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的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网络交流的主要载体。基于传播学理论的视角,通过分析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探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优化高校宣教网络的对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浪潮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这些机遇迎接挑战,改变观念,以人为本,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多个层面系统的开展新媒体德育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时俱进。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德育教育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的信息技术向受众提供服务的新兴媒体形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点。新媒体以其特点和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平台

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形式多样等特点,彻底颠覆了传统大学生德育教育环境。一方面可以应用新媒体去充分的发掘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教育资源,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应用新媒体方便快捷的传播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规范,而不受制度、体制和繁琐程序的诸多约束和限制,无论是在空间、时间、响应速度、影响范围上都是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平台。

2、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

传统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常采用座谈、谈心、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这些方式在空间、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要求。QQ、SNS网站、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大学生,使德育教育开展得更直接、更深入。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新媒体能随时随地获取教育内容,极大提高了德育教育传播的效率。

3、新媒体提高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自主性

一方面新媒体上不同层次的德育教育内容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轻松、自由的阅读图文并茂的教育内容,在主动探索和寻找过程中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新媒体这种信息传播双向互动性使大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自主性。

4、新媒体提高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的虚拟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认识和交往的方式,掩盖了交往过程中个人的一些社会身份,带来了教育双方在人格、权利、地位上的平等。使得大学生能够比较真实的与教育者进行交流互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育者通过新媒体能够直接、有效的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情感,掌握大学生真实的想法,及时发现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中暴露出来的极端想法和不良倾向,对于大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应用新媒体积极进行互动讨论,能够收到传统德育教育无法比拟的效果,在互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

1、新媒体对大学生德育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

传统大学生德育教育强调道德的灌输性,采用“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扩展了大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大学生具有更独立的个性和想法,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教育方式并不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形式不断出现,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的研究严重滞后,缺乏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前瞻性理论和实践研究。

2、新媒体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增添了难度

过去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教育者,这些传播内容都经过层层过滤和筛选。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发布和使用更加随意自由,信息良莠不齐,这些信息既有正面积极的思想道德内容,也充斥着一些负面消极的违反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修养的内容,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得信息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很多负面信息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了消极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正面影响,加大了德育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

3、新媒体对高校德育教育者新媒体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高校德育教育者对新媒体的认知、运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对于新媒体的使用和发展。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由于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认同感,使他们最先接触到新媒体并成为新媒体的使用者和推动者,而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满足于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敏感性,加上新媒体意识淡薄、新媒体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等问题,使高校德育教育者常常处于信息技术的劣势地位,这不能适应新媒体德育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德育教育者亟需提高新媒体素养,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

1、改变德育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开展德育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开展德育教育,关键是改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

新媒体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们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平等性,使他们不再轻信书本和权威,拥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因此对待大学生德育教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采用教条和权威式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者要和大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式关系,加QQ好友、关注他们的微博、微信,真心诚意的与学生交流互动,在这种融洽的关系中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主观能动的选择教育影响,并积极内化为自身的发展内容,获得成长与发展。

2、加强大学生德育队伍建设

高校应对大学生德育队伍进行新媒体的应用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媒体的驾驭和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德育工作中,充分认识新媒体、科学利用新媒体,有效借助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同时,高校应设立相应的项目和课题鼓励德育工作者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教育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建立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论体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应倡导高校德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新媒体德育教育实践,充分利用即时聊天工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主动的、快速的传播正确的德育思想、理论和教育案例,开设个人微博、微信,针对当下大学生德育问题,撰写微信、微博等,同时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进行正确的德育思想引导。

3、提高大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和道德自律意识

高校应该组织开展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新媒体媒介素养的课程,普及新媒体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新媒体素养实践,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建立对新媒体信息的批判精神。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新媒体道德规范”的内容,在校园新媒体平台上开展“新媒体媒介素养”的讨论等活动,强化学生的新媒体道德意识和观念,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和自律意识,履行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使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无论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提供者,还是作为接收者、使用者,都能自觉遵守新媒体道德规范,文明、合理的使用新媒体资源。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新媒体道德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高校校园文化应该符合时代特点,将新媒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在校园中具有广泛影响的新媒体文化如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内涵。把新媒体德育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新媒体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相互协调和整合,更好地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总之,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主动迎接新媒体的挑战,改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立足大学生的实际,自上而下的从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等不同层面系统的开展新媒体德育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①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

②蒋宏、徐剑主编:《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4

③胡彬,《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新思考》[J].《学理论》,2010(20)

④李作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世纪桥》,2012(13)

(作者: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讲师)

责编:周蕾

作者:刘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新特点与高校宣教网络的优化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的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网络交流的主要载体。基于传播学理论的视角,通过分析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探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优化高校宣教网络的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网络交流;高校宣教网络

“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由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理斯于2003年共同提出:“自媒体实现了普通市民通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和分享自己真实看法、发布自身新闻的途径。”简单而言,自媒体的主体是人,人人都是信息、新闻的传播者;依托信息科技,高度的交互性、自主性的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重要特征是在传播中实现了去中心化和双向沟通,形成“人人皆媒体,人人皆新闻”的氛围。

一、自媒体的基本涵义及其传播学意义上的特点

目前,自媒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论坛传播型、个人发布型、即时交流型和自拍自论型。论坛传播型主要包括校园BBS、校园贴吧、QQ群等,特点是范围较广的受众、紧密贴近的校园环境、规范化的管理、真实的由官方管理员发布的信息等。个人发布型主要包括博客、人人网等,特点是入门容易,全景式展示个人心态和活动状态,“点对面”传播信息。即时交流型主要包括QQ、微信、飞信等,特点是部分为实名制注册,在线分享信息,“点对点”交流信息。自拍自论型主要包括微博等,特点是网络与手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全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的兴起给信息的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基于传播学理论,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是“微观权力”效应。法国20世纪思想大师米歇尔·福柯提出微观权力学说,即人自身有对微观权力实际运用的需求。自媒体的产生发展正可以看作是微观权力的驱动,人人有表达话语、传递信息、接受与分享资讯的权力。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平等性,人人可以自主发布传播话语的特点就是微观权力学说很好的体现。

二是“把关人”缺失和“广场效应”。“把关人”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即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经过信息的取舍来决定最后传播的内容,使放进信息渠道与受众见面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而在“人人皆媒体,人人皆新闻”的自媒体时代,“把关人”机制趋于弱化甚至不存在。另外,社会心理学中的“广场效应”描述了一种从众效应,即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人们经常表现出与日常生活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行为。自媒体平台容易导致这种现象,即当有激进分子发布非理性的煽动言辞时,人们往往会跟帖,大多数人对这一事件的极端态度淹没了少数理性的观点。

三是“沉默的螺旋”效应。“沉默的螺旋”效应由德国社会学家诺埃勒·诺依曼最先提出,即当自己表达意见时,如果赞同的意见受到其他人的肯定,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这类意见更加扩散;相反,如果赞同的意见无人或很少有人发表看法,自己也会把看法隐藏起来。这样,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的增势,这样日积月累,会导致得到赞同的意见越来越强势,而“被沉默”的意见将无止境地沉默下去,形成螺旋发展的态势。关于自媒体是否会消解“沉默的螺旋”是有争议的。一方面,不少学者认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沉默的螺旋”会逐步消解。因为在自媒体的背景下,各方可以自由地表达个性化的观点,以往处于弱势话语权的草根阶层只要拥有终端设备就可以轻易发表观点,容易找到相同观点的群体,较难形成一边倒的局势,不用害怕被孤立,而且网络存在虚拟性,自媒体可以不采用实名发布,这样更加可以防止被孤立。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沉默的螺旋”效应不会消失。因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网络社区,在一两次“被沉默”和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沉默”。其实上文提到的“广场效应”就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沉默的螺旋”。

二、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了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大学生手机用户中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为80.8%。该报告还显示,随着校园无线网络接入设施的改善,大学生对手机QQ、微信、微博、飞聊(飞信手机客户端)、人人网等自媒体都“了解并经常使用”,大学生手机用户中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86.2%。该报告还显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登录自媒体的频率较高,47.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手机绝不离身”,甚至有受访大学生选择“手机有时会勾住眼睛、粘在手上”,37.4%的大学生选择“天天登录,形成习惯”;40.4%的大学生选择“在无聊时登录”。当遇到“假设某段时间不能使用自媒体平台了,你觉得怎样”这个问题时,14.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无法适从,离不开网络世界”,56.6%的大学生选择“刚开始会不习惯,但逃离除了网络就是网络的生活后会感觉很好”。从以上数据来看,大学生对自媒体非常熟悉且依赖性较强。

基于前述的传播学理论,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自媒体背景下的网络交流主体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交流主体可以是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人,普通大众可以发起话题,与熟人、陌生人进行交流; 其次,自媒体将传统的官方主导的交流方式转化为双向沟通的交流方式。自媒体的这些新特点与大学生彰显个性、价值观多样化等特点相融合,体现出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自主性特征,即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我呈现。自主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选择上的完全自主,不受干预和管束的行为特点。这种自主性有利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等素质的培养,也易导致大学生放纵自己,随意说谎,发布虚假信息等不良行为。

在传统媒体到自媒体“去中心化”的时代过渡中,大学生的媒体角色从受众者转变为传播者。大学生在自媒体中积极表达,自由展现自己,例如发布个人博客、微信朋友圈中秀生活等等,自我意识得到极大的满足,但也因为“他律”缺失增加了发布不当言论的风险。

二是平等性特征,即平等交流增加,积极参与各类网络互动。平等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讲等级,不讲身份,不讲地位,不讲性别,而以普通网民身份进行平等交流的行为特点。这种平等性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促进大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网络交流,但也易产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流、盲目跟风的风险。

在一些高校日常事务中,大学生会积极通过自媒体发表个人意见,反映自身诉求。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还参与了多种形式的“网络问政”,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微博政治参与作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种新模式,促进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社会化进程。在自媒体交流平台上,大学生可以不分阶层、性别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又要避免被不良社会风气所左右。

三是开放性特征,即言论发表放开,意见领袖涌现。开放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言论行为的开放和领先。这种开放和领先的交流特征促使一些大学生敢于发表思想观念,成为了大学生中的意见领袖,但这种意见领袖也常与传统媒体的角色重合。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交流的潮流中,涌现了大学生意见领袖,成为大学生舆情信息流向、思想动态的重要力量。围绕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关注和兴趣需要,意见领袖通过聊天、发帖、评论、转载等手段加大舆论的影响,促进具有较高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大学生精神共同体的形成。大学生意见领袖本身也是大学生,也呈现出大学生的特点,在发表意见时也处于有限理性。而在自媒体实现了从传统媒介“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过程转变后,意见领袖也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大众传媒与意见领袖的角色重叠。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见领袖的角色可以是记者、编辑、评论员,也可以是受访者或特邀嘉宾,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角色担当和职能显现是自媒体时代特有的。

四是多样性特征,即网络交往热门,呈现多种类型。多样性特征主要指网络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交流目的、交流内容、交流对象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使得大学生网络交流的热衷度更高,但同时也加大了网络交流教育引导的难度。

自媒体的多样化载体为网络交往提供了多种形式,例如人人网、QQ空间等虚拟社区,或微信、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都突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大学生不仅可以与同学、朋友等熟人进行联系,还可以结识许多陌生的新朋友。网络人际交流往往能够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成就感,包括好友数量众多、发布的信息被点赞等。

三、自媒体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影响

在自媒体背景下,由于自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新特点叠加起来,产生了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发轫于相关的传播学理论,对高校宣教网络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一)积极效应

一是突出了高校宣教网络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自媒体平台中缺失“把关人”,海量信息难辨真假,人人可以发布新闻,信息可信度降低,这是自媒体的弱点,而这却是传统媒体的优势。高校宣教网络能够通过传统媒体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终结鱼龙混杂的局面,提高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信息认可度。

二是借助自媒体平台扩展了高校宣教网络的共享性。自媒体平台为高校宣教网络提供了开放的环境。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高校的最新消息和热点新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动态。这种双向的互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共享信息,丰富了宣教网络的信息资源和教育手段。

三是自媒体的匿名特点有利于加强高校宣教网络的针对性。自媒体可以不采用实名发布,大学生会在自媒体平台中展露一定的真实状态,宣教网络工作者能够通过加好友、加关注等方式,在尊重大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大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消极效应

一是海量信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带来挑战。一方面,自媒体平台中海量信息的存在,使大学生“信息爆炸”,容易带来价值观的混乱。另一方面,海量信息对宣教网络工作者信息量的掌握带来挑战。面对“以秒计数”的信息更新,教育者如何分配精力和时间有所取舍地接受信息,并且如何面对占有大量信息的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都是自媒体对高校宣教网络提出的新挑战。

二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给大学生意识形态留下隐患。媒介素养是指受到教育、得到训练的公众以合理的、建设性的、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素养运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交流表现与他们自身的媒体素养息息相关,我国高校尚没有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自媒体传播的含有意识形态的信息有可能不被大学生正确识别,必须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自媒体的能力。

三是自媒体的发展对高校宣教网络的应急处理机制造成冲击。由于自媒体快速传播信息、广泛覆盖受众、传播手段多样等特点,大学生随时能受到自媒体舆论的影响。高校宣教网络的舆情监控及处理尚不能满足自媒体传播的要求,亟待加强,以引导大学生关注权威舆论、增强判断能力。

四、自媒体时代高校宣教网络的优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自媒体背景下,针对大学生网络交流呈现出的新特点,高校宣教网络应该注重三个“场”的创新与优化。

(一)构建好“叙事场”

一是确立师生叙事主体。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以平等为特征的话语表达和互动传播的叙事场,不同于以往单向度的灌输式的高校宣教网络叙事场。高校宣教网络必须从“人”出发,尊重师生双主体的叙事模式,形成“你、我”对话的方式,叙事主体互相学习、理解和接纳。

二是构造互动叙事情境。自媒体背景下的叙事情境超越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叙事情境。因此,高校宣教网络必须建立在互信、互动的环境基础上。师生在多元开放的叙事场中,超越原来文本式的教学模式,更易被激励去尽情地诉说、倾听、分享,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采用鲜活叙事手段。自媒体的叙事手段多样化、生活化,消解现有高校宣教网络的既定化、程式化。教育通过自媒体鲜活的个性来表达,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日常的生活中探寻世界的价值观,实现“教育生活化”。

(二)把握好“心理场”

一是创建自媒体化的宣教网络平台。“心理场”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率先提出,包括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两个概念,即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可以成为激励因素,更大的作用来自内部动力。自媒体已成为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大学生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高校应首先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教,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度,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夯实“心理场”基础。

二是发挥自媒体促进大学生的辅助作用。在外部环境发展良好的基础上,着重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通过使用自媒体平台,高校宣教网络工作者应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别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使其把握舆情信息流向,以掌握大学生思想学习动态,成为积极能量宣传的重要力量。

三是搭建自媒体个性化活动空间。勒温的“心理场”理论形成时主要应用于研究团体生活动力,研究表明团队领导者作风、团体成员间的交流频率及对制度的遵守情况对团体的动力有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宣教工作者可以通过搭建以班级等团体为单位的自媒体个性化活动空间。在此空间中,应用“心理场”理论,根据团体成员的个性特点,设计合适的课程活动,力求发挥每个大学生的特长,使宣教网络达到较好效果。

(三)引导好“舆论场”

一是建立自媒体官方主平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除了传统的官方舆论场外,还有民间的网络舆论场。在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的主流舆论和宣教网络工作往往处于“失语”状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公共平台建立好高校宣教网络的官方平台是当务之急。新颖的自媒体形式较易聚集大学生的关注度,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及时维护好自媒体公共平台发布的信息,重新占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二是营造公开、透明信息氛围。在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海量信息,如果高校不及时公开信息真相,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信任度,就无法取信于“生”,引导舆论流向。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注意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阐明信息的进展情况,使公众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是加强官方、民间舆论互动。传统的官方舆论场权威性更好,而民间的网络舆论场参与度更强,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取长补短。官方舆论及时对民间舆论的争议点进行解释,民间舆论适时转载官方舆论的权威报道,这样的互动使两者优势互补,能够让大学生全面了解事态的发展,作出公正的判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高校需要与时俱进地认真审视自媒体传播和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新特点,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以自媒体为重要载体,实现“叙事场”、“心理场”和“舆论场”的营造与优化,实现以交互性为主要特质的高校宣教网络的构建,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J].新华月报,2012,(4):48-51.

[2]曹丹.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与引导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2,(15):152-154.

[3]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都慧英,周方遒.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9-71.

[5]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6]李敏.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4.

[7]吕杰,徐静.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72-76.

[8]梅宝明.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的拓展[J].企业导报,2013,(4):252.

[9]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0]申晓敏.自媒体时代高等教育的政工路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81-182.

[11]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3.

[12]王丽丽.论自媒体时代“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192-193.

[13]王琪.传媒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J].新闻知识,2013,(3):105-106.

[14]王永健.自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北京教育: 德育,2010,(11):11-13.

[15]王玉娥,代金平.青少年网络行为导向探析: 基于网络空间的社会性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68-72.

[16]仵林军,曾绍军,论高校班级“心理场”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90-92.

[17]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8]郁云琦.大学生自媒体叙事场域生成与高校德育创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3,(7):6-8.

[1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20]周滨.“微博问政”与舆情应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1]周晓虹.自媒体时代: 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新闻界,2011,(4): 20-22.

(责任编辑 吴晓妹)

作者:丁凯 曹石亚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摘 要:运用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分析新媒体环境呈现的特征基础上,认识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政府健全监管机制、学校加强新媒体建设、大学生提升自身修养等路径,使新媒体能够更好地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服务。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信息与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更是深受其影响。因此,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时代发展的明确要求。

一、新媒体环境呈现的特征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总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从1967年美国学者高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新媒体这一定义后,学界仍未对其界定形成统一的标准。多年来,人们没有停止对新媒体的研究和使用,新媒体也逐渐受到广泛应用。作为全新的媒介体系,新媒体具有它自己的特征:第一,传播信息的海量性与及时性。新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障碍,使现实与信息的对接越加紧凑,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规模进一步跃升,实现了信息沟通和变换的最快节奏。第二,传播主体的个性化与互动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媒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特定个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人们不仅可以在各个网站中“各取所需”,还可以依据地域、工作、需求、兴趣爱好等组成各种“群”“圈”,形成了用户间的交流互动模式,实现了信息共享。第三,传播方式的隐匿性与多媒体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虚拟数字信息与“陌生人”进行交流,促成了传播方式的隐匿性。新媒体兼容了多种传播手段,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极大丰富了信息传播方式。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亲身见证者、全程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1],又是新媒体环境中最活跃的群体。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考验。

(一)新媒体负面信息蔓延

新媒体时代的开放性,使繁杂的信息自由传播,这种“无屏障”的自由传播,使各种信息更加复杂化,负面信息也随之蔓延。负面信息的主要体现:第一,低俗信息泛滥成灾。网络上存在造谣诽谤、恶意攻击、宣扬奢靡物质生活的内容,这会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滑坡、责任意识淡薄。第二,西方意识形态的侵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新媒体的主导者,它们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竭尽全力兜售其“普世价值”,其目的就是要渗透进我国意识形态。第三,多元价值观相互交织。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盛行,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根基。大学时期是青年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就会弱化其培育效果、增大其培育难度。

(二)学校培育路径单一

当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组织建设等途径,并且不少高校价值观培育的最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灌输依然是主要形式。高校通过举办各种讲座、论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教育,而没有注重使培育的内容和形式具体化、生活化。尽管各高校都在探索培育新途径,努力将网络宣传、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开展纳入培育体系,但成效并不显著。不管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官方网站,还是教师将相关文件资料传到公众平台,大多都忽视了内容的丰富性、有趣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新的培育路径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培育路径单一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种单一的培育方式不仅违背了教学规律和教育理念,还具有强制性、封闭性、简单化的特点,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培育效果。

(三)大学生主体价值缺失

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使当代大学生在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上出现了各种问题,导致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缺乏主体价值追求。一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以及自我能力的展现,他们信奉自主选择、自我发展,坚持“不走寻常路”。二是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追求功利化。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一直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价值目标的实用性。以至于很多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却因较强的功利性目标参加党团组织活动,甚至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竞相入党。三是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新媒体时代将多元化信息展现出来,世界各国的价值标准让大学生对事物有了多元化的价值认知与评价。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价值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歪曲,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价值,在价值判断与追求中出现偏差。

三、新媒体时代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政府健全新媒体引导监管机制,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舆论环境

面对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趋势,我国对新媒体的引导监管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定要有国家制度的强力保障,而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有责任也有能力健全新媒体引导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是注重对新媒体工作者的教育引导,增强其责任意识。新媒体工作者是新媒体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接触者,对新媒体的健康运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媒体工作者忽视了社会利益,过度追求商业化。因此,政府注重对新媒体工作者进行教育引导,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其自身素质,对新媒体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二是完善新媒体发展的法律法规,强化依法管理。教育引导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要有效管理和规范新媒体的发展,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必不可少。尽管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但这些规定跟不上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种新媒体违法违规行为缺乏配套的解决措施。因此,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既要制定和完善新媒体法律法规,对新媒体的信息发布、传播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规范,又必须要依法整治新媒体中的负面信息,打击谣言,对新媒体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

(二)高校加强新媒体建设,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

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高校要充分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敢于面对挑战,主动转变思路,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增强教师新媒体能力,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引導,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

一是构建新媒体平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2]。各高校要担起重任,积极构建新媒体平台,引导新媒体健康发展。一方面,完善高校新媒体教学设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另一方面,优化新媒体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宣传方式,让大学生在文化熏陶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强化教师新媒体能力,发挥主导性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不仅要构建新媒体平台,更主要的是建设一支具有新媒体意识、新媒体能力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发生了转变,要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要更新理念,具有敏锐的新媒体意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高校教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主导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

(三)大学生提升自身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自我引导和管理,理性对待新媒体,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方式。

一是理性对待新媒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新媒体时代,很多大学生几乎手机不离手,大部分空闲时间都用于浏览各种网页,在这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行为。因此,应该加以重视和警惕。一方面,大学生要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新媒体使用观念,严格遵守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到不浏览、不发布、不传播新媒体中的负面信息。另一方面,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科学使用新媒体,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读书、运动等有意义的事上,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正确发展方向。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这必定要求大学生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坚定的政治立场为原则、以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以辩证批判的眼光进行信息评判。在新媒体运用过程中,当代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的真实需求,约束自己的媒介行为,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新媒体使用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3]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态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引领作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勇,等.增强认知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0).

[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作者:莫秀蓉 邬春红

上一篇:监控室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