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变革创新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加强教学管理是为了满足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教学要求,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转变传统管理观念的前提下,要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从而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专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突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所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职教育变革创新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职教育变革创新论文 篇1:

论大教育观视域下高职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摘要]近十几年高职教育发展很快,规模渐大,但问题不少,前景也让人困惑。究其根本原因,高职教育被传统的小教育观所左右。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树立全新的大职业教育观,从根本上对高职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厘清高职教育的根本责任与作用,解决高职教育发展障碍,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还高职教育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大教育观 创新  变革

[作者简介]李吟(1968- ),女,浙江温岭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工作。(浙江  台州  31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高校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GHY08,项目负责人:潘万贵)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始终是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发展历史不长的高职教育,近十几年发展迅速,受到普遍关注。目前,全国高职达1200余所,已成为我国高校主力。高职教育成绩不小,但问题也客观冷峻。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高职的基本定位,但高职教育竞争力与吸引力始终不高。毕业生就业并不顺利,就业后的岗位稳定率也低,高职的教育质量、育人模式、管理方法、教学手段等也总受到一些人的非议。政府虽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支持也有限度,往往只管投资、只管考核,用简单的指标数据去评价教育业绩。高职院校是办学的主体,但被赋予了职业教育的太多功能,承受了巨大的社会压力。高职的教学始终受到就业这一终极目标的影响,以至于有形无形使得高职教育以培养“就业工具”为目的,学生以掌握岗位技能为目的,变成了“工具人”。家长对高职的认同也有限,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虽然也是热衷于校企合作,但始终处于表层的合作现象多,深层的工学结合不多。考察中国现时的高职教育,我们还无法做出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价。

从职业教育的办学本质来看,既要服从职业就业的需要,也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应当以培养全能型、复合式、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向每一个未来的职业人提供最低限度的技能知识、基本素质与发展潜能。但现实中高职教育的培训化、程式化等倾向又确实很普遍、很严重,似乎高职教育脱离了教育与人的本质价值。追根溯源,我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与症结,是与整个教育界或当下社会关于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观念偏差或理念欠缺联系在一起的。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高职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无论是办学者、投资者、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学生或是旁观者,对待高职教育总体观念还是传统的、狭窄的小教育观,都是就职业教育而论职业教育,以利益、就业、市场反馈等现实指标看教育,以现实指标来评价、牵制高职教育。我们认为,如果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要有实质性变革,就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大教育观。

二、新型的高职教育需要大教育观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成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社会观念也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现代大经济观、大生产观、大科学观等逐渐形成,并主导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在教育方面,传统的小教育观把教育仅局限于任务单一、主体错位、目标工具化的层面。可以认为,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与这种观念认识有关。因此,在当下,建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教育观非常迫切。我们必须树立一种“大教育观”,以期对现行的高职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定位,开展变革、创新。

所谓“大教育观”,就是站在社会大系统来认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教育的各项功能;强调教育科学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大活动,同社会各层面及个人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应当借助其他力量,利用其他学科成就进行改革创新;教育的时间无限、空间广阔、内容多样,最终目标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教育观切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吻合教育的本质规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社会对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

从大教育观来看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就是要回归高职教育的本质,从大社会、大系统、大基础出发,确立全新的职业教育新观念。

1.主体、主导、主动的理念。从大教育观来看,高职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管束”学生,不能用单一的技术技能去“约束”学生,而是要“爱”每个学生,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不是强迫学生去学习某种基本技能,而是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发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成才之路。以往我们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职业人”为目的,以职业岗位的适应性作为成才的标准,而漠视学生的主体性、人性与未来的提升之本。这必须纠正,高职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实践、实效、实力的理念。在大教育观下,职业教育依然要坚持以实践教学为主,注重动手能力、技术技能的培养,应特别看重教学的实效、课堂与实际岗位的结合,最终以提升学生就业实力与未来发展潜力为主旨。高职院校要建立与市场紧密相联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技能、素养一体化培育发展机制,建立惠及所有职业从业者的公平职业教育。我们还强调要坚持职业教育的“实用主义”,即强调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与长久性,强调一种“大职教观”。不管是在校生,还是在岗工人、农村农民,只要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就要让每个学生都学到一门实用技能,同时让学生潜能得到发挥,形成自身优势,以利于今后的新发展。

3.系统、全面、个性的理念。从大教育观来看,教育是与社会各界、各方面有着十分紧密联系的纵横交错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学生学习的内容,不能局限于课堂、教材,整个知识体系应更加全面、内容应更加丰富、范畴应更加广泛,学习活动不应受到特定学习环境的限制,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并且从小树立起职业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高职教育教学活动还要以不断变革、创新为己任,不断扩大教学阵地,拓展教育内涵,延伸教育功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4.参与、责任、多样的理念。大教育观下的高职教育,是一种合作教育,培育人才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企业、行业及其他单位都应重视高职教育,让学生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是社会共同事业,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家庭支持,各种要素各方力量都应该热情参与。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密切相关,外在因素也是教育的力量,深刻影响每个人的成长。简单来说就是,高职教育发展人人有责任,教育支撑力量众多,学生成长道路就多。

树立大教育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原则。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弘扬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精神,教育人、培养人、激励人、充分发挥人的价值和创造潜力,是职业教育的原旨。新的时代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发展时刻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特色,高职教育必须应对社会的变化,与时俱进求发展。同时,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尤为重要,不管是教育内部的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还是学校与外界的和谐共进,都是相辅相成的。和谐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高职教育应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中,不断化解与其他小系统的冲突,适应现状,顺应时代,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观方向。

三、大教育观下高职教育的变革要素与创新路径

从古代小众的工匠传承教育,到近代的实用主义教育扩展,再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从自怜、封闭到开放、惠及全民,从综合到分化又到新的综合,职业教育观也由单一走向综合、由“小”转“大”。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树立的全新的大教育观,势必推动高职教育的全新变革与创新,带来高职教育的全新发展。

1.从技能到潜能:转换高职教育功能。为社会培养优秀岗位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存在的意义与基本目的。但在传统教育观念主导下,技术技能的重要性不断放大,最后使得职业教育走向“培训教育”,学生变为“工具人”。单一的实践教学,证书至上,实用为主,都与教育的这一功能错位有关。大教育观下的职业教育,主要功能不应是技术技能传授,而应是能力素养与基本技能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的功能重心应当是关注个人的发展、个性潜能的发掘、个人素养的形成、个人品德的培育,这是本质任务,也是最根本的功能。从现代大教育观看,高职教育不应只去关注眼前的技能与技术,而应着眼于未来发展,着眼于潜能、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2.从单一到综合:丰富高职教育内涵。在大教育观下,高职教育自身的体制、结构、学制、课程、教材、教法等的改革非常重要,其中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根本。教学内容必须反映时代变化,反映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就,也要包括大社会背景下做人的素养品德、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等。现在强调素质教育,就是教学内容的根本变革。素质教育是在基本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突出强调人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教学手段也应现代化,应用新兴的传播理论与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设计与组织形式,开发新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3.从混浊到分担:明确高职教育责任。现在的职业教育,责任不明,分工不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职责、定位、对接不清楚。政府与学校承担了职业教育的太多责任,享受教育成果者则逃避了不少责任。大教育观下,教育的责任既要分明,也要人人担责,敢于负责,职责明确。政府办教育,是法定之义,政府应加大投入,保证高职教育的硬件需求,如建筑、教学科研设施、实践教学设备、教师、后勤保障等,形成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家庭承担起职业教育的部分责任,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让家庭成为职业兴致成长的一个教育平台。社会各界也有责任参与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直接投资、捐赠、援助。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要素无不对高职教育产生影响,教育是立国之本,兴邦之基,强调教育职责的集中与分担,参与教育,支持教育,既是落实基本国策,也是基本义务。

4.从多元到特色: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大教育观背景下质量观的确立,要改革原有的质量评判标准与考核途径,有利于高职教育公平、有序、和谐地发展。改变传统的教育质量观,主要是摒弃计划经济、封闭状态、微观视野的职业教育理念,树立新型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新的质量观应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把是否满足了群众教育需要、是否实现了求职者的教育机会均等、是否实现了城乡教育公平、是否让学生全面发展等作为衡量标准,并且用多元化的质量观衡量多样化的教育质量,避免单一的质量标准,确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质量观也要包含特色性,高职教育要能够适应社会上的特殊需要,个体潜能得到开发,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5.从欠缺到优化:调整高职教育结构。积极推进高职教育结构调整,实现高职教育结构最优化,是当前高职发展的重要任务。从一个较长时期看,调整和优化高职教育结构,是提高职业教育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处理规模和速度关系的关键。目前的高职主要是大专层次,这明显较单一。从技能人才需求的结构看,应当是一种多层次、多渠道的多样化教育结构。随着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充和社会对不同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渴求,办学层次低已越来越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国家应当从战略高度考虑,选取有条件的地区与高职院校,尽快提升办学层次,率先开办本科、研究生层次的职教专业。学制提升后,再试点建立相应的学位制度,颁发技术副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形成职教系列的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同时要打通职业培训、中职、高职、应用型大学之间的通道连接。多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可以满足学生升学需要,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要,会吸引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职业院校。

6.从成熟到创新:增强高职教育动力。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发展已有了很好的基础,管理体制、软硬件条件、运行机制等走向成熟,但高职教育的前行还需要创新。当前高职教育作为整个教育、整个高等教育、整个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方需求意愿对接是不顺畅的,不时有冲突。从未来发展看,高职教育最终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职业人,也为职业人的未来发展提供潜能,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也要创新,培养创新型创造型技能人才。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传统教育有沦为培养“工具人”的危险,这与“全面发展的人”是相悖的。落实“创新教育”,才能避免传统教育的桎梏,构建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价值追求的新的教育范式。高职教育的创新,要走在各类教育的前列,重点要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为本”,从“课堂讲授中心”走向“活动建构为本”,从“单一专业”走向“素质全能”,使创新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造力成为个性的基本内涵,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国家社会培养职业栋梁之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彩娥.大教育观本质特征索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

[2]杨鑫辉.现代大教育观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3).

[3]李玉兰.树立大教育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N].光明日报,2009-08-18.

[4]杨东铭.论职业教育的类型完善与通道构建[J].成人教育,2010(11).

作者:李吟

高职教育变革创新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加强教学管理是为了满足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教学要求,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转变传统管理观念的前提下,要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从而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专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突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教育教学管理 质量监控体系 管理组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督导、学风监督、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学风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诸多管理内容,需要高职院校密切结合高职教育中有关人才培养工作目标,积极推行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从而打造由教学服务中心、督导、各二级学院和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力争开创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局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概念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涵盖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强调了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从专家组织、行政组织和评价组织等三方面加强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主要内容和组织构成具体如下。

1.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应以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核心,积极开展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班风、校风、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强调监测、考评、结果运用三者之间的有效关联,真正发挥质量监控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巾的功能。

2.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构成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机构一般由专家组织、行政组织、评估组织三部分组成。专家组织一般由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督导委员会组成,行政组织,‘般由学校教务处、学院(系、部)、教研室(课程组)组成,评估组织一般由质量检测体系、校内评估体系、数据库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组成。

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方向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应该注重教学管理观念的有效转变,认识到建立教学管理体制的重要性,认真加强高职教师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

1.强调质量监督理念,明确教育管理职责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承担着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传承专业技术技能、促进高职学牛就业的重要任务和职责,它需要教育教学管理牢固把握“教学质量”这个教育生命线,推动高职教育教学从扩大办学规模向加强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推行可持续发展进行转变。

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加强教育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先后开展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专业综合评估、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的自我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才能保证与之相应的管理、奖惩制度得到贯彻实施,也有助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动态监控,推动学校各项实践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化,不断提高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

2.树立职业培训观念,推动教育科学化建设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责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充分认识到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的发展之源。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摒弃“就业率至上”的教育目标,它无助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更无助于高职示范(骨干)校建设和优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推行教学决策、教学执行与保障、教学评估监控、信息反馈等四个层面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深入推动高职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建设,把永不停歇地提高高职教师队伍质量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原动力。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始终秉承以高职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导向,以真正解决高职教师自身发展问题为核心,结合高职院校的实践状况来开展教育教学管理,从而保证高职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监管体系能够扎实落地和有效运行。

三、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创新措施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高职院校针对高职教师的教学现状和发展需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满足需求的质量理念,建立合理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教育教学管理的分年级侧重点和相应工作内容。

1.树立以人为本和满足需求的质量理念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作为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根本标准。这一思想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要求我们必须在管理实践中树立“以人为本”和“满足需求”的质量理念。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新课程教学改革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从教师队伍培养方案标准、教育教学运行标准、教育教学考核标准三方面入手,培养出多专多能的高职教育人才,努力量化高职教师的课程体系标准、课堂质量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教学考核标准、职业证书标准等管理标准,持续提升高职教师队伍的培养质量。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满足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管理层面的质量保证需求,聚焦高职教师每个管理层面的培养要素,全面梳理高职教师各项教育教学管理識别关键点,真正推行事前规划、事中监控和事后管理等管理措施,保证新课标与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彼此适应,推动教师队伍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

2.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监测评估,继续深化由教学服务中心、督导、各二级学院和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努力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包括教学督导二级管理机制、教学督导例会制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机制、第三方评估机制。

一方面,需要从教学决策、教学执行与保障、教学评估监控、信息反馈四个层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首先,高职院校应该聘请行业专家、第三方职业机构组成独立的教育质量监督委员会,积极为高职院校的定位与目标出谋划策,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决策。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教学指挥、教学管理、宣传教育、教学保障等层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执行与保障措施,确保教学执行与保障。再次,高职院校的各二级学院、一线教育骨干老师应该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估监督,保障在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班风、校风、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教学评估监督。最后,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学生应该加强信息反馈,积极向院方领导、各级主管部门和专业教师反馈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协助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强校的质量管理理念,认真开展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专业综合评估、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的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校内自我评估,通过查看教学资料、听课说课、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走近教师,深入课堂、教研室、实训基地等教学一线,总结经验,加强交流,查找不足,及时分析教情、学情,切实解决共性或重点问题。

3.明确教育教学管理的分年级侧重点

根据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高职院校制定每个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重点,组织高职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

刚入学是学生角色转变期,需要加强教学目标教育和日常行为教育的管理。在第一学年,高职学生刚刚接触高职教育,他们对于角色转变和教学定位都存在一定的误区,需要高职院校采取实时监督与及时反馈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措施,需要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量化目标教育标准和日常行为教育细则,指导高职教师依据管理制度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

入学一年后是学生全面发展期,重点加强专业技能教学和职业素养教育的管理。在第二学年,高职院校应该指导高职教师侧重加强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而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该转化到监测结果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管理层面上来,强化学风、班风、校风建设等质量监督工作,督促高职教师开展相关的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教学,保证高职教师能够积极落实各项职业素养的培养措施。

毕业季的学生处于择业就业期,重点应加强实习实训培训和就业前培训的管理。在第三学年,高职院校应该指导教师侧重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而高职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应该转化到考评结果与考评对象利益相挂钩的管理层面,量化就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的教育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学生的各项就业教育考评和岗位实习考评。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考评工作,保证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够与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相匹配,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职业技能运用到岗位实践中。

四、小结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深入学习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理念,把握新时期高职教师的管理原则及具体措施,真正将高职教师的教育与社会需求做到密切结合,建立高职教师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帮助高职教师实现教学理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谭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J].科技文汇,2018(12).

[2]甘子東.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 6(1 0).

作者:陈海亚

高职教育变革创新论文 篇3: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逻辑、问题与路径

[摘要]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理念的兼容性、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关联性、方法的共通性等逻辑联系,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是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然而,目前职业院校中仍存在融合育人理念缺失、社会协同机制僵化、课程体系固化、师资匮乏等问题。对此,职业院校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加快机制建设,营造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社会化育人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育,打造胜任力强、专兼职结合的融合育人教师队伍。

[关键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作者简介]孙莉(1981- ),女,四川纳溪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四川  南充  637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南充市社科联重点课题“产教深度融合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育人创新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C2020A023,课题主持人:孙莉)

2019年10月,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要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2020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①。从国家颁布的政策可以看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应是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职业院校应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联系

1.教育理念的兼容性。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首先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兼容性。一方面,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崇尚艰苦奋斗精神。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和树立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重要基础。崇尚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既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底色,也是开展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追寻的精神“路标”。

另一方面,创新引领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的价值取向。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劳动与传统的劳动在方法、形式以及意义上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新与创业活动融合的教育,“新”始终是“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引领,既是基本常识,也是必然逻辑。

2.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旨在锤炼学生的实践品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也是二者目标一致性的体现。

一方面,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劳动活动,增强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意识和情感、养成劳动习惯,全面锤炼自身的实践品格,为日后进行各类劳动实践奠定基础。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职业院校学生借助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把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创新点子、创业想法付诸实践,在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中形成和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论和技术技能。由此可见,对实践品格的追求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的目标。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均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创新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创业则是地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在成才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其综合素质提升。

3.教育内容的关联性。不论是劳动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都是实践教育。基于实践活动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需要打造两个维度的教育内容:一是精神教育,目的是激发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实践操作能力,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需要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意见》提出,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关于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职业院校学生要积极地参加劳动,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同样,具有社会效益、经济价值的创新创业活动也属于劳动生产的范畴,职业院校学生想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不仅需要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还需要具备战胜创新创业过程中困难和挑战的勇气与能力。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需要把劳动精神摆在突出的位置。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劳动得以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创新创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创新创业实践则是通过创业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育方法的共通性。一方面,社会化育人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要求,两者均重视发挥社会教化育人的作用。劳动教育的实践内容大致分为家庭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类别,其都具有典型的社会性特征,需要学校与家庭、社区、企业、群团组织等协同联动,共同组织实施,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動素养。

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培育学生是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要求与需求。《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为主题,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存在的问题

1.认知不全,融合育人理念缺失。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尚未建立相对应的育人理念。

一方面,职业院校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认知不够全面。从内容上来讲,劳动教育应包含劳动精神教育、劳动知识教育与劳动技能教育;从类型上来看,劳动实践教育应包含家庭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部分职业院校未能全面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将劳动教育内涵简单化为“出力流汗”,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将劳动教育混同于普通的劳作,片面地将学生参加体力劳动视为劳动实践教育的全部内容,对劳动观、劳动精神的培育不够重视,尤其是没有意识到创造性劳动能力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知存在偏差。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一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目标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将学生的创业团队数量、创新项目数量、融资规模等作为创新教育最终成绩的认定指标,导致部分职业院校仅仅关注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的结果与成绩,忽视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过程和价值。二是职业院校大多对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建立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理念,致使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

2.机制不畅,社会协同机制僵化。职业院校促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需要建立与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然而,当前职业院校与社会力量的协同机制过于僵化,难以形成合力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一方面,职业院校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社会协同效应较弱。虽然借助社会力量协同育人是职业院校加快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重要路径之一,但在实践过程中,仍有不少职业院校未能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如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时,仅仅将学生送入特定的劳动场地或实习实训基地,看重学生的劳动结果,忽视在教育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未能与受训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情感获得、劳动体验感、精神塑造关注度不够。同时,大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时,追求创新创业项目的独特性,偏向设计华丽类型的项目,忽视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的价值内涵,导致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合作方难以深入参与到教育培训中。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社会主体分化。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尽管有诸多共同点和共通性,但两者也有各自的侧重点。职业院校在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时,极容易出现社会主体分化的现象。在劳动教育中,家庭劳动教育的社会协同主体主要是学校与家庭;而开展服务性劳动时,社会协同主体主要是学校与社区、公益性组织等,由于家庭、社区、公益性组织等主体的经济属性薄弱,与创新创业活动关联度较低,职业院校与社会力量协同开展这两种劳动教育时,缺少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抓手。反之,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共同推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协同主体主要关注的是创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发展前景以及项目进度等问题,与职业院校融合开展劳动教育的意愿较低,导致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各自为政,融合发展实施困难、进步缓慢。

3.课程固化,课程体系不健全。一方面,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合方式生硬。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尚未找到劳动教育课程与創新创业课程有机融合的方法和有效途径,仅仅是基于现实需要,简单地将劳动教育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进行交叉或者叠加教学,难以达到真正融合发展的要求和实效。如部分职业院校开设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在理论课程上,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精神的讲解简单地嵌入创新创业课程当中,或者在劳动理论课程中添加一些创新性思维启发的内容;在实践课程上,主要是通过创建创新创业工作坊、开办讲座、发起沙龙、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生硬地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主题勉强与劳动教育主题相结合,缺乏可行的课程融合机制。

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设置不科学,存在课程偏理论化与课程单一化的问题。实践类课程是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关键载体,然而,当前部分职业院校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中,理论知识课程明显多于实践课程,使得课程体系表现出偏理论化的倾向。同时,职业院校按照学科专业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课程内容都比较单一,不利于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4.师资匮乏,现有师资胜任力不足。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群体中,开展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数量少且师资结构不健全,导致现有职业院校教师在实施融合育人任务时胜任力不足。我国职业院校依据现有的聘任制度招聘的教师大多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接受系统的学科知识教育和理论教育,知识结构比较健全,但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践能力不强,难以有效地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工作。此外,2019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的思路,在2020年又颁布《意见》,倡导各高校围绕创新创业进行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创业能力。综合而言,职业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育人工作时间尚短,短时间内很难组织强大、完整的教师队伍支撑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工作。

另外,师资结构不健全也是阻碍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工作推进的因素之一。一是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失衡。当前职业院校指导学生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由教学年限较长、教学经验和社会阅历丰富的中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较少,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人才断层现象。二是师资队伍专兼职结构不合理。在师资的专兼职结构方面,尽管大部分职业院校都采取了相应措施,积极邀请和聘任高端社会人才入校担任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但从整体教师结构来看,在职业院校中担任兼职导师的高素质社会人才仍然太少,难以支撑职业院校进行广泛的、高质量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工作。

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

1.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要加强对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育人逻辑与育人价值的认知,从根本上避免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工作狭隘化、功利化、片面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的价值旨归。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者之间教育理念的兼容性、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关联性、教育方法的共通性构成了两者有机融合的坚实逻辑基础。职业院校教师需要认识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劳动精神,是帮助学生锤炼意志品格、塑造健全人格、增强实干本领、形成创新创业品质的内在需要。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创新精神,是帮助学生适应劳动新形态,懂得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学会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建立融合目标,明确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的方向和路径,为两者的深度融合创造良好的前置条件。职业院校应深刻认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育人目标的一致性,要将劳动教育作为职业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向,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在对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职业院校要加快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使创新创业教育以劳动价值为依托,着力塑造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新、艰苦卓绝的企业家精神。在实现劳动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有力支撑的基础上,保障劳动教育紧贴时代发展趋势,向智慧化和创造性劳动转化,解放劳动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

2.加快机制建设,营造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社会化育人机制。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增强主动意识,社会化育人机制建设是开展高质量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职业院校要增强主体责任感,树立开放的育人理念,加强与家庭、社区、公益性组织、企业等社会性主体的沟通和合作,借助各方力量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此外,职业院校要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协同育人机构开办讲座,开展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工作,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打牢基础。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发挥主体作用,搭建社会化协同育人实践平台。社会化育人实践需要现实载体,职业院校可以牵头搭建社会化协同育人实践平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已经有一定成效和规模,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的资源与平台,将校企“双元”育人与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利用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工作;利用学校与企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的优势,加快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职业院校应借助优势专业和技术,强化校内“创业园”“孵化园”等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同时积极参与当地“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推动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联动发展,发挥职业院校的引领作用,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社会化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工作。

3.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第一,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促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元素的有效整合。职业院校要统筹规划,梳理和分析劳动教育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契合点,围绕精神培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对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进行整合。职业院校可以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中,可以增设劳动教育课程模块,通过案例分享、微视频制作、创业者故事汇等形式,挖掘劳动者最美丽、劳动最光荣等教育素材,在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

第二,增加实践课程比重,设计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职业院校建设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首先,应优化课程结构,在内容上增加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其次,职业院校还应注重教学内容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课程内容规划应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发展意愿设计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最后,职业院校要建立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坚持每年审核一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根据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相关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第三,完善课程梯次,构建互促共荣的课程系统。职业院校建立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完善课程梯次。如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与通识性课程中,开设劳动教育论纲、劳动通论、劳动政策与法律等课程,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劳动知识,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觀。在劳动教育基础类课程中,可以结合劳动之义理与创业之义理,宣讲培养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启迪和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和方向,强化实践案例的编排,适当穿插和融入劳动伦理、创业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洞察和把握创业机会,有效规避创业风险,进行合法合规的创业活动。

4.加强师资培育,打造胜任力强、专兼职结合的融合育人教师队伍。一方面,健全在职教师培养制度,加大一线教师培训力度。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职业院校要加快完善青年教师进修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校内外短期培训,派遣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到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大型企业等机构进行短期全脱产进修培训,为在职青年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职业院校应建立“老带新”师资培养制度,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师徒结对关系,让中年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贴身”学习教学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弥补青年教师教学功底的不足。除此以外,还要建立青年教师入企挂职锻炼机制,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行业的劳动及创新创业实践。

另一方面,强化社会高素质人才引进制度,建立专兼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职业院校要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根据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师资需求,调整优化教师管理制度、人事聘任制度以及薪酬管理制度,增强学校人事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确保社会高素质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加强与行业企业界的联系,依托职教集团、校企联盟等平台,为学生搭建与创业者、企业家、劳动模范、工匠大师等人士的沟通渠道,让更多企业家、大师名匠、劳动模范、教育专家进入职业院校兼职任教,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意识、专业知识、创业能力等专项培训,促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2020-03-20.

[参考文献]

[1]管忠民.劳动教育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1):82-84.

[2]刘丽红,曲霞.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同构共生[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1):103-109.

[3]刘泽,杨洁.新时代劳动教育与高校实践育人:内涵耦合及实践路径[J].高校辅导员,2021(2):67-70.

[4]全晓洁,邱德峰.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2):28-32.

[5]沈军军.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实然处境与应然进路[J].江苏高教,2020(12):74-77.

[6]石丹淅,赖德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J].劳动教育评论,2020(3):70-85.

[7]王红霞,徐兴林,汤冬冬.OBE理念视角下民办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教育与职业,2021(4):69-73.

[8]许涛,刘丽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3):27-32.

[9]张海生.高校劳动教育的意涵、价值与实践——一种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1(1):53-59.

作者:孙莉

上一篇:教研活动计划三篇下一篇:师德体会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