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校园景观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高校的文化特征与内涵。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融入的现代化元素越来越多。相应的,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却在逐渐的削弱。然而,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能够使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变得更加持久,还能增强其含蓄性与和谐性。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篇1:

基于思政教育视角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讨

内容摘要:校园景观是影响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校园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作为校园文化的具体承载形态,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文章基于思政教育视角,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为研究课题,首先简要概述校园景观设计的内涵、特征以及价值取向;其次,重点阐述基于思政教育视角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从而达到校园景观设计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思政教育 校园景观 设计探讨

校园景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因此,必须积极引进和深化文化教育的理念和要求,“重视人文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景观设计,充分调动和落实校园景观文化所承载的理念。

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含义与价值取向

(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内涵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新鲜的血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满足知识继承、学生交流的需求以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设计校园景观是目前校园建设中应该被解决的问题。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与一般的环境景观设计不同,为了继承历史、学习知识以及研究创新而设计,是一个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人才的环境。

校园景观设计是校园风格特色和文化氛围环境的象征,由于其特殊的造型、色彩和肌理,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达到感染、影响和教育人们的目的,以此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作为一个艺术领域,发挥着与艺术相关的各种功能和作用,作为一种设计活动,它是基于现实的物理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各种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校园景观设计需要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

1.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审美价值取向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文关怀的日益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在校园景观设计中。人与环境是一种共生关系,只有满足人需求的环境才有意义。美是一个抽象的具体概念。“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表现。”它以事物的自然本性为基础,局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简单地说,绿草、绘画、玫瑰和小溪都是美的象征,都有自己的价值。景观审美需求是校园使用者的重要精神需求。对美的追求、美的实现始终贯穿于校园景观设计的方方面面,体现了设计美学在环境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优美的环境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

因此,校园现代景观设计是在分析校园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校师生,尤其是学生,将设计的思想内涵延伸到大学校园。同时,它也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避免犯不必要错误。校园景观设计通过物质载体所体现的大学精神引导着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现代中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利用校园景观等审美符号来表达正确的审美价值,通过环境和历史的角度来促进和丰富学生的品位和审美。这些元素通过融合,对大学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政治文化环境的表达,以及审美符号构成了校园景观。

2.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道德价值取向

校园景观设计的价值体现在审美价值上,同时还体现在道德价值上。一个成功的园林绿化校园,总是让人们享受方便,欣赏它的美丽,渐渐影响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道德氛围。现代校园景观设计应体现当前的基本道德价值观。目前,中国尊重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道德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做出贡献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以及正确的和不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提供价值主张和做出道德决策的关键标准。

因此,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与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中,尊重集体主义,重视理想目标,对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视等道德价值观为判断权利提供了道德尺度。在某些实现过程中,您可以将一些熟悉的语句附加到提倡美德的校园景观中。例如,孔子多年前就教导他的学生如何处理关于诚信和知识的一句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您可以创建一个普遍感知的,道德上响亮的雕塑,传达一个特定的事件作为一个标志,同时避免由个人雕塑造成的沉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特征

1.分散与整体结合

大学校园景观由各种各样的景观元素组成,这些元素都带着各自的功能和特色,但是在同一校园内,它们都是为了体现大学的精神而设计的。这意味着在实践过程中,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反映各个部分的功能分割,而且还决定了校园环境整体的协调,实现分散与整体的结合。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从技术角度来说,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自然地将这些区域、绿地、走廊或道路等全部包含在一起,以形成整体。

2.历史和现实的结合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空间和环境的物质设计,也是继承历史,着眼于未来的文化设计。出色的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对校园环境的规划和布局,在文化上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大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不仅反映了现实的生活,也反映历史的变迁,让学生了解更深的含义。

3.多功能的组合

校园景观设计是校园规划的一部分,首先必须满足生态艺术的基本特征,才能体现出它的美与形。然而,校园环境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地方,大学校园景观设施不仅体现在校园外,还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政教育内容。这就是校园景观设计与其他艺术表现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同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应体现其功能特点。

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一)空间环境布局

校园空间不仅是促进社会关系的静态“容器”或“平台”,也是文化特色和文化结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校园空间既是一种校园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约旦第一任总统乔丹在开幕式上说:“长长的走廊和庄严的柱子也将是学生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布局,从广义上讲,这是对整个校园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认识和分布,包括思想政治建设的方向。

环境空间位置狭义是指建筑之间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条件。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景观的设计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景观的形成。无论何种类型,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布局都应遵循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原則。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景观布局的总体原则是围绕单一的思想精神进行设计,所有的景观布局都要体现这一点。因此,学生可以感受到学校的思想精神。例如,四川大学校园的空间环境非常好。学校利用天然水库和人工河流连接主校区。山民河的支流穿过校园,形成一个波光粼粼的生态湖泊和水生生态系统。另外三个人造桥台,名为人工支渠德水朱德、沫溪郭沫若和巴渠巴金,以著名毕业生的名字命名,流入江安江,形成“川”字流入长江。体现了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意义必须与景观规划相协调。思想政治离开人就失去其教育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内涵体现在整个校园的一个地方。教学楼的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最频繁的地方,但校园景观设计不同,宽敞干净的植物被远足小径环绕,干净安静的湖泊必须继续,一湖清澈幽静促人冥思的湖水。

(二)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大学和大学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自然景观是根据校区的自然环境设计的,包括校区、池塘、水坝、庭院、场地,甚至石头和山。设计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自然景观必须尊重自然。这也是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内容。它将通过校园的自然景观实现。这将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慢慢的去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去学着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和保护环境。例如:湖南大学建在尤拉山和香港河之上,自然景观和人类景观融合在一起。虽然学生们在校园里,但他们实际上是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他们也许会感到开放和愉悦,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感观,更新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勇气。

此外,在模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导向”,而“人”指的是环境用户——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机构。

想象一个被忽视主体和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目标的空间环境,主体和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文化的位置,鼓励主体与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和环境之间互动的方式,以及主体与意识形态和政治混乱的互动。一个充分考虑到这种尊重的环境,这样他们就可以与环境和平相处,感受和接受环境的深层意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学生的环境知识也很简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景观设计必须满足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自然,学生必须良好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自然景观中自然而然传递给学生。

(三)人文景观建造

1.校园雕塑建造

中国校园雕塑的创作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纪念性雕塑作品,另一类是反映学科雕塑特点的隐喻。当然,这两类作品仍然是我们目前大学雕塑作品的中心关注点。然而,雕塑的整合,材料的选择和环境需要一个全面的审查。校园里需要一个令人难忘的雕塑,一个坚强的雕塑站在一个特定的地方。校园雕塑应遵循人文校园设计的整体性质,作为人文校园景观建设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校园雕塑属于一个独特的人文环境、空间和校园环境,应该体现时代精神。

精心设计的校园雕塑可以改善校园的教育环境和文化品位。例如,对厦门大学雕塑的研究是值得的。整个雕塑充分利用厦门大学校园的植被,突破了以往雕塑创作的高难度和简单化。在以“不完整”穿插、开放的空间形式的空间逻辑图式中,观者直接进入作品所形成的空间,真实尺度下的人的形象介于学生与真实尺度下反映加法的形象之间,反映了雕塑的重要意义。雕塑与校园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平静而亲密的氛围,在空间中,小块的天然石材让学生与之进行交流。这个雕塑不仅体现了人、雕塑与环境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时代精神,让我们在参与其中的同时,与雕塑所存在的积极意义进行很好地互动。

2.历史人物景观的营造

大学悠久的历史不仅创造了一些古老的自然景观,记录了岁月的痕迹,也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文化记忆,让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历史环境的再现,不仅是一种延续和象征古老的自然景观,而且是文化内涵的延续和创造,不仅是表面材料的艺术形式,而且是对其内部结构的再现,具有较深的体现。在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方面,校园景观设计应集中体现大学精神和内涵。校园历史人物是大学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体现。重视校园历史人物的创作与保护,是校园发挥“环境教育”作用的重要保证。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历史与现代性的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实中接受历史教育,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看故事,达到记忆故事的效果去发现未来。

此外,校园还应注重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风俗习惯的认同。像海南大学的棕榈树,它结合了周围的热带风情。苏州大学有许多亭台楼阁和海岸岩石,具有苏州的地方特色。建筑风格明快典雅,以青砖、红砖装饰,继承了“老吴东”的建筑特色。不仅让学生对学校的历史细节有深刻的感受,更能触及到让人们参与其中并向前迈进的元素。校园历史文化景观通过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真正再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环境。

三.结语

在校园景观中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加深了理论认识,而且弥补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使教育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此外,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一味进行地理论灌输的模式,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参与性。学生可以接受发自内心的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未来,高校在设计校园景观时,必须以校园景观文化为平台,深入探索,不断挖掘,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文化实践教育品牌。

参考文献

[1]王阳,谢小林,陈希.色彩在高校校园景观小品中的运用——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老校区为例[J].农家参谋,2019(05):272.

[2]李思韵,谢小林,张钰.高校校园景观小品的创新性改造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老校区为例[J].农家参谋,2019(05):177.

[3]李璐.基于绿色校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以广雅学校惠州分校为例[J].低碳世界,2019,9(02):114-115.

[4]刘妮娜,戚旺琴.校园滨水景观设计探讨——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园艺,2019(03):101-103.

[5]江汇.广西高校民族地域文化景观营造初探[J].现代园艺,2019(03):124-126.

[6]初丹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初探[J].农家参谋,2019(03):132.

[7]张潇潇.城市校园景观提升规划探讨——以新乡医学院景观规划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38-39.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中的隐性思政教育》(GS18091)

(作者介绍:黄金妍、柴方美,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作者:黄金妍 柴方美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篇2:

论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摘要:校园景观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高校的文化特征与内涵。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融入的现代化元素越来越多。相应的,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却在逐渐的削弱。然而,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能够使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变得更加持久,还能增强其含蓄性与和谐性。因此,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需要适当的保留传统文化元素。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校园;景观设计;重要性

大学校园的景观,对师生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效果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适当的融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提升校园的文化内涵,还能增强师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师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师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一、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文明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其能够对民族特质和风貌进行客观的反映,传统文化能够表征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而这些文化和形态又是在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因此,不同国家的不同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环境景观设计中,已经逐渐引进西方文化,使得设计的结果成为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体。并且,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历史悠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受自然条件、社会制度、宗教思想等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理念和风格逐步形成。比如,北京的故宫、圆明园等,内容就很丰富,形式上能给人非常和谐的感觉。而一些私家园林,会受到名人诗句和绘画作品的影响,能够在艺术方面体现出很高的品味。比如,有名的拙政园就与《归园田居记》、《秋雨叹》、《爱莲说》等有关。而宗教建筑与风景建筑的结合,则能体现出景观的自然性和人文性。比如,四川的青城山、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等,都属于这类景观。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环境优美、传统文化包围的大学校园中学习,能够在学生心中形成一股凝聚力,从而促进师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并影响其行为方式,使校园文化能够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能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融入适量的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使校园文化更富内涵,其培养出的学生素质也会更高。在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中,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这些成果能够对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不仅要传承我国的传统园林艺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使设计成果能够与学校的特点有机的融合起来,从而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因此,需要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使校园文化别具特色。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能增强校园景观设计的持久性

由于高校是要为社会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所以在其景观设计中,应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方式,适当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比如,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融入一些能够体现学校传统特色的文化元素,对大学校园的设计空间加以营造,促进其发展,使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作品能够富有生命力,且生命力具有持久性,从而形成校园的特色景观。以清华大学为例,在其景观设计中包括闻一多先生的雕像和王国维先生的墓碑,其不仅能激发师生对名人的缅怀之情,还能使师生深受这些名人的感染。这样的设计能够体现出校园景观的人文性,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从而形成校园景观的特色,并增强师生对这种特色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传统文化能使大学校园尽管设计更加含蓄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含蓄美,将其应用于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能够让大学校园变得更加含蓄。大学校园中的传统文化,不止是一种形态语言,还是一种感性语言,其兼具抽象与具体,给人言尽意未尽的深刻体验。并且,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需要通过意境来感动人,使人们在景观的影响下能够产生遐想,并对遐想进行回味,从而将观众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利于打开师升生的思维,促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收获。

(三)传统文化能够让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更加和谐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与物我合一,用现代社会的观念来解读,这种理念即是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和谐社会的深刻体现。同样,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也需要做到和谐统一。而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正好能够提升其和谐性。在对大学校园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對事物的观察,对其特质和神韵有充分理解,这样才能在设计中体现出其真实性,使大学校园的景观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品质能够不断的提升,从而在景观中体现出其与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应用

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首先要融入传统文化理念,特别是要将能够体现出高校特色的传统文化理念应用到设计中,以提升大学校园的文化内涵,使校园景观富有意境,为学生打造一种山水园林式的学习环境。比如,在福建师范大学的校园景观设计中,就比较重视特色景观的设计,并注重对景观湖和河道的治理,从而在校园内建设起星雨湖和溪源江。同时,校园内还建设有两条大道和两片树林,形成两条绿荫大道。此外,将教学区与生活休闲区联系起来,形成四区五园。这些景观能够增加校园的绿化面积,从而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深刻的体现出来。

(二)传统文化造型的应用

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使用传统文化造型的情况比较多,且这类传统文化素材相当丰富,这些素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风格及内涵,使得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要对传统文化的形态和造型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将其中富有价值的文化造型挖掘出来,这样的文化造型能够反映出高校的特质,体现出高校的精神。比如,湖南大学中的“朱张会讲”、“著名生徒”、“慈云桂”、“大爱千秋”等雕塑作品,能够反映出湖南大学对雕塑这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其中的“慈云桂”,正是以湖南大学机电系1943级校友慈云桂而塑造的。慈云桂是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开拓者,是我国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研究所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巨型机之父”。这样的雕塑景观能够反映出湖南大学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的精神,也能体现出其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专业性,从而提升学校的权威性。

(三)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传统文化的范围非常广,不仅包括诗词歌赋,还包括绘画与图案,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诗词歌赋能够赋予景观一定的意境,绘画能够表达出一定的情感,而图案则能体现出相应的个性。因此,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增强大学校园的文化底蕴,并反映出学校的精神面貌。比如,在福建师范大学内有百年碑林,这道景观就将福建福州摩岩石刻的精华吸收进来,从而反映出本校师生对母校发展情况的关注,以及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在百年碑林中刻有百年师大赋,这是本校学生为表达自己对母校的热爱之情而创作的。赋中通过华丽优美的辞藻,表达了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与怀念,并体现出学生对母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内涵,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而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还能促使校园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同时,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我国传统文化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但能提高其整体效果,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合理融入传统文化理念和造型,并在设计中将传统文化元素充分的体现出来,是一种现代化的设计思路。

作者:吕晓洁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论文 篇3: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

摘 要:大学校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与休息的场所,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文章通过对安徽工程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进行探讨,分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在环境上给师生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的场所,在氛围的营造上,让师生可以受到校园景观的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在功能和审美上要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校園的景观不仅让师生可以欣赏四季之景,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气候和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大学校园都进行改建和扩建。人们对校园景观的设计越来越重视,因此,现如今的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体系也需不断完善,以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一、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现状

安徽工程大学坐落于安徽省芜湖市,学校位于鸠江区北京中路,交通便利,距离火车站、万达广场、神山公园和芜湖市博物馆等都非常近,便于师生开展娱乐休闲活动。校园规划总用地面积83.38公顷,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学校综合容积率0.95,绿地率为42.4%。学校空间布局上以鸠江北路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区域,校园西北方向有一大面积水域,从该水域延伸一条水带,连接学校的各个区域,使整个校园景观在水的带动下更具生动性。该校园景观是由建筑、广场、水体、雕塑、道路、公共设施等组合而成的,空间布局上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休闲区,学校的景观大致可以概括为“一心二湖三轴”。

二、安徽工程大学校园景观概况与现存的问题

(一)校园景观的概况

安徽工程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一心”指的是综合实验楼前的中心水景,此水景是该校园的核心景观区,区域内有大面积的水域、景观小品等。重点强调的是中心广场的源泉雕塑,它的设计采用外圆内方的造型,以动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设计了泉水喷涌的景象。雕塑运用了三种不同的材质,分别是石材、紫铜和不锈钢,这三种材质代表古代、现代和未来。校园东、西有两个自然的湖泊,使学校景观在水的带动下成为一个整体连贯的校园环境。“三轴”分别指的是学校东、西、中三个大门为轴的景观轴线,使整个校园的景观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校园景观现存的问题

1.建筑景观缺少特色

建筑景观在校园景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一个高校形象最为直观的代表。建筑景观是学校师生的活动场所,它的设计应以师生的需求为设计理念,好的建筑景观可以给师生的活动带来便利,也是高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又一体现。安徽工程大学校园内的学院建筑大多都是几何造型,仅从学院建筑的外形上很难分辨出是什么学院,学院的建筑千篇一律,在视觉上让人感到疲倦,也不利于该校开展特色办学。该校的办学特色是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发展,而该校的建筑景观设计因缺少特色,无法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和历史感。

2.植物景观缺少层次

植物在景观的设计中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以生动的形态特征、绚丽多彩的色彩变化和区域内的其他自然景观相互交织,形成了动态的植物景观。安徽工程大学校园内的景观植物在品种的栽种和设计上还有所欠缺,校园内的植物因品种过少,设计不合理,无法让师生们很直观地感受校园内四季的景观之美。植物在校园景观中不仅发挥了实用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改善小范围的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意境等,同时,它更是一个高校历史文化的延续。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园的植物景观也记录着每个学校的成长历史,所以要重视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发挥好植物景观在校园景观中的作用。

3.广场景观缺乏安全性

校园广场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师生们的户外活动而设计的,它可以为师生们提供休闲的娱乐场,也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户外富有意境的学习场所,其表现形式多样,是多功能的户外活动空间,而安全性是它设计最基本的硬性要求。安徽工程大学内有一小型广场景观的设计存在安全性、美观性、实用性等问题。广场景观内一些树池和道路的铺装设计很不合理,树池的造型是带有尖角的多边形,地面铺装也是不防滑的大理石,校园内的学生在经过该广场时,如有打闹又或者不小心摔倒在此,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安全隐患没有解决。而景观的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性要得到保障,其次是它的审美性和功能性的需求等都不可忽视。

4.道路景观设计不合理

道路是连接各个场所的纽带,合理的道路景观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安徽工程大学校园内的道路系统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校园内出现了乱停乱放的停车现象,每当上下课的高峰时期,校园道路异常拥挤。校园内的道路排水系统也需要改善,每当大雨或者连续的雨天,校内道路多处积水,学生们难以通行,因此学生们又称安徽工程大学为“安徽海洋工程大学”。

5.景观小品设置不实用

安徽工程大学校园内的景观小品主要包括座椅、灯具、花架、亭榭、雕塑等。此次主要讨论的是校园内的座椅设置。校内座椅材质的设计非常不合理,如中心湖水旁的一些供人休息的座椅,使用的材料是木质或水泥,木质的座椅经过风吹日晒,破损比较严重,不便于人们的休息,而水泥材质的座椅,质地太过坚硬,温度过低也不适合使用。校园内的亭榭,如一食堂前面的花架亭,它的位置太过偏僻,设计没有新意,很少有师生会来此处停留。

三、大学校园景观的更新与提升

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提高,校园的景观也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与提升。一般而言,景观设计的更新时间为5至10年,因此校园环境也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性的发展,以期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

大学校园景观的更新与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景观设计来进行:植物、建筑、水体、广场、道路、景观小品和校门等。更为具体的设计方法如道路铺装的安全性与多样化、绿植种植的层次化、学院建筑的特色化等。现如今,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的道路和广场的铺装样式太过单一,增加有创意的铺装也可自成为校园的一景,并且校园内的绿植层次化种植,可以发展成为校园的特色景观,也是一种校园历史文化的延续与传承;而将趋同的学院建筑赋予特色化设计,可以让人们在外观上形成最直观的感受,让人们知道是什么学院,突显高校的办学特色,无形中起到一定的正面宣传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校园景观设计首先应该是具有安全性的不危害人们安全的设计,满足人们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的需求。其次要考虑所做校园内景观设计的周围环境,如上文所提到小广场的设计,它的左侧有宿舍楼,在绿植的设计上要控制树木的高度和密度以保证周围所住学生的视野范围,树木不应过高或太过密集而阻挡学生们的视线,让学生也可观看远处的风景。最后也要综合考虑人们的心理因素和活动习惯,如供人休息的地方,可以利用树木的遮挡来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私密的半包围空间,给人心理上的安全感等。

四、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好的景观设计是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带来视觉艺术上的享受。校园景观的设计要以师生们的需求为设计原则。当下,一些高校的景观设计重点在它的实用性上,导致景观设计往往缺乏生动性和内涵意义。随着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校园的景观设计趋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安全、生动而富有内涵的设计,该设计理念包含方方面面,要切实考虑到师生的需求,将地方特色文化,高校的历史文化、校风、校训和办学特色相融合,无形中让学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校园景观对学生们的教育功能。

(二)建造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

学院建筑是一个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有很多高校都在改建、扩建,在同一个城市又或者是不同的城市建立了不同的新校区。这些新校区在建造之初,考虑其使用功能而审美功能上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校园内各个学院建筑大同小异,甚至一模一样,各学院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利于整个校园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建造富有特色的学院建筑,可以发挥校园景观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富有特色的学院建筑不仅可以延缓建筑更新换代的时间,也可以成为经典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还有利于打造集人文与旅游为一体的校园景观环境。现今,我国就有一些设计很成功的校园景观已成为城市的著名旅游景区,其不仅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做出贡献,也可以为该高校起到更加生动的宣传作用,让人们在游览的同时,感受到高校悠久的历史与延绵不绝的文化。

(三)发展生态环保的校园景观

科技飞速发展,人类的文明也在快速进步,这一切进步的背后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是哪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世界人民都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发展的背景下,如果将生态环保的校园景观设计与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相结合,不仅让广大师生们可以在校园内就轻松地切实感受到生态环保的实际益处,也可以在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环境下,为社会培养并输送更加优质的综合性人才,为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五、结语

现今,很多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存在诸多问题,校园景观设计中历史文化与文化内涵的缺失,是很多高校校园设计中都存在的问题。一个好的校园景观设计,往往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打造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生态环保的校园环境,它会对学生综合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受到校园景观的各种熏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黄习伟.艺术景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8.

[2]李阳.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对高校环境设计的影响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4).

[3]刘稷.景观植物在校园设计中的运用探析[J].戏剧之家,2020(7).

[4]张玮,苏静,王慧.植物景观意境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22).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

作者:徐红莲

上一篇: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篇集合)下一篇:大学梦演讲稿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