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产业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安徽省霍邱县陈埠职业高级中学校长,罗厚平对农村职业教育有着更深的感受。他主张,农村职业教育要发展,就要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统筹,实行农科教结合,构建农村职教网络。他很自豪,全县70%的兽医都是自己学校培养的。他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有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有学科专业的建设,“柳编是霍邱县的支柱产业,我们开办了柳编班。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支柱产业职业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支柱产业职业教育论文 篇1:

审视宝安物流支柱产业下的职业教育

摘 要: 本文从深圳市宝安区的物流支柱产业地位入手,分析了宝安发展物流产业的人才供需情况和职业教育的落后,最后结合实际给出了发展宝安物流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物流产业 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1.宝安物流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

1.1宝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地域优势和产业后盾。

宝安地处广州、深圳与香港之间重要的地理位置。全区交通四通八达,海、陆、空多功能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区内拥有国内第四大航空港——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拥有直通港澳的福永外海码头和在建的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境内广深、梅观、机荷、龙大高速公路与107国道纵横交错;平南铁路穿境而过;同时兼有海港、空港、铁路三大交通枢纽,宝安将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最具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地区,成为粤深港经济一体化和发展国际化物流的重要节点。

宝安的经济保持高位增长,整体运行情况良好。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为182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42.05亿元,2008年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含光明新区,下同)2088.36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53.47亿元,增长1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8.83亿元,增长15.1%;宝安又被称为全国出口第一区。雄厚的经济实力与产业优势,既为宝安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又为宝安深化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1.2宝安发展现代物流的政府支持。

2008年2月25日,宝安区政协在宝安区委举行“发展宝安区现代物流业”专题议政会。2008年8月6日,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宗衡,副市长张思平,市政府秘书长李平出席“深圳市宝安区物流业发展推介会”,会议决定宝安区将大力进军现代物流产业,通过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努力,将把宝安建成国内领先的物流服务枢纽和国际性物流运营中心。2008年10月2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深圳五洲宾馆B座黄海厅主持召开了《深圳市宝安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9-2020)》专家评审会。2009年1月15日区委区政府发布了今年1号文件和8个配套文件(简称“1+8”文件)。其中《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措施》的文件中,从发展物流的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具体项目、资金扶持、组织保障等方面详细规划了宝安物流蓝图。

2.宝安物流人才的供需现状和职教缺位

2.1宝安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

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到2010年,深圳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将达到1万~2万人,对中、初级物流人才的需求将达到10万人左右,物流产业是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物流人才已经被列为深圳市紧缺人才之一。作为深圳物流半壁江山的宝安对物流人才的缺口是显而易见的。“有一种说法,深圳物流专业人才已紧缺到供求比例为1∶7的程度了,即7家物流企业争抢1个物流人才。”深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工作人员说。用人“喊渴”的企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业界预测,未来几年,宝安物流业经营管理人才短缺数以万计,最紧缺的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在以15%的速度增长。宝安物流人才紧缺的局面,根源在于宝安物流业发展快得超乎一般人的预计。

2.2宝安物流人才的供给分析

宝安一线工人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宝安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师更是严重短缺。并且整个产业大军以青工为主,其技术水平更是达不到现有的技术等级所规定的标准。

在很多的物流企业中,新增劳动力中的60、70%都未曾有过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上岗操作,尤其是装卸人员更是几乎就没有什么培训,基本上都是在干中自己摸索。此外,在近几年物流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岗位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北上转移的影响,宝安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在向物流服务转变的过程中,缺乏大批的升級换代者。

2.3宝安物流职教的现状。

宝安的物流职业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3.1物流教育结构断层、缺乏体系。宝安在发展物流业的过程中,没有协调发展好物流教育。到现在为止,宝安没有自己独立的物流本科教育,也没有全日制的高职物流教育,只有一所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了物流专业。宝安还未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

2.3.2物流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由于受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虽然宝安有的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但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的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比如宝安有港口物流,有机场物流,但是没有学校的专业方向是朝着这个目标靠近的。

2.3.3物流师资影响物流教学水平。目前宝安的教育物流师资力量大多是从经济学、机械工程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数量不足;同时,由于受到编制限制,老师补充渠道的不畅,多数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

从以上对宝安物流人才的供需情况和职教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宝安在相当一段时间对物流人才存在巨大缺口,而宝安本身弱小的物流职业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讲,也阻碍了宝安物流产业的发展。

3.发展宝安物流职业教育的措施

3.1整合宝安区物流教育资源,构建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宝安现在的教育情况,首先应该整合市宝安几个成人大专学校,以区委党校为龙头合并成单独的高职院校。其次,加快宝安职校的新校区建设,以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为核心,整合区内的街道中职物流。在此基础上,开办设置和产业相关的物流专业课程,建立健全物流专业教育体系,培养物流应用和物流管理方向的学生。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工学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掌握物流基础理论和方法,得到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宽口径的知识体系,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的实务能力的专业物流人才。

并且,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法。既要重视素质、基础与知识面的协调发展,更要重视技能和实践。

3.2发挥培训机构对物流人才在职培训的作用。

为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可借鉴国际经验,采用最重要和最经济的在职教育培养模式。

在职教育形式应多样化,应适应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层次的物流职业教育。例如:对于那些学历低,但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于那些已经获得物流师资格的人员,应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桥梁,鼓励他们继续深造,进修高校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使其逐步与国际接轨。

此外,要增强物流在职培训尤其是短期培训的针对性。本着学用结合的原则,可以将物流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及教育内容安排划分得更细、更具体些。教学内容应该将物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培训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特别重视从富有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通过物流基础理论、物流应用实务、物流专题研究、物流项目筹划和物流方案论证等环节的培训,培养出一批懂管理、会筹划、善决策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最后,要建立和完善物流培训的市场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不仅要组织各种培训班,还要组织系统的培训。尽快组织实施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同时充分发挥物流企业和教育部门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将物流学历教育与物流人才的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完善物流从业人员的终身教育。

3.3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3.3.1产学研合作改善办学条件。职业技术教育中,技能培养是它最核心的内容,脱离了这个核心内容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教育。所以职业学校和学院必须与对口的业务部门建立内在的、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鲜明的产学研特性。而物流实习实训设备设施的购置更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更离不开物流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的共同目的就成为办好物流专业的必然选择。

3.3.2产学研合作优化育人模式。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类型,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物流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满足上述要求仅仅依靠学校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不行,必须靠挑选具备条件的国内物流企业,帮助学校组织实践性环节教育,唯有顶岗实际操作,方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手段。

3.3.3产学研结合解决学生就业。有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就能使物流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物流企业可以招收到合乎本企业需要的毕业生,而且到达企业某个岗位后能很快适应。

参考文献:

[1]周建亚.中国物流与采购网.2007.

[2]丁俊发.如何启动中国的物流人才教育.物流,2003,(3):40-42.

[3]郭湖斌.高职物流教育的培养模式[J].物流世界,2004,(11).

[4]周启蕾.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及其改进措施[J].集装箱化,2004,(8):19-21.

[5]陈黎峰.宁波物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研究.宁波人才蓝皮书,2008.

[6]李文生.宝安发展物流业潜力无限.深圳特区报,2008,08,07.

作者:王军华

支柱产业职业教育论文 篇2:

罗厚平

作为安徽省霍邱县陈埠职业高级中学校长,罗厚平对农村职业教育有着更深的感受。他主张,农村职业教育要发展,就要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统筹,实行农科教结合,构建农村职教网络。他很自豪,全县70%的兽医都是自己学校培养的。他提出,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有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有学科专业的建设,“柳编是霍邱县的支柱产业,我们开办了柳编班。霍邱县是养殖大县,我们开办了养殖培训班”。罗厚平说,学科、专业建设要符合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发展要求,要把农业示范专业建立起来。罗厚平表示,很多人都把中等职业教育等同于终结教育,都认为考不上高中的才去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可以改变这种观点的。如果一所学校里面的教师都是本科生、硕士生,进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能学知识技能,还能提高文化素质,那么生源素质就会得到改善,外界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片面看法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支柱产业职业教育论文 篇3:

下好向智能型支柱产业转型先手棋

[摘要]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程度加深,人力与数字劳动力相结合的混合劳动力大量出现,京津冀支柱产业正在向知識型支柱产业转移。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布局中,将之确认为新增支柱产业,有利于提升协同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并向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西北、“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经济板块辐射。精准布局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城市功能和经济板块,促进新增经济产业与数字化、智能化相匹配,加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参考。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新增支柱产业; 智能平台; 知识型支柱产业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对各行各业影响加深,人们生活和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由自然资源经济(消耗自然资源多的经济,如石油、水、土地、树木等)向非自然资源经济(消耗自然资源少或不消耗自然资源的经济,如大数据、AI、物联网等)转型发展。2018 年 10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1。

搭建起与未来经济相适应的智能型高端平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AI时代智能平台是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单纯地依赖人力劳动,工作效率很难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更难以胜任复杂的工作。人工智能(AI)有助于有效解决复杂的、难度大的问题,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实现协同、同步转型升级,促进人民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和美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没有智能平台很难协同和同步进行转型升级,无法有效地匹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效率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在产业、教育、行政管理、资源配置、文化、国际交往、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完善京津冀智能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劳动力与人力协同工作、协同布局、同步转型升级,从而真正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京津冀具有教育、研发、智库、文化产业等资源优势。2019年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京津冀占全国的29%,一流学科占35%。截至2018年底三地普通高校 270 所,占全国的 1/10,央属高校 44所,占全国的38.3%;拥有211 院校31 所,其中985院校 10 所,占全国的 1/4。12019年科技转让收入京津冀23.31 亿元,长三角17.54 亿元,珠三角3.42 亿元等。京津冀在资源配置、科技创新效益、效率方面,占据一定优势。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将向具有明显优势的知识型支柱产业转移,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智能平台是京津冀协同、经济产业等同步转型升级、治理复杂问题的基础和第一生产要素。通过智能平台可以增强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的治理效率。知识型支柱产业的核心是教育、智库、新文化等。混合劳动力的出现使知识型产业的职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如,与AI相关的工作岗位,分为AI科学家、在行业企业中AI应用的研发人员和运维人员、将AI及应用商业转化的专家(多学科与时俱进的博学者,超过AI科学家)、AI产品的设计者,等等。当前,教育、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安全、法律等领域的效率、质量、产业适应力,都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以智能平台为基础,推动完善新增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布局,做好同步转型升级,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抓好京津冀新型智能产业的谋篇布局

数字劳动是指知识文化的消费被转化为额外的生产性活动,数字劳动力是指不使用人力劳动、或替代人的劳动而进行生产的劳动力,如人工智能、无线射频、机器人、大数据等代替人力工作的劳动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逐渐被数字劳动力替代,人力与数字劳动力相结合的混合劳动力已经大量出现。当前,以北京为中心促进京津冀经济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确认京津冀新增支柱产业及整体协同布局。教育、金融、安全、法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同步转型,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京津冀新增支柱产业协同布局,要根据各自知识层次和优势不同,分层次、有梯度地进行。“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意味着北京的经济产业围绕着“四个中心”展开,北京将成为京津冀的“大脑”,引领和带动津冀两地快速转型升级知识型支柱产业。

京津冀新增支柱产业以知识型支柱产业为核心,以智能平台为基础,包括教育、科普、研发、终身学习、文化和旅游等。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可以实现各方联动,有效协同布局,发展京津冀的新增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中心、终身学习中心、新文化中心、产业和贸易枢纽中心,等等。

因此,北京应率先大力布局智能平台经济产业和知识程度较高的产业,实施领先人才计划,加强政治、教育、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的领导力。天津市应重点布局智能产品制造(通信设备及终端产品、智能安防设备、微处理器、微电子等制造)、教育、文化产品制作、少量智能平台、成果转化、新型安防培训、科技活动、旅游等。河北省三产相近,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相对集中,应重点布局少量的智能平台、文化产品制作、智能一产和二产及培训、服务和维修业、智能制造业(制药、机器人等)、科技活动、科普、旅游、终身学习(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等等。

未来北京的新增支柱产业包括智能平台、教育(防御机器人教育、与数字劳动力一起工作及创新、应用AI提高学习能力的教育等)、研发、新文化、智库、科普、科技活动、高科技专业安全等,通过知识服务将经济产业延伸到全国及“一带一路”沿线。智能平台的建设,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合作交流性、商业性,也具有基础设施的特征。在智能平台的基础上,对城市人文环境、教育、人口、产业、养老、医疗、科学技术进行设计,这种设计实践是为了塑造与促进公共话语和公民生活,主要面向改善政府机制以及提高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使政治、教育、文化、科技、社会伦理、终身学习与经济产业同步,推动京津冀知识产业的可持续协同发展。未来北京将投入建设相应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平台软硬件投入、教育投入,开发中小学、大学、新兴产业和被AI替代工作的人员等的优质在线直播、适时更新的课程,开发智库讲学、防御机器人教育、“一带一路”沿线教育等。智能教育和办公平台包括自动人事考核和招聘、智能办公、经费使用绩效自动跟踪、自助财务、自动教务管理、智能教育、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绩效智能监测和分析的平台。其他智能平台,包括项目自动评价、科研成果智能转化、智能国际贸易、科技研发、智库及智库讲学、文化创意及设计服务、虚拟旅游、智能养老、终身学习、智能社区平台等。智能平台因为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所以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产出。

推进京津冀同步转型升级协同发展

京津冀同步转型升级主要包括经济产业(含文化旅游产业)、教育、安全、法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同步转型升级,京津冀三地可以根据各自特点和特色开展。

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包括京津冀新工种的精准识别和创造、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金融和财务转型升级、传统和环境不良产业的转型、海外战略等。

教育的转型升级包括京津冀新兴产业人员的正规教育、职业升级和工种变迁人员的教育途径(未来教育、适应教育、终身学习、培训、活动、讲习所、公立图书馆等)、教育制度的转型升级(学制、教育均衡、职称制度、教师和大学领导养成制度、非教育功能疏解)、项目制度的转型升级(智能平台适时申请制、自助式项目评审制、项目自助考核制)、成果发布的制度(自助式论文、专利审核、广泛的成果发布形式、非涉密每个成果的在线讨论区)等。

安全的转型升级包括构建基于人权、伦理、公平、正义、责任、安全综合的安全制度,安全系统立法、安全人力资源和安全产业。法律的转型升级包括京津冀法律开发、自组织法律更新和相對社会发展适应度评估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转型升级包括京津冀数字劳动力与人力结构比例、社会保障适应性和有效性社交、高效性和适应性人力资源设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 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8-11-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张慧姝.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4] 王维然等.2017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5] [美]约瑟夫·E·奥恩.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6]李国平.2019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张慧姝,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 宋明晏

作者:张慧姝

上一篇:优秀团员事迹材料(精选2篇)下一篇:学生会干部培训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