包括公力救济、私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三种。但实际上,我国现行立法规定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方式较为单一,如高校学生对学校处分享有申诉权,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和财产权时可以进行司法救济。而在其他管理领域广泛适用的协商、行政复议、调解、仲裁等多元、复合的救济方式却付之阙如,这反映出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法律体系的严重缺陷。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多元化、复合化。鉴于上述三种救济方式的不同价值功能和社会成本,我们需要完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方式,构建以公力救济为核心,私力救济和社会救济为补充的权利救济体系。在权利救济结构中,以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为主的公力救济居于核心地位,是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具有优先适用性;以教育调解、教育仲裁为主的社会救济,以及以协商为主的私力救济处于次要地位,是对公力救济的必要补充。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多元化机制有利于实现诉讼与非诉讼制度的协调配合,促进各种高校学生管理纠纷解决程序的多元化与合理化,最终达到维护高校教育自主性管理权与保护学生合法权利的目的。[13]

在法治框架内建立校内救济与校外救济有效衔接机制,是保障高校学生合法权利,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完善高校内部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具体包括:一是制定《高校学生申诉办法》,实行申诉部门和决定作出部门分离,明确学生申诉的规则与程序;二是建立完善学生管理校园听证制度,对涉及高校学生重大利益的处分、处理决定,尽量采取听证方式,确保程序的公平、公开、公正。另一方面,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校外救济制度,建立健全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制度,探索试行教育仲裁制度,完善教育行政复议案件处理机制,规范办案流程,明确教育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畅通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渠道。此外,对校内外救济制度进行整合,改革诉讼程序实现权利救济的多元化对接,确保各种救济制度的有效衔接,为高校学生的合法权利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救济。

(三)构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着“非法治化”问题,致使容易出现“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有必要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将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根植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全过程,将学生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首先,加强高校学生法治教育,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强化规则意识,实践法治的育人功能;其次,健全高校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梳理高校学生管理法律风险清单,加强校内外的信息共享和风险预警,探索发布学校法律风险处置指南,形成妥善预防和解决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的法治化框架;再次,加强高校法治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高校法律顾问制度,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法治化队伍;最后,构建高校学生管理信息沟通机制,搭建师生平等对话的信息沟通平台,确保信息发布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构建民主参与的高校学生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逻辑起点。以人为本反映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就是要求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自由、平等,尊重学生的选择,确保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必须适应“人本管理”的需要,以学生民主参与为契机,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制定合理的学生参与管理制度,明确参与主体、参与方式和范围,保证制度的透明性和可行性;二是积极推进管理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管理参与权;三是高校制定管理规则和对学生作出处理决定,应当进行认真的调研、座谈,尊重和采纳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此外,高校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扩大学生权力空间,真正实现学生管理活动中的学生民主化参与。[14]总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民主化与专业化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体现。

参考文献:

[1]钱怀瑜.论高校管理法治化中的正当程序原则[J].理论导刊,2009(5):59-61.

[2]廖文秋,张文艳.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27-130.

[3]姚荣.“管理法”走向“平衡法”:中国公立高校学生管理规则系统的演进逻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53-163.

[4]王旭.变革中的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7(4):148-156.

[5]刘剑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1.

[6]谭晓玉.权力与权利的冲突与平衡: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纠纷透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69-73.

[7]朱玉苗,趙伯祥.高校与学生:两种法律关系的法理分析[J].学术界,2005(1):220-227.

[8]雷玉德.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6(4):113-116.

[9]朱志军.现代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思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3):91-98.

[10]罗爽.从高等学校权力为本到学生权利为本:对公立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5-26.

[11]苏林琴.行政契约:中国高校与学生新型法律关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99-121.

[12]徐靖.高校校规:司法适用的正当性语适用原则[J].中国法学,2017(5):91-110.

[13]胡华秀.普通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透视:兼论学生权利救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38-41.

[14]张莼波,郭万牛.高校学生人性化管理范式的缺失与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161-164.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

作者:黄玲俐,饶爱民

新媒体学生管理论文 篇2: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当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藩篱,遵循现代管理原则和高等教育规律,创新管理模式,依托大学文化精神,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人文关怀需要重视,保持推行高校文化管理;对实行目标进行管理,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功进入到了一个新媒体时代,微信、QQ、微博等APP成为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交流软件,移动互联终端已然成为了大学生最重要的交流平台。在这种现状下,如何根据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对传统高校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是广大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般来说,制度管理模式是高校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重视管理制度的作用,通过制定各种校规校纪来约束并完善学生的行为。这种硬性的制度管理模式的实质是将一个个拥有独特个性的人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这种制度管理模式自然有一定的优越性,它保障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但这种过于死板的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它只能从外部约束学生的行为,无法从精神层面激励学生。与此同时,学生处于被动的被管理约束地位,很容易使他们对这种强制性的管理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制度管理模式往往是在学生触犯校规校纪后,进行教育管理,存在滞后性。因而无法真正深入地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新媒体”概念由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Idmark于1967年首次提出,这是一个相对且不断更新的概念,在传统的三大媒体基础上“新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这就直接表明了“新媒体”的性质。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主体、客体、技术、内容、形式、传播的观念和速度等都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丰富,获取便捷,这使得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极大的释放,思想的多元化使他们不再认可单一的管理模式。传统学生工作者的权威被动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善于把握创新点“新媒体传播的平等性、交互性特点,要求现代传媒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单一的育人模式,注重教育的互动性、主客体的平等性。”根据新媒体在高校盛行的特点,观察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利用其双面的性质,对原本单一的管理教育模式进行变革,坚持与时俱进是高校在创新管理模式上的一条重要原则。

一、依托大学文化精神,加强信息素养教育

事物都具有矛盾性,新媒体亦不例外,它利弊兼具。新媒体网络信息丰富,获取便捷,极大的拓展了人的视野,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得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当今最大的互联网使用群体,而大学生在自控能力方面尚不完善,很容易造成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引发现实世界沟通交流障碍,人际关系冷淡,信任危机等严重后果。这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同时期下的大学生群体,思想认知也在不断更新,加上国家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就成了必然的趋势和要求。为了锻炼大学生获取和批判性地甄别信息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素养在新媒体带来的价值观混乱的条件下应运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的监控和引导高校新媒体舆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采取最简答粗暴的方式,积极成为新媒体舆论领袖,掌握輿论宣传的主动权,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高校文化的维护与培育,特别是高校精神文化的建构与生成,是一个价值观的传输过程,也是一个价值观的内化过程。”高校文化精神是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依托,也是进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地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正是大学文化精神的精髓。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严谨求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而大学精神则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和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高校文化精神引领大学的风气,自觉传播优秀文化,引领文化创新,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在现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当掌握新媒体所带来的创新点和传播速度优势,结合高校文化精神,积极营造一个优秀的大学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健康绿色的使用新媒体,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实现信息素养的教育,尽快占领网络教育的最高阵地,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传播者,辅导员可以担当新媒体舆论领袖的角色,这就要求了高校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交流方式并且加入他们的行列,提高参与舆论的积极性,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BBS、公共聊天室等形式,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健康的大学文化精神,掌握话语主动权,最大程度上与学生形成思想共识和共同价值观。参与交流的方式也要跳出传统的“说教”方式,在语言运用上、话题的选择上以及方法的结合上,也要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表达方式,适当融入时下流行语,增加幽默感和亲近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同时也可以集思广益,号召同学们共同参与平台的建设,给予学生积极参与舆论的动力,并及时的对出现的言论进行适当分析,使学生们既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又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时代感的认同,保证他们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沿着一个正确的意识轨道上行进,进而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辅导员还要灵活的应用现有的网络环境深入关心学生的生活,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教育。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的优势,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大学文化精神为内在导向,参与学生的网络交流方式,潜移默化的展开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避免新媒体给高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促进高效的健康发展。

二、推行文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高校文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新发展,是“文化管理的模式在大学组织管理中的运用,在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强调建立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为获得管理成功的关键。”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文化管理理论不仅仅适用于企业文化管理,而且可以在高校文化管理工作中起到“无为而治”的作功效。高校文化管理旨在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校推崇的价值观、世界观、管理制度内化为学生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实现高效的学生管理。

“在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中,由于身体不在场和匿名,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身份和角色对道德交往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就变得微乎其微。人们在网络空间里的交往伦理,更多地不是取决于他律而是取决于自律。”而如何使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做到完全自律这又是高校文化管理的一个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文化管理便是新媒体时代赋予高校的新型使命,文化管理相对于以制度管理为核心的传统管理模式更为完善。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力图从精神方面进行感化式教育,使得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高校的规章制度,从而自觉完善自我的言行,提升自己的素养。在文化管理模式下,高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信念、责任、道德感化教育,慢慢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教育方式虽需要长时间进行,但这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事前的约束和调整,且管理效用是长久的。

高校文化管理要强调管理的三个方面:首先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其次,管理过程必须贯彻并体现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最后管理方式要将理性与非理性结合,在科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性管理的因素。一切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激励学生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全方面发展。文化管理不同于制度管理,在制度管理模式下,哪些欠缺纪律观念,常常触犯条列条规的问题学生处于被惩罚的角色,这会使被惩罚学生感到不平等性可能使他产生逆反心理,而在文化管理模式下学生工作这则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更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学生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精神激励的无形力量,如果出现问题学生要及时深入沟通,挖掘原因,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途径,并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初期,地区差异、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加上社会等级分化严重,高校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随着显著。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意识到这点并且注重人文关怀,主动帮扶贫困生,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对他们进行双重呵护,使他们重塑信心,勇敢面对生活。

在文化管理制度下,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增强服务意识,改变工作作风,利用新媒体技术参与深入学生生活,与学生融为一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管理效果。学生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也不是的管与被管对立关系,学生管理者应充当关爱者,服务者。当然,推行文化管理并不是意味着制度管理将推出高校管理的舞台。制度管理作为学生行为规范的标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在其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性管理的情感因素,使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发挥两者显性与隐性的辩证作用,才能更好地进行高效管理。

三、完善目标管理,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和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方法。它调动了组织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将个人利益个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了,因而能鼓舞士气,极大地激励组织人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具有很好的激励功能。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中逐步引入目标管理体制,这种现代管理方法以其优越性正日益受到关注。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高校目标管理制度主要从确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估目标等层面展开,使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共同制定成长目标,大学生得以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得以加强对目标的认同感,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积极朝着目标努力完善自身,实现管理效果。在目标管理制度下,不再是以往单向性的灌输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而是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对即将步入社会无所适从的状况,原因大都是对未来缺乏目标与规划,对生活充满困惑,找不到自身的价值。高校是通往社会的桥梁,缺乏目标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无法实现自身价值。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关注学生这一状况,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潮流形势,善于利用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资源积极引导学生找寻自身的兴趣爱好,关注社会需求,从未来的就业、创业、学术深造等方向,促使每位同学建立起个人的成长目标体系。在新生入学时,学生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辅导员,就应该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材料、与学生及家长交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和发展需求。学生管理者应灵活运用高校目标管理体系,不要生搬硬套,掌握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性格测试/心理健康測试等测评,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知自我。辅导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预设的几种发展目标。学生根据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从假设的目标中选取最适合个人发展的目标,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个人目标合理而且合乎实际。在确立目标之后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写出规划书,这样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及保证目标管理的完整性。当学生确立个人的发展目标后,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在目标的实施阶段,围绕学生的发展目标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为实现目标提供现实活动的载体。定期开展有利于培养个人技能、道德品质的院系活动,组织学习成果汇报演出,召开学期表彰大会,展示学生的优秀学习成果,激励学生们进一步为实现个人目标而继续努力。目标管理制度下,辅导员要定期督促完善学生的个人大学生涯规划书,从考勤、学习成绩、活动参与情况、德育量化积分等方面建立学生个人考核档案,发挥评先评优、奖助学金评选的激励作用。

目标测评是目标管理制度的最后一个阶段,参与学生的个体目标,比对现实的效果,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从而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实现提供条件。在这个阶段,学生和辅导员共同进行目标评估,学生是评价的主体,综合考虑到目标设定的难易程度、个人的努力程度等因素,进而完善目标。辅导员对目标测评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使目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目标管理的效益。

学生管理是一门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只有遵循现代管理原则和高等教育规律,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推行文化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藩篱,才能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作者:邹新

新媒体学生管理论文 篇3:

“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如何完善高校学生管理的探索研究

摘 要: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的运用,将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融合,可以针对高校学生管理情况,设置完善性的教育管理体系,为教育体系的整合以及学生管理方案的创新提供参考。该文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互联网+”思维模式下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管理效果,为高校教育创新提供支持。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学生 管理

Research on How to Perfect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Mode of "Internet+" Thinking

QU Yan

(Changchun Finance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00 China)

在实际的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方法单一以及互联网思维运用不足的问题,这种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会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无法满足高校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在“互联网+”思维模式创新的背景下,管理者要认识到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根据高校学生的基本特点,设置创新性的人才管理方案,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的运用,将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融合,可以针对高校学生管理情况,设置完善性的教育管理体系,稳步提升课程教育质量,为教育体系的整合以及学生管理方案的创新提供参考。

1“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价值

结合高校学生管理特点,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理念的运用,可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网络化学生管理体系的设置,展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价值。第一,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会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高校教育的特殊性,人才培养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可以逐步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探究环境,帮助学生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的能力[1]。第二,在网络资源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融合中,可以利用网络互动性以及灵活性的资源,强调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稳步增强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2]。第三,将高校学生管理与网络资源融合,可以维持校园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目的[3]。

2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

2.1管理模式相对陈旧

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现状的分析,在实际的学生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模式陈旧的问题,这种现象不能与社会环境发展相适应。首先,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部分教师认识到“互联网+”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学生管理中,其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上下级管理模式的落实,虽然可以达到学生管理的目的,但这种管理模式与学生的距离较远,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其次,在学生制度管理模式下,学生需要自主选课、上课,在这种学习时间以及学习空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增加了学生的流动性,无法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目的。最后,对于部分高校及教师来说,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管理难度,甚至其在部分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学生的管理成效大大降低[4]。

2.2学生管理思想落后

伴随高校的教育改革,部分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导致学生管理思想相对滞后,无法满足高校教育管理及教育创新的需求。通常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思想落后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根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院校的学生管理采用了行政命令式的模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发挥学生管理的效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带来影响;第二,虽然部分院校管理者认识到“互联网+”思维模式达到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学生管理中,忽视学生的自身价值,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院校管理者要及时改变以往的思想,通过“互联网+”思维模式的运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满足高校的教育改革需求[5]。

2.3管理队伍素质薄弱

结合高校学生管理现状,由于高校学生逐年增多,与学生相适应的活动场地、住宿条件等出现了不足的现象,最终降低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这种情况下,无法发挥高校学生管理职能,在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素质薄弱的情况下,通常会导致以下问题:第一,学生辅导员的结构失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虽然部分管理者认识到学生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受到网络信息资源的限制,辅导人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终影响高校学生的管理效果;第二,结合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基本情况,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而且对学生管理的方式相对陈旧,实际工作中不愿采用创新的形式进行学生管理,最终增加学生管理难度,无法满足高校持续运行及稳步发展的需求[6]。

2.4高校在网络信息的冲击下思政教育面临困难

各高校学生正处于校园生活的最终阶段,也是与社会进行接触的初步阶段,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日益成熟,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建立日益完善。但学生对社会复杂性的了解较为片面,在面对网络上庞大信息的冲击时,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偏弱,对信息正确性评估的经验较为缺乏,甚至可能会被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所误导,使得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日益困难。此外,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愈加注重自身的个性化建设,在集体中具有较高的表现欲望,使得学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一定制约[7]。

3“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准确掌握学生动态

伴随高校的教育改革及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落实中,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传统教育环境,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模式、生活现状等,并这些内容与“互联网+”思维模式进行融合,通过网络平台动态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常情况下,在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需要做到以下内容:第一,对于高校学生管理者,应掌握“互联网+”思维模式的优势,在各个班级设置管理人员。比如:结合网络时代的运行特点,在网络信息资源运用中,可以通过映客直播、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利用网络动态数据资源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这种网络环境的运用,院校管理者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学生的情况,并对学生学习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8]。第二,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融合中,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数据资源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通过持续性的关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以及政治观念等,并设置动态互动的数据监测系统,帮助院校管理者精准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目的[9]。

3.2积极创设网络微平台,引导网络舆论

根据“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基本特点,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通过网络微平台的创设,可以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一般情况下,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网络微平台创设中应该做到:第一,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通过学校网络环境的营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舆情,并通过“互联网+”平台等媒介的利用,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信息引导价值,通过舆论引导提升学生的管理效果,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10]。第二,结合高校学生管理情况,在实际的学生管理中,院校管理者要利用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帮助学生建立平等、通畅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在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下积极传播校园新闻内容,使学生在动态化的网络环境下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稳步提升自身正能量[11]。比如:在某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学生管理部门组建了“星空”网络文化工作室,通过该平台的设置,不仅可以展现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而且也会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规范学生管理行为,学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及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再比如:在学生管理平台设置中,应该强调信息采集模块的设置价值,通过信息管理功能的强调以及学生信息网络化的整合,细化学生的管理职能,并通过信息录入、课程管理、成绩管理以及在线考试等系统的运用,对学生的状态进行评价,充分展现“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价值[12]。

3.3积极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素养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灵活性及便捷性,通过“互联网+”思维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需要將学生作为主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以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通常情况下,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第一,利用手机平台搭建学生自我管理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平台的设置,可以积极设置多端互动沟通平台,班级的学生管理干部要协助网络辅导员开展网络学生管理课程,通过日常活动的发布、活动签到以及课程更新等方法,减轻辅导人员的工作压力。在学生自主管理平台设置,可以强调对学生考评绩效的评价,针对迟到早退的问题评价学生的表现,积极落实高校学生管理规范,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在网络信息技术运行及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实现“互联网+”思维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院校管理者要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通过自我管理平台的设置,利用手机App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环境,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目的[13]。比如:在学生自主管理平台设置中,平台中的功能需要包括学生话题讨论平台、全过程学习书籍采集平台等,通过这些平台资源的运用,可以强调数据采集的处理价值,为高校教育管理以及形成性评价体系的设置提供参考。第三,在学生自我平台搭设中,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投票,学生在这些平台下,可以通过各项数据进行的分析以及操作方案的调整,进行各项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展现平台整合及模块创新的价值[14]。比如:在学生自主管理平台中,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进行文件资料以及学生数据的收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养的强调提供支持。

3.4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加以重视,全面提升其素质

在“互联网+”时代推动下,庞大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冲击,在为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互联网不好的一面。在乘坐公共交通的过程中,会发现低头族的现象大量存在,甚至部分群体沉迷网络游戏,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只是为学生的交流带来便利,更是对学生的自律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使学生对互联网具有正确的认知,保障学生对互联网的正确利用,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首先,应使学生明确互联网是人们了解信息的工具,并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对互联网进行正确的利用,明确互联网只是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生活的辅助工具。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正确使用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以国家相关政策促进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规范性建设。现阶段,有许多网络诈骗行为的发生,甚至对学生的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学校应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重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课程的开设,促进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使学生对此类事件保持高度警惕。与此同时,学校还应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网络信息的虚实难辨性,以客观的态度进行信息的评断,避免人云亦云现象的出现。最后,学校应向学生适当渗透“互联网+”的概念,使学生对互联网进行正确的利用。学校可以成立与互联网技术相关的社团或工作室,对学生互联网的使用技能进行培养,并对其适当灌输正确使用互联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网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性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指导以及教学方法完善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学生基本需求的探究以及学生能力情况的分析等,融入“互联网+”思维模式,通过网络平台的设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同时也可以帮助院校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充分展现高校课程教育的价值。通常情况下,在网络信息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管理者需要结合院校发展特点,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运用、网络微平台的设置以及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等,积极营造宽松性的教育管理环境,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余帆.“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思维模式探究[J].法制博览,2019(32):41-42.

[2] 邹丽伟,刘晋禹.智慧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信息精准服务研究[J].情报科学,2021,39(8):120-125.

[3] 邓楚云.“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机制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5):177-178.

[4] 陈瑞.“互联网+”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27):1.

[5] 张慧丽.专业认同感对高校工作开展的助益——评《自我认同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2021(9):98.

[6] 曲嘉瑄,董英帅.大数据在高校学生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软件,2021,42(8):48-50.

[7] 陆岷峰,汪祖刚.大数据运用的特征、问题与管理策略——基于互联网金融稳定的视角[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5-10,27.

[8] 张衍辉.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转变路径[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6(4):54-55.

[9] 杨逸蓝.利用互联网进行学生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63-64.

[10]张馨尹.“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评《“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及创新》[J].新闻战线,2018(21):162.

[11]梁志兵.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6):87-88.

[12]刘艳英.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研究——基于互联网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2):107-109.

[13]王貴丽.“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9(18):192-193.

[14]高凯.“互联网+”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探索[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7(5):191.

作者简介:曲妍(1984—),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者:曲妍

上一篇:远程教育半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学生会副主席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