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员核心训练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田径运动员核心训练

浅谈基于运动生理学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

摘 要 运动生理学是运动人体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是高校体育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性科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办学水平在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基于运动生理学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田径运动水平是一个高校体育实力强弱的重要体现,田径运动是其他运动项目产生和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各种体育运动的开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那么,基于运动生理学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开展会对运动员的田径水平有什么影响,这是高校田径运动队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高校 田径训练

随着体育精神的传递,人们对体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国在世界上也成为了体育大国,田径运动是体育的根基,田径运动包含的项目非常多,随着教育改革的普遍实施,高校对体育可也非常的重视,不仅增加了资金投入,而且在师资的引进和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观。本文基于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和高校田径训练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提高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水平,旨在能够为高校的田径运动训练提供一些帮助。

一、运动生理学的解析

运动生理学与人体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等学科一样,是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基础[1]。我们学习运动生理学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能力,探索人体运动的生理原理,得出科学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从而快速掌握先进运动技术理论指导田径训练。同时研究体育运动促进人体机能发展的规律,并提出适合人体生理特点的科学训练内容和方法,为增强人民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服务。

二、“条件反射”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运动中一切运动技能的掌握,实际上是机体对条件做出的反射。例如,在跳高动作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动作进行详细的讲解、简单地示范,使学生对动作产生初步印象和概念,老师再按顺序把预备姿势―助跑―起跳―过竿―落地等动作给学生示范2-3次,让学生模仿练习。学生通过视觉判断助跑距离和过竿高度,同时感知起跳后身体腾空的方位,逐渐在练习中体会肌肉和关节活动幅度,使内脏活动的刺激等引起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经过反复训练,会使学生的感觉中枢与动觉细胞暂时发生联系,建立一系列条件反射,使学生学会和掌握跳高动作。因此,把学过的运动生理学知识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充分运用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三、“极点”现象在中长跑项目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经常进行长跑锻炼的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在锻炼一段时间过后,常常会感到胸部发闷,呼吸困难,肌肉无力,动作缓慢,精神低落,简直不愿再继续运动下去,有的因此而中断练习和比赛[2]。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种病理现象。研究证明,这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中称之为“极点”。“极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起跑的速度过快,内脏器官的代谢与肌肉运动不协调造成供氧不足,乳酸性代谢物在血中堆积,导致呼吸循环系统工作瞬间失调,出现动作缓慢无力的现象。“极点”现象产生的时候,应放慢速度继续坚持运动下去,有意识地进行深呼吸,内脏器官的活动就会增强,供氧量增加,乳酸就会得到氧化,“极点”现象也会逐渐消失,运动能力会随着极点的消失及时的增长起来,在运动生理学上被称为“第二次呼吸”状态。在教学中将运动生理学知识融到运动训练中,让学生正确认识出现的“极点”现象,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提高机体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为提高教学和训练效果服务。

四、“超量恢复”规律在田径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在田径教学和训练中人体中各组织的能量都在不断消耗。但运动结束后物质能量又逐渐恢复到原始水平。运动生理学把这种规律命名为“超量恢复”规律。这种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与训练中,运动量与物质消耗成正比。超量恢复的时间与超量恢复的效果也成正比。据此规律,运动量训练一直是提高人体机能重要手段。但是运动量训练必须在超量恢复后进行,不能进行超负荷运动,超负荷不仅会给人体带来极大的负担,而且运动效果也会越来越差。掌握超量恢复的有关知识对运动生理教学与训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五、“间歇训练法”在田径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各项运动训练之间有严格规定了休息时间[3]。在体育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研究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心脏每一次跳动输出血液的数量都不是当前运动所需要的量,基本上达不到运动的需求。而是在运动后的恢复期输出血液的数量才是最多的。这就表明对心肌力量的有效训练主要在恢复期内,根据这一现象人们制定了田径训练的“间歇训练法”。

六、结束语:

以上三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运动生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性的科学,而且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在现代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体育教师、教练员如果能将掌握的运动生理学知识运用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和运动成绩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体育教学和训练比赛中还可以利用心电、呼吸、肌电等遥测仪器,将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大量的运用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为提高教学和训练效果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德生.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J].中国论文网.2013(03).

[2] 吴庆军.系统训练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3(09).

[3] 程兵.田径训练观念创新——关于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06).

作者:朱爱华

第2篇:运动生理学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摘 要 运动生理学与人体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等学科一样,是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基础。我们学过的运动生理学其主要任务有:一是探索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原理和途径,论证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计划,研究迅速掌握先进运动技术的规律,为提高田径训练的技术水平服务。二是研究体育运动促进身体机能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中提出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体育锻炼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等,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服务。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田径训练 应用

一、“条件反射”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运动中所掌握的一切运动技能,实质上就是复杂的链锁的木体感受性的运行条件反射。例如:在教学生学习跳高动作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使学生产生了对动作的印象和概念。老师按顺序把预备姿势—助跑—起跳—过竿—落地等一系列单个联合动作给学生示范2-3次,让学生在以往学会的动作基础上或别人帮助下做模仿练习。让学生视觉判断助跑和过竿的高度,让学生感知起跳后身体空间方位,感觉肌肉、关节活动幅度以及内脏活动的刺激等引起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相应代表区,都按严格的时间和顺序产生兴奋和抑制,经过反复强化,使学生各感觉中枢都与运动区的动觉细胞发生暂时联系,建立一连串阳性和阴性条件反射系统,使学生学会掌握跳高动作。只有把学过的运动生理学知识充分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去,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中长跑项目教学、训练中“极点”现象的运用

从事长跑锻炼的人,可能都有一个体会,在跑了一段时间之后(特别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常常会感到胸部发闷,呼吸困难,肌肉无力,动作缓慢,精神低落,简直不愿再继续运动下去,有的因此而中断练习和比赛。甚至认为是一种病理现象。经过研究证明,它完全是一种生理现象,运动生理学上称为“极点”。“极点”产生的原因是开始跑的速度过快,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的需要,造成氧气供应不足,大量乳酸性代谢物堆积在血中,而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暂时失调,机能下降(呼吸太快、心跳太急、血压上升太高等)。这些暂时失调的强烈刺激传入大脑皮质即引起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使运动中枢中抑制过程占优势。而出现动作慢而无力不协调。因此,在中长跑项目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产生“极点”现象的时候,应继续坚持运动下去。只要适当减慢一些速度,有意识地加深呼吸,内脏器官活动就会加强,氧气供应增加,乳酸就会得到氧化,出汗时也会排出一些乳酸,血中乳酸含量就会减少,“极点”现象就会消失,运动能力就会增长起来,在运动生理学上被称为“第二次呼吸”状态。

在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把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知识融会进去,让学生正确认识出现的“极点”现象,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锻炼意志,增强体质,不断提高机体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为提高教学和训练效果服务。

三、“超量恢复”规律在田径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在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身体各组织的物质含量在运动过程中逐渐消耗,而运动停下来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逐渐恢复阶段,最后逐渐波浪形再恢复到原有水平。人们给这个运动生理现象,起名为“超量恢复”规律。这个规律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运动量愈大,物质消耗就越多,而运动后超量恢复出现的时间就越晚,而且超量恢复的效果更显著,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根据这个规律,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把运动量训练作为提高人体机能的有效方法,但是采用大运动量训练,必须在超量恢复的阶段上进行下一次训练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训练效果,如果在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候进行下一次训练,效果就差,甚至不能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如果恢复还未达到原有水平时就进行下一次训练,就有可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而出现过渡疲劳。如果把运动生理学知识以及变化规律、理论依据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运动训练中去,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学质量,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更为明显。所以“超量恢复”的学说已成为教学、训练工作中有节奏地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理论依据。

四、“间歇训练法”在田径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各项练习之间有严格规定的休息时间。有人在研究体育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时,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心脏每跳动一次输出血液的数量并不是在运动当时最多,而是在运动后的恢复期中最多。这就说明对心肌力量的训练主要在恢复期内。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制定了“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有以下生理特点:

(一)带有间歇的锻炼能完成更大的运动量

在中长跑教学训练当中,带有间歇的运动能比持续运动较省力地完成更大的运动量,而且循环、呼吸系统、物质代谢等机能也能维持较高的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有研究资料证明,让某运动员持续不停地进行一项运动(每lmin完成2160kgm的工作),只能坚持8min,总量为17280kgm。如果用同样的负荷,每活动30s后,休息30s,就可以坚持1h,总工作量为64800kgm。这个实验说明,有间歇的活动比持续的活动能完成更大的工作量。

(二)能有效地提高最大吸氧量

在中长跑教学中采用接近最快速度的练习时,由于运动持续时间短,而内脏器官有惰性,所以运动呼吸机能达不到最高工作水平,但在快跑停止后30s内,呼吸深度及肺通气量明显加大,吸氧量的快跑阶段明显增加,这是因为“间歇训练法”是不等呼吸功能完全恢复到安静水平又进行下一次快跑的。这样,对于呼吸功能就加强了训练。有调查资料证明:在中长跑教学和训练中采用速度快的间歇训练法进行训练比采用延长距离的间歇训练法能更有效的提高最大吸氧量。

(三)“间歇训练法”能有效的提高心脏功能。

有科学研究报导,曾对3000人采用间歇训练法进行训练,经过21天训练,发现心脏容积就比原来的平均增大了1/5。因此,在中长跑教学和训练中,应把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变化规律让学生掌握和了解,以加快运动技术的掌握。采用“间歇训练法”训练时,要求学生和运动员按照规定的速度跑完一定的距离,使心脏的跳动达到170-180次/min,而后进行一定距离的轻松跑,直到心脏的跳动恢复到120—140次/min,再进行下一次快跑。这些训练方法在中长跑、游泳、滑冰等项目中已广泛应用,并且获得了显著效果。把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充分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决不可忽视。

从上面的几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运动生理学不光是一门理论性的科学,而且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中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体育教师、教练员如果掌握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运动生理学知识,并运用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实践,就能使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更加符合客观规律,获得更好的教学和训练效果。

在現代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高科技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许多项目上,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运动成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手段和训练方式上也有很大的改进,仅凭借四肢发达和个人经验已不足以取胜,还必须依靠科学的训练、器材的改进、技术的突破以及先进的体育思想指导。有的国外专家预测,知识广博的科学家将驾驭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被具体引申为“体育教育科学”、“锻炼科学”、“训练科学”等。当前国内外体育科研领域中正在大量的进行心电、呼吸、肌电等遥测仪器、监测器等已都研究成功并已运用在教学、训练比赛中,随着这些技术的大幅度突破,必将使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体育教学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陶景脆等.学校体育大辞典[M].1994.12.

[2] 体育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

[3] 张林,郭成古,等.简明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4] 冯炜权,翁庆章.血乳酸与运动训练应用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作者:郭军强

第3篇:基于人文素质理念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探究

摘 要:科学的高度分化与各学科的高度综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求人文素质与科学教育的共同发展。田径运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怎样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田径运动训练的有机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教育、科技及社会发展的教育训练模式是当前高校体育工作中共同关注的一大课题。从田径运动训练中蕴含的人文素质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人文素质理念下实施田径运动训练的有效途径,以期为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 田径运动训练;高校;人文素质

前言

田径是一项历史久远的体育项目,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支柱项目,其他各类运动项目都是由田径运动项目发展、演变而来的,可以说田径是所有体育运动的起源与基石,作为最为古老的运动项目,田径运动必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田径运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一直以来,体育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运动训练方法、竞技价值、健身价值方面,而甚少关注田径运动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忽视了教育本身的育人功能。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科的专业化和学科之间的融合性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一个专业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撑,所以高校培养出来的田径运动人才也必须实现全方位发展,除了掌握田径运动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多了解其他专业领域知识,以提升自己的综合性素质[1]。

1田径运动训练中的人文素质内涵

人文素质是人的精神的外在表现,是个体对自身尊严、价值、权益、需求、理想的思考与追求,也是个体自觉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原始的身体活动就不会得到升华和提高,竞技运动也就更无从谈起。人文素质强调个体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能动作用,将人文素质理念用于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实际上就是要求突破过去以训练为手段,对个体进行单纯生物学改造的体育教育观念,其认为田径运动训练应当结合文化、教育相关内容,将训练过程作为育人的过程,既“育体”,又“育心”。人文素质理念下的田径运动训练,能够塑造运动员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培养运动员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竞争意识,磨炼坚毅、果敢的精神品质[2]。另一方面,人文素质理念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其会尽可能地满足每名大学生田径运动员的身心需求,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2 人文素质理念下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

2.1训练体系单一

在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口号后,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地进行体育教育改革,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在传统训练模式的长期影响下,田径运动训练改革的进展也较为缓慢,出现了改革实践远远落后于改革理论的现象[3]。目前,多数高校的田径运动训练,都还是以竞技训练为主,训练侧重于项目自身的分类,对运动员身心需求的关注则较为缺乏。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主要为运动水平、运动技能的提升,忽视了运动员情感、能力的发展。

2.2 训练方法缺乏科学性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体系的单一与落后,必然会制约训练内容,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训练体系未变革,就难以从源头改变,从而使新的训练方法流于形式,在本质上与传统的训练方法无异,缺乏科学性。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仍遵循“队员绝对服从教练员,行动要统一”的传统原则,训练方法方面虽然引入了新的训练模式,却仍未对运动员的自主发展需求引起重视,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只是一个纯粹的信息吸收者和口令执行者。在这种训练模式下,不但无法激发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会影响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最终让田径运动训练变为一项枯燥、死板的机械操练。

2.3 训练评价过于注重运动成绩

对于高校体育教育而言,大学生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评估该校体育水平、运动员水平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所以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体育水平,往往会加强运动员的技能及身体素质训练,只关注运动竞赛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运动员在其他方面的进步与提升。总体来看,目前高校的田径运动训练评价还不够人性化,对运动员的评估不够全面,这样除了会削弱一些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外,还会对“以人为本”教育模式的开展、实施造成不利影响。

3 人文素质理念下的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模式分析

3.1 建立以提升人文素质为中心的教育训练体系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当前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时代下,既有的体育教育训练体系已明显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需要,所以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寻找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构建一套全新的教育训练体系,以指导体育教育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主要改革方向,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也必须切合“以人为本”这一教育思想,而人文素质教育正是贯彻这一理念的科学教育模式,所以高校田径运动应当建立以提升人文素质为中心的教育训练体系。新的教育训练体系必须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指导思想,在训练中重视体育文化的传播与熏陶,训练内容要遵循个体差异来设置,同时还要增加运动员自主选择的训练内容。

3.2 关注运动员的各方面发展情况

一直以来,高校田径运动训练都简单地将比赛成绩作为评价训练成果优劣的唯一标准,评价方式的片面性,必然难以促使运动员实现全面发展。为此,要实现运动员的全方位发展,就应对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将评价主体从过去的教练员转变为学生与教师的综合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要从过去的“只看成绩”转变为综合素质的评估。另外,在评价过程中也要重视个体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差异,以及个体的努力程度等,增加对运动员创造性、独立性等能力的评估。

3.3重视田径运动员的主体作用

真正科学的体育教育方法应当是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化要求,使其人生观、世界观免受不良社会因素影响,将其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个性体”[4]。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的训练意识、习惯、态度及运动能力。在训练方法方面,应当从多个角度来思考,突破传统训练方法的思维局限,除了要考虑到怎样教会运动员掌握各项运动技术,提升技能水平,更要给予运动员更多的人文关怀,以激发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

3.4 注重教练员人文素养的提升

要提高大学生田径运动员的人文素质,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练员队伍,其是顺利开展人文教育的根本前提。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接触最为频繁,其人文素养会通过自身言行传达给运动员,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运动员的思想、行为。一般来说,高校体育教练员在科研和教学训练方面的专业素质都较高,但长期以来受“重技能、轻人文”体育教育理念的感染,不少教练员都未对运动员人文素质的教育引起重视,所以要真正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广大的体育教练员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所以要提高高校田径运动员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先提升教练员的人文素养[5]。

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内容,其在“育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不仅能促进高校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让运动员在学习、提升运动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精神品质,以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春风.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田径项目边缘化现状及对策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392-393.

[2] 张秀玲.高校体育田径课外训练的对策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3,(31):177-177.

[3] 李长沙,廖金林.田径比赛的体育展示及意义阐释[J].安顺学院学报,2013,15(5):82-84.

[4] 李骥,郭金荣.情感教学对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田径课教学的影响[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1,(6):109.

[5] 孙克诚.我国体教专业田径教学内容存在问题及选择探析[J].赤子,2013,(11):91-91.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吉林长春130111)

作者:迟永辉

第4篇: 中学生田径训练论文田径运动训练论文

中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在多年对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与教学的实践中发现,运动损伤一直是业余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学生经常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影响到训练计划与任务的完成,特别是体育高考前损伤而导致不能如愿考上理想的体育院校。我们在对学生在田径业余训练中发生的运动损伤的处理往往是被动的,没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本人通过多年来对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中经常出现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发生规律,为了减少这种损伤的发生而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以保证业余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田径训练 运动损伤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哈尔滨市区及周边10所中学的体育高考生,共96人,其中男生71人,女生25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期刊网检索和查阅大量的关于中学生业余训练中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做理论支撑与参考。

1.2.2 问卷调查

以普查校医务室病历卡记录与运动训练登记卡纪录为主,问卷调查和个别访问相结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业余训练损伤发生率

所有参加田径业余训练的学生中有高达56.25%人受伤(见表1),这从侧面反映出在目前的中学业余训练中,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比较严重,很多学生由于学生本人或者教练员的疏忽等原因导致损伤,致使训练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或者难以继续下去。

2.2 中学生业余训练运动损伤的日期

在54例运动损伤中(见表2),有两个区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高峰期,有21例发生在3月,有19列发生在4月,分别占了24%和22%。3月、4月是业余运动训练损伤的高峰期,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①体育高考生面临体育术科考试,训练任务重,心理压力大。

②气温逐渐升高,一部分肌肉开始放松,一部分肌肉还处在冬眠僵硬状态,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而易造成损伤。

③加之这一时期为迎接各级竞赛,抓紧了各专项练习,尤其是田径专项容易造成损伤。第三个运动损伤高峰期发生在11月,占9.2%。这一时期所发生的运动损伤,究其原因有:首先,由于这一阶段运动量逐渐加大,学生训练水平跟不上,难以适应大运动量与大强度的训练;其次,这一阶段是运动竞赛高峰期,有迎新篮球、排球赛、有市篮球、田径运动会、有校级田径运动会等,这些学生均属班、年级的

体育尖子,赛事多,身体比较疲劳,容易造成损伤,再次,天气由暖变凉,气温下降,肌肉僵硬,准备活动时间相应要长一些,但师生又容易忽视;最后,由于中学阶段全力抓文化学习,训练时间不足,师生均不想失去这以赛代训的时机,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2.3 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运动损伤部位

从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运动损伤的部位情况来看(见图1),其损伤的多发部位是腰背部、腿臀部和足踝部位。其主要原因有:田径运动中的跑、跳、投等运动项目对人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腰部、腿部和脚踝关节要求较高,如果学生的基础训练不牢或者运动负荷过大就会引起损伤,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加强对学生力量素质的练习。

2.4 导致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损伤的原因

导致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种类,通过调查得知,导致哈尔滨市及周边中学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一是,准备活动不充分,由于哈尔滨地处祖国北部,一年中半年以上气温较低,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会使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进而导致在训练中出现动作不协调或者局部用力过大导致损伤的发生;二是运动负荷过大,很多教练员在训练中急于求成,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普遍性和针对性问题,很多训练计划都是针对训练好的几个人设计,进而导致相对素质差的学生很难适应教练员的负荷要求,在疲劳中勉强完成技术动作,进而导致损伤事故的发生;三是学校的场馆设施条件导

致,很多学校重视的是文化课教学,很少有领导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怎么样,这样就使得学生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购置力度降低,学生仅用一些简易的器械进行练习,再加上没有很好的场地条件使得学生经常在过硬的地面跑步,很多学生脚踝和胫骨就会受伤。

2.5 解决措施与方法

通过对哈尔滨市及周边各中学代表队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抽样调查统计,其结果显示出: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发生损伤的比例较高,所发生的月份是

3、4和11月份,多发生的部位是踝部、腿臂部和腹背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以避免学生损伤的发生。

①对于刚刚参加训练的新学员要以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为主,同时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学生灌输体育保健方面的知识传授。

②对准备活动方面应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气候条件相对较冷或者恶劣天气时,同时要加强易受伤部位的防护。

③科学的安排针对不同参训学生的训练负荷量和强度,深人了解每个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做到负荷量和强度的制定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④加强对学校场地与器材的管理、维护、包养和完善,教练员应多动脑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训练条件,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杜绝致伤隐患。

⑤每次训练课结束后,应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放松,减少或降低运动疲劳,使学生身体放松,轻松的投入到下一次的训练课中。

参考文献:

[1]高顺生.实用体育保健[M]湖南师大出版社,2003年.

[2]崔和明等.湖南师大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文学学报(自然版),2008年.

第5篇:田径训练让运动员快乐起来

[摘要]体育中的快乐学习同样代写论文也能应用到田径训练中。业余体校体育训练是体育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提高业余体校田径运动成绩,让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能积极主动参与是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快乐训法在训练中的应用,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效果比较好。

[关键词]业余体校 快乐训练 田径

1 前言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与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和每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使学生能自主地、欢乐地从事体育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的与任务的手段,而且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和丰富情感作为目的,因此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有利于发展体力与智力,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快乐体育在业余体校训练中也可以应用,我们称它为“快乐的训练法”,是指在日常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在安排练习内容和方法时能使运动员愉快地接受,让运动员在训练中要刻苦但不疲劳,学中有快乐,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业余体校的学生大多在青少年时代,身体发育旺盛时期,具有活泼、好胜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比较单一,运动技术不稳定,如果在训练中方法不当,可能使运动员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训练中采用传统的练习方法的同时,要改变训练方法,笔者经常用快乐的训练的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 业余体育快乐训练的应用

2.1训练中既要严格又要调节快乐气氛

在训练中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必要的,但教练员过于严厉,使训练紧张,反而压抑了运动员的个性发展。教练员要多关心和爱护运动员把他们当朋友和知己。在训练中教练员要用赞美的语言鼓励学生,用幽默的语言来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少用批评讽刺的语言去刺激他们,不要把发脾气、斥责甚至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带入训练之中。要让学生在训练中感觉教练员既严肃又慈祥可敬,帮助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时树立自信心,身心愉快地投入到训练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日常的训练中,经常会碰到运动员水平不

一、接受能力有差异,在学习一个新动作时,就会出现一时难于掌握的现象,这时教练员就要有耐心、细致地分析其原因,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如“你真笨”或“你的动作太差”,甚至动手体罚学生,其结果会导致运动员产生逆反心理,产生不想练等现象,所以教练员的言行举止十分重要。在训练中教练员、运动员只有好的心情,才会有好的结果,在训练休息期间要善于用幽默的“玩笑”来调节运动员的疲劳和紧张情绪,使之起到精神放松的效果。

2.2训练手段多样化

2.2.1音乐法

音乐能调节紧张情绪,缓解疲劳,起到放松肌肉和加强动作节奏感的作用,如在中长跑训练的准备部分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使学生在准备活动时提高兴奋性,在整理放松阶段,可选择节奏柔和、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消除疲劳,享受音乐,娱乐身心。

2.2.2辅助法

中长跑比较单调,如果单纯的重复跑、跳练习,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厌烦。因此,课时的安排要别具一格,有新鲜感,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感到乏味。如长跑的间歇练习可设计800m+600m+400m+200m金字塔式的练习。另外,练习时可以经常改变路线让学生在事先绘制好的路线上跑,如螺旋形、圆形、三角形等,并在这几种图形上不断转换,在跑的过程中改变节奏、方向、姿势等。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2.2.3比赛法

比赛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特点,创造机会让他们竞争和参与,如中长跑练习的追逐跑。在比赛分组时教师应注意到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把学生按性别、成绩等分成运动能力、水平均等的几个组,只有在公平的条件下,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比赛更精彩、更激烈。

2.2.4游戏法

体育游戏一般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并使人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满足,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要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长时间高热情的参与练习。在组织游戏前应讲明规则,让学生完全理解并按规则进行游戏。在练习的间歇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较强趣味游戏来达到积极休息的目的,也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放松,如“传笑游戏”接力,让学生在愉快、放松的笑声中结束,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手段。

2.2.5提问法

中长跑训练中,教师要有计划地讲解和设问,让学生掌握和巩固相关的知识。如决定中长跑的因素是什么?要保持体能必须做到什么?跑动过程中的节奏和呼吸频率怎样调整?使训练与所需知识结合,比单纯的理论和实践课更能使学生接受。

2.3训练计划安排须合理化、多样化、科学化

田径训练比较单调,如果单纯地重复跑、跳、投练习,久而久之运动员们就会感觉厌烦,并易产生疲劳枯燥,导致消极情绪。教练员要多动脑筋,安排训练要多样化、科学化。不同的训练方法,可有相同的训练结果,达到同一个目的。让运动员感到训练安排有特色、有新鲜感,更容易接受训练安排,这才是最成功的训练计划与实践。比如,中长跑训练,不要总是在场地跑道上跑,可安排听音乐跑、变速跑、追逐跑、野外跑、林间跑、上山跑等方法,都能起到提高奔跑能力,发展耐久力和提高专项成绩的作用,采用不断变换训练环境和方法还能克服单调、枯燥的情绪。在大自然中训练,开阔了视野、心情舒畅愉快,运动员就能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完成训练任务。又如,在短跑的起跑疾跑练习时,可采用起跑上台阶,利用自制训练器材和抗阻训练法、起跑上坡跑等方法,既能较快的纠正起跑上的身体抬起过早的错误动作还能发展两腿起跑蹬地力量。

3 结论

快乐训练有助于运动员缓解疲劳,减少受伤,身心愉快,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快乐训练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人体潜在的活力,塑造人体可观的精神状态;“快乐训练”能全方位地推动人体身心健康,而人体理想的活动是对“快乐”很好的体现,体现出“快乐”对人体的影响与该项目的影响,依然能提高运动成绩,更能提高人体的竞技意识,激发人体的竞技欲望;快乐训练能使教学方法个性化和多样化,充分体现了当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新时代人文体育精神——以人为本的原则。快乐训练法还需要在业余训练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有待于教练员们去发扬、去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特色、科学可行的方法,为提高业余训练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芦秋菊.怎样让体育教学成为主动体育、快乐体育[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03).

[2]钱群.趣味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5.

[3]曹淑忠,贺晓春.再议可否用往返跑练习速度[J].体育教学, 2003,(04).

[4]程中庆,崔秀馥.让学生轻松积极练好中长跑[J].中国学校体育,2003.

[5]樊玉杰,周艳.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3,(4).

[6]吕东波,夏晶等.浅析快乐体育在中长跑训练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1).

[7]赵星.对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之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4,(03).

第6篇:田径运动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时间为两周,采用中等的训练强度,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在训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二阶段:时间为四周,采用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地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

第三阶段:时间为一周,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并超量恢复,迎接中心小学田径比赛.同时加强队员战术以及心理素质的训练。

训练任务安排:

一、准备期:

1、选拔、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制度纪律。

3、准备训练所需器材。

二、第一阶段:(2012.4-2012.4.20):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

1、以耐力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

三、第二阶段:(2012.4.23-2012.5.18):分组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

1、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

2、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

四、第三阶段:(2012.5.21-2012.5.25): 恢复训练阶段。

1、以专项技术为主,辅以综合身体素质练习。

2、以专项技术、战术为主,辅以模拟比赛练习。

3、备战中心小学田径运动会。

4、动员大会。

五、训练次数与时间:

1、每天下午,每次1小时左右(第三节下课开始)。

六、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计时跑。

注意事项:

1、不能穿牛仔裤和毛衣来参加训练,必须装备有运动服装。

2、不得无故缺席训练,有事要向老师请假,批准后方可。3,如遇雨天也有训练,不得无故缺席。

4、训练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外出学校

训练时。

日期:4.23-27

星期一:

1、准备活动;

2、200米测试;

3、慢跑3圈X5组;

4、放松活动。

星期二:

1、准备活动;

2、慢跑5圈X3组;

3、迎面接力;

4、放松活动。

星期三:

1. 准备活动;

2. 测试跳高跳远铅球;

3. 安排分组;

4. 放松活动。

星期四:

田径组 (短跑训练)

1、准备活动

2、30米小步跑,高抬腿、踢腿各2组

3、50米3组

4、慢跑5圈X3组

5、放松活动。

两跳组(跳远训练)

1、准备活动

2、30米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各3组

3、技术动作学习

4、慢跑5圈X2组

5、放松活动

铅球组

1、准备活动

2、技术动作学习

3、投掷实心球练习

4、俯卧撑20次X8组

5、慢跑5圈X2组

6、放松活动

星期五

1、准备活动;

2、慢跑5圈X3组;

3、迎面接力;

4、放松活动。

第7篇:田径运动队训练计划

2007年上期

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出发,根据县体育工作安排,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工作依据,体育组教师精诚团结,努力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改革探索,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充满智慧的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开展校内小型体育竞赛,积极准备,迎接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教练员: 郑小军

二、队员名单: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

四、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周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五、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意议。

六、思想教育和管理:

1、 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固之忧。通过师工的共同努力,我相信我校的田径运动在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一定能获得比以前更上一层楼的佳绩。

周训练内容安排

星期一

一、下午训练时间4:55—6:30

1、准备活动慢跑2*400

2、柔韧性练习(正压腿侧压腿 摆腿 栏杆上活动关节练习)

3、专门性练习(1)摆腿2次——高抬腿走2次——侧面交叉步2次——弓箭步走次——后腿踢跑2次——小步跑2次——高抬腿2次——单脚跳2次——加速跑4次40米(技术要求:高重心、送髋、放松、充分体会利用髋关节带动的正确跑的动作,前后摆幅大)。

4、 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5、专项训练(各运动员均以径赛项目为主):

(1)、蹲距式起跑30*4,注意起跑时要蹬地、摆臂、起跑前几步的重心要压住、要小步子、高步频、保持约10~20 M左右重心随着速度的加快而逐渐抬高;

(2)、行进间60M*3,注意到体会后的途中跑动作,争取尽量用“髋”在跑而不是用“小腿”在跑;积极与准备活动的技术练习相结轨;

(3)、100M*2,请注意100M全程的感觉,体会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各环节的动作要领。

6、结束部分15分钟

(1)、放松跑200米;

(2)垫上互相磕打放松;

(3)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星期二

一、下午训练时间5:00----6:30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2、上梯式跑步5个来回*3组(要求:摆臂频率快、摆幅大,前脚掌着地并快速瞪离地面)。

3、结束部分20分钟

(1) 放松跑200米;

(2) 垫上互相磕打放松。;

(3) 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星期三

一、下午训练时间4:55----6:30

1、 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2、 柔韧性练习:

(1) 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3、放松跑400米。

4、 弹跳力和力量练习:

(1)各种跳跃练习(收腹跳、跳深、蛙跳、单脚跳);

(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垫上完成);

(3)橡皮条(牵引练习);

(4)扛铃(负重蹲立)20次*4,每次间隙放松跑200米。

5、 结束部分15分钟(垫上磕打放松)。

星期四

一、下午训练时间4:55----6:30

1、 一般性准备活动

(1) 慢跑 3*200米;

(2) 稍微活动各关节。

2、 另一专项练习(以田赛为主)

(1)、如跳高、跳远动作的分解技术练习;

(2)、各种短距离往返跑比赛。

3、结束部分15分钟

(1)放松跑200米;

(2)垫上互相磕打放松。;

(4) 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星期五

一、

1、一般性准备活动:(慢跑3*200,稍微活动各关节。

2、灵敏性练习。

(1) 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2)站立式起跑30-40米;

(3)30米、60米计时跑,各二次。

2、 结束部分15分钟

(1)放松跑200米;

(2)垫上放松。

)

第8篇:20093田径运动队训练

阆中市五马乡中心学校 二0一0年度田径运动队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参加各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校田径队在校领导、广大体育教师及各班主任的关心和支持下重新成立。

二、目的任务: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水平,提高我校体育竞赛水平,迎接省市区的各种田径比赛,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三、基本情况:学校田径队组建将近四年,运动成绩在省市区的各种的各种比赛中名列前茅,一大批优秀苗子被输送到高一级中学和省市运动队,但是近一两年,尤其是2008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校田径队的运动成绩有所下滑,人数锐减,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本学期,校田径队处于队员青黄不接的最困难时期。因此相信经过一年的打拼,我们又会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队伍。

四、训练目标

1 、区运会争取以大比分夺取团体总分第一。

2、争取培养3 至4名队员参加市田径运动会比赛。

3、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三名以上。

4、招收新队员10名以上。

五、训练次数、时间和地点: 每天训练早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以上,每周训练五天训练地点机动,但主要在学校田径场。

六、考核:

根据实际情况,每周进行一次小测验。测验内容根据运动员水平和比赛实际随时确定。

七 、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常年以身体素质为主,赛前和以专项为主。八 、思想教育和管理:

要把训练、思想教育和文化课学习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员事迹的报告,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以及招生学校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

九、具体训练计划: 准备期:(一周)

1、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制度纪律。

3、准备训练所需器材。第一阶段:(3月):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

1、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

2、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3、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第二阶段:(4月):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专项技术、战术养成阶段。

1、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

2、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

4、以专项技术为主,辅以综合身体素质练习。

5、以专项技术、战术为主,辅以模拟比赛练习。

6、参加区中、小学生田径比赛。 第三阶段(5至6月):

以专项训练为主,配合战术训练。 第四阶段(7至9月):

夏训,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兼顾专项 第五阶段(10月):

进行专项和技战术训练,。 第六阶段(11至12月): 冬训,,全面身体素质训练。

教练员:朱小俊

第9篇:小学田径运动队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队的具体工作,做好训练、比赛,以及思想教育工作,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

身体育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训练时间

每天上午: 9:40―――10:10分 每天下午: 大课间时间

三、训练名单:

四、训练计划

抓平时,加强队员的各项身体素质训练,促进队员专项成绩的提高,迎接校田径运动会,争取多出好成绩,多出好苗子;同时做好队员心理素质的训练,保证其以最佳竞技状态迎接比赛;吸收新队员,做好传帮带工作,以及布置冬训任务。

1. 以育人为最高目标,全面锻炼队员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2. 学习和掌握健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 3.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4. 迎接各类田径运动会,促我队队员努力拼搏,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辐射比赛场,推动学校体育工作。 5. 与班主任协调做好新队员的选材工作,吸收新队员,做好传、帮、带的衔接工作。

6. 迎接各项田径运动会,做好队员的选派工作。

7. 第一阶段(1——2周)选拔队员,进行一般强度的训练,恢复体力,发展一般力量。每周三次,每次一节课。

8. 第二阶段(3——10周)注重培养队员的专项,进行强化训练,提高专项成绩。

9. 第三阶段(10——20周)突出专项成绩,采用比赛形式进行强化队员素质。

10. 做好与冬训工作的衔接,加强队员的专项成绩的提高。

五、做好学年训练总结与成绩的记载

上一篇:学校政治学习考核办法下一篇:案例反思劳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