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经研究,音乐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不稳定时期,合理的校园音乐环境的优化,将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关键词】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校园的音乐文化对当代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第一篇: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

建成环境、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外体力活动及其相关环境研究背景,并结合国内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了我国开始该领域研究的背景;介绍了体力活动相关的各种环境,并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视角及其贡献;将国内研究分为探索阶段、初期阶段和多产阶段。国外研究分为萌芽期、形成期、酝酿期、活跃期和干预期。并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区域和模型以及体力活动的分类调查问卷等不同的研究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终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 体力活动;建成环境;健康

1 背景介绍

1.1 该领域国外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许多城市也出现明显的离心化趋势,城市空间形态日益扩张,形成单一化和分散化的功能分区。这些过度扩张的城市,居住区多位于外围地带,而学校、商业、娱乐区域等多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产生居住—就业、居住—休闲空间错位等,导致日常出行严重依赖机动交通。再加上城市外围的居住区健身、康乐设施不齐全、社会治安不足,街道空间环境的步行、自行车出行吸引力、便捷性、可到达性和安全性不足,居住区周边环境休闲活动吸引力不高等,这些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的变迁极不利于人们形成身体活动充分的生活方式。正是基于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建成环境、身体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构成了近年来公共健康领域的研究新热点。

1.2 国内研究需求背景

1.2.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的居住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工业化城市面临一系列来自环境卫生以及生态恶化引起的城市化难题,例如人口密度过高、住房问题持续尖锐、食品的卫生安全、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生活交通不便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对人类的健康发展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2 《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表明,我国已经有数量相当庞大的慢性病患者,并且以每天13%的比例在持续增长,平均每10个人中就会有1.3个人确诊慢性疾病。在这些患者当中,包括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就有18.8%的人患有高血压,22.8%的人有超重的问题,11.6%的人患有糖尿病,7.1%的人患有肥胖病。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不仅仅是环境污染。所以平衡处理人们的生活习惯(主要指体力活动)、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卫生,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水平。

1.2.3 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大气、水、土壤等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污染的治理。相对于此,对体力活动相关的环境问题的重视显得不足。2013年10月在沈阳体育学院举行的第12届华人运动生理与体适能学者学会则是国内第一次将“体育,锻炼和环境”作为主题进行研讨,这说明体力活动相关环境的研究逐渐在我国引起关注。当年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导致的各种社会安全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如今在我国也逐渐凸显出来。中国的城市环境在国情上和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了解外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吸取其宝贵的经验,再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才是我国在实现城镇化目标中面对问题的办法之一。

2 体力活动的相关环境

体力活动相关环境是物质环境的一个分支。物质环境包括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建成环境是指所有人们创造或修建的建筑、空间和物体,可以包括家、学校、工厂、公园和休闲设施、绿道、交通系统和机动车辆,是通过土地使用、交通规划和政策等因素而形成的。其中建成环境和政策是关乎到休闲型、交通型、工作型和家务型/庭院型体力活动为目的机会的提供;自然环境是人们经常积极进行体力活动的地方,如开放空间,当然也包括可以改变人们体力活动模式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水文、天气、植被和地形。而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建成环境,因为前期大量文献的成果已经可以为政策所用,通过政策选择用以改变建成环境的特点,使其更适宜进行体力活动;社会环境可以包括个体、家庭和所有小团体,也包括更为广泛的要素,比如可以影响大群体或者整个社会的文化、道德以及导致社会紊乱的因素。其中,部分经过选择的社会环境才是影响体力活动的特定背景。这个社会影响的过程可能导致政策的产生,以对建成环境进行影响。但是关于体力活动相关政策的研究并不多见。

3 研究涉及的领域及其贡献

体力活动相关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健康领域,包括公共健康、运动科学和行为学科。二是城市规划。包括交通行为、城市设计和地理学科;三是公园、娱乐和休闲学科,表1具体阐述了这三大领域的研究贡献。

4 研究现状介绍

4.1 国内研究现状

参与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健康主题研究的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和运动健康促进等三个领域。研究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所涉及的研究人员为数不多,但正逐渐呈现研究者增多和多学科背景的趋势。本文查询相关文献,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历程做了梳理。

4.1.1 探索阶段

我国从2(9世纪90年代起,翁锡全指出了环境对人们体育行为的影响。同时提出体育相关的环境包括社会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所提及的“人工环境”的含义就和“建成环境”意义相当。除了理论研究外,陈昌惠于1992年开展了中国和瑞典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项目《住房类型、环境与居民健康协作研究》课题,在国内较早进行了建成环境(居住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4.1.2 初期阶段

21世纪初开始(2000—2008年)有国内外一些学者陆续介绍国外与体力活动或公共健康相关的城市规划的相关成果和城市计划,为国内开展此领域研究提供了国际视野。围绕本土开展的工作主要停留在健身环境的相关研究中。

4.1.3 多产阶段

自此(2009—至今),国内较多学者们开始了多视角、多学科的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吕筠、董晶晶、朱为模等人先后将该领域生态学的方法、健康城市空间的设计理念、理论模型等知识介绍到国内,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至2010年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一个高峰,以2010年吕筠《杭州市城区建成环境对成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韩西丽《城市邻里空间特征对儿童感知与户外体力活动的作用机制》的两项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为代表。张莹对国外体力活动及其相关环境的研究做了系统的介绍,同时对体力活动、建成环境(人居环境)、健康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翁锡全、何晓龙等人分析了城市建筑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影响,并介绍了城市建筑环境影响居民身体活动与健康的研究模型,为我国进行此方面研究提供了参考。至此,结合我国发展的社会背景,相关研究陆续开始,所涉及人群包括儿童和中老年人。研究内容包括体力活动和环境关系研究、体力活动环境影响因素和相关环境工具研究E203。

4.2 国外研究进程简介

通过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外国在从事体力活动相关的环境研究中涉及了很多方面,例如心理、自然、建成和社会人文等环境的多个方面。基于对外国文献资料的总体把握和综合分析,整个的研究进程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形成阶段、酝酿阶段、活跃阶段以及干预期5个阶段。

4.2.1 萌芽阶段(—1996年)

在萌芽时期,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关联刚刚吸引起人们的兴趣,这时还没有很多的资料可供查询。1996年在美国的卫生局负责人报告了健康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后,很多人来研究这个问题,当时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缺乏体力活动和慢性病以及由此导致的死亡有密切关系。

4.2.2 形成阶段(1997年—2002年)

形成时期主要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并产生了众多的相关理论。健康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对健康的提升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时期的研究进程和我国目前的体力活动发展现状很类似。

形成时期的研究已经逐渐依据体力活动,并将其作为研究的中间载体,进而研究健康和城市环境建成单因素的关系。这些就是城市卫生规划学中体力活动方面的早期雏形。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环境和体力活动的作用影响力,并且投入了财政支持对其更好的研究。在探究体力活动和物质环境因素关系的众多研究成果中,美国的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设立的项目“环境研究和活跃的生活政策(Environment Strategy and Ac-tive Life Policy,简称ALPES)”,取得的研究成果更为显著。这些成果对提高人类的体力活动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形成时期产生的“社会—生态(social ecological model)理论模型”,是后期研究两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形成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经验,得出的理论成果大多是主观意义上的,并且研究的因素也比较少。研究的环境因素也大部分是依据实用主义,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也不少。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有5个环境因素影响了体力活动,这5个方面是:汽车、宠物以及体育设备等个人相关设备的占有使用、人工与自然环境等相关土地的可持续性、自行车与人行道的坡度设计以及环境安全影响的视觉景色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形成阶段仅仅是整个探究过程的早期阶段,还只是处在探索期。涵盖了经济、文化和环境心理等人类居住环境的各个方面,以环境学的心理和行为分类学科研究理论为依据,结合流行病学的研究理论,得出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4.2.3 酝酿时期(2003年—2005年)

酝酿阶段以生态社会的理论依据为指导,进行大量的实证探究,并且在其研究的基础上也对模型理论进行了证明和改正。所以这个时期是以环境城市卫生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为主要依据。这个阶段也出现了一些环境规划方面的理论模型。Pikora在2003年提出了针对环境和体力活动关系的新型理论成果,依据社会一生态理论模型,对研究人体健康和城市卫生规划的相互关系,具有理论方面的指导意义。

酝酿时期的研究主要是提高和升华原有的理论基础。理论成果也更加客观,研究的环境因素也越来越丰富,主要在4个方面体现:土地混合利用(land—use mix)、街道连通性(con-nectivity)、城市扩张(urban expansion)以及净居住密摩(net residential density)等很多环境原因方面,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也全面细化。

4.2.4 活跃阶段(2006年—2009年)

与形成阶段相同,酝酿时期也主要研究环境的4个因素:建成、住区心理、生态以及社会。但是在活跃阶段,其主要研究体力活动和生态自然环境,在研究方式上更加客观化,研究内容上也更加尊重自然,针对小部分的特定人群,使用计步器得出相关的体力活动的测量数据,但是自然环境数据的获得则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环境监控。例如Togo F。研究目的旨在了解与体力活动相关的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以获取更实际的理论数据,从而制定有益人体健康的预防措施,形成环境规划对体力活动的有效促进。

4.2.5 干预阶段(2010—至今)

经过前期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干预性研究。主要通过对与身体健康相关的各种自然环境、建成环境等的干预,从而达到控制或减轻体重、增加体力活动、促进身体体质健康的干预目的。较早开始建成环境的研究是Niemela等人于2000年开始的工作环境对生产力的干预性研究。自此后的建成环境干预研究除了针对公众的健康外,更多的研究集中在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出发进行的各年龄阶层特殊人群的干预,如肥胖、心血管疾病和自闭症等。

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的。但由于人为改变这两类环境的现实操作性不强。为此,该领域的干预更多是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实践应用以及增强人们对建成环境对身体健康影响的意识。而所有对环境的干预结果最终都以政策的改变得以体现。例如Rosenthal等人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的两项融合了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涉及环境健康、城市规划、公共健康等多个学科间的干预工程,旨在为了解全球气候和建成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试图做出改变。纽约气候和健康工程就研发了一套可以评估都市地区气候和土地等建成环境变化所导致人们公共健康变化程度的模拟系统。“城市冷环境”工程旨在通过采用传授社区居民关于“建成环境的干预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利与弊的影响”的知识,从而最终建立具有导向性的政策。这可以缓解有害、多变气候对人们健康及城市的危害。

4.3 文献总结

4.3.1 研究视角:早期外国有关体力活动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环境的3个方面:建成、社会和心理。这几年才开始研究环境的自然生态和体力活动的关系,目前还只是在早期阶段,对自然、生态以及人体健康三者的关系还不太了解,因此还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上述环境共同构成了体力活动相关环境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4.3.2 研究方法:在此方面已经不仅限于使用某一种研究方法,而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采用电话访问以及问卷调查的主观方法统计来自各个层面的社会资料、环境认知资料以及体力活动资料。客观研究则通过GIS、GPS、网络如Google StreetView和Google Walkability测量等高科技手段,借助对交通地图和航片的数据分析,来获得各个方面的有用信息。借助现代科技如GPS的民用化、资料的获取多从国家层面的普查数据或者公开的信息地理数据资料网站获取。统计方式有:分层建模(Hierarchical Modeling)、泊松回归方程、物流回归以及皮尔逊相关线性方法(Pearson correlation Approaches)。分析软件有:分层线性和非线性建模(Hierarchical Linear and NonlinearModeling)即HLM软件,另外还有Arcgis,Arcinfo工作站,定制的视觉软件Custom Visual,基本编程Basic Programming(ESRI公司.雷德兰兹CA)、SPSS、SAS等。

4.3.3 研究内容:更加注意健康、体力活动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之在内容上更加丰富。与此同时也兼顾其他的生态自然环境的因素研究。不过从这些理论成果上看,指标研究依然处于低水平的研究上,即指标体系只能从单层向多层研究或者多层向单层研究。

4.3.4 研究榭式:社会一生态研究模型是目前用的最多的研究模型,这个模型是目前相对比较全面的一个研究模式,对此领域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在环境和人体健康方面或者体力活动方面的理论成果还不能全部借鉴,有一定的缺陷。

4.3.5 体力活动问卷和分类:根据其目的性,体力活动可以分为家务、工作、交通和闲暇时间4种运动方式。大部分是通过电话及问卷调查、自己记录报表的形式取得一周或者一个月内的体力活动情、况。依据运动时间长短、强度大小、频率高低的不同,又可以把体力活动分为很多种;常用体力活动调查的问卷有国际体力活动问卷(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questionnaire)简称为IPAQ,行为风险因素监测系统(Behavior 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即BRFSS。

4.3.6 环境体指标的确立方式:大部分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主要成分,也可以从其它的变量中筛选,例如环境友好型社会指标体系、聚集分析法(Gather analysis)以及德尔菲法(Delphi Methoal)等。外国的文献资料表明,体力活动可以作为研究健康与环境关系的中间纽带,也可以和人体健康一起作为研究指标的变量。

4.3.7 研究范围的确定:以人口的密度高低和地域的贫富差距作为选择远郊区、近郊区以及城市中心三个位置研究范围的主要依据。也有一些是依据收入的高低来确定是高行走区域(high-walkabmty)还是低行走区域(low-walkability)。研究范围可以从小孩到老人,将民族、收入、教育水平以及年龄和食物热量摄人多少作为研究社会统计的自变量,因变量则是体力活动和人体健康。根据GIS研究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研究:1km,3km,5km和200m,400m,600m。对于区域的划分,Sallis和Gordon-Larsen提出,成年人体力活动比较适合$km的缓冲区域。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因为较小区域内收到的交通干扰不大,所以范围越小的区域越合适。根据Nelson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3km内的缓冲区域最适合青少年体力活动。

5 问题及展望

5.1 存在问题

5.1.1 未确立系统的建成环境指标

当前,建成环境、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关系研究中的建成环境指标,无论定性还是定量指标,均存在指标不够系统的问题。造成这方面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该领域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又存在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因而参与研究的工作人员背景有很大的差别,并且研究都是基于自身角度,因此所做的研究不统一、不系统。还有,现在所得到的环境建成因素指标多基于城市形态的静态测量,许多建成环境指标之间建立不起良好的联系,如果能从城市形态不同时间的纵向测量(也可称动态测量)如城市蔓延出发,则更易构建系统的建成环境指标体系,尤其是针对建成环境的定量测量。

5.1.2 健康指标多局限在身体形态学指标如体重、BMI

建成环境通过影响身体活动,进而影响居民的健康。该领域研究目前多以体重、BMI等来衡量健康水平。许多研究认为,BMI等身体形态学指标并不适宜作为体力活动的健康效益指标,因为体重、BMI等受遗传、饮食等的影响较大。Duncan等(2012)对1034名波士顿青少年的BMI进行Z-core编码,并利用ArcGIS技术与户外娱乐场地、公园、公交站、地铁站、文化/教育场所、十字路口、人行道覆盖等城市环境因素进行匹配,发现两者没有一致性。

5.1.3 女性、残疾人的研究有待深入

受益于美国CDC和国家脑缺陷和残疾发展中心的资助,Rimmer等撰写了《用于测量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的工具检验》的报告。他们发现,当前针对影响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测量工具极少针对残疾人进行设计。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研究对象一般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对于特定的女性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

5.1.4 GIS定量测量建成环境指标的缓冲区问题

影响个体体力活动的城市建成环境并非整个城市空间,而是与个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空间。如家庭住址的1km范围内的空间,日常通勤的道路周边环境等,目前研究建成环境影响体力活动的研究多在家庭住址、学校、单位建立一定距离的缓冲区。在地理学中,缓冲区是指目标地理空间的影响或服务范围。建立缓冲区的作用一方面强调了与个体密切相关的那部分建成环境,将那些距离个体生活空间较远的空间元素排除在外;另一方面,缓冲区的建立使得不同区域的研究具备了比较的可能。早年,缓冲区一般以建立圆形缓冲区为主,由于圆形缓冲区未考虑街道布局、交通障碍等因素,近些年逐渐被更为科学合理的路网缓冲区所替代。当前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不同的GIS软件创建出的缓冲区不一致的问题。此外,许多研究表明,道路周边环境是影响人们出行的重要因素,但该领域研究中基于线要素(道路)缓冲区的分析还很少。

5.1.5 对体力活动的背景空间研究有待深入

当前,许多建成环境因素影响体力活动的研究结果并未达成一致的结论。这一方面存在建成环境指标不够系统化的缺陷;另一方面忽视了特定的城市空间与不同类型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如靠近田径场使得个体的跑步行为发生具备了建成环境条件,周边具有良好的自行车道和休闲绿道更易吸引人们骑自行车出行。随着GPS技术不断完善和大众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再加上GIS数据库要素的不断丰富,这为体力活动空间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2 建成环境、身体活动与健康关系研究的今后发展

当前的全球公共健康趋势促成城市实体环境和体力活动的这一研究领域。虽然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但也应该一直记住这是一个组成部分。与建成环境的关系通过一些其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特征、个体和文化变量、安全和时间配置进行运行(TRB 2005)。一个全面、综合的方法是改变社会形态、改善居住区对体力活动的理解度以及改变实体环境。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可能会在以下一些方面有所突破:

(1)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

(2)结合食品环境的分析是趋势;

(3)建立基于计算机和GIS技术的建成环境、体力活动监控平台,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4)跨学科和跨部门的研究、政策制定和干预实践的合作更加紧密;

(5)通过国际性组织如WHO加强国际合作和共同行动;

(6)建成环境的健康促进教育是今后运动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莹 翁锡全

第二篇:论核心素养下环境适应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摘 要:作为健康行为核心素养的表现之一,《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所提出的“环境适应”涵盖了自然环境适应、社会环境适应这两个方面。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对合适的自然环境的选择能力、对特殊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能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对人际交往环境的适应、遇到矛盾与冲突时的解决、对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处理。关于与健康行为的关系,认为环境适应为健康行为养成奠定了基础,是评判健康行为水平的指标,应注意自然环境适应和社会环境适应在健康行为形成中的均衡发展。在发展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下,广大体育教师要正确理解环境适应的内涵及其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关键词:自然环境适应;社会环境适应;学科核心素养;健康行为

环境适应作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健康行为核心素养的四大表现形式之一,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社会环境的适应两个方面。人类的群居特点决定了个体的各种行为都无法与周围所处的环境相剥离,而环境的类型与复杂程度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个体在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时,必须要学会适应环境,否则就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良好的环境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就非常重视各种环境的建设,涉及生态环境、国际环境、社会环境、人居环境、全球环境、安全环境、执政环境、生活环境等[1]。其中,生态环境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具体到体育领域,生态环境可以理解为影响学生在开展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中各种因环境要素而产生的作用和力量的总和。对此,《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为学生体育学习营造美好环境”作为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八个方面之一[2],这充分凸显了环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背景下,正确认识环境适应的内涵,了解核心素养背景下对环境适应的要求,对于广大体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应环境并大力提升学生的健康行为核心素养非常关键。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环境适应的内涵及与健康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环境适应的内涵

(一)自然环境适应

1. 合适的自然环境选择能力

自然环境指的是由水土、地域、气候等自然事物所形成的环境。中国古代追求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环境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和谐。认为和谐就会吉祥。但这种和谐思想是建立在承认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的观念基础之上的,即《老子》中所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由此可见,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与繁衍过程中,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如洪水泛滥导致的淹没之灾、地域阻隔造成的观念与贫富差距、气候变化无常造成的农作物欠收等,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制约下只能选择适应,尤其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更是如此。

实际上,人类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除了完全被动的被适应之外,更多是主动选择的过程。比如,人类从土地贫瘠或战乱频发地区迁徙至生活安宁与富饶之地,就是主动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也是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体育课堂教学的环境在绝大部分时间是固定的,学生很难去自己选择体育课堂学习的场所等自然环境。但就像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时可以进行选择一样,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选择合适的体育学习自然环境的机会,而且学生也应该要具备这种选择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的自然环境选择基本上由体育教师代替其完成,即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对上课的场地、器材、所处地理位置、天气变化等已经做了预先的安排,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然环境选择。而本文所言的学生自己选择体育学习的自然环境,更多指的是课外體育锻炼。体育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外和校外还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体育锻炼,此时他们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如尽量远离马路、建筑工地、环境污染很严重的地方等;在气候选择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的天气进行锻炼,从而避免在光线暗淡、空气混浊、雾霾严重的地方锻炼等。基于此,《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要求学生“避免在雾霾、灰尘、噪声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学会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和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4]。学生所具备的自主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是最直接最常见的适应自然环境的体现。

2. 对特殊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如前所述,虽然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自然环境,但更多是对特殊自然环境的适应,这些特殊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场地、器材、气候等。与主要在教室内进行学习的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不仅具备一般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更由于其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导致教学情境的多变性[5],这种多变性需要学生进行积极的适应,并做好自我保护和掌握降低环境所产生的危害程度的方法。

在场地方面,虽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各地区对教育的经费投入越来越多,但学校体育所获得经费投入仍然有限,不少地区的体育场地受到限制。对于城市中小学而言,虽然经费相对比较充足,但由于空间的限制使得一些学校的场地狭小,甚至缺乏标准的运动场地;对于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而言,虽然学校空间充裕,但体育场地的质量却有待提升,甚至有的学校还是煤渣跑道等。这些场地所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体育学习自然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和学生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尽量去适应目前的场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在有限的场地上开展体育学习和锻炼。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学校走廊、地下停车场、教学楼屋顶等,对体育场地资源进行开发,也是提高适应能力的途径。

在器材方面,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面临的环境并不一样。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器材充足,但关键问题在于可以放置器材的空间有限,拥挤的学校空间导致不能够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面临的问题是缺乏一些常见的体育器材,或者器材老旧破乱,学校未进行有效管理和维修,学生可以实际使用的体育器材并不多。学生在面临这些因为器材而产生的体育学习自然环境时,要么是只开展有器材的那些体育运动,要么就是充分挖掘这些有限的器材的使用效率,适应当前的情况。

如果说场地和器材还可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硬件条件的改善而有所改观,那么气候所产生的自然环境则很难改变。比如,在不同地区的中小学,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高温、寒冷、干燥或潮湿、高海拔导致的空气稀薄等气候环境,而这些气候被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学生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比如,在高温的环境下运动,可以通过穿着透气、宽松和易散发热量的衣服而更好地适应高温环境;在北方漫长的寒冷天气中,学生需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寒冷的环境。与场地和器材相比,学生通过适应因气候问题所产生的体育学习自然环境,对于培养他们刻苦耐劳、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非常有帮助。

3.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能力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自然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这要求我们所有人都要结合自己的行为做好自然环境的保护。《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要提高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同样也蕴含了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要做好自然环境保护的要求。

如果要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能力,首先要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多数人认为体育学习与自然环境保护没多大关系,环境保护通常都是企业家、工厂老板、地方政府官员的事情,提及自然环境保护就一定想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和光污染等。所以,学生会理所当然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缺乏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因此,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性。其次,不主动不刻意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破坏自然环境。比如,不随意践踏和破坏人工草坪、不随意丢弃和乱扔体育器材、在观看大型体育赛事时不乱扔垃圾等物品。实际上,如果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做到文明守纪,那么就能够对体育学习的自然环境产生最小的破坏。此外,学生还应该做好对体育学习自然环境的主动保护与修复。比如,看到体育场地出现破损时,主动向体育教师或相关负责人汇报以做好修缮工作;看到体育器材在雨雪天气中被风吹雨淋时,主动将器材搬运到安全之处;在进行野外生存、拓展训练、攀岩运动、登山运动、岩降、山地自行车、山地爬涉赛、山地越野跑、丛林越野、丛林定向等户外运动时,不刻意地破坏树木和花草等植被,将他人丢弃的垃圾主动回收;在观看体育赛事结束后,主动带走周围的垃圾等。学生只有保护好了体育学习的自然环境,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社会环境适应

1. 人际交往环境的适应

在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面对变化较小的自然环境之外,更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这比自然环境的适应难度更大。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构成了最核心的表达方式,而交往的过程则是互动的过程。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社会并非一个实体,而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构成了现实的社会。在这里,齐美尔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他认为,社会首先是社会化的个人的复合体,是社会性的人类物质,他构成了整个真实的历史;其次,社会也是各种关系形式的总和,正是由于这种力量便形成了第一种意义上的“社会”[6]。当人们之间的交往达到足够的频率和密度,以至于人们能够相互影响并组成较为固定的群体时,社会便产生和存在了[7]。在齐美尔的观点中,指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社会形成的关键作用。体育学习与锻炼也是如此,其核心在于运动中个体之间的交往过程,只不过这种交往既可能是语言的有声交往,也可能是纯粹肢体语言之间的无声交往,后者是由体育运动动作技术的“默会性”[8]所决定的。

比如,在篮球场上,个体如果要与队友合作共同完成本队比赛场上各个位置分配,就必须要提前做好沟通,同时还要对同伴的运动表现进行提醒和鼓励,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与意识。在健美操的编排与排练过程中,个体需要主动与其他队友交流编排思路与动作要求,为编排出优质的组合动作形成良好的编排与教学互动环境和氛围。再比如,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个体需要与队友互相鼓舞、主动交流,以完成體育比赛。所有发生在运动场上的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也是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表现。因此,个体必须要对体育运动中的这种无时不在的人际交往环境能够快速适应,并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往,以提高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 遇到矛盾与冲突时的解决

体育学习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具有非常明显的实践性特征,而身体练习的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身体的对抗与碰撞。因此,在体育活动或比赛中,因为身体发生的碰撞而导致的矛盾与冲突比比皆是。当然,除了身体本身导致的矛盾与冲突之外,还可能与裁判判罚不公、场地器材使用纠纷、球迷辱骂与喝倒彩等其他原因有关,矛盾和冲突既有可能发生在运动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在运动过程的间隙,还有可能发生在运动场之外。按照齐美尔的观点,矛盾与冲突本身也是一种人际交流形式,只是这种交流形式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体育学习和锻炼中遇到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因此学生对社会环境适应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能够解决体育中的矛盾与冲突。首先,应该尽量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在活动或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矛盾和冲突扼杀在摇篮之中。比如,能够在比赛前做好动作技术的准备练习,适应赛场的环境。尤其是在客场比赛的过程中,由于场地、器械不熟悉,如果不提前适应环境则很有可能在比赛过程中因此而出现失误,并与对手产生纠纷而导致矛盾与冲突的发生。在活动或比赛中,也要尽量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比如,在足球比赛中对抗积极但适度,不刻意地做危及他人安全的伤害性碰撞,在对手或者队友尝试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动作时能够及时给予保护,与队友和对手共同营造一个竞争激烈但安全的赛场环境。在赛后同样也要避免因为比赛胜利沾沾自喜或比赛失利而满腹怨气导致的矛盾与冲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其次,当矛盾和冲突已经出现时,学生应该在应对变化和复杂矛盾与冲突时表现出随机应变的能力。除了要尽量克制自己的冲动之外,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矛盾与冲突化解方法,保证有理有据有节,绝不能煽风点火、火上浇油而导致矛盾更大。个体对体育活动中的矛盾与冲突的解决能力越强,说明其对体育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3. 对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处理

对抗性是体育学习的魅力所在,对抗使得人的身体摆脱了被压制或是约束的状态,是对身体的解放[9]。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对抗激烈的运动越是吸引观众观看的原因,因为每个人都在内心渴望身体得到解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场对抗,而通过观看对抗性运动的过程就是完成自我寄托的过程。实际上,激烈的对抗则又蕴含着大量的合作与竞争,如果个体要想在对抗中获胜,就必须要和同伴通力合作,同时又必须要和对手积极竞争。在运动过程中,攻守转换、不断轮回的竞争与合作发生在一瞬间,个体对于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处理,也是对社会环境适应的表现。齐美尔认为,在一个复杂和分化的社会或群体中,社会冲突与合作总是同时存在的,任何一个合作过程都同时伴随着与之相伴的冲突过程,而此处的冲突更多指的是竞争的意思。他甚至认为“冲突”和“合作”在社会交往的诸多形式中是两种最为值得注意的形式。由此可见,合作与竞争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一方面要树立正确对待胜负的意识,即不要将比赛的胜负看得过重,而是要将体育比赛的过程看作锻炼身体、愉悦身心、锤炼自我的过程。在一场比赛中,胜利者只有一方,有人获胜就一定有人失败。在结果上输掉比赛的一方并不意味着完全都是失败的,在竞争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更值得珍惜。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胜负,那么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就不会狭隘。另一方面,在体育活动与比赛中也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进行合作与竞争,因为这是体育运动本身的特性,失去了合作与竞争的体育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顶多只能算是肢体的活动而已。因此,个体在体育活动或比赛中要积极地与队友互相鼓舞、主动合作,同时也要在竞争的过程中给予对手应有的尊重,以表现出良好的合作行为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二、环境适应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一)环境适应为健康行为养成奠定了基础

人类体育由一粒萌芽中的种子发展为星火燎原并点亮了全世界,其中的变化过程神秘而充满张力。从人类在地球环境上进化的那一刻开始,“自然体育”就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左右,自然环境赋予人类生命的能力最原始的就表現为运动[10]。实际上,远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远比现代社会要求要高,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他们只有适应环境才能保持生命的延续。在这其中,“善于奔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能力,奔跑能力在那个时代被看作个体健康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人类延续并保持健康的基础就是适应环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无法适应环境的那些古人类,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当代的体育起源之一便是古人类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身体运动行为,因此对环境的适应也是当代体育运动开展的基础。对于不是以取得竞技成绩为目的的普通学生而言,参与体育运动更多是为了获得健康,从这个角度而言,只要适应了体育学习的环境,就为健康行为养成奠定了基础。

试想,在体育运动领域,如果学生不能够适应夏天的高温和冬天的寒冷,那么体育运动连发生的可能性都没有,就更不能存在健康效益的获得。在高海拔的西部高原上,如果学生不能够适应稀薄的氧气环境,他们不仅无法开展体育运动,甚至连生命都有可能面临着威胁,这是在低海拔地区生活的群体无法想象的场景。再比如,如果一个学生内向害羞、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合作,那么他也不太可能去参加团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因为他很难融入其中。即使可以参加个体性的运动项目,但也仅仅停留在自我体验的阶段,很难和他人分享运动的精神愉悦感和心理效益,更无法体会到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时时刻刻面临的竞争、合作、冲突等各种环境适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环境适应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体生活世界建构的过程,而生活世界的建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在社会上生存下来[11]。因此,可以说如果学生无法适应体育学习的环境,就谈不上体育运动实践的发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健康行为的基础。

(二)环境适应是评判健康行为水平的指标

环境适应是评判学生的健康行为素养水平的指标之一,在《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健康教育模块学业质量标准中,对环境适应进行了5级水平划分,以方便体育教师进行学习评价(表1)。

由表1可知,如果要了解学生的环境适应水平,则可以根据学业质量的5级水平来进行判断。比如,在水平1中,在社会环境适应方面要求学生“愿意与同伴在体育活动中进行交流与合作”,而在自然环境适应方面要求学生“知道如何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在水平2中,在社会环境适应方面要求学生“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而在自然环境适应方面要求学生“学会积极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方法”;水平3主要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水平4主要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制力、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水平5则是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精力充沛、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由此可见,随着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学生在环境适应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平1主要是要求学生具备环境适应的意愿,水平2则要求学生产生环境适应的行为和学会基本的方法,水平3和水平4则要求学生体现出不断提升的环境适应能力,水平5对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要求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要能够为良好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由健康教育模块学业质量(环境适应)5级水平划分表可知,当我们至少从环境适应方面来评判健康行为素养时,5级水平的要求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标准,学生至少要达到水平2的要求,即至少要表现出环境适应的行为和掌握一些方法。因此,教师在开展健康行为核心素养测评时,应该采用观察、自我报告、行为测量等多种方法和工具,依据学业质量的5级水平,精准地测量学生的环境适应水平。

(三)应注意自然环境适应和社会环境适应在健康行为形成中的均衡发展

如前所述,学生如果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不能够适应环境,那么其体育学习行为则不能够很好地发生,甚至有可能会中途而废。正如个体在社会中的适应一样,很多人进入到新的学习或工作环境中,因为无法很好地适应和融入环境,而导致自我与他人冲突的发生,使得人际关系紧张,最后甚至无法在该环境中继续下去。因此,加强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体育学习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体育学习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学习的社会环境,即越来越重视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的建设,而没有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处理等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当代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严重,在交往频繁的体育运动中强调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与他人的配合等。这些情况很可能会导致自然环境适应和社会环境适应在健康行为形成中的非均衡发展,这是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基于此,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一方面,要积极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技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人际心理环境是指学校体育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它是由学校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创建学校体育社会心理环境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体育运动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它们可以通过影响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课外活动[12]。学生过去的家庭背景、自身认识水平、情感兴趣等因素都会对其人际关系处理产生影响,体育教师要因势利导,做好引导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意识和尊重意识,尤其是在遇到矛盾与冲突时,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克制能力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尤其强调的。通过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再加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均衡发展,从而共同为健康行為的养成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央视新闻.一图读懂党的十九大报告[J].中国民政,2017(20):11.

[2]尹志华,汪晓赞.国家意志与体育新课标表达:论《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十九大精神的落实[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3):81-88.

[3]方修琦,牟神州.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透视[J].人文地理,2005,20(4):110-1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7.

[5]尹志华,毛丽红,汪晓赞,季浏,Phillip C.Ward.对话、规训与权力:一个分析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框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2):100-104.

[6]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5.

[7]周建国.人际交往、社会冲突、理性与社会发展——齐美尔社会发展理论述评[J].社会,2003(4):8-11.

[8]尹志华.论核心素养下技战术运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J].体育教学,2019(4):4-7.

[9]李丽君.体育教育中身体美学的理论诠释[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6):23-26.

[10]郭芳,张强,王贵成,孟令滨.论体育文化与自然环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144-148.

[11]姚站军.生存美学意义建构与境界追求——立足生活实践的生存论哲学内在走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3):77-83.

[12]张在宁,王霞.培养学生体育社会心理环境适应能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23-625.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6CTY0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尹志华

第三篇:论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系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经研究,音乐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不稳定时期,合理的校园音乐环境的优化,将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

高校校园的音乐文化对当代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近期不断有新闻报道大学生因心理不健康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已是全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都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对象,本研究课题试图从校园音乐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出正确引导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的新道路。

一、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国外对于音乐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了,中国的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有两次西方的音乐心理学的传播热,中国的学者已经在逐渐重视音乐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个别大城市还建成了音乐与心理研究会,关于音乐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已有一些很有影响的著作,但一般都是很专一地从某一个学科的角度来单方面阐述,对于大学音乐环境与心理的研究现在很少有人问津,尤其是从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医疗学的综合角度来跨学科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现阶段很新的前沿研究领域,研究的成果将会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大学生对校园音乐文化环境的认知调查

通过对湖南几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大学生的音乐环境的实地调查,共随机发出无计名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98份,提问的内容包括:1.你是否喜欢音乐?2.现在校园音乐文化有哪些是你接触最多的?3.你最喜欢哪种音乐?4.你是否经常去卡拉OK场所?5.在学校你参与过哪些音乐活动?6.你喜欢古典音乐吗?7.你是否参加过音乐社团?8.你认为在大学校园哪种音乐应该占主流,为什么?9.你最希望学校举办哪种音乐活动?10.你觉得学校的音乐活动场所条件好吗?

统计结果不容乐观:一是流行音乐的比重太大,二是校园音乐文化氛围不浓,三是校园周边的音乐文化环境较差,充斥着很多不规范的甚至是不合法的营业场所。较好的结果是绝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良好的音乐环境。

三、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的种类

高校校园内外音乐文化有以下九种:1.高雅音乐,以音乐学院的专业团体及团委组织下的大学生艺术团为代表;2.通俗音乐,以团委发起或学生自发的接受演唱或其他的表演形式为代表,包括校园歌手大赛和新生才艺展示;3.卡拉OK场所,校园周边的歌厅有6所;4.学校引进各种形式的明星演唱会演奏会、“高雅音乐进校园”等;5.各种晚会形式,如各院系的迎新晚会或元旦晚会;6.学生音乐社团,如“吉他协会”、“民乐协会”等;7.学校广播和电视台播放的音乐节目;8.互联网音乐;9.音乐选修课。

四、高校音乐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现代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环境的多元化

现代高校校园音乐文化环境是具有多元化现象。有校内的以学校学生管理部门或团委组织的音乐社团,各种文娱活动如班级、年级或学校晚会,有国家教育部引进的高雅音乐进校园的活动,还有学校的音乐选修课程,有互联网音乐以及学校周边的歌厅舞厅等营业性场所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音乐元素充实着高校校园的学生艺术生活。多元化还体现在音乐文化形式方面和管理部门方面。形式上通俗音乐为自发的主体占据着很大部分,由于这种音乐形式通俗易懂,接受没有门槛,大多数通俗音乐反映的内容都是年青人的爱情生活方面的主题,深受学生的追捧和喜爱。更多的是各种媒体的介入和宣传,不断推陈出新,的确在视听上赢得了绝大部分的观众。另外就是古典音乐,古典音乐虽然像音乐中的高大上,但是由于在认知上具有一定的门槛,很多学生都抱怨听不懂,仅有少数的学生从小接受过古典音乐教育的人,仍然在喜欢古典音乐。国家尽管采用了如高雅音乐进校园这种形式普及和推广古典音乐,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古典音乐不是靠几次音乐会就能真正接受的,而是需要从小培养对古典音乐的喜爱,这需要大环境上社会对古典音乐的认知,还需要从小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认知程度,所以靠这种音樂会推广的效果影响并不大。再一种就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形式,为什么要单独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提出来,而没有和古典音乐放在一起。因为笔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还是有它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很多人不一定能够欣赏欧美的古典音乐,但是对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有着深深的爱好。原因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有着深厚的民族根基,来自各地区的学生都从小接触到不同形式的传统民间音乐,一般都会理解,所以至少比古典音乐的根基强很多。

(二)音乐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原因的多元化

各种音乐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着多种音乐文化的影响,虽然是一个综合体,因为在同一个人身上会出现多种因素来影响其心理发展,但是最后反映出来的结果却只有一个。由于校园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每种音乐元素有着不同的心理反映,长期接触某种音乐,个体的心理反映就会受到这种音乐形式的暗示越强,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个体性格。由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较高中时代有很大的变化,相对的自由,与外界的接触较多,社会中的各种情况容易接近和了解,复杂的社会充斥着各种情况的音乐,反映人性的美丑善恶,反映社会的包容或不公,反映生活的美好或者艰苦,各种的矛盾冲突都在音乐中反映,流行音乐是反映社会矛盾的最好的最直接的形式。人们把美丑善恶都直接用歌的形式写出来唱出来。一个人接触哪种形式越多,就会越受到哪种形式的影响,也就是像心理暗示一样,多了就形成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直接反映成个人的性格。流行音乐能够让人充满喜怒哀乐,古典音乐大多让人心静,心灵得到升华,民间音乐能够让人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多元的音乐环境会造成多重的心理结构,然而最后需要看到的是哪种占了上风,越是多接触到的就会越影响人的心理发展。有关的资料反映,狂热分子很少听高雅的音乐,很多的是摇滚乐,经常利用重金属的吵闹来宣泄心中的烦躁和不满;绅士大多喜欢古典音乐,相对安静,内心高雅,举止文明;心理性格内向的人很少喜欢热闹的音乐,而外向的人喜欢积极向上的音乐,不喜欢悲歌。音乐与心理也有着马太效应,越接触得久越喜欢,越喜欢就越接触多。

(三)音乐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绝对性

在大学生所有的业余生活中,接触音乐应该是最多的行为了。除了上课以外,走在路上、课间、游戏、休闲等,无时无刻没有在接触音乐。有些音乐是自己选择可控的,有些音乐是不能选择的。另外学校内的各种导向很关键,有管理层的,如团委和学生会、各种社团等,有高校音乐教师的导向,还有学校宣传部门的导向,多种复合的导向。校园音乐环境的复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势必会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既然影响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研究出正确的影响对策来导向,用音乐这种特殊手段来干预心理发展。

(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可塑性

大学生从年龄阶段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是心理健康发展不稳定。由于经过中国式的基础教育阶段,在应试教育之下的封闭环境使之心理发展也是相对封闭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十二年间接触社会相对很少,心理发展并不完整,考入大学,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得心理发育没有环境变化得快,如何正确导向大学生的心理发育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心理学合理地影响干预,是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的。大学生在大学的4~5年间,心理就会随着接触的事物发生改变而最终定型。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着极大的可塑性,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五、如何优化高校音乐环境的建议

1.设置完善的音乐艺术选修课程,配备高水平的师资,从正规的课堂教学人手正确引导大学生的音乐思想;2.大力发展好的音乐社团,如大学生合唱团、乐队、舞蹈团、音乐剧社等等,让更多的学生接触良好的音乐氛围;3.校园内部要建立足够的音乐艺术文化活动场所,有较好的设备和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没有场所一切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高校在这方面应该有所投资;4.整顿校园周边的营业性场所,让合法的、良好的经营场所生存,反之则让其在校园周边消失;5.学校有关部门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健康的、高雅的活动影响全体学生,少进行个人的专业性太强的比赛,多举办群体性普及型的活动。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环境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密切,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拿出实际行动来,切实改善高校音乐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将会大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易松

第四篇:护理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康行为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对护理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康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130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普查的方式对130名护理学生进行调查,所有护理学生均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以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评价量表(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 Scale,SRAHPS)进行调查,将SCL-90评量表以及SRAHPS评量表的调查问卷下发到护理学生手中,让其自行填写,所有调查问卷于调查结束后均需进行回收保密,对护理学生的SCL-90评量表以及SRAHPS评量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护理学生的SCL-90评量表调查结果共有34名护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96名护理学生不存在心理问题,存在心理问题的护理学生在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强迫症状以及人际关系敏感这9个评估因子上的SCL-90评分均高于不存在心理问题的护理学生,在营养、运动、心理安适以及健康责任四个评估维度上的SRAHPS评分均低于不存在心理问题的护理学生,两组护理学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健康行为关联紧密,护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自觉执行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越高。

关键词:护理学生;心理健康;健康行为;关系研究

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近些年来是临床主要研究课题[1]。据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学生群体当中,由于社交、学习、发展等多方面的压力,存在很大一部分护理学生具有人格障碍、焦虑抑郁、强迫以及人际关系不良等多种心理问题[2]。糟糕的心态状况会导致护理学生在学习、交友、能力发展等多方面日常生活中无法展现出最好的自己,而护理学生也会因此加重内心的烦躁,使心态问题进一步恶化,导致恶性循环[3]。此外,护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与健康行为息息相关,不良的心理状况很可能会导致护理学生出现沉迷网络、作息时间不规律等诸多不良行为[4]。本次研究主要对护理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康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详情如下。

一、临床患者资料与方法

(1)临床患者资料。选取了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130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护理学生的男女比例为12/118;年龄18~24岁,平均(21.56±2.41)岁。调查以普查的方式进行,所有护理学生均接受SCL-90评量表以及SRAHPS评量表进行调查。所有护理学生均自愿参与该研究。

(2)方法。以普查的方式对130名护理学生进行调查,将SCL-90评量表以及SRAHPS评量表的调查问卷下发到护理学生手中,让其自行填写,所有调查问卷于调查结束后均需进行回收保密。

SCL-90評量表的评估标准内容:该评量表共有90个条目,其中包含有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强迫症状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共9个评估因子,所有条目的评估方法均为Likert5级评分法,5分为最高分,表示护理学生此症状严重,1分为最低分,表示护理学生无此症状,SCL-90评量表的总分为90个条目的分数之和,分值越高,表示护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低。SCL-90评量表的阳性筛选标准总共有三条,分别为:(1)护理学生任一因子的均分不低于3分;(2)护理学生SCL-90总分不低于160分;(3)护理学生阳性项目数量不低于44个[5]。

SRAHPS评量表的评估标准内容:该评量表中共含有2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存在5个选项,其得分由低到高分别为0分到4分,总分值最高为112分,最低为0分,主要包含营养、运动、心理安适以及健康责任四个维度,营养包括6个条目,分值范围为0~24分,运动包括7个条目,分值范围为0~28分,心理安适包括7个条目,分值范围为0~28分,健康责任包括8个条目,分值范围为0~32分,分值越高,护理学生自觉执行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越高。

(3)观察指标。所有调查问卷均圆满完成回收,对护理学生的SCL-90评量表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记录。对护理学生的SRAHPS评量表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记录。

(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4.0软件对护理学生的SCL-90评分以及SRAHPS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SCL-90评分以及SRAHPS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两者之间P<0.05,则代表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护理学生的SCL-90评量表调查结果。在护理学生的SCL-90评量表调查结果共有34名护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96名护理学生不存在心理问题,存在心理问题的护理学生在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强迫症状以及人际关系敏感这9个评估因子上的SCL-90评分均高于不存在心理问题的护理学生,两组护理学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护理学生的SRAHPS评量表调查结果。存在心理问题的护理学生在营养、运动、心理安适以及健康责任四个评估维度上的SRAHPS评分均低于不存在心理问题的护理学生,两组护理学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护理学生是我国医疗行业的重要人才储备来源,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乎我国医疗水平的未来发展。在本次研究SCL-90评量表调查结果中,评分最高的3个评估因子由高到低分别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以及抑郁。护理学生焦虑、抑郁、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可能原因包括:(1)护理学生的成绩较为落后,且学生自身的自信心较差,可能由此导致自卑情绪出现,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对人际关系表现出过度反应;(2)由于护理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繁杂,护理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完全掌握所学知识,跟上老师教学进度而感到焦虑;(3)由于现阶段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大,护理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法在毕业后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而出现担忧抑郁情绪;(4)由于自身专业水平能力不足,无法分配到自己满意的医院进行实习,而由此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健康行为同样与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紧密相连,在本次研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护理学生在营养、运动、心理安适以及健康责任四个评估维度上的SRAHPS评分均低于不存在心理问题的护理学生,说明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增强其自觉执行健康行为的自我效能。此外,健康行为同样能够提高护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其转为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健康行为的联系紧密,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有效促进护理学生提高健康行为的自我执行效能,健康行为同样有利于护理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槐,龚少英,海曼,等.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比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1):62–66.

[2]刘方方.“三二转段”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高职护理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9):110–112.

[3]张杰,吴小波,覃于洪.中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0):3130–3133.

[4]唐争艳,李小妹,李晓虹.症状自评量表与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在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39–1343.

[5]焦提美,俞伟杰,牛玉柏.两所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12):926–929.

作者:沈小红

第五篇:基于家庭教育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摘 要:家庭环境教育在青少年学生心理成长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益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则极有可能会引起青少年心理的畸形发展。就家庭教育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并就如何发挥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作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措施展开论述,希望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学生教育

人的一生中包含了许多个重要阶段,青少年时期便是其中之一。在青少年阶段,人的可塑性是最强的;相应的,容易受到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始终摆脱不了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那么在青少年这一敏感阶段,家庭教育环境对我们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家庭教育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家庭教育,可谓是贯穿人生始终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环境从人一生下来,就对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婴幼儿时期,由于大脑发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仅仅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但是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或阶段时,已经初步具备了判断力与理解力,并且在自己小小的世界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此时,家庭教育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便较为明显了。有科学研究表明,在较为活跃、轻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且性格比较活泼,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与抗挫折能力都较强;相反,如果成长于较为严谨、压抑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学生,生性则较为内向、怯懦,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交际能力及抗打击能力均较弱。如果同时将两种心理的学生放到同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成长于积极、轻松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学生能很快地交到朋友,并且与其他学生打成一片;而成长于较为严谨、压抑家庭教育环境的学生则存在明显的交流障碍,对融入新环境表示出明显的抗拒。

在最近接触的一个家庭中,发现了一位看似优秀,其实内心深处极其敏感、自卑的同学。这与他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肖同学从小就是奶奶的掌上明珠,在幼儿园的时候表现优秀、好强。在进入小学的第一次考试中因为考了98分,未能得到100分,在班级大哭大闹。进入三年级,班级进行班长选举,最终没能获选成功。班长落选一事变成了肖同学的一大心事,他开始情绪低落,接着不断地与班级同学发生摩擦,最后发展成对老师不满、对同学不满。肖同学的奶奶也因此事对班主任耿耿于怀,他不能接受孙子一丝一毫的缺点,始终认为是老师故意没有善待肖同学。后来经过学校对其他老师和班级其他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了这个孩子原来在同学的印象是这样的:肖同学爱哭、好强。肖同学遇到一点点事情就会哭;同学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有时会要求中途加入,同学们不答应肖同学的要求后,他就会生气、告诉老师,还会有一些不满的言语。同学们让他等待下一轮的时候,他没有耐心,不愿意等;喜欢和同学比,一定要证明自己是最厉害的;肖同学以前做班长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管理较好,但是对班级中的事情不管理。老师对肖同学的评价如下:肖同学成绩较好,自我管理能力较好。但是与同学相处不太和谐,交往能力弱;肖同学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弱,因为小事情容易哭,一哭起来听不进去老师的任何劝解;三年级开始,遇到一些事情,不愿意开口跟老师说,无论老师怎么劝说,也不愿意诉说。为什么成绩优秀,在奶奶眼中完美无缺的孩子会有这些性格特点呢?后来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了肖同学在还是婴儿的时候,父母便离异了。出生刚三个月,妈妈便去加拿大工作生活。留下这个孩子由外婆一个人独自抚养,肖同学的外公由于忙于事业长期不在家居住。在此次事件中,当我们剥开事件的外壳,把镜头聚焦到孩子的家庭生活环境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孩子从小就没有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多多少少在孩子的内心是有缺失的。为什么一个本该充满阳光的男生,却很敏感、很脆弱。也许作为家长,我们该好好地反思自己在孩子的生活中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肖奶奶一直以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是最好的,他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可惜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孩子的性格养成是怎么样的。奶奶的阐述都是老师伤害了孩子,而最终调查后我们却发现孩子出了问题。孩子的学习没有问题,孩子的自我行为习惯没有什么大问题。可孩子的心理有问题了,孩子似乎始终有一种无法表达的诉求在内心,他渴望关爱、他渴望朋友,可他不知道怎么去获得朋友。他渴望被关注,所以他处处好强,不知道人生的路总是有挫折的。所以这么小年纪的孩子本该是天真的、可爱的,他却对一些事情处处猜测、怀疑。到底是谁伤害了这个孩子?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我们已经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在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我们究竟该如何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环境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呢?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管理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家长“指导”与学生教育同步进行

家长和教师是家庭教育环境中的基础要素,同时也是发挥重要作用的对象。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力与作用,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与家长教育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争取实现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的同步。比如,教师可以组建一个家长交流群,与家长做到随时沟通以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力的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统一的家庭教育环境,做到课堂学习、家庭温习,实现家庭教育与课堂心理干预的同步化,最终实现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统一和同步。

2.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家庭气氛愉快轻松,有利于松弛青少年的紧张和不安。父母之间的良好婚姻关系为青少年提供了平稳的生活环境。父母之间一致的管教方式,使青少年有正确的行为规则。家庭成员彼此尊重和信任,相互关心和支持,有利于青少年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保持愉快、乐观、积极的心境。对孩子专制、溺爱、放任的家庭均不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专制型家庭里,家长绝对权威,子女要绝对服从。在这样的环境里,青少年很容易形成被动、胆怯或反抗等不良心理行为。在溺爱型家庭里,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一切以孩子为重,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中,青少年很难真正长大成熟,往往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任性、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差,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在自由型家庭里,父母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暇或无力顾及孩子,许多事情要靠子女自己面对和处理。在种家庭中长大的青少年,一般说来独立性和适应性较强,但由于缺乏家长的关心、帮助与监控,容易出现意志涣散、人际交往过于随便、自由散漫、难以抵御不良影响等问题。

3.“家长会”形式的合理转化

除了家庭教育与课堂引导的统一外,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还应对“家长会”形式进行合理的转化。在大多数青少年心目中,“家长会”等同于“批斗会”或是“揭丑会”,一听说要开“家长会”,学生心里总会出现很多担心,比如家长来学校“告状”,教师跟家长“告状”等等,青少年学生对“家长会”的态度越是排斥,说明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越大。面对这一问题,建议教师应着力改变这一现状,转变“家长会”的形式,比如可以尽可能地融入些游戏在家长与孩子的交流环节,让学生适应家长出现在他们的学习中,促进学习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二者的融合与置换,让学生享受与家长交流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站在旁观者的位置,眼睁睁地看着家长与教师交流。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好的家庭教育有益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则极有可能会引起青少年心理的畸形发展。但是在实际家庭教育环境塑造过程中,很多家长都没有形成家庭教育意识,认为教育单纯是学校与教师的职责。新时期条件下,教师除了完成教学的本职工作外,还应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角度,对家长进行合理引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少年健康心理形成的积极影响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李景华,郝雁丽.家庭教育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09).

[3]陈丽.城镇化过程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3.

[4]陈娟.论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发展[D].安徽大学,2014.

·编辑 温雪莲

作者:庄倩

上一篇:环境和化学论文下一篇:护士抑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