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测试

2022-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核心价值观测试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测试开展策略探究

摘要: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知识、能力的概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能够提升学生基础素养、强化學生身心发展、开拓学生音乐视野、促进学生平衡发展。音乐测试作为本地区的初次尝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标准远离核心素养、评价过于客观死板、测试题库有待丰富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设定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评价标准、采用具有学生潜力挖掘的评价手段、组建丰富高质的音乐测试试题题库进行讨论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音乐;测试探究

一、 引言

音乐在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往往无法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和关注,而音乐测试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音乐学科的地位和受重视度。

二、 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测试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基础素养

音乐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习音乐在带给学生快乐、开心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视觉、听觉,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辨析能力,带动学生记忆力的发展。音乐,不是简单的学唱,而是富有情感、情绪的演唱,其本质属于情感教育范畴。音乐测试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欣赏、把握歌曲的核心和思想,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内涵,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和心理。另外,音乐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其他学科中施展才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

(二)强化学生身心发展

音乐是一种情感、思想的表达,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巨大,这非常容易使学生走上自闭、自卑的道路,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而通过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可以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音乐测试出现在实际教学中,也让音乐学科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和提升,能够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推力,引导学生朝着乐观、自信、积极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美好明天铺平道路。

(三)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音乐视野是学生对音乐领域中曲目种类、乐器种类、歌曲风格等内容的认识和了解。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音乐测试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对不同曲目、曲风、乐器的学习,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自身音乐素养,使学生养成热爱音乐、弘扬音乐、坚持音乐的习惯,彻底改掉学生在传统课堂中的不良学习思想和观念,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意识,丰富学生音乐视野,加深学生对音乐领域的认识和理解,督促学生更加努力、用功地学习音乐知识,锻炼学生演唱、表演能力。

(四)促进学生平衡发展

初中音乐测试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教育正式开始走向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道路。在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采用单一教授的方式,由于缺乏相应考试和测试的约束,教师在课堂中教得随性,学生学得随性,教师更多情况下还是会将学习的中心放在主要考试科目上,从而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平衡发展。而音乐测试机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的不足,有助于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平衡发展。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测试可能存在的问题

音乐测试制度的实施属于本地区即广东地区的首次尝试,此次尝试标志着广东地区新课改任务的进一步落实,对当地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但是,作为初次尝试和实验,必然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测试的正常开展,笔者就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标准远离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落实的今天,很多学校都加入到了音乐素养教育的队伍。但是,在部分学校、教师中,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并不透彻,通常只能够做到初步的应用和落实,无法达到深层次的研究和落实。因此,在开展音乐测试的时候,存在较大问题的可能是出现远离核心素养观念的问题。

例如:《团结就是力量》该首歌曲创作于1943年,主要是对当时边区与解放区阳光、民主、军民一家亲,以及革命领袖的赞扬、感激,曲风大气、磅礴、力量感十足。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住了各个环节演唱技巧、音准,不能只是将音准、技巧、吐字当作是音乐测试的标准,显然在这首歌曲中,学生的感情同样重要,只有情感到位才能够表现出歌曲的灵魂和思想,而只从音准、技巧、吐字进行评价,必然会远离核心素养的内容和要求。

(二)评价过于客观死板

音乐测试虽然是一种考试手段,但是,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在音乐测试中,对学生的评价应当注重全面性,而非客观性,注重发展性,而非一时性,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稳步、快速发展。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试卷式”评价,即只给出学生分数,不给出指导意见和方法,即便给出了指导意见,也是浅层次的指出,无法做到深入、彻底。

例如:《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表达的是对家乡美好生命的赞美和歌颂,也是对当时时代的热爱,表达了对新时代、新面貌中国的喜爱。教师在对演唱这首歌曲的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如果只给出“音色有所欠缺,继续加大努力”“技巧融入太多,可以适当筛检”“感情投入不饱满”等诸如此类的评价,其实对学生而言,这种评价可有可无,并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反思,这会影响学生演唱能力的提升。

(三)测试题库有待丰富

由于本次音乐测试属于首次尝试,在测试曲目、主题的准备上,非常容易出现曲目、主题的欠缺,从而影响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例如:有的学生擅长戏曲的演唱,但是,现有曲目中却没有戏曲内容,或是并不全面,同样无法满足音乐测试的需求,这样既降低了音乐测试的效果,又影响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打击了学生自信心。所以,在进行音乐测试的时候,必须要将测试题库充实,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高效开展。

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测试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设定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初中音乐测试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评价标准的存在,能够让评委教师将学生进行大致分类,对学生的演唱表现、嗓音、音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实现音乐测试评价的公平、公正。在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音乐测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必须要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纳入测试范畴中,从而不断完善测试评价内容,使测试评价更加细致、有效,提升学校音乐测试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内容,这为核心素养和音乐教学的结合指明了方向。同时,音乐核心素养的加入,也打破了传统音乐评价单一化、死板化的模式,优化了音乐测试效果和过程。

例如:学生在演唱《外婆的澎湖湾》这一首歌曲的时候,传统的评价都会从学生的音色、音调以及音准的把握方面入手,从而判定学生演唱能力的强弱。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科学,如将“吐字清晰”作为评价标准,去评判一个人唱歌能力水平的话,那周杰伦就是吐字不清歌手的代表,如将音调一味作为音乐测试标准,很多流行唱法、喊麦、说唱都是一调而终,但是,这些歌手却也备受年轻人欢迎。因此,笔者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除了考虑学生基础演唱能力外,也会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学生演唱的《外婆的澎湖湾》为例,学生基础唱功堪称完美,但是,在演唱过程中,存在紧张、生硬等问题,如果将评价分为ABCDE五个高低等级,该学生只能算到B+里,而另一位同学虽然演唱基本功有所欠缺,但是,情感真挚、感染力强,同样也会划分到B+中。通过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内容的评价,能够给予学生最有效的指导,使其个性、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和发展。

(二)采用具有学生潜力挖掘的评价手段

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测试结果,只能体现学生一个时间段的表现,而不是学生所有時间段内的表现。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收获才是最重要的。而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心情、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发挥不理想,从而降低音乐测试成果。音乐测试只是对学生一个阶段能力、表现和成果的测试,它的最终结果并不能全盘否定学生个体的综合素养水平,考试成绩不理想只能说明一时的失利,而不能代表学生一辈子的失利。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补充性、引导性的评价,让学生结合这些评价,从而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演唱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的时候,学生结合歌词内容,对旧社会人民生活的艰辛、不易充满了同情,于是凄凉地唱道:“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账,整七那个天……”,虽然学生唱功基础很好,但是,对人物神态、心理的把握有些不准确,情感表达有些过于生硬,无法体现出“巧儿”对父亲的担忧之情。因此,笔者再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分析“巧儿”在剧中扮演的角色,让学生与自己对家人的牵挂心情进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找出了正确表现情感的方式。经过此次评价,学生在演唱各种曲目的时候,都会先行把握歌曲主人公的情感,之后再去运用演唱技法进行人物情感的表达,如此大大提高了学生歌曲艺术层次和感染力。

(三)组建丰富高质的音乐测试试题题库

题库是音乐测试的重要工具,借助题库中的内容,可以对学生形成高效、准确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水平的发展。在传统音乐测试中,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学生个体的能力、神态、表现无法得到正确的评价。一味地以分数评价学生音乐水平,不仅会使得教师出现评价片面化,也会限制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和发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进行音乐测试的时候,需要学校或是考试机构准备充足的考题内容,这样才能够保障核心素养在音乐测试中的地位和价值。

例如:在一些音乐测试中会给学生出具一些测试主题,让学生自行挑选适合自己的演唱作品,如在某次音乐测试中,给出的主题是“春天”,学生挑选《岭南春早》作为应对测试的演唱曲目。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除了个别音调出现了问题外,并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而在演唱的同时,其通过肢体动作、语言生态,表现出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评委老师,从而获得一个较高的成绩。

丰富的题库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演唱经验,从而快速提升学生的演唱、聆听能力。题库内容可以从历年的音乐考试试题中抽取,也可以挑选一些符合学生能力,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音乐作品,从根本上强化学生音乐技能。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学生能力、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学习音乐知识,既可以提升学生发展水平,又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和思想,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音乐测试的提出和实验,一方面体现了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为学生平衡发展做足了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可以使学生全面、高效、快速获得音乐方面技能的提升。所以,作为音乐测试的执行者——教师,只有对音乐测试形成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充分发挥出音乐测试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欢.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探究[J].神州,2020(12):1.

[2]熊晓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9):46.

[3]刘曙艳.基于核心素养初中音乐学业质量测评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9(39):185.

[4]陈丹萍.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学业测评的改革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7):34-35.

[5]苏春瑜.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策略[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108-109.

作者简介:

蔡嘉欣,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执信中学。

作者:蔡嘉欣

第2篇: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测试改革有效性策略探究

摘 要: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课程测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关键环节和有效组成部分。当前音乐教学大纲中并未对音乐课程的测试方法作出明确的、详细的、具体的规定,小學音乐课程测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亟需改进和提升。核心素养下不仅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度、理解度进行关注,而且对学生核心学科素养的培养更为重视,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测试改革有效性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测试改革;有效性策略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Music Test Reform with Core Literacy

HUANG LiFei (Zhish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Jian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小学音乐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基于音乐的体验、感受与表达的能力,也是小学生能够适应未来个人终身成长、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的基础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萌芽时期,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能力也相对不高。基于此,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引导,注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强化人本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实施,让他们对音乐之美进行充分感受,强化学生音乐之美欣赏、发现、体会的能力培养,教师要着重强化学生音乐表达和音乐创造思维能力和方法习惯的培养,要注重让学生自主的进行音乐的创造与生成,带动和引领学生人格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学生音乐学习和音乐水平的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音乐学习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关注,还要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层面的内容进行重视。同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不管是在音乐教学课型的设计上,还是在音乐教学教学任务目标的制定上,抑或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或音乐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上,都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但音乐测试层面的内容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测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环节,新课程理念下需要着重强化这一方面内容的改进提升。

1.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测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观认知层面

很多教师普遍认为音乐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所作出的评价,有的教师则是仅凭自身的主观臆断或基于学生整体的、大致的印象实施评价,对于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课堂上遵守各项纪律的学生给予优秀的评价,而对那些音乐成绩相对较差、上课活泼好动、给课堂制造麻烦的学生给予差的评价,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行了忽略或忽视,对学生的进步进行了否定,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积极性的发挥造成了负面压抑,长期持续下去往往会导致学生不同程度厌学情绪的产生。

(2)思想认识层面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受教育者素质的提升上、智力的开发上、能力的培养上、情操的陶冶上、都能够发挥潜移默化、成风化人的作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这样的思想认识尚未充分形成,很多教师未能从思维理念上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有效转变,造成教师和学生均未能感受到压力,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测试的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3)评价实施层面

长期以来音乐测试主要是采取“一考定成绩”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在学生音乐水平的测定过程中,往往采取让学生做一份乐理试卷或者让学生唱一首歌的方式,这样往往容易造成学生错误想法的产生,有些学生认为音乐课也就是学唱了几首歌曲,而不需要对其他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就造成学生无法实现各自特长和优势的充分发挥,对学生个体之间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忽视。

2.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测试改革有效性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和倡导要坚持“人本主义”的思维理念,音乐教学指导纲要中也提出,音乐测试评价过程中要堅持以学生的发展目标为依据,注重从合作意识,态度,学习目的等各个方面强化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关注。基于此,新课程理念下应当注重构建一种重过程、重系统、重全面的音乐教学评价方式。要以音乐课所具有的欣赏性、操作性、基础性等特点为依据,在音乐测试过程中实施改革,从声乐、器乐、乐理、表演等4个层面对学生的音乐成绩进行衡量与评价。

(1)声乐层面

声乐是一门相对较为综合的表演艺术,其主要以声音语言为手段进行作品内容的表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声乐测试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将教室作为卡拉OK比赛的舞台,让学生自主性的选择一首课本外的或课本上的、自己最为喜欢或者自认为演唱最好的曲目进行演唱,可以让学生采取一个人演唱的方式,也可以组织几个学生共同演唱,主要是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自主性的上台报幕,安排其他学生充当评委,主要从表情、咬字、音准、音色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分,最后教师实施总结,当堂公布每个学生的成绩,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致,能够全方位地投入其中,在声乐表演中也能够获取理想的学习成效。

(2)器乐层面

近年来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借助不同的载体和形式与不同的程度进入到课堂教育教学之中,强化了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和音乐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能够注意学生音乐知识的有效掌握,实现课堂气氛的充分活跃和有效调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为拿手的曲子进行登台演奏,可以采取独奏的方式,也可以是多人的合奏,让学生以演奏曲子的难度、节奏和音准以及基于乐曲艺术处理的效果为依据,对他们的表演进行打分,尽可能地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当场公布学生的成绩,教师再对学生器乐演奏中的综合表现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指导、讲解、阐释,深化学生音乐器乐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乐理层面

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知识就是乐理,能够帮助学生逐步进行音乐语言要素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增强,由于乐理知识有的较强的抽象性,造成很多学生在院里学习过程中兴趣度不浓、参与度不高。对于要求教师在音乐测试过程中打破传统的鄙视的思维模式,采取直接让学生表演、演奏、歌唱等方式,并对一些同乐理紧密关联的问题进行提问。比如小学音乐测试中有的学生对《同一首歌》进行了演唱,教师可以进行如下问题的设计:①这首曲目是几个节拍的?②请借助“啊”对曲目高潮部分进行哼唱;③曲目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④请将你最喜欢的一句唱出来;⑤曲目之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⑥请进行伴奏的设计。之后让学生任选其中的三个问题进行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忙回答或者进行题目的调换,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阅历知识部分的测试,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他们的发挥更好。

(4)表演层面

在学生音乐素质测试过程中,表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方式,是学生将自身所学习到的音乐知识充分融会贯通的实践过程。教师可以将教室作为旋转的舞台,让学生在舞台上实现自身音乐才能的进行发挥,这样学生就非常兴奋,表演的过程中也很认真,可以有朗诵、现代舞、民族舞蹈、表演唱相声、音乐短剧、小品等多种节目形式,这样的课堂就更加精彩,教学流程就能够得到充分优化,可以采取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的方式进行表演测评和有效实施。比如,在进行《大树桩你有几岁》的表演过程中,六名女生自由组合成小组,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不仅有着整齐的队形、欢快的动作、充沛的情感、嘹亮的声音,而且还有音乐伴奏相伴随,女生们借助彩色的亮片纸制作出了精美的蝴蝶结并将其戴在头上作为头饰,为表演的实施增添了几分靓丽,这个过程中女生们以往的胆怯和羞涩不见了,她们落落大方,表演得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上述音乐测试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一是让学生真正作为评价实施的主人,既确保了测试评分的公平性,公正性,又能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音乐学习和体验活动之中。二是能够深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情感沟通。三是能够将才艺展示的舞台提供给学生,能够帮助教师及时的实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四是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音乐测试,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是极为有益的。五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仔细聆听他人演奏演唱,观看他人表演的良好习惯,强化学生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对其他同学在演奏演唱中的良好方法进行学习和借鉴,强化学生欣赏鉴赏能力的提高。七是能够对传统以往的测试方法测试内容进行转变,特别是从乏味的,枯燥的单一的音乐测试中走出来,赋予学生更多选择的自由。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自身的特点和爱好为依据进行测试内容的选择,比如有的学生嗓音不够好,如果安排他以唱歌的形式进行音乐测试,这样就不见如人意,而且学生演唱起来也很困难,可以让他进行演奏方式的选择,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音乐测试的开放性与有效性,同时多样性的评价能够实现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

3. 结语

借助这样的音乐测试不仅能够强化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能够带动和引领学生鉴赏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表演能力和演唱技巧的提高,强化了学生音乐知识的增加,实现了学生情操的陶冶,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总之,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测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强化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让学生在音乐测试中更好的进行音乐,快乐的体验和成功的感受,让音乐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亲密伴侣。

参考文献

[1]张强,张凌燕.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9(6).

[2]刘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的有效性教学分析[J].教育学,2020(3).

[3]曾雪梅.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2).

[4]王芳.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8(3).

[5]史小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下旬刊),2020(4).

[6]谷田籽.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9(24).

[7]陈云仙.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北方音乐,2019(17).

[8]叶婷.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8).

作者:黄丽菲

第3篇:风险价值、压力测试与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

摘 要:压力测试衡量资产损失分布超过风险价值的部分,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和系统在极端市场情形下的风险传导机制和风险承受力,是金融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风险价值和压力测试的关系、压力测试在宏观金融分析中的实施步骤、压力测试模型和压力测试系统的应用,并对金融稳定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压力测试;金融稳定性;模型和系统

一、引 言

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简称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在一定的置信水平和持有期内,衡量某个特定的头寸或组合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损失[1]。与传统的风险衡量方法相比,VaR提供了一种考虑杠杆、相关性和当前头寸的组合风险的整体观点,被称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风险衡量方法。风险的数量化量度发展从灵敏度到波动性,再到下侧量度,经历了从简单逐步走向准确的过程。 VaR不仅取决于风险的绝对水平,也取决于管理者对风险的偏好(如设定多高的置信水平)以及风险期限的长度,这样VaR以最简单的形式将已知组合潜在的损失与发生概率结合成为单个数字,将多个风险暴露的效果综合起来,便利了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的风险管理和监管。VaR由于其概念简单,用一个简单的数字表示风险损失的大小,易于理解,被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的资本配置、风险定价、绩效评估、风险报告和信息披露,并作为一种很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在新巴塞尔协议中获得应用推广,正发展成为现代风险管理的标准和理论基础。目前关于VaR的系列研究成果集中于新巴塞尔协议中,代表性人物有 Arzner、Alexander、Jorion、C.Acerbi、Rogachev等。

然而这次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经济体系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人们最初的预期,2008年10月期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由于损失上升、资产价格下降和经济减速加剧,金融体系与更广泛经济之间发生更严重负面反馈链的风险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稳定的重大威胁,完全可比1929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这次尚在变化中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带给我们许多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对风险后果的前瞻性估计不足,低估了金融体系杠杆率下降的幅度,机械地套用监管比率,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评估过于乐观。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置信度内正常市场情形VaR风险估计是有效的,但超过置信度的低概率金融损失事件传统的VaR方法无能为力,极端市场波动或危机的例子使我们认识到仅仅用过去流行的商业条件基础上的监督和风险管理是不够的(例如新的危机可能包括过去未曾出现的跨市场的新风险),需要结合压力测试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判断。

压力测试(Stress-testing)由于能模拟潜在金融危机等极端事件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在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策当局间获得了迅速的应用推广。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微观压力测试在国际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发达国家监管当局均要求或鼓励所属银行遵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建议规范进行压力测试的工作。IMF和World Bank在借鉴亚洲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99年发起了金融部门评估项目(简称FSAP),首次将宏观压力测试方法作为衡量金融系统稳定性分析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在FSAP项目的协助下压力测试方法成为其成员国政策当局金融稳定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各国政策当局纷纷开发出自己的宏观压力测试系统,典型的有英格兰银行的TD测试系统、澳地利银行的SRM测试系统等。压力测试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国央行系统的研究人员,在这一过程中IMF和世界银行起到了引领作用。代表性的人物有 IMF的Cihak、Swinburne等分析了微观压力测试与宏观压力测试的区别,并总结了IMF宏观压力测试系统演进历程[2-3];IMF的Dale F.Gray等利用风险调整的平衡表,研究了基于Merton模型的金融稳定性分析框架和压力测试方法[4];英国央行的Drehmann、Haldane剖析了英国宏观压力测试系统的构建方法和评测结果[5];奥地利央行的Ross等分析了该国宏观压力测试系统的构建框架。另外美国FDIC的Krimminger、欧央行的Lind、挪威央行的Moe、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Ryan、西班牙央行的Saurina分别研究了各国宏观压力测试系统构建经验,芬兰央行的Esa Jokivuolle研究了新巴塞尔协议要求下基于联合信贷损失的未来最低资本要求的压力测试;Sorge比较分析了不同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应用。Goodhart、Summer、Tsatsaronis等研究银行间市场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s,又称domino effects)、反馈效应(feedback effects)、信贷衍生品市场发展引起的内生性风险和非线性影响等问题[6-8]。

我国目前已经开始了压力测试在金融领域的推广应用。2003年9月,中国银监会响应FSAP项目要求国内各商业银行开展利率变动、汇率变动、准备金调整、不良贷款变动对商业银行资本金和盈利的影响四个子课题的压力测试。2007年银监会再次组织各大商业银行到普华永道接受培训,学习敏感性压力测试技术,内容包括房地产贷款综合压力测试和个人住房贷款进行专项压力测试,这次测试成为不少国内银行进行的首次压力测试实验。我国从2006年开始发布《金融系统稳定性报告》,但报告缺乏压力测试内容,不利于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定性做出正确的评价,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全球化金融经济体系中,国内的系列金融改革正在全面深入,许多制度措施的实施缺乏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客观上需要我们采用新型的方法分析金融现象,做出前瞻性的正确分析,为我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依据。

二、风险价值与压力测试

VaR产生的金融风险实践根源在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金融灾难(如发生在美国加州橙县的财政破产、巴林银行倒闭等灾难性事件),这些事件的共同教训是由于金融风险的监督和管理不力导致巨大损失。同时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已无法准确定义和度量新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因此1993年7月G30集团在研究金融衍生产品的基础上,提出了度量市场风险的VaR方法。VaR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Roy安全第一(Safety First)准则模型的理念,该模型的决策规则是极小化投资组合收益小于给定损失水平事件的概率,与Markowitz收益—风险型投资组合模型的思路不同,安全第一模型给出了另类风险控制的思路,即对损失概率的控制,确定在给定概率置信水平内最坏情况下的损失。 VaR属于下侧量度,已经证明风险的下侧量度是对灵敏度与具有不确定性不利结局的波动性的整合。VaR只涉及可能产生损失的收益下侧偏差,而不涉及意外增益。下侧风险可以数量化地表示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单侧区间的边界值,只需考虑超过不利偏差的边界概率对应的下侧分位数。但是VaR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1)VaR模型的许多假定基于市场正常情形,无法实现市场极端情形下的风险损失刻画,由于例外事件发生的观测数据非常有限,对于市场的极端情形,基于统计分析视角的VaR难以实现数量化的精确分析。(2)当概率分布不连续时,VaR无法保证置信度的连续性和分位数的惟一性。(3)VaR度量的波动风险有可能是负数,意味着市场可以存在负的波动风险资产,这往往与现实不符。(4)无法有效估算选择权等非线性金融资产的风险损失。因此VaR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当使用者掌握了其限制条件后,VaR方法才是有用的。VaR描述了损益的潜在变化,目的并不在于给出最坏的损失情形,尾部的表现需要通过压力测试来进行分析。压力测试提供了关于极端情形的低概率事件对整个金融机构的影响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风险价值体系的不足。对于金融风险管理来说,除了考虑正常情况下的可能损失,更重要的是必须确保在极端的市场情形下,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不会引发金融机构破产风险,通过压力测试,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在极端市场情形下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压力测试已经成为VaR风险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风险价值方法构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风险分析体系,这些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根据IMF(2004)的定义,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指一系列用来评估一些异常但又可信的宏观经济冲击对金融体系脆弱性影响的技术总称[1]。在微观领域,一方面,压力测试具有能评估某些小概率事件对银行经营或其所拥有的投资组合可能造成的影响的优势,可作为金融稳健性指标(如CAMELS)中风险度量工具VaR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压力测试能帮助金融监管当局更好地监管个别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为了有效衡量额外资本缓冲的规模,新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对它们潜在的未来最低资本需求进行压力测试。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第一支柱的要求,如果银行用基于IRBA的内部评级法,至少要考虑温和衰退期的影响。新巴塞尔协议给出的温和衰退期的例子是2个连续的零增长期。FSA给出的是平均每25年一次的经济衰退。根据监管者的要求,压力测试的具体形式可以由银行自己确定。发达国家监管当局均要求或鼓励所属银行遵循新巴塞尔协议的规范进行压力测试工作。微观压力测试在国际银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宏观领域,压力测试用来衡量冲击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与微观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相比,宏观金融压力测试有更广泛的覆盖面(即金融体系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用于不同目的(金融部门的监管和风险管理),基于最新的分析技术,更专注于传播的渠道(即一个机构的风险如何能够成为一个系统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并不意味着压力测试应以总体数据来执行,因为把压力测试应用到整个金融系统或大型机构可以掩盖应用于个别机构时所暴露的大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并蔓延到系统中的其他机构。因此在尽可能多的机构上进行压力测试是很重要的。我们不仅要分析总体结果也要分析总体数据结果的分散情况,宏微观压力测试往往需要结合使用。一般而言, VaR和压力测试风险估计不能相加。压力测试衡量资产损失分布中超过VaR值的部分,而风险价值方法是用来衡量资产将要经历的收益或损失,这些资产由一个或更多的基本经济因素决定其价值的具体变化。压力测试是VaR 方法的有效补充,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三、压力测试与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

压力测试已经成为宏观金融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金融分析包括对金融市场状况的监管和对宏观金融联系的分析,需要编制金融稳定指标来监测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稳定性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企业和家庭。金融稳定指标包括金融机构的总体信息和金融机构运行所在市场的指标, 为了便于汇编这些指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定义“核心”和“激励”两套金融稳定指标。所有核心金融稳定指标与银行部门相关,反映了银行在大部分国家金融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在激励金融稳定指标中还包括银行的附加指标、金融市场流动性指标、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部门(如股本的总债务)的指标、家庭部门(如家庭债务服务和主要支出)和房地产市场的指标。对于金融稳定指标分析的关键是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和其他宏观分析框架的关系。

金融稳定指标与压力测试通常共同使用来分析金融部门的稳定性。压力测试和金融稳定指标之间有许多重要的不同点,这些不同产生于它们在宏观分析中的不同作用。特别是压力测试能更清楚地说明冲击的潜在成本。压力测试冲击和模型基于判断和假设,必须适应于某一特定系统的特点,与编制金融稳定指标相比,不受制于统计学家们数据分析时所采用的严格标准,所以压力测试的结果与在金融系统真实条件下得到的金融稳定指标没有可比性。考虑到这些限制条件,压力测试和金融稳定指标提供了相互补充的风险分析方法。面对复杂金融系统,压力测试衡量的损失验证了金融稳定指标是否切实可行,压力测试作为其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可以描述成与市场风险金融稳定指标(如由于给定规模的变动所造成资本的损失)相比的一种形式。这种互补性反映了两者在分析水平上的密切关系。例如,从汇率波动压力测试中估计的直接损失可以近似地用汇率的变化乘以净开放外汇资产金融稳定指标。

宏观金融分析压力测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宏观经济看法的整合、对金融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关注、对银行间风险评估方法的统一。不像大型银行进行的压力测试旨在衡量投资组合和各个银行的风险,宏观金融压力测试在对宏观经济和市场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应用一种共同的情景来进行,这种统一的做法使结果有整体性,便于在整体系统水平上确定关键风险,并提供银行等金融机构间风险的可比信息。就政策当局而言,利用宏观压力测试可实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和传统的CAMEL指标、早期预警系统等一起使用来识别需要重点关注和进行救助的弱势金融机构。二是实现宏观金融系统的监控,用于模拟分析小概率异常事件冲击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评估金融系统整体应对外来冲击的风险承受能力,提高对金融风险传导途径的理解(如危机传染),分析各种风险传导途径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从而找到金融系统中的薄弱点和危机发生时的政策优先处理点,分析政策干预的成本等。

根据IMF和World Bank的金融部门评估项目(FSAP),金融稳定评估框架 FSAP通过三个层次评估金融体系是否稳健:一是宏观层次,衡量宏观审慎监督的效果。主要是通过编制和分析金融稳健指标判断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承受损失的能力,通过压力测试评估冲击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二是微观层次,判断金融基础设施是否完善。通过对照国际标准与准则,检验一国支付体系、会计准则、公司治理等是否完备。三是监管层次,评估金融部门监管是否有效。重点评估对银行、证券、保险、支付体系的监管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形成对被评估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报告。

政策当局进行金融稳定性评估时会综合使用多种分析工具。其中,定性分析工具包括制度、结构和市场特征及监管框架、标准与准则等信息分析;定量分析工具包括金融稳健性指标(Financial Soundness Indicator,简称FSIs)、宏观和行业资产负债表分析、早期预警系统、压力测试等。在定量分析方面,压力测试对政策当局来说是重要的风险评估工具,能提供未来某种极端不利冲击影响的模拟信息,是金融稳健性指标分析的有效补充(如图1所示);金融稳健性指标和早期预警指标等能提供历史和现状的对比信息。

目前几乎在所有金融部门稳定性评估方案任务中都有对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压力测试分析。另外,一些国家的金融部门评估方案任务中还包括商品价格风险的压力测试,这主要在商品贸易比较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进行。(1)汇率风险。其中有一半计算它对单个机构或银行团体未平仓合约资产净值的影响,这反过来又校准了对资本的影响。大约40%的金融部门评估方案任务采用回归分析和蒙特卡罗模拟来确定汇率变动对信贷质量(不良贷款)的影响。汇率风险是由于汇率变动引起资产和负债价值出现损失的风险。它包括直接汇率风险和间接汇率风险,前者可以使用未平仓合约净值占资本的比例来评估,是金融稳定核心指标之一,风险直接,易于控制和管理;后者主要是由于汇率变动引起金融资产间出现高度非线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银行开放程度详细分解基础上的压力测试是一种卓越的分析工具。 (2)利率风险。利率变动影响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同时通过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变动来影响资产负债表。大多数金融部门评估方案任务中都有利率风险分析。由于数据的限制,大部分金融部门评估方案使用成熟的收入现金流方法。一些使用基于持续期和风险价值(VaR)的更先进技术。约有25%的金融部门评估方案任务由于没有获得成熟的持续期模型数据而利用收入数据简单计算收益风险。(3)信贷风险。信贷风险主要是指信贷资产质量出现非预期变化所带来的损失,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来源之一,信贷风险的全系统压力测试通常基于贷款业绩数据(如贷款收益率、不良贷款率)和借款人资料(如财务杠杆、利息覆盖率)两个方面进行。目前超过1/2的金融部门评估方案任务使用基于不良贷款的方法建立信贷风险模型。大约60%的任务使用特别不良贷款迁移模型。只有约30%的任务使用回归分析研究潜在的宏观经济冲击对不良贷款行为的影响。(4)股票和房地产价格风险。金融部门评估方案任务中大约有1/2测试了股票或房地产价格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股票价格风险压力测试包括在广义市场风险中,通过股票的未平仓合约指标来计算。房地产价格风险的压力测试包括:直接风险(投资于房地产);信贷风险(如贷款给房地产开发商);由房地产的抵押程度所产生的风险。产生于房地产抵押的风险认为与信用风险有关,它随着贷款与价值比率(即贷款收益与担保品价值的比率)和违约率的增加而增加。(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资产不能立即变现以满足现金需求而产生的风险。设计流动性压力测试最具挑战性的一步是确定哪些资产通常具有流动性但在某个财政压力时期又不具有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一种直接办法是让流动资产的价值按一定比例或数额变动。如可以根据银行以往的经验来确定该比例或数额,一般要求在资金缓慢流出而没有外部支持的情况下银行应该能够至少生存5天。流动性风险主要关注两种情形:一是关注银行的债务风险,这通常以银行最大的储户突然撤回其资产作为模型;二是流动性压力在银行间的传递。由于一家银行产生了流动性问题,从而引起另外一家银行的流动性变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3年)提供了可以作为压力测试的流动资产和债务的指引。和其他压力测试一样,不能忽视资产负债表外的资产(如衍生产品或银行扩大的贷款承诺)对流动性产生的重大影响。

四、压力测试在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已经开始了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金融部门稳定性评估方案),它致力于评估其成员国金融体系的优缺点。这一项目下的评估迄今已涵盖70多个司法管辖区,并提供各种建议改善金融体系框架。压力测试从一开始就是评估金融部门稳定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它可以帮助确定监测金融系统稳定性所需数据的数量和性质,分析金融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提供一个独立核查风险潜在来源的方法并扩大对金融系统联系的理解。已有的经验表明,压力测试的类型需要适应不同国家的情况、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可用性。压力测试的宏观效果可以通过使用宏观经济模型(帮助校准选择的情景和为测试达成一致的假设)、对金融机构同业间影响的分析和参与各大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演习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压力测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敏感性分析,其旨在确定金融资产价格如何随相关经济变量(如利率和汇率)的变化而变化。(2)情景分析,其目的是评估在一定置信水平条件下金融机构的应变能力和金融系统的异常情况。(3)传染分析,主要考虑单个风险冲击如何传导至整个金融系统。

(一)压力测试的实施

基于宏观金融分析的压力测试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研究系统关键风险的多步骤过程。一般而言,实施宏观压力测试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

1.确定纳入测试的机构和资产范围

宏观压力测试首先需要考虑纳入分析的金融机构及资产范围:仅考虑大型银行机构,还是考虑包括外国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将哪些类别的资产纳入分析范围(对资产的选择部分依赖于需要分析风险的本质和数据可得性);对银行的风险暴露采用银行账面价值还是其他指标来衡量等,测试范围的选择决定了计算所需的数据。

2.识别主要风险因素

压力测试必须要检测存在于一国实际情形下与宏观经济风险有关的潜在冲击后果。因此,在压力测试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讨论经济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发现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某些类型的冲击(例如利率增加或货币贬值)比其他类型的冲击更有可能发生,并且评估风险和风险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压力测试的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为一些原来确定的风险可能导致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有实质性风险的话,原来一些小风险可能导致很大的影响。然而影响金融体系的风险因素很多,不可能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压力测试,需要我们集中力量关注金融体系的薄弱点,了解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一般来说,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类,进一步可以细分为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对于不同的金融体系,这些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

3.压力情景的设计与校准

对一个假设情景的模拟说明意味着这样的冲击:它比历史上所观察到的情况(或未发生)更可能发生或它在未来可能发生并打破传统结构。设计金融系统压力情景时需要考虑风险类别的选取(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考虑单一冲击还是多重冲击(选择多重冲击处理较复杂,但能增强压力测试的预测力)、冲击参数的选择(价格、波动性还是相关性)、冲击的程度(历史还是假设情景)及时间长度等。对于金融系统风险的规模通常有两种确定方式,这两种方式对应于不同的压力测试计算方法:第一,比较典型的方式是在选定置信度后制定一个极端的情况并思考它对于金融系统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最坏情况做法 ”,因为从效果来看,在给定置信度下该情况有最大的影响力。第二,不太常见的方法是选择一个对系统有影响的特定“临界值 ”并求系统在达到该“临界值”时所需要的最小冲击。压力情景设计时校准冲击的程度是关键点,设置得太高或太低可能使压力测试没有意义。一般而言,冲击的程度选取某段时间内风险变量最大的变动幅度或历史变动方差。还需要校准次轮效应(second-round effects),即原始冲击引起其他经济变量变动情况(如油价冲击可能影响GDP、利率、通货膨胀等),一般采用结构式或简约式宏观计量模型来分析冲击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4.风险来源的确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针对不同的风险进行压力测试时,需要估计这些风险被记录在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哪个地方,了解金融系统可能产生损失的风险在哪里,尤其在较发达的金融系统中,还要了解衍生工具和证券活动风险转移的详细情况。对涉及到具体经济部门冲击的风险估计,可以从对金融机构替代活动风险的结果中得到(如信贷、股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结构性产品、战略的长期投资、保险)。例如,一个重要经济部门产量的回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反映在压力测试中:主要有直接贷款、债券以及整个行业相关的信贷损失、由于投资所导致的该行业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由于冲击对工资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而导致相关的消费信贷和抵押贷款的增加、银行和保险行业资产负债表外的损失、由于冲击所产生的相应部门违约。

通过金融稳健性指标反映的各种风险因子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如油价冲击极可能同时影响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处理这种相关关系时要求能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子的统一分析框架,抓住重点简化处理。在许多银行业压力测试中,信用风险引起的损失占总损失的绝大部分,这就能简化用Logit或Probit概率模型进行分析。

5.金融机构间风险传染效应的压力测试

我们不仅要根据金融稳定性指标来反映宏观经济冲击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而且还要分析冲击传染的途径、微观主体间的交互反应等。政策当局通过单个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结果可以掌握冲击对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程度及其分布情况,但还必须展开传染效应分析以了解冲击的间接影响,以免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和“羊群效应”。金融机构间压力测试使标准的压力测试得到补充,往往一家银行的稳定出现问题可能使系统内其他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产生困难,引发民众对整个银行体系的信心下降,导致系统内其他银行破产的风险。

银行间压力测试包括纯粹压力测试和综合压力测试,前者旨在回答系统中任何银行(或一组银行)的破产是否使其他银行的经营状况下降,它也可以用来表明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因为银行不完全了解借款人的偿付能力)使其他银行削弱到何种程度(即使没有银行破产),指明哪家银行是系统性风险的潜在根源;后者着重于由宏观经济压力所引起的银行间传播,它首先把银行系统置于宏观经济压力的情况之下,如果没有银行破产,则需要增大宏观经济冲击,直到一家(或一组)最弱的机构破产,然后像纯粹压力测试那样计算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影响。

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压力测试计算一般通过银行间的风险矩阵来实现(如表1所示)。矩阵中的每一行代表一家银行,行中每一项表示该银行与其余每个银行的全部银行间风险。

“纯粹”银行间风险传染压力首先假定有一家破产的银行(比如说银行1 )。破产可能由任何原因引起,例如欺诈行为。第一轮计算银行1的破产对其余每个银行的直接影响,并假设银行1不用偿还其银行间无抵押资产(或部分资产)。如果一些银行由于银行1的破产而破产,第二轮的计算将包括这些新破产的银行对剩余各银行的影响。如果第二轮之后有新的银行破产,这个过程可以在第三轮重复进行,如此类推。系统性风险的两项指标可以从纯粹银行间压力测试的结果中计算出来:(1)银行破产频率的指标,这是累积破产的银行数目与系统中银行总数的比率。(2)银行系统资本影响的统计方法(例如中位数,分布情况和四分位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系统性风险指数”,由系统中最重要银行的破产所引起的银行资本比率的平均减少量。这种方法可以计算该系统中的所有银行并根据它们在系统中的重要性来对银行分类。

6.基于压力测试结果的金融系统风险承受力评估

通过压力测试,政策当局可以清晰地发现金融体系的薄弱点,传染效应分析可以定量地判定金融机构系统的重要性,发现危机在银行间和实体变量间传染的渠道,不同银行机构间的交互反应,由于损失率上升引起评级下降从而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内生性问题,金融层面的影响结果(如银行借贷影响)又反过去影响实体经济层面的反馈效应等。在各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分析损失分布和总体分布,将决定是否对问题金融机构进行救助,提高了政策当局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但是,压力测试的结果应解释为风险的指标而不是预告银行的破产,我们要记住它所建立的限制条件和假设,压力测试提供的信息与其他分析工具的见解要相互补充:尤其是对法律、体制、法规和监管框架的评估;对金融系统结构和关键风险的分析;金融稳定指标的实证分析。典型的压力测试认为银行是一个静态资产组合而不是积极的动态单元,然而对风险的彻底审查,必须考虑到银行可以动态适应环境冲击的事实。根据银行面临的各种冲击因素,这些措施可能增强或减弱初始波动带来的风险。为了了解在特殊情况下银行所面临冲击的结构,就有必要了解银行机构所处的环境,如银行的治理安排、法律、会计、税务、规章制度以及持有人如何应对银行在债券和股票市场可能采取的行动。

另外还要考虑银行维持损失的能力,虽然压力测试结果提供了金融风险漏洞导致的金融机构市值损失的估计,但是银行预定资产的重大损失没有反映在监管资本计算中,不但大量低级的贷款继续支付利息并且保持运作,而且如果市场压力暂时平息,它们又重新变得有价值。

最后还要讨论系统可能出现误差和不确定性的地方,为系统的进一步修正优化提供指导。

(二)压力测试模型和压力测试系统的实践

虽然压力测试方法应用时间较短,但在实践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已经成为政策当局金融稳定性分析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压力测试并不是采用宏观数据进行压力测试,宏观压力测试利用的基础数据主要还是微观数据,主要考虑微观测试结果如何加总,需要突出分析微观主体的交互反应、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s,又称domino effects)、反馈效应(feedback effects)等。目前主要有三种代表性模型:(1)Boss的网络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将各种风险因子和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可操作性强和执行效率高(直接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各资产账面价值数据进行分析),容易得出政策结论(结果用损失概率来表示,且能得到最后贷款人的干预成本(bailout cost))。其局限在于结构模型,没有模拟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激励和反馈效应,很难计算银行间的联合违约概率(PDs),基于资产负债表信息,不能有效反映信贷衍生品等表外资产交易对银行风险暴露的影响。(2)Goodhart的违约依赖模型。该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模拟银行间的违约依赖性及其稳定性含义,提出了非线性条件下分析银行间的联合PDs的新框架,更好地考虑了个体特征和激励问题。强调了微观宏观联系和压力测试中的棘轮效应、强调传染是金融危机的主要驱动力。其局限性在于计算量大(多家银行情况下多维的Copulas计算量较大),而且很难解释压力测试的结果。(3)Tsatsaronis的信用风险转移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考虑了信用衍生品等表外资产交易的风险测度,局限在于该模型发展还不成熟,尚未将各种风险因子影响整合为统一框架,还未进入实践应用领域。

总的来说,宏观压力测试对传染效应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还值得进一步研究。近年来经济和金融环境的改变引起了对宏观压力测试的新挑战:大型跨国金融机构(Large and Complex Financial Institutions,简称LCFIS)的活动跨国化,使得银行风险的评估和监管在金融市场全球化条件下进行;非银行活动的增加使得传统的采用资产负债表方法分析风险较困难;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迅速发展改变了金融系统风险动态化的本质,如对冲击的非线性反应等。

比较典型的宏观压力测试实践系统有IMF和World Bank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 Program,简称FSAP)、英格兰银行的TD压力测试系统、奥地利央行的SRM测试系统。其中后两者都是在FSAP压力测试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FSAP于1999年5月推出,源起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目前已成为被广泛接受的金融稳定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三种分析工具:金融稳健指标、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标准与准则(Standards and Codes)评估,压力测试是对金融稳健指标分析的有效补充。 FSAP压力测试系统是各国开发压力测试系统的参考基础。FSAP压力测试主要由信贷、利率、汇率、流动性、操作风险及风险传染模块组成。风险情景、影响指标的设计依赖于各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数据可得性,截至2007年,FSAP共对8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进行了压力测试。 在FSAP参与的项目中,情景测试占95%、考虑银行间传染效应的占38%、保险业压力测试占37%[5]。

(2)英格兰银行的TD压力测试系统集中于分析核心金融脆弱性在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系统间的风险传导渠道,实践中对数据要求很高,考察的风险种类也较多(包括了流动性风险),考察了风险的内生性(如违约率上升导致银行信贷评级下降、融资成本上升风险)、市场微观主体(居民、企业、政府、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交互反应和风险的传染效应、金融变量和实体经济变量间的反馈效应(feedback effects)等问题。该系统的实施步骤包括识别系统关键脆弱性、选择压力情景、估测脆弱性影响、估计整体影响和概率、评估总体金融系统稳定性风险、误差分析等。

(3)奥地利央行的SRM测试系统主要建立在Elsinger (2006)和Boss(2002)的银行间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银行机构间的联接点用银行间市场双边借贷头寸来反映。该模型只考虑了银行间简单的相互关系,对传染机制的考虑不多,没有考虑资产负债结构问题和由于银行评级变动引起的风险内生性问题,也没有考虑反馈效应问题,在实践应用中对数据的要求不是很高,操作性较高。

实践经验表明,压力测试可以帮助确定监测金融系统稳定性所需数据的数量和性质,提供了一种独立核查风险潜在来源的方法并扩大对金融系统联系的理解。目前一些中央银行已开始在金融部门评估方案指导下进行经常性压力测试演习,另一些中央银行已经注意增加对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监管,还有的正在致力于建立一个定期进行压力测试的系统,并定期公布它们对金融部门稳定性的分析(即所谓的金融稳定性报告)。

五、金融稳定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未来发展

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发生重大变革的年代,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和国际一体化趋势一日千里,对处于各种压力之下的金融体系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融网络的全球化在降低潜在金融危机发生频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危机发生时的破坏强度。近30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使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将改善金融稳定性分析作为自己优先考虑的事项安排,最近几年,“自下而上”或公司级的压力测试实践获得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各国政策当局也将支持和维护金融稳定作为公共政策目标,并发展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宏观压力测试模型和系统。政策当局试图通过宏观经济和金融模型估计不利冲击对金融体系的影响。然而金融体系的行为很难被模拟出来,尤其是在参与者和溢出风险、传染风险的策略互动显现出来的压力条件下。虽然面临的压力时期是罕见的,历史也只能给我们有限的帮助,但是我们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必须对未来压力情形发生时金融体系是否稳健进行了解,以便防患于未然。未来理想的压力测试将围绕这三个目标进行:评估金融体系在可信的极端条件下面临冲击的脆弱性;了解金融体系面临冲击时相互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对行为反应、相互作用和反馈效应进行整合,以确保获得对全系统的影响;发现金融体系面临冲击时的“薄弱环节”,提前做好危机管理,降低系统风险。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在风险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严格、连贯一致和健全的压力测试框架对金融稳定性进行分析将是未来压力测试模型系统的发展方向。虽然政策当局和金融机构在未来实现这一框架系统会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但这是值得的。这种考虑了宏观调控、金融体系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效应的压力测试框架将提高我们对风险和风险价格的理解,更加密切关注所包含的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金融稳定,更有针对性的是实施公共政策,进而更好地维护整个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1] P.Jorion.Value at Risk:The New Benchmark for Measuring Financial Risk[M].McGraw-Hill,New York,2001

[2] Cihak, M.How do Central Banks Write on Financial Stability[R].IMF Working Paper,2006

[3] Mark Swinburne.The IMFs Experience with Macro Stress-testing[R].Conference Report on Stress-testing and Financial Crisis Simulation Exercises,Frankfurt, 2007,(12-13)

[4] Dale F. Gray, Robert C. Merton,Zvi Bodie.New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and Managing Macrofinancial Risk and Financial Stability[R].IMF Working Paper,no. 09015,2008

[5] Andrew Haldane,Simon Hall Silvia Pezzini.A New Approach to Assessing Risks to Financial Stability[R].Bank of England Financial Stability Paper,No.2,2007

[6] C.A.E. Goodhart.A Traverse from the Micro to the Macro Stress Testing[R].Conference Report on Stress-testing and Financial Crisis Simulation Exercises,Frankfurt,2007,(12-13)

[7] Summer, M.Systemic Risk Monitor-risk Assessment and Stress Testing for the Austrian Banking System[R].Austrian National Bank,2006

[8] Kostas Tsatsaronis.Accounting for Risk Transfer in Macro-stress Testing Exercises:Challenges Some Thoughts[R].Conference Report on Stress-testing and Financial Crisis Simulation Exercises,Frankfurt,2007,(12-13).

(责任编辑:孟 耀)

作者:刘晓星

第4篇:核心价值体系测试

单选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 被誉为是“工人阶级《圣经》”的是——资本论

“世界上就怕将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是讲认真”——毛泽东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

美的真谛是和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我国著名数学家( ),“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 在售票员岗位上热心周到地为群众服务——李素丽

抗日战争时期,指挥百团大战的中国共产党将领是——彭德怀 根据江姐等先烈的事迹创作的长篇小说叫——红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代表日本签署投降书——冈村宁次 2012年3月2日,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的是——郭明义 2013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当代雷锋”的是——庄仕华 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为第四军赢得了()称号——铁军

在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史上,曾因多次辐射而身患癌症的“两弹元勋”是——邓稼先 我国首位航天英雄是——杨利伟

胸怀报国爱民之情,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而返回新中国的人民数学家是——华罗庚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儒家思想——仁爱

以年过半百之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长征,毛泽东、田汉等人的老师——徐特立 在渣滓洞受尽敌人酷刑,被称为“中国丹娘”的是——江竹筠(江姐) 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 带领员工砸冰箱的厂长——张瑞敏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

1944年毛泽东所写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的是——张思德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我国作家——莫言

1 不属于雷锋名言的是——我选择了跟党走的人生道路,就应该按照党的要求去实践对党的誓言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度敌人枪眼的是——黄继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被誉为“晚上七点钟的太阳”的上海水电维修工是——徐虎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是——瓦窑堡会议 1929年,( )的召开,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古田会议

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第一次战役是——辽沈战役

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创建的——上海

1970年,( )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唯一具有独立航天体系的发展中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写入大会报告的是——中共十七大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首次胜利的是——平型关大捷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一篇文章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持久战 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结束——甘肃会宁

2012年底,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展览是——复兴之路

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所针对的事件是——皖南事变

1943年春,毛泽东提笔为陕甘宁边区工农业成绩展览会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长征途中,()战斗是红军由8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之战

2013年1月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发起,节约粮食、吃光、打包——光盘行动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南昌起义

2 这支死亡军团后来成为抗击日寇的——新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陕甘宁边区

我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罢工是——省港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纳木错湖位于我国的——西藏自治区

“一国两制”构想是为了解决()而提出来的——台湾问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

邓小平著名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发表于——1992年 我国学习雷锋日是——3月5日

中国共产党在()年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中央文明委将每年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共十八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那些人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时代精神的本质是——与时俱进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英勇的抗洪壮举孕育着伟大的抗洪精神,抗洪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和谐世界”的提出,体现了——爱好和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精神特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体现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和突出特点的是——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

在“八荣八耻”中与“以团结互助为荣”相对的是——“以损人利己为耻”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13年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 张海迪、史铁生等人身残志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与理解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 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当前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干旱、半干旱地区占耕地的比例是——1/2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富还是匮乏,主要取决于——降水 目前,我国各大江河泥沙含量最大的是——黄河

水的主要用途除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还包括——生态环境用水

4

多项选择:

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民主法治精神、ABCD(公平正义精神、诚信友爱精神、科学发展精神、和谐相处精神)。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B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保护环境、ABCD(爱护公务、助人为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组成部分是CD(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中央文明办在全国开展的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共有助人为乐、ABCD(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类型。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概括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ABC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概括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ABC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概括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是ABC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目前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将ABCD(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水系连成四纵三横的供水网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那三项基本政治制度BC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马克思主义在早期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思想来源有AB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确立那三条红线ACD(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ABC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几个字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ABCD(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黄河流经9个省(市、自治区),长江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他们流经相同的省(市、自治区)是AC(青海省、四川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人民群众的作用是ABCD(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定信仰和精神动力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中国的载人航天精神是ABCD(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5 ABC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

我国一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建设ABCD(民主、公正、和睦、包容)的和谐世界。

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是ABCD(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纽带、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条件)。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要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ABCD(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防洪排涝)方面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时代精神的基本特性是ABCD(与时代发展大局的统一性、广大民众的认同性、对民众行为的激励性、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性)。

解放战争是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从根本上推翻了AB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具体是BC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未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ABCD(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发展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ABC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是BCD(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自信”是ACD(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是AC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西南地区“三江并流”指的是ABD(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当前正在全国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的要求是ABCD(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加强党的ABCD(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洪水的三要素是ACD(洪水历时、洪峰流量、洪水总量)。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追求是ACD(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的精神纽带、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

6 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是ABD(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的基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支柱;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是BCD(兴利除害相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 十八大提出,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美好家园ACD(天蓝、地绿、水净)。 水利行业精神的内容是ACD(献身、负责、求实)。

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是A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三贴近”,BCD(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次战略性战役ABD(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当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C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指经济建设、ABCD(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001年9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确立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ABCD(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BC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我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重点反对ABCD(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三热爱”是ACD(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判断题: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李四光的名言。(×)

“宁可头断血流,绝不出卖灵魂”是我党早期革命家夏明翰的豪言壮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下半句是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时期提出的。(×)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这句话是德国思想家狄慈根的名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诗句。(×)

7 只有初中文凭,却凭着“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独创了“无声响操作”,成为青岛港著名的桥吊专家,这个人就是许振超。(√)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彭德怀。(√) 毛泽东曾为雷锋同志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被誉为“孟泰精神”。(√)

我国体育运动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是容国团。(√)

毛泽东的“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古田会议上提出的。(×) 《英国工人经济状况》是马克思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资料著就的。(×)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标志性事件是秋收起义。(×)

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我国首艘正式入役的航母是辽宁舰。(√)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方针是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的(√)

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讨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 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下一句是咸阳古道音尘绝。(×)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0年。(×) 2014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的名称是《解放军报》。(×)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来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中共二大第一次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正式确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党的基本路线的是党的十三大。(√) 十月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大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是党的八大。(×)

8 淮海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的第一次战役是淮海战役。(×*)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针对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北平学生举行的抗日爱国运动是五卅运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马克思主义促使无产阶级有自为阶级发展为自在阶级。(×)

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南橘北枳、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事情不应违背客观规律。(√)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构建“绿色人际关系”。(√) 当前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热爱祖国不仅是一项政治原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当一切政治活动的最高标准。(√) 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引导。(√) 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是七届三中全会。(×) “八荣八耻”中与“以团结互助为荣”相对的是以好逸恶劳为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保障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思想文化的一元化。(×)

9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扎根中华历史文化土壤,传承中国传统价值的精华。(√) 孔繁森在雪域高原的十年中不畏艰险、辛苦工作,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立统一,互为前提。(×)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关键是群众认同。(√)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我国的根本大法师《宪法》。(√)

最大限度体现社会多元诉求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途径是发扬民主、健全法制。(√)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主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实研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

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击冰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团结互助的传统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以德治国。(×)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目前,在我国各大江河中泥沙含量最大的是海河。(×)

五小水利包括包括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库。(×)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利改革发展有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市场配置的基本原则。(×)

10 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从1994年起,水利部决定每年每年的3月18日所在的那一周作为“中国水周”。(×) 水行政机关依法进行水行政调解、处理或复议以解决水事纠纷、水行政争议的行为。(√)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中央水利1号文件指出,到2013年解决所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经济社会用水情况不包括生态环境用水。(×)

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环境用水(√)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法》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防洪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防洪、救灾资金和物资。(√)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不包括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无偿使用制度。(×) 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洞庭湖时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水利普查主要任务包括河湖、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水土保持等情况。(√)

“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这里的“重点中小河流”包括流域二级干流。(×)

中小河流治理要优先安排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

第5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测试题(本站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的本质体现。

A.社会主义制度B.社会意识形态

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

A.基本纲领B.价值取向C.基本路线D.方针政策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A.社会主义制度B.社会意识形态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

A.共同思想基础B.共同理想C.共同纲领D.理论基础

5.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主旋律,越需要用()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

A.高度统一B.一元化C.高度集中D.多元化

6.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主线。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共同富裕

C.以人为本D.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的核心内容。

A.国家竞争力B.国家凝聚力C.国家文化软实力D.国家创新力

8.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科技B.经济C.文化D.创新

9.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灵魂B.精髓C.主题D.基础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灵魂B.精髓C.主题D.基础

1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灵魂B.精髓C.主题D.基础

1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灵魂B.精髓C.主题D.基础

1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居于统领地位。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

A.指导思想B.本质体现C.精神旗帜D.奋斗基础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

A.革命性B.开放性C.先进性D.创新性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

A.当前人类发展规律B.当代世界发展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人与自然发展规律

17.马克思主义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A.本质和要求B.内容和形式C.理论和实践D.性质和方向

18.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

A.立党立国B.立党为公C.执政为民D.依法治国

19.只有在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问题。

A.根本社会问题B.基本社会问题C.主要社会问题D.前途和命运

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A.21B.28C.30D.60

21.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中国革命实际和时代特征B.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

C.当代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D.中国建设实际和发展特征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核心价值观B.构建和谐社会C.科学发展观D.可持续发展观

23.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重大部署。

A. 十四大B. 十五大C. 十六大D. 十七大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全体人民的()。

A. 根本利益B. 当前利益C. 现实利益D. 局部利益

25.()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A. 平均地权B. 振兴中华C. 发展经济D. 救亡图存

26.在不断失败又重新奋起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

A.非暴力不合作B.和平过渡C.民主主义D.新民主主义

27.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D.发展

28.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D.发展

29.我们今天追求的富强,以()的强大为基础,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特征。

A.经济基础B.综合竞争力C.综合国力D.综合实力

3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C.改革开放D.实现共同富裕

31.()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改革B.发展C.开放D.创新

32.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A.人民当家作主B.党内民主C.基层民主D.民主选举

33.共同理想作为()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A.全体党员B.炎黄子孙C.全体劳动者D.全体社会成员

34.()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A.勤劳勇敢、爱好和平B.热爱祖国、团结统一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民族精神和国际精神

35.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改革创新D.不畏艰难

3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改革D.发展

37.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

B.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相同时期、相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

C.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相同的内容。

D.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相同的内容。

38.在河南林州市产生的伟大精神是()。

A.愚公移山精神B.抗战精神C.红旗渠精神D.焦裕禄精神

39.“天命不足畏、天道不足惧、祖宗不足法”表现了中华民族的()。

A.不懈奋斗精神B.变革求新精神C.坚贞刚毅精神D.不屈不挠精神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

A.不懈奋斗精神B.变革求新精C.坚贞刚毅精神D.不屈不挠精神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现了中华民族的()。

A.不懈奋斗精神B.变革求新精神C.坚贞刚毅精神D.不屈不挠精神

42.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

A.十一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四中全会D.十三届四中全会

43.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改革开放B.革新开放C.勤劳致富D.改革创新

4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

A.八个坚持,八个反对B.八种精神C.“八荣八辱”D.“八荣八耻”

45.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A.广大党员干部B.工人、农民、知识分子C.广大青少年D.新型社会阶层

46.()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A.人民民主B.民主法治C.依法治国D.文明进步

47.一九四九年九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将“ ()”规定为全体国民的道德要求。

A.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B.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热爱共产党

C.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D. 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48.()要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A.大学生B.党员干部C.人民群众D.新兴社会阶层

49.《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在()上通过的。

A.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50.《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在()上通过的。

A.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5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在什么时间印发的?

A.一九九六年十月B.一九九六年九月C.二〇〇一年七月D.二〇〇一年九月

52.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主要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的过程,普通百姓可以不参加

B.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主要是青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社会大众可以不参加

C.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人人都要自觉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D.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5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是()的名言。

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

54.“行己有耻”是()的名言。

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

55.“仁则荣,不仁则辱”是()的名言。

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

56.()是全省上下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重大构想,是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正确途径。

A.中原城市群B.郑汴新区C.中原经济区D.产业集聚区

57.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A.以人为本B.人民当家作主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

58.“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其中“一抓手”,就是把()作为抓手。

A.发展外向型经济B.实施项目带动C.建设产业集聚区D.招商引资

59.2010年以来,河南省提出了()的战略构想。

A.中原经济区B.河南经济区C.中原经济圈D.中原城市群

60.“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其中“两基”,就是切实()。

A.抓好基层,打好基地B.抓好基本,打好基础

C.抓好基层,打好基础D.抓好基础,打好基地

61.“四个重在”(),需要我们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准确把握。

A.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B.之间没有内在联系C.之间互不相干D.之间联系不大

62. ()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代表。

A.先进典型B.广大青少年C.党员干部D.新兴社会阶层

63.“河南人的四种形象”高度体现了河南人的()。

A.勤劳、保守、勇敢、狭隘B.勤劳、踏实、勇敢、侠义

C.肯干、踏实、鲁莽、侠义D.保守、踏实、勇敢、侠义

64.党的()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A.十二届六中全会B.十四届六中全会

C.十五届六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

6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七大D.以上都不对

66.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二靠()组织起来就有力量”。

A.理想 知识B.理想 纪律C.道德 纪律D.教育 法律

67.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A.以人为本B.集体主义C.人民当家作主D.为人民服务

68.()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A.科学发展观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B.以人为本C.四项基本原则D.全面协调可持续

70.()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

A.党员干部B.广大青少年C.人民群众D.新兴社会阶层

二、多项选择题

71.“四个重在”是指:重在持续、()。

A.重在提升B.重在统筹C.重在为民D.重在学习

72.“三平”精神是指()。

A.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B.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

C.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D.平淡之中的一鸣惊人

73.以下关于“三平”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B.河南精神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

C.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

74.“三平”精神与()一脉相承,是对当代河南人精神风貌的升华和总结。

A.愚公移山精神B.红旗渠精神C.焦裕禄精神D.航天精神

75.“河南人的四种形象”,即:普普通通的河南人、()。

A.踏踏实实的河南人B.不畏艰险的河南人C.侠肝义胆的河南人D.兢兢业业的河南人

76.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B.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C.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D.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 77.20世纪80年代,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的“五讲”包括讲文明、讲礼貌、()。

A.讲卫生B.讲秩序C.讲道德D.讲政治

78.20世纪80年代,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的“四美”包括心灵美、()。

A.行为美B.语言美C.仪表美D.环境美

79.20世纪80年代,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的“三热爱”包括()。

A.热爱共产党B.热爱祖国C.热爱社会主义D.热爱本职工作

80.以下属于党的优良传统的是()。

A.井冈山精神B.西柏坡精神C.“两弹一星”精神D.抗击非典精神

81.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爱祖国、()”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A.爱人民B.爱劳动C.爱科学D.爱社会主义

82.(),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

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

83.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为基础。

A.思想修养B.道德素质C.社会地位D.学术地位

84.社会主义荣辱观()。

A.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B.是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

C.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D.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导思想

85.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要培育()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

86.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的精神条件。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D.实现祖国统一

87.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

A.缔造者B.继承者C.弘扬者D.培育者

8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广泛民众基础的价值体系。

A.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B.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C.获得了人民广泛认同D.目前还未获得人们广泛认同

89.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90.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的是()。

A.致力于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B.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C.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D.致力于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91.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合思想,形成了()等崇尚和平的理念,培育了热爱和平、宽厚包容、不尚暴力的民族性格。

A.“和为贵”B.“亲仁善邻”C.“讲信修睦”D.“协和万邦”

9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实现共产主义B.统一祖国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3.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A.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D.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94.“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要求,其中“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

A.一具体就突破B.一具体就深入C.一具体就落实D.以上不全对

95.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 ()。

A.持续B.延伸C.深化D.拓展

96.以下哪几项属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

A.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B.坚持重在建设,着力铸就人们的精神支柱。

C.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有效引领社会思潮。

D.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先进性。

97.以下属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是()。

A.爱国守法B.明理诚信C.团结友善D.敬业奉献

98.“四进社区”包括()。A.科教B.文化C.法律D.卫生

99.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

A.增强民族精神B.巩固精神支柱C.形成共同理想信念D.以上都正确 100.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体现。

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政绩观

第6篇: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核心的核心

所谓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价值观是人们生活价值状态的反映和实践经验的凝结,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系统。价值观的内容体现在方方面面,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人生价值等等,是一种深层次的、系统的而且相对稳定的东西,不会轻易转变。

对企业来说,最要紧、最有价值的东西仍然是企业的价值观,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不同,企业文化的性质也就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那么什么叫企业价值观呢?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西方企业价值观大致经历了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三个阶段。当代企业价值观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西方社会的企业价值观,它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我们企业的价值观,同样应该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

现代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包括如下内容:

一、企业的价值观应该是股东、经营管理人员、职工和顾客都得到利益。

二、应该同样重视个人的成果和集体成果,不能为了一种成果而牺牲另一种成果。

三、再好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如果不能得到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支持和合作,也难以实现。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充分的互相协商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四、经营管理人员共有的三种价值观,即严守交货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是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妥协的。如果不能同时实现这三项,而需要决定其优先顺序的话,第一是严守交货期,第二是保证质量,第三是降低成本。令人放心的交货期和可靠的质量是现在新的非价格竞争力量,其重要性日益增大。

五、顾客的意见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部分总比不正确的多。顾客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企业应该正确地对待顾客。

六、自发的诚实是人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诚实是使每个人和公司紧密联系的纽带。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有一篇专门论述企业价值观的文章《无形胜有形》,该文指出,在通常情况下,衡量一个企业的价值大小,主要指的就是两个部分。一是包括船舶、汽车、房地产、土地等实物的实物资产,二是包括现金、应收帐款、债务等在内的金融资产。而实际上,在真正的市场条件下衡量企业价值的要素,除了上面所讲的两大部分外,还包括其他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建立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组织,二是建设内部满意员工队伍,三是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外部满意客户群。充分发挥这三者的作用,才能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在此基础上,魏家福提出了中远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最大化:一是经营利润最大化,二是股东回报最大化,三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前,中远集团确立并大力倡导“服务客户最优、回报股东最大"的企业价值观,正是魏家福“三个最大化”论述的延伸,以此激励8万员工在新世纪向更高目标奋进。这里的“服务客户最优"是指服务股东、服务客户、服务员工……其中服务客户是核心;我们要以服务的心态去看待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使命,以客户满意为企业行为的最高目标。长期以来,中远正是通过一站服务、绿色快航、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优质、高效手段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牢牢地把客户留在企业之中;“回报股东最大"中的“回报”,是指回报股东、经营管理人员、职工和顾客,其中核心是回报股东。要达到此宗旨就要在“创造价值”上下功夫,以利润为中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等途径,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创造高附加值的服务。

多年来,中远集团充分灵活运用多种经营手段,如:生产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网络经营、联合经营、多元化经营、跨国经营等,通过实施差别化战略(即:“你

有我也有、你有我更优、你弱我强,你无我有,你欲我抢先。”)、品牌战略、采用公路运输定位系统、装货模拟系统、防台避台指挥系统、航海智能系统等高科技含量高的服务手段,把中远的服务提高到更高水平。使客户满意,从而建立起有口皆碑的信誉。“信誉可以使商品价格比别人高”,这是竞争的最高境界。中远集团属下许多企业十分注意这一点,把服务质量列入双文明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每月评估顾客满意的程度,并将评估的结果与主管、员工的奖金多少相结合,从而调动员工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主动为顾客提供超值服务,通过为客户提供全面、快捷、特色、优质的服务,真正实现企业的利润的最大化。比如有的远洋公司在诚信为客户服务中探索了许多新路子:一是按租家要求,机关航运部及船长十分重视抓好船期,千方百计按租家要求的时间到达;二是每个航次根据港口和船舶状况尽量多装货;三是控制拖轮使用艘次及使用时间,降低港口使费;四是在港池能自己移泊的自己完成,决不派拖轮;五是港口国检查、验舱做到一次通过;六是主动帮助货主提供解决装货的最佳方案。租家对该公司机关和船舶的服务表示非常满意,当该公司提出调整租金时(合同只有半年),租家愉快表示同意,并提出延长租期。船舶为租家提供超值服务,为租家实现了效益最大化,也为公司提高租金创造了良好条件,既为租家创造了最大化效益,又保证公司创造了效益最大化。从实践看,"服务客户最优,回报股东最大",是适应市场环境要求的,是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的。只有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实施差异化战略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和不断拓展业务,才能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从而达到实现回报股东最大的宗旨。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清楚地看到,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内部职工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目标追求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具有定向、支柱、感化和暗示作用;企业在竞争中是否成功,恰恰在于全体员工能否明辨、接受和执行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愿景:和一个人一样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一种规划希望自己能变成,作成什么样的人.那么企业也是一样,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上也会有企业的愿景,也就是带领全体企业员工把企业发展成所要达到的那个目标和成绩!

使命感:也和个人一样,每个人在社会当中都会产生使命感.那么企业对员工灌输这样的思想是为了和企业的文化相连接让员工在企业内部会干劲十足.企业的使命感一般表现在为社会为员工所要付出的努力和贡献!人一旦有了使命感无论做什么都会非常的认真和努力!

宗旨: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比如一个企业对产品,对客户的服务都要灌输一种标准.简单的说企业的口号也算是企业宗旨.这对企业外围的形象很重要.让别人感觉到这个企业做事认真,规范化等等.

他们之间都有联系,一个企业的建立,企业文化是根基非常的重要,是一个企业的魂!以上那几点,这种文化会贯穿整个企业内部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形象塑造,员工素质保障等等都有很大帮助.一个企业的精髓所在!

记者:民企的企业文化如何才能做到简单而易于执行呢?

孙兵:要做到简单,就必须抓住三句话:一,我们的生存价值,即使命;二,我们的期望、愿景;三,我们的价值观。

这三个方面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使命定义了企业存在的意义,为什么存在,为谁创造价值,为什么要为他们创造价值。有很多命题与企业的生存密切相关,包括投资者、管理者、客户、员工、供应商、政府等等。对于使命,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选择取向和排序取向,它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和目标。

愿景是使命的递进,是企业肩负使命而趋向的未来图景,它是企业的个性、趋向性表现。愿景有三个要素,一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和期望的;二是大家愿意为之努力的,具有主动性;三是通过努力可以一步步接近的。愿景是一个企业的必胜信心和神圣使命感的体现,同时也能够解决文化冲突。

另外一个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关于企业{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观点,起着行为导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的作用,是指导企业行为的一系列基本准则和信条。当某种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念和方式可以持续而有效地解决组织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道理就会成为企业的共识,继而成为理所当然的道理,这种道理就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核心的核心,最具有指导性和可执行性。

记者:我们常常会谈到企业精神、工作作风、企业理念等等,他们与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关系?

孙兵:企业精神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更是一种精神风貌,不具有或只具有很弱的行为指导性,而且企业精神大部分是通过外人看出来的。我认为,精神谈论得太多,不务实,企业就会成为“精神病”。如果既谈价值观,又谈企业精神,两个都出现,就会对企业文化的执行产生搅扰。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的企业可能用惯了企业精神,认为它很重要,不妨就把它当成价值观来使用。

工作作风是在价值观的指导下,员工一贯表现出来的行为风格,也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工作作风也应尽量少提,理由同上。

企业理念是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各个层面的具体行为指导,是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观念,包括管理理念、质量理念、安全理念、人才理念、营销理念等等。企业文化体系中可以涵盖这些理念,但它们应该是在价值观统领下的相关理念,不能和企业文化的三个核心撞车;并且要描述细节,不是讲道理,而是清晰地告诉员工到底怎么干。

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给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多的管理专家坦言,“在竞争中要战略先行,用战略的思想来规划企业的

方向和业务”。许多企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成本去研究、制定和推动战略实施。

遗憾的是,战略对很多企业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作用和效益。一

般情况下,我们分析战略管理的过程和内容,要解决的核心是战略描

述的问题。然而正是这个描述问题,许多专家和企业没有解决好,导

致了战略管理的失败。原因在于,战略描述要包括企业的使命、宗旨、

目标、远景等一系列的元素,笔者观察发现多数企业在描述战略时采

用的是“使命或(和)宗旨”放在一起进行阐述的模式,把使命和宗

旨混为一谈。更有许多企业直接借鉴国外企业的描述方式,忽视了中

外语言的细微差异,致使战略描述十分模糊和分散。这种战略的表述

方法导致了现实的经营过程中使命不清晰,宗旨不明确,为战略的分

析、制订、实施和控制造成了巨大障碍。

本文拟通过使命和宗旨之间的区别,分析使命和宗旨制订的基本模式。

一、使命和宗旨的区别

在战略的描述中,使命和宗旨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含义不同

1、使命:使命的基本含义其实是任务。所以,企业的使命就是指企业未来经营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任务来讲,使命必须是根据现实状况、分析问题、预测市场而综合形成的,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提供的价值及其载体,也就是说企业的使命是根据市场的客观现状和科学预测而得出的将来要完成的任务,是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客观需求所界定的未来的业务范围、能力要求和长远目标。例如,微软的使命描述:“让每一张桌子上、每一个家庭中都有一台计算机,都使用微软的软件”。

2、宗旨:宗旨包含做事的原则、方针、标准和精神。长虹的企业宗旨是这样描述:“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由此可见,对于企业而言,宗旨应该是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精神理念的灌输和宣扬,它描述的是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从主观层面上自我坚持和发扬的一种价值判断标准,它要清晰地界定出为了完成使命而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准则。

(二)基础不同

使命的外部基础是现有和潜在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率以及投资者的期望;内部基础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者的战略规划能力。使命的基础理所当然地侧重于客观性,是现实和规律所决定的,跟产品和业务息息相关。

宗旨的基础也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基础指的是广大基层员工、中层管理者和企业的经营层、决策层广泛认可的共同价值观;外部基础是被竞争者所忽略的行业范围内的有关要求和消费者对类似产品本身及其经营过程的一种期望。宗旨的基础是客观和主观的结合,由企业优势和竞争者劣势所决定,跟企业的员工和形象紧密相连。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三)作用不同

1、企业使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企业的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让内、外公众了解企业的发展远景;第二,表明企业和竞争者之间的差异,让消费者接受企业的远期规划;第三,准确界定目标消费者群体及其消费特征,让社会明确企业的定位范围。

宗旨的作用则在于:首先,帮助企业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思想,把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公之于众;其次是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种相关群体的利益,实现企业、行业、和消费者利益的统一和协调;再次,宗旨能体现企业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渗透出企业的经营的基本原则;最后,宗旨还可以发挥出企业的技术、质量、服务等经营环节的优势,体现出本企业业务的独特性。

二、使命和宗旨的制订

使命和宗旨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导致了这两个战略的要素在制订描述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使命的制订过程:

1、制订使命应该坚持的原则:(1)客观性。使命要有客观依据,而不能是空中楼阁。(2)挑战性。使命规划未来,必须有巨大的挑战性,才能激发所有员工的积极性。(3)可行性。如果不可行或者根本无法达到的使命,对企业来讲就是“鸡肋”,不但会令企业的发展徘徊不前,甚至打击员工的进取心。(4)概括性。使命界定的是企业的总体目标,必然要求其具有高度的的概括性,凝练企业发展的所有因素。

2、制订使命的步骤

(1)内外调研预测:主要是指对员工、投资者、消费者等群体的仔细调查研究,分析潜在市场占有率,预测未来的市场规模,掌握员工、投资者的期望。根据企业的经营能力、业务范围和资源禀赋,分析未来企业、行业的发展前景。

(2)考察对手使命:掌握竞争对手的使命,即使竞争者没有清晰的界定,企业也要根据竞争状况和行业经验进行分析。竞争对手的使命为消费者群体的变化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分析该发展方向与本企业发展的重合程度,明确竞争对手的使命描述方式。

(3)同化内部认识:通过内部会议、沟通等方式了解员工对使命的看法,在形成主导意见之后,广泛开展内部交流,吸取优秀建议,使内部在使命的认识上达成一致。

(4)清晰简单描述:把内部认可、外部接受的使命内容形成清晰、简单而高度概括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

(5)整合优化公布:接受内部建议,借用外部智力,对企业的使命进行思路、内容和语言上的整合优化,通过公众媒体或者本企业的宣传媒介公布出去。现实中是结合战略的规划设计共同形成的。

(二)宗旨的制订:企业宗旨必须符合下列的条件:(1)语言要做到精练:只有精炼的语言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记忆的可能性。(2)内容一定要清晰:含糊的表述和内容会误导普通的消费者,让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差生怀疑。(3)必须是独特的原则:宗旨中体现的原则必须是区别于竞争对手和其他经营者的,消费者会对独特性的能力、资源和承诺情有独衷。(4)必定是企业可以做到的承诺:企业的宗旨是以企业的资源、能力为基础的,是跟消费者、投资者、所有员工的期望息息相关的,必须是本企业可以做得的。(5)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在宗旨中要体现出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而不能只作泛泛而谈。(6)敢于提社会责任: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企业形象塑造的快捷手段,把这种责任意识强化在自己的宗旨中,充分体现了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社会为导向的良好的企业形象。

制订宗旨的的要求和使命的制订存在一些不同,但是制订的过程却基本一致,在制订的过程中参考使命的制订方法。

使命和宗旨是企业要在战略管理开始之前就充分酝酿,详细考核,认真推敲才形成的。必须关注二者的不同之处,强化使命和宗旨的相似之处,使清晰的使命和宗旨能出现在战略框架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7篇:核心价值观

论当代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因此自其形成以来,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和精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更为简洁、更为有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号召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征文活动,又掀起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二、学生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性价值观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和性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它既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也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既需要为人们描绘未来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也需要为人们指出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归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为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人们对世界、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深刻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人们思想上精神上的灵魂旗帜。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危机困难的时候,越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要把人们思想意志凝聚起来,没有一个有效发挥统摄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可想象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冲击的需要。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而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升文化软实力确立为国家战略,核心价值观之争日趋激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和说明中国,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逐步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舆论垄断,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

由上述可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一代生力军,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意义重大。

三、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 培育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要从现在做起,先让我们了解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有哪些:

首先,宣传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要体现到精神产品创作传播等方面,体现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传播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众化,普及化。

其二,坚持知行统一,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爱岗敬业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自觉履行党员公民的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结合起来,自觉地用核心价值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三,倡导核心价值导向,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社会认同评价体系。建立和健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评价体系,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建立各种制度体系包括法律规范、行为准则、道德标准长效机制等使之成为制度和约束社会各种行为的框架。

第四,抓住重点,发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树立一批坚持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和榜样,使人们见贤思齐,学有榜样,尤其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三个方面的重点。 第五,生产更多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品,激励鼓励人们健康向上。文学艺术要从千百年来我国人们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生活中,向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想社会中,从人民群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感天动地的故事中汲取养分,创造更多更好的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好作品,在人们中弘扬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最后,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要把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法律道德机制,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工职业规范,校规校纪,厂规厂纪,学生守则等建立健全结合起来,使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变成人民群众的制度约束和自觉行动。

四、学生如何培育与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不可能是朝夕之功。从历史上看,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育成熟用了上千年,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确立用了几百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赢得亿万群众也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从精神 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 都是所包含的精神价值与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之间的统一。

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作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千秋基业,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扎扎实实加以推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作用、科学内涵等的认识。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人们的价值期盼,深入研究当前社会存在的价值共识和主要分歧,进一步明确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要求。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分步实施,脚踏实地加以推进。

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蕴含的价值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许多思想理念、价值观念、方针原则,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追求,体现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新探索和最新认知,其中许多已经为广大群众所熟知、所接受。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把那些最富有时代精神、最富有实践特色、最富有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挖掘整理出来,使其成为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厚的理论根基。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多用典型示范、交流疏导、说服教育、民主讨论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要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要针对一些人鼓吹的所谓“普世价值”,从理论上讲清楚价值观从来都是具体的、社会的,抽象的共同价值观是不存在的,完全移植西方的价值理念只会把社会主义中国搞乱。

积极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既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研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行业在方方面面共同推动下,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如北京提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上海提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精神,解放军提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等等,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这既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民意的过程,也是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要鼓励不同城市、各行各业结合实际提炼自己的行业精神、城市精神,为最终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经验。要以适当方式组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进行讨论,吸引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整合多样化思想意识,推动形成社会共识。

第8篇:核心价值观

在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是一个重要方面。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正确把握他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对进一步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关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这里我们将其概括归纳为十个方面的基本思路。

1.重要意义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大学同师生座谈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为此他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群体思想多样和价值多元的条件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2.重要地位论。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发展物质文明这一“硬实力”,同时也包括发展精神文明这一“软实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文化软实力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民族素质、国民精神等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核”,离开这个“基本内核”,文化软实力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3.基本内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来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它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4.思想渊源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扶贫济困”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我们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培育目标论。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这里,他指明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标和主要目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也是行动向导。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就必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在当今中国,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构建全体国民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6.培育原则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自觉遵循和把握一条重要原则,那就是习近平所指出的,必须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这需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形成一种使各行各业工作与核心价值观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形成真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7.培育重点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但是从培育重点和难点的角度来说,必须抓住两个重点群体:一是党员干部群体。干部是群众的领头羊,干部带了头群众才能有劲头。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去感召群众、引领风尚;二是广大青少年群体。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为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8.培育载体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一是运用先进典型宣传。常言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年,重大典型、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宣传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中央电视台连续十多年开展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大反响,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二是运用电影、电视、戏曲等文艺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好文化、文艺的教育功能,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价值观教育主题文化活动;三是通过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等,同时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通过这些有效载体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四是发挥好公益广告宣传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有效载体,具有很好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五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方式,根据“微时代”媒体传播的新特点,努力在“微”字上下功夫,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和宣传力度。

9.培育方法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结合新的社会实际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一是宣传引导方法,即通过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多种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之中,以此引领社会舆论取向;二是活动引领方法,即通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积极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三是以文化人方法,即习近平说的“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其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作用,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0.培育环境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构建好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确保我们出台的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中,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使整个社会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道德风尚,形成扶正祛邪、公平正义的良好风气,引导全体公民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第9篇: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

☆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一个企业必须拥有的终极信念,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它也是影响与表明企业如何生存的立场。

所以说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

☆天奇涂装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积极主动 勤奋苦干 勇当责任 不找借口 坚持操守 经验分享 心怀感恩

☆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

引用美国作家佛格森(Marilyn Ferguson)的一句话“别指望谁能推着你走,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这句话完美的解释了积极主动一词的意思。

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

☆1.1积极主动心态和消极被动心态的差别 积极主动:

积极的自我意识

明确的目标

良好的自我状态 消极被动:

消极的自我意识

模糊的目标

委靡的自我状态

☆1.2两种心态的不同特征

积极主动:认真思考,作出选择 面对难题:

消极被动:不动脑筋,安于现状

☆1.3两种心态的结果

积极主动的人获得成功。

消极被动的人获得失败。

☆1.4培养积极的心态

☆1.4.1转变思维,多角度的看待问题,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

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暂时没找到而已,相信不久就会看到。 一个问题由多种解决方法。

☆1.4.2采用积极的思维反应模式 主动积极与被动消极的语言

我决定去

我不得不去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感受

他令我非常生气 我能

我无能为力

☆1.4.3确定最佳的注意力范围 积极心态

1:总是注意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并想办法改进。 2:总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想办法解决的范围。 3:总是先寻求自己的改变,从而带动别人改变。

消极心态

1:总是注意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

2:总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不能解决的范围。 3:总是希望别人先改变,自己才改变。

☆1.4.4培养鉴定的信念

1:确定“我一定能”的概念。

我想,我能。

我想。我一定能。 2:减少借口。

3:消除思想垃圾。

4:使用积极的提示语言。

如果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就能做到。

在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会变得更好而又更好。

不论我以前是什么人,或者现在是什么人,倘若我凭积极的心态去做,我都能变成我想做的人。

☆勤奋苦干

1、对工作勤奋的第一个态度是千万不要为工资而工作。

所有的有心者,成功者,他们工作的目的绝不是为了那一份收入,他们看到的是工作后面的机会,工作后面的学习环境,工作后面的成长过程。当然,工作固然也是为了生计,但比生计更重要的是什么?是品格的朔造,能力的提高。

我觉得,如果你的工作目的只是为了生计,那么,和一个乞丐并没有多大区别。我们和乞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是因为我们需要有质量的生活,需要体面的生活,需要能按自己所希望过的生活。

乞丐难道他会这么想吗?我得好好干,然后去欧洲旅游一次,去五星级酒店住几天?

如果你希望有这样的生活质量,你的目光就不能盯着薪水,而是看到工作之中的学习机会,现在的付出是为了以后的更大的获得。品格的朔造,能力的提高要比薪水重要万倍,坚持了这一点,未来的收入将会远远超过你现在所获得的,没有人能阻挡得了。人生的幸福不在于过去,也不在于现在,而在于将来。先苦后甜,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里,要想让自己抓住机遇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求自己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勤奋和努力,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才能够达成愿望。所以,不管我们现在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

2、对待工作勤奋的第二个态度是将你手边的工作努力做到最好

这是所有成功者总结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中占首位的因素。

要想步入成功的殿堂,最好的办法是将目前手中的工作做到最好。如果你做好了,你不用担心没有人看不见,没有人不认可你,因为你如果是金子,总会闪光。人生还漫长,幸福与否,成功与否,不在于三五年。因为你这样做,可贵的并不是你所做工作的结果,而是你所形成和表现出一种态度,一种品格。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也不是每一个士兵都可以成为元帅或将军,但是,你可以确保自己做一个最优秀的士兵。

3、第三个对待工作勤奋的态度是绝不拖延。

世界上最不费力的事就是拖延时间。大多数失败者犯的致命性错误就在于此,也没有比拖延更能耗费宝贵的生命了。 对成功来说,拖延是最具破坏性,是最危险的习惯。拖延的表现是什么?就是今天的事明天做,现在的事以后做,自己的事等待别人做,能做的事一直拖着不做,而且,总是能为自己找到理由。今天太累,明天做还来得及,反正老板也不急着要,等几天不要紧。

在工作中拖延的代价你是无法承受的,记住,拖延和懒惰是兄弟,两者总是同时出现。有句古话,业精于勤,荒于嬉。拖延和懒惰只会带你坠入贫穷的深渊。拖延的反面是什么?就是马上行动。所以,如果你有拖延的恶习,克服的方法只有一个,马上行动。

4、对待工作勤奋的第四个态度是努力苦干。

所有的工作没有捷径,只有苦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学习是这样,工作同样是这样。

从小开始,我们接触的教育就是从努力开始的。在家中,父母告诫我们,要努力学习;在学校里,老师也会告诉我们,要努力才能考得上大学,上了大学才会出人头地。今天,在工作中很少有人会告诉你,要努力,只有自己不断提醒自己,要努力干,才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所以不断提醒自己努力的人最终都成功了。

以前有一个国王,发布诏书,要求把全国所具有的智慧、哲理编辑起来,三年时间后,这些智慧和哲理共计有十本书那么多,国王认为太繁锁,于是精简到一本书,还是不够精炼,于是又精简到一页,国王还要求修改,最后只剩下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只有勤奋苦干,才会有收获。

☆勇当责任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

“造物在赋予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责任。” 人从出生一开始,就要承担来自各方面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责任既是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也是一个人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只有心怀责任,勇于担当,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组织的信任。

责任是一个人安身立命、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在其位、谋其政、做其事、尽其责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是一名工作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责任是卓越企业文化的核心 责任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 责任是造就基业长青的源动力 责任是造就卓越团队的内推力

1、责任就是敬业

敬业对工作态度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

工作态度就是竞争力。

在公司里,员工与员工之间在竞争智慧与能力的同时,也在竞争态度。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

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投入工作的心血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地更为理想。

2、责任就是忠诚

忠诚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如果你选择了为某一个公司工作,那就真诚地、负责地干吧;如果他付给你薪水,让你得到温饱,那就称赞他、感激他、支持他和他站在一起。

职场犹如战场。身在职场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把“忠诚”作为一种职场生存方式。 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谋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忠诚是多么珍贵的美德。

忠诚是职场中最值得重视的美德,只有所有的员工对企业忠诚,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才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力往同处用,推动企业走向成功。

公司用人不仅仅看重个人能力,更看重品质,个人品质中的关键就是忠诚度。在这个世界上,那种既有能力又有忠诚的人才是每个企业渴求的理想人才。

对公司忠诚并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要用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来体现的。除了做好份内的事情外,还应该表现出对公司兴旺和成功的兴趣,不管管理者在不在身边,都要像对待自己的东西一样照看好公司的设备和财产。

忠诚是一种职业生存方式。如果选择了为某一个公司工作,那就真诚地、负责地干吧!

3、责任就是效率优先

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作聪明的设计工作期限,希望工作的完成期限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而后延。优秀的员工都会牢记工作期限,并清晰地明白,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昨天。

一个总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员工,永远是成功的。其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将会征服所有的老板。

成功在于“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效率之中。

为了督促自己高效率地工作,尽快完成公司交给为自己的任务,在工作开始前,审慎地制定工作进度表。“凡事预则立”。如果能制定好一个高明的工作进度表,就能真正掌握好时间,在期限内出色地完成工作。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公司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员工务必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理念。一个总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员工,永远是成功的。

比尔·盖茨说过:“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完事务的人能够生存。”

只有效率高的人才能挤出时间来完成更多的事,这也是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内容之一。帕金森定律认为:低效的工作会占满所有的时间。

不要把工作战线拉得太长,而是尽快完成某项任务,当然必须保证工作完成的质量。

4、心中常存责任感

据说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book of stop here”.(责任到此,不能再推)。如果你在工作中,对待每一件事都是“book of stop here”,出现问题也拒不推脱,而是设法改善,那么你将赢得足够的尊敬和荣誉。

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要负起一定的责任。正因如此,人才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责任感与责任不同。责任是指对任务的一种负责和承担,而责任感则是一个人对待任务,对待公司的态度。责任感是简单而无价的。

缺乏责任感的员工,不会视企业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影响企业的利益而感到不安,更不会为企业着想,替企业留住忠诚顾客。遇事他们总是推卸责任。

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不仅仅要完成份内工作,而且要时时刻刻为企业着想。公司会为拥有这样的员工感到骄傲,这样的员工才能得到公司的信任。

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态度,自然而然地就会担负起责任;当一个人自然而然地做一件事情时,当然不会觉得麻烦,更不会觉得劳累。

☆不找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

美国西点军校200年以来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这一理念,无数西点毕业生在人生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我们需要的正是具备这种精神的人。

在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只是我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甚至我们根本就不愿说出来。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价确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恶习少。

那工作中,常常会有什么样的借口呢?

1、他们作决定时根本就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所以这个不应当是我的责任。

(许多借口总是把“不”、“不是”、“没有”与“我”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潜台词就是“这是与我无关”,不愿承担责任,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个别人。一个团队中,是不应该有“我”与“别人”的区别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能获得上司的信赖和尊重。如果人人都寻找借口,无形中会提高沟通成本,削弱团队协调作战的能力。)

2、这几个星期我很忙,我尽快做。

(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容易让人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在每个公司里都存在着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似乎尽职尽责了,但是,他们把本应1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变得需要半天的时间甚至更多。因为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接一个的任务,他们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逃避。

3、我们以前从没那么做过或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

寻找借口的人都是因循守旧的人,他们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自动自发工作的能力,因此,期许他们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是徒劳的。借口会让他们躺在以前的经验、规则和思维惯性上舒服的睡大觉。

4、我从没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干这项工作

这其实视为自己的能力或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失误寻找借口,这样做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可能让人如意一世。没有谁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确的态度是正视现实,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优秀的员工从不在工作中寻找任何借口,他们总是把每一项工作尽力做到超出客户的预期,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推诿;他们总是出色的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替上级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尽全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对同时提出的帮助要求,从不找任何借口推托或延迟。

工作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

☆坚持操守

职业操守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从的最低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

具有基础性、制约性特点,凡从业者必须做到的要求。 忠诚于所属企业、维护企业利益、维护企业荣誉、保守企业秘密、做好本职工作、重视自己的工作、要有团队协作精神、要文明礼貌、要公私分明。

1、忠诚于所属企业 员工首先应该对企业忠诚

做好本职是对企业忠诚的基本体现 忠诚敬业利于公司,更利于自己

养成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感,个人品牌价值将倍增。 品牌价值高的人永不失业,在职场非常抢手。

2、维护企业利益

工作时间属于组织,请放下私事; 不要将公司的物品私有化; 克制贪念,不为利益所动;

提供超值的工作表现,尽力为公司增加效益; 微不足道处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操守

3、维护企业荣誉

每个员工都是组织的代言人;

做有损组织形象的事情就如同侮辱自己; 组织在我心中,随时随地维护其声誉。

4、保守企业秘密

履行保密承诺(协议); 阻止泄密行为;

防止受控文件外流;

防止于公司负面的信息传播; 沉默是金。少说多做。

5、做好本职工作

任何情况下首要是做好本职; 对别人的工作真诚的提供帮助; 不对他人工作指手划脚; 用热情感动自己和他人; 学会享受自己的工作。

☆经验分享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学海无涯”,意思是学问像海洋一样,无边无际。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东西你都会,当你在工作生活中,总会出现你不会做的事,你要怎么办呢?这时候如果有人在傍边指点你一下,把他的经验告诉你,你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学到更多的东西。

所以说,大家要学会分享。如果你有6个苹果,你留下1个,把另外5个给别人吃。当你给别人吃的时候,你并不知道别人能还给你什么,但你一定要给。因为别人吃了你的苹果以后,当他有了橘子,一定会给你一个,因为他记得你曾经给过他1个苹果。最后,你得到的水果总量不会增加,还是6个水果,但是你的生命的丰富性成倍增加,你看到了6种不同的水果,品尝到了6种不同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你学会了在6个人之间进行人与人最重要的精神、思想、物质的交换。这种交换能力一旦确立,你在这个世界上就会不断得到别人的帮助。

身为管理人员,要乐于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拿出与下属分享。这样的好处,第一,可以加强对下属的影响力,树立领导者的威信;第二,可以给下属学习的机会,少走很多弯路;第三,有助于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优秀地完成部门的职能工作。

☆心怀感恩

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这个和谐稳定、经济繁荣的社会,享受着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有过的富有生活,心中应该是幸福的、愉快的、洒满阳光的。然而有些人他们整天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抱怨单位领导的处事不公,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抱怨着家庭的不和谐,抱怨着父母的唠叨。没有一项事物能让他们得到快乐和满足,他们的工作、生活正被无休止的抱怨所充斥着,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这不能不说现在虽然享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有些人却缺乏了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就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用百倍的努力去工作去奋斗,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感恩”是我们幸福生活、快乐工作的思想源泉。我们每一位天奇员工都应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学会感恩,我们就会变得宽容,不再抱怨,不再计较;学会感恩,我们便会以一种更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去奉献;学会感恩,我们会摒弃那些隐暗自私的欲望,净化我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天奇员工,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工作,它不仅给了我们生存的物质,还为我们提供了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让我们的人生阅历得以丰富,让我们的人格得以锻炼,让我们的聪明才智找到萌芽的乐土。对同事,我们要心怀感恩,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还得依靠团队的力量,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有了大家的共同奋斗,才能创造辉煌的业绩„„

感恩是一种奉献精神,感恩行动成就精彩的人生。心存感恩,知足惜福,知足长乐。

上一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下一篇:准确认识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