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童小平在全市科技工作会上指出: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最近, 重庆市政府召开2012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 副市长童小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她指出:科技工作既要管今天, 更要管明天和后天, 也就是管可持续发展, 科技工作担负的既要解决当前经济发展当中、产业发展当中的问题、难题和尖端的一些技术突破。更要为人类, 为社会, 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做一些基础性的、战略性的研究。科技工作是一个可持续的, 一个统筹安排当前、未来的工作, 也渗透在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1 2011年全市科技工作取得重要成绩

2011年全市科技工作不断进步, 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总体来看, 发展形势、发展态势是喜人的, 整个综合指标是走在西部前列, 有的是全国前列。主要指标有以下四个:2011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了53.7%, 排西部第一, 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这个指标最能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5件, 增长了51%, 这在西部也排第一, 全国排第三。第三个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 (音) 收入比重达到41.3%, 在全国排第一。, R&D经费预计整个130亿, 整个增长29.6%, 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3%, 企业的经费投入有大幅的增长, 财政性的收入也在增长。科技的金融成效凸显。2008年以来, 已经有18支风险投资基金, 规模已经到了65亿。在国家证监会公布的申报上市的500家的企业中重庆市占了9家。领导资金连续两年获得最佳政府引导基金十强, 这也是重庆的一个亮点。区县科技两个全国第一。38个区县一次性通过国家县市科技考核, 20个区县被评为全国县市先进科技考核的区县, 排全国第一。国家的资源落地创新高, 争取国家科技经费17.1亿元, 新增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0项, 同比增长70%、20%, 包括国家的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创新型企业等等。知识产权工作方面成绩也是比较显著的。专利申请量突破3万件, 达到了32039件, 专利授权量创历史新高, 达到了15125件, 每万人口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9位, 往前靠3位等等。

2重庆科技工作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科技发展现在面临新的挑战, 挑战转化过来就是机遇。现在全球也好, 中国也好, 现在所有的竞争力都发展新技术, 培育新产业方面, 所以国家出台了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计划。在这个方面, 我们能否有所作为, 能否去解决我们的战略新兴产业的若干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是要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

我们要进一步理顺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 实现大循环, 而不是小循环, 大可以大到国际, 也可以大到这个院校和企业, 也可以大到重庆和其他省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实际上非常重要的, 企业虽然是主体, 如果没有科研院所技术人员的支撑, 它很难突破。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要充分利用企业这个平台。这始终是我们科技工作的一个重点。军民发展, 过去叫军民结合, 也叫军民融合式发展, 科技经济更应该融合, 科技离不开经济的土壤, 经济这个土壤要收获, 必然要依靠科技。所以, 我认为科技和经济的融合式发展, 建立成果转化的基地创新。

二是人才的培养、使用。

科技人才要潜下心来, 要有奉献精神, 有的人也许做一辈子都没有结果, 也许一辈子的研究成果为后来若干年以后, 在人家身上体现, 这完全有可能的。所以, 要建立起人才的培养的机制, 一支星火相传的科技队伍。

科技工作在今天面临若干的挑战。同时, 也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新的机遇。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要靠科技支撑。在产业的竞争力上, 对我们的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产品竞争力, 产业要提升, 要上台阶, 对我们科技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一个既有挑战, 又有新的要求, 科技工作者, 科技战线怎么样服务发展, 服务经济社会?确实有一个选好方向, 选好题目, 做好结合的问题, 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 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 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科技工作。

面对新的挑战, 新的要求, 围绕产业提升, 围绕“三农”方面的服务, 围绕百姓的生活, 我们应当大力做好科技工作。

第一, 要着力推进产业的技术创新, 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

现在重庆的产品, 目前来说所谓“微笑曲线”, 我们的附加值高的曲线占位并不多, 怎么样在价值链的连端, 就是研发这一端, 市场这一端做得更好, 确实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确实产业发展到今天, 给我们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 需要思考的方向, 就是高端化, 高智化、高薪化, 就是微笑曲线的两端, 这里是制造, 这里是市场, 怎么让微笑曲线真正笑起来, 这个关键在科技。在产业的发展上, 我们怎么样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技术创新方面, 始终作为今年特别是十二五发展, 结合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来进行推动。从两江新区到两个保税港区, 到国家级开发区, 九龙坡、南岸、长寿、万州, 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工业园区, 这些都是我们在很大程度上, 都是我们提升技术研发和创造的这些平台, 紧紧瞄准产业技术创新, 依托企业的载体, 依托我们的开发区, 使我们的院所和企业能够有机结合, 能够在产业进步上, 产业竞争力上有所作为。

第二, 着力推进农业的科技创新创业, 加快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这个可以说到共富十二条, 可以缩小三大差距, 现在农村的出路在哪里?第一条盘活农民手里的资产, 农民手里有什么资产呢?自留地经营权, 叫承包地, 宅基地, 林地, 三权抵押, 这个市政府已经开了口子。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 如果不掌握新的技术, 如果技术没有下乡为农业生产服务, 也很难提高经济效益。所以, 在这个方面, 我们的科技下乡, 做得比较好的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辣椒基地、黄连基地, 这些和农产品相结合的这块工作扭住不放, 这应该是重庆科技工作非常重要的特点, 是惠及整个农民大众。在这些基础上, 继续围绕农业农村农民所需要的问题, 扎下去, 俯下身子为农业生产服务, 为农业商业化, 高质化服务。

第三, 着力推进科技惠及民生。

当前比较重要的, 就是我们讲的民生十条, 重庆是最幸福的城市之一等等, 在科技方面, 要充分运用科技的手段,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老百姓的生活需求, 紧贴民生的吃住行选好一些题目, 做好一些工作。

第四, 着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快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这是人民小康的要求, 现在文化创意, 数字出版, 移动媒体, 动漫游戏这些都有非常重的科技含量。这对我们来说, 也就是怎么样瞄准前沿的东西, 为明天, 为未来服务。

总之, 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争取今年科技工作能够更加出色, 能够更好地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液压钻车在曙光煤业1214材料巷的应用下一篇:知识资产相关概念及其价值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