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

2022-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化多样性

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

上篇

传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源泉

传统文化是一个流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开放体系。虽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不断更新的21世纪,但是处于城市中的人们,仍然在既定的历史传统、民族习俗、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中生活,并在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成长。尽管人们有时想摆脱旧的传统、抹去旧的烙印,创造新的生活和形成新的经验,但是,却不能完全克服传统对自身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即如何革除传统中的消极内容,保护传统中的积极方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城市文化时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中华文明的若干特点

人类的起源、农业的起源、文明的起源是人类历史上意义最为重大的三个变革,对这三个变革的研究被称为人类历史研究的三大课题。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古老文明是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问题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问题。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不能不重视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学术界在对中华文明的一些基本问题逐渐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近年来,中华文明特点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

(一)中华文明的原生性

中华文明是在欧亚大陆东部产生的一支原生文明。近代以来,历史学者通过对考古学、古人类学、古文字学、民族学等文献资料的综合研究,逐渐揭示出中华远古历史在中国大地上发展的基本脉络。从目前的材料来看,至少在100万年前人类已经在中国广大的区域内活动。比如重庆巫山人距今20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陕西蓝田公主岭和湖南郧县学堂梁子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也都距今接近或早于100万年。“而河北阳原泥河湾发现的一些早更新世地点,虽然没有人类化石出土,但是测定的年龄十分古老。比如小长梁遗址大约距今160万年,近几年发现的沟底遗址更早,有可能接近200万年”。由上述的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湖南郧县人等“猿人”;到广东韶关马坝人、山西襄汾丁村人等“古人”;再到广西柳江人、北京山顶洞人等“新人”,三个阶段构成原始人类时期。

根据考古成果研究,我国稻作农业文化可推进到一万年前。“从人类结束漂泊的生涯在大地上定居下来,开始从事农业活动算起,到现在仅仅大约500代人的时间。500代对所有生命形态而言,只是演化历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瞬间,即使最精细的生物学家也难以发现物种特征的变化。对人类自己创造的世界而言,则完全不是这样。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已经难以想象1万年前祖先的生活方式”。经过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发展,中华文明经历了从起源到逐步形成的过程,社会的复杂程度更加明显,夏、商、周时期逐渐进入高度发达的阶级社会,再经过秦、汉及其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中华文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夏鼐先生和苏秉琦先生都提出过十分重要的见解。夏鼐先生认为,文明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应该有不同的模式,有原生型,还有次生型和续生型,最后才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他们这些论述的正确性不断被新的考古发现和学科研究成果所证明。

特别是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公元前3500年前后,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北方地区,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和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代表红山文化最高层次中心聚落的大型祭祀建筑群、积石冢及以玉雕龙为主的随葬玉器群。南方地区,长江下游的杭嘉湖地区发现了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的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遗址群中心有莫角山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其周围数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良渚文化大墓、祭坛以及随葬的琮、钺、璧等精美玉礼器。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考古学前辈的科学论断,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进一步说明了中华文明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原生性特征。

(二)中华文明的可信性

我国古代文献中,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期,把夏代作为第一个王朝。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历史依据,见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正史,即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的第一篇是《五帝本纪》,五帝的第一个就是黄帝。在《史记》里面关于黄帝的记载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可是也有很多看起来符合历史事实的内容。今天,海内外的华人都将黄帝和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人文初祖”。但是,文献中对黄帝和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都属古史传说的范畴,对夏代历史的记载也极其简略,且均为后代的文献,很难据此全面地研究当时的历史,更无法判断当时的社会形态。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学术界有人怀疑中国是否真正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部分国外学者甚至怀疑夏朝是否真正存在过。要解决这一问题,消除学术界存在的种种疑虑,仅仅依靠古代文献是远远不够的。近三十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批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以大量的考古资料为证据,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科学地论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对于消除对中华文明的种种怀疑,以及确立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夏鼐先生在名著《中国文明的起源》中提出了考古学研究我国文明起源这一学术课题,需要着重探索三种标志性遗存,即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中心的城市、文字记载、冶炼金属,被称为“文明三要素”。一是关于城市。我国已经发现不少古代城址,其中较大规模的城址至少在仰韶文化的晚期已经出现。如河南郑州西山古城遗址、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都始建距今已超过6000年。而更多的古代城址,出现于龙山文化、或相当于稍晚的龙山时代,地点包括今天的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一带。二是关于文字记载。我国古代文字的起源虽然存在争议,但是诸如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出现的一些符号,普遍认为与文字有关。大汶口文化有符号的陶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良渚文化陶器上和玉器上的文字,则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300年。三是关于冶炼金属。在我国出现很早,如在陕西姜寨遗址发现的半圆形黄铜铜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铜器;在甘肃林家遗址发现的小铜刀,属于马家窑文化,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从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刻辞,到1928年我国学术机构首次组织对殷墟的发掘,再到1999年考古学家又在殷墟保护范围的东北部发现洹北商城,考古发现和科学研究成果,使河南殷墟遗址具有了“文明三要素”的典型特征。在城市方面,殷墟作为晚商都邑遗址,它的文化遗存可与文献中的商王朝相联系,进一步证实了文献中只有零星记载的商王朝的存在,更使《史记·殷本纪》等文献所载内容成为信史。在文字记载方面,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

文字体系之一。殷墟出土的15余万片甲骨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我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对3000年以来的我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至今仍为世界上1/4的人口所使用。在冶炼金属方面,殷墟是出土商代铜器最多的遗址,总数约6000件,其所展示的高度发达的创造文明成果的技术手段是独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块范法青铜器铸造技术,正是这种技术铸造了包括重达832.84千克的司母戊鼎在内的巨型青铜器。

这些古代文明因素的发现,虽然说还不够完整、不够系统。但是通过对这些文明因素的综合研究,可以断定我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时间相当早,不晚于古史传说的年代。也正是由于前述大量文明因素的存在,才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可信性,并为最终形成更为完整、系统的结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华文明的整体性

中华文明的形成既是多元的,也是一体的,即所谓“多元一体化”。秦汉以后形成了中华民族,它既是指生活在中国的各民族共同建造的国家,又是在中国领域内56个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首先是多元文明的融合,是互相整合,而不是互相灭绝。“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隔阻,如果不是靠文化思想和文字为连系纽带,中国不知道将要分裂成多少个独立小朝廷”。各个地区的文化通过相互竞争、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中华文明。无论各个地区的文明发展当初多么辉煌,其文化成就多么显赫,最后都以百川归海的态势,纳入到中华文明的轨道之中。

探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一是中华文明本身的规模因素,即地域的广阔和整体规模的巨大,形成了一种难以征服与分割的力量。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文化整体。曾经对中华文明构成威胁的其他文明最终都被这一规模巨大的文化整体所吸收和同化。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文化因素,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发挥着巨大的维系文明的作用。如对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的崇拜,影响深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完整性。

戴逸先生分析了对我国文化影响较大的诸项因素,包括经济条件、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这些都对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有所影响。首先,我国是农业社会,至少6000年以前,我国就种植农作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在这样的一个农业社会里,民族性格既有勤劳朴实的一面,也造成了稳定保守的一面。其次,我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是长期的封建专制主义。从秦代算起已有2000多年历史。专制主义、官僚结构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第三,我国是个宗法、家族制度普遍盛行的国家。过去人们从小到老,生活在一个宗法结构中间。宗法意识、家族意识非常强烈,传统文化普遍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形成。第四,地理环境也对我国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在亚洲东部的大陆,东面是海洋,西北是高山、沙漠,将近10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与其他文化发达地区相隔较远,交流较少。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中华文明独立而完整的,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化系统⑦。

铸成我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横亘千古的再生力的条件,是中华文明本身所具备的内聚力和感召力。祖先崇拜的底蕴是强烈的本根意识,就是对自身本源之探究、认同、尊重与返归。《老子》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淮南子·原道》:“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归根、守根与现在常说的寻根,都体现了同一种本根意识,成为维系中华文明使之延绵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祖先崇拜相关,以家庭和宗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模式,家庭、宗族与国家的同构性,以及宗族作为国与家的中介,都发挥着协调关系、维系国家、延续历史的作用,也使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整体性特征。

(四)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人类四大古老的文明,都是沿着江河发祥的。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500年间,世界各地先后出现了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之间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之后还有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文明、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然而,除中华文明之外,几乎所有这些古老的文明都曾在其文化发展史上出现过中断现象。在历史上,古代埃及是文明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但是古代埃及和现代埃及之间的关系非常曲折和遥远,无论在人种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很大的距离。古代的两河流域,包括苏美尔、阿卡德、亚述、巴比伦等几个古国,和今天的伊拉克的关系也很少,它们的文明在很早以前,可以说在希腊、罗马时代就被断绝。即使希腊、罗马这样文明兴起比较晚的古代国家,它们的文化到中世纪也已经中断,所以后来才有所谓的文艺复兴。英国历史学家A.汤因比(A.Toynbee)在著作《历史研究》中分析了各种文明的循环发展和衰落规律后指出,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有20多种文明已经消逝,而今天存在于世界上的几种古老文明,都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筛选、淘洗而传衍下来的。纵观世界,俯仰古今,数千年来,世界不少文明古国,都曾有兴盛一时的文明,但终因丧失了传统文化,文明也就走到了尽头。

如果与其它三大古代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起源不算最早,但是中华文明却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历经磨难,饱受风霜,然而其文化传统却始终一以贯之,未曾中绝。中华文明同根同种同文完整地保留下来,延绵不绝,传至今天,这在整个世界人类历史上是很独特的现象。对此袁行霈教授认为:“我们可以从地理环境中找到一些答案,前三种文明都是在相对集中的一个较小范围内展开的,回旋的余地不大,一旦遭到强悍的外族入侵和战争的破坏或自然灾害,就难以延续和恢复。而中华文明则是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开展的,回旋的余地很大,便于将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加以吸纳与整合,也不致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所以能够传承数千年而绵亘不绝”。

自从文明的曙光初照神州,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生存、繁育。我们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是那创造古老文明的先民之后裔,在这片土地上是同一种文明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发展,并一直延续下来。同时,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不仅没有中断,也没有分裂;只有新的文明因素不断增加进来。苏秉琦先生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像中国如此之大的国家有始自百万年前至今不衰不断的文化发展大系”。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举世罕见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承传不辍,也表现在我国古代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只有一以贯之的发展,而绝无中绝或转向。一般认为其连续发展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孔子曾说:“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这就是说,周代沿袭了夏、

商的文化,并又进一步加以发展。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专门整理了周代典籍,修订了鲁史《春秋》,创立了儒家学说。到汉代,董仲舒继承《春秋》,研究经学,司马迁也继承了《春秋》,但专治史学。从此,经学与史学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主要支柱,一直没有中断。即使在中国社会处于南北分割,传统也未曾中绝。“例如在西晋以后的公元4~6世纪期间,北方经学仍然遵循汉儒传统,其繁荣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南方。就以北方最乱的十六国时期来看,其史学不仅未断,而且还相当繁盛,这在古代世界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五)中华文明的先进性

技术发明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共同基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取向。帝国兴衰、王朝更迭、战争胜负,虽然各有其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是无一例外都与人类的技术发明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中国为人类贡献了不可缺少的许多重大发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发明家引领着技术创新的潮流。从春秋时期到宋代,1800年间中国发明家走在世界前列”。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迁徒、演化和融合,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后世的四大发明等等,这些都令世人推崇备至,令世界惊叹不已。“正如黑格尔所说,当黄河长江已经哺育出精美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泰晤士、莱茵河和密西西比河上的居民还在黑暗的原始森林中徘徊”。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文明进程具有深远影响,无论是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还是走出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的古代发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公元前600年,我国发明了液态生铁冶炼技术,使铁矿石源源不断地变成铁,并且直接铸造成型。这项发明解决了困扰人类千年之久的难题,促进了世界范围金属工具和兵器的更新,使人类迅速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300年,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深井钻探技术,使人类能够获取深藏在地下的财富。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瓷器取代了陶器,为人类抹去了石器时代留下的最后一道痕迹,成为我们这个星球上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用品”。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成效得多。盛唐时代,中国就已是世界各国取经、朝拜和交流的主要目标国。1700年时,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东方大国的经济收入各占当时世界总收入的23%,与整个欧洲相当。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已经为许多西方学者所重视。1988年,许多国家的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集法国巴黎并发表宣言,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就是说,西方学者在对自身文化进行反思的同时,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孔子和老子早已是历代欧洲哲学家们心中伟大的思想家。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德国的莱布尼茨等也都非常推崇中国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与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样,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和墨子。今天人们看到,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虽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成长,但它也有过与外来文化的广泛接触。其中大规模的接触、交流有过三次。第一次是佛教的传入。从东汉起,历经几百年,经过长期的消化,文化的整合,到唐代,发展到高峰,产生了中国化的佛学——禅宗。到宋代,产生了在佛学影响下的儒学。佛教的传人经过了几百年的过程,这是中国与印度文化的一次大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第二次中外文化交流是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到中国来,从利玛窦到汤若望、南怀仁,从明末到康熙年间,100多年期间,到中国来的传教士数以百计,带来了西方的宗教,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包括天文、历法、数学、武器、地图、建筑、绘画和其他自然科学。第三次文化交流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的枪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被动地吸收西方文化,形成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吸收、交流、冲突,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当然,现在封闭的局面已打破了,不可能再回到历史上那样的闭关状态。中国已进入世界历史的潮流中,中国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将在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同时,随着全人类文化一起前进”。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保存着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欧洲人聚居地和亚洲早期贸易港的完整面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葡两国居民在这片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风格和特色的生活社区。在这里供奉中国海神的妈阁庙与葡萄牙人航海主保的圣老愣佐教堂前后呼应;在这里中国商人聚会交流的关帝庙与葡萄牙人的慈善机构仁慈堂面对统一广场;在这里中国富商大宅卢家大屋则与天主教主教座堂垂直相对;在这里与巍峨的大三巴牌坊并立的是精致小巧的哪吒庙。在当今因经济利益或者价值信仰而纷争不断、暴力不断的世界,澳门提供了一个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和平共处、多元发展、共同进步的典范。澳门历史城区不但具有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独特景观,而且是集合不同种族、思想、信仰、文化和居民生活习惯的文化空间。不但展示了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更展示了中葡两国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尊重。这片历史城区,见证了中华文化永不衰败的生命力及其开放性和包容性。

事实上,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不同种族、年龄、区域的人们共同创造、交流、融合的结果,从未有一种传统文化可以完全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纯之又纯”的本土文化,基本不存在。中华文明就是由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的文化,经过不断冲突和融合,形成和发展而成的。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从来不采取盲目排斥,而是有选择地吸收,改造,使之为我所用。“数千年来,中华文化还吸收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种外来文化因素,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其中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是中国文化吸纳、消融外来文化的显例,是华夏文明的伟大处。它的特点是充实主体、融化客体、思想再生、铸造新文明”。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历来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永葆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成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仅存硕果。中华民族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定、保护与弘扬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个延绵数千年的文化呈现出独特的智慧和特色,可以为今天人们探索和解决诸多城市发展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和思维选择。因此,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定,保护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弘扬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样对于今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定

什么是传统?这是一个有着各种不同看法和争议的问题。罗国杰教授认为:“传统就是已经过去了的事物,是长期以来积淀在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理中,并在今天的现实中仍然发挥着影响和作用的一种现象”。传统不是陈旧的、落后的东西,传统是指一个民族中具有生命力的、一直在起作用的因素。虽然有些民族的传统会被一些陈旧的、落后的形式所包裹,但它并不是内容本身。传统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而且一直起着作用,主宰着民族的精神,就在于它具有容纳新的文化因素的功能。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其表现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但是,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文化传统?一般来说,是指同精神、思想、文化道德有关的传统,是对人类过去所创造的精神现象的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从一定价值导向出发的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艺术的、宗教的等等,各种思想观念的总和。文化传统不具有物质的实体,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却无所不在,即留存于传统文化之内,又表现于现实文化之中。文化传统的核心,是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向往。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因素,而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在整个人类的各种传统中,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安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传统社会形成的文化,往往对应于当代文化或外来文化等。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历史上存在,并延续至今的种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例如民族服饰、地方戏曲、古典诗歌、生活习俗等,还包括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刘梦溪教授认为:“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传统文化产生于历史过程,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传统文化形成于民族传承,带有独特的民族色彩;传统文化成长于当地环境,带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因此,传统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表现得最为鲜明。

今天之所以要继承和弘扬文化传统,就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值得人们借鉴、吸收和弘扬的因素和内容。张岱年先生指出:“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正确的理解”。他认为,我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观念,即:一是天人合一;二是以人为本;三是刚健自强;四是以和为贵。这些为中华民族在共同生活中所孕育、所崇尚、所提倡的文化传统,不断得到鼓励和推崇,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相互影响、互相激荡,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天然纽带,是全社会共同的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着连续性。

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文化进步的智慧源泉。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文化加以系统的、科学的挖掘和研究,以充分体现其积极的价值。虽然近年来陆续出版众多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文章,丰富的学术思想散见于各种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文学作品、各类志书中,但是总体来看研究成果依然十分薄弱。宋健先生在2002年4月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指出:“研究和借鉴历史,不仅是历史学家的任务,也是科学界、知识界的责任。历史上写着中国人的灵魂,指示着中国将来的命运。现在世界上有人不喜欢中国人研究自己的历史,这是没有道理的。清人龚自珍曾注意到:‘绝人之才,灭人之国,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我们和后人都应小心,不能上当”。这一忠告发人深省。

(二)保护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来,更多的西方学者把目光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更有一些国外的研究机构开始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希望我国传统文化能对该国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特别是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环境的破坏、战争的灾害、贫富的差距等,对世界文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一情势也彰显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是维系几千年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过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乃至未来,其积极的内涵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相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卓越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的讲演中对文化有一段至为深刻的论述,他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文明中强烈的爱国精神、高尚的民族气节,使中华儿女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能够迸发出巨大的力量,维护国家民族的生存,并延续自己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化国力的源泉,而民族精神是文化国力的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维系。秦汉以后,中华民族不断融合,二千年来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思想、共同的民族意识,这是十分珍贵的精神遗产。中华民族有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入亿万民众的血脉,孕育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点。罗国杰教授对我国传统文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

一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其始终。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质、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和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名著《易经》上的这两句话,鲜明而又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态度、立身精神和理想境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厚德载物的精神则表明一切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不仅要爱护自身,而且还要保护人类生活其中的生态环境。

二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对于真理的追求和辩证的思考,有着浓厚的思辨传统。在我国先秦的儒、墨、道、法几个最著名的学派,都十分强调理智和智慧的重要,强调人们对真理的认识的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看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力求从整体的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上来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因此,人们在了解、观察、分析和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时,就一定要从一个统一体的视角来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是全人类文化中最重要、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

用诗歌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情操的空前繁荣的时期。在文学艺术上,仅仅流传下来的唐诗,就有五万多首,其中著名的有一万多首。继“唐诗”之后,又出现了“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几个文学艺术的发展高潮,创造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传统。而且形成高潮迭起的文学艺术的高峰,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意识。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一方面时代在前进,世代在交替,另一方面经验在积累,知识在更新,传统文化必然要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调整自己的内容。传统文化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也会随着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其中某些成分会逐渐被淡化,新的成分会逐渐加入。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传统文化只要存在,就不可避免地有所接触;只要相互接触,就不可避免地进行交流;只要相互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只要相互影响,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但是,传统文化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渐进的,不同传统文化,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通过接触所取、交流所得、影响所获的内容,都必然要经过消化、吸纳和整合的过程,才会在传统文化中加入新的成分,带来文化传统的变化,“不会发生一蹴而就的奇迹”。

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宏富的整体,是人们长期实际生活经验的概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为世界所重视的重要原因。“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情怀,是我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厚重的精神动力。“从典美博奥、汪洋捭阖的秦汉文章,到情致飘渺、新制迭出的盛唐气象;从清深瘦劲、鞭辟入里的宋代风骨,到张扬俗趣、市井勾栏的明清景观……”。“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重任。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有历史的延续,又是由各个地方文化共同融合、汇集而成的,它是经纬交织,继往开来,富有生命活力的”。中华民族这清晰的文化脉络,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变迁,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2004年10月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开幕的“走向盛唐”展览,展现了从公元3世纪到8世纪这一重大历史阶段,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这是中美合作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展品内容既重视艺术价值,又考虑历史内涵,每件作品不仅是艺术精品,而且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该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以及其他非视觉艺术的变革。展览开幕反应热烈,盛况空前。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1月的三个多月里,来自美国本土和世界各地的观众达到几十万人,最多时每天有五、六千人。很多观众表示通过展览更多地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古代自由开放的活力,以及由此产生的中外文化交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回顾一千年前盛唐时代的繁华,人们或许会感到有所启迪,强盛的国家要有开阔的胸怀,包容多元的文化。

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仅表现为经济竞争力的增强,还有文化影响力的提高。抓住我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将汉语语言与我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是增强我国文化国力的重要举措。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学习和使用汉语的风气。例如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使用汉语的人口增长最快,成为使用人口最多的第二种语言;在美国,中文被列为关键外语,并且位居第二;在英国,政府批准资助英国人学习汉语,许多公立和私立学校都积极安排教授汉语课程;在法国,现今有近300所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汉语热的出现,既有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又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截至2006年9月,我国已在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08所孔子学院和12所孔子课堂。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至今,孔子学院已成为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推广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汉语在世界的影响愈来愈大,使更多的人能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继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三、城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

在我国,历史性城市遍及各地,数量众多,特色丰富。这些城市不但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而且它们的存在体现着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可以说,城市本身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城市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今天,如何历史地、科学地评价城市传统文化?现代化要不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怎样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今天研究城市文化有责任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一)城市传统文化的现实困境

自古以来,人们重视物质利益,为生存而奋斗。“路人问渔夫:你打这么多鱼干什么?渔夫答:赚钱买船。买了船干什么?打更多的鱼。打更多的鱼又干什么?买更大的船,打更多更多的鱼……”。人类从动物界脱颖而出。但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依然受食物短缺之困。生计问题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和灵魂,思维沿着惯性滑行:劳作,不停地劳作。今天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绝大部分地区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在以经济发展为主导范式的社会价值追求中,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经济发展的指标又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路人问老板:你盖这么多房子干什么?老板答:赚钱买地。买了地干什么?盖更多的房子。盖更多的房子又干什么?买更多的地,盖更多更多的房子……”。“发展”问题又一次束缚住人们的手脚和灵魂,思维继续沿着惯性滑行:建设,不停地建设。这种片面的社会追求和评价标准,严重地冲刷和遮蔽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在今日世界,城市处在严重的文化矛盾和冲突之中。这是一个对经济发展乐观展望和对文化发展悲观期待并行的时代,是一个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焦虑并行的时代。2003年的8月3日,法国《费加罗杂志》刊载G.杜铭那克(G.Domenach)的一篇文章,其中写道:中国传统文化令人迷惑。对于一个经常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种文化有时会给人以垂死的印象,有时又会让人感觉到他的活力。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原因何在?现在是什么使得中国与自身脱离?G.杜铭那克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带有现实普遍意义。原因主要在于,多年来我们自己在对待传统文化中出现的一些偏差,例如批判多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导致一些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知,缺少自尊与自信,未能使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得到应有地弘扬。“尽管情况错综复杂,其共同点则可以归结为对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近乎无知与糟蹋,以及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盲目崇拜,而实质上是‘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是所谓全球化与地域文化激烈碰撞的反映”。

目前我们一些城市还没有形成健康合理、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文化理念,在单一的经济价值观念下,它们片面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了自身传统文化的消失,忽视了文化资源与文化生产力的创造价值。在城市中,一方面是城市风貌的日新月异,呈现出物质财富的增长和

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文化的黯然失色,呈现出文化财富的锐减和文化生活的浮躁。人们在失去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阔的文化空间的同时,失去了形成文化共识的基础,也失去了文化创造的能力。人们常说中华文明是绵延不绝,没有断裂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可是在现实中却对传统文化视而不见,没有自信,缺乏应有的认知。面对当前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受到的种种威胁,2006年6月冯骥才先生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大声疾呼:“我们的后代将找不到城市的根脉,找不到可以自豪的个性化的文化凭借。当他们知道这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我们亲手把一个个沉甸甸的城市生命,变成亮闪闪的失忆者,一定会斥骂我们这一代人的无知”。现在人们更多看到的是传统文化的沦丧和为捍卫传统文化而进行的抗争。

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人将传统文化与封建文化相提并论。于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置身于城市化加速进程之中,很多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为中华民族拥有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感到传统文化似乎是今天前进道路上的羁绊,成为一种沉重的历史包袱。毋庸讳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也逐渐积淀了某些不良因素。传统文化中也有消极的、同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内容,应当剔除或逐步改造。但是,事实上我们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但不是封建文化的产物,而且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资源、财富和动力。

(二)城市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

“神州大地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衍生栖息的地方,5000多年来,尽管自然灾害、战乱频仍,但经过世代经营,我们的祖先建设了无数的城市、村镇和建筑,也留下了中国非凡的环境理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古代城市大多是按规划建造的。据科学考古和史料证实,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时代,无论是古代的都城或地区统治中心,还是重要的边防城镇,都是事先经过周密的规划,按照一定的建设程序和规律进行营造,同时在营造理念中体现了非凡的环境观念和朴素的人文精神。在环境观念方面,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基于山水文化理念的环境设计观,各赋特色的环境意境的创造及其所表现的城市文明,这是我国传统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城市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在人文精神方面,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基本上遵循了儒家传统思想,因而一脉相承,独具特色。特别是,我国的历史性城市都曾具有重要的文化职能,遗存至今的文化遗产,仍然传承着传统人文精神。

今天在我们的面前存在着两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如何重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二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前者比较好理解和接受,要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认识深化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后者可能不被人理解和接受,难道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也需要认同吗?然而今天这一问题不但确实存在,而且矛盾日趋尖锐。当前确有一股潮流,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切唯西方文化是举,并且在某些领域愈发严重。居住在历史性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最重要的是具有热爱城市传统文化的意识。而树立这一意识必须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自己城市的可爱。要感到城市的可爱,又必须对于优秀的城市传统文化有正确的理解。

城市是完整的生命体系,它有内涵,有个性,而其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对城市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城市的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密切相联。例如江苏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其文化底蕴极为丰厚,人杰地灵。据史料载,二十四史中有传者2万多人,其中6000余人为江苏籍,约占1/3。清代114名状元中有49人为江苏籍,占40%以上。由此可见,江苏的传统文化对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又如苏州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拥有2500年文化积淀,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历史城区,使其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也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2500年前吴越之争的“卧薪尝胆”中得到新的启迪;从1000年前宋代苏州知府范仲淹抒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汲取新的营养。近年来,江苏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苏州的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全国领先,这些均与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即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因此保护城市传统文化,就是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就是保护城市的生命之根,对每一座历史性城市来说都是一份重要的责任。

城市文化承载着人们的家乡情结。通过了解城市文化,可以提高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满意度,逐渐转化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最终形成人们热爱城市、建设家乡的热情。例如日本在战后,一些城市纷纷制定《市民宪章》。各个城市的宪章名称和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总的目的都是号召市民热爱故乡、热爱城市的传统文化,把自己的城市建设成舒适、幸福,并具有文化特色的魅力城市。这一运动使众多日本城市走出了那一段最困难的年代。在经济发展以后,很多日本城市仍然沿袭这一传统做法。如东京在1979年发起“我的东京城”(My Town Tokyo)运动,引导市民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这一运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并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在意大利也有“我们的意大利”学会(ITALIA NOSTRA)这是一个保护意大利文化遗产的社会团体,有众多的会员加入,热心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三)城市传统文化的永续传承

千百年来,人们长于斯、居于斯,创造了独特的城市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特有的人文景观,更出现了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等辉煌的城市,体现了一脉相承的城市文化传统。我们不应该在走向现代化的路途中丢失自己的传统文化之根。但是,要真正传承和弘扬曾经辉煌的传统文化,第一个要战胜的困难就是我们自己。谢辰生先生指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经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观点,我是很赞成的。他在《唐代政治史论稿》这部书里讲道,在南北朝的时候,存在一种现象,即判断一个人的族别,不是看他的血统,而是看他的文化。那时的北魏、北齐、北周,有汉化了的胡人,也有胡化了的汉人。汉化的胡人忘记自己是胡人,胡化的汉人也只知道自己是胡人,而非汉人。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要是变了以后,他对自己过去的历史什么都不知道了。这充分说明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历史上在一些国家或民族曾经出现过所谓的文化危机、精神危机、信仰危机的时代,究其根源,都是因为文化传统发生了问题。危机的消除也都是由于文化传统重新得到了重视。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使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无论哪个国家希望在世界舞台上保留住自己的位置,都需要面对国际形势不断重新认识自己传统文化的价值,强化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都需要捍卫传统文化的根基。刘梦溪教授曾形象地比喻说:“文化传统的更新与重建,是民族文化血脉的沟通,如同给心脏病患者做搭桥手术,那是要慎之又慎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是只把传统视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是当作‘生存的必要’,传统就能够活在我们中间,使

我们每个人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它的优秀者必成为涵蕴传统意味的现代人”。今天一些国家比以往更加注意捍卫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法国禁止其国内的商店使用英文标识,甚至禁止其互联网站上出现“只使用英语”的网页。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制定政策,加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E.希尔斯(E.Hilles)曾指出:“传统无所不在”,“现代永远跳不出传统的如来佛手心”。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我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并自我更新的过程,既有古代传统文化,也有近代传统文化。就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刚健有为、贵和尚忠、任民爱物、义以为上、天人合一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精神;就中国近代传统文化而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等,反映了新的时代的文化精神。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继承文化传统决不能无视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上的新形势、新局面,更不能作茧自缚,排斥一切外来的新成果、新经验。对于文化孤立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我们曾深有体会。正是闭关锁国和盲目拒斥,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滞,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和发展。对不同质的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文化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加健康、更有免疫力。也只有在新的时代不断为既存的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内容,传统文化才会更加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融入今天的社会生活,成为活着的传统文化。

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总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它保留在人们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中,世世代代地延续、凝固成一些规范、标准和模式,并通过城市与建筑等形式,最广泛、最直观和最可体验地表现出来。城市发展的步伐固然能够把一些陈规陋习抛到历史年轮之后,经济与社会发展也能使一些城市更充满活力,但是,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科学人文精神,才永远是城市的灵魂。一个社会的变迁绝不应该把业已存在的传统文化彻底根除,而应该找到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新的因素融会贯通的契合点,丰富传统的内涵并赋予它新的形式,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因此,城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有形“史书”,任何传统的继承与现代的创新都会在城市这个载体上留下刻痕。城市中对历史要素的保护与继承不是为了陶醉与迷恋在过去的辉煌之中,也不是为了因循守旧而自缚手脚。

城市是流动的空间,时间是流动的记忆,任何人类积极的发展要素都应该在城市中找到应该属于它的位置,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延续。一个有信心、有意识去传承自己历史的城市,也完全应该有自信心去接受创新、接受现代化。当然,这种意识上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城市文化空间上的叠加与城市文化形象上的冲突,城市文化保护与延续的先进理念已经为我们找到了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历史与现代,发展与继承的交叉路口,传统文化是个充满魅力而又让人感到沉重的话题。如何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如何既无愧于祖先又对得起子孙,值得每一个城市和她的人民去思考和探索。正因为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这一基本关系时刻影响着城市文化的走向,也就使城市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更加现实的意义。

中篇

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

地域文化集中体现城市发展脉络,而城市在一定时期形成的文化特色往往又会积淀、留存下来,成为城市文化的表征,并进一步强化城市地域文化的特性。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能够延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域文化的延续,特别是在城市物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同时,地域文化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生命力。因此,一座城市的发展应从地域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去寻找根脉,探索规律,获得启发。

一、中华文明形成的地域文化特征

我国各地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经济形态、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和迈向文明的过程也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地域文化有着多种内涵和表现形式。要研究一座城市文化发展的特点,必须探讨其所在地域文化的特点,进而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背景与原因及其在城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我国历史久远,民族众多,地理和人文环境差别很大。但是,由于历史资料的局限和受古代史学家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不少学者都把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看作是中原地区一枝独秀,傲视群雄,即“中原中心论”,同时,将夏商时期的王朝国家看作是大一统的疆域国家,将周围地区视为文化相对落后的蛮夷之地。但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史学者林惠祥先生在讨论中华民族的起源时就曾指出“中国文化盖以上古时华夏系之文化为基本要素,此种文化依次与其他文化接触而吸收之,吸收以后经一番错综混合而归于融化”。这些为华夏系吸收的其他文化,林氏列举有黎苗文化、东夷文化、荆蛮文化、百越文化、山狄文化、氐羌文化等。

近30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犹如点点繁星镶嵌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正是黄河和长江这两条横贯中华大地的河流,哺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还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个主要的发源地之外,还有许多文明的遗存散布在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文明,揭示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合而不同、相互依存、长期发展的文化根源。即中华文明起源不似一枝蜡烛,而像“满天星斗”。应该说,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但是,中原文化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收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我国的东、西、南、北、中都有早期文明的生长点,呈“多元一体”状态,使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多元性,在国内学术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共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学界便开始了对所谓“区系类型”这个概念的探索。在1981年第5期的《文物》上,苏秉琦教授和殷玮璋先生建议把全国考古学文化进行区、系、类型的详细划分。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可以将现今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为六大区系,它们分别是: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3、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并且指出“这六个地区都曾起到民族文化大熔炉的作用”,“很多地点考古文化面貌上反映的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渊源的连续性”,这也就是说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虽然至今有关争论仍在继续,如有的学者提出,夏代及其之前,是以各地先进的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为主;商周时期,则是中原王朝的以礼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和包括青铜冶铸技

术在内的文化因素向周围地区辐射为主。“汇聚与辐射”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重要模式之一,等等。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不同地区都有自己向文明社会迈进的过程。“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源头,共同铸造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我们要把研究视野放得宽一些,角度要更新一些,深入进行比较研究”。“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从区域的发展来看,从来就有文化上的分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哺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组合出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空间的万花筒式图景。除列入保护名册的历史名城与历史地段外,拥有文化传统的城市和地段几乎所在皆是,‘落花流水皆文章’,可以涌现出无穷的想象力,以生花之笔勾画出情理兼融的大块文章”。

(二)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正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一样,同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沿革、民族构成、地理环境、功能作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千差万别的地域文化特征。而就地域文化特征的内涵来说又大致可以分为:地域历史性特征、地域民族性特征、地域空间性特征和地域功能性特征等。

1.地域历史性特征

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世代生息繁衍,耕耘创造,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区域,共同创造了极其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愈来愈多的考古发掘成果证明,历史久远的中华文化实际上是不同时代历史文化区域的镶嵌。文化是有时代刻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个过程往往可以用时间来进行记录。例如通常根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划分,把文化分成“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和“未来文化”。如果进一步细分,还可以用时间区分出各个时期的文化,如商周文化、秦汉文化、隋唐文化、辽金文化、明清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概念很明显的把时代文化特征和地理文化概念联系起来,以探索不同的地域历史性特征。

2.地域民族性特征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彼此交融,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成文化的普遍性和特异性,一致性和多样性。“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是多元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族不断与周围的民族相融合,形成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过程中,只有加入进来的,没有分裂出去的。因此,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创造”。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尽管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通过各种方式,但是主要是通过人口大量流动和民族大迁徒来进行的,因此,文化的新发展往往与民族大融合重叠在一起。在每次民族大融合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次文化大发展,然后由统一的国家再把文化大发展推向新的更高阶段。

3.地域空间性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山地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东低西高的山地环境,自东向西的三大阶梯缔造了主要江河西水东流的基本态势,汹涌澎湃的江河之水把中华民族紧紧相联。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性格与伦理体系,造就了“天人合一”的历史环境观和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我国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大兴安岭到天涯海角的各个地区,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无论是地理条件、经济水平,还是城市化的程度,社会、文化开放性的差别均很大,城市与乡村之间更是如此。公元前300年左右,先秦时期的《尚书·禹贡》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与差异,将全国分为‘九州’,以华夏为中心的地域空间视野,表达了古代的区域观念。

4.地域功能性特征

早在“西汉时,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根据地区的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等将天下分为4大经济区,进而细分为12个小区,从中分析19个中心城市的经济特征”。我国城市在数千年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如曾经作为都城的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如作为商埠中心城市的扬州、临清、九江、淮阴等;如曾经作为手工业中心城市的苏州、杭州、景德镇、佛山等;如曾经作为海外贸易城市的广州、宁波、泉州、扬州等;如曾经作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成都、太原、武昌、昆明等;如曾经作为军事重镇的大同、宣化、榆林、山海关等,各类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域功能和文化特征。

(三)城市文化地域与“文化时空”

城市生长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也处于不同的城市文化地域之中。城市文化地域用于阐释文化在地理上的分布状况,是指一种文化传统所占有或影响的地理空间。同时,文化是运动着的、变化着的、发展着的,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动态性概念,而时间在这里作为文化的一个属性,反映出文化的过程性、连续性和变化性。因此,特定的城市文化地域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相统一的特征,也称为特定的“文化时空”。一般来说,城市文化地域往往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村镇为依托所形成的城市地区,再由若干城市地区构成的文化地域。城市文化地域包括影响文化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历史传统等要素,即每一个城市文化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和特殊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而形成了特定的地域文化。

“文化时空”是变化中的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构成,文化本身纵横交织在纵向性与横向性之间,纵向性即指历史性的时间领域,横向性即指地域性的空间领域,共同构成动态的文化体系。人们已经注意到,人类的居住环境是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整体。任何事物的空间和时间都具有相关性,城市文化也是如此。将时间性与空间性分割开来谈城市文化,只能是抽象的、片面的文化概念。而只有“将源远流长的文化,融入时间的积淀与空间开发的变革之中,显现智慧与文明的继承与创新姿态,创造着异常灿烂的民俗与人文的景观,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关于“文化时空”的讨论目前还在继续,并启发着我们对地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首先,城市文化地域是一个时间上的文化概念。它体现着时间延续的文化历程和积累。人们从时间的维度对地域文化加以考察,就会发现不存在一种永远凝固不变的文化形态,地域文化往往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被重新组合建构,所以,一种地域文化应该只是某一时期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文化。例如无锡,从商代周太王长子泰伯奔吴,带来了中原文明,使之与本地文明相结合而凝结为吴文化;东晋时期北方人群大量南迁,又为无锡带来中原的文化和技术,中原文明再度与吴文化融和而奠定了“江南文化”的总体格调;上海开埠以来无锡受其辐射和影响,使无锡的地域文化中又逐步增加了一种开放吸纳、包容谦和、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的文化性格,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其次,城市文化地域是一个空间上的文化概念。它代表着空间关系的文化分类。当我们探讨某类文化区域时,一定是指那些特定区域空间范围内具有某些文化特质的地域文化。如北京

和天津、上海与南京、广州和香港等。同样在一个省域内,东西南北不同地域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地域文化,以江苏为例,大致就有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文化;以徐州为中心的汉文化;以扬州为中心的淮扬文化;以南通为中心的江海文化等。再如北方的地域生活造就了北方城市开敞明朗的空间布局,江南的生活方式则衍生出江南的深弄幽巷的地域文化空间。这些地域文化空间形成的原因往往十分复杂,时间往往较为久远,但是对于今天城市文化的演进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第三,城市文化地域是时间与空间组合的文化概念。“在考古学中也经常使用‘文化’这个词,它的内涵同一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使用的‘文化’不尽相同,作为考古学的特别术语,某‘文化’是指某个时期、某一分布地域而具有明显特征的一群遗迹和遗物共同体的总称”。如考古学上按地域分布的考古文化有: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等等,这种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原始部族文化的产物,是对应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时间段的空间布局。同样,以方国辖区命名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是相对于从夏商周至秦汉这一历史时期的方国文化的空间布局。同样,以行政辖区命名的地域文化,如陕北文化、胶东文化、晋南文化、闽南文化等等,则主要是从汉唐到明清两千年中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的空间布局。

综上所述,城市文化地域和“文化时空”是城市文化和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应重视城市文化地域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充分考虑某个特定时空范围之内的地域文化演变、发展的过程。同时,时间与空间密不可分,地域文化的研究与考察,必须充分考虑时间性与空间性双重因素。通过建立时间与空间坐标体系,可以把握城市文化在时间发展上的流动性和多样性,在空间发展上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对地域文化发展有一个更为具体的、综合的认识。

二、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

地域文化是城市生存、生长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应该看到地域文化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城市既要有意识地吸取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又要注重基于地域的不同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条件,探索科学的地域文化发展道路,自觉地对城市特色和地区特色加以保护、继承和创新,形成具有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城市文化。

(一)地域文化体现城市发展脉络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城市里留下了大量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园林风景,以及民间风俗,所有这些,构成了一座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特色的具体体现和宝贵资源。在挖掘城市的特色时,不但要研究城市风貌、建筑特征以及文物古迹等给人们直观感受的文化,更要透过这些物质层面的文化遗存来研究城市地域文化的特质和精神,并融会贯通地在相互结合上下功夫,综合分析城市自身优势,实现城市中的文化遗产与人文精神的紧密结合。

城市具有动态的特征。只要人们在城市中生活,随着人们思想、情感、认识、观念等的不断变化,人们多种多样的生活要求就会不断产生,城市变化就不会停止,促使城市面貌也随之变化。“城市不但是成千上万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们在共同感知(或是享受)的事物,而且也是众多建造者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建设改造的产物”。不同民族、地区、经济水平、文化程度以及不同群体的人们对于城市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城市作为人们多种多样文化活动的载体,必然也要适应多种多样的发展变化的需求。城市在不断发展,其经济、文化、政治的历史也在不断地交错变化,正是如此,造就了一个城市的鲜明文化特色。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变化的存在,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将使城市文化具有一种动态的美,并可以在后期的发展中通过逐步改善缺点而更加完美。但是也由于这种变化的存在,一个经过历代营造所形成的良好环境,也有受到破坏的危险。因此就要求加强对城市文化类型、文化特质和文化个性的综合研究,对城市发展和建设进行正确的控制和引导。

(二)地域文化体现城市设计理念

我国的历史性城市,在一代又一代市民的智慧创造中展现出丰富的文化传承,如街巷、溪流、建筑,空间变化有致;木构、砖墙、石地,色调朴素淡雅;木雕、石雕、砖雕,装饰丰富精美,所有这些都来源于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文化感悟,他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艺术空间形象,创造出不同的环境意境,从不同的角度和内容反映了五千年文化传承不断丰富的内涵。城市不同于一件艺术作品,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特定的创作周期。尽管在一个时期内,一些建筑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一些局部地区处于缓慢变化的过程。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城市永远处于设计建造的动态之中,而人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客观地讲,每一片地域,无论大小,都会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形成自身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是富有活力的人,也就使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了人格化的性格。

我国的历史性城市从规划理念到城市形态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同时集锦建筑艺术、古典园林以及工艺美术、书法艺术等各种艺术精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技术、文化内涵,堪称绝妙的城市设计创造,在世界城市文化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良好的城市环境艺术在于其既有内在的有机秩序,又有综合和谐的整体精神。通过城市设计,在较大尺度的空间范围内,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汇聚千百种各具表现力的艺术要素,形成整体协调的城市环境艺术。这种整体效果的实现需要城市中每一艺术要素的配合。正是由于城市中不同地点、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地域文化要素相互契合,构成有序的系统组合,在整体上取得和谐统一效果,才能给人以整体协调的城市文化特征。

(三)地域文化体现城市文化底蕴

每一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都必然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与艺术流派。如提起维也纳人们就会想起音乐,提起巴黎人们就会想起绘画,提起洛杉矶人们就会想起电影,提起北京人们就会想起京剧。“美好的城市总闪烁一种特色之美”。建设特色城市要体现地域文化,而传统地域文化又深刻影响着今天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思考。不少历史性城市自古以来留下的诗词书画等艺术作品,向人们长久地表达着该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给人们以新的启发。例如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人们熟知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历朝历代都在虎踞龙盘之地留下城市文化的深厚积淀。又如绍兴是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悠久古城,它那“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十街水纵横”的格局构成典型的江南水城特色,水网纵横、山清水秀、风光秀丽,被称为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再如《清明上河图》则记载了当时开封的情景;店铺商肆、酒店茶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在文化类型方面,一些城市聚集着区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华。如华北古城的凝

重,江南水乡的灵秀,徽赣民居的厚朴,客家土楼的奇特,这些渗透在名城古镇中的环境文化信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丽江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川西谷地交接地带,位居喜马拉雅横断山和三江并流民族走廊腹地,是汉、藏、印、缅文化交融地带,是汉、藏、白、纳西、彝、傈僳、普米等多种民族、多元文化交汇地区,也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与彝族等民族原始宗教相互影响、渗透、并存的多元宗教文化生态区。同时由于丽江地处边界,山高谷深,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现代潮流冲击干扰较少,使得丽江的民族文化珍贵资源得以较完整地保留和存活,体现出较纯正的城市文化底蕴。

(四)地域文化体现城市环境意境

我国古代城市多临水靠山,与地理环境浑然一体。各赋特色的环境意境的创造及其所表现的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山水文化审美特征的众多城市。这些城市不论是在城市人居建设,还是在城市文化等方面,讲求顺应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创造了富于传统特色、符合地理环境、人文景观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人居环境,并形成了良好的人居建设传统。这些传统城市空间的特点,集中体现了诗性文化的理念。例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片叶沉浮巴子图,两江襟带浮图关”的重庆;“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桂林;“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的肇庆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同时,“天圆地方”和天人感应学说;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相土、形胜思想和风水学说等文化观念,均对我国传统城市选址,空间结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山水形胜”,众多江南古城的城市布局和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人居环境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模式、城市形态等方面,则更趋于人性的、自然的原则,如江南地区“据龙蟠虎踞之雄,依负山带江之胜”的南京城;“万家前后皆临水,四槛高低尽见山”的苏州城;“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扬州城;“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城;“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城,“花有繁红识京口,树成嘉阴出城头”的镇江城等等。

上述这些城市显现出人文与自然的融合性。水中建城,城中有山,山、水、城和谐相处,形成一座座山水城市。人们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这两大优势叠加起来,使城内山、水、路、园林、古迹、民居等融为一体,使自然环境融入城市中的家家户户,融入到城市的人居环境之中,得到“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意境。“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人通过体味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情趣,享受自然环境对性格的滋养和精神的安顿,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心灵,协调自己的情感,调剂自己的生活,取得人格理想的平衡。同时从大量褒赞这些城市“山水形胜”的诗句来看,在古代文人心目中,作为一个优美的、适宜人居的城市而言,除了良好的自然与人工环境外,还需要历史与文化,两者缺一不可,即所谓“江山虽好,亦赖文章相助”,使城市进一步彰显出“人文、生态、宜居”的特色。

(五)地域文化体现城市建筑特色

在城市中,往往建筑物数量最多,比重最大,作为单体建筑需要具有本身的完整性,而构成建筑群体时,每幢建筑的形态又作为群体组合的一部分而存在,需要进一步考虑建筑与群体的完整性。拥有众多建筑群体的完整性才能构成城市和谐统一的建筑环境。因此,任何单体建筑或建筑群体都不应完全脱离城市整体环境而独立存在。例如200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包括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大三巴牌坊、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东望洋炮台等20多处历史建筑,以及之间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从上述建筑的名称及功能不难看出,在我国的历史城区中,这是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组合。澳门历史建筑群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有着大量中国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民间建筑,表现出在空间结构概念、建筑风格、美学观念、建造技术等方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刻影响。整个澳门历史建筑群中西兼容,相互尊重、互相渗透、相映成趣,构成完整和谐的建筑环境。再如西藏地区的藏式传统建筑是青藏高原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其中优秀的文化理念值得借鉴。例如人、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自然融入建筑,建筑归于自然”,形成共生整体,无论是传统建筑的选址,还是建筑材料的选用,都较好地适应雪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正是由于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西藏各族人民对自然巧为利用,又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西藏建筑的生态与文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传统的建筑形象受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我国北方寒冷,建筑物敦厚稳重、色彩浓艳;南方湿热,建筑物轻盈通透、色彩淡雅。尽管现代建筑有趋同的倾向,但地域差异仍将存在。在建筑形式方面,有黄土高原的窑洞、皖南的民居、开平的碉楼、闽西的围屋、侗族的鼓楼、西双版纳的竹楼、川东的吊脚楼、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石库门等等。在建筑构造方面,各地传统建筑中都有许多精神空间和艺术语言,诸如内院、天井、影壁、拱廊、骑楼、花池、壁龛、斗拱、柱础、窗格等等,构成不可多得的地域建筑艺术。例如晋东南地区是我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的宝库,据不完全统计,在该区域5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元代以前早期建筑165处,不少于全国早期建筑总量的三分之一,包含其中的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以及宗教信仰,民间信奉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已经被公认为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重视地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一个城市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具有超越时代的内容。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城市文化的特色性。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外在体现,更是城市发展的根基。不同的城市,由于历史沿革、文化积淀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特色,成为这个城市的生命体现,成为城市的灵魂。

(一)地域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千百年来,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城市之间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各自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今天城市文化的资源。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物资、交通、电信等条件的改善,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大加强,地域文化特色随之逐渐削弱。为了使城市面目“日新月异”,不少城市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遗憾的是,由于一些城市决策者缺乏对城市历史的全面认识,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应有感情,在大规模建设之前又很少能够深入调查和思考城市自身原有的地域文化基础,挖掘和体会城市历史文化精髓和特色。在开发建设中缺少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反而淡化地域文化特色,将高楼大厦视为现代化的代表,将西方文化看作现代化的标志,由此相互攀比,流弊甚深,引发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历史性城市的原有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地域文化特色面临灾难性破坏,甚至使一些文化品位极高的历史文化名城也向毫无特色的城市行列滑去。更为严重的是,不仅在城市建设中割断了地域文化的连续

性,同时以这种概念建造的城市,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造成了目前地域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

毫无特色的“千城一面”的开发模式,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是沿海城市,而且在内陆城市,甚至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例如近年来,西藏拉萨的城市建设,无论其建设规模还是速度,都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潮。尽管各方面成绩很大,原有城市的特色却在逐渐消失。“现在,拉萨市区的建筑与内地城市区别不大,众多的援藏项目,未能按保持西藏地方特色的要求去设计,只是简单地把沿海平原的房子式样搬到拉萨”。“对拉萨城市建设出现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如果拉萨继续这样建设下去的话,布达拉宫没有几年时间就会被包围在一堆没有任何特色的现代建筑中间,这样一来布达拉宫风貌的整体性就会遭到彻底破坏”。同时,“银川市市长就认为他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作为回族自治区首府的城市里找不到代表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现在到处是高楼大厦”。上述情况,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城市建设正在加快展开,另一方面,也说明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正在慢慢消退,原本特色鲜明的城市正在退化成为“失去记忆的城市”。

杨东平先生在《城市季风》中指出:“当工业文明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时,由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历史形成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灭。在全球化的文明演进中,城市的面貌和生活方式从没像今天那么雷同和千篇一律。因而,保存和营建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不仅是一种属于历史的、地域的、民间的文化的自我拯救,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严肃课题,一个重大的挑战。”。目前,抄袭和模仿似乎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方式。哪里的建筑群有名气就去哪里“考察”过来,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新颖时尚就去“学习”过来,国内没有可参照的对象,就到国外去搬来“新、奇、怪”的方案加以仿制。全然不顾及项目所在地域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城市文脉以及生活习惯。许江先生有些不解地问,“早年间不少城市没有什么规划,但是很有特色。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改造中越来越趋同,规划是有了,但是特色没了。”。新加坡规划师刘太格先生则感慨地说:“你们中国是千篇一律的城市风貌,基本上走过一个城市,其它城市就不必再看了。城市规划设计最重要的是尊重城市的身份,就像老人、小孩、主妇等各有各的身份一样,小孩固然活泼可爱,但老人脸上的皱纹也同样很有个性”。

(二)重视地域文化的差异与特色

城市文化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但历史并未割断,历史在城市建设的空间上不断被物态化和凝固化的同时,地域文化方面仍在延续,如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以及民间风俗等,体现着城市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承性。特别是有着悠久历史、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城市更加如此。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许多城市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的相互交融。如前所述,经过800多年都城历史冼炼而成的北京“京味文化”和由中外文化融汇而成的上海“海派文化”,都是城市文化的宝贵资源。地域文化的差异是文化多元的重要因素,重视地域文化差异就是重视文化多元的保护。

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城市文化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具有不同城市文化背景的市民在思维、行为、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也必然存在各种差异,构成不同的文化模式。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多学科领域对城市文化的发展模式及其地域文化的变异状况作出科学的研究。今天我们对于地域文化的研究显然是不够的。虽然长期以来人们在历史研究、考古学研究、古代建筑史研究、城市规划史研究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但是,在地域文化研究方面则相对不足,甚至有经缺纬。地域文化内涵十分广泛,仅就地域建筑文化而言,就包括从建筑到城市,从人工建筑文化到山水文化,从文化生态到自然生态的综合内容。因此,地域文化有待我们发掘、学习、光大。“凡此可见,世界文化真是源远流长,或涓涓细流,或大江大河,时而交汇,时而分流,文脉相承,洋洋洒洒,最终百川归海,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有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所有这些,真是天外有天,看不懂,也学不完。但自觉认识到这点与不认识它很不一样,了解了这些,进一步认识了世界文化渊源及对中国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思想可更开阔,对何去何从可以有一个轮廓概念”。

对我国当前城市文化发展来说,必须研究各个地域、各个城市的特殊性,探索各自的城市文化特点和规律,我国城市目前所普遍存在的“特色危机”正是由于对地域文化的忽视和简单化所导致。由于城市发展的背景千差万别,具有不同地理、历史、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以及沿海、山地、丘陵各有不同的规划条件,与此同时城市还有不同功能和历史条件。因此,城市发展的途径也应当是千差万别的,应该把对地域文化特殊性的认识作为城市发展的起点。面临全球化进程,在学习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理念,创造当代城市文化的同时,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创新更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

(三)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媒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其经济方面可以促进文化交流,给地域文化发展以新的内容、新的启示、新的机遇,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也可以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但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趋同,需要重视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北京宪章》认为:过分钟情于全球性的科技文明,并不符合世界各种民族文明应多元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新的生态伦理,这种共存的重要性就是人类文化的“生物多样性”的体现。区域文化的差异是文化多元的重要因素。重视区域文化差异就是重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季羡林先生认为:“探讨中国文化问题,不能只局限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几十年、近百年,也不能局限于我们居住于其中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我们必须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才能更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全貌,而不至于陷入井蛙的地步,不能自拔。总之,我们要从历史上和地理上扩大我们的视野,才能探骊得珠”。

任何城市的诞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自然条件,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影响愈是多样化,城市的整体特性就愈复杂、愈有个性,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就愈明显,因此需要对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个性进行提炼和概括。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历史性城市,如西安、洛阳、拉萨、丽江、曲阜等,这些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更不应该追求统一的形象和风格,必须研究它们的特殊性,突出它们的特色与个性。对于这些城市而言,城市化进程必须遵循其地域文化脉络和自然格局,千方百计地保护和传承其精华,同时城市建设要格外慎重,避免造成对地域文化不可挽回的破坏。同时,各个地区、各个城市都应该探索各自的规律,拟定各种不同发展模式。

地域文化本身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简单理解为纯之又纯,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文化也要发展变化。“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面临的任务已不仅是盖房子,简直就是‘盖城市’、‘设计城市’,而在当今城市中之所以出现许许多多重大的问题,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有把它当作内容广博的人居环境建设”。吴良镛教授强调:“现代城市设计是将人居环境及其相关部分进行四维的设计,‘将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服务于现代生活的艺术’”。只有正确驾驭今日城市发展面临的城市功能与城市文化、现代观念与传统理念、科学技术与营造艺术等之间的关系,在功能性的城市建设中注重历史文脉对于城市的价值,才能做到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坚持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记得1986年,东京大学建筑系教授、日本著名建筑师大谷幸夫先生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西安等地作了题为“关于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学术报告,笔者受中国建筑学会委派全程担任翻译,因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几场报告中他始终强调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问题。他认为今天建筑师们并不需要挖空心思去“寻找”特色,更不应不及余力地“发明”个性,而只要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遵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创作,那么设计作品中的每一笔线条、每一个构思都一定不会是别国、别地的文化表现,建筑创作的成果就一定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下篇

文化多样性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动力

21世纪是人类文明获得发展的世纪,但是也将是人类文明冲突加剧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通信息的日益便利,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种文明的互动也在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城市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也成为今天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各具特色的文化在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呈现出既相互对照,又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

一、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与文化危机

在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强势文化以经济优势和政治实力为支撑,企图形成对弱势文化的控制与统治,形成文化霸权。另一方面现代信息传媒的发展、网络科技的普及,使人们过多地注视荧屏,而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消极的内容,也借助这些现代传播手段在全球到处泛滥。这一情势,使人们的文化生活与本土的优秀传统和鲜活的民间艺术渐行渐远,造成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基因逐渐萎缩,直至消亡。

(一)文化信息传播的加速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自身的文化属性,例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同时,经济全球化导致人口更大规模的流动。大量的移民将其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带至移居国,加速了不同背景文化的互动。例如伦敦是一个人口结构极其多样化的城市。目前几乎1/3的伦敦人属于少数民族,而这一数字在今后5年内将增加到伦敦人口的50%。经济全球化也促进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全球的信息流动。仅2002年,全球由纸张、胶片及磁、光存储介质所记录的信息生产总量就达5万亿兆字节,足以填满50万座美国国会图书馆。

经济上的强势和政治上的强权,衍生出文化霸权主义。跨国娱乐服务行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世界每个角落推广全球文化一体化,传播占经济统治地位的最富有社会所特有的知识、技能、文化趣味,以及价值标准等。如今,一款时尚服装、一首流行音乐、一部首映电影,甚至一个新颖的建筑设计方案等,都会迅速地向四方传播,在极短的时间内为人们所欣赏和模仿。这一趋势直至扩大到文化和思想领域,扩大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式。在快速融合的世界文化潮流中,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随着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扩大,西方经济强国借助对商品输出的主导权,实际上支配了全球以信息或影视为载体的文化产品的输出。美国的电影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以上,电视占70%以上。1985年,其影视和音像产品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排行第11位,1994年跃居第6位,成为仅次于飞机出口的第二大出口产品,2000年前后则又超过航天航空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当今世界的全球信息流量中,90%以上的新闻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在文化产品中,欧美国家在世界上的占有量达到86%以上。这种严重的不对称性,导致全球文化产品的单一化。

文化遗产保护也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况,每一天,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种技艺、一种语言永远地从地域文化中消失。例如语言,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有8000多种,可是30年以后的今天已有2000余种消失,互联网的普及使语言的灭亡以加速度飙升。“据专家预测,如果按目前的消失速度,在未来100年间,世界上现存的6700多种语言将有一半消失,另有2000多种语言的生存也将面临极其严重的威胁”19世纪中期,雅克布·格林曾经呼吁建立语言的法则,因为“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语言”。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语言的灭亡意味着民族文化样式的消逝,在语言丢失的同时,以这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也可能丧失。那些丢失文化家园的民族,不得不为了生存,加入到全球化的潮流中”。“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只存有一种语言的地球,一个只流行一种文化的地球该是何等的枯燥和贫瘠。”

(二)强势文化侵蚀的加剧

文化霸权主义以自我文化价值为尺度,以世界文化主宰自居,压制、否定并试图改变其他文化,以便在事实上控制、削弱和消灭其他文化和价值观念。文化霸权主义拒绝对话,要求所有“弱势”文明附属于其所谓的主导文明。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在军事、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力量居于全球首屈一指的地位,而“美国的民族文化绝无仅有地适宜于经济的增长”。美国学者S.P.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坦称:西方的普世主义信念断定全世界人民都应当信奉西方的价值观、体制和文化。因为它们包含了人类最高级、最进步、最自由、最理性、最现代和最文明的思想。这一理论的潜在逻辑是,世界文化和文化多样性所需要的和平共存的土壤根本不存在,弱势文化和文明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运。他还提出一个颇具影响的观点:前苏联解体后,伊斯兰和儒家文明正成为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这种将其他文明看作潜在威胁的观点,实际上也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

当今世界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正在逐步加剧。经济强国的文化产品在所谓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伴随资本在全球流动和扩张,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造成的后果是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单一化,致使一些国家的文化基因流失。目前,强势文化正在逐渐包围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领域,“原因是它企图促进所有符合它的东西,而破坏所有抵制它的东西。它对某些思路获得的知识给与优惠,而损害其他形式的知识;它使某些价值占优势,无论它们是属于美

学范畴,还是伦理范畴;它激起某些领域的活动的飞跃,鼓励某些才华和感情的发展,而无视其他一切。这样,整个的创造性领域遭受压制,社会的个性和独特形态遭到破坏”。当然,人类历史不会完全按照他们的逻辑和愿望发展,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现象确实严重存在。

由于我国的文化遗产价值观在近代以来曾经发生过多次断裂,一个时期以来曾把中华传统文化看成是封建、落后、愚昧的东西,一度还以政治运动否定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载体在急遽消失,特别是十分丰富然而又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消失得更快。对于任何民族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弱势民族来说,失去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特性,就等于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根脉,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精神家园。如果文化的多样性受损,世代积累的人类文化和精神世界无疑将因此受到威胁。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的单纯的物质消费观念又导致了对城市文化传统的放弃,许多城市都用“现代化”这个单一体系取代中国文化在数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发生动摇,尤其传统文化和它所赖以生存的环境面临新的危机。“大街上随处能闻到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的油酥香味,而小巷里“桂花糖粥、酒酿圆子”的吆喝声却随风殆尽”。

(三)城市文化趋同的加快

目前,城市文化在其物质层面上,由于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社会交流的普遍开展,已经达成了不少共识,但是城市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由于各个城市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差别,以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更由于旧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存在,话语权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使得现实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不平衡和不对等性。人们普遍担心全球文化一体化推广的结果,使社会的“非地方化”日益增强,使各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失去其自主性,甚至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事实上这种担心正在成为现实,不同文明、文化之间互动的加速过程,对不同文明和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多样性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与所在地域文化日趋脱节。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大潮中。对于这种潮流可以称之为世界范围内城市文化的“趋同现象”。

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文化范式,并非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实现社会发展的唯一道路和文化发展的唯一模式,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绝非唯一的价值判断标准。但是,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在西方文化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对方的认同与对话资格,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文化理想和价值体系,转而以西方文化为楷模,努力在文化理念与实践等诸多方面进行所谓“重新整合”,其结果,是本国传统文化个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丧失,人类文化多样性遭到破坏,这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

保护文化多样性不仅仅是对文化本身的保护,而且要注意对文化的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每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因时间的不同和空间的差别而发生质或量、内容或结构的变化。俗话说“橘逾淮则变枳”,自然界物种的变异是这样,人类地域文化的变异也同样如此。这些年全国地方戏剧种退化萎缩的速度非常之快,根据目前的调查,20世纪60年代还有360多个剧种,现在已锐减到267个。体现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河南地方戏曲原有40种,现在仅有豫剧、曲剧、越调等六七个剧种还存活在舞台上,其余大部分都已经萎缩或者消亡。

二、文化多样性的国家战略与国际共识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安全问题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政治问题,已经涉及到文化、经济、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文化安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文化全球化,经济的强势不意味着文化上的霸权,尊重和承认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

(一)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首先就国家而言,主要是指国家的文化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选择权必须得到尊重,包括国家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选择权、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独立自主权等”。由两极对抗的意识形态战略转变为“文明的冲突”的世界,不以国家制度为标准发展国家关系,成为许多国家的现实选择。于是,文化安全就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存在方式。同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更使文化获得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战略身份和地位,成为国家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相互依存性日益加深,而互补性源于文化多样性。相互依存性存在于文化多样性之中,并通过文化多样性表现出来。没有文化多样性,就没有相互依存性,所以坚持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就必须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站在自己文化的背景上对异己文化指手画脚,或自恃实力强大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国家和民族,都很容易趋向文化殖民主义。同样如果片面强调世界的相互依存性、统一性,无视或忽视文化多样性和特殊性,或因弱小而自卑自弃,放弃自主自立而依附于别的国家,都将使其自身的文化利益受到损害。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源就在于世界上存在着不平等的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的同时,存在着不平等的文化秩序。我们必须看到,在当今世界,以国际垄断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绝非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它同时又是一个通过经济扩张而推行文化扩张的过程。经济上的单边主义,也是文化上的单边主义。因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在国际社会已被提升到抗衡强权、抵制霸权,以及人类多元文化生死存亡的高度。人们在经过无数深刻教训后意识到:世界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像世界经济一体化那样实现全球文化一体化,而以西方所谓的“先进”文化取代、统一全球不同民族的文化,无疑是人类的灾难。

目前,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并坚持“文化例外论”,反对无限制开放本国文化市场,从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提出“文化例外论”到形成成熟的“文化多样性”理念,国际文化领域始终存在着剧烈的冲突。法国J.希拉克(J.chirac)总统曾经指出: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但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很多民族文化和语言正处于边缘化的危险。可知文化多样性是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而文化霸权主义所带来的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危险,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例如同为移民国家的加拿大竭力保持自己国家区别美国的独立的文化形象,韩国也在努力营造着在亚洲的新形象。

人类文化本来就是由多样性的文化所组成。文化多样化是对每个国家和民族文化选择权

利的尊重,同时也赋予了他们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选择的责任。因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福祉,也是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尊重文化多样性。“今天,一方面,是世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加深,另一方面是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更加突出,而后者正是对前者的有利反击。人类文明本来便是由不同文明共同组成的,但在西方强大的文化工业和现代传媒帝国挤压下,在‘西方文明中心论’面前,其他文明都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甚至面临着被覆盖吞噬、彻底丧失文化个性的危险。这是当今中华文化所面临的国际文化背景,也是我们在进行国内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时必须保持清醒的现实”。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波澜壮阔,也曾跌宕起伏,甚至几度危难当头,但始终得以传承并正在展现出新的风姿,这也是我们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的独特贡献。我们必须认识到,当目前我们这个地球上的许多地区充满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文化间的敌视、仇恨乃至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时候,维护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与文化选择,便不仅仅是文化的问题,它实际上关系着人类的前途。必须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高度,从维护民族传统、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高度,辩证地、历史地看待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护住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根。

(二)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

1879年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安东·豆·培里最早提出“生物共生”的思想,他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把“不同生物一起生活”称之为“共生”,“多样共生”即是生物之间的一种互利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共存关系。人类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各种生物共享的自然界,另一个是人类缔造的文明世界。我们享受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发明的结晶。今天,世界的差别,主要是后者的差别。一个物种从基因的多样性中汲取力量,生态系统从生物的多样性中汲取力量,人类则从文化的多样性中汲取力量。如同生物多样性维持着生物的平衡和生命的延续,文化多样性维系着人类的文明赓续绵延。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多样性、差异性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互相依存、互相竞争、互相协同、互补发展。美国人类学家博克说:“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多基因的世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反之,如同物种基因单一化造成物种的退化,文化单一化将使人类的创造力衰竭,使文化的发展道路变得狭窄。事实上,文化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和最基本的现实。目前国际社会有近200多个国家实体,它们之间不仅在地理区位、领土面积大小、人口多少等方面各不相同,同时,他们的历史、民族、文化、语言、宗教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另外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更是差别显著。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充分体现了文化多样性,也正是这种文化多样性,构成了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对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应提出异议。因此,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构筑了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文化生态。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尊重文化的差异性,而保护文化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重要。

在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不同文明间是固守文明冲突论;还是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这不仅是文化选择问题,而且关系人类未来的命运。文化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拥有不同文化的人群,如何实现交往,如何相互对话,如何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和睦相处,是新世纪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事实上,目前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在经济上是欠发达的,但是她们在文化上却是极其富有的。同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是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加在一起的总称,而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交融、整合而形成的有机的文化整体。这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的文化互动、交流中形成一体化现象,并逐步整合成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模式。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要保护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要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工艺技术等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文化多样性的理念被普遍地接受,从而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增进了不同国度、不同族群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与平等交流。以健康的文化心态,认同与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法国高度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文化特征,并不断以此加强文化合作;被称为“睡在祖先遗产上”的意大利,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全世界都对其所拥有的每一处文化遗产深怀敬意。几个月前笔者与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先生会谈时,他不无骄傲地表示,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在中意文化合作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把文化遗产问题提升到全球化背景,事关国家意识的重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多样性也为各国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相互借鉴,加强合作与协调,实现共赢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三)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传统

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传统紧密相连的,其中包括各民族、各地区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它涉及以下基本认同,即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包括上述所列文化范畴,还包括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极其丰富的内容。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的策源地。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解释世界和处理与世界关系的独特方式,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宝库。

今天,在国际层面,中华文化应有的地位与其在世界文化多样性格局中实际应该发挥的作用,仍然存在较大的反差。这与中国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超过三千万的全球人口格局很不相称,与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亚洲经济强国,经济总量已排在世界前列的国际地位也不相适应。文化是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文化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精神前提。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华文化从来就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这既是维护民族文化独立性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和平发展的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应该承担的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责任。

“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也许正是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保护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仅存硕果。在这样一种世界大格局下,我国如何更加珍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抢救、整理、发展最具民族特征的文化遗产,并将其溶入现代社会生活之中,使其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显得异常重要。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

的。意义就在于,只有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得到充分发展和展示,整个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才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映衬的世界文化的和谐局面。“钱穆先生言要对中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今日崇文,亦饶有意义。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文化自新的努力,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文化多样性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

如何建构多元化的全球文化,保护多样化的文化生态,抵制文化霸权和文化单一化等问题,其核心是一个文化自觉问题。因为无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都是以人为本,而人又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没有文化自觉,就谈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主动自觉地维护中华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就是文化自觉。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绵延至今从未间断,其中文化遗产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中华民族在全面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固然要积极吸纳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但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及其文化主权,维护人类精神文化的多样性,同样不容置疑。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文化遗产实施坚强有力地全面保护,不仅符合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自身利益,也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走向,符合当前世界潮流。

三、城市文化与文化多样性

1981年国际建协华沙宣言指出:“当今世界丰富多彩。人们的生活水准和生活状况各不相同,他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中,气候、社会经济体制、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都不一致。因此,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方式也理应不同。人居环境规划必须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和社会需要,寻求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城市理所当然应该具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成为具有个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地方。

(一)城市需要文化继承性

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与交融之中,捍卫自己城市的文化,发挥自己城市文化特色的呼声日益增高。世界上任何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特性,都积淀在这些城市民众的骨髓里,奔腾在这些城市民众的血液中。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总是要发展变化的,但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则绵绵生息,成为这个城市最本原的活态文化基因。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看,人类既要保护好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也要保护好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好文化的多样性。如此,城市中的人们才有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因此,对于任何城市而言,保护文化多样性都是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城市文化不仅要有国际的、现代的和世界的一面,也要有民族的、传统的和地域的一面。

今天应慎重选择自己城市文化的构建和发展模式,保护文化多样性不仅仅是口号,更要在城市文化中实施,而文化多样性恰恰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基础。“它导致人们对区域特性、地方特性、民族文化的追求,越来越有目的地、自觉地去发展地区文化,包括保留城市内部的“亚文化群”,历史城市及城市中的历史地段的保护,地区建筑特色的追求等。”过分钟情于全球化的科技成果,并不符合国际社会普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生态伦理。只有当城市文化能与民众的生活需求、生活习惯,以及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既与相关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也与这种文化产生的土壤和背景,包括民族、地域的独特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审美原则、风俗习惯有关。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来判断某种文化现象的“先进”与“落后”,更不能以自己的审美原则和审美习惯,来衡量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不能仅仅用“先进”或者“落后”的二元论来审视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和五十六个民族的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所谓的“先进”与“落后”之间,还存在着大量共存共生共荣的文化,存在着大量的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落后”,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先进”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进步和更新,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不同特点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生活状况的差异程度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定。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之间虽然可以进行比较,但是不存在绝对的判断标准。更不存在所谓超越民族、超越历史、超越地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化传统。因为各自的文化传统都是各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是本民族专属的,都具有民族性格,都具有历史特征、都具有地域特点,对于自己的民族来说必然最为合理。尽管一些国家或代表人物将自己的传统称为世界上最高级、最进步和最文明的文化传统,甚至鼓吹是全人类的代表,强迫或诱导别的民族接受,这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可能奏效的,只能证明他们自己的无知与狂妄。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格局将长期的存在,恰如罗兰·罗伯逊所说,全球化和本土化相互作用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所谓“全球本土化”现象的出现:全球化不可能全然取代本土化,本土化也不可能阻挡住全球化的浪潮,这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可调节和妥协、可伸缩和谈判”的张力。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想把人们统一在单一生活方式下的想法,最后的结果都是人类的一场灾难。马克思曾经问道:“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相信只有自然成长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是最美好的。

(二)城市需要文化包容性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包容性一样,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繁荣的宝贵资源。文化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群体适应和改变生活境况的能力,文化包容性则体现了多种文化群体和文化观念多元共存的要求和可能性,这两者是培育人类创造力的基础。“认同、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既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权、文化个性表达权和文化发展道路选择权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也是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特色的包容与欣赏”。城市是一个多种文化的共存体,既错综复杂、矛盾重重,又琳琅满目、多样统一。这种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外来的共存,有它必然的、内在的规律性,关键是如何更加自觉地认识和驾驭这些规律来创造美好的文化环境。

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互补的前提。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并

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每一种文化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如果两种文化完全相同或相似,就不存在取长补短,也就不可能吸收新的文化因素,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也就没有活力。一种文化没有活力,就会停滞不前,就会衰落,历史上许多文明的消亡大多是由于文化自身失去活力而导致的。因此,多样性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城市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单一性将使城市文化缺乏活力,而导致生机窒息。

总体而言,不论未来城市的结构与形态如何变化,但是,在城市文化的组成中,必然既有传统文化,又有创新文化;既有本土文化,又有外来文化。例如纽约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有移民在纽约。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纽约市的800万人口中,在国外出生的占35.9%。纽约市民来自230个种族,120个国家,使用115种语言。纽约就像是由一个个小“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全城遍布唐人街、印度街、德国城、俄国城、小意大利、小韩国、小哥伦比亚、犹太人区、爱尔兰人区等。纽约的曼哈顿没有传统中轴线,没有民族特色。但它有许许多多局部的轴线,许许多多民族的特色。聚集2000万人口的纽约大都市区,多种族多文化多阶层共存,相互间的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既是刺激竞争的催化剂,也是阻碍发展的摩擦力,当然,更是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维护文化多样性,首先就要对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保持一种尊重。例如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建国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其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扬,高度重视本土多元文化的相容性和继承性,并把社会经济发展与本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制定和推行“旧屋保留”计划时,力求在发展市区和保留区内具有文化遗产的建筑之间求取合理的平衡。在牛车水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中贯彻了这一理念,该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商业繁华,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新加坡政府认为,牛车水作为历史见证,必须采取审慎措施加以保护。经过保护整治,美食街、大排挡等重返牛车水,引来熙来攘往的人潮,同时,传统建筑、庙宇等也恢复了原有风貌,融入社区民众生活。

(三)城市需要文化创造性

文化多样性并不赞成文化孤立主义。文化孤立主义忽视历史上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积极互动关系,片面强调保存自己文化的独特性,顽固地认为不同文明和文化间具有一种“不可通约性”。因此,为保护“未被污染”和“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不加区别地反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自我孤独。其实,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往,历史悠久而漫长。在中国古代哲人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中,便具有文明对话的涵义。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亦有“对话主义”交往的理论。哈贝马斯在其著名的“交往行为理论”中也详细探讨了“对话”和“交往”这两个哲学命题。

城市文化要延续并发扬光大,只有继承和包容还不行,还要有创造。费孝通先生认为传统和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必须面对现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即人的尺度;文化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即以人为本。文化环境建设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总之,我们要提倡“人文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在全球性文化融合中,重建新人文主义的新美学与新伦理学,使人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同时,“全球不同地区的文化智慧、价值观念丰富了人类社会,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融合、发扬不同的文化,为人类寻找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基点。”

今天我们的城市处于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时代,也是一个极易迷失自我定位的时代。伴随着新的城市时代演进,必然将不断出现新的时空观、新的自然观、新的技术观和新的文化观,都需要城市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积极应对。构建理想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大多数城市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例如新加坡于1991年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核心,即“五大价值观”:一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二是家庭为根,社会文本;三是关怀扶植,尊重个人;四是求同存异,协商共识;五是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各个城市固有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绝对排斥。应该用平等而不是傲慢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例如在建筑领域,各个城市的传统建筑形式,是当地民众在漫长的相对封闭的状态下逐渐形成的,难免有跟不上现代人们生活需要的一面,需要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改进,但是它们的存在却极大地丰富了建筑文化的多样性。现代建筑强调使用功能与当代技术的结合,有其积极进步的方面,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功能的趋同性和技术的通用性,现代建筑领域呈现出同质性、趋同性、无地方性等缺陷。

中华文化创造力的强弱与多元文化的频繁交流、密切互动紧紧相连,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不可能产生伟大的文化创造。凡是强健的文明都是自信的,充满自信的文明无一例外都是多元的、宽容的。就文化言,如能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刻地了解世界,也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研究外国文化,更有利于认识中国文化、发展中国文化;研究近现代文化,更有利于对传统文化加深理解,将其用之于现代;研究多学科的不同观点,更有利于深入地剖析问题;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研究与创造,更有利于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部分。“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不是某一种传统,或某一种现成的近代理论、方法、途径所能得以解决的,我们必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遗产中广泛地汲取营养,在比较文化中认识和发展自己,博采所长,取其所需。更重要的是融会贯通,立足于创造”。

(责任编辑 周广明)

作者:单霁翔

第2篇:试析日本文化多样性在原宿文化中的体现

【摘 要】日本原宿文化作为世界街头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日本,而是扩散到了全世界。本文从原宿文化的产生、发展历史着手,从服装、音乐等方面,分析原宿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进而探讨从原宿中体现的日本文化的多样性,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日本文化,更好地掌握日本语言。

【关键词】原宿文化 日本文化 多样性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因此古代日本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极少与其他国家有交流,渐渐落后于时代。为了日本民族的发展,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积极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主要是欧美西方文明并对其进行加工改造,最终使之成为符合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在积极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日本本身也在积极创造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因此,充分结合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日本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这一点,在原宿文化上有着明显的体现。

一 原宿和原宿文化

原宿是原宿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时尚的发源地之一。现在的原宿地区,已超越了单纯的地名,上升成了闻名于世的街头文化。

1.原宿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原宿地区是指东京涩谷区以明治神宫、代代木公园为中心的一块区域。原宿、涩谷、代官山一起被称为日本街头文化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美军基地的原宿,首先开设了名为华盛顿的集体住宅,1958年又剪彩了中央公寓,1964年趁东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之际,原宿进一步完成了它的近代都市景观。战后日本接受最多的莫过于美国文化。60年代在美国青年中出现的嬉皮派也直接影响着原宿,这样,原宿的年轻人受到了大量美国文化的影响,而Hip-Hop作为美国街头文化的代表也很快被日本青少年接受,进而出现了一批日本的嬉皮派,这便是最早的原宿族。20世纪70年代,日本发行了一本流行时装杂志,极大地推动了原宿文化的扩展。该杂志以一篇题为《在东京的街头发现了外国》的文章,首次向日本全国介绍了原宿族,继而轰动了青年人的世界。紧接着,原宿就开设了一家又一家的流行时装店。1973年日本大型百货公司PARCO在涩谷开张,引起了日本年青一代时尚文化的大变革。从此,日本的青年时尚文化中心由新宿变成了包含原宿地区在内的涩谷一带。到了80年代,在原宿的竹下路出现了竹下孩族,大都是10多岁的青少年,着装大胆新奇、随意、个性。渐渐地东京近郊的青少年开始向原宿聚集,慢慢形成了日本各地的时尚年轻人聚集于原宿的盛况。现今,原宿已形成了规模,开始展现着它无限的魅力和文化景观,同时也作为日本的时尚中心和日本的年轻人一起,构成了一条完美的时尚生态圈。

2.原宿文化的表现

如前文所述,从明治神宫到代代木公园一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这一地区便由美军接管。因而,原宿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在积极吸收美国街头文化之后而形成的另一种有日本自身特点的街头文化形式。

日本青少年有着巨大的生活、学业的压力,厌恶社会千篇一律的框架和束缚,所以企图在精神上寻找突破与逃亡。因而,青少年聚集于原宿,不用顾忌旁人的目光,宣泄自己内心的种种想法,或孤单寂寞,或愤怒等等。在某种意义上,原宿文化代表的就是一种自由、大胆、无拘无束的表现形式。每到周日,从中午时分开始,日本的青少年就聚集于此,用极端个性的服装彰显自己的个性。无论是大胆新奇的服装,还是声嘶力竭的摇滚乐,或者是令人胆战心惊的打扮,这些在原宿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大胆和张扬,便是原宿文化最大的特点。

除了时装品牌,原宿文化还有另一个代表则是二手服装店,日本人称之为“古着”,也就是旧衣服。但是,在原宿的“旧”和我们普遍理解的“旧”并不相同。这些旧衣服大多是那些有经验的小店老板或服装设计师精心挑选的,带有某个时代的烙印,渗透着某种文化的内涵。

二 日本文化及其多样性

一直以来,日本文化就是以一种本土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复杂的文化形态而被世人所知的。下面就对日本文化的特质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1.日本文化的特质

日本文化极为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吸收性。而且,这种吸收和继承并不是一味地对外来文化照抄照搬,而是有选择、有保留地借鉴和吸收。在极其有效地摄取外来文化、形成同一性的同时,又保持了与其他文明社会之间明显的差距。日本正是有效地利用了这样的多样性,非常重视选择模仿、融合、创新,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

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有着积极开放的态度。如对中国、印度、欧美等地文化大量吸收,特别是对中国唐文化的学习,明治维新时欧洲文化的借鉴以及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全盘吸收等。这些都充分表现出日本对外来先进文化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这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中是很难看见的。

但是,日本文化对外来先进文化并不只是抱有积极开放的态度,同时,也有一定的保守性。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日本并没有就此中国化或是美国化,反而让所吸收的东西日本化了,打上了明显的日本印记。因而可以说,日本文化不仅仅是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又保持和传承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形态。

正因为日本文化中开放性和保守性并存,日本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这些迥然各异的、生成背景各不相同的文化要素,都在日本文化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体现。

2.日本文化多样性

20世纪50年代,日本著名评论家加藤周一首次提出了“日本文化多样性”的说法,加藤先生不止是对日本,乃至世界都有着极为超群的洞察力。文化多样性这一说法,在战后日本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和呼声。加藤先生认为应当承认当时日本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外来文化,日本人在坚信本民族优秀文化部分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这才是正确的文化选择。

三 日本文化多样性在原宿文化的体现

原宿文化,从根本上讲是美国街头文化在日本的移植和生长。但是,日本和美国的街头文化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张扬的同时,受日本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人,又带有着一些与生俱来的内敛和安静。有人曾说:“在原宿,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传统和先锋在此和谐地交汇,彼此相安无事。”这在原宿族的服装、音乐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从服装来看

以街头文化闻名的原宿,其服装既是时尚也是文化的交融,既有民族传统的元素又饱含最前卫大胆的时尚语汇。这里的服装正如日本人充满矛盾的内心一样,是各种文化交融与碰撞的火花。

原宿街头的服装时尚大胆,但和欧美地区时尚大胆的服装不同的是原宿服装的主流虽然怪异但却并不暴露,多是层层叠叠,将服装款式内外叠穿,错落有致,而且同日本传统服饰——和服一样,十分重视色彩的和谐。这样的融合,让日本的街头服装不如美国等地的那样硬朗、直接、粗线条,虽然原宿族们也爱使用金属链、骷髅头等街头文化必备元素,但都带有日本式的柔软和委婉。

另外,还有浪漫怀旧的洛丽塔式公主服装。公主裙、礼帽、蝴蝶结纷繁复杂。这样的服装看起来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但是在原宿街头却是随处可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人见怪不怪的包容性。

2.从音乐来看

作为街头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Hip-Hop在原宿也得到了很好的吸收和发展。Hip-Hop的原身是Rap,这种音乐极具冲击力,表演方式极具争议性,充斥着暴力和煽动性。日本的街头艺人继承了Rap音乐人的特立独行和迥异突兀,但却没有欧美式的喧闹,他们大多安静地站在那里表演自己的音乐,用音乐表达或许愤怒或许不安的心灵。他们剃着怪异的发型,穿着标新立异的衣服,有着张扬的外在表现形式却又采用了一种安静温和的表达方式。在这些展示自己艺能的年轻人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在释放自己的同时却依旧保持着日本人的自律。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本原宿文化是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有日本自己的特点。从中反映出,日本在漫长的历史推进演化中,一直积极吸收着最先进的外来文化,但对外来文化并不是盲从接受,而是根据本国自身的特点有所选择地吸收、借鉴并将其与自己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创造性地转换和改造,始终保持着日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这也正是原宿文化作为日本的一种文化现象,但却对世界有着巨大影响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王永辉.穿过原宿[J].上海服饰,2000(4)

[2]方振宇.东京设计散步[J].艺术生活,2003(2)

[3]王羿.原宿街头探时尚[J].中国服饰,2007(1)

[4]刘源.浅析街头文化[J].大众文艺(理论),2009(14)

[5]加藤周一.雑種文化——日本の小さな希望[M].东京都講談社,1974

[6]叶渭渠.日本杂种文化与现代化——与加藤周到一对话[N].环球时报,2000.12.22

[7]贾华.双重结构的日本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李继孔〕

作者:田一汐

第3篇:扎实推进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拯救文化多样性之良策

【摘要】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但是仍然难以阻止民族传统迅速消亡的状况。除了全球化的普遍性原因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民族传统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被排斥在教育体系之外,多种原因综合在一起,使中国大陆传统文化消失的速度更加迅速。要改变这种现状,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扎实推进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把民族传统纳入教育体系之中,让青少年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文化多样性;学校教育;文化传承

一、问题的提出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福音,因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废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保护少数民族古籍,采取措施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少数民族歌舞团,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工作、学习中的交往、合作更加频繁,通婚更加普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得以形成并不断巩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深入人心,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原来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如:国家、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全面普查,建立详细的资料数据库和工作网站,确定保护名录、保护方案;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区、保护带、保护村、保护点、博物馆等,开展特色文化艺术之乡和民族艺术家的命名活动,等等。2009年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这些措施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阻止民族传统文化迅速消亡的势头,其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许多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二是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三是民间艺人后继乏人,一些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许多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亡艺绝;四是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许多稀有民族工艺品及其技术大量外流。”对此,不少学者心急如焚,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民间文化正面临灭顶之灾”。河南大学高有鹏教授甚至发出“保卫春节”的宣言。为什么政府重视,有政策法规,有机构,有投入,依然阻止不了民族传统迅速衰落、文化多样性日益消亡的状况?如何才能保护文化多样性?

二、民族传统文化衰落的特殊原因分析

二战之后,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加速,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信息接收的共时化、人类活动的同步化以及地球的村落化。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了文化跨越国境的交流和传播,给文化霸权和文化覆盖提供了渠道和手段,某些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优势在谋求世界政治霸权的同时,通过有选择地输出经济和技术,并无保留地输出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而且强调那就是全人类的标准,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弱小民族的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乃至迅速消失。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衰落离不开这样一个大背景。

除此以外,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加剧了传统文化消失的速度。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所创造的文化为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曾经长期在历史上成为主流文化。然而,到了近代,随着国力的衰落,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地位下降了。中华民族被船坚炮利的列强所蹂躏,受尽屈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受打击。中国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引入西式教育,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本来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五四运动”之后有些矫枉过正,存在过度否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倾向,学校教育以英文和现代科学知识为教学内容的主体,中华民族的传统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被排斥在教学体系之外,民族文化自信受到极大摧残。包括严复、梁启超、鲁迅、郭沫若、何祚庥、李敖等一批文化名人和自然科学家都把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视为伪科学,民族文化自卑心由此可见一斑。这种状况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少数民族民间典籍被列为“四旧”遭到焚烧;佩戴的金银首饰被列为“四旧”遭没收;那些所谓没有“革命内容”的民族传统工艺品、服饰、家具、商品一概禁止摆卖,甚至予以捣毁;少数民族的许多优秀文艺作品被粗暴的践踏,文艺工作者受到恶毒的诬陷和无情的打击,就连壮族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艺作品《刘三姐》也被当成“大毒草”来批判,扮演刘三姐的演员黄婉秋也因此被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而进行劳动改造15年;少数民族以歌言情,被污蔑为“唱黄色歌曲”、“耍风流”而遭禁止;少数民族的铜鼓等乐器也被没收;各地的社坛、神庙、祠堂全部被摧毁,各家祖宗牌位也要拆除,使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尊、文化自信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盘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潮依然有相当的市场,电视剧《河觞》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就是突出的例子。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的情况尚且如此,少数民族的情况绝大部分则更加糟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经过拨乱反正,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挖掘、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依然心有余悸。而且,目前许多关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各民族丰富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政策、意见和建议基本上没有站在民众的立场来考虑,政府官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重视遗产申报轻视保护”、“以产业化开发来代替保护”、“遗产私属化”、“遗产及传承人造假”、“遗产保护主客体错位”,“选择性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校教育包括社会教育除了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英文和现代科学知识外,传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教学内容体系中很难获得一席之地。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只能使用全国统编的教材,即使是少数民族文字教材也基本上是翻译汉语版的。这些教材中有关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汉族的,有关少数民族的内容除了建立过统一政权的蒙古族和满族的涉及较多外,其他少数民族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虽然2l世纪初中国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新课改要增加本土化、本地化、本民族化的教学内容,凸显民族特色,然而,并没有制定相关有约束性的配套措施,以升学率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既不能作为学校成绩的重要体现,也不是老师工作绩效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不能帮助中小学生升上好学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国家教育绩效考核机制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脱节,缺乏完善的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支持系统以及家长和学生发展机会的原动力不足,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多仅仅是点缀而已。教育部要求增加本土化、本地化、本民族化的教学内容只能沦为一种倡议,不可能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当前,中小学的教材中难找到有关少数民族的内容。而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孩子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以至大学,这个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都在缺少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读书越多待在家里与长辈共同生活的时间就越少,参加村寨民俗活动的机会更少,很少有机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造成弱势族群的“文化人”反而没有文化(地方性知识)的怪现象。读中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即兴编唱山歌远不及民间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歌手。而近二三十年来,因为沿海发达地区的拉力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推力,少数民族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民族优秀传统缺乏传承对象,致使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人在艺存,人亡艺失”,许多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有的甚至已处于濒危状态。

三、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发挥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作用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接一代,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否被传承下去。因此,保护一个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举措,首先要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接触、学习传统文化,使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最终自觉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

当代,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土壤,那么学校就可以说是供给青少年心灵成长所需的营养。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民族团结事业的有生力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也要像邓小平所讲的那样“从娃娃抓起”。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因而,当前深入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让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把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纳入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把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以充实当前的教学内容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文化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之间虽有一些矛盾甚至战争,但那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些小溪流而已,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民族团结友好。各民族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通婚,取长补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熔铸四方文化精华,铸就了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也促进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捍卫了伟大的祖国,共同创造、发展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中华文化更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创中华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工作、学习中的交往、合作更加频繁,通婚更加普遍,关系更加密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的局面得以形成。因而,把各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优秀的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引进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活动,将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促进各民族青少年的相互了解

由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被学校教育所忽略,导致国民对我国多民族格局了解不多。根据笔者20多年在高校的课堂调查,不管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也不管是文科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在听笔者的课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全部准确读出我国56个民族的名称,更谈不上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由于对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认识不足,汉族中心思想自觉不自觉地流露,造成历史上遗留的错误观念没有被肃清而继续流传。如,中华民族“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龙的传人”等提法充斥媒体,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华夏子孙”司空见惯,而不知道中华民族组成部分中有不是黄皮肤、黑眼睛的成员,许多民族并不崇拜龙,也不认为自己是“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华夏子孙”,甚至非常反感这些提法。这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观念之所以大行其道,就在于许多人不懂得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把汉族等同于中华民族,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民族文化,忽视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不仅伤害少数民族的感情,也不利于加强和巩固中华民族的团结。因此,必须把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纳人学校教育活动中,让各民族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形成过程,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把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纳人学校教育活动中,使青少年从小认识到辽阔而美丽富饶的祖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披荆斩棘开拓出来的;各民族长期在地缘上交错杂居,友好相处,文化上相互学习、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的格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以经史典籍为主要载体的诸子百家思想,以诗、辞、赋为代表的文学,这些汉族文化都深深地影响着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在科学技术、医药、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服饰等方面也有丰富的创造,也对汉族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胡服骑射”到少数民族的养马技术以及高粱、棉花、胡萝卜、大蒜、石榴、胡桃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传到汉族地区,再到旗袍成为中国女性的代表性服装,无不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对汉族的影响。历史上少数民族先民创造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开放性、融合性、创造性,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反映了少数民族先民不畏困难,团结奋进,不断探索,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惩恶扬善,宽厚待人,尊老爱幼,讲究秩序,和谐共处的精神。历史上少数民族先民以开放包容、勤劳勇敢、正直刚强、公平合理、和睦团结、尊老爱幼、与人为善等品格,依靠良好的品质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美好生活。今天,这种重要的精神对于我们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让青少年从小就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其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贡献,才能为民族团结进步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促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把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纳人学校教育体系中,就会使少数民族感觉到民族的平等,少数民族受到尊重,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亲和力,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地处边疆,当他们受到境外文化渗透时,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能够自觉有效地抵御不良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渗透,巩固和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阵地,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和国家利益。

(三)把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中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全体成员创造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遗传基因”。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精神财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传承全人类共同文化成果的同时,既要传承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担负起传承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只要本民族的民众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即便是已经失传的传统依然可以复活。犹太民族的文化复活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公元前70年,罗马人毁掉了犹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犹太人被逐出家园流落世界各地,他们使用寄居国的语言,致使希伯莱语作为口语逐渐消失。但是,民族文化的自觉使已经几乎成为了历史语言的犹太人的语言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复活,到当代,希伯莱语成为了以色列国500万人使用的正式语言。虽然希伯莱语在1948年5月以色列国建立前后还经受了多次挑战,移民数往往超过了原有居民数,然而希伯莱语作为存活语言的地位从未动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遭受到多年“浩劫”后,再加上近年来青壮年劳动力长年外出务工,远离传统文化的沃土,于今掌握民族传统文化的老艺人已经不多,而且大多数年事已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到了随风而去的危险境地。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没有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培养传承人,首先要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把各民族传统文化纳人学校教育活动中,让青少年从小接触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从小培养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培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逐渐把民族文化的传承由自然引向自觉,由民间行为变成官方行为,由家庭引向学校,由分散引向集中,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渠道,提升保护水平,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四、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了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一些地方率先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没有在全国普遍推开。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见》也没有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规定。贵州省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2002年10月贵州省教育厅、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制定《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2008年又制定《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加强领导,明确要求,加大投入,制定标准,树立典型,考核表彰,使少数民族文化进入学校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效果显著。如今,贵州各地中小学校将本土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素质教育内容,将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传统手工艺等引入相应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各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立足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积极开设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传统手工艺等专业,有条件的还要开设民族民间文化的特长班,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民族高等院校则坚持办好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民族语言、民族医药、民族艺术等相关专业,积极为全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培养专业教师和提供理论支撑。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达到了学校满意、家长支持、学生拥护、社会认可、专家赞誉的效果。这说明,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

虽然,国家教育部关于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及教育部、国家民委2007年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提出了要求,但是还没有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因此,必须要在国家统一的原则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素质教育内容,并把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列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考核内容,同时要树立典型,加强考核和表彰,由倡导变成必须执行,使民族传统文化进入学校教育活动扎实推进。

第一,把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写入法律。全国人大应该修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把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用法律确定下来,教育部门在制定教学大纲和教育计划时必须明确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要求和目标。

第二,在全国统编的中小学教材中根据情况适当插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明确要求,制定标准,组织专家重新审定目前的统编教材,在各门教材中适当增加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在语文教材中适当加入各民族的神话、故事、传说、谚语等;在数学教材中渗入各民族的传统历法、记数计算方法等;在历史教材中要多讲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创中华和各民族的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渗入各民族的民歌、乐器的演奏;在体育活动中融入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等。

第三,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认真抓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专家编写、开发、审定适合当地各级各类学校本土化、本地化、本民族化的教材,凸显地方民族特色。

第四,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引入第二课堂活动之中。各地各类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将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传统手工艺等除引入相应课程外,还要引入第二课堂活动中,聘请民间艺人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校外辅导员,也可以开设各种兴趣班、特长班。有条件的地方应该积极以经过改良后加上时尚元素的各民族服装作为地方中小学的校服,改变目前中小学普遍以运动服为校服的状况。

第五,大中专院校要开设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或专业。高等学校要根据情况多开设有关民族历史文化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有条件的高校特别是民族高等院校则坚持办好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民族语言、民族医药、民族艺术等相关专业,积极为中小学和相关部门开展民间文化教育培养专业教师和提供理论支撑。各职业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立足于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积极开设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传统手工艺等专业,改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靠民间口传心授的模式,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更高层次上传承与发展,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作者:罗树杰

第4篇:文化的多样性及民族文化

【教学要求】

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保持、珍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保持、珍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多元文化的交融 (板书) 展示材料:

今天,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所不在:米老鼠和唐老鸭是家喻户晓的动物明星;英国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在中国孩子的关注下一部部问世;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热播带动了人们对韩国饮食文化的强烈兴趣。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的精粹:武术、京剧等也走向世界,为全球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1、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 (板书)

材料反映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传播和交融。

2、产生这些现象的基础和动力是什么? (板书)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3、为什么要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板书)

①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有了这种胸怀,“地球村”的文化会更加绚丽多彩。 ②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财富的源泉,是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③尊重和发展民族文化,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和融合,才能保证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保持、珍重民族文化传统 (板书) 展示材料:

唐装风靡世界,“福娃”热销全球,孔子学院揭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精彩纷呈,近年来,一股“中国文化热”正在西方激流涌动。

1、上述现象说明什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是综合国力增强的象征。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2.为什么要珍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保持、珍重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和作用)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的重要源泉,而且也使世界文化百花园多姿多彩。 ②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融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 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尊重和发展民族文化有利于弘扬发展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创造力和感召 力。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融,促进中国古老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④尊重和发展民族文化,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与融合,才能增强民族自信心,赢得世 界各国的尊重,才能保证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3、如何对待、继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的特点,推陈出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不断扩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

感召力。

【学力自测】

一、选择题

1.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其涵义是 ( )

①任何国家或民族必须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②只有发展民族文化,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 ③只有发展民族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领一席之地④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同一个概念,无任何差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风靡中国,这说明 ( )

A.中国文化已经日薄西山,韶华难续 B.凡是外来文化,都是优秀的 C.多元文化使我们的生活更显魅力 D.我们无法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3.抗战时期,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有一位亲人牺牲在日寇的炮火中;但梁先生曾为保护日本奈良古城免遭美军空袭而不遗余力。梁先生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胸襟,还告诉我们 ( )

①任何民族的文化精华,都属于全世界,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②尊重、珍惜并保护好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可贵的全球意识 ③保护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又一个责任 ④有的古文化存世稀少,需要保护;存量大的,就不足珍贵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经过中外艺术家的努力,已经改编成为小提琴协奏曲、芭蕾舞剧等,走向世界。这表明 ( )

①不同的文化是可以相互交融的 ②不同文化在交流、撞击中可以派生出新的文化 ③不同文化可以共生、共荣 ④文化交流会使一种强势文化消灭另一种弱势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近年来,“京剧改革”的呼声很高,其中也确实涌现了一批优秀剧目;但有人把西洋艺术简单地嫁接到了京剧中,结果出现了许多不伦不类的“滑稽剧”。这说明( ) A.不同性质的文化不能相互借鉴 B.西方文化不能为中国所吸收 C.我们应牢记不能搞艺术的创新 D.继承传统艺术的精华十分重要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2003年6月,“北京2008年奥申委”再次重申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等申奥理念。

(1)材料一中“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理念与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两大战略相对应? “绿色奥运”理念对应 可持续发展战略

战略,“科技奥运”理念对应 科教兴国 战略。

(2)把“绿色奥运”理念放在首位,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人类自身的发展应该与自然(环境)的发展相统一,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3)观察材料二北京奥运会会徽,其中哪些设计要素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哪些属于外来文化?你认为会徽包含着怎样的意义?

印章和酷似舞动人形的“京”字属于中国传统文化;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属于西方文化。中国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昭示着人类美好、祥和的明天;等等。

(4)材料三中,福娃欢欢(居中的那个)头上的火环取材于敦煌石窟壁画,象征着奥运圣火;中、西文化交融的福娃欢欢形象征服了世界。请你谈谈对文化交融的认识。

不同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创造力,是全人类文化财富的来源,是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尊重和发展民族文化,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与融合,才能保证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的重要源泉,而且也使世界文化百花园多姿多彩。我们不仅要善于坚守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还要善于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并为我所用,善于创造出新时代的文化。(学生可以从保护民族文化的意义、不同文化交流的意义、如何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等角度作答) 2.材料一: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美国大片、NBA实况转播、日本动漫画、韩国偶像 剧、网络游戏„„争夺人们眼球的文化撞击每一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有人疾呼“狼”来了。 材料二: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目前已有80多所(在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落户)。另据消息,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100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中国文化正在风靡世界。 (1)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材料一中“狼”来了的现象? 我们既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要自觉抵制别的国家腐朽思想和低级庸俗文化的侵蚀。

(2)材料二中,“中国文化正在风靡世界”给我们应对“狼”来了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国家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在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不断扩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面对“日潮、韩流”?

中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面对“日潮、韩流”,我们既不能盲目排外,又不能全盟吸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并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坚守、关键是发展和养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第5篇: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比保护古建筑、古民居、古老手工技艺更急迫的是抢救乡村的农耕记忆,那些只存在于村民头脑中的碎片化历史记忆是重新凝聚村庄、确立他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纽带。抢救乡村的农耕记忆的积极意义是( ) ①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②集中展示民族文化与表达民族情感

③促使乡村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 ④研究乡村文明演进和展现乡村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会时发表演讲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一致的是( )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④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仁川亚运会上,卡塔尔女篮队员坚持佩戴头巾参赛,被直接判负。卡塔尔队愤然离场,表示:“我们不能摘下头巾,这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处于安全考虑,国际篮联禁止球员佩戴头巾上场。而在国际体坛,足球、板球等项目为尊重宗教习惯,近年先后取消了运动员不得佩戴头巾的禁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③发展先进文化,就必须抵制、改造落后文化

④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是消除文化隔阂的重要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西南首秀上,有“威尔士民谣王子”之称的音乐家The Gentle Good专程来蓉,与本地音乐家同台,用威尔士语和中国传统乐器演绎以李白生平为主题的专辑《不朽的诗人》,为成都市民献上一场中英文化碰撞、融合的盛宴。这说明 ①文化逐步融合,走向同一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鉴相互交流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5、目前,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产品中,“送出去”(政府性质交流)的多,“卖出去”(商业性质)的少。要加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度,不仅要提高“送文化”的质量,更要探索将文化“卖出去”的经营之道。为此,我们应该( ) ①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②增强文化创造力,优先考虑经济效益 ③挖掘国外文化资源,凸显他国文化特色 ④选择恰当表达方式,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

1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D.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7、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

8、“八闻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兼容并蓄,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地域人文景观。这有利于

①闽南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③繁荣闽南文化,推动闽南文化走向世界 ④文化在相互借鉴中消除差异,渐趋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互联网

①改变文化资源传递的手段,催生社会变革 ②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 ④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5年7月4日,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司遗址”见证了古代中国对多族群聚居地区管理和多元文化保护的独特智慧。“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有利于

①植入国际理念,消除民族文化差异 ②研究人类文明,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保护文化资源,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④获得国人认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材料一:中西交往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广交朋友,兼收并蓄,这正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强劲的交流势头,日益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化格局。

材料二:我国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材料三: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为了在国际、区域和国家各个层面保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制定并通过了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构成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国际法律体系的骨干公约。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重视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

D %初中物理czwl.cooco.net.cnd 【解析】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抢救乡村的农耕记忆,有利于研究乡村文明演进和展现乡村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使乡村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选D;①强调了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与材料主旨无关;②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考点定位】文化多样性 C 【解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习近平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故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故入选。①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文化创新,故排除。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强调传统文化的特点,故排除 b初中Net化学czhx.cooco.net.cnb 。

【考点定位】尊重文化多样性 D @c oo co .ne t.cn组 卷% 【解析】

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强调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故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取消运动员不得佩戴头巾的禁令,说明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是消除文化隔阂的重要途径,故入选。①选项观点错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让步,故排除。③选项观点错误,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而不是抵制、改造落后文化,故排除。 【考点定位】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 D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具有多样性,故①中的“走向同一”错误;英国音乐家与我国音乐家同台演绎以李白为主题的专辑《不朽的诗人》,“为成都市民献上一场中英文化碰撞、融合的盛宴”,说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交流,也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②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没有体现文化多样性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故④与题意无关。答案选择D。 考点: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B 【解析】

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探索将文化卖出去的经营之道,我们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满足不同受众需求,故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探索将文化卖出去,我们应该选择恰当表达方式,用心讲好中国故事,故入选。②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探索将文化卖出去并不是优先考虑经济效益,故排除。

3 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探索将文化卖出去与挖掘国外文化资源无关,故排除。 #免费Q.cOoco.Net.cn提问中心f 【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交流 C g可圈可点组卷cooco.net.cna

【解析】

试题分析:“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C当选;A不选,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属于无关选项;B不选,材料不涉及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D不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考点: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C当选;A不选,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属于无关选项;B不选,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观点错误;D不选,不属于根本原因。故答案选C。

考点: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ooco.net.cN& A 【解析】

acooco.net.cn@

试题分析:“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兼容并蓄,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地域人文景观”说明闽南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同时这也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故①②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不符合题意,排除;④中的“消除差异,渐趋融合”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文化交流 D 【解析】

试题分析:“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说明互联网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故③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互联网并没有改变文化资源传递的手段,排除;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文化传播 d可圈可点组卷网cooco.net.cng C 【解析】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研究,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保护文化资源,维护文化生态平衡,故②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各国的文化差异应该尊重而非消除,排除;④夸大了“土司遗址”申遗成功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初中Net化学czhx.cooco.net.cnf

4 考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分)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要求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要重视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我国之所以重视保护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是由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所以学生可以从文化多样性地位角度,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所以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从文化多样性的作用角度分别指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e可圈可点组卷网cooco.net.cnf 考点:文化的多样性。

第6篇: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教材28页至33页,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题“世界文化多样性”,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 其中“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丰富的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 。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和保存不同文化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世界有许多辉煌的文化成就和著称于世的文化遗产。在“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教材内容中 有许多关于文化的论述和概念。其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课教学要抓住这一重点,讲深讲透。

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要结合教材、配合探究性活动,采用小组讨论、资料分析、拓展内容以及思考题、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共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表现极其价值) 难点: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要性)

【教学经过】 单元导入(见笔记)

播放本课主题曲:《我和你》

师:这首歌大家应该都熟悉,我们知道它是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之前,为了这次申办成功,国家及北京市可以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当时,北京市还曾特意邀请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一部宣传片。这部宣传片介绍了北京的天坛、长城、天安门等名胜古迹,表演了太极拳、腰鼓、风筝、京剧等民俗文化及立交桥、国际贸易中心、火车站、飞机场、成千上万的北京市市民等城市风貌。该宣传片仅仅用了几分钟,但是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在申办奥运活动中多次播放,受到好评,为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起到推动作用。

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在宣传片中拍摄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服饰?(其目的是什么?)

介绍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服饰„„其目的就是为了介绍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对中国举办奥运会感兴趣。 那么奥运会体育运动和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什么还要介绍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国民族服饰呢?他们和民族文化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走进异彩纷呈的文化世界。

一、 异彩纷呈 交相辉映

师:(我们讲)不同的体育项目、建筑艺术、语言文字,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本上(28-29页)的3组图片。看看你对这些图片的内容了解多少。

分析:第一组图片,给出了3个体育运动项目。(书本28页文字)正式列入奥运会的。。。。。 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起源于公元前776年。迄今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古希腊各城邦之间常常发生掠夺和战争,而组织体育比赛的目的是消除隔阂、增进友谊、和平,于是便诞生了古代奥运会。当时的运动项目有五项全能、赛跑、拳击、摔跤、(拳击和摔跤是混合运动)、四轮马车赛跑和骑马。项目非常少,而发展到今天已有20多种运动项目列入其中。

我们讲文化,为什么要提体育运动,体育和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先来看看28页列举的几项体育项目。

击剑(西方传统的运动项目)

“击剑”一词来源于“防卫”,意思是“防护”。公元1500和1800年之间,在欧洲流行。过去把击剑作为一种高尚的爱好。还用击剑进行决斗。现在击剑被当作娱乐活动。击剑在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上列入比赛项目。 跆拳道

起源于韩国的手脚并用的搏斗技巧。跆拳道和日本的空手道、中国的武术相似,在韩国十分普及。跆拳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自卫武技。1986年跆拳道列为亚运会比赛项目,1988年奥运会列为表演项目。

武术

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在演练方法上注重内外兼修,演练风格上要求神形兼备,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技击术的运动特点。

除了这些,世界上的体育项目还有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体育运动,它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之中,并且深刻的反应着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现象。所以,体育和文化密不可分。当然,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到今天,也已不仅仅是体育上的竞赛,它还是一种文化——奥林匹克文化

二组提供了三种典型的建筑。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是立体的文化。世界建筑充满了文化色彩。每一个典型的建筑,都包含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例如:

故宫

故宫是中国建筑史上杰出的代表。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5间,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整体建筑显示了对称的结构,体现的的是皇帝的威严,以及震慑天下的皇权意识。三大殿的命名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故宫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建筑精美,收藏有许多的稀世文物,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的精华。

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建筑,体现了古代印度历史,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宏伟壮观,以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始建于1631年,宏伟壮观,结构严谨。整个陵园呈长方形 ,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 。陵墓东西两侧屹立着两座形式完全相同的清真寺翼殿,都用红砂石砌成,以白大理石碎块点缀。关于泰姬陵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和传说,优美的建筑和浓郁的印度文化色彩成为各国游客心神往的旅游点。

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杰出代表,祭祀诸神之庙,以祭祀雅典娜为主。神庙被48根列柱所环绕,为公元前440年所建。神庙的主体为两个大厅,两旁各倚一座有6根多立克圆柱的门厅。该庙是希腊人追求理性美的极致表现。柱身看起来等宽,实际上是中间略粗,柱子看起来垂直,其实越外围的柱子越向中间倾斜。整个神庙体现了黄金分割的原理,体现了希腊传统的文化色彩,称得上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希腊国宝”。 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演变中,中国、印度、希腊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化,为今天的人留下了大量的宝贵文化遗产。可以说,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文化内涵。世界各式各样的建筑都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异彩纷呈的特色文化。

三组提供三种语言文字。

同样,文字作为文化的一种基本载体,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现象。中文书籍中,人们使用汉语拼音,而西方欧美国家大多是英文刊物。除此之外,还有俄语、法、日、韩语等上千种语言。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语言各具特色,反映着不同民族的文化。

所以,体育、建筑、语言以及课本上没列举到的,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等,它们往往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不同民族异彩纷呈的文化。而正是这些异彩纷呈,具有鲜明标识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多样性的世界文明与文化。尤其从民族节日和民族文化遗产中,人们能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即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1、民族节日 a、 形成: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29页)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等。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b、作用:而庆祝这些民族节日,就成了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例如:过春节,我们中国的农历年,正月初一。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29页)

而大多数西方人眼中最重要的节日恐怕就是圣诞节(12.25,耶稣诞生日)。它是西方国家一个全民性的节日。这一天。。。。(29页)

除了以上两个最大特色的节日,还有很多其他民族的节日,如:我国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美国:感恩节

英国:复活节

巴西:狂欢节。。。 而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着不一样的起源和庆祝方式,它们反映着不同民族文化的风土人情。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师: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遗产

2、 文化遗产

阅读课本30面内容,思考: a、含义(相关链接)

例如:中国的长城、故宫、古典园林; 埃及:金字塔; 意大利:比萨大教堂 b、 地位和意义:课本30面 ⑴⑵ c、 保护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岁月侵蚀,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正面临被毁坏的危险,而这些遗产又是不可再生的。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0月16日召开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呼吁各国采取一致行动,保护人类的共同财富,并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加入公约国家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进行严格审定,将合格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设立保护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对列入名录的各项遗产有计划地实施保护措施。我国于1978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07年7月,我国已有35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名录。

过渡:好,以上,通过第一部分内容,我们从体育、建筑、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且知道文化的多样性集中体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那么,文化的多样性究竟指什么呢?我们该怎样看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呢?

二、 透视文化多样性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文化五彩纷呈,交相辉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这就是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A、文化多样性

1、 内涵:课本31面。

问:世界文化为什么会呈现出多样性呢?

2、原因:课本31面(下面)。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居住的环境不同,需要面对不同的气候、地形和水源条件,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人口规模、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会存在差异,并且影响到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习俗、艺术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就世界范围而言,有中国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国家而言,如中国,则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3、 表现:

文化多样性,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语言、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礼仪禁忌、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绚丽多姿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甚至一国的民歌中也能够反映一个国家不同的文化特色。例如:课本31面提到的. 那么,我们讲,表现在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不仅仅表现为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而且还表现为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性格的多样化。如:德国民歌。。。。P31

师:以上是我们讲的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它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即世界文化是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所以,我们说,文化不仅仅属于某个民族,它也属于全世界。即

B、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首先,我们讲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有共性存在。即:

1、 各民族文化有共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人类文化,都是以民族文化的形式而存在,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例如;各民族文化中,都有语言文字的使用,都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都存在不同形式的文学艺术。。。。。只不过它们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这是各民族文化存在的共性。

同时,由于各民族间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各民族间文化又存在差异。这是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即

2、 各民族文化有个性 因此我们说,

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只有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②文化又是世界的。。。。P31 总而言之,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都应当是平等的。

那么既然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我们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就是:尊重各民族文化。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师:想一想:历史上,人们对待异文化的态度都有哪些?

可以说,历史上,人们对异文化的态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虚心学习不同文化、与异国平等交往的例子,如唐代玄奘西天取经;也有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的情况,如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文明的怀疑;还有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现象,如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态度是:P32

1、态度

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呢?

2、 原因:

P32有一个关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的探究活动,列出了三届奥运会的会徽。

奥运会在不同的国家举办,每一届奥运会都有不同的会徽,在会徽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创意和不同的文化印记。例如:2008年奥运会会徽P32.(介绍) 所以,通过不同国家设计的奥运会会徽看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是由多样性的文化组成的,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独特魅力,应该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的多样文化。

关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我们课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①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举例: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民族文化。举例:中国儒家思想,注重个人的自我德性修养,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思想,孟子注重仁义并举,为了实现仁的理想,主张“舍生取义”。在儒家道德的熏陶下,中华民族的无数崇道贵德的志士仁人躬身践行,以仁爱为核心,不断衍生出许多道德性的规范,如宽恕、节俭、礼让等。这些传统美德,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奥林匹克运动为什么会从希腊走向世界?其主要原因是这种体育精神和民族文化得到了整个世界的认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如古代两河流域。。。。P31。可以说,正是各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我们讲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就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3、 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这要求我们:P33

4、 帕特李莫尼托

含义,来源

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P33 同时,这个小图标告诉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单是口头上的承认,还要认真加以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不使其走向消亡。

作为中国青年应该为保护世界遗产做出贡献。 结束语:(1分钟)

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要求。

第7篇: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文化的共性与个性)P

31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尊重)

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因: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 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传播的途径

重要途径有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另外如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的手段

传媒:历史上的传媒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

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即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介。

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大众传媒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传播

1、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3、文化传播的意义: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的向外辐射与传播,为中华文化的

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怎样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1)尊重文化多样性应坚持的正确态度

• (2)尊重文化多样性应坚持的原则、要求

• (3)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

成果,又要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传统文化的特点

继承性:

• ①传统习俗(风尚、礼节、习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②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③传统文艺(文学、戏曲、绘画等)——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④传统思想(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等)——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相对稳定性:基本特征稳定,内涵因时而变

• 鲜明的民族性: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

带。

顺应变动性(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 如果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

积极作用;

• 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

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正确区分文化、传统文化、先进文化。

•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

观。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文化形态的反映,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对经济和社会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7、对待传统文化就是继承吗?

•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三点:继承(取其精华)、批判(去其糟粕)、创新(推

陈出新)。

• ②对待传统文化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态度: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

8、对待外来文化就是排斥?

• ①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三点:吸收(取其精华)、批判(去其糟粕)、创新(洋

为中用)。

• ②对待外来文化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态度: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

第8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华池一中 思想政治教学案 主备人:张明星 审核人:李成汉、封富祥 【追问深思】

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识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涵义;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原因;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体会不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能力。运用所学的道理分析说明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

3、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我们应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教学难点】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教材解决教学案预设问题,教师通过教学案素材及列举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升入理解深掌握本课重难点,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课易错混淆的知识点及练习题,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课本知识,巩固提升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自问引思】 阅读教材P28-P33完成下面问题: 1. 如何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2. 怎样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来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 你是如何认识文化多样性的? 4. 你是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性又是世界性的? 5. 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

6. 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互问明思】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或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28-P29,思考下面的问题。(初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 探究二:你知道我国和外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选择其中一个传统民族节日从其形成、作用方面谈谈你的认识?(国人过“洋节”你怎么看?)

探究三:说一说你知道那些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 思考:为什么要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对于这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有人反对进行抢救,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辨析: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吗?”

材料一:阿富汗塔利班最高首领奥马尔2001年2月27日下令摧毁全国所有佛像,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最高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扬大佛。塔利班的这一决定震惊全世界,并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

巴米扬佛坐落在距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北230千米海拔2500米的高原上,由两座分别高达53米和58米的石雕佛像组成。这两尊佛像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后来,根据2001年3月的消息,佛像已全部被毁。 议一议:塔利班政权炸毁本国佛像,为何会遭到全世界的反对?

材料二: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昆剧、京剧、粤剧等民俗艺术不时要面对观众流失、传统剧目失传、演员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然被拿来文化的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冲得七零八落。 思考:如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呢? 材料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切问成思】

【作业布置】学业分层测评

(三)

第9篇: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生版)

【高考真题剖析】

(2012全国新课标卷)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北京卷)26. 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虎的内涵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2012天津卷)11.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 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 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2012海南卷)17.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般形层,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典题探究】

【例1】[2011•福建卷]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变式精练】

1.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2.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典题探究】

【例3】[2011•山东卷]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精练】

3.“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易错全面排查】

【易错点1】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文化应该统一,不需要多样性 1.以下分别是2002年釜山亚运会、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这些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表明( )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先进文化具有时代性

【答案】A

【易错点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将(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使我国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C.会失去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削弱民族的凝聚力,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D.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易错点5】 文化交流就是要实现文化的融合

5.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中意两国政府在意大利举办了“中国文化年”,这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也是双方推进务实合作的最佳机遇。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文化年”,是( )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互相尊

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课后巩固训练】

【能力提高训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中秋、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 ) ①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优秀传统民俗 ②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新的乐趣

③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表达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 ④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知识点】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入乡随俗表明了( )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通性

【知识点】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5.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10月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众传媒已经取代旧传媒

C.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6.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本国文字就能够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中国的媒体却出现很多的诸如悄然入校的TQC现象,还有“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在呼吁国内媒体( )

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B.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C.需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知识点】四: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7.丝绸之路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连接在一起。这种文化传播途径是(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亲朋聚会 D.教育活动

8.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

【知识点】五: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9.比尔·盖茨曾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 )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10.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在日华侨、留学生与在大陆的家人失去联系,为了寻找他们,他们的家属用微博发布了寻人消息,而众多网友纷纷参与进来,一场“微博寻亲”活动正在开展。“微博寻亲”的兴起是因为 ( )

A. 微博作为一种交流平台,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最有效的寻人途径

B.微博依托网络技术,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C.微博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

D.微博原创性、便捷性日益凸显 

【知识点】六: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

13.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将于2014年申报世界遗产,并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申报失败将永久失去申报资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解析】本题设问明确,要求回答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从文化遗产的涵义、地位、意义等角度作答。

1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演讲中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

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 (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材料、调

【拓展冲刺训练】

1.2011年12月13日,黄山纪念入选世界双遗产21周年。20多年来,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黄山风景区自觉遵守《世界遗产公约》,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世界遗产地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遗产教育的典范和标杆。文化遗产( )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2012•洛阳质检] 世界上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民族文化都应受到尊重,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体现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各国文化差异性的原则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各国文化发展独立的原则

3.[2012•济南模拟] 2011年10月,在第63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确定一组体现这一盛事的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 A.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播 文化交融 文化平等 C.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繁荣 文化创造 文化渗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 ) 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6.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1年7月15日,在介绍中国文化、艺术、科技、自然风光和人文名胜的短片《感知中国》中,中国驻新西兰使馆首次公众开放日活动拉开序幕。100余位来宾欢聚一堂,共享了一场中国文化的盛宴。本次活动的举办( ) ①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能够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有利于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增进新西兰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④能够促进中新文化的融合,消除中新文化之间的差异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9.【北京市丰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10.【北京市丰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北京市西城区2012届高三期末考试】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讲了这样一个小尴尬: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回复的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直接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由此可见( )

A.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B.应当认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D.经济往来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

上一篇:教师月考核表下一篇:环保演讲稿之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