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英文介绍

2023-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骊山英文介绍

《英文报阅读举隅》的介绍与研究

摘要:经考证,开明书店于1933年出版的由陈希周所编著的《英文报阅读举隅》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探讨报刊英语的著作,本文通过对其所收录英语新闻涉及的主题、其讲解英语新闻程序及特点的介绍与分析,论证了这部著作不仅对探讨报刊英语学术史本身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史料价值,而且也为研究民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的新闻英语和中华民国史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

关键词:报刊英语 《英文报阅读举隅》 新闻英语 学理价值 史料价值

引言

报刊英语所涉及的体裁很广。翻开英文报刊,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具有不同特点和风格的体裁:消息报道、特写文章、新闻评论、小品文、天气预报、广告等。毫无疑问,报刊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就决定了其刊登的新闻类体裁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闻的简单定义是:新闻是对受众所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最具有传播效应、也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新闻最大的特质。提升英语交际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显然阅读英语报刊新闻就是其中一个及时的、能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而且又能快速掌握地道英语的快捷方式。鉴于上述原因,目前国内很多大专院校英语专业都纷纷开设英语报刊文章选读课程,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认知英语语言的途径,加深对英语世界文化的认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学习和研究报刊英语已成为英语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英语语言本身多层次、多角度、纷繁复杂的特质所决定的。报刊英语在越来越信息化、传媒化的社会中所占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解和掌握报刊英语的特质,是完善英语学习的一个途径,是构成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层面。报刊英语研究作为外语专业中的一门学科,在近代中国,它是何时被纳入到学者研究视野中的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1839年11月4日,在澳门正式创办的马礼逊教育会学校将英语教学引入中国本土,成为中国近代英语教学之滥觞,因此追溯学者对中国近代报刊英语之研究也应该从这一时间开始。翻检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周振鹤先生所编著的《晚清营业书目》(2005年第1版),并未有相关著作问世;翻阅由北京图书馆编纂的《民国时期总书目——语言文字分册》之《英语》部分(195页—259页),可以发现有关探讨英语报刊阅读的著作仅有四本,分别是《英文报阅读举隅》(1933年9月初版)、《英文新闻例释》(1946年7月一版)、《英文报纸读法》(1946年8月初版)和《怎样读英文报》(1947年7月初版);①又根据刊登在《教育杂志》(1909年—1933年)、《申报》(1872年—1933年)和《中华教育界》(1912年—1933年)上的售书广告,可以断定陈希周先生于1933年所编著的《英文报阅读举隅》理应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探讨报刊英语的著作。有幸在旧书市场购得此本书籍,拜读过后,收获颇多。这本书籍对研究中国报刊英语学术史本身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史料价值,但至今未发现有任何的论文和著作提及此本书籍,故在此有必要向大家做以详细的介绍。

《英文报阅读举隅》之概括性介绍

从这本书前的例言中可以对作者编写此书的目的和编写风格窥见一斑:“1.本书可供学习阅看英文报纸者自修之用,并可採作英文课本。读者读完此书,对于阅看英文报纸之困难,可解决大半。2.本书内容,大半搜集最近一年来各种英文报纸之记事,几二百条,英汉对照,每条并附有[注]及[参考]。读者于依照[注]及译文研究原文之后,尤须注意[参考]材料之运用。3.全书分短简、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十四栏,乃为便于学习之目的,但英文报纸并未有此种严格分类,读者请勿误会。4.每栏之末,附以该类记事之常用单语及短句(Phase)。读者阅看英文报纸遇有难解之名词及词句时,则可依其性质应属于何栏者,即于该栏之末检阅之——陈希周谨启一九三二年五月廿二日。”②

《英文报阅读举隅》所收编的英语新闻全部来自于当时在国内、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主流权威的英语报刊。英语新闻材料分别来自于中国的The China Press、The Shanghai Times、North China Daily 和Peking-Tientsin Times;日本的The Japan Advertiser、The Japan Times and Mail、The Japan Chronicle 和The Osaka Mainichi;英国的Daily Mail 和Times;美国的The New York World。③显然,由于《英文报刊阅读举隅》所列举的英语新闻均来自于具有国际影响力,并享有良好信誉的英语报刊,这就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所收录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重要性及价值性,而且也保证了其所使用的新闻英语语言的标准性、规范性、真实性及地道性,上述的这些因素为一般读者掌握报刊英语知识、提高报刊英语阅读技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英文报阅读举隅》收录英语新闻所涉及的主题情况

此书涵括的英文报阅读材料按照体裁划分为:新闻、公告和广告。所收集的英文报刊新闻涉及民国社会和亚洲、欧洲、美洲国家的各个领域,主题极为广泛,信息量广博,按新闻的报道内容分类,共涉及13大类别的英语新闻,下面将按照分类列出其涉及的重要英语新闻主题。

第1类:“短简:人事及一般消息”类新闻。共计13条,涉及中国的有4条,涉及日本的有5条,剩下的消息涉及朝鲜、南斯拉夫及其他欧美国家。

第2类:政治类新闻。共计17条,其中涉及中国的有6条,涉及日本的有2条,涉及英国的有3条,涉及德国的有2条,涉及苏俄的有2条,涉及印度的有1条,涉及西班牙的有1条。

第3类:外交类新闻。共计14条,主要有下列主题,“中国任命驻日新公使、重光葵受命为驻华日使、有田氏受命为公使(日本)、中国致国联声明书、蒋介石劝言忍耐、日奥修约、国际联盟下次会议议程……”

第4类:军事类新闻。共计15条,主要有下列主题,“炮舰检阅(中国)、张学良力主无抵抗主义、‘剿共’军克服三市镇、湖南预防省防、二十架军用飞机到沪——水陆两用机两架系为航空交通需用、日本增设空军团、新驱逐舰(日本)……”

第5类:经济、商业类新闻。共计13条,涉及中国的多达7条,涉及日本的1条,涉及美国的3条,涉及德国的1条,涉及苏俄的2条。

随后的新闻种类分别是:运输、交通类,犯罪、警察、法庭类,劳动、社会运动类,集会类,教育、学术类,健康、体育类,火警、灾祸类和天灾、气象类。

作者将“公告·广告”划分为最后一类,第14类,严格来讲,这样划分并不科学和严谨,因为前述的13类都属于新闻类的体裁,应该将此部分单独列出较为合适。④

综上所述,作者在书中搜集了200多条的英语新闻,几乎涵盖了国内、国际社会各个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在作者所引用的200多条英语新闻中,其涉及的新闻主题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其一,其中涉及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商业这四类的新闻共计59条,占据了总数1/4的比例还要多,而其他共九大类的新闻主题加在一起也不到其总数的3/4,作者的选材表现出了较强的倾向性。其二,作者在选择国别新闻时,在短简、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商业类新闻中,对中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表现出了高度关注。根据前述的第一部分中所介绍的《例言》可知,作者完稿的日期为1932年5月,而“本书内容,大半搜集自最近一年来各种英文报纸之记事”,我们可以断定,本书收录的英语新闻的时间跨度应该是从1931年5月到1932年5月。显然在这一阶段内,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个重大事件,那就是1931年发生在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发生在上海的“一·二八”事变。随着这两次事变的发生,日本全面侵华的进程逐步加快、程度日益加深,其企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狼子野心已经暴露无遗,处于极其凶险环境中的中华民族再次陷入了空前的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日军的侵华暴行对国内、国际社会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明显地体现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中华民族为抵抗强敌的入侵,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已经为抗击日寇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在此重大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国内媒体和民众自然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与中国和日本密切相关的在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发生的这些重要事件的上面,并对此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

综上所述,作者选材的特点明显地凸显了报刊新闻所具有的重要性、显著性和接近性的特质。所谓重要性,指的是新闻事件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大家的切实利益有着密切关系,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关心,能够影响到许多人;显著性指新闻中的人物、地点或事件越是著名、越是突出,就越能吸引读者,新闻价值就越大,人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到它们的身上;接近性指新闻与读者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接近。凡是具有接近性的事实,受众关心,新闻价值就大,因为邻近的新闻不仅可以使人产生心灵上的触动,而且通常可以立即影响人们的行动,所以,新闻价值是与新闻和接受者在地理上的接近程度成正比的,如果新闻所反映的内容相同,则距离越近,新闻价值就越高;除了地理上的接近以外,心理上的接近也能增加接受者对新闻的兴趣。很显然,作者所精心选择的新闻很好地把握了新闻所具有的重要特殊属性,这样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加深他们对新闻的理解,最终提高阅读效率。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这种选材的倾向性有利于引导读者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加强民众的凝聚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读者紧跟时代发展的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作者将公告和广告划分为英语报刊阅读材料的第14大类,虽然没有对阅读材料像其他类别的英语新闻那样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讲解,也没有归纳和总结常见的广告类行业术语,但是,显而易见,作者已经意识到了公告和广告是一种不同于新闻的独特的语体,它应该有着自己的更加特殊的语言表达特色,应该在此书中给读者以必要的提醒,引起他们的关注和重视。从这一点来看,这是难能可贵的。

《英文报阅读举隅》讲解英语新闻的程序及其特点的介绍与分析

现在以外交类英语新闻中的《中国致国联声明书》(CHINA’S PETITION TO LEAGUE COUNCIL)为例,以更好了解此书讲解每一条英语新闻的特点与风格。由于篇幅所限,英文原文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讲解具体程序依次如下所示(每条新闻都是如此):第一步是英语新闻的汉语翻译,“[国民社九月廿三南京电]日内瓦中国代表团总代表施肇基博士,向国联秘书长德鲁蒙氏提出关于满洲危局之声明书,其内容如下:为奉本国政府命令,请贵秘书长注意下列事件,并请根据盟约第十一条,立即召集国联理事会,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保障国际和平事。查中国代表团曾于本月十九日将此种情况之发生,及中国不负任何过咎之事实,通知理事会。此后屡接本国政府来电,告以情势越发严重,日本之正式军队,已无故向中国军队及沈阳开始轰击。炮击兵工厂营房,焚毁火药库,并将长春、宽城子一带中国军队缴械,其后又占据沈阳、安东及其他各地,所有公共机关及交通机关,均经强迫占据。对于此种强暴行为,中国军队及人民,因在中国政府命令下采取无抵抗,且并禁止可使形势越发严重之行为。中国为国联会员之一,认为对于此种形势之发生,应要求根据盟约第十一条之规定,采取有效之动作。故余奉中国政府命令,请理事会按照盟约第十一条所授予之权,采取最有效方法,阻止此种情势之扩大,以免危及国际和平,同时恢复战前之性质及数目。中国政府对于理事会之建议及大会之决议,决定遵守无异议。”

与讲究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和追求各种艺术效果的文学语言相比,英语报刊新闻报道不失为一种具有鲜明语言形式和文体特点的语言资料。报刊的这一社会职能决定了报刊英语许多独特的文体特点。这种独特的文体特点往往不为一般读者所熟悉,成为他们理解英语新闻内容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给出较为标准的汉语翻译是十分有必要的;还有,新闻英语的汉译有自己独特的标准和方法。一般而言,新闻翻译的首要标准是准确、完整,与其他文体类资料的翻译相比,要更加忠实于原文;另一条标准是应该符合汉语新闻的风格,因为读者毕竟大多是中国人。读者通过对比英语原文和汉语译文,可以揣摩、发现和总结新闻英语汉译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第二步是“[注]”,即注释。为了加深读者的理解和记忆,作者列出关键词汇,再次给出精确的汉语翻译。作者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有关外交行业的术语,表示地点的专有名词,复杂的介词短语,复杂的动词短语,派生词和复合词等,这些在一般的英语类词典中很难查询到,作者关注的对象正好反映出了英语新闻所具有的较为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和风格。

第三步是“[参考]”。共包括6个项目的讲解,第(1)项中,作者从新闻标题中的关键行业术语“联盟”着手,引出它的全称“国际联盟”(the League of Nations),再通过联想记忆法列举出与国联有着紧密关系的“国联大会”(the Assembly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国联理事会”(the Council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和“国联盟约”(the Covenan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这种方式可以加强读者的记忆力,有效地扩大读者的行业术语词汇量。在(2)、(5)和(3)项中,作者列举了在文中需要重点学习的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这两种短语正好是新闻英语表达惯用的遣词造句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丰富的例句进行详细的讲解,总结其用法和特点,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和掌握。在第(4)项中,作者对表示时间的缩略语给予了解释,并由“本月”(inst.)自然而然地举出了“下月”(prox.)和“前月”(ult.)的缩略语及其全称。缩略语是现代英语报刊中主要的构词手段之一,它不仅具有造词简练、使用简便的特点,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作者已经意识到了缩略语是报刊英语中的一个重要语言现象,并给予了关注,而缩略语往往不被读者所理解,因此对此做出解释是完全有必要的。在第(6)项中,作者特意讲解了政治术语authority的单复数意义不尽相同,这种现象在英语报刊中经常出现,为了加深读者对这一重要语法现象的理解,又刻意举出若干例子进行说明。⑤

此书讲解新闻英语的风格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在每一类新闻英语讲解完毕之后,作者会对在当时的每一类英文报刊新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专业词汇和短语做以归类和总结。现在以政治类英语新闻为例进行说明。“政治记事之单语与短句”共分为五大类,第1类为“一般”单语与短语,主要涉及与政府、政治体制、政治主义相关的词汇,达35个之多。第2类为“政党”单语与短语,其词汇量共计11个。第3类为“选举”单语与短语,其词汇量总共有35个。第4类为“议会”单语与短语,其词汇量竟然多达66个。第5类为“中国国民政府各院部”单语与短语,其数量是16个。总之,上述的政治类英语术语涉及面广泛,举例丰富,翻译精确,就是对于当今阅读英语报刊的读者而言,仍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新闻报道涉及各行各业,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惯用词语,约定俗成。由于近代传播技术的逐渐提高,原来意义上的“行话”又常常会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流行,从而加快了语言的更新和发展。而新闻作为反映变化中的世界的“晴雨表”,自然会最敏感地反映这些变化。这些行业用语的语义变异与语义增值往往最先出现在反应敏感的报刊上,成为新的语言资源,比如上述第3类中提到的“is defeated”这一短语,这本来是一个军事、体育用语,意思为“战败、被击败”,后被引入到政治领域中,意思为“落选”。作者几乎在书中的每一大类新闻英语讲解结束后,都要在其总结的专业类术语中对上面所举例探讨的特殊“行话”给予特别的关注和解释,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些“行话”来源的特殊性,这是阅读英语报刊的难点,如果不进行解释,读者很难通过其他途径查询,这势必会阻碍阅读进程。

语言资源的扩大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那就是,近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政治、科技、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英语词汇表达的更新、变迁和发展,从而新生了大量行业用语或表达,它们也常常最先出现在反应敏感的报刊上,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惜笔墨详细地分类列举了各国的议会机构名称。在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东西方国家、西方国家之间的历史和国情也不尽相同,因此构成国会的成员和国会机构表达的内涵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最先被反应敏捷的报刊新闻所捕捉到,虽然其汉语的翻译大致相同,但其英语表达方式却有较大差异,那么读者自然对这一现象倍感困惑,因此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在第1类中提到的“party out of power(反对党、在野党),by-election(补缺选举)”和“electorate(选举人〈全体〉)”,等等,它们都是在近代政治体制民主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词语,其构词也很有特点,前者是合成词,后者是派生词,这也是新闻英语词汇构成的重要特征。

还有,“五院”制度在世界政治制度史上是一个首创,是中国所独有的,它有着独特的内涵,因此在第5类中所列举的“五院”院长的表达有着独特的新闻英语特点,分别是:President of Executive Yuan(行政院院长),President of Control Yuan(监察院院长),President of Legislative Yuan(立法院院长),President of Examination Yuan(考试院院长),President of Judiciary Yuan(司法院院长)。“英语复合词+汉语拼音”表示独特的中国新闻英语,这也彰显了新闻英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⑥

经过以上两种途径产生的新术语在相当长的时段内都很难进入普通的英语类词典,尤其是在中国出版的词典,原因是词典收录的词语必须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而被一般公众理解和接受了的,因此,某些词汇往往无处可查,显而易见,作者进行这样的专门归类和总结对于读者了解和掌握英语新闻词汇、提高阅读效率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大有裨益的。

结语

《英文报阅读举隅》的出版距今已有近80个年头,如果用现在的学术视野去审视这部中国近代探讨报刊英语的开山之作,尽管它看起来那么不成熟、那么不完善,甚至可以用“稚嫩”去形容和描述,不足点有很多,例如,这部著作所收编的英语报刊阅读材料仅仅涉及了最基本的消息报道和广告等,至于其他类型的体裁,诸如特写文章、新闻评论、小品文等等,均没有被提及;作者主要从英语词汇的层面讲解报刊英语的特点,而且讲解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举例和翻译来完成的,缺乏对报刊英语特点进行系统性、规律性、理论性的归纳和总结;对于报刊英语的语法特征讲解较少,修辞手段特点几乎没有涉及,对于能够彰显英语报刊新闻特色的标题语言的讲解则完全没有涉及,但是我们评价任何一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根据已掌握的文献资料,都应该穿越时空的隧道,使它尽可能返回它所赖以存在的历史语境,从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中出发,对此历史图景做一解读、阐释和评价,而不应该以现在的学术标准来衡量其是非得失,这才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已发生的历史图景作出较为客观、较为公允的评判。从这样的立场和角度来看,这部中国近代探究报刊英语的处女之作,它在一些层面所做出的尝试在学理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这些至今仍被后辈的学术著作所传承。任何一门学科都要经历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完善成熟的阶段,至于上述提到的诸多不足和缺点正好说明了国人对于报刊英语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研究者当然会从最直观的新闻材料的类别、选材的倾向性和新闻英语词汇等层面入手。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外语界已经开始涉足这块值得开发的处女地。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史,只有探寻它的过去,才能理解和把握它的现在,更好地推测它的未来。

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的学科建设,书中援引的新闻实例全部来自于中西方主流权威媒体,选材广泛,题材多样,语言表达简练,遣词造句规范,文笔流畅,颇具代表性,这就为后人研究民国时期报刊英语的特点提供了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无异于为我们创建了一个真实的英语报刊新闻语料库,这个特殊的语料库对在特殊的时段内,开展个案研究极具学术价值;而且此书收编的新闻报道所涉及的时间范围都在1931年5月至1932年5月期间,这一阶段在中华民国的历史上占据着非同寻常的地位。除了原始档案资料以外,中外主流权威媒体所记载的新闻报道可以作为有力的佐证,共同见证这段难忘的历史岁月。

注 释:

①北京图书馆编:“外国语——英语”,《民国时期总书目——语言文字分册(1911—1949)》,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②~⑥陈希周:《英文报阅读举隅》(A Guide of the Study of Journalistic English),开明书店,中华民国廿二年版。

参考文献:

1.丁伟:《马礼逊教育会学校英语教学历史研究》,《澳门理工学报》,2008(3)。

2.周振鹤:《晚清营业书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3.徐晓庆:《新闻英语汉译探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4月,中国知网优秀硕士论文。

4.刘威:《试评〈新闻英语与翻译〉》,《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2)。

5.张建:《报刊英语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2010级博士生)

编校:张红玲

作者:丁伟

第2篇:骊山旅游攻略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 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恰当而准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几十个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著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 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极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飘动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远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形状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五十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大略经过。近年改名为“兵谏亭”。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九龙顶海拔1301.9米。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骊山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 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又名“绣岭”。著名的有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砣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还有号称“西北第一滑”的骊山滑索。

第3篇:骊山诗歌

据云骊山远望如一匹黑色骏马

黄昏那边有一匹黑色的骏马仍用

备战的姿态向前跨跃

这边街上他们贩售微笑,经年

贩售幽王媬姒明皇杨妃还有新起的摇滚

乐手。丢弃的罐头

被拿来当做玩笑的游戏

有人悄悄到山谷那边,寻找

干净的水源直到暗黑

仍没有回来

黑色的骏马他的头高昂嘴嘶吼

他的脚踩过许多战场的尘土。只要

十元。孩子

只要十元一个铜板他便

呜呜咽咽发出童稚的笑声

第4篇:骊山导游词

篇一:骊山导游必备(导游词) 骊山导游必备(导游词)

作者:曹兵刚

致导游

导游朋友们:

为了方便您的工作,我们特制作这本手册,使您对骊山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骊山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评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同年又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旅游景区。近年来我们又投入巨资开发建设了东绣岭景区,进一步完善了骊山的基础设施,使达摩洞、上善湖、七夕桥、上德苑休闲广场等一批精品景点呈现在了游人面前,更加丰富了骊山的文化内涵。

骊山自古被誉为“华夏源脉”,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秀丽的自然风光,随着景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期待着与您的真诚合作!

编者

2008年10月

骊山之最

最古老的传说——女娲补天

最凄美的爱情——盛唐之恋

最辉煌的历史——西安事变

最靓丽的风景——山花烂漫

最刺激的体验——飞越无限

骊山导游词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这是著名学者、诗人郭沫若先生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恰当而准确的概括。

首先来到兵谏园。兵谏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65周年,弘扬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建。园内展出有与西安事变有关的飞机、火炮、汽车、装甲车等兵器。西安事变浮雕再现了西安事变的历史过程,是迄今唯一全面反映西安事变史实的浮雕,于2004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68周年时对外开放,成为我们回顾历史的生动教材。(兵谏园及西安事变浮雕简介附后)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记载“西安事变”这段特殊历史的重要景点——兵谏亭.1936年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一阵枪声中,神色惊慌的蒋介石从华清池后门经这条路向后山逃跑,50岁的蒋介石在慌忙的奔跑中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石缝里,扭伤了脚,于是他只能顺势藏在石缝中,听天由命了。当然蒋委员长没有我们今天这么悠闲,大家可以想想看,寒冬腊月,近50岁

的蒋介石,身披睡衣,脚踩拖鞋,惊慌失措是何等的狼狈。这个石缝今天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并且加修了防护铁链,以确保游客安全,这块有花纹的大石头,就是“虎斑石”,关于这块石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眼前这座石亭就是著名的兵谏亭了。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玲来陕,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是临潼最早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同时,王耀武、陈诚、卫立煌等人在岩上题有“艰苦卓绝”等词,后被铣刷,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适应统战工作需要,再次易名为“兵谏亭”,并用蓝田美玉制成匾额悬于其上。

下一个景点是晚照亭,大家都知道“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这座重檐钻尖顶方亭就是取“骊山晚照”之意,建于1981年,从这里可鸟瞰华清池、东花园、临潼全景和渭水。据记载,每当雨过天晴,云开雾散,骊山似一匹青色的骏马,青翠欲滴,清晰可见,在落日的映照下似披上了一层迷人的桔红色,更显得流光溢彩,妩媚动人,有缘人才得一见。关于骊山晚照有二首诗最为著名,一首是明代诗人刘储秀所写,“由来骊山多奇峰,一望岚光翠且重。复此斜阳相映处,红云朵朵照芙蓉。”另一首是清代名士朱集义所写,“幽王遗没旧荒台,翠柏苍松绣作堆,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现在,我们只能从这些诗文的意境中去体味骊山晚照的辉煌。大家可以随意留览一下,借此机会,我向各位介绍一下临潼的历史。临潼位于关中平原中部,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面积890平方公里,人口65万。元代以前渭河南北分两县,南为骊戎(这也是骊山的由来),北宋时因骊戎东临临河,西临潼河,两水环绕入渭河,故改为临潼县,(1997年6月30日撤县设区)。临潼自古是一个风水宝

地,人杰地灵,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藏,目前临潼的文物区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以姜寨遗址为代表的始前文化区,二是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化区,三是以华清池为代表的唐文化区,所以当地人无不自豪地说,在临潼每一脚踩下去都是秦砖汉瓦,今天的临潼人也在为把临潼发展成一个旅游名城而努力。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并蒂皂角树,是由杨贵妃与唐玄宗在长生殿前亲手种下的,是他们凄美爱情的永恒见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被传为千古佳话。

坐落在骊山第二峰的老母殿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中华民族创始人女娲而建的,相传女娲“抟黄土做人”,创造了人类,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功高,后世人尊她为“骊山老母”,她死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今蓝田县境内)又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据载,女娲本为骊山附近一名杰出的氏族首领,每当农历六月十三日,四方群众携床单干粮,夜宿骊山,祭祀老母,这个风俗沿续至今,称为“单子会”,并逐渐成为一种附近居民的欢乐节,庙会期间,寺前庙后,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里也是骊山又一个最佳观景点,从这儿远眺,重山叠障,苍翠欲滴,不觉使人神清气爽。

大家眼前的这座大殿即是老君殿了。老君殿始建于唐代。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且为道教始祖,认为和其同宗,更加敬之,被认作先人,上了封号,相传唐玄宗游幸华清宫时,两次在此梦到老君降临阁内,因此称为“降圣阁”又称“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着白玉老君像,是唐代西域著名雕像家元迦儿的杰作,玉像造型细腻,刀法简练,神态逼真,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丰富想象力,后经“安史之乱”,华清宫被焚,这精美的石雕艺术品的正身和莲花座均被烧裂,双手被道人盗走,其后,刻木手嵌于腕下,现玉像保存在陕西省博物馆。

明圣宫位于老母殿南侧,始建于1992年,是台湾著名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人为报答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资修建的一座大型道教观。明圣宫占地面积60余亩,共有殿堂房屋300余家。明圣宫是我国现代少有的大型纯木古建筑群,是西北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

鸟语林坐落在西绣岭,占地面积50余亩,网内空间100多万立方米,充分利用原有峡谷地带,使涧、溪、瀑、潭、池巧妙地串成一体,自然流畅,碧

水长流,树木葱郁,鸟语花香,给人以回归自然,世外桃源之感。园内存养有上百种近十万只珍禽异鸟,有朱鹮、鸵鸟、白鹭、富贵鸟、代胜、大雁、七彩小鸟、美国落地王鸽等。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

我们公司在2008年修建的一个储水量为两千立方米的人工湖,叫做上善湖,它既是一个景观湖,又保证园区内的卫生用水以及园内树木的绿化灌溉。这个名字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说,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老子用水性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他认为做人要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之相争,即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在这里湖与老君殿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置身于此,你的心灵也会受到洗礼。

“无限风光在险峰”,沿着这条气势宏伟的台阶路,我们还可以沿途欣赏到骊山东绣岭秀丽的自然风光。现在我们已登上骊山最高峰烽火台了,在这一段路途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这里的树干都是扭曲的,我们叫它拧拧柏。关于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设施,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来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的狼狈样,果真“扑嗤”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5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西周至此灭亡了,从而留下了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眼前这座烽火台,是1985年在烽火台遗址上用精制的仿古砖修筑起来的,高约13米,底座10米见方,顶端有一个观景方亭,游人可沿内壁楼梯盘旋而上,如果有兴趣,大家可登台顶而四望,临潼景区可尽收眼底,你自然会有一番好心境。顺便告诉各位,这烽火台还真的启用过,时间是1990年西安临潼第一届石榴节,而且用的是真的狼粪点燃,是从动物园中收集的。但却不是用来报警,而是供游客们进行观览,在笑声中记取这千年古训。

从烽火台向南望去,那座球形屋顶就是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 篇二:最全华清池骊山导游词-赵东达分享

华清池、骊山导游词

华清池具有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建筑史。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一条支脉,它的得名说法甚多:一说其满山松柏,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匹青苍色的骏马,故名骊山。一说这里曾是古丽戎国所在地,所以叫骊山。骊山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入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因此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之上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时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到了唐代,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唐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的诗意,把骊山宫殿正式定名为“华清宫”。又因,此处以温泉为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1956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华清池后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青苍,此日规模越盛唐。”恰如其分的道出了华清池的风貌与发展。

说到这里给就要给大家讲讲杨玉环了。 杨玉环祖籍弘农(今华阴),原为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不光姿色出众,又精通歌舞,性格活波开朗,深受李隆基喜爱。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怂恿下,诏其在骊山温泉宫见驾,赐为女道士,号太真,将其纳入后宫,一时间,“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封为贵妃。每到冬季,李隆基都携贵妃前来华清宫避寒,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他们当时的生活写照。杨玉环的亲属们也纷纷取得朝中要职,她的堂兄杨国忠更是身居相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权相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次年攻陷长安,李隆基率众西逃,逃至今兴平县马嵬坡,六军不发,护卫部队杀死杨国忠,并逼迫李隆基将杨玉环缢死于马嵬驿中。《长恨歌》结尾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为他们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加了最好的注解。 华清池内与李隆基、杨玉环有关的重要遗址还有梨园遗址,位于华清池东大.门内右侧,是他们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舞的地方。今天的戏剧演员们称梨园弟子,起源于此。 从御汤博物馆向东有一组封闭的园林,称环园。环园南部高台之上有一字排开坐南朝北的五间房屋,人称“五间厅”。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 这五间厅可谓来历不浅。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1934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高官游览休闲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门厅。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引起了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

导致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今天,当我们来到这里,自然会重温60多年前的一幕。你们看,这一号厅房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二号厅房是蒋介石的卧室,三号厅房是他的办公室,四号厅房为会议室,五号厅房是蒋的秘书办公室。东边的三门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地。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游客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和蒋介石从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俪山上的痕迹。 事变解决后,国民党政府为纪念这一事件,在虎斑石旁修建了一个草木结构的亭子,称“民族复兴亭”。1946年,胡宗南将亭子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更名为“正气亭”。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个亭子改名为“捉蒋亭”,1986年,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前夕,正式易名为“兵谏亭”。

【津阳门】 华清池的正门,叫津阳门,俗称东门。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写。

【杨玉环奉诏华清宫壁画】 飞霜殿北面,这一副由90块汉白玉组成的大型壁画,就是《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唐玄宗在骊山温泉宫一座华丽的殿宇里,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生动场面。整个画面由53个不同人物组合而成,不仅反映了李、杨宫廷生活的一面,而且从中可以看到我国盛唐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景象。

【九龙宫景区】 九龙宫景区,这里属华清池西区。走进后大家便看到面积为530平方米的九龙湖。许多游客一定想问:此处湖、宫为何都以九龙为名? 其实原因十分简单。此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长堤东西横贯。堤上东为晨旭亭,西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一亭谢相映成趣。谢下伸一大龙头,龙日

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龙吟树。堤壁间已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

【飞霜殿】 背后的这座大殿叫“飞霜殿”。每到深秋季节,降霜之时,由于九龙汤内水汽蒸扬,从而使寒霜飘浮在空中,飞来飞去,迟迟不落,所以取名飞霜殿。东西为两个配殿,分别为沉香殿和宜春殿。 2006年7月31日(农历七月七日),中国首部大型山水情景舞剧《长恨歌》在华清池九龙湖上隆重推出,舞剧改编自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长恨歌》,通过歌舞艺术,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李杨爱情誓言为主线,再现一千多年前唐玄宗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该舞剧斥资5000万元,演出环境堪称国内一流。纵面四望,神秘的夜景置于观众面前。骊山、九龙湖山光水色,水乳交融。龙吟榭、晨旭亭、晚霞亭、拱桥、宜春殿、沉香殿、飞霜殿等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由远及近,分为多层次的艺术自然空间。九龙湖水面宽阔,景色宜人,宛若一面明镜。一架九龙桥将湖面分为上、下两湖。舞台包括上湖的长方形辅舞台,下湖的隐蔽式三维百变主舞台。湖面上为梦幻变色水幕,在每场演出前喷出水幕,并从中间向两侧徐徐散开,拉出演出帷幕。近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台在水面上自由升降,湖周的飞霜殿、沉香殿、九曲回廊等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华灯怒放,树影婆娑,3000张电子伸缩椅将观众拉回唐代。演出全长60分钟,包括奉诏温泉宫、贵妃出浴、七夕盟誓、贵妃醉酒、千里单骑送荔枝等十余个场景。演出引领大家梦回大唐华清宫。今晚8:30分,我们就可在此观看演出。

【骊山】 我们对面这座苍翠的山。这座山的名字叫“骊山”。骊山的得名一说从远处看像一座黑色的骏马,古代称黑色的马为“骊”,故名骊山;另一说这里古代曾是骊戎国所在地,所以得名骊山。骊山主要由三座山峰所构成:第一峰也就是最高峰是烽火台所在地。在这里曾发生“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故事;第二座峰是骊山老母殿所在地,就是为纪念炼五彩石补苍天的女娲人们修建供奉之所;第三座峰是朝元阁遗址,即唐王朝在此朝拜祭祀大圣祖玄元皇帝之所,故称朝元阁,亦称老君殿。当年在此出土了珍贵的道教老子像。唐代道教非常盛行,原因是道教始祖老子俗姓李,唐代皇帝也姓李,他们认为老子是他们的远祖,自己是老子的后裔,因此在此修建老子庙,便于供奉和祭祀。老君殿东侧有长生殿遗址,唐玄宗与杨贵妃“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一幕就发生在这里。

【龙石舫】 沿着西部南行便是龙石舫。“舫”的形象与舟相似,筑于水滨,是中国古代园林最富情趣的建筑,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顺着九曲回廊前行,我们便看到九龙湖。为什么叫它九龙湖?大家看远处长堤下有八条小龙,在往上看还有一条老龙。传说大禹治水时期,关中大旱,玉帝派一条老龙率八条小龙为人间普降甘露,当旱情刚刚缓解后,众小龙贪玩,导致旱情加剧;玉帝一怒之下将八条小龙压在长堤之下,长堤东西两侧各压晨旭亭和晚霞亭;将老龙压在龙吟榭下,让他监视八条小龙终日口吐清泉,为民灌田。

【唐御汤遗址博物馆】 御汤遗址博物馆。有人说唐玄宗李隆基能年过半百仍然风流倜傥,杨玉环能始终三千宠爱在一身,都与他们经常沐浴温泉有着密切的关系。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筑遗址时,发现了五座汤池遗址,1990年在遗址上建成了我们眼前的这组御汤遗址博物馆,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

为它专供杨贵妃沐浴,又得了贵妃池这个美称。我们看池中间,有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成的莲花底座,这在史书上也有记载,也是考证时的重要依据。这莲花底座上边接莲花喷头,下边接陶水管,与温泉水源相通。当时温泉水量足,出水压力大,温泉水从莲花喷头喷出时,水花向四周喷散,飞珠走玉税务满期,相当现在的淋浴。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不正是其景的写照吗?

【莲花汤】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莲花汤,又叫御汤或九龙殿。是专门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这个汤池下面是八边形,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装有双莲花底座,比贵妃池多了一个,因为这里毕竟是供皇帝用的。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玄宗,从范阳取上等汉白玉雕成鱼、龙、飞燕,还有双莲花座置放于池中,供玄发财

【星辰汤】 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比贵妃池要早100多年,而且延续时间最悠久。考古专家发现这个汤池遗址下边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星辰汤右边这个小规模的殿宇,是沐浴者更衣休息的地方。再看基部四周有条浅浅的不宽的环渠,这叫散水。那时渠中有温泉水自然流动,水气蒸腾不断散发热量,因为这里离温泉水源最近,水流到这里有40度。这道散水沟是中国最早的暖气设施。

【尚食汤】 西南角的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的官员沐浴的池子。南北对称的两个台阶。大家看,在北边台阶下有6个小石窝,他们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个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是根据有关人士分析,这可能是用来蹭脚的。

【太子汤】 太子汤的沐浴者,顾名思义就是东宫的皇太子。始建于公元644年,先后共经历80余年。沐浴的皇太子有李承乾、李治、李忠、李弘、李贤、李宪、李旦、李崇君、李隆基、李瑛共10人,其中仅有4位君临天下,其他的几位都成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由此可见,唐宫廷内部争夺皇位是何等的激烈和残酷。太子汤采用“星辰汤”排水道供水,既摆正了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的尊卑关系,又解决了礼制犯忌的问题,寓意着来自“星辰汤”的温泉能使皇太子常沐父皇恩泽。由于太子汤的四壁及池底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唐时的青石板大多已不复存在,再考虑到整个博物馆的建筑格局,所以太子汤以露天的形式陈设。

【飞霞阁】 飞霞阁为方形顾名思义,只要你来得正当时,譬如说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之际,便能看到阁周围一派飞霞流彩的景色。其实它还有个真名称晾发台,因为建阁的实际目的是给一代美人贵妃娘娘沐浴后晾发

【温泉水源】 这座拱形的建筑便是温泉池的总源。我国有温泉2700多处,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而华清池的骊山温泉因开发利用早,并且受历代帝王亲睐而名冠诸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 温泉,大多

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沐浴温泉,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骊山温泉水温常年在43℃,水质纯净,具有医疗价值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较高。根据科学检测,骊山温泉水质属低矿化、弱碱性、中等放射性泉水,故又称硅水、氟水和放射性氡水。这些均达到了医疗用水的标准,故有“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的美称。由于温泉神奇的功效,赢得帝王们的特别喜好,并形成了一种专供帝王享用的传统特权。

骊山温泉可疗疾起源于2000年前的秦代,《三秦》记载:秦始皇幸游骊山时遇见一位神女,遂有调戏之举,神女一气之下唾于始皇面部,始皇脸部遂即生疮,病久治不愈。始皇追悔莫及,向神女表示忏悔,神女见其有悔改之意,便说:“此有温汤,何不一洗”,始皇就用骊山温泉治疗了毒疮。秦始皇汤戏神女的传说虽不足信,但却印证了温泉可治愈疾病的历史。 骊山温泉除其特有的医疗作用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可改变植物的生长习性。相传秦始皇在冬季命人在骊山温谷中种西瓜,引起了儒生们的怀疑而被坑杀,酿成了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数百年后的唐代,唐华清宫内辟有西瓜园。王建有“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开花,内园分得温泉水,二月中旬已进瓜”的佳句,证明了古代劳动人民能巧妙地利用温泉进行农业技术革新。

【五间厅】 五间厅是西安事变的重要遗址。1936年12月12日五间厅的枪声划破了夜空,蒋介石闻讯急忙从后窗翻出,逃到了骊山腰间的一个石缝里,后被张学良、杨虎城的士兵捉获。为了避免内战,联合抗日,中共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电请,派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前往西安,终于迫使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12月25日蒋介石获释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号厅房为侍从室,二号厅房为会议房,三号厅房为蒋介石的办公室,四号厅房为蒋介石的卧室,五号厅房是蒋介石的秘书办公室。东边的三间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住宿的地方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地。1946年,国民党政府在蒋介石当年藏身的虎斑石处修了“民族复兴亭”,又叫“正气亭”,解放后改为“捉蒋亭”,现在又改称“兵谏亭”。时至今日,近70年的漫漫岁月正在一天天的消除人们的记忆,但华清池五间厅却时时刻刻地向游人诉说着事变的原委和历史意义。

【梨园】 从五间厅出来,看到的仿唐建筑是梨园。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的地方,唐代梨园本部在西安城北边,而这里是随驾梨园。,华清宫梨园又称随驾梨园。梨园,顾名思义,是栽植梨树的果园。梨园作为我国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雅称,源于唐开元2年(公元714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倡导确定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活动的中心,且以教习和演奏法曲为重点,并集合了李龟年等诸多音乐名师和舞蹈家,诗人贺知章、李白度为梨园编写过上演的节目,从而使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歌舞戏剧综合艺术学校,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 我们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能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他们有着对音乐舞蹈共同的爱好,据说杨贵妃擅长霓裳羽衣舞,如白居易所写“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现在,这里每天定时举办“贵妃伴驾游”“明皇选妃”等仿唐舞蹈 篇三:西安兵马俑 华清池 骊山导游解说词 兵马俑 华清池 骊山旅游攻略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所以一年四季都适宜到那里旅游,不过最好是春天,因为这时候气候比较温和。

交通:游5(306)西安火车站(起点)—兵马俑(终点)或西安至兵马俑旅游中巴,车票价5元/人。

票价:旺季:3月1日至当年11月底,全票150元人民币/人次,优惠票75元人民币/人次; 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全票65元人民币/人次,优惠票35元人民币/人次。

西安兵马俑导游解说词

兵马俑简介

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亓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步士面向外,担仸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步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步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 御手一名,车士两名。

二号兵马俑坑于1994年3月1日开始正式发掘。全坑划分20x20米的24个探方。每个探方又以十字隔梁分成4个大小相等的小方。二号俑坑上部覆盖的表土已被清除,棚木遗迹已揭示出来。图中所示是二号俑坑发掘现场的局部情况。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凹”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步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

陵铜车马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20m处,1980年局部试掘铜车马坑时,在一木椁内出土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铜车马,出土时已残破,经修复后恢复原状。

秦始皇帝陵位于西安市临憧区东的骊山北麓。通过耂古勘探,在陵园内外已发现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员的墓葬500余座。陪葬坑中比较重要的有: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吏俑坑、青铜水禽坑,以及各种附葬坑等。另外,在陵园内外还发现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大量的宫殿建筑遗址。整个陵园犹如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它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多的一座陵园。

导游词一: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组成.今已建成博物馆.兵马俑排列成阵,气势壮观.兵马俑分将军俑骑兵俑步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了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目的地----一号坑.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南北有62米宽,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呢!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呢! 那么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吧!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共文物等........ 看!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那若有所思样子,好像在耂虑如何打退匈奴大军呢! 那个兵马俑名叫步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上还穿着前端向上翘的战靴,手里还拿着兵器,瞧他那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吒的屁滚尿流! 看这个身披铠甲骑在马上的青年,就是骑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去与

匈奴大军作殊死拼博! 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健壮,肌肉丰满.看它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当年秦始皇秦军百万,战车千乘(sheng)的景象。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酉安市东35公里处,仍喜来登酒店坐车到那里大约需要50分钟时间。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已有为效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仍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下面,我想把秦始皇这位成就一代伟业的历史巨人介绍给诸位,以便使大家能对秦始皇兵马俑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

谈秦兵马俑,必须先介绍一下面赢政。公元前259年,一代伟人赢政诞生了。13岁时,其父死后.他继承了王位。按照泰国惯例.国王在22岁举行过“加冕礼”以后,才可以亲自执政。当时.秦国的大权仌攀握在太后、相国吕不韦、宦官谬瘪(160 6i)手中。特别是螺贞.手握大权,炙手可热,他见宛改逐渐长大,便阴谋叛乱.夺取政权。公元前238年,22岁的赢政去故都雍城纳新年宫举行加冕礼。谬酉在仍霸年宫回咸阳的路上埋下伏兵,准备将赢政杀死。当赢政察觉此事后,凭优势兵力订败锣盔,将其生擒并车裂致死。赢政亲致以后.以吕不韦放纵嫁亮为名,放逐日不韦。吕不韦后来饮毒洒自毙。这样,赢政顺利地消灭了政权内部的两大敌对势力,巩固了自身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巩固君主权力,赢政选用了一批精明强干酌文臣步将,如掌握军事的尉缭,攀管国欧的李斯。接着,赢政制定了远交近攻、离间外敌、各个击破的战赂方针,开始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各诸侯国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仍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不到io年的时间里,泰国灭亡了6国,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又一次显示了赢政的维才大赂。

赢政称自己为始皇帝.因为他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把他所创立的政权干代万代传下去。为此.他整顿了官僚制度。第一.仍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由他亲自仸免;第二,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第三.秦始皇还统一了法律、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外,他还征用劳役,广修驰道,使各地交通便利,以利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连在一起后.又加以扩展,形成了西起甘肃临挑,东到辽东因石的万里长城,有效地遏制tjb方游牧部族对案朝的骚扰。

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而豪华的陵墓。在这一点上,案始皇也不例外。在他13岁刚即位时,就下令为其修建陵墓。这座原高120米.周长2000多米的巨大陵丘、虽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仌有76米之高,g长400多米之大.案始皇把都城威阳微缩于自己的陵

园内,其布局几乎完全相同。陵园内城西北部为献殿建筑区,陵东北部洼地是用以祭记的养鱼池,陵园外城西北角是石料加工场.陵西外城之外是一个大坟场。据史书记载,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壮丁不过700万,而筑陵时,壮丁最多达70万,可见工程之浩大。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秦俑馆一号坑,坑里就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面对威步整肃的庞大军阵,你们的脑子里一定会闪现如下问题:这些秦佣是怎么发现的?为什么他们的相貌各异?为什么要制作这些俑?

1、

2、3号坑里共有多少俑等等。好,现在我就一一回答大家的这些问题。

这些俑是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五的过程中发现的。据村里的老人讲.早在明朝,就有人在这里发现了秦俑。有一天,住在村里的难民在村外空地上订了一口五,五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他们却发现五底的水不见了。他们中胆大的腰系绳子,下去查看。不一会儿.五里传来惊叫声,上面的人暖紧把五里的人拉上来。这人说,他看见一个站立着的、身穿盔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听者都非常害怕,想赶快用土回填那口五。但他们最终决定报告文物部门。

经过耂古专家们的勘探、鉴定.秦捅馆内的t、

2、3号坑被确认为案始皇棱的陪葬坑。仍1974年到1979年,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在1号坑遗址上矗立起一座气势宏伟、结构科学的建筑物。这就是1979年10月对国内外游客开放的素兵马俑1号坑。3号坑在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对外开放。现在,在2号坑的遗址上,一座大理石建筑又落成了,它于1994年11月开始接待游客。仍此,3个俑坑全都被保护在建筑物里,不再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在供游人观看、怀古的同时,耂古工作者们还在这里继续发掘整理兵马俑。

经测量,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平方米。侗坑的最东端是3gf面向东的步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部队的前锋。前锋部队的后面为部队的主体,他们被诽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每个坑道都是青砖铺地,坑道内例的两边,每隔2米就有1根立柱。这些立柱支撑着木质屋顶,屋顶上是织成“人”字形的纹席.席上是土。整个坑道距地表5米深。另外,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步士.他们分别是部队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剿.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

这里是1994年11月开放的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估计可出土兵侗1000多件,车马和鞍马500多匹。2号坑占地6000平方米。它东面突出部分为一个小方阵,6334个弯兵桶组成。2号坑南部为64乘战车组成纳方阵,每排有8辆战车,共

8诽;中部为19辆战车和随车徒手兵涌;北部是战车和骑兵。北部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

现在,我们来到了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它里凹字形,占地520平方米。在3号坑里,耂古专家们只发现1辆战车和64件步士捅。它们两两相对站立,手捏仪卫兵器曼(sh6)。大多数耂古专家认为,仍这个坑里步士的排列方式和手中所握的兵器,以及该坑与秦陵的位置来判断,3号坑是整个军阵的指挥部。据估计,等

1、

2、3导坑全部开损后,将出土8000多件陶佰。这些佰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可谓杨杨如生,神情各异。因为,它们全是根据秦始皇彻林军中的将士们制作的,因此,在8000“地下御林军”中,弥绝对找不到两个相貌、形体相同的捅。他们一个个气废不凡,最重的有300多公斤,员轻的也有100多公斤,身高仍1.7米到1.9米不等。如果大家仔细观瞧,不难分辨出兵桶中履些是陕酉人,娜些是四川人,哪些是甘肃东部人。这仍他们的胡须梳理方式和长相即可看出。我们很多人在电影中都见过日本人的“仁丹须”.其实,案便中就有蓄仁丹胡酌,可见,这并不是日本人的发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人留这种胡须了。

那些穿窄袖战袍外套,披挂齐腰短甲,脚登紧带兽皮鞋,头戴防风妇的,显然是机警的骑兵。那个左脚着地,s膝弓起,右腿脆地,有脚底向后翘起的为跪射佰。

他双目乎视前方,神情专注。这个涌鞋底的针角,两头细致续密.中间疏稀.完全符合历支真实。在亓六十年代的陕西农村,很多农民仌喜欢穿这种挂、只是鞋尖不向上朗翘而已。几乎每个捅的衣襟上都刻有工匠的姓名,这符合“物勒工名,以耂其诚”的制度。我们今天实行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秦人2000年前就已采用了。

涌坑中约马屑典型的河西走廊马。它身高l 5米,长2米,分为头、颈、躯干和腿四部分。腿为实心,躯干中空,分段烧制,再组合在一起。马的两耳宜立,体型健壮优美。由此可看出,秦人不愧为养马世族。大家也许要问秦始皇为什么要为他制作数量如此之多的兵马桶呢?它们是怎样烧制成的呢?原来,秦始皇曾想用4000童男童女为其殉葬。他降旨令李斯承办此事。李斯心中惧怕.未敢马上执行此令。因为,6造秦腔.建筑长城已惹得民怨沸腾,再让如此众多的童男室女殉葬,岂不是火上浇油吗?他将来恐怕也死无葬身之地。于是,李斯向美始皇建议;制作与其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桶,守护其亡灵,以壮声威。闻听此官,秦始皇大喜,他重新降旨,让李斯征集全国的能工巧匠.以他的8060御林军为原型.q作陶佰。这些桶必须手握实战兵器按实战队形排列,秦始皇再三嘱咐李斯,此事万不能叫御林军知道。因为秦朝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复制成柄.其魂也就被勾走了.这可是大忌。案始皇当然不愿惹怒他喜爱的曰林军了。工匠们纷纷去找询林军中自己的亲戚、朊友、老乡、熟人,仔细观察其容貌特征,并默记于心。回去后,工匠们用模压、塑捏、刻画、贴条等手法制成陶佰,然后放在窑里烧。可是,放进去的陶佰全都被烧炸了,工匠们百思不解其中原因。后来,一个工匠为发泄对监工的仇恨,把制好的监工陶涌的头去掉,将其四肢“削”去,用手“掏净”其内脏,放到窑里分段烧。这一次竟没炸窑。他把头和四肢装在佰身上,一个活生生的监工出现了。,由此,工匠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制捅工程。8000御林军捅就这样被造了 篇四:华清池导游词

华清池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我是你们的导游员王传芳,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者是王导,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为大家介绍举世闻名的华清池。大家可曾听说“天下温泉二千六,惟有华清为第一”吗?举世闻名的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骊山北麓华清宫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华清池作为历代帝王的离宫别苑和游览胜地,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建造骊宫;秦始皇砌石起宇,改名为“骊山汤”;盛唐时期的唐玄宗李隆基又对宫殿大加扩建,起名为“冬宫”。每年冬天李隆基都带杨玉环来华清宫避寒。后华清池成为历代帝王及皇亲国戚避寒休闲的福地。它既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大型温泉池,又是可供游人游览的文物保护场所,下面大家请随我一起游览一番吧!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华清池的大门。这里就是正门,名叫津阳门,俗称东门。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门是一字排开的五间仿唐建筑,房檐下悬挂的是“华清池”金字匾额,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亲笔所书。作为皇室别宫的唐华清宫,是和骊山秀岭合为一体的,其规模远比眼前的华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华清池是1959年国庆10周年前夕,以唐华清宫为蓝本并根据华清池所处地域的具体条件设计修建的,但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华清池诗中写道:“华清池水色青苍,此目规模越盛唐。”指的就是这新建的核心部分。现在大家随我进入门内,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湖中央的一尊雕塑。大家猜猜她是谁?哦,对了,她就是此处的主人公杨贵妃了。此时此刻,她脱下外装,半披俗纱,足踩暖滑的骊山温泉水,正准备沐浴呢!这座雕塑高3.3米,重5吨,是华清池标志性的建筑,游客朋友们可以在此留影纪念。

现在我们来到九龙宫景区,这里属华清池西区。大家看到的这个湖叫做九龙湖。为什么叫它九龙湖呢?请大家随我手指的方向看去,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长堤下有八条小龙,再往上看,还有一条老龙共九只,因而以九龙命名。

据说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华清宫里整整呆了13个冬天,他们居住的地方就是围绕九龙湖而建的这座非常雄伟的仿唐建筑飞霜殿。为什么叫飞霜殿呢?因为每年冬天的时候,雪花漫天飞舞,银装素裹,唯有飞霜殿前落的是白霜,这是因为殿前的九龙湖整日热气腾腾,气温较高;又因为天子的寝室里有御寒设施,使室内的温度较高,不积雪,只化为白霜。现在飞霜殿已经作为接待外国元首和重要领导的接待室了。

看完飞霜殿后,请大家转过身来看我们对面这座苍翠的山。这座山的名字叫“骊山”。 从远处看这座山像一匹青黑色的骏马,古代的黑马称为“骊”,因此它取名叫“骊山”。 骊山主要由三个峰组成,第一峰就是骊山西绣岭,岭上绿树成荫,是国家森林公园,岭西有索道可直达山顶,山顶有烽火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历史上把这一段概括为“千金买一笑,一笑失天下”。

骊山岭上还有老母殿和老君殿,分别是崇奉女娲娘娘和太上老君的庙宇。其中老君殿曾出土一尊石制老君坐像,相传为西域艺术家元伽儿所刻,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说到这里给就要给大家讲讲杨玉环了。

杨玉环祖籍弘农(今华阴),原为李隆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不光姿色出众,又精通歌舞,性格活波开朗,深受李隆基喜爱。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怂恿下,诏其在骊山温泉宫见驾,赐为女道士,号太真,将其纳入后宫,一时间,“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封为贵妃。每到冬季,李隆基都携贵妃前来华清宫避寒,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他们当时的生活写照。杨玉环的亲属们也纷纷取得朝中要职,她的堂兄杨国忠更是身居相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权相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次年攻陷长安,李隆基率众西逃,逃至今兴平县马嵬坡,六军不发,护卫部队杀死杨国忠,并逼迫李隆基将杨玉环缢死于马嵬驿中。《长恨歌》结尾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为他们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加了最好的注解。

华清池内与李隆基、杨玉环有关的重要遗址还有梨园遗址,位于华清池东大.门内右侧,是他们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舞的地方。今天的戏剧演员们称梨园弟子,起源于此。

从御汤博物馆向东有一组封闭的园林,称环园。环园南部高台之上有一字排开坐南朝北的五间房屋,人称“五间厅”。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

这五间厅可谓来历不浅。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西逃时就住过这里;1934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高官游览休闲的场所;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门厅。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引起了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导致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今天,当我们来到这里,自然会重温60多年前的一幕。你们看,这一号厅房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二号厅房是蒋介石的卧室,三号厅房是他的办公室,四号厅房为会议室,五号厅房是蒋的秘书办公室。东边的三门厅是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无线电通讯班所在地。各门办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游客们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和蒋介石从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俪山上的痕迹。

事变解决后,国民党政府为纪念这一事件,在虎斑石旁修建了一个草木结构的亭子,称“民族复兴亭”。1946年,胡宗南将亭子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更名为“正气亭”。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个亭子改名为“捉蒋亭”,1986年,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前夕,正式易名为“兵谏亭”。

好了,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到关系,华清池的讲解就介绍到这里了,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两山不能相逢,两人总能相见,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和大家再次相聚在古城西安,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大家!

篇五:陕西著名景点导游词

1碑林

各位游客请看这块碑石。在中国古代石碑上出现外国文字的碑石在碑林中有好几块。而《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概就是碑林里国际知名度最高的碑石了。它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也就是公元的781年,由波斯人景净述事,吕秀严书写。原立于唐长安城的大秦寺内,后来埋没土中。明天启三年,也就是公元1623年被重新发现,清末移入碑林。“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属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称聂斯脱利派,公元431年由叙利亚人聂斯脱利派创立于费城,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塞克城以北。据碑文记载:“由波斯人阿罗本率领的传教代表团欲公元635年到达长安,受到隆重接待,并准许其传教。从此,景教在中国大范围流传开来。“景”是光明、美好的意思。碑首刻有基督教标志十字架。这块碑石记载了基督教早期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教规、教义,还有古叙利亚和汉文对照刻了72个景教僧侣的名字。为研究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亚的友好往来提供了宝贵资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近代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此碑拓片曾经传到了国外,并译成了拉丁文稿,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一些外国人认为,欧洲多基督徒,那么像这样记载景教的碑石应该运到欧洲供人瞻仰。1907年,丹麦人荷尔漠受英国政府指使,企图以3000两白银复制的假碑换取此碑,受到舆论反对,只得将复制的碑石运往伦敦。现在世界上好几个国家有这块碑石的复制品。

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对面,我们看到的这几通碑石是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分别是《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以及《争座位稿贴》。颜真卿不仅书法潇洒,而且在历史上也以忠贞有节、刚正不屈著称。在发生“安史之乱”时,他作为平原太守,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太守,联络他的兄弟颜篙卿起兵抵抗,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有力地牵制了叛军,成为平息叛乱的中坚人物,被封为鲁郡公。后来,李希烈叛乱,他前往劝降,被杀害。颜真卿的书法字如其人。他初学褚遂良,后来跟随张旭学习草书,在正楷中参用篆书。颜真卿的书法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圆、大、厚、方”。他的行书气势开张,挥洒自如,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多宝塔碑》为颜真卿44岁时所写,是留存下来的颜书中的最早作品,代表了他的早期风格,常被人们作为学习颜体的入门范本。《颜氏家庙碑》是他73岁时所写,笔力雄健,气韵醇厚,书法造诣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争座位稿》是他55岁时所写,是写给当时另一位官员郭英义的书信手稿,指责郭在公众场合把宦官鱼吵恩的座位安排在许多大臣之上。行笔苍劲有力,一气呵成,是颜体行草书中的精品。

现在我们来到了碑林的第三陈列室。通过这里陈列的碑石,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书体的演变做一个大致的了解。据《史记》记载,文字是由黄帝时代的一个史官仓颉造的,所以人们称仓颉为“造字圣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仓颉庙碑》。其实文字的发明不应该归功于某一个人,它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篆书是流行至今最古老的字体,在碑林的这个陈列室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梦英和尚刻立的《篆书目录偏旁部首碑》。他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540个偏旁部首分别篆出,并用楷书注释,自作序文说明。这对研究汉字的渊源、演讲以及篆体书法都大有益处。篆书在秦代时达到了高峰。但由于它字体繁难不便于书写,秦代的狱吏程邈把篆书的笔画和结构作了简化,把圆转为方折,形成了使用较为方便的隶书。由篆到隶是我国书体的一大变革。隶书到了汉代成为通用文字,逐渐趋于成熟美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汉隶的一个代表作《汉曹全碑》,它是东汉时为陕西合阳县令曹全所立。从这块碑石上我们可以看到隶书的特点:蚕头燕尾,外柔内刚。楷书出现于三国时期,隋唐时楷书成为通用的字体。历代统治者都把楷书规定为书写官府文书和科举文章的正式字体。楷书和行草书在这里都有代表的作品。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概述了。

有突出地位。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集中了散存在陕西各地的从汉到唐的圆雕、浮雕和线刻艺术品共70余件,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陵墓石刻是用刀砸在石面上的图画,起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2000多年来以它独有的特色显示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西汉时期,厚葬风气极盛,在贵族阶层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很强。他们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宠幸爱慕的东西雕刻于墓室以尽人间之乐。汉代画像石便是在这种厚葬风气中逐渐产生的。石刻艺术室陈列的汉画像石大多出土于陕北。内容除少数神话故事外,其余的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牛耕、狩猎、乐舞,贵族生活等。汉画像石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史实。因此,它们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历史记录,为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牛耕图》是汉代画像石的代表作,画面上有一人双手扶犁,前面有两头牛拉着,两头牛的牛颈上有一横杠,这就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汉朝时农业的耕作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在陕北地区共出土汉代画像石500件,西安卑林博物馆收藏有133件。隋唐时期的陵墓石刻在这里陈列的有献陵石犀和昭陵六骏。我们现在所看到地这尊石雕是献陵石犀,它原来位于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前,刻于公元635年,重10吨,是用整块巨石圆雕而成。这种犀牛的品种非常奇特。大家来看,它头上没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圆包,因此叫做“圆帽犀”。这种犀牛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现已灭绝。据史料记载,唐初,林邑国,也就是今天越南顺化一带,以这种犀牛向唐王朝进贡,李渊非常喜欢。建造献陵时,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这一石雕注重写实,结构匀称,比例准确,显然是以活犀牛为“模特儿”,使人感到它温顺驯服,憨态可掬。 接下来各位看到的这一组石雕为“昭陵六骏”。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相传六骏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原先画面上角刻有唐太宗题铭的四言赞诗,是由欧阳询书写的,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了。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争中身冒箭矢、驰聘疆场的情景。每幅画面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由于六骏雕刻精美,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1914年,美国人毕士博勾结陕西军阀陈树藩将六骏中的两骏盗运美国,现存于美国费城宾夕尼亚大学博物馆内。这两骏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两幅完整的浮雕作品,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的复制品。1918年,他们又再次来到中国,企图将剩余的四幅砸成数块再次装箱运走,被人们发现拦存了下来。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四幅残损的浮雕。它们虽然是残缺的,但却是真品。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庄严的石像是老君像,是道教的石刻。老子像是道教的教主李耳的雕像。因为它是唯一反映道教的石刻,所以就非常珍贵。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老子像的眉目不像我们中原人。据说这是因为这个作品的雕塑者是西域的一个著名雕塑家,名叫元伽儿。他从小就生活在少数民族的圈子当中,作画、写生都是以本民族的人为摹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这种独特的风格。老子的形象庄严肃穆,耐人寻味。台座的变形牡丹花图案疏密有致,匀称饱满。它原先位于骊山的华清宫朝元阁内,当年接受过唐玄宗的膜拜。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朝元阁倒塌了,使老子像的外面裹了一层泥塑,所以至今保存完整。于1963年移存到这里,是唐代石雕中的珍品。

各位团友,今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1992年12月会山被 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情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南 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自古华山一条路”。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比比皆是。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玉泉院,据说因这里的泉水与山顶的玉井相通,水质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华山的必经之地。相传为隐士陈抟所建。院内殿宇亭台、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赏胜地。玉泉院与我们一会将会见到的东道院、镇岳宫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现共有殿宇53间。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间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脚下,距华山谷口约10公里,这里是华山山峪水流的源头。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树,也许是许多人都会认识它,对,就是青柯树。这里青柯树在此浮苍点黛,故名“青柯坪”。

过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从平坦的石板路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游客来到这里都会回心转意望山兴叹无功而返。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的爱慕,使她放弃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随箫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乘凤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头盆、舍身树等。由于这则美丽的爱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之后又被赋于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经中峰,我陪同大家去东峰参观。

现在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圣母与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单玺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了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全聚。这就是“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 亿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咏颂,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关于华山的传说、掌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计策、典雅、深沉、严肃,而且幽默、诙谐,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这不正我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最后,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像华山一样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城东30公里处的临潼区内,南依骄山,北临渭水,内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适于原始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更吸引了在陕西建都的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沐浴游览胜地。

第一点: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华山是以险峻著称天下,一定要注意安全。最主要是记住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不要翻阅护拦,不要到悬崖边等危险的地方去游览或者照相。不要刻意的追求摄影家的效果。带小孩子的游客,一定要把孩子看好。

第二点:大家要注意集合时间,地点,以免耽搁行程。记住我的电话13572368753,随时保持联系。华山的除了黄埔峪旅游进山公路30分钟没有信号外,基本都有信号,有的地方信号好点,有的要差点的。

现在我给大家说说华山的概况。华山是秦岭山脉的一部分,形成于距今7亿年前,俗称“西岳”。汉武帝把地处五个方位的山封为神山,华山地处西方,故名“西岳”。古代还为这5大名山对应了中国古代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华山在西方,属金,华山的形状刚好象是

一个金元宝,到了华山北峰我让大家在金庸华山论剑的地方和华山这个元宝合影。

华山得名北魏地理学家俪道元《水经注》里所说是因为远而望之,有若花状,古代花和华通用,故名华山! 1996年华山的缆车的通车,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我们今天就是乘坐缆车登山。我们先要换乘华山进山专线车进山,我们现在车子行驶的是黄埔峪旅游专线公路,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智取华山》这就是当年的寻找向导之路,从检票处到华山索道的黄埔峪旅游公路全长7.66公里,花费2000万人民币。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名医黄卢子曾经在这里隐居修炼。黄卢子能唤黄龙潭中黄龙上天耕云播雨,解除百姓之苦。给人看病,千里之外,只要告诉他病人姓名,就可以开出药方解除病痛。

现在我们大家乘坐缆车上山,缆车是新加坡三特公司投资8000万人民币,采用的奥地利的设备,全长1525米,落差760米。一个缆车挂兜可以乘坐6个人。

现在我们上了缆车就到华山的北峰,缆车下面的那条路就是智取华山路,现在是一条便道。1949年华山解放了,胡宗南保安6旅的旅长韩子佩带领县乡民团400多人占山为王,我们解放军从正面根本打不上去,绕道后山,奇袭成功,根据这一事件拍的电影就叫做《奇袭华山》,后来周总理看了,说这件事情充分的表现了解放军的智勇双全,后来就改名《智取华山》。

我们现在可不要走平坦的路上北峰智取华山纪念亭,我们走智取华山路,也就是那边的步行路一部分,我要看看大家有没有恐高症,可不可以上华山的苍龙岭等的线路,他和其他路的坡度差不多,但是要短的多,你的身体如果适合爬山那我就让你去,连这里都征服不了,那上了北峰拍张照片我就要劝你下山了。

上山要走直线,感受华山的险,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要走之字型的路,安全容易掌握身体平衡。

到了北峰我们先穿过北峰饭店,可不要太着急,北峰饭店有张华山的地图,我要给大家讲讲,一会上山的时候可能就走散了,我们要先熟悉一下地形才能够征服华山呀!

这里就是看地图的位置,大家先不要着急,先不要看地图,两个屋檐之间看华山的东峰象一个秃头的老鹰,那里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一早挤满了游人,又称朝阳峰。旁边的哪个就是西峰,直直的,好象刀削的一样,在智取华山的电影里,是敌军指挥部。也是神话传说《宝莲灯》的发生地。

现在我们大家转身过来看这个地图,看看华山顶部,是不是象个元宝。两边的突起就是东西二峰,中间突起就是华山的最高峰南峰,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比武论剑的地方,还有华山第一险长空栈道。

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北峰,经过擦耳岩,天梯御道就到了苍龙岭,过了苍龙岭就是五云峰金锁关。金锁关就是上面的四个峰东.西.南.中峰的必经之路。到了那里你可以决定去看任何一个峰,也可以顺道把四个峰都逛完。

我们是从黄埔峪进上来的,另外一条路叫做自古华山一条路。大家跟我再上几个台阶就可以看见自古华山一条路了。

大家现在往下面看,下面的羊肠小路就是从前上华山的毕竟之路了,从山脚走到北峰,大概要三四个小时呢!

再往上走就是鲤鱼嘴,马上就到北峰最高处了,有两条路可以上去,鱼背叫做步步高升路,有惊无险,鱼嘴叫做连年有余路,非常平坦。大家可以自由选择。

现在就到了北峰极顶,金庸先生2003年曾经在这里华山论剑,他在他的小说里多次提到华山,可给华山的宣传立下了汗马功劳呀。

第5篇:骊山导游词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 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恰当而准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几十个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著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 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极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飘动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远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形状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五十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大略经过。近年改名为“兵谏亭”。

第6篇:骊山导游词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 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恰当而准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几十个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著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 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极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飘动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远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形状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五十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大略经过。近年改名为“兵谏亭”。

【范文网】

第7篇:

上一篇:谈读书朗读下一篇:工商银行信用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