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田径运动会程序

2022-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学田径运动会程序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组织编排工作的路径

摘要:运动会在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和分析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组织编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探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并针对当前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开展工作提出一些个人想法和建议,以推动中小学运动会组织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运动会;组织编排

对于中小学体育工作来说,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是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做好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工作,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尤其重要。田径运动会不仅是一次学校的体育盛会,而且是广大师生展现自身风貌和集体风采的大舞台,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和编排,如何最大范围的动员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为运动会服务,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此外,我国一直有着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传统,然而“多数人看,少数人参与”的局面却长期存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应当如何改革和发展,才能推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此做出分析。

一、当前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运动会的认识不足

就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开展的运动会形式和作用来看,学生对于运动会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有调查研究表明,在学生看来,参与运动会更多的是被迫参加,自愿参加者只占少部分。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运动会认识不够,导致参与欲望不强,甚至一些教师也将运动会看作是假期。认识不足,导致运动会的功能完全无法发挥,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无体育特长的学生以观看为主,既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凝聚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

(二)运动会项目单一,内容形式单调

我国中小学运动会基本都以田径运动会冠名,其内容几乎全部为田径项目,尽管一些学校也在积极调整,增加一些趣味性、参与性项目,但单调的形式依然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人人参与的程度[1]。

(三)运动会主题不够明确

中小学运动会特别是田径运动会,一直以来都是体育特长生发挥的舞台。尤其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通常都会展开排名竞赛,在竞赛压力下,每个班级学生参与运动会都首先满足体育特长生的项目需求,一些体育能力一般的学生即使想要参加,却受制于人数无法参加。长期如此,必然导致中小学运动会呈现出“少数人参与、多数人看”的尴尬局面。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在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下,这种局面必须逐渐改变。

二、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开展的组织和编排重点

基于上面我们谈到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组织和安排,以尽量发挥中小学运动会的作用和效果。

(一)确定运动会的教育主题

在中小学开展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既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中小学运动会的重要性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我们为运动会冠以不同的主题,结合当前的流行重大事件,或相关体育要求,以明确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运动会的兴趣。比如:“学会学习、学会锻炼”、“迎奥运、健身心”、“强者无敌”等等,通过这些朗朗上口的口号,将运动会的主题明确的喊出来,既能够发挥很好的宣传效果,也能够通过主题对学生的身心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同时,具有鲜明特征的教育主题还能够有效激發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热情[3]。

因此,运动会的组织首先要为其确定教育主题,而不是如同传统模式一样,每次都是千篇一律的口号,从来不变的竞赛模式以及从未变更过的竞赛项目。

(二)重视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式组织形式的创新

一场成功的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运动会的前奏活动。因此,可以通过一系列体育类或文艺类的表演,来有效的渲染中小学运动会健康、快乐和竞争的氛围,迅速让广大师生的情绪得以升温。

开幕式应当本着庄严、简洁、热烈为原则,既要包括必要的程序,比如护旗队入场、奏国歌升国旗、开幕式致辞等等,又要通过简洁易行的组织,迅速将运动会的气氛升温。开幕式的设计体现了运动会组织方的组织能力和组织意识。

班级入场式是运动会开展以后的第一个班级竞赛项目,既能够实现全员参与,又能够将其设计的具有观赏性,可以称之为运动会的第一看点。因此,要鼓励和引导各个班级展开创新。班级入场式通常都需要各个班级花费时间来提前排练,包括队列编排、口号选择、动作编排、道具准备等,学生在排练中强化了凝聚力和班级荣誉感;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也体现来一个班级的风貌和老师、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同时,有创意的入场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展现学生的风采。

(三)运动项目的设置与改革

1.当前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竞技性强,参与面小。运动会多以田径项目为主,对参与项目的学生的身体和运动技能有较高要求,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能参与竞争,绝大多数学生只能以应付为主或处于凑热闹状态。

(2)个人项目多,团体项目少。运动会项目多以个人竞技项目为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而且个人项目也导致参与人数有限。所以一些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运动会的参与呈现出一种“少时无机会,逐渐无意识,长大无能力”的状况。

(3)运动项目缺少趣味性,观赏性、集体性项目较少。田径运动会多以竞技为目的,因此大多数项目趣味性较弱;项目观赏性缺乏,也导致学生对运动会兴趣不浓,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

(4)运动会缺乏特色。在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举办过程中,不同学校、各级学校运动会的形式,项目设置几乎没有变化,小学与初中相同,职高与普高相同,运动会缺乏学校自身的特色,也无法体现学生该年龄阶段具有的心理特征,更无法体现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征,以及特色项目[3]。

(5)运动会对学校的体育开展推动力较弱。对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运动会的开展只是几天的事情,对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影响较弱。其影响力和推动力都不足以发挥其应有的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2.传统田径项目的作用

对于中小学运动会来说,田径项目当然是其中心,主要是因为传统田径项目具有以下两点独特作用。

(1)运动体系的主导与建构。在中小学运动会中开展比较广泛的传统田径项目包括,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投掷项目等。田径项目也是运动能力的最基础的体现,“田径是运动之母”,因此,田径项目对于运动体系具有主导和建构作用,是培养学生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等素质所必需的项目。任何时候,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都无法忽略会回避田径项目。

(2)开展标准且易于实施。田径项目是正规的竞赛项目,其比赛方式、比赛组织、比赛场地、裁判标准都有完整的规范,因此组织和实施也较为容易。因此,对于中小学运动会来说,田径的安排和开展也最为容易,只要做好场地、赛程规划即可。

3.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

基于上面谈到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存在的普遍性不足,以及田径项目所体现出的独特作用,我们可从以下的角度来实施运动会项目安排。

(1)坚持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原则

田径项目在运动体系中有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基础运动项目,因此运动会的开展依然不可忽视田径项目的重要性。中小学运动会可将田径项目作为体现学生体育运动特长的舞台,全面发挥体育尖子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全面提升运动成绩,设置校记录、地区记录等成绩标准,对打破记录的学生给予有效激励。

(2)创新集体合作项目

集体合作项目的设置,受限要充分考虑组织性和裁判性,并全面保证安全性。集体合作项目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比如可设置接力跑、搬运跑、集体跳绳、多人三足跑等项目;此外,也可开展以急救抗灾类实用性、合作性项目,比如担架运输伤员、运砂运水灭火、水带接驳接力、灭火器使用接力等等。

(3)增加校本特色项目

校本特色项目的设置,有利于形成学校运动会的传承性,打造属于学校自己运动会的风格,体现运动特色。校本特色项目应当以民间民族体育项目、劳动竞技项目为核心,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段参与的项目,可对其适当改造。校本特色项目的设置,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比如,抖空竹、抽陀螺、滚铁环、跳绳、挑担负重跑等等。

(4)与体育教学模块相结合

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设置的教学模块,也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有一定要求,运动会可有意识与其结合,推出一些便于组織,能有效活跃气氛的项目,又有助于培养体育思想和体育意识的项目。比如,篮球投篮得分;足球定位球、颠球、运球绕杆;以及乒乓球、羽毛球团体;健美操、街舞也可通过指定动作、自选动作成为竞赛项目等等。这些项目一方面参与性强,容易调动气氛,另一方面也能够与学生日常体育学习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育能力[4]。

(四)做好裁判工作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裁判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裁判工作都是由教职员工组成,也因此形成了一贯的学生比、教师判的局面。事实上,在裁判工作中,可逐渐向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材料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学生参与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另一方面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为学校服务,为班级出力的机会;通过必要的培训,学生完全可以胜任一些简单项目的裁判工作。此外,家长参与校运会,也为家长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亲子实践机会。

三、小结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为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学生、家长也对中小学运动会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小学运动会的组织与编排决不能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应当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给予有效的改革和调整,从而使其成为学生乐于参加的运动,能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运动会。

参考文献:

[1]张弥,谢卓锋.统观视域下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研究[J].运动,2015(02):114-115+48.

[2]张欣.青奥会对中小学校园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J].体育科技,2016,37(02):29-30.

[3]蒋金顺.郴州市第22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4):94-95.

[4]王单,匡晶,何凌辉.中小学生学校趣味运动会开展现状和意义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永川区部分中小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1):112-113.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石井教育指导中心)

作者:黄海生

第2篇:南京浦厂小学举行 第52届田径运动会

本报讯 近日,南京市浦口区浦厂小学第52届田径运动会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历时两天的激烈角逐,圆满落下帷幕。

4月,是浦厂小学的运动健康月,也是该校的铁路校园文化主题月。运动会开幕式上,27个班级模拟“一带一路”上的24个国家(一年级4个班级都代表了一带一路的起点——中国),学生穿上代表各国特色的民俗服饰,挥舞着小国旗,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运动会入场式暨铁路特色课程开幕式。副校长韦加军致开幕词,他希望同学们发扬体育精神,培养顽强拼搏、不怕挫折的精神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校长解自忠预祝本次运动会顺利召开。

“文化的魅力犹如鲜花绽放在学校快乐的校园,运动的激情犹如盛火点燃了学生灿烂的人生。”運动健儿们龙腾虎跃,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和昂扬的斗志;运动场上,洋溢着铁路文化争先创先的氛围。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奋力冲刺的激情,手捧奖状的欣喜,无一不在昭示:运动会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收获的是笑脸,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运动会的本身。

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将运动健康月暨校园文化主题月推上了高潮,也展现了该校运动员们积极进取、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更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对推进该校阳光体育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意义。(马原)

作者:马原

第3篇:小学开展田径运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摘要】强化体育教学是近年来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田径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强化健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以G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G小学基于国家相关标准开设了田径课程,但课时设置上因年级不同以及教师等因素的影响没有统一的规定;教学内容的设置因年级而略有差异,低年级以常规性且难度偏度的田径项目为主,高年级的难度则略有提升;体育教师对于田径教学重视度相对较好,但田径专项教师较少;学校领导对田径课认知片面化,重视程度不够;场地器材的缺乏。以上几点直接影响着田径课的有效可持续开展。

【关键词】小学;田径;开展现状;影响因素

一、引言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体育教育则是基础中的基础,而田径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选取G小学田径为案例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该小学田径课程开展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由此给出合理化的训练建议,以希望能够促进小学田径运动的长远发展。本研究以调查G小学田径教学的开展情况为主线,通过对G小学田径教学现状和场地器材进行调查,找出制约G小学田径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制定促进G小学田径开展的相应对策,从而促进G小学田径教学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而以点带面折射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相关小学田径的不足。希望借此引起相关单位对于提升小学田径教学的重视度,强化场地器材的建设,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强化田径教学的考核等,推动田径教学在当地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小学生田径运动开展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借助互联网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等途径,查阅与小学田径运动开展现状相关相关的论文与著作,在本文的研究和撰写中借鉴其中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2.问卷调查法

结合本文研究的需求,了解G小学田径运动开展情况,向G小学体育教师发放《G小学学生田径运动开展现状的問卷调查》,包括了学校田径课程开设情况、教学方法、课时分配、教学项目等,共发放了4份体育教师问卷,全部收回且有效。

3.数据统计法

结合问卷获取到的数据,利用Excel软件加以整理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G小学田径课教学现状

1.田径教学课时

课时是保证田径教学内容实施的基础。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田径动作定型、田径技能的形成与运用必须有一定的练习时间做保证,经过身体的不断练习,运动技能的形成才能实现。如表1所示,有1位体育教师安排了11-13个田径教学课时,占比25%;有2位体育教师安排了14-16个田径教学课时,占比50%;有1位体育教师安排了16个田径教学课时,占比25%。由此反映出,G小学目前4位教师在田径教学内容设置上课时各有不同,三位教师的田径课时较少。因田径教学涉及的到内容较多,要全面发展田径教学,现有的课时是不利的,学校应当进一步地加强田径教学的监管。

2.田径教学内容

田径是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田径项目有着特殊性,所包含的内容又是各种各样的,包括跑步类、投掷类、跳跃类以及与之相关的游戏活动等。根据表2中数据显示,G小学体育教师在不同的年级所开展的田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在一、二年级主要是开展了游戏类的教学方式,将田径项目当中的跑步类与投掷类的项目进行游戏化的教学,使学生在游戏过程当中学习田径的相关知识和提升相应的技能。教师如此做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师认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肌肉力量较为薄弱及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难以承受高难度和高负荷量的田径项目。因此,需要选择难度和负荷量较低的田径项目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三、四年级的教学过程当中,田径项目主要是围绕短跑类以及障碍跑等项目展开教学。五、六年级的田径教学项目与三、四年级的项目之间没有较大的差别,基本上类似,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年龄段的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升,能够适应田径项目当中难度相对较大的项目。整体上反映出,在田径小学教学当中,体育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田径教学内容,做到有针对性教学,但是田径项目当中的投掷类项目相对开展得较少。

3.田径教学方法

教育方法是决定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教师和学生为达成教学目的而采用的“老师教,学生反馈”的一个活动方式。根据表3中数据可知,“示范法”和“讲解法”是G小学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过程当中必须用到的方法,便于向小学生展示田径项目的技巧和动作,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游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的应用比例相对较少,多数教师在一、二年级会运用到“游戏教学法”。一方面,是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课堂的氛围。而在三、四年级随着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更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整体上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和缺乏创新。

4.田径教学场地器材

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场地和器材是必须要配置的教学要素。在田径教学过程当中,同样需要建立相应的场地来适应不同田径项目的教学需求。因为田径项目内容较多,包括了投掷类、跳跃类、跑步类,正是因为田径项目内容较为丰富,对于场地器材的要求也更高。例如,需要跑步的场地、需要跳跃的沙坑、需要投掷类的铅球与标枪等。目前,一般学校在场地建设上都建有一个田径场、一个足球场,一个篮球场、一个沙坑,而足球场和田径场是融合在一起,没有投掷类的场地。正如表4中调查的体育教师对场地满意度情况中,只有25%的教师对现有的场地表示很满意,50%的教师对现有场地表示不满意。

5.田径成绩考核

体育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具有评判和反馈功能。主要是根据学生开展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而对其学习进程的诊断评定和学习结果的评定。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包括课堂表现、学生达标成绩、田径技术动作标准、学生进步幅度、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如表5所示,G小学有2位体育教师选择课堂表现为田径教学考核的方式,占比为50%;有3位体育教师选择学生达标成绩为田径教学考核的方式,占比为75%;有3位体育教师选择田径技术动作标准为田径教学考核的方式,占比为75%;有2位体育教师选择学生进步幅度为田径教学考核的方式,占比为50%;有2体育位教师选择课堂表现为田径教学考核的方式,占比为50%;没有教师选择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为田径教学考核的方式。

(二)G小学体育师资情况

1.体育教师年龄与学历

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在此过程当中,教师的年龄和学历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尤其是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对于教师的年龄就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教师除了要在室内教授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在室外开展实践教学,所以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体力和身体素质。通常情况下,年轻的体育教师体力较好,而且与学生的年龄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能够与学生更快地融为一体,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师生代沟。然而,年轻的教师也有缺点,主要在于缺乏经验,而年长的教师除了身体素质稍微欠佳之外,教学经验是其教学当中的重要优势,因此,处于两者之间的教师更具有优势。如表6中数据所示,G小学目前有4位体育教师,年龄分别为48岁,27岁,28岁,30岁。因此,三位体育教师在年龄上具有优秀,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是目前该校体育教师当中的重要力量。在学历上,G小学4位体育教师均是本科学历,由此说明,近年来G小学对于体育教师学历的重视度较高,注重引进高学历的教师,有利于提升整体师资力量水平。

2.体育教师运动专项

所谓“术业有专攻”,不同体育教师在大学阶段所专修运动项目也大不相同。体育教师所专修的项目,即是该教师所擅长的运动项目,与其它项目相比,专修教师在其专修项目上更具有优势。如表7所示,G小学有1位小学体育教师的运动专项为田径,占比25%;有3位小学体育教师的运动专项为非田径,占比为75%。由此发映出,G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田径教学师资力量仍需加强。虽然在每个年级均有开展田径教学,然而,多数教师是通过业余时间来自学田径的相关知识,因此专业上与教学效果存在着一定的正比关系。

3.体育教师田径教学的态度

由表8数据可以看出,G小学有3位小学体育教师对田径教学的态度很积极,占比75%;有1位小学体育教师对田径教学的态度积极,占比25%。因此,整体上,目前G小学体育教师队对开展田径教学的态度较为积极,能够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开展田径教学,同时结合不同年级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

四、制约G小学田径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校长对田径课认知不足

校领导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而校领导的态度对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田径教学,校领导的认知和态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对全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得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下降,而在G小学当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以及实习当中的感受,校领导对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度较高,也积极支持体育教师开展田径教学。然而,校领导对于田径教学的认知存在片面性,认为只要在体育课堂和大课间活动当中让学生跑起来,动起来,则达到了田径教学的效果,这也是目前G小学各个年级田径教学课时不统一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田径专项教师比例少

通过对G小学体育教师运动专项的调查,目前学校仅有一位田径教师,而相比其它专业的教师,田径教师的占比极少,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国家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因此,在新招聘的教师当中足球教师引进的数量相对较多。而田径项目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必备内容,教师队伍不足必然会影响到教学的专业性和教学质量。专业的教师,在大学期间会接受系统化、体系化的教学,对于田径项目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整体素质水平相比非专业的教师要高,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把握田径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规律,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和开发相应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的效果。对于非专业的田径教师而言,则必须通过课外的学习来弥补知识的短板,而要达到与专业教师同等水平,非一日之功。

(三)田径场地器材不足

在田径教学当中,不仅有室内教授理论知识更需要到室外开展实践,因此,场地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目前,G小学仅有一块田径场所而且是与足球场地合二为一的,现有的200米田径跑道仅能够满足小学开展跑步类的田径项目以及游戏化的教学,不足以承载多个班级共同教学。同时,G 小学仅有一个沙坑,对于跳跃类的项目的教学受限于场地的缺乏。目前学校也没有建设与投掷类项目相关的场地,没有配套投掷类的器材,因此,小学田径教学当中无法开展投掷类的项目。这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校领导对于田径教学的重视度和体育经费分配息息相关。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G小学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开设了田径教学课程并纳入到体育教学体系之中,但是课时没有统一和强制性规定,教学内容主要在于常见的田径项目,缺乏投掷类项目。

2.G小学学校领导对田径课认知片面化、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影响着田径课的开展。

3.G小学体育教师对小学田径课教学积极性较高,但是田径专业教师还不足以及场地器材的缺乏,制约了体育教师全面性和多样化开展田径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建议

1.保证正常教学的师资力量。教师是进行正常教学的必要条件,提高体育教师质量,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促进专项能力的提高,增加纵向和横向的经验交流,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加强师德教育,倡导体育教师对工作有责任心,不断钻研教材教法,认真从教。

2.保证满足正常教学需要的场地器材,要专款专用。例如,信阳市中学在保证满足正常教学需要的场地器材的基础上,努力达到国家相关要求。没有能力满足的学校要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制作简易的体育器材或废旧器材循环利用,以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3.优化田径教学过程,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实现从以教师、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活动方式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向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教育的转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上要大胆创新。打破纯竞技的教学模式,把学生适应田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转变为田径运动适应学生的“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亮.关于田径短跑教学的创新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3):110+133.

[2]丁亮,沈轶.中学体育队田径课余训练开展现状与分析以某学校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54-55.

[3]邵夏,陶海荣.浅析大学生100米跑训练方法创新[J].西部皮革,2019,41(8):148+150.

[4]李永红.提升高中田径短跑教学的创新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79+81.

[5]周珂.踝关节力量训练对高中短跑运动员的影响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8(4):46-48+59.

[6]陈文娜.试述影响田径运短跑动员无氧能力的因素[J].农家参谋,2017(10):237+230.

[7]姜本清.高中体育短跑训练方法探究[J].田径,2019(10):11-12.

[8]庄毓清,周锻雄.浅谈怎样提高短跑运动成绩[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222.

[9]史磊.短跑运动中影響速度的因素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24):54-55.

[10]李思远.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1):63-64+78.

责任编辑 陈小凤

作者:吴伯培

第4篇:小学田径运动会程序

大四站镇中心校天巨小学径技运动会程序

一、大会领导组织:教育办各位领导,天巨小学全体教师

二、责任分工: 总指挥:姜成财 副总指挥:杨平武 总裁判长:候宪波 裁判长:张玉磊

记录员(发奖):赵杰,齐凤玉 广播员:杨平武

安全保卫:候宪波,张玉磊 医护急救:温晓霞 后勤保障:杨平武 视线员:李学山 摄影:李冬冬

三、裁判员分工: 起点裁判:候宪波

终点裁判:张玉磊、刘国梁、刘国栋。

四、大会纪律:

1、凡参赛人员及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大会组委会的统一领导。

2、个班要认真组织好参赛队员,保持赛场秩序,赛场卫生。

不得擅自进入比赛场地,不得妨碍运动员正常比赛。

3、比赛中如有争议须向仲裁或裁判组提出。

五、文明班级奖评选条件:(两名)

1、积极参赛、文明参赛。

2、服从裁判、尊重对手。

3、遵守纪律、讲究卫生。

4、服务大会、师生共赢。

六、运动会程序: 介绍嘉宾

1、开会

2、运动员、裁判员入场

3、升国旗、奏国歌

4、领导致开幕词

5、宣布大会纪律

6、宣布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条件

7、裁判员讲话

8、运动员讲话

9、裁判员、运动员退场

10、体操、课间操、队列表演

11、比赛开始

第5篇:齐庄小学田径运动会闭幕式程序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齐庄小学2012年田径运动会在阵阵凯歌声中即将落下帷幕,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下面举行闭幕式. 大会第一项:请全体肃立、奏国歌、升国旗。

大会第二项:请裁判长宣布比赛成绩及获奖个人、集体名单。

大会第三项:请校领导为获奖同学、集体颁奖,请获奖同学及获奖班级代表上台领奖(奏乐) (颁奖结束):让我们以热烈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大会第四项:请学校领导致闭幕词。大家掌声欢迎。

在闭幕式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为本届运动会做出积极贡献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希望全体师生把学校运会上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乐观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发扬光大,把体育运动中的坚强意志、竞争意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争取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闭幕式到此结束。现在,我宣布,史庄小学2012年田径运动会胜利闭幕。请同学们有序退场。

齐庄小学 2012年10月

第6篇:**镇第*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闭幕式程序

主持:**

运动队次序(从左往右)

**小学—**小学—**小学—**小学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运动员、裁判员:

**镇第*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闭幕式正式开始。

大会第一项:**宣布比赛成绩

大会第二项:为获得团体总分前六名的代表队颁奖

请获得甲组团体总分前六名的代表队代表上台领奖。

他们是: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祝贺。

请为获得甲组团体总分前六名的代表队颁奖。

请获得乙组团体总分前六名的代表队代表上台领奖。

他们是: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祝贺。

请为获得乙组团体总分前六名的代表队颁奖。

**镇第*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闭幕式到此结束,请运动员有序退场,各代表队在返回的途中注意安全。

第7篇:2012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大会程序

宣布2012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开幕.

一、运动员入场。

二、(校长宣布开幕、全体起立) 升国旗、奏国歌。

三、致大会开幕词。

四、裁判员代表讲话。

五、运动员代表讲话。

六、开幕式结束。

七、各项比赛开始。

1. 运动会各项比赛。

2. 教师比赛。

八、总裁判公布比赛成绩。

九、发奖。

十、致大会闭幕词。

十一、 宣布2012年春季田径运动会闭幕。

春季田径运动会大会注意事项

一、 本届运动会的主题是:拚搏进取、提高素质、迎接挑战。

二、 全体师生要遵守大会纪律,服从大会统一指挥,为大会圆满成

功做出贡献。

三、 各班要按大会统一规定的地点,有组织地观看。不准穿越场地,

影响比赛,杜绝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 全体大会工作人员要热情为学生服务,坚守工作岗位,认真裁

判,公正裁判。

五、 运动员比赛时要佩戴号码,无号码者一律不准参加比赛。比赛

前三次检录不到者取消比赛资格。

六、 全体师生要尊重裁判,服从裁判,为大会圆满成功增光添彩。

2012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大会工作人员

一、 大会组委会主任:梅景龙

组委:白利民 于书敏 肖宇星 李书文 王建文 祁建军 吴振军

王正全 刘秀文 李儒峰 李春佳

二、 大会总指挥兼总裁判:白利民 副总指挥:吴振军 副总裁判:

王正全

三、 大会宣传组组长: 王宝春 组员: 学生3人

四、 大会秘书组组长:于淑敏 组员:王建文 郭淑娟 苏波(学生4

人) 大会检录组组长: 祁建军 组员: 王芳 学生2人

五、 大会安全保卫组组长:肖宇星 组员: 白立民

六、 大会裁判组人员:

起点裁判长: 李儒峰

裁判员: 肖宇星 发令员: 李儒峰

终点裁判长: 王正全 计时长: 李春佳

计时员: 刘艳玲 胡雷 谢枚枚 蔡艳华 李维

记录员: 张晓静

终秘联络员:六年级学生2人

起、终点联络员:六年级学生2人

司线员: 六年级学生2人

田赛裁判长: 刘秀文

铅球裁判组组长:刘秀文 裁判员:常新华 学生2人跳远裁判组组长:张书彦 裁判员:王淑敏 学生2人 跳高裁判组组长:任秀峰 裁判员:郭跃玲 学生2人 后抛实心球组长:李书文 裁判员:王伟晶 学生2人

立定跳远裁判组组长:王庆玲 谢宏珍 裁判员:学生2人仰卧起座、跳绳裁判组组长:鲁丽云、张存娥 学生4人

录取名次及记分办法:

(一)团体名次:

1--6年级各录取前1名。

(二)单项名次:

1——6年级男女单项各录取前六名,

(三)单项记分方法:按

7、

5、

4、

3、

2、1记分。

2012年春田径运动会入场顺序安排:

一、国旗。

二、鼓乐队。

三、花束队。

五、彩旗队。

六、运动员入场。(入场式点名安排:刘秀文)六(1)班、六(2)班、广积屯六年级、五(1)班、五(2)班、广积屯五年级、四(1)

班、四(2)班、广积屯四年级、三(1)班、三(2)班、广积屯三年级、二(1)班、广积屯二年级、一(1)班、一(2)班、广积屯一年级、尾旗队。

2012年春季田径运动会仪仗队组织指挥人员:

1、总负责: 王正全 李儒峰

2、国旗: 蔡艳华 学生4人

3、鼓乐队: 张晓静 刘艳玲

4、花束队: 李春佳 王芳

5、彩旗队: 李儒峰 王正全

6、音响: 李儒峰

7、摄像、摄影: 李维 吴振军

第8篇:田径运动开幕式程序

2012年田径运动会开幕式程序

一、开幕式时间:2012年4月20日上午8:00

二、开幕式地点:学校运动场

三、开幕式程序:

1、主持人宣布:“2012年田径运动会”开始,请裁判员、各参赛代表队运动员(领队、教练)入场;各级教师以级长为领队带领该级全体教师入场;各班以班主任为领队带领该班的全体学生入场,经过司令台时要喊班的口号。班的口号要求:简约、健康、顺口,有鼓励性,体现班级特色。 入场顺序为:国旗、校旗、彩旗队、裁判员、教师代表队(高

一、高

二、高三),学生代表队(高一级、高二级、高三级)。

2、奏国歌,升国旗;奏校歌,升校旗。

3、校长致开幕词。

4、裁判员代表宣誓。

5、运动员代表宣誓。

6、 “2012年田径运动会开幕式”结束。请运动员退场,准备比赛。

四、开幕式要求:

(一)集合时间:参加开幕式的裁判员、各参赛代表队必须在20日上午7:45前准时到达,准时到位,准时入场。

(二)集合地点:按指定的顺序等待入场。

(三)服装要求:原则要求参加开幕式的各代表队统一服装

第9篇:2011年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幕式程序

海州实验中学2011年秋季田径运动会

开幕式程序

一、入场式

二、全体起立、升国旗、奏国歌

三、校领导致开幕词

四、运动员代表宣誓

五、裁判员代表宣誓

六、领导宣布海州实验中学2011年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幕 海州实验中学2011年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入场式顺序

一、校旗

二、鼓号队

二、红旗队

三、花束队

四、彩球队

五、裁判员代表队

六、运动员代表队

1、七年级运动员代表队

2、八年级运动员代表队

2、九年级运动员代表队

竞赛须知

一、班主任、运动员、大会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大会纪律,服从大会安排。

二、裁判员树立团结、服务的思想,做到公正、准确、协作。

三、班主任认真抓好组织、宣传、教育工作。端正赛风,杜绝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现象,如发现,取消被顶替运动员比赛资格和扣除该班团体总分10分;班主任不得进入赛场指导。运动会期间,班主任要全程跟班,维持班级纪律,根据竞赛日程安排本班参赛运动员准时参加比赛。

四、运动员要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爱护公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运动员要服从裁判,不得与裁判员争吵,如有异议应按程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在没有作出裁决之前,原判有效;运动员应将号码布缝在胸前,不得在号码布上乱写乱画,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五、各项竞赛均提前二十分钟点名,运动员要准时到检录处点名,不到者取消比赛资格,服从检录员指挥,集体整队进场,比赛完立即返回原班就坐观看比赛。

2011年9月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任:徐进利

副主任:吴丽业孟庆亚王锦起史春林委员:陈广进胡洪光刘洪超陈家龙

王建强丁长岭金丽程丹

大会仲裁委员会

史春林胡洪光 陈广进王建强丁长岭 杨旭松 葛志学

大会裁判员、工作人员名单

总裁判长:史春林

副总裁判长:胡洪光 杨旭松

竞赛裁判长:葛志学

发令长:陈凯

发令员:冯勇 丁波

终点裁判长:颜景春

终点裁判员:朱婷婷 胡 敏 许凤堂 李海洋 蒋雨辰 吕修艳 计时长:王东勤

计时员:陈友生 申 平 王举宁 杨德忠 李明锋 王万忠终点记录:苗福斌 历家华 秦建敏

检查长:张岗

检查员:成海亮 刘宗飞

田赛裁判长:王亚军

跳高裁判员:范庆民 付长利 穆红艳

跳远裁判员:卞洪树 钱媛媛 王小红

铅球裁判员:肖庆富 穆丛竹 任毅

检录主裁判:徐锐

检录员:李晓虎 孙龙 王新莉

编排记录组组长:苗菁

组员:吴春玲 程丽 陆玉芹 王文君 宣传报道组组长:王立

组员:程丹 金丽

摄影、录像、音响: 李庆德 范学全 瞿叶庭 于新民 奖品组:吴海宁 刘树珍 赵明彤 殷志湘 安全保卫组组长:陈立志

组员: 曹祥 保安两人

精神文明评比组组长:胡洪光

组员:陈广进 王建强 丁长岭

后勤服务1组组长:刘洪超(主席台布置及氛围营造) 组员:吴茂明 于洋洋 陈园园

后勤服务2组组长:陈家龙

组员:倪晓贵 冯勇 黄玉斌王德成 场地器材:李金杰 江霞

校医:蒋连志 丁安榕

上一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例子下一篇:小学义务均衡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