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本科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药学专业本科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需求的国际化,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我国药学高等教育在培养模式上与欧美日存在差异,然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合作发展空间巨大。

第一篇:药学专业本科论文

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摘 要】目的:完善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保证药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方法:研究分析药学本科专业培养课程涉及的各个环节,建立科学、合理、切实的课程体系,重点对课程体系标准化、规范化进行改革研究。结果:通过对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重建,实现药学本科专业培养的目的与要求,向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成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可见,对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药学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为试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

改革坚持“前期趋同、后期分化”为原则,重点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和科研能力。总体体系设计体现“宽口径、多层次、多模块”的原则,根据人才需求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前期以加强公共基础教育为主,后期按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及个性化培养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构建起“横向五模块、纵向两分支”的药学课程新体系。

1.横向模块-五大课程群

包括六大课程模块,即(1)“公共基础课”群。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语、高等数学、医药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2)“化学基础课”群。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3)“生物医学基础课”群。开设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4)“药学专业课”群。例如: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等课程。(5)“特色教育课程”群。包括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的专业后续课程为主的“专业特色”课程,例如: 药学史、药典解析、科研方法等课程。

2.纵向模块-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分支

课程设立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分支。在选修课中设立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限定选修课设置为两大模块,模块一(即科学研究思维训练模块),包括新药研究与开发、科研方法等课程,注重新药研发等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块二(即实践能力训练模块),包括制药设备、生物技术制药等课程,注重药物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选课时,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標选择一个方向,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兴趣与需求。任意选修课又分为素质任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大类,并要求学生在两类任选课中都要选择一定比例的课程,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3.课程学时及内容改革

3.1缩减总学时数

原有教学计划存在总学时偏多,学生修业压力大的问题,在确保基本理论阐述清楚的前提下,组织教师精选授课内容,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运用,删去以往教材中一些比较烦琐且不实用的内容。将原来的1学分18学时,调整为1学分16学时;通过相关课程整合、删减重复或非必需掌握内容,通过缩减单门课程学时达到缩减总学时的目的。

如将正常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整合为解剖生理学,由原本108学时调整为64学时;生物技术制药由必修课调整为限选课,学时由54学时调整为32学时。

通过改革,改善了原来课程体系庞杂的现状,改革前总学时数在3600学时左右,学生周学时达到27学时以上;改革后总学时缩减为2500学时左右,减少了1000余学时。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给予学生相对更多的自学机会和空间,减小了学生被硬性课堂的“捆绑”,更好的处理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3.2加大德育教育课程比例

在课程体系总体学时缩减的同时,保证或适当增加德育课程所占的学时比例,保证人才培养上重视德育教育的本质。调整后德育课程比例由原来的24.5%上升为28%。

3.3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的学时比例

增加选修课学时,保证选修课学时达到总学时的15%左右;增加选修课开设门数,扩大选课范围,由原来的院内选课拓展到全校范围内选课,使选修课由原来的五六十门拓展到一百余门,促进了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培养协调发展。

4.新课程体系的特点

一是重视德育教育。坚持我校特色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引导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药学专业学生坚定学习医药信念;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动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制定个人学业生涯发展规划,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意识,增强学习动力。同时,减少硬性的课堂学习学时,使学生减少课堂“捆绑”,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机会和空间。

三是强调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形成科研思路。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团队意识,为学生今后开展新药研究奠定基础。同时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使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不低于1:1,实验教学环节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课比例,并将部分专业课的课间实习纳入到课程设置体系,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理论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的机会和空间。

四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选修课设置科学研究思维训练模块、实践能力训练模块,提高学生选课自主权和自由度。同时加大选修课学时比例,增加选修课门数,特别是扩大涵盖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和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的协调发展。

综上,通过改革探索我们优化重建出了符合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修订后的新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模块化设置课程的改革原则,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更加明确。有针对性的解决了原有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达到了课程设置合理、学时分配适宜、整体结构与改革效益同步、能力培养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尹美珍,肖安菊,喻格书等.修订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2,28(6):53-56.

[2]谢丽莎,梁天坚,江海燕等.独立学院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今日药学,2012,22(11):702-704.

作者:谢海龙 蒋琛 富波

第二篇:药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摘 要 本文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对近三届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去向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药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状况,提出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双赢就业平台;调整期望值,注重能力培养等促进药学专业本科学生更好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 药学 大学生 就业 去向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从2012年开始有所放缓。从大企业的裁员到小企业的倒闭,从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些因素都促使企业必须进行深化改革,导致用人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不断扩招,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699万,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中国高等药学教育从1906年开始创办,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为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接近300所本科院校开设药学专业,无论是药学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扩招,都对药学本科生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对该校药学院近三届本科生就业去向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该校药学本科生的就业状况,提出促进药学专业本科学生更好就业的对策。

1 药学专业学生就业状况

广州医科大学设有本科专业20个,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五个学科门类。其中,药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学制四年,2008年第一届毕业生毕业。经对近三届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单位、企业和考研,没有到科研单位就业,也没有自主创业,就业率为100%。

(1)医疗卫生单位还是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医疗卫生单位还是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占35% ~40%左右,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到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每年到企业就业的药学本科毕业生比例都在3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考研或出国深造的比例逐年上升:每年考研或出国深造的药学本科毕业生比例都在20%~3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4)到机关工作越来越难:最近两年都没有毕业生到机关(药检所、公安系统)就业,显示药学本科毕业生到机关(药检所、公安系统)工作越来越难。

(5)药学本科毕业生难以进入科研单位和自主创业:最近三年都没有药学本科应届毕业生能够进入科研单位就业,也没有药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毕业后能够马上自主创业。

2 就业状况分析

虽然近几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为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较大的机遇,这也是近几年药学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1 毕业生选择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原因分析

广州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的医科院校,很多药学专业的学生高考时第一志愿都是填报临床医学或其他医学专业的,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希望能到医院工作,同时大多数女生也希望毕业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因而医疗卫生单位也就成为了相当部分药学专业同学的第一选择。

2011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11号),规定明确了卫生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工作,同时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与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另行增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任务、规模配备适当数量临床药师,三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5名,二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3名。”因此,这也增加了药学专业学生到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机会。

广州医科大学拥有8所直属医院和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近几年医院也迎来了高速发展,床位数不断增加,这也解决了部分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2 到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的原因分析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许多学生已抛弃了“铁饭碗”的传统思想,自谋出路,寻找一个能够赚更多钱的职业成为部分学生理想的择业方式。作为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到医院药房发药,似乎不太符合当初他们每个人填报高考志愿时的远大理想,所以部分学生,特别是男同学认为,与其在医院默默无闻地工作,不如到公司去闯一闯,等积累了经验和资金后再选择创业,从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另一方面,企业的岗位一般有销售、物流、管理和质检等,能够适合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所以到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

2.3 考研或出国深造的比例逐年上升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中本科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了考研,药学本科毕业生也不例外。一方面,研究生的就业面比本科生广,层次高;另一方面,他们不想毕业后只是从事医院或社会药房的简单工作,因而,他们希望通过考研,提高学历,提升素质,将来找到一份更好更体面的工作,所以,考研或出国深造的比例逐年上升。

2.4 到机关、科研单位和自主创业难的原因分析

药监系统的工作比较稳定、待遇较高,因而成为了大部分药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首选。但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药监系统的编制也越来越紧张,基本达到了饱和的状态。另外,药学专业本科学生可以报考的公务员岗位也比较少,一般只限于公安系统的个别岗位。公务员考试是中国一大热考,竞争非常激烈,难度非常大,而且公务员考试往往还需要强大的社会关系资源,因而,大部分学生只能望而却步。

科研单位要求的学历比较高,因而药学本科毕业生难以进入,部分同学也因此选择考研或出国继续深造。

创业是近几年国家提倡的就业方式,但对于药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来说,毕业后马上创业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近几年也有学生认为创业是最好的就业方式,虽然不能毕业后马上实现创业的梦想,但他们也愿意通过几年的打拼与闯荡,积累经验和资源,实现创业。

3 促进药学专业学生更好就业的对策

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的问题、学校的问题和家庭的问题,解决药学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多方的共同努力。

3.1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根据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医疗卫生单位和企业是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同时2011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使得医院对临床药师的需求增加,因而学校可考虑调整专业设置,设置临床药学、药物制剂、药事管理等方向。

3.2 加强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

开展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高等学校解决学生实训及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吸纳优秀人才,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应该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努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学校可以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把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落实到课程体系上;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可以聘请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或者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实训上,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部分工作岗位,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进入实际工作中,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科研合作等方式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3 调整期望值,注重能力培养

目前,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性。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择业观的误区,往往过多考虑工作地点、工作报酬以及工作稳定性等实际利益因素,或者过于追求自己毕业后马上要找到一份舒服、稳定、待遇高的工作。但现实的情况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经验不足,学历不高,动手能力差,与同人单位以及岗位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届毕业生必须认清形势,面对现实,切实转变就业观念,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同时,根据社会发展与职业需要,在道德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药学专业学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多方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促进药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 谢玉诚,诸晨笛,闫璐颖.药学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新西部,2012(11).

[2] 刘晓萍.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之我见[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6(3).

作者:刘波涛

第三篇:药学专业本科留学生教育实践与探索

摘  要: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需求的国际化,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我国药学高等教育在培养模式上与欧美日存在差异,然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合作发展空间巨大。通过国内外调研,构建起我校药学专业留学生教育培养体系,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和管理监控制度,经过首届留学生完整培养实践,得到进一步优化完善,同时也促进本土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药学专业;留学生教育;培养体系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在这40年中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校学生规模,还是每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我们都居世界首位。随着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的层层深入,政府对高等教育愈加重视,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日益关注。在国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一目标的提出,从而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十分明确肯定了教育,尤其是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国家竞争力提升的直接责任,也为各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基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近二三十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驱动力和主流理念,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各国竞相提出产业升级换代内在需求,中国医药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面对和参与其中[1]。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单元,大学只有真正融入教育国际化理念,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国际化实践活动,才能在国际化教育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具备世界性竞争力。高校如能抢先抓住教育国际化这一重大机遇,率先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就获得了参与教育国际化竞争的优先权,最终就有可能赢得教育、科技和服务的国际化优势。

一、教育国际化,产业全球化

从成本效益角度,推进具有高校特色、引领社会需求、符合全球潮流的在地国际化战略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第一发展阶段的最佳选择。而“在地国际化”是指“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其目标是“通过让所有学生在求学时期有机会接受国际理念与跨境文化的影响来提升自身能力和资格,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世界的需求。”无疑在地国际化的重点在于自有学生的培养国际化意识,通过多种多样的学生海外短期如一周半月文化考察和教学体验项目,也可以是效果更好的学生交换项目,本科生、研究生的在长和规模上有差异,从而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能够得到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的体验和认识[2]。诚然不同层次的学校也面临着一些认识和经费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学生家庭来共同解决。

仅有本校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发展这还不足以完全体现国际化,我们还必须扩大国外生源的本地教育和培养,实现外国学生的在地国际化。因此我们提出申请开办药学专业海外留学生教育计划,得到当时学校分管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发起药学国际化教育,还与本地国外商会活动有关,他们在非洲大陆经营多年,发现很多国家医疗水平整体落后,常用药物短缺,药学人才严重缺乏。原本考虑与国内药企联合在非洲建立药厂,而人才培养得先行,因此也就与我校联系是否可以招收当地学生来我校药学培养,学成后回国到所办药厂工作,这样如能招收学生并培养,学生就业也解决了,会形成良性互动。如此好的机会,更加激起我们兴办药学专业海外留学生培养的兴趣。然而后因商会所在国发生战乱,药厂没有办成,而我们留学生教育事业却做了起来。

二、内外调研,构建方案

对于本土药学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本省及邻近地区的医疗单位、药物生产或营销企业、研究院所等,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开放视野的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而药学专业的留学生,他们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水平和药品供给与销售和使用情况,都是影响我们制定培养方案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通过对生源地国住中国大使馆的文教参赞,函询药学产业和药品销售使用情况,同时也从网络收集可能的生源地的大学目录,查询世界上涉及药物相关研究的期刊文献,进一步了解这些国家药物研发和使用水平及科研人力情况。这些是从学生角度来考虑制定培养方案。另外,国内综合性大学或药科大学,举办药学留学生教育较早,而医科大学药学院举办则当时少,我们对仅有的几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通过这些调查,结合我国药学本科教育质量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以及学校临床医学留学生教育的实践,我们构建出药学留学生教育的培养方案。

参考我国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基本要求,培养适应留学生来源国家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及毕业后回国或到第三国服务的国际化要求,能够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生产、药品检验、药物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学制四年,学分160的药学专业海外留学生培养方案。同请有关部门、专家和课程负责人进行多轮讨论完善,最终定稿实施。

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将结合学院学校实际,紧抓发展趋势,更新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同时促进我们本土和留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提升而不断努力。

三、广泛宣传,稳定招生

我国的高等教育迄今也才一百多年的历史,与欧美相比,整体还处于发展时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处于逐年彰显的趋势和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前景可期。同时我们的大学在世界上的名声还不够响,因此还需要我们主动宣传。为此我们建立全英文网站,拍摄双语宣传视频,制作精美的宣传手册,通过各种途径和场合进行宣传,无论是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还是国家级论坛,也不轻视本地商会途径。有了第一批学生之后,这些学生就是我们自带的宣传队,如今我们每年招生规模稳定。拓展招生生源,促进学生回国就业或继续深造,实现良性互动。

四、自培师资,外训提升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打造一支水平高、素质好的教师队伍成为增强我院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发展国际化教育需要依赖大批爱岗敬业、德业双修的教师,教职人员的素质起到重要的决定作用,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以改善教师队伍的国际性学缘结构,为培养国际化、创新型的高素质药学人才提供保障。我们先后派出老师出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在国外学习与工作的经历能够使老师们开拓视野,吸收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国际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这些途径和措施,虽然年青老师的英语水平和授课的技能技巧得到提升,但是还必須要进行考核,持证上岗。所有从未进行英语授课的老师,必须通过学院组织,院内外专家评审的试讲和教学设计审查合格后,方能登台授课,否则就先进行随堂听课,或者参与实验教学的训练,再次试讲通过方为合格。不仅就此把关而行,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督教、督管和督学。

教学督导工作是根据国家教学法规政策,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保证教学质量的过程”[3]。监督与指导是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内涵。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控制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管理机制,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我们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机构是相对独立于其它教学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是专家咨询性组织,具有灵活性、沟通性、学术性与非行政性特点。我们教学督导工作在药学留学生教学中是持续不断的,具备规范流程和档案保存,督导信息具有及时性,实现螺环管理。

教学质量是留学生教育赖以良性发展之根本,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事关学院学校声誉。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督导,有督重导,在与教师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探讨。更应侧重于激励引导一线教师,对于教学中的理念、方式方法、技术技巧,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都要加以肯定,尤其是注重从“三教”中心转向“三学”中心的督导。发现教学工作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督导专家深入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流于形式,使督导工作真正起到咨询指导的实效。经过这么几年的执行,所有课程都上完至少一轮,对于后续留学生教学,老师们更能驾轻就熟。

五、课程建设,注重实效

作者作为药学专业留学生授课的一线教师一员,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医学和药学留学生教育工作,发现在留学生的“教”与“学”中,通过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不但能提高教师的水平,更能促进留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继而极大地提升药学专业留学生学习效果。在留学生教育中大力推进数字化英文教学资源建设,丰富留学生的教学资源,亦可实现药学专业针对性的教学与辅导,最终提升留学生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先后为药学专业留学生课程建设进行课题立项,不同课程已经完成了数字资源本身的建设,部分已经挂在不同平台进行教学运行,将借助全省统一平台,扩大使用效率和惠及面,同时向本土学生开放,也向国家课程建设的“双万”目标靠近[4]。

六、实践教学,院企协同

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药学类本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人才培养中“三基”之一,药学专业海外留学生实验教学体系是否合理完整,将直接反映本专业是否能够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药学人才。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习惯和信仰、教育背景和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但实践动手的意识一般较强,在实践教学设计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留学生的药学专业课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中,如果因为兼顾学生的基础而大大简化实验课程,将降低留学生培养质量;如果实验室平台使用的仪器、试剂标识都仅用中文,也不利用汉语水平和基础还缺乏的留学生使用和操作,甚至导致实验事故发展,因此我们都提供双语标识。更不能进行中外学生混合教学,这样存在语言交流、课堂管理和教学效率的问题。我们药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的框架与国内药学本科生趋同,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由于留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思政系列课程、英语课程和体育课程,相对教学周数充足。在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中,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本专业留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情况,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药学相关实验技术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态度,尤其注重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以及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内容,从而培养留学生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建设起注重能力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的留学生实验平台,并为之制定一系列严格具体的留学生实验操作和评价规范,促进留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上述侧重于校内实验,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学生毕业实习,时间较长,面临挑战更大。过去我们实习医院和药企,都是本土学生带教,不存在语言沟通问题,因此我们对于医药药学部和药企人员,请新东方老师进行语言培训,进行带教指导,明确带教内容和任务,并通过学生进行反馈和实践操作的考核,监控学生实习实训的具体效果,为继续完善提供基础。通过实习教学检查,既与实习带教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问卷调查双方的情况,有助我们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践时间和项目,促进院企双方在留学生培养中的协同性,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七、实施留学生教育,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提升

通过药学专业留学生教育教学的施展,师资队伍的建立,也为本土学生的培养带来新的变化。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下,国人自信地迈出国门,而语言能力无疑是制约其交流和宣传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学生未来就业、深造、创业是否在华夏大地难以期许,但是大学奠定坚实的沟通交流的国际通用语言基础还是需要从长计议。因此我们借助留学生的培养全过程,在本土学生所有课程逐步开设双语课程,内容可以从一章开始,逐年增加,同时提供5-10篇该章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献供学生选读1-2篇,提供大量英文练习供学生们选练,这样一点一滴来慢慢浸润式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专业英语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

如所有课程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在课件中都必须著录英文术语,而且在考试中每门课都要求进行术语匹配的选择题5道,涉及至少二十个专业英语词汇或知识点。我们学生整体的基础比起一流大学的还存在距离,完全英语授课时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中一个小小的举措,虽然不会立显巨效,但终将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与思维发展。

八、展望

药学专业留学生教育教学,我们已经走过6个春秋,第一批“产品”也即将上市受检。他们中有多位同学已经开始申请本校或外校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有准备回国开展药学服务,产品引进中国的,还有同学语言能力很强,准备作为两国间的商贸交流做贡献……。在这些同学四年的学习中,他们也深深地打上了本校烙印“有温度有情怀,能做事能创新”,他们将是我们学校学院的新使者。

如何让我们药学专业海外留学生的路越走越宽广,培养的层次越来越高,为学院学科发展,为学校“雙一流”建设添砖加瓦,为新时代药学教育的国际化谋新篇,我们需要新行动、新方案、新战略,体现温医人的新智慧和新力量。

参考文献:

[1]江波,钟之阳,赵蓉.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4):58-64.

[2]张伟,刘宝存.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7(03):10-17+120.

[3]王思思,郭丽君.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制度效用分析——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J]. 中国农业教育,2018(06):30-35+94.

[4]何宗兆.关于扎实推进“双万计划”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2015(05):179-180+190.

作者:王朝杰 王怡 陈双双 潘薛波 梁广

第四篇: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药学专业本科生在医院药学方向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研究对我国现阶段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职业发展及未来的人才需求做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并着眼于医院药学这一职业方向,通过医院科研创新平台的搭建及本科生导师制的设置将科研活动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让药学专业本科生对医院药学及药学科研有了早期的初步认识,又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在促进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社会实践效果及新时代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及新方法。

【关键词】医院药学;本科生导师制度;科研创新

1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及未来职业发展现状解读

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种族繁衍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1]。现代药学更是连接化学、医学、生命科学及健康科学的桥梁,承担着如创新药物研发、药品生产与质控监督、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监管等职责,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更是明确提出要将中西医药、生物工程、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装备及生物治疗等技术的发展作为未来十年需获得重点突破的领域,因此,拥有发散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的专业复合型药学人才队伍是这些领域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原动力。

1.1 课程设置与时代发展脱节

梳理现阶段我国药学本科教育体系不难发现,药学本科教育在授课方式、基础及专业课程设置、实验科学研究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等教学弊端。本科生在校学习更多的是理论学习,缺少专业的实践指导,就业之后往往会面临学校知识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给人一种“学无所用”的感性认知。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忙于繁重的课业知识,而轻视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培育,最终导致创新能力欠缺,成为综合能力也相对薄弱的“人才鸡肋”。

1.2 本科生实践培养体系欠缺系统性

药学专业是一门以科学理论为引导,实践及应用为最终目的的创新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因此,药学专业最后阶段的学习往往会以与实践单位合作的形式开展,学生也会根据未来的就业取向选择对应的实践单位,高校药学专业教研室、药物研发机构、藥物生产企业、药物流通及销售企业及医院药学部也就相应成为学生们比较热衷的实践目的地。实践环节作为高校药学本科学生贯彻理论与实际的重要平台,是教育活动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也是满足我国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医药产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环节。而我国现阶段本科实践基地对本科生的培养欠缺系统的培养模式,实践基地与学校互补性不强,实践基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实践时间较短,最终造成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及科技发展需要。因此,建立系统的实践培训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融入整个实践过程中,可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补齐专业实践能力的短板。

1.3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在本科教育阶段严重缺失

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在药学本科生教育阶段未能有效实施与开展。目前,本科教育阶段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的发掘、申报、实践,也就很难承接未来更高层次学历的培养及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参与科研实践对本科生来说是一项比较有挑战性的创新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来激发本科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勤奋刻苦的科研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3]。药学专业本科学生通过深度参与科研项目,既能激发自身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也能在实践过程中拓宽自身所学的深度与广度,在文献查询与筛选、数据总结与分析、标书撰写与申报、成果形成与展示等方面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在药学本科教育过程中,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及评价体系是创新型药学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4]。

2 我院药学专业本科生在医院药学方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实践

2.1本科学生职业取向的建立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健康产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家对于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总体需求与过去有了根本性变化,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医院药学等就业方向都面临巨大的高素质人才缺口。目前我国设有药学院系的高等学校已有60多所,药学及相关专业约有200多个,设有药学专业的中等学校约有121所,每年招生超过111万名[5]。简而言之,药学专业本科生未来的就业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本科阶段人才的培养除了必须掌握的药学理论与实践知识外,还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职业规划有清晰的定位。学生进入我院实践开始前,会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本科生导师应协助学生完善自身定位及个人发展规划,使接下来的实践培训更具针对性。

2.2 实践阶段理论课程的重构

由于我国药学专业本科教育沿袭传统药学教育的轨迹,整个药学教育还是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线,这就决定在后期的实践环节需设置更多的契合实际应用的创新型课程与未来的职业相匹配。我院药学部根据各个轮转部门的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实践课程。部分差异化课程见表1。

在实践阶段,药学专业本科生除了定期接受差异化的更接地气的理论学习,药学部每2周也会邀请院外或者院内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及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进行前沿热点知识培训,拓宽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3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度是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导师制在14世纪源于英国牛津大学[6]。本科生导师制是对传统药学部带教基础模式的一种补充,药学专业本科学生进入不同药学部门轮转培训期间会指定相应的导师,本科生导师由具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者副高及以上职称者担任,本科生导师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在药学基础理论、职业发展规划、教学与实践计划等方面给予学生专业化的指导,根据不同部门科研项目的有无或者差异个性化定制本科学生的轮转时间安排,常规1~3个月不等,在熟悉药品管理、药品相关知识、处方调配及合理用药等常规药学工作的同时,更多的还是通过导师的项目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与科研激情,在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2.4 培养临床药学工作思维

临床药学工作是医院药学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药师深度参与患者用药教育及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2017年,中国药师协会从药师的个人素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内驱力等六个方面颁布了《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评价标准(试行)》,倒逼我国临床药学教育体系进行相应改革,使临床药学专业毕业生成为具备临床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思维,能够从事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工作的專门人才[7]。

我院作为国家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已形成包括抗感染、抗凝、内分泌、肿瘤、疼痛、肾内、神经内科、重症等多方向的临床药学师资带教团队,结合药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特点,设置了三阶梯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体系:(1)感知学习阶段,主要包括药学部门工作制度及职能部门设置学习、职业环境熟悉、患者心理及需求沟通、医护沟通技巧等课程的学习;(2)药学职能部门轮转培训学习阶段,主要包括门急诊药房、一体化住院药房、药学科研实验室、临床药学室等的见习;(3)临床药物治疗学习阶段,在不同的临床带教老师的陪同下参与药学查房及患者整个药学监护的过程,加深对临床药师工作内涵的理解,结合临床提出的问题,培养解决临床关切的能力,让实践阶段的药学本科学生在医嘱审核、处方点评、不良反应发现与上报、药历书写、药物咨询及慢病管理等方面有较为理性的认知,逐步建立适合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临床药学工作思维。

3 结语

实践证明,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础,通过实践阶段的课程重构、学生未来职业的规划设计、临床思维、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完善了药学本科生实践阶段的岗位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创新创业为导向,实践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培养举措定会为新时代国家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6.

[2]尤启东,姚文兵,席晓宇,等.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13(2):79-83.

[3]那立欣,孙长颢,牛玉存.浅谈关于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34-137.

[4]吴超.“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在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2):90-92.

[5]钟为慧,李雯,余红丽,等.提升药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教育实践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50-151.

[6]魏志荣.本科生导师制:历史、现状与未来[J].山东高等教育,2015,3(10):62-67.

[7]李霁,杨长青,于锋,等.模拟药房实训体系建设初探[J].药学教育,2016,32(1):69-72.

作者:卢莉莉 耿洲 胡展红 潘杰

第五篇:强化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的体会和探索

摘 要:提高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结合该校药学专业实习特点,对选题、查阅文献、撰写综述、课题实施,毕业论文及答辩的各个环节进行探索和总结。通过实习全过程质量控制,各环节的严格把关,保障了学生毕业实习质量。毕业实习是药学本科生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强化药学毕业实习各环节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技能,为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药学 毕业实习 教学质量

藥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至关重要的环节[1]。学生选择医院、科研院所、企事业等实习基地进行学习实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选题、文献调研、课题设计、开题报告、实验研究、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等环节的训练,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2]。因此,强化学生实习环节,提升学习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系到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结合该校药学专业办学定位、学生情况和就业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1 做好选题工作,师生双向选择

选题是毕业实习的第一个环节,对毕业论文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良好开端,十分重要。选题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习热情。该院实施师生选题双向选择,既将指导教师拟开展的研究课题名称进行汇总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可能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课题。指导教师和选题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题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要适当,能够体现阶段性成果。学生在4~6个月的实习期内设计创新的课题并且完成全部研究内容,取得完整的实验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4]。因此常常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题研究内容过于简单、重复,或者实验不能深入,课题半途而废等等。因此,选题要注重系统性和阶段性,并且要兼顾延续性。这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还能够保障指导教师课题的顺利进展。为了保障实习课题选择和完成,提高毕业实习质量,我院实施了专业导师制。从学生大二学习专业课开始,就鼓励和支持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尽早选择专业导师,参与到老师的课题研究工作中,积极申报创新创业课题,接受早期的科研启蒙。通过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和实验研究,逐渐形成研究课题,为毕业实习的课题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许多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就是课外科研的课题或者延伸,等于有效地延长了毕业实习的时间和深度,提高了毕业生培养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撰写综述的能力

选题确定后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和撰写综述。培训学生利用检索工具、数据库查阅文献,归纳总结和撰写综述是实习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在本阶段培训中要求学生精读至少10篇近十年与课题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完成3000字文献综述一篇。指导老师要引导实习生理解课题目的和意义,启发学生发现关键问题,并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撰写综述使学生对即将开展的课题深入了解,对于课题的研究现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做到思路清晰,目的明确,为下一步开展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生查阅文献和撰写综述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学习过文献检索课程,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应用,大多数学生一知半解,对常用专业数据库的使用不熟悉,相关文献查找不全不准;只能看看中文文献,不善于阅读高水平英文文献,导致信息量极为有限;撰写综述只是简单的资料堆砌,缺乏个人见解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我院组织相关老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方法和常用数据库使用”、“英文文献的阅读方法”及“文献综述撰写”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对查阅文献和撰写综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学以致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严格把关课题研究环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课题研究的实施环节是毕业实习的重中之重,学生进入了理论联系实践,全面提升知识体系和实验技能的实战阶段。指导教师做为毕业设计的主导,要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掌控全局,严格把关课题研究各环节。实习生刚进入实验室,由于对实验仪器生疏,缺乏系统的实验技术培训,在开始做课题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必须使学生对课题研究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合理的规划。学生做为毕业设计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主动强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要避免过度依赖老师,学生自己不思考,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有些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情况。另一方面,不管老师还是学生不能一味注重赶进度,出结果,体现工作量。要注意培养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打好基础。指导教师在各种相关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原始实验记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规范试教。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研习惯,有利于在以后的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的进行科研工作。此外,指導教师尽可能将研究内容涵盖某一研究方法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和实训体系,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例如,对于选择有机合成研究方向的学生,我们要求实习内容包括:化学反应的投料计算,安装反应装置,监测反应,后处理,柱色谱分离,物理常数测定,通过质谱确定分子量和通过核磁确定结构的图谱解析知识等,使学生对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形成较全面的认知。最后,课题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整理实验数据,保存好原始图谱、表格等材料,归纳总结。每两周向指导教师递交纸质版实验进展报告,为之后的论文撰写做好前期的铺垫。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科研数据和结果,分析、统筹科研进程,及时修正、完善实验方案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4 论文质量高标准,论文答辩严要求

本科生毕业实习论文是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集中体现。由于科技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应用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学生初次撰写科研论文时,存在论文层次不清、缺乏逻辑性、文字表达不严谨、格式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的结构和书写的分析和讲解,将已毕业学生的优秀论文作为范文供学生学习参考。指导学生按照学术论文写作格式独立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再由老师对初稿认真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让学生进行修改和补充,通过反复修改,形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最后,进入毕业答辩环节。毕业答辩是全面检查和评估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把答辩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树立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学术作风。在具体实施中,先由专家对论文进行交叉审阅,确定是否可以进行答辩。答辩时,由专家组成毕业答辩委员会,每组教师不得少于5人,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学生对实习工作采用PPT进行汇报,评委老师提问。综合毕业论文,答辩情况和回答问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论文质量进行客观、真实地评价。

5 结语

毕业实习是学习、实践和创新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本科毕业实习具有时间长、环节多的特点,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环环相扣,承前启后。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在每个环节老师都要认真把关,严格过程管理。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和改进,该校药学专业毕实习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毕业设计质量得到普遍提升,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科研论文发表,为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多学生反映实习期间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对本科阶段的学习质的飞跃,对今后的读研和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焕德,朱运贵,许丹华.药学专业专题实习创新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中南药学,2008,6(3):383.

[2] 王艳艳,谢海龙,李永吉.药学类本科毕业专题实习质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哈尔滨医药,2013(1):43.

[3] 张邦乐,周四元,宦梦蕾,等.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2):199.

[4] 邢茂,王琴,胡雪莲,等.药学专题实习带教方法探讨[J].中国药房,2013,24(32):3071.

作者:王黎明 李亚 巍金瑛

上一篇:音乐表演毕业论文下一篇:艺术导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