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背景

2022-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背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 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意义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路径,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完善课程设置,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体系;可行性路径

近几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2014年全国GDP增速稍有下降的情况下,仍实现了1 300万的新增就业。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指出,201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创历史最高。在新形势下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推动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鼓励劳动者转变观念、自主创业,实现多种渠道就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深化高校创业就业教育改革,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促进毕业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保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中国新常态下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双引擎”之一,由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并强调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局面。大学生作为新时期创新创业的主体和“草根创业”的重要力量,对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既要求大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求他们积极投身实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走“需求拉动、创新驱动”之路,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指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创业精神、坚定创业意志,激发创业思维,提升受教育者的创业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高校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了解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面临的就业压力,意识到创业是保证顺利就业的重要出路。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坚定不畏困难、积极创业的决心。同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信心和竞争意识,为成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授创新创业知识。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多学科的创新创业知识,例如相关专业技术、人事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法律、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为创新创业创造条件。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受教育者具备创新创业技能,既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又有切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对社会经济形式的分析判断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团队沟通协作能力、项目运作能力、综合利用资源的能力等。创业教育的多元化是由创业能力的多元性决定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要依靠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更应该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实习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1.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的贯彻落实,各种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力推动了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经济发展动能和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时期,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于充分激发社会的创造力,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实成为促进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助推力。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提升综合素质,需要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优化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进校企合作,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传统教育相比,学生要想实现创新创业,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在这个大背景下,就要求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涵盖更为广阔的内容,涉及更多的领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实践经验的积累,从专业技术知识到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都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知识、积极投身实践,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3.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发凸显,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很好地修改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滞后性,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矛盾,形成了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人才供给的不平衡和错位,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困难。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養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应对就业市场变化的能力,为毕业生提供了成功创业的可能,有效地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就业质量。

4.引导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毕业生成功创业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成功率却一直偏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帮助,引导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毕业生成功创业。创业课程的开展使受教育者掌握多学科的创新创业知识,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创新创业创造条件。高校通过开展创业课程、搭建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对创新项目和创业活动进行指导和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帮助大学生开阔思路,提高技能,在课堂和实践中不断成长。

二、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近年来掀起的“创业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高校重视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尽完善,与专业结合度欠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陈旧,师资队伍薄弱,教学形式单一,指导帮扶不够,缺少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待完善。

(一)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定位模糊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高校纷纷加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但一些高校由于缺乏对创新创业内涵的正确认识,不顾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在缺乏准确定位的情况下生搬硬套,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浪费了教育资源。一些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笼统地理解为以培养企业家为目的,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以培养多少企业家来衡量,一味要求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要富有科技含量、有國际视野,却忽略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在深入培养、不断实践中取得的,企业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市场的磨砺中不断养成的。例如众所周知的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巨头,都是草根创业起家,在不断的历练中取得创业成功的。以创业结果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必然导致创业教育的理解过于狭隘,效果不够理想。而创新创业真正的宗旨是引导大学生追求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关注不断变化的世界和商机,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出个体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从而为国家、企业和人类社会带来良性发展。

(二)与专业结合度不够,教育效果不理想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需经历第二课堂、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这三个阶段,呈递进式发展。近年来,高校普遍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但多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内容,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创业基础课程,没有真正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中去,未能与专业教育形成完整的互相嵌入的课程体系。一些高校将第二课堂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等同,设立创业中心,并通过创业协会、创业社团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相关学生活动。我们应该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创新能力、创业技能的培训,应该以专业教育为深层次基础,这些将创新创业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理解为通识教育或第二课堂活动的认识误区,不仅使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内在动力,同时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学生不能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完整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坚持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科体系,以保证教育质量。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应涵盖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学分政策等诸多方面。但从目前情况看,高校在教育体系方面都不够完善,仍停留在开设就业指导基础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等阶段,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通过开展相关讲座、举办创新创业竞赛等学生活动的形式开展,很少开展创业实际模拟等时效性较强的实践形式,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

三、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可行性路径探讨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创业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和支撑,在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深度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发挥专业教育的优势,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其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挖掘创新点,鼓励学生收集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信息,从而激发创新创业的动力。挖掘与专业教育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结合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满足专业和创新创业人才需求。同时,高校应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定一体化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师资力量、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高校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依托全面系统的课程载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课程内容方面,建设理论水平高、实务性强的系列课程,包含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法律、领导科学等诸多方面,根据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要求分阶段、分模块地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方面,将课堂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创新实验、创业实训、创业实战等方式来进行。

(三)激活高校用人制度,提升创新创业师资力量

高校应培养既具有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这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首先,加强校内创业教师的培训,引导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通过开展专项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能力。其次,激活高校用人制度和人才引入机制,建立创新创业导师聘任制度,吸收成功创业的优秀校友、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及其他创业优秀人才,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担任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聘请社会上的创业成功人士为客座教授,定期开展就业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常态化的指导。

(四)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校应遵循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能力提升为目标,搭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形成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应加强校企合作,搭建高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采取校企联合的模式,在企业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采取产学研结合的形式,整合高校人才与企业资本的优势,加快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美春,方经奎.高校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行性路径探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5).

[2]陈虎,张旭辉.基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课程与教材,2011(5).

[3]周营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2010(1).

[4]吴益锋,田夏.大学生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2).

[5]陈池.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高校创业教育热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10).

作者:刘栩静

第2篇:“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的研究

摘要:随着高新产业不断兴起,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之一,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国外优秀的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我国高校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模式的构建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教育模式

当今社会是重视创新技术与人才的社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新的教育模式[1],已然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难题。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研究开发了创新培训课程,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仍不能实现和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有些创业课程只是拘泥于书本,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大赛参与积极性不高,想要自主创业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笔者通过对我国目前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并与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学生角度、高校角度、政府角度以及社会角度等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出我国高校教育模式的优点与不足,以期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经验。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多样性探村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

我国在2002年4月,开启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体系的构建,并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大学作为试点院校。截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列为正式的学习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如今创新创业在我国高校的发展模式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主体教育模式、个性教育模式及全面发展教育模式三个模式,具体如下。

1.主体教育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主体教育模式主张人本教育,以学生为整个教育模式主体,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开发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潜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锻炼,使其创造意识、创造素质和创造能力有机结合,最终成为国家之栋梁,用自己的创造力为国之富强而奋斗。例如:以第二课堂[3]形式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培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和精神,最终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中国人民大学是采用该模式的一个典型院校。

2.个性教育模式。个性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制定出符合该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相对应的教育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学生们在该特性上潜在的能力,进而激发起无限的创造力意识,避免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教育僵硬化效应,为学生能够全面进步和综合发展提供条件,为社会培育更优秀更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3.全面发展教育模式。全面发展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将书本上所学知识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并从中领悟到自己独有的思考和运用方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体会到社会实践当中的磨炼,进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创新型人才,具备创造意识。例如:以第二课堂[3]形式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培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和精神,最终使得學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中国人民大学是采用该模式的一个典型院校。

(二)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

1.聚焦模式。聚焦模式是比较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其代表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育范围为学院内经过严格选拔的优秀学生。通过健全的专业课程教育和管理,由学院来承担所有教育细节。通过半个多世纪不断完善改进的教学,哈佛大学商学院给予创新精神全新的界定,不仅包括创造财富,还包括创造新生事物,在其熏陶下,毕业生大多会选择创业且获得成功。

2.磁石模式。磁石模式的范围比较大,一般为面向全校,有单一磁石模式和多重磁石模式。单一磁石模式的代表是麻省理工大学,通过学校的创业教育管理中心为学生提供创业课程,使得学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都可以修读相关课程,由于学生专业出身不同,可以多角度探讨创业想法,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很有帮助。多重磁石模式的代表为斯坦福大学,有多个创业教育管理中心,分别在不同的学院创建,除了开设创业课程外,经常邀请成功企业家、创业家和优秀校友举办讲座,使他们将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学生们进行分享。另外,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类似商业计划竞赛一样的,由创业企业家举行的企业实践活动。通过鼓励学生积极投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战锻炼。

3.辐射模式。辐射模式[4]是面向全校师生,支持不同的学院、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来。采用该模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康奈尔大学,该学校将知识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学员可以根据自身专业不同选择不同的创业知识课程。该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由创新创业管理中心统一指导、整体规划,出发点是因材施教,分享不同学院的创业教育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并且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优秀的教师投入创业教育体系。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一)两国创新创业对比分析

学者徐琼[5]在她的论文《中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比较》中把中国和美国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对比后发现,尽管两国大学所使用的模式有类似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美国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大量的资金倾斜和政策支持,并且起步早,具有更坚实的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而我国教育本身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近年才刚刚开始研究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实际和人民需求不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并不能照搬美国的模式,必须探索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的独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二)我国创新创业模式分析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多数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并不能明确其真实的含义[6],对其意义的理解也不是很到位。目前,人们对创新理念的认同度不高,对于有创新和创业需求的学生,社会给予的支持和理解也不够。大多数学生害怕冒险,不敢轻易创业。特别是家庭对于学生创业大多保持不支持态度,这对学生创业也有很大的影响。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基于课堂理论教学,虽然也有一些创新性和创业性的实践活动,但大部分活动都是流于形式,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大部分实践活动都是由学校而非企业组织起来的,如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培训班和商业策划竞赛,结果就是参与人数不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也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创业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在创业这条路上往往缺乏自信和疏于准备,并且由于基础教育基地的限制,只有一部分学生有机会真正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多数情况下还是“纸上谈兵”的形式,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参与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三、总结

通过研究,笔者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与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总结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希望能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这也是笔者最终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从我国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狀况来说,笔者认为,我国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体系的构建中,应将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为立足点,然后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融入各大高校教育模式中,在全国范围内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对创业的信心,集中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创新创业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马楠,曾玲晖,刘叶.基于协同创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

[2]李洪修,马罗丹.美国大学创业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

[3]李雨亭.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7,(01).

[4]商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5]徐琼.中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09.

[6]陶慧.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18,(06).

作者:熊聪聪 赵会民 赵丛 谢兵 余梓铭

第3篇: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非重点师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从2002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航 等9所高校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起,已走过14年历程。在这期间9所院校中逐渐形成了三类创新创业模式,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非常好借鉴和启发。但是,这9所试点院校都是重点高校又理工科类高校居多,在学生的专业指导、知识结构和学校资金、科研能力等方面有着优势,要在全国推广有一定局限。而今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下,非重点师范高校如何在借鉴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非重点师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尤为重要。笔者在非重点师范高校从事教学和学生管理30余年,在通过学习、研究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针对构建非重点师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多层次多维度地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研究。

关键词:非重点师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重大意义

世界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占主导地位,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靠于科技创新的水平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创新、与创业已成为经济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我国历届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也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是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2006年初,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布了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2010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各个高校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2015年李克强總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党的“十八大”也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领域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实践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就业,要求各级政府贯彻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做好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由此可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敢于创新的民族才能是充满活力有希望的民族,善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深刻的战略性。做好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也任何一所高校必尽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一)创新创业概念

创新与创业是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又有相互的联系,因此必须明白他们各自的概念。

创新的概念涉及面很广,包含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广泛领域。原意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更新;第二、创新的东西;第三、改变。总的意思是破除旧的,确立新的。创新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推动着人类历史不断进步,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充满了创新、创造性思维实践和创造力发挥的历史。

创业的概念在“辞海”里定义为“创业基业”,突出开端的艰难以及过程的开拓与创新意义。刘建钧认为,创业是一种创建企业的过程,或者说是创建企业的活动。他指出创业活动必然涉及创新,但创新不一定是创业活动【1】。创业要体现出创业者个体或团队为了改变现状,造福社会和后人,努力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艰苦奋斗过程。创业活动具有开拓性、自主性、功利性的基本特征。不难看出,创业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通常指创建一个新的企业或经济实体;广义的创业一般指创造新事业的过程。

创新与创业从概念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源泉和前提,甚至是核心和本质。清华大学学者雷家骕认为创业是创新的特殊形态。因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是创新的目的与归宿,反过来也会推动创新的发展。

(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关于创新教育,目前世界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其一,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精神、思维、创造能力说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这种定义认为它是一种理念和思想。其二,创新教育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好的开展创新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增强人的创新能力为主的要目的的各种教育活动都称为创新教育。这种定义认为它是一种能力教育。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198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的。大会指出:创业教育是从广义上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郭丽君等人认为:因而创业教育应包含三层目标:第一层是通过学习了解创业;第二层是通过学习成为具有创业品质、精神和能力的人;第三层是通过学习成为经营企业的企业家【3】。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工商企业活动的综合能力教育,让学生从单纯的就业求职者成为职业岗位的缔造热,既创业者。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更应成为渗透于人们生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理念。

总之,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二者的目标趋向是一致的,都是着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素质发展的总体把握,而创业教育看重的是如何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尽管内容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但二者要达到的目标高度一致,其共性远远大于个性。在教学过程的实践中,一方面从二者的内容、方式来看极其相似,完全应该整合相互渗透。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统一的,所以,应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统一的范畴进行分析和研究。

中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杨芳主任在《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是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主要载体,以开发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意识、人格、知识、思维、能力等的素质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的新指认,也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诠释。从广义上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关于创造新的伟大事业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从狭义上讲,它是关于创造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走上主动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的教育改革活动。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较,更要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根本性要求。它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这也将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中创新是灵魂,创业是载体,创新创业是一种实践行为,更强调事业心与开拓能力的培养。

三、非重点师范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首次提出“创业教育”这一概念至今已有27年的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在1998年12月对创业教育的理念正式回应,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清华大学举办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后来各个高校也进行了推广。1999年由中央、科协、全国学联在全国共同举办了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开始进入我国高校。教育部于2002年将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航、武汉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黑龙江大学、南京经济学院以及西北工业大学9所高校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式启动。从此,政府不断出台各项政策,支持和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教育部高教司在2003年举办了“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澳大利亚创业教育专家Petersheldrake来中国讲学,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学习【4】。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会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于2005年8月在华开展了KAB高校创业教育项目,到目前《大学生KAB创业基础》项目已经在全国六百多所高校实施开展,还建立了该项目“KAB中国创业教育网”为高校师生提供创业信息、实践机会、专家指导和成员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中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符合国情的完整的、制度化的教育体系和模式。虽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较多,但是大多没有经过实践和检验,还不能作为成熟的教育模式进行统一推广。从国内所有高校的情况来看,教育部在2002年定为创业教育试点的9所院校处于领先地位。在这9所院校中逐渐形成了三类创新创业模式。

第一种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将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将第一、第二课堂相整合。在第一课堂设置创业管理、创业精神,风险投资等创业教育类课程,结合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教授学生进行创业所必须的知识。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举办各种竞赛和活动,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种以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教育模式。它一方面在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综合素质培育,另一方面学校为学生创业提供所需的技术咨询和资金。上海交大始终突出贯彻三个基点(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新教育)和三个转变(专才向通才转变,教学向教育转变,传授向学习转变),并以此为指导来确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内容【5】。

第三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此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是一种创业技能培训教育。学习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同时还专门设立三百万元的创业基金,对评估后的学生创业计划提供天使种子资金。学校还成立了科技园、技孵化器以搭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毋庸置疑这三种模式确实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非常好借鉴和启发,有许多理念和思路对于师范类高校来说可以进行移植。然而应该看到这三种模式的出处有一定的特殊。第一,三种模式都是出自既是211又是985的重点高校;第二,多是理工科类高校,这些高校在学生的專业指导、知识结构和学校资金、科研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因此,师范类高校特别是非重点师范类高校,在借鉴三种模式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师范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尤为重要。

(一)非重点师范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更多高校的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还主要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并没有把它当作是一种长期培养优秀人才的行为,导致内涵和价值缩水。有的高校仅仅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计划大赛等简单的形式,过分注意了比赛成绩的追求,功利化的因素较多,还有的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经理人而非具有事业心和开拓精神的创业者,导致创业活动停留在了利润与财富创造的功利性层面上,并没有上升到开创事业的理性层面。

2.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之间存在脱节,不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讲座的业余教育活动进行,基本停留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并没有融入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实施过程中基本与学科专业教育脱节。黑龙江大学原校长衣俊卿认为:首先,这种认识和实践把创新与创造平庸化为单纯的技巧与操作,从根本上忽略了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深层次基础;其次,这种局限于操作和技巧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暗含了一种狭隘认识,也就是无需从根本对现有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只需添加创造学的知识和创业的技能,就可以实现相应的目标;再次,这种认识和实践会把中国的高等教育引向歧途,最终会导致中华名族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枯竭。在他看来,人的创造性、创新和创业能力并不能向具体的技能和技巧那样传授,它必须通过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涵的文化精神的熏陶,才能潜移默化生成,创业教育应深深地依赖于专业教育,所以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欠缺,教育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据还不完全统计双创教育领域的师生比例约为2000:1,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比例甚至会更高。不仅如此,从目前从事双创教学师资队伍人员的组成状况来看,大多缺乏企业管理和创业经验,有的只是接受了短期的培训,讲课内容只能局限在理论分析,无法真心培养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因此很难达到经验分享与创意激发的教学效果。

4.创新创业教育停留于浅层。双创教育不同于普通知识传授型课程,不但偏向于经验分享与创意激发,更总要的是围绕商业之道及其相关的核心价值进行一种感染与思路整合。而直接从高校内部经由简单的培训,就充当双创教育师资的薄弱现实,可能会是双创教育变成新的“素质教育”,而让“素质”进一步蒙尘。

这种情况下的双创教育,似乎更多是一些简单肤浅的画一张商业策划书,要么本末倒置,过于强调创业之“术”,忽视创业之“道”。学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努力靠近双创的发展需要,就必然执行处许多的创业“速成班”,比如把生涯教育课程改个名字,然后加一些创业相关知识,即是创业教育的升;或者找一些企业家做相关的演讲、顾问、教练,即说明创业与现实接轨。更有甚之,动员学生把旺盛的精力用去送货,低买高卖各种小商品等,以此催生花样繁多的“创业项目”来体现校方的双创教育成果。

(二)非重点师范类院校双创教育中,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的创业欲望与动机不够强,大部分就读师范的学生存有传统的“吃黄粮”思想;选择学师范专业就是为了当老师求安稳,所以,更愿意把精力用于修炼成为传统的“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素质和能力上,死守教师职业。他们认为创业教育只是为将来创业服务的技能型培训,自己不需要创业,也就不需要创业教育的培训,似乎把自己变成了双创教育的“局外人”。对双创教育的认可度不够,主观能动性不强。

2、部分学生虽有一定的创业愿望,但受到专业、学科背景的限制,短时间内还不够突破知识、经验、技术与资金方面的阻碍。尤其是师范类学生对行业的运行规律、要求、技术、管理、信息都不太熟悉,又在产品的开发中会过于依赖他人,以至于创业成为了师范类学生的一大难题。

四 非重点师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管理体制的改革,社会氛围、文化分文、社会文化的速立,政府政策和导向的加强等各个方面。同时,它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它的效果与成果有了能短期内难以显现。所以,需要政府和社会继续不断助力,更需高校不断主动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才能使我国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由低级向高级,又简单模仿向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模式上发展,已达到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一)确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及魄力的人,因此,双创教育要围绕此目的展开。

1.创新创业意识熏陶

创新创业意识是指人对创新创业活动自觉的反映,也就是对创业者行为祈祷促进和动力作用的个人心理倾向,包含需要、动机、意志等心理成分。需要是源,动机是泉,意志是刃,支配着创新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的根本源泉,必须高度重视,唤起意识,调动出学生的欲望。

2.创新创业观念教育

创新创业观念属于思想范畴,是对创新创业的意义、目标以及行为的理解和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教育的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避免误区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和思考毕业后前进的方向并为之做出努力。

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更新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思想观念,避免“守株待兔”的被动就业误区,避免守业型教育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的不适应,甚至背道而驰的现象。

3.创新创业素质提升

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需要具备明显的素质和特点。其中素质包含了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政治思想素质事关创业者努力的方向及效益取向;道德素质对创业成败起至关重要的技术性作用;心理素质与情商(AQ)息息相关,表现为对挫折和逆境的反应;身体素质是做好一切的前提和基础。

4.创新创业精神激励

创新创业精神是创业者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勇于进取、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勇担责任、团队精神等品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在30年中追踪研究了800人的成长过程。发现成就最大的20%与最小的20%最明显差异就在于个性的不同。高成就者具有自信、进取心、坚持住等特征。要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或潜在的创业者,鼓励学生的开拓创新与敢为精神,教学生会自我发展至关重要。

5.创新创业能力强化

创新创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创新创业精神的體现,与先天的性格气质有关,但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来获得,既有特殊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理机制。包含了创新创业认知能力(认知环境、自我把握机会的能力)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科技应用,分析,解决问题,应变能力等)社会能力(社会交际和适应能力等方面)。

6.创新创业知识学习

知识是创新创业的支点。这里的知识既是指创新创业过程中涉及的政策、法律、申办程序、管理,运营等知识,更是指带有跨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师范类高校在知识培养上应注意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力求让学生的知识结构为”T”型,上横代表知识的高度和广度,下横代表知识的力度和深度。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将来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在创业领域才能有更好的适应性及成功率。

(二)完善校内创新创业管理、教育及研究体系

1、高校有了明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思想和确立了双创教育的基本内容后,必须要有实行有力的教育组织领导机构。笔者认为,对于师范类高校可以借鉴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中的大学主导模式(独立的团队与组织)、大学嵌入式模式(在已有的组织中加入创业教育功能)、学院主导协作模式(若干学院共同管理,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中),把这三种模式有机结合,即可以加强影响力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性,又能实现资源共享综合考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特点。同时,还要结合校的层次、类别和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形成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校级管理机构。校级管理机构中,必须由校级主要党政挂帅,教育专家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在负责统筹推进双创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设立的管理机构沟通和交流,整合校内外一切力量和资源,指导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现了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应当从约束大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向促进大学生思维和解放能力的方向发展;其次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灵活交融的综合知识学习转变;再次要从学生被动的接受向主动参与课程设置和讨论的方向转变。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定位上,一要注意课程要与学科教育、专业教育融合,二要注意课程的国际化发展,要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在课程的内容设计上,要包含创业意识的类通性课程,创业知识、素质、能力、精神提升类等专业技能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特色上,要把握高校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特点,与原有学科相结合开展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从一般的情况来看,工科类学生适合进行技术类创新创业教育,文科类院校可能会更擅长创意类创新创业教育。在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的跨度上,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年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当有所不同的侧重点;也就是要有普及性课程和核心性课程之分;普及性课程面向全部学生进行,适合以只选课与专业课时融合的形式出现,核心型课程属于进阶课程,针对有创业意向和潜力的学生开发和讲授。

与此同时,伴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立,教育教学改革也要深化,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应与时俱进。首先,要从传统的满堂灌式的传授方式向开放、讨论式的互动教学方式转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育、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其次,在教学评价上要提倡多元化,不能单纯以学生的成绩论成败,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和教育的多元化;再次,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的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适应力;最后,高校的管理模式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管理中心应当下移,弱化行政化,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使师生更有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可锻炼学生启发性思维,利于形成宽松、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3、加强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和主体,其知识水平、授课水平、实践经验等素质对教育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培养人才质量高低的关键;同时可以通过自身树立榜样用创业精神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教育及教学的过程中。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必然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综合性极强,需要教师及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时俱进的授课技巧,更要有创新创业的实际体验和实践。目前师范类高校的创业师资主要来自高校辅导员和就业中心、部分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以及管理或商科类的教师,理论知识不够系统,更缺乏实际的创业体验和经验;所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而又任重道远,应力求加快改变现状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只凭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配合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才可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是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形式应呈现出多样性。第一,高校可以加强与校外企业联系,这方面要从分发挥二级学院(系)的作用,在专业对口企业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走校企联合道路。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在企业从事1-2个月的实践活动,真正感受企业文化熟悉企业情况,参与企业管理和时间得到真正的锻炼,同时也能為企业带来新鲜的活力,实现一举两得的功效。比较成功的做法是“暑期实习生”的模式,组织大三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第二,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建企业实体,当前已有众多高校有自己的校办企业,在实体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的场所和氛围。第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发挥好科技园的孵化功能,将老师或学生成熟项目,在科技园进行孵化,并派驻老师进行指导,切实让学生在项目中成长。第四,加强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课程学习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创新项目,参与各类创新比赛,增加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第五,学校可结合自身特点,设立勤工助学岗位,遵循“双向收益、互利互惠”的原则,让学生参与经营,锻炼创业能力;还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公共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法律或者金融实践的模拟等活动。第六,重视并积极组织谋划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赛促训。国内外都有不少名企都是来自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印度管理学院就经常组织国际性的创业计划书大赛,这是一种行之有效、见效快的教育方法,在计划书的撰写过程中,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大局观和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获取各类信息的能力;在创业大赛中,还能形成校友信息网络链,建立校企合作网络,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家,让创业不再神秘。第七,当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不断完善之后,可以探讨学制的变化,在学制内每位学生都加入企业实训,现在美国已有高校将大学生的学制延长为五年。

5、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水平

要想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近年,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出现蓬勃发展趋势,不断举办各种创业研究会议,出版研究成果,立项研究。众多高校也都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相关研究和会议研讨促进了创新创业氛围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但是,在我国学术界的研究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创业研究处在引述或者评述欧美等国的研究成果,在现有情况下极少有所突破,尚还没对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所以,加强创新创业的研究,提升创新创业的水平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反馈机制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没有最终的评价,就没有最初的激情,中途的毅力很有可能不堪一击。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成本高,实践性强、成效滞后等特点,所以其评价反馈机制要力求科学多元,既要提高高校的积极性,给出合理准确的判断,又要避免过度形式上的评价。

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巨大,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应当多元。威斯帕(KarlVesper)教授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进行评价的七个要素:提供的课程、教师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对社会的影响力、毕业校友的成就、创业教育项目自身的创新、校友创建新企业的情况,外部学术联系(包括举办的创业领域的会议和出版的学术期刊)。第一,国家应当根据高校的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不同的高校比如重点和非重点,职业学校与非职业学校,综合性与专科性高校游荡有所不同。其次,评价机制中的专家学者要兼具资深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时机成熟,可以建立评价资格认可制度。再次,有了评价就要有激励处罚措施,在资金、政策和教师晋升上给予优惠条款,这样能充分提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动力。第二,高校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评价机制。评价要力求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评价的内容不仅要关注外显的知识掌握,也要强调学生的品德、情感和意志的评价。评价的结果要及时反馈,以便引入竞争意识,促使各方有针对性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

(四)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微观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设计内容广泛,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这些内容并不是随意堆积在一起的,需要一个选择和整合的过程,其内容在结构上既要相互独立,又应相互融合,整体上需要体现渐进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事实上,现在非重点师范大学里并不是所有院(系)、专业的学生都是师范生,创新创业微观体系可以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角度来考虑,在校级统筹的同时一定要发挥院(系)作用。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根据其成长特点和现实需求的变化,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一年级的学生有相似的思想、生活和思维特点,可以按照年级的不同进行阶段的划分。另外,学生除共性之外还有个性,不同学生的需求有所不同,其思想意识、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可以按照学生群体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

1 一年级为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大学一年级侧重创新创业知识、意识和观念的培养

大一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适合面向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新创业理论”、“创业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让学生明白创新、创业是什么,对创新创业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观念。在课程之外辅以创新创业讲座,结合专业对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申请立项等进行讲解培训,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通过往届学长以及作品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思考创新创业的理念,同时可以组织一年级的学生开展创意类、小制作和发明类科技竞赛和成果展览活动,以增强他们的投身创新活动和创新实践的信心。

(2)、大学二年级侧重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和精神的历练

面向大二学生开展“创新思维技法”、“KAB创业指导系列讲座”、“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商业管理类、法律法规类、融资销售类、心理逆商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能力,历练学生的创业精神。在此阶段,可以组织对创业感兴趣及有潜力的学生组成项目团队,通过开放实验室等平台,将学生逐渐引入师长的项目中,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并有针对性的锻炼各方面的素质。

(3)、大学三四年级重点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开设“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就业指导”、“创业实务操作”等旨在培养创业能力和魄力的课程;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导师,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进而学习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在实战中锻炼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创业基地等实体真实了解企业的运作和文化,参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研发与管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总之,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浸泡式的全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让其认识到双创教育是当今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使其初具创新创业品质和精神,初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为毕业后的择业和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学生群体为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是有教无类,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教育,也就是有教有类。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而言,它重点在于创新创业的普及性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内容,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有创新创业兴趣和潜力的学生,要区别对待,重点强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加强其实践能力的锻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理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进取,并逐渐掌握学做结合,执行统一的要义。

3以学生专业为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师范高校里有文科生、理科生、艺术生等,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时常会因遇到本专业以外知识不够或不懂技术,而影响其视野、构思,甚至影响创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学校应尽快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要敢于打破现有的诸多限制,形成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条件,让学生在校期间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组合知识,以为造就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建钧.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0.

[2]雷家骥.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亲年科技,2007,(152).

[3]郭丽君,刘强,卢向阳.中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分析比较【J】.高教探索,2008,(1):135.

[4]李时椿,常建坤:《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創业教育》,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版.

[5]李敏义.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高教观察,2007(1):42-43

作者简介:

朱科艺,性别:男,1957年2月出生,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 职称:管理岗六级(非领导职务)职员、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和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作者:朱科艺

第4篇: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与创客空间功能的思考

摘 要:“双创”背景下,高校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创客空间的构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示范性的实践平台。针对目前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及创客空间的理解普遍存在盲目效仿社会现象,文章从高校职能的角度,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进行了理性思考;从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的角度,界定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与作用在于精神引领。

关键词:高校创客空间功能;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68 -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国际竞争愈发激烈,我国对卓越人才的渴求也空前强烈。为应?π乱宦止?际竞争和格局洗牌,创新力短板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李克强总理呼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场创新创业热潮中,广大高校按国家政策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积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然而诸多高校普遍存在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定位为创业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陷入培养创业类人才的误区,教育理念与定位错位,违背了教育教学职能与人才培养规律。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乱象:盲目跟风,定位不科学

自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角的吹响,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在政府的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在社会中诞生。高校为响应国家政策也陆续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除了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也逐步建设创客空间。但是,相比硬件环境建设,目前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并未有效显现出来。从高校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响应政策积极,但盲目跟风社会,未能科学定位高等教育主要目的与职责。具体原因如下:

(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缺少创新实践教育传统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但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依然滞缓,本质上仍然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强调知识灌输,死记硬背,制约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致使我国教育体系缺少创新实践性教育历史与经验。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倾向创业教育

近年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经济发展呈下滑趋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创新型人才严重稀缺,为此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方面国家要求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业孵化基地等指标列入高校业绩考核范围;另一方面,高校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设完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经验匮乏等因素致使高校倾向于创业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而且从效果来看,重“教”不重“育”,流于形式。

(三)高校对国家政策解读存在误区

国家面向整个社会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针对的是学校和企业这两个对象。意在呼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企业之创新创业意义无可厚非。但高校盲目跟风效仿社会,简单将有多少学生创业列为创新创业教育业绩,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解为创业型人才培养。这未免有舍本逐末的体现。而高校的主要职责是育人,即人的各种素质的培养,大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养成系统化训练阶段,理应注重“所有人的全面创新教育,少数人的创业教育”。据相关统计数据,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失败率高达97%以上,何况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在校生,所以高校对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解读存在误区。

三、科学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经济科技的发展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创业的环境与水平,而经济科技的发展说到底靠的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自己清晰的定位。《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于创新实践教育。国家以就业为导向,政策主要针对的是高校,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则主要是对企业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实践教育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钱学森之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我国教育存在这一弊端。新形势下,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结合当前创新2.0模式时代特点,加强创新思维民主化教育,即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创新的门槛,人人皆可创新,创新不再是精英的象征和少数人的专利。

(二)注重创新能力的训练

过去我们仅仅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至于怎么去创新,却缺少系统化的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靠的是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训练,不断地研究。因此,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强创新思维与能力的训练,让其在做中学,体验创新的乐趣。

(三)注重创新实践的专业化发展

大学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定位好创新的方向,形成兴趣,发展成自身的专长,才能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创新实践专业化发展过程就是大学生坚持敢于质疑、勇于行动、高度专注、持续品质的过程。因为任何领域只有不断地钻研和创新,才能实现专业化、专家化、高水平化。

(四)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爆炸性增长催生终身学习理念,在创新领域,也由个人创新逐步向团队创新转变,这也正是创客精神的核心品质之一。所以,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成为未来社会人才竞争的主要素质之一。为此,创新实践教育在任务设计,团队组建等方面有所体现,重在培养团队精神。

(五)创新实践示范平台的搭建

高校创客空间的构建不同于社会创客空间的功用,社会实体创客空间主要为创业孵化提供服务,而高校创客空间的功能应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即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服务,重在创新精神的引领和创新能力的展示,而不是创业能力的展示。以此为平台,“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

(六)针对较少数创业型学生的创业教育

一般来说,现实中真正对创业感兴趣的大学生数量不到总数量的1%,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除了针对绝大多数人的创新教育,就是对着极少一部分人的创业教育,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文章才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定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实践平台。

四、瞄准高校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以创客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

创客空间是开展创客教育的主要场所。目前主要分为社会型创客空间和高校创客空间。必须对二者加以区别:社??型创客空间主要致力于创客科技创新与小微企业创业孵化,高校创客空间则主要致力于大学生创客素质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引领。所以,高校创客空间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引领,即以创客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引领广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从利用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的角度来看,不妨从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创客团队专业背景的组成、各种项目载体的驱动、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虚实结合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

创客空间的结构设计要整体体现个性、创意、艺术性等特征。有品位,有格调,简约而不简单,大气而不空洞。要给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独特风格。创客空间的布局摆设要体现轻松、便于沟通的学习氛围。要考虑到团队化的学习讨论与创新思维的激发元素,与普通教室单

一、枯燥、整齐划一的环境截然不同。空间文化体现开放、批判、共享,重点营造“人人皆可创新”的氛围。既有科技创新也有文化创新,还有生活创新。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能够创新。创新的成果可以为生活增添品位,为自身能力和素质带来提升,也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创客团队专业背景的组成

创客团队成员的组成打破传统院系、学科、专业的藩篱,鼓励跨界交叉思维的碰撞与交融。文理科交叉或者跨专业学科交叉,利于活跃创新氛围、激发创新灵感以及专长性格优势互补。各种奇思妙想在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这也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三)项目载体的驱动

高校创客空间功能发挥的效果关键在于项目载体的驱动。对于高校来说,校企合作项目、双大赛(职业技能类大赛和创新创业类大赛)项目是很好的载体。校企合作项目载体需要企业给予创新成果的激励政策,双大赛主要是政府主办有一定激励政策。围绕创意、创新、创业,这些都为创新创业教育设定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与社会需求也有机的对接。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积极,效果也良好。

(四)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虚实结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较大地提升了教师与学生间沟通的效率和效果。线下物理创客空间与线上任务发布、作业成果考核、问题解惑等有机结合。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契合。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地参与不同难度的创客学习项目,养成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技术和非技术手段,协作发现问题,解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创造制品的能力,实现自身在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创新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成长。

五、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国家创新型人才紧缺的迫切形势,社会、高校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但高校应科学定位自身的育人功能和职责。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素质的培养。高校创客空间也要与社会创客空间的功能加以区别,其主要作为向全校示范创新的窗口,重在以创客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鉴于诸多高校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意无意中 “重极少数人的创业教育,轻多数人的创新教育”,扭曲了教育自身定位和教育意义,以此文作为呼吁,期望对于广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一定倡议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OL]. 中国政府网. http:///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OL]. 中国政府网. http:///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3] 雒亮,祝智庭.创客空间2.0:基于O2O 架构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8(21):4.

作者简介:

王成名,男,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

第5篇: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结合社会就业需求,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为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转型发展;人才培养

一、前言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探索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根据国家文件精神,湖南文理学院制定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知识传授向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的总体目标。

二、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育

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课程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主渠道,在各专业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促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专业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1、改革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项目管理职业价值观,形成创新性、整体性的思维风格,愿意克服障碍,愿意冒险,逐步培养学生创业的内在动机,在知识、技能和心理上提升学生在项目管理领域的竞争力、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2、整合教学内容。以职业应用型为导向,教学内容紧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讲解案例习题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各种资格证书。同时引入高校创新创业的成功项目作为案例素材,让学生对真实案例进行探索分析,潜移默化的介绍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3、创新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行研究型、案例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教师把学术前沿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4、更新教学工具。当与时俱进,引进与企业接轨的各种实战软件,教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操作学习,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5、改革实践指导。教师主要围绕实践主题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合作性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自行成立团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践、实习基地,引进真实的企业项目,通过岗位实践、企业实训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社会需求,增强创业应用技能。

6、变更考核方式。教学评价对于课程教学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考核时,应注重考查学习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促进考核方式由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考核结果与学生能力相匹配。

(二)深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改革

根据社会需求,适量申办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交叉专业及社会急需的布点空白专业。通过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同时,鼓励各专业开展市场、行业调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及中外合作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改造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三)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有计划地分批遴选与创新创业工作相关骨干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学习,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培养学校教师的同时,多渠道聘请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人员。

(四)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促进校地之间、校企之间的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大学生提供知识、能力、实践“三位一体”的真实环境,打造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支持平台。依托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和优质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鼓励学生承担主持研创项目,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开阔眼界、拓宽思维。对在竞赛、立项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发新产品、举办创新创业报告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工作,列为教学计划的课程组成部分,计入教学工作量。同时鼓励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为专职、兼职教师队伍提供经费保障。

三、结束语

通过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的融合,知识传授向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第6篇:信息化背景下西藏高校建设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初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及个性化开创性人才为主要途径的人才教育模式,该模式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及??践性。本文分别对国外、国内、区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现状作了分析,以期通过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为辅助,以塑造学生全面素质为要点,利用创新创业教育五平台,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关键词:信息化 西藏高校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一、国外、国内、区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及个性化开创性人才为主要途径的人才教育模式,该模式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及实践性。

国外高校中美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其中,斯坦福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哈佛大学注重经验教育。美国创业体系分为两种模式:聚焦模式,该模式是指学生经过严格筛选,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高度系统化及专业化的特征;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该模式指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的创业活动及创业课程,以不同知识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升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模式有:以商学院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大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国内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清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在20世纪90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改革。为了推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了创业教育的试点,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通过开设相应课程,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提供创业基金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及咨询服务。而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相继采用了创新学分的形式,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在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方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养模式主要有:(1)提倡“双课堂”相结合。双课堂是指将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开展创业教育,该模式更加注重对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模式。该模式将创业视为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及个人能力的良好途径。

西藏区内大致如下:(1)从知网上搜索获知,关于信息化背景下培养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的文章很少,相关文章仅有2篇;(2)西藏区内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非常重视,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先后入选“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第二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对推动我区信息化背景下培养西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是势在必行。

二、研究对策

1.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和兴趣,优化课程体系,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营造宽松环境,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创业教育网站、QQ群、APP等新媒体手段做好宣传引导,隔年举办“放飞梦想,创响校园”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促进创业成果、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加快技术企业的孵化与培育。通过一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创新创业建设成果,介绍创业成功团队事迹和经验;定期开展创业之星评选,积极宣传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和事迹。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应该是面向学生全体的教育;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等必须通过特定课程的学习而获得。

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引进网络课程资源。将翻转课题、问题导向、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入到课程群创新教学中,探索基于微课的信息化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

2.建立创新创业五轮驱动平台

五轮驱动是指开放实验室、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组建学生创新创业社团、搭建藏大微青年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五轮驱动,处处创新。学校制订了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大部分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学生通过导师的指导在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创意活动。

3.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在高校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往往具有很好的创意,但在具体创意的打磨、具体化、与现实接轨等环节不能很好的衔接,而指导教师在这些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组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聘请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以高校实战实训能力提升项目为契机,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还可以派遣一些参与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或鼓励教师到创新创业一线。

4.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

高等学校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通过学生科技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学校的实习实践教学,针对国家级、省级学生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积极组织开展校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并有意识地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突出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创造性和工程实用性,在为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选拔优秀队员、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造就一支学生科技创新骨干队伍,带动一大批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

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通过成立各种创新创业性质的社团,举办各种讲座,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基本思路,知道创业的基本过程。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良好氛围。在培养过程中,要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发现、培养一批骨干分子,发挥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斯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08-309.

[2]卜德龙.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科技展望,2014(21):118.

[3]李世鹏,陈昊,邱菊.信息科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探索[J].大学教育,2015(5):151-152.

第7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法治教育创新,要转变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创新到教育环境净化,切实推进制度保障。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开启了国家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新篇章。《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1] 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不管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有所创新。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法治教育不是指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而是指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接受基础法律教育的过程,它重在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法律习惯、解决问题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较高的法律意识。但是当前高校传统法治教育在发挥其应有作用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局限:

教育对象法律基础薄弱、法律意识不强。中学阶段虽然也有法律知识学习,但多数是碎片式、应试型的,而且即使经过大学阶段的法律课程学习,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对法律基础常识的掌握并不乐观,运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不强,比如对“当你遇到自身权利受到损害的情况时如何处理”进行调查,52%的学生表示如果情况不严重就自认倒霉不愿意继续追究损害者的责任,而在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学生中,有73%的学生并不十分清楚维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教育载体缺乏独立性,教育内容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众所周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后,《法律基础》课程被取消,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现。这门课程中,法律内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尤其2013年新教材修订之后,实体法内容大大缩减,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法治教育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现实社会大环境中功利主义的影响,对课程并不重视,法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面临困难。

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方式比较单一。一方面,受师资不足的影响,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基本上是合班上课,课堂大,人数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受到很多限制,传统教育模式多是理论讲授,多是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在传统课堂上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实践,受时代影响深刻,传统课堂对他们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在上述局限存在的情况下,高校法治教育若要实现真正发展,就必须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二)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青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调查的问题中,您觉得当前做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有哪些?(请按重要程度选三项)有7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如下三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做遵守制度的守法公民;有利于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避免无端损害他人权益;有利于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会自我救助。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社会层面上看,可以提高人们对高校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调整和重塑,推动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当代大学生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高校决策机构只有在决策前充分了解学校的情况和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并在决策过程中反映出他们的合理要求,该项决策才具有合法性和执行力基础。高校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相信学校会严格按制度规定依法治校,因此,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各种校内外问题的协调和解决,有利于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稳定、和谐和法治校园建设。

(三)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和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国家法治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从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四个方面对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期望。

高校法治教育的对象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青年学生是决定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方向和进程的知识与智慧群体,作为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他们注定是未来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理性塑造者、实际控制者和建设者。他们的法治思想、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直接决定着未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少年懂法、守法、用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善于用法治思维方式维护权利、解决纠纷,国家的法治社会建设就有了牢固的基础和支撑。当年轻的大学生们采取更科学的方式、更积极的态度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并自觉将法治教育的理念外化为行动时,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律氛围,更好地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首先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意味着法治教育应该涵盖教育的各个层次、不同领域,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种全民教育、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整个社会不再有法治教育的空白地带,法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法治变为国民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2]这就需要国家对法治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法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的法治教育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式,并使各个阶段的法治教育有效衔接。高校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法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需要明确定位,根据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构建新的法治教育模式。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还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和新的时代发展、新的技术创新相联系,只有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它的重任。要坚持把高校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持续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一)理念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民众法治观念的增强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管子?任法》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整个社会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必须从根本上增强全体民众的法治观念。但是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程。如此说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高校的法治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理念具有客观性、根本性、全局性、深刻性等特征,因此,理念更新是一切改变的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全民法治知识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从“法制”到“法治”的改变,正是从偏重静态的制度建设到强调动态治理过程的转变。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信息时代”,必须进行理念更新,应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为目标,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二)队伍建设

任何工作的开展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人的作用的发挥,队伍建设是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根本。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态度,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吸收,教师队伍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关键,高校法治教育实现创新关键也在于教师队伍的优化提升。政府部门和高校要提供更多机会拓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工作动力。

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学生干部作为青年学生的一份子,对自己的同伴有更多的了解,与同伴交流也更多了亲近感和认同感,高校法治教育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应坚持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化、规范化,让真正有才能、立场坚定的学生加入学生组织,并切实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

(三)制度保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高校法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一,加强教育过程实施。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并形成长效机制,是推进制度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创新的前提。教育内容优化是基础,必须将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并及时更新,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教育内容能够被教育对象接受,除了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还在于教育方式的多样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综合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利用新技术媒体,通过建立新的信息平台进行空间和知识拓展,教师将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放在自己的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平等对话,对学生中的偏激思想及时引导,延伸课堂教学。

第二,推进教育环境净化。“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法治教育环境改善首先源自高校本身,要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保证学校事务依法管理;但是说到底,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切实推进整个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净化,只有全社会都遵守制度、维护法律的权威,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高校法治教育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4.10.24,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28/c_1113015330.htm.

[2]郭文婧,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明网-时评频道,2014.10.25,http://guancha.gmw.cn/2014-10/25/content_13647253.htm.

课题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项目――“微博时代”高校法制教育模式与路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Y201329008)

作者简介:

靖国华(1978-),女,河北邯郸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与法律教育、中国对外关系。

第8篇: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吴小霞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微媒体的崛起契合了人们在日渐疏离的环境中互动交流的需求,尤其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媒体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积极作用,又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掌握微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创新工作方式与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更贴近时代要求。

[关键词]微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媒体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产物。微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及交流沟通方式,也改变着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及思想状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探索如何把握利用微媒体的特点与积极作用,使微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思想政治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微媒体时代的内涵与特点

微媒体主要是指以个人为主体的推广媒介,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电台等。尤其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应用软件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信息获取和社交行为的便捷,人们的身份、地域、阶层的界限被淡化与模糊,交流沟通不再受到时间距离等客观因素的牵绊,世界变得很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底,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04亿,网民使用率30.6%。[1]而微信的受欢迎程度更是势不可挡,它已不单单只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它已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代表。据腾讯公布官方数据表明,微信用户已达6亿。在年龄方面,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而大学生群体正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微媒体所引领的以裂变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为特征的新兴文化形态、传播方式乃至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

(一)传递的信息更加碎片化,用户定位更精准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媒体发布的信息不只是官方的、正式的,更多的是个人用户通过及时快速更新信息、利用图片链接多媒体形式推送、转发评论,并以“1-N-N”的传播模式迅速覆盖大量受众,广泛影响其他人的思想意识与行为。其中,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后,发布者可以通过后台显示的阅读率和分享率准确知道信息的传播效果,信息到达率很高。

(二)传播速度快,更具时效性

精短的字句、即时生动的图片或视频,相比传统媒体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阅读长篇幅的文字报道,大学生在信息资源大爆炸的时代更愿意选择快捷的微媒体。

(三)贴近生活,容易互动

微媒体中使用的语言无需像电视新闻或者官网发布中采用正式的官方语言,而是可以更加口语化,受众相互之间可以全天候在线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微媒体代表的是一种贴近民情的平民文化,一种去精英化时代的草根文化。如微传播可以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表达严肃的正式话题,突破了政治传播的常规方式。2014年深受网民喜爱的网络动漫《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时长仅为5分钟,在网上推出仅仅几天之后,在各大网站的点击率就超过1000万次,远远超出了同类视频。该视频被网民称为“接地气”“亲民、顺民”“很萌”。[2]

(四)原创性强,更凸显个性

用户可以随时把自己的经历、心情及感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用生动短小的视频在网络【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传播或分享。受众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在传播信息张扬个性的同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在得到大众的关注点赞时,情感需求也得到极大满足。这也是微媒体受到年轻群体青睐的主要原因。

二、微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社会参与度与主人翁意识

处于微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积极主动接触新事物、新思想,不再受限于课堂上传统的教师讲授或书本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通过移动客户端和移动网络便捷快速地获取各类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素养,锻炼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虚拟网络允许自由发言,让大学生们随时随地可以参与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话题、理想信念等范畴的观点讨论,提高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度,增强了主人翁的自我意识,微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提高了教育效率。

(二)及时传递信息,提高教育效率

微媒体能在第一时间把准确、有价值性的资讯推送到受众手中,避免信息衰减或延时带来的负面效应。教师可以选取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正能量信息传送到目标学生群体,并加以正确引导,增强点对点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率。

(三)激发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与积极性

微传播的便捷性与跨时空性,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唤醒大学生们参与公益或社会互助活动的热情。大学生用指尖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义举和爱心接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每个人都可以用爱和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同时,大学生也可以是公益活动的发起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充分地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和道德自主性,而且丰富了微公益的活动方式。

三、微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消极作用

(一)扭曲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

微媒体中受网络炫富现象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浮躁、贪慕虚荣、哗众取宠等心理,把拥有财富作为个人价值和成功的标识进行炫耀,扭曲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

(二)影响大学生文化素养修炼

“微阅读”行为对大学生文化素养修炼产生负面影响。手机移动阅读的流行,使大学生的阅读场所、阅读载体、阅读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大学生见缝插针地在闲暇、无聊及等候的碎片时间里阅读,无法专注深入,从而形成一种浅阅读习惯,只看图片不看文字,只看标题不看内容,容易出现认识片面化,患上思维“惰性”。这种方便快捷的阅读对于需要凝神静思的传统阅读构成威胁,酿成大学生眼界的短视,知识积淀的浅薄,核心价值观的偏离。

(三)容易诱发非理性行为

“微政策”“微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信息过滤网缺失,导致低级、庸俗甚至错误的言论无法抑制。对于辨别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来说,容易被网络群体心理左右,从而放弃自己的理性判断而加入了乌合之众。然而,偏激、狂躁、非理性情绪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就容易诱发暴力行为,危害社会治安。

(四)削弱社交能力,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微媒体使大学生习惯依赖网络交流,削弱了他们与人面对面言语交流的表达能力,甚至出现陌生人恐惧症,形成社交障碍,对将来进入社会就业产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群体中的“微信控”或“微博控”,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工具,还容易出现错觉,把虚拟生活当成现实生活,容易忽视现实世界的多姿多彩,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四、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探讨

(一)加强对优秀传统价值观的传播与转化,传递青春正能量

总书记曾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大学生中的微榜样,即在学生中树立典型榜样,将其先进事迹写成微文或拍成微视频或微电影,又或是整理成专题微杂志,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宣扬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形成科学的榜样选择与树立机制。

(二)改变传统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基本都是通过由教师念读教科书、结合PPT讲授、黑板板书、印刷学习资料等方式灌输给学生。这些手段已经不足以吸引大学生们放下手机抬起头颅听课了。思政课教师可以把具有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素材融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们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对千万网民的观点进行筛选,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热情。课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软件,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主题教学微课,线上与学生答疑互动,支持多种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三)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加强网络道德规范

媒介素养是一种辨别正确应用新媒体的能力和知识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和生活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获取媒介信息的意义及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是对繁杂的媒介信息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表达思辨性应变的能力,也是一种针对所有公民的学习能力。[3]西方许多国家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中,从小学至大学均有相应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媒介,能够鉴别和判断信息,能够使用媒介为自己学习等各方面作铺垫。我国高校应大力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导入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结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这是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之一。在课程的设置上,采取开设实践性课程与多元理论性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讲座、主题沙龙等活动形式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

(四)成立“微团队”,建立“微体系”,引导网络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

高校可以由学院领导牵头,成立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微管理团队(“微团队”)。由学院领导负责宏观掌控微平台的整体运营及发展方向,全体辅导员负责微观管理及运行操作,洞察各种信息和舆论方向,把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学生骨干负责在学生热衷登录的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收集、筛选与整理,随时关注学生群体中的热点话题并及时进行反馈,便于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制订信息审核发布流程,制订“微平台”上的信息转发或推送的条件与方式,建立信息追踪与监测过滤体系,防控负面舆论及虚假信息的传播,对错误和歪曲的观点进行反驳,发布正面观点,力争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的网络环境。此外,微团队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微平台网络操作技术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使用微媒体的能力。

(五)搭建“微平台”,加强“微阵地”建设

高校可迎合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偏爱,鼓励基层党、团组织开设微信公众号,建设好网络虚拟组织社区平台,组织多形式的党团主题活动,如红色主题微视频大赛、网络读书微文比赛等。在新活动载体的互动中加深学生对活动主题的理解,发挥思想领导作用。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微平台,倡导开展“微公益”活动,发扬青年志愿者精神。一直以来,学生群体都认为公益事业是由单位或企业参与的活动,离自己很遥远。高校可以利用共青团志愿服务微信号或微博平台,推出不同主题的公益志愿活动,让参与公益活动成为习惯,在学生中传递“水滴石穿”的精神,传承“团结就是力量”的优良传统。

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可以主动开设个人专题微信公众号,设立主题板块,定期发布有关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资料、讲义、图片、视频、科研论文等信息,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抢占“微阵地”。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创建不同的微信群,如毕业生群、学院学生干部群、班长群等,建立情景化虚拟社区,与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综上所述,在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微传播的影响力,创建学生工作【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管理“微体系”,守好“微阵地”,凝聚“微力量”,形成“微影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融进他们的心灵,增强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培育实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持新鲜活力和时代号召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 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 唐绪军.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3-83.

[3] 刘建民.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微博德育文化功能管窥[J].高校媒体,2014(3):86-100.

[4] 叶雄坤.微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5):17-21.

[5] 陈培涵,俞国锋.微媒体语境下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9-103. 【中国论文榜】——各类省级、国家级、学报和核心发表服务,写作指导润色服务,翻译服务

第9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本文为重庆高等教育学会2017-2018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业教育路径研究》(编号、CQGJ17195B)阶段性成果

【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具有可行性。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资建设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促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推动下,各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有利于整体提升大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更能缓解就业压力。但纵观全国高校开展的“双创”教育现状,多停留在理论灌输以及具体就业政策的宣讲层面,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更是缺乏。因此,有必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模式,将“双创”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多数高校仅把“双创”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组成部分,缺乏独立课程体系的意识,因此,在师资安排上,基本上是由就业指导课老师或辅导员兼任“双创”课程,没有专职师资;在课程内容上,仅灌输“双创”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就业创业政策,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在授课形式上,多采用大班授课,甚至有些高校仅仅做几场“双创”讲座。总结起来,这一局面基本上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层面不重视造成,而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体系,可以探索将“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提升学

校、教师、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从而推动“双创”教育的发展。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多年以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以教授理论为主,实践教育为辅的模式,这一长期坚持的模式越来越让学生觉得乏味,影响了学习动力。而“双创”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立在实践或者案例基础之上的,如果将思想政治课相关理论有机地融入到“双创”以及大学就业实践和案例中,使学生通过“看得着、能感知”的这种有机会自身经历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更能增加相关理论的可信度。从这个角度讲,推动“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可行性

1、理论层面上具有可行性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偏重于思想教育,创新创业重在使学生增强“双创”意识,同时,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重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在教育目的上基本是统一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本身就涵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内容,这和“双创”课程教育内容是吻合的,只是教育形式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总之,理论上,“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通的,都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物质观等观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保障。

2、实践层面上具有可行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经济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其课程体系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牢牢建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就业实践基础之上,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立足于社会发展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基础上的,可分为意识形态教育、能力教育、世界观教育、社会实

践教育等。所以,二者都必须立足于实践层面来开展,都必须在教育体系中贯穿实践环节,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部门,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高校中由立的教学单位负责,模式日趋完善,因此在实践中将二者合而为一,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所有高校面向所有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要求,目前情况,一方面不可能依据每一个学生的特色设置创新创业个性化课程,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短时间内形成独立的教育教学部门和体系也不现实,因此,最有效最现实的办法是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双创”内容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推动相关师资以及教育方法融合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目标。

1、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根据实际,将创新创业内容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是目前比较可行且有效的办法。比如,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分别纳入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形势与政策》课,内容都是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紧密结合的,国家创新创业和就业政策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因此该课程完全可以承担部分“双创”授课任务。再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时代精神以及职业道德部分,本身就是“双创”课程内容,还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思想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也都和“双创”内容息息相关,通过这种融合,不仅消化了“双创”课程内容,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2、在师资上实现二者融合

师资是教育的基础,很长时间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配备都存在不足的境况,尤其是非重点高校,师资严重缺乏。大多非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基本上是由行政人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专职比例也很低,此情况下,推动创新创业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机融合实属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办法。一方面,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在原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中,选择学历、职称、专业等方面符合国家要求的部分师资,实施培训,使之能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这样,不但有利于“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也有利于整体提升师资建设水平。

3、在教育方法上实现二者融合

长期以来,各高校招生和就业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往往成为就业指导课的附属,且多数由就业部门承担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导致偏离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使学生无法真正实现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同时从大教育观来看,也无法真正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恰好能弥补这种缺陷,其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因此,通过教学方法上的融合,对二者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是有益的。首先,通过融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了竞争力,就业率也就得以提升。其次,通过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不是单一的理论说教,是和自己的就业创业以及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的课程,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余展洪.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整体设计改革刍议[J].高教学刊,2015(13). [2]周志鹏.“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作者简介】

崔利宾(1981-)男,汉族,河南滑县人,硕士,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上一篇:绩优团队建设与带领下一篇: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