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国外交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捍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世界和平

学科专业:中共党史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和平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时代观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一)“和合”思想

(二)“和而不同”思想

(三)“义利双行”思想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四、坚决捍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期刊论文提纲下一篇:信息化特殊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