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与西方文化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从而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西方教育与西方文化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西方教育与西方文化论文 篇1:

西式教育与西方文化观念对中国画教育的冲击

【摘 要】20世纪初期的中国,在现代美术教育的普及和专门的美术院校的兴起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变革中的画坛输送着西式教育的主力军。而中国画不能依其自身之道开出现代转型之路,而又把西方的文化思想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西式教育 西方文化 中国画教育 中国画

我们往往一提到“现代艺术”就以为是西方的艺术。因此从人们心里也就将中国的文化远远的抛在了“现代艺术”之外。以西方美术教育为主要参照坐标的美术教育也对中国画教育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审视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教学问题,其实质性是中国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画的变革历程被社会生存环境的突然剧变受到了干扰。西方工业王国的经济、文化扩张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大规模影响打破了我们中国的形态发展。

一、中西文化交融与撞击中的中国画

审视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教学问题,其实质性是中国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近代以来,中国画的变革历程被社会生存环境的突然剧变所受到了干扰。西方工业王国的经济、文化扩张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大规模影响打破了我们中国的形态发展。在中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汇与撞击中,使得中国画的发展前景也变得难以预料了,在这场冲撞之中,中西方两大艺术体系则处于不同的对比态势之下。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的西方,在各个领域中都经历了极大的观念变革,与生产力的解放相适应,而人的主体意识也在此实现了它前所未有的拓展。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和西方现代社会前进中的步伐是相一致的。而中国,则是刚从封建社会中脱胎出来的,当我们的经济上走向现代化时,传统文化在此就显现出多方面的不协调,并亟待着改革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虽属于是高层次的文化,但它却由于同我们逝去的历史联系紧密,因而与现阶段的社会思潮不易契合。中西方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时间差异,使得中西方艺术在两相比较时,处于不对等的态势。我们就艺术发展的生命历程来看,在古代的很长时间里中国艺术都比西方艺术进入的层次深远,面对外来的艺术,总是怀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自信与宽容。但目前的情况是,西方艺术已迅速赶上并将自身体系向各个方面推进到极点。在很多方面都比中国人走得更远,面对西方文化的到来中国画家的心理也就不再如过去那样从容自如了。人们心中弃旧换新的急切愿望以崇洋非中的偏激形式表现出来了。审美趣味、鉴赏标准也会跟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而转移。这种文化心态,也就成为我国很长一时期社会心理的重要特征。

二、以西方美术教育为主要参照坐标的中国画美术教育

中国画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就是在思想上怎样的去重视,从实际行动上怎样的去实施。在中国画目前这个方向不明确而又很西化的教育体系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当前,很多人也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就是说在目前这样的条件下重建中国画教育语汇系统的可能性。我们现在的中国画教育欠缺基础性的东西太多了,很少有人去读这些育人的经典,这些文化基础对绘画也是同等重要的。中国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教育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淆一起。由于中国画自成体系,我们需要有区别于西方美术教育体系,而要有足够的重视和清醒的认识。今天的中国拥有近十所大的美术院校,几十所美术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及师范大学的美术院系,那么在课程的设置上不但西化的科系多,影响力强,而且即使在中国画的科系里也是西方学术思想和艺术观念占据了重要位置。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普及和专门的美术院校的兴起,不断地向变革中的画坛输送着西式教育的信息。而中国画不能依其自身之理开出现代转型之道,而又把西方的文化思想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我们往往一提到“现代艺术”就以为是西方的艺术。因此从人们心里也就将中国的文化远远的抛在了“现代艺术”之外。

以西方美术教育为主要参照坐标的美术教育也对中国画教育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为以下几点:

1.在艺术观念上,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画教育的“重道轻器”的传统思想,将原来的“为人生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的二元取向,更多的导向了“为人生而艺术”的单向度,使得中国画创作专业化和职业化。

2.在教育方法上效仿西方和日本,把素描作为基本训练的前提,进入中国画专业的基础课就是画静物、石膏和人体模特,重视色彩的运用,并强化西方式的写实造型能力训练,而与中国画历代都是重视临摹、强调画论、书法、诗文等综合修养的传统做法相背驰,也深深的影响到中国画日后的体格演化。

3.水彩、油画、水粉、雕塑等西方的画种,正式登台亮相后在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这种西方画种的出现打破了中国画一统天下的格局,对促进中国美术的教育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却也不可避免的限制了中国画的生存空间,也给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竞争压力。

中国画的教育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中研究的重大课题,并关乎着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这一问题上本篇论文从西式教育与西方文化观念对中国画教育的冲击入手来谈论:在中国画的教学改革中应以补充学习和弘扬中国文化为根本而重新来建立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并找回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绘画之路。因此,要想成为一个有文化、高尚的中国画画家,就先从中国的传统精髓中来把握认识中国画,要有高规格的标准来学习中国画的技法和样式,最后再通过对社会、人生、历史文化、自然万物的体察中锤炼出一个具有独立的自我人格。如今的美术学院大都以西方的观念、西方的基础以及西方的方法教中国画,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不到真正的中國画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我们要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使中国的文化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董立军.中国画教育的出路[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3.

[2]王任波.从生存环境与人文价值的角度谈当代中国传统绘画的创新及其教学[D].2007.

作者:董晓峰

西方教育与西方文化论文 篇2:

浅谈西方文化教育在小学课堂开展的必要性与途径

摘 要: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从而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西方文化;小学英语;必要性

一、小学阶段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语言好似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内涵,这其中包括了该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文化教育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语言。

在我国,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母语对这个年龄的儿童影响不是很大,他们能很快地过渡到第二语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西方文化教育是可行的。对于不是生活在第二语言环境的语言学习者来说,有意识地学习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小学阶段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了解英语中的简单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②对一般的赞扬、请求、感谢、电话等做出适当的反应。③了解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④了解初次见面时的一些禁忌。⑤了解英语国家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及节假日等。

二、小学英语西方文化教学的方式和途径

1.把握教材中的文化亮点,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教材为线索,寻找有关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进行教学,在对比中感悟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比如表达感谢,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但是,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可以用于任何任何人。别人送礼物,中国人一般都会推辞一番,说“不用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如果想要就不必推辞,只要说“Yes,please”或者“Thank you”就可以了。而且中国人收礼物,当时不会打开看的,认为打开看是对送礼物的人的不礼貌。但是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是当面就打开礼物,并对礼物赞美一番,表达出喜欢的意思,这样才是对送礼物的人的尊重。学生如果对这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清楚的话,在学习时一定会有不少的障碍。

2.通过教学词汇渗透西方文化知识。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对于同一个词汇有了不同的解释,交际运用时也就产生了一定的障碍,甚至闹出一些笑话。因此,要想学好英语词汇,更好地与人交流,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否则,就无法和西方国家人士进行交流。当西方人说“You are a lucky dog”的时候,中国人可能就不能理解。因为狗在中国文化中有诸多的贬义,如“走狗”、“丧家狗”等,但是在西方人眼中,狗却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等常用词语。同样,龙(dragon)作为中国古老的图腾,是吉祥和智慧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它却是邪恶的象征和厄运的预兆。

3.通过创设真实的文化情境,渗透西方文化知识。文化意识的渗透也不应拘泥于单纯的课本教学。比如圣诞节到了,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圣诞节的风俗习惯,包括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故事、圣诞节玩什么、有什么好听的圣诞歌曲等。利用教室的设施,围绕一个主题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英语气氛。比如万圣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一起画鬼脸,做南瓜灯,玩“Trick or treat”等。

三、课外活动也是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1.通过以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渗透西方文化知识。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感恩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外野炊,指导学生制作南瓜饼等西方食物来感谢大地对我们的恩赐。适时举办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新年晚会、生日晚会、圣诞晚会等,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在新年联欢会上,笔者让学生齐唱歌曲Happy New Year,并配上舞蹈,学生互相赠送自制的贺年片。

2.通过英语角和学习乐园渗透西方文化知识。在学校或班级的宣传栏、板报处开辟一个英语学习园地或英语角。充分利用这个小园地宣传英语文化。国外学生经常玩耍的游戏,如填字游戏、谜语等,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感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语感。

3.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渗透西方文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英语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西方文化的教学。学生没有生活在一个英语环境中,接触的最多的还是本国文化,要想了解更多关于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网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网络中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和直观丰富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好这个便利条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去查找任何有关西方文化的素材和资料。比如,在讲到食物的部分,可以给学生渗透一些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查阅其他相关资料,既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又调动了积极性。

作者:张伟文

西方教育与西方文化论文 篇3:

中职英语教学引入西方文化知识教育的途径与对策

摘要:本文从中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入手,提出通过在背景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在习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差异三大途径强化西方文化知识教育,并从五个方面例谈了加强西方文化知识教育的对策,旨在更好地推动中职英语教学工作。

关键词:中职英语;西方文化知识;途径与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英语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变得越来越重要。中职英语教学者应从实用性入手,对中职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语言知识输入多,文化知识输入少,西方文化知识教育缺失,导致实用交际障碍,对英语不能真正的理解、掌握。英语教师不仅应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还应传授与语言有关的西方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加强西方文化知识教育的途径

1. 在背景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

古希腊罗马文化、圣经文化和美国梦三方面构成西方文化的基石,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策略导入这三方面的知识,发展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激起他们对英语语言及西方文化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10 How Can I Improve My English时,除了课文里介绍的的memorize the words in groups, listen for the important points, listen to some English songs and learn to sing them, write them down in your notebook and read them every day等提高英语的方法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西方基本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学习,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2. 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

词汇里面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学生学习中、英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各种异同,有利于理解单词的用法,促进英语词汇的教学。

在一般情况下,英汉词汇的意思基本相同,甚至可能完全一致,如student = 学生,face = 脸,desk = 书桌。这时候,我们只要让学生记住单词的意思就行了。但在很多情况下,英汉词语的意思并不完全对等,如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意义却是“秘密,沉默”。所以,英汉词汇意思不对等,学习者理解英语,必须把握不同语境中词语的不同含义,并对西方背景文化有所了解。

又如英汉词汇里的颜色词汇各有特殊的意义与习惯用法。如汉语里黄色(yellow)与尊贵有关,黄袍(imperial yellow robes)、黄道吉日(a propitious date)。而英语中黄色则表示“胆怯的”, He has a yellow streak in him. (他个性有些懦弱。)教师在教到颜色的单词时,可以通过对比使学生更加了解中英文的不同。

3. 在习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差异

英语习语(idiom)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提炼而成的短语(phrases)或短句(sentences),通常包括成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语(colloquialisms)、典故(allusions)和俚语(slangs)。习语在语言上具有形象、生动、通俗、寓意深刻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背景,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结构、社会观念和态度。学生熟悉英语习语,是理解、掌握英语有效又有趣的方式。

精练与浓缩的习语无疑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记载,如:Napoleon himself was once a crying baby.(即使是拿破仑,过去也是啼哭的婴孩。)Speak of the devil.(说曹操曹操到。)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学习习语常常就是学习历史。

英汉习俗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如喜鹊在中国文化里代表喜事来临,而magpie(喜鹊)在西方文化里则是“爱嚼舌头、传播小道消息的”的代表,Magpies that chatted, no omen so black.(鹊噪为最坏的兆头。)另外,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对应的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

在英语课堂中穿插各种有趣习语的学习,是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学生英语底蕴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西方文化知识教育的对策

1. 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文化素养

教师要不断进修,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进文化修养,同时教师要结合教材,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并在教学中穿插生动的情节、幽默的笑话、国外的风俗人情等,将语言与文化同步传授给学生。

2. 实施文化比较教学

多方面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拓伸西方文化内涵,将一些学生易接受的、较为熟悉的汉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较,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如笔者教到英语诗歌时,喜欢把学生最熟悉的《静夜思》翻译成英语: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

因为中国人对《静夜思》耳熟能详,因此学生饶有兴趣,教师据此引入英语诗文,并介绍其它背景,学生可以深刻感受中西文化的异同,从而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融合。

3. 创设文化体验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如教师利用课前的duty report,让duty reporter为全班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典故及相关来源的故事等。教师可借助图片、实物等以取得更加生动的效果,也可安排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解决各种问题,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在《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3 How much is it中,教师可进行文化教学:(1)描述文化信息:购物清单(shopping list)(下转第32页)(上接第23页)上的东西(学习单词);如果需要字典、杂志、光盘、手机、裙子、包包、饼干、面包、药、面条、水果等,我该去哪儿?(If I need an English dictionary, a magazine, a disk, a cell phone, a dress, a bag, biscuits and some bread,medicine, noodles and fruits,where can I go?)买东西可以去:书店、食杂店、面包店、超市、百货公司、药店(bookstore,grocery, bakery, supermarket, department store, drugstore)等。与超市有关的节假日(Black Friday等)。(2)案例:逛一条街,街上有各种商店,如:clothe shop, bicycle shop, tea shop, candy shop, bakery, silk shop等。欣赏歌曲The Shopping Song,分析歌词,感受西方的shopping情形。观看色拉英语It’s a good buy,在幽默中学习购物表达法。(3)比较中西方的购物、商品、物价、商店等情况,反思中西方购物的各种异同。

4. 广泛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创设文化氛围,进行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教育,可以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了解国外文化习俗,多渠道地汲取文化养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多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这对学习地道的英语有很大的帮助。

5. 有效开发课内外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及教辅、练习等教学材料,挖掘英美国家的人文知识,与汉文化进行比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解释,也可以选择适合的英语报纸、杂志等,补充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 获取多种生动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学习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四、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英语语法、词汇、语音等基本英语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传统习惯等,通过西方文化知识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热爱,从而使其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和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1] 彭萍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素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 周艳琼.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361000)

作者:李志英

上一篇:脱贫攻坚汇报(3篇集合)下一篇:活动汇报材料(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