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研究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药学专业研究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复合型以及创新型高级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究成为了当前医学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断,受传统化学教育影响程度较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药学专业定位模糊,药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社会存在脱节现象。

第一篇:药学专业研究论文

药学专业大学新生学风建设研究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药学专业大学新生学风建设的问题,旨在强调学风建设要调动新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新生的学习素质的培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高等人才。

关键词: 药学专业 大学新生 学风建设 现状 对策

学风建设,从新生一进大学校门就要抓起,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教育是新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转变的关键,是新生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基础。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也是学习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那么,为何要搞学风建设,而且是在大一新生阶段?大学生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也是社会未来建设的新一代革命军,更是意气风发、敢拼敢闯敢干的新生代。大学时光美好而短暂,大学生们应该珍惜这段时光,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学些知识,充实自己,培养自己,提升自己,当跨出校门时可以无悔,能利用专业知识建设社会,造福人类,更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要达到这些,关键在于学风。学风好,大学生就能自主自律地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扩充自己,在校是优秀的大学生,在外也是为国争光的建设者;反之则可能成为碌碌无为,虚度光阴,无所成就的人。那么,究竟怎样的学风才是适合大学生的呢?

200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上,江泽民同志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五点希望”,希望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江泽民同志为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作出了正确定位,也间接地明确了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学风及求学态度。

毋庸置疑,学风的建设在大一新生阶段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对大学既充满了渴望与好奇,也充满了无知与疑惑。如果从大一就开始树立起良好的学风,那么,大一新生从一开始便在良好的学风下学习、生活,既能充实、提升自己,也不会虚度大学光阴。但是,大一新生自身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大一学风建设就将是纸上谈兵。

一、大学生的学风现状

从目前看,大学生的学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有理想、有追求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风的主体形象。但也发现学生在学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简单地说,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中新“读书无用论”抬头,致使学风不良。具体表现为:

1.理想缺失,信念迷茫。

这部分学生高中阶段在家长、学校的高压下,使出浑身解数,一门心思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却失去了努力方向。首先,大一新生正处于高中与大学的过渡阶段,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在学习方面,老师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任课老师不再像高中那样监督学生,整天围着学生学习了,而是转变为只在上课出现,上课教的除了专业知识外,更多的是学习方法,学习的内容也比以前更深入,更复杂,更接近真理,这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2.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一部分学生学习时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热衷于当“官”、或将此作为入党的阶梯,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抱怨、沮丧,进而影响学习;有的学生上大学仅是为了混一纸文凭,学习毫无主动性,完全机械应付以图“过关”。上课精力分散,平时吃、喝、玩、乐,考试时使出“十八般武艺”,奉行“多一分浪费、60分万岁”的信条;还有部分学生好高骛远,学习时急功近利,缺乏脚踏实地的刻苦精神,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制定与自己能力不相符合的人生目标,更有甚者结交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有的受骗上当,极少数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大一新生刚度过高三艰苦的阶段,进入大学后,很多新生都有一个心理,那就是已经考上大学了,似乎该轻松一下了。的确,高三生活的枯燥乏味,已使大一新生身心疲惫,是该放松放松了,但放松也是有一定限度的,适度的放松可以调节身心,使新生处于轻松的状态下更好地迎接新的学期,新的学习及生活。但过度放松则会产生懒散、贪玩、丧志的陋习,一旦这些陋习产生则不容易改掉,将会影响到新生今后的学习及正常的生活。

3.纪律松懈,作风疲沓。

目前,高校虽然在大力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但学生组织纪律松弛,违纪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自习缺席。有的学生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内侃大山,逃课逛大街、上网、谈情说爱;有的学生上课睡大觉、看小说杂志,或发短信、听音乐;有的学生作业抄袭,实验报告雷同、毕业设计“拷贝”,考试时抱有侥幸心理,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很多大一新生来说,都要离开故乡,离开父母,这就意味着大一新生要开始独立生活,父母不在身边,新生独自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这个陌生的大家庭,环境的改变使得大一新生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安、孤独。怎样处理好大一新生心理问题,也是学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4.专业思想不稳定,存在厌学情绪。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认为药学大学毕业后就是站柜台拿拿药、药品销售等,认为毫无发展前途;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进而产生厌学、逃学现象。

二、对策

1.新生。

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大一学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对于大一新生学习方面,没有了老师及班主任的监督,更多地要靠新生自己的自律性。自律是人的自主内省活动,更多地依赖于人的自觉性,渐渐就形成了习惯和品质。只要新生能自觉学习,辅导员加以引导并调动新生的积极性,那么,大一新生将会很快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大一新生生活方面,他们远离父母及朋友,独自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内心充满着无助与寂寞,但如果新生能胸怀宽广,与人友善相处,不久之后,新生们便会结下深厚的友情。

其实,解决大一新生遇到的诸多问题,是对新生的一个锻炼,从另一方面将也是学风建设的一部分。只要大一新生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遇事冷静,待人友善等,就一定会适应大学生活,热爱大学生活,并在大学中学到宝贵的知识及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2.学校。

(1)学校应加强大一新生心理教育,注重新生全面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应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能片面追求“证书”,认为拿到证书便万事大吉,这是完全不可取的。当今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各方面均衡发展、专业知识过硬的新型人才,而不是只有一张文凭,什么都不会的人,学校应端正新生的心态,讲明其利害关系。只有这样,新生才能更好地了解时态,更好地投入学习。

(2)学校应重视新生的学习素质的培养。引导新生积极参加班级,院系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倡导学生多利用图书馆阅读专业期刊,多与专业课老师请教学习方法,在英语、计算机上多下功夫,为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缺乏理想,自控力差的学生们,学校应做好督促工作,鼓励这些新生参与各项活动,引导他们合理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3)学校应在新生考勤工作上严格把关。对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如屡教不改者则加以严惩,用以警示其他学生,使学生们能渐渐养成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校也应帮助新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比如说监督新生晚上按时关灯休息,早晨按时起床上课或晨读,以此消除学生们的懒惰情绪,也有利于形成自律的学习态度。又比如可以和新生谈心交流,一方面可以让新生感到温暖,另一方面也可使新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提高其学习自动性,增强其学习动力。

只有在新生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长此以往,良好的学风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旦学校形成一种陶冶和锻炼人才的良好的学风,新生在这种学风下学习及生活,才会受到熏陶和感染,才能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再碌碌无为,懒散堕落,而是自主自律地学习,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刻苦钻研,敢于创新,勇于进取,成为一个全方面均衡发展的新型人才,当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时,不因虚度青春而后悔,只因实现自我价值而骄傲。

总之,学风建设只有分年级全面展开,在课堂内外师生共建,才有可能在高校建设整体优良环境,使学生树立自主意识,真正形成“求真务实、学以致用、从严治学、学无止境”的优良风气,才能促使大学生追求科学精神,实现高等院校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金聪.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8,(5).

[2]李清荣,李晓畅,彭和,罗利江.加强高校新生班级学风建设的基本对策.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毛晓华.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探讨.中国市场,2008,(18).

作者:翟崇华 肖 丽

第二篇: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发展研究

[摘 要] 职业院校中开设药学专业是基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教学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处于不断细化的阶段。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药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用。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社會价值;社会效用

[

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考虑多方因素,职业院校中设置的药学专业主要是为了加强医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我国毕业生就业和医药专业就业情况来看,药学专业发展前景良好。研究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发展情况的主要目的是为此专业今后的发展走向提供一定的依据,为专业体系的构成提供必要参考。

一、药学专业主要发展历程以及现状

早在人类社会产生的初期就有了原始的医药学知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以及中医药学典著中的《黃帝内经》等都是现代药学专业发展的鼻祖。药学的产生来自于人与自然、人与疾病之间的斗争。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医药学在结合先进经验、技术的基础上得到迅速发展,并在人类疾病治疗领域取得可观成就,是人类文明事业进步的重要标志[1]。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职业类院校均有设置药学专业,这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体现,也是现代教学专业发展的特点。药学专业学科性明显,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的医药知识和用药技巧,要具备医德,始终将病人的病情和健康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药学专业发展中,职业院校不断增加理论知识的专业讲解,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医药领域,大批量地接受药学知识培训。专业课程上主要是构建完整、全面的教学理论体系,并设置一定的医药实践操作课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

二、药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专业价值取向不当

传统的药学专业教学理念就是强调学生的药理学知识,在课程教学计划中,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放在理论课程上。学生接受再多的理论知识,无法实现学科之间的交融、贯通,一样无法具有专业的医药知识。药学专业的价值取向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医药、药理领域,需要加强临床操作知识的培训,医学领域的知识具有相互的关联性和可参考性。职业院校设置药学专业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流水线一样的单一性人才,而是培养学生综合医药知识和医学水平,真正投入专业学习中。

(二)教学目标与岗位脱节

职业院校设置药学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要与实际中的岗位要求连接,促进药学专业的社会性、实用性。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专业的用药调配人才岗位缺口较大,尤其是静脉用药调配方面,但是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在设置药学专业后,并没有在课程设计或是实践操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静脉用药调配知识的教授,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实验强化操作训练。从这一点来看,职业院校设置的药学专业对教学目标设定不够理性,没有实时参照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2]。

(三)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职业院校设置的药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步,但是在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上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相较于其他本科类院校专业,强调实用性和社会性要比学术性多。因此,主要的教学课程设置偏向于实践操作类,在构建教育课程体系上需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例如,可以增加设置药学、化学实验课程,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际药理性质研究,对实验现象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才能在实际用药中审慎而行。药学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工作,根据专业发展规律,需要不断借鉴先进经验,强化教学体系,从理论和实际上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总之,药学专业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要求,职业院校在药学专业设置上,需要了解我国基本的教育体系发展现状和医药学发展特点,总体把握药学专业发展态势。从长远来看,我国药学专业发展前景乐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和药学专业化需求也不断加大,因此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时时整合这些社会信息,在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设定上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合理,为专业医药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也为我国药学专业的长久进步、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只有建立一个适合社会民情的医学教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职业院校药学专业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潘伟男,邓水秀,吕毅,等.高职院校药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4(1):38-39.

[2]邹明静.高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22):2833-2834.

[3]凌伯勋.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的高职药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22—26.

作者:张雪飞

第三篇:中国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复合型以及创新型高级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究成为了当前医学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断,受传统化学教育影响程度较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药学专业定位模糊,药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社会存在脱节现象。文章从当前中国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出发,分析了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并提出了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复合型;服务型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们生活水平质量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疾病难题,对药学研究的需要与要求不断提高。与过去不同时的,人们除了在药物药效上的追求外,还亟需符合其经济条件,满足安全原则的药学服务。中国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也必须紧跟社会需求,改革与社会实际不符的培养模式,不但要注重药物研究人才的培养,还应强化药学服务人才的教育,让药学事业能够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站稳脚跟。

一、中国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本科教育基础上更高阶段的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将对国家科技、经济、综合实力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发展已经有较长时间,也都形成了相对完善和成熟的体系,而我国对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才培养领域拓展不足

目前我国药学专业硕士要就是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学术性教育方面,教育方法落后,难以真正实现药学人才培养的高层次进阶。而且,知识体系不独立,难以满足药学所涉及的广泛领域人才需求现实。

2.人才分布领域不均

以药物研究领域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让硕士研究生人才在不同生产领域中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较大比例的硕士研究生进入教育、药物应用等领域,只有很少部分会选择药品生产、推广等领域,而在药品研发或是药学实践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稀少,导致药学事业发展往往缺乏人才动力,这也是药学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畸形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结果。

二、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国药学事业的未来发展取决于药学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为满足社会对药学领域不断提升的要求与需求,应以拓展药学人才培养领域,促进药学人才在行业内的均衡分布为目标,开展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具体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集中学科优势,开展综合培养模式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进阶,也是质的优化,因此应改革传统学科划分教育办法,对硕士研究生人才实施综合培养模式。以小组团队指导培养形式替代传统导师培养负责形式,弥补导师学术背景薄弱的缺点,集中学科优势师资。

第二,着眼学科话题,优化互动关系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科研重点应集中在学科热门话题,根据本学科部门的现实,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开展探索性学科研究,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也更要考察研究生的知识面以及创新能力。在学位论文选题方面,应鼓励研究生着眼于学科前沿,并结合自身条件,与导师形成料号互動关系,反复讨论开题报告,让研究工作落实到实际,同时也能够减少研究工作时间,集中教学资源,突破研究难关。

第三,注重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

在传统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是将课程教学放在第一位,而硕士研究生教育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本科教育已经存在分歧,若依然沿用传统课程教育方法将对硕士研究生的独立创新思维培养造成阻碍,因此,在培养模式中除了把握课程教学之外,还应结合实际应用能力,让所学理论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药学研究。而对于药类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育也应适当减少经验式讲学,增加学术讨论环节,让学生地理思考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空间而真正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

第四,打造优秀师资团队,教学与科研双向发展

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扮演者重要的舵手角色,因此必须对教师学术背景以及教学素质重点把关,打造一支在数量上以及质量上都达标的优秀师资团队。此外,为保证学科发展的持续性也要狠抓科研贡献,通过学术深造、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大队伍中教龄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培养力度。

结语:

作为国家教育中的重要分支,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关系到我国药学应用的发展,更与国家医疗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息息相关。目前,我国药学事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与质量不断攀升,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科学培养模式才能够保持药学事业发展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舒丽芯,和蕾,周东.药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0,03:232-234.

[2]杨笑笑.临床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0:203-204.

[3]路亮,张永泽,岳志伟,余伯阳,于锋.新形势下药学研究生生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药学教育,2009,03:55-57.

[4]李劲平,谭桂山,胡长平,刘苏友,彭傲霜.美国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现状及启示[J].药学教育,2011,01:14-16.

[5]冯江,李歆,王长青.试论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建立与完善[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59-16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634和JG2013010517。

作者:武冬梅 李锦莲 肖伍英 朱金玲

第四篇: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摘要:分析并总结了国外高等院校药学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优点及其成功经验。结合国内高校药学实验教学管理现状和普遍存在问题,提出药学实验教学、管理改革的一些可行设想和建议。旨在使药学实验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教学和科研并对其起促进作用,培养高水平人才。

关键词: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国外经验

实验教学作为药学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既往的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验证灌输为主,学生处于消极接受的地位,不仅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操作技能的目的,更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探讨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推行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全面复合实用型药学专业人才,是适应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新形势的迫切要求。

本文从国外高校先进药学实验教学、管理经验出发,结合国内药学院校实验教学、管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为国内高校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国外药学实验教学先进理念和经验

1.国外实验教学的先进理念[2]。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在以美国为先导开展的教育现代化改革中,实验探究教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它的核心目标是学生认知发展,它需要教师、课程开发者、研究者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并将它们有机地整合,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并有效地测评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反思以及讨论等形式,可以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深化。国外发达国家的药学实验教学深受这一先进理念的影响,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药学实验不仅是理论课教学的验证与延伸,而且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最好手段。

2.国外药学实验教学的先进经验。

(1)创新药学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药学实验教学体系更加注重如何使实验教学与药学理论课程教学相得益彰;如何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如何在药品研发、生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国际标准化教育;如何培养未来优秀的药学领军人才等内容的研究和改革。学校和教师都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将最新的研究内容、实验方法、仪器设备使用等有机地融入实验教学中,而且注重药学各学科之间、药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研究,使药学实验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未来从事药学工作服务。另外,药学实验教学从实验技能训练到验证性实验,再到综合、设计性实验分阶段开展,每个阶段都有详尽的教学大纲,并且从专科到博士覆盖学历教育的各个层次[3]。如此循序渐进,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又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药学实验教学模式。与我国高校实验教学“讲授式”教学方式不同,国外药学实验教学多采用“学为主体、教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具体的实验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则通过课前查阅大量参考书籍预习实验并进行小组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课堂上汇报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测试和分析结果;课后撰写有对自己设计实验的理解的实验报告并由老师做出分析和点评。教师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只是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没有统一的教材,通过自编实验讲义中设置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等都得到锻炼。

(3)运用现代化的药学实验教学手段和管理方式。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的智能化,并将计算机仿真或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系统(CAI)、新仪器设备的教学引入药学实验课堂。例如运用CAI课件,学生可在实验前详细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在实验过程中,可随时了解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减少操作的盲目性[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另外,国外高校的实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采用理论测试+实际操作+答辩+报告相结合的评分标准,注重学生能力的评价。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大多国外高校都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他们在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处理实验室环境问题、管理大型仪器等方面更加严格、科学、规范,形成了良好的实验室文化,为人才培养、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保证。

二、国内高校药学实验教学、管理现状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内各高校药学实验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有了极大改善[5],实验教学与研究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与国外大学药学实验教学相比,我国的药学实验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实验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单一,更新速度慢。学生尽管能够通过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掌握理论教学内容,并了解一些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陈旧的内容也很难反映最新的药学学科研究进展,无法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不利于学生科研思维及创新力的培养。

2.对本科生的药学实验教学模式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实验课前预习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课上老师只是机械地将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方法等内容讲一遍,缺乏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之间也少有思考、讨论的时间;实验报告缺乏创新性分析,只是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总结。

3.实验教学考核制度不完善,考核多沿袭笔试+操作技能的方式,考核成绩占总成绩比重较低。其考核的内容也仅限于课本知识,少有对新知识的拓展和发散。这种简单的考核模式无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

4.学生以及实验指导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学生在学习和实验操作过程中按部就班,不积极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主动探讨如何让学生及时了解、接触和掌握新事物;如何将科研和科技成果传化为教学内容;如何通过实验教学为后续课程学习或将来工作打下基础的问题。

三、探讨建立具有特色的药学实验教学改革之路

1.改革药学实验教学理念和管理手段。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大学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药学实验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切实提高师生对实验教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致力于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的不断优化更新,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化教学改革[6]。在实验管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实验空间平台和良好的设备支持,将其打造成学生自主创新的实践场所[7]。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注重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的精通和完善,使其成为一支善于创新的实验教学团队。最后,应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一套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保证实验室管理科学、合理、高效地运行[8]。

2.创新药学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保留原有经典的实验内容,与当前更新的药学技术及方法相联系和拓展,同时删减陈旧的教学内容,整合重复性实验,促进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保证与时代同步。另外,在整个药学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分层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各个层次上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符合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并突出药学专业特色[9]。在精心设计基础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力争多开设具有药学专业特色的综合型实验,融合药学大类中各专业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重点推进开放性、创新型实验,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教师共同参与研究探讨,切实锻炼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发散、创新思维。

3.引入药学实验教学新方法、新手段[10-12]。推进药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如:引入基于问题学习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药学实验的预习、操作、讨论,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探讨隐含于问题背后的药学实验原理和知识,教师则起到启发引导作用;引入“Seminar”教学法,就实验中的问题、实验设计方案、新的科技新进展等内容开展小组研究和讨论,并由教师做出点评和指导;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与现实实验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各种分析测试任务,评价实验者的操作水平与实际能力。另外,注重药学实验课堂的拓展,通过与企业、科研项目合作,参与实验竞赛等形式开展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国外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建立具有药学特色的实验教学改革之路服务。

4.完善药学实验考核方法。为适应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方式,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效果评价”。学生实验考核应从实验设计、操作能力、撰写报告等方面入手,并增加对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同时可以增加对Seminar、PBL、虚拟实验教学等新型实验教学方法学习成果的考核。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激励学生更加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结语

国外的药学实验教学更加重视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教学实践和社会实际要求相结合。我国的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应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创造性地改革,积极实践,探索建立具有药学特色的实验教学改革之路,从而真正实现通过药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药学研究水平,为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凤泰.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实验建设和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123.

[2]张跃,王晶莹.国外有关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3,34(2):32.

[3]龙春阳.国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特点及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8):137.

[4]李晶,吕晓艳,张明,等.药理学机能实验中CAI课件的制作及应用[J].教育论坛,2009,12(6):36-38.

[5]陈六平.关于当前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52-156.

[6]李进.实验教学重在过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4.

[7]郑春龙.实验室开放激励机制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54-157.

[8]王芳,李滨,宋瑛琳.国外高校实验教学经验及启示[J].实验室科学,2012,15(5):1-3.

[9]陆明德,许洪生.实验教学的原理与艺术[M].江苏教育出版杜,2001.

[10]李范珠,冯健,柴国宝,金桂.药学大类实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探讨[J].药学教育,2007,23(2):39-41.

[11]B.H.Verhoeven.An analysis of progress test results of PB and non-PBL students.Medical Teacher,1998,20(4):310-316.

[12]Mohandas Rao KG.A midlecture student seminar:all activity to break the monotony.Adv Physiol Educ.2006.30(4):262-263.

作者:汪一峰

第五篇: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药学专业本科生在医院药学方向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研究对我国现阶段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职业发展及未来的人才需求做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并着眼于医院药学这一职业方向,通过医院科研创新平台的搭建及本科生导师制的设置将科研活动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让药学专业本科生对医院药学及药学科研有了早期的初步认识,又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在促进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社会实践效果及新时代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及新方法。

【关键词】医院药学;本科生导师制度;科研创新

1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及未来职业发展现状解读

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种族繁衍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1]。现代药学更是连接化学、医学、生命科学及健康科学的桥梁,承担着如创新药物研发、药品生产与质控监督、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监管等职责,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更是明确提出要将中西医药、生物工程、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装备及生物治疗等技术的发展作为未来十年需获得重点突破的领域,因此,拥有发散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的专业复合型药学人才队伍是这些领域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原动力。

1.1 课程设置与时代发展脱节

梳理现阶段我国药学本科教育体系不难发现,药学本科教育在授课方式、基础及专业课程设置、实验科学研究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等教学弊端。本科生在校学习更多的是理论学习,缺少专业的实践指导,就业之后往往会面临学校知识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给人一种“学无所用”的感性认知。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忙于繁重的课业知识,而轻视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培育,最终导致创新能力欠缺,成为综合能力也相对薄弱的“人才鸡肋”。

1.2 本科生实践培养体系欠缺系统性

药学专业是一门以科学理论为引导,实践及应用为最终目的的创新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因此,药学专业最后阶段的学习往往会以与实践单位合作的形式开展,学生也会根据未来的就业取向选择对应的实践单位,高校药学专业教研室、药物研发机构、藥物生产企业、药物流通及销售企业及医院药学部也就相应成为学生们比较热衷的实践目的地。实践环节作为高校药学本科学生贯彻理论与实际的重要平台,是教育活动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也是满足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医药产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环节。而我国现阶段本科实践基地对本科生的培养欠缺系统的培养模式,实践基地与学校互补性不强,实践基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实践时间较短,最终造成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及科技发展需要。因此,建立系统的实践培训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融入整个实践过程中,可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补齐专业实践能力的短板。

1.3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在本科教育阶段严重缺失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在药学本科生教育阶段未能有效实施与开展。目前,本科教育阶段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的发掘、申报、实践,也就很难承接未来更高层次学历的培养及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参与科研实践对本科生来说是一项比较有挑战性的创新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来激发本科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勤奋刻苦的科研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3]。药学专业本科学生通过深度参与科研项目,既能激发自身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也能在实践过程中拓宽自身所学的深度与广度,在文献查询与筛选、数据总结与分析、标书撰写与申报、成果形成与展示等方面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在药学本科教育过程中,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是创新型药学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4]。

2 我院药学专业本科生在医院药学方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实践

2.1本科学生职业取向的建立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健康产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家对于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总体需求与过去有了根本性变化,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医院药学等就业方向都面临巨大的高素质人才缺口。目前我国设有药学院系的高等学校已有60多所,药学及相关专业约有200多个,设有药学专业的中等学校约有121所,每年招生超过111万名[5]。简而言之,药学专业本科生未来的就业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本科阶段人才的培养除了必须掌握的药学理论与实践知识外,还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职业规划有清晰的定位。学生进入我院实践开始前,会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本科生导师应协助学生完善自身定位及个人发展规划,使接下来的实践培训更具针对性。

2.2 实践阶段理论课程的重构

由于我国药学专业本科教育沿袭传统药学教育的轨迹,整个药学教育还是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线,这就决定在后期的实践环节需设置更多的契合实际应用的创新型课程与未来的职业相匹配。我院药学部根据各个轮转部门的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实践课程。部分差异化课程见表1。

在实践阶段,药学专业本科生除了定期接受差异化的更接地气的理论学习,药学部每2周也会邀请院外或者院内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及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进行前沿热点知识培训,拓宽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3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度是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导师制在14世纪源于英国牛津大学[6]。本科生导师制是对传统药学部带教基础模式的一种补充,药学专业本科学生进入不同药学部门轮转培训期间会指定相应的导师,本科生导师由具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者副高及以上职称者担任,本科生导师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在药学基础理论、职业发展规划、教学与实践计划等方面给予学生专业化的指导,根据不同部门科研项目的有无或者差异个性化定制本科学生的轮转时间安排,常规1~3个月不等,在熟悉药品管理、药品相关知识、处方调配及合理用药等常规药学工作的同时,更多的还是通过导师的项目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与科研激情,在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2.4 培养临床药学工作思维

临床药学工作是医院药学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药师深度参与患者用药教育及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2017年,中国药师协会从药师的个人素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内驱力等六个方面颁布了《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评价标准(试行)》,倒逼我国临床药学教育体系进行相应改革,使临床药学专业毕业生成为具备临床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思维,能够从事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工作的專门人才[7]。

我院作为国家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已形成包括抗感染、抗凝、内分泌、肿瘤、疼痛、肾内、神经内科、重症等多方向的临床药学师资带教团队,结合药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特点,设置了三阶梯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体系:(1)感知学习阶段,主要包括药学部门工作制度及职能部门设置学习、职业环境熟悉、患者心理及需求沟通、医护沟通技巧等课程的学习;(2)药学职能部门轮转培训学习阶段,主要包括门急诊药房、一体化住院药房、药学科研实验室、临床药学室等的见习;(3)临床药物治疗学习阶段,在不同的临床带教老师的陪同下参与药学查房及患者整个药学监护的过程,加深对临床药师工作内涵的理解,结合临床提出的问题,培养解决临床关切的能力,让实践阶段的药学本科学生在医嘱审核、处方点评、不良反应发现与上报、药历书写、药物咨询及慢病管理等方面有较为理性的认知,逐步建立适合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临床药学工作思维。

3 结语

实践证明,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础,通过实践阶段的课程重构、学生未来职业的规划设计、临床思维、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完善了药学本科生实践阶段的岗位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创新创业为导向,实践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培养举措定会为新时代国家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6.

[2]尤启东,姚文兵,席晓宇,等.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13(2):79-83.

[3]那立欣,孙长颢,牛玉存.浅谈关于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34-137.

[4]吴超.“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在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2):90-92.

[5]钟为慧,李雯,余红丽,等.提升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教育实践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50-151.

[6]魏志荣.本科生导师制:历史、现状与未来[J].山东高等教育,2015,3(10):62-67.

[7]李霁,杨长青,于锋,等.模拟药房实训体系建设初探[J].药学教育,2016,32(1):69-72.

作者:卢莉莉 耿洲 胡展红 潘杰

上一篇:艺术与人生论文下一篇:音乐教育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