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的护理查房

2022-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泌尿系结石的护理查房

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1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对泌尿系結石疼痛患者实施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疼痛;心理护理;泌尿系结石

[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pain with urinary stones

LU Shuying

Urology of Xiao County People's Hospital,Xiao County 235200,China

[

[Key words] Pain;Psychological nursing;Urinary stones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常表现为腰腹部突发疼痛,且多剧烈难忍。在临床治疗中,往往因起病较急,难以完全控制疼痛。此外,患者多存在焦虑、紧张、恐惧或者睡眠紊乱等心理问题,影响止痛治疗效果[1]。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加强心理护理至关重要[2-3]。本研究探讨了对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198例,其中,男141例,女57例;年龄22~74岁,平均(36.2±5.3)岁。其中,25例为肾结石,173例为输尿管结石;134例为夜间发病,64例为日间发病。患者均存在剧烈腰腹部绞痛,可伴肉眼血尿,均经尿常规以及彩超检查等确诊,均无既往精神疾病史及吸毒史。患者均自愿参与并能够配合本次研究,分组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9例,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分布、病种分布等经配对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实施心理护理程序的主要包括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采集患者的心理信息、客观量化地进行心理评价、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心理影响因素、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心理干预对策、评估心理护理效果、修订并完善心理护理方案。具体方法和内容如下。

1.2.1 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良好的医疗以及生活起居环境能带给患者舒适感和安全感,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使其能够维持良好的心态接受各项治疗以及护理操作。故应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安静、安全的就医环境,病房应干净整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床单元平整无碎屑等,并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调节床单元配置等,尽量减少外界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有利于确保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缓解疼痛。

1.2.2 加强健康教育 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向其讲解泌尿系结石的相关知识以及疼痛的发生原因等,使其能够正确地认识疾病和疼痛,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向其列举成功治愈病例,或者请治愈病例进行现身说法等,有利于鼓励患者树立起胜病信心,缓解其精神负担,有效提高其疼痛阈值等[4]。

1.2.3 建立起融洽的护患关系 疼痛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护理人员难以从客观上感受到患者的真实疼痛感,因此,应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准确把握其病情以及情感变化,系统、全面地评估其疼痛情况。监测患者的疼痛性质、频率、强度、发生部位以及可导致其加重或者缓解的因素,并耐心向患者讲解,使其能够充分了解疼痛相关知识,并能够配合医护人员把握疼痛节律实施护理。因疼痛是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正常反应,但患者及其家属往往焦躁不安、态度强硬等,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应选择个性化的沟通方式。

1.2.4 协助患者順利转换角色 应协助患者转换角色,尤其是对于存在角色转换问题的患者,例如角色冲突等,应向患者客观地讲解病情,及时治疗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并介绍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以及预后等,耐心、实事求是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其能够客观地认识、了解病情,并合理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1.2.5 分散注意力 泌尿系结石疼痛与尿路结石刺激所致损伤、炎症及平滑肌痉挛等有关,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的疼痛性质及生命体征变化,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缓解疼痛,如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应用镇痛药物。在进行随时治疗前,患者对于碎石治疗存在疑问,尤其是冲击波碎石治疗者,会担心碎石的同时可能导致正常组织器官受损。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疑问及心理情况予以针对性的说明和指导,以消除其疑虑、恐惧等心理,必要时还可带领患者参观操作现场,以树立其治疗信心,避免因焦虑、紧张等所致疼痛。

1.2.6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泌尿系结石的病位特殊,部分患者因羞于表达而无法倾诉内心的痛苦,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紧张感,从而加重疼痛,应鼓励和引导患者倾诉自我感受,引导其适时将心中的抑郁情绪发泄出来,有利于减轻其焦虑情绪等,并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缓解疼痛感。暗示疗法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性疗法,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暗示,如“我感觉不到疼”等自我安慰法,可提高患者的痛阈,缓解患者的痛感。

1.2.7 隐私部位心理护理 因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会涉及患者隐私部位的护理,部分患者的羞怯不愿配合治疗和护理,应加强对患者隐私部位的心理护理,尤其是对年轻人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在讲解时一定要着重强调,使其能够认识到泌尿系统的健康直接关系着全身健康。健康教育方式宜为一对一教育,并于僻静部位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将隐私部位心理教育及健康教育知识宣读给患者,使其能够尽快掌握隐私部位疾病健康知识,并充分理解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应予以明确、有效和积极的解答。在隐私部位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为患者遮挡,保护其隐私。

1.2.8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应设法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向患者解释,维持稳定的情绪、放松的精神状态、良好的心境对于缓解结石疼痛感、增强疼痛耐受性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应对患者表示充分的理解、同情,尊重患者的人格,主动关心和体贴患者,使其感受到关爱。同时,护理人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来感染患者,以使其保持精神振奋。此外,在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表情和蔼、耐心细致、态度诚恳、语气温和,有利于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从而缓解疼痛。

1.2.9 开展患者对患者的心理干预 邀请已治愈的同病患者对新入院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在术前进行交流,通过成功病例的现身说法,更加详尽、真切地反应手术前后的感受,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认识了解疾病及疼痛,对于缓解其紧张及焦虑感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宜由医护人员陪同,以便适时予以解释和纠正。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总分为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以得分在≤3分表示疼痛缓解,分别记录两组3h内、3~8h、8~15h以及>15h疼痛缓解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8.5±2.5)h,对照组平均为(12.6±2.4)h,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t=6.12,P<0.05)。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缓解效果比较[n(%)]

组别 n <3h 3~8h ≥8~15h >15h

观察组 99 54(54.5) 28(28.3) 15(15.2) 2(2.0)

对照组 99 29(29.3) 15(15.2) 41(41.1) 14(14.1)

x2 5.76 4.25 6.21 4.19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患者常具有剧烈腰腹部疼痛,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感受,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的疼痛与精神因素、个性、注意力、个人经历以及知识层面等具有密切关系[5]。由于疼痛刺激、对于疾病和治疗缺乏正确认识等,患者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沮丧甚至绝望等不良情绪,患者的疼痛耐受能力降低,可导致痛感加剧[6]。个性较为内向、孤僻患者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而个性外向、乐观患者的疼痛耐受能力相对较强。当疼痛发作时,如果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疼痛感受上,亦可导致疼痛加剧[7]。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设法患者的疼痛注意例能够缓解其疼痛感。患者缺乏对于泌尿系结石以及疼痛的正确认知,往往存在过度担忧和焦虑,导致疼痛加剧。而具有疼痛发作经历以及相关知识的患者,其疼痛耐受能力则相对较强[8]。因此,对泌尿系疼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非常必要。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能够为维持患者的身心舒适;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能够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等;合理有效的心理减压护理,对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疼痛的正确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对于其疼痛感受的影响;分散注意力以及倾听患者的主诉均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9-10]。总之,对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应当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8.5±2.5)h,对照组平均为(12.6±2.4)h,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提前(P<0.05)。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疼痛缓解时间显著提前。因此,对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佳宁,张洪莉,刘贺菊,等.心理护理对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的运用[J].健康大视野,2013,21(5):251.

[2] 高润.泌尿系结石保守治疗89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251-2252.

[3] 罗春梅.心理护理降低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235.

[4] 王晓飞,纪春虹.泌尿系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203-204.

[5] 秦爱欣.12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8):110.

[6] 张映红,柯峰,张宝珍,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对64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围术期患者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0):6762-6763.

[7] 王晓杰.心理护理对膀胱镜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6):195.

[8] 高润.泌尿系结石保守治疗89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251-2252.

[9] 杜欣.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2,20(11):20.

[10] 杨惠娟.心理护理干预在膀胱镜检查后疼痛中的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32(4):625.

(收稿日期:2013-11-03)

作者:陆淑影

第2篇:泌尿系结石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今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护理质量评分(96.63±8.57)高于对照组(78.82±5.07)。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效果明显,能够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具有实践优势。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质量评分;循证医学

引言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高,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电磁波碎石术进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执行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助于病情恢复,降低患者治疗时间,切实提高手术效果。选取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说明,分析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所选患者均符合疾病诊疗标准[1],满足诊断、治疗及护理操作指征。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n=40)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2.96±3.98)岁。对照组(n=40)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3.01±3.84)岁。本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纳入能够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者及无明显治疗风险者,排除合并精神类严重疾病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组临床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按照常规护理工作流程,为患者开展临床诊断及治疗,保证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做好多方面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接受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标准计划,为患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保证从入院开始到出院,患者均能够严格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护理路径执行相关工作。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告知手术治疗相关情况及护理操作步骤,取得患者配合,详细内容见表1。

根据所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要求护理人员每天按照路徑中内容,,完成对应护理项目,并进行签字。主管护师按照当日护理路径,对护理人员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针对已经完成的护理项目,及时评价完成效果,并签名。若有未完成项目,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要求其说明未完成原因,并及时向患者和家属加以说明解释。定期考核,做好详细记录,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加以改进。待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后,责任护士根据自制调查表中所反映的内容,结合患者和主管护师的意见,及时进行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定。

1.4观察指标

对比2组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2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涉及心理、生理、技能、安全等层面,取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2]。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情况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20.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2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心理、生理、技能、安全的护理质量评分(96.63±8.57)高于对照组(78.82±5.0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以循证护理为基础,是根据某一类疾病或手术方式,制定的临床护理模式[3]。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路径中内容,提供标准化护理,使患者诊疗全程均能获得良好服务,使护理工作更加合理,促进流程化建设,为患者制定最佳诊疗方案,从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支出,也节省更多医疗资源。

李红美[4]通过对照试验证实,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且本组心理、生理、技能、安全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与上述文献报道结果及内容有很大重合,也进一步说明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优化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在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够满足患者实际需要,降低泌尿系结石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并有效改进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泌尿系结石患者临床服务工作改进,具有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燕.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治疗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8(3):587-588.

[2]石显荣.延续性护理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复发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4):180-182.

[3]张海玲,刘志敏.护理干预对急诊泌尿系结石患者疼痛的作用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3):130-130.

[4]李红美.循证护理在泌尿系结石复发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134-135.

作者:潘小慧

第3篇:儿童泌尿系结石的手术分析和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结石手术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输尿管痉挛26.7%,血尿19%,尿潴留16.7%,腹部和(或)侧腹部疼痛13.2%。19例出现肾盂积脓,梗阻性肾萎缩23例。18例患儿因无疼痛而延迟手术。结石位于肾盏15例,肾盂113例,输尿管56例,膀胱71例,尿道17例,多部位38例。结石大小平均27mm,复杂性结石80例(25.8%)。手术原因,体外碎石失败14.5%,肾切除1.9%,复杂结石62.0%,解剖异常2.2%,不能进行微创治疗19.0%。总体无结石出院率为95.4%,平均住院时间4天。结论:手术取石安全有效,费用低于其他治疗,护理方法简单。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手术 儿童 膀胱结石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护理

儿童泌尿道结石并不少见,传统的手术取石已不常用,多数被体外碎石或其他方法所取代[1]。而体外碎石或其他治疗失败病例仍然需要进行手术取石[2]。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儿童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进行分析,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临床资料

2000~2011年收治儿童泌尿系统结石310例,男212例,女98例,年龄9个月~13岁,平均6.8±3.4岁。患者资料采集包括年龄、性别、病史、手术指征、手术种类、结石数目、解剖异常、出院时残留结石、住院时间和并发症[3,4]。手术取石原因参照文献[4]。解剖异常由手术和(或)术前放射学检查证实[4]。

结 果

手术适应证包括复杂性结石193例(62.0%),ESWL失败45例(14.5%),解剖异常7例(2.2%),需要肾切除6例(1.9%),不适宜微创手术59例(19.0%)。治疗效果和费用是患者家属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结石位于肾盏15例,肾盂113例,输尿管56例,膀胱71例,尿道17例,复合部位38例。结石平均27mm;80例(26%)为完整的鹿角样结石。最多见的体征是肾输尿管绞痛83例(26.7%),肉眼血尿59例(19%),尿潴留52例(16.7%),腹部和(或)侧腹部疼痛41例(13.2%)。其他的主诉包括恶心、厌食、发热、刺激症状和尿失禁。

手术操作包括肾切除/限制性保留肾切除、肾切开取石术、肾盂切开取石术/扩展性肾盂切开取石术、膀胱结石取出术、尿道切开和尿道口切开术。尿道、膀胱、远端输尿管结石仅在不适宜进行内镜操作情况下采取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肾结石为60分,膀胱结石为20分。侧腹壁和耻骨上平均切口长度分别为7cm和3cm,估计失血量为300ml,输尿管手术病例几乎无出血。住院时间4天。无结石出院率为95.4%,14例(4.5%)多发结石患儿有残留结石,残留结石直径<4mm,无需进一步手术治疗。

讨 论

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并不少见,虽然治疗手段不断更新,但新方法治疗失败病例仍然需要开放取石[1~3]。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疾病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组患儿根据个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患儿的预后和治疗效果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热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个体化心理护理[5]:患儿和家长多数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认知缺乏,对各种治疗手段的适应证、治疗效果等了解不多,对患儿的预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心。因此,术前应向患儿及家长详细介绍各项手术的原理、大致操作过程、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儿和家属的不安情绪,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取得更好的配合。

术前个体化护理[6]:根据不同的手术要求,术前行血、尿常规及各项血液生化、凝血功能检测,胸部透视及心电图、B超、腹部平片(KUB)加肾静脉造影(IVP)等检查;术前1天常规备皮、皮试,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术前30分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麻醉前用药等。

手术后个体化护理[7,8]:不同的手术具有不同的护理要求,除了常规的手术后护理外,针对患儿的不同年龄、不同手术方式、手术复杂程度,采取个体化的手术后护理,包括导管护理、肾造瘘管道护理、引流液观察和护理、伤口的渗出观察和护理、更换敷料护理、生活护理等。

参考文献

1 Rizvi SA,Naqvi SA,Hussain Z,et al.Management of pediatric urolithiasisin Pakistan:experience with 1440 children[J].J Urol,2003,169(2):634-637.

2 郎文平,余沁楠,程喜字.小儿下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与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74-75.

3 刘江山,汪中扬.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02,8(1):18-19.

4 Paik ML,Wainstein MA,Spirnak JP,et al.Current indications for open stone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and ureteral calculi[J].J Urol,1998,159(2):374-379.

5 张选志,黄循.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附108的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00,5:14.

6 刘小芬,赵施竹.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调查 [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8(7):1726-1727.

7 Paik ML,Resnick MI.Is there a role for open stone surgery[J].Urol Clin North Am,2000,27:323-331.

8 詹红丽,张燕凌,闫红英,等.小儿泌尿系结石微创手术的术中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Suppl2):21-22.

作者:单明鹤 刘春梅

第4篇:教学查房: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与处理

教学查房:

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与处理

一、泌尿系结石一般概述

1、尿石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考古证明7000年前就有尿石存在。外科治疗泌尿结石在400BC左右就已盛行。

2、分类: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两者的病因,年龄,性别,结石成分及预后上存在很大差别。

3、结石成因:人体异常矿化的一种表现

4、成分:⑴无机盐,有机盐,酸及晶体

(草酸盐,磷酸盐,尿酸盐、胱氨酸)

⑵基质:粘蛋白(64%)、葡萄糖

氨基聚糖(5%)、非氨基糖(9%)、

结石水(10%),有机灰(12%)

二、泌尿系结石的病因

公认:多方面学说(Multi-faceted theory)

1、外界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个体环境:饮食营养、代谢异常、种族

遗传、疾病、药物

3、泌尿系统:肾损因素、梗阻、感染、异

4、尿:成石物质增多,抑制物质减少

三、泌尿系结石的诊断

分为三个任务:存在的诊断 并发症的诊断

病因的诊断

(一)、存在的诊断

1、典型临床表现:肾绞痛,肉眼血尿,恶心呕吐,发热

2、影像:

A、X-ray:应除外肾结核、淋巴结钙化、静脉石、肿瘤钙化、肾动脉及动脉瘤钙化 B、IVU(静脉肾盂造影):当BUN正常5.4mmol/L,肾显影满意

BUN轻度↑7.14-10.7mmol/L,显影较淡

BUN中重度↑>10.7mmol/L,显影较差或不显影

有关延迟摄影法:用于常规显影不满意者。采用双倍剂量,在注射造影剂后常规摄片,并在60-120分后再摄全尿路片。个别可延长至4小时。 C、RGP(逆行肾盂造影)

适应证:不适于IVU的患者(心肝功能差,碘剂过敏)

和IVU显影不满意者

禁忌症:下尿路感染,尿道狭窄 D、AGP(经皮穿刺顺行肾盂造影):适用于IVU显影不理想且RGP失败者或尿路有梗阻者 E、CT: 可发现X线不能发现的结石,但亦不能诊断阴性结石

3、B超

①可发现阴性结石

②了解有无肾脏积水及积水情况 ③了解肾实质厚度

④发现某些成石疾病:肾畸形,囊性病变 ⑤鉴别:结石与肿瘤,血块等

⑥对输尿管结石:上段扩张推断下方存在结石

(二)并发症的诊断 常见的结石并发症:

1、感染

2、诱发鳞状上皮癌

3、肾脏积水

4、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

(三)病因的诊断

1、基本检查

⑴详细询问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常见药物因素:苯妥因钠-继发性甲旁亢,

泻药-尿浓缩和酸化,钙剂-尿钙↑,丙磺舒治疗痛风-尿尿酸↑,氨苯喋啶-药物结石,别嘌呤醇-尿中黄嘌呤↑ ⑵X-ray,CT(HU有差异) ⑶血清检查:了解各种电解质情况。Cl高时注意有无肾小管性酸中毒及甲旁亢。

⑷尿液检查:了解PH,比重,红细胞,蛋白,晶体及有无细菌。偏光显微镜观察有无晶体。

2、进一步检查

⑴24小时尿量,计算24小时尿钙,氯,肌酐,镁,胱氨酸,草酸,磷,钾,钠,尿酸。 ⑵根据饮食记录当天饮食的量,计算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盐,纤维等

3、详细检查

⑴尿稳定状态观察:负荷试验(5-7天稳定)

⑵血清补充测定:甲状旁激素,VD,Calcitonin,Ca++ ⑶24小时尿测定:Ca++,cAMP,GAGS,乙醇酸(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分型)

⑷成石倾向测定:综合尿量,PH,钙,尿酸,草酸,GAGS,计算成石相对概率。尿饱合度及结石抑制与促进作用检测。

⑸负荷试验:钙负荷区分高尿钙类型

氯化铵负荷助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

四、泌尿系结石的处理及预防

1、急症处理

⑴止痛:度冷丁,吗啡,消炎痛,

⑵解痉:抗胆碱类,黄体酮类,钙阻断剂

⑶抗感染治疗,补充液体(但利尿方法不可取) ⑷中医针炙

⑸急诊ESWL术或急症肾穿刺引流

2、择期处理

A、一般处理原则 ⑴病因处理

⑵无症状肾小结石暂不处理 ⑶完全梗阻时必须及时处理

⑷伴BPH或PUJ梗阻时最好在手术同时处理之

⑸肾鹿角形结石可联合PNL、ESWL或穿刺引流后再碎石 ⑹估计患肾无功能,碎石后也难以排出者可作肾切除 B、双侧上尿路结石处理原则

⑴双侧输尿管结石,先处理梗阻严重侧

⑵一侧输尿管结石,另侧肾结石,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⑶双侧肾结石,先处理简单和安全侧

⑷完全梗阻时,及时手术;不能耐受时可置输尿管导管或经皮肾造瘘

3、各部位结石具体处理方法 A、肾结石

1、一般治疗

2、多数可行ESWL

3、开放手术治疗:a、肾盂切开取石,b、肾实质切开取石,c、肾部切,d、肾切除,e、肾造瘘,f、自体肾移植

4、PNL或联合ESWL B、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5个狭窄部;70%盆腔,15%中1/3,上1/3最少。

1、多数<0.4cm可自行排出。0.4-0.6cm或个别1.0cm经保守治疗可自行排出。服药4周,70%可自行排出。

2、手术治疗适应证:⑴输尿管镜取石发生并发症⑵输尿管憩室并发结石⑶>1.0cm的结石⑷结石置留过久,发生严重梗阻或上尿路感染⑸非手术治疗失败者 C、膀胱结石

1、ESWL

2、手术治疗:

⑴经尿道超声,液电或机械碎石

⑵耻骨上经膀胱切开取石术:儿童;结石过大或过硬;有前列腺增生或尿道梗阻者;膀胱憩室内结石;伴严重炎症或肿瘤者;有输尿管返流者;有严重肾脏合并症者。

D、尿道结石:小的可自行排出或注入石蜡油后挤出;用钳子或镊子将结石取出;尿道切开取石;切开会阴取石等

E、体外冲击波碎石

一、适应症

原则上,上尿路结石除外有下尿路梗阻及全身出血性疾病外,均可用此法治疗

二、禁忌证及几个注意点

1、全身出血性疾病

2、新发生的脑血管疾患,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不齐者

3、下尿路有器质性梗阻者

4、孤立肾:<2cm估计可一次性治愈可行ESWL。若结石过大应放输尿管支架管或联合PNL

5、肾功能不全者:若是结石梗阻引起,应积极碎石;若是肾脏本身病变,不要贸然碎石

6、尿路急性炎症不宜行碎石

7、两次治疗时间必须>1周

8、双侧肾结石,先治疗功能好侧。若均< 2cm,考虑同时治疗

9、同侧输尿管内两外以上结石,先碎上边结石。

10、必须注意石街现象

F、经皮肾镜取石术

一、适应证

1、体积较大的结石:<2cm→ESWL

>2cm→PNL

2、鹿角形结石:联合两者

3、下盏结石

4、同时有结石远端梗阻者

5、其它治疗方法失败者,尤其是ESWL失败。

二、禁忌证

1、出凝血机制紊乱

2、未纠正的高血压

3、急性尿路感染 G、输尿管镜取石术

一、适应证(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

1、无血液病史

2、尿路无明显感染者

3、前列腺无明显增生者

4、未作过输尿管手术,无输尿管狭窄者

5、结石滞留霎时间不长,结石不过大

二、禁忌证

1、血液病患者

2、尿路感染者

3、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颈部过高者

4、输尿管因手术,瘢痕粘连缩小,狭窄者

5、结石过大者

6、输尿管先天性狭窄或严重扭曲者

4、泌尿系结石的预防

1、饮食防石:

有效的注意饮水和食物有可能使64-70%的复发性结石不产生新结石 ⑴多饮水:夜间和清晨

⑵食物:母乳哺养;高尿酸者忌食动物内脏和菜花;菠菜含高草酸;少饮茶或饮淡茶;饮酒会增加尿酸水平及引起尿浓缩。

2、药物防石

⑴降低结石盐工酸饱合度:噻嗪类,磷酸纤维素(↓Ca吸收),正磷酸盐(↑P,↓Ca);碱化尿液;枸橼酸钾;别嘌呤醇等

⑵增加尿抑制活性的药物:镁剂,枸橼酸钾,结石通 ⑶干扰促进结石形成的药物:乙酰半胱氨酸,丙氨酸

第5篇: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是讨论胆总管结石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来回忆一下结石的分类及夏柯氏三联征,请xx来回答

李娅:结石分三类;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 夏柯氏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下面请责任护士xxx作简要的病例介绍。 余川艳:

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饮食:病人选用低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因为脂肪饮食可促进胆囊收缩排出消化,会加剧疼痛。

2.术前用药:严重的胆石症发作性疼痛可使用镇痛剂和解痉剂缓解,但应避免使用吗啡,因吗啡有收缩胆总管的作用,可加重病情。

3.病情观察:对于胆石症急性发作病人应注意观察其T、P、R、BP尿量及腹痛情况,及时发现有无感染性休克征兆。注意病人皮肤有无黄染、粪便颜色变化,以确定胆道梗阻。 4.术前宣教:为病人进行术前准备及宣教,如备皮、配血、禁食水、肠道准备等,为病人讲解大概的手术过程及术后的活动、饮食等情况。

二、护理诊断(术前) P1.疼痛:与胆绞痛有关 P2.焦虑: 与担心手术有关

P3知识缺乏:缺乏术前准备及本疾病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P1疼痛:目标:病人主诉疼痛有所缓解,病人能运用有效方法减轻疼痛。 护理措施:

1.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2.建议病人使用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听喜欢的音乐转移注意力等,做好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工作,使其能够给予病人充足的心理支持。 3.遵医嘱正确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并观察疗效。

P2.焦虑: 目标:病人能说出焦虑的原因及自我感觉,病人恢复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 措施:

耐心详细地介绍检查、治疗、病区环境,介绍有关的医护人员,同室病友。

鼓励家属陪伴,对病人的理解和合作及时给予肯定。向病人解释焦虑情绪对疾病的不利影响。 对病人的主诉采取同感性倾听,以亲切的语言予以安慰,解释病情和手术方式,手术经过及术中配合,减少患者心理紧张,消除思想顾虑,使其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4. 经常与病人谈心,将治疗上的进展及时反馈给病人,增强病人对疾病的了解,介绍有相同疾病手术后病人的良好预后信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O1:患者主诉腹痛缓解

O2患者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康复愿望强烈 护理诊断(术后)

P1.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手术及术后放置引流管有关 P2. 疼痛:与手术切口疼痛有关

P3. 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创伤和术后留置引流有关 P4.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术后禁食,手术失血导致水和电解质丢失有关。 下面请李崇庆补充护理诊断:

P5. 清理呼吸道低效:与伤口疼痛、咳嗽无力,痰粘稠有关 P6. 知识缺乏:与缺乏术后饮食与保健知识有关 P1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目标:病人生活需要能得到满足,并能恢复病情允许下的最佳自理水平,舒适感增加。 措施:

备常用物品置病人床边易取到的地方,术后协助床上大小便、洗漱、更衣、擦浴。 保持病人身体清洁,伤口敷料保持干燥,保持床铺平整干燥。 提供合适的就餐体位,食物温度在38℃左右,软硬适中。 及时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自理活动。 P2 疼痛

目标:病人引起疼痛的刺激因素减弱或消除,病人痛感减轻或消失。 措施:

1.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缓解时间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2. 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病人取舒适的体位,保证充足的休息

3.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如给病人听音乐、读报、听广播或者多与病人聊天以分散其注意力 4.指导和协助病人用手或枕头护住腹部,腹带保护伤口,以减轻深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所引起的胸痛

5.遵医嘱予以止痛剂,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P3有感染的危险

目标:病人发热的相关因素消除,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1.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的典型体征,病人有无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感染的表现

2.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有渗出潮湿污染,及时换药。定期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保持引流管在位,引流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引流袋中胆汁不能过满,及时倾倒,防止胆汁逆流。

4.翻身变换体位、搬运病人时,应防止引流管与引流袋分离,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管开口。避免伤口受压,咳嗽或变换体位时用手护住伤口防止其受牵拉

5.预防外源性感染: 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瞩病人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6.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抗生素治疗,给药时间和药量准确,确保有效的血药浓度,同时注意用药反应。

7.按时测体温,观察体温的走向及热型。保证水分及营养的补充,保持口腔清洁 P4.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目标:明确病人体液不足的原因,对症处理,合理安排输液,维持体液平衡。

措施:

1.禁食期间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营养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合理安排调节输液顺序、速度和量。避免过多、过快输液。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2.减少液体损失的措施:调节室温在18~22℃,控制体温减少排汗,伤口渗出多时及时换药加压包扎。

3.定期复查体重和血生化指标。 .P5 清理呼吸道低效:

目标:患者痰液稀薄易咳出,呼吸通畅 措施:

1.环境: 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 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维持合适的室温和湿度,注意保暖,避免尘埃刺激

2. 指导病人深呼吸采取有效咳嗽方式,协助其翻身、拍背,有利于分泌物排出 3.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咳嗽排痰的技巧: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先进行深呼吸,然后深吸气,按压伤口或使用腹带包扎伤口的同时用力进行几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必要时给予示范。

P6知识缺乏

目标:病人出院时能初步掌握饮食和保健知识 措施:

1.指导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6h,禁食,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肛门排气后方可进流质饮食,然后根据病情逐步升级。

2.给予患者高营养、低脂、低蛋白、易消化的饮食、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及大量的维生素如瘦肉、鱼类、豆制品及各种蔬菜、水果等以保证机体对能量及营养的需要。

3.告知患者应多饮水、多吃米汤、藕粉、豆浆等食物,以降低胆汁黏稠度,有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4.术后七天内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引流袋不能高过胆管平面,以避免胆汁逆流引起感染。

5.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因引流管扭曲、打折或受压而引流不畅。

6.指导患者进低脂饮食做到5禁忌,即禁暴饮暴食,忌食偏酸食物,忌高脂饮食,禁吸烟、饮酒及咖啡等,忌不吃早餐。

请xxx回答T管引流的护理

1.手术方法 :在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术后,于胆总管切开处放置T型引流管,一端通向肝管,另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经腹壁穿口至体外,接无菌引流袋。引流管一般手术后2~3周拔除,我院为一个月左右 2护理

1 .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导管扭曲、折叠、受压、脱落等,搬动患者动作要轻柔,并加强监护。对麻醉未醒的患者需适当约束肢体,防止患者燥动时将管拉出。清醒患者要反复告诫其翻身或下床活动时要保护好T型管。引流管长短要适宜,过长易扭曲,有碍胆汁流出,增加胆道或吻合口压力,容易发生胆瘘;过短则限制病人翻身活动,致引流管脱出,造成胆瘘。更换引流袋时须小心牵拉,防止T型管移位。如有脱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 . 保持引流通畅 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引流袋不能高过胆管平面,以避免胆汁逆流引起感染。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因引流管扭曲、打折或受压而引流不畅。检查通畅情况,并检查衍接处有无松脱。若引流出胆汁内含有泥沙样的结石,为了不引起T型管的阻塞,可用生理盐水给适当冲洗。方法是: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洗,注意压力不可过大。

5、引流3-4天后如胆汁清亮可逐步抬高引流袋至肩部,有利于胆汁回输有助消化。

6. 如果T形管引流通畅,胆汁色淡黄、清亮、无渣且无腹痛无发热等症状饮食情况恢复,大小便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无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一般术后10~—14天可夹闭管道。开始每天2~—3小时,无不适可逐渐延长时间,直至全日夹管。在此过程要观察病人的情况,有无体温增高,腹痛,恶心,呕吐及黄疸等。

7、一个月左右后,行T型管造影,若造影无异物,残石、狭窄,胆肠吻合口通畅情况下,则于造影后再引流1-2日,以及时排出造影剂。经引流观察无特殊反应,可拔除T形管。拔管后,注意观察看患者的食欲、黄疸、腹部体征,警惕胆汁外漏的发生。

护士长总结:今天查房很成功,在护理方面应注意几点,更好地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 1.要掌握胆囊结石的临床症状及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优势,帮患者分析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2.要掌握胆囊的功能,胆囊切除后对消化和吸收功能有无影响。 3.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消除顾虑。

4.做好术后活动、饮食宣教,指导伤口护理

第6篇: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查房

参加人员:全体护理人员 主查人:刘效琴

护士长: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是讨论胆总管结石的有关知识及护理。下面请责任护士作简要的病例介绍。 责任护士(李):患者王晶云,女,68岁。因“右上腹部胀痛伴皮肤巩膜黄染10余天。”入院。(一) 病例特点:1.老年女性。既往史:患高血压 一年余,10年前行胆囊切除术。2.主诉:右上腹部胀痛伴皮肤巩膜黄染10余天。。3.现病史:患者十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部胀痛伴皮肤巩膜黄染,未见明显加剧,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黄染等症状,无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等症状,无腹泻、便秘等症状。近一周来患者夜间皮肤瘙痒,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畏寒,随即来我院就诊,门诊MRI示:1.肝脏多发囊肿。2.胆总管中下端结石伴胆总管扩张。3.双肾小囊肿。4.结合临床随诊。以“胆总管结石”收住入院,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清醒,精神好,饮食正常,睡眠正常,体力正常,大小便正常。4. 查体:体温36.4℃

脉搏84次/分

呼吸18次/分

血压130/80mmHg皮肤粘膜黄染,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皮肤水肿,未见蜘蛛痣,未见瘢痕,未见皮下结节。巩膜黄染,双侧瞳孔正常大小,等大同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腹部平软,右上腹见一手术疤痕,腹式呼吸存在,腹壁静脉无扩张,可见蠕动波,软,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腹部包块未触及,无液波震颤。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振水音及血管杂音。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未触及,胆囊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膀胱未触及。6.辅助检查:血常规示:

WBC4.5×109/L.N72.1%.L17.7%。MRI示:1.肝脏多发囊肿。2.胆总管中下端结石伴胆总管扩张。3.双肾小囊肿。

10-11日在全麻下行经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型管引流术 护士长:请凌护士谈谈该病的临床表现。 1. 右上腹不适 2. 可合并黄疸

3. 胆道完全堵塞,可出现黄疸持续不消退,陶土样大便。

护士长:那么术前我们要做哪些护理工作。 护士刘:

饮食:病人选用低脂高蛋白、高糖饮食。

术前用药:可使用镇痛剂和解痉剂缓解疼痛,但应避免使用吗啡。 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及腹痛情况。 术前宣教:为病人进行术前准备及宣教。 护士长:请闫护士说说术后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

1. 疼痛:与手术切口疼痛有关

2. 有营养失调的可能:低于机体需要量

3. 有引流失效的危险:与各种管道有关 4. 自理部分能力缺陷:

5. 知识的缺乏: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 6. 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7.潜在并发症:感染,出血,胆漏,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护士长;根据提出的护理诊断,可以制定哪些的护理措施 周护士;疼痛的护理措施

1.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缓解时间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2.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 3.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4.指导和协助病人,以减轻深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所引起的胸痛 颜护士:有感染的危险:

1. 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情况及病人生命体征。 2. 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 3. 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引流袋。 4. 防止体位变化等引起的伤口牵拉。 5.预防外源性感染。

6.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合理用药。 王护士:知识的缺乏

1.指导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6h,禁食。

2.给予患者高营养、低脂、低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饮食。 3.告知患者应多饮水。

4.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

5.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位置。

6.指导患者进低脂饮食。

彭护士:焦虑的护理措施

1. 耐心详细地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2. 鼓励家属陪伴。

3. 经常与病人谈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周护士:T管引流的目的

1.引流胆汁和减压,防止因胆汁排出受阻导致胆总管内压增高,胆汁外漏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2.引流残余结石,使胆道内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通过T管排出体外。 3.支撑胆道,防止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狭窄等。 4.经T管溶石或造影等

护士长:那么T管留置的护理指导李护士说一下 李护士: 1. 病人避免提取重物或过度活动,防止T管脱出,拉扯伤口。 2.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 3.及时更换敷料。

4. 局部消毒保持置管皮肤及伤口清洁干燥 5. 试夹管期间,每天夹管时间逐步延长。

6.有异常或者T管脱出,突然无液体流出,及时汇报医生

护士长:今天我们对胆囊结石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次的护理查房学到新的知识。

第7篇:胆总管结石护理查房

查房人姓名: 参加人员:

病人姓名:潘化山

性别:男

年龄:66岁

床号:19床 入院诊断:胆道梗阻、胆总管结石

一、 简要病史:

主诉:上腹部疼痛一天。2.现病史:患者于1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部疼痛不适,疼痛呈隐痛发作,以上腹部较重,伴恶心无呕吐,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在当地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未见明显好转,五小时前腹痛加重,呈持续性,不伴皮肤、巩膜黄染,同时伴有发热,为求进一步治疗,今日就诊我院,予腹部ct检查示:胆道梗阻,胆总管结石。拟于“急性胆管炎,胆道梗阻,胆总管结石”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欠佳,二便可,无明显消瘦。二月前因“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在蚌医附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可。

二、 入院查体:

T:36.6℃ P:98次/分 R:20次/分 BP:178/97mmHg 一般情况可,神清,精神可,巩膜轻度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颈软,无抵抗,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问干湿罗音,心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右上腹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腹平软,上腹可及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

三、 辅助检查:

1、 心电图:窦性心律。

2、 腹部平片:①:考虑胆总管下段结石伴胆道低位梗阻征象;

②:胆囊术后切除

四、鉴别诊断:

1.消化道穿孔:有突发腹痛病史,腹膜炎体征重, 腹部X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输尿管结石:典型的患侧肾绞痛和镜下血尿。疼痛可向大腿内侧、睾丸或阴唇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有时有肉眼血尿。

3.胃、十二指肠溃疡: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常伴有返酸。

五、诊疗计划:

1、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2、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必要时急诊行胆总管探查术。

六、治疗过程

2015-07-16患者今日下午在全身麻醉下行胆总管探查术,取右侧肋缘下斜切口,长约20厘米。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00ml,麻醉满意,术中患者血压不稳,老年患者,自主呼吸未恢复,告知患者家人术中生命体征不稳,家人同意转icu继续治疗。于2015-07-17 10:10有ICU转入 我科,抗感染,保肝护胃,制酸,保护重要脏器,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量变化。2015-7-19 10:00拔除胃管,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利肠功能恢复,继观患者病情变化。2015-7-20 10:00给予清洁换药,拔除腹腔引流管,余治疗方案同前,继续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七、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焦虑、恐惧:与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

1)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注意休息,保证睡眠 2)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说明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和目的,使其积极配合。

3)做好术前防视,根据病情给予详细的解释,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术中需要患者配合的事项,让病人做到心中有底。 评价:病人焦虑有所缓解,表现为情绪较稳定,睡眠改善

2、疼痛

1)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缓解时间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2)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 3)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4)指导和协助病人,以减轻深呼吸、咳嗽或变更体位所引起的疼痛 评价:患者出现疼痛可以及时得到处理

3、 有感染的危险

1) 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及病人生命体征。 2)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无污染 3) 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引流袋 4) 防止体位变化引起的切口牵拉 5) 预防外源性感染

6) 用药护理,遵医嘱合理用药 评价:患者未出现感染

4、 舒适的改变

1) 加强口腔,使人舒适,并观察切口粘膜的情况

2) 做好早晚间护理,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主动关心病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3) 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评价:患者术后得到悉心照顾,自理能力逐步得到恢复,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5、 知识缺乏

1) 指导患者术后平卧6H,禁食水

2) 给予患者高营养、低脂、低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3) 告知患者应多饮水

4) 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位置 5) 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液中线

评价:通过上述措施后,患者能够主动配合,现在顺利出院

6、 体液不足的危险

1) 保持输液的通畅,及时补充机体所需液体量。

2)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胃肠引流量较多时应及时处理。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注意患者的出汗情况,观察病人有无口干,皮肤弹性差等脱水情况

评价:患者保持体液平衡,表现为血压和心率平稳,尿量大于30ml/h

7、 排尿形态改变——留置导尿管

1) 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脱出。每周两次更换引流袋,观察尿液有无异常。

2) 保持外阴及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护理两次,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3) 拔管前是夹管,每4-6h或有尿意时开放,训练膀胱舒缩功能 4) 恢复进食后鼓励患者多饮水

评价:导尿管于术后置管后第3天拔除。能自行排尿,无并发症。

8、 T管引流的目的及护理措施

1) 引流胆汁和减压,防止因胆汁排出受阻导致胆总管内压增高,胆汁外漏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2) 引流残余结石,使胆道内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通过T管排出体外

3) 支撑胆道,防止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性狭窄等

4) 经T管溶石或造影等

5) 病人避免提取重物或过度活动,防止T管脱出,拉扯切口 6) 及时更换敷料

7) 局部消毒保持置管皮肤及切口清洁干燥 8) 试夹管期间,每天夹管时间逐步延长

9) 有异常或者T管脱出,突然无液体流出,及时汇报医生 评价:导管引流管在位引流通畅,未发生导管并发症

八、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1)妥善安置引流管,放置引流袋,防止扭曲或受压

2)选择低脂、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休息习惯

3)定期复查,如发现引流液异常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 4)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以防管道脱出或胆汁反流。

第8篇:右侧输尿管结石护理查房

泌尿外科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时 间:2018年5月24日 参加人员: 主 查 人: 病人床号:1床 病人姓名:谢惠英 诊 断:右侧输尿管结石 主要内容: 责任护士:

患者 5月18日11:18分以“右侧输尿管结石”收入科。体温:36.6℃,脉搏:78 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6/82mmHg,自主体位给予二级护理,普食、每日排石颗粒20g口服。

5月19日8:00给予哌酮抗炎,间苯止痛,14:04患者心情烦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14:32分给予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

5月22日,20:26患者主诉大便成水状,已便两次,腰部疼痛不适,遵医嘱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曲马多肌肉注射。

5月23日17:30送手术室在腰麻醉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19:32返回病房,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禁食,心电监护、中流量吸氧,补液。抗炎治疗。

5月24日9:10患者主诉右侧腰部不适,遵医嘱给予曲马多肌肉注射。现患者手术后第一天,心情平稳,留置尿管固定通畅在位,继续给补液抗炎治疗 问题一:患者于5月22日拉水状便两次,使用蒙脱石散,使用该药物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责任护士:

1)指导患者饭前服用,影响胃肠蠕动,不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是饭前服用。让其理解配合。 2)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用 问题二:患者呕吐后,作为责任护士需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 1) 卧床休息,把病人的脸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流入鼻腔或呼吸道。 2)

呕吐物要赶快从病人面前拿走,并仔细观察呕吐物的内容,同时清洁口腔。

3) 止吐后,由于水分丧失,要逐渐予以补充。

4)

仔细观察呕吐的原因,因为,有时呕吐是疾病危笃的信号。 问题三:患者急查血液等项目,一般多长时间需要查看结果? 责任护士陈:

半小时内,如结果未出,需要及时询问相关辅助科室

问题四: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需给患者做哪些方面的健康指导? 责任护士陈:

1)向患者详细介绍出院后的有关事项,提醒患者出院后一个月来院复查; 2)注意休息,生活有规律,避免劳累;

3)禁烟、酒,忌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4)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感染。

护士长总结:本次业务查房准备仓促、马虎,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止泻药物、止吐药物等,护理记录单上未体现;长期止痛药物不需要在护理记录单上书写的,却有记录。

从这份护理记录单上可以看出,大家的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有待规范,明日起,凡患者使用临时特殊药物、特殊治疗等护理记录单上要有记录及追踪,以后业务查房不定时查,将这种类似查房常态化,主要查找工作中的缺陷,发扬优点,请每一位同志正确对待。

第9篇:儿童泌尿系结石高峰论坛暨国际尿石症联盟儿童结石病防治中

儿童泌尿系结石高峰论坛暨国际尿石症联盟儿童结石病防治中心成立大会

会议纪要 赵夭望 殷 波

2016年12月8日至9日,由湖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小儿泌尿学组和湖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湖南省儿童医院承办的儿童泌尿系结石高峰论坛暨国际尿石症联盟儿童结石病防治中心成立大会在长沙成功召开。

本次大会由湖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小儿泌尿学组组长、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赵夭望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湖南省儿童医院院长谭李红教授致欢迎词,作为东道主,谭院长对前来出席会议的全国各地专家和代表表示感谢,同时代表医院表达了今后对儿童结石病防治中心工作的支持;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齐琳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词,湖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是全国最早成立小儿泌尿学组的专业委员会,齐琳教授肯定了近年来小儿泌尿学组所做的工作,并对接下来学组的任务作了重点布置和规划;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张潍平教授代表全国小儿泌尿学组表示祝贺,同时认为成立儿童尿石病防治中心也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更加有利于今后开展儿童尿石病领域的全国性甚至国际性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尿石症联盟主席、武汉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叶章群教授对近来年赵夭望教授所带领团队开展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并且期待儿童结石病防治中心今后能做出成绩,真正做到惠及尿石病患儿;湖南省医学会长刘家望会长也代表湖南省医学会到会表示祝贺。

会上,湖南省儿童医院赵夭望教授被国际尿石症联盟聘为专家委员,同时举行了国际尿石症联盟儿童结石病防治中心授牌仪式,且正式宣布由湖南省儿童医院作为挂靠单位。

在会议的主题环节,全国成人尿石症和儿童尿石病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儿童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理、微创诊治技术、预防策略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大会主要由15位专家介绍了单中心收治儿童尿石病的经验。首先由赵夭望教授对近些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尿石病防治工作进行了汇报,内容涵括中心挂靠医院及科室概况、儿童尿石病收治情况、中心概况和开展的诊疗、相关临床基础研究和学术交流、相关科室介绍、儿童尿石病防治中心前期工作等,并对中心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部署,主要有:完善儿童尿石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内容,扩大流调病例数量;依据结石成分,完善选择儿童尿石病防治药物的配置;进行儿童尿石病相关代谢的评估;继续深入儿童尿石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特别是Ⅰ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胱胺酸结石;开展病例的远期随访,评估肾发育、肾功能;开展多中心的交流与协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国华教授介绍了单中心应用输尿管软镜治疗小儿泌尿系结石的经验,认为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儿童肾结石的方法。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孙西钊教授介绍了草酸钙结石的病因诊断与防治,他提出尿石成因包括“成”和“因”,即尿石的形成和病因,两者互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同时强调了结石分析的重要性,认为结石分析相当于病理诊断,不仅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还有以下意义:

1、帮助结石病因诊断;

2、为溶石疗法提供依据;

3、发现各种新结石成分,比如三聚氰胺、头孢曲松等特殊类型结石。浙江大学宁波医院程跃教授介绍应用F4.8可视穿刺经皮肾镜治疗儿童肾结石,认为对于输尿管软镜无法探及的结石,如肾下盏结石合并肾盂肾下盏夹角过小,F4.8可视穿刺经皮肾镜可作为备选技术和方法,当然前提是患儿结石负荷相对较小。湖北省人民医院杨嗣星教授介绍了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辅助排石措施,以往药物辅助排石、中药排石、饮水、跳跃、倒立等一直是临床辅助排石的主要选择,具有被动、患者依从性差、效果欠佳等缺点,近2年研制的体外物理振动排石(EPVL)逐进走向大家的视野,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是 EPVL具有其适应证:

1、直接排石——小于6 mm的结石(有症状、无症状);

2、ESWL后的排石治疗(当天,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2、各种腔镜(PCNL、RIRS)治疗后残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坤杰教授介绍上尿路结石软镜处理的影像学评估特殊结石处理的技术要点,认为软镜好但也并不完美,如何术前精准预测手术效果、如何提高自身技能,提高手术效果非常重要,而影像学评估是术前不可缺少的环节。他结合外文文献及国内多中心经验,总结出不建议软镜处理下盏结石的情况:IPA<30度和下盏长度(IL)> 3 cm。并且介绍了一些特殊类型的结石处理技巧,比如合并盏颈口狭窄的盏内结石、有开放取石手术史、合并重复肾畸形时输尿管的寻找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贾建业教授介绍了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儿童泌尿系结石近十年的经验,并且结合指南,认为单发结石直径<20 mm的肾结石、直径<15 mm的输尿管结石可作为ESWL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适应证,同时结合当前多中心、多地区治疗经验,认为体外冲击波碎石和数种腔镜治疗方式为儿童结石治疗提供了较好较多的治疗手段,选择何种方式治疗,特别是不能明确首选方法时,应该在结合各种治疗手段适应证的基础上,尊重病人选择的意愿,再结合自身经验和擅长进行综合性选择。北京友谊医院李钧教授从1例L-胱氨酸结石患者的多次手术史切入自己的主题,指出儿童泌尿系结石精准防治的重要性。他认为,泌尿系结石复发率较高,特别是儿童尿石病,其高复发率代表着患者可能会要多次面临手术或者药物治疗,相当于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身心摧残。对于这类患者从病因学角度进行防治意义深远。他同时还对目前开展相关基因研究做了介绍,提出遗传阻断这个概念。湖南省儿童医院赵夭望教授分别介绍了经皮肾穿刺手术取石术和经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两组病例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前者并发症主要有出血、集合系统损伤以及发热,后者主要是尿外渗、肾盂穿孔和发热,但后者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低于前者,他认为保护肾实质、肾功能应重于清石率,儿童尿石病的预防重于治疗。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周辉霞教授介绍了另一种儿童上尿路结石的腔镜治疗方法:腹腔镜技术处理儿童上尿路结石,她认为腹腔镜可以作为上尿路结石的有益补充,比如遇到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可以双镜联合一次手术同时处理:软镜取石,腹腔镜重建,并在会场上放映了精彩的手术视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毕允力教授介绍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UPJO合并肾结石,他认为腹腔镜仍然是治疗UPJO合并肾结石的首选方法,且对手术技巧、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耿红全教授介绍了儿童泌尿系结石相关代谢研究的最新进展,认为目前几乎所有尿石病患儿均有代谢异常,推荐所有患儿进行代谢筛查,提高病因诊断率,从而指导临床预防。长沙市中心医院傅发军教授介绍了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输尿管软镜日间手术,认为进入此路径后患者可大大降低住院成本,并且介绍了详细的日间手术流程和他们中心的初步经验。同时将进入此路径的适应证限制为年龄较大、可以一期手术的患者。佛山市妇幼医院刘国庆教授介绍了妊娠结石和胎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他认为:妊娠期肾绞痛与尿结石相关,超声是首选检查,MRU与低剂量CT可作为

二、三线检查、输尿管镜取石或双J管置入被推荐、麻醉暴露不增加母胎风险。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李水学教授介绍了处理儿童上尿路结石急性梗阻的经验,认为上尿路急性梗阻应遵从首先解除梗阻、挽救肾功能,必要时二期处理上尿路结石的原则,同时,作为尿石症高发地区新疆最大的医疗单位,他也结合单中心数据,总结出新疆地区儿童尿石病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

会议的第二部分为手术演示,会场可以转播内窥镜下和手术区域两个视野,每位学员都可以看到完整的手术经过。本次手术演示的病例包含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泌尿系结石患儿,主刀者均是儿童尿石病领域的权威专家:湖南省儿童医院赵夭望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国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毕允力教授、北京友谊医院李钧教授、长沙市中心医院傅发军教授,他们在手术中充分展示了精湛的微创手术技艺,并对手术细节问题同步进行讲解,还能与会场主持和学员进行互动,起到了良好的教学示范效果。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得到了国际尿石症联盟和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的高度评价,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这是跨成人尿石症和儿童尿石病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会议前期组织精心到位,主题演讲内容详实,手术演示圆满顺利,会议的举办有效促进了儿童尿石病防治领域的交流与互动,与会的多个专家均表示今后将以儿童尿石病防治中心的成立作为起点,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的合作,比如多中心多地域的流行病学调查、大样本代谢性筛查等。

上一篇:高二衡水中学上下一篇:信息技术培训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