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师读书笔记

2022-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有效教师读书笔记

有效教师读书笔记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读了《有效教师》一书,真的让我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我的学生,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乐学善学的智者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永不未泯的童心

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一颗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高龄还在与小学生亲密接触,他们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

《有效教师》读书心

本学期,我收到《有效教学》这本书。在集体备课及课余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获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有效学习》更像一盏明灯,引领我们走向那有效教学的柳暗花明处。

首先,有效教学体现在有效备课上,从教学初期详细的备课,到现在简单的备课,在这变化过程中无疑经验在起着很大的作用,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把握住学生,但总是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一些失误,从而使有些学生就在课堂中不能很好的掌握住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这样做是不行的,必须做到有效备课才能让学生学得快学得好。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第

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第

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第

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

其次,有效教学还体现在有效指导上,书中引用维果茨基的一句话“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注意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这句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也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指出了课堂必须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之下进行的。在语文课中上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指导比较多,在已往的教学中存在着几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1. 未能明确课堂学习的主体。 随着课改的深入,从很多教学观摩课上不难发现:教师很少有教学示范,只是动嘴动电脑,表面上花样百出,其实任何并不是本专业的教师同样可以借鉴操作。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只追求了广度而放弃了学习的深度,学生难以获得深刻的认知和体验。但是教师的示范会不会在课堂上造成孩子单纯模仿的环境和氛围,教师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使孩子又失去了主动性,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与教学课标有所违背?真让人进退两难。书中提出,如果我们把简单的教师示范改为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实践,效果就很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转化成为孩子中的一份子,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而是能够和他们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朋友。在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实践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现一些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一些具有关键性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既体现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又大大减少了孩子们学习实践时的盲目性。在学生遇见凭自己能力确实难以克服的问题时,教师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指导示范操作,与他们一同战胜困难。

2. 指导不够清晰明白。在学习指导中,有些教师言语重复,唠叨不停,这样不仅难以清楚地表达意思,有时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实际过程中指导要适当。即指导的内容做到针对性强,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才给他指导。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现在教师给与学生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上。因此教师在指导时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提供支持性材料,并结合学生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给与指导。

3.指导时机把握不当。以往教学中往往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指导,新课程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注重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及发展,并非仅仅是技能的掌握。所以在学生最需要指导的时候,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可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要介入过早,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也不要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总之要适度,既突出主体,不包办代替,指导不是完全的告诉和给予,又要防止不必要不应该的指导,以免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也要防止不够充分的指导,以免学生感到手足无措。在初一伊始语文课堂上进行古诗词鉴赏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当学完一首诗之后,学生分组自由进行发言时,充分给与学生自学自练的机会,给与培养他们自己进行感悟、组织语言、选择角度的能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合作协调能力,相互之间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一些已经具备较强感悟能力及组织语言能力学生的小组给与他们的只是一些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对于一些还没形成鉴赏能力的小组给与一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这样就能使学生有的放矢,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精神。

4.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指导方法。学生个体发展是有差异的,而教师往往重集体指导;不能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调整指导方法,只是一味强调整齐划一的学习进程。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得到与自己实际状况相适应的指导,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教师要根据活动主题的特点和该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指导。所谓“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说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内容的选择,从教法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读完这本书犹如与名师进行了一次次心灵的对话。感谢《有效教学》,它教会了我用前沿的思维来看待学生,对待教学,更把我的心洗涤得一片明朗。

开展《有效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人的精神成长靠什么?靠读书。如果一个人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鉴于此,我校根据中心学校的安排,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全面启动了《有效教师》的阅读活动,力求让教师通过此项活动来增强专业素质,提高全面实施新课改的能力。

一、宣传准备

首先召开全校教师会,由校长亲自宣讲中心学校的关于认真阅读《有效教师》一书有关要求的通知,以及阅读《有效教师》的重要意义、要求和行动,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坚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增加读书的动力。

二、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本次教师的阅读活动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教师读书活动进行指导,组织、协调、督促,确保教师能够全部参加,调动教师参加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读书实效。

三、周密组织

本学期,我校教师的读书活动主要以教师自学为主,提倡教师摘录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并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以边读边悟形式上传到教师博客上,使教师能及时交流思想。学校不定期抽查教师的阅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同时学校每月举办一次体会交流或读书汇报活动,通过交流从而达到“一人所学为众人所学,一个所长为众人所长”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确保本次《有效教师》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1、4月16日下午,我们开展《加强师德修养 自觉规范教育行为》学习活动——学习《有效教师》系列活动之一。

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切,主讲人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等几个方面全面阐述当今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多元化发展的现实情况下,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自觉规范自身教育行为,做一名学生欢迎的老师,家长满意的老师,同行佩服的老师,领导放心的老师。教师们深感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只有全心全意扑在教育事业上,才能对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2、4月23日下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师如何评课》——学习《有效教师》系列活动之二。

“每次听课活动后,总有的老师不愿意或不敢评课,也有的教师评课抓不住关键,不解决实际问题,存在对评课认识不足或缺乏评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持人用上述一段话引入本次学习内容,重点学习评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评课要全面衡量,切记以偏盖全;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性。只有这样,切实解决课堂实际问题,注意语言技巧、把握评价方向和火候,才能发挥评课的最大效益,推动教学工作又好又快的展。

3、4月30日下午,我们开展了“假如我是校长”演讲活动——学习《有效教师》系列活动之三。

20多位教师从校长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在新时期、新形式下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决定一所学校专业化发展步伐;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够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彰显学校特色等等。使在场聆听的领导、教师深受启迪。此次活动,为学校领导制定教师专业化成长近期和远期规划提供了启示,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意识。

4、5月21日下午,我们开展 “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研讨交流活动——学习《有效教师》系列活动之四。

研讨交流活动上,每位教师就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如:教学中不断反思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阅读量和面,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锤炼语言,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自身行为习惯,影响学生一生成长;学习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等等。

正如郑校长在总结中说:教师的教学有效性,自身必须掌握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用读书来提高自身素质是教师成长的永恒主题,坚持!坚持!再坚持!是决定教师读书行为成败关键。我们将以《有效教师》阅读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教师读书行为,培育教师读书习惯,让教师真正行走在阅读与教育之间。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未完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智慧的光芒。我被书中的名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得到了更新。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

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岁高龄还在与不学生亲切密接触,谭迪敖老师整天与学生一起沉浸于小发明之中,多年如一日,乐此不疲。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有效教师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最近我学习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感受颇多。有效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研究者,是成功的教育合作者,是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本书也让我对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产生许多的体会。

一、胸怀大志

理想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灯塔。教师应该树立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社会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为人生目标。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我的工作是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辟一片绿地,播撒上真善美的种子。我想,这世界上,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那么我便获得了人生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价值。”我想我也应该有这样远大的目标,为教育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二、爱岗敬业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在教师中,敬业是使所有其他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好的教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帮助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许多名师,都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他们的教育超出了课堂,敬业精神扩展到了学校、甚至社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热爱学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与互惠的感受创造了一种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好的教师总是给学生送去温暖,即使没有报答;总是拥有极大的耐心,一边又一边的传授知识;总是维护着学生的自尊,给于信心。

四、学而不厌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近几年,教材地不断更新,加入了大量的新知识,甚至将大学的知识带到高中阶段要求掌握。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要向书本、实践、各种信息渠道学习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的教育生涯还很长。通过对《有效教师》的学习,我体会做一名教师不难,但是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就不容易了。同时也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加明确目标,想着做一名有效教师的目标不懈努力!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在教育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潮流,成为新时代瞩目的新型教师,已成为我们大家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而如何提高教学实效,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时提高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在读了《有效教师》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内心萌动出以下的些许体会,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在此,愿与大家分享。在“有效教学”理论中,注明了有效教学的教师五种关键行动。

1.清晰授课

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的清晰程度如何。有效教师能使要点易于被学生理解,能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他的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而“欠有效”教师则语言含糊,有歧义或不明确,或者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或者给学生的指导常常让学生不能理解,需要一再反复说明。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清晰而直接地与学生交流,他们常常跑题,他们的讲话或者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或者讲话方式削弱了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学,呈现材料就可以少花时间,而且学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确地回答你的问题,你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

2.多样化教学

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问题,教师可以提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问题,如果把它们同课时节奏与序列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富有意义的多样化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掌握提问艺术。多样化教学的另一明显有效的方法,是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教室里的物质的质地、多样的视觉效果都能增加教学的多样化,并与学生的注意力相关。学生注意力水平越高,教学有效性越高。看来,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是

有效教师的重要特点。

3.任务导向

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学。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越多,学生学习机会就越多。在课前课后,教师都应自问:我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用了多少时间?我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我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如果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而不是先把时间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过程和教材上,然后才让学生获得教学内容,相比之下,在他的课堂上学生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果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增加学生学习时间。

学生实际投入学习的时间,与教授某个知识点的时间不同。教师的教根本上是用于学生的学,如果在上课的任何时候,居然有1/4的学生在走神,那么有效

性便打了折扣。

5.确保学生成功率 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那么学生成功率高,学生不完全理解任务,会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那么成功率中等;而如果学生根本不理解任务,更谈不上完成任务了,那么这是一堂低效无效的课。教师的任务导向(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投入率与学生成功率密切相关。高成功率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和学习的积极态度,是有效教师最大的追求。组织和安排能产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学,

是有效教师的标志性特征。

首先,什么是有效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有效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研究”三位一体。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许多实践也表明,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有一位学者这样说过:“一个写十年教案的教师不一定是位合格的教师;而一位连续写五年教学反思的教师,一定是位优秀的教师。”教师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课后,首先要及时,课后的一两个小时之内是有效反思的最佳时机,最迟不能超过当天;其次要形成文字材料,写在教案后,写在日记本或专用笔记本上,也可随时发表在个人博客中,与大家共享;同时,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反思进行总结,形成文章,在媒体上发表,这样能促进教师进行高层次的反思。

其次,有效地教师还应该具有博大而炽热的爱;是乐学善学的智者;更

拥有永不未泯的童心。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我的学生,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乐学善学的智者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

的方向。

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一颗未泯的童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高龄还在与小学生亲密接触,他们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我们应时刻反省,使自己在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上更加成熟,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几点教学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由于继续教育考试的原因,使我接触到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环境,从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到有效教师的发展策略,最后到有效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每个单元都由问到述,由述到论,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有典型案例。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教师的理解和关爱,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引领教师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成就自我。也让我对成长为一名有效教师产生许多感悟,

感悟

一、发自内心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成长为有效教师的动力源泉。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深爱学生,就不会只停留在教好知识、考好考试上,而要立志交给他们终身受益的东西。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我的学生,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感悟

二、有效教师是乐学善学的智者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职业更是特别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一项对特级教师的调查表明,他们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的学历未达标,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却从教后的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过程中,成长为学养深厚,专业扎实,才识渊博的名师。这也是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有效教师》读书心得 利用个人时间学习了《有效教师》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未完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智慧的光芒。我被书中的名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得到了更新。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

一、博大而炽热的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时刻警醒自我

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斯霞老师直到七八十岁高龄还在与不学生亲切密接触,谭迪敖老师整天与学生一起沉浸于小发明之中,多年如一日,乐此不疲。试问他们又怎么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又怎么会不亲其师信其道呢?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有效教师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见要成为有效教师对于学习的至关重要要有深刻认识,要把学习作为自身发展、胜任教学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的思考,那么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四、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

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一位特级教师总结自己的待人之道是:“念人之功,容人之过,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多么豁达的胸怀,剖析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是我们前进的灯塔,沿着名师的足迹,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当前,面临有很多学生厌学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通过学习《有效教师》,深有感触,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有效教师》中明确告诉我们要走一条“教研结合,从教学熟练型走向专家型”之路,我决心成为一名这样的教师,以不愧对自己的青春年华。 查有梁先生总结了一段关于“研”的妙语,我时时用他来鞭策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总之,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从它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

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倍受关注与探讨的话题。特别是对于如今提倡的素质教育及其相关的课改问题,已经渐渐成为学校,社会及家庭关注的一个重点。书是知识的结晶,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广大教师阅读更多教育教学的文章,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通过阅读有很多的感触。

一、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1.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四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数学教学应该以发展为核心,学生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2.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学生又是一个个存在个性差异的活动对象。由于学生在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中的“差参不齐”,但我们绝不能就凭此而人为地把学生分为好学生与差学生,只是发展的进程有快有慢罢了。教学的过程教师不应该是一位“独裁者”,应该是一位致力于帮助学生、涉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良师益友”。

二、 追求卓越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已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共识。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无意于法则,而自合于法则”的完美体现。 求“实”。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没有教学的合规律性和合个性,就没有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演性和审美性。只有教学的合规律性和合个性的统一,教学才成为引人注目、令人为之倾倒的艺术品,教师才能成为受人钦佩的教学艺术家。”

求“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或技巧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教学艺术是在科学地再现的求“实”中,师生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活”化,以达到科学再现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

求“新”。在学习别人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与发展,显现自己鲜明的个性。创造是一切艺术的特质,没有创造也就无所谓艺术。

求“效”。学生在艺术的课堂教学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取得了非一般的教学效益。

通过读书活动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要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读《欣赏与评析》有感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有人说,听过支玉恒老师一次讲课的人,就不容易把他忘记。这话说得有道理,我相信。"这是著名教育家袁瑢对支玉恒老师的评价,我非常认同。

前几年(具体时间已经忘了),本人就在石岐北区影剧院最切近地欣赏了支老师挥洒自如、举重若轻的课堂教学风采,深刻地感觉到支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他那具有独树一帜的潇洒、机智、不拘一格、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至今,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近日,在翻阅书架上的书时,无意间竟翻出了多年前买的、而自己一直忘了看的支老师著的《欣赏与评析》,真让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该书共分十大部分,分别是破题开篇、整体认知、课题设计、段的训练、认识事物、体会情感、思维训练、课堂练习、质疑问难、课堂综结。从本书的文字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支老师对教材内含的深刻理解,可以看到他教学设计的精到和巧妙,看到他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是那样的从容而有效;看到他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和破解是那样自然流畅、水到渠成;看到他以极富感染力的,充满幽默和隐喻的教学语言给学生指点迷津,使学生沉浸在获得知识之后的那种满足和愉悦之中时,让人亲临一种艺术享受。

支老师的课堂教学,之所以具有这种艺术的品位,除去他个人的教学素质修养之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明确认识到并在教学中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记得那一次,他在北区影剧院讲的《太阳》这一课,最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为在场的听课者展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群书堂"。曾几何时,课堂上的板书可以说是老师的专利学生的禁区。"板书",是老师设计板写出来,学生只是有时可以抄一抄。而支老师的两节课中,教师打破常规,别出新意地让学生到黑板上把自己读明白了的内容要点写出来,而后又标出序号,最后又排列组合成一个"系统表"。在这三个过程中,就有几十人次上台板写。当然,这种"谁想好了就上来写"的"自由式"板书,又是在老师的导引下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这两节课是实实在在地把教师的"一书堂"变成了学生"群书堂"。整个课堂学生读书、发言、板演、质疑等个人活动面达接近100%。教师所有的问题,都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思考,得到解决的。这样的课,真正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上课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场听课的几百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一致给予高度评价。

读了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建立在对语文学科性质、任务、方法的理解上,建立在认真钻研教材,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之上。任何一个老师都知道,要上好课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钻研,对学生的实际有透彻的了解。有人主张,教师每讲一篇课文,都应该把课文熟读成诵。背下来课文是否就算把教材吃透了呢?并非如此。背熟一篇课文不难,难的是真正理解它:理解它的内容、理解它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教材编排的用意,理解教材隐含着的哲理和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认识事物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理解为表达这种观点所使用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手法及其妙处,等等。理解到这个程度总该算把教材吃透了吧?仍然并非如此,因为教师备课不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人"。要考虑如何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转变为学生的理解,更要举一反三,使学生学会理解的方法,进而形成阅读能力。

《塑造教师》读书心得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近20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安阳乡王阜庄小学 柴晓娟

读完了《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

在“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学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滿希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

2、自我增进

3、改善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师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須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做最好的老师》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体会。

第2篇:《有效教师》读书笔记

赵晋卿

《有效教师》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未完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智慧的光芒。我被书中的名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得到了更新。从中领会许多知识,让我获得几点感悟。

一、爱心---伴随有效教师的成长

在这本书中,描述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标示了有效教师高尚的师德境界。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古今中外的名师们都是在以德施教,以身示范的教育过程中站立起来的,都是在无私奉献、无私的爱中不断认识自我。成功源于热爱,只有心中装满了对教育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才能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

二、反思---促进有效教师的发展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要成为一名有效教师一定要善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满怀爱心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读了《有效教师》之后,我意识到自己要想在教 1

学上有所建树,就一定要时时反思,没有反思,就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不会有突破。

三、学习---成就有效教师的未来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所以,要做一名有效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总而言之,《有效教师》这本书中那旁征博引的语句,那千锤百炼的格言,给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被书中的名师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实现了飞跃。我决心沿着名师走过的足迹,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获取自己进取的途径与经验,做一名“有效教师”。

第3篇:有效教师 读书笔记

《有效教师》读后感

认真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有效教师》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注重过程,我感受到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读后有诸多情感想,这本书主要是写教师的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细细品味它,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收获良多。

一、 对自我的感悟

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有什么样的精神态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态度的创造与给予。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平庸者经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领导偏见,而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让爱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有效教师》这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实践报告指导。

《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的解释是“效果,功效”,其词条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综合起来就是各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

有效就是高效能。“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寻、反复实践的课题。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反思。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基

础是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重点是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即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

二、 对学生的感悟

当前,面临有很多学生厌学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通过学习《有效教师》,深有感触,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

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有效教师》不像平日里的理论书籍那样枯燥无味,整本书中都自自然然的书写着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字字散发出来的是执着的人才有的努力与付出;句句相连的是倾心于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与奉献;篇篇倾谈的是充满热忱的人才有的智慧与希望。

正如文中的提问“什么是有效教师?我怎样成为一名有效教师?这需要多长时间?”这么简单的几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内心的疑问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赏了两边的风景,却看不到前方的路标,低头前行的那份茫然让我的内心格外苦闷。顺着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读下去,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

第4篇:《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由崔允漷教授主编,崔允漷:浙江临海人,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上海市高校曙光学者。主要出版物有《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等编著译作16本。近年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参与设计并推广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的推广以及试验校本教师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什么是教学、怎样教的有效、怎样教的更好。

在什么是教学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与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的基本问题。

在教学与教学理论这一部分,教学之所以为教学而非其他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是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试形式、关注结果。这四个元素共同支撑起有效教学的框架而且是时间逻辑与问题解决路径的统一。教学的语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现在教学的规定性定义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理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本书认为教学理论主要是一种规范性、实践性的理论,该理论集中讨论三个问题:什么是教学、怎样教的有效、怎样教的更好。

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部分阐述各种教学理论流派的思想。拉特克、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的思想促成了教学理论的形成,赫尔巴特后的教学理论分哲学取向与心理学取向两条线索发展,苏联和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属于前者,心理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不同的流派,其中,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是上述流派的代表观点,现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脑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对教学正在产生着影响。

教学活动的结构主要包括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活动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这就衍生出教学的基本问题:师生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接受学习与情感学习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师生人际关系主要有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民主型关系在现实的教学中更受推崇。知识与智力是能力的两个重要组成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尤其是程序性知识,另一方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不仅是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教学论意义。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并使知识系统化。但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造精神方面作用不明显,发现学习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效率较低,适用范围有限。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人类通过漫长实践积累起的知识,故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发现学习为辅,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

在怎样教的有效这一部分,主要从课堂教学准备、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教学评价等几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论述。

课堂教学准备发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其核心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综合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形成相应的方案。教师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应学会分解课

程标准,运用替代、拆解、组合策略,通过寻找关键词、扩展剖析关键词、形成解剖图等途径将学习目标具体化。学习目标确定以后,教师需要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根据学生学习的目标,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是主要的评价方式,两者各有其必须遵守的设计原则与程序。在明确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后,教师要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以期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的内容时,要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中的课程资源进行二度开发与设计,结合自己的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现场条件、学校条件运用“增、删、换、合、立”的策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与该进。要保证学习活动顺利的进行,需要对学习活动进行适当的组织。在以上问题确定之后,教师需要编写《课程纲要》与教案,课程纲要的编制要基于课程标准进行设计,按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来呈现。教案的编写要基于课程标准。 在教学准备之后,教师进入课堂实施教学,教师要考虑自己的主要教学行为,主要教学行为分呈示、对话、指导三类。其中,呈示行为主要有语言呈示、文字呈示、声像呈示、动作示范四类。在教学中,语言呈示主要指讲述,文字呈示主要指板书,声像呈示分视觉媒体呈示、听觉媒体呈示、视听觉媒体呈示、计算机多媒体呈示、计算机网络呈示。动作示范主要表现出六种形式:读说示范、演唱示范、运动示范、操作示范、运算示范。对话行为包括问答、讨论两种形式,指导行为包括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三种,每种教学行为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与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运用策略。教师应该熟悉这些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加以灵活的选择与运用。

要使教学有效,除了较好的运用主要教学行为之外,还要有恰当的辅助教学行为来支持。辅助教学行为主要有四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课堂强化技术的应用、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课堂良好气氛的营造。学习动机包括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自我中介调节作用,成败归因。若要培养和激发学习的动机,需要对动机的各个方面进行培养和激发。课堂强化的基本策略包括两种: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常用的课堂强化技术主要有六种,在进行课堂强化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课堂强化物并对课堂强化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师期望效应具有暗示性、层次性、情感性、激励性的特点,其实现过程包括教师形成期望、教师传递期望、学生内化教师期望、教师维持和调整期望四个环节,教师应该在客观基础上积极期望,在教学中倾注情感与爱心,在循序渐进中欣赏学生的成功;课堂气氛有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类型,主要受教师、学生、课堂物理环境三因素的影响,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有六种策略。

课堂管理对教师来说,主要是在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采取得有干预措施,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分为违纪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前者是课堂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师应视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忽略不当行为、适用非言语线索、表扬期望行为、言语提醒、执行结果等一系列尽可能少的中断教学进程的策略。但要大量减少问题行为,教师需将注意力从“亡羊补牢”转向“未雨绸缪”,有效教学是预防问题行为的根本之道,此外,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建立课堂规则和常规、实施具有监督功能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经历了考试、测量、评价三个发展阶段,当前教学评价领域正发生范式转换:从考试文化到评价文化,评价文化倡导平衡的评价系统,保证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的平衡、纸笔测验与表现性评价的平衡、输入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平衡。学生成就评价的主要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考查、考试或测验,结果处理主要有评分制与评语制。对于学生学

习的改善,评价结果的运用和报告特别重要,需要提供清晰且全面的描述性信息作为有助于学生改善学习的反馈,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建环节,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应当指向教学改善,基于专业思考和协商参与。基于合作、技术与研究的课堂观察是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怎样教的更好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教师、教学和研究,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路径。

教师是研究者,从事教学研究对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研究者才能度过适应期,才能走向职业发展高峰,教学过程是研究过程,要使教师教的更好,更有意思,教师就要从事教学研究。与其他研究一样,教师的教学研究也必须遵循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规范,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一般需要五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与选择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和收集数据,会答和解决问题。

自我反思、同伴互引和专家引领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基于自我反思的教学研究按水平和层次主要分事件记录型、他人比较型、自我批判型,同伴互引可分为目标发散型、目标聚焦型、目标多重型,专家引领按教师的专业需求分为构建需求型、支架需求型、心智模式型,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研究对象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路径。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这本书,自己获益匪浅,其中,对第八章教学评价第三节课堂教学评价感触颇深,现在,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阐述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在《有效教学》中,作者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观点如下:首先,作者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明显的发展性功能。而后作者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框架、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在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中,作者认为,首先,课堂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的改善、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需要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重视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其次,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基于专业思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应具有专业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再者,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基于协商参与。

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框架部分,作者认为仅关注教师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不完整的,应同时关注课堂教学的输入、过程和输出。输入维度包括情境因素和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的过程维度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在评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师的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的结果维度中,作者认为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习上,关注教学效果就是关注教学在学生学习上产生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输入、过程和结果应当进一步具体化,可细化为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在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部分,收集课堂教学的信息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所在。课堂观察是简便有效的方法,课堂观察工具有定性和定量之分。定量工具包括编码体系、等级量表和项目清单,后者包括叙述体系、图示记录和电子记录。 在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部分,作者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作者同时认为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准确评价并对教师提供有效反馈,须综合运用多种途径。

我的理解:

英国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腾豪斯认为“每一个课堂都应该是课程理论的实验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实验室的研究者,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课堂生活。”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评价者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及整个课堂环境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课堂教学价值并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过程。

通过对我国现行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和自身的体会,发现在现在的学校中,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要素分解法,将教师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几方面,并对其进行评价。第二,具体行为分类法,把教学行为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但大部分学校更加注重教师教的行为。第三,依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过程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即以学评教。

化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从而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所以,第三种“以学评教”是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倡导的评价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进行猜想和假设,如何开展实验,如何获得结论,如何讨论,如何思考等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从中能发现教师是否设置了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否联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既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结果,实际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教学评价观念正深入人心,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着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课堂教学评价观念上存在误区 认为提问的人越多越好,部分老师将提问人次当成了衡量教育过程的重要指标没有掌握提问时机、提问内容,造成提问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回答的准确率越高越好,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和教育质量成正比例关系;教师讲的越少越好,部分教师认为应该给足学生自学时间;教学手段越复杂越好,认为从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媒体水平越高、方法越繁琐、形式越多样,则教育质量越高。

(2) 课堂教学评价操作上存在误区

重听课轻评价;表面评价,仅指出好的方面,忽视错误的方面;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只重视新的方式方法,忽略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 (3)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单一

在实际的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校是采用“听课后集体评议”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而仅有一部分化学教师会自发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后反思和评价。

(4) 更多的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运用的主要是纸笔测验,更多的关注学生对知识理论的应用,评价的目的更多的指向对学生进行甄别,忽视教学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

针对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基于传统“一堂好课”的标准,还要基于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要求,力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自我反思。

那么,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好的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呢?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重视同行评价与学生评价的反馈作用。根据评价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充分吸收其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2)加强教师自我评价。培养自己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的能力,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运用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运用定性和定量的课堂观察工具,全面的搜集课堂信息。

(4)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5)教师应增强学科意识。

第5篇: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理论思想使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的实际意义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不但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教师风范,还要有精干的业务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 一,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和谐互动的前提. 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是有效备课.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 第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第二..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在“新课程怎样备课”中,使我知道了备课的概念和意义,所谓备课就是教室上课前所做得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学能力等,知道了新课程教学的误区,还有如何备好一节课等等,如果没有学习这本书,我不会知道备课当中会有那么多的要求,那么多的知识蕴含其中:

一、切实转变传统观念,为学生制订全面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三、认真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四、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这其中包括

1、学生自己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

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 ——诱导学生,

3、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

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习。. 曾经有老师认为,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和动态生成,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尚有许许多多的不可预见性,那么似乎可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互动,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前提. 二,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和谐互动的保证.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教师必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这是两种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视和谐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应成为学生

学习的促进者.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使课堂变成充满生趣的师生交流场所.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三,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和谐互动的基础. 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和谐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师,唯教材而独尊的行为.而是一种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没有对话和交流就没有真实的互动,这种交流和对话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在师生和谐互动中才能形成学生的体验与收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才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如果教师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的份儿,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的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教师是学生年长的伙伴,真诚的朋友,贴心的师长.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营造一种生动,平等,和谐的对话情境.教师要摈弃自己唱主角,学生当配角,部分学生唱戏,多数同学当听众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引导着学生.在多元的互动中,学生的见解,教师的知识阅历,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的独特感受交织在一起,从而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共享".这就使得课堂沟通在渠道上多样化,在信息交流上多元化,和谐互动的课堂需要对话和共享.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和谐互动的重要条件.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他们平等相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得以在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亲切可信,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五,兴趣是激发学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 激发鼓励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是培养兴趣的重要前提.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有创意的新观点,并且在课堂互动中与别人交流和商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在集体讨论中自主选择话题的机会.通过激发学生的思想和观点,教师可以使学生们共同对他们的学习负责.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共同阐述的空间,自由选择的权利,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六,关注与倾听是实现课堂和谐互动的必要的修养. 和谐互动要求要学会关注.教师不仅要自己关注学生,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学生不只是关注教师,还要关注其他学生.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关注教师和其他学生,课堂上就不可能呈现出和谐乃至高效的"互动".教师关注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更要着眼发展;不仅要关注好的学生,更要关注学习偏差的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意志等等.学会关注是"和谐互动"所必不可少的. 教学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有三方面:一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

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学到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预案。有效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现行教材采用的是模块教学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涵盖广,外延大,需要教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地使用,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预设,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预设到,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调控,适当删减或调整,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促成生成,精彩新课堂

大家知道,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等。 课后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智慧

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会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不要害怕自己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只要培养自己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可能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难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我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各科学习,既是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习课程,更是开阔学生视野、接触优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重要渠道。只有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老师要使自己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老师要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这样,学生就能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学生就能畅所欲言。 有效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科学的机会。科学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的过程,它应当包含丰富的过程性目标。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着重是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思考、交流和实践等探究活动中感悟方法,进而有序而且有条理地思考,用心去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要相对重体验轻结果,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学生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都无比完美的表现出来。

有效课堂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又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还是师生

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的过程,其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是丰实、平实、真实的课。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我们老师需要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机智、教育手段和课堂细节等方面充分准备和思考,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位,在课堂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确保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上出更多的好课来! 总之,《有效教学》的研究前景很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认真细致的研究,挖掘出“目标导学、合作探究”的巨大潜力,使“目标导学、合作探究”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形成以"静听"为主的学习定势,使学生养成心理上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走出"静听",学会"倾听"."倾听"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一位善于"倾听"的教师就像一位高明的心理医生,能够准确把握学生脉搏的跳动,能够及时预测学生情绪的波动,能够巧妙调整课堂的气氛,把师生的沟通上升为一种艺术.教师的"倾听",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教师不仅要自己学会倾听,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有两层含义:一是倾听教师,二是倾听学生.学生倾听的质量是"和谐互动"的重要保证. 七,高超的提问艺术,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和谐互动的真实有效和生成. 提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实现师生和谐互动的平台;提问是一种交流,是师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能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第6篇:《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理论思想使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的实际意义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不但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教师风范,还要有精干的业务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

一,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和谐互动的前提.

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是有效备课.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 第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第二..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在“新课程怎样备课”中,使我知道了备课的概念和意义,所谓备课就是教室上课前所做得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学能力等,知道了新课程教学的误区,还有如何备好一节课等等,如果没有学习这本书,我不会知道备课当中会有那么多的要求,那么多的知识蕴含其中:

一、切实转变传统观念,为学生制订全面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三、认真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四、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这其中包括

1、学生自己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

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 ——诱导学生,

3、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

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习。.

曾经有老师认为,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和动态生成,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尚有许许多多的不可预见性,那么似乎可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互动,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前提.

二,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和谐互动的保证.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教师必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这是两种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视和谐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应成为学生

学习的促进者.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

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使课堂变成充满生趣的师生交流场所.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

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

学,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

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三,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和谐互动的基础.

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和谐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新课程背景

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师,唯教材而独尊的行为.而是一种

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没有对话和交流就没有真实的互动,这

种交流和对话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在师生和谐互动中才能形成学

生的体验与收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

化和召唤,才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

生成新的认识.如果教师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的份儿,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

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

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

凭借丰富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

的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教师

是学生年长的伙伴,真诚的朋友,贴心的师长.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营造一种生动,平等,和谐的

对话情境.教师要摈弃自己唱主角,学生当配角,部分学生唱戏,多数同学当听众的状况,在这个

过程中,教师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引导着学生.在多元的互动中,学生的见解,教师的知识阅

历,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的独特感受交织在一起,从而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这种状态下的课

堂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共享".这就使得课堂沟通在渠道上多样化,在信息交流上多元化,和谐

互动的课堂需要对话和共享.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和谐互动的重要条件.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

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热情耐

心,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他们平等相处,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得以在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平易

近人,亲切可信,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五,兴趣是激发学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

激发鼓励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是培养兴趣的重要前提.古人云:乐

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教

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有创意的新观点,并且在课堂互动中与别人交流和商讨自己的

观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在集体讨论中自主选择话题的机会.通过激发学

生的思想和观点,教师可以使学生们共同对他们的学习负责.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共同阐述

的空间,自由选择的权利,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六,关注与倾听是实现课堂和谐互动的必要的修养.

和谐互动要求要学会关注.教师不仅要自己关注学生,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学生不只是关

注教师,还要关注其他学生.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关注教师和其他学生,课堂上就不可能呈现

出和谐乃至高效的"互动".教师关注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更要着眼发展;不仅要关注

好的学生,更要关注学习偏差的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意志

等等.学会关注是"和谐互动"所必不可少的. 教学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教学是指教师引起、

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有三方面:一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

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

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学到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预案。有效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现行教材采用的是模块教学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涵盖广,外延大,需要教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地使用,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预设,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预设到,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调控,适当删减或调整,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促成生成,精彩新课堂

大家知道,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等。

课后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智慧

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会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不要害怕自己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只要培养自己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可能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难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我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各科学习,既是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习课程,更是开阔学生视野、接触优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重要渠道。只有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老师要使自己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老师要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这样,学生就能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学生就能畅所欲言。 有效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科学的机会。科学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的过程,它应当包含丰富的过程性目标。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着重是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思考、交流和实践等探究活动中感悟方法,进而有序而且有条理地思考,用心去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要相对重体验轻结果,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学生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都无比完美的表现出来。

有效课堂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又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还是师生

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的过程,其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是丰实、平实、真实的课。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我们老师需要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机智、教育手段和课堂细节等方面充分准备和思考,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位,在课堂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确保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上出更多的好课来!

总之,《有效教学》的研究前景很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认真细致的研究,挖掘出“目标导学、合作探究”的巨大潜力,使“目标导学、合作探究”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形成以"静听"为主的学习定势,使学生养成心理上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走出"静听",学会"倾听"."倾听"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一位善于"倾听"的教师就像一位高明的心理医生,能够准确把握学生脉搏的跳动,能够及时预测学生情绪的波动,能够巧妙调整课堂的气氛,把师生的沟通上升为一种艺术.教师的"倾听",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教师不仅要自己学会倾听,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有两层含义:一是倾听教师,二是倾听学生.学生倾听的质量是"和谐互动"的重要保证.

七,高超的提问艺术,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和谐互动的真实有效和生成.

提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实现师生和谐互动的平台;提问是一种交流,是师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能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上一篇:对人生的感悟文章下一篇:意大利签证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