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中的文化解析

2022-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诗中的文化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人性价值”解析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改革开放实践活动和人的关系的一种融合创生形式,这种融合创生不是臆造、盲目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实践性、导向性和创新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通过复活人性、引导人性、发展人性和深化人性这四个阶段逐步实现着中国人民的人性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性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一次大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性价值;人的本质;融合创生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

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的著述中,虽然没有直接论述文化问题,没有对文化概念、文化本质、文化与人等问题进行系统论述,但是在他们的著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实质是一种“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的表述。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作为一种自然界中类的存在区别于其他类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人的本质,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互动的相互联系呈现出来的,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制度安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现象,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中,人的关系创新发展成一种特有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改革开放实践活动中。这种根植不是简单拼凑和僵化不变的,而是与改革开放实践活动融合发展,创生出新的科技、思想和文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特有的“人化自然”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实质就是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和人关系的一种融合创生形式,这种融合创生,不断地进行着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不断地将人类文明进行推进,释放着人性价值。这种不断生成、合目的性和创新性的融合创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了实践性、导向性和创新性特征。

(一)实践性

改革开放实践活动是一种物质客观实践活动,其构成的诸要素、前提和结果都是客观实在的。改革开放实践活动的客观现实性决定了扎根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各种联系(社会关系)不是臆造的,而是客观实在的,是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在变化的,这种人与人的联系和改革开放实践活动又不断融合创生出人们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和扎根于其中的人与人关系的融合体,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实在在创造出来的,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密不可分的,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二)导向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导向性体现在归化人的行为,自觉服务改革开放实践活动上。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满足自身多方需要的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人对物质世界需求的主动反映,即“为我自身而存在”[1]81。不自觉的物质实践活动将会产生新的阶级,撕裂社会。为了保证物质实践活动的人民大众性,不至于形成新的阶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性”导向决定了改革开放的物质实践活动的人民大众性。人民既是改革开放物质实践的活动主体,又是物质财富的享有主体。

(三)创新性

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活动融合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着文化。按照马克思实践哲学精神,文化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同于以往的静态“镜式”认知模式,而是作为主体的人将自己的运动形式或力量转化为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根据需要创生出新的物质产品,充实繁荣着物质世界。主体本质对象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客体非对象化过程,即客体从客观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的一部分,延伸主体结构,发展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认知能力,使主体能创新发展客观世界。这种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性价值”实现的四个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理念。

总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通过复活人性、引导人性、发展人性和深化人性这四个阶段逐步实现着中国人民的人性价值。

(一)复活人性

十年“文革”错误地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严重压抑人性,扭曲人性。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民的人性价值几乎被摧失殆尽,物质文化极度匮乏,中国处于极度困难境地。失去了人性,我们怎么面对丰富多彩的全球化挑战?怎么承担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邓小平同志以科学态度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创新提出“解放思想”伟大命题,展开真理标准大讨论,将人性释放。邓小平同志认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2]“解放思想”不仅摆脱了“两个凡是”束缚,而且促使从“人斗人”到“尊重人”的人性价值观的历史转变,点亮了“人性”复活曙光,复活的人性激发着生产力大发展。邓小平同志始终关心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主义本质看生产力,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他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建设因此驶入历史发展的快车道。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生产力发展不断盘活着人性,实现着人性价值。人性价值的实现推动着物质文化建设,繁荣着精神文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應该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先进,这才称的起社会主义,称的起先进的社会制度。”[4]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人性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再次复活了“人性”。

(二)引导人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性”复活,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有了长足发展,人性价值实现有了新的追求。在物质财富大发展前提下,促使文化健康发展,引导人性价值实现不偏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课题。中国共产党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在新时期结合新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论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内涵。江泽民同志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5],我们“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294。文化要立足实践,要引导人性价值科学合理实现,文化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6]276-277。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7]。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文化建设、生产力发展到人的发展进行了集中阐述,进一步论述了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人性价值实现的需要,而且从文化理论角度上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引导人性价值全面实现。

(三)发展人性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也出现了新需要、新问题和新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提出“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以“以人为本”为目的,进行可持续的全面协调的发展,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站在“以人为本”高度,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目的,我们发展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在“人”。我党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提出“以人为本”概念,这是在社会发展理论上对实现人性价值的直接阐述。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將人的主体地位予以确定,人性价值的实现第一次有了法律保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651“以人为本”的基石是“和谐文化”,社会和谐,才会有发展,人性价值的实现才有保障。胡锦涛同志创新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文化构建角度对和谐社会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8]573。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科学含义,科学地回答了人性价值实现的路径,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物”到“人”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将“人性”发展提升到了新阶段。

(四)深化人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对人性价值的实现进行着新的探索和追求,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人性价值的实现进一步以目标化深化发展。“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人性价值实现的理想描述,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理想追求,是中国人民人性价值实现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中国梦的提出让当代中国人在人性价值实现上有了目标憧憬,而且使中国人的人性价值实现更加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中国梦使中国人民在人性价值实现上形成了目标上的共识,凝聚了人心,团结了力量,激发中国人民更加自觉地理性追求人性价值。中国梦不是抽象的,而是以人为价值主体的梦。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9]习近平同志这一论述不仅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且是价值享用的主体,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人性价值实现梦。五大发展理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文化生命力不断增强,充分凸显人性主体地位,彰显人性价值,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价值实现力激发出更大发展动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是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框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人心思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努力实现着人人享有的价值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11]。习近平同志从不同角度多维度论证了“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逻辑起点、核心和归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围绕着“人性”展开,将“人性”进一步进行深化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性价值”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发展

人性价值的实现演绎着文化的生成,文化折射出人性的价值。文明作为文化内在的价值尺度,既是一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判断标志,也是对人性价值的文化诠释。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兴衰存亡是由其文明决定的,这说明文化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命运。中国的和平崛起,用事实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中国人民人性价值的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的一次极大发展。具体而言,人性价值是人本质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人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是人的共性表达,是人与其他“存在物”相区别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人性的真:对物质的正当需要

改革开放前,我们长期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略生产力的发展,认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导致人民物质生活匮乏、社会濒临崩溃。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67这说明人所具有的生命本质决定了人对物质追求的必然性和正当性,人对物质的需要是人作为生命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物质基础的保障,对人性价值的追求就是乌托邦式的空无,只能将人片面地抽象地发展,人性价值的实现也只是镜花水月。人性价值的真,首要的就是解决人的温饱,满足生命体对物质的正当需要,保障生命的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复活人性”为起点,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再认识,重新确认人民对物质的正当需要是人性的真,也是马克思人本质思想的基础。

(二)人性的善:对物欲的道德调适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物欲和精神同时构成了人类最现实的生存活动,对物欲的不加控制就容易导致恶。宋明理学认为“存理灭欲”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克己复礼为仁”其实质也就是克欲,欲望得到了克制就达到了社会和谐,也就是“仁”。中国传统思想家都采用对欲望的克制来解决人性恶的问题,使人性向善。从现代社会认知来说,灭欲违反人性,欲是人性的一种表达,欲也刺激着人们对生产力的追求,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对现代人来说,欲是人性的合理追求,对欲追求的调节只能靠人的精神修养。人的精神是靠文化的修为,文化的修为其实质就是道德的塑造,道德就是对物欲的最好调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人性发展的四个阶段起着最好的引导和调控,既让物欲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和满足,也恰好地培育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道德素质,对人的物欲进行调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实践文化,其所涵养的道德有较好的现实基础,其本质是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倡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的价值观,对“欲”的调节能超越一切空虚的说教。

(三)人性的美: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

人类社会向往“自由王国”,人性的美就体现在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上,这是人类的美好向往。“自由王国”是对“必然王国”的全面超越,人实现了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使人异化的原因和条件彻底消失,“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1]85,这是美的最高境界。人性的美在实践上体现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实现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是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的完美和谐统一状态。人性对美的追求,是人性对其他存在物本质的显著超越,是人的内在本质需要。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决定了人对自身和客体的认识和改造的过程性、未完成性和开放性,决定了人对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一种必然,更是一种人的精神高级需要,这种精神需要召唤人类不断去追求更高的生命价值,激发人类的创造激情,给予人的有限生命以无限意蕴。人类在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自己,确认自己,欣赏自己人性的美,人类对人性美的追求,是对人实践本质的价值确认。

(四)人性价值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不同的社会形态,人的实践活动大相径庭,人性价值的实现程度迥然各异,人的本质也有质的区别。原始社会,生存就是人性价值,人的本质处于蒙昧同质阶段;奴隶社会,处于人性价值被剥夺阶段,奴隶只是奴隶主的物,人的本质只是存在的一个符号;封建社会,处于人性价值依附阶段,农民依附土地生活,人的本质是“半物半人”;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人性价值被剥削阶段,资本是工人的“紧箍咒”,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的商品;共产主义社会,是人性价值完全实现阶段,人的本质是完全自由的,组成的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人性价值的实现进程展示了人本质的演化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一个物质生产力不够发达和文化建设阶段,人性价值的实现也是逐步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人性价值的实现路径,对“跨越卡夫丁峡谷”国家如何实现本国人民的人性价值,给予了较好启示。

(五)人性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在推動。人性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增强其创新性;创新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大发展势必推动社会发展。人性价值的实现从另一个方面说是人需求的满足,当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会产生一个新的需求,在新的需求刺激下,会促使人对生产力的追求,所以人性价值是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但是人性价值的实现需要文化的规范引领,在文化规范引领下,人性价值的实现才会既符合自身的需要又符合社会的需要,才有助于人本质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性”导向能保障人的本质向“自由人联合体”发展。

四、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作为当前中国人民的话语理论体系,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看,都不是封闭和固定的,是开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与中国社会生产力相匹配的理论体系。它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而发展,必然随着中国人民人性价值的不断实现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实践已充分证明我们的人性价值实现度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完全有理由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上)(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200.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2.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5.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9]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2).

[10]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2).

[11]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1-4.

责任编辑:曹桂芝

作者:戴佳朋

第2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解析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而言,我国室内设计风格基本相同,都忽视了中国传统的装修风格,缺乏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人们理应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室内设计当中,不仅要使得人们的住所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还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需求。在本文中,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室内设计;应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中国建筑重视依山傍水,追求虚实结合的搭配手法,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古时人们讲究天人合一,认为宜居之地大都依山傍水,风景优美,设计师在对室内进行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室内添加山水意象,比如悬挂山水画,继承古人思想。注重虚实结合,通过借景和隔景的方法,体现人们生活得安静和谐。比如人们在对室内进行设计时,可以利用屏风等阻挡物进行室内视线的遮挡。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加入一些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也是应用传统文化的体现,比如,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敦煌莫高窟的存在,可以在室内加入飞天的图案,在山东境内临近孔子故乡的地区,人们喜欢在室内悬挂字画,彰显儒雅的气息。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剪纸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在我国房屋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应用历史也较为悠久。比如,在古代,屏风、门窗、客厅、走廊等處,都会出现剪纸的身影,在现代社会,众多新鲜事物层数不穷,剪纸工艺较为复杂,与之比较起来就显得相对乏力了,此外,部分人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喜欢简约的风格,剪纸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饰品就被省去了。但是,在现代简单建筑当中,也可以见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子,比如,窗户的设计,人们对房屋室内进行设计时,喜欢把房屋的窗户设计成雕窗花纹,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还为房屋增添了一定的美感。再者,在一些家具的表层,也有着剪纸的身影,比如贴画雕刻的图案,或者在墙壁的镂空设计当中,其中也含有剪纸这一元素,人们通过利用剪纸,在对家具进行装饰的同时,还能够给房屋带来较多的生机和活力。

(2)竹编、木雕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竹子是人们在生活中用到较多的物件,比如筷子,凉席,牙签等,同时,竹子还可以作为一种工艺品,以工艺品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房屋室内设计当中。比如室内的花篮,竹编工艺不仅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所制成的工艺品还能够增加室内的生气与活力。除去竹子编成的花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竹子加工而成的垫子,凉席,草席等生活用品也应用较为广泛,在古时候凉席、草席一直都被视作炎炎夏日中纳凉的必需品,现如今,凉席,垫子等生活用品不减反增,当今人们愈发追求更为自然,养生的生活方式,在夏季,还是需要大量的竹子制成的凉席,草席等作为纳凉必备物品,比如,在沙发上,床上铺设凉席,来代替空调。除此之外,木雕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木雕大多数都是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家中,一部分实际应用,比如木雕桌子、椅子,木雕饰品上都有着极其精美的花纹,图案,使其既满足了观赏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实用的需求。综上,这些较为常见的物品之中都蕴含了较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应用在室内设计中的良好体现。

(3)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砖瓦在古代的房屋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砖瓦都是用泥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随着水泥的出现,部分砖瓦的原料也由泥土转变成了水泥,瓦的形状也基本有拱形,平面或是圆筒形为主。在现今的房屋当中,楼层的数量较多,密度较大,瓦片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谈起瓦片,多数还是因为瓦片独特的美学价值,而并非其实用价值。瓦片自身的质感较为丰富,同时还有着较多的纹理图案,从中也透露出了一种古典美。在此,举一个瓦片在室内设计应用的例子,比如隈研吾的知·美术馆,外立面悬挂的是一连串灰色的瓦片,美术馆周边是水面,有动感也有平静的一面,使得整个美术馆建筑不仅有着流畅的动感,其气质也是十分优雅含蓄的。瓦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同时兼顾美感与实用的特,人们利用瓦片对室内进行设计时,应该与现代人们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观点进行充分的融合,使得房屋更具传统特色。

人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对室内的设计当中时,不仅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还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本文中,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人们应该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和,领略传统文化的内涵,真正将传统文化和室内设计相融合。

参考文献

[1]倪立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03+116.

[2]陈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20(02):68-69.

[3]李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文化产业,2021(16):63-64.

作者:李延南

第3篇: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珠宝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将其有效的运用到珠宝设计中不仅能体现出佩戴者独特的品味以及个性,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珠宝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就其在珠宝设计中的运用展开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珠宝设计;具体运用

从珠宝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珠宝最初是作为简单的装饰物品,起到一定的美化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处于一个不断提升的状态,对于珠宝的外观设计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在佩戴珠宝的过程中,除了对其外观有一定个性化的要求之外,也越来越重视珠宝设计过程中所融入的时代精神以及人文气息。

1珠宝设计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分析

时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一个稳步的提升,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而来的就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在过去的时代里,人们对珠宝的需求仅仅停留在外观设计上,只要样式新颖潮流,质地素材好便心满意足;但是现阶段仅仅是良好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珠宝的要求了。就目前人们对珠宝的选择来看,其作用除了装饰性的功能之外,更多的在于珠寶为人们带去的精神享受以及感受。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人们更多的对于精神层次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有购买力的顾客都希望能买到展现自己不同品味的珠宝,从而展现自身与众不同的一面,因此,珠宝设计的创新势在必行。

而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它不仅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进行沉淀,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里一直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为世人所仰慕,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效的融入到珠宝设计中,不仅能彰显出佩戴者的独特审美力,同时还能散发其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因此,在珠宝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仅是珠宝创新设计的重要措施,也是人们鉴赏力提升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珠宝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利用贝壳、兽牙以及石珠等材料制作成了串饰,在串饰的基础上又利用石英、玛瑙等有色彩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饰品,到商周时期,其种类就已经很多,有梳、环等头饰,项链为主的颈饰。因此,从珠宝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珠宝的发展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就中国传统文化在珠宝设计过程中的运用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1纹样纹饰图案的运用

就纹样纹饰图案来说,通常是在某种特殊历史时期条件下产生的。它不仅是对当时历史文化时期的形象反映,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传统文化中现存的纹样纹饰图案来看,它们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多彩,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瑰丽多彩的一面。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纹饰,都是对本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表现,所有的纹饰图案都蕴藏着一定的精神文化;而从另一方面来讲,精神文化又是推动纹饰图案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纹饰图案在珠宝设计过程中具体运用来看,最具代表性的同时又是最具有民族气息与魅力的纹饰纹样应该就是龙凤的纹样图案了。不管是本土的设计还是国外的设计,一提到东方文明,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必然就是龙凤纹饰。除了龙凤纹饰之外,还有万字、如意、水波纹等,也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以及民族魅力的设计元素。

2.2图腾以及吉祥寓意的图案在珠宝设计中的运用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纹样以及纹饰的运用之外,珠宝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运用还表现在对图腾以及一些具有吉祥寓意图案的运用,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图腾以及画像砖等工艺品为中华民族的子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艺术遗产。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不断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许多瑞兽图案被赋予了吉祥的美好寓意,在装修装饰领域,这些图案不断地得到有效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较为多见的运用于珠宝 的设计中。就图腾以及吉祥寓意的图案来看,它们在纹饰以及造型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设计美感,如果将这一元素有效地运用于珠宝设计中,设计师再进行色彩等方面的处理,定会收获到不同的效果。在香港第六届珠宝大赛中入围的多件作品中,不乏对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素进行运用的作品,如作品《东方之珠》以及《大红灯笼》等。

2.3花丝工艺以及漆工艺的应用——传统工艺的再创新

就花丝工艺来说,是我国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其设计的要点就是将金、银等进行加工,最后制成细丝,然后以堆垒编制等工艺,用金丝或者银丝制成精美的图案,再将珠宝或者玉石嵌在上面。在近现代珠宝的设计中,通常会利用花丝工艺进行加工。这一工艺应用开始的时间也比较早,人们在心理层面上已经普遍接受了花丝工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轻微的审美疲劳,综合这一现状,新花丝工艺应运而生,其主要特点就是在沿袭花丝工艺的基础上,避繁就简,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以粗线条花丝工艺,更是深受广大青年的追捧。

翻阅我国的历史朝代,似乎都可以看到漆工艺的影子,从某种程度来说,漆工艺实际上就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艺术线索。回望历史,漆工艺应用的方面主要是在器皿以及家具等方面的应用,发展到近现代时,漆工艺已经普遍应用于珠宝 设计中,通过有效的处理手法使得珠宝变得极具层次感,从这个方面来说,漆工艺与其他传统文化元素在珠宝 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不同。

3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工艺技法,在珠宝 设计中的运用,不仅能为现代珠宝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与血液,同时还能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在进行珠宝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运用之外,还应注意的一点就是材质的合理选择,只有当材质与精神元素达到有效统一的时候,珠宝才有可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筱丽,吴小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珠宝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界,2009(03):70.

[2] 李晓男.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A].闽江学院、台南科技大学、欧洲流行趋势协会中国区研发中心(IDA).2012年艺术工学与创意产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闽江学院、台南科技大学、欧洲流行趋势协会中国区研发中心(IDA),2012:4.

[3] Aelene.高级珠宝设计的千娇百媚[J].中国黄金珠宝,2011(02):8691.

[4] 吕磊,张樱觉.珠宝设计是艺术和美学的设计 走近“唐风派”珠宝设计师张樱觉[J].中国黄金珠宝,2012(01):6871.

[5] 周桐羽.清代宫廷珠宝设计对当代珠宝设计的影响[J].现代装饰(理论),2013(07):77.

作者简介:陈建盛(1984—),男,广东茂名人,本科,助理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作者:陈建盛

第4篇:古诗中的中国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绽放着一朵灿烂的奇葩——古代诗词。五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诗词成为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绽放着一朵灿烂的奇葩——古代诗词。五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诵读古诗词成为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诵读古诗词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诵读古诗词能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其实千百年来,诵读古诗词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是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学习用诗一样的语言表情达意,这是衡量人的文化修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历代的教育家、文学家也都提倡让小孩子背诵经典诗词,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及表达水平,诸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充分说明了朗读、背诵诗词的重要和必要。小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和历代“大师”直接“对话”,使学生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成为先贤的知己;知道唐宋元明各朝代,了解了历史变迁;体会蜀道之难,泰山之险,初步学习地理知识;感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触辩证法常识;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心中充满热爱,涌动激情„„诵读古诗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咀嚼、玩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人类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优秀的古诗词将成为促成学生人格的全面成长,启迪他们一生的源头活水。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丰富自己的语言。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诗词数量偏少,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如果希望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不断学习、提高,就要补充大量的名家名篇,使学生融会贯通,学有收获。

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应贯穿古诗词的教学

1、唤醒诵读潜能,调动诵读情感。

潜能,指潜在的能力,就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不容易被发现或发觉的,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自零岁开始,至十三岁为一生中记忆力之最高峰„„ 成人往往有这样的体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琅琅上口。这是因为童年时期是人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这时记忆的内容保持时间最久。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发展的高峰阶段,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让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佳年龄诵读经典,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通过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将使他们的识记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记忆力。古诗词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节奏感强,琅琅上口,篇幅短小,韵味无穷。学生诵读的过程很简单,就是多接触,多诵读,熟读成诵。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它合辙押韵,本身的节奏、音律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琅琅上口。例如唐朝杜牧的《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夏夜赏星的精彩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人有景,叙事抒情„„学生了解大意之后,非常喜欢这首清新的小诗,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就背下来了。这说明,只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的音韵节奏,领略诗的音乐美,并发挥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使学生有诵读的愿望、兴趣,不用老师督促,自然而然地背诵古诗,同时发展了记忆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 因此许多诗词在背诵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这就不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即可完成。只要我们善于唤醒学生的背诵潜能,学生会把背诵古诗词当作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随时、随地有感而发,脱口而出,成为一种需要,而他们学生时期记记下的古诗词将成为永恒的东西,一生受益。

2、激发诵读兴趣,提高诵读认识。

兴趣是指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从事某种活动的需要时,就称为爱好。如果能够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使他们无论是对背诵的过程,还是对背诵的结果,都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把背诵古诗当成一种爱好,那么背诵古诗将成为他们的主动的需要,而不是负担。叶圣陶曾说过: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就足够,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让学生吟诗背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了。因为我们引导学生诵读的都是古诗中的精华,这些诗词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像唐朝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学生只要知道了“金络脑”的意思,就能大致了解诗歌意思了。老师只要再引导学了解诗人生平,生体会到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跃跃欲试的情感即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破理解的重点、难点,就一定会更加喜欢诵读。如果老师再组织一些课堂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将把诵读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不单单使学生得到了诗词数量的积累,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恐怕比背诵几百首诗词对学生素质的积极影响更大。

第5篇:中国文化概论作文——古诗中的爱情

中国文化概论作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后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爱情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现代的人们对爱情有各种各样浪漫的、直接的表达,而古人们也多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是描写一些感人的爱情故事。相比于现代直接的表达方式,古人们诗歌中委婉的叙述让人更加领悟爱情的美好,亦或是感受其中的哀婉。这首《越人歌》是中国第一首译诗,是楚辞的艺术源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明确歌颂恋情的诗歌。我们知道它大多是因为它的最后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一句清楚的表达了歌者的爱慕之情。而说到楚辞,自然会联想到更加古老的《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便是这篇《关雎》。在风景如画的小溪边,伴着雎鸠鸟轻快的鸣啼,男子对河中小洲岛上美丽的姑娘一见倾心。“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自从一见,男子便再也忘不掉,求之不得,便是寝食难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既是情有独钟,便少不了要追求一番,琴瑟和谐,终于迎得佳人归。

相比起《关雎》最后美满的结局,《诗经》中另一首情诗《蒹葭》便要凄凉一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曾有人说:“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及,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不管诗中的主人翁做什么努力,他所倾慕的佳人总是在他望而不及的地方,得不到却又放不下。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文止而余情不散。

从古老的《诗经》中走出来,便是两汉的乐府名歌。乐府双壁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描写了一庄凄婉的婚姻悲剧。在封建社会的古代,宗教礼法、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根深蒂固。纵然男女主人翁希望婚姻爱情自主,对爱情忠贞不二,却还是抵不过父母之命。全诗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失偶暗示夫妻离别,孔雀徘徊返故,便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悲哀的基调。“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离别时相互承诺的誓言,却因家人的逼迫而无法坚守,最后只能是“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而后,两家的长辈似乎有所觉悟,要求合葬。“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这一段似乎和中国古代经典的爱情故事《梁祝》的化蝶很相似,生不能同衾,但至少死而同穴。

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长达几千年,像刘兰芝和焦仲卿这样的故事自然不在少数。我们所熟知的大诗人陆游和他的表妹唐婉便也是一对苦命鸳鸯。本是琴瑟和谐的一对夫妻,却硬生生地被陆游的母亲拆散。无奈之下,陆游只好听从母亲的教诲,重理科举课业,等到科考失利回到家乡,唐婉已嫁作他人妇。两人在布局典雅的沈园不期而遇,勾起了两人潜藏在心底的思念。陆游看着心爱的人与他人相对而坐,浅斟慢酌,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在粉壁上写下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而后唐婉见到陆游题的词,心中难以平静,在墙的另一边相对而作了另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留下这首令后人唏嘘叹息的《钗头凤》后,本就柔弱的唐婉抑郁成疾,不久便香消玉殒。

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这一段凄婉往事,却不能成功。等到倦游归来,重游沈园,往事涌上心头,感慨之下写下了《沈园》二绝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曾是惊鸿照影来”,走在沈园幽静的小路上,陆游仿佛看见了唐婉的影子。在他生命剩下的几年中,他追忆往昔,感念他们这段往事,又写下了几篇怀念唐婉的诗词,后人读到免不得要几番唏嘘。

中国诗歌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描写的爱情当然不止这么几段。古代的诗人,不管是婉约的,豪放的,现实的,花间的,都多多少少留下过几篇感叹爱情的诗词,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李商隐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也有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然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更有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感伤情怀。即便是豪放的苏轼,也在悼念亡妻时写下了《江城子》这样表达了无尽哀思的词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些诗词中留下的爱情故事,让后人或是叹息,或是憧憬。总之,令人回味无穷。

第6篇: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解析

湖北省利川市毛坝乡民族初级中学(445422) 刘继松

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歌赋中,很多文人墨客借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或是对动植物特征习性的概括,抒发情怀,讴歌自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挖掘这些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现象,解析蕴含的生物学原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益于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师生的文学修养。

一、动物行为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写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飞入“菜花”中便“无处寻”了,说明动物体色与环境颜色极为相似,这在生物学上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动物躲避敌害或猎捕都是有利的,属于动物的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色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生物学知识分析, “早莺争树”和“燕啄春泥”都是为了占有繁殖的空间,筑巢繁殖后代。但前者如果着眼于“争”也可以视为是一种领域行为,后者则是典型的繁殖行为。白居易的另一首《燕诗示刘叟》中的名句:“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也描写了动物的繁殖行为。

魏晋南北朝刘桢《斗鸡诗》写到“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 雄鸡体内的雄性激素使得公鸡色彩艳丽,有利于它吸引异性。同种动物之间有时会因领地、食物、配偶等原因而发生争斗,这属于动物的攻击行为。

唐朝诗人李贺《致酒行》中写到“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公鸡对光线特别敏感,当天刚刚发亮时,就能感到光波而报晓。这是动物节律行为中的昼夜节律。

元代画家王振鹏在作画之余,也将他那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细密的神思“倾”向蜻蜓。他在《咏蜻蜓》一诗中这样赞美蜻蜓:“伶爪细腰肩舞纱,英姿交织混沌天。疏影清潭轻点水,更立剑尖若等闲。”无独有偶,杜甫在《曲江二首》写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都描写了蜻蜓点水现象,这属于蜻蜓的繁殖行为。当然,“穿花蛱蝶深深见”也描写出了蝴蝶在取食时的优雅、灵活,属于取食行为。

二、生物的生殖发育

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中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写出了家蚕的生长发育,在幼虫阶段吐丝。用生物学知识看,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在幼虫阶段吐丝后便进入蛹化阶段,最后还有羽化(即蚕蛾)阶段。显然,诗人的“到死丝方尽”并非事实。

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中的名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意思简洁明了,却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粟:小米,古称稷或粟,禾本科狗尾巴属植物。利用粟的一粒种子进行有性生殖,种子萌发长处幼苗,幼苗生长发育,开花传粉,完成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而且,收获“万颗子”,说明粟植株的花很多,形成了穗状花序。

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第二折的经典名句“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人们常以为有些植物在移栽过程中,由于根系遭到破坏,致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大大减弱,加之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所以移栽后很难成活。但有些植物如柳等的繁殖能力很强,可以用茎等进行繁殖,这在生物学上属于无性生殖,属于营养繁殖。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中名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和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中的“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都写到春天江(湖)水变得碧绿。春天万物复苏,植物生长,水中的藻类植物更是由于营养物质丰富得以大量繁殖,使得水都变为了碧绿色。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苔藓植物在门前石阶上生长繁殖情况。仔细分析我们还可发现,门前石阶由于在庭院中,光照时间有限,所以比较遮阴和潮湿,这正是适于苔癣植物生长的环境。

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叶红于二月花”是因为受初冬低温度的影响,细胞中的叶绿素合成减少,花青素的含量增加,从而使其颜色变红。揭示了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宋代苏麟《献范仲淹诗》中的名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写出了非生物环境中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蕴藏着生物学知识。“红杏出墙”这是一种向性运动,可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是在植物体内有一种激素叫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这样,背光一侧的细胞就比向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得快,这样就使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这属于植物的向光性。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的《客中初夏》中“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也说明了植物的这一特性。

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意为: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花蕊带着寒意,散发出幽冷的芳香,却招不来蝴蝶。有朝一日我做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晚秋时节,由于光照时间短,菊花开放,这时蝴蝶已经产卵死亡,所以花再香也招不来了。桃花开放主要受温度影响,春天气温回升,桃花次第开放。最终,黄巢没有成为青帝,在自然条件下,菊花也不可能与桃花一起开放。

四、生态系统

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小池》写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了。这两句诗如一帧小画,似一幅微焦距的摄影图片,给我们勾绘出了一幅幽雅别致、妙趣天成的诗画小境:新荷初出水面,嫩绿的荷叶睡眼惺忪,一只调皮的小蜻蜓已经悠然自得地落在上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池塘生态系统。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不仅写出了生物具有“生长、繁殖”的基本特征,更描绘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草原生态系统。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不仅写出了牛羊的取食行为,也描绘出了美丽如画的草原生态系统。

南宋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名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一片”就描写了青蛙通过鸣叫寻求配偶前来交配的情景,正是青蛙的大量繁殖,并大量捕食农业害虫,害虫减少,稻谷才会丰收。所以这句词不仅包含了青蛙的繁殖行为,也包含着害虫吃水稻,青蛙吃害虫这条食物链,还描写了农田生态系统。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用生物学的观点看,不仅揭示了藕的生长、开花的时间规律,也描绘了西湖这个美妙绝伦的湖泊生态系统。

五、生物竞争、进化

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二首》中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禾”的作用有二:一是疏松土壤,增强农作物的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从而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二是为了除去杂草,减少杂草与农作物竞争水分、无机盐、阳光等,使营养物质和光能流向农作物,达到增产之目的。南朝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也揭示了豆苗与杂草在生长时的竞争关系。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在《七步诗》中写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声,相煎何太急。”用萁、豆相煎来比喻兄弟之间的骨肉相残。在生物学上它蕴涵着生存斗争之意。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空间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进行激烈的生存竞争。生存竞争包括同种生物、异种生物之间的斗争。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它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和发展。

唐代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中“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诗人用“新叶催陈叶”、“前波让后波”的自然规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旧事物都必将让位给新事物;老一辈必然要让位给后继者。这种朴素的新陈代谢观点,实际上揭示了自然界中进化的基本规律。刘禹锡的另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指出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用生物学的观点分析,实则揭示了生物在变化和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

六、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南宋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半夜时分,鹊和蝉本应该入睡歇息,正是月光和清风

唐代诗人张祜的七言绝句《赠内人》“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意思是拔下玉钗独坐在灯影旁边,挑开灯焰救下扑火的飞蛾。飞蛾夜间活动,扑火是因为具有趋光性,是动物对于外界的刺激产生趋利避害的反应,这属于生物的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无独有偶,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清代秦应阳的《飞蛾》:“飞蛾性趋炎,见火不见我。愤然自投掷,以我畏炎火。”也写到了这一生物学现象。

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更是写出人由于极度紧张、忧愁、悲伤等原因往往会引起体内发生一系列急剧变化,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白发。

七、物质循环

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脱离花枝的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泥土,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这一基本规律。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生动描述出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地表及江河、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返回地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7篇: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研究解析

攀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特大型钢铁集团化企业,进入21世纪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在做强自身、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稳步实施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先后跨地区对成都无缝钢管公司、成都钢铁厂、四川长城特钢实施了并购重组;与辽宁锦州铁合金(集团公司、锦州钒业公司、西昌新钢业集团公司实现了联合重组;对重庆渝钛白的股权进行了收购和控股,均获得了成功,使攀钢产业和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市场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加速了攀钢的做强做大做优。

攀钢在上述并购重组中,是怎样推进企业文化融合的呢? j l l原则、思路和模式l ●………一.。+..………■

1、始终遵循一个原则

企业并购重组后文化融合的目的不仅是要解决二者之间因文化传统、文化思维、文化实践等的不同而引发的文化碰撞与冲突,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再造,以引领和保证集团化企业沿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前进。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母子公司文化在兼收并蓄基础上的共同创新。

在此过程中。母公司文化要成为主导文化、主流文化,就必须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新的文化内涵,才能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同时,各分子公司尤其是被并购重组的分子公司既不能排斥母公司文化,也不能简单照搬照抄母公司文化,全盘否定原有文化的合理因素,应该做到兼收并蓄,共同创新。

2、注重协调二者关系

(集团公司母文化是下属企业子文化的基础和基因,决定了子文化的体系、结构和发展方向。子文化是母文化在客观环境下的差异化,是对母文化的积极补充。(集团公司一方面要积极构筑统一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等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保证(集团公司沿着既定的战略方向,为实现整体经营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也

要充分尊重各成员企业子文化的独特优势,促进特色子文化的形成,有效推进企业集团整体的文化建设。

3、坚持“一线三化”实践模式

“一线三化”即以弘扬攀钢精神为主线,努力实现文化理念的“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就是通过理念故事化、理念人格化和理念自觉化,在充分尊重和引导并购重组企业员工文化心理差异的基础上,用

冶金企业文化《够》2010年5期企业倡导的观念、意识和原则武装职工头脑。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并进而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固化于制就是通过文化管理化、制度文化化和建设项目化,将企-_lk的基本理念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去,促进企业管理升级;外化于行就是通过具化于行为、美化于形象和物化于产品,将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通过职工的实践行为和企业形象展示表现出来,实现企业形神的高度统一。

及时嚣:誓★∥l 及时建立“新公司情结”l

1.及时开展文化审计。深入开展文化调研

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的具体指导下,攀成钢及时进行了文化审计,深入开展了文化调

露螋并购国纽回凰 炙皑勖i i0回研鼠

㈣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

部万方数据 专题笔

研。一是进行企业现状调查。包括现阶段攀成钢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产品或服务在市场的竞争力状况调查;攀钢、成都无缝、成都钢铁厂三家企业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管理制度、人员构成等基本情况调查等。二是进行企业文化积淀调查。包括攀钢、成都无缝、成都钢铁厂三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形成、发展过程,核心价值观、文化理念、职工行为习・质等文化要素调查。三是进行企业文化现状调查。就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素规定,对攀成钢领导者和员工的企业文化认识水平,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估计和评价。四是

进行企业文化诊断。就是遵循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理性判断,找出制约攀成钢发展的文化因素,明确攀成钢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在

充分认识文化差异基础上,慎重考虑需要继承什么、需要摒弃什么、需要创新什么。

2.积极传播集团文化。大力弘扬攀钢精神

“艰苦奋斗,永攀高峰”是攀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包括全体攀成钢职工在内的所有攀钢人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追求。在建设攀成钢特色企业文化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并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攀钢精神。

从2003年年初至今,攀钢文化宣讲团每年都要深入攀成钢、攀长钢等下属企业,通过文化调研座谈会、文化宣讲主题报告会、“英雄攀钢”——攀钢文明列车专场文艺晚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攀钢文化理念,全面介绍攀钢的整体概貌和发展构想,逐步强化下属企业员工对攀钢和攀钢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增强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为文化融合、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与此同时,攀钢还坚持定期组织各子分公司,包括外埠企业干部到本部参加集中轮训,到相关岗位对口挂职锻炼,使其在学习具体业务和先进经验的同时,亲身体验和感受攀钢文化,加深对攀钢价值理念的理解和认同,成为传播攀钢文化的“种子”。

3.注重结合时代特征,培育、提炼有攀成钢特色精品文化理念

攀成钢公司成立后,提出了建设精品攀成钢的战略发展思路。以精品战略为基础,通过广泛发动职工参与,于2005年8月形成了以攀钢文化为主导,既真有攀钢文化共性元素,又富有显著时代特征,以精品文化为深刻内涵的有攀成钢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

4.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居才乐业”的理念。切实解决职工工作、生活困难 近几年来,攀成钢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居才乐业”的理念,不回避矛盾,积极处理和解决两企业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认真地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特别是要解决好他们在吃住行方面的具体困难,为他们创造安居乐业的条件。职工对新公司的认同感明显增强。

_。‟……………………………………。……………‟……~t l稳妥“融人”,确保干部职工队伍稳定l ■

一、一 一

1.先做“加法”。促进人员的了解和思想的融合

攀成钢一成立,公司班子就集中办公,同时把原无缝和原成钢的两个机关部室、业务相关的分厂和辅助单位按照管理要素实施科学规范地合并,对中层干部、科(段级管理人员按照待遇、职级、岗位基本不变的原则统一聘任,机关部室工作人员也实行集中办公,两个厂区干部、职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目的。

2.着力建设“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的攀成钢团队

新公司成立初期,把讲团结、讲协调、讲民主作为要求两级领导班子成员首-Jr-的考核指标,-Jr-求千部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考虑到原来两企业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习惯、思维行为方式、管理决策模式的不同和差异,在管理决策上注意渐进融合、不断升温,改进工作作风,注重工作方法,提高领导水平。

3.切实推进厂务公开。深化职工民主管理

凡是涉及员工利益的问题,如奖金分配、干部选任、职称评选、员工疗养等,都要进行事前公示。通过公司领导班子民主接待日、开展公司领导与职工对话等形式,加强沟通,理顺情绪,增进了解,畅通民主渠道,让员

/益-、

冶金企业文化翻2》20lO年5期

„?/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研究 作者: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 作者单位: 刊名: 冶金企业文化

英文刊名:YEJIN QIYE WENHUA 年,卷(期:2010(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jzggz201005005.aspx

第8篇:中国企业“加班文化”解析

目录

中国企业“加班文化”解析 ........................... 1

【案例】 ......................... 2

一、司空见怪的加班现象 ......................... 2

二、“加班文化”背后的社会原因 ..................... 3

1、就业生存压力大是加班现象泛滥的直接原因 .............. 3

2、企业竞争力匮乏是加班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 .............. 3

3、企业管理不科学是加班现象泛滥的深层原因 .............. 3

三、对“加班文化”的几种观点 ......................... 4

1、加班文化是一种“杀人”的文化 .................... 4

2、加班文化是一种“剥削”的文化 .................... 4

3、加班文化是一种非法的文化 ..................... 4

四、现代管理中如何对待加班文化 ....................... 5

1、企业不应该倡导“加班文化” ...................... 5

2、企业应为加班现象负主要责任 ................. 5

3、通过管理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 6

参考文献: ............................. 6

【摘要】如今加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成为公司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加班文化也被许多公司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本文从企业员工加班的现状及原因入手,浅析现代管理中如何正确对待加班文化。

【关键词】加班 压力 企业文化 科学管理

【案例】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用人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才可以延长劳动时间。”然而,法律的规定被“文化”消解于无形之中。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劳动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在许多行业,中国员工的劳动时间几乎已经赶超日韩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位专业人士如是说。而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的一位处长则说:“当加班成为一种‘企业文化’的时候,其负作用正在迅速显现。”

上有“严苛”的企业制度高悬,身边有“先进”的工作榜样,大家为了保住难得的职位,不得不忍耐超时加班之苦,加之来自家庭、社会舆论的对于过度工作的褒扬,共同作用之下,促成了难以逆转的“加班潜规则”。这个“潜规则”带来的结果是,过度加班的氛围在社会渐渐弥漫,演变成一种共通的“加班文化”。

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42%的劳动者处于超时工作状态。“拼命加班”成职场“潜规则”。最近,国内一家门户网站进行了调查。对于“你经常加班吗?”这个问题,近7000名被调查者中,64%“经常加班”,27%“偶尔加班”。从每次加班时间来看,2小时以上的多达78%,而超时加班能获得补贴的员工只占17%。翰德人力资源公司最新调查显示,上海目前有42%的员工每周工作时间超50小时。无独有偶,上海社科院在同一天公布的“上海市员工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显示,40%的员工对工作表示倦怠。

一、司空见怪的加班现象

当今社会,人们对“加班”二字毫不陌生,许多人或多或少地经历着加班。因为,“加班”在如今这个社会里,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许多企业甚至用加班多少来衡量一个员工的敬业度。在关系到员工去留与否、加薪与否、升降与否等方面的关键问题上,加班无疑成了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 2006 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3》指出,中国七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平均寿命从五十八九岁下降到五十三四岁。

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随着加班的“普及”,年轻人死在办公室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已经造成了公民体质危机。

二、“加班文化”背后的社会原因

现在许多上班族用“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对疲劳工作的不满。在他们看来,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要企业员工不加班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这一切加班泛滥的背后,有着各种深层次的原因:

1、就业生存压力大是加班现象泛滥的直接原因

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大,是导致加班现象泛滥的直接原因。我国人才问题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人才短缺严重,结构配置失衡。由于人才培养和配置方面的不合理,造成了大量高学历的人才大多留在大城市,不少人学非所用。加之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改革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企业员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工作做不好就会被淘汰,这促使员工们不得不加班。另外不断高涨的物质生活水平与消费,刺激了企业员工更高的物质需要。但正常的八小时工作报酬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现有的物质需求,于是选择通过加班来实现在短期内获取更高报酬的目的。此外,有些员工的工作能力不强,执行力差,或是不会科学分配时间,许多事情无法在工作时间内有效完成,只有加班。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以及从国有企业出来的员工,由于以前工作环境和习惯问题,对私企、外企一切以利益为先、讲求高效率的工作模式不适应。这都造成了他们工作效率低下,使得最终不得不靠加班来保证工作的完成。

2、企业竞争力匮乏是加班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

从当今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来看,跟西方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面临着很大的考验。目前,除了少数企业从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竞争力以外,更多的企业是采用增加工作时间来缩短生产周期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力。当今企业中“用一个员工, 给两个人的工资, 当三个人使用”,可见企业为了提高利润, 是尽可能地节约生产成本,尽可能多的榨取剩余价值。从表面上来看,竞争力的确提高了,但从实质上来看,这样的方法绝对不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这种方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员工频繁加班的现状,长此下去,会使员工的工作热情骤减,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3、企业管理不科学是加班现象泛滥的深层原因

很多企业几乎是天天加班,这与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低下有直接的关系。企业管理不科学,一些企业某些工作的流程设计的不合理,或流程所涉及到的部门责任不明确,致使重复性工作增多,总工作量就相应增长,只有靠加班来完成。企业缺乏管理效率,员工的工作效率自然低

下,因此企业要完成目标任务,只有靠剥削员工的剩余时间来实现。工作量分配不均、重复劳动、过高估计自己的生产能力无一不会造成多余的劳动,导致没日没夜的加班。

三、对“加班文化”的几种观点

加班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了吗?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在很多企业,不辞劳苦、废寝忘食、经常加班的员工常常被当成模范,这些人也总是最受老板的喜爱;相反,谁要是经常按时下班,就会被认为是“不够敬业”,不但自己不自在,而且领导也会侧目„„“以经常加班为荣,以按时下班为耻”——虽然工作制度或员工守则都没有这样写,但无形之中却成了支配员工行为的准则。

1、加班文化是一种“杀人”的文化

近日,微博上一则关于“普华永道25岁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短时间内被大量转载,“过劳死”这个词再次成为公众特别是年轻白领热议的话题。虽然这名女硕士生前所在公司并未承认“过劳死”的说法,但是之前网络和媒体上已经有了太多有关中青年干部、业务骨干甚至劳动模范等因劳累过度死亡的事例。一时间,许多年轻人感到“人人自危”,有人在网上抱怨“工作很累”、“被加班”„„

这是一种“杀人”的文化。由于经常加班,很多职工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据估算,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劳累、生活不规律等是最大诱因。

2、加班文化是一种“剥削”的文化

这是一种“剥削”的文化。延长劳动时间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要素,也是违法企业剥削工人最常用的手段。从这一点上看,“加班文化”只是窃取了企业文化的名字,实际上用的还是古老的榨取超额剩余价值的办法来达到企业的发展。加班文化仅仅是用一个时髦、现代的名字给自己赤裸裸的剥削行为盖上一块遮羞布。所以,加班文化是对真正优秀企业文化的扭曲,是一种伪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约束本来是应该建立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的,但是“加班文化”已经偏离了这个方向。它仅仅是用企业文化的约束性来约束员工,而员工并没有产生对加班文化极大的认同。

3、加班文化是一种非法的文化

这是一种“非法”的文化。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用人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才可以延长劳动时间。”然而,法律的规定被“文化”消解于无形之中。

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可怕的文化。“文化”是把“软刀子”,它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它杀了人,还会让人“无怨无悔”;它违了法,却会让人“心甘情愿”。而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执法部门的干预远远不够。首要的,劳动者自己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抑制那些“损己利人”的所谓“企业文化”。

四、现代管理中如何对待加班文化

1、企业不应该倡导“加班文化”

加班不应该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它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长期加班,表明管理者的时间管理做得不够好,对企业危害巨大,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从绩效方面来讲,会在整个公司形成人浮于事、办事拖拖拉拉的习惯,使公司的经营效率降低。加班能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拥有更多的市场话语权;公司发展不成熟,迫使高层要加班;加班是高层管理者的一种自觉行动,甘心为公司付出。当加班演变成了一种“文化”, 便显得“高尚”起来, 逍遥于法律约束之外了。

企业管理人员要清醒认识到员工逃避一切加班、忽视必要的工作职责固然是错误的,但变成“上班拼命,下班睡觉”的工作机器,更会与丰富、有益的社会生活隔绝。常识表明,连续加班会影响生产效率,不仅消磨身体,还会导致员工步入思维和文化的真空。只有将企业的价值观和员工的所求很好地结合,才能让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否则光靠加班的方法只能让员工心生厌恶,反而影响了效率,造成没必要的内耗,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真正靠着“加班文化”从小发展到大。管理者在管理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加班对企业的利弊,并对之进行权衡。

2、企业应为加班现象负主要责任

企业是加班的发起人,实施主体,在加班这个问题中,企业应该负主要的和直接的责任。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发展不仅是发展老板、资本家,也有发展劳动者,发展社会幸福的责任。但调查中,只有1/4企业重视员工的健康问题,而大多数企业则对此“并不在乎”。随着加班成了普遍现象,必然会造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失落。若企业的社会责任失落了,必然引起社会经济不健康发展的危机。因为若企业存在长期的、经常性的加班必然影响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于是社会经济就必然走上血汗发展之路,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会在知识经济时代被挤入深渊。企业应实施科学管理。企业的工作流程完全可以合理设计或进行持续改进,以及明确规定各部门或各个人员的责任,使职位和职权相一致。这样,企业的管理透明度高,各环节的衔接流畅,重复性工作减少或消除,效率自然提高,也就无需加班。

3、通过管理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企业管理者应该多下功夫。首先,解决企业管理环节繁多,工作量分配不均的问题。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建立或改善管理模型,制定管理制度,尽量减少或取消不必要的管理环节。在进行工作量分配的时候,管理者应该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充分考虑到人力物力的状况,不能盲目分配计划,以免获得事倍功半的结果。其次,克服企业中的管理混乱的现象,尽量减少重复劳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管理职能的自动化,实现公司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快速、便捷地进行沟通交流,既节省企业的物质成本,还可以节省时间成本。另外,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工作能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的培训,员工工作能力提升了,时间管理有效了,效率自然而然地就上去了。企业要尽可能地控制加班,因为加班越多效率越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

参考文献:

[1]200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员工加班现状调查报告,新浪财经,2006,07 .

[2]盛大林. “加班光荣”是可怕的“企业文化”[J]. 中国汽摩配,2007,(05) .

[3]高路. 谁来制约可怕的“加班文化”[J]. 中国社会导刊,2006, (17) .

[4]冯来周. 论超时加班产生的根源及治理对策[J].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 .

[5]李冬洁. “加班文化”成职场潜规则[J]. 人民论坛,2006,(13) .

第9篇: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传承

传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主流,在中华大地传承了几千年。语文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它不同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

古诗文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古诗文的学习,除了落实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理解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修养,积淀民族文化的底蕴,使传统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

传统文化这笔财富如何能成为中学生所认识、了解,并被他们接受、传承和发扬,就要取决于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自身的专业修养。教师不单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继承者,而且更重要的是做好传播者。所以,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更新语文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渗透进去,在保障语文教育为主的情况下,有机的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如教学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可根据现在有些学生总借口学习太苦、太累而不思进取,甚至放弃努力的现象,引导学生将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和过去学生的处境作对比。这样学生在对比中就会发现,要想学有所成,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和乐以忘忧的品质。并从文中作者求师之难的情节中,了解古人尊师的传统美德。进而得出结论: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这样,让学生从古人身上感受到优秀的学习品质和思想品质,并将这种品质传承下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要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对学习古诗文不再有畏难情绪,就要培养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引领他们诵读诗句。如,看到春天到来,就引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看到花朵凋谢时,就会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遇到学生灰心丧气时,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劝慰;当学生面临抉择时,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激励。这样一来,学生们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又能引导他们认识人生价值,强化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健全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使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不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层面,延伸了学习的外延,使学生对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还要带着学生们去欣赏一些流传千古的文化作品。因为各类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材中选录了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片段:如《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等。这些选录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不仅显出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而且充分反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小说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特征,也为后人继承前人遗产,创造新的诗歌样式,文章样式,繁荣传统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用新的眼光,新的方法钻研教材,通过认真分析去发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有的放矢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从书本中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鉴赏时,不但要注意感受其形式方面的美,而且要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动机。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学生不仅欣赏了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雄伟景象,也领略了“迁客骚人”,一明一暗,一悲一喜的览物之情。但对文中的疑难问题探索时,同学们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反映了范仲淹盲目“忠君”的思想,他是在维护封建帝王的统治,应予以批评。有的同学则认为评说范仲淹不应脱离他所处的年代,因为在封建社会,皇帝代表国家,如果身为臣民一遇不悦就起“二心”,那国家岂能长治久安,两种意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这时,教师引导并鼓励同学们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展开辩论。甲方慷慨陈辞: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荒淫无度,无法识别人才,许多有志之士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一贬再贬,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干脆学习陶渊明、吴均等,既然仕途不如意,不如遁迹山林,避世隐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乙方也毫不示弱:《论语》中,孔子用“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生们在激烈的辩论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使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学生除了落实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充分理解了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增长知识,洗涤心灵,提高修养。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师,任重道远,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传授一些传统知识外,主要是结合语文教学,在讲授语文文化时认真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涵,有的放矢地传承优秀文化,使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自觉地去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在古诗文的学习中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刘 萍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这也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古诗文教学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将古诗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阅读古诗文,可以和古代文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闲适淡定的陶渊明,怀才不遇的韩愈,乐观豪放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安贫乐道的刘禹锡,洁身自好的周敦颐,豪放旷达的苏轼,„„他们向我们呈现他们整体的人格、气质、风骨。引领学生同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同古人进行心灵的沟通,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与感悟力,这样可以使这些青少年人性发现,名利心淡泊, 灵魂净化,品德高尚。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开展了“亲近古诗文”系统工作,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采用以下对策:①要求学生每天语文课前诵读一首古典诗文。②每周写一张以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③每月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④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名联书法荟萃等);并进行一次测试。此活动的开展,旨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 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五千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到底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什么东西,以及如何来弘扬呢?这就是我们语文工作者的责任了。我们最主要的阵地就是课堂。

第一,在强烈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来进行古诗文教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不仅要讲解课文,要让学生自然联想到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还要将思维很自然的涉及到“三苏”;学习《陈涉世家》不仅让学生知道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不凡抱负,还要了解司马迁遭受宫刑并完成《史记》的过程;学习《武陵春》,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有个“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伤感的李清照,还要知道曾经的女词人也有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欢乐生活,使学生们了解李清照的变故。只有这样,古诗文教学才会更有意义,更有趣味。

第二,在古诗文教学当中我们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诗文中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读罢《〈论语〉六则》,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这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铭言;背诵《鱼我所欲也》中“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使得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学习 《岳阳楼记》,让学生懂得,作为年轻人不仅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第三,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古代“英雄形象”及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以此来极力鼓舞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在历代古文中不乏塑造或体现优秀人物形象的精华篇章。如:《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忠心耿耿,《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爱莲说》中的周敦颐“予独爱莲指出淤泥热不然”洁身自好,《饮酒》中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等等。在讲解这类课文过程中,注重文章中心人物或作者中心思想的弘扬,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从文学艺术上,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学艺术。 我们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过程中,要从多方面进行弘扬,充分发掘一篇古诗文的艺术内涵,使之大放异彩。比如:我们要从语言方面来鼓励学生学习并体会优秀的辞藻,看看古人是如何创造出如此优美的句子的,从中汲取艺术养分。《小石潭记》就是一篇在语言艺术上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古诗文。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如此优美的语言,如果不注重去体会去感受去学习的话,那就是一种浪费。此外,一篇好的古文,必须有上乘的思想内容,缺乏灵魂的文章不会成为优秀的篇章。因此,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还要注重文章思想内容的学习,看看作者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作者的思想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写文章怎样才能塑造出如此之深的思想高度。我们在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时,正是要深刻体会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忠君思想。我们还要注重从文章的写法上、结构上、修辞上等等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只有这样真正作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品味文章的韵味美、音乐美。吟诵、熟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育基本的读书方法。要求学生明确了诵读的重要性,就会充满热情的投入其中,品尝大量诵读带来的甜美滋味。

第五,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等资源积极查阅资料,主动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教师在授课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生需要了解掌握的有些是零碎的,只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显然是不够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五柳先生传》时,教师在课前就应当让学生去查阅资料,看看陶渊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官场是怎样的。学习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让学生去了解苏轼为什么去到密州做太守,知道他因为在朝廷内和王安石等主张变法派不合才遭贬 。

我们不单单是为了教学某一篇古诗文的识读背诵,我们要站在一个认知的高度,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古诗文教学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必要的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更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修炼和熏陶,学生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培养了审美情趣和自由意识,也形成了高尚的人格。正如魏书生所说,“从思想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命运”。随着学生思想认识的逐步加深,古典文学精华,必将从学生头脑中渗透于他们的思想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里! 总之,古诗文的学习中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让学生的精神更为丰富,让学生的心灵更为充实,让学生的目光更为敏锐。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我们的学生将会更加真切的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

上一篇:流程的表达方式下一篇:美丽的中国梦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