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强、与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联系密切的独特优势。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篇1: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只有正确理解地理概念,才能正确理解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地理概念来自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要正确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其内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設教学情境、组织野外考察还原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形成过程,加强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地理;地理概念教学;创设情境

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同为地理知识的基本要素,正确理解地理概念是掌握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前提。但是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地理现象的教学,对地理现象的原因、形成过程分析要求不高。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地理概念更是一带而过,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学生对地理概念一知半解,对于地理规律更是不能深刻理解。当学生升入高中时,其地理理解能力、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就会暴露出来,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障碍。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地理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十分必要。

一、中学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1.加强地理概念教学是由中学地理概念的特点决定的

中学地理概念学术性强不易理解,如“锋面系统”这个概念,课本表述为“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它们之间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叫作锋面”。在理解这个概念时,一要明确冷暖两种性质的气团在温度、湿度、气压上有何区别,二要明确为什么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向冷空气一侧倾斜,只有对“锋”的概念理解透彻了,才能将“冷锋、暖锋”过境前后、过境时的天气区分清楚。

中学地理概念众多,有自然地理概念,又有人文地理概念;有相似概念,又有矛盾概念,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无法透彻理解概念的内涵,不易区分相似概念,甚至混淆矛盾概念。例如“天气”与“气候”,初中学生在描述天气与气候特征时常常出现错误。再如“水资源”与“水力资源”学生也经常混淆,在解答“某地区的水力资源丰富”时错答成“水资源丰富”。在解答“水力资源丰富”时,“落差大”又常常回答成“海拔高”,这透露出学生没有明白“落差”与“海拔”这两个概念的不同。除了相似概念学生经常出错,矛盾概念学生也经常混淆,如“背斜与向斜”“寒流与暖流”“冷锋与暖锋”……不仅自然地理概念,人文地理概念学生也容易出错,如“城市与城市化”“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与环境合理容量”“农业区位条件与生产特点”“工业集聚与分散”等概念。

2.加强地理概念教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阶段要让学生接受抽象的概念,需要用感性的具体的材料进行支撑补充。

例如,在“梅雨的形成”的教学中,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可先提供视频让学生对梅雨形成感性的认识,从而降低难度,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又如,在讲授“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海洋最高温出现在8月”时,仅让学生强记硬背,学生非常容易忘记。教师可通过播放“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对比实验视频”,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海洋的最高温、最低温比陆地晚一个月。

二、中学地理概念有效教学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重现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讲授地理景观概念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些景观图片或视频,这样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如讲授“热带雨林”时,如果仅靠教师语言描述“树木高大,有板状根,有滴水叶尖现象,物种丰富……”这样的讲授太抽象,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热带雨林的图片或简短视频,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热带雨林景观,然后对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景观,学生就可以总结出从赤道向两极的植被变化,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又如,“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常常混淆这些很少接触的地貌名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呈现这几类地貌的景观图,并且分别解析它们的形成原理,学生就会很容易辨识这三种地貌。

2.情境创设区分相似概念、矛盾概念

很多学生都认为光照丰富的地方热量就充足,混淆“光照”与“热量”这两个概念,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设置“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气温低。”,引导学生从影响光照的因素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空气洁净,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较多。再引导学生从“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的保温作用”等方面来分析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少,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加上冰雪反射强、风速大,所以气温低。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可以明确光照充足不等于热量丰富。

3.组织野外考察,印证地理知识

野外考察不仅能让学生印证地理知识,加强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还能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这与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理念是相符合的。

总之,地理概念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野外考察重现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地理概念,知道地理概念的内涵,为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军.地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从“清明时节雨纷纷”谈起[J].地理教学,2014(4).

[2]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雷建国.浅谈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6(9).

(作者单位:福建省寿宁县鳌阳中学355500)

作者:范圣强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篇2:

中学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

摘 要:重点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中学地理课程;教学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指由3S(GIS、GPS、RS)组成的相关技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中学地理教学当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地理信息技術教学的重要性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地理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如高中必修课的相关标准: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交通、旅游等信息。

2.高考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省份。如广东、安徽、山东、福建、江苏等在普通高考地理试卷或文科综合试卷中,开始重视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考查。高考这个指挥棒给出了一个信息:“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

3.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效果显著

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相当广泛,笔者仅以GIS和R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加以说明。

①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中,作为基本地理语言的地图一直是地理教学当中的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中的软件如MapInfo能快速、轻轻地处理许多地图问题:比如,在地形分析中,平面地图缺乏对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概念的直观形象的可视化表达,利用GIS的数字高程模(DEM)模块来创建数字高程模型,这样便可三维立体显示一座山体,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多种地形。

②遥感(R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地理知识点(如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不同地区城镇的空间分布等)的讲解由于没有实物图而感到空空而谈,学生也只能从理论上接受相关地理知识点,这个时候如果借助遥感技术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就能切实感到“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二、当前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主观上认识不够

①学生方面。根据本人对韶关部分高中学生的调查,有57.4%的学生认为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状态是专门针对高考的教学,所占比例远远高于“课堂生动有趣,师生能互动”“能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的状态,学习动机直指高考这根指挥棒。

②教师方面。根据笔者与韶关市部分高中地理教师的交谈,超过一半的地理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这部分知识不够重视,有些教师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对这部分知识不熟悉),有些教师则认为没有必要过多的讲解这个知识点。

2.客观上条件不足

①教师素质影响。很多中学地理教师以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技术只了解一点甚至根本不了解,他们对地理信息技术的了解也只局限于课本的介绍,从而制约着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进程。

②高考压力。虽然在高考中考这方面的知识,但知识点相对集中且难度低,在高考的压力下,这部分知识往往得不到重视,复习的时候也是一带而过。部分高中生的调查问卷显示绝大部分学生(85.6%)不会在空闲的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大部分高中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所花的课时不足2课时,有些甚至不讲。

③学校条件限制。大部分学校特别是镇、农村中学没有配备相关微机教室、网络教室,没有配备相应的GIS软件和数据,使得中学地理课程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无法开展,最多就理论知识,教师进行讲解,而没有法得到实践。

三、加强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建议

1.转变师生观念

中学地理教师应该转变“为高考而进行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片面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真正转移到以培养学生素养为中心,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有帮助的,无疑对高考也是有益而无害的。

2.提高教师素质

中学地理教师要通过自我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关于地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要举办这方面的培训课程,让广大中学地理教师真正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真正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的基本应用。

3.改善学校教学条件

目前,市区中学基本上都有网络教室、微机教室,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基础资源,在这些基础资源的基础上,配备相应的GIS软件和一些基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满足中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要求的。条件好的学校还可以购买些相应的3S方面的仪器,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1TJK351);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GDJ2012047);韶关学院教学改革项目(SYJY20131482)资助。

编辑 李艳韬

作者:李航飞 肖艳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篇3:

中学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知识的利用

摘要: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增进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知识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乡土地理知识;利用

引言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适当地利用乡土地理知识,深化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理解,增进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1.以乡土地理为切入点,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虽然地理教学是传授现实生活中的地形地貌、气候、天气、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但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抽象内容也很多。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把学生平常所见或亲身体验的乡土地理知识融入相关地理概念与地理原理。这样,能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使学生易于理解或更深层次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学以致用。

在教学有关特定的地形地貌这一地理知识时,笔者结合龙南市的特殊地形地貌、奇山异石等进行教学。如本地有名的小武当风景名胜区是以丹霞峰林地貌景观为主要风景资源特色,笔者可以结合景观的实景、实物,甚至是学生亲自游历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对丹霞峰林地貌、奇山异石有更感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丹霞峰林的起源、利用、开发与旅游发展发展等问题。

2.利用乡土地理开展地理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教学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自然地理,尤其是人文地理现象,其时间、空间都和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犹如空间几何教学,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得比较吃力,甚至理解不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地理引导学生从远到近、由虚到实进行地理事物、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并进行分析、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布局”时,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未见过具体的矿产资源,尤其是一些稀缺资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利用乡土地理开展案例教学。赣南以“钨都”出名,本地的钨矿丰富,质地优良。首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了实实在在的钨矿,介绍了钨矿的特色、价值与赣南钨矿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使学生对钨矿有了更全面的和认识,因而明白在本地开发钨矿资源,进行投资设厂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同時,因为钨矿有一定的污染性和危害性,所以在投资设厂的位置上,需要考虑其占据的位置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或危害,这就需要思考工业布局。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入乡土地理,培养学生家乡情怀

学校教育既是学科知识的学习,又是情感培养。地理教学以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等为对象,通过地理教学能让学生了解山水地貌、气候环境、风土人情等,促使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培养浓厚的家国、乡土情结,这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如在教学有关“名居建筑”奇迹方面的内容时,笔者引入了本地号称“世界民居建筑奇葩”的龙南客家围屋。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因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完好、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齐全的一处围屋,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前往一观,使学生认识到家乡之美,由此产生深厚的家乡情怀。

3.1运用乡土地理知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讲解《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生态农业模式“农村沼气的利用”和传统农业模式,并分析了如何在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学生对传统农耕和沼气的使用比较熟悉,所以比较得心应手。

这时通过教师运用乡土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进行对比可知,常规农业中,动物排泄物随处堆积如山,会污染水源,滋生害虫,秸秆作为生活能源燃烧,造成大气污染。在生态农业中,作物秸秆可以用来饲养动物,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减少了污染,而畜类则可以用来生产沼气,可以转化为生活能源,沼渣、沼液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所以要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施生态农业,消除环境污染,这样才能既能取得明显的经济利益,又能达到节约效益的目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乡土地理知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2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研究性学习

中学地理教学与学习离不开研究与思考,教师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但有些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还比较模糊,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进度和成果,确保研究学习的高效、顺利进行。教师在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实践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自己的分工与合作完成既定课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与思考。

比如,“区域产业活动”包含有关农业经济和生态农业的部分问题,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在假期中调查他们家乡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和发展农业方面出现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能对乡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清楚透彻的了解生态农业相关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指导中学地理教学时,教师应该与当地地理案例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教学情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吻合。正确运用乡土地理课堂教学,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具体化抽象的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突破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将乡土地理教学引入中学地理教学,不仅具有上述优势,而且能加强学生对已知地域的认识,激发区城自豪感,为家乡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肖丽. “利用乡土地理知识优化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探究”课题总结分析[J]. 中学教学参考,2015(1):119-119,120.

[2] 黄肖丽. 利用乡土地理知识优化农村初中地理教学[J]. 中学教学参考,2012(3):109-109.

作者:赵志宏

上一篇:内部审计监督论文下一篇:中学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