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

2022-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

江苏省自学考试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成绩评定

周 忠 旺

南京工程学院 二〇一三年 月

南京工程学院《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目 录

前言

1.设计题目 …………………………………………………………………………………1 2.冲压件工艺分析与计算 2.1 2.2 3.模具结构方案设计与计算 3.1 3.2 4.模具主要零件设计 4.1 4.2 5.装配总图的设计与绘制

5.1 5.2 6.课程设计总结 7.主要参考资料 8.附件(图纸)

(以上目录供参考,可以自动生成目录,最多到三级目录)

南京工程学院《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前 言

(另起一页)

南京工程学院《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拖拉机连接板落料模的设计

(小三号黑体,居中,空一行)

1.设计题目(黑体,四号)

1.1 xxx(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行间距1.5倍,以下同)

1.2

(另起一页)

南京工程学院《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与计算

2.1分析冲压件工艺性

2.2工艺计算及设计

2.2.1 排样的选择与条料宽度的计算 2.2.2 拉深工序尺寸计算(如果有此工序) 2.2.3 其他工艺尺寸计算

2.3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2.3.1 冲压工序分析 2.3.2 工艺方案的拟定 2.3.3 工艺方案的比较 2.3.4 工艺方案的确定 2.4 工艺文件

(包含冲压工艺卡和冲压工序卡,需作为工艺文件提交检查)

(另起一页)

南京工程学院《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3.模具结构方案设计与计算

3.1模具结构方案确定与分析

3.2冲压力计算

(包含冲裁力、弯曲力、拉深力、压边力、卸料力、顶件力等)

3.3冲压设备的选择

3.4卸料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3.5推件机构的设计(如有)

3.6压边装置设计(如有)

3.7顶件机构的设计(如有)

3.8 模架的选用(或设计)

(以上条目仅供参考,可以根据所设计模具进行调整)

(另起一页)

- 6

南京工程学院《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5. 设计并绘制装配总图

5.1模具装配总图的设计

5.2 模具结构介绍

5.3模具主要零件名称及材料

5.4模具工作原理

(另起一页)

南京工程学院《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6.课程设计总结

(另起一页)

南京工程学院《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7.主要参考资料

[1]贾俐俐.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2] [3]

(6-10个参考资料)

(另起一页)

南京工程学院《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8.附件

1)xxxx冲压工艺卡; 2)xxxx冲压工序卡; 3)xxxx模具的装配图; 4)xxxx零件图 5) 6)

南京工程学院《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排版说明:

1.页面设置:统一用A4纸打印,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8cm,下2.5cm,左右各2.5cm,装订线位置选择左侧。正文页脚注上页码,页码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居右。

2.正文部分: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所有内容字间距为标准字间距,1.5倍行距;

课程设计工作量要求; 1.论文总页码不少于25页(不含附件); 2.装配总图1张(A0或A1图纸一张); 3.主要零件图纸不少于4张(越多越好);

4.工艺文件(冲压工艺卡片和冲压工序卡片)1套; 5.提供打印稿和电子稿;

第2篇:课程设计说明书写作内容格式(参考)

写作内容的格式不是硬性的规定,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灵活掌握,但是,必写的内容应该在说明书中体现出来。在此,提出适当的内容和形式选择,仅供大家参考。

1. 概述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详细分析设计任务和初始条件,明确各自的具体设计目标(必写);目的和意义(可选写);

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可选写);

完成研究(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可选写)。

2. 系统总体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硬件系统总体布局

功能框图(可选写);

线路图(即硬件电路原理图)(A3图纸所绘制的大图)(必写);芯片选择(必写);

译码方式及地址范围计算。

3. 接口扩展电路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接口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工作方式(必写);

列写端口地址表(必写);

可编程接口芯片的工作方式设定和初始化程序。

4. 系统程序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程序流程图(必写);

中断向量表(可选写);

主程序和各子程序清单,重要指令或程序应该加注释(必写)。

5. 硬件和程序的仿真调试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硬件和软件调试结果

6. 参考资料

按照标准格式列写出至少5个参考资料。

7. 总结

肖峻

2013-1-8

第3篇:别墅设计说明参考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工程规模:79# 总建筑面积为1084.4㎡ ,其中地上506.6㎡,地下577.8㎡,建筑占地面积为305.2

㎡ , 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8.80m。

99# 总建筑面积为700.8㎡ ,其中地上334.7㎡,地下366.1㎡,建筑占地面积为215.3

㎡ , 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14.200m.。

100 #总建筑面积为828.1㎡ ,其中地上393.0㎡,地下435.1㎡,建筑占地面积为247.7

㎡ , 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14.200m。

101# 总建筑面积为665.5㎡ ,其中地上314.7㎡,地下350.8㎡,建筑占地面积为186.2

㎡ , 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14.200m.

102# 总建筑面积为700.8㎡ ,其中地上334.7㎡,地下366.1㎡,建筑占地面积为215.3

㎡ , 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14.200m。

103# 总建筑面积为643.6㎡ ,其中地上294.2㎡,地下349.4㎡,建筑占地面积为207.2

㎡ , 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6.400m.。

5.建筑物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钢筋砼框剪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建筑结构使用年限50年。

6.石板材幕墙总面积: 约为79#面积580㎡,99#面积470㎡,100#面积390㎡,101#面积400㎡,102#面积360㎡,103#面积450㎡,合计2650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2.《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3.《建筑幕墙》行业标准GBT21086-2007;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5.《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GB/T13912-92;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9.《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

12.设计院设计的有关本工程的建施图纸

13.建设单位对别墅的装饰要求;

14.其它有关的国家技术规范;

15.幕墙安全使用年限为25年。

三、主要技术参数

1.幕墙所在最大标高10m。

2.泉州市的基本风压:0.75KN/M2

3.本工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地面粗糙度为B类。

4.横梁和立柱最大挠度应符合:钢型材:L/250且绝对挠度不应大于15mm。

5. 体型系数均按:墙面区1.2、墙角区2.0取值(墙角区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第7.3.3条确定)。

四、石材幕墙主要材料及要求

(一)、石材幕墙结构设计

1.干挂石材主要构件悬挂在主体结构上,按围护结构设计。

2.干挂石材构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在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温度作用和主体位移影响下的安全性,幕墙构件的立柱与横梁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钢型材的相对挠度不应大于L/250、绝对挠度不应大于15mm。

3.立柱与主结构连接采用预埋钢板的形式,应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件应牢固,位置准确,预埋件的位置误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复查。如未预埋钢板则采用做化学锚栓或穿墙螺杆形式。石材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后加锚栓应按JGJ102-20035.5.7条施工,预埋钢板材料为Q235B,厚度为8mm,尺寸为150x250mm。如未预埋钢板则锚固螺栓采用φ12x160化学螺栓,后加锚栓需做抗拉拔试验,其中每个化学螺栓不应小于计算值15KN。

4.由于本幕墙采用蝴蝶扣固定连接方式,每块石材板块上下各开两个槽,用蝴蝶扣一端插入注石材胶的槽中,另一端用不锈钢螺栓连接在横梁上。 5.幕墙在风荷载标准值除以阵风系数后的风荷载值作用下,不应发生雨水渗漏,其雨水渗漏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石材幕墙材料选用 1.石材:厚度25mm,要求抗弯强度大于4.0N/mm2,抗剪强度大于2.8N/mm2。 2.钢龙骨:所用钢龙骨均采用Q235B,强度设计值(受拉、压)215N/mm2。受剪125N/mm2,表面热镀锌防腐处理。竖龙骨(立柱)采用63#槽钢、5#角钢,单头用螺铨和钢角码与立柱连接。 3.干挂件:本工程采用4mm厚不锈钢挂件,材质为1Cr18Ni9T、石材的钢销孔处不得有损坏或崩裂现象,孔径内应光滑、洁净。 4.本工程石材幕墙采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结构硅酮干挂石材胶,均应满足国标要求.同一幕墙工程应采用同一品牌的单组份或双组份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并应有保质年限的质量证书,用于石材幕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还应有证明无污染的试验证明。 5.五金配件:各五金紧固件选用国家优质品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同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三)、石材幕墙有关技术要求 1.石板材弯曲强度应经法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其弯曲强度不应小于8Mpa。 2.石材幕墙石板间的耐候密封胶接缝宽度为6mm,深度为6mm,不应发生雨水渗漏现象、同一幕墙工程应采用同一品牌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配套使用。用硅酮结构密封胶黏结固定构件时,注胶应在温度15℃以上30℃以下、相对湿度50%以上、且洁净、通风的室内进行,胶的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石材幕墙构件应按同一种类构件的5%进行抽样检查,且每种构件不得少于5件。当有一个构件抽检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应加倍抽样复验,全部合格后方可出厂。 4.预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0mm。 5.应对横竖连接进行检查、测量、调整。石材安装时左右、上下偏差不应大于1.5mm。 6.主体结构与立柱、立柱与横梁连接节点安装后应做防腐处理。

7、耐候胶:采用中性硅酮耐候胶厚度为3.5mm~4.5mm,并不使用过期的耐候硅酮密封胶。并应有25年质保证书。

8、双面胶带:中等硬度的聚胺基甲酸乙酯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

9、泡沫垫棒:φ6聚乙烯泡沫材料,其密度不应大于0.037g/cm3。

10、本幕墙工程采用手工电弧焊,选用E4300-E4313型焊条,满焊且焊缝高度不小于8mm,长度不小于100mm,并达到三级焊缝要求,钢质需要现场焊接均需在焊接处打磨清除焊渣,再刷两道防锈漆。

11、不同五金件、连接件相接触处采用隔离垫片,防止电化学腐蚀;隔离垫片可选用改性聚丙烯层压板或聚四氟乙烯板,各五金紧固 件选用国家优质品。

五、防雷系统:

1、预埋件用Φ12钢筋别墅四大柱角与避雷系统,双面搭接连接,形成导电道路。

2、幕墙避雷系统与大地的接地冲击电阻不大于4欧。

六、幕墙四性:。本工程石板材板块编小(600*400左右)计算满足要求,不考虑四性。

七、所有幕墙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并有出产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八、本说明未尽事宜均须遵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等其它有关的现行国家技术规范。

九、本工程石材栏杆,石材浮雕由专业设计。

十、石板材幕墙施工要求具有幕墙施工资质。

第4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

题目:皮带运输机用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2 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3 电动机的选择与计算………………………………………… 4 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5 减速器外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 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 轴的设计计算………………………………………………… 8 联轴器的选择………………………………………………… 9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0 键连接的选择及计算………………………………………… 11 润滑和密封方式的选择……………………………………… 12 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13 轴及滚动轴承的校核计算…………………………………… 14 设计小结……………………………………………………… 15 参考资料………………………………………………………

第5篇: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全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是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的设计,也为以后进行一次预备训练。此课程设计的目的:(1)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此次是对一种大批量生产的拨叉类零件进行钻孔。所设计的夹具必须保证这个通孔的各种尺寸精度,并且以最经济、最省时省力的方法来设计此套夹具。通过对定位误差的分析,确定出采用大端面小心轴定位,夹紧装置采用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夹具设计、制图、机械

I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要 .................................................................................................................. I 1 设计任务 ............................................................................................................. 1 2 零件的定位 ......................................................................................................... 2

2.1 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 ................................................................................................. 2

2.2 定位目的及原理 ............................................................................................................. 2 2.3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 3 2.4 定位方案 ......................................................................................................................... 3 2.5 定位元件的选择 ............................................................................................................. 3 2.6 定位误差 ......................................................................................................................... 4

3 零件的夹紧装置................................................................................................. 5

3.1 夹紧方式的选择 ............................................................................................................. 5 3.2 工件拆装 ......................................................................................................................... 5 3.3 夹具体设计 ..................................................................................................................... 6

4钻床导向装置...................................................................................................... 7

4.1 夹具结构形式 ................................................................................................................. 7 4.3 导向装置 ......................................................................................................................... 7

结 ................................................................................................................... 9 参考文献............................................................................................................... 10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1 设计任务

对下图零件钻φ11H7的通孔这道工序进行夹具设计。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

图1-1夹具设计零件图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2 零件的定位

2.1 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

(1)零件的工艺分析: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

工序Ⅰ:铣削 铣上表面A面; 工序Ⅱ:铣削 铣下表面B面;

工序Ⅲ:钻削 钻、扩、铰φ23,钻φ6合φ11孔;(本套夹具适合于该工序)

工序Ⅳ:铣削 粗铣、半精铣12mm通槽; 工序V:检查;

(2)零件的精度分析:孔尺寸φ11H7,公差等级为7级 2.2 定位目的及原理

图2-1 工件定位图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问题,是夹具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确定定位方案后,定位基准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存在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磨损误差等。从而使同批工件在夹具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同,这种位置变化从而导致加工要素产生误差。

工件在加工前,必须首先使它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称为定位。它包括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具在机床上的夹紧、刀具在夹具中的对刀与导引、整个工艺系统的调整等组成环节

工件的定位包括三项基本任务。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1)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如何使同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占据一致的正确位置。 (2)

设计合理的定位方案,选择合适的定位元件。 (3)

保证有足够的定位精度。 2.3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在分析工件定位时,通常是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使工件在家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即六点定位原理。如图2-1所示是一个梯形且两端为圆弧的工件,欲在该工

件上钻一个通孔。为保证加工尺寸φ11H7,需要限制工件x、y、z、x、y这五个自由度,属于不完全定位。(加工的通孔) 2.4 定位方案

工件定位时,作为定位基准的点和线,往往由一些具体的表面来体现,这种表面成为定位基面。定位基面(基准)的分类:

(1)主要定位基面。是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的定位基面。一般选择工件上比较大的表面作为主要定位基面。

(2)导向定位基面。是指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的定位基面。一般选择工件上窄长的表面基面,而且两支承点距离应尽量远些。

(3)双导向定位基面。是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的圆柱面。 (4)止推定位基面。限制工件的一个移动自由度的定位基面。 (5)放转动定位基面。限制一个转动自由度的定位基面。

工件的定位是通过定位基面进行的,因此定位基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及表面状况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定位方法及所用定位元件选择。

(1)遵循基准重合原则,避免基准不符误差。

(2)尽量用精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以保证有足够的定位精度。 (3)应使工件安装稳定,使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或夹紧力而引起的变形最小。 (4)遵守基准统一原则以减少设计和制造夹具的时间和费用。 (5)应使工件定位方便,夹紧可靠,便于操作,夹具结构简单。 根据零件及定位元件的特点,故用定位基准为φ23H8孔的轴线和下表面。 2.5 定位元件的选择

工件定位方法及其定位元件选择包括定位元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及布置形式等,主要决定于工件的加工要求、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外力作用状况等因素。定位元件的结构形式 1 工件以平面定位

1)平头支撑钉(A型),主要用于精基准定位;球头支撑钉(B型)与粗基准面接触良好,主要用于粗基准;齿纹支撑钉(C型)可防止工件滑动,常用于工件侧面定位。单个为定位一个自由度,三个定位三个自由度。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2)光面支撑板(A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但沉头孔不易清除干净,在一般作侧面或顶面支撑;带斜槽的支撑板(B型)切削容易清除,一般作为底面支撑。一组支撑板定位三个自由度 2 工件以圆孔定位:

基准,长定位销定位三个自由度,短定位销定位两个自由度。

2)定位心轴定位加工外圆和端面等。长心轴限制工件四个自由度,短心轴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

3)圆锥销是与工件孔缘接触定位,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 3工件以外圆柱表面定位

1)V型块与工件的接触面较长时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而与工件接触面较短时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

2)定位套定心精度不高,只适合精定位基面。其内孔轴线为县委基准,内孔面为限位基面

根据零件及定位元件的特点,故采用窄V型块和一组带斜槽支撑板定位。 2.6 定位误差

夹具上与工件加工尺寸直接有关的且精度较高的部位,在夹具制造时常用调法来保证夹具精度。夹具的调装包括夹具各组件、元件相对于夹具体的调整装配和夹具相对于机床的调装两方面内容,其调装精度程度决定夹具最终安装误差的大小。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设计基准)不重合,由此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ΔB(或称基准不符误差);二是由于定位付制造误差造成的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产生基准位移误差ΔY

孔φ11H7定位误差ΔD的分析

工件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因此基准不重合误差ΔB=0。由于工件定位基面(外圆柱表明)的直径误差,形成了工件轴心的基准位移误差ΔY,因此基准位移误差

ΔY=

1)定位销主要用于直径在50mm一下的中小孔定位。以孔的轴线作为定位

Tdα2Sin20-(-0.05)0.03535

2Sin45因此尺寸定位误差为ΔD=ΔB+ΔY=0.035mm<1/3T=0.133mm,定位合理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3 零件的夹紧装置

3.1 夹紧方式的选择

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螺旋夹紧机构,因为工件是在立式钻床上进行加工,加工力及震动较大,要求夹紧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需要在工件的一侧用万能调节压板夹紧,为了方便装拆工件,另一端用螺钉螺母夹紧。 基本夹紧机构:

a斜锲夹紧机构

结构特点:斜楔的自锁条件与升角有关;斜楔具有改变加紧作用力方向的特点;斜楔具有增力的作用;结构简单通常用于机械夹紧或组合夹紧机构中,且工件的进度较高。

b螺旋夹紧机构

螺旋夹紧机构机构简单,制造方便,增力较大,夹紧行程不受限制,所以在手动夹紧机构中广泛应用。本次课程设计选用此夹紧方案,夹紧工件为万能调节压板。

c偏心夹紧机构 偏心夹紧机构优点是制造方便,夹紧迅速;缺点是夹紧力较小,自锁性能不好,夹紧行程教小,一边用在切削力不大,无振动的场合,且对夹紧尺寸要求较严的场合。

对装夹装置的基本要求:

① 保证定位准确可靠,不能破坏原有的定位。 ② 夹紧力的大小要可靠适当。

③ 在保证装夹的前提下机构力求简单,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和维修。 ④ 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 ⑤ 操作方便安全省力。

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螺旋夹紧机构,因为工件是在立式钻床上进行加工,加工力及震动较大,要求夹紧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需要在工件的一侧用万能调节压板夹紧,为了方便装拆工件,另一端用螺钉螺母夹紧 3.2 工件拆装

V形块定位时,在另一个面上使用弹簧及螺钉连接V形块,装夹工件时,通过弹簧的压力使工件便于装卸,通过螺钉及螺母组合来夹紧,从而便于装卸工件。

在钻床上进行孔所用夹具称为钻床夹具简称钻模。钻模借助其上的钻套引导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已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3.3 夹具体设计

采用铸造夹具体,其工艺性好,可铸造出各种复杂形状,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刚度和抗震性。夹具底面四边应凸出,使夹具体的安装基面与机床的工作面接触良好。夹具在机床工作台安装,夹具的重心应尽量低,重心越高则支撑面应越大。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4钻床导向装置

4.1 夹具结构形式

在钻床上进行孔所用夹具称为钻床夹具简称钻模。钻模借助其上的钻套引导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已广泛采用钻模来进行加工。钻模的结构形式很多,按工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钻模的结构特点,钻模可分为以下几种:固定式、回转式、移动式、翻转式、盖板式和滑柱式。

a固定式钻模,这类钻模在加工过程中固定不动,夹具体上设有安放紧固螺钉或便于夹压的部位,这类钻模主要用于立式钻床加工单孔,或在摇臂钻床上加工平行孔系。

b回转式钻模,用于加工工件上同一圆周上平行孔系或加工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径向孔系。回转式钻模的基本形式有立轴、卧轴和倾斜轴三种。工件一次装夹中,靠钻模依次回转加工各孔,因此这类钻模必须有分度装置。回转式钻模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在成批生产中广泛使用。一般为缩短夹具设计和制造周期,提高工艺装备的利用率,夹具的回转分度部分多采用标准回转工作台。

c移动式钻模,这类夹具用于钻中小型工件同一表面的多个孔。

d翻转式钻模是一种没有固定回转轴的回转钻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手进行翻转,因此夹具连同工件的重量不能太重,一般限于 ≤8~10kg。主要适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上分布几个方向的孔,这样可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提高工件上各孔之间的位置精度。

e盖板式钻模没有夹具体,只有一块钻模板,在钻模板上除了装钻套外,还有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加工时,钻模板盖在工件上定位、夹紧即可。盖板式钻模的特点是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及钻套均设在钻模板上,钻模板在工件上装夹,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加工孔的位置精度较高。常用于床身、箱体等大型工件上的小孔加工,对于中小批量生产,凡需钻、扩、铰后立即进行倒角、锪平面、攻丝等工步时,使用盖板式钻模也非常方便。加工小孔的盖板式钻模,因切削力矩小,可不设夹紧装置。

f滑柱式钻模是带有升降台的通用可调夹具,在生产中应用较广。滑柱式钻模的平台上可根据需要安装定位装置,钻模板上可设置钻套、夹紧元件及定位元件等。根据以上钻模各自特点,本次选用固定式钻模。 4.3 导向装置

1、钻套基本类型:按钻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可分为固定式、可换式、快换式和特殊钻套,前三种钻套均已标准化,可根据需要选用,必要时也可自行设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计。本次选择固定式钻套。

2、钻套高度和排屑间隙:

1).钻套高度H 钻套高度与所钻孔的孔距精度、工件材料、孔加工深度、刀具刚度、工件表面形状等因素有关。钻套高度H越大,刀具的导向性越好,但刀具与钻套的摩擦越大,一般取H = (1~1.5)d。孔径小、精度要求高时,H取较大值H=1.5×7=10.5mm

2.)排屑间隙h 钻套底部与工件间的距离h称为排屑间隙。h值应适当选取,h值太小时,切屑难以自由排出,使加工表面损坏;h值太大时,会降低钻套对钻头的导向作用,影响加工精度。加工铸铁时,h =(0. 3~0. 7) d;加工钢时,h= (0. 7~1.5) d。由于此工件材料为灰口铸铁HT200,h=(0. 3~0. 7) d=(2.1~4.9)

3、钻套内孔的基本尺寸及公差配合

钻套内孔(导向孔)直径的基本尺寸应为所用刀具的最大极限尺寸,并采用基轴制间隙配合。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经过为期两周的设计,本次夹具设计已经完成。这次设计不但巩固了已学知识,也是对个人能力的一次提高,从零件分析到工艺编制到夹具设计,从设计到加工,真正从头到尾思考了一个完整零件的加工,使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方法,也要考虑设计后用于实践的成本,以及适用性,因此设计也要和实际相联系,源于实践,处于理论,用于实践。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书本上的东西毕竟是理论,就像切削三要素的设定,书本上查来的数据跟实际加工的是有差距的,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证明数据的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也进一步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我懂得了机械这门工科的实际意义,更加深入的了解机械制造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更让我认识了自身能力的欠缺与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最后,感谢老师和同学在这次设计中的给予我的帮助与指导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参考文献

[1] 李存霞,姬瑞海主编.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0 [2] 陈于萍,周兆元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 [3] 李存霞,姬瑞海主编.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6篇:景观设计说明和参考

项目分析

1,项目定位

项目别墅为简欧风格,景观设计应以建筑为中心,注重景观与建筑风格的统一,同时更加注重设计品质内涵与意境。

2,活动模式

景观设计中花园为下沉式。不仅具有舒适性,私密性,更有误闯桃花源,身入遗世小岛的宁静感。小道两旁草木琳琅,树木遮天,人们走在这样的林荫小道上,同时能感受步移景异的精心设计的景观小品。

3,停车要求

考虑美景的同时,更要考虑庭院的功能合理行。停车问题需要解决。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最大量的增加停车位,使业主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上一篇:案例分析公司管理下一篇:优质小麦生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