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与西方文化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很难说出得体且又地道的句子。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交际知识。通过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及教学目标,本文将对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述,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汉文化与西方文化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英汉文化与西方文化论文 篇1:

文旅融合:导游英语课程的母语文化导入

摘 要: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必然导致导游英语课程更多地涉及文化教学,尤其是本土文化的融入,母语文化融入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本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化教学的成功与否,具体的文化融入策略至关重要,导游英语课程中的母语文化融入亟须厘清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关系、在文化输出中基于学生实情、在文化呈现中注重挖掘文化元素、在文化导入中变革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导游英语 母语文化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文旅深度融合,近年来母语文化融入教学已成为专门用途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热点研究之一。《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将母语文化元素导入导游英语教学实践,对提高导游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旅游业、服务业涉外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必将促进大学生,尤其是旅游类高职生,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立足本民族文化,把碎片化、表层化的母语文化元素与旅游资源有效融合,实现诗意与远方的共赢发展。

一、母语文化融入的重要意义

任何语言教学都是一项跨文化互动、交流的双向动态教育活动,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交际现象,还要积极阐释在多元社会文化语境中“本我文化”和“他者文化”如何促进或阻碍跨文化交际[1](68-69)。英语课堂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但是过于强调英语国家文化,甚至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的局面亟须得到扭转。本族文化是一个人的文化之根,一个没有本族文化根基的人将会成为无根之萍,在多元文化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2](125-128)。只有了解母语文化的英语学习者才能对目的语文化进行更深入的剖析与取舍,并将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传播给西方,成功有效地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母语文化融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通过语言学习达到文化学习的目的,同时凸显中国本土文化,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对人类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3](57-59),从而进一步培养民族自豪感与本土文化自信。

二、导游英语课程母语文化融入的关键问题

1.文化输出中亮明“中国身份”以区别于过去英语教育领域的“文化立场”。

一直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过于侧重对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普遍强调西方文化知识对于英汉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导游英语课程中实施母语文化元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融入,使学习者在中国文化对外输出中亮明“中国身份”,导游英语教学中对于母语文化元素融入的目的指向有别于其他的群体性自我融入,直接促使英语语言的学习者与使用者从中获得自我身份认同、本民族自豪感及本土历史延续感,从而增强本民族文化自信。

2.文化呈现中反思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正迁移属性。

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与掌握需要已有的相应母语文化内容做基础,如以母语文化作为先行组织者,提供给学生认知外来文化的前提知识,当母语文化元素与目的语文化具有可转移性时,母语文化的此种正向迁移属性便成了学习者嫁接新旧文化知识的桥梁,稳定性和可辨别性能有效促进英语文化意义的生成。西方文化的习得过程亦提供了母语文化思维的新角度,促使学生在了解外族文化、借鉴外族文化的基础上正视文化冲突,勇于提出合理的解释并展开讨论,逐步建立对本族文化的反思意识及抵御不良外来文化的能力,在两者交互中形成独立的文化认知系统[4](52-54)。

3.文化导入中重视英语中国本土化变体——“中国英语”的特征。

英语学习者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母语与本土文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本土化变体,但在导游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厘清“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本质区别,因为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还承担着传播本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亟须对母语文化加以敬畏与保护。中国学生在表达中国文化各领域的特色内容时,在汉语思维与中国鲜明文化影响下必然产生中国特色词汇、句式及语篇的融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传递地道的中华文化时不可避免地存在表达真空,这时母语文化中的独立事物、意念与思想传统需要通过音译、语义的再生重组进入西方国家,目的语与源语之间基于文化交流的良性移植在导游英语教学中需要得到放大和更多关注。

三、母语文化在导游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1.在文化教学中协调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关系,化解矛盾。

语言教学是导游英语课程的基础与平台,而母语文化要素的融入则是导游英语教学的重点和依据,文化融入亦可进一步促进和辅助语言教学。具体到导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提取英语语料中显性及隐性的母语文化要素,充分考虑具体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导游英语教学内容的契合性与难易梯度,中国文化要素在西方文化中的对等表达与接受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情、文化元素内容与课堂推进效果等不断调整语言训练与文化传授比重,细化母语文化元素按体系在课时中详细分布等。此外,教师授课时还需妥善化解英语教学的“标准性”与中国文化“母语特点”间的矛盾、中国文化概念的独有性和英语语言表达规范性间的矛盾,处理好具备较高统一度的全国性文化内容和具有较为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时既可用英文大体简介中国文化元素概况,又能娴熟详细地对外传播家乡或区域的地方特色文化,当好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双料”传播使者。

2.在文化输出中基于学生实情,确立渗透原则。

导游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是使学生能够用英语与西方文化背景的游客进行准确流利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中向游客有效地表达与传播本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及民俗风情等。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遵循文化融入教学的适应性、阶段性、实用性三原则,教学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的现状,精心编排母语文化元素如何巧妙地融入导游英语课程的体系,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适时、适量、适当地在导游英语课程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元素,通过对比教学提高学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鉴赏力。在课程巩固与训练阶段,可根据教材内容将文化內容与日常交际关联起来,并结合涉外旅游工作岗位,将文化教学融入日常语言技能训练中,保证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英语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3.在文化呈现中挖掘文化元素,优化课程内容。

母语文化融入的着落点最终还是要在课程内容中呈现出来,导游英语课程在内容编排上要整合现有选编教材,充分挖掘中国历史文化元素、地方传统艺术文化元素与民俗文化元素,并结合当今社会的基本国情,补充新兴热点文化元素,关注其中蕴含的物质内容、制度内容与思想观念内容的可传播性,现时的与亲身经历的文化体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与参与度,必要时可建设茶艺、书画、礼仪、唐装汉服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室与实训室。在遴选教材与自编讲义的过程中,编者可精选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以英文导游证现场考试及导游服务大赛文化知识专项赛题为依据,联动现有导游基础知识双语课程,与外教专家通力配合找出对外传播性痛点,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及地方文化传播中的突出难点难题。同时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与自媒体传播的高效与影响力,综合考虑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加以精选内容并辅以微信公众号图文推送,营造母语文化和地方文化浓厚的习得氛围,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并借助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平台综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解决文化融入教学课时不足,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意犹未尽,课后不再想起的怪象难题。

4.在文化导入中变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策略。

教师要在侧重培养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进行横向母语文化导入,将英汉文化差异比较与鉴别贯穿词汇、句式教学及学生思维方式之中,开展目的语—母语文化双向传输、文化表演展示法、生产性学习、产出导向法、内容与语言整合性教学法、内容依托式教学法等母语文化导入教学策略改革尝试,在导游英语课程中延伸比较型引入、拓展型引入及契合型引入母语文化元素教学理念,逐步构建“4—2—3—1”文化教学新模式: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再次梳理、英汉文化差异的分析教学、文化实践教学、文化串联教学这四个教学前准备步骤;开展课内、课外两种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导游英语课程中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改善升级文化学习环境;融合运用传统模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这三种教学工具;使学生从自身出发,通过努力不断提高中西文化鉴别能力与母语文化的表达和国际传播能力。

四、导游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融入

1.有效整合相关教材,补充本土文化元素,形成地方特色教材。

要实现旅游类英语课程中语言文化的本土化融入,最佳切入点应从教材内容入手,增补中国文化元素内容,编者应基于学生当前英语知识认知水平,对文化元素内容进行合理筛选。课程资源可不限于传统文本形式,补充音视频及电子读物,使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同时,在课程中补充地域文化元素,如江苏文化教材编写可融入楚汉文化中的江苏梆子、吴文化中的苏绣、金陵文化中的云锦织造、淮扬文化中的扬剧等代表性元素,形成地方特色校本讲义或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本土文化自信。

2.开展文化对比教学,实现生产性双语文化。

开展英汉文化对比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英汉语的表达差异,提升英语语言运用准确性,培养对两种文化的品鉴、扬弃与贯通能力,并实现学生在英语语言实际学习过程中对文化元素的自主探索。英汉文化得以在学生身上形成互动,逐步培养文化创造力,最终实现两种文化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促进。教学中可对中西相似的文化主题进行横向比对,引导学生探寻中西文化共核,更助其领会不同文化现象、文本与事件彰显出的显/隐性的经典思想和核心价值理念,在关联、对照不同文化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其继承、弘扬与传播本土文化的自觉性与执行力。

3.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灵活化解课时不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单靠一门课或几堂课实现融入不太现实,授课课时不足,中国概况类的文化元素宏观介绍可以通过打造系列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完成,精选文化元素打造金课,全面提高课堂文化融入水平与增强效果,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解决单门课程或课程群课时不足问题。

4.课程考核增加中国文化元素,切实提高传播能力。

旅游类英语文化融入教学的落地还需通过考核手段,增加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内容,考查学生对本土文化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运用及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有效对外传播能力。授课教师要调整、优化、创新考核机制、内容与形式,以激发学生持续学习中国文化的动力,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品鉴与传播能力。

五、结论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趋势,涉外旅游服务岗位的跨文化交际属性,决定了在导游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融入十分必要,既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民族自豪感,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与对外传播能力,提升英语目的语的运用准确性。导游英语课程在进行母语文化融入时,要考虑学生实情,借助信息化等多种手段,不断创新文化教学新模式,增强教学效果。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的导游英语课程成为旅游类专业学生积极吸收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并加以比较鉴别的平台,使其自觉成长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使者,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Scarino,A. 2009.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apability in Learning Languages: Some Issues and Considerations[J]. Language Teaching,2009(1).

[2]刘欣.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5).

[3]李桂苓.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导入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8).

[4]刘敏.英语跨文化交际目标的重新审视与教学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8).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SJA2253):文旅融合视域下母语文化元素导入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2019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9JSJG459):COVM四联新生态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19SWC-041):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ESP“金课”教学体系构建与资源建设研究——以烹饪英语为例、2018年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8XJY004):文旅融合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研究——以《導游英语》课程为例、2019年度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立项课题(2019ZYS06):传承江苏非遗文化与大学英语教改的融合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叶丁

英汉文化与西方文化论文 篇2:

文化导入与英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培养

摘要: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很难说出得体且又地道的句子。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交际知识。通过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及教学目标,本文将对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述,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语言与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导入 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运用语言时,虽然说出了完全没有语法错误甚至用词漂亮的句子,但在实际交际中运用却行不通。这是由于学生们往往从汉文化角度出发,并运用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思维,即“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结果在对外交往中不能用地道的语言得体地进行交际,常常会犯文化错误,使双方很尴尬,甚至会出现许多误会。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背景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文化因素,努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培养社会需要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2.为什么英语教学要导入文化内容

2.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整个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同时,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语言与文化总是被一起研究的。语言教育学家拉多(Lado)曾经指出,如果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语言。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要学习一种语言,必须同时学习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要加强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2.2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直接地影响我们的语言运用,语际间不同的语言习惯所引发的语言失误,实质上是由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的差异所造成的。如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吃过饭了吗?”,“上哪去呀?”,其实并不是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或去了哪里,这只是一种greeting的方式,而英语国家的人却没有这一习惯,反而认为是一个question。又如很多学生与外国人进行实际交际时,很喜欢连续问以下几个问题:“What i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Where do you work?”等。这些日常用语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没什么不妥之处。但如果将汉语的习惯与文化模式套到或强加到英语上去,就会产生误解和理解上的偏差,外国人有可能会感到纳闷甚至愤怒。他或许在想:为什么要问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而且按照西方人的思维习惯,那些问题通常只有在拘留所或警察局之类的机构里才会被问及。从以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社会习俗对语言运用的影响。这都大致说明了一个问题:英语教学中不能不同时注意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重视文化导入,才能减少学生在运用英语时犯“文化错误”。

2.3教学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文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加剧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使各国间交往的需要更加迫切。跨文化交际型的现代外语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求,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交际”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已写入各级学校课程要求,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我们必须明白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是为更好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很难想象,一个不具备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人能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适当导入文化知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鉴别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文化导入的内容

3.1适当导入中国文化。

我国外语教学追求的沟通目的从来是传播与吸收相结合,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指点破中心国与外围国的界限,而进行互补互促的交流,使外语教学所涉及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互相融合。导入西方文化,前面已作充分的论述,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对于中国文化导入这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在英语教学中却显得非常不足。这就极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英语表达上的空缺。在交际中因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本国文化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无奈常令人处于尴尬的境地。如我们知道国外有“老人节”,在中国也有“老人节”,若将简单地译成“The Old People’s Day”,很容易使外国人产生误解,应译为“Double 9s Festival”才能反映出该节日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意味及其时间,不至于与国外“老人节”混为一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导入中国文化,除了有利于消除中西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困惑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中西文化交融起来,达到成功交际目的。

3.2文化导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文化,指经济、政治、史地、文艺、科学的技术,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民俗体育和当代社会情况。

(2)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社会准则,如称呼、招呼、问候、询问、致歉、道谢、告别、打电话等用语的规约及风俗习惯;社会知识,指家庭各成员、同事朋友、上下级之间关系、价值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准则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如西方社会强调的个人奋斗,独立性、隐私权等;思维特征,指中西方思维特征的差异。比如,讲时间和地点时,一个从小到大,一个从大到小。

(3)词语的文化内涵。词义之所以多层次,在于词不仅是现实的象征符号,而且也浸透着人们对现实的感受、观念和看法。例如,privacy是一个文化内涵相当丰富的词,我们知道不应该向西方人询问有关年龄、收入方面的问题,但privacy的含义绝不止这些。因此,在英语教学的一定阶段导入的文化内容应当包括介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词语表达法在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理解这些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4)英汉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词语。主要包括植物名词、颜色、数词等。如汉语常用龙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有崇高至尊的地位,而对欧美人来说,龙却象征灾难和凶恶;汉语中用“眼红”表示嫉妒,而英语中却用“green with envy”表示“black tea”译为“红茶”而不是“黑茶”等。

(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等。如:“as poor as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

(6)非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手势、身势、服饰、音调高低、微笑、沉默,以及对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4.导入文化知识的几个策略

文化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型人才。

4.1更新教材内容和课程设置。

培养交际型特别是跨文化交际型的新世纪人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教材和课程设置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教学目标,加强对现行教材的建设就是一个基本方面。在各级英语教材中,绝大部分文章都是在原文或原著的基础上改编或编写的,而改写后的文章虽然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但毕竟不是“原汁原味”,换句话说,就是多多选用真实(authentic)的语言素材。如直接选用欧美的原版教材,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这类教材语言地道,英语和外国文化结合自然,是掌握语言最好不过的教材。此外,还可配合英语教学,编写相关的介绍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教材和用英语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合英语学习的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减少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课程设置的更新就是改革单一的课程结构,实行多样化,开设一些专门的文化课。可在现有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与英语文化有关的课程,但在选择教材要特别注意与英语教学的密切配合。必要时,还应鼓励学生选修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以促进英语文化学习和母语文化学习的积极互动。

4.2采用文化对比,减少语际失误。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可以从称呼语、告别、做客、谦虚、道歉、赞扬等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且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表现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促进作用。文化对比应以差异和冲突为重点,着眼于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例如,“black coffee”译为汉语是不加奶的咖啡而不是黑咖啡。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能见“红”则译为“red”,见“black”则译成“黑”,否则就会导致文化冲突。要排除这种不同文化交际上的文化障碍和冲突,最重要的是找出两种语言中文化的差异因素,即采用对比的方法。

4.3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课堂教学。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教学目标要求把文化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把英语学习放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创造更佳的语境。这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发挥视听媒体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提供一些原版的视听材料或可供教学用的原版影片,通过画面能使学习者感受到语境的存在,根据语境的提示来理解话语的真实含义,掌握说话人的意图。还可以了解到许多与目的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有效地引进视听材料,提供可视性画面、场景的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学生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融合。这与老师责尽口舌来讲解相比,效果要好得多。

4.4丰富并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学习者如不及时在交际中内化其记的社会文化知识,其社会文化能力乃至整个交际能力仍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在设法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大量的课外英语交际活动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书籍。如听英语讲座,听英文广播,观看影片,阅读英语报刊、小说,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开英文晚会,等等,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有较大作用,也大大拓展了运用英语交际的空间。

4.5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师应尽可能熟知不同文化,注意积累与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让文化教学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教师本人应对中西文化具有较强的洞察力、理解力和扬弃贯通的能力,在教学中,适时、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两种能力:一是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即对英语文化和国语文化的理解能力;二是用英语准确介绍本族文化的表达能力。老师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准确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不能脱离文化,文化导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更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教学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是实现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措施。英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传授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尽可能地传授文化知识和进行中西文化对比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校平.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A].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戴军熔.拓宽文化视角,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4).

[3]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4]王得杏.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

[5]王伟华.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A].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吴琼.文化导入——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4).

[7]张哲.强化文化平等交流意识,改革外语教学和教材内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8]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钟华,樊葳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外界,2000,(2).

[10]周如松.重视西方文化的导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5).

作者:高崇毅

英汉文化与西方文化论文 篇3: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摘 要: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在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正是这些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从而引起交际失败。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差异的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作出探讨。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启示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语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包括语言交际方式、语用问题、非语言行为、交往习俗、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对于我们加深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而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文化和国家,面对的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们,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感受到巨大的差异。

1.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任何一个种族、民族或文化群体,不管其自身的文明程度怎样,他们都拥有一个固有的文化判定模式,即以自己的文化判定模式为标准,去判定不同文化群的行为规范是否正确或恰当。人们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习惯性的方式当作是最好的、正确的、理所当然的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它文化模式之上的行为,必然会削弱跨文化交际能力,妨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在这里我们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差异:

1.1隐私方面的差异

隐私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中,它是人们控制及调节与他人交往的机制。在当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隐私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人们的隐私观的差异是造成交流障碍的因素之一。

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各自独特的隐私观念。以集体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中国人十分崇尚群体隐私,个体隐私的意识比较薄弱。中国人往往认为个人应该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要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因此,中国人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交换一些个人隐私方面的话题可作为谈话双方迅速拉进心理距离的一种方式。相反的,以个人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西方人则崇尚私有和个体隐私。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领域以及私人权利都是他们要极力保护的隐私。西方人讲究个人隐私,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所谓“见男士不问收入,见女士不问年龄”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1.2时间观方面的差异

时间观作为非语言交际要素之一,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在非语言交际各要素中,关于时间的使用,其代表的意义及产生的交际行为是最能导致交际失误的所在。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哲学观、历史背景、社会模式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其对时间的观念和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取向模式。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做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是不礼貌的行为。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西方人视为扰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行为。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在中国,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也无需郑重其事地征得同意。

1.3礼仪方面的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文化传统不同,使得世界上不同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方之间就存在着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谦虚之词就应运而生。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表示接受。正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够诚实。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那样做不仅是否定了自己,也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是行不通的。

1.4餐饮方面的差异

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俱全。所以在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西方人讲求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不会下过大的工夫,而更讲究其营养搭配,注重菜的内在质量。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这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也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则需要与家庭成员共同围坐桌边进餐。由此便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中国人更喜欢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方式,让其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会习惯性地讲几句“多多包涵”之类的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中国人在饭桌上的这种热情好客经常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西方人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其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

2.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这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文化差异对交际能力的影响很大,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可以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获得,或误导信息的获得,或阻碍交际的进行。

2.1思维方式各不相同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法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从而产生了思维方法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其思维方式必然存在着差异。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正如傅雷先生所阐述的:“……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的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对此会非常愤怒。

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各不相同

价值不是指人的行为或事物本身,而是用以判断行为好坏或对错的标准。价值所涉及的行为、事物、状态或目标可能属于各种不同的范畴,如家庭、工作、社交、休闲、文学、艺术、宗教、经济、政治及法律等。一种价值偏好经过时间长久而演变为影响重大的广泛信念,便可称为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人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丑善恶,进而形成了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不过,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

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语用迁移具有跨学科性质,不仅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难题,而且会使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地区、跨文化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此过程中,由于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或多或少无意识地总要带着自己文化的烙印,以自己的文化或社会语言规则来理解和评判别人的行为,这就发生了语用迁移,结果难免造成理解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这种后果有时很严重,甚至招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一直不好,原因就在于对英语单词goat的理解。在英语中,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对于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相信西方的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们也不会愿意把它铺在床上。

3.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学习一门语言,除了要掌握其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所持语言的人交流信息和思想。“如何说”、“不说什么”,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就曾说过“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本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这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为了达到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对授课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把教学重点只放在语法和词汇上,这样学生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阻隔,使学生在掌握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同时,导入异国文化,弘扬本国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其从不同视角看待和理解中西文化。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的外语教学应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7).

[2]邓炎昌,刘润清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张蓓,郑文园.跨文化意识英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

[4]顾曰国主编.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08).

[5]胡文仲主编.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6]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3).

[7]U Brislin Richard,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M].Pengulm,1988.

作者:王 曦

上一篇:活动工作安排(3篇集合)下一篇:检察工作要点(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