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新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了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一、深化对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1)明确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基本内涵。创业创新是富民之本、强省之源。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推进创新农业科技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进创新农业科技论文 篇1: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创新农机化发展思路、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农业机械化水平直接关乎农村生产力状况、关系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关系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县农机化事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全县农村经济社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农机化发展出现了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对长期以来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机制都提出严峻挑战。只有深入学习和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才能正确应对我们面临的挑战,突破局限,创新科技、科学发展,实现兴机富民。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理清工作思路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既有利于节本增效,又有利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已形成了县级、乡镇农机部门管理,农机户自主经营的格局。在“十五”末,邹平农机局就认真编制了《邹平“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以继续推进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按照宏伟的蓝图和目标,如何使其变为现实,进而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为此,局领导班子认真分析研究,结合邹平县情,提出了实施全县农业机械化“六大工程”,引领全县“十一五”农机化快速发展,即: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工程、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工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程、机械化新技术示范工程、农机装备优化工程、农机培训中心建设工程。同时,提出了抓好制度、机制、工作“三个创新”,建设农机管理、农机推广、农机培训“三个中心”;围绕“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提出提高“三个水平”,(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农机安全水平);发展“三大市场”,(农机销售市场、农机作业市场、农机维修市场)。推进农机服务“三化”。(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工作思路,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又将“强化管理服务、提高四个水平、加快推广步伐、构建和谐农机”作为实践载体。围绕上述总体思路,不断强化加强学习、落实责任、突出重点、整改落实四项措施,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全面推动农机化各项工作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我们农机部门首先要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扶持一批不仅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熟练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的农机大户,发挥他们在农村土地流转经营、规模生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资农机化,进一步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农机化投入机制。为此,2011年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围绕县域经济,积极实施农机化项目

项目建设是大力发展农机事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我局始终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秸秆综合利用和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三大项目,全年争取中省财政资金3000万元,其中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争取中央资金1400万元,补贴各类农业机械2044台(套),拉动农民投资2000万元,大大提升了我县农机装备水平。

2.强化管理服务,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

2011年,我们始终按照中央“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提高农机“三率”为重点,以“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为载体,始终牢记“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五民”观念,农机监理工作首先从健全组织、细化管理入手,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下属各单位、监理站和机手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定期分析检查事故隐患。其次,在“科技之春”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7周年及新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宣传月等活动中,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在乡镇设立宣传点、在指定位置悬挂横幅、设立展牌,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第三,认真开展农机检审验工作。按照市局安排全年共检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115台。同时为配合“三夏”、“三秋”机械化生产,审定农机维修网点50个,对280名驾驶员进行了职业资格技术鉴定。第四,始终坚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由于安排具体,宣传到位,工作扎实,全年我县未发生一起农机事故,实现了预期目标。

3.突出特色产业,加快农机推广步伐

我们按照“统筹兼顾、板块推进、面上示范、整体推动”的原则,一是在我县重点区域,重点推广免耕播种、秸秆还田和玉米秸秆饲草加工三项机械化技术,发挥农机大户和饲草加工大户的带动作用,实现整村、整乡推进,提高秸秆利用率,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同时还做好了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田建设工作,建立起九户、明集、孙镇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田,主要以实施硬茬播种、旋耕播种为主的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达到以点带面,幅射全县。二是在玉米机械收获技术方面有了重点突破,通过技能培训、印发宣传资料、召开演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机具的选型和售后服务工作,使玉米收获机械全县突破500台。三是围绕县域优势产业做好设施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目前,我縣设施农业机械需求空间很大。我们将对大棚面积较大的乡镇、村组进行以卷帘机、微耕机为主的机械补贴。不断促进我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4.拓宽服务领域,做好农机培训和鉴定工作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整合农机培训资源,在推广订单培训、定向输出的同时,全面开展各类办学培训模式,进一步实施“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积极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工作,让更多的农机手掌握新技术,在机耕、机播、机收等关键农时季节,办好短期培训班,搞好科技下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共培训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262人,培训农民技术工、返乡农民工226人,农机单项技术培训385人次,发放培训资料3600余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使更多的农机手掌握了新技术,增加了收入。同时,认真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加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机维修网点的认证工作,积极主动地与工商部门配合,确保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5.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

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是建设现代农业重要支撑之一,是农机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在今年的“三夏”、“三秋”机械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全县共出动各种农业机械10410台(次),其中拖拉机2680台,联合收割机1520台,硬茬播种机1730台,旋播机980台,秸秆还田机1200台,农用运输机械2300台。“三夏”期间,为保障全县小麦按时收获,我局及早动手,多方组织,全力以赴做好“三夏”准备工作。合理布局收割秩序,及时掌握机收动态,鼓励本县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向机手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机收服务手册550册,确定跨区机收农机供油点40个,维修点44个,成立跨区接待站16个。在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方面,以九户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带动,今年新成立了1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316个,使我县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向更深层次迈进。

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必须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抢占农业高科技制高点;要加快科研体制改革,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脱节问题;要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和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加快发展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要积极发展农机装备业,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作者:周宗斌

推进创新农业科技论文 篇2: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了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化对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

(1)明确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基本内涵。创业创新是富民之本、强省之源。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八八战略”的深化。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浙江发展的总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新时期新阶段,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党建工作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形成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使全省人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品质明显改善,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全省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浙江。

(2)全面把握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大力培育创业创新主体,积极弘扬创业创新文化,不断健全创业创新机制,加快完善创业创新政策,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把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加快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努力打造全面创新型省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

(3)进一步增强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紧迫感、责任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浙江深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充分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要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体制机制的先发性优势在减弱,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不少。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全面改善民生任务艰巨;文化发展还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趋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民主法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还不完全适应。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统一认识,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把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作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充分激发全省人民创业创新的热情,不断增添各方面创业创新的活力,以创业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后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

二、坚持把支持人民群众干事业、干成事业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根本之举,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和全面创新

(4)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业创新热情、智慧和力量。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自主创业创新,放手让人民群众干事业,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提高人民群众创业创新层次和水平。根据我省发展阶段的变化,坚持以创新提升创业。以创业促进创新,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推进创业创新,促进创业创新向全民参与拓展、向注重创造拓展、向省内外结合拓展、向各个领域拓展,使全省人民家业更加殷实,企业更加兴旺,干部群众事业更加有成。

(6)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权益。推进创业创新,必须健全法制、完善体制,全面营造维护公平竞争、平等保护物权的社会环境。要破除体制障碍,推进公平准入,创造机会均等,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权利,形成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平等保护国家、集体、私人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物权,健全信用体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创业创新成果,形成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

三、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动力源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7)继续解放思想。新时期新阶段要实现新发展、形成新优势,关键取决于解放思想的广度和深度。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势,着眼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创业创新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创业创新的体制弊端,切实把解放思想体现到创业创新的各个领域,以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推进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8)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国有、集体、个私、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省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推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基础。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完善和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着力培育和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精做专,促进民营经济新飞跃。

(9)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工商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快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办法。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制度。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和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开展产业

投资基金试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内外上市、发行债券。

(10)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服务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政府职责体系,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关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总结义乌扩权试点经验,进一步做好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有关工作。

(11)加快构筑开放新格局。全面推进创业创新,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全面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和对外投资方式,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推动外贸出口从注重扩大规模向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转变,引进外资从注重资金向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和人才转变,对外投资从注重带动产品和劳务输出向更加注重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转变,积极培育我省的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重视国际友城工作,加强境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创新区域合作方式,更加注重全面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加强与港澳台的合作与交流。

四、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主攻方向。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全面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联动推进技术跨越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和落实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建设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对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的扶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注重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大力推进技术专利化,努力掌握更多的自主优质知识产权。坚持把标准研制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支持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修改。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推进自主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大力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加快建设品牌强省。

(13)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推进工业创新和服务业创新,促进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创意、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积极鼓励先进企业做强做大,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引导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企业转变,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发展临港产业,加快建设港航强省。

(14)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要以政策创新为先导,技术创新为支撑,制度创新为保障,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强化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林业、水利、湿地建设,促进生态建设,提高生态质量。深化节约能源的政策举措,依法淘汰技术落后的高能耗工艺装备,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创新污染物减排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不断深化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防治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面上企业污染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整治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15)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创新城乡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农技推广体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单元,要深入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好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16)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研究制定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加快规划和建设主体功能区,完善区域政策,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进一步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整合提升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更好地发挥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在全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继续重视支持山区和海岛地区发展。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强城乡统筹的空间规划,完善省域城镇体系结构,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积极培育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五、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7)着力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就业、收入、看病、社保、住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标准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大众化水平。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强在职培训,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率先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加强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廉租住房制度实施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统筹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倡导文明健康生活,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8)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推进创业创新的内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基层民主,创新基层民主实现形式,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总结推广民主恳谈、民主听证、民情沟通等好的做法和经验,深化和完善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切实维护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人民群众创业创新提供法治保障。

(19)切实保障民安。推进创业创新,必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推广和发展新时期“枫桥经验”,建立经常排查矛盾、及时化解矛盾的长效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坚决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创新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坚持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关键环节。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

(20)大力培养和引进创业创新人才。推进创业创新,关键在于人才。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一批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研究开发骨干,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各方面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加快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博士后科技创新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等创新载体,完善有利于国外省外高端人才在浙江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提高企业家素质,切实增强企业再次创业能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造就一支与我省产业升级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化高校教育科研体制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提升创业创新能力。

(21)加快形成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业创新的活力,必须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强化应用导向和业绩导向,健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配置机制,大力发展和完善各级各类人才市场,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大胆把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放到重要岗位。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定期评选浙江省特级专家,健全优秀人才津贴制度。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推进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22)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是集聚人才的前提条件。要大力倡导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宣传各类人才在创业创新实践中的贡献,树立先进典型,普遍形成爱才惜才、识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使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业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业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创业创新愿望得以实现,让各类创业创新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

七、坚持把建设先进文化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重要支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3)巩固全省人民创业创新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全省干部群众,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凝聚全省人民推进创业创新的智慧和力量,巩固和发展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

想道德素质。

(24)全面推进文化创新。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发掘浙江历史文化的丰厚资源,立足浙江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培育文化创新主体,不断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传播手段创新,推动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加强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创业创新的舆论导向。

(25)大力弘扬浙江精神。浙江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创业创新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坚持用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鼓舞斗志,进一步发扬浙江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优秀品行,弘扬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和文化传承,形成鼓励创业创新、宽容失败挫折的社会氛围,在创业创新中不断实现新的发展。

八、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坚强保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6)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创业创新实践。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活动,认真学习党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以创业创新实践丰富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

(27)各级领导班子要成为推进创业创新的坚强领导集体。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是推进创业创新的根本大计。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管理社会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认真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把创业创新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各级各类干部培训机构的重要教学内容,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创业创新的意识。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创业创新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大胆选拔坚定贯彻科学发展观、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新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28)党的基层组织要成为推进创业创新的坚强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创业创新的具体组织者。要以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重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工作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注重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29)广大共产党员要自觉成为创业创新的先锋模范。要以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广大党员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带头创业创新的实践者。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在有条件的县(市、区)进一步推行党代会常任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进一步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和拓展党员人才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对党员的培训,着力提高创业创新本领,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共同创业创新的模范作用。

(30)以优良的作风推进创业创新各项任务的落实。优良的作风是推进创业创新的重要保障。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为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各部门要根据省委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推进创业创新的具体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抓好创业创新各项任务的组织实施,分解工作任务,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工作要求,密切配合协作。加强督促检查,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各项工作的落实。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我省增创新优势、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万众一心,开拓奋进,谱写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新篇章。

推进创新农业科技论文 篇3:

论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推进

[摘要]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铸魂。当前,我国在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需要从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几方面着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阶段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研究(21ZDA027)。

[作者简介] 姜长云,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业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不仅明确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还就“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进行了专门部署。从实践来看,近年来我国产业融合不断深化,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提供了重要增长点,也为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赋能作用提供了重要平台。在“十四五”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铸魂,借此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引领助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一、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

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日趋紧迫

《“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统筹考虑这些方面,在当前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背景下,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增强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助推能力至关重要,日趋紧迫。

1. 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融合是基于技术创新和放松产业规制、消除市场准入障碍等制度创新,形成产业边界模糊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现象,是不同产业或相同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交叉,进而融为一体并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过程,包括服务业与工业或制造业的融合、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服务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甚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融合也是推动产业融合發展的重要形式。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大潮,推动产业融合日益成为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为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提供新路径,有利于科技、人才、金融、信息、大数据等高级或专业化要素有效植入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增强产业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通过产业融合,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甚至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节本降险,提升产业生产率、附加值和竞争力。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变化的动态适配性,增强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的能力。

2. 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有利于畅通科技—经济循环和产业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动态适应和灵活反应能力,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无论是从科技创新,还是从产业发展来看,情况都是如此。《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提出的“灰度创新”概念,即通过产业链上的联合创新,或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结合部的联合创新,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以及科技与产业融合,并呼应用户需求,提升产业价值链。这种灰度创新通常“发生在企业之间、组织之间,甚至扩展到整个产业链的相互协同与组合”,而且灰度创新作为位居企业之间结合部的制造创新,通常“既有源头研发创新、正向设计,也有用户迭代的方向推进”,可以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同时,将面向需求优化供给同创新供给、引导需求有效结合起来。美国经济学家加里·皮萨诺、威利·史发现,“美国制造业衰落的本质原因是制造业的外包及本地投资不足导致了产业公地的‘贫瘠’,进而导致了产业生态系统的衰落”;而产业公地是“能够对多个产业的创新提供支持的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的集合”“植根于企业、大学和其他组织之中的研发与制造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工艺开发能力、工程制造能力等,这些能力共同为一系列的产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提供基础”。在此,产业公地往往可以为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提供坚强后盾,也是灰度创新的后台支撑。

3. 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大潜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只有跟其他要素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力。当前,在许多地方、许多领域,科技创新难以有效转化为产业创新,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服务业不发达,导致实体经济的科技创新需求难以得到科技创新供给的有效呼应,抑或科技创新融入实体经济缺少有效路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推进科技服务业与产业发展融合,有利于拓宽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化的路径,促进科技创新向产业创新转化节本增效降险。在此方面,实际上有很多潜力可挖。但问题是,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被束之高阁,难以熟化、转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科技创新的支撑,导致产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滞后,影响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的提升。产业融合渠道不畅,提高了科技成果熟化、转化和产业化的成本与风险。研究发现,在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中,往往企业和社会的创新能级高,位居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前沿,而且科技创新链和产业创新链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其创新生态建设、创新友好型金融体系发达,且与产业融合发展密切相关。

二、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

全方位、多层次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国内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地方。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往往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等路径,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并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实际上,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往往也是科技创新加快或规模化植入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培育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能力的过程。服务型制造作为服务与制造相互融合的先进制造模式,要求制造环节更加贴近客户需求并满足客户心理,追求客户服务价值的实现;要求关注重点由传统的单个核心企业转变为企业间密切合作和相互作用,形成密集而动态的企业服务网络;要求企业由传统的产品生产商转变为基于产品组合和全生命周期的方案解决商(孙林岩,2009)。因此,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一方面,要求面向客户需求拓宽科技创新视野,甚至日益需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发现、有效匹配客户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创新科技服务供给的组织方式,推进科技创新由面向企业向面向产业链供应链的转变,深化科技创新的企业合作,甚至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培育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伙伴关系。当今世界,通过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和发展服务型制造,日益成为许多国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行业领军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增强对行业引领带动和供应链整合协调能力的优选路径。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许多领域,在引导鼓励科技创新的同时,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一批制造业企业在转型发展中探索出了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也加快了产业技术、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进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如智能化生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柔性化定制、共享工厂、服务反向制造、工业文化旅游等,不仅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还有效促进了新技术的组合、集成和规模化、网络化应用。在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链主企业辐射带动型、龙头企业引领辐射型、平台型企业集成服务型、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型、“互联网+”或“+互联网”型、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引领增进型等产业组织创新迅速涌现,也为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协同带动科技创新、引领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舞台。但总体而言,我国服务业现代化和制造业先进化水平仍亟待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还存在水平不高、交叉渗透和耦合共生不足、体制机制障碍突出、同科技创新协同融合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成为影响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障碍。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越来越成为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十四五”时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和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都需要在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上有更大作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是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①。《“十四五”规划》要求“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科技创新密集,又是产业融合的活跃地带,其中的未来产业更是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具有推动产业融合的显著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产业生态的培育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更是带有显著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协同共进特征。進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要求面临深刻变化。尽管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可望实现8.0%以上的增长,但从中长期来看,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严重,中长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产业链供应链的严重冲击,仍需经历一个发酵和消化的过程。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复苏不稳定不平衡性较大;国内体制性、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叠加作用,进一步加剧部分行业、企业甚至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发展的困难。在此背景下,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需求上,与之前高速增长阶段都有明显不同。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借此促进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善于从成功经验中找答案,更要注意从失败教训中找原因。此外,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从产业分立到产业融合的转变过程,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现状之间存在明显矛盾。协同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对加强企业间、政府部门间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分工合作,还提出了更高更为复杂的要求。这都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突破相关体制机制障碍,并形成相关政策和制度创新。

(二)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三农”工作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之“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只能加强、不能偏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方向。推动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将科技、人才、资本等高端和专业化要素引入农业,将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不同环节的协调性,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业价值链升级,还有利于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实现由生产导向转向消费导向,加快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服务强农、品牌强农,引领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可以发挥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往往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领头雁”,对于提升农业价值链可以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都属于制造业。农产品仓储物流服务、农业供应链管理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日益成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依托。

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在实践中往往表现出四种方式:第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集聚集群型融合、农业农村功能拓展型融合(如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互联网与农业联姻型融合等;第二,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或构建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迅速发展,成为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方式;第三,将现代服务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移植嫁接到农业之中,形成创意农业、旅游农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第四,城市服务业与地处乡村的农业融合发展,如城市平台型企业与地处乡村的农业耦合衔接,帮助农业拓展升级农产品营销和农资采购渠道,疏通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渠道。从广义来看,第二、三种方式也属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主要发生在农村,因此可以粗略地将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近似等同于广义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只不过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参与融合的产业不仅有服务业和农业,还有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进入本世纪以来,日本政府积极推动的农业“六次产业化”,不仅有效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还带动了农产品加工、流通、文化旅游等农业关联产业在乡村的发展,激发了农业农村多重功能价值,促进了农村生机活力的焕发。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迅速推进,为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增强农業农村发展活力提供了重要路径,也为发挥城市服务业对农村服务业、农村服务业对现代农业和乡村工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拓展,开拓了通过产业融合带动城乡融合的新路径。但总体而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区域之间同质性强,低水平过度竞争严重;对消费需求的动态变化和消费市场的细分性把握不足,面向需求创新供给和创新供给引领需求能力亟待提升;企业家素质和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适应、动态反应能力不足,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够,文化内涵和消费体验亟待深化。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突出途径。近年来,农机服务、植保服务、科技服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战略性增长点,对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作用迅速凸显。近年来,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蓬勃发展,成为政府涉农部门支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推方式。调研显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发展,不仅有效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提质降险和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还激发了农业科技、金融、保险、粮食收储等部门和企业参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效结合。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化肥、农药的减量化,带动大型农机具对小型农机具的替代,从而改善土壤性能和农产品质量;还通过将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为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外出就业提供了便利。许多地方结合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挥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旗舰”作用,在尊重农户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过程更好地实现节本增效提质降险,推进了新技术的连片规模化集约利用,也促进了科技创新与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为科技创新更好地赋能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今后应在进一步支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注意以区域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优先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本土化、区域化、网络化发展;加强对区域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力建设的政府支持;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平台型企业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过程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农业生产服务商赋能。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业也是如此。此外,要在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的同时,面向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引导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与电商、会展、冷链物流等非托管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协调发展,借此增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系统功能。

(三)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高速增长、快速创新,正在日益广泛地应用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经济包括主题产业部分和融合应用部分(王振、王滢波等,2017)。数字经济融合应用部分包括融合型数字经济和服务型数字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即数字技术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融合创新应用,在生产过程中的融合特征较为显著,通过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来实现,直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智慧农业、能源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服务型数字经济即数字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应用和创新业态。服务型数字经济提升服务或提供新服务,形成新业态或导致商业模式与产品服务创新,如传统餐饮、旅游等线上线下融合协同发展,现代金融和数字化会展服务等。当然,融合型数字经济还包括数字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创新应用。可见,数字经济发展不仅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相当一部分数字经济实际上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发展及其深化,日益丰富并深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甚至服务业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迅速深化,成为经济体系最为活跃的新动能和引领全球增长日趋重要的动力源,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和产业组织方式,甚至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和促进就业、增进民生福祉的作用也在迅速凸显。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实体经济向新实体经济转型。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科技创新节本增效提质降险,拓展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边界;也带动新兴智能化经济形态崛起,导致影响未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还为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加速器”,有利于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更好地瞄准和引导用户需求。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发挥数字经济的引擎作用。

数字经济具有重要的链接、匹配和提升效率功能,在整合资源要素、集聚市场、促进创新扩散和产业深度融合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乘数效应,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领带动力量。《“十四五”规划》要求“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本身就是融合型经济,也是密集的科技创新驱动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可以为科技创新,以及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赋能;还可以通过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更好地引领带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近年来服务业一直是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最快的领域。推动数字经济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本身就是推动服务业不同行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表现,如近年来金融服务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先行者,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极大便利了人民的生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表现尤甚。

(四)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仅是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选择。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领助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一是促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连接“断点”、打通“堵点”,贯通和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推进构建协同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二是推动畅通高端或专业化要素植入产业链供应链的渠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效链接,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解决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高端和高質量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亟待提升的问题,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我国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仍然突出,我国许多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随着大国关系的复杂化、美国对我国的持续遏制趋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发酵,全球产业链布局本土化、近邻化、区域化、分散化、多中心化趋势凸显,给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带来新的挑战,也导致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需要从效率优先转向兼顾效率和安全。我国规模庞大、齐全完备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利于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此,要注意加强对相关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如产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通过构建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有效植入产业链供应链,对于推进企业或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对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和产业链供应链竞争优势重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也可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为推进产业跨界融合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提供平台支撑。要加强对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支持,引导其更好地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赋能。

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努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战略思维,营造鼓励持续推进创新创业、鼓励协同创新创业的政策氛围,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培育战略伙伴关系。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创新创业固然重要,培育可持续的创新能力更为关键。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需要打好攻坚战,更要打好持久战。对产业融合和创新创业,特别是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创业的引导支持,在政策引导上要多用“文火”,少下“猛药”,“轻踩油门缓刹车”,力戒运动式、任务式推进加大发展风险。当前,许多地方在支持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特别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中,政策设计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政策转变过急过猛,期望立竿见影;热衷于“猛踩油门急刹车”,很容易形成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大上快下”的局面,加剧产业发展波动和资源利用浪费,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优化相关政策,要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注意鼓励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引导其“聚精会神”研究需求、“千方百计”深耕市场,并勇于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家培育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分工合作、诚实守信精神,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发挥小微企业孵化器和企业家成长平台作用,注重依托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优化行业治理,形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强大合力。

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借此引领助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至关重要。而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往往结合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建设,鼓励企业和创新创业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一起上。为此,不仅要重视领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创新作用,也要鼓励草根创新者脱颖而出。国内外大量经验证明,简单追求高大上、冷漠草根创新创业,不利于形成鼓励创新创业的雄厚底蕴。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甚至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能贪大求洋,更不能好高骛远,要注意从小事做起,从民生、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和瓶颈制约做起。要结合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更多注意引导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老产业老业态老模式融合发展。

要结合推动产业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将放宽准入与创新监管有机结合起来。结合推进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注意做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及时预警、精準识别、有效防范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风险,努力将“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为增强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好“守门员”。创新监管,要注意用创新友好、尊重产业属性和发展要求的标准,提高监管效能和创新可持续性。协同推进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借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注意包容创新,在帮助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者赋能发展的同时,鼓励用“跳跳脚就能够得到”的标准,创新务实管用接地气的产业监管方式,帮助小微企业增加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还要注意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安全发展、共享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长云.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与推进策略[J].改革,2019(6):41-52.

[2] 姜长云.科学把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方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a(3):1-14.

[3] 姜长云.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新方位:2021-2030年[J].改革,2020b(7):108-118.

[4] 林雪萍.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4.

[5] 加里·皮萨诺,威利·史.制造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X、6-12.

[6] 王明利.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畜牧业发展:成就、经验及未来趋势[J].农业经济问题,2018(8):60-70.

[7] 姜长云,姜江,等.深圳市打造高质量创新型经济体战略路径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8(4):43-60.

[8] 孙林岩.服务型制造: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5-46.

[9] 马晓澄.解码硅谷[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Ⅸ、24.

[10] 姜长云.关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5):8-15+110.

[11] 姜长云.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的四大关系[J].农业经济问题,2020c(9):55-63.

[12] G20官网.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http://www.g20chn.org/hywj/dncgwj/201609/t20160920_3474.html.

[13] 王振,王滢波,等.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17)[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姜长云

上一篇:党建制度意见下一篇:学校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