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期末测试

2023-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三化学期末测试二

初三化学期末测试试卷分析(精选)

初三化学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下化中学

吴会泽

一、试题特点

全卷由五大题组成,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题型,突出考查学生综合探究问题的能力。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试卷图文并茂,符合初三学生特点。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表现在对于改变装置的气体收集方法不能正确选择;对于实验过程中药品的添加顺序不清楚;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等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能正确归纳出不同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对于物质的分类方法含糊不清;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

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这次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避免花架子。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

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4.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

算错、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第2篇:初三下期小班测试化学卷(二)

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Na-23 Ca-40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有人站在高土坡上对着输电线小便触电身亡,这说明尿液中一定含有导电的(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电子

2、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B、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变质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5、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 A、只有气泡产生 B、先出现气泡,随后出现白色沉淀 C、先出现沉淀后出现气泡 D、只生成白色沉淀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7、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

A、NaCl、NaClO、H2O B、NaCl、NaClO C、NaClO、H2O D、NaCl、H2O

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oC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 B、40 oC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50g甲、乙,

所得溶液中质量分数相等。

C、20oC时 , 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为30%

D、40 oC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o

C,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9、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某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①、③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10、通过实验可能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 A、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为了证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Cu2+

有关,在其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11、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能为铜、氢氧化铝、硝酸银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能为氢气、铁、葡萄糖 D、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12、氨基钠(NaNHo

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C熔融,向反

应容器中缓慢通往无水的液氨(NHo

3),再加热至350-360C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可能与水反应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2NaNH△ 2+H2↑

C、维生素A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D、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13、如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缓缓

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 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 变化忽略不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某一溶液由盐酸、碳酸钠、稀硫酸、

氯化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滳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或盐酸,也可能两种酸同时含有 B、该溶液中不可能含碳酸钠

C、该溶液是否含氯化铜不能确定 D、该溶液的组成只可能有一种情况

15、葡萄糖(C6H12O6)、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

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

A、48g B、144g C、 72g D、无法计算

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22 分)

16、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为钠盐,X、Y均为黑色粉末,D为红色金属单质,F在常温下为液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2-1

(1)若A含三种元素,则A的俗名是 ; (2)若E→F为中和反应,则E的化学式 是 . (3)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17、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 (1)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镁铁与稀盐酸反应在相同时间产生热量的多少

,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

是 。

(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比乙装置中产生

的H2质量 (填“多”、“少”或“相等”)。

18、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 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试回答:

(1)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2)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编号)

A、氯化物 B、硫酸盐 C、硝酸盐 D、碳酸盐

(3)该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白色的Fe(OH)2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3)

①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 (写出化学式)

②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填序号)

A、K2CO3 B、Fe(NO3)2 C、MgCl2 D、Ba(NO3)2 ③IV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探究题(每空 2分,共22 分)

19、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查阅资料] ①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 ②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是 。

(2)已知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不同温度下,草酸钙分解的产物是否相同? 已知下列事实

①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 ②12.8g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3)通过上图数据分析,400o

C-500o

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700O

C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20.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粗还原铁粉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氧化物和Fe3C杂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其它反应方程式为:FexOy+yH2====xFe+yH1O、Fe3C+2H2====3Fe+CH4。

(1)写出焙烧中氧化铁与CO

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2)焙烧中加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CO外,还能 。

[含量测定]为得到精还原铁粉并测定粗还原铁粉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已知3CH4+4Fe2O3=====3CO2+6H2O+8Fe(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且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②点燃A处酒精灯;③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氢气;④点燃C处酒精灯;⑤分别熄灭A、C处酒精灯;⑥再缓缓通入少量H2;⑦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③→ →⑤→⑥→⑦(填序号)。

(4)步骤③的目的是 。(5)若装置D、E分别增重mg 和ng,则m与n的关系为

(填字母)。 A、11m=9n B、11m<9n C、11m>9n

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10.000g,装置B、E分别增重0.180g和0.220g,计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

21、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 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该纯碱样品于试管中,加入85.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8.8g气体。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10.0g。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

第3篇:初三化学氧气测试题

课题2 氧气1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液态氧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

2.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能与许多物质起反应。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是常用的_____________。氧气能支持燃烧,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_____________。

3.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的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是物质跟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不仅仅是跟氧气。

4.(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氧气液化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2.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在-183 ℃变为淡蓝色液体

C.在-218 ℃时变为白色固体 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3.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来炼钢

B.氧气可用来灭火

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

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4.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 )

A.河水清澈 B.黄河水浑浊

C.有鱼虾 D.河边空气好 5.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

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7.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 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 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A.①③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A.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蚀 B.夏季食物腐败C.秋季山林着火 D.冬季河水结冰 9.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在任何情况下,氧气都是无色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10.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五氧化二磷 D.四氧化三铁

11.我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它所起的作用是( ) A.作燃料 B.供给呼吸

C.促使燃料迅速燃烧 D.携带方便 12.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1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酿酒

C.红磷燃烧 D.铁生锈

14为了保护空气,某市将市区汽车排气管装上三效催化转换器,目的是使碳氢化合物迅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氮的氧化物转变为氮气,从而使汽车尾气得到净化。关于这两个目的所涉及的物质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 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15.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第4篇:初三语文期末综合测试题

2011——2012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积累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汉字。(2分)

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虽历尽cāngsāng,饱受磨难,但每一次都能以民族特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我们坚信,有各族人民并肩xiéshǒu,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4、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时尚”、“驾驶”、“草根”、“地震”都属于名词。

B、短语“食品安全”“传递火炬”“愚公移山”与“唱响中国”的结构相同。

C、“电子书改变了信息与知识储存的方式和传播的速度。”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电子书改变了方式和速度。”

D、“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这两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雨”温柔可亲的形象。

5、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4分)

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路途中,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追求,令..........你,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身体为你阻挡着.......寒气袭人的风霜,更用她的;母亲永远是你的灿烂阳光。 .......

6、名著阅读(4分)

①《西游记》中指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把孙悟空投入炼丹炉,使之炼成火眼金睛的是。

②指出下列故事相关的人物。

醉打蒋门神:误入白虎堂:

7、古诗默写(9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②,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包含新陈代谢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两句表达了诗人美好祝愿。

⑤,只有香如故。

⑥《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指出历代王朝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的一句是。

二、综合学习与探究(8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文学社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举办一次读书周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7、【留言栏】(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

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8 、【故事会】(2)小芳组织了“讲孔子、孟子故事”的活动。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2分) 孔子:。

孟子:。

9、 【辩论台】(3)小刚主持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语病。(2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网上阅读” 弊大于利。①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②当前中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值得肯定。③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是容易染上网瘾的。因此,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正方辩词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改为“”。反方辩词中划横线句的第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10、【展览厅】八年级(4)准备出一期“走进名著”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加一下设计。(2分)请仿照第

一、二板块栏目再拟出第三版块栏目。

第一板块:推荐名人名言第二板块:评点名著人物第三板块:

三、阅读理解(44分)

(一)(16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

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第5篇:2018初三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阶段了,各位初三的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为了帮助大家对这一学期的付出有个很好的回报,小编整理了这篇初三年级化学期末复习卷,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答题纸的表格中,前10题,每小题1分,合计10分;后5题,每题2分,合计10分)

1.某市正在疏港路北侧建立国家级光谷,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硅(SiO2)与焦炭制粗硅(Si) B.太阳能热水器中冷水变热水

C.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制纯硅(Si) D.在催化剂作用下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2.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 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4.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壳中铁元素含量排在第四位 B.在铁制品表面镀铝可防锈

C.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 D.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

5.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油着火,用水浇灭 B.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C.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6.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属都为+2价)。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的活动性比甲强 B.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D.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7.为研究不同催化剂(CuO和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同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先后放入质量相同的CuO和MnO2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CuO和MnO2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CuO和MnO2

D.在两瓶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放入质量不等的CuO和MnO2

8.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B.20℃时氯化钠在 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加水后该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9.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第

二、三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增强

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 镁离子,其离子符号是Mg+2

10.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

取加物质A的办法

11.去年4月我市上届初三同学们参加了盐城市实验技能考查,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 集好气体后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停止加热 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

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

12.无铅汽油一般是加入甲基叔丁基醚【CH3OC(CH3)3】作为高辛烷值组分。下列关于甲基叔丁基醚叙述错误的是

A.甲基叔丁基醚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甲基叔丁基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C.甲基叔丁基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8.2%

D.甲基叔丁基醚是由5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13.2018年,我市创模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环保部授予大丰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为巩固成果,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将麦秸大面积露天焚烧 B.多植树造林来防止扬尘污染

C.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再排放 D.减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

14.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4NH3 + 3O2 ==== 2X + 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X的化学式为N2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

15.高温加热10g碳酸钙,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此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A.4.4克 B.2克 C.2.4克 D.4克

二、非选择题

16.(5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金属 ;(2)碘酒中保持溶剂化学性质最小粒子的符号 ;(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4)2个铵根离子(5)铁锈的主要成分 。

17.(9分)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其中只有D、F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几种物质的化学式B ,C ,F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

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D在日常生活中比 较容易锈蚀,常见的防止锈蚀方法有 。

18.(20分)(1)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 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2)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 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 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 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___________________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铜不与稀硫酸反应__ _________________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回答问题】

①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 ___。

②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归 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 19.(6分)现有一块10克的黄铜(成分为Cu-Zn合金),将其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将40克盐酸分成四等份,分四次加入小烧杯中,每次加入盐酸等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固体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连 续加入盐酸的质量10克10克10克10克

烧杯内剩余固体的质量7.4克4.83.5克3.5克

求(1)该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2 )计算实验所用40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6篇:2018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假期来了,大家是不是特别开心呀?但是小编提醒大家:我们还是个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哦!鉴于此,小编精心准备了这篇2018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测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3、谢列不利于建设幸福新枣庄,提高空气质量的做法是( )

A.增大绿地面积 B.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C.出行少开私家车 D.垃圾就地焚烧

14.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直物质,也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

A.2 N2 B.Ag C.H D.Mg2+

15、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右图所示。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16、2018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

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

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自来水

17、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是的( )

A.碘酒 B.澄清的石灰水 C.生理盐水 D.酒精

18、在①分解反应;②化合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生成物中一定不含单质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9、把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Z、M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表示金属与盐不反应, 表示金属与盐能反应。

金属 溶液 Z的盐溶液 M的盐溶液

X ∕

Y ∕ ∕

上述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M、X、Y B.M、X、Z、Y C.Z、X、M、Y D.Z、Y、X、M

20、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t2℃时,把甲放入50g 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0℃,析出甲最多

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9题)

33、(6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活性炭 B.天然气 C.熟石灰 D.氮气 E.小苏打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2)常用作燃料 ;

(3)用作食品保护气 ; (4)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

(5)用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

(6)上述物质物质在使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至少填2种);

34、人体中的元素主要来自各种食物,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维持各元素的相对平衡。钙元素可以通过蛋黄、骨汤等食物被人体摄入,它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右图是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钙是人体必需的 元素(填微量或常量)。

2018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测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查字典化学网初三化学寒假作业栏目页!

上一篇:优秀员工的10个好习惯下一篇:乡老体协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