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 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 更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责任。在临床工作中, 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士, 因此, 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规范护理行为, 加强护患沟通, 提供与社会进步、患者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我科在预防护患纠纷中采取一系列措施, 明显减少了护患纠纷, 现总结如下。

1 规范护士行为, 消除纠纷隐患

1.1 严格查对制度, 认真遵守护理操作常规通过查看

核对人签名、执行人签名、核对床头卡、查看登记本等方法可发现查对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护理部还统一制定了温馨提示牌, 如“你做到三查七对了吗”、“三查七对时, 请眼看、手指点、读出声来确认”、“核对、核对、再核对!”分别置于治疗台、治疗车等处。

1.2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护理工作具有科学技术性很强

的特点, 除了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外, 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业务技术。因此, 护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锻炼过硬的操作技术, 才能及时、准确、熟练地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为患者解除痛苦, 从而减少或避免因操作失误或不熟练而引发的护患纠纷。

1.3 加强规范管理, 护理文书记录到位护理记录是病

案的组成之一, 是反映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是观察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 在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今天, 护理记录也成为举证责任中的法律文书。因此临床护士必须认真观察病情, 及时报告、处理、记录, 文字记录应做到及时准确、语句通顺、内容真实、严禁涂改。

1.4 坚持工作原则和科学的工作态度

1.4.1 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 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 不擅自处理, 医护之间不感情用事。

如晚上医生休息了, 患者有病情变化, 护士为不影响医生休息, 擅自对患者作出治疗处理。这都是错误做法, 发生问题护士要负责任。

1.4.2 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要热心、周到, 要保持科学

的工作作风, 不接受患者及家属的无理要求。如术后的患者, 因伤口疼痛, 反复要求注射止痛药, 护士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坚持原则, 做好护理工作。

2 加强护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可以使患者配合治疗护理, 还可以消除许多潜在的护患纠纷。

2.1 护士在工作中要加强自身素质, 增进患者信任感,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美化自身的言行举止。

如学习心理学, 满足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需要。

2.2 应该认识到医疗服务是医患双方双向交流的过程, 在工作中应加强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 尊重患者的权利。

3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1 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 开展护理服务, 以尊

重患者、服务患者、顺应时代发展和现代生活需要为切入点, 不断改善服务措施, 实施“十个一”服务, 即让一个座、问一个好、泡一杯茶等。

3.2 了解住院患者的心理、社会服务方面的要求, 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 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

当患者对护理工作发生误解或有过激行为时, 护士应该加强情绪控制, 保持良好的心态, 用高度的职业情感, 规范自己的言行, 用理智战胜偏激, 积极面对, 主动化解, 用自己的坦诚和婉转言辞, 做好解释工作, 化解危机, 避免纠纷的发生。

4 总结

综上所述, 临床护士只有不断学习, 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掌握过硬的操作技术, 具备丰富的医学及相关科学知识, 在临床工作中规范护理行为, 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 在为患者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以安全的角度出发, 得到的将是患者满意、医务人员满意的双赢效果。

上一篇:急性右室心肌梗死56例临床分析下一篇:多层建筑的超限结构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