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交流材料

2022-04-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会议交流材料

会议交流材料

创新职教理念,振兴农业职业教育

—忻州市原平农业校办学特色经验材料

忻州市原平农校,始建于1952年,位于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市——原平市,占地515亩,总建筑面积77766平方米,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风风雨雨六十载,以农而立,倚农发展,靠农强盛。“统招统分”时期,曾被誉为“忻州的黄埔军校”。最近三年来,在省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忻州市委、市政府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弘扬“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校园精神,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一体两翼”的办学模式,在“送教下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底,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

一、实施“送教下乡”,探索职教发展新路

三年来,我们担责任送教下乡,倾真情报务“三农”,弘扬“勇于担当,真情奉献”的送教下乡精神,扎实开展工作,截止目前,在忻州市9个县(市、区)的41个乡(镇),共招收“乡村班”学员11358人,设138个教学点,166个教学班。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四个创新”

1、创新办学模式,校农紧密合作。成立“送教下乡”领导组,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研究决策重大事项,全面负责和监督“送教下乡”全过程。按照省教育厅四个规范文件,制定了13项规章制度,确保了“送教下乡”工作高效运转。

2、创新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展开。“送教下乡”打破了农业职业学校原有僵化的办学体制,实行“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员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

3、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技能。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生产实际,

1

实行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集体示范、个别指导等手段,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根据培养需求,创新教育内容,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材28本,制作课件130个,印发了“学、做、考”助学手册1万余册。

4、创新评价模式,重点突出“四考”。组成乡村干部、教师、学员和教学点负责人“四位一体”评价考核机制,突出抓好考勤、考学、考试、考核四考。三年来,共评出示范教学点26个,模范教师20个,优秀学员1050人。

(二)取得五项成效

1、提高了农民学员素质。“送教下乡”使一批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农民学员获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一项;获全省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 2个,三等奖5个。2012年3月,学员刘还爱被省职教学会授予“最具潜质创业之星”的称号。

2、增加了农民学员收入。通过学习,原平市中阳村安志勇自建大棚种甜瓜,神山村贾丽霞夫妇承包荒山搞养殖,年收入均超20万元。

3、引领了区域经济发展。帮助原平市西荣华等35个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68个村推广新技术185项,共增收3000多万元。

4、推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帮助48个村组建了秧歌队、26个村组建了健身队、20个村组建了科普宣传小组。不定期开展“五个一活动”、“争先创优”等活动。

5、打练了一支教学和管理队伍。通过以老带新、强化教研、学历提升、内引外聘等措施,一支爱农务农、吃苦耐劳、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教师武萍、孟祥婵在2012年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

2011年,我校代表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以“送教下乡”为主要内容举办了农业专项展,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中国教育报》、新华社等20家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陕西榆林农校、辽宁盘锦职校等58家兄弟院校单位前来观摩学习。

“送教下乡”的深刻体会是,“送教下乡”,服务“三农”,符合省情、市情,符合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顺应了新农村发展需求,是一条农业

2

职业院校的发展新路。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学校教职工不计得失,自己垫资、自备车辆,勇于担当、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农民,感动了社会各界。

二、推进集团化办学,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水平

由我校牵头组建的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通过两年来的运行,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集团作用日益加强,集团优势日趋显现。

1、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保障集团化办学运行

组建集团化办学指导委员会,经调研、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对职业教育进行专题研究;“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

2、发挥“五个平台”作用,提高集团化办学水平

借助科学研究平台,开展了“农业职业教育面向‘三农’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10个子课题研究;开展了“送教下乡”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专题研究;集团各院校组织编写了“新农村新农民系列改革示范教材”30本;发行《山西农业职教集团工作通讯》等刊物8本,为服务“三农”提供了理论依据。

借助资源共享平台,大胆提出充分利用社会办学资源的建校思路,借助社会力量,共建标准化操场、农艺培训中心;积极招商引资,开始在田家庄实习农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为我校建成“生态园”、“农博园”、“产业园”所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给广大师生创造风光无限,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奠定了基础。

开通了教育集团网站,通过短信、邮箱等及时地向每位学员传递创业最新信息、市场动态信息,如先进的饲养技术、疾病诊断技术,为农民创业提供技术支撑及合理化建议。2012年,集团成员单位共同举办了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成果喜人。

借助合作交流平台,集团内院校间实行了“3+2”人才培养模式;中央部委、省内外院校领导、专家近百人次来校观摩考察;我校马骏书记曾多次到吉林省、山东省等地作专题报告。

借助社会服务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题,一手抓 “送教下乡”,一

3

手抓面向农村、农业的各级各类培训;参加新农村规划;项目的引进与开发。

借助专题活动平台,我校的“送教下乡”、“集团化办学”成果,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赢得一致好评。

三、加强社会化培训,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学校以培养合格的基层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为根本任务和落脚点,对社会化培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1、设立机构,确立基地,为培训工作创造了条件

2009年,学校设立了培训部,并纳入正轨编制;改建了住宿部,可容纳200名学员住宿,餐厅可供1000人就餐,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2010年,学校被确立为“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山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山西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培训基地”。

2、规范管理,完善机制,为培训工作提供了保障

建立并逐步完善“田间学校”培训模式。以生产过程为导向,根据农村调研、专家意见,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精心安排食宿,让学员“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组建专家团队,建立网络服务平台,长期提供咨询服务;成立跟踪服务小组,到地头指导学员实践。

3、认真实践,积极探索,为培训工作注入了活力

培训工作紧扣“新、实、精、合、全、升”六个字。一是“新”:为学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解读新政策、新法规、农业新信息;二是“实”:传授实用技术,加强实践指导,提高培训实效;三是“精”:精挑培训师资,精心组织教学,精细安排实习;四是“合”:校农深度合作,产学紧密结合,师生形成合力;五是“全”:培训学员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乡村文化建设等知识的渗透;六是“升”: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4、农民富裕,村庄变样,为培训工作开创了局面

三年多来,为省内外34个县市,累计完成基层农技员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各类培训75期,近3万人次。中央电视台首届创业盛典“阳光创业英雄”、

4

“全国20佳”——杨还才等农村致富带头人,便是培训硕果的最好见证。

四、紧扣市场,多管齐下,实现办学与社会需求“零距离”

职业教育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要完成这个目标,就必须使学校的办学融入市场,使学校成为社会、行业中的一员,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实现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学校由此提出了“四对准”办学方针,即: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并在实践中实现“两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学校相继成立了由校内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习安排等进行论证和规划,研究解决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指导和监督教学过程。

依据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一是大力建设农果牧优势专业,加大对园艺、计算机应用、现代农艺技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动物饲养等重点专业的建设力度、投入力度,并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新专业,增设了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酒店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平面媒体印刷技术、电子商务;二是倡导教学改革。在园艺专业果树生产技术的教学中,积极进行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全面增强学生基础能力、专项技术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三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丰富、最多样化的部分,既是展示办学活力和效果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和提高师生实践和运用思想、知识、能力的重要方面。我校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先后举办了“防震减灾、消防知识”讲座,增强了师生防震、防火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邀请公安局法制科举办了学生安全与法制教育报告会,增强了师生安全教育理念;邀请山西青年报《弟子规》大讲坛在我校举办了专场讲座,掀起了“学弟子规,做文明人”校园文化活动高潮;在全校广泛开展了礼貌礼仪讲座,使广大师生素质进一步提升。这些丰富的文化活动,强化了师生的爱

5

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及日常行为、法制教育。开展校园活动。该校开展了四个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即以《高举旗帜跟党走,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专题的读书教育活动、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专题的书法大赛、以《成才路上我能行》为专题的计算机技能大赛、以《肩负青春使命,践行科学发展》为专题的演讲比赛。

原平农业学校目前之所以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学校找准了定位,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紧贴经济,融入社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零距离”的结果。学校及时提升和创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将学校教育教学和社会紧密结合,构建了定位准确的办学新机制。

下一步我们的发展目标是:

1、建设特色学校

由省、市财政支持设立“农业职业教育专项发展基金”,用于补贴农业职业教育的建设和运行。真正把学校建成一所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办学模式新的农业职业学校,以起到引领、骨干和示范作用。

2、打造名师队伍

由学校牵头,建立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遴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联合开展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在实施国家、省级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时,向农业职业院校倾斜;采取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农业院校优秀毕业生充实农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

3、创新教学模式

建立农业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实现学生课程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工作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优化“送教下乡”运行机制,完善“校农合作,产学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4、优化外部环境

制定涉农专业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对从事农业产业的毕业生,在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农业职业资格证制度,设立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门槛,规定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才有承包经营权,并在金融和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6

我们坚信,借十八大强劲东风,凭我们不懈地努力,农业职业学校一定会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助推器、农业现代化的引路人、新型农民培育的主阵地,农业职业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第二篇:会议交流材料

推进技术进步加强计量管理

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好务

鄂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二年元月

推进技术进步 加强计量管理 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好务

鄂钢计控处童绍元

鄂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地方省属钢铁联合企业,一九九八年十月通过了国家组织的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评审,多次被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计量管理优秀单位称号。近几年来,鄂钢在不断探索计量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如何在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上发挥其作用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加大计量管理设施的科技投入,强化物资计量管理 ,为企业经营服务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他们的产生给公司在资源的供应和销售上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同时,也给企业的计量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少数不法之徒不惜一切手段钻空子攫取非法利润,给企业利益造成损失,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准确、及时,既保证遵纪守法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又决不给不法商贩留有投机取巧的可乘之机。除了加强职工职业道德的教育,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工作质量抽查,发现问题,严格进行考核外。我们认为,加大科技投入,改善计量管理设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为了把好进出公司物资计量关,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防止那些想挖企业墙脚,损公肥私,弄虚作假的现象。2001年公司

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鄂钢第一计量站,配备了30t和50t汽车衡共4台,其配置特点如下:

1、采用了计算机称量控制系统。计量原始数据自动流水打印,称量数据自动采集,计量单据自动打印,结束了人工开具计量单据的历史,较好地克服了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称量控制软件有较强的功能,设置有密码分级管理、皮重超差控制、单据及车辆牌照图像的自动压缩存储等。

2、四台汽车衡一字排开分别构成两套独立的进、出厂计量系统,保证了大宗原材料的分类计量,有利于车辆和物流的分流,缓解了交通堵塞的问题。同时,四台衡器还实现了数据共享,并预留了远程通讯接口。

3、用数字式传感器取代摸拟式传感器,计量精度和系统抗干扰性能增强,有效地防止了利用无线遥控装置进行作弊。

4、增添了计量监控系统,包括摄像监视系统和红外车位监测器。摄像监视系统可实现对各个场景的多方位实时录像,并接受计算机的控制信号实现有效图像的存贮,这些图像包括汽车牌照、驾驶室、车箱内装载物资情况和计量人员的工作环境;红外车位监测器的作用主要是判断车辆是否完全上衡,是否有压边现象,并直接与计算机联锁。若汽车上衡出现压边、窜位等现象,计算机接受红外车位监测器的信号,拒绝打印计量单并发出警示信息,直到车位符合要求后才能恢复正常的计量。

5、提供了方便的语音对讲和自动语音提示功能。6套语音系统实现了计量、财务、销售人员轻松自如与室外人员的相互对讲;4套称量系统随着音视频切换器的触发或执行计量打印程序

鼠标的点击,语音系统自动播放汽车上衡和下衡的语音提示。极大地提高了计量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从这一系统改造投运半年多的运行情况看,各项技术性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技术上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在防止弄虚作假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二、抓好仪控系统技术改造,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服务

企业的生存、发展与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必须紧密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来进行,而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措施就是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达到最终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在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煤气分析仪表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系统不正常,煤气回收就不能进行。公司转炉厂有3座30t转炉炼钢设备,1#、2#转炉的两套分析仪表是十多年前的产品,安装前已在仓库存放八年,由于保管不善,原装组件部分失落,是安装单位东拼西凑才勉强安装投运的。投运以来,发现设备严重老化,故障多,维护费用相当高,而生产厂家早已无备件供应,因此要保证分析仪表的正常运行难度很大。2000年底,计量管理部门针对这一现状,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后,提出了技术改造方案并迅速组织实施。改造后,经过一年的运行,发现新系统几乎无故障,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测量一次部件更换由原来每套每月平均消耗15支,需材料费用0.75万元,下降到每4个月才消耗1支,仅此一项,每套年均节约材料费用8.85万元。同时因仪表故障而影响回收率的比率也大幅降低。仅考虑

分析仪故障因素,煤气回收量由改造前的54m3/t,提高到80.29m3/t,单炉年均减少煤气损失200余万元,改造效益明显。

为提高产品、半成品质量,贯彻实施公司“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发展”战略,公司在“控”字上狠下功夫,在做好测量设备受控管理和提供准确计量数据的同时,随着现代化工艺装置不断投运和老的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公司积极利用新技术,先后完成了烧结自动配料系统、炼铁喷煤控制系统、焦化自动配煤系统等技术改造工作,这些项目改造成功,为各工序稳定产品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喷煤系统改造成功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喷煤量由原来99kg/t提高到127kg/t,焦比也由原来433kg/t,下降到406 kg/t,全年节约生产成本534.22万元。

此外,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工艺过程的检测和控制,严格按照计量检测体系运行,以确保三峡用材的产品质量信誉进一步增强。今年上半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在三峡工程工地对供货的十一个厂家进行质量评价,鄂钢的质量保证能力综合评价99.5分,排名第一。

三、结束语

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管理。计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要做好计量工作,一是必须提高计量意识,真正认识计量是基础管理的基础,计量工作搞好了同样可以为企业创效;二是强化计量管理职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堵塞漏洞,维护企业利益;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利用先进的检测控制设备,保证计

量的公开、公平、公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计量在企业经

企业创效服务。

○○二年元月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好地为二

第三篇: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走多种经营之路

建设高效生态型机械加工企业

大王金泰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7月9日)

一、企业基本情况

金泰集团是以机械加工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范围有:轮胎模具、轮胎胶囊、轮胎硫化机、油田机械装备、树脂砂铸件、有色金属铸件、国际贸易等。今年以来,金泰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企业改革、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拓市场,在原材料同比大幅上涨,通胀趋势进一步加深的不利市场环境中,沉着应对,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企业保持了速度、效益、质量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1-6月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比增长27%,利润增长25%,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企业市场进一步拓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企业所在地为山东省轮胎制造基地,胜利油田腹地等优势,公司在保持和维护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公司先后开拓了四川、广西、福建等国内市场,开发了美国、乌克兰、埃及等海外市场,产品销路通畅,订单爆满。1-6月份集团各子公司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700

万美元,增长27.2%,其中外贸出口450万美元,增长36.5%,进口250万美元,增长16.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42.3%和30.1%。

(三)注重科研投入,推进自主创新。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现公司成立了两个省级技术中心,2009年,建立山东省首批院士工作站,近三年3项技术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6项技术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技术获得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奖,公司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7项,申请国家专利49项,3项获得专利与名牌博览会特别金奖。“金泰牌轮胎硫化胶囊”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铸造被列入全国100强,集团公司也被评为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和山东省制造业“双甩”示范企业。由于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公司于2009年9月被评为中国自主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的持续、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以模具节能技改为例,项目首次将CAD/CAE数字化技术与五轴五联动高速加工中心相结合,简化5道工序,实现模具加工一次成型,产品周期由60天缩短为15天,同时改变模具热处理工序,综合节能折合标煤1.3万吨以上。此外,公司还开发了利用废钢、废铁生产优质树脂砂铸件项目和废弃轮胎和胶囊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将企业自身及周边企业产生的废旧钢铁、废旧轮胎、胶囊等全部加以回收利用,可年处理废钢、废铁4万吨,年处理废旧轮胎、胶囊1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五)保护知识产权,发展品牌战略。近年来公司组织技术骨干,依托项目开发,积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后申请专

利近百项,发明专利7项,注册商标2项,1项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4项成果获得“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特别金奖”,3项目成果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应用奖。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发展品牌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也增强了抢占市场的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从质量、效益、品牌形象着手,强化内部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只有强化内部管理,具备了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处于有利的地位,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在危机面前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我们企业要以质量、效益、品牌形象为切入点,以规范企业法人管理机制为核心,让管理出效益,打造自己在行业内的品牌。

(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抢抓内外市场。前段时间的经济危机对产品市场冲击很大。尤其是对市场单一的企业生存尤为艰难。为此,公司自今年始采取以下市场开拓措施:

1、分散产品市场,合理培养大客户,避免单一客户。

2、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未来三年内使公司产品的出口额达到50%以上。

3、主攻国有大型企业市场。

(三)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创新性的生产工艺、高端的信息化水平引领企业发展。在未来三年内将加大对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的投入力度。今年11月之前投资1700万完成研发综合楼的建设,改善试验研发条件,提高研发人员待遇。在延续、加强与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合作的前提下,与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关系,实现企业高端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引进的提速与升级,促进企业尽快发展。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未来两年内,公司制造产业要全部实现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在用好现有PDM/PLM、ERP管理系统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ERP系统,实现物流、仓储、生产、检测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购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为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四)依据国家产业政策,逐步实现企业转型。公司现有产业主要为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小、资金占有量大、周转时间长。为此,公司董事会决定在今明两年建设年产9000万A/H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项目和年产100万套汽车电子系统项目,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司主业,公司也将逐步走上集约型、清洁型的现代化生产道路。

三、问题和建议

(一)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难是当务之急。中小企业的融资相对于大企业来讲较为困难,而且较难享受到优惠利率,在银行银根紧缩的时候,一旦有大企业出现大额贷款,中小企业一般就难以得到银行的资金扶持。这是不合理的。建议政府协调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考核;信誉好的就应优先扶持。

(二)强化对企业的人才培训,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中小企业无论是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还是从事各种专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都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要求,而企业自身又没有能力实现在职人员的培训,而且留人困难。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职工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要,希望政府强化对企业职

工的业务培训,保障企业人才需求。

第四篇:教育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低矮地飞行

——中心小学发言材料

汀罗镇中心小学多年来一直秉承“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教育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力求有所开拓。我们认为,即使在高深的理论,也比不上实际开出一朵花更有价值。所以,我们坚守自己的愿景,不拒低矮地飞行,取得了一点点成绩。2009年,我校以综合考评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再次荣获利津县“教学先进单位”、“教学示范学校”和“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因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2009年2月学校被评为利津县“师德建设示范学校”。下面我从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管理两方面简要汇报一下我们的做法:

一、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教育改革举步维艰除了体制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是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以,我们把教师专业成长当做学校的立校之本,千方百计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职业认同”是提升教师素养的前提。

我一直认为,有没有职业认同感是“教书匠”与“专业教师”的分水岭。在促进教师职业认同方面,我们采用“三管齐下”的方法。

(1)观看教育电影。09年,我们从众多蕴含教育原理,能激发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电影中遴选出《放牛班的春天》、《街头日记》、《浪潮》、《热心教师》、《死亡诗社》等五部电影,利用教研时间统一组织全体老师观看,并及时进行交流。我们从《死亡诗社》中截取一段话作为赠给每一位的礼物印制在桌牌上,时时激励老师共进。话语如下: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

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在电影的洗礼下,那些尚有激情的老师自然会受到感召,把卓越的老师当做自己生命的坐标。

(2)共读教育书籍。大兴阅读之风是我们一贯坚守的方法。对于缺乏职业认同感的老师,我们不是一上来就要求他们读高深的理论,而是先向他们推荐诸如《56号教室的奇迹》、《倾听花开的声音》、《告诉孩子,我爱你!》之类既与教

育自己的孩子息息相关,又容易受到感染的书籍。雷夫〃埃斯奎斯、罗恩〃克拉克和李镇西等优秀的老师无形中赋予教师生命的激情。

(3)交流自己的教育故事。周五的最后一节课,由校长主持,每位教师讲一个一周以来印象最深的教育故事。开始时,老师们很不习惯,有的不屑一顾,有的没啥可说。慢慢的,有了刘会忠等优秀老师的引领,老师们由起初的三言两语变成了口若悬河。很多事例不仅感人至深,而且蕴含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努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

(1)、在全校教师中推行“亲近名著”活动。

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从中众多的教育理论专著中遴选出两本,即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进行共读。为了保障共读效果,学校统一购置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每位教师人手一册。我们把整本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都制成PPT,学校要求每位老师在共读时先读一读相关章节,交流时各抒己见。

(2)定期举办了教师学习沙龙活动

每周采用轮流的办法由一位教师为全校教师作一次教育教学小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以教师自定的校本教研课题为主,如刘雪莲老师讲座的题目是《怎样解读文本》,赵建云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等。

(3)利用网络平台,探索新型成长方式。

现在,我校青年教师中,家庭配备微机率已达到100%。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利用网络成长,学校为老师们推荐了优秀的教育网站和教育博客。现在,我校45岁以下的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校的刘会忠、李吉兰等5位老师参加了“新教育”举办的“网络师范学院”的研修学习。这种研修是不同于以往远程教育培训的新型研修方式,是基于职业认同基础之上的高密度学习。仅仅半年时间,参加研修的老师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五位教师是最初的五粒种子,有了他们,就会有更多的老师跟上来,学校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4)加强外出学习,开阔教师视野。

2009年,学校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前往“油田四小”、莱芜市“丈八丘小学”、泰安外国语学院附属小学等全国名校参观学习,并与这些学校的结成联谊学校,通过网络进行深层次交流。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又能与这些先进的学校相互砥砺,共同进步。

(5)举办教师“学习节”

每学年举行一次“学习节”活动,对外展示我校教师的成功形象,检阅教师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改革意识和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习节”为期一周,内容包括:公开课、教师演讲会、辩论会、专题报

告会等。

二、绿色课堂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落实有效教学框架是保障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综合了教学理论,初步建构起了保障课堂教学有效的基本教学框架,这个有效教学框架可以简单以下表呈现:

2、以”说课”和“同上一节课”活动为载体,切实抓好集体备课,实现有效教学。

3、推行在行动中研究的案例分析。

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方式,我们要求教师通过案例进行反思,对于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案例,倡导的核心理念为:“讲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使教师的教学反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随着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我校教师能够随机地、积极

地反问自己的教育教学:“怎么样?”“为什么这样?”“该怎样?”……现在,一本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案例集“诞生”了,从《寻找绿洲——新课程,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到《踏上绿——春好正是耕耘时》,再到《金风吹过——正是橙黄橘绿时》,标志着我校以“案例式反思”为载体的校本教研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4、努力打造润泽的教室

我们认为,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就要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追求“倾听——应对”的课堂效果。

我们的做法是:用压膜卡片制成写有“倾听奖”、“应对奖”奖励牌,课堂上老师翔实说明倾听与应对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每周选出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奖励牌。老师首先要做出表率,有一个倾听的姿态,时刻尊重学生的发言,而不是对出错者加以斥责或报以不屑。

以上是我们不成熟的想法与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中考备考会议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今天在我们学校召开全县东片中考备考会议,这是对我们2014年中考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们2015年教学教学以及中考工作的鞭策,首先我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的光临表示欢迎。

2014年中考,对我校来说,是具有历史性突破的一年,中考总均分及各科均分均超过县均分, 25人达海中二档线,6人录取定向师范,圆满完成了县局下达的升学任务。在此,将我们去年在毕业班管理上的一些做法向各位做汇报。

一、明确目标导向,建立与教学质量挂钩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工作最终的凝聚点就在教学的质量上,学校的兴衰与教学成绩和中考质量息息相关。在各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工作计划中,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管理放在重中之重,明确目标责任,具体到各学科的均分、上升幅度以及海中一档生的任务等各个方面,对各个教研组和班级都有具体要求。注重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竞争意识,学校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导向明确,评优必须在均分年级前二分之一的人员中产生,均分落后实行一票否决,绩效考核向教学成绩优异和工作量重的教师倾斜。第二学期一开学学校便制定出《中考升学考核方案》,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可操作性强。由于全校教职员工的齐心协力,2014年我们制定的“总均分超县均分,大部分学科超县均分”以及海中一档生任务的目标超额完成。

二、落实管理责任,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管理体制。

初三的教学管理工作分年级组和学科教研组交叉立体式管理。校长室制定目标、明确责任,教导处具体落实,近几年来,教导处主要负责人任年级组长,经过摸索、总结,形成了适合我校实际的毕业班管理模式。学校中层管理人员蹲点具体教研组,督促教学、教科研等工作。初三中考升学工作中,成立组织机构,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初三学生的中考和升学指导,中层管理人员分到各班配合工作,并根据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班工作,每次家长会、学生会、优生会议、质量分析会等都到场指导。

三、注重团队协作,营造良好的教学工作氛围

我校教师存在学科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近几年语文、思品、历史等学科教师缺失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进行合理编排、优化组合,选择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初三年级的教学。其次,注重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强化制度导向,比如说考核中体现以备课组为单位,中考学科超县均分的备课组所有成员在绩效考核中均有奖,改变了“单打独斗”的工作作风。第三,强调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重研究、抓落实,认真研究课标和中考考纲。学校制订有《李堡初中集体备课制度》、《半日研修制度》,要求各备课组科学整合资源、用好优质资源,在县优秀教学资源的基础根据我校实际进行二次备课,打磨出优质的课案和导学案,为我所用。由于师资等方面的因素,前几年,思品和历史学科一直是我校的弱势学科,2014年我校思品、历史能够历史性地超过县均分,完全得益于优质资源和课案的使用。

四、强化常规管理,加强教学巡查,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2013-2014以来,我校加强了课堂教学巡查的力度,值班中层领导常规巡查,校长室、教导处不定期巡查。初三年级进入一轮复习以后,学校随堂听课适度向初三倾斜,推门听课,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要求教师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做到精讲精练,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初三年级所有班级配备了液晶投影仪和实物展示台,初三教师能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大、效率提高。

五、实施素质教育,寻求学校教学和学生成长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注重活动的开展,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一是与学科相关的竞赛类活动,如英语口语大赛、现场作文大赛等,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在活动中培养学科学习的兴趣。二是各种文体活动,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书画比赛等,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校园内风清气正。“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在形形色色的活动中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热爱学校、喜爱学习,杜绝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

六、准确自我定位,面对学情实际,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农村初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既要提高均分,又要满足优生中考后能上重点高中的需求,必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一是优生的培养,学期初每班落实五名优生,制定培优工作计划,落实到人、到学科,做好优生各学科的平衡工作,根据各个时间段优生的发展情况,适时做好调整,利用中午静校和晚自习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消除偏科现象。2013-2014学学校共召开两次优生家长会和四次优生会议,帮助制定目标、指导学习。二是后进生的培养,重点要求思想进步,德育为上,老师与他们处理好师生关系,告诫他们,不管是上普通高中还是职业中学,都要认真学习,不能松懈。一轮复习中重点关注他们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课堂上的学案或平时的练习可以适当多印一部分,让他们重复训练,确保每次考试尽可能多的拿到自己该拿的分数。总的来看,我们初三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是遵规守纪的,校园里没有有初三的学生以老大自居、漠视校纪的现象。

七、重视模拟检测,帮助学生形成考试能力。

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差,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主要因素,然而,不少学生在考试时反应出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试能力欠缺等因素往往制约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我们对老师和学生提出的要求是练习即考试,认真对待每一次单元练习、阶段测试,教导处每次安排考务都是按照中考要求严格编排,班主任老师加强考前指导和考风考纪教育,让学生适应考试,且在考试中考出真实成绩、暴露存在问题。考试结束后,教导处和年级组对于学生成绩的分析细化到具体学科,提供数据便于老师进行个体分析。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时,既要分析学科知识上存在的问题,还要分析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纠正。在一轮复习结束后,二轮复习进行强化训练,重点面向优等生,引入竞争机制,每班五人,实行淘汰制。临近中考的五六月份,密切关注学生思想波动,加强心理疏导。学生经过模拟考试之后,紧张焦虑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也是后半学期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指导老师和家长给学生多做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调整好考前心态。

即将迎来2015年中考,我们任务重、压力大,但我们会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找准差距,迎难而上,力争2015年中考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第六篇:政协宣传会议交流材料

明确方向 创设氛围

着力开创政协宣传工作新局面

——在市政协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今年以来,**政协坚持把宣传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宣传政协履职业绩,宣传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功立业的先进事迹为重点,突出主题、打造精品,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的发稿数量和质量实现了新突破,展现了政协工作的新风采、新形象,为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强化措施,创造政协宣传工作新业绩

政协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协的活力在宣传,影响力也在宣传,不抓好政协的宣传工作,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就无从谈起。今年以来,县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工作主题,打造宣传精品,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180余篇,其中省级媒体50多篇,新闻宣传工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

(一)氛围更加浓厚,政协宣传工作的成效越来越好。**政协党组十分重视宣传工作,把宣传工作摆上位置,主席亲自抓,定期研究部署政协宣传工作,保证了政协宣传工作有条不

紊地开展。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政协宣传信息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与新闻中心、电视台合作,推出委员宣传专栏,对在双岗双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委员进行集中宣传,树立了一批认真履职的委员典型,扩大了政协的对外影响。

(二)内容更加丰富,政协宣传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注重政协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履职活动的宣传,重点报道政协围绕全县重点工作议政建言等情况;注重政协坚持履职为民、促进民生问题解决的宣传,及时报道政协通过提案、调研、视察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促进事业建设、民生改善等内容;注重政协弘扬团结民主主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宣传,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同群众的连心桥作用。

二、注重创新,开创政协宣传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来,县政协在宣传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与以往相比,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政协宣传工作先进地区相比,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今后,要进一步探索政协宣传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加强宣传队伍建设,进一步开拓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宣传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切实提高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一)突出重点,增强政协宣传信息工作的针对性。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政协理论的学习宣传。抓好政协重要会议的宣传,不断提升会议宣传的层次和

质量;突出对提案、调研、视察等工作的报道,充分反映政协各项工作的成效;突出对政协委员履职为民和干事创业等方面事迹的宣传,调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积极探索,拓展政协宣传信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要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的联系,扩大对政协工作的深度宣传,为政协工作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充分依托《人民政协报》、《联合日报》等报刊杂志,深入挖掘新闻宣传素材,努力提高发稿的数量和质量;要办好政协网站,及时发布信息,定期更新内容,使政协网站成为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参考、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委员履职的重要帮手。

(三)完善机制,构筑政协宣传工作的保障体系。要健全完善政协宣传信息工作队伍,为宣传信息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对上级媒体录用的稿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充分调动积极性,促进政协宣传信息工作出精品、上水平。

三、把握方向,实现政协宣传工作新突破

政协宣传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搞好统筹,把好导向,才能提高质量,保证效果。

(一)要切实把政协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各委室、镇街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协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政协宣传工作的认识,加强领导,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

力形成内外联动、上下互动的全方位宣传格局,适时掀起政协宣传的新高潮。

(三)队伍更加健全,镇街政协工作室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进一步完善镇街信息员队伍,加强了镇街政协宣传力量。8月份,邀请省市政协宣传信息专家对信息员集中培训,讲解政协新闻宣传和社情民意信息有关知识,切实提高了政协信息员新闻写作、信息编报能力,激发了镇街政协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截止目前,镇街工作信息员刊发稿件100余篇,镇街政协宣传工作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要切实把政协报刊订阅工作落到实处。政协报刊是体现政协工作经验精华所在,委员能否提高履职水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政协报刊上学习的政协知识。报刊发行是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中,我们把宣传工作与提高委员素质有机结合,在办公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为每一位委员订阅了《联合日报》、《春秋》杂志,为委员学习政协理论提供了阵地。

同志们,政协宣传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舞台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推进政协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会计主管工作总结下一篇:会计信息系统实训总结