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面临着一些工作任务和目标,特别是对于营销工作而言,有年度工作任务,季度工作任务,月度工作任务,每周工作任务,甚至每日工作任务。在进行工作任务之前,我们就要提前做好计划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启蒙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幼儿园国学素养启蒙教育探究

摘 要: 国学启蒙是一种教化,教化不是复制,其根本在于帮助人形成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识,以个性和智慧的方式完成人的自我塑造。在本研究中,启蒙的对象是儿童,启蒙是开发蒙昧,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实施多样化的教育目标,使幼儿得到有效的自我塑型,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 国学素养 启蒙教育 多维度教学原则 多样化教学方法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国学作为中华文化之精粹,自学前儿童始,以循序渐进、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方式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对其文化认同、论理共识、人格养成、文明修养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词源》说: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国学就是研究我国传统学术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考古学、中医学、语言文字学等方面的学问。国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其后命运浮沉,日渐式微,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一、遵循持续发展性、活动性、适宜性、实践性、形象性多维度教学原则

(一)持续发展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要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有助于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使儿童从开始的懵懂阶段向认知阶段发展,融会贯通国学内容,即国学教育内容应保持持续发展性。

(二)活动性的原则。是指幼儿园的国学教育活动内容应根据幼儿年龄、学习特点从易到难、循序渐進地安排。国学启蒙教育不是严肃呆板的,而是可以活泼有趣的。利用幼儿园游戏教学法、儿歌吟唱法、儿童舞台剧表演教学法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开展国学教育,效果非常好,家长对于教学成果反应热烈,大部分幼儿回到家中在行为上都进行了模仿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三)适宜性的原则。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国学经典读物:如三岁左右幼儿《三字经》;四岁左右幼儿可诵读《朱子治家格言》《百家姓》为主;如五岁左右幼儿《幼学琼林》。2.选择适合现代文明的经典读物进行教学:国学典籍中有很多适应封建社会的文化糟粕,所以选择朗朗上口、与幼儿生活相关、便于理解的内容,能激发孩子学习经典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诵读、爱阅读的好习惯。

(四)实践性的原则。是指幼儿园国学教育活动设计应注重知行合一,通过各种活动将知识付诸实践,要求教师和家长学会抓住学习时机。当幼儿不懂得谦让时、争抢玩具时是教师给幼儿讲“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的好时机;当孩子忽视爸爸妈妈叫他时正是父母讲授“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好时机;当孩子学习不爱动脑子,就教孩子诵读《司马光砸缸》中的“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

(五)形象性的原则。3岁-6岁幼儿处于感官形象思维占优势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具体表象,容易感知鲜明的色彩、美妙的声音、精彩的幼儿游戏。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要照顾孩子的各种年龄认知水平,遵循生动形象有趣的原则。

笔者认为,在进行国学启蒙教育时,必须遵循以上五个原则,才能使国学启蒙教育变得有意义,增强国学启蒙教育效果,使各年龄段的幼儿从懵懂无知中,感受来源于祖先的文化渊源。

二、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方法应多种多样

(一)诵读法。就是让幼儿“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是幼儿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可通过将经典儿童歌曲的歌词改换成国学名句,变诵读为吟唱,让孩子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自然愉快地唱诵国学,带给幼儿无限乐趣和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观。

(二)书画法。可用图书、绘画、书法和其他多种方式,使国学经典更容易理解,还有助于幼儿记忆。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可采用图画接龙、剪纸情境等多种表现形式,让孩子充分展开想象,积极思考,理解经典内容,是一种更积极的识记方法。

(三)词语接龙游戏法。将国学经典的内容融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是强化幼儿学习记忆的好办法。在孩子们的室外活动中,把孩子们熟记的《弟子规》等内容编成“袋鼠跳”的新跳法、做词语接龙游戏的韵律歌,让孩子快乐地念唱巩固国学经典。

(四)奥尔夫乐器训练法。就是在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根据各种类别的奥尔夫乐器组织开展吹、拉、弹唱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幼儿的感觉、听觉、触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幼儿身心健康,感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

(五)儿童剧表演法。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国学经典的意义,可通过儿童舞台剧表演的方式,把困涩难懂的国学经典变为生动直观的表演艺术形式,让幼儿在舞台表演中学到国学知识,让幼儿“知其性而解其道”。

(六)汇报演出法。幼儿园可组织举办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家长一日游园活动,形式包括儿童武术表演、诵读、背诵比赛、演唱、幼儿游戏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的不断完善发展

(一)不断提升道德情操素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她应满怀热情,关心爱护幼儿,重视幼儿的身心特点,善于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具备良好的德行规范,学生才会觉得老师可亲可爱,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

(二)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工作总是认真敬业,幽默风趣,乐于奉献,同样会给幼儿以影响和感染。

(三)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好国学启蒙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每周都钻研,从内容分析到教学设计到教学创新创意,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还经常上网查找相应诗文的诵读文章,不断模仿,反复推敲,力求在课堂上呈现给幼儿充满意境的国学经典,带领幼儿体味古人的情感。在课堂组织上,更要有趣活泼。

四、重视家校之间的国学启蒙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加强家校的游园活动。首先幼稚园应积极与家长联系,通过开设一日游园活动、亲子活动、观摩国学经典教学活动,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使幼儿园的游园活动和家庭的亲子阅读密切联系,使形式更富于趣味性、活动性、愉悦性和多样性。

(二)家庭亲子诵读互动。家长应将国学经典分为蒙童读物、诗词名篇、古典音乐、书画作品、文明礼仪等内容,与幼儿园一日活动有机结合,保证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经典精髓。

五、重视国学启蒙教育内容的甄选

(一)国学启蒙教育内容的选择。1.根据社会现实遴选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该根据最近发展区展开,国学启蒙教育内容要高于幼儿现有的道德发展水平。比如选取一些能让幼儿学会体会他人需要的内容,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礼之用,和为贵”。2.根据教育目标选取国学启蒙教育内容。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将德育教育目标归结到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具体描述为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国学启蒙教育内容应该围绕这一目标选择。3.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和需要选取国学启蒙教育内容。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时,应选择能提升幼儿现有道德发展水平的内容,让幼儿“跳一跳能够到桃子”。

(二)国学启蒙教育教材選择。教师在选择传统文化读物的时候,应注意五点:1启蒙性。应故事性、趣味生活化较强,偏重于幼儿理解。2趣味性。应形象化,编制情景模拟游戏,激发幼儿兴趣。3开放性。学校、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资源开放,不断更新。4应机性。教师应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开展当下国学教育。5循序渐进性。针对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国学内容的编排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主题形式逐渐过渡到稍复杂的体裁。

六、教育建议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幼儿园的实践研究处于起步发展时期,要实现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深入人心,必须实现教育主管部门、幼儿园、教师、家长、教育培训机构、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共同合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华文化最好的给养是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受其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能践行经典,在培养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今天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已经普遍引起社会、家长的重视,国外办起多所孔子学院,更说明了这一点。在新形势下,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在传统文化国学启蒙教育教材上,更加谨慎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温润推进,重在潜移默化,贵在扎实持久,要符合儿童成长成才的特点和国学教育的规律,不急于求成,防止形式主义,这是目前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吴林娜.幼儿园国学课程建设应立足幼儿视野[J].教育课程研究,2012(29).

[3]顾艳.幼儿国学教育点滴谈[J].新课程学习(中),2014.08.18.

[4]邹宁.国学启蒙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16.

作者:纵颖

第2篇:国学启蒙教育与学前阶段素质教育初探

摘 要:当前,不少幼儿园在教学上主动向国学靠拢,选用国学内容的版本教材,选聘有国学教学经验的教师,这些都有力的推动了国学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普及,有力的提高了孩子们的国学素养,对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掌握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各个年龄段的学习夯实了基础。学前教育阶段推进国学启蒙教育,是提高孩子们国学素养和文化向心力的重要一环,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们扎实的学好国学,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中,这样才能使孩子们成为既有传统国学根基又掌握现代先进文化的优秀一代。

关键词:国学启蒙;学前教育;传统文化

一、引言

近年来,不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都非常的重视国学启蒙教育,因为在学前教育阶段,恰当的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组织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可以引导孩子们更好的认识传统文化,追根溯源,随着传统文化根基的厚植,也能帮助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使他们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科目学习。更何况,国学启蒙教育与学前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最终目的都是致力于孩子的全面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教育,充分证明,在学前教育阶段有序适当的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在推广国学启蒙教育上存在的一些争端

虽然,国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上,都可以看到国学的影子,在为数众多的国内大中专院校很多都对国学进行了单独的研究,除此之外,将国学列为单独课程进行学习的还比较少,最常规的做法就是将国学列入语文课程中。但是,反对的声音主要是,对于在学前教育教育阶段大规模的推广国学启蒙,很多人还是持不同看法的,认为在学前教育阶段专门进行国学启蒙教育,会加重孩子们学习的负担,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很多人的依据是,人的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在学前教育阶段集中力量学习国学,超出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无异于拔苗助长。比较复杂的国学内容,会让孩子对枯燥的内容产生反感,进而抵触不同类型的学习,对今后他们的整体学习更为不利,并且,在部分国学中,很多内容具有很强的社会世俗性,学的太早,学的太多,不利于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不符合全面健康的素质教育发展要求。支持的声音主要以台湾学者王财贵等为代表,认为在学前教育阶段进行国学启蒙,可以更好的让孩子们掌握国学底蕴,进而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三、学前阶段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

在学习教育研究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累计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幼儿学前教育上有几个相对一致且明显的特点:

(1)学前教育并不是针对一部分,而是针对所有的适龄儿童,而传统文化教育由于受众面小,所以一般不考虑个性之间的差异,很多时候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更加重视少部分超能力幼儿的发展教育;而学前素质教育阶段,更加重视整体,注重大多数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根据大多数幼儿的实际认真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教育对策和教育方法。

(2)学前階段素质教育注重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多个层面的全面发展,认为每一方面都不能落下,而传统教育注重的是智力的开发,主要是成绩,对品德、体能等方面的要求相对来说较少,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在很大程度上忽视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学前阶段素质教育则强调全面发展,讲究技巧和方法,强调能力的培养,努力把幼儿园的教育办成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的都向往的。

(3)传统教育讲究的是千篇一律,看中的是“规矩”或者“规范”,人的一举一动都要符合传统礼仪的要求,反对讲究个性,而学前阶段素质教育则是充分考虑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不同喜好,深入的有针对性的开展兴趣培养,培养方向是广阔的,没有相对死板的衡量标准。

四、国学启蒙教育与学前阶段素质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前阶段素质教育包括的内容相对广泛,需要国学经典启蒙教育的支撑。在优秀的国学启蒙读物中,可以让孩子们学到很多经典的传统文化、经典故事等,这些优秀的内容可以对孩子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在孩子们今后人格、气质、修养等的形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选到学前教育阶段的国学内容一般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这其中有非常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这些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才遗留下来的,对孩子们的正能量引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学前素质教育阶段有序的推进国学启蒙教育,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溯源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和高尚的人格,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对将来他们走上社会更好的适应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进一步实现国学启蒙教育与学前阶段的融合

幼儿园每天都会组织大量的文体活动,幼儿教育可以有机的穿插传统国学内容,以教师诵读、领读、幼儿跟读、齐读、个别读、分组竞赛读或者以朗读形式开展,这样可以调动起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照顾到不同性格需要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可以通过建设新的展板、LED显示屏、文化书屋、国学走廊等,借助这些平台传播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时时刻刻都能浸润在传统文化中,随时都能汲取其中的营养,这样就可以将传统国学经典巧妙的融入到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从细小之处落实好了学习工作。家庭环境也是推进国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们宣传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介绍幼儿园在推荐国学启蒙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等,引导家长们从心里理解和支持当前的国学教育。

六、结束语

国学启蒙教育与学前阶段素质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扎实开展好国学启蒙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也有非常明显的帮助作用,无论是社会还是幼儿园、家长,在推进国学启蒙教育方面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把国学启蒙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董书研,于婧,黄莺.国学启蒙教育与学前阶段素质教育初探[J].儿童发展研究,2014,04:23-25.

[2]毕红刚.浅论学前教育中的国学启蒙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5:197-198.

[3]江艳丽.《弟子归》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启蒙意义[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125-127.

作者:杨英霞

第3篇: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究

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不仅能启迪幼儿的智慧,还能培养幼儿孝敬长辈、团结有爱、礼貌待人等优良品德,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国学启蒙教育概念界定

(一)国学

在古代,国学指国家一级的学校。近代以来,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的总和,包括自然科学、政治、哲学、历史、经济、宗教、艺术等。

(二)国学启蒙教育

从国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人们对国学秉持着一种批判性传承的态度,摒弃了糟粕,传承了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道德精神和文化知识。国学启蒙教育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国学为载体润化幼儿心灵,促使幼儿自我塑造的教育。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可以增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格。

二、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道德认知,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文以载道”——提升幼儿的道德认知

“文以载道”是古人著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国学文化中的道德知识蕴藏在字里行间。幼儿在读这些优秀的国学读物时,能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还能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如《三字经》中“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通俗易懂,能让幼儿学会谦让,与他人友好相处。

(二)“礼乐化育”——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知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在国学中,古人非常重视“礼乐”对人道德的培养。“礼”是个体的行为准则,“乐”是个体的内在修养,“礼乐”结合,内外兼修,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在国学启蒙教育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教育情境,能让幼儿真切地理解对方内心的感受,从而激发幼儿的真实情感。在真实的情境中产生的这种道德情感,会促使幼儿将情感付诸实践,从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

(三)“似兰斯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幼儿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因此,在这一年龄阶段,榜样在幼儿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在国学启蒙教育中,有很多生动形象、被人尊重的人物,这些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国学启蒙教育中很多人物的事迹是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师开展国学启蒙教育,让幼儿将这些内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巧妙营造教育氛围

1.布置班级环境。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一个良好的国学文化环境,对幼儿的国学启蒙教育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以笔者班级为例,本学期班级环境布置的主题是“中国风”,班级环境中处处彰显着国学文化气息。在教室外墙、楼梯间墙壁上,笔者张贴了孔子、孟子等圣人的卡通形象图,还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幼儿展示了《弟子规》中的小故事;在教室外侧走廊,笔者悬挂了十二生肖的卡通吊饰、幼儿与家长共同绘制的纸盘脸谱等;在主题墙中,笔者展示了京剧、传统美食、四大发明等内容;在户外活动中,笔者利用墙壁绘制了一些民间游戏的画面,如踢毯子、放风筝、跳皮筋等,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还能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2.加强教师修养。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发挥榜样的作用,用爱心溫暖幼儿,让幼儿在感受爱的同时,学会关心、爱护他人。教师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另一方面,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教师只有拥有丰富的国学知识,才能对幼儿进行国学启蒙教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熟读国学经典作品、学习传统技艺等途径,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参加名师讲座、培训等,不断丰富自身的国学知识。幼儿园也可以成立国学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学习活动,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优质的平台。

(二)合理选择教育内容

1.依据社会现实选材。国学启蒙教育应起到精神培养和文化奠基的作用。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以增进幼儿对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了解及认同。国学文化内容丰富,是一个糟粕与精华共存的结合体,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适合幼儿的、幼儿能接受的内容。例如,对于《弟子规》中有关“礼”的教育,教师要舍弃其中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部分,保留其中关于孝敬父母、礼貌待人的内容。

2.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要选材。幼儿的认知结构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师在选择国学教育的内容时,要严格筛选教材,应选择符合幼儿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社会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详细地阐述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目标。例如,针对小班幼儿,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选择《常礼举要》让幼儿学习;针对中班幼儿,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学会尊重长辈、关爱他人,教师可以选择《弟子规》中的相关内容让幼儿学习。

(三)科学运用教育方法

1.道德叙事。故事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国学中,很多道德观念是以人物事迹的形式呈现的。教师通过人物故事,能让道德内容变得形象化,便于幼儿理解。但教师不能仅把幼儿当成听众,而应该让幼儿成为故事的创作者,让幼儿在讲述、交流故事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经验和需求,从而加深幼儿对道德知识的理解。

2.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富有趣味性,深受幼儿喜爱。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游戏化精神的指引,将游戏有机融入国

学启蒙教育,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达到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班级布置了一个小舞台,引导幼儿根据《弟子规》中的内容,设计起床、回家、用餐等情景游戏,让幼儿领悟“出必告,反必面”的含义,在游戏中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

3.诵读。诵读是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有计划、有层次地引导幼儿诵读国学经典内容,帮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和道德准则。首先,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读,利用多种方式读国学经典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词句的含义。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背诵国学经典内容。例如,笔者开展了“童言童语”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朗诵经典国学,并让幼儿将自己理解的内容表演出来,加深了幼儿对国学经典的理解。

(四)多途径实施国学启蒙教育

1.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结合。除了社会领域外,教师还可以将国学经典中的内容与其他领域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深入地推进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比如,在艺术领域,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国学经典的剪纸、绘画活动;在语言领域,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诵读国学经典内容;在科学领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

2.一日生活环节的渗透。幼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因此,教师将国学启蒙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很有必要。比如,在晨间入园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国学文化有关的儿歌,让幼儿在欢快活泼的乐曲声中、朗朗上口的歌词中开始愉快的一天;在编排早操时,教师可以加入国学元素,创编手指操或热身运动;在餐前环节,教师可以督促幼儿用正确的方式洗手,做到“辄净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教导幼儿学会感恩,珍惜粮食;在午睡前,教师可以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给幼儿讲一讲有趣的国学小故事,帮助幼儿稳定情绪,让幼儿安然入睡。

3.家园共育。幼儿园在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时,家长的全力配合能让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得到整体性和延续性的发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园地”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国学启蒙教育的知识,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其次,幼儿园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的主题讲座,同时向家长介绍国学启蒙教育的计划、方案等,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国学亲子活动,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加深家长对国学启蒙教育重要性的理解,从而让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

总之,国学启蒙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挖掘国学中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利用国学独特的表现形式,采用多種教学方法与教育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作者:季海燕

第4篇:国学启蒙三上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册国学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国学不仅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赖以取资的文化资源,而且是思想理念资源,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很多时候都是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的。通过国学经典诵读,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陶冶其情操,开启其智慧,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对国学经典了解甚少,但对于《三字经》的了解还是比较熟悉。但也只是皮毛功夫。所以,虽然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还得从国学启蒙开始。这学期,我们三年级五个教学班,统一学习《孝经》节选、《龙文鞭影》、《诗词选粹》。

三、教材分析:

选取孝经》节选、《龙文鞭影》、《诗词选粹》为本年级的国学诵读课本。这本经典朗朗上口,学生容易记诵。教育性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很好的思想指导作用。其中还有许多典型的教育故事,耳熟能详。

四、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主要以多种方式诵读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样增强了学习兴趣。

2、要求每个学生人手一份,每周的国学课进行授课,课余要求理解背诵。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4、定期举行国学经典学习汇报活动、经典诵读竞赛活动。

五、教学安排:

每周的国学课

第5篇:12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国学启蒙》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 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 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 教学措施

1、 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

一年级每两周一课 二年级每周一课时

第6篇:《国学启蒙》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孝敬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第二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

一、二课共七句《论语》选句。 2.通过自学,理解七句《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这七句《论语》,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简介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

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

一、二两课《论语》选句,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画出朗读的停顿。 4.学生根据画出的停顿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论语》选句。学习第一课古诗《望岳》、第二课古诗《无题》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望岳》、《无题》

2、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望岳》、《无题》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重点理解泰山 4.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背诵两首古诗

四、小结

第二单元 仁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三课、第四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

三、四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

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画出朗读的停顿。 4.学生根据画出的停顿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五课、第六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

五、六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本课《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

三、四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5.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熟读《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大意,感受这首小令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五、六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天净沙•秋思》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 4.想象情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5.配乐朗诵

三、背诵《天净沙•秋思》

四、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 》 教学目标

1.熟读《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 》

2.理解《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 》大意,感受诗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至六课《论语》选句及《天净沙》

二、学习《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 》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枫桥夜泊》写作背景 4.表演《寻隐者不遇 》 5.配乐朗诵

三、背诵、小结

第三单元 修身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七课、第八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

七、八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

五、六两课《论语》选句

三、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3.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九课、第十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

九、十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本课《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

七、八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如梦令》 教学目标

1.熟读《如梦令》

2.理解《如梦令》大意,感受这首词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九、十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如梦令》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 4.想象情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5.配乐朗诵

三、背诵《如梦令》

四、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竹石》《题临安邸 》 教学目标

1.熟读《竹石》《题临安邸 》。

2.理解《竹石》《题临安邸 》大意,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七至十课《论语》选句及《如梦令》

二、学习《竹石》《题临安邸 》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题临安邸 》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补充郑燮作者的资料,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背诵、小结

第四单元 君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十一课、第十二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十

一、十二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

九、十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3.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十三课、第十四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第十三课、第十四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本课《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十

一、十二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5.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虞美人》 教学目标

1.熟读《虞美人》

2.理解《虞美人》大意,感受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3.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十

三、十四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虞美人》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 4.想象情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5.配乐朗诵,学唱《虞美人》

三、背诵《虞美人》

四、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乡村四月》《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目标

1.熟读《乡村四月》《芙蓉楼送辛渐》

2.理解《乡村四月》《芙蓉楼送辛渐》大意,感受《乡村四月》所描绘的情景,《芙蓉楼送辛渐》所表达的感情。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十一至十四课《论语》选句及《虞美人》

二、学习《乡村四月》《芙蓉楼送辛渐》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感受《乡村四月》所描绘的情景

三、背诵、小结

第五单元 君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十五课、第十六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第十五课、第十六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十

三、十四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3.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熟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2.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意,感受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十

五、十六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1.看视频范读 2.读通、读顺 3.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4.简介写作背景、作者 5.想象情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6.配乐朗诵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理解《望洞庭》大意,感受这首诗比喻的巧妙。 3.背诵《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十三至十六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望洞庭》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体会比喻的巧妙、洞庭湖的美丽。 4.配乐朗诵

三、自由背诵《望洞庭》、《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小结

2013年春季

《国学启蒙》教学设计

姓名:张惠琴 班级: 501班

第7篇:《国学启蒙》“学而时习之”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学期《国学启蒙》教学设计

第一课

学而时习之 教学目标

①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③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学而时习之》。

2.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①范读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识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导学

2.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三、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第8篇:《国学启蒙》“巧言令色”教学设计

《国学启蒙》教学设计

巧言令色

教学内容: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朗读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诵。(因文本短小,故放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读准确、通顺即可)

2.小组赛读。

二、理解课文。 1.翻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谄态悦人,这种人是很少具有‘仁’的。” 2.解读:

朱熹对“巧言令色”的解释比较到位,他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意思是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和表情巧装打扮,掩盖其内心真实情感,专一用此手段来取悦于人。这是阴险狡诈之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就是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孔子说,这样的人,是很少具有仁心仁德的人,当然也就很少能成为仁者的。

三、体验感悟。

1.上一课,有若说为仁的根本是孝悌。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根本的,或者说是仁的核心。那么,有损仁的根本的是什么呢?孔子说,是巧言令色的人,即花言巧语,时常装出和颜悦色样子的人。

2.孔子的告诫,可以这样理解:做人要真诚,不可巧言令色以成就私己之利。为仁要抓着根本,不断固本厚源,永葆基业常青。同时,又要时刻注意有损根本的枝叶出现,一旦出现,要毫不手软的剪除之。同时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练就火眼金睛,不被巧言令色之徒所迷惑。

3.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例。尤其是手中握有权钱等资源的人,其身边总少不了巧言令色之人。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私利需要,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会对拥有权钱资源的人,极尽谄媚之能事。如果资源拥有者不能清楚分辨,浑然沉醉其中,被巧言令色之徒所迷惑,就已为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一旦有变,多年构建的事业大厦,顷刻崩塌,树倒猢狲散。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枚不胜举,可惜可叹的是,这样的剧本总在不断的上演,前赴后继。小则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大则倾城倾国,天禄永终。要做君子之人,不可不慎之。

第9篇:一年级国学启蒙第一学年教学计划

虎滩乡中心小学程刚

教学目标:

1、在完成原有的学科课程,保证学习质量的基础上,突现特色。

2、学习《弟子规》进行童蒙养正教育。

3、学习《千字文》扩大学生识字量。

4、学习《三字经》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5、学习《孝经》养正学生的德行。

6、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7、培养思维活跃、心境平和、有自信、会自省、能自学、敢大胆展示自己的学生。

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

九月——十一月上旬:学生熟读第一册课文,拼音能读会写;《弟子规》熟读于心并落实于实际生活当中。

十一月中旬——十二月底:精讲课文,完成相应的习题和单元测试;温习《弟子规》,继续监督其落实情况;学习《千字文》。 一月初:复习迎接期末测试,《弟子规》《千字文》熟记于心,继续监督《弟子规》在生活中的落实情况。

(注:在第一学期期间,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带领学生阅读有益读物或别册小学课本;同时进行观察能力、自学能力、交际能力、看图说话、每日一句话写话等方面的训练。)

第二学期

三月——四月中旬:学生熟读第二册课文;温习《弟子规》,继续监督起落实情况;学习《三字经》。

四月下旬——六月中旬:精讲课文,完成相应的习题和单元测试;温习《三字经》,学习《孝经》;继续监督《弟子规》落实情况。 六月下旬——七月初:复习迎接期末测试,《三字经》《孝经》熟记于心,继续监督《弟子规》落实情况。

(注:在第二学期期间,老师推荐并督促学生阅读有益读物或别册小学课本;同时继续进行观察能力、自学能力、交际能力、看图说话、每日写话等方面的训练。)

辅助活动:

1、开学初进行学生识字能力、阅读兴趣、品德行为的摸底调查。

2、学期末进行学生识字能力、阅读兴趣、品德行为的对比调查。

3、开学初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以赢得理解、支持、配合。

4、平时积极与家长联系,每月请家长对学生在家表现进行评价一次。

5、每周对学生落实《弟子规》情况进行评价、表扬,每月表彰一次优秀者。

展示活动:

期末向家长进行一次汇报表演或举行成功分享会。

上一篇:老电影10大经典对白下一篇:首问负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