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课程教案

2022-04-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撰写教案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将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课程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小班课程教案

幼儿小班的英语课程教案

活动设计理念:

以发展幼儿英语语言为主线,其中穿插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水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因此,从简单、熟悉的东西以及培养听力入手,使小班幼儿对英语活动产生兴趣并鼓励幼儿模仿和表达。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于英语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参与英语活动。

2、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了解几种水果的英文名称。

3、鼓励幼儿能模仿教师说英语。

活动内容:

认识水果apple、orange。由于该内容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因此,学习的难度不是很大。在这个活动之前,教师可先复习“head and shoulders”这首歌,边唱边做动作,从而让幼儿对五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巩固。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apple和orange,并且初步理解yes/no/like…的含义。其中穿插摘果及品尝水果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活动准备:

盒子或小袋子一个,苹果、橘子实物及图片各若干,一幅有一棵大树的画,刀、碟子、餐纸,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head and shoulders”,边听边做动作,以达到课前的活动准备。

2.输入单词。

a、apple。

教师把已装有苹果的盒子或袋子神秘的拿到幼儿面前,让幼儿有探索的欲望. T: Look ! What’s this? C: 盒子

T: Yes. A box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动作,以活跃课堂氛围. What’s in the box? What’s in the box ? Do you know? Do you know? Who want to try? Let me try. Ding ding dong(敲盒子),let me try. T: Ok, do you want to know?(引导幼儿说出yes或no) T: Who want to try? (作举手状,并引导幼儿说出let me try) 当幼儿拿出苹果之后,教师用英文输入:oh(惊喜的),what’s this ? C: 苹果

T: Yes, apple! (教师要抑扬顿挫的反复输入). b、orange 教师用餐纸把橘子包起来,然后做示范闻一闻,在拿到幼儿面前给他们也闻一闻,并让他们猜出是什么东西。

T: Hmm!(作闻的动作)the smell is good. 然后拿到幼儿面前:Smell it ! 接着问幼儿:What’s this ? C: 橘子

T: Yes! Orange(教师也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反复输入)。

3.幼儿辨认水果。

教师把水果放在桌面。

T: I’m hungry now. I want to eat some fruits, Who want to help me?(作举手状) 接着当幼儿上来时,教师说:I like apple/orange。看幼儿是否拿到正确的水果。如果拿错,可说: no, I don’t like orange. I like apple(手指apple).无论何种情况,记得说thank you. 4.摘果游戏。

先把水果图片贴到大树上,让幼儿去摘自己想要的水果(可先请配班老师做示范。教师说I like orange, 配班教师摘橘子;教师说I like apple,配班教师摘苹果,然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摘,摘到的就送给他作为奖励。并说:Oh, yes, this is apple/orange. Very good, thank you! 第二步:教师再贴一些图片,让全体幼儿参与活动去摘水果,然后坐到位子上。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辨认。

T: Apple, stand up! Jump!(拿apple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Orange, stand up! Jump!(拿orange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5.品尝水果。

教师可先做示范:拿一片橘子放入口中:Hmm!sweet! T: Do you want to eat?(继续引导二说出yes) C: Yes. T: Ok, follow me! I like apples/oranges. 接着教师发水果让幼儿品尝。(拿到幼儿面前时一定要鼓励幼儿大声说出“I like apples/oranges”,方可给他。人数太多可请配班老师帮忙。)

6.唱英文歌“I like apple”.

当幼儿在品尝时,可放此音乐,可让幼儿欣赏,也可做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Apple is red, apple is round, apple’s juicy, apple is sweet, Apple apple I like you, apple’s juicy, I like to eat. 7.结束。

〈1〉复习巩固 教师再出示一次水果让幼儿复习一遍

〈2〉T: Ok! We are so tired. Let’s have a rest. let’s say goodbye to the apple. C : Bye-bye, apple! T: Say goodbye to the orange. C: Bye-bye, orange. 活动反思:

(1)在小班的英语活动中,实行全英文教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还需中英相结合。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一定要夸张,语音语调要抑扬顿挫,从而才能吸引幼儿。

(3)在活动中,千万不要忽略胆怯、内向的幼儿,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和鼓励。 指导教师评点:

该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小班年龄段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的特征,以各种培养儿童听的能力和模仿能力为主的游戏活动为主,同时又以真实的情景教学刺激儿童模仿或主动说英语。该设计运用了tpr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各教学法运用得当。

第二篇:快乐课程小班语言教案

第一节:美丽的春天

一:活动名称:儿歌《美丽的春天》

二:活动准备:跟春天有关的欢快的儿歌、春天挂图、儿歌挂图(真、弯、嗡、跳四个字需用特殊颜色的笔标出来)

三、活动目标:

1.感知春天的主要自然现象,并从中感受到春天的美。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愿意参加体育活动。

3.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摘、乱踏。

4.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态度与欲望。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边欣赏音乐边谈感受。

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

“在大自然中你是怎么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我用眼睛看到了……,我看到了黄的迎春花……,我用耳朵听到了……)

2、基本部分:

(1)教师利用幼儿的回答, 出示儿歌挂图 (2)教师生动地将儿歌唱出来,连唱两遍

(3)逐句教幼儿学唱儿歌,并将重点标出的字指给幼儿 (4)采用分组式唱儿歌,鼓励幼儿大声地唱出来

3、结束部分:再次出示春天挂图,让幼儿起立,师生一起伴随音乐唱儿歌,唱的同时教师将幼儿带出互外活动,让幼儿感受春天的气息

第二节:生气的小猪

一、活动名称:故事《生气的小猪》

二、活动准备:猪妈妈、小猪、小猴子、小狗四个动物手偶。欢快的音乐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明白凡事要互相谦让

2、要知道事情的对与错,并能够知错就改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播放音乐,为故事制造情境

教师提问:“小朋友,听到欢快的音乐你们想玩吗?”(想玩)

那我们先来看看小猪和他的好朋友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我们再来玩

2、基本部分:

(1)教师边播放音乐边出示手偶

(2)教师出示手偶的同时,将故事动情地讲给小朋友听 (3)教师讲述完后,提问:“小朋友,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猪吗?”“故事里的小伙伴为什么不喜欢和小猪做朋友?” (4)教师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将故事的内容复述出来,并让幼儿知道事情的对与错

3、结束部分: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去户外活动

第三节: 草

一、活动名称:古诗《草》

二、活动准备:春景挂图,小草图,古诗挂图,背景轻音乐

三、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丽

2、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3、让幼儿开始接受简单的古诗背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

2、基本部分:

(1)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草吗?”(出示小草图)

“你们在什么季节可以看到小草啊?”(春天) (2)教师出示春景挂图,引导幼儿说出画中都有什么 (3)过渡,出示古诗

(4)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古诗,逐句教幼儿诵读

(5)将幼儿分组竞赛式诵读古诗,使幼儿达到熟记的程度

3、结束部分:带幼儿出去户外活动

第四节: 嘀嘀!呜呜!

一、活动名称:童话故事《嘀嘀!呜呜!》

二、活动准备:小猪、狼图片、消防车、洒水车、翻斗车、救护车、警车图片、 车的声音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各种车的声音和模型

2、引导幼儿简述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提问引出车:“说说你们每天都是怎么来幼儿园的”“爸爸妈妈怎么上班去的啊?”

那我们来看看三只小猪和大狼的故事吧

2、基本部分:

(1)播放准备好的汽车声音

嘀嘀嘀

问:这是什么车?

呜呜呜

问:这是什么车? (2)“有好多小朋友不知道是什么车,现在我们来听一个故事,让故事中的大狼告诉我们刚刚听到的声音分别是什么车发出的

(3)教师讲述故事,并出示相应的汽车图片

(4)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说出开来的分别是什么车 (5)教师将所有车的图片都拿出来,鼓励幼儿自己分辨

3、结束部分:活动结束,教师让幼儿排队模仿开着自己喜欢的车出去活动

第五节:幼儿园

一:活动名称;诗歌《幼儿园》

二:活动准备:幻灯片(小鸟、小马、小鱼、星星、小朋友的幼儿园)、小鸟、小马、小鱼、星星图片,儿歌《我去幼儿园》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动物们的生活环境

2、开始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的感情与依恋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此刻所在的环境——幼儿园

教师:“早晨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们小朋友都要去哪里啊?”(幼儿园)

2、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小朋友知道小鸟住在哪里吗?”……

(2)“小朋友都知道我们的幼儿园在(幼儿园所处的位置),那么大家知道它们的幼儿园在哪里吗?”

(3)教师播放幻灯片,引导幼儿说出幻灯片的内容,再由教师将诗歌内容完整地叙述出来

(4)再一次出示诗歌中提到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诗歌的内容

(5)“小朋友说的太好了,刚才这些小动物跟我说它们想来我们的幼儿园做客。”

3、结束部分:

教师将图片当做头饰戴上,带领小朋友一起出去做游戏。

第六节:自命题

一、活动名称:看图说话

二、活动准备: 风景图、图片中出现的动物卡片、欢快的背景轻音乐、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看图编故事的能力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播放音乐,教师制造情境“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一群小动物来到了小河边……”

2、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风景图,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图上都有什么(小河、大树、青草) (2)依次将动物卡片贴在风景图上,并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3)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都在做什么(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小鹿在……)

(4)教师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将图片内容连贯地叙述一

3、结束部分:

“小朋友说的很好,你们现在都能自己编故事了,今天回家以后把我们今天自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结束活动

第七节:美丽的鲜花

一、活动名称:看图补充故事《美丽的鲜花》

二、活动准备:四幅挂图、背景轻音乐、一束鲜花

三、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说话能力

2、让幼儿养成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拿出一朵花,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啊?”(花)“那鲜花要送给什么样的人啊?”(听话的小朋友……)

2、基本部分:

(1)出示第一幅挂图,“小朋友,你看到这 幅画上都有什么啊?”(大象、山羊、房子)

(2)“大象用鼻子卷起了什么啊?”(米) “小朋友知道这袋米是谁的吗?”(山羊的) “米太重了,山羊拿不动,所以大象帮他把米送回了家”

(3)依次出示第

二、

三、四幅图,教师提问幼儿,引导幼儿说出图中描述的是什么

(4)把挂图按照顺序出示,引导幼儿说出各幅画的内容

(5)教师告诉幼儿应向大象学习,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3、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去户外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小朋友,我们现在出去看看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助的小朋友吧!”

第八节:小雨点

一、活动名称:散文《小雨点》

二、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雨景;散文录音,电脑课件,屋顶、树叶、雨伞图片各两张,幼儿人手一个“小雨点”指偶。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排比句。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欣赏及仿编活动,指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与同伴分享。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看过下雨吗?雨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小朋友喜欢下雨吗?

2、基本部分:

(1)看无声课件。

师:今天有个地方正下着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雨点跳到了哪里?小雨点在干什么? (幼儿欣赏课件)

教师提问:小雨点跳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老师随着幼儿发言的内容点击画面,鼓励幼儿充分讲述。

(2)老师朗诵散文。

设问:小雨点先跳到了什么地方?它把屋顶当成了什么?小雨点再跳到了什么地方?又跳到了什么地方?(后两句重点引导幼儿学讲完整句。)

(3)在场景中感受、理解散文中的排比句。 师:我们和小雨点一起来做个游戏吧,一边玩一边讲。

鼓励幼儿手戴指偶,一边做“跳”和“滑”的动作,一边讲述散文中的排比句。

.(4)完整欣赏散文。

3、结束部分:“小朋友看到小雨点有那么多滑梯,我们也出去玩滑梯吧!”

第九节:小黄鸭散步

一、活动名称:看图补故事《小黄鸭散步》

二、活动准备:挂图、鸭子头饰、欢快的音乐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动词“走、游、跳、钻”

2、培养幼儿看图说话的能力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播放音乐,教师戴着鸭子头饰出现,引出活动主题——鸭子

2、基本部分:

(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小鸭子是什么颜色的(黄色),并说出小黄鸭在做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小黄鸭走到了哪里(突出‘走’字)

(3)出示第三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小黄鸭在河里游泳(突出‘游’字)

(4)出示第四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小黄鸭钻过门洞(突出‘钻’字)

(5)出示第五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小黄鸭跳过池塘(突出‘跳’字)

(6)出示最后一幅图,引导幼儿说出小黄鸭玩累了,要吃东西了

(7)教师将所有挂图按顺序排好,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复述小黄鸭散步(突出动词)

3、结束部分:教师让小朋友戴上鸭子头饰一起出去散步

第十节:快乐郊游

一、 活动名称:故事《快乐郊游》

二、 活动准备:

1、孩子有过郊游体验

2、挂图、背景轻音乐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保护弱者

2、懂得帮助别人是好事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提问:“小朋友有没有去过春游啊?”(有)“你们春游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的,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跟小猪嘟嘟一起去郊外旅游”

2、基本部分:

(1)播放音乐,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故事

(2)引导幼儿与教师一起说出图片中都有什么,并能用一句话把图片内容说出来

(3)教师单独让一名幼儿根据自己的提示把故事内容概括出来,并鼓励幼儿

(4)教师再讲一遍,同时告诉幼儿遇到同样的情况自己该怎么做,让幼儿明白帮助别人是好孩子的表现,让幼儿像小猪嘟嘟学习

3、结束部分:

教师结束活动,让幼儿自己寻找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第十一节:拔苗助长

一、 活动名称: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二、 活动准备:成语卡片、故事录音、挂图

三、 活动目标:

1、识记成语拔苗助长

2、让幼儿知道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播放一段音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小朋友听到刚才的音乐想到了什么啊?”

2、基本部分: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成语故事《拔苗助长》”(2)出示挂图,让幼儿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让幼儿带着好奇心与老师一起听一下故事内容 (4)播放故事录音,录音播放两遍后,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挂图说出故事内容

(5)出示成语卡片,“这个就是成语拔苗助长的故事内容,它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小朋友你听懂了吗?”

3、结束部分:播放轻快的音乐,师幼一起游戏结束活动

第十二节:数数歌

一:活动名称:绕口令《数数歌》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会清楚地说数字(

一、

二、

三、

四、五),并会数1——5的数字

2、挂图、动物图片、背景音乐、绕口令内容 三:活动目标:

1、复习数1——5的数字

2、让幼儿学习文中出现的动物名字的发言,培养幼儿的说话能力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师幼一起说学过的数字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小动物听到我们都会说这么好听的儿歌,它们也想跟我们一起参与,老师今天编了一个绕口令,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

2、基本部分:

(1)、出示动物图片,让幼儿区分动物的名字

(2)、出示挂图(老虎在山上、鹿在林中、猪在路边、兔在草中、老鼠在洞中),让幼儿数一下动物分别有几只,并引导幼儿说出(一只……)

(3)、再让幼儿数数一共有几种动物,并数出来

(4)、教师出示绕口令内容,教师先说一遍,然后根据挂图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说绕口令

(5)、分组比赛,看哪组小朋友说得又快又准确

3、结束部分:教师表扬所以小朋友,播放音乐,师幼一起说绕口令结束活动

第十三节:小兔子找太阳

一、活动名称:复述故事《小兔子找太阳》

二、活动准备:

1、音乐(幼儿熟悉的音乐,配上形容太阳外形特征的歌词),录音(太阳叫小朋友的声音)

2、用以故事表演的场景:一间小房子,两盏灯笼、三个红萝卜、红气球、太阳,兔妈妈、小兔头饰若干;一教师扮演兔妈妈在小房子里配合表演。

3、故事中的角色和物品图片、反复出现的字和词的字卡。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讲述太阳的外形特征,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贴一贴,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字和词,以及其中的对话等。

2、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并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1)幼儿讲述太阳的外形特征:教师以兔姐姐的身份带领着头带小兔头饰的幼儿出现

教师:兔弟弟、兔妹妹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玩吧。(听音乐做动作)

2、基本部分: (1)教师:刚才的音乐真好听,它唱的是什么?

教师:它唱的是太阳。那太阳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告诉我。(当幼儿说出故事内容中反复出现的词时,如红红的、圆圆的,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字卡) 师:原来,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那我们一起去找太阳吧。( 2)游戏“找太阳”让幼儿亲身经历故事情节

教师:我们先回家找一找,红红的、圆圆的---(发现灯笼问)这个是红红的、圆圆的,它是(出示字卡“是”)太阳吧。(幼儿回答)我们去问问妈妈。(兔妈妈回答,同时出示字卡“不”)

教师:兔妈妈说太阳在哪儿?(屋子外面)那我

们到屋子外面去找找。红红的、圆圆的---(发现红萝卜问)这是(出示字卡“是”)太阳吗?(幼儿回答)我们问

问妈妈。(兔妈妈回答,同时出示字卡“不”)

教师:兔妈妈说太阳在哪儿?(在天上)那我们找找。红红的、圆圆的---(发现气球问)这是(出示字卡“是”)太阳吗?(幼儿回答)我们问问妈妈。(兔妈妈回答,同时出示字卡“不”)

教师:真急人,太阳到底在哪儿呀?(幼儿回答,同时出示大的太阳图片),谁来说说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3)学习摆摆讲讲故事内容

教师:我们坐下来,讲一讲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太阳的。(出示图片,并和幼儿一起找图片和字卡,拼贴成完整的故事内容)

3、结束部分:

教师:兔弟弟、兔妹妹们真聪明、真能干,你们讲得太好了。、我们一起乘上小火车到外面更大的地方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红的、圆圆的。

第十四节:我的校园生活

一、活动名称:看图复述《我的校园生活》

二、活动准备:幼儿在园一日常规图片、背景轻音乐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总结在幼儿园的一日常规

2、通过回忆一日常规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的情感

四、活动过程:(各园根据所在园的一日常规进行本次活动)具体略

第十五节:孔融让梨

一、活动名称:故事《孔融让梨》

二、活动准备:孔融让梨的挂图

三、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相互谦让的道理。 2.愿意大胆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对话。 3.在与同伴共同的活动中体验相互谦让的快乐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提问:“妈妈买了许多苹果,让你自己拿,你拿大的还是小的?”

2、基本部分:

(1)边看图片边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相互谦让的道理。

★指导语:①孔融为什么只挑小梨,把大梨让给别人?(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回答。)②你喜欢孔融吗?为什么? (2)实践活动:《玩具大家玩》。(引导幼儿学习分享和共享玩具。)

3、结束部分:游戏结束活动

第十六节:小池塘

一、活动名称:诗歌《小池塘》

二、活动准备:

1、有关诗歌情景的课件一个。

2、剩满水的脸盆3个。

3、镜子若干面。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培养幼儿沿着诗歌线索大胆想象。

3、要求幼儿观察到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一个地方去玩耍,那里非常美丽,有多美丽呢?现在就竖起耳朵来听老师告诉你们…….(念诗歌)你们说那里美不美?那你们想不想去呀?…….)

2、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背景图片,描述诗歌的环境。(夜晚到了,天渐渐暗了,四周围静悄悄的……)

(2)出示月亮,出现月亮在水中的倒影。(问:看,小池塘里面藏了什么呀)(月亮真的藏在小池塘里去了吗?

(3)出示小鱼,(小鱼睡在哪里了?)(为什么诗歌里说小鱼睡在蓝天上?)

(4)出示青蛙,(看,小青蛙在池塘里,它抬着头,在看什么呢?)(青蛙不明白了,为什么天上有一个月亮,小池塘里也有月亮?怎么会有两个月亮呢?月亮真的在池塘里吗?)

(5)(谁来告诉小青蛙这是怎么回事?)水波显示池塘的月亮是倒影。

(6)晚上小池塘里还会藏着什么呢?小青蛙在小池塘里还会看到什么?(天上的月亮,星星水边的树,花,草。)(从天上能看到水里有什么吗?)

(7)拿出水盆,镜子,请幼儿走到旁边观察,发现在水中和镜子中的倒映,盛满水的脸盆也可以像镜子一样倒映,盛满水的脸盆也可以像镜子一样倒映出我们自己。

3、结束部分: (1)今天我们去了一个美丽的池塘边玩,小朋友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有趣的东西(有些什么?)(我们还发现了什么?) (2) 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照出我们自己?

第十七节:美丽的夏夜

一、活动名称:看图说话《美丽的夏夜》

二、活动准备:搜集各类夏夜的图片、教材中的挂图、美妙的轻音乐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夏季的天气特征

2、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播放美妙的轻音乐,教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夏天)“那晚上你都喜欢做些什么啊?”

2、基本部分:

(1)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夏天到了你能感觉到的是什么啊(热)

(3)教师播放轻音乐,出示挂图,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讨论) (4)让幼儿分组找一个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并鼓励幼儿 (5)师幼一起看图说出图中都有什么

3、结束部分: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游戏,结束活动

第十八节:六一儿童节

一:活动名称:儿歌《六一儿童节》

二:活动准备:各种六一儿童节的图片、儿歌内容、音乐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六一儿童节

2、学习儿歌,让幼儿园感受节日的气氛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通过提问导入:“小朋友,你喜欢过节吗?”“那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节日是哪一天吗?”

2、基本部分:

(1)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节日自己都想做些什么

(2)幼儿园是小朋友的节日,小朋友要表演很多节目,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3)出示节日图片与儿歌内容,教师边引导幼儿看图片边说儿歌内容

(4)教师让幼儿跟自己一起说儿歌,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重复说儿歌

(5)教师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说儿歌

3、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跳舞为幼儿庆祝节日,结束活动

第十九节:老虎笨笨

一:活动名称:故事《老虎笨笨》

二:活动准备:动物图片与挂图、背景音乐 三:活动目标:

1. 遇事要多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 发展幼儿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丰富词汇:瘪嘴——因没牙而口形不饱满。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1)、教师模仿老虎的叫声,用声音引出“林中之王”,引导幼儿形容描绘老虎给人的感觉。

(2)、出示瘪嘴老虎的图片,师:有一只老虎以前就是那么厉害,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请幼儿观察:它怎么了?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瘪嘴的样子。

过渡语:那这只凶猛的大老虎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瘪嘴的老虎呢?引出故事。

2、基本部分: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初步认识大老虎厉害的牙齿。

(2)出示小狐狸的图片,教师模仿小狐狸:我不怕,我还能把老虎的牙齿全拔掉呢

过渡语:教师提出问题:那小狐狸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呢?老虎又是怎么做的呢?谁又去劝的老虎呢?狐狸又是怎么骗的呢?老师把这四个问题抛给小朋友,大家可以利用手中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

(3).幼儿分组“自主学习,寻找答案”,通过提问与表演,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说,集体模仿狐狸的样子: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

老虎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请幼儿上台模仿老虎的样子: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还含在嘴里呢。)

这时候,谁来劝老虎了?出示狮子的手偶,它是怎样说的?(请一名幼儿扮演老虎,其余幼儿模仿狮子: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烂掉的。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

大老虎听了吗?为什么没听狮子的话?狐狸这次又是怎么骗的?(出示狐狸手偶,集体模仿: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

表演故事的精彩片段:一名幼儿扮演老虎,一半幼儿扮演狐狸,一半幼儿扮演狮子,全班进行故事表演。 过渡语:大老虎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请幼儿继续听故事录音。

(4)播放故事第三部分,通过讨论,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幼儿能用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虎牙疼的时候找过谁?它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都不敢给老虎拔牙)

这时候,谁来了?它是怎样做的?最后一颗牙是怎样拔掉的?

最后,大老虎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老虎?(瘪嘴的老虎)

请幼儿先自由讨论,后回答: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如:大胆、诡计多端、爱动脑筋、狡猾、聪明、机智、勇敢)老虎呢?(如:笨、愚蠢、不听别人劝告)为什么?如果你是这只老虎你会怎样做?(如:不会上狐狸的当的;先动脑筋再做事;谦虚听取别人的建议;每天早晚都刷牙)

3、结束部分: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谁能为故事取个名字?(幼儿发言)结束活动

第二十节:大树妈妈

一、活动名称:散文《大树妈妈》

二、活动准备:课件《大树妈妈》

三、活动目标:

1、欣赏和感受散文所表现的美妙意境,体验散文中妈妈与娃娃相依偎的情感

2、通过让幼儿尝试仿编散文,激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提问:“妈妈喜欢你吗?那么,大树妈妈喜欢它的娃娃吗?猜一猜,大树妈妈的娃娃是谁呢?”

2、基本部分:

(1)欣赏课件,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

(2)欣赏后提问:大树妈妈喜欢娃娃,谁做了它的娃娃?大树妈妈有许多许多娃娃,有小鸟娃娃、星星娃娃、小熊娃娃 、小星星娃娃,还有许多树叶娃娃,大树妈妈是怎样喜欢娃娃的,娃娃们又是怎样爱大树妈妈的,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听。 (3)再次欣赏后提问:你觉得娃娃们喜欢大树妈妈吗?从哪些话里可以听出它们很爱大树妈妈?

(4)小动物知道了,都想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你们想想她们会怎样对大树妈妈说呢?

(5)幼儿讨论,教师出示散文,并引导幼儿与自己一起读散文

3、结束部分:大树妈妈爱娃娃,娃娃爱大树妈妈,小朋友你们爱谁呢?是怎样爱的呢?幼儿讨论,结束活动

第二十一节:青蛙王子(略)

第二十二节:谜语两则(略)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课程学习教案

课程内容(3.26-3.30)

情景英文: brush my teeth, brush my hair, take a shower, get dressed, eat breakfast, go to school, ride my bike, play ball, eat lunch, eat dinner, do homework, watch TV, 思维逻辑数学:比较容量大小

蒙氏数学:数字与筹码 蒙氏拼音:n认读书写

英文绘本:painting the sidewalk The litter mermaid 音乐课: Five green speckled frogs

Baa baa black sheep

审美赏析:复活节彩蛋

情景艺术:加拿大雪画 厨房乐:夹心红枣 外出:自然博物馆

情景英文: brush my teeth, brush my hair, take a shower, get dressed, eat breakfast, go to school, ride my bike, play ball, eat lunch, eat dinner, do homework, watch TV, 思维逻辑数学:比较容量大小

蒙氏数学:数字与筹码 蒙氏拼音:n认读书写

英文绘本:painting the sidewalk The litter mermaid 音乐课: Five green speckled frogs

Baa baa black sheep

审美赏析:复活节彩蛋

情景艺术:加拿大雪画 厨房乐:夹心红枣 外出:自然博物馆

情景英文: brush my teeth, brush my hair, take a shower, get dressed, eat breakfast, go to school, ride my bike, play ball, eat lunch, eat dinner, do homework, watch TV, 思维逻辑数学:比较容量大小

蒙氏数学:数字与筹码 蒙氏拼音:n认读书写

英文绘本:painting the sidewalk The litter mermaid 音乐课: Five green speckled frogs

Baa baa black sheep

审美赏析:复活节彩蛋

情景艺术:加拿大雪画 厨房乐:夹心红枣 外出:自然博物馆

情景英文: brush my teeth, brush my hair, take a shower, get dressed, eat breakfast, go to school, ride my bike, play ball, eat lunch, eat dinner, do homework, watch TV 思维逻辑数学:依照图形范例平铺

蒙氏感官:棕色梯 蒙氏生活:对照图片串珠子,摆珠子

英文绘本:painting the sidewalk The litter mermaid 音乐课: Five green speckled frogs

Baa baa black sheep

审美赏析:复活节彩蛋&复活节花篮 情景艺术:加拿大雪画 厨房乐:夹心红枣 外出:自然博物馆

情景英文: brush my teeth, brush my hair, take a shower, get dressed, eat breakfast, go to school, ride my bike, play ball, eat lunch, eat dinner, do homework, watch TV 思维逻辑数学:依照图形范例平铺

蒙氏感官:棕色梯 蒙氏生活:对照图片串珠子,摆珠子

英文绘本:painting the sidewalk The litter mermaid 音乐课: Five green speckled frogs

Baa baa black sheep

审美赏析:复活节彩蛋&复活节花篮 情景艺术:加拿大雪画 厨房乐:夹心红枣 外出:自然博物馆

情景英文: brush my teeth, brush my hair, take a shower, get dressed, eat breakfast, go to school, ride my bike, play ball, eat lunch, eat dinner, do homework, watch TV 思维逻辑数学:依照图形范例平铺

蒙氏感官:棕色梯 蒙氏生活:对照图片串珠子,摆珠子

英文绘本:painting the sidewalk The litter mermaid 音乐课: Five green speckled frogs

Baa baa black sheep

审美赏析:复活节彩蛋&复活节花篮 情景艺术:加拿大雪画 厨房乐:夹心红枣 外出:自然博物馆

第四篇:小班数学整合课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概括物品的共同特性,把不是一类的物品找出来。

2.指导幼儿依据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3.幼儿根据物体分类进行三项式规律排序

4.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半圆形

活动准备

1.有简单分类经验

2.各种物品图卡

3.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三角形图形图卡

活动过程

1.参考提问:请幼儿观察图卡并说出图卡上都有些什么?

2.提出问题请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分类的简单概念(整理物品)

3. (1)请小朋友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并且说出分类标准

4.通过幼儿观察物品引导幼儿说出排序规律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活动区投放可分类的材料,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分类,再进行排序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五篇:小班课程温馨提示

亲爱的宝宝亲爱的家长,快乐宝贝(音乐宝贝)课程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家长带着宝宝跟着xx老师到1号教 ,在上课前有几点温馨提示。

1、请家长将手机调为静音或震动模式。

2、请家长提前带着宝宝到洗手间进行入厕。

3、请家长提前对宝宝进行加餐。(已加餐可不说)

4、在上课期间请家长不要随意出入教室

一位宝宝由一位家长陪同,第一次体验课程的宝宝如有不适可由家长带出教室安抚。

第六篇:小班多元创意课程总结

多元创意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在本学期的开学初我进行了家长会、电访、校信通、QQ群等形式对每一个有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方面都进行了调查,使幼儿还没来园,我们就对他们的情况有了一个了解,为幼儿入园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入园以后,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为了缩短幼儿的分离焦虑,我们班三位老师齐心协力,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玩耍。在游戏:我是小司机、大家都是好朋友等活动,引导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在家教园地中,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入园的各项工作,使家长们能够在家也帮助幼儿尽量缩短分离焦虑,通过一系列活动,我班幼儿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们也都放心的把幼儿放在这里。

随着多元教育教学的课程变化,并给幼儿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小班教学更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幼儿的个性以及创新和实践等能力方面得培养,因此,我班的教育教学有着十分旺盛的生命力。

本学期在领导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继续深入小班的多元教育教教学之路。在环境设置上力求要有特色,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

一、环境的教育价值

教室的环境设计是以适应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让教室变的不在是教室,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游戏场所、生活的场所,优化教室的空间,让孩子的课桌根据实际需要随意摆放,经常变动,既有小组式的集中摆放,又有分散式的摆放,在空间的上使孩子感觉到不受约束,有利于师幼和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其次,老师在讲课时的位置设置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不局限于孩子中间和孩子之外。让教室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讲台,随教师没有讲桌,拓宽教师的活动范围。并利用多媒体等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让孩子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二、多元创意课程的开展

在本学期我们班共开展了四个主题,分别是:我喜欢上幼儿园、我爸爸我妈妈、好吃的食物,神奇的轮子。每个主题活动都有着不同的设计意图,教育教学目标,根据这些主题开展了许多不同的活动课。

九月份: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小朋友来说,环境的创设非常的重要,离开了熟悉的家,来到了幼儿园,陌生的环境会让小朋友们焦虑,我们在开学初就主要是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帮助小朋友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此基础上结合主题《我喜欢上幼儿园》活动中,我们结合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和丰富的区角活动等各种活动。进过本月的各项环节的教育,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环境也熟悉了很多,和老师、小朋友们都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十月份:在主题《我爸爸我妈妈》活动中,我们结合秋天、消防日和丰富的区角等各种活动。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帮他们克服原先对家长的依赖,让幼儿感受长大的快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十分快乐的事,《爱玩线团的小猫》、《抓住灰太狼》、《漂亮的小鱼》和《棉签宝宝去旅行》等等。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形式,发粘本领,变得更能干、更独立了,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今后更大胆地表现自己。

十一月份:由于现在有不少孩子并不太爱吃蔬菜,有的孩子不太爱吃某一种水果,有的孩子则对甜甜的糖果很感兴趣,吃的又过多。所以通过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旨在利用生活中幼儿非常熟悉的糖果、蔬菜、水果,使幼儿在看、做、吃、玩的过程中感受到吃的愉快,养成不挑食、文明进餐的良好习惯。

十二月份:因为玩具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所以在教室里排放各种汽车模型,还把孩子喜欢的警车、急救车、消防车,以及各种汽车标志粘贴在墙饰上,加固孩子对汽车的认识;总之,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孩子对不同的交通工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使孩子们对汽车的轮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如:通过给图片分类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加深对轮子的认识;还让孩子给少了轮子的汽车添加轮子,要求孩子可用不同的方法如:贴轮子、画轮子等。孩子可自由选择,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随着圣诞和元旦的两大节日,还开展个节日的系列活动。如:制作圣诞帽、圣诞袜、制作灯笼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气息,以及在幼儿园过节的喜悦心情。

三、情景阅读教学的开展

教师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并注意教学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与气氛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如环境的布置、活动区中图书角、表演区的建立。增强阅读常规,幼儿基本掌握翻书的方法,会取放图书,但是对爱护图书和安静阅读的能力还需培养。

在孩子的生活活动中,贯穿学习。如:利用晨间进行早读活动,午读半小时可以幼儿听一些经典的童话,通过表演区的活动,来巩固幼儿对诗歌和故事的理解用一些游戏培养、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并与家长探讨幼儿早期阅读培养意义及重要性,倡导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共读,很好的养成孩子们爱阅读的好习惯。

四、音乐教学的开展

作为初入园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音乐的概念就是“好听”因此本学期的音乐教学我们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内容与文字有趣,歌词内容能用动作表现,且有重复、发展余地的歌曲;选择一些适合幼儿音域范围的歌曲,选择一些不同题材、不同性质、适应多种演唱形式的歌曲。选择一些幼儿喜欢听的歌曲;选择一些有标题的、性质鲜明、结构适中,且有一定内容和情节的器乐曲供幼儿欣赏。在常规活动中,让幼儿练习打节拍,用身体来表达节奏。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幼儿的指导适时恰当,让幼儿大胆表现,让幼儿按照自主愿望加以肯定和分析,并给予创作上的提示和帮助,并及时注意幼儿的兴趣点,让每个幼儿的表现都能如愿以偿,在新年的时候编排了童话剧《小猪变干净了》孩子们充分的感受到音乐与角色的融合,为今后的音乐活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健康教学的开展

众所周知健康是一切活动的开始和条件,因此我们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健康教育,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游戏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例如,在洗手时让幼儿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玩滑滑梯时,了解保护自己的运动方法。进餐时指导幼儿使用正确使用勺子,进一步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知道有些食品不宜吃、有些不能多吃。

组织并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激发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

六、创意美术教学的开展

小班的幼儿特别喜欢手拿笔在纸上涂鸦,因此本学期我们给了孩子们充分在纸上任意涂鸦的机会。并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及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初步兴趣为主要目的。运用看看、做做、玩玩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幼儿由没有习惯到有习惯,有不清楚到清楚,能辨别红、绿、黄、蓝等基本颜色,基本分辩上、下空间方位,知道用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和涂染的方法画出熟悉的简单物体,使幼儿从不会画到会画,从不愿意画到愿意画最后到想画。

色彩是绘画的基础之一,幼儿对各种色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他们还不能正确辨认各种颜色,也不能用相近的颜色去涂色。因此教师结合玩色、涂鸦、粘贴的内容,逐步使幼儿对创意美术感兴趣。

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对于激发幼儿兴趣也是很重要的,通过表扬幼儿的作品,使幼儿喜欢上创意美术。

泥工方面:学习捏的技能,能塑造出想象的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图案,作到色彩鲜明。

欣赏方面:欣赏一些幼儿能理解的美术作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七、区域教学的开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这是因为,幼儿刚刚脱离婴儿期,他们最接近于人的自然本性,没有生存和学习的压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探索欲望在心中萌芽并发展,促使他们去游戏、去追求、去探索。另一方面,他们借助于游戏这样一种类同于社会氛围来解决需要与现实矛盾,以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消除紧张,满足好奇心。通过观察,我发现,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因此本学期我们结合小班孩子的特点制定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区域规则,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并帮助幼儿理解其意义和具体的操作方式。例如:选择不一样并有针对性的音乐分别为进区音乐和操作音乐,让幼儿感受在音乐活动中快乐的玩耍。并且结合多元活动及时填充和更改所投放的材料,让材料有价值有意义,积极带动家长的参与以家园共育的方式引进家长对区域材料的收集和制作,更好的丰富幼儿操作的材料。

总而言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班内的其他两位老师紧密结合、互相沟通,针对我班幼儿的情况,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团结友爱教育,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针对家长们的意见并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们班推出了幼儿讲故事、幼儿唱歌等活动,大大提高了我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的兴趣,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和关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班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们也都很满意。

上一篇:销售重点工作计划下一篇:小散乱污企业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