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商学院入学通知书

2022-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和君商学院入学通知书

和君商学院院长王明夫先生语录_xingtianjian1

1、本先生不屑于教知识。

2、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企、益天下。

3、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

4、人生在世,当有肩担!

5、问世间谁为手笔?海大不容天,滴水自乾坤!

6、和君十六字诀: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意为魂,金融为器!

7、道行有多高,事业有多大。

8、心无旁骛,专注持恒,将生命炼进自己的剑里,让自己化入传世万古的剑魂!

9、成则光芒万丈凭君子三立铸丰碑;败则肝胆相照以情义无价慰平生。

10、和君一堂课,相当于大学里一门专业课讲授一个学期。

11、真正有份量的男人是:身居哪里哪里重。真正有份量的女人是: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12、五千年历史,九万里江湖,无外乎功名利禄、是非成败; 一生世悟道,亿万种风情,不过是方圆进退、饮食男女。

13、拒绝喧嚷、拒绝浮躁、拒绝摆秀、拒绝浮名、拒绝速成,沉住气,慢慢地蓄深养厚,最终把和君搞辉煌,把自己搞平淡!我今年开始经常说要以修行的态度做和君,要把和君当作品做,讲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14、视为天使、尊为栋梁,情深意重为君好、托付厚望成大器。

15、敢做栋梁为承重,誓成天使济苍黎!

16、成功就是长期的艰苦忍耐,最终换来一次泪流满面的机会。

17、到第一线去,风里来雨里去,二十年不抬头!

18、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她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

19、思维力的形成,除了深度阅读和思考,别无他途。倘不经历一个深度阅读的过程,沉迷于网络阅读、微信阅读、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最可怕的后果是侏儒化你的思维力、萎缩你的逻辑能力。一旦思维力萎缩、逻辑能力缺失,那就意味着你很难穿越丰富的知识、海量的信息和无序的现象去完成对事物本质的洞察。

20、成功应该是水到渠成、水滴石穿,而不能依靠激情燃烧或轰轰烈烈的拼搏和冲刺。真正的事业远行者,必须回到生活常态和朴实无华上来,把对理想的追求、志向的落地、底蕴的蓄积、胸襟气度的养成等等,转变为一种天长日久、平淡如水的生活常态。然后,成功就会在不远处或远处等你。

21、人人都有慧根和善结,人人的灵魂深处都睡着真善美的天

第2篇:建设你的知识结构——和君商学院及管理班书目单

《建设你的知识结构:一份阅读书目单》

和君咨询董事长/王明夫

但凡职业高手,始学于知识,悟道于实践,境界至高则臻于法无定法,游刃于无形。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合理的知识结构支撑起顶级的职业高手。依据和君咨询的体会,成就一个企业管理和投资银行的职业高手,需要具备的知识与素养,应该是这样的结构:以“管理+产业+资本”为核心知识体系,辅以:国势+职业技能和技巧+法律+文史哲儒释道+科技知识+中医养生。

生有涯、知无涯,知识的海洋茫茫无边。和君咨询博观约取,本着务实的精神,为大家挑选了一批读物佳作,用于知识奠基。冀广大同仁立志长远、面壁磨剑、终成大器!

一、推荐保持日常阅读的几份杂志和报纸

《中国企业家》杂志

《新财富》

《创富志》

《哈佛商业评论》

《财经》杂志

《读书》杂志

《读者》杂志

《经济观察报》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证券报》

纽约《华尔街日报》

伦敦《金融时报》

英国《经济学家》

美国《福布斯》和《FORTUNE》

二、推荐阅读的复合式知识结构之书目单(一小部分,而且未分专业领域)

《经济学原理》(第5版),格里高利·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管理学》,斯蒂芬·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管理百年》,斯图尔特·克雷纳,海南出版社,2003年9月

《管理经济学》,James R. McGuigan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战略历程》,亨利·明茨伯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4月

《战略管理》,汤姆森•斯迪克兰德,北京大学出版社

《公司战略——企业的资源与范围》,科利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蝶图腾—中国式公司成长战略》,丁千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 /

4《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理查德·达夫特,机械工业出版设2008年

《寻找规律》,李书玲,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诺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管人的真理》,罗宾斯著,解浩然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10月

《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第2版),科特勒,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0月

《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美] 菲利普·科特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公司财务学》,齐寅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

《财务报表分析》,黄世忠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

《公司理财》,斯蒂芬A.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公司价值评估——有效评估与决策的工具》,布瑞德福特.康纳尔,华夏出版社,2001

《公司法学》,刘俊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公司治理》,Robert A.G.Monks,李维安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何小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2月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价值创造》,杨华,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资本经营论》,王明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证券投资分析》,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蓝筹》,王明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并购实务》,干春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J.威斯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金融市场与公司战略》(第二版),Mark Grinblatt, Sheridan Titma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高手身影》,王明夫,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美国产业结构》,沃尔特·亚当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现代产业组织》(上、下册),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西门柳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三度修炼》,王明夫,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气质——三度修炼第二部》,王明夫,中信出版社2013年

《敬天爱人》,稻盛和夫著,曹岫云译,2011年

《海底捞你学不会》,黄铁鹰,中信出版社,2011年3月

《基业长青》,吉姆·柯林斯 (Jim Collins)、杰里·波勒斯,俞利军真如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

《国学的天空》,傅佩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华夏出版社2008年

《传奇王阳明》,董平,商务印书馆2010年

《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思考中医》,刘力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追思自然》,吴国盛,,辽海出版社1998年出版

《欢喜》,吴伯凡、梁冬著,中信出版社2012年

《野蛮生长》,冯仑,中信出版社2007年

《孙子兵法》

《三国演义》

《红楼梦》

《高盛文化》,[美] 里莎·埃迪里奇,华夏出版社2001年

《新金融资本家——KKR与公司价值创造》,George P. Baker, George David Smith,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麦肯锡传奇》,(美)埃德莎姆,魏青江、方海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

《笑着离开惠普》,高建华,商务印书馆

《复制惠普式员工》,杨路,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年

《职场礼仪》,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The Starbucks Experience—5 Principles for Turning Ordinary into Extraordinary》,Joseph A.Michelli,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6出版

《发现商业模式》,魏炜/朱武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发现利润区》(白金版),斯莱沃斯基,中信出版社,2010年4月

《长尾理论》,[美] 克里斯·安德森,中信出版社,2006年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张维迎,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著,冯棠于振海译,商务印书馆

《市场、阶级与社会》,沈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从历史看时代转移》,许倬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大学思想读本》,张汝伦,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大学科学读本》,吴国盛,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和君商学院管理班内部阅读书目

推荐主要按三个原则:

一、针对管理方向;

二、在各个领域只推荐一两本重要的书;

三、按重要性排序。

1、哲学及价值观: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稻盛和夫《敬天爱人》

2、修养:南怀瑾《论语别裁》,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

3、健康:锻炼习惯和养生常识,坚持每周运动,培养一到两门运动爱好

4、精神:金庸《天龙八部》、路遥《平凡的世界》

5、自我管理: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70年代的翻译版

6、美学:弘一法师晚年的字;丰子恺的画;张大千的荷花;布列松和前田真三的摄影;原研哉的设计;迈克杰克逊和恩雅的音乐;李白杜甫的诗。

7、逻辑:张五常《卖桔者言》

8、智慧: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

9、管理实践:斯隆《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稻盛和夫关于京瓷的书或文章

10、管理理论:德鲁克《管理》

11、公司治理:张维迎《产权、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

12、战略:包政教授文章《经营模式》、《稻盛和夫的经营实学》、《阿米巴经营模式》

13、组织:包政组织管理课件、李书玲《寻找规律》

14、营销:包政《营销大讲堂》

15、管理历史: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周其仁《中国经济专题》

16、经济学:曼昆《微观经济学》、周其仁《新制度经济学》

17、投资学:彼得林奇《成功投资》、段永平文章

18、写文章:张五常《写清楚明白的文章》、黄永玉的文章

19、电视剧:《商道》(韩国)

20、电视节目:央视7频道《致富经》节目、央视9频道《纪录》纪录片

第3篇:什么样的人,我敢底气十足地为他推荐工作?(和君商学院王明夫)(本站推荐)

什么样的人,我敢底气十足地为他/她推荐工作?(和君商学院王明夫)

王明夫/文

2009年11月10日,北京,晚秋。离“小雪”节气还有十二天,大雪飘然而至,一如急急赶赴心灵之约的不速之客。

我今天一大早起来,惊见大雪。洁白的世界呈现出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般的静谧。此种时刻,人是容易多情的。这样的日子,我得给同学们写点什么。尽管那么多重要的工作等着我去完成,但还是先把工作放下吧。错过这样的一个白雪日子,或许叙说的兴致就过去了。

一、21岁的时候,你在做些什么?

二、拥抱什么、扎根哪里,才能让功夫上身?

三、什么样的人,我敢底气十足地为他/她推荐工作?

.一、21岁的时候,你在做些什么?

朱熹是一介书生,在21岁的时候(公元1151年),做了泉州同安县主簿(常务副县长)。他春风满面、踌躇满志,准备干一番大事业。然而,同安县偏远、混乱、贫富悬殊、赋税不均、民怨沸腾。朱熹来了,他不畏难退缩,上任伊始,走村串户、了解民情,然后向朝廷奏疏,要求减免苛赋、实行仁政、重视礼乐教化,注重精神家园建设。

这时候的朝廷正忙于与金国议和,哪有什么时间去管什么仁政和百姓。朝廷的漠然给朱熹泼了一瓢冷水。但朱熹没有泄气,而是收敛志在天下大同的心气,转而务实地致力于建设本县样板,在全县推行礼乐教化。他在《小学题词》中说,由于童蒙时期的教育没有扶正孩童的心性,所以他们在长大成人之后就越来越浮华不实,教育之事必须从小抓起。朱熹发布了《谕学者》《谕诸事》等一系列文告,广搜书籍,建立经史阁。他按照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说,将县学分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每日讲论圣贤之道,引导学子修身报国。他说,教给孩子们的洒扫、应对、进退一类的礼节,以及爱亲、敬长、隆师、亲友的道理,看起来简单、细小,但是,这一切都是孩子修齐治平的根基,千万不可小看。朱熹又取《周礼》《礼仪》《唐开之礼》《绍兴祀令》等礼书,互相参照,要求学生朝夕参照。有了礼乐教化,慢慢地就有了鸟语花香,有了政通人和,有了群居和一。

朱熹的仁政和礼乐教化似乎收到了奇效。《同安县志》记载:朱熹在同安“三年之绩,有百年之恩”。

上面这段朱熹故事,摘录自《书生报国》这本书,我一字一句地把它敲进电脑,想借此向同学们提二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21岁是个什么年龄?是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年龄,是一个叛逆和愤青的年龄,是一个争当三好学生的年龄,是一个考托福的年龄,是一个失恋就想杀人或自杀的年龄,是一个撒娇卖乖的年龄,是一个希望父母尽量多给点钱的年龄,是一个动不动就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的、脆弱的年龄,是一个迷恋周杰伦或李宇春SHE的年龄,是一个与同屋舍友斤斤计较争风吃醋的年龄,是一个志存高远意气风发的年龄,是一个发奋图远壮怀激烈的年龄,是一个有所作为甚至可能造福一方的年龄,是一个••••••。21岁是个什么年龄?It Depends,视乎是谁的21岁!比较朱熹的21岁,你的21岁在追求什么?

第二个问题:和君商学院为什么要搞那么严肃的课堂礼、入学拜师礼、毕业谢师礼?说实在的,和君老师在和君礼仪场合中接受同学们的鞠躬叩首,心里是很不自在、很不舒服的,真希望有人能代替扮演这个角色。你要是不信,你试试看我来给你正儿八经地鞠三个躬,看你感觉舒服不舒服。那为什么不舒服我还是决定和君要坚持那样搞呢?纯粹就是为了标示中华文化传统吗?不是的。和君立礼仪行礼仪,与其说是为了复古,不如说是为了“正今”。当今时代礼崩乐坏、心无恭敬,时风躁动,人心散漫,行为轻佻,精神迷乱。复礼兴乐,推行礼乐教化,实为时代所迫需。如朱熹所言:洒扫、应对、进退一类的礼节,以及爱亲、敬长、隆师、亲友的道理,看起来简单、细小,实乃人生修齐治平的根基,千万不可小看。

.二、怎样让功夫上身?

一位私塾弟子,清华经管金融学博士,论智商和资质,是典型的Supertar。清华毕业后选择去了宝洁(广州)感受世界500强的实业特点,然后转去一家PE机构从事投资,主要工作是项目调研和评估,打“飞的”全国各地到处跑,一周出差五天甚至七天,是工作常态。

日前,他从广西发来短信:“今天一天跑了南宁、横县、贵港三个地方,上山下乡看市场、巡店,刚找住处收车开始吃晚饭。”此时的时间是“2009-11-05,22:14:49”,刚开始吃饭?他说:“我在广西贵港下面的县城吃路边摊。旁边都是辛苦劳作到深夜来吃夜宵的人们,酒食下肚后人们脸上的表情非常温暖。”

我回复短信说:“真想跟你一起去。”

他说:“他们的生活和我们一样,辛苦而满足。看了那么多基层企业和各层面的中国人,中华民族崛起的基本原动力就是从下到上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辛勤劳作的精神,只愿当政

者善待稳定之。”

我回复短信说:“这种生活让人感觉踏实,真叫接地气!真希望你早日成功,你将来成功之后,堪称一个Superstar的传奇。先生都有冲动写写这个传奇。”

紧接着,我又追加了一个短信:“和君三届一个人,北大光华的明星,金融专业,当过兵,说不太倾心投行和咨询,毕业后找别的职业,干啥都行。我纳闷,问:为什么?他说他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些高级白领一起吃饭,很光鲜,但话题永远是票子车子房子男女八卦,弥漫在貌似高雅的豪华场所。每当此时,他就怀念当兵时候的一群人,蹲在路边吃馒头,狼吞虎咽,挺香,一遭有事,说走就走。那样更爽。他说如果做了投行咨询,不就跟那些白领一样吗?没劲儿。我当场刮目相看!我要把你的传奇说给他听。”

我这个短信里说的人物原型是高明。有一次,我、梦杰、高明和谢岩四个人一起吃饭谈商学院工作,高明聊到了上面这样的意思,让我刮目相看,心里面立马引以为“爱徒”,心生更高期许。上面短信不是高明原话,乃我添油加醋加工而成,高明原话我已记不清了。

他回复短信说:“此哥们当得大任,我到北京一定要找他聊聊。”

后又来短信说:“我们要的是能干实事、能做决策并且承担后果的人。我现在正在看的一个公司,四年从零到十个亿,中流砥柱是一帮23岁、出身低微、初中学历、极能吃苦的小姑娘,我真是非常感慨,彻底改变了我对什么是人才的看法。”“和路边的贩夫走卒喝酒聊天很来劲,在了解他们的生活、理想和痛苦。宝洁极其重视消费者调研,董事长反复讲这种工作必须怀着对人的感情去做,we should respect them,understand them,have affection with them,as individuals”。

我很看好这个私塾弟子的未来。不是因为他是清华的博士,不是因为他闪亮过人的资质,而是因为他走对了方向,接上了地气,他懂得去拥抱什么、扎根什么、爱什么。凭他的资质,他完全可以整天衣着光鲜地出入豪华场所和VIP场合,然而他不恋念那样的所谓高雅生活。事实上,就这么短短的四年时间,我看到了他令我十分惊奇又十分佩服的长进。以我的见识判断,他的“功夫”肯定已经晋入了中国PE界同层级人士的最高水准系列。

光鲜闪亮是人生美丽之花;功夫上身是安身立命之本。

.三、什么样的学生,我敢于底气十足地为他推荐工作

上周末植物园秋游,我见到了心仪已久的张博。除了三面时候的一瞬对视,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人与名字对上号”地见到张博。他的一篇入学作文,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我这个人爱才如命,混社会N年,真是阅尽各色人等众生百态,更感觉千金易得一才难求。在开

车去植物园的路上,我就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想,这次秋游最好能见到入学以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三届才俊,看看他们长得咋样,啥气质,男的还是女的,聊上几句也好呀。跟张博一聊上,就得知他明年博士毕业,正在找工作,想入证券或投资行业,求职结果目前还不明朗。我不假思索地说我来为你推荐,你把简历发给我。张博这样的人,让我敢于底气十足地为他推荐工作,推荐到适合他的地方去!

张博怎么就给了我这样的信心?请大家重读一篇他的入学作文吧,再次领略他的学养和深刻!为方便你的阅读,我再次将它置顶。

记得一位私塾弟子,人大本科毕业,学HR专业,想进证券行业。但学历太低、专业不对口,难度很大。我觉得进三大证券报,是另一条进证券业的上佳路径。于是我就给中证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的社长打电话,说推荐一个毕业生给他当记者或编辑。对方问什么学校、学历、专业,我说这些都不重要,就一句话:“这个人的志气和才学是足以创办出一份中国的《华尔街日报》来的”。后来三家报纸都说:那就让他来吧。最后他去深圳进了《证券时报》。

和君商学院一位学子,清华博士,一直是学理工科,学历上与商学和证券不沾边。求职的时候入围了某著名证券研究所的面试,但未挤入优先级考虑的前列。他说,心里很没底儿,结果会怎样,挺悬的。我打电话给该证券研究所的所长,底气十足地推荐,我说:只要给我的这个学生机会,若干年后他很可能是中国证券界的又一个王明夫!后来,他顺利进入了该证券研究所,半年后就崭露头角。我迄今还对自己的这个判断深信不疑。

你用宝贵而美好的大学时光打造出了一份光鲜亮丽的Resume,我未必敢为你推荐工作。但如果你是真有功底,我根本不看你的简历就敢于底气十足地向人推荐。在这个问题上,我确实有点“各色”。我不是一个脱离红尘、自命清高的人,在今天这样的职场风气下,我深知一份亮丽简历的重要性。但我还是想提醒真正有志的年轻人,准备一个良好的自我,无论如何都比准备一份漂亮的简历会来得更有意义。

前世500次的深情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之间穿越茫茫人海,在某个年份萍水相逢,却能师生一场,直至于结下一段纯净唯美的深情厚谊。此间必有某种缘分!我理解,这种缘分不是冥冥中的神秘踪迹或力量,而是你我作为凡夫俗子中的一员,在自己平凡的成长和生活历程中形成了某种共通的积淀和品性,于是我们容易产生共鸣和认同,哪怕彼此很不熟悉,但一篇文章、一段话、一番感应,就足以深以为然、引为知己、感到亲切无比。我相信,张博王冠赵俊峰谭婞孔令博谢岩韩宇杨红强等XDJM的一篇入学作文深深地打动了我,就属于这种情况。自古有多少以诗会友、以文会友的佳话啊!

此刻,我想起左宗棠的一则故事。左宗棠才高盖世,但科举落败,回到湖南老家做乡村

教师,成了一个落魄的穷举人。命运的转机发生在1837年。是年春,连任十几年两江总督、政绩德行皆名满天下的当时朝廷重臣陶澍回湖南老家省亲,途径醴陵下榻县公馆。左宗棠作的二幅欢迎对联让陶澍怦然心动:

其一: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其二:

一县好山为公立

两度渌水俟君清

陶澍读后,感觉小小醴陵,居然有我知己。这位花甲之年的朝廷重臣,当即提出要见见这诗文作者。其时,左宗棠年仅二十几岁,陶澍决定推迟归期,与素昧平生的左宗棠彻夜长谈,共议天下大事。后来,落魄举人左宗棠扶摇直上,做了两江总督府的四品幕僚。正是从这里开始,左宗棠开始接触国家大事,直至后来成为了晚清中兴一重臣、收复新疆广袤河山的大英雄。曾经一位翰林院学士向皇帝写了一道奏疏,其中有言:“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也。”

史家把此段左陶结缘称作“以诗拜师”!

上一篇:100米运动会加油稿下一篇:农村信用社贷款如何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