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国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积极的强调农业的进步对于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的农村发展来看,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环境较差是其基本的现状,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农业生产,无论是效益还是质量都十分的有限,所以农村的整体进步较慢。现阶段,我国获得了普遍性的进步,而农村成为了我国发展的掣肘因素,所以积极的进行农村发展十分的必要。

第一篇:中国形势与政策论文

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

【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结合政府的财政政策,分析二者的匹配度,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有所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下滑,提供的财政政策为积极型,虽然依旧是通过减少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但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和往年存在一些差异,结构性减税成为当前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重点。

【关键词】中国 经济形势 财政政策

一、我国宏观经济态势分析

(一)中国经济在动荡中前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卷入一场浩劫,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影响,很多企业濒临倒闭,社会失业人数增加,经济水平下降。此次金融危机持续了5年,其影响规模巨大,以至于众多经济学家将其称之为百年难得一遇,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改善经济,虽然近几年经济开始慢慢复苏,但依旧在动荡中前行。根据以往经济发展规律,金融危机具有周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在二次大战之后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危机,我们总说它的突出变化是周期缩短,原来7、8年一次,后来5、6年一次,3、4年一次,甚至是2、3年一次。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都开始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比如美国、欧洲、日本等,而中国的经济结构本来就没法和这些发达国家相比,因此,截至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还不是很合理,这也是中国经济在前进中充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GDP增速持续回落

2011年我国GDP为473104亿元,2012年我国GDP为519322亿元,2013年我国GDP为588019亿元,2014年我国GDP为635061亿元,可以看出2011-2014年我国GDP整体呈上涨趋势,但增长速度持续下滑,2013年GDP增速为7.7%,2014年下滑为7.3%。虽然增长速度持续下滑,但GDP整体水平还是很乐观的,2014年我国GDP水平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这一结果虽然比美国要晚上13年,但对我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截至2014年,我国和美国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国家GDP超过了10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美国一半;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约为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两倍,经济总量已于超过了整个欧元区;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将意味着与美国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我国2014年的GDP增长速度的预测分别为7.5%和7.7%,由于近几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有所回落,2014年的增长速度并没有预期高,而是相对2013年有所下滑。

(三)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对于中国的经济形势的研究相当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探讨各研究者都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有的认为经济运行规律呈V字型,有的认为呈W字型,有的又认为是呈L字型,但无论呈现何种规律,都持同一种观点,就是我国经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经济运行规律呈V字型,就是说如果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11%下滑到6%,未来还是会从6%上升至11%,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调控使得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周期性。

然而,我国经济的发展除了带有周期性规律之外,还呈现结构性发展特点,并且这种特点的影响程度还超过了周期性特点。正如事态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中国的经济亦是如此,会有发展初期,成熟期、发展期等结构,经济增长也不例外,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式而言,经济增长处于中速增长状态。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配置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操作的“主攻手”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宜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而具体的货币政策今年和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高于去年,货币供大于求,理论上会导致利率下降,物价上涨,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实际上,这种扩张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却比以往下降了,这是因为政府在控制物价和防范金融风险两者之间中和了。这说明,财政政策对经济格局的发展相对往年有所增长。因此,2014年,国家在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时,要考虑到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度有所增长,要合理使用。

(二)补赤、减税、扩支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支点

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无疑就是降低税收或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收相比增加政府支出带来的扩张效益要小些,并且二者对经济运行的作用方式也是不同的。降低税收,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费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投资的部分更多的是转移到市场而非政府,可以减少政府粗放型投资。政府的税收来自企业和个人,个人主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的缴税类型主要是流转税和间接税,政府在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降低税收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税收结构,明确哪些税收该减,减税方面企业和个人减税比例多少更为合适,能更有效地影响经济,这都是政府实施减税政策所要顾及的。

增加政府支出在传统宏观调控政策中起到过重要作用,但今年相比往年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是经济形式和政策布局发生了变化。今年,在政府支出方面做出了严厉调整,要求各级政府要勤俭节约,严惩贪污受贿官员,将政府支持用于利民、惠民项目之上,增加对人民群众的补贴,通过法律制裁的强制手段降低贪污受贿带来的政府支出的流失。2013~2014年,政府扩大支出的重点主要是民生方面主要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这说明,政府将政府支出重点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供社会保障方面,这种政府支出的增加是从两方面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政府直接增加政府支出,另一方面,通过缩减政府开支间接性增加政府对社会的支持,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分析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虽然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经济一直处在复苏阶段,但整体而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是逐渐增长的,中国经济在动荡中前行,GDP逐年增长,每年都有一定突破,只是GDP增速持续回落,另外,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针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式,结合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我国目前实施的是扩张型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3(8):23-25.

[2]魏志红.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J].现代商业,2014(9):77-79.

[3]陈建奇.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空间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1):89-90.

作者:王力

第二篇:世界经济形势、政策走势与中国对策

在对当前世界经济现状作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预判未来趋势以及主要经济政策走势和影响是我们分析和解决目前和未来经济问题的前提。因此,在分析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和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进而对主要发达经济体业已或即将采取的政策进行研判后,中国应及早制定应对之策,以提高经济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基本判断:总体向好

(一)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略高于2012年,但复苏动力不足

联合国2012年12月份预测,按照汇率法GDP加权,201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4%,比2012年快0.2%。2013年1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WorldEconomicOutlook)报告(更新内容)指出,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加快,从2012年的3.2%上升至3.5%。但是,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尤其是消费者信心不足。2月份,美国尼尔森公布调查显示,受美国预算磋商及欧元区危机相关忧虑打压,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消费者信心下降,逾60%的受访者称未来12个月并不是消费的好时机。

(二)主要经济体经济缓慢回升,但走势继续分化

《世界经济展望》指出,预计欧元区2013年经济活动将萎缩0.2%。世界银行1月15日发布半年度《全球经济前景》(GlobalEconomicProspects)显示,由于受到支出削减、高失业率、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低迷等主要因素影响,发达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长率将降至非常疲弱的1.3%。报告还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在2013年将如期升至5.5%,但不会回升到2010—2011年的高水平。同时,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缓慢复苏。其中,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速将出现下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2年11月份预测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同比下降0.2和0.1个百分点;而日本经济增速将上升,IMF预测日本经济将增长1.2%。

(三)贸易和投资保护升温,世界贸易和投资仍将低速增长

世界贸易组织(WTO)2012年9月份公布《全球贸易风险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世界贸易增速不及前20年平均值的一半。2013年各国将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激烈争夺,贸易战和汇率战将越演越烈。其中,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从2011年11月中旬至2012年6月份,颁布的贸易限制措施多达124项。WTO预测,2013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为4.5%,仍低于过去20年5.4%的平均增长水平。

(四)大宗商品价格走低,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全球经济前景》显示,由于经济以中速增长,原材料生产供过于求,预计2013年全球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将走低,而极端天气和经济不振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下跌。英国共识公司2012年12月份预测,2013年世界CPI将上涨2.9%,比2012年回落0.1%。

(五)全球失业人口继续增加,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青年人失业问题尤为严重

全球失业人口2013年将触及纪录高位。国际劳工组织(ILO)1月22日在年度报告中称,2013年全球失业人口将增长510万人,增至逾2亿人。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莱德(GuyRyder)表示,国际劳工组织修正后的数据显示,全球失业人口自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以来已增加2800万人,同期内还有3900万“受挫者”退出就业市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6700万人失业。1月8日,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欧元区11月份失业率为11.8%,10月份为10.6%,去年同期为11.7%;欧盟11月份失业率为10.7%,环比持平,去年同期为10.7%。其中失业率最高的国家主要是西班牙和希腊,西班牙11月份为26.6%,希腊9月份为26%;西班牙2012年第四季度失业率达26.02%的历史新高。2012年,25岁以下青年失业率,西班牙和希腊均超过50%,法国为25.2%,英国为21%,青年失业率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冲击。

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特点和影响

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如果不出现重大科技革命带动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经济不会重新回到危机之前的状态,发达经济体亦如此。在世界经济步入中速发展通道的背景下,总体上看,发达经济体出现“旧债未了、新债又来”的现象。为了扭转颓势,主要发达经济体将针对共同的风险和本国经济的特殊矛盾采取经济政策,此举将产生较大的外部效应。

(一)主要经济政策

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失衡、促进本国经济复苏和提高就业率,一些发达经济体相继采取了应对结构性问题的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改革措施。

1.刺激经济

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发达经济体通过财政刺激、货币宽松和产业政策优惠等政策工具组合,给经济不断输入动力。美国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小企业借贷基金、国家小企业信贷倡议,还出台《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以及实施无限量的量化宽松(QE)政策。欧盟2012年提前启动欧洲稳定机制(ESM),达成《实现能够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并推出长期再融资操作。德法等一些欧盟核心国家也出台了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比如法国曾出台为期2年、总额26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2.促进就业

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人失业问题,已经引起发达经济体关注。为了提振经济,尤其是提高较长时期没有回归健康状态的就业率,一些发达经济体开始反思产业空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出台各种刺激政策促进本国企业回归母国,同时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美国实施了“选择美国”计划(SelectUSA),欧盟实施了《实现能够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青年人行动计划》、《青年在工作》等间接或直接促进就业的政策。

3.整顿财政

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发达经济体大都实施整顿财政纪律和消减财政支出政策,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欧盟主要国家都相继采取了力度不同的收缩公共领域支出、削减福利等政策,比如减少公务员、缩减医疗和养老支出,与此同时增加税收。欧盟还通过了约束成员国财政的“新财政协议”,要求成员国执行更严格的财政纪律,加强欧盟财政一体化。虽然最终被欧洲议会否决,但是欧盟成员国也首次就缩减欧盟跨年度中期预算达成一致。美国也启动“自动减赤”机制,缩减包括联邦政府支出、国内公共开支、国防支出等在内的政府开支。

(二)特点

导致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失衡的问题根源,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受金融危机诱发,一些隐藏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内部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的是所谓“日本化”:其中有两个问题虽然不在于政策本身,但是也与其紧密相关,间接体现政策特点,一个是经济长期低迷,较长时期陷入债务危机或市场信心不振;另一个是老龄社会即将或已经到来,劳动力可持续供给令人担忧,财政压力增大。另外,两个问题直接体现了政策特点,一个是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难以自拔,即使采取接近零或零利率的利率政策,也对解决经济复苏、就业等相关问题帮助不大,只能“剑走偏锋”,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比如无限量量化宽松政策;另一个是执政党与在野党分歧较大,政治严重对立,在关键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决策效率低下。同时,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也凸现出一些新特点:

1.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之间的矛盾加剧

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相继实施无规模和时间限制的宽松货币政策,对刺激经济的确是一针“兴奋剂”。但是,深层次矛盾不解决,经济很难健康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欧盟债务国经济紧缩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会产生矛盾,美国“财政悬崖”也是如此。这种矛盾既体现在财政政策上,也体现在货币政策上。在商业银行上表现也尤为突出。为了满足资本监管要求并自保,欧洲商业银行必须“去杆杠化”、减少贷款,但是这将大大弱化银行信贷在促进经济复苏中的作用。

2.政策的短期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迥然不同

欧洲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易(OMT),美国的无限量QE政策,日本央行的资产购买计划,这些流动性政策能为国内经济复苏提供资金,但是也可能会引发“货币战争”,并形成热钱到经济增长快、投资回报率高和基础利率高的国家去套利,短期资本大进大出会扰乱这些国家的市场。美国所谓的“财政悬崖”以及债务上限,本质上是财政紧缩压力的释放,或者说是为了转移投资者,尤其是外国机构投资者视线,避免美国国债贬值,失去市场吸引力,而不是给其他国家和世界经济带去“福音”。

3.供给方与需求方结构性改革的“两难”

从需求方看,外需与内需要协调,同时投资、消费与进出口三轮应协同驱动;从供给方看,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需要改善,以实现供需平衡。但是,一方面,需求成为紧缺资源。为了应对危机,欧盟主要国家大都在实施紧缩政策,直接导致世界需求下降。而中国经济保持8%左右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需求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都将成为稀缺资源。另一方面,供给却出现过剩。以劳动力市场为例,主要发达经济体试图改善劳动力市场,比如一些北欧国家正在考虑延长退休年龄,瑞典呼吁延长至75岁,鼓励雇佣55岁以上员工,而一些国家意欲延长退休年龄却遇到了阻力。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尤为突出。在供、需两个方面同时作出调整将面临较大困难。

(三)影响

首先,无限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外部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实施的无限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巨额资产购买计划,会人为造成本币贬值、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货币升值,抬高大宗商品价格,新兴市场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其次,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去杠杆化”的资金抽逃会提高新兴市场资本市场管理难度。国际资本进出是一个正常过程,然而,如果进出速度过快和规模过大,会对新兴市场经济造成大幅波动,并加大宏观调控的被动程度和监管难度。再次,财政整顿会造成全球需求复苏趋缓。美、欧等经济体相继实施的一系列紧缩财政政策,虽然能够降低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但是也会减少经济增长动力,进而减少全球需求,不利于出口导向型新兴市场的出口。最后,美国可能退出刺激政策,会对全球市场形成恐慌和信心下降。倘若美联储退出刺激政策,也会影响出口导向国家的出口,造成货币贬值,进而影响市场情绪。

中国应及早制定对策

只要外部环境不出现系统性风险,中国必须增强经济改革的“定力”,牢牢坚持改革开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谋求较长时期的优良环境。针对世界经济走势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变化趋势,中国应提高政策主动性、前瞻性和灵活性,制定长短结合的对策。

(一)短期内:密切跟踪国际经济动向,提高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

由于今年世界经济形势并不是十分乐观,加上主要发达经济体政策的负外部效应,中国应提高短期宏调政策的有效性。一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稳增长”是保证物价总水平稳定、粮食产量稳定、就业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财政政策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科学发展,应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货币政策要重在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管理好通胀预期,应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二是加强短期跨境资本监控。由于中国的资本账户尚未完全放开,短期游资对中国市场影响不会很大。但是,中国仍需健全跨境资本的监控框架,密切掌控短期资本的流动规模、方向和频率。三是加强地方债务监管。应客观全面评估全国财政和债务状况,并区别债务类型,建立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同时,为地方政府找到风险可控的投融资渠道。四是防范短期金融风险。虽然中国的“影子银行”并不需要过虑,但是也需要对部分过度创新的金融产品加强监管,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二)中长期:继续深入推进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1.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保持经济增长活力

从发达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以及纾困措施看,我们必须找到国内经济的风险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中长期经济发展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一是切实解决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人就业问题。应继续完善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创新消费金融和科技金融模式,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尤其是为青年人提供创业环境;同时设计更加灵活的用工制度,提高就业弹性。二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以来,银行信贷、尤其是大银行信贷主要服务大客户,中小银行和其他信贷工具主要服务中小客户。近期,较大比例的资金需求者尤其是中小客户开始青睐企业债、理财产品等非银行融资方式,更多地通过直接融资手段获得资金,不再主要依靠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手段,说明由利率决定的银行信贷使用成本较高。从融资手段变化可以看出,资金使用价格亟需按市场机制形成,而不是政府定价。因此,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加大科技创新。我们应继续通过财政政策创新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有研究表明,退税额度和折旧免税额度的大小对激励创新具有较大影响。同时,应继续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投入,切实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和积极性。

2.继续扩大对外财经交流与合作步伐,更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无论是环境保护、公共安全还是经济社会稳定,都是全球公共产品,需要全球齐心协力来维护和治理。应树立积极主动心态,创造更多有利时机制定对中国有利的规则。一方面,通过各种国际场合和对话机制表达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的诉求,争取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应广泛团结和联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经济体正确对待宽松货币政策给其他国家造成的负外部影响,并承担起保持全球经济稳定的共同责任。同时,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在G20峰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等多种国际场合提出有效的全球治理规则,争取占领规则制定的制高点。另一方面,继续强化多边主渠道,同时加强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一直旗帜鲜明地将多边作为表达诉求的主渠道,推动构建有利于投资便利化的多边投资规则、减少跨国投资的政治障碍,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也是对全球负责任。与此同时,由于多哈回合谈判受阻,虽然贸易保护、贸易争端不断增多,但是作为制定多边贸易规则和解决贸易仲裁终端的WTO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式微。美、日、欧在旧的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机制基础上,近些年又推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一方面会制定超越中国发展阶段的国际经济规则,并拉拢中国周边国家,给中国对外经济合作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会抢夺有限的国际需求资源。因此,中国应在努力加快推进完善多边机制的同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与中国(10+1)等机制,并争取早日达成中日韩自贸区(FTA)协定,争取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作者:胡振虎

第三篇:新形势下中国财政支农政策选择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积极的强调农业的进步对于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的农村发展来看,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环境较差是其基本的现状,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农业生产,无论是效益还是质量都十分的有限,所以农村的整体进步较慢。现阶段,我国获得了普遍性的进步,而农村成为了我国发展的掣肘因素,所以积极的进行农村发展十分的必要。中国财政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十分的显著,在当前的环境下,要改变农村发展条件,必须要获得中国财政的支持。所以本文就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以及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探讨,目的就是要完善中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完整性建设。

【关键词】新形势;中国财政;支农政策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就发展数据的统计来看,虽然我国经济获得了较为普遍的发展,但是城乡差异却在不断的扩大,这种差异性的发展十分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差异缩小和消除是现阶段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经济发展来看,财政对于行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这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大环境中,要进行差异化发展的平衡,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财政支持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讲,农村发展的落后还是由农村环境以及农业发展方式所影响的,所以在强化农村发展的时候,需要积极的进行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所以说在新形势下,中国财政支农的政策对于农村发展影响重大。

一、我国现行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问题

1.投入不足

就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支农分析来看,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财政支农的资金投入不足。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基础环境建设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都是大工程、大项目,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必须要有大量的财政作支持,项目开展和持续性和有效性才会得到提升。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虽然看到了农村发展的薄弱性,也实行了一定的支农措施,但是资金投入量相对于农村建设来讲无异于杯水车薪。简单来讲,农业的发展需要持续的投入,而投入量也需要不断的加大,但是目前的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2.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

在目前的财政支农问题中,另一个表现比较显著的问题是支农的结构十分的不合理。农业发展与农村环境、农业技术、农民素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支农也要从多方面开展。就目前的财政支农来看,大部分支持的项目都是硬件公共产品,这些项目虽然易出成绩,短期效益显著,但是就农业发展的长远效益来看,技术支持以及教育支持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现阶段的财政支农认识深入度不够,所以支农结构的合理性缺失严重,符合农业发展长远利益的支农措施非常的少,因此造成了支农持续性的下降。

3.财政支农方式不合理

财政支农的方式不合理也是目前存在与财政支农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目前的具体分析来看,目前在农业生产中的补贴大都集中在了流通环节,而这种流通环节的补充大都是通过流通企业补贴来实现对农民的间接补贴,所以说折后的财政支农方式对于农民的增收贡献作用十分的微小。

4.财政支农管理体系不完善

财政支农体系不完善是目前我国财政支农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农涉及的农业部门较多,所以导致了条块分割问题的严重,这种分割现象的出现使得支农资金使用十分的分散,所以支农效果不理想。就过去的几年来看,财政在农业支持方面的投入以每年7%的速度在增加,但是农民的收入速度却在逐步的降低,由此可见,管理上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支农效果的不理想。

二、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和启示

1.巨额的财政支持对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发现,在国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进行转变的时候,各国都会实现较为普遍的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就目前的研究结构来看,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能也发达的国家,财政对于本国农业支持相当于农业本身GDP的25%以上,而像日本、以色列这样的国家,财政对于农业的支持相当于农业GDP的45%至95%,由此可见,国外的财政对于农业的支持相当的重视。

2.重视农业的科技进步有利于其现代化发展

发达國家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也比较大,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发达国家的科技在农业增长当中的贡献率并在70%至80%左右,科技转化率在80%至85%所有,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对于农业发展来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仅为30%至40%,者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十分的低下,所以实现技术的提升和成果转化率的提高,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十分的重要。

3.科学运用财政补贴效果显著

财政补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对于农业的促进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就目前的统计结构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支持方面的投入占据了农户收入比重的31%,由此可见,通过农业补贴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民增收。在者,农业补贴的科学运用实现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升,这对于农业进步十分的有效。

4.多种财政支农工具的使用效果明显

其实,农业发展就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支持,而多种工具的利用不仅实现了补贴的协调性,也达到了综合性的目的,所以说使用多种财政补贴工具是我国财政支农需要学习的地方。

三、中国财政框架下的支农政策建设

1.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保证支农资金的稳步提升

在目前的财政框架体系之下,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保证支农资金的稳步提升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简单来讲,基于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之下的财政支农界定需要以市场是否失灵为主要依据,而我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决定了农业市场存在失灵的领域,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对过国民收入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并在调整的基础上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有了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强,农业生产环境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而在这种条件改善的情况,农业的发展障碍会越来越少,农业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

2.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提高支农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而农业产生在增長的同时反作用与财政支农会使得支农力度有进一步的提高。换言之就是财政支农和农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为了保证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自身的资源,积极的进行支农结构的调整,这样可以保证支农效果和支农资源的配置率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财政支农结构中,不仅仅需要直接的资金支持,对于农业技术提升和人员培养方面的支持也不能少,所以科学的掌握财政支农的具体结构,可以不断的提升农业生产中的现代化技术、人员等的运用比例,这样,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速度会明显的提升。

3.调整财政支农方式,提升其灵活性

就目前的分析来看,财政支农在进行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方式的调整,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支农政策的灵活性。就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来看,在财政支农持续进行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环境在不断的变化、技术条件、人员素质也在普遍的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稳定不变的支农方式必然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所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的发现在支农方式以及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做出调整,这样就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支农政策的平衡,而这种方式的多样化又可以提升支农政策的灵活运用性。简言之,调整财政支农方式,提升其灵活性价值显著。

四、结束语

农业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分析中国财政支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我国现阶段财政支农政策的选择和发展,能够有效的提升财政支农的效果,实现农业发展的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雪松.中国式分权与农业经济增长绩效动态追踪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3,01:51-61.

[2]曾福生,郭珍.中国省际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分析[J].求索,2013,04:5-8.

[3]王向阳.多功能农业与财政支农补贴政策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13,45:29-40.

[4]唐琼.美韩日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建设的做法与启示[J].北方经贸,2013,11:91.

[5]蒋军成.农民分层与财政支农政策优化研究——宏观视域下的微观探讨[J].宁夏社会科学,2014,05:27-34.

[6]学报.沈宏益教授《新时期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设计》出版[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71.

[7]韩亚恒,刘现武,杨鹏,牛云霞.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演变研究[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5,02:2-7.

作者:鹿玉芳

第四篇: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下中国引资政策的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势,我国在引资政策上也要顺应变化,积极调整思路,重视服务业利用外资,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 引资政策 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已被各国普遍认同。吸引跨国公司及其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各国制定外资政策的主要目标。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国之一,外商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事实证明,我国的引资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面对全球跨国投资的新趋势,我们的引资政策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为中国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

1、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在持续,重心向东半球转移。目前,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值与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跨国公司的对外转移加剧了这一进程。以美国为例,由于其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分包出去甚至完全退出国内的生产,出现了“虚拟制造”现象,如阿迪达斯公司已将95%的制造环节转移至其他国家。据美商务部统计,约有2500家美国公司将生产转移海外,而东半球国家和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相对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成为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最大承接地。

2、服务业外包成为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联合国贸发组织的2004-2007年全球投资前景预测显示,国际服务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而且,除了传统服务行业中的金融服务业、贸易业等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以外,顺应国际制造业大规模转移趋势,生产性服务业转移成为新热点。

3、高技术产业链中高价值环节的技术转移加快。随着研发国际化和本地化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大大提前和加快,其结果打破了传统的产品周期论,即高技术产业只有到成熟阶段、失去竞争优势时才向低成本国家转移。20世纪末以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其他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利用当地资源直接为其全球战略服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基地。如在上海成立的惠普中国软件研发中心,直属美国总部,是惠普在全球的第四个研发中心;诺基亚在杭州设立了3G全球研发中心。

4、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产业链整体转移的新趋势。随着转移层次的不断高端化,由过去单纯的制造业转移扩展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区位中心转移,最后形成涵盖产供销等全部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式、组团型转移。我国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以充分发自身集群优势,承接国际组团式、产业链投资,为向国际产业集群发展奠定基础。

三、新形势下中国引资政策的突破与创新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势,我国要积极调整引进外资政策的思路,建立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吸引外资新机制。

1、要调整引进外资政策的思路。从世界范围而言,各国吸引外资的政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代外资政策以激励为特征,主要包括财税激励和金融激励;第二代外资政策以规制框架为特征,规制框架有两个目的:一是投资保护,保护投资者不受东道国歧视性待遇,二是投资自由化;第三代外资政策则以加强关联为特征,所谓关联是指通过市场关系建立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供给方面的契约,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竞争力。

2、提高本土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搭建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平台。政府应通过加大研发、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并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构建合作平台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沟通和交流,强调与跨国公司合作,更要注重企业本身的准确定位。每个企业必须正确衡量与跨国公司之间存在的“能力缺口”的大小,找准自身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选择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形式,循序渐进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

3、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一国想要获得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更重要的是靠那些扎根于本土的中小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在所有行业都可以发展,但关键是发展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我国加入WTO之后,不仅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服装业、制鞋业、织袜业、玩具业等很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都将遇到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产业集群战略向我国揭示了发展产业集群,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大力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在我国吸引外资的各要素中,廉价生产要素和巨大市场潜力居于前两位,投资环境综合竞争力较弱。近几年,外商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关注重点已逐步从优惠政策转到法律环境、产业导向、技术标准等方面,对中国进一步健全各项法律制度,增强执法能力和水平,提高监管的透明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各项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袁永友:《面对FDI新形势中国引资政策何去何从》,《中国外资》,2005(12)

[2] 胡小娟:《提高外向型产业集群吸收国际产业转移质量的思考》,《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 金学凌:《国际产业转移与环保的冲突》,《世界环境》,2006(3)

作者:曹爱萍

第五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思考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引,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推动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迫切需要,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设计中,如何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获得感,以及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应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设定和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第二课堂。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课堂

2018年4月12日,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渠道[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2]。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本文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与现实路径,以期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使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与忠实实践者。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

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引,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推动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變革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进程加快,这就造成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从国内环境看,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态势。在此背景下,亟需发挥科学理论的导向作用。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了党章,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需要学深悟透这一思想中所蕴含的价值内涵、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身政治觉悟与理论素养。因此,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抵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侵蚀的能力,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2.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迫切需要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核心课程,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时代脉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形势与政策”课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是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应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如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面从严治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与实质,从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时代感和时效性。

3.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足见党中央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将来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大学生能否担此重任,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大学生成长,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道德品格与文化素养,激励大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使其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3]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的《意见》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改进和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参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科学指南[4]。但在具体操作上,要推动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需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设计中

“形势与政策”课是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第一时间走进课堂的重要途径,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嵌到“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设计与讲授内容中,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意见》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开设好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港澳台工作、国际形势与政策四大类专题”[5]。应该说,教育部的《意见》是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具体部署,它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基本遵循。但在现实中,由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很丰富,如何将这些内容具体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央提出的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掌握水平、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掌握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2.如何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获得感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而言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进行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其内容源于教材,也可以适当拓展,使其形式多样化。第二课堂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采取的授课形式是专题式教学,讲授的内容多是理论性的,第二课堂只起辅助作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课时安排较少、流于形式等问题,从而成为比较薄弱的环节。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性较强,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学生因缺乏足够鲜活生动的实践与亲身体验,无法解决情感体验、行为养成、意志锻炼等问题,无法真正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因此,如何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获得感,成为我们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

3.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当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采用的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味地“满堂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手段比较落后,难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再加上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5后”“00后”,其自我意识、动手能力、实践精神与法制意识显著增强,追求自由、平等、个性、独立、创新、开放、民主等价值。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式上,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过去的“满堂灌”“一言堂”,厌恶空洞的“我说你听”的简单说教,更愿意通过课堂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渴望基于知识、阅历、经验与人生等要素的互动对话与共享,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创新教学方法,以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现实路径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而作为彻底的科学理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全可以也能够被群众所掌握。“形势与政策”课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重要途徑。而要推动这一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设定和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第二课堂,使“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在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与优化,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7]

1.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前提

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内涵非常深刻,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它是我党在新时代开辟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首先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内容吃透吃准,从宏观层面上,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和历史贡献;从中观层面上,准确理解新思想、新矛盾、新使命、新征程与新方略;从微观层面上,正确把握一些基本概念与知识,如“新时代”“四个伟大”“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同时,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还要运用历史的眼光,将其放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长河中去理解、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去理解、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去理解,真正让该思想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思想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设定和优化教学内容是根本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与完善,亟需优化教学设计,构建政治性、时效性、思想性兼具的内容体系。高校应增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程度,设定和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一方面,在内容设置上,应根据《意见》开设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两岸关系与国际问题四大专题,具体包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全面认识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金融危机10年后的世界经济、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在载体上,应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如通过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推动新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在方法上,应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课程的覆盖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应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活化融入,既要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问题给予关注,也要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给予关注,从一个一个的故事、常识、具体事例讲起,从中引出深刻的道理。同时,应加快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将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新布局写入教材,做好教育部统编教材与自编教材彼此的融入,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接受效果。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抓手

当前在校大学生群体基本为“95后”“00后”,这类群体更具有全球化视野、立体化知识结构与个性化表达习惯,对“形势与政策”课授课的内容和方式要求更高,所以亟需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创新教育模式。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育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可通过实施小班教学、分层教学,探索实施翻转课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与老师同学相互交流、探讨,实现信息的多向流转与深层互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二,注重课程平台建设。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互联网平台,构建“形势与政策”慕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慕课平台,加强线上线下的联动互动,深化对理论的认知与理解。例如,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宇燕讲授的《从世界变局、大国博弈谈中美经贸摩擦》,就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使广大师生及时地了解最新国际形势的。

其三,充分运用与发挥新媒体优势。微博、微信、微视频、动漫与网络直播是最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应充分运用与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及时发布新时事、新政策、新热点,将基础知识与最新时事政策相结合。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推送,让学生可以随时点击观看,以拓宽学生时事学习的渠道。

4.丰富第二课堂是基础

在具体实践中,可将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教学环节建设,突出融入式教学的优势,推动学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校内可以通过讨论课、辩论赛等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体现出来;或围绕主题通过座谈式自由发言、辩论式分组对辩、现场即兴辩论等形式开展。校外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蹲点调研、理论宣讲和社会考察,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开阔视野、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增进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使其日后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8-04-12)[2018-09-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7.html.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2018-09-10].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3] 王建国.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2):3.

[4] 韦洪发,张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10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校学生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不低于8学时[N].光明日报,2018-04-28(03).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7] 俞海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与优化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39.

作者:孙杰 俞海洛

上一篇:政府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质量管理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