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医保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针对区县档案馆存在的资源结构不合理、门类单一、征集手段单一、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改善馆藏结构;加大民生档案接收力度;创新档案征集工作方式;科学整合档案资源等建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区县医保档案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区县医保档案管理论文 篇1:

强化区县专门档案管理为服务民生提供保障

区县管理的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对于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具有基础性和现实性意义。其中必然要涉及专门档案资源管理这个一直困扰着区县档案部门的现实问题,而专门档案又是民生档案资源的基础,只有以此为突破口,才能从根本上探寻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最佳途径。

专门档案与民生档案的关系及重要性

专门档案,是指文书档案以外所有在专门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如会计档案、统计档案、诉讼档案、病历档案、婚姻登记和工商注册登记档案等。其特点是: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动态性、现行性,具有突出的现实使用价值。离开专门档案的支持,专业活动往往无法正常开展。

民生档案属于专门档案范畴。区县民生档案,涉及政府对社会进行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部门,是有关公民生存与发展的档案。主要包括:诉讼公证、信访监察、税收工商、医药卫生、城市低保医保和社保、土地管理、房屋管理、规划审批、人口普查、婚姻登记、消费权益维护、残疾人权益保护、优抚救助、疾病防控、学籍管理、户籍管理、职称评定、技工等级评定、计划生育管理等内容。其显著特点是很强的动态性、管理和服务对象大多为公民个体。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专门档案管理现状及民生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区县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如何准确把握对专门档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和档案资源共享等问题。

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对全区专门档案资源普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专门档案形成的种类和数量剧增,涉及民生的档案增速尤为迅猛,在普查的378种专门档案中,涉及民生内容的就有210种,占总数的55%。由此看出,各级政府对民生问题给予极大关注,档案部门也正在努力应对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但同时也不能回避,区县在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认真研究,对症下药,努力改善。

普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专门档案管理相互交叉,不顺畅;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滞后。一方面,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本级专门档案管理现状缺乏调研,对其形成、种类、数量、保管以及利用等情况缺乏清晰了解。另一方面,国家、省市级专业主管部门,大多对各区县本专业的档案管理情况不明,底数不清。由于对各专业档案的统一干预和控制不够,造成条块交错、相互重叠与分割,出现缺位和空位。

此外,378种专门档案中,制定规范或标准的有232种,没有制定的有146种;而这些规范和标准中,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档案部门联合制发的只有86种,其他或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单独制定,或由立档单位、形成科室自行制定。由于尚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区县档案部门在工作中不能对专门档案管理进行有效监督、指导和服务.也未能取得立档单位认可。

2.专业档案形成数量剧增,保管空间严重不足。据近三年统计,西城区平均年形成文书档案36084件,专业档案129316卷、1228680件、42355袋、14017盒、778箱。专门档案数量的剧增,表明了区县档案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专门档案占主导地位。但由于档案的归属与流向不确定,销毁期限不明确,市专业、行业档案管理部门尚未形成接收计划,造成档案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存储空间严重不足,尤其是档案数量增幅较大的社保、医保、低保、公证、房管、工商、城管监察等部门。这给基层专门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带来很大困难,而用房有限,保管条件较差,又存在着不安全隐患。

3.专门档案整理编目缺乏章法,各行其是。由于对一些专门档案没有明确统一的管理规范,只能由立档单位自创方法或依靠区县间相互交流进行管理。此外,专门档案使用的装具也存在各行其是的现象。一些表格、单据材料因整理上无章可循或数量太大,尚未进行整理编目,为利用工作带来不便。

管理民生档案,为开展民生工作服务

1.针对区县各类专门档案管理、特别是民生档案管理中缺位、错位、越位问题,应全面梳理各级档案部门与专业主管部门、综合栏案馆与专门档案馆、监督指导机关与档案形成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覆盖完整、分工明确、制度健全、密切协调、共同管理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

2.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入调研,确定本区县重点民生档案及形成单位和形成内容。各级各类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自身管理民生档案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特点,层层把关,提出管理方案和措施。

3.根据区县各类民生档案形成、保管、利用的情况和特点。创造民生档案管理和服务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第一,民生档案要收集先行,管理到位,覆盖完整。区县民生档案的收集涉及许多相关部门,要建立档案来源标准,了解来源渠道。不仅在民生档案类别上齐全完整,还要在档案内容、管理对象以及档案载体上齐全完整。为此,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分散在各个机关的大量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档案的监督指导,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档案管理责任,完善民生档案管理的制度。

第二,整合民生档案资源,实现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区域化、系统化、集约化。整合档案资源,变分散为集中,实现民生信息资源共享。一是把民生档案作为区县综合档案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反映民生内容的重要档案,从形成档案的各个部门接收到国家综合档案馆,更加充分发挥综合档案馆的档案服务优势。二是市管专业、行业主管部门对系统专业档案提供有力的监督指导、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专业、行业部门档案统一管理、专业服务优势。为解决基层民生档案库存紧张问题,一方面,市级各专业上级主管部门应与市档案局联合,尽快制定出民生档案收集、管理、流向和销毁等具体规定办法;另一方面,区县政府财政对民生档案管理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第三,民生档案的服务要从多方面入手,延伸到形成档案的各个部门和每一个公民。区县民生档案的服务对象是公民个体,常常是群众在生活中遇到急、难、险、重等问题时,来找政府机关的档案部门。所以,档案工作人员要主动、热情、想方设法搞好服务。要做好宣传工作,让老百姓懂得民生档案的重要性以及具有哪些民生档案的知情权和利用权,了解个人有关信息情况的存放和利用地点、内容、范围、途径和方法。服务视角要周全,要根据各部门工作性质、特点,主动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把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区县民生档案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是专门档案管理和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个区县、某个部门的专门档案管理不好,这个区县或部门的民生档案也不会管好,档案部门为民生服务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把专门档案管好了,民生档案也就会管好,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辖区百姓最直接和现实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提供更加方便、准确、快捷、高效的服务。

作者:朱 玲

区县医保档案管理论文 篇2:

对区县档案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区县档案馆存在的资源结构不合理、门类单一、征集手段单一、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改善馆藏结构;加大民生档案接收力度;创新档案征集工作方式;科学整合档案资源等建议。

关键词:档案馆档案资源特色档案

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使档案工作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来,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档案馆而言,拥有档案资源的规模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地位和影响。鉴于此,区县档案馆应整合各类档案资源,优化馆藏档案结构,优化档案资源配置,建设门类齐全、内容丰富、载体多样、结构合理,具有突出地方特色的档案馆档案资源新体系,并带动档案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档案资源为狭义的档案资源,即国家档案资源的形成、收集和整合过程。

一、区县档案馆档案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结构不合理,内容欠丰富

大多区县档案馆馆藏建设目标不明确,对资源总体结构规划不清,致使馆藏档案资源从门类到内容很难全面反映区县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一是从馆藏内容看,其内容断档,衔接不畅。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档案机构不健全,各项管理不规范,致使一些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原本、底稿散失,甚至有些年代的档案出现空白。同时,内容不系统,不完整。一些重大活动档案内容不齐全,往往只有文字材料而没有照片、音像材料,不能全面反映活动的发展情况。二是从馆藏质量看,难以反映全区的历史面貌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能满足多方利用需求。

(二)馆藏门类单一,民生档案数量有待增加

从馆藏档案门类看,主要以文书档案为主,其他门类档案所占比例较小。以平谷区档案馆为例,截至目前,馆藏档案313942卷件,文书档案159411卷件,占馆藏的50.77%;婚姻、教学、会计、科技等专门档案116652卷件,占馆藏的37.16%。另外,近年来,普通群众对民生档案的利用逐渐增多,档案馆也加强了对婚姻、房产、招工、知青、独生子女、兵役等涉及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但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保档案、医保档案、产权改革档案等民生档案馆藏更是寥寥无几。

(三)征集手段单一,档案馆资源缺乏特色

目前,区县档案馆专门从事档案征集的人员较少,征集手段单一,且存在盲目跟风现象,使得区县档案馆缺乏馆藏特色。每年征集的内容并不系统,也不深入,缺乏本地区农副产品、农家旅游、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特色档案资料的征集,难以体现本地区的“独到之处”。

(四)档案资源信息化程度不高,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利用效果待提高

区县档案馆虽然建有网站,但是不能提供计算机全文检索,缺乏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难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以平谷区为例,举办区县的改革开放成果展,往往要从区委、政府、宣传部等相关部门浩瀚的档案资料中寻找素材,工作量较大。如果在档案接收进馆后加大档案信息化程度,对某些专题进行深入整合,形成专业和专题数据库,会极大提高利用效果。

二、区县档案馆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措施

(一)多措并举,改善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

1.建立“大档案”资源体系,逐步建立结构合理、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结合工作实际,档案馆应详细制定档案接收规划,制定档案接收方案,及时调整档案接收范围,应收尽收,进一步丰富并优化档案馆馆藏,确保应进馆的档案依法接收进馆,逐步建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例如,2008年,平谷区档案馆重新制定档案的接收范围,将平谷中学、平谷三中、平谷五中三个中学纳入接收范围,将形成的教学档案、声像档案纳入接收范围。2012年,再次调整接收范围,将具有平谷地域特色的文化馆、文联、党史办、信息中心、植保站、张各庄村委会纳入接收范围,极大地丰富了馆藏。2015年,将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委、法制办、610办公室六家单位从政府和区委全宗分出,成立新的全宗并纳入接收范围,有效保证了重点单位重点全宗档案的齐全完整。

2.突出地域特色,形成档案资源建设的多维立体结构。特色地域文化是了解地方历史和风土人情的重要资料,为体现综合档案馆的地域特色,应留存珍贵地域档案资料。以平谷区为例,逐步将具有平谷地域特色的新兴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纳入接收范围,培育档案信息资源增长点,突出档案馆社会记忆的特色。平谷区的桃文化、农家院文化在北京市很有特色,为留存这些地域文化资料,平谷区档案馆针对每个乡村的特点,率先提出“一乡一品”的农家文化,突出每个乡镇的特色。另外,部分民俗接待户建起档案墙,用“摆放实物,演示观摩”等方式招揽游客,区档案馆对这部分民俗档案提供建档指导,完整地留存了特色农家文化档案。

(二)加大民生档案接收力度,努力构建覆盖全区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

1.实施全区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加强馆室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各级资源共建共享。以平谷区涉及民生的土地和宅基地档案为例,大多相关档案已经接收进馆,少数散存在各村。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区档案馆开发“农村档案管理发布平台”,把村级档案室也纳入区档案馆的资源范围,对相关档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方便群众查阅。

2.整合区域内涉民单位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区域性民生档案资源共享体系。以区综合档案馆为“航母”来承载地区全部档案资源,将各类民生档案资源全部整合进区综合档案馆。如国税局、工商局、海关等不在档案接收进馆范围的市属单位的档案,其与各区县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是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档案,通过建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

(三)创新档案征集工作方式,加大档案资源征集力度,有效丰富馆藏资源

1.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征集工作,采用多种手段,实现有效征集。平谷区档案馆专门成立了档案征集部门,开展口述档案征集、“一貌、二名、三重”(即区貌、名人、名胜古迹、重大工程、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档案征集、“平谷教育”专项征集等活动,记录城市成长活动;充分借助政府、机关、收藏单位、民间收藏人士、社会团体的力量,形成主动记录与重点征集双轨并行的工作格局;开展有偿征集工作研究,创新档案征集工作局面。“十二五”期间,区档案馆将12000件平谷地区珍贵档案资料,如平谷旧貌照片、清代地契、平谷农林牧副渔各业照片、平谷蔡连元大鼓弹唱母片等征集进馆。

2.加强调研,全面了解本地区重要特色档案资源的分布、管理情况,建立档案登记制度,加大档案征集力度,逐步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作为区综合档案馆,在正常开展档案接收的前提下,平谷区档案馆加大生态涵养区特色档案的接收力度。水务局、环保局等相关单位,会形成涉及生态建设、水源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文件资料,接收时要重点关注。另外,卫生环境和防疫工作也是建设生态涵养区的重要方面,全区各个乡镇和社区对卫生环境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管理监督机制越来越完善,因此在梳理乡镇等基层单位的档案时,需把特色档案单独归纳、整理、保管,形成具有平谷区地域特色的档案专题。

(四)以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为重点,科学整合档案资源,发挥档案馆主阵地作用

1.一是研发了“平谷区农村档案管理发布平台”,实现了区、镇、村三级档案信息的分层管理,涉农信息查阅服务,村级数字化档案管理等主要功能。预计到2020年,全区所有行政村将全部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二是开发应用“平谷区基层档案室纸质档案数字化平台”。适用于平谷区各基层单位的室存纸质档案数字化应用程序,满足进馆单位纸质档案数字转化需要,为实现档案实体与数字化副本同时进馆目标提供技术支持,这两个平台的研发使用,对丰富馆藏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2.科学整合档案资源。逐步推进公民医疗健康档案、社会保障档案、林权档案、婚姻档案、土地流转档案、承包合同档案、土地管理档案、房产档案、重大活动档案、重点建设工程档案、重要科研项目档案、企业信用档案、社区建设档案等档案资源向综合档案馆的定期移交和统一集中管理,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作者:付永革

区县医保档案管理论文 篇3:

老龄化社会我们准备好了吗

养老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2019年,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67.4万人,比2018年增加30.05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到14.96%,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辽宁、上海和山东。

这将考验社会福利体制、医疗卫生服务、养老产业、社区照料等方面的健全和完善。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进入老年阶段,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将越来越大。

应对人口老龄化绝不是“如何养老”那么简单,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体系逐步形成

目前,我市形成了四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医中有养。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为了满足既需要长期治疗又不能长期住院的老年人的需求,成立了康复中心、养老中心、护理中心等,提供以医疗为主、兼顾生活护理的服务。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或者增加养老服务职能的有73家。

养中有医。养老机构里老人集中,疾病多发易发,医疗服务需求很强。“在医养融合发展的政策鼓励下,养老机构通过自办或与医院合办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或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护理站等方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养老机构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或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护理站的有75家。

医养协作。对不具备医疗服务资质和条件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采取“协议合作、嵌入医疗服务、共建医养联合体”等形式,提供医养服务。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签约1999对。

居家医养。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平台作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通过以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档案管理、体检、健康指导和转诊等多种医疗服务。

四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形成,能分别对应服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让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养老服务。

“全市‘高端有供给、中端有市场、低端有保障’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体系逐步形成,老年人基本医疗和养老需求,以及精神、文化、娱乐等全方位服务的高品质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上述负责人说。

市人大社会委委员杨先进认为,实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解决了“看病的地方不养老、养老的地方不看病”问题,避免了老年人及其子女在家庭、医院和养老院之间往返奔波,减轻了老年人亲属及其子女的照料负担。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通过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有效化解了部分民办养老机构的生存难题,以及三甲医院老人‘压床’的尴尬局面,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活力。”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去年,我市开始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作为全国长期护理保险首批15个试点城市之一,我市按照“先职工、后居民,先试点、后推开”原则,首批选择大渡口区、巴南区、垫江县、石柱自治县作为试点区县(自治县)。2019年5月1日起,各试点区县(自治县)正式启动保费征缴工作和失能评定申请受理,失能人员最高将享受1550元/月的护理保险待遇。

大渡口区优先在城镇退休职工中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对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按30-50元/天的标准给予长期护理保险费,向355名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支付长期护理保险费256万元。

市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底,我市四个试点区县(自治县)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为57.95万人、申请失能评定1453人,失能评估通过124人,发放长期护理保险待遇1043万元,签订协议护理机构14家。

市人大社会委委员彭学平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减轻了个人和家庭长期护理负担,增强了社会化照护服务供给能力,部分老人因为有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而住进了专业化的养老护理机构,可以在家里或专业机构得到精心照料和护理,减轻了家属照护压力。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有效减少了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人员住在医疗机构导致的‘过度医疗’和‘压床’现象,释放部分医疗资源,实现医疗资源和照护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民政局副局長徐松强说。

下一步,我市将从扩大试点区县范围、扩大试点人群范围、扩大试点保障范围、完善技术标准几方面着手,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供需矛盾突出,加之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显得更为迫切和关键。

如何将居家养老服务“嵌入”社区?我市也做了大量工作。

多渠道破解设施建设选址难题,在新建小区规划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在老旧小区整合社区商业、国有资产等闲置资源,优先建设养老设施,试行房租补贴政策,发动社会力量遴选优质场所建设,已选址220个中心、1052个站。

在完善服务功能满足多元化需求方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定期组织老年娱乐活动,设置托养护理床位,提供全天候的集中照料护理服务,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开展居家上门服务。

徐松强说,去年以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新增5000张护理型床位,入住率达83%,开展居家上门服务的站点达955个。

此外,我市还出台建设补贴、税费减免、运营补助等举措,推行“机构建中心带站进家庭”可持续社会化运作模式,实现“一网覆盖、一体服务”的成片联网服务。目前,已建成社区嵌入式机构372家,嵌入式床位4.5万余张。

夯实农村养老服务基础

过去,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现象比较普遍,目前这一短板也在逐步补齐。

据了解,我市实施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在每个区县推行农村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机构建设,规划建设集中照护机构60个,新增失能护理型床位4500余张;开展乡镇敬老院提档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围绕“热水供应常态化、生活寝具标准化、公共卫浴适老化”三个方面,对600家乡镇敬老院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新增保障型床位6000余张。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互助养老有效途径,规划建设乡镇养老服务中心800个、农村互助养老点8000个,培育由村‘两委’牵头、基层老年协会和老年社工组织等参与的为老服务队伍,为居家特困人员和留守老人提供邻里互助、定期探访、生活照料等养老服务。”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刘大伟说。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为着力点,推进‘普惠养老、便利养老、品质养老’,探索符合重庆实际的养老服务发展路径,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刘大伟表示,将从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设,加快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应护尽护”、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应养尽养”、居家特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障“应保尽保”、失能社会老人基本托养服务“需托尽托”、自理社会老人基本养老需求“有需必应”;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增加失能失智护理床位,优化养老机构供给结构,力争2022年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达到75%以上等几方面推动养老服务发展。

作者:陈越

上一篇:报社编辑实结下一篇:寿险公司客户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