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

2022-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

SCP框架下的体育旅游产业分析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中的SCP理论,分析研究了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后期开发与推广指出了发展方向。研究认为:1)甘肃省体育旅游企业数量较多,市场集中度低,呈分散化趋势;2)产品具有民族地域特点,内容及类型丰富;3)市场结构处于由相对集中向相对分散的过渡阶段;4)技术及管理创新相对滞后,产品科技含量低;5)体育旅游企业营销战略与计划处于初级阶段,营销行为不成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推进地域文化融合,完善提升品质;2)办好大型赛事,扩大重点赛事品牌影响;3)培育热点项目,完善产品结构。

关键词: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甘肃省

自2010年以来,甘肃省成功举办了兰州马拉松赛、中国MBA黄河漂流赛、“丝路春”杯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国嘉峪关第4届航空滑翔节等大型群众体育赛事,促进了体育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并引起了相关学者极大的研究兴趣。本研究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中的SCP理论,即由S—市场结构(Structure)、C—市场行为(Conduct)和P—市场绩效(Performance)3元素构建成的实证研究理论[1],对甘肃省的体育旅游产业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过程中,通过中国知网、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等途径,以“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等为关键词,查阅了20余篇相关文献,并通过地方电视台、张掖日报等媒体进一步了解了甘肃省目前举办的中国MBA黄河漂流赛等大型群众体育赛事的相关情况,为本研究研究范畴和研究结构的确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到张掖、嘉峪关及白银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向参赛者、工作人员及现场观众进行询问,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

1 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

1.1 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

1.1.1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是一个反映市场垄断与集中程度的基本概念和指标[1]。通过甘肃旅游政务网、中国旅游新闻网查询甘肃省旅行社名录了解到,截至2013年3月29日,注册的旅游企业全省共有452个;而就各企业的接客量及税务情况来看,截至2013年3月2日,“甘肃旅游业已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5 835万人次,意味着甘肃接待游客数量首次超过全省人口总数的两倍”[2]。但问题是前5名的企业(表1)的年经营收入所占比例不足总数的30%[2],这说明甘肃省的企业的数量很多,但每个都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低,呈分散化趋势,企业之间的联合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1.1.2 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指引发顾客特殊的偏好,通过与其他产品有效区别来有效占领市场,强调特色[1]。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点,产品类型结构丰富,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有地域特色的野外体育活动,并充分地利用了丝绸之路的自然资源及民族风情。例如,2011中国MBA黄河漂流赛(表2),其最大的亮点就是融入了黄河和羊皮筏子这些特色元素,这是甘肃省独有的黄河文化;中国嘉峪关第4届航空滑翔节,充分运用了当地的气候特点—6~8月当地热力动力气流较强,能见度好,这是我国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所以说,甘肃省体育旅游应打造自己的品牌,结合自身地域文化优势,加大创意,推出精品路线及旅游项目,提高竞争力。同时,基于赛事举办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应以带动群众体育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与民俗风情旅游为宗旨,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1.1.3 进入壁垒 对这个因素的研究应主要考虑行业的竞争,特别是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参与市场份额的机会。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由纯粹经济力量形成的壁垒很少见,真正的壁垒多半来自政府干预。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政策壁垒的弊端—导致市场高度集中等,并已经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资源评估、投资成本、收入来源、市场营销等重要板块,提出了新的基本发展思路。例如,2013年底,张掖市政府就张掖·焉支山—山丹马场旅游景区经营权公开进行转让招商,采用“业主依法投资建设、自主经营管理、期满回收经营权的运作模式”,提出了“基础给我,辉煌由你”[2]的招商口号。但从政策到具体实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因此,目前市场结构处于由相对集中向相对分散的过渡阶段。

1.2 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行为

1.2.1 企业定价行为 影响定价的3个因素是成本、竞争和顾客价值。1)在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中,市场竞争的加剧已造成了企业定价行为的导向化。例如,登山、野外生存、露营等项目。除了地域民族风情特色的选择之外,企业的定价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价格竞争”已作为常态竞争手段。另外,企业有淡、旺季价格的行为,特别是滑雪、漂流等季节性的项目。2)项目开发成本及顾客价值也是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例如,嘉峪关滑翔基地位于嘉峪关市民航机场内,是我国气流条件最好的滑翔基地。目前,可供使用的级别有标准级、15米级和俱乐部级滑翔机。该项目属于特种高端消费项目,对设施、装备要求较高,成本投入巨大,而且消费群很小,消费者的认知价值也局限了定价的灵活性。

1.2.2 企业创新行为 企业的创新行为主要有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甘肃省近几年的体育旅游业快速发展与产品创新及市场创新是分不开的。1)开发战略定位准确,凭借丝绸之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地域民族特色,统筹规划,打造品牌,引进高水平赛事,改变地方封闭发展模式,联合开发,共同发展,互惠互利,打造出特色体育旅游精品。例如,张掖市借助湿地文化,启动乡村旅游模式,开发文化资源,引入高端赛事,有全国汽车拉力赛、全国露营大会等,有效地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市场。但甘肃省体育旅游业的技术及管理创新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软硬件的配置及更新等与发达地区相比毫无优势,存在缺乏高端网络组织、现有旅游产品科技含量低等问题。2)在管理创新方面,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还未植入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高层次的人才相对匮乏。例如,张掖平山湖国际赛车城,以丹霞景观为基底,以激情的汽车越野、摩托车运动、自行车运动等为主要活动,是很有潜力的产品。但是,由于设备的更新率较低、场地维护跟不上、观光车超载、等待时间较长、住宿条件相对较差、与当地村民多次发生纠纷等问题的存在,给消费者造成了不良的消费心理,制约了企业的成长空间。

1.2.3 企业营销行为 通常所说的营销行为有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销售渠道策略及产品促销策略等。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是新兴产业,企业的营销行为尚不成熟,市场的营销计划及战略处于初级原始阶段,主要表现在营销意识缺乏,企业对市场定位及消费价值了解不全面;对市场的推广不能深度挖掘,战略部署有局限性;品牌意识淡漠,更多追求短期销售目标,缺乏长期品牌塑造的高度;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策划与设计缺少创新及人文文化,抄袭模仿痕迹过重。

1.3 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绩效

1.3.1 企业利润率 企业利润率此处是指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销售利润率。由于甘肃省体育旅游业属于特种新兴旅游产品,专业划分及归类不系统,传统观光消费与体育旅游收入相互重叠,这方面区分和研究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以甘肃省旅游业的利润率作为参考。通过数据查询,2011年全省旅游总人数5 835.6万人次,同比增长36%,旅游总收入333.7亿元,同比增长40.68%,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6.65%,体育旅游行业的利润率仅达到15%~20%[2],即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的销售利润为50.055~66.7452亿元。但是,近几年来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年均增速30%以上[2],表明体育旅游业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与发展空间,投入产出效益较高。

1.3.2 资源配置率 资源配置率的实质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主体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现阶段,甘肃省的体育旅游资源配置模式主要是以经营企业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对资源的开发配置与经济价值取得的同时必须考虑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资源配置效率。榆中兴隆山滑雪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兴隆山是AAAA级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滑雪场占地227亩,除了单一的滑雪运动(雪地骑马、马拉爬犁、雪圈和雪地摩托)之外,未开设其他相关项目,例如季节性的冰上项目、展览和赛事等。对此,企业应围绕冰雪气候条件合理配置资源,以多项目带动多增值,同时还应避免体育旅游者数量超出承载体育旅游的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范围。总之,企业应最大程度地配置各项资源,同时也要做到可持续经营。

1.3.3 特色企业成长 甘肃省旅游局黄周会局长在2013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7 834.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1.08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34.25%和41.17%。旅游综合收入在2007年115.91亿元基础上实现了五年翻两番,对全省GDP贡献率达到8.46%”[2]。总体来说,甘肃省旅游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以兰州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兰州延伸赛、嘉峪关铁人三项大赛、临潭万人拔河赛等为代表的体育旅游业迅猛发展,经济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带来的产业转型机遇为甘肃省体育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环境。另外,甘肃省的地域文化特色也为体育旅游业的成长提供了内动力。例如,甘肃省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2]。

世居甘肃省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省的独有民族。各民族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民间体育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体育旅游活动将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发展和交流的平台。甘肃省体育旅游业具备了良好的政策外环境及特色文化内动力,企业成长空间大,具有良好的预期。

2 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2.1 推进地域文化融合,完善提升品质 围绕甘肃省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内涵,促进体育旅游与地域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丰富体育旅游产品要素,提升产品文化增值。1)利用丝绸之路黄金路段甘肃段特殊地域优势,加大特色体育旅游文化建设,例如,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兰州延伸赛中应加大丝绸之路文化的宣传,打造具有丝路地域特色文化的体育品牌赛事;2)甘肃境内的黄河流域形成了黄河玛曲第一弯壮美奇观和刘家峡等高峡平湖,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开展水上体育旅游项目;3)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心灵图腾,秦、汉、明3代修筑的长城都以甘肃为起点,甘肃境内保存的长城总计超过3 600

公里,占全国现存总量的60%以上,可在沿线打造一批重点旅游城市,并加强信息技术在体育旅游业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嘉峪关铁人三项赛要积极与国际体育协会联系,借长城名片扩大国际影响;4)追本溯源,华夏民族血脉相连,甘肃东部的天水、平凉、庆阳和陇西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探寻血脉渊源,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和考察观光游览的寻根朝觐圣地,体育旅游的融合要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绿色项目为主,例如,滑翔伞等。

2.2 办好大型赛事,扩大重点赛事品牌影响 兰州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兰州延伸赛、嘉峪关铁人三项大赛、临潭万人拔河赛等大型赛事的成功举办扩大了甘肃省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应积极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赛事的质量和水平;应整合有利资源,突出重点,对同类型活动进行适当整合,加强市场运作,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形成规模和轰动效应;还应注意持续发挥赛事的后续效应,促进旅游市场开发,应鼓励有条件的市州以大型赛事为契机,建成具有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重点品牌项目及国家、国际级赛事。此外,要支持和指导嘉峪关、张掖等有条件的城市开展体育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推动在景区、导游、旅行社等管理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相关政策在重要领域有所突破,扶持做大龙头企业,适时进行经验总结并向全省推广。

2.3 培育热点项目,完善产品结构 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开发高端、中端和大众化体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要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大、消费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中高端旅游产品,加快培育军事训练、野外生存、户外野营、漂流、蹦极等消费热点项目;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招商成果,协调落实好建设用地和配套合作。

3 结 论

通过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中的SCP理论,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3个方面分析了甘肃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并认为:

1)体育旅游产业的企业数量较多,但市场份额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呈分散化趋势。

2)体育旅游产品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点,产品类型与结构丰富,充分利用了丝绸之路的自然资源及民族风情。

3)体育旅游产业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开始积极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开放经营权,市场结构处于由相对集中向相对分散的过渡阶段。

4)体育旅游业的技术及管理创新相对滞后。在信息技术、软硬件的配置及更新等方面毫无优势,缺乏高端网络组织,现有的旅游产品科技含量低。

5)体育旅游企业的营销行为尚不成熟,营销计划及战略处于初级原始阶段,对市场的推广不能深度挖掘,品牌意识淡漠。

参考文献:

[1] 张卉,朱永亮.基于SCP框架的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8):54-60.

[2] 黄周会.黄周会在2013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gsta.gov.cn/zyjh/755.htm,2013-02-02.

[3] 罗孝军,张晓林,高晓虎.体育旅游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18-19.

[4] 林文新,王健伟.高速公路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方法与实证分析[J].公路,2005(5):90-93.

[5] 唐留雄,邬爱其.基于SCP框架的上海旅游业发展现状评析[J].旅游科学,2002,16(3):27-32.

[6] 谭白英,邹蓉.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2002,9(3):22-25.

[7] 许世岩,张建华,公兰英.甘肃省地域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42-45.

作者:丁婧

第2篇:基于SCP范式的枣庄石榴产业组织分析

摘要

运用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从产业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3个方面分析了枣庄石榴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提升枣庄石榴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枣庄石榴;SCP范式;产业组织

Research on Pomegranate Industry Organization in Zaozhuang Based on SCP Mode

QI Dianlun1, ZHANG Chengyao1, LIU Fei2

(1. Yantai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670; 2.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358)

Key words Zaozhuang pomegranate; SCP mode; Industry organization

我国目前已经超越伊朗,成为了世界第一石榴生产大国,石榴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枣庄作为全国石榴生产的重点产区,在石榴生产上有尤其独特的优势。枣庄地区的石榴生产也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与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梦想息息相关。但是,枣庄石榴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规模效益差、组织分散、市场秩序混乱、同质竞争激烈等问题,石榴产业与市场急需得到优化。

国内利用SCP范式理论对工业和服务业进行理论分析的文献较多,研究范围广泛且有深度。有关农业的产业分析多集中于整体产业,较少对农业产业内部进行分类分析。张坊认为我国农业的市场结构已由近似完全竞争结构趋向壟断竞争结构,并根据此理论提出了农业改革与发展必须从这一变化的市场结构进行[1]。白萍等依据SCP研究范式,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行为、绩效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探寻新疆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症结[2]。沈立早结合SCP范式提出我国农业存在集中度过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劳动力过剩、农业利润度和产业贡献率不足等问题[3]。

随着我国SCP范式分析由宏观逐渐转向微观,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将在小范围的集群式产业经济中进行,成为未来产业组织分析的亮点。笔者利用SCP范式理论框架,分析枣庄石榴产业的结构、行为及绩效的特点,并以此提出政策性建议。

1 枣庄石榴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特征及相互关系的集中体现,包括买卖双方、企业自身、市场外潜在进入者、政府等。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等。

1.1 枣庄石榴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用于衡量卖者或买者在特定市场中所具有相对规模大小的结构指标。一般来说,农业由于从业人员数量多、经营规模较小、效率较低、经营主体市场份额低等原因,市场集中度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往往属于原子型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但是,由于我国农业体制的特殊性,政府力量在农业市场的资源配置中往往有着强大影响力。我国的特色农业为增强对外竞争力,由政府将产业内的从业人员与经营主体整合,以乡镇或者县域为单位,参与市场竞争。鉴于此,该研究用生产规模最大的几个乡镇的种植面积(或产量)之和占枣庄石榴总面积(或产量)的比值来表示。

截至2013年底,枣庄地区石榴种植面积已经增长至8 667 hm2,比2002年增长了2 667 hm2以上;2013年枣庄石榴产量比2002年增长4 000万kg。枣庄地区的榴园、吴林、峨山、阴平等4个主产区种植面积都已经在667 hm2以上。其中,榴园镇2013年面积达5 733.33 hm2,产量达4 890万kg,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从表1中可以看出,以乡镇为单位进入市场进行竞争时,不论种植面积和产量,枣庄石榴市场的集中度非常高,榴园镇具有绝对优势。区域上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意味着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规模,产业内部生产效率进一步优化,出现产业辐射效应。枣庄石榴在榴园镇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提高了枣庄石榴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带动了周边石榴种植产业的发展。

表1 枣庄地区石榴市场集中度

排序按面积计算∥hm2按产量计算∥万kg

第一榴园5 733.33榴园4 890

第二吴林1 011.33吴林785

第三峨山810.67阴平596

第四阴平804.67峨山570

总量8 670.677 050

CR10.661 20.693 6

CR20.777 90.805 0

注:资料来源于《枣庄市统计年鉴2013》。

1.2 枣庄石榴的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是指产品在品种、口感、颜色、外形、包装及注册商标上的不同。在我国,不同地区的石榴各有其特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我国的石榴产业起步较晚,各地区的石榴品种交流较少,基本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品种,因而各地区的石榴在外形、口感等自然差异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枣庄石榴经过2 000多年的培育,本地品种丰富,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种结构。同时,各地区对于石榴产业发展关注度不同,对于地区品牌的培养认知不同等原因,造成了各地区的产品商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枣庄石榴品牌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0年开始连续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等多项认证。2013年枣庄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石榴大会,枣庄石榴品牌得以走出国门。

1.3 枣庄石榴产业的进出壁垒

进入和退出壁垒体现产业内经营主体和产业外潜在竞争者之间的关系,同样为衡量产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业市场存在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的特点。

石榴市场的进入壁垒一直在提高,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石榴种植有其特殊性,生长期较长,进入稳产期较慢。即使新的优良品种,生长期也需2年,时间的机会成本较高。第二,为实现标准化种植,果园前期有关的硬件设施投入加大,配套的水电路费用提高,因而资金成本增加。第三,石榴种植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激烈的市场竞争客观上要求种植技术的提高,保证稳产稳收,降低风险。机会成本与资金成本的提高影响了企业进入石榴市场的积极性,技术壁垒则要求企业储备一定量的石榴种植人才,3方面共同推动了进入壁垒的提高。

石榴市场的退出壁垒较高,主要体现在经营成本及政策法规上。一方面,石榴种植前期投入大,成本回收较慢,出现套牢现象;石榴价格若下降,果农退出石榴产业,则需要将果树全部砍掉,退出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土地经营权。土地被农民视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流转难度很大,难以集中利用。较高的退出壁垒抑制了当地石榴市场的规模效应,削弱了枣庄石榴产业的竞争力。

枣庄石榴市场进出壁垒由低进入、高退出组合转变为高进入、高退出组合,这种组织结构决定了枣庄石榴产业的福利效应由高风险、低收益向高风险、高收益转变。

2 枣庄石榴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结构影响下,根据市场供求条件,采取的以获得利润及市场份额为目的的战略措施。在市场竞争中,买卖各方所处境况不同,因而所采取的决策也有所不同。市场行为决策主要包括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和组织调整行为。

2.1 价格行为

根据市场类型的不同,相对应有不同的定价行为。枣庄石榴处于经济转型期,既有完全竞争市场竞争定价的特征,又有垄断市场高市场集中度的特征。一方面,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影响力较弱,农民为既定价格接受者。价格的制定往往由石榴收購商根据需求以及往年价格进行预先估价,果农根据石榴收获量和成本待价而沽。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为避免果农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竞相压价,推行了石榴分级制度和精品战略。

2.2 非价格行为

非价格行为,即在不涉及产品价格的情况下,为获得高额利润而采取的技术创新、广告与品牌建设、兼并重组等行为。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差异性,体现独特性,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枣庄石榴的非价格行为,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枣庄市政府寻求与省内科研院校的合作,引进国内外新品种,成功培植繁育出“状元红”系列新品种,建成国内最大石榴种质资源圃。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国家地理产品保护”双认证,加强品牌保护,努力形成竞争隔离层,增加顾客对枣庄石榴的忠诚度。

2.3 枣庄石榴产业的产业组织调整

企业通过合并、兼并、联合等影响产业集中度、市场绩效的一种市场行为。枣庄石榴产业的组织调整行为包括水平合并与垂直合并2种方式。水平方面上,枣庄市推动石榴种植业、石榴加工业与石榴观光旅游业三位一体发展,以产业联动的方式增强枣庄石榴的产业竞争力;在垂直角度,枣庄市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链条,包括提供种苗、农药化肥、薄膜袋等上游产业,也包括负责石榴的深加工、石榴盆景等下游产业。

3 枣庄石榴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指某一产业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运用一定的市场行为后,产品价格、产品产量、产品质量、利润、成本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所取得实际成绩。通常农业用平均生产成本,平均价格,生产利润以及农民收入等衡量市场绩效。

3.1 枣庄石榴平均生产成本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高涨,果园生产成本急剧上涨,包括农药、化肥等在内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推动了农业进入高成本时期。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2004~2013年,石榴成本呈上升趋势,2013年比2004年增加了406.48%,成本急剧上升。成本上涨主要分为3个时期,以2008与2010年为间隔。2004~2008年,成本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23%;2008~2010年,成本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0.85%;2010~2013年,成本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67%。通过比较发现,枣庄石榴生产成本的增长速度近年来已经放缓,枣庄石榴的规模效益开始初步显现,产业规模的扩大逐步带来内部效率的优化。

注:数据由笔者根据枣庄市统计资料整理得出。

图1 2004~2013年枣庄石榴生产成本变化

3.2 枣庄石榴平均价格

近年来,枣庄石榴的价格一路上涨,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外,石榴价格基本呈现平稳上升。从图2可以得出,2004~2013年枣庄石榴平均价格上涨487.43%,价格增长明显,行业价格整体绩效显著。以2008与2010年为间隔,将价格2004~2013年分为3个时期,分别加以分析。2004~2008年,价格年平均增长率为17.66%;2008~2010年,价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0.69%;2010~2013年,价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51%。通过比较发现,枣庄石榴价格同样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趋势,价格增长乏力,有优势下降的风险。

注:数据由笔者根据枣庄市统计资料整理得出。

图2 2004~2013年枣庄石榴平均价格变化

3.3 石榴的生产利润

利润作为反映能否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重要标志之一,一直是市场绩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2000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枣庄石榴的果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产量增长,优质果率提高,果园收入也呈现上涨的趋势[4]。2011年,每公顷石榴园净利润为70 380元,当地果农的纯收入年增长率在10%以上,2013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 600元。比较图1和图2,枣庄石榴的成本2013比2004年上涨406.48%,低于价格的487.43%。枣庄石榴净利润2013年比2004年上涨627.79%,远高于同期的价格与成本的增长幅度。但是,随着枣庄2008年初步建成国内最大的石榴交易基地,大量外地石榴进入本地市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枣庄石榴的比较优势开始下降。从图3可以看出,枣庄石榴利润率近几年呈现下降的趋势,2005~2011年在100%上下波动,2011~2013年开始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4 提高枣庄石榴市场绩效的政策建议

SCP范式分析结果表明,枣庄石榴产业具有先天自然资源优势,拥有较高的区域市场集中度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存在着高进入和高退出壁垒导致的风险过高、单个果农和农业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内部竞争激烈、利润下降等问题。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调整市场结构,促

进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率,进而影响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提高市场绩效。

注:数据由笔者根据枣庄市统计资料整理得出。

图3 2004~2013年枣庄石榴利润率变化

4.1 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石榴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

专业的石榴合作组织有利于果农的价格行为协调,有效克服价格波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果农对价格的谈判能力,提高果农收入水平。建议政府加快对农村合作社的建设,扩大宣传,制定配套措施,鼓励果农联合;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石榴承包种植,将土地集中在石榴专业合作社中,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4.2 树立市场营销意识,做好市场细分,改善分销渠道

随着枣庄建成国内最大的石榴交易基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客观上要求当地果农以及石榴销售商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意识,大力拓展营销渠道,改善分销机制;树立整体产品营销理念,准确定位目标市场,推动枣庄石榴的精品战略。

4.3 推进产业整合,延长产业鏈条,加快实施“三位一体”发展策略

产业发展的集群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县域经济具有深刻影响。当地政府应力图打破产业壁垒,推进石榴种植业、石榴加工业和石榴观光旅游业的产业整合,拓展产业链条,培育和促进石榴产业的集群化,加快实施“三位一体”发展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

参考文献

[1]

张坊.我国农业市场结构的SCP范式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05(6):39-41.

[2] 白萍,龚新蜀.基于SCP范式的新疆农业产业组织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6):38-44.

[3] 沈立早.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农业产业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20):12419-12421.

[4] 冯哲,胡继连.基于SCP范式的烟台苹果产业组织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5-29.

[5] 赵浩宇,李玫瑰,倪淑欣,等.峄城石榴产业比较优势测算及地域对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27-6629.

[6] 王爱伟,孟繁锡,刘春鸽,等.我国石榴产业现状、发展对策及前景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06(6):7-8.

作者:齐殿伦 张呈尧 刘菲

第3篇: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动漫产业组织分析

摘 要: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考察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认为其市场结构是高度寡占型结构,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纵向一体化程度较低;市场行为体现在产品创新程度低,衍生品开发较为不成熟;其相应市场绩效表现在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在提升,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关键词:动漫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一、引言

动漫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现在有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甚至将动漫产业作为其国家的支柱产业,例如日本和美国。我国也逐步将动漫产业列为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期望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动漫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探讨我国动漫产业的竞争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市场结构分析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指的是所考察的市场上的卖方、买方各自的企业数以及企业在其市场上的相对规模(市场占有率)的分布。目前我国的动漫市场中,日本和美国的动画(包括系列衍生产品)的占有率超过80%。在这种高度寡占市场结构下,如何扩大我国动漫产品的市场份额,从而增强盈利能力是我国动漫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2.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指企业以某种方式改变那些基本相同的产品,以使消费者相信这些产品存在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偏好。产品差异是影响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企业控制市场的程度取决于它们使自己的产品差异化的成功程度。在我国动漫市场上,我国企业创作的动漫作品品种相对较为单一,以简单的动画片为主,还未上升到动漫的层次。我国动漫企业如果在题材、风格、创作水平等方面创造出差异,使其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从而引导消费者的偏好,就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3.进入壁垒

在动漫市场上,现有的卖方企业不仅要与其市场内部卖方企业竞争,而且也要和新进入动漫市场的企业竞争。进入壁垒的高低既反映了市场内已有企业优势的大小,也反映了新进入企业所遇障碍的大小。可以说,进入壁垒的高低是影响该行业市场垄断和竞争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市场结构的直接反映。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遇到的进入壁垒有:

(1)规模经济性壁垒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缓慢,处于初期阶段。新企业要和现存的动漫企业进行费用上的竞争必须在进入初期或进入后的早期实现大规模生产,这对于我国并不成熟的动漫产业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2)必要的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新企业进入市场所必须投入的生产经营资本。必要资本量越大,筹集资本的难度也越大,新企业进入的资本“门槛”也越高。由于动漫产业具有高成本、高风险、高回报率的特点,我国动漫企业大多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难题,所以政府对我国动漫产业的资金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3)技术壁垒

技术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从二维动画到三维动画,我国都缺乏精通高端技术的人员。我国在动漫制作的技术上不如美国、日本等动漫大国,从而制约了我国动漫作品质量的提高。

4.纵向一体化

动漫产业中,各个部分都需要形成紧密的联系,包括漫画的创作、动漫的制作、动漫的播出以及与动漫相关的周边产品,例如,日本和美国在其动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在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

三、市场行为分析

1.产品策略

首先,我国动漫产业对于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原创作品出现。根据调查,我国青少年最关注并喜爱的动漫作品中仅有11%是来自于我国本身的动漫作品,而有89%是来自于日本、美国等国外的动漫作品。相比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品牌作品非常的少。目前我国一些动漫企业还是处于加工国外动漫作品的阶段,很少有自己创新制作的动漫作品。

其次,产品缺乏娱乐性。增田弘道在他的《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运作模式》一书中提出,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有三个优势:娱乐性、经济性、高生产率,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动漫作品的娱乐性。我国的很多动漫作品过分强调传统道德观念,存在“说教”性,缺乏娱乐性,并且总是停留在古代的神话故事上而没有创新。

2.广告策略

广告促销是动漫产业竞争的较为重要的对抗手段,在日本、美国等动漫大国,一部动漫作品在还未出世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各种预告片以及动漫衍生品,先对动漫作品做了广告,使人们能通过广告更早的知道作品的存在。而我国现阶段几乎没有实施广告促销的策略,这就大大影响了动漫作品的观看人数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3.衍生品的开发

在动漫产业中,动漫衍生品可以说是动漫产业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由于可开发的动漫衍生品品种多,销量大,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动漫衍生品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动漫产品本身所创造的价值。动漫衍生品主要包括与动漫相关的游戏、服装、玩具、食品、文具用品、主题公园、游乐场、装饰品等,范围较宽,产品种类也较多。在我国动漫产业中,只有一些大的动漫企业以动漫作品为龙头从事衍生品开发,中小动漫企业基本处在靠电视台播出或出售动画片挣钱,对于动漫衍生品市场的开发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

四、市场绩效分析

产业组织理论对于市场绩效的分析主要包括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水平,以及企业和产业技术进步状况等。据Research 发布的《2010年美国动漫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动漫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15%左右,同时占据全球30%左右的市场份额;另据日本动漫协会《动漫内容白皮书2010》的统计,以动漫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的产值达到4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万亿元)左右,约占日本当年GDP的10%。而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只有470.84亿元,占GDP的比重只有0.12%左右。从2010年到2014年的这5年中,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在不断上升(如图1所示)。随着我国对包括动漫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扶持,动漫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在提升,推动了动漫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五、结论及建议

1.扩展动漫观众群体

长期以来,我国对动漫产业一直都带有一种偏见,认为动画是一种教育媒介和工具,观众群体在无形中被定位于学龄前儿童,对青年和成年市场的开发严重不足。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动漫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动漫市场消费需求的对象包括了从孩子一直到老年人的一个广泛的群体。例如日本在发展动漫产业时,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方式,将观众细分为幼儿、少女、少男、青年、成年、老年等群体,在创作动漫作品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来选择题材,制定角色。例如《千与千寻》的观众群体就十分广泛,刷新了日本票房纪录。我国应逐渐改变对动漫的市场定位,加强对动漫市场的细分,扩展动漫观众群体。

2.建立和完善动漫产业链

建立动漫产业链是以原创动漫影视作品为核心,通过对动画漫画创造出的动漫形象作二次利用开发,从而提升动漫作品附加值。漫画作为动漫产业链的起点,消费群体与动画相同,人气高的漫画可以直接带动动画消费,漫画和动画的发展又带动了游戏产业的发展和相关衍生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大量动漫衍生品的开发与销售反过来又促进了动漫产业自身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例如我国在2014年推出的原创动漫作品《画江湖之不良人》,播出后立即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其后制作的同名手游也受到了很多动漫迷的喜爱,从而带动了游戏业的发展,并且有关动漫作品的周边产品例如服饰等相继出现,带动了衍生品的开发。动漫产业的研发、生产制作、市场运营、衍生品开发等纵向产业链构成了一条“微笑曲线”。如图2所示,只有将动漫产业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提高我国动漫产业的利润水平,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壮大。

3.提高动漫制作技术水平

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我国动漫制作技术水平,尤其是数字化水平。在现今的动漫产业发展中,制作工程数字化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率,生产率的提高就会使得规模空前的市场需求得以满足。数字化的运用使得漫画家们可以专注的构思故事情节和构建内容结构,不用再头疼于繁杂的形式创作过程,并且能够大幅度缩短产业内关联内容的生产时间,产业竞争力会大大加强。

4.探索适合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

我国动漫企业通过引入和借鉴美国、日本的发展模式来发展本国的动漫产业。例如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修改日本和美国的动画制作体系,对产业要素重新加以整合,创作出适应我国动漫市场的作品。他们推出的《虹猫蓝兔卡通天地》是国内第一部按照迪斯尼标准制作的电视动画。随后“虹猫蓝兔”系列作品不断推出,其中《虹猫蓝兔七侠传》多年来深受孩子们欢迎。可见,在引进美国和日本成功模式的同时,需要立足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实际,不断探索适合我国自身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

5.加大政府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

我国动漫产业属于幼稚产业,同时,也是具有相当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和后发优势的新兴产业,因此,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必不可少。首先,政府应从政策层面加大对动漫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政府可以鼓励建立文化产业的投资基金,包括动画、音乐、电影、游戏软件等,给动漫产品的制作和开发提供资金支援。其次,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打击盗版从而鼓励原创正版作品。再次,政府应完善动漫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培训、设立动漫奖等方式促进动漫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日]增田弘道.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运作模式[M].龙门书局,2012.

[2][日]植草益.产业组织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干春晖,戴榕,李素荣.我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4]张传忠,伍检古.动漫产业链整合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14).

[5]欧绍华,刘志刚.湖南动漫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2009(4).

[6]杨公朴,夏大慰,龚仰军.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7]张志宇,常凤霞,苏峰.论日本政府的动画产业发展战略和支持政策[J].日本研究,2014(2).

[8]黄德森.动漫产业发展与政府干预[J].兰州学刊,2010(12).

[9]于文思.日本动漫产业营销策略对我国动漫产业营销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3(1).

[10]刘刚,荣欣.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化[J].现代管理科学,2014(4).

作者简介:王韵如(1994- ),女,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2013级学生

作者:王韵如

第4篇:产业经济学第三章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讲稿

产业组织理论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与厂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门新兴应用经济学分支。 第一节 SCP分析框架: 理论渊源与方法论特征

一、产业组织

l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

l 从竞争状态来说明产业内部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核心是产业组织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

l 提问:竞争与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二、竞争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

l 长期以来,竞争机制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最好方式;保护和促进竞争的政策,就成了各国经济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l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论述了竞争机制促使社会福利的增加,通过“invisible hand”自发调节经济运行。

l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说,这实际上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雏形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市场行为。

l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由于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人、财、物等资源会自动地从资源分配过多、价格下跌的产业向资源分配不足、价格上涨的产业转移,同时又不断地从经济不善、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向效率更高的生产者转移。

l 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三、规模经济、垄断与“马歇尔冲突”

l 20世纪初英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基础上,将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分析。 l 马歇尔重点研究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 l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

n 生产量的扩大推动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n 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节约 n 生存能力的增强

n 竞争会促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企业集中导致生产集中和企业规模扩大,从而导致垄断因素的增强——与竞争的初衷是矛盾的 n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其结果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加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n 提问: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

?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否认了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种极端又相互对立的观点,认为在人们生活的现实生活中,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交织并存。

? 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在马歇尔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研究。三人被奉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

四、SCP框架的形成与方法论特征

l 此前的关于竞争的研究和论述都致力于理想中的“完全竞争” l 与现实中有一定偏差 从完全竞争到有效竞争

l 克拉克于1940年提出“有效竞争”的概念,即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政府的公共政策应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手段 l 但克拉克并没有解决有效竞争的评估标准和实现条件问题。

v 比较完整产业组织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形成的。 v 1938年,梅森在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将有效竞争的定义和条件归纳为两类有效竞争标准: v 一类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为市场结构标准;

v 另一类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这就是有效竞争标准二分法。

l 梅森有效竞争标准: ? 市场结构标准

(1)市场存在相当多的买者和卖者

(2)任何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占有市场很大份额 (3)任何买者集团和卖者集团都不存在共谋行为 (4)新企业能够进入该市场 2.市场绩效标准

(1)存在不断改善产品和工艺过程的市场压力 (2)价格能随生产费用的下降向下调整

(3)生产集中在适当的有效率的规模单位进行,但未必在最低费用规模下进行 (4)没有长期的设备能力过剩,生产能力和产品相协调 (5)可以避免销售活动中的资源浪费

意义:不再追求不现实的完全竞争;注意从不同方面全面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基础。

l 梅森之后,贝恩(Bain)、凯维斯(Cawes)、谢勒(Scherer)等经济学家对产业组织理论做了进一步研究将有效竞争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三方面对产业进行分析,简称SCP框架。

l 有效竞争标准的三分法 1.市场结构标准

(1)不存在进入和流动的人为限制

(2)存在对上市产品质量差异的价格敏感性 (3)交易者的数量符合规模经济要求 2.市场行为标准

(1)企业之间不互相勾结(彩电业) (2)企业不使用排外性的、掠夺性的手段 (3)在推销时不搞欺诈 (4)不存在有害的价格歧视

(5)对抗者对其他人是否会追随其价格变动没有完备信息

3.市场绩效标准

l 利润水平刚好足以酬报创新、效率和投资 l 质量和产量随着消费者需求而变化 l 企业努力提高技术,推新产品、新工艺 l 没有过度的销售开支

l 每个企业的生产过程是有效率的

l 最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卖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l 价格变化不会加剧周期的不稳定 SCP框架上两个重要特征: l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 l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因此认为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应首先着眼于形成和维护竞争的市场结构。哈佛学派的这种主张,对二战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政策产生对重要影响。 第二节 SCP框架中的市场结构

n SCP框架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n 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从而成为影响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性因素。 n 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n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与基本类型

n 产业市场结构反映企业市场关系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市场关系:

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买卖双方的关系

4、市场内现有的卖方、买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卖方、买方之间的关系。 n 从根本上说,市场结构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 v 市场集中度 v 产品差别化

v 新企业的进入壁垒 v 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v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v 短期成本结构(固定费用与可变费用的比例)

二、市场集中度 在SCP框架中,集中度是分析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因为集中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市场竞争状态

(一)一般集中度与市场集中度

l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企业(产值、人数等)所占比重。 l市场集中度: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什么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有关。分为卖方和买方集中度,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卖方集中度。

(二)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绝对与相对集中度)

1、绝对集中度CRn: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公式见课本或课件

贝恩对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 l 反映了企业数量和规模。 l 不足:

首先:反映的只是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总体 规模,忽略了 其余企业的规模分布情况,不全面。

其次:无法反映最大的几个企业之间的相对情况。

再次:难以反映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程度的变化情况。 2.相对集中度

相对集中度反映产业内企业的规模分布状况的市场集中度,常用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表示 v 洛仑兹曲线(lorenz curve)反映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图参见课本或课件

v 当所有企业的规模完全相同时,洛仑兹曲线与45度线重合。 3.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v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原是反映收入不均的一对指标,产业组织学者利用它们来反映行业内部企业规模的不均。

基尼系数:0~1变动 公式见课本或课件

=0:洛伦兹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即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

~1:企业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不合理性

4.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HI指数) v 公式见课本或课件

v v HHI越大,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

完全垄断:=1 有许多规模相同的企业时,=1/n,n趋向无穷大,HHI趋向0

与前三指标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v 第

一、包含了所有企业的规模信息,反映出行业集中度无法反映的集中度的差别。 v 第

二、“平方和”计算的放大性,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反应特别敏感,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中企业之间规模的差距的大小

但收集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成本高。

5.EI值数:公式见课本或课件

Si- 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份额 HHI、 EI 共同点:都反映了市场中所有企业的规模情况,都是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不同点:分配给各个企业市场份额的权数不同,都对大企业分配了较高的权数,但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三)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 v 企业规模

v 垄断动机的影响

v 技术进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v 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也会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v 市场容量

1963年美国的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的关系 1963年集中度系数

R1 _Rs

0~20% 6.4%

20%~30% 9.4%

30%~40% 7.0%

40%~50% 7.0%

50%~60%

12.8%

60%以上

14.0%

v 尼达姆研究的结论:不同规模的企业利润率差异是由成本差异造成的,企业规模差异和进入壁垒差异归根到底反映到企业的成本水平上,从而造成企业利润率的差异。 v 大企业的集中度系数在60%以上时,其与利润率的相关性才非常显著。

v 我国制造业无论采用什么指标结果表明:集中度非常低,产业组织结构高度分散,不仅导致规模经济的丧失,而且也加剧了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的过度竞争状况,不利于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v

1、涵义

v

2、产品差异程度和市场结构 v

3、基本度量方法 v

4、产品差异化决策

v

5、产品差异的传播与沟通-广告 v

6、不同产业市场的产品差异程度

三、产品差别化

(一)产品差别化的含义

v 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的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是一种非价格竞争手段。

v 途径:外观、包装、品牌、服务、分销渠道、广告和促销活动 需求的交叉弹性(产品可替代性的大小) 公式见课本或课件

θIJ_: i产品需求量对j产品价格的交叉弹性 dpi:I产品的需求变化量;pi: I产品的需求量

当j产品价格变化而i产品价格不变时,如i产品的需求量有较大变化,说明二者有较高的可替代性,也说明两种产品的差别不大;反之,则差别较大。

收集数据难度大,所以实用性有限 (二)产品差别化的形成原因

v 产品的物理特性:包装、款式、性能、质量、价格 v 买方的主观印象:商标、品牌、包装、广告

v 销售的地理差别:厂商与市场距离;CBD;顾客细分 v 销售服务的差别:送货上门、维修

产品差别化对SCP的影响

Ø 影响市场集中度,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扩大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市场占有水平,从而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

Ø 形成市场进入壁垒,市场产品差异化程度 越高,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也越高。 Ø 影响企业的价格构成

Ø 使非价格竞争更为激烈(技术、广告)

Ø 不仅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还影响市场绩效

(三)产品差别化的产业特征

v 根据不同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将产业分为四类: v 高度产品差别化产业 v 中度产品差别化产业 v 轻度产品差别化产业 v 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忽略的产业

20世纪50年代美国制造业产品差异化与集中类型(贝恩)

(四)产品差别化与广告

广告能够向顾客传递有关产品的价格质量,功能等方面信息,尤其是消费品的广告,对顾客的购买决策有重大影响。

AD-广告费用绝对额 SL-销售额 植草益分类:

很高产品差别产业:AD/SL≥3.5%或AD≥20亿日元

高差别产业:1%≤ AD/SL<3.5%或10亿日元≤AD<20亿日元 中差别产业:AD/SL<1%或AD<10亿日元

Ø ⑴消费品产业

①耐用消费品 消费者购买决策较慎重,又大多不鉴别产品物理特性差异的知识和条件。这类产品的差别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到高等水平之间。

②非耐用消费品 广告作用更显著差别化程度更高。

Ø ⑵工业品产业

所谓工业品,就是主要以企业为销售对象的用于生产的商品。

这类产品比较标准化和规格化,物理差异性较小,而且购买者多为企业,具备鉴别产品物理性能的知识和测式手段,偏好不强,也不易受广告影响,所以差异化程度小。

三、进入壁垒 v 进入壁垒: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赚取超额利润时,能够阻止新厂商进入的哪些因素。 1.进入壁垒的形成原因

v 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 v 必要资本量 v 产品差别化

v 绝对费用(专利、原料等) v 政策法律制约

2.贝恩的实证研究(20世纪50年代对美国部分产业的进入壁垒进行了分类)

v 高度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费用(包括平均利润)高10%时,新企业仍难以进入的产业。农用拖拉机、卷烟、汽车和钢笔。

v 较高进入壁垒产业:高6%~8%。钢铁、铜、炼油、肥皂。

v 中等和低进入壁垒产业:4%以下。橡胶轮胎、水泥、面粉、人造丝。

3.退出壁垒

v 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 v 解雇费用

v 政策法律的限制

第三节 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一、市场行为的含义

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更高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主要研究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市场行为。分为竞争行为和协调行为

v 企业的价格策略 v 企业的产品策略

v 企业排挤竞争对手的策略

(一)企业的价格策略 1.企业实际定价方法

v理论上企业定价应遵循边际原理,即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制定价格并决定产量。

v实际上,大多数企业的实际定价方法是平均原理的成本加价定价方法,作为企业定价基础的是平均成本和目标利润率。公式为:

P=r(K/Xs)+C/Xs 其中,P为价格,K为资本,Xs为标准开工率下的产量,r为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因此, r(K/Xs)为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目标利润,C为标准开工率下的总成本,C/Xs为标准开工率下的平均成本

(二)曲折的需求曲线 v 寡占价格一旦形成后,在生产条件没有多大变化时,通常会保持一定时期内的基本稳定。 v 因为如果一个企业企图通过降价争取顾客,往往会受到竞争企业更激烈的削价报复;若企业单独提价,竞争企业会乘机夺取市场。

v 因此企业大多趋于保持现行价格。这样,各企业都面临一条向下方倾斜但有一段突出部分的需求曲线,即斯威齐提出的曲折的需求曲线

曲折的需求曲线(参见图)

v a)弯折的需求曲线

v 在A点的价位上,企业提价对手不跟; 而企业降价,则对手跟。

v 而弯折的需求曲线,形成了不连续 的边际收益曲线。

斯威齐模型的意义:

v 对边际成本与需求发生变化时,寡头企业的价格不变作出了解释。

v 边际成本在不连续的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部分范围内变化时,价格不变,产量也不变; v 当需求变化时,企业改变产量而保持价格不变。 (二)价格的协调行为

1.卡特尔:以限制竞争、控制市场、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同一产业内部独立企业之间的协调形式。

v 按形式分为:明确协定卡特尔和秘密协定卡特尔; v 按内容分为:价格卡特尔、生产数量限制卡特尔等。 v 在许多国家一般被认为是违法的)

2007年中国方便面企业调价案例 v 2006年12月26日,“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简称方便面中国分会)在北京召开一届八次峰会,研究棕榈油和面粉涨价引起的企业成本增加问题。会议商定涨价的时间和步骤。 v 2007年4月21日,方便面中国分会在杭州召开一届九次峰会,再次研究方便面调价日程。会议明确了调价幅度和调价时间,高价面从每包1.5元直接涨到1.7元,计划6月1日全行业统一上调。

v 2007年7月5日,方便面中国分会又一次在北京召开价格协调会议,部分企业决定从7月26日起全面提价。7月23日,该会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公布了涨价消息,社会反响强烈。

v 有关企业按照以上会议安排,从07年6月起,相继调高了方便面价格。平均涨幅20%,最高达40%。

v 速食食品加工企业四川白家粉丝有限公司当天向媒体发去声明,声称对此“强烈反对”:“其涨价方式和涨价幅度无视消费者权益。方便面原料成本确有上升,但总成本上升不到10%。”

v 国家发改委接受社会多方投拆后调查认定:方便面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企业涨价的幅度、步骤、时间;印刷会议纪要在《中国面制品》杂志刊发,向全行业传递龙头企业上调价格的信息;通过媒体发布方便面涨价信息,致使部分地区不明真相的群众排队抢购。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阻碍了企业正当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方便面中国分会在被调查过程中,没有提供完整的会议纪要文本;接受调查后,通过媒体发表不实言论,否认串通涨价事实。

v 认为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第七条“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第十七条“行业组织应当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的规定,以及国家发改委《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第四条“经营者之间不得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价格”的规定,已经构成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

v 国家发改委责令方便面中国分会立即改正错误;公开向社会作出正面说明,消除不良影响;宣布撤销三次会议纪要中有关集体涨价的内容。对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串通涨价行为,国家发改委将深入调查,并依法作出进一步处理。

v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有关负责同志指出,方便面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企业有权自主决定。但企业调整价格的行为必须符合《价格法》规定,严禁由行业组织牵头实施价格联盟,严禁企业之间采取相互串通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操纵市场价格。

2.价格领导

v 支配型价格领导(支配型企业领先确定价格)

v 指针型价格领导(对行情敏感的企业领先确定并调整价格)

3.有意识的平行调整(以一定价格差进行调价,与价格领导企业价格不定在同一水平上)

(三)企业的产品策略

企业产品策略可分为两种类型: 1.有关产品类型、款式和性能等的策略 v 企业加强技术开发的策略 v 企业确定产品变换程度的策略 v 企业确定产品更换频率的策略 v 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的策略

2.有关产品广告宣传和销售服务等的策略 v 确定广告宣传费用和形式 v 确定销售活动的内容与策略 v 确定销售渠道的策略

(四)产品协调行为

? 产品竞争导致寡头企业之间对产品策略的产品协调行为,即串谋行为。 ? 汽车车型的变换 企业排挤竞争对手的策略

v 打击性降价(格兰仕)

v 价格压榨(原料等被某一企业控制)

v 排他性交易、相互购入和搭配销售(微软)

二、市场绩效

(一)市场绩效的含义

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反映了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

? 市场绩效本身直接的描述和评价 ? 绩效与结构和行为之间关系

(二)资源配置效率

现实生活中,利润率往往偏离正常利润率。 非正常利润率产生的原因:

v不可预期的需求或成本变化形成的额外利润 v新技术、新产品成功获得的创新利润 v在高风险领域投资获得的风险利润 v垄断利润

v由于前三种利润都是短期的,不可能长期存在,因此如果某一产业利润率长期超过正常特别注意率水平,一般应该认为该产业存在垄断

(三)产业技术进步

? 关于大小企业对技术进步的贡献有一定争议

? 熊彼特等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贡献大:技术研发需要巨额投资;需要技术积累;存在很大风险;设备建设与利用存在规模经济

? 相反意见认为中小企业对技术进步贡献大: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进步;大企业的垄断限制了技术进步;中小企业也对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市场绩效的其他方面

1.生产的相对效率(规模经济、不经济)

?在一些发达国家,多数产业实现了规模经济;但也存在低效率的小规模生产;原因: ?产品差别化的影响; ?廉价劳动力的存在着 ?生产能力过剩

2.广告费比重(有效性及合理性)

3.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v 美国学者谢勒曾对美国产业进行分析测算,认为市场机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造成的损失占1966年美国GNP的6.2%,具体包括:

v 资源配置的损失1.5%(垄断势力导致0.9%,规制产业中价格规制导致0.6%) v 垄断企业推动外部竞争压力,加之内部臃肿导致的X非效率损失2.0% v 航空、宇宙产业不充分的管理费用导致0.6% v 浪费性广告导致1.0% v 生产损失0.3% v 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导致运输费用损失0.2% v 卡特尔等协调行为导致设备过剩等损失0.6%

v 因此,为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就需要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 市场结构(环境)、行为(方式)和绩效的关系

随着产业组织理论的进展,产业组织学者不再简单地认为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他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从短期:可以把市场结构看成是既定的要素,作为企业市场行为的外部环境,市场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绩效。归纳起来:在短期内,结构从根本上制约行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绩效。

从长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第5篇:6.SCP分析框架在传媒行业的应用

(1)SCP框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范式,其中S指市场结构,如市场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进入障碍;C指厂商行为,如定价、策略、开发;P指产业绩效,即配置效率、技术的进步。

(2)应用于传媒行业,SCP框架中的市场结构可以用以下下几个变量来度量:

媒介市场集中度:是指一特定媒介行业中,少数几个最大媒介所占的市场份额。

一般用来刻画市场的寡占度。媒介产业中大部分属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

影响媒介集中度的因素主要有企业规模和市场容量,广告收入、发行量、视听率都可以用作参数来考察媒介市场的集中。

媒介产品的差异化:是指媒介通过其产品差异(色彩、版式、栏目内容等等)实

现消费群体的差异,进而实现市场的差异。

产品差异化导致品牌忠诚,例如常年订阅某报的读者、每天按时观看固定频道的观众。这使得即使媒介产品价格,或者接近难度即便高于对手,消费者仍会购买并把自己的注意力分配给其忠诚的媒介品牌。

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障碍物,在媒介产业中可以指一定的

成本、设备、发行渠道等具体障碍外,也可以是法律、版权保护、以及已存在的厂商达到的学习曲线经济,都使得新企业进入的难度增大。

(3)传媒产业中的厂商行为

杂志、报纸的售价,电视栏目内容的策划等都看做是传媒行业中的厂商行为。处

在垄断竞争状态下的传媒,如某一城市的杂志群,面对读者市场,由于彼此之间可作为替代品的竞争,在售价上只能是很有限的决定权,所以一定区域内、相似定位的杂志价格差别不会太大。面对广告商市场,相同的版面广告折扣价格也非常接近。为了扩大利润,杂志社会开发一定的产品策略,如使自己的杂志从材质、色彩更具风格化;

电视台之间可以看做是多寡头竞争,节目的播出时间、节目的类型策划都可以作为产品策略的一种,同时寡头之间很容易模仿彼此的产品策略,制作相似的节目,如我国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中一些列的选秀、相亲节目扎堆出现。

(4)传媒产业绩效

传媒产业的绩效主要指其配置效率,生产效率,技术创新,其中较其他行业最有特色的是文化目标和多元化。

在杂志行业,我国采取控制刊号的方法来宏观调控配置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类化严重的杂志扎堆,但也使得一部分刊号资源被用于寻租行为,即不出杂志的人从种种途径得以控制大量刊号,杂志社为合法出版只得花重金购买,这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生产效率低下。

传媒产业担负了守望社会,做社会公器这一任务,使得它较其他产业不同,要在更大程度上追求文化目标,要更多的考虑去满足公民的健康精神需求。同时,一个媒介表现出多元化、包容性也可以看做是其产业绩效的优良表现。

第6篇: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SCP分析

摘要:

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到达1.9亿。而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已达到4.751亿。可见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迅速。本文根据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状况,以SCP分析法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对当前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阐述。并就现阶段竞争激烈智能手机市场环境,给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智能手机SCP分析法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

根据《中国手机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3年第4季度》显示,4季度中国手机(不含水货和山寨机)销量为10683万台,环比增长4.06%,同比增长54.8%。其中,智能手机销量为9763万台,整体手机市场所占比例达到91.3%。中国手机市场整体增量现阶段由智能手机主导,从增长率放缓这一现象来看,智能手机市场已呈现出成熟市场的表现。图一时2011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整体销量的结构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所占的比重。手机整体销量增长放缓,但智能手机的比重仍将有所上升。

图1. 2011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整体销量(来自易观智库)

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中,有一些突出的品牌,如三星、苹果、诺基亚。但是近年来,随着国产手机品牌如小米、联想、华为、中兴、酷派等的迅速发展, 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有了较大的改变。

一、 市场结构

1.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类型

图2.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来自易观智库)

根据图2.的数据显示,排名前四的三星、联想移动、华为、酷派的集中度(CR4)为45.89%,为寡占四型。可以分析出,虽然近年来市场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市场还是一定程度得集中在相对实力强、发展较快的品牌之间。

1.2产品差异

2002年,自诺基亚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诺基亚这一品牌就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但是在2012年,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几乎被苹果与三星控制。加之安卓系统的升级发展,塞班系统的诺基亚逐渐走向没落。近几年来,国产品牌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联想、华为、小米等,与国际品牌一同分享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国产品牌较之国际品牌,在手机硬件和服务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外,品牌效应使得苹果、三星这些有良好口碑和较高知名度的手机品牌获得长足发展。一些国产品牌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来进行研发和产品促销,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1.3进入壁垒:

中国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一直由苹果和三星占据着,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外厂商拥有成熟的技术,而国产品牌的研发创新能力要相对低得多。以低端智能手机为主导的较多国产品牌又竞争激烈,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主推中低档的千元智能机。对于新的厂商想要进入中国智能手机产业,无疑要面临较大的成本壁垒和难以逾越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壁垒。

综上,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进入壁垒还是比较高的。

二、 市场行为

2.1价格行为

根据图3.显示,2013年千元手机继续受到广泛关注。对此,广大国产品牌纷纷推出千元高性能手机。如小米推出的红米,以及华为推出的荣耀3C等,一经推出就获得广泛的关注,而这场价格战比拼的是低价及相对较高的性能。要想在这场价格竞争中获得优势,需要的不仅仅是关注度,还有厂商的成本控制和盈利模式的能力。对于一些关

注度较低的品牌来说,如果参与其中,很可能就会亏损。而苹果、三星则继续走高

端路线,以四千元左右的价格为主。

图3.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产品价格区间关注比例分布

2.2非价格行为

2.2.1技术开发:

各个品牌的智能机都推出自己的新产品,苹果除去已推出的iphone5s和iphone5c等,又将推出iphone6,而三星也推出了Galaxy系列的更高更强的新款。而国产OPPO也是推出了新型的可旋转镜头的N1。众多品牌都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赢得更好的市场。

2.2.2营销策略:

高端智能机推出“分期付款”模式,为自己的高价格赢得一部分市场。而千元智能机中,很多品牌效仿小米的营销模式:(1)高调发布,大量宣传(2)微博互动,抽奖赠送(3)饥饿营销,限量发售(4)低廉价格,高端性能。 2.3组织协调行为

2.3.1内部协调

联想在2014年初以29亿美元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混合并购)。其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和商标,和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都归入联想移动业务集团。这一举措将为联想的创新发展之路增添新的动力以及技术支持。

三、市场绩效

3.1利润率水平

主推高端智能机的苹果和三星,无疑有着较高的利润率。美国投资银行Raymond James分析师塔维斯•麦克柯特(Tavis McCourt)发表投资报告称,2013年第四季度苹果占到全球手机市场利润的87.4%,三星以32.2%的占比位居次席。大多数其他手机厂商仍然在亏损,这也是苹果和三星利润占比超过100%的原因。在中国市场,苹果、三星这类大牌手机也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可见,资源配置并不理想。

3.2行业生产能力

Gartner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为3.2亿台,而2014年增长速度出现放缓,总销量将达4.4亿台。而工信部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现状,远比分析机构预测的更快。虽然千元智能机是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但是主要的还是核心竞争力。所以,各个智能手机品牌都应积极创新,以期获得更好更长久的发展。

四、相关建议:

一、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强研发能力。很多国产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研发投入和技术也不够。在走中低端市场路线的同时,也应为自己的品牌提高知名度,有意识的进行产品的更新创新,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与通讯公司的合作。如先前的3G智能手机的推广,由手机厂商提供机型,与通讯公司联合,在3G的推动下,进行手机宣传推广和促销。此次4G网络的推出,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各大手机厂商应该抓住机遇。

参考文献:

[1]王俊豪.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寒.对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SCP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09 [3]易观智库.[OL]手机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3年第四季度

[4]ZDC互联网消费中心[OL] 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产品价格区间关注比例分布

第7篇:煤炭行业SCP分析

煤炭行业

分析 王博文金融09

10911130108SCP

煤炭行业SCP分析

1煤炭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1.1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1)市场集中度的涵义。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厂商(通常市前四位或前八位)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是衡量某一市场内厂商之间市场份额的指标,反映着该市场的寡占程度。

(2)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指标分析。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我们对这几个时期的集中度指标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程度的走势。

2004-2006年,市场集中度急速上升,CR4由2003年的14.7%上升到2006年的18.1%,CR8也由2003年的12.45%升到2006年的24.80%。表明落后企业被强制性淘汰,竞争个体减少,优势企业迅速壮大。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加强对煤炭产业的整治力度,多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例如国家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以煤炭基地为依托,建设大型煤炭集团,拉开了煤炭重组并购的序幕。这些煤炭集团与山东兖矿集团、中央所属的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一起,将占我国煤炭产量的60%以上。重组的目的是消除二元结构,提高产能、效率、机械化程度,增强竞争力,但目前企业集团多为行政性重组。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煤炭产业将形成高中型的寡占市场结构(根据植草益的分类法)。

1.2煤炭产业产品差异程度分析

(1)差异化的涵义。

产品差异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造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向相区别,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利地位的目的。

(2)产业的产品差异化指标分析。

一般来讲,煤炭产品的品牌、文化和功能的差异极其微略,其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同煤炭企业所生产的煤炭产品本身的差别。而这些性能差异(如煤灰、发热量、含硫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煤的自然状态及赋存状况和质量,产品的品牌效应弱。二是购买者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业产品存在的差异,这是由于购买者拥有不完全信息、或煤炭企业通过加强顾客的产品忠诚度,从而使顾客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业的产品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偏好这是一种购买者主观概念上的产品差别所形成的人为差异。

1.3我国煤炭产业市场壁垒分析

我们对煤炭产业的市场壁垒分析主要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定义

进入壁垒,是妨碍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某一产业的因素或障碍,其作用是增加竞争对手的进入成本,使他们与在位企业相比在竞争上处于劣势,从而削弱竞争对手的进入动机,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行为。

煤炭产业的进入壁垒原分析

从我国煤炭产业的实际情况看,其进入壁垒表现较为复杂。

第一,不同时期的不同煤炭产业政策形成了不同的进入壁垒。1994年政府又提出了扶持、整顿、改造、联合、提高的十字方针以促进乡镇煤矿的发展,中小煤矿的进入壁

垒进一步降低。2007年初以来,国家改变了煤炭的产业政策,一是扶大汰小;二是节能减排,抑制煤炭需求;三是提高煤炭资源的各项税费,保证煤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不同经济类型的煤炭企业进入煤炭产业的自由程度不同。国有煤炭企业的进入壁垒高于地方、乡镇和个体煤炭企业。

(2)煤炭产业的退出壁垒

退出壁垒的涵义

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欲退出该产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的状况。

煤炭产业的退出壁垒分析

我国煤炭产业的退出壁垒极高,尤其国有煤矿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

第一,煤炭产业资产的专用性太强。首先,是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强。在煤矿的固定资产中,井筒占了很大的比重(国有重点煤矿井筒要符合一定要求,造价更高),如退出煤炭生产,几乎毫无用处,矿山的专用设备也很难改作他用,因此煤矿从煤炭生产退出转移到其它产业的话,其转移成本(或称沉没成本)太高。

第二,煤炭产业的无形退出障碍巨大一是来自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阻力。政府上各种煤矿项目就是为了增加地方收入和解决就业等问题,如果煤炭企业因经营不好或亏损严重要退出,主管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无论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是从安顿企业职工、维持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都会加以劝阻甚至用行政命令施加影响。

2煤炭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定价行为、非价格行为、自组织行为)对煤炭产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分析。

2.1定价行为分析

2.1.1价格变动趋势分析

从1997年至2003年,我国的煤炭价格的变动幅度都比较小,但是从2004年开始我国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比较大。进入2007年四季度之后,在冬季用煤高峰、节日储备因素以及12.5山西洪洞煤矿爆炸事故之后煤矿安全治理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山西省、秦皇岛等主要集散地区和重点煤炭消费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不足现象,促使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急速上涨。

2.1.2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

(1)从2007年开始,中国煤炭定价机制已接近完全市场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已有50多年历史的全国煤炭订货会议从2007年开始不再召开,取而代之的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而在相关企业领会有关文件精神之后,供需双方将进行自主衔接。

(2)下游行业需求较为旺盛,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32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2%;全国发电量32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4%。其中,火电发电量2698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82.86%,同比增长13.82%。

(3)生产成本上升。2008年,煤炭行业将迎来资源税的改革。煤炭行业上缴的资源税将从目前从量计征,变为从价征收。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平均征收比率由目前的1.18%逐步提至3%。煤炭生产成本提升已成为必然趋势。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有关专家的预测,中国煤炭的市场价格在今后两三年可能呈现出总体平稳、略有上调的走势,将可能出现大约20%的

上涨幅度,其中发电用煤由于取消了过去实行低于市场的计划合同价,可能涨价幅度较大,其他行业用煤涨幅较小。

2.2自组织行为

所谓企业自组织行为是指企业在利润冲动和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为适应外部各种条件的变化而自动进行的相应组织结构调整或组织创新,企业自组织行为是企业行为的核心,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企业自组织是实现产业组织优化的能动力量。2007年,国家加强了对整顿小煤矿的整治力度,同时各大煤矿集团也利用这个机会兼并和整合小煤矿。例如河南郑煤集团借国家整合煤炭资源的大好机遇,整合了43家小煤矿,这些煤矿投产后,每年新增煤炭产量1300万吨。

3煤炭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3.1我国煤炭产业供给能力分析

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5.23亿吨,同比增加22.95亿吨,同比增长9.3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12.4亿吨,同比增加1.21亿吨,增长10.8%;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3.24亿吨,同比增加400万吨,增长1.3%,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完成9.59亿吨,同比增加6700万吨,增长7.5%。但是我国目前的煤炭产业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在冰雪灾害导致南方多省电力供应红灯频闪的同时,全国电煤告急的紧张现实,无异于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和雨雪冰冻灾害呈现的区域性特征相比,目前电煤短缺的事实和影响已在全国和全行业显现。

3.2我国煤炭产业的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3.2.1我国现有的设备利用率和新设备的研发情况

受煤炭价格的推动,我国现有的煤炭企业均充分利用了自有的设备进行生产,据统计我国煤炭产业的设备利用率达到85%。煤化工的发展带动了煤化工装备行业的发展。煤化工装备行业受市场需求的推动,同时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研制开发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已被列入今后国家大力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任务之一,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是重点内容。这样的大背景下,煤化工装备行业在2007年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2.2采用新技术的情况

2007年我国煤化工行业逐步摆脱了单一引进技术的现状,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蓬勃发展,有些技术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其中以即将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神华煤直接制油技术、开工建设2000吨/年催化剂工厂的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出口国外的兖矿-华东理工大学水煤浆气化技术和12月在云南解化投产的甲醇制汽油技术为代表。2007年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受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相关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稳步发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等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即将投入生产;醇醚燃料得益于产品标准的出台蓬勃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始取得领先优势并出口。

政府政策下煤炭行业的SCP分析

产业政策是政府将宏观管理深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内,按经济发展中对资源配置结构进化的客观规律,依据本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对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资源配置进行科学、系统

和适当的干预、介入和参与,从而达到提高国民整体的经济效益以及实现整体协调的目的,并且寻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下面是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煤炭行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原料为下游产业提供投入品的第一次产业,煤炭企业的产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市场势力,能真正体现一个企业的产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煤炭企业普遍存在多元化经营,如果不用原煤产量度量市场集中度,容易使得作为考察对象的市场由于界限不清而影响研究结论。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的煤炭市场结构属于最松散的"原子型结构"、产品差异较小、市场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非法中小煤矿居多,另外,目前中国煤炭资源与石油、天然气、水能、新能源之间具有弱替代性,因此与煤炭相关的经济市场(包括所有明显影响煤炭价格的产品)的具体范围较为精确。而且,中国煤炭市场相对独立自给,进出口比重较小,运用市场集中度指标衡量国内生产企业的市场集中状况是适宜的。总之,将市场集中度指标运用于中国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衡量中能较好地克服指标自身局限性,得出的研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现实经济状况。自建国以来,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可分为鼓励生产快速增长和限制盲目生产两种类型。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炭供不应求,为保障供应,国家采取鼓励生产快速增长的倾斜政策,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供不应求局势得到缓解,并转向生产过剩,97年开始出现持续的供大于求,因此,国家对煤炭生产采取并井压产、调整结构、平衡总量的限制性政策,以此来控制煤炭生产的盲目增产。

二、煤炭行业的市场行为分析从1997年至2003年,我国的煤炭价格的变动幅度都比较小,但是从2004年开始我国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比较大。进入2007年四季度之后,在冬季用煤高峰、节日储备因素以及“12.5”山西洪洞煤矿爆炸事故之后煤矿安全治理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山西省、秦皇岛等主要集散地区和重点煤炭消费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不足现象,促使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急速上涨。造成上述价格变动趋势的原因主要有:煤炭定价已接近完全市场化;下游行业的需求比较旺盛,主要是煤炭用于发电的需求增加导致;其次就是生产成本的上升。为了缓解煤炭价格的上涨趋势,国家加强了对整顿小煤矿的整治力度,同时各大煤矿集团也利用这个机会兼并和整合小煤矿。例如河南郑煤集团借国家整合煤炭资源的大好机遇,整合了43家小煤矿,这些煤矿投产后,每年新增煤炭产量1300万吨。

三、煤炭行业的市场绩效分析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5.23亿吨,同比增加22.95亿吨,同比增长9.3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12.4亿吨,同比增加1.21亿吨,增长10.8%;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3.24亿吨,同比增加400万吨,增长1.3%,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完成9.59亿吨,同比增加6700万吨,增长7.5%。但是我国目前的煤炭产业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在冰雪灾害导致南方多省电力供应红灯频闪的同时,全国电煤告急的紧张现实,无异于“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和雨雪冰冻灾害呈现的区域性特征相比,目前电煤短缺的事实和影响已在全国和全行业显现。受煤炭价格的推动,我国现有的煤炭企业均充分利用了自有的设备进行生产,据统计我国煤炭产业的设备利用率达到85%。煤化工的发展带动了煤化工装备行业的发展。煤化工装备行业受市场需求的推动,同时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研制开发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已被列入今后国家大力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任务之一,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是重点内容。这样的大背景下,煤化工装备行业在2007年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07年我国煤化工行业逐步摆脱了单一引进技术的现状,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蓬勃发展,有些技术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其中以即将实现化生产的神华煤直接制油技术、开工建设2000吨/年催化剂工厂的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出口国外的兖矿-华东理工大学水煤浆气化技术和12月在云南解化投产的甲醇制汽油技术为代表。2007年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受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相关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稳步发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等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即将投入

生产;醇醚燃料得益于产品标准的出台蓬勃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始取得领先优势并出口。实践表明,国家鼓励性煤炭行业政策的实施,对煤炭行业的告诉发展和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效果是很明显的。煤炭行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供求紧张局势逐步缓解,满足了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九十年代初基本实现了煤炭总量供求平衡,中、后期就形成了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此时煤炭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此时,则需要国家的限制性政策来调解这种经济现象,限制产量的不断增加,限制价格的不断上涨。维持一定的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第8篇:搜索引擎SCP分析

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全文:从互联网提取各个网站的信息(以网页文字为主),建立起数据库,并能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相匹配的记录,按一定的排列顺序返回结果。百度,google

目录:只是按目录分类的网站链接列表而已。用户完全可以按照分类目录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不依靠关键词(Keywords)进行查询 ,sina,yahoo,搜狐

垂直搜索引擎为2006年后逐步兴起的一类搜索引擎。不同于通用的网页搜索引擎,垂直搜索专注于特定的搜索领域和搜索需求(例如:机票搜索、旅游搜索、生活搜索、小说搜索、视频搜索等等),在其特定的搜索领域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11年Q4百度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中的份额持续上升,达到78.3%,继续保持优势的市场地位。而Google中国的市场份额则在逐渐减少,较其它搜索引擎品牌,如搜狗、搜搜的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中国的搜索引擎产业市场都是一个极高寡占型的市场。同时也应该看到,来自本土的搜索引擎厂商——百度正在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稳居行业老大的地位;而后几位的厂商竞争将会十分激烈,从表3中可以看出,Google的市场份额有所滑落,而其他的厂商的份额有所上升,因此,日后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

产品功能:各大搜索引擎的搜索业务并无特别差异,只由于使用搜索技术不同而导致的搜索效果不同

目标顾客:各大厂商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Google的主要目标群体是高端用户和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所谓高端用户就是年龄在25岁以上、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个人月收入3000元以上,满足这三个条件的非学生用户。因此,Google搜索的内容中以网页、企业产品、商情、交通旅游等内容为主导内容。而百度则恰恰相反,它的不要目标顾客是学生是中小企业,因此它的内容以娱乐等为主要内容。

市场细分:在产品细分市场上,各搜索引擎运营商有较大不同,百度和雅虎占领MP3 搜索,Google 胜于地图搜索和学术搜索,其他行业搜索细分市场则由其他运营商占据;在搜索业务的多元化开发上,差异性较明显。如百度推出知道、贴吧、传情等业务,Google 则提出桌面搜索等。可以看出,当今搜索引擎行业差异化竞争越来越明显。综上所述,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正在不断完善发展之中,各个厂商都在加强自己的特色,搜索功能也正在逐步健全,各个公司都在不断完善自己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进入壁垒:从进入壁垒的情况来分析中国的搜索引擎产业,技术密集型的搜索引擎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主要的进入壁垒有:

(1) 搜索引擎业技术含量比较高,开展这一业务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来进行技术研发。

(2) 市场格局已经初步稳定,国内的中小搜索引擎厂商想要进入市场,基本上已经没有

什么市场份额,难度比较大。

(3) 一些的搜索引擎厂商已经开始和部分门户网站进行合作,牢牢控制了市场。

(4) 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比较高,已经形成有自己的偏好。

(5) 搜索引擎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中小搜索引擎厂家想要进入可能会遭遇“人才

瓶颈”。

由于存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进入壁垒,目前,中国搜索引擎产业的进入壁垒比较高。但与此同时,未来几年,中国的搜索引擎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这必然导致产业

内的小厂商纷纷被大厂商兼并,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少,形成更高的产业集中度。而高的产业集中度又能使少数几家寡头厂家协调价格,形成更高的价格壁垒,阻止其他企业的进入。因此,产业集中度和进入壁垒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市场结构总结:未来的搜索市场结构将会出现以下四个趋势。首先,百度将会继续维持目前的绝对优势地位,但是其市场份额的大幅增长空间将会受到压缩。其次,由于受到既定因素的影响,谷歌在搜索方面的增长空间受限。但是谷歌正在积极开拓显示广告和移动广告等多元化业务,因此谷歌仍然会维持较为稳定的发展速度。第三,其它搜索服务商,如搜狗、搜搜将会在搜索引擎市场加大发展力度,特别是增加其非网页搜索领域的竞争力。预计未来搜狗、搜搜将会进一步缩小与谷歌之间的营收份额差距。第四,上述四家搜索运营商已经占据了通用搜索引擎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预计未来其它运营商在通用搜索领域的发展空间更加有限。

价格领导策略: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中,主要是价格领导制。价格领导制指的是,在某一产业市场中,一家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则跟随这个企业采取相应的行动。在目前的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中,主要是以百度的价格的为领导,比如竞争排名服务是按效果收费的,是由百度在国内首先推出的,推出之后,其他的好多企业纷纷效仿。但是在价格策略中,各大厂商也不乏竞争,不断推出新的收费机制来满足不同的顾客群的需求和偏好,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大多数的搜索引擎厂商采用的“按点击付费”(CPC)模式,而Google新推出的采用“每千人付费”(CPM)模式,也就是广告客户按照浏览广告的用户人数向服务商付费,用户人数以千为单位计算。

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是目前各个搜索引擎厂商竞争主要法宝,比如百度推出竞争排名服务主要定位于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在这个平台上能和大企业同台公平竞争;而Google则定位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此外一些中小网站有特色的搜索引擎服务,比如购物搜索则定位于网上购物者,专门的MP3搜索则定位于年轻的音乐一族。

产品的创新:各大运营商也是层出不穷。搜狐推出固定排名,紧接着百度推出竞价排名,Google大举进军中国等等。百度知道、Google地图、网易社区等等新的产品概念纷纷推出,可见搜索引擎产业的服务创新速度非常快,相信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各大厂商会不断推出新服务,以巩固和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规模: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整体规模为187.8亿元,实现70.2%的增长,较2010年提升11.7个百分点;该增长速度不仅高于2011年行业内预期,也显著高于2011年网络广告57.3%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5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将会继续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艾瑞咨询分析认为,2011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快速增长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首先,在部分行业的投资热潮的背景下,大量投资资金涌入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有利于增加企业的营销费用。例如,电商、团购等企业在2011年大幅度增加了其在搜索广告方面的投入。其次,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营销正在经历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而搜索作为营销效果最直接的网络营销方式,不仅成为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重要方式,也受到大型企业主的青睐。

盈利模式:1.竞价排名,这是搜索引擎早期的主要盈利途径。所谓竞价排名,就是关键词搜索结果的位置拍卖。搜索引擎对某一个关键词进行拍卖,根据某一网站出价的高低排定其在搜索结果中的位置,出价高的网站会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列。这样就极大刺激了想要展示自身、吸引客户的企业,纷纷投标于竞价排名,给搜索引擎带来了滚滚的财源。

2.网络广告, 这是Google于 2003 年最先开创的盈利模式,这种广告是针对企业客户而设计的。简单的说,AdWords 就是通过用户搜索的关键词来提供相关的广告。这些广告不会像一

些门户网站的广告一样铺天盖地, 或者弹出窗口,而是出现在搜索结果右侧很小的一块空白处, 而且是静态的纯文本广告,不会出现动画甚至声音干扰用户。这种友好的广告界面更易被用户接受,而且是针对用户的关键词而提供的,所以一直享有很高的点击率。

AdSense 广告。这是Google于2004年首创的比AdWords更为先进的广告盈利模式,也是 Google 目前最大最强的盈利法宝。这就是我们经常在一些网站中看到的带有“Google 提供的广告”字样的广告,它是针对众多网站发布商而设计的。它可以让具有一定访问量规模的网站发布商在他们的网站展示与网站内容相关的Google 广告,并将网站流量以及广告点击量转化为收入。如果一个网站添加了Google提供的广告,即成为Google的内容发布商,作 为内容发布商可以在自己网站上显示Google关键词广告,Google根据会员网站上显示的广告被点击的次数支付佣金。

3.技术授权,搜索引擎需要的技术要求很高,很多网站都不愿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研发自身的搜索技术,而是通过付费给某些搜索企业来使用他们的技术,这样就为技术领先的搜索企业带来了盈利渠道,如Google,搜索技术授权为Google带来了其收入的30%。全球访问量最大的四家网站中有三家都使用了Google搜索技术,Google 按搜索次数收取使用费。

盈利能力:根据百度201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季度总营收达到了34.2亿元,同比增长78.4%,环比增长40.2%。同时,百度该季度获得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95.0%,环比增长52.5%,高于总营收的增长速度,盈利能力十分突出。

Google201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谷歌第二季度营收为90.3亿美元,同比增长32%;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谷歌第二季度净利润为25.1亿美元,同比增长36%,去年同期为18.4亿美元。这样的利润发展趋势和利润率水平是远远高于其他产业,百度和谷歌都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但就目前来看二者在盈利增长方面的趋势有所放缓,可以说国内全文搜索引擎市场竞争已经趋于饱和,出于寡头垄断地位的企业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总结:通过以上 SCP 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引擎搜索行业是个典型的高度寡占型的高科技网络行业。因其技术的独特性、高更新速度而面临更大的替代风险;也因其产品较为单

一、盈利模式单一而不同于其他传统的高科技制造业。搜索引擎身在网络经济的最前沿,固定成本巨大,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等特点决定了它须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巨大的市场份额并持续维持。同时,搜索引擎运营商须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获得、维持和巩固其垄断地位,并通过各种方式如市场营销、兼并、合作等,扩大市场份额以攫取垄断后的高额垄断利润及网络经济下边际收益递增带来的收入。

第9篇:政府政策下煤炭行业的SCP范式分析

摘要: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煤炭行业是关乎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对煤炭产业是促进还是削弱了?通过对市场的学习,将从煤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对此进行分析,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对煤炭行业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政策;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煤炭行业。

正文

产业政策是政府将宏观管理深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内,按经济发展中对资源配置结构进化的客观规律,依据本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对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资源配置进行科学、系统和适当的干预、介入和参与,从而达到提高国民整体的经济效益以及实现整体协调的目的,并且寻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下面是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煤炭行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原料为下游产业提供投入品的第一次产业,煤炭企业的产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市场势力,能真正体现一个企业的产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煤炭企业普遍存在多元化经营,如果不用原煤产量度量市场集中度,容易使得作为考察对象的市场由于界限不清而影响研究结论。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的煤炭市场结构属于最松散的"原子型结构"、产品差异较小、市场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非法中小煤矿居多,另外,目前中国煤炭资源与石油、天然气、水能、新能源之间具有弱替代性,因此与煤炭相关的经济市场(包括所有明显影响煤炭价格的产品)的具体范围较为精确。而且,中国煤炭市场相对独立自给,进出口比重较小,运用市场集中度指标衡量国内生产企业的市场集中状况是适宜的。总之,将市场集中度指标运用于中国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衡量中能较好地克服指标自身局限性,得出的研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现实经济状况。

自建国以来,国家对煤炭行业的政策可分为鼓励生产快速增长和限制盲目生产两种类型。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炭供不应求,为保障供应,国家采取鼓励生产快速增长的倾斜政策,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供不应求局势得到缓解,并转向生产过剩,97年开始出现持续的供大于求,因此,国家对煤炭生产采取并井压产、调整结构、平衡总量的限制性政策,以此来控制煤炭生产的盲目增产。

二、煤炭行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从1997年至2003年,我国的煤炭价格的变动幅度都比较小,但是从2004年开始我国煤炭价格的上涨幅度比较大。 进入 2007 年四季度之后,在冬季用煤高峰、节日储备因素以及“12.5”山西洪洞煤矿爆炸事故之后煤矿安全治理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山西省、秦皇岛等主要集散地区和重点煤炭消费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不足现象,促使市场煤炭价格在短期内出现了急速上涨。

造成上述价格变动趋势的原因主要有:煤炭定价已接近完全市场化;下游行业的需求比较旺盛,主要是煤炭用于发电的需求增加导致;其次就是生产成本的上升。

为了缓解煤炭价格的上涨趋势,国家加强了对整顿小煤矿的整治力度,同时各大煤矿集团也利用这个机会兼并和整合小煤矿。例如河南郑煤集团借国家整合煤炭资源的大好机遇,整合了43家小煤矿,这些煤矿投产后,每年新增煤炭产量1300万吨。

三、煤炭行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5.23亿吨,同比增加22.95亿吨,同比增长 9.3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 12.4 亿吨,同比增加1.21 亿吨,增长 10.8%;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 3.24 亿吨,同比增加 400 万吨,增长1.3%,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完成9.59亿吨,同比增加6700万吨,增长7.5%。

但是我国目前的煤炭产业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在冰雪灾害导致南方多省电力供应红灯频闪的同时,全国电煤告急的紧张现实,无异于“雪上加霜”。值得注意的是,和雨雪冰冻灾害呈现的区域性特征相比,目前电煤短缺的事实和影响已在全国和全行业显现。

受煤炭价格的推动,我国现有的煤炭企业均充分利用了自有的设备进行生产,据统计我国煤炭产业的设备利用率达到85%。

煤化工的发展带动了煤化工装备行业的发展。煤化工装备行业受市场需求的推动,同时

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研制开发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已被列入今后国家大力发展的16项重大技术装备任务之一,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是重点内容。这样的大背景下,煤化工装备行业在2007年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07 年我国煤化工行业逐步摆脱了单一引进技术的现状,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蓬勃发展,有些技术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其中以即将实现化生产的神华煤直接制油技术、开工建设2000吨/年催化剂工厂的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出口国外的兖矿-华东理工大学水煤浆气化技术和12月在云南解化投产的甲醇制汽油技术为代表。2007 年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受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相关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稳步发展。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等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即将投入生产;醇醚燃料得益于产品标准的出台蓬勃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始取得领先优势并出口。

实践表明,国家鼓励性煤炭行业政策的实施,对煤炭行业的告诉发展和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效果是很明显的。煤炭行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供求紧张局势逐步缓解,满足了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九十年代初基本实现了煤炭总量供求平衡,中、后期就形成了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此时煤炭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此时,则需要国家的限制性政策来调解这种经济现象,限制产量的不断增加,限制价格的不断上涨。维持一定的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产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中国煤炭资源网;

植草益.产业组织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范中启,严霄蕙.中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演化及其成因[J].统计观察,2006.

《世界经济文汇》,1999.

上一篇:服务接待手册下一篇: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