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房护理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业务水平。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儿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修养环境,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科病房护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儿科病房护理论文 篇1:

细节管理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2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细节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防范儿科风险的发生,保证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促进护患良好和谐关系。

关键词:细节管理;儿科病房;应用价值;满意度

儿科病房管理的护理工作中,因大部分患儿年龄小,其依从性、配合度不高,且有好动的特点,治疗期间易出现害怕、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增加了护理难度[1]。在常规护理的模式下易发生风险事件,这也是儿科病房管理中值得关注的问题[2]。细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越来越被重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比细节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住院患儿28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各140例。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的儿科病房患儿作为对照组,患儿中男76例,女64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78±3.34)岁;2018年1月~2018年6月的儿科病房患儿作为观察组,患儿中男72例,女68例,年龄均在2岁~8岁,平均年龄(5.27±3.26)岁。患儿入院前均由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认可,两组患儿比较差异無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医院规定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模式。

1.2.1.1观察组建立细节管理小组:组长为护士长,小组成员为全科护士。护士长负责实施细节管理全护理过程的质量监控,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细节管理的具体流程,负责实施的过程,严格落实交接工作,实行责任到人,避免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时出现推诿,保证管理效果。

1.2.1.2 细节管理:①病房环境管理:为患儿合理布置病房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把儿童喜欢的卡通图案贴在病房走廊或室内墙壁,病房配备的电视机可定时为患儿播放动画片和宣教片,病房里放置儿童喜欢看的漫画书,缓解患儿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②护理标识的管理: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对不同患儿建立不同标识,应用Ⅰ类、Ⅱ类、Ⅲ类不同警示标识区分患儿,加强护理人员的重视。保持室内地面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对风险药品做好醒目标识,保证用药安全。

1.2.2强化静脉留置针护理:强化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水平,确保一次成功。根据不同患儿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叮嘱患儿及家属不可乱动,避免留置针松动,患儿输液中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2.3用药风险防范管理 对患儿开展药物治疗时,检查患儿姓名、疾病、年龄等基本信息,核对后按医嘱给药,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1.3 评价

统计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进行满意度评价,主要从病房环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管理操作四个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满意度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工作是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关注患儿及家属的感受,提高儿科管理质量,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是大部分儿科管理人员的心声。常规的护理模式较为单一,而细节管理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融入了多样化、细致化、规范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为患儿提供了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为患儿顺利治疗提供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不仅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障患儿就医安全,还使护理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并降低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汪镅欣.人性化护理管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68,171.

[2]王亚莉.精细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4,30(13):90-92.

[3]朱丽辉,王爱莲,刘世华,等.JCI标准下儿童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时间点执行情况调查[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5):865-867.

作者:彭彬

儿科病房护理论文 篇2:

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业务水平。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儿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修养环境,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安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增高,尤其儿科病房,由于其特殊性,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分析影响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1 护理安全隐患

1.1 特殊的护患关系 患儿入院后需要其家人的照顾,因而儿科病房的陪住率相对较高,由此引起的护患关系不仅仅是护士与患儿的直接关系,而是护士、家人及患儿的多重关系,护士对患儿实施的一切治疗、护理性操作均在其家人的目睹下进行。同时儿科工作琐碎、专业性强,护士工作压力往往大于其他临床科室,护士工作情绪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出现波动。

1.2 当前医疗水平同患儿家人的期望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孩子患病后,其家属怀着焦急和期盼的心情来医院治疗,希望药到病除,解除痛苦,希望护士技术高超,穿刺一次成功,但由于医疗水平的限制,加之医疗知识欠缺,对护理工作的必要性难以做出公正的客观评价,对护士缺少信赖,往往不顾治疗所需的转归过程及康复期限,对正常的操作产生误解,易形成挑剔、否定甚至拒绝的态度。有的父母会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迁怒于护士,护士往往成为家人表达不满的最直接对象。如不能妥善处理,会进一步激化双方的矛盾情绪而导致纠纷。

1.3 社会因素 虽然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相应的医疗卫生法律知识还不健全,医疗纠纷的主控方主要是患者及家属。由于人们有同情弱者的倾向,往往偏袒主控方,因此少数人以造成纠纷的方式解决治疗过程中的问题,获取精神支持和经济补偿,得到心理平衡。

1.4 护理文件缺陷 临床护士没有普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法律知识,忽视护理记录的书写,没有真正理解护理文件的举证作用和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意义。患儿病情及病情变化的记录应连续完整,护理记录是护理活动的真实反映,护理记录等护理文件是处理纠纷的重要证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护理文件的书写不规范,患儿病情变化后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记录不规范主要表现在:(1)观察病情不仔细,各种护理记录不严谨,不是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真实有效的记录,而是个别存在编、造、任意发挥现象,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很难举证责任倒置。(2)书写不使用医疗术语。(3)病情记录重点不明确。(4)忽视病情记录的客观真实性,使用主观性语言。(5)医护记录不一致致使患儿病情变化的时间、用药时间、抢救时间、下医嘱时间和执行医嘱时间的不一致。

1.5 其他 对患者缺乏同情心,不主动与病人家属沟通。工作怕脏怕累,不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导致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2 安全防范措施

2.1 提高护理质量 始终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视为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围绕护理制度的落实和安全环节质量的控制,护理部成立专项督查组,按《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制订量化安全质量检查表及护患“零距离”、护理“零缺陷”、服务“零投诉”的目标。由科室安全管理小组每周自查,每月系统查,护理部每月综合查。把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若有差错事故发生,按其性质与情节组织本科护理人员讨论分析事发原因,责成相关人员认真总结、吸取教训,使护理人员的纠纷意识和安全意识常备不怠。

2.2 强化病房硬件设备管理 病室内的暖箱、兰光箱、防火拴、暖气、电插销等定期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病床加床档,室内温度适宜,地面保持干燥、不可有果皮及杂物。病人的玩具选择质地牢固、不带尖锐边缘,便于清洁消毒。沐浴时要随时检查空调和热水器,保持室温在22~24℃,避免小儿受凉和烫伤。

2.3 急救药品准备到位 儿科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随时会遇到需要抢救的病人。因此,抢救器械及药品做到四固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

2.4 儿科护士业务技能训练 护士长针对科室护士知识掌握程度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儿科护士要熟练掌握专科护理知识、技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对儿科专科操作技术,如婴儿沐浴、新生儿ABC复苏、脐带护理、喂药法、更换尿布法、头皮静脉穿刺法、气管插管、光照疗法等,必须掌握。实践证明,加强对儿科护士业务技能训练,每人精通业务,是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重要保证。

2.5 降低医院感染 对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住院时间长、有并发症和存在侵入性操作等危验因素的患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新生儿皮肤和脐带护理、室内器械及空气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对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加强护理。鼓励母乳喂养,提倡合理喂养,提高患儿的抵抗力。

2.6 加强护患沟通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其亲属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手术,更需要沟通和理解[7]。护士要向家长讲解各种护理操作的程序和由此带来的不适及如何配合操作的实施,根据不同疾病及家长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层次,选择针对性的沟通方式。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三优: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一满意:患者家属满意。提倡用“三精、三优、五心”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三精:精心的服务态度、精细的服务过程、精品的服务效果。三化:服务标准化、服务程序规范化、服务过程文明化。五心:对待家长关心、对待患儿有爱心、护理工作细心、解释工作耐心、接收意见虚心。凡在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自身技术因素而发生的护理缺陷,护士长按其情节严重程度分别给当事人批评教育、当事人认真做书面检查,并给于相应的经济处罚。

2.7 重视对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医院首先加强医疗法规的宣传力度,并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作为培训基础,培养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医护人员懂得学法、守法的重要性,了解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从而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保护病人,也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消灭引发纠纷的潜在因素。

3 结论

儿科护士要做好护理安全的防范工作,首先要提高护理质量,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关心爱护患儿。其次,要加强病房管理,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治疗、修养环境,做到病人及家长满意。

参考文献

[1] 张红兵.儿科护士慎独教育与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3,3(1):43.

[2] 崔 焱.儿科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8-106.

[3] 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52.

[4] 李雯华,王宇中.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212-213.

[5] 张伟勤.儿科11起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48-50.

[6] 阎成美,翁庐英,李 妮.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L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47-549.

[7] 席淑华.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8] 闫桂环.从护理记录的缺陷看举证倒置存在的隐患.护理研究,2003,17(7):800-801

作者:王雯婷

儿科病房护理论文 篇3:

儿科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范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业务水平。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儿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修养环境,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安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增高,尤其儿科病房,由于其特殊性,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分析影响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1护理安全隐患

1.1管理因素。质量管理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认真执行护理“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意识教育,科室考核力度不够,护士长管理不到位,不能充分利用护理资源。

1.2护理人员因素。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差,近年来低年资护士增多,专业理论水平及护理操作技术差,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慎独”精神,对儿科用药特点掌握不全面,主动巡视差,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1.3护患沟通因素。儿科面对的病人大多无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加之陪护多,护士缺乏与患儿及家长主动有效沟通,甚至有时对家长的提问,表现不耐烦,回答问题语气生硬,做各项治疗、护理未履行告知义务,出现护患纠纷。

1.4家庭因素。一方面患兒绝大多数是独生之女,家长对他们平时过于溺爱,小儿患病家长常有内疚、焦虑的心理,住院后认为自己是上帝,护士就应当伺候他们,对护士的要求值高,要求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用药后病情很快好转,花费低,住院时间短;另一方面陪护及探视人员多,难于管理,易造成患儿院内感染,家长出现不满情绪,护理工作稍有疏忽就会招到家长训斥、谩骂,发生护理纠纷。

2防范措施

2.1管理方面

2.1.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懂法、守法;组织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培养高尚医德,认真执行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规程。

2.1.2科内建立质控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制定工作职责、计划、考核目标,检查科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实。

2.1.3护士长对急救物品、药物应做好“五定”管理,充分利用护理资源,做好弹性排班,保证病人多时护士多,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2.2护理人员方面

2.2.1更新护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护理人员思想教育,培养其“慎独”精神,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根据护士年资不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内容包括:专科疾病护理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儿科用药等,通过培训使护士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专科技术水平提高,熟练掌握儿科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与医生配合密切。

2.2.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对病人做到“八掌握”,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仔细,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2.3护患沟通方面

2.3.1护士面对的不仅是病人,更重要的要面对家属,首先提出先服务家属在服务病人。儿科病人陪护多,家长频繁更换,这就对护士提出更高要求,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心情,对所提问题以真诚的态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耐心解释,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2.3.2护士和蔼友好的微笑,亲切轻柔的抚摸,都能给患儿带来心灵上的慰籍,使患儿感到安全与舒适。对患儿应给予关心爱护、抚摸、微笑,经常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们配合治疗和护理。

2.4家庭方面

患儿入院护士应热情接待,安排床位,查看患儿病情,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完成治疗和护理,介绍医院住院须知,针对一些家长缺乏疾病知识,没有安全感,采取不同的健康指导,如:疾病知识、检查的目的、饮食指导、如何护理患儿、如何配合护士的治疗及护理、安全防护知识等,使家长消除不安心理建立信任感,积极配合护士的工作。

3防止患儿院内感染:

3.1患儿年幼,器官发育不全,身体抵抗力较弱,而医院用药多,细菌也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防范:①加强健康教育,介绍有关防止交叉感染的方法和措施,患儿之间尽量避免串病房,不交换零食、食物、药品等,不能给患儿生冷腐败食物,同时患儿家属不宜过多,探视不宜过频,给家长普及这些卫生知识之后,有利于家长加深对患儿病情的认识,并积极地配合医院进行治疗;②强化科室内部消毒。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儿应立即进行隔离,分室安置,病室定期用紫外线消毒,30min/次,强度≥100 pw/cm,有效距离在2 m之内。照射时应注意遮蔽患儿眼部。同时,每天用食醋熏蒸病室1 h,用200mg/L的过氧乙酸擦床边、输液架、墙、地面及门窗,实行一床头柜一毛巾。在用含有效氯200mg/L的84消毒液湿毛巾扫床,实行一床一巾,床头柜实行一桌一抹布,室内部的拖布、抹布要用消毒液浸泡。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操作完成后用消毒液擦洗工作台、门窗、治疗车清理用物。氧气温化瓶每天更换无菌蒸馏水,雾化吸入器、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输液网套等每天消毒,并做到一人一换一消毒,空气用消毒液喷雾或紫外线照射。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2次,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空气中细菌的密度,防止感染蔓延。其他的医疗设施,设备也要定期地用消毒液消毒,并监测细菌总体情况;③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本身可能就是细菌的传染源,因此要做到抗生素使用之前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最后,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健康意识和法制意识。医生、护士直接与患儿接触,患儿抵抗力低,使得医生、护士也成为传染源,因此医生、护士必须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有关消毒、隔离方面的技术知识,并做到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若发现有关传染病时,应调离工作岗位。

3.2提高医护人员技能与责任心:患儿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个体本身进行医疗配合的意识几乎可以忽略,因此考验医护人员的不仅仅是其医疗技能,还有责任心与耐心。就医疗技能而言,可以通过加强“三基”培训,加强基本功训练,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能力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面对患儿的不配合,以及熟练的和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这都是医护人员责任心和工作技巧的体现。如进行静脉输液或抽血时如果不能做到一针见血,就可以尽量让患者家属回避或争取他们的配合,防止家属情绪激动。另外,儿科病房的医护人员部分取代了家长的作用,因此其应该有慈母般的爱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随时报告和处理。具备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慈母般的爱心之后,医护人员也才可能不断促进自己提高医疗技能,全心医护患儿,避免各种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出现。

3.3严格发药配药流程:最关键的就是严格做到“三查八对”,防止因为用药的错误而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后果。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输液、配药、接瓶实行签名负责制,每一个患儿其各种信息,如姓名、年龄、床位都用输液卡的形式挂在输液瓶上;严格把握配药时间关,如β-内酷胺类抗生素现配现用,而其他药物输完一瓶配置一瓶,防止药物存放时间过长带来不良反应;患儿头皮静脉细,通透性高,因此输液时间过长,或输入高渗性液体时,易发生液体外渗现象。在输液室还必须密切观察局部有无红肿以防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另外对针头的消毒措施,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于要检查是否过敏的药物时,要查对药物的批号,皮试结果与上次使用的间隔时间,并采用双人签字确认的方式。

4结论

儿科护士要做好护理安全的防范工作,首先要提高护理质量,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关心爱护患儿。其次,要加强病房管理,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治疗、修养环境,做到病人及家长满意。

作者:刘莲英

上一篇:高中理科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自我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